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zhaohj0 回复日期:2012-03-13 21:40:09  回复

我来报道,前来围观
作者:zhaohj0 回复日期:2012-03-13 21:54:57  回复

十几年前,你就给我们讲东周列国的故事,现在终于下笔了啊,我得好好拜读一下。
---------------------那时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学生,瞎说一通,呵呵,你还记得呀。



作者:liyinZ2012 回复日期:2012-03-13 22:29:37  回复

有没有三国专辑啊??春秋也先读了~~楼上的啥时候来一篇铁路传。。

-------------------欢迎铁路的朋友呀。。




先放两张图片,免得看文字太累了。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的周文王雕像,跟时下绝大多数伟人雕像一样高大巍峨,但欠缺辨识度。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被囚的雕像。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78099607 回复日期:2012-03-14 09:05:40  回复

先关注再顶再读。
-------------------------
欢迎。


作者:nana15915337897 回复日期:2012-03-14 09:19:03  回复

历史,让人回味,视野开阔,楼主人才呀,记得快更新噢。我们好期待。
-------------------------------
今天会更新很多内容,哈哈,你慢慢看。


作者:jinyin123000 回复日期:2012-03-14 09:42:27
--------------------------
欢迎哈。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8、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二)

周武王继位前八年,周武王所在的王室(周王室)与姬姓家族成员(以后简称周王族)已经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革命成功之后,如何分配黄河中下游,以及如何分享朝中军政大权,更让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

周王族认为,吃水不忘挖井人,革命不能忘本,周民族的胜利依赖于祖辈,具体来就是依赖于古公、季历、姬昌三代共同创下的不世之功,而非周武王一人之功。按照这个理论,所有姬姓子孙共享祖业,诸如继续维持集体执政的地位,以及共享更多优质资源都是合理合法的。

人多力量就大,这是周王族的优势,为了跟王室分庭抗礼,他们打出了尊三王的旗帜。

据《礼记大传》记载,周民族入主朝歌之后,追尊古公为大王,季历为王季,姬昌为周文王,是为尊三王。

为了抢占上风,周王族的支持者还创作《诗?大雅?皇矣》,用诗的形式来歌颂大王、大伯、王季以及文王的不朽功德。又创作《诗?大雅?下武》重申周的胜利仰仗三位先王的功德,并告诫周武王遵循王道与孝道。并相信只有这样,周才会受到上天的眷顾,才会四方来朝。

周武王为了最大程度维护周王室的利益,则高举“天命”这把尚方宝剑,至于尊三王,能少提就不提。其实早在盟津之盟,周武王就借白鱼赤乌之符宣扬天命所归。入主朝歌后,周武王在祭祀上天的时候又说,“接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之命统治天下。”

周武王的意思很明确,自己能够成为天下的盟主是天命所归而非三王之功,所以周王室理应独享全部优质资源。

三王之命也好,天命也好,两边各执一辞,争的看似主义与思想,实则是利益。

较量中,周武王就利用发号施令的权力,设计了一套有利周王室利益的分家方案,具体如下:

一、南到中岳嵩山(时称三涂)、北到北岳恒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广义的中原地区,均由周王室直辖,又称畿内地区。

二、鉴于丰镐二京远在渭水之畔,难以有效管辖中原,周武王决定在位居天下之中的成周(洛阳)建立东都。

三、为了巩固王室地位,维护王室的安全,周武王在广大中原地区的险要之处、重要之处新建了不少畿内国。比如在今陕西宝鸡、今陕西荥阳的险要处封建了西虢与东虢二国(注1),以为周王室的西、东两面屏障;在今河南三门峡与山西平陆分封虞(注2)、焦(注3)二国,以护卫河曲、河南。在今山西上党(注4)封建诸侯,以卫河东、河内。在今北京周边封建蓟、燕二国(注3),以卫东阳。河内是商的旧都所在地,也分封了两个异姓诸侯。(注5)。

附河水中下游形势图(险要之处与重要之处,待制2)







只不过,周武王的亲兄弟们没能在这轮分家行动中受益,西虢与东虢二国诸侯是周武王父亲的异母兄弟,虞国、蓟、燕等国诸侯是周武王的族人,焦国、上党、河内地区皆是异姓功臣。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周武王在险要之处、重要之处分封畿内国、建造城池,并企图直辖整个黄河中下游,无疑富有战略眼光以及开创性,更具备可行性,堪称历史性的大手笔,用伟大来形容似乎也不过份。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哪个民族、哪个盟主对黄河中下游有过如此精准、全面的认识与规划,而在未来,无数卓越的军事家与政治家将会认识周武王这番战略的伟大。

但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周武王想直辖黄河中下游,就是想吃独食,关于这一点,周王室的家族成员们未必同意。当然,周武王也为亲兄弟们安排了一条出路,要求他们去到周王室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济水流域、淮水流域,去建立国家,发展盟友,征伐异己。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三、为了巩固王室地位,维护王室的安全,周武王在广大中原地区的险要之处、重要之处新建了不少畿内国。比如在今陕西宝鸡、今陕西荥阳的险要处封建了西虢与东虢二国(注1),
----------------------
SORRY,陕西荥阳为河南荥阳。现更新。



9、周武王的分家方案(三)
接下来的分家方案中,周武王侧重照顾了两个弟弟的利益,这两个弟弟就是管叔与蔡叔。

关于管蔡二叔的封国,有两个说法流传甚广。东汉班固认为,周武王革命成功之后,曾将河内分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其中邶地封给武庚,管叔、蔡叔驻守鄘、卫二地,是为“三监”说。(注1)

东汉经学家郑玄也认为,周武王革命成功之后,将河内一分为三,是为邶(北)、鄘(南)、卫(东)三国,管叔、蔡叔、霍叔各得一地,并监视武庚的居住,是为“三监”。晋人皇甫谧进一步指出,管叔封地为东边的卫国,蔡叔封地为西边的鄘国,霍叔封地为北边的邶国。(注2)

东汉班固与东汉经学家郑玄所持“三监说”虽有出入,但一致认为管叔、蔡叔、武庚留在河内,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日后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三叔被控勾结淮夷、徐人叛乱。如果三叔身在河内,要想勾结远在淮水下游的淮夷、徐人,除非插翅飞过河南、济水、淮水,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关于管叔的封地,班固在《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前后矛盾。一处说管叔封地在河内,河内有个中牟。一处又说管叔封地在河南及济水上游的中牟。两个中牟,究竟哪个是管叔的封地呢?唐初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认为“(今河南)郑州管城县外城,古管国城也,周武王弟叔鲜(管叔)所封。”李泰的说法似乎在后世得到了认可。
(注3)

