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道德经的逻辑》内容见解

《道德经的逻辑》内容见解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角度对《道德经》各个字、词的意义进行分类、对比和总结,得出下列结论:老子的“道”是常识、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规律和规律的特性;“名”是名分,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用数字增长表示生物或事件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即量化生物成长过程或事件发展过程,也是量化形容词。基于对“道”和“名”等字、词的上述理解,考虑到老子所处年代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现有的典籍,假定《道德经》每章所讲述的道理只有一个,搭建起前后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每章内容的语境,进而筛选出每个语句所表达的意义,然后得出每章内容的中心思想。我们发现,《道德经》的大部分章节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道”论证“德”或政治理念,即“因有道而有德”,老子的“德”是“道德”,与后来的孔子的“仁德”是不同的。综合《道德经》各章内容,我们发现,《道德经》其实是一本对周代政治体制进行诠释的政论性著作。在《道德经》中,老子用“道”,即科学规律引导圣人应该如何治国,用“名”,即名分劝说民众遵循社会秩序,同时以生物规律为出发点,劝说天下君臣“不争”,“不争”不仅利于社会的稳定,还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思想是“以正治国”,即以追求正确为目标,指导君臣的一切行为。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1章 道可道


【原文】
道[1]可道非常道,名[2]可名非常名。无[3]名天地[4]之始,有[5]名万物[6]之母[7],故常无欲[8]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道理、方法)可以说道,但不是通常的道路的道,名分可以描述,但不是通常的名称的名。天下万物都是发展的,细小似无,描述了万物的开端,已有现实,描述了万物进一步成长发展的立足点,所以我们要经常无目的地观察万物的精妙,看有什么规律,经常有目的地去观察规律的适用范围,已有现实和细小似无这两者来源相同,但成长状态的名称不同,都可算作玄,玄而又玄,用发展观点看待一切,是洞察众多奥秘的窍门。

