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
不要圣人,不要粉饰,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前言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这句振聋发聩之语是对过去数千年以血统定人生的根本否定,从此,英雄不问出身,权力与财富属于智者与强者,平民与王侯将相之间不再有天然的鸿沟,即使王朝的新贵们殚精竭虑为子孙后代经营算计,企图开万世太平,也罕有一家连续三代出将入相,帝王梦也多不过十几代。

但倘若你生活在春秋以前,又出自平民家庭, 纵有冲天的本领,也几无机会追求显赫的功名,更别提影响历史的进程,大小王公贵族可以子子孙孙十几代、数百年坐享一座城池,共享一个国家,他们因此又被称作世家。

为区别起见,周天子领导的世家称作王室,国君(诸侯)领导的世家称作公室、公家,卿大夫领导的世家称作家或者私家。王室、公室的自有领地叫公田;私家的自有领地叫私田。

分封制下,公室名义上拥有一国,王室拥有天下,《诗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则权威有限,并不能对王土或者公田之外的私田随意苛以重税,更不能随意分封,变更私田的所有权;卿大夫们的话语权很大,不仅享有私田的自治权,还跟王室、公室共享一国的军政大权。

为了维护王公贵族共治天下的既有利益,旧式王公贵族们设计了一套名叫周礼的政治制度,规定公室一家的姓为国姓,以树立君主权威,正所谓“尊尊”。

《诗经.大田》之“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说的是卿大夫组织征调民力,先为国君效劳,后为自己料理私田。表现积极的,就是大公无私的道德楷模。

为壮大国君的统治基础,周礼提倡任人唯亲,将领地与爵位授予给公室的兄弟子嗣以及姻亲,正所谓“亲亲”。

为避免因为分家,损害家族的整体实力与社会竞争力,周礼又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一国或一家的权力与财富。

人本质上是逐利避害的,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又是有限的,面对权力与财富的巨大诱惑,包括失意的贵族子弟、不甘平庸的平民英雄以及实力见长的卿大夫们在内的各式新兴力量,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奋不顾身扑向名利场,蚕食、侵吞旧贵族的地盘,新旧之间的杀戮在所难免,旧有秩序摇摇欲坠。这不禁让旧秩序的守望者们大惊失色,诸如孔子就斥之为礼崩乐坏,道德沦丧;墨子则斥之为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

其实大可不必这般义愤,春秋战国实在是一个新旧交替、让人激情澎湃的的时代,有志者为了上位,前所未有的抨击包括血统论在内的一切守旧观念,这是值得肯定的。

战国七雄赵国的始祖赵衰,虽出身贵族家庭,仅仅因为是个有能耐的外来户,就遭遇主流的排斥与打压。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赵衰高举法治的大旗,与春秋霸主晋文公为首的旧贵族开展了一场漫长的没有硝烟的心理战,最后晋文公败北了。

道理很简单,经营一个大国,尤其是称霸中原的大国,仅靠近亲繁殖是不够的,晋国之所以长期称霸中原,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户来晋国建功立业。未来秦国之最后统一六国,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不计出身、以军功定爵位的军国主义制度。

并非是要为军国主义唱赞歌,衡量一个制度的优劣,你可以强调普罗大众、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但同样要重视有无适应英雄与天才生存的土壤,这两者缺一不可也紧密相联。

英雄们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固然残酷,却是人类社会新陈代谢、自我调节的必要手段与客观进程,并不因为个人爱憎就会自动消失。况且英雄与平民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英雄从平民中来,也应该随时准备回到平民中去,只有这样,平民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英雄才会得到善终。

如果从尊重平民权利、让英雄得到善终的角度来看,春秋之世兼并激烈、完全崇尚强权而且完全没有退出机制,实在是一个残酷而不够文明的时代,旧贵族之所以鼓吹周礼、崇尚道德,就是要恢复旧有秩序与格局,维护既得利益;新贵族之所以鼓吹法治,崇尚武力与才干、推行论功受赏的制度,则是不满现状、渴望上位。无论是周礼还是法治,本质上都是强权意志的体现,都不足以弥灭纷争。

由于法治更有效率,更有战斗力,所以就更有市场。贵族们为了壮大统治基础,扩大统治阵营,就打着法治的大旗,争相引进外来人才。为了集中权力,尤其是树立个人的无上权威,他们又需要削弱下属的职权,防范下属尾大不掉。

于是乎,表现为少数贵族世代集体垄断一国之军政大权的分封制必然面临崩溃,世家这个称谓也就渐渐名存实亡,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初具雏形,这就是春秋之世对于历史的一个贡献。只不过,君主专制与集权制也有无法克服的致命缺陷:任何王朝都不可能无休止、无上限的扩大特权阶层与统治阵营,总有不堪重负的一天。

历史的进程有时象开凿隧道,什么时候平民阶层与特权阶层从隧道两边顺利实现对接、融为一体,什么时候才会海阔天空、万世太平,只是这个对接的过程非常漫长,自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以来,至少需要几千年。

重新回到春秋之世,那些掌握军政大权的新旧贵族是为时代的强者,那些不满混乱与杀戮、积极探索思考新秩序的思想家们是为时代的智者,而在开凿隧道的伟大进程中,他们有过怎样的荣光?又以怎样的姿态集体泯灭在历史的隧道中?他们与几千年后的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关联与交集呢?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左传》与《史记》这两朵中国史学著作的奇芭,或许是众多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仰望的两座高山。本人作为仰望族之一分子,之所以斗胆写作《东周列国的王公贵族》,的确事出有因。

春秋之世是一个分封制逐渐解体、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逐渐建构、历时数百年的漫长过程,期间新生事物之层出不穷,英雄豪杰之更迭频繁,令人激动人心又目不暇接。