如果李泰之说属实,管叔的封地在河南及济水上游的中牟,那么周武王新一轮的分家意图就很明显了。据司马迁《史记》的叙述,经过周武王的分封,济水、淮水忽如一夜春风来,许多新兴国家诞生了。

先看济水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封的国家。三弟叔鲜,得封管国,都在今河南郑州管城。大禹之后,得封杞国,都在河南杞县。弟叔振铎得封曹国,都在今山东定陶。黄帝之后,得封祝国,都在今山东曲阜以北。弟叔武,得封郕国,都在祝与鲁之间。弟周公旦,得封鲁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姜尚所封齐国,都在今山东临淄。(注4)

淮水有几条支流,西为汝水,中为颖水,东为沙水。汝水之上,周武王分封了两个国家,弟弟叔处得封霍国,都在今河南临汝;弟叔度得封蔡国,都在今河南上蔡。颍水之上和沙河之上,周武王分封了两个异姓国,许国与陈国。

这轮分封,数管蔡霍三叔的分地理位置最为优越,邻近中原,与王室的距离近。近水楼台先得月,与王室亲密,好处是多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跟王室共享军政大权,为自己的封国谋福利。

周公旦、姜太公、召公就不同了,由于封国远离中原,一旦离开国都,到封国就任,就无法享受三公的荣耀与特权,一切都得从零做起,又怎么与王室分庭抗礼呢?

周武王厚此薄彼,恐怕是有意为之,周公旦、姜太公、召公旧三公地位尊宠、权力过大、实力雄厚,实在不宜留在身边。

管叔等三人能力平平,新建国家又无险可依,离王室近,不易坐大。加之多事之秋,暂时也需要自己人出点力,于是乎,周武王就命令三叔对北边的商朝残余武庚的居住进行监视,命令管叔主导济水流域,蔡叔与霍叔主导淮水流域,包括推行国策,颁布法令,(注10)共同监视济、淮流域的异己。

除了打击旧三公,监视济、淮流域的异己,周武王还基本贯彻现代篮球比赛的盯人策略,让数量相当的异姓与同姓交叉分布在济、淮流域,既防范他们结盟,共同对抗周王室;也迫使他们拧成一鼓绳,齐心协力征服定居在济、淮流域的众多旧民族,实现在济、淮流域的战略性卡位,最终为周王室打拼更大的势力范围。这个策略在日后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基本奠定济、淮未来数百年的政治格局。

至于河内的武庚,周武王似乎无须担心。如果武庚作乱,周王室就可以借机拿下武庚,并将商的残余逐出河内。如果武庚不作乱,周王室也会照旧清洗商的残余。

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周武王的分家方案真是非常美妙。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西周分封示意图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10、周武王的独角戏
传统时代有一些神是不允许冒犯的,周公旦就是其中之一。

周公旦在十个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旦“自文王在时,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一个人处处异于常人,就难免自视甚高。日后周武王病倒,周公旦公开祭祖,声称要为兄祈福,甚至愿意代兄去死,曾有这样一番心灵告白,“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王发(武王姬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这些话,未尝不是周公旦的心里话。

一个贵族子弟有人望,又自视甚高,也就不甘任人摆布。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周王室这类家族性企业的通病,能办事、能担责的家族成员常常是少数,剩下的多数人要么是吃闲饭的,要么就是不讲道理经常犯浑的。否则,周文王当年就没必要广招天下贤俊了,干脆肥水不流外人田,将好处全部留给自己的兄弟与儿子得了。

尽管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但是有些人的感受可以忽略,有些人的感受则不能忽略,周公旦就是那个不能忽略的人。

自周武王的分封大戏落幕后,周公旦理论上有两个选择,第一,听从周天子命令,领兵夺取尚在他人手中的曲阜,建立小国鲁国,成为诸侯。至于鲁国的未来,或许很快被东夷围歼,或许可以做个毫不起眼的东方小诸侯。

第二,不听从命令,继续在周担任三公,兼任畿内国周国的领主,至于未来,倘若斗争失败,成为周武王的刀下鬼;倘若胜利,定会享受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多的土地,就是当一回周天子也有可能。

政治就是一场博弈,一方面,没有绝对的权威存在,也不会有常胜将军,谁能得众,谁能得势,谁就主动。另一方面,如果可预期的收益足够大,纵然有人头落地的风险,也是值得一博的。

这场博奕,周公旦可谓得势,周武王虽名为盟主,但外忧东夷、淮夷叛乱,殷商复辟,最怕的就是功臣与王族闹事。更要命的是,周公旦绝不孤单。

这轮分封,召公、太公、周公同时遭遇排斥,还有更多王族成员颗粒无归,如果有人出来跟周武王理论,他们应该会乐意吧。既然又得势,又得众,周公旦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诸侯呢?

周公旦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又做了一个异于群子的举动,拒绝深入济、淮流域建立鲁国,愿意继续辅佐武王。

不从王命,这自然是对王权的公然挑衅。周武王恨不得杀人,一泄心中之愤;却又不能杀人,一杀人就是自乱方寸。

何去何从,周武王姬发一时忧心忡忡,彻夜难眠。

一个不眠之夜,周公旦来找周武王姬发来了,这个时候来,周公旦应该是来试探姬发的意向,如果对方愿意合作与妥协,那是最好的结局,如果对方不肯让步,那就只能走着瞧了。

周公旦问,“为何还不睡呢?”

周武王还是只字不提太王、王季、文王三代之功,只谈受命于天,“告诉你吧:上天不享用殷朝的祭品,从我姬发未生到今已经六十年了。小人在朝,君子见弃,上天不再保佑殷朝,所以我们才能成就王业。殷朝起初奉天命建立国家,任用三百六十位名贤,虽不能让殷商之家更加显赫,也不至于灭亡,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我尚不能使周的国运永昌,哪里顾得上睡觉呢?”