【注释】
[1] 道:道的金文为 ,中间是“首”部件,表示人的头部,其余的部分合起来表示道路,整个字表示人在路上。
[2] 名:名分。见第86章。
[3] 无:小得接近无,似无,尚无。见第84章。
[4] 天地:宇宙。
[5] 有:已有,既有,现实,存在。见第84章。¬
[6] 万物:生物。见第84章。
[7] 母:立足点。
[8] 欲:想法,目的。
[9] 徼(jiào):彳,小步也。敫,从白从放,散射亮光的意思。徼,从彳从敫,发出亮光的区域,即已经清楚的区域。
【翻译说明】
1.道可道非常道
任何人不通看《道德经》,看到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望文生义。对初学者来说,仅“道”字就有“道路”、“道理”和“说道”三种解释,这句话中有3个“道”,有3×3×3=27种解释,这27种解释谁也说服不了谁,谁对谁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几乎每句话,孤立出来,都有不同意义。因此,翻译《道德经》,首先必须确定每篇文章的语境。我们确定语境的方法是:尽量保证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唯一,即一章说明一个道理,以此为基础,把握每章的逻辑主线,以构建确定的语境。在构建语境过程中,注意老子所处的时代是2500年前的时代。
本章是后来才翻译出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章中的“道”、“名”、“无”、“有”这四字的意义不能随便翻译,需要全盘考虑《道德经》才能保证它们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互相自洽,只有这几个字的意义确定了,才能确定出本章的语境,即在讨论什么主题,这样才能确定每个语句的语义。
2.关于《道德经》中“道”
“道”字的意义,人们争论得极为厉害,不同的人给出的解释不同。多数人把“道”当做一个哲学概念,然而,其具体的哲学意义却含混不清。“道”字从诞生起,其意义就被一步步扩展,这是由《道德经》引起的,没《道德经》,“道”字的意义不会被扩展。老子扩展了“道”字的意义,却没说明他到底扩展了哪些意义,只说他的“道”不同于通常的“道”。究竟什么是通常的“道”?什么是他扩展的“道”?千百年来,由于对“道”认识不清,人们无法搞清老子扩展了哪些意义。从《道德经》诞生到1900年左右,中国没有科学 ,不可能把“道”与科学规律联系起来。1900年左右科学被引入中国,国学却被打入冷宫,《道德经》也不例外,此后没人认真分析“道”的意义,更不会把“道”与科学规律联系起来。有些人学西方哲学,联想到自己一知半解的道,就下结论,认为“道”是一个哲学概念,这是妄加揣测。
为了讨论“道”的意义,我们首先退到“道”字的金文,回到“道”字的本义上。从“道”字的金文看,其本义只有“道路”的意思,然后,由“道路”引申出名词“道理”、“方法”和动词“引导”,再由“引导”引申出“说”的意思。
为了搞清老子所扩展的“道”字的意义,我们把《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离开来,第82章就是从《道德经》中分离出来的全部的“道”,通过归纳我们发现,除了几个误解,“道”其实就是科学规律,这些科学规律可以按学科分成常识、物理规律、化学规律和生物规律、道的特点,即科学规律的特点。其中生物规律最全面,可以形成一个逻辑体系,这就是第84章的内容。在第83章,我们还把第82章所归纳出的“道”,即科学规律的意义,分别地赋予《道德经》中全部75个“道”字,结果发现,《道德经》中的所有的“道”字的意义都没有超出第82章所归纳出的这些类型。因此,我们总结出“道”有5个意义:
(1) 道路。
(2) 道理,其中包括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人性规律)。
(3) 方法,其中包括由科学规律而得来的方法。
(4) 行,引导。
(5) 说,描述。
其中第二个意义中的“科学规律”和第三个意义中的“由科学规律而得来的方法”是老子所添加的意义。
我们的这个结论与很多人的理解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没有对“道”的意义妄加揣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3.名可名,非常名
在古字中,“名”和“铭”同字,“铭”是“铭记”的意思,自然“名”也就有了铭记的意思,即描述、表示的意思。“名称”(包括名字)是从“铭记”引申来的,然后引申出“名声”(包括名誉),再引申出“有名”(包括著名)。
老子把对“名”的陈述与对“道”的陈述并列在一起,可见他对“名”的重视。类似对“道”的分析,我们把《道德经》中的所有“名”字集中在第86章,共23个“名”字,归纳后发现,“名”的意义比以往的“名”字的意义多了一个“名分”的意思,即人在体制内因有一个名字而具有的利益份额。
“名义”是从“名分”引申出来的。
“名分”人人都有,与生俱来,一个人有了名分,这个社会他就拥有了一份,因而,这个社会就不是别人的,而是他自己的。既然是他自己的,他就不应该感到不平。如果他要求多得,必定导致其他人少得。“名分”是民众应该遵循社会秩序的政治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名分”是《道德经》讨论“民”问题的出发点(见第85章/五),因此,老子把“名”与“道”并列。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这3句最难理解的是“无”“有”二字,我们最后认识到“无”表示“细小似无”,是在第22章发现老子所列举出的互逆例子不是严格的互逆而是类型互逆,进而认识到“无”不是没有,而是“细小似无”。把“有”当做“现实”解释,则是从英语there is/are(有或存在)联想到“存在”,再进一步联想到“现实”,这样理解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成为“细小似无描述了万物的开端,已有现实描述了万物当前立足点”,于是豁然开朗:大是小积累来的,多是少积累来的,正确的见解(直)是从误解(枉)发展来的,即万事万物,都是成长发展的,一粒谷子,一个受精卵,细小似无,可以长成比谷种子大成千上万倍的稻穗,可以长成比受精卵大几十亿上百亿倍的人,即“无”和“有”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两个状态。更系统的结果参阅第82章关于生物成长过程的总结。
第22章的图1、图2、第40章的图3给出了读懂《道德经》的发展观的阅读次序,这也是发展观的逻辑顺序。
要深入理解《道德经》,需要对照参阅《道德经》前后章节内容才能领悟其内涵。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这就不能不说起中国古代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缺乏逻辑。有了逻辑,讲述道理时,才能做到由易到难,即一个新知识,可以从简单知识证明而来,由易到难的顺序,其实就是逻辑顺序。但是,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发展出逻辑学,因而,很多道理是通过来回阅读前后内容、反复对比前后内容才能领会,不同的人反复的途径不同,体会出的道理大相径庭。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教材(如第42章“吾将以为教父”所说),但是,其内容却没有逻辑。汉朝期间,有人曾经试图调整《道德经》章节次序,以排列出由易及难的顺序,但是,由于人们不敢拆分《道德经》的文章,因而无法做到由易及难。
我们拆分了《道德经》的各篇文章,把“道”集中在第82章,把“德”集中在第85章,通过分类发现,“道”和“德”都可以构成有逻辑的体系。如此一来,《道德经》可以更简单地被理解。
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两个语句前有一个“故”,所以应该与其前面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因果联系,这样,“观其妙”中的“其”表示“天地”和“万物”比较合理,“妙”原本表示美好,《说文》 把它解释为精微,即精妙,万物的精妙就是万物的规律(道),所以,“观其妙”应该翻译为观察万物的精妙,观察万物的规律。
“观其徼”中的“其”的意义很不好确定,可以有两种理解:
(1) 继续表示天地和万物;
(2) 转而表示精妙,即道,或规律。
我们取第二种解释,因为“徼”——已清楚的区域——与规律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概念:规律的适用范围,于是,“观其徼”可以翻译为观察规律的适用范围。
“常无欲”和“常有欲”后面都跟着一个“以”,可见,它们应该表示“观”的方法,把“欲”翻译为欲念不合情理,翻译为目的,即在头脑中已经成形了的规律更合适些。不知道事物发展过程中有什么规律时,心中没有成见,才能观察出有什么规律(精妙);知道了大致规律时,必须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发展过程的细节,才能观察到规律的适用范围。
这段话可谓老子的真知灼见,只有真正的思想家才有如此透彻的见解。更系统的说明请见第82章/六。
6.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当我们知道了“道”是科学规律后,对我们这些熟悉科学规律的后人来说,这些“道”算不得“玄”,更谈不上“玄之又玄”,但是,对没有科学知识的古人来说,这些“道”确实“玄之又玄”。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家何必把“玄之又玄”看得那么重呢?不翻译也不影响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