最值得关注的,也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特点的是,权力与财富原本无一例外垄断于包括周王室、诸侯、卿大夫三级王公贵族在内的世家,也就是世袭的家族,但在各种内力、外力的作用下,渐渐向广大的士人阶层洞开了一丝缝隙,于是新旧世家相互更替,最终,士人(个人)阶层替代世家治理国家。

春秋之世数百个诸侯国,单个诸侯国又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世家,如何反映这些世家的作用及影响,并非一件易事,即便是《左传》与《史记》这两座高山也不无遗撼之处。

《史记》之于春秋之世按国家来写,虽然脉络分明,但写作对象仅为国君一级的世家,至于卿大夫一级的世家则是惜墨如金。

《左传》按时间顺序来写,一年之际将东周列国重要人物、重大事物一网打尽,难免失之纷繁。此外,史家多依据占卜家或者某些智者的预言来解释重大事物,又难能令人信服。

本人希望能够采纳两家之长,一是按国家来写,着眼于大国及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次国或小国。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段产生重大影响与作用的世家,也就是包括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在内的王公贵族。

写作计划:晋国的世家为一本,书名为《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楚国的世家拟为一本,书名暂为《春秋世家.永远的楚王族》,另附郑国、鲁国、东周部分世家的评论。齐国的世家拟为一本,书名暂为《春秋世家.迷惘的齐公室》,另附卫国、宋国部分世家评论。秦国因为世家不成规模,暂不列入写作范畴。

还有几点交待如下:
第一, 本书无力探讨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全部,仅重点关注四渎(黄河、济水、淮河、长江)文明,仅是这个宏大叙事的一个小小断章。
第二, 不树道德楷模,只关心世家的利益角逐。不盲从所谓的定论,尊重人性与真相。
第三, 写作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为了写这本书(或者是三本书),我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包括基本整理东周十国近二百个世家的简谱(含每个家族的领地、每代主要成员的军政履历等)等。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写作目录

一、“桐叶封弟”说与家国的由来
(?--前十一世纪)
1、“桐叶封弟”的三个说法
2、周民族的英雄们
3、周文王姬昌
4、周文王有几个儿子
5、曾经的“四渎”文明
6、太师姜尚
7、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一)
8、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二)
9、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三)
10、周武王的独角戏
11、摄政王周公旦的分家方案

二、城邦到次国
(前1043年-前652年)
1、南北战争的胜利者晋武公
2、次国时代的晋献公与士蒍
3、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上):三个眼中钉
4、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中):三座新城
5、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下):三个胜利
6、夷吾争位
7、谁动了公室的奶酪(上)
8、谁动了公室的奶酪(下)

三、霸主的黄昏
(前651年-前628年)
1、流亡者重耳(上):伤心的五鹿
2、流亡者重耳(中):齐国的下大夫
3、流亡者重耳(下):复国
4、功臣介子推出走事件
5、重耳与狐偃的角色大逆转
6、披庐之搜的火枪手赵衰
7、城濮之战的卓越统帅重耳
8、霸主的黄昏(上)
9、霸主的黄昏(下)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四、赵盾专政
(前627年-前601年)
1、崤之战
2、先轸之死
3、夷之搜上的官二代
4、一部空前绝后的法
5、胜利者赵盾
6、士会返晋
7、赵盾弑君
8、赵盾的儿子与兄弟

五、失去的中原
(前601年-前574年)
1、派系林立的晋国贵族们
2、平庸的荀林父
3、晋景公与伯宗的合作
4、一份羊排
5、一个恶作剧
6、一颗有毒的桃子
7、遭暗算的晋景公
8、赵氏的恩人韩厥
9、栾书的盟友与敌人
10、郤氏的覆灭(上)
11、郤氏的覆灭(下)

六、战争与和平
(前573年-前541年)
1、惊艳登场的晋悼公
2、时来运转的大夫一族
3、晋悼公与魏绛的甜蜜时光
4、逃跑的霸主与将军
5、中行偃的遗愿(上)
6、中行偃的遗愿(下)
7、栾氏的终结者范匄(上)
8、栾氏的终结者范匄(下)
9、九原上的赵武
10、政治强人赵武:(上)和平主义者
11、政治强人赵武:(下)改良主义者

七、三家分晋
(前540年-403年)
1、鸽派韩起与鹰派中行吴
2、叔向与韩起的交情(上)
3、叔向与韩起的交情(下)
4、韩起的最后十年
5、魏舒的法治(上)
6、魏舒的法治(下)
7、赵鞅的盟友
8、范氏与中行氏的灭亡
9、最后的韩、赵、魏

八、附晋国国君更迭年表及政治家族简谱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一、“桐叶封弟”说与晋国的由来
(?--前十一世纪)

1、“桐叶封弟”的三个说法
我们来做个老套的民意测验,题目如下:

有人因为一场游戏得到一个国家,你是信还是不信?

选项有三,一是相信。二是半信半疑,或许有,或许没有。三是根本不信。

选信的恭喜你,有三个历史名人专门出书支持这个说法。一个是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了一本著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一个是西汉经学家刘向,写了本《说苑》。一个是西汉史家司马迁,写的是文史巨著《史记》。

根据吕不韦《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的相关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年幼的周成王正在跟弟弟叔虞玩游戏,听说周师征服了唐国,就随手将一片桐叶剪成珪状递给叔虞,“我将唐国封给你。”摄政王周公旦听说了这事,以为天子无戏言,就力促成王封唐,史称桐叶封弟。

《史记.晋世家》的记载稍有不同,以为是大夫尹佚而非周公旦促成桐叶封弟一事。



图为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持的玉制礼器,尖首平端。


选半信半疑的同样恭喜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是为《桐叶封弟辨》。柳宗元在文中说,因为一个不恰当的玩笑,促使成王将土地与人民封给年幼无知的弟弟,并非明智之举,想必不会出自圣人周公旦之手。若真有其事,也一定是别人干的。