话不对路,周公旦也就不作回应。

武王又继续大谈天命,“为了能让周的国运永昌,我遵从上天的意志与启示,找出所有不顺周家、不知天命的恶人,象惩罚商纣一样惩罚他们。我夜以继日,安定西土,期待做出显赫的大事,建立不朽的功德,并且施教四方,才可以稍事休息。自洛水湾至伊水湾一带,地势平坦无阻,为从前夏人定居之所。我南望三涂(嵩山),北望太行、恒山周边的边邑,察看黄河,审慎洛水、伊水地区,以为这里距离天室最近,是建都的好地方。”(注1:)

周公旦还是任凭周武王唱独角戏,不作回应。

唱独角戏是最累的,如果不能向对方妥协,也就换不来合作,就得继续将独角戏唱下去。就这样,周武王独角戏总共唱不到两年,终于不堪重负,病倒了。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各位好,因为明天要出去一段时间,可能未来一段时间的更新得会断断续续。今天下午会将西周一段更新完,晚上再更新第二章晋国部分的两至三节内容。

今天内容很丰富,大家要给点掌声呵。


--------------------------------------------

11、摄政王周公旦的分家方案

周武王病倒之后,各方势力粉墨登场,相互较力,各不相让,但最有话语权的还是周武王的三公:召公、姜太公、周公。这三个人虽然一致抵制了周武王的打压,不去领地就封,但是冲突还是很大的。

没办法,周公打着尊王命的大旗,推崇三王的不世之功以及尊尊亲亲的分配理念,强调的是周公旦等一介亲兄弟的利益。姜太公是异姓,召公是族人,要争权力与财富,就只能打着尊天命的大旗,推崇周武王的权威以及论功行赏的理论。

伴随周武王病重,两派的冲突与对立加剧了。

召公、太公提议马上占卜,向天请命。

上古时期,每有军国大事,王公贵族们就会灼烧龟甲,根据裂纹来定吉凶,这种做法称做占卜。由于可以任意穿凿附会,所以占卜就成为贵族们攻击异己、引导舆论、争夺话语权的利器。

周公旦自然反对向天请命,要求向三王请命,“不敬三王,会让他们在天之灵忧虑悲伤的。”

说时迟,那时快,周公旦连忙令人建造大王、王季、文王三个神坛,又亲自捧璧持圭,向三王的牌位默默祷告。史官负责宣读周公旦所作的祷告书,这封祷告书后来藏于金縢,史称金縢。(注1)

内容是这样的:“你们的长孙周王发,辛劳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以旦代替周王发。旦灵巧能干,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周王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会事奉鬼神。但周王发受命于天,佑助四方,能让你们的子孙生活安定,四方人民也无不敬畏。如果能救他的性命,先王也就能永享奉祀。现在我准备了大龟用来占卜,特别来向三王请命,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就献上圭璧,听从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起来。”

最后,周公旦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吉卦。

于是乎,一份情真意切的祷告书,外加一个吉卦,就等于三位先王之命,等于对周公旦能力与品德的认可,对周武王疏远兄弟、不能事三王的暗讽与否定,假如时机成熟,以为周公旦摄政甚至是称王的法理依据也未尝不可。历史的那扇门,就这样向周公旦敞开了。

再次出现在周武王面前的周公旦与上次深夜来访的周公旦显然判若两人,他告诉形同废人的周武王,“大王没有灾祸,姬旦刚接到三位先王之命,令你继续行天子之事,别无他虑。”

或许是为了表明自己基本控制了周王室,周公旦当着周武王的面,命令下属将祷告书收进金縢柜中保存,还告诫守官不得泄露。

此一时,彼一时,这对兄弟,一个曾经风光无限、不可一世,但当下已是英雄末路,处于半睡半醒状态。一个自小材艺超群,以仁孝闻名,但当下已是神灵附体、近乎颠狂,肆意折磨兄长,历史的这一刻,实在过于残酷荒谬。

几天后,周武王解脱了,太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

周公旦或许深信可以控制朝局,就以成王年幼、天下未定为由,南面称王,是为摄政王。(注2)倘若严格按照正统的观念来讲,周公旦这种行径就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管叔等一介在外兄弟们愤怒了,纷纷谴责周公旦的不臣之举,又准备占领成周,联合武庚、淮夷、徐人一同讨伐周公旦。

周公旦明显棋高一招,一边指控管叔勾结外来势力,图谋颠覆周王室,一边向姜太公、召公二人发出告知函,希望大敌之前,共同对外。

周公旦说,“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之忧劳天下久矣,於今而后成。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委实说,这番调调凸显了周公旦的困窘,不这样说吧,周公旦摄政称王找不到依据,就是大逆不道;这样说吧,又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僭越与不臣,总之,周公旦左右为难,心虚不已。

为了获得姜太公与召公二人的支持,周公旦也拿出了实际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暂时离开摄政王的位置,改辅佐成王,又赶紧让长子伯禽赴鲁国曲阜就封。

尽管狼狈不堪,周公旦还是强作镇定,精心了准备一番高调的训戒以为伯禽壮行,“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一位贵族认为周公旦是在自说自话,就写了一首诗来讽刺他,把他比作一只举止失措、进退失节犹强作镇定的老狼。这首诗就是《诗经.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公孙硕肤,赤舄(xì)几几。”

“疐(zhì)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诗的大意是,老狼体形肥大,前行时踩着颌下悬垂的大肉袋,后退又被大尾巴绊倒。王孙心宽体胖、大腹便便,脚蹬黄金装饰的朱鞋。

老狼体形肥大,前行时踩着颌下悬垂的大肉袋,后退又被大尾巴绊倒。王孙心宽体胖、大腹便便,他的德行难道没有污点吗?

尽管批判与声讨如同潮水一般袭来,周公旦也找到了最好的回应方式,那就是通过大派红利,迅速巩固同盟。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周民族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分家运动,周武王此前未能得封的二位同母弟、多位异母兄弟、周成王的数位兄弟,通通从中受惠,成王的弟弟叔虞就在这轮得封唐国。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周公旦及子嗣,最大的瓜分对象则是周武王视之如命的黄河中下游。周公旦之子拿到凡、蒋、邢、茅、胙、祭六个国家,除蒋国在淮水流域之外,另外五国皆在黄河中下游。(注3)

由于周武王视如性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几乎被瓜分完毕,修建成周洛邑这个曾经寄予周武王全部心愿的工程,又不利于周公旦的子嗣巩固新有的地盘,所以在周公摄政的七年间,就被完完全全叫停了。

万事俱备,周公旦挟王命东征。

召康公、太公姜尚有条件的答应一同讨伐管蔡。作为交换,太公姜尚得到一纸征伐四方诸侯的授信,也就是天子之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凭着这纸授信,齐国将来屡屡兼并弱小却不受周王室的约束与惩罚,很快得为东海之滨的大国。

召公的收获也很丰厚,得与周公一同主政。

三年后,周公旦终于平定管、蔡之乱,消灭奄国,并在奄国的旧址曲阜建立鲁国。武庚仓皇北逃,商纣的庶兄微子被迫率领一支殷民迁往济淮腹地商丘(今河南商丘),是为宋国之始。