【中心思想】
万物都在发展,细小似无是发展的开端,现实是进一步发展的立足点。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1]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2]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尚贤则百姓不争不斗,不以难得之物为贵则百姓不偷盗,百姓没有可以向往的乐土则民心不乱,因此,圣人之治是:让百姓头脑不想问题,填饱他们的肚子,消磨百姓的志向,增强其筋骨。使百姓什么也不知道,没有向往,则那些试图诱惑百姓的智者就不敢妄为。行无为之政,就没有治不了的天下。

【注释】
[1] 贵:以……为贵。
[2] 虚:本为墟。大丘无水难耕,故而荒芜。

【翻译说明】
1.贤、难得之货、可欲
这些都是民众追逐的东西,容易引起“争”、“盗”、“乱”,为了减少“争”、“盗”、“乱”,应该设法让百姓隔绝这些诱惑。其中,“可欲”是怎么导致“乱”的呢?这里“可欲”是指可以向往的乐土、理想的社会。《诗经》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给人们绘制了一个理想的乐土,在这样的民谣的蛊惑下,民心是很难不乱的。
2.虚其心
让百姓的思想荒芜,无成果,即让百姓不思考问题。通常我们说的“虚心学习”的意思就是:不考虑别人的水平高不高,对别人说的话全盘接受。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子那个年代的书都是历史书,记载君王夺取政权,治理国家的历史。人了解这些知识越多,越懂得人性,越善于利用人性弱点,因而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引起一些人的担忧,老子就属于这些人,因而,他反智。夏、商、周三代政府虽有公学,但不向百姓开放,只招收贵族子弟。1911年前历朝历代都不给百姓开办公学,甚至连贵族公学都不开办。各家族为了子孙前途自己办私学,即使这样,私学所学内容也受政府限制,只有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知识才可传播,比如孔孟之道。
要使民众“尚贤”,必定要求民众多了解历史,多了解历史人物,这会导致民众变得多智,心眼多,心计重(见第65章),不利于国家稳定;君王“贵难得之货”,民众必定趋难得之货若鹜,从而使得少数人起不良之心;给民众绘声绘色讲述理想的乐土,虽能催民奋进,但是,总有懂得人性利用人性弱点的人(智者)乘机许给民众无法兑现的诺言,欺骗民众跟从他们。因此,老子提倡民众“无知”这些历史,“无知”这些“难得之货”,“无欲”于理想的乐土,这样,智者就难以通过上述诱惑。另见第90章关于智的讨论。
4.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似乎与前面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三件事的关系不大,仔细体会就会发现,无为应该是这三件事的概括。这样,为无为,则使民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如果民不争了,民不为盗了,民心不乱了,国家当然治理好了。于是,老子总结出一个重要政治观点:为无为,则无不治。参看第89章关于无为的全面分析。

【中心思想】
行无为之政,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没有治不了的世。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5章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4]而不屈[5],动而愈出。多言数穷[6],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似乎不仁,把万物当草扎的狗,圣人仿照天道,也似乎不仁,把百姓当草扎的狗,为什么?因为草扎的狗无法感知别人的态度,就不必对他们有好恶,这样就没有自己不喜欢的人,胸怀才会像个能容纳很多东西的大箱子,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吗?空而不乏,越动风越多。多说,多评论,选边站,就招致不同观点的人的反对,往往被动,不如保持中立。

【注释】
[1] 仁:见第38章注释[8]。
[2] 刍(chú)狗:古代祭祀时用的草扎成的狗。
[3] 橐(tuó)龠(yuè):风箱。
[4] 虚:空。
[5] 《说文》解释:“屈,无尾也,短也。”
[6] 《说文》解释:“穷,极也。假为躬字,如鞠躬古作鞠窮(穷)。” 被动之意。

【翻译说明】
1.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是指“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看上去“不仁”,不是指“天地”和“圣人”总是不仁。虽然老子认为仁只是补救道的手段(见第18、38章),但不反对仁,更不主张不仁,所以我们翻译这两句话时,加上了“似乎”二字。见第90章。
这两句话反映“天地”、“圣人”没有特殊偏好,没有偏好才没有自己不喜欢的人,才能容纳更多的人。
这里,天地所遵循的规律再一次给圣人做了一个示范:天地没有思维,没有感觉,万物在天地面前,如同草扎的狗,因而天地没有偏好,因此,圣人如果像天地一样,对任何人没有特殊的好恶,就能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德。更多的类似规律,见第82章/一/规律5;“道”的基本的特点。

【中心思想】
心无好恶,方可容人。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1]:豫[2]兮若冬涉川,犹[2]兮若畏四邻,俨[3]兮其若客,涣[4]兮若冰之将释,敦[5]兮其若朴[6],旷[7]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8]兮其若海,飉[9]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10]而新成。