选不信的还是恭喜你,地下出土文物、著名青铜器铭文《晋公奠》有云,“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騄燮百夷,广嗣四方。至于大庭,莫不来王。”

据青铜器专家唐兰考释,《晋公奠》乃唐叔虞后人晋定公(在位:前511年-475年)所作。晋定公以为先祖叔虞早在周武王时期就居功至伟,绝非凭借一个游戏侥幸得到唐国,这自然是全盘否定桐叶封弟说。

一个国家的诞生竟有三番说辞,自然非同寻常,孰是孰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若要揭示真相,不妨追溯晋国的前身-周民族,走过怎样一条艰难曲折的兴盛之路,其与晋国的诞生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



周民族兴盛之前,华夏大地上相传产生了十位盟主级别的政治领袖。(注1:由于秦一统之前并无绝对的个人权威与中央机器存在,所以本文故将部落联盟、城邦联盟的首领统称为盟主。)

最早是三皇,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

其次是五帝,少昊帝青阳氏、颛顼(zhuānxū)帝高阳氏、喾(kù) 帝高辛氏、尧帝陶唐氏、舜帝有虞氏;(注2:)



以上是后人想像的三皇五帝像。

最后是大禹夏后氏、商汤,后称二王。

有关三皇五帝的说法,历来不无质疑,比如二十世纪的“古史辨派”就以为,夏、商之前的历史皆为后人追述,缺乏第一手文字以佐证,并不可信。胡适更认为春秋战国以前之历史皆后人之假托,“要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与胡适同时期的钱穆反对人为地将历史一刀切,他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是从追忆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若严格排斥,则古史即无从说起。”

钱穆的话应该更有道理,因为所有能够流传下来的书面文字也好,地下出土文物也好,其实与口耳相传的上古史一样,都是人为的产物,可能部分忠于事实,也可能部分自说自话甚至是弄虚作假,若严格排斥,就没有人类历史可言了。

总之,能够流传下来的历史就好比一个不无污垢的小孩,人们是将脏水与小孩一同泼掉,还是仅将脏水泼掉,实在没什么好争议的。

至于以什么标准来判定是小孩还是脏水,或许可以尊重这样一个社会常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单独存在,需要在相互往来中创造历史、改写历史,某一民族的追忆史如果能够得到多数民族的认同,或者能够得到敌对民族甚至是征服者的认同,即使不能全部采信,也不应全部视为子虚乌有之事。

从现有经史子集的记载来看,三皇五帝之说显然为包括周民族在内的多数民族认同,也就值得今人慎重对待。

言归正传,来看周民族走过了怎样一条兴盛之路。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2、周民族的英雄们
周民族的历史上曾有多位英雄,《诗经?大雅》共有六首诗歌追忆了周民族英雄从创业到建立王国的不朽事迹,其中《生民》叙述周人始祖后稷的事迹。《公刘》叙述周人祖先公刘由邰迁豳的史迹。《绵》叙述文王祖父古公亶父从豳迁往岐下之后的丰功伟绩,以及周文王如何继往开来,使周民族日益强大的故事。《大明》叙述了周文王父亲王季和母亲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的始祖姓姬,名弃,号后稷,传说曾经担任帝尧的农师,又担任帝舜的后稷(jì)。后稷跟农师一样,都是主管农事之官。后稷因为任上有功,在帝舜手中得到一块土地-渭水流域的邰(tái)地,今陕西省武功县境内。



后稷像

土地是人类的休养生息之所,也是财富之源,因此常常引发争执、侵略甚至是杀戮。夏代末期,盟主夏后氏侵吞周人赖以生存的邰地,后稷的后裔不窋(zhú)被迫率族奔走北方,与戎狄为伍,过着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

不窋的孙子公刘是周民族历史上的第二位英雄。他重操祖业,以种植为生;又南渡渭水,至南山采伐木材,得能积累财富应对内外之需。公刘的儿子庆节实力渐长之后,来到渭水的支流-泾水北岸,建立豳(bīn)国,也就是今陕西彬县。(注1。)

古公亶父(dǎn fù)是庆节的八世孙,在周民族历史上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后来被周民族尊为大王。

古公亶父继承后稷、公刘的优良传统,积德行义,深受国人爱戴,但也面临一个困境:周民族这时尚不够发达,没有修建城池,无力自保,屡屡遭遇西北的戎狄薰(xūn)育族的侵凌勒索。

古公亶父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打,但打不过薰育族,结果会将土地、人民输个精光;二是不打,先是破财免灾,最后还是要赔进土地与人民。

两条路都是死,前面一条路是快死法,后面一条路是慢性自杀。古公亶父选择第二条路,戎狄索要财物,那就给钱;戎狄贪得无厌,又索要土地与百姓,古公还是照办。

周人怒了,皆欲奋起反抗,一时间,群情非常激昂。古公出现了,但他没有发表战斗宣言,而是来宣布散伙的。

古公亶父说,“民众拥立君主,就是想让他为大家谋福利。现在戎狄前来侵犯,正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着我与跟着戎狄有何不同呢?人民为了我的缘故去战斗,我却牺牲他们的父子兄弟去做君主,我实在于心不忍呀!”