周公旦东征胜利的捷报传来,成王的弟弟唐叔虞也不适时机献上一串沉甸甸的谷穗,并声称这是祥瑞。无须置疑,与周公旦同一阵营,才是叔虞得封的真正原因,也是叔虞此番敬献祥瑞的原因。至于周礼爱好者与推崇者最津津乐道的“桐叶封弟”说,恐怕是人们为了掩饰王公贵族之间的杀戮与交易,特意贡献的一幅兄弟友爱、人臣直谏的和谐画卷。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涯叔真扯,说回复过长,不让发贴,只得把一节分拆成两部分贴。
---------------------------------





周公旦平定管蔡之后,周民族的矛盾冲突并未消失。这个矛盾就是召公与周公的矛盾。据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于黄河中下游、济、淮、长江中下游基本上都属于陕西以东,所以周王朝的命运几乎操纵于周公旦一人之手,召公对此应该不太乐意。
周公旦摄政第七年,史载有人支持成王亲政,并欲清算周公旦。这个人究竟是谁,历史没有交待,但最大的可能就是召公。

周公旦一边仓皇南下,一边联络诸侯,其中包括长江流域的荆楚国。

周王室无力承受第二次内讧,周公旦也知道做周天子是个烫手山竽,不如做一个实权在握的辅臣,所以双方实现媾和。

这轮斗争,周公旦得到了三大成果:一是为鲁国的儿子争得了一套天子礼乐。二是基本确立周公与召公两大家族世代执政的局面,直到前580年,周公旦后人周公楚与周简王的新贵伯与争政失败,被迫远走晋国,周公的称谓方才消失在周的政治舞台上。三是可能促成周成王分封荆楚,以笼络出了大力的诸侯。(注4)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幕后推手,周公旦促成包括晋国(唐国)、楚国、宋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的诞生,奠定周、召二家世代执掌周政的人事布局,又提出“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这类标语版周礼,以为姬姓家族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标语,堪称周王朝的总设计师,也难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要将他奉为分封制的首创者,周官制的制定者,周礼的发明者,继而奉为不容亵渎、有先知先觉功能、忠于王室的圣人。

正如前面所说,分封制并非某一人、某一民族之创造,而是首领鉴于个人威权与实力不足以占有全部财富,被迫向同姓、异姓发放牌照及授信,并索取高昂牌照费与授信费(朝贡与赋税)的政治制度。受封者不能寄希望分封者是活雷锋,自动出让土地与人民,尚需凭借实力参与竞争与掠夺,才能建立国家。若朝中有人,则另当别论。姜太公就是靠自己的能力,打下齐国。伯禽等众位兄弟则是靠父亲周公旦的能量,得能建立国家,成为诸侯。

至于周公旦所贡献的周官制与周礼,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天下的秩序是按照周公旦的意志定的,符合周公旦的最大利益,周礼就是让旧有家族世代享有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一座城池的制度以及理念,维护的是既有利益,支持的是旧有秩序,拒绝新兴家族共享,更拒绝民享,本质上非常狭隘与自私,不人性,不可能消除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的争端,也不可能让一个小国发展为大国。

似乎可以这样说,在周公旦的时代,还没有人真正懂得治理大国,因为真正意义的大国还没有诞生。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银呢,银都去哪了呢?

先上两张图片。



大家猜猜这是哪



大家猜猜这是哪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老穆去旅游了 回复日期:2012-03-14 22:37:46  回复

上面的第一张图片,风格有点象埃及的法老塑像。

作者:老穆去旅游了 回复日期:2012-03-14 22:38:33  回复

等楼主来揭开谜底
------------------------------------
还是让大家先猜一回吧。


按照计划,先贴些晋国的内容。



1、南北战争的胜利者晋武公

一座城池基本等于一个国家,故曰城邦,晋国建国伊始就是一个城邦。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与扩张,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晋国北边几乎可以眺望恒山周边的城邑,南面到达淮水中上游,西、东皆为黄河环绕,几乎占有大半个黄河中下游,一举成为春秋大国,周武王直接控制黄河中下游的梦想,被晋国实现大半,凭的又是什么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得先从晋国的国都说起。

晋国始名唐,国都的所在地跟晋国的来历一样,同样存在争议。

东汉班固以为唐的国都在汾水上游,今山西太原,该说(太原说)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主流。

西汉史家司马迁曾经两次提及唐国都的大致所在,一次是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及周国所灭的旧唐所在地,就是尧帝陶唐氏的定居之所,“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朝歌),周人都河南(成周洛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一次在《史记晋世家》提及新唐的所在地,也就是唐叔虞的属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如果司马迁提及的旧唐与新唐是同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应该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位居河东,二是位居天下之中,与朝歌、成周成三足鼎立之势,山西太原位于汾水上游、远离中原,显然不在这个范畴。

明末顾炎武认同司马迁的看法,他在《日知录》中进一步提出,唐的国都为汾水(黄河的支流,在黄河之东)之东、浍水之上的翼城,翼城为在今山西翼城附近。顾炎武的观点是为“翼城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天马(翼城)—曲村(曲沃)遗址的发掘,“翼城说”渐渐成为主流。

曲村—天马遗址的发现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为确认西周时期晋国的始封地以及晋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曲村—天马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曲沃、翼城两县境内,北依崇山,东、南面为滏河,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总面积约1100余万平方米,是西周时期晋国的早期晋侯墓地,年代为距今2800~3000年。

曲村—天马遗址发现于1980年,又名“晋侯墓地遗址”,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遗址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已揭露面积达2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已发现8组17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陪葬墓4座、祭祀坑数十座,并探明车马坑5座。

从地图上看,在浍水、汾水、黄河、涑水、渭水的共同作用下,今山西天马(翼城)、山西河津、陕西大荔、风陵渡、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刳(kū)丘共四省六地之间形成一个大冲积平原(注1:浍水为汾水支流,汾水、涑水、渭水为黄河支流。浍水入汾处为今山西侯马,汾水入河处今山西河津,涑水入河处今陕西大荔,渭水入河入今陕西风陵渡。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刳(kū)丘在风陵渡以东),其轮廓形似一个倾斜四十五度的大口袋,这就是著名的河曲,《愚公移山》中的智叟就是这个地方的人。

大口袋左端串着一长一短两条绳子,长的是北来的汾水,上有太原。短的是东来的汾水支流-浍水,上有翼城。这两条绳子共同连着河东与河曲。

大口袋正中有一条中分线,那是纵穿河曲地带的涑水,上有曲沃,在翼城西南大约七十公里处。

大口袋的底部拖着一条长尾巴,那是西来的渭水,连着河西与河曲。

大口袋的南边是河南,东边是河内。

总之,如果唐国以翼城为都,较以太原为都有两个好处,一是位居天下之中,发展潜力也大,可向河东、河西、河曲、河南、河内多个方向拓展。二是临近盟主周天子,其时河西、河南、河内均是周天子的直接势力范围。