【译文】
善于当领导的人,微妙通达,深不可测。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形容:谨慎得如履薄冰,谦虚得像忌惮旁人,庄重得像作客,随意得像冰块消融,敦厚得像干枯的树皮,豁达得像山谷,模糊得像浑水,悠闲得如同轻轻摇晃的海水,声音响亮得无止境。谁能一下使浑浊的水停下来澄清呢?澄清那么缓慢;谁能一下使停止生长的谷子长动起来呢?生长那么缓慢;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不想把话说死。正因为不把话说死,所以,才能放弃旧的观点接受新的结论。

【注释】
[1] 《说文》解释:“容,盛也。今字假借为颂貌之颂。”
[2] 《说文》解释:“犹,玃属。豫,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引申为“谦虚”。
[3] 《说文》解释:“俨,昂头也。”
[4] 《说文》解释:“涣,分散之流也。”
[5] 《说文》解释:“敦,怒也。云敦厚者,皆假敦为惇。”“惇,厚也。”
[6] 《说文》解释:“朴,木皮也。” 《论衡•量知》解释:“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树皮难用刀斧加工。木因刀削而平,玉因琢磨而光,人以文教而化。
[7] 《说文》解释:“旷,明也。广大之明也。引伸为虚空之称。”
[8] 《说文》解释:“澹(dàn),水摇也。” 轻轻摇晃的意思,悠闲。
[9] 飉(liáo):疾风声。
[10] 蔽:为了弄清“蔽”,先要知道“敝”。“敝”的甲骨文为 ,左边在“巾”上加两点为 ,代表巾帛的碎片。毁锅砸鼎叫“败”,撕巾碎帛叫“敝”。《说文》解字:“敝,帗也。一曰败衣。”而“蔽”字按《说文》解释:“蔽,蔽蔽小草也”。“敝”为破衣破布之类的可腐烂的有机物,“蔽”上长草,小草是新的,而且生机勃勃,会很快掩盖破败之物。因而,《广雅》解释:“蔽,障也,隐也。”

【翻译说明】
1.古之……兮若无止
这一大段内容营造了一个讨论问题的场合,并且给出了在这个场合“士”应该秉持的态度。“士”是什么人呢?应该是讨论会的主持人,他可能是君王,也可能是部门领导。
2.古
这里再一次看到“古”字,前一章两次用到“古”,先人在表达通过其前人实现而总结出的经验时,往往用“古之”,这些“古”有3种可能的意思:
(1)过去;
(2)过去的经验,现在大家都这么做;
(3)因果关系中的因。
对第2、3两种情况,在翻译时,“古之”可以略去。
本文取第2个意义。
在还没有发展出“因果关系”中的“因”的表达字词时,用“古始”(见第14章)表示“因”是一种无奈,然而,很多人却因此直接把“古”理解成“古代”,典型代表是孔子。
孔子这么理解还有一个原因,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礼仪主持工作,民间丧礼最多,丧礼与祭祀有关(春秋时期重视祭祀),祭祀与先祖有关,长期办丧礼的人很容易把人们内心对先祖的崇敬升华为古代一切皆神圣的认识。

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孔子置事实于不顾篡改历史,重新编写《春秋》。此举开了为了德而不尊重事实的先河,它迎合了君王的意志,但抹杀了事实。在历史上,由此给中国带来的社会弊端很多。
孔子还把人的善与“古”联系起来,《论语》记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善人,孔子说“不走前人老路,连做好人的室都没进 。”)
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浊”就是浊水,水浑浊是因为水在翻动,导致水底泥浆泛起,要使水清,必须使水静下来,这样水中的泥浆才会沉淀,水才能变清,这需要一段时间,过程很慢。
“安”是指生物,比如花生(米),处于种子状态,在这个状态花生停止了生长,是安静的(见下一章的翻译说明1),当把它埋在土里,它才开始生根发芽(在老子观点中,生是动),等它长出苗、禾,需要一段时间,很慢。
上述两个过程,一个是物理过程和一个是生物成长过程,都需要时间才有最终结果。老子劝讨论会的主持人应该懂得上述科学规律,按规律办事,在讨论会上不能急,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见第49章,为天下浑其心),不要把话说死,免得自己为了面子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把话说死,才便于改变自己以往的观点,接受新观点。
4.时间上的“盈”
第9章的“盈之不如其已”中的“盈”是空间上的“盈”,这里的“保此道者不欲盈”中的“盈”是时间上的“盈”,是指不把讨论过程立刻推到终点,不把话说死。可见,早在2500年前,老子已经认识到,时间和空间之间互相平行的关系。第82章/一/规律3、四/规律2、五/规律1也给出了相似的规律。
5.本章的核心观点
本章的核心观点是“能蔽而新成”,就是说,能接受新的观点,并把原来的观点当成旧观点。本章很容易把核心观点放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上,从而导致这种认识:似乎老子在倡导“故作高深”。我们认为,这不是老子的本意。

【中心思想】
留有余地,才好接收意见。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32章 道常无名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1]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3]有名[4],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5]天下,犹川谷之于[6]江海。