话说完了,古公亶父就率领族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豳(bīn)国,向南迁徙,他的身后是周人已经经营九世的土地,以及纷纷要求保家卫国的人民。随后,古公亶父渡过渭水的支流徂、漆二水,(注2)越过梁山,来到岐山之下一带的平原,史称岐下。因为周人在此居住,所以岐下又称周原,今属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交界地段,是周民族的第三个栖息之所。

古公亶父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就打着仁义的旗帜接收难民。大批豳国的人民不堪为戎狄的奴役,又思念古公亶父的仁义,于是扶老携幼,前来投靠。古公一则收获人民,二则收获仁义的美名,因故实力大增,得在新的地盘上站稳脚跟,不受左邻右舍们的欺负。

古公又大兴土木,修筑城郭,营造房舍,以为都邑。有了坚固的城池,周民族也就不用那么惧怕游牧民族的侵略,人民及财产的安全也有了一定的保障。这个举措标志着周民族脱胎换骨,告别部落首领时代,进入城邦时代。

古公所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政治联姻,发展政治盟友。

邰国在渭水流域,可能就是周始祖后稷的封地,是周人走出渭水、走向中原的首个必经之路。挚国为殷商的畿内之地,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为了谋求好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古公迎娶邰国国君之女太姜,生下少子季历。(注3:)古公又为儿子季历迎娶挚国国君的次女太任,生下周文王姬昌。(注4)
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苦心经营,周人终于拿到一张进军国际主流社会的入场券。就在此时此刻,周民族面临一场权力的角逐,这也是有史料记载的首次内斗。

古公亶父有多个儿子,太伯为长,虞仲为次,季历居幼。按照嫡长继承制的原则,周民族的领导权不能交给姬昌。季历德才兼备,又备受父亲古公的偏爱,所以角逐到周民族的领导权。太伯与虞仲二人竞争失败之后,远走东南,建立吴国。

有关这次内斗,后人基于政治的需要,则是极尽粉饰之能事,比如孔子《论语》的说辞是太伯品德高尚,几次主动将王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话来称赞他。(注5)

季历即位之后,凭借婚姻关系以及强大的家族实力进入国际主流,先是成为盟主武乙的坐上宾,后又成为商纣祖父、盟主太丁的牧师。从此,周民族得能名正言顺结交天下诸侯,影响力与国际地位日增。(注6)

---------------------
不知道怎么回事,贴不上图片。。。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3、周文王姬昌

姬昌是季历与殷商贵族女子太任的儿子,史称周文王,这是一个让周民族走出西方、入主黄河中下游的决定性人物,也是一个被后世神圣化了的人物。

纬书《尚书帝命验》曾经记载,姬昌出生时天降祥瑞。西汉刘向在《列女传》中则盛赞姬昌的母亲太任的出身如何高贵,品行如何贤惠,孕育儿子姬昌时是如何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

这些调调都旨在告诉人们:姬昌吉人天相,血统高贵。

这些说法暂且可以听之任之,不用太当回事,因为姬昌跟祖父古公、父亲季历一样,还需要继续跟殷商属国进行政治联姻,来提升周人的国际地位。

黄河中下游一带有个国家叫做莘国,在今陕西渭南市合阳县,西连渭水,东连汾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莘国还盛产美女。

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莘国国君的女儿太姒如同天仙下凡,非常漂亮。跟所有的小说一样,公主嫁给王子,太姒嫁给了周民族的领袖姬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打铁还需本身硬,周民族作为一个后进民族,要想发展壮大,在国际社会中享有一席之地,仅靠政治联姻是不够的,仅靠家族成员也是不够的。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蜗居在岐山之下,实力有限,进出不便,不容易吸引外来人才,姬昌准备用领袖的人格魅力以及杰出的政治才能来克服所有先天的或者后天的不足。

在无数史家与文人的笔下,姬昌被定格为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形象。为了不怠慢来访的士人,姬昌经常顾不上吃午饭。一时间,远在孤竹国(今河北唐山以西)的伯夷、叔齐,商大夫太颠、闳(hóng)夭、散宜生、鬻(yù)子、辛甲皆来投奔。

与此同时,姬昌并不因为重用外来能臣,就冷落包括姬姓家族成员在内的旧贵族利益。

《左传》有说周文王在位期间曾经颁布了“有亡,荒阅”的法令,意思是清查逃亡的奴隶,勒令归还原主也就是旧贵族。(注1)

《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姬昌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这些“仁”“老”“少”多是姬姓家族成员。

任用新人,也不亏待旧人,团结一切有生力量,姬昌故能称霸西方,史称西伯。

周的强大也招致诸多诸侯的不安。在黄河支流伊水流域也就是中原有个崇国,其国君名叫崇侯虎,可能担心周民族东渡渭水,进军中原,消灭崇国,于是就怂恿盟主商纣将姬昌囚禁在商都朝歌以北的羑里。

商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异己,设置了诸多令人恐惧战粟的酷刑,砲烙之刑就是其中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铜柱上涂油,在铜柱下端放置炭火,然后命令受刑者爬铜柱。无需多久,受刑者就带着一身油掉在炭火中,并迅速化为一堆灰烬。

如果周人不能及时相救,姬昌必死无疑。

问题是,朝歌为今河南安阳,羑里为今河南省汤阴,距岐下有千里之遥,中间更隔着众多殷商属国,其中就有崇国。倘若周人发兵相救,商纣随时可以将姬昌就地正法。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的周文王雕像,跟时下绝大多数伟人雕像一样高大巍峨,但欠缺辨识度。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被囚的雕像。

为了营救姬昌,周人开始了大范围的寻宝行动,前往渭水流域的骊戎国物色宝马,来到黄河中下游的莘国也就是太姒的娘家搜罗美女,奔赴淮水流域的熊国求购名贵的战马。(注2:)这番美色加宝马的贿赂行动很是成功,商纣这边欣然笑纳,姬昌不仅收获自由,也籍机与中原的诸多民族互通往来,增进感情。

获得自由身的姬昌还给国际社会送来一份大礼,他将自己的洛西之地献给商纣(注3:),只求换得砲烙之刑的废止。于是在天下人的欢欣鼓舞与称颂声中,一个慷慨仁义的准盟主形象悄然树立。