与盟主殷商搭上关系,从边缘进入主流,算得上周王朝的成功模式。这个模式很快就被有见识的诸侯所借鉴,齐太公(姜太公)之子齐丁公,楚国创建者熊绎,周公旦之子、鲁国国君伯禽,卫康叔之子康伯,唐叔虞之子燮(xiè)父,无不通过追随周天子得到一些好处,(注2)比如燮父、康伯、伯禽从周天子手中得到西周诸侯梦寐以求的三样大礼,密须国制造的大鼓与大车,阙巩国制造的皮铠。(注3)

超诸侯待遇的最大作用是扯虎皮当大旗,拿鸡毛当令箭,假以周天子之命来惩罚异己,吞并弱小。叔虞之子燮父果然是趁热打铁,变更国号为晋,大作宫殿与城池,也不可避免地向外界传播出一种扩张的信号,引来邻国的警惕与骚乱。

由于地区的动荡不安并不符合盟主周天子的利益,所以招来周康王的制止与警告。古本《竹书纪年》这样写道,“晋侯作宫而美,康王使让之”。

伴随成康之世的终结,周昭王南巡失利,周天子的威望日益下降,晋燮父之孙晋成侯趁机向南扩张,并徙都曲沃,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附近。(注4:)

晋国于是同时据有翼与曲沃二座城池,其中翼方圆百里,曲沃的面积更大,从此实力远超周边的诸侯国,实现了从城邦向小国的角色变换,也成功实现战略性抢位,从此可以随时染指黄河中下游的重要城池。

盟主周天子式微也并非都是好事,河曲的条戎、奔戎,河西(渭水)的姜氏之戎一度威胁周王室与晋国等姬姓诸侯国的安全。周宣王(前827-前782年)与晋燮父六世孙晋穆侯(前810年-前784年)共同讨伐条戎,但以失败而告终。就在这时,晋穆侯听到太子出生的消息,恼怒之余,替之取名为仇。

几年后,周、晋再次共同讨伐姜氏之戎,仍以失败而告终。迫于南方戎族的进逼,晋穆侯将都城北迁至北方的翼城。

与此同时,恰巧晋穆侯少子又出生了。或许是为了稳定人心,晋穆侯就宣称讨伐姜氏之戎有功,并替少子取名为成师。(注5:)

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十七岁的太子仇出奔。四年后,太子仇武力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前780年-前746年),灭掉河曲一带的姬姓国韩国,与郑庄公父亲郑武公一同出兵拥立周平王东迁,在国际舞台上一度大放异彩。

对比郑武公借此契机,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攻城略地,构建郑国的全新版图,一度主导中原的秩序,晋国随即陷入漫长的南北纷争,白白浪费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

晋国的南北战争是晋文侯弟弟成师蓄意发动的。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涯叔又说太长,不让发。





史载成师善于笼络人才,在国人心中颇有威望。前746年,晋文侯姬仇卒,其子姬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成师即自号桓叔,占有南方的曲沃,一心要取代晋昭侯,晋国从此陷入长达近七十年的南北对峙中。

前716年,这场南北纷争已经持续了三十年,但是没有终结的迹象,北方的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二代三君或横死或病死(注6:),鄂侯之子姬光继位,是为历史上的晋哀侯(在位:前717年-前710年)。南方的桓叔、曲沃庄伯父子二代同样在遗撼中离开人世,曲沃庄伯之子姬称继位,号曲沃武公,是为历史上的晋武公(在位:前716年-前677年)。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各色人等如南虢公、周天子、郑庄公也各怀心思地切入到这场晋国的旷世纷争。

起初,西周曾封西虢与东虢,自平王东迁,原东虢为郑武公所灭,西虢则从渭水流域东迁至河曲一带,史称南虢。(注8:南虢,国都在今河南平陆县大阳之南,滨河之北的下阳。后为晋献公所迫,从下阳迁至河南陕县南的上阳,称北虢。)

南虢公新来乍到,需要结交盟友以自保,尤其希望能够抱上周天子的大腿。周平王、周桓王父子因为不满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直希望引进新的势力来打压郑庄公。周桓王与南虢公的大手于是握到了一起。

除南虢之外,河曲一带的诸侯国一致忌惮晋国的南方派得胜,所以追随周天子与南虢公力助北方政权,打击南方政权。

郑庄公需要打击周天子与南虢公的二人组合,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力助南方政权。

一场晋国南北内战,就这样变成了周王室、南虢等与郑国的外围较量。

世事无常,前678年,晋国南北战争持续近七十年,中原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江河日下,齐桓公开始引领中原,晋国的内战终于就要尘埃落定,南方曲沃越战越强,不仅一举灭翼,实现晋国的南北统一,还吞并了河曲一带的姬姓国荀国、贾国。

同年,晋武公通过向周桓王的孙子周僖王贿赂大量宝器,得能正式列为东周诸侯。

前677年,曾经奋斗了近四十年的晋武公姬称离开了人世。虽然晋武公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太多言语,但并不妨碍后世晋君对他的鼎力膜拜,其在曲沃的宗庙-武宫被视为一座丰碑,一个圣地。

由于晋武公生前奋斗不息,又是以小宗的身份统一了晋国,所以后世晋君,尤其是那些没有嫡长子身份、自外返晋的国君们有感得位艰难,以及不能从前任君主那里获得合法地位,必定先来曲沃武宫朝圣与缅怀,也借机向天下宣告自己继承的是晋武公的道统,首位自外返晋、前来认祖归宗的就是晋武公的庶孙-春秋霸主晋文公。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2、次国时代的晋献公与士蒍

前671年,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姬诡诸在位已经七年。

七年期间,诡诸仅有两次走出国门,一次是向周天子朝贡,一次深入渭水流域讨伐骊戎,除此之外,晋国既无内战,也无外交,基本上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与国际社会老死不相往来。很难想像这块如此安静的土地-晋国,在过去七十年曾经一直身陷南北内战,并让国际力量卷入其中。

诡诸为何要与国际绝缘呢?