【译文】
规律往往没有名分,它不计较名分很朴实,虽然不起眼,然而却没人能征服,侯王如能坚守这,民众自动宾服。天地相合普降甘露,人们不命令它均匀它自会均匀,这是自然规律。朝代初立制订典章制度之时,让大家各具名分,就是仿照上述规律而来,人人有份,均匀平等,既然有了名分,凡事就应适可而止,不可过分。知道适可而止,不去抢夺属于其他人的名分,就不会有危险,应该像规律相对于天下万物一样,虽然规律控制着一切,成就一切,贡献大,但是它并不高高在上,应该像川谷相对于江海一样虽然百川归海众望所归,但是,江海的地势却比河川低,甘居川谷之下。

【注释】
[1] 臣:臣服。
[2] 宾:宾服。
[3] 始制:大制之始,当初制定国家制度时,国家初立时。
[4] 有名:有名分,任何人因有个名字就有的份额,简称名分。
[5] 之在:之于。
[6] 之于:相对于。

【翻译说明】
1.道常无名
名分是人在社会中的份额,是人人都有的东西。谁特别在乎这个名分呢?好争之徒,这样的人无事也要闹三分。人朴实,不沾社会恶习,往往本分 守纪,对名分看得不是太重。
按文章的说法,道不在乎名分,因而“朴”,因而“小”。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是把规律(道)当作人,似乎道也有思想。
天人合一,人物不分,不能把规律从人的认识中孤立出来,往往以为规律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这是中国古人容易犯的错误,老子也不例外。
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名分
名分是朝廷建立之初就分摊给每个人的,它不需要条件,只要人有个名字,就有他的那一份,与生俱来,相当于西方所说的human right,即“始制有名”。
老子认为,名分是仿照“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而来的,是平均的,人人平等。见第82章/二/规律11和第86章。
这章给出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概念——名分,它与西方的human right类似,说明周朝社会是一个追求共享的社会。名分是平民在社会中享有社会地位的依据,是民众安分守己的理论出发点,是国家安定的基石。正因如此,老子在第1章把“名”跟“道”并列在一起,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道德经》是一本安邦定国的理论。
3.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一个人得到了名分,则社会就有他一份,也就是说,社会不是别人的,是自己的。既然有名分,就应该适可而止,“知止”。
如果再争再夺,就超过了自己的那一份,就是“过分”。
4.道之在天下
这句话似乎是“道在天之下”,其实是不对的。与“川谷之于江海”对比就知道,“天下”应该是一个与江海对仗的名词,因而“道”和“天下”是互相对比的两个概念。另外,从第25章“天法道”看,“道在天之下”也不对。所以,我们把“之在”当“之于”解,“相对于”的意思。
5.川谷,江海
这里把“川谷”和“江海”放在一起,是比较低势的高低。
6.本章给出的科学规律
(1) 道常无名。见第82章/七/误解3。
(2)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个规律说露水凝聚在万物之上是均匀的。人仿效这个规律做,就没有偏向,就会公正。人公正是一种德,民众在其治理下,就会平等。一个珍视平等的人,就会本分,因为他不会去抢占别人名分。经常思考自己的名分是多了还是少了的人,一般不本分。

【中心思想】
人要本分。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1]。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你看做到一的:天做到一片蓝就清,地上达到一统就安宁,人们所拜的神只有一个则灵,低谷深至第一就充盈,万物回到最小的数字一就可以进一步数二、数三、…越来越大地长,侯王政策前后一致才能理天下政,这些都是一,一最小,做到了一就有好的结果,反之,天不清则会被云撕裂成一片片,人间不宁群雄并起,首领不止一个,就会乱,神不灵各地民众乱拜一气,偶像并起,只得歇,溪谷不充盈地势高了,恐怕要涸,万物不生数字大了年岁老了,恐怕要死,侯王政策贯彻不下去夕改朝令,政策不能始终如一一定栽跟头,可见,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这样吗?最荣誉的不到处显摆,不求高贵如玉,但求坚如磐石。

【注释】
[1] 《说文》解释:“蹶(jué),僵也。按僵谓仰倒。仆,前覆也。”

【翻译说明】
1.一
千百年以来,人们理解《道德经》都存在一个方向性错误,向复杂方向理解,向高深方向理解,而我们则把《道德经》向简单方向,向通俗方向理解,具体化这章中的“一”。当具体化这些“一”以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全部变成了大家熟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没有人理解不了这些常识。
如此一来,老子的“一”的意义就清楚了:一是最小的自然数,与无、小、惑、失、少、敝、亏、凹、枉,缺、曲等属于同一类(见第22章图2、第40章和第84章),然而,当偏离一而成多时,“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坏事全来了。因此,“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如此理解,老子的“道”就好懂多了。
2.万物得一以生
一表示最小的数,得到了一就可以进一步往下数二数三一直数下去。生物成长是循环重复的,一相当于生命的开始(见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二、三等相当于生命的成长历程。比如稻谷成熟结出了稻谷的种子——谷子,谷子相当于数字一,再往下数二数三相当于谷子发芽开始成长了。又比如羊,羊的受精卵相当于数字一,受精卵成功地在子宫中长出胚胎,再往下数相当于羊越来越大了。

【中心思想】
做不到一,达不到最低,往往坏事。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道德经的逻辑》的第91章 以正治国