姬昌这个形象广告的收益是无穷的。

在此之前,周民族若要冲出渭水,要向邰国及莘国借道。若要更进一步,进军东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还得向两个国家借道,一个是芮国,在今陕西潼关;一个是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芮、虞两国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多年来悬而未决。

因为仰慕姬昌大名,这两国国君就相约前往周国讨个公道,不曾想正中姬昌的下怀。在姬昌的设计下,芮、虞两国国君一踏上周国的土地,沿途所见尽是周人的谦恭礼让,于是大为叹服,握手言欢之际,对姬昌不禁顶礼膜拜。姬昌这就样不费吹灰之力,将进军黄河中下游的两大壁垒发展为两大盟友。

姬昌实力渐长,也就不再畏惧展示狼性的一面。他先是南面称王,招怀诸侯、征伐异己,史称周文王;随后数年,又出兵灭了泾水流域的密须国,得到制作大鼓与大车的技术。大鼓与大车是建设一支车兵部队的必须品,大鼓供主帅壮声势,大车用来载兵作战。

姬昌还向芮、虞二国借道,途经有名的崤山,来到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一带,灭掉了仇国崇国,拥有了河南,跟黄河以北的商纣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左传》《崤之战》蹇叔所云:“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则是对文王进军中原的事件以及行军线路的追忆。

种种情况表明,姬昌完全不把天下共主商纣放在眼里。

姬昌谢世前一年还做了一个重大举动,将都城从岐下迁往渭水之畔的丰邑,其地在今陕西西安,距周民族的发家之地邰地大约六十公里行程。

在丛林密布的上古时代,陆路崎岖难行,周文王迁往丰邑,回到渭水,既可以大大降低与外界往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也标志着周民族羽翼丰满,具备走出西部、入主中原的实力。

周文王也的确时刻准备着进军朝歌,替代商纣。为了体现王者的威严,打造王者的权威,周文王征调诸侯以及国民修建了一个大型王宫,名叫灵台。

修建王宫向来是劳命伤财的事情。此前,商纣为了享乐,在国都朝歌修建了一个豪华的宫苑建筑,名叫鹿台。据刘向《新序?刺奢》记载,鹿台工程巨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据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鹿台建成之后,商纣继续盘剥诸侯以及国人,“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从本质上来讲,商纣与周文王修建豪华宫苑没什么两样,都是为了体现王权、享受王权,都会加重诸侯及国民的负担,但据《诗?大雅?灵台》的追述来看,周文王修建灵台不仅不是劳命伤财,还是无上功德、伟大无边。

为什么呢?周人在《诗?大雅?灵台》中是这样说的,第一,周文王姬昌修建灵台绝没有随心所欲、劳命伤财的意思,而是事先有规划,并履行节制从俭的原则。第二呢,周文王修建灵台不限定工期,臣民们完全可以自主自愿为文王效力,大家想修多久就修多久。第三呢,周文王修建灵台不是为了贪图个人享乐,而是与民同乐。与民同乐不是说要将灵台打造成一公益设施,允许国民自由出入游玩,而是说诸侯和国民都安居乐业,总不能让王者蜗居、住得不舒坦吧。

总之,周人就是要借修建灵台一事,来讽刺商纣的荒淫无道,彰显周文王仁者爱人、感天动地的王者风范,最终自然是树立周文王姬昌的无上权威。关于灵台的政治象征,历史的儒家就是这样解读,西汉经学家刘向《说苑.修文篇》有云,“积恩有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灵台之所以为台者,积仁也。”

孔子是周文王的推崇者,不仅盛赞周文王迁徙丰都的历史意义,“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也非常折服于周文王的王者风范。

据《史记》记载,孔子在听罢一首《文王操》的古曲之后,不禁浮想联翩:有个人面孔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悠长,好像是个王者,正在关注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 (注4)

从对周民族的贡献来看,王者这个称号,姬昌诚然当之无愧的。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明明是在追求自己及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完全可以用智者与强者来称呼他,却被打造成完美的、不容否定的道德楷模,这就是传统道德的软肋所在。

遗撼的是,周文王在修建灵台一年之后就病逝了,没能替代商纣、进军朝歌,成为名至实归的王者。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哈哈,欢迎老穆。



图为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持的玉制礼器,尖首平端。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后人想象的三皇五帝



后人想象的三皇五帝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古公亶父有多个儿子,太伯为长,虞仲为次,季历居幼。按照嫡长继承制的原则,周民族的领导权不能交给姬昌。-----------有误,是不能交给季历。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呵呵,欢迎煮酒的朋友批评指导哈。

今天再贴一段。

4、周文王有几个儿子
周文王姬昌死后,周民族入主朝歌、取代商纣的最后一棒就交到了周武王姬发手中。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姬发在位八年间几乎没有推出任何重大举措,这么长的时间里,他都在做些什么?入主中原,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交待两件事情,第一,周文王有多少儿子,第二,中国在上古时代的山河地理,以及各民族如何分布。

据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说法,周文王生有九十九子,加一养子雷震子,共有一百个儿子。

据经史子集的说法,周文王与美女太姒生了十个儿子,分别是太子伯邑、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卫康叔封、聃季载。

此外,毛叔郑、郜叔、雍叔、滕叔乡、毕公高、原叔、丰叔、郇叔据说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注1)

多子多福,这个说法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曾经很有市场,实际上儿子们为了争夺家产,往往打得不可开交。为了避免因为分家而削弱家族的整体实力,包括周人在内的上古人们确立了嫡长子继承法。

举例来说,毛叔等不是正室所生,只能算作庶子,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资格来继承甚至分享家族的权力与财富,更别提受封国家、成为诸侯了。伯邑十兄弟呢,虽然都是正室所生,也不是个个都能分到一杯羹,姬发也是因为嫡长子伯邑早卒,才得能继承家族的事业。