或许作为远离中原的河东小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做一颗低调的小花,静悄悄地在河东绽放,不致于引来麻烦。

又或许诡诸闭关锁国还有其他原因。

说到这里,不提不提晋武公。晋武公留下两个遗产,一是一个统一之后的晋国,二是一个强大的公族。

西周以来,诸侯国都是家族企业制,国君所在的一支称作公室或者王室,国君兄弟、族人另立门户,叫做公族或者王族。公族(王族)与公室(王室)共享权力与财富。

公族(王族)强大,公室(王室)的地位就尴尬。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家族企业因为公族强大,要求分家过日子、以致实力大损的例子不胜枚举,周王朝正是经过周公旦一轮声势浩大的分家,王室地位大大逊于王族。晋国上一轮分家,公室更是亡于公族之手。

比较而言,晋国公室现在的地位较七十年前还要尴尬。之前,晋国公族只有晋武公祖父桓叔一家,现在拜长达七十年的南北内战所赐,晋国公族产生了两个强大的家族,一家是晋武公祖父桓叔之后,还叫桓族。另一家是晋武公父亲庄伯之后,叫做庄族。晋献公诡诸(在位:前676年-前651年)倘若听之任之,那么二度分家、公族二度消灭公室的事情在晋国重演并非没有可能。

如此一来,站在晋献公的立场来看,晋国的第一要务不应该是向外扩张、求强求大,白白便宜了桓族和庄族,应该是尽快除掉公族、保证公室的安全。晋献公为此计划推行强干弱枝行动。

强干弱枝很好理解:如果说晋国是一颗大树,公室就是主干,公族就是枝叶部分。公族强盛,就会挤占公室的资源与养份。强干弱枝行动就是削弱公族,强化公室权威。
可是盟友在哪呢?成功之后,盟友又会不会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桓、庄二族呢?有一个人似乎很合适,他就是晋献公的大夫士蒍。

春秋之世,东周列国的贵族们普遍都会炫耀自己血统高贵,出自三皇五帝,士蒍据说也有一个令人骄傲的祖先,那就是尧帝陶唐氏。可惜的是,陶唐氏之后到夏桀曾祖孔甲在位前,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士蒍祖上一直默默无闻。孔甲在位期间,士蒍祖上出了一个叫刘累的人,因为精通御龙术受宠,得封为御龙氏,接管了豕韦氏的地盘,豕韦氏据说是帝颛顼高阳氏之后。(注1)

好景不长,刘累后来因为雌龙暴毙,害怕获罪,遂率族出逃,来到淮河支流的汝水中游,今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东北。

刘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士蒍祖上照旧没有显赫的人物出现,一直到了西周,刘累之后又出了一个能人,得封杜国。杜国因宣称出自唐人(陶唐氏),所以又称唐杜氏。(注2)诸侯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杜国为伯国,国君又称杜伯。

周民族为姬姓,杜国为祁姓,在崇尚亲亲尊尊的周民族眼中,杜国这个异族属于排斥与打压对象。后来周宣王(在位:前827-前782年)灭掉杜国,杀掉杜伯,杜伯之子隰(xí)叔仓皇投奔晋国。士蒍(wěi)是隰叔的儿子,字子舆,有能力,也有大志,担任晋献公的士师,职掌晋国的禁令刑狱。

这个时候,士蒍以及家族在晋国没有根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来户,迫切需要在晋国安身立命、建功立业,深刻的洞察力与自信也很快给了他改写命运的机会。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前671年的一天,晋献公继位已经七年。士蒍悄悄找到晋献公献上一策,“先打出头鸟,然后除掉所有桓族与庄族。”

晋献公是个老谋深算之人,希望有人出力,却不想把自己搭进去,于是就态度暧昧地回答,“你姑且试试看。”士蒍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接下来,士蒍充分利用人性的嫉妒、贪婪与侥幸,威逼利诱,很快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桓、庄二族的首富因为被控图谋不轨而伏诛,二族的弱小者因为“大义灭亲”、勇于检举提发,得到首富的领地。

一年后,士蒍故伎重施,成功唆使二族的弱小者杀掉次富游氏的二个儿子,还向弱小者承诺,倘若灭掉游氏一族,将来可与晋献公南北分治。

看着那些愚蠢的贪婪者欣喜的离去,士蒍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告诉仍然心存顾虑的晋献公,不出两年就会大功告成。

前669年,二族果然灭掉游氏,士蒍也兑现承诺,在晋国的国都翼城附近,以都城的标准与规格修建了一座新城,取名聚邑,以为桓族与庄族的新都。

这年冬天,桓族与庄族刚刚乔迁新都,晋献公率师就出现在聚邑前,对桓族、庄族大开杀戒,仅有少数侥幸者逃到了南虢。

前668年春天,荣立大功的士蒍升为晋国大司空。士蒍的这个人事任命在晋国历史上虽非绝后但绝对是空前,因为该大司空位及三公,地位仅次于国君,较晋国后来的三军六卿地位尊宠得多。

荣耀不仅意味着奖赏,更意味着责任与义务,士蒍没有让晋献公失望,很快推出了一部治国大纲,来回报晋献公的重用。

士蒍的治国大纲是为“建都邑、起宫室、经沟渠之法”,史称士蒍之法。(注3)

建都邑、起宫室之法容易理解。都为国君所有,邑为卿大夫的领地,宫室泛指国都之内国君与卿大夫的居室。建都邑、起宫室之法就是要求晋国的王公贵族们,严格遵守法制修建都邑与宫室。

士蒍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防范贵族们打造坚固的城池以拥兵自重,威胁国君的安全。为了巩固君权,士蒍不仅特别加固了国都翼城,还在翼城为晋献公大建宫殿。随后,晋献公将翼城更名为绛城,又将都城从南方的曲沃迁到北方的绛城。

“经沟渠”之法似乎是指经略规划河道。经略河道在过去从来不是一件经济事件,而是一件政治大事。

英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与汉语的殊途同归相似,经常被喻指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在最初,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遂以罗马为中心,修建通向四面八方的硬质路面公路大约8万公里,这8万公里近似我国现有铁路的营运里程。条条大路通罗马既加强了罗马对所有殖民地的政治、军事控制力度,也大大促进了罗马帝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中国素有治河的传统,统治者之所以治河,最初的主观愿望主要是为了便于军队迅速开拨到边远的国土甚至是他国,当然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的往来。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春秋时期楚灵王开扬水以沟通汉水与云梦大泽,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以连接长江与淮河,战国时期魏惠王修鸿沟以连接黄河、淮河,无不如此。

晋国周边水网非常发达,从北方的绛城(翼城)出发,经浍水西行,可以到达广大河东;从南方的曲沃出发,经涑水南行,可以到达河曲、河南、河西。鉴于这些地方几乎不是晋国的领地,所以似乎可以认为,士蒍推出“经沟渠”之法,就是要因地制宜,筹备将黄河的一部分、汾水、涑水、浍水四水列为晋国的内河,将河东、河曲以及部分河南、河西变为晋国的领土。