“以……治国”就是以什么方法治理国家的意思,原本是指组织部门所采用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是政府官员遵守的准则。然而,从古到今,“以……治国”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君王、官员和民众共同遵守的准则。相反,君王和官员遵守的准则不叫“以……治国”,而叫政府部门内部的政治纪律。
《道德经》中意义最重大的一句话莫过于以正治国,这是第57章给出的观点,其中“正”就是正确的意思。
在第57章,我们通过对“正”字的深入讨论,得到三个观点:以正直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治国,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治国,依民众意愿治国。这三个观点是基于下面的事实,在世界上,所有事情分为可以两类:
(1)物之事、
(2)人之事。
物之事是否正确,需要与事实对比加以检验,即实证,人正直、实事求是才能保证物之事正确,所以,要以正直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治国;很多事不能做到准确地与事实(事实就是标准)一致,比如产品质量,因此,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治国。人之事,没有事实做标准加以实证,其正确性只能通过人的好恶决定,因此,要“依民众意愿治国”。
下面我们更仔细地分析“依民众意愿治国”的意义:
民意就是大多民众认可的意思,西方一些政治学者认为,民意来源于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我们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们有必要把公正、公平、平等、正义说清楚。
公平是指每个人,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获得名、利的机会相等。
平等是指每个人,即使能力不同,只要是人,就能获得的人格 尊严和基本利益。人格尊严是指不被人不当人看,不被人当牛、当马、当狗等非人看待。基本利益是指,作为人而具有的使用公共设备,比如道路、水电、医院、通讯等设施的资格,以及享受教育、社会保障的资格。
公正是对社会平等和社会公平的提供者所作的形容,君王或法律是提供者,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是被提供出的东西,比如君王公正,法律公正。公正一词的意义是变动的。在君主(人治)时代,公平和平等是君主给的,君主公正,人民就有了公平和平等,君主不公正,人民就没有了公平和平等。在法治时代,公正的法律保证人民的公平和平等。
义,宜也(《说文》)。义是指,每个人把权力部门所做的事与事实对比,或者与内心的标准(自己认为合理的)对比,而给出的评价,正义是大多数人给出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评价。物之事有事实作标准,跟人无关,其评价比较简单。人之事则通过公正加以保证。公正与公平、平等与正义不是并列关系,公正是原因,公平、平等是结果,正义是进一步的结果。
有了上述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就可以得出“正气”的意义:在社会中具有的正义感的风气,或者,一个人坚持正义的气概。
正义、正气是可以预知的,也可以被引导。政府通过舆论对社会风气(势)加以引导,可以达到同心同德的效果,可以使民众心情舒畅。
选票民主政治,就是否定正义、正气可以被预知,否定正义、正气可以被引导,导致国家领导人失去了引导社会的资格,从而盲目跟从民众意愿,甚至跟从民众贪图享受的意愿,最后导致国而不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正治国的意义有四:
(1) 以正直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治国。
(2) 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治国。
(3) 以公正治国。
(4) 以公平、平等治国。
正直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保证物之事正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科学;公平、平等和公正是为了保证人之事正义,因此,以正治国就是:
(1) 以科学治国。
(2) 以正义治国。
以科学治国是努力达到正确,以正义治国还是努力达到正确。依法治国,得询问法是否正确,以德治国,得询问德是否正确,以智治国,得询问智是否正确,所有这一切,都得回归到正确上来,法、德、智都只是社会运行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只有“正”能概括一切,你要问一件事是否应该做,就问它是否正确,只有正确,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85章 德



以下是从《道德经》中提炼出来的德和各种治国、为人的方法或技巧,这些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一.天下
(一) 正确是君臣最大的共识
[第57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中心思想] 以正道治国,休养生息得民心。

(二) 号令统一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中心思想] 做不到一,达不到最低,往往坏事。

(三) 用人
[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中心思想] 用人之利,配天之极。
[第47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中心思想] 圣人善于用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中心思想] 善于用好人还要善于用坏人,才是用人之道。


二.权之威
(四) 信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中心思想] 号令少 ,信赖多。
[第23章] 希言自然。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于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中心思想] 少说符合道符合德不失言。
(五) 权 之威
[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中心思想] 权威是一种微弱而又不遭人反感的心理压力,欺人则失,亲昵亦失。

(六) 威仪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中心思想] 天子出行必须隆重,以示威仪。


三.君
(七) 道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中心思想] 不按规律办事,出了问题就会想到用仁义补救。
[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无[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中心思想] 圣人有道,比有仁有义有礼重要。

(八) 德
1.玄德
[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中心思想] 父母之德,只求付出,不图回报,这就是玄德。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中心思想] 生养而不依靠为玄德。
[第77章]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中心思想] 征税贴补百姓而不共享,是圣人的贤德。

2.善
[第8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中心思想] 圣人应低调,仁信,能干,会把握时机,不与人争。
[第62章]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中心思想] 为善,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庇护自己。

3.广德
[第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中心思想] 与大众打成一片,才受到尊重。
[第24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中心思想] 做事不过头,物极必反。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中心思想] 做事不可极端。