为了一个人的利益牺牲众多人的利益,这就是嫡长子继承法的精神,因为不够人性,也就不能指望人们们自觉遵守。

有能力的、胆大的就会挑战这个规则,冲击头领的权威,头领们为了巩固个人权威,也需要拿出一些实惠来结交同盟、扩大统治阵营。就是在这样的博奕中,权力与财富由吃独食式的绝对集中走向由少数人共享,由少数人的共享走向较多人的共享。

自从周文王姬昌退出历史舞台,周民族正面临财富与权力的新一轮分配与重组,周武王姬发的身边出现了众多姬姓家族成员的身影,周公旦、召公(注2:)、毕公等人虽然此前并无过人功绩,但是个个地位显赫,身居要职,这些迹象表明,武王姬发没能独断朝纲,姬姓家族成员试图集体执政,并共享天下。那么天下的范畴又是什么呢?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一下午打不开,刚刚向客服求助,就解决了。谢谢哈。。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欢迎小草,今天继续更新。



----------------------------------
5、曾经的“四渎”文明

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以及古中国文明都是靠着河流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常将上述四大文明视为河流文明或者大陆文明,并常跟农耕文明、相对保守的民族性格、稳定保守整齐划一的政治制度等联系在一起。

关于这一点,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一章中写道,“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

“农只有靠土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作为士的地主也是如此。除非他有特殊的才能,或是特别地走运,他只有生活在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那也是他的子子孙孙继续生活的地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制度合理,或者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论说明。”

“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

此外,人们还常将中国古代文明与黄河文明等同视之。不过古代的中国人则认为,中国文明的范畴更大,为包括黄河文明在内的四渎文明。

据记载,在商周时代的华夏大地上,有四大河流由西到东,奔流入海不复还,她们分别是河水、济水、淮河、江水,史称“四渎”,四渎共同滋养着中国人,并孕育出古中国文明。

河水就是今天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在今内蒙托克托县河口镇附近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遂折向南流,奔腾于今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在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的龙门山附近,汇集从东北而来的汾水,在今陕西大荔以东、今陕西潼关附近,先后汇集从东北而来的涑水与西来的渭水。

随后,河水为秦岭山脉之支脉华山所阻,在陕西潼关附近折向东流,历今河南灵宝、河南三门峡与山西平陆、山西垣曲、河南孟津,在河南孟县汇集西北而来的溴水,在河南荥阳附近(虎牢关附近),汇集西南而来的洛水以及南来的汜水,在河南武陟县汇集西北而来的少水,在今河南淇县附近,汇集北来的淇水。

然后河水一分为二,一支沿太行山东麓北流,经今河北邯郸等县,在今天津注入渤海;一支经河南馆陶、山东德州,在今河北沧州附近注入渤海。

今人习惯上将陕西、山西以下的河水流域称作黄河中下游,(注1:)古人习惯于将黄河中下游大致细分为河东、河西、河曲、河南、河内(河阳)、河北。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xiaoshami 回复日期:2012-03-12 19:47:12  回复

高度非常啊,读这样的史书,对于提高自己的宏观高度大有裨益,感谢小童

-------
握手,就怕你读得累,呵呵。今天很忙,又准备将河水区域的图画出来。。就没来得及更新了。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上图是后稷像。

现附西周河水流域示意图(附济水流域)





其中,包括渭水下游在内的河水以西区域,泛称河西。河西就是周民族的发家之地,也是未来秦帝国的龙兴之地。

包括汾水流域在内的河水以东区域泛称河东,河东据说是尧帝陶唐氏的定居之所。

河水、汾水、涑水共同覆盖的流域泛称河曲,周民族的盟友芮、虞二国以及《诗经》所载古魏国就分布于此。

包括洛水、汜水在内的河水以南区域泛称河南。周朝后来在这里建立了都城。

包括溴水、少水在内的河水以北、太行山以南流域,泛称河内,商都朝歌就在河内。河内孟津渡口周边区域又称河阳。

包括淇水在内的广大河水以北、太行山以东区域,称作东阳。河内、东阳均是古冀州的一部分。

总体说来,黄河中下游土地辽阔,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加之水运四通八达,所以很早就孕育了人类文明。其中河东、河内、河南三地更被视为天下之中的原野,也就是中原,分别是唐人、殷人、周人的定居之所。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黄河中下游固然宜居,也难免遭遇洪涝灾害,此外黄河沿线山川险要,通渡不易。比如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的龙门山,河南三门峡的底柱山,亦曰三门山,就是黄河中下游的两大天险,极大妨碍了水上通行。

基于山川地理,周人要想进军朝歌,讨伐商纣,还得大致遵循这样一条线路:自渭水东进,先走水路,经陕西潼关附近的风陵渡、三门峡附近的茅津;再走陆路,经崤山、渑池、新安,到达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汜水一带。然后在孟津渡河,进军河内。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四渎之二是为济水。河内有两座大山,一是太行的余脉,二是王屋。济水发源于王屋山上的太乙池(今河南省济源市),以地下河的形式穿越黄河抵达河南,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的邙山一带浮出地面,并形成两大湖泊,一为荥泽,殷时称作隞(áo)地;二为圃田泽。然后自西向东流经今河南封丘县、山东定陶县、巨野泽、山东济南,最后注入渤海。

淮河发源于今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县淮河镇的交界处,流经今湖北、河南、安徽,随后在今安徽淮滨以东、今安徽寿县以西汇集汝水、颍水,经今江苏汇入黄海。
长江时称江水,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在今湖北武汉汇集汉水,随后经今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注入东海。
感谢上天的造化,四渎之间几乎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隔。战国前期的思想家列子似乎认为四渎之间几乎一马平川的地貌,归功于人类与上天的共同作用。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列子的《愚公移山》是这样说的,冀州南面,河阳北面,有王屋、太行两座高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尺。北山有个老人名叫愚公,年近九十,向着大山居住。

愚公苦于大山阻塞,出入要绕远路,就召集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河南,到达汉水(长江支流)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其妻颇为疑问:“凭您的力量,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况且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土石倒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来帮忙。

夏去冬来,愚公一行才能往返一次。

家住河曲的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残年余力,还不能毁掉山上一根草木,又能把这两座大山的土石怎么样?”