总之,士蒍之法对晋国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前半部“建都邑、起宫室”是一部治国的纲领,后半部“经沟渠之法”是一部致力求强求大、甚至称霸中原的作业指导书,也自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梦。

然而这时侯,晋国刚刚脱去城邦的帽子,在东周诸侯国的地位不高。时大国建三军,次国建二军,小国建一军(人数12500),晋国只有一军,势力范围局限于浍水、涑水以及汾水流域的一部分。一个小国要实现这个理想,似乎不太容易。

可喜的是,晋国的发展蓝图一经推出,就得到晋献公君臣的狂热推崇。短短数年,晋国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步扩张,基本上将汾水、涑水、浍水变为内河,占有河东、河曲的大部分土地,西北与北狄接壤,西与秦国接壤,一举从小国变为次国。

晋国能够变成次国,作为晋献公最重要的谋臣,士蒍显然是功不可没;除士蒍之外,晋国还有许多异姓或者疏远的同姓趁机建功立业,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力量,不断渗透、影响晋国的内政外交,其中就包括异常敏感的晋国接班人问题,这让晋献公再度不安起来。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3、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上):三个眼中钉

叙述晋国接班人一事之前,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晋献公的儿子重耳究竟是哪一年出生?

曾几何时,晋公子重耳的年龄如同晋国都所在地一样引起不少争议,也同样是个值得澄请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事关晋献公的一系列举措,更事关贵族公子重耳如何褪去浮华,在复杂残酷的人生中实现脱胎换骨,最终成长为一代霸主。

有关重耳的年龄,有三处资料值得注意。

先看第一处资料。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清楚地写道,“献公即位(前677年),重耳年二十一。”“献公二十二年(655年),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鉴于古人年龄为虚岁,刚生下就算一岁,据此推断重耳生于前697年。

再看第二处资料。《国语晋语》中一段对话提及“晋公子(重耳)生十七年而亡(流亡那年为前655年)”,据此推断重耳生于前671年,较《史记》的说法晚了二十六年。

最后看第三处资料。《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的文字没有直接叙述重耳的年龄,而是按照这样的先后次序追忆晋献公的子女状况:先介绍晋献公夫人贾君没有生子,次说晋献公与父亲晋武公之妾齐姜生下大子申生姐弟,次说大戎狐姬生下重耳,小戎子生下公子夷吾,最后提骊姬姐妹各生公子奚齐、公子卓。

那么如何理解《左传》的这段文字呢?

《国语晋语》的支持者似乎以为《左传》是按照长幼次序在介绍群公子。既然齐姜乃晋献公父妾,那么晋献公与齐姜所生申生一定在父亲晋武公卒后(前677年),照次类推,公子重耳就只能生于前671年而不是前697年。

但《左传》很可能是遵照身份的尊卑次序来介绍群公子,先讲大子申生,再按年龄大小提及庶子,重耳、夷吾以及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尚未取得大子身份的公子奚齐、卓。

按照身份的尊卑次序介绍人物,这非常符合古人行文纪事的习惯,也是《左传》作者一惯的叙述特点。也就是说,公子重耳长于大子申生,生于前697年,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司马迁的说法属实,那么前672年,公子重耳已经二十六岁,公子夷吾稍幼,大子申生尚不到五岁,他们的父亲晋献公准备深入渭水流域,即今陕西临潼附近讨伐骊戎。

之所以要追溯前672年晋国讨伐骊戎事件,是因为该事件系晋献公父子兄弟交恶之源。

其时士蒍还未上台执政,能在晋献公身边说得上话的大夫们尚不具备经略四水的视野与能力,他们只是认为晋国尚没能肃清河东、河曲的诸侯国,就舍近求远进军河西,似乎不太务实。


为了阻止这次无谓的军事行动,晋国的大夫们不惜打造一个不祥的占卜结果。无奈晋献公嗤之以鼻,执意出兵,虽然随后没能取得什么军事成果,但带回了骊戎的一对美女:骊姬姐妹。

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晋献公的天平从此开始向骊姬姐妹倾斜。

前666年,骊姬生下了公子奚齐,晋献公开始坐不住了。这时,申生已有大子名份,所以不乏拥立者。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早就在积极营造个人品牌,也是应者云集。

晋国经过数年的扩张,已经形成了这些一批新兴的政治力量。

一是异姓。除士蒍之外,晋国还有两个外来户也就是异姓一同登上历史的舞台。

一个脱颖而出的叫毕万,最初是异国他乡的一介匹夫,投奔晋国之后,凭借战功得封魏邑,有马百乘,尊贵程度仅次于晋献公。(注1)毕万子嗣以邑为氏,是为晋国的魏氏。

晋国另一个脱颖而出的异姓叫赵夙。赵夙跟士蒍一样,都有一个伟光正的出身。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赵夙祖先是商朝的赢姓诸侯蜚廉。赢姓诸侯蜚廉本人因为善走,儿子恶来长得孔武有力,所以父子二人都备受商纣器重。后来周武王(前1027年-前1025年)伐纣,诛杀恶来,吞并赢姓诸侯国。

仅仅过了几十年(前947-前928年),赢姓重新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蜚廉另一儿子季胜这边,出了一个能人名叫造父,因为擅长驾车受到周穆王的宠幸,并得封赵城。造父以邑为氏,是为赵氏。恶来之后也共居赵城,以赵为姓。

又过了几十年,周孝王(前897-前888年)时期,恶来之后赵非子因为擅长养马,得封秦邑,因为姓赢,所以史称赢秦。

周幽王(前897-前888年)时期,造父之后赵叔带放弃周王室的庇护,转投晋国的晋文侯,于是晋国就有了一个新的家族赵氏。史称晋国的赵氏与赢秦同宗,就是这么回事。拜晋献公推行强干弱枝、强国运动所赐,赵夙也因为屡立战功,后来得封耿邑。

毕万的孙子魏犨,赵夙的儿子赵衰均是追随公子重耳的。

晋国还有一帮疏远的同姓、外戚也开始发迹。

贵族狐突,字伯行,是晋文公的外祖、晋献公的岳父。据《国语.晋语四》“狐氏出自唐叔,”那么狐氏就是晋国同姓(姬姓),因为屡立战功得封狐邑。狐突以邑为氏,是为狐氏。在事关晋国接班人的争夺战中,狐突自然是站在外甥重耳这边,并听凭两个儿子狐毛、狐偃追随重耳。