4.不争 之德
[第8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中心思想] 圣人应该低调,仁信,能干,善于把握时机,不争名。
[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中心思想] 圣人为而不争。
[第34章] 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中心思想] 不自大,才伟大。
[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中心思想]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66章]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中心思想] 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争。
[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中心思想] 不争不斗,百年长寿。
[第9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中心思想] 功成身退。
[第76章] 兵强则灭。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中心思想] 木强被折,兵强被灭。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中心思想] 勇敢不是天道,勇而谨慎才是天道。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中心思想] 谨慎用兵。
[第31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中心思想] 胜仗也是丧事。
[第69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中心思想] 哀兵必胜。
[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中心思想]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心翼翼莫伤人。
[第71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中心思想] 不知道却认为知道,是一种病。
[第7章]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中心思想] 无私 才有私。
[第50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中心思想] 贪得是找死。

5.孔德,即容人之德
[第5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心思想] 心无好恶,方可容人。
[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中心思想] 包容心永远容纳万物。
[第49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中心思想] 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保此道者不欲盈。[中心思想] 留有余地,才好接收意见 。

6.一视同仁
[第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心思想] 一视同仁。

* 积德
[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中心思想] 积德是获得天下的办法,也是朝廷持久之本。

(九) 担当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中心思想] 圣人视天下之患如身上之恙。
[第78章]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中心思想] 当国当家,代国代家受过,担当就是受难。

(十) 无为
[第2章]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中心思想] 圣人行无为之政,施恩不图报,人民不离不弃。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中心思想] 行无为之政,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没有治不了的世。
[第43章] 吾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中心思想] 无为是有益的。
[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中心思想] 静胜过动,所以天下静。
[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中心思想] 休养生息得民心,劳命伤财失人心。
[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心思想] 放下抱负,坚持无为,就是防天下大乱于未然。
[第37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中心思想] 没有野心,自然不为。
[第75章] 民之饥以其取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中心思想] 切不可把民众逼到冒死求生的地步。

(十一) 一些为政技巧
1.消除矛盾的一种办法——以德报怨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心思想] 君王不可睚眦必报,而应以德报怨。

2.逆向思维
[第4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中心思想] 很多事情,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加强反而遭到削弱。
[第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中心思想] 很多事,可从反方面着手处理。

3.欲擒故纵
[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中心思想] 要想欲擒故纵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关键在于保密。

4.要震慑民众,冤杀也得杀
[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中心思想] 要震慑民众,冤杀几个人是必须的。


四.诸侯国
(十二)小国寡民
[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中心思想] 小国寡民,好处多多。

(十三)大国应该谦虚
[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中心思想] 大小国家要和谐相处,大国应略微谦虚一点。


五.民
(十四)名分
[第32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中心思想] 人要本分。
[第52章]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中心思想] 人终生劳碌,其实就因为老想着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十五)知足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中心思想] 能克制自己才坚强,知足则富,人本分则长久。
[第44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中心思想] 对名对利,知足长乐。
[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中心思想] 兵乱源自不知足。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中心思想] 俭,不求刺激,但求果腹。

(十六)集体主义
[第53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中心思想] 一国之民,集体主义至上。

(十七)祭祀
[第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中心思想] 祭祀,是一个国家得以传承的法宝。

(十八)拒绝圣、智、仁、义、巧、利、私、欲、学,提倡纯朴
[第19章]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中心思想] 拒绝圣、智、仁、义、巧、利、私、欲、学,提倡朴素。
[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中心思想] 民众朴实,国家安宁。
[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中心思想] 圣人取柔,节俭,忍辱负重,民众就纯真,就不觊觎王权,就朴实。

(十九)人心在变
[第58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中心思想] 人心在变,圣人得谨慎处之。


六.《道德经》
(二十)站得高,看得全
[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中心思想] 只有同时站在天子和平民角度看问题,心有慈念,才能领悟天下大道。

(二十一)效法我,我让你显贵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中心思想] 效法我,我让你显贵,我就是圣人。
楼主:路人2222  时间:2020-03-09 22:18:47
第85章 德


以下是从《道德经》中提炼出来的德和各种治国、为人的方法或技巧,这些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一.天下
(一) 正确是君臣最大的共识
[第57章] [中心思想] 以正道治国,休养生息得民心。
(二) 号令统一
[第39章] [中心思想] 做不到一,达不到最低,往往坏事。
(三) 用人
[第68章] [中心思想] 用人之利,配天之极。
[第47章] [中心思想] 圣人善于用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27章] [中心思想] 善于用好人还要善于用坏人,才是用人之道。


二.权之威
(四) 信
[第17章] [中心思想] 号令少 ,信赖多。
[第23章] [中心思想] 少说符合道符合德不失言。
(五) 权 之威
[第72章] [中心思想] 权威是一种微弱而又不遭人反感的心理压力,欺人则失,亲昵亦失。
(六) 威仪
[第26章] [中心思想] 天子出行必须隆重,以示威仪。