愚公长叹一声道:“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怕愚公不停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了这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打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南部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列子这段貌似荒诞不经的《愚公移山》很有意思 ,一是形象地描述了四渎以及黄河中下游的地理概貌,其中河曲、河阳、河南属于黄河中下游,河阳到汉水南岸一马平川,是为四渎流域。二是表达人们渴望在四渎流域之间无障碍往来。也正是在相互往来、相互影响中,四渎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并共同将中华民族培养成大河民族。

人们一度认为,大河民族相对大海民族要保守和循规蹈矩,只能生活在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以农耕为生。然而在人类的早期,能够占有四渎的民族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绝非温顺的羔羊,他们几乎是根据强悍的程度分布在四渎各流域。

结合经史子集的记载以及今天的考古来看,河水中下游的大部分区域,济水上游,淮水的支流汝水、颖水流域,类似于今天的一线经济带,定居者多为历任盟主或者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济水、淮水的其他区域类似于今天的二线经济带,定居者多为历任盟主的后裔享用,他们一度被周人称作东夷集团、淮夷集团。江水流域类似于今天的三线经济带,定居者多是在河水、济水、淮水流域竞争失败的民族。还有不少民族被迫远离四渎,迁往大山,成为山地民族。

历代盟主为了巩固既有的统治,经常讨伐那些业已坐大、可能威胁盟主地位的民族,比如夏人就曾经将周人逐出渭水流域,商人就灭掉了强大的豕韦氏,并将强大的大彭氏逐出一线经济带。大彭氏随后被迫迁往江水流域,是为彭国。(注2。)庸、蜀、羌、髳(máo)、微、卢、濮七个民族基于类似的原因迁往江水流域。(注3。)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盟主殷商与各民族的斗争不仅为周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千载良机,也实实在在推动着周民族朝着入主中原的方向前进。

起初,周民族为了营救周文王,尚是以受压迫者的身份与各民族友好往来。但自周武王继位以来,周民族已经摇身一变为准盟主,替受压迫者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江水流域的八大民族如彭、庸、蜀、羌、髳(máo)、微、卢、濮因故成为周民族的坚强盟友。
-----------------------------------------------

先贴这么多,大家别累着,下午再更新。。。。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老穆去旅游了 回复日期:2012-03-13 11:48:59  回复

看来小童写得很认真,持续追踪
---------------------
惭愧呀,看得人不多,看来还要加油呀。


现在贴姜太公部分。

6、太师姜尚
在武王姬发身边有一个人不同凡响,那就是异姓姜尚,官居周的太师。

姜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人物,民间传说他是老来走运,72岁结婚,92岁登台拜相。司马迁《史记》记载姜尚老来“以渔钓奸周西伯”,周西伯就是周文王姬昌。

《武王伐纣平话》则是绘声绘色地描述姜尚当年如何“以渔钓奸周西伯”:一介老叟名叫姜尚,得知周文王求贤若渴,就伺机呆在周文王经常出入的渭水北岸,然后凭着一招直钩钓鱼,且让鱼钩高出水面三尺的奇招,成功钓上了心仪的“大鱼”。

姜尚没有让周文王失望,力助周文王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史家司马迁称赞他“多兵权与奇计”,是为后世兵家及权谋家之祖师爷。(注1)

姜尚还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与唐叔虞的外祖,这是一个特别的身份。(注2)

特别的身份,卓越的才能,以及姬姓家族成员咄咄逼人之势,共同促成了周武王与异姓姜尚这对联盟。



很可能是在姜尚的策划与强势推动下,周武王度过了一个韬光养晦的八年。期间,周武王对外大力发展国际盟友,对内平衡姬姓家族与异姓能臣之间的利益冲突,训练军队,积极准备讨伐商纣。

姜尚这番策划应该旨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行百里者半九十,周文王未竟的事业-入主中原,既非朝夕之功,更非唾手可得,需要继任者周武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九年,周武王以到东部(中原)阅兵为名,祭祀过文王,就率领周师经渭水、河曲,来到河南的孟津。孟津时称盟津,距殷商都邑朝歌不到二百公里,算得上是商纣的家门口。

一个诸侯到现任盟主的家门口阅兵,这分明就是挑衅,也因此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与焦点。四渎的诸侯们听闻周师出动,皆不期而会,纷纷要求讨伐商纣,史称盟津会盟。

万众瞩目中,周武王捧着周文王的牌位进了中军大营,并告诉大家,太子姬发将奉文王之命讨伐商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谦恭有为的准盟主就这样应运而生。

太师姜尚随即号令三军,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支纪律严密、富有战斗力的强大周师。最后,周师在周武王的命令下向北岸的河内进军。

船到河中,一条白鱼恰好跳了上来。按照五行(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的说法,商民族属金运,以白色为尊,那么白鱼自投罗网,就预示着商朝要完蛋。周武王大喜之下,俯身拿鱼祭天。

到了河对岸,更加神奇的事发生了,大军看到远处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王屋山的上空,瞬间化成一只火红的神鸟,神鸟与众不同,长着三只脚,叫声动人心魄。按照五行(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的说法,火能克金,神鸟下凡,预示着周要取代商。

前番白鱼跳船,这番赤乌下凡,在后世多被视为上天降下这样的旨意,商纣即将灭亡,周武王替将要入主中原。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正纬》有云,“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而在当时,诸侯们也相信周武王是天命所归,于是纷纷要求周武王立刻出征讨伐商纣。

但是当事人周武王没有答应,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或许这番白鱼赤乌之符纯属周武王与姜太公的人为策划,为的是宣扬天命所归,以威慑商纣、号令诸侯与全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周武王见好就收,果断叫停了蠢蠢欲动的大军,并告诫那些各怀鬼胎的诸侯们,“你们不知天命,商纣灭亡的时候还没来到。”

周武王在位十一年,商纣愈加暴虐,诛杀王子比干,囚禁亲戚箕子。为了取悦宠妃苏妲己,商纣又以轻佻的新乐替代雅正的旧乐,殷商的太师、少师绝望之下抱着乐器投奔西周。

礼乐是一个王朝的象征,周武王知道灭亡商纣的时机到了,于是遍告诸侯:“商纣罪大恶极,不可不共诛之。”

这年二月,周武王率领江、汉流域的八大民族来到牧野向商纣宣战,江汉八大民族因故称作牧野八师。

据《史记》记载,周师兵力为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算上前来助战的四方诸侯,兵车增至四千乘,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商纣亦发动七十万人迎战。

敌众我寡,姜尚就先发夺人,率领百夫长奔赴敌阵致师,周武王率领大军跟进。

为确保大军步调一致、行动有效,周师每前进六七步,就一致停下齐整队伍;每刺击六七次,也停下来齐整队伍,所以周师如同强大的战车一般势不可挡。

殷商很快土崩瓦解、倒戈投诚,历史上的牧野大战就这样落下帷幕。商纣绝望之下纵火自焚,胜利者周武王、姜尚尽情享受胜利的喜剧与诗人的赞美,周民族史诗《诗?大雅?大明》这样写道: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yuán)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的大意是,殷商之师遍步原野,旌旗飘扬如同丛林。武王在牧野誓师道,“我要兴旺,商要灭亡,上帝正在注视你们,千万不要心怀二心。”

牧野的周师有如海洋一般辽阔,檀车战车坚不可挡,战马强健奔放。太师姜尚,如同雄鹰在天空展翅翱翔。统帅武王快如闪电,声若雷霆,顷刻间大挫商师。胜利归来,天空一片晴朗。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7、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一)
革命胜利之后往往意味着新一轮革命的开始,不为别的,为的是革命果实如何分配。眼下盟主周武王就迫切需要回答两个具体问题,第一,如何与四渎民族相处?第二,如何与家族成员、异姓功臣分享胜利果实?

周王室并非没有经验可循,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夏、商在立国之初都曾不同程度将土地分封给同姓、功臣及历任盟主的后裔,周文王正是兼顾了能臣与家族成员的利益,故能称霸西方。这些经验显示,人类早就在探索或者初步确立了一个共享财富与权力的游戏规则。

不仅人类如此,动物界也不例外。在今天的非洲丛林,人们发现有个大猩猩群落很有意思。有一次,大家通过分工合作捕获到一只猴子,大猩猩首领劳心不劳力就享用大份盛餐。在人类社会,这种行为叫做威权。接着首领邀请母猩猩分享,这个行为,儒家叫做“亲亲尊尊”或任人唯亲。首领还邀请出力者共享,拒绝装腔作势的成员共餐,这个行为,法家叫做“尊贤上功”。

周武王为了迅速稳定大局,打造正义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据《逸周书》以及《史记殷本纪》与《史记周本纪》等相关记载,周武王在攻克朝歌之后,杀掉了商纣的宠妃妲己,释放了商朝的同姓箕子,为死去的比干恢复名誉、赏赐封号,并向贫弱的商族人分发鹿台之财、钜桥之粟。

不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胜利者的心态;退出政治经济中心,则是丛林法则之下失败者的必然命运,所以周武王在入主朝歌之后,一方面是大打仁义的旗帜,一方面则是不遗余力将前朝势力清出河内。

商纣的亲戚箕子是个能人。周武王灭掉商纣之后,跟箕子坐而论道,结果发现箕子不仅有能力,还老想着光复大业,所以就以分封为名,将他放逐到遥远的朝鲜,并特别“恩赐”他不用向周王室称臣朝贡。(注1)

商纣的儿子武庚身份敏感,如何安置他是个难题,如果骤然杀掉他,就会招来四方诸侯的声讨;如果由着他自生自灭,或许让他在河内久留,就不利于新朝建立权威,四渎的诸侯也难免心怀二心,尤其眼下济水、淮水流域的诸侯们势力还很强大。周武王似乎想尽快稳定河内,以抽身南下,着手解决济水流域、淮水流域的事情。

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周武王暂时让武庚留在河内,并保留帝号,“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又命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为相,美其名曰:辅佐武庚治国。(注2)周武王这番举动自然不是为武庚计,而是将武庚视为前朝残余,责令他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行动实行监视,正所谓监视居住,史称三监。这种对前朝政敌实施监视居住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应用甚广,这里就不赘述了。

周武王料理好河内之后,渡河南下,到达管地。

管地,今郑州管城,时在河南,与北面的河内仅有一步之遥;管地又是济水的上游,与淮水流域之间也没有什么自然险阻。由于地理上四通八达,管地非常适合成为周王朝号令四渎各民族的枢纽与前站,也曾经是商朝的重要城池。

优点往往又是缺点,正是因为无险可依,并且四通八达,所以身在管地的诸侯不容易坐大,一旦坐大,也容易招来盟主的讨伐。

周武王此番亲临管地,就是为了对济水流域的各民族也就是东方民族进行招安。招安之后,周武王又到济水流域巡视了一遍。(注3)

安置了前朝势力,招安了东方民族,周武王始才大范围分封功臣以及家族成员,这是周王朝入主朝歌之后的第三件大事,也是最棘手的事情。

楼主:非洲小童

字数:16068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11 18:48:00

更新时间:2020-03-12 22:56:11

评论数:9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