三.君
(七) 道
[第18章] [中心思想] 不按规律办事,出了问题就会想到用仁义补救。
[第38章] [中心思想] 圣人有道,比有仁有义有礼重要。
(八) 德
1.玄德
[第51章] [中心思想] 父母之德,只求付出,不图回报,这就是玄德。
[第10章] [中心思想] 生养而不依靠为玄德。
[第77章] [中心思想] 征税贴补百姓而不共享,是圣人的贤德。
2.善
[第8章] [中心思想] 圣人应低调,仁信,能干,会把握时机,不与人争。
[第62章] [中心思想] 为善,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庇护自己。
3.广德
[第56章] [中心思想] 与大众打成一片,才受到尊重。
[第24章] [中心思想] 做事不过头,物极必反。
[第29章] [中心思想] 做事不可极端。
4.不争 之德
[第8章] [中心思想] 圣人应该低调,仁信,能干,善于把握时机,不争名。
[第81章] [中心思想] 圣人为而不争。
[第34章] [中心思想] 不自大,才伟大。
[第22章] [中心思想]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66章] [中心思想] 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争。
[第55章] [中心思想] 不争不斗,百年长寿。
[第9章] [中心思想] 功成身退。
[第76章] [中心思想] 木强被折,兵强被灭。
[第73章] [中心思想] 勇敢不是天道,勇而谨慎才是天道。
[第30章] [中心思想] 谨慎用兵。
[第31章] [中心思想] 胜仗也是丧事。
[第69章] [中心思想] 哀兵必胜。
[第60章] [中心思想]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心翼翼莫伤人。
[第71章] [中心思想] 不知道却认为知道,是一种病。
[第7章] [中心思想] 无私 才有私。
[第50章] [中心思想] 贪得是找死。
5.孔德,即容人之德
[第5章] [中心思想] 心无好恶,方可容人。
[第21章] [中心思想] 包容心永远容纳万物。
[第49章] [中心思想] 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
[第15章] [中心思想] 留有余地,才好接收意见 。
6.一视同仁
[第79章] [中心思想] 一视同仁。
* 积德
[第59章] [中心思想] 积德是获得天下的办法,也是朝廷持久之本。
(九) 担当
[第13章] [中心思想] 圣人视天下之患如身上之恙。
[第78章] [中心思想] 当国当家,代国代家受过,担当就是受难。
(十) 无为
[第2章] [中心思想] 圣人行无为之政,施恩不图报,人民不离不弃。
[第3章] [中心思想] 行无为之政,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没有治不了的世。
[第43章] [中心思想] 无为是有益的。
[第45章] [中心思想] 静胜过动,所以天下静。
[第48章] [中心思想] 休养生息得民心,劳命伤财失人心。
[第64章] [中心思想] 放下抱负,坚持无为,就是防天下大乱于未然。
[第37章] [中心思想] 没有野心,自然不为。
[第75章] [中心思想] 切不可把民众逼到冒死求生的地步。
(十一) 一些为政技巧
1.消除矛盾的一种办法——以德报怨
[第79章] [中心思想] 君王不可睚眦必报,而应以德报怨。
2.逆向思维
[第42章] [中心思想] 很多事情,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加强反而遭到削弱。
[第63章] [中心思想] 很多事,可从反方面着手处理。
3.欲擒故纵
[第36章] [中心思想] 要想欲擒故纵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关键在于保密。
4.要震慑民众,冤杀也得杀
[第74章] [中心思想] 要震慑民众,冤杀几个人是必须的。

四.诸侯国
(十二)小国寡民
[第80章] [中心思想] 小国寡民,好处多多。
(十三)大国应该谦虚
[第61章] [中心思想] 大小国家要和谐相处,大国应略微谦虚一点。

五.民
(十四)名分
[第32章] [中心思想] 人要本分。
[第52章] [中心思想] 人终生劳碌,其实就因为老想着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十五)知足
[第33章] [中心思想] 能克制自己才坚强,知足则富,人本分则长久。
[第44章] [中心思想] 对名对利,知足长乐。
[第46章] [中心思想] 兵乱源自不知足。
[第12章] [中心思想] 俭,不求刺激,但求果腹。
(十六)集体主义
[第53章] [中心思想] 一国之民,集体主义至上。
(十七)祭祀
[第54章] [中心思想] 祭祀,是一个国家得以传承的法宝。
(十八)拒绝圣、智、仁、义、巧、利、私、欲、学,提倡纯朴
[第19章] [中心思想] 拒绝圣、智、仁、义、巧、利、私、欲、学,提倡朴素。
[第65章] [中心思想] 民众朴实,国家安宁。
[第28章] [中心思想] 圣人取柔,节俭,忍辱负重,民众就纯真,就不觊觎王权,就朴实。
(十九)人心在变
[第58章] [中心思想] 人心在变,圣人得谨慎处之。

六.《道德经》
(二十)站得高,看得全
[第67章] [中心思想] 只有同时站在天子和平民角度看问题,心有慈念,才能领悟天下大道。
(二十一)效法我,我让你显贵
[第70章] [中心思想] 效法我,我让你显贵,我就是圣人。

楼主:路人2222

字数:2194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5-16 19:51:03

更新时间:2020-03-09 22:18:47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