贵族郤(xì)豹,字叔虎,父亲是北方的晋鄂侯(前723年-前718年),兄长是北方的晋侯缗(在位:前706年-前678年)。虽然父兄皆死于长达七十年的南北内战中,但是郤(xì)豹凭借一身勇力,在晋献公时期屡立战功。《国语晋语》曾经记载,郤豹见士蒍功业日盛,大发感慨道,“既无老谋,而又无壮事,何以事君?”于是每有攻城略地,无不执羽先登。因为伐狄有功,郤豹得封郤地(地不详),并以邑为氏,是为晋国的郤氏。

郤(xì)豹有个儿子叫郤称,一个儿子叫郤芮(又叫冀芮),一同追随公子夷吾。此外,还有两个贵族是晋国的亲戚,一个叫吕甥,(注2:据《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吕甥又名瑕甥,又并称瑕吕饴甥,或称阴饴甥,盖采邑于瑕、吕、阴三邑。吕、阴二邑,在汾水中游,近今山西霍县;瑕邑在涑水下游,今山西运城西南七十公里处。甥,盖为晋侯外甥。名饴,字子金。《史记》记为吕省。冀芮据有汾水下游冀邑,今山西稷山,遂以邑为氏,是为冀芮。)一个叫虢射,是夷吾的舅舅,在晋国接班人的争斗中,他们都支持夷吾。

大夫贾华与大夫里克等贵族,人数众多,则是支持大子申生。

晋献公如果不能尽早行动,爱子奚齐今生恐怕难圆大子以及国君的梦想了,至于另外三个儿子,早就成了眼中钉。


----------------------一口气更新了许多,大家慢慢看。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4、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中):三座新城


晋献公要扶持爱子奚齐,就要除掉另外三个儿子。

人之常情,将儿子们列为革命的对象,做父亲的恐怕不太好受。

被生父区别对待甚至可能赔上性命,作儿子的恐怕更不好受。

面对难以避免的父子冲突,周文王的大伯、二伯据说是主动远走东南以避祸,可是大子申生、重耳、夷吾貌似没有一个愿意主动离场,这样一来,晋献公父子兄弟交恶就在所难免。

士蒍曾经是晋献公的坚强盟友,或许不太看好晋献公为了一个儿子跟三个儿子以及众多的支持者作对,因故不愿真正出力。晋献公很快找到新的盟友,一个是大夫梁五,一个是大夫关东五,命令他们专职视听外事,报告边境的动态,国内贵族们的言行,如此等等。实际上,晋献公叫人视听外事不过是个由头,为的是寻机将三个儿子驱逐出国都。

果然,梁五跟关东五二人外出没多久,就跟晋献公大谈边关形势如何严峻,国内人心如何不稳,问题出在哪呢?是因为“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二人提了一个解决方安,就是让太子申生镇守旧都曲沃,确保武宫有人祭祀,国内的人心也就安定了;让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分头守卫边邑蒲城、屈城,防范西面及西北的狄人入侵晋国疆土,边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晋献公就顺水推舟,将三子支出身边,自己与奚齐留守绛城。三位公子离开国都的这一年,时为公元前665年。

说到这里,又不免要扯到重耳的年龄。

若按《国语》之说,公子重耳生于前671年,这时的重耳尚不到七岁,夷吾尚小于七岁,如此一对庶出的小童,别说去守城,哪里值得晋献公君臣这般殚精竭虑、大加算计呢?

也有人会认为众公子固然年幼无知,但身边有人辅佐,把城池交给他们未尝不可行。可是在弱食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下,能臣怎么会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一对年幼无知、又是庶子身份的小童身上?一对年幼无知的小童又如何驾驭属下,确保城池的安全?晋献公老谋深算,为何如此作贱自己奋力打拼才得到的国土?

如果按照太史公司马迁所叙,重耳时年三十二岁,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士蒍虽然不想卷入晋国父子兄弟的冲突,但是身为大司空,职掌水利、营建之事,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没多久,士蒍接到命令,为二位公子修建蒲、屈两座新城,也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事端。

士蒍非常清楚晋献公父子的心思,年过而立的两个儿子一心拥兵自重,自然希望船坚炮利,城池固若金汤。偏袒幼子的父亲一心要断了两个大儿子的退路,自然希望城池是个豆腐渣工程,最好风一吹就倒。

两边讨好是不可能,士蒍目前还必须向国君效忠,所以就悄悄叫人在二座新建的城墙中大量夹塞柴草。

公子重耳发现后只当没事,原因很简单,说出来,既与人为怨,自己又讨不到好处。

公子夷吾则是大发雷霆,向晋献公弹劾士蒍渎职,也趁机向父亲发难。

晋献公理所当然将皮球踢给了始作俑者士蒍。

士蒍态度惶恐,在朝堂上拜头至地,坦承在城墙中夹塞了柴草,但是不承认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

为什么呢?士蒍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定变为仇怨。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事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室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

这是一番水准极高的自辩,体现着身处夹缝者高超的生存技巧,既然父子双方谁都不能得罪,那就只能诡辩,才能为自己开脱。开脱不是目的,还得站在君父的立场教训夷吾心怀忠敬,又得站在人臣的立场讽谏晋献公修行德行,巩固宗室。总之,士蒍就是想告诉世人,为阻止晋献公父子相残,他的确尽力了。
晋献公听了这席话,知道干掉三个儿子的时机还不成熟,也就暂时叫停了对大子申生的行动。
四年后的前661年,晋献公又借机重启除掉大子申生的行动。晋献公先是宣布建立二军,自行统帅上军,令年约十七岁的大子申生统帅下军。随后父子二人一同出门,吞并河曲及河东的耿国、霍国、魏国。最后,晋献公宣布论功行赏,将耿邑赏赐给赵夙,将魏邑赏赐给毕万,又叫士蒍在旧都曲沃旁边修建一座新城,以为申生的封地。
晋献公此举是有深意的。

古代诸侯在封地上建立宗庙,以祭祀祖先,是为家(族)的诞生;在封地上建立社、稷,以祭祀土神和谷神,是为国的诞生。二者合二为一就是家国。一家之主宰称作家长,一国之主宰称作国君。国君与家长的继承人为大子或宗子,大子或宗子可替代国君或家长出席诸如祭祀之类的重大仪式。

晋国有新旧二都,旧都曲沃建有晋献公的父庙—武宫,新都绛城建有社、稷,为太子在旧都曲沃旁边修建一座新城,则是既无宗庙又无社、稷。如此一来,晋献公的用意非常明显了,先前将大子申生请出绛都,就是叫他远离社、稷;现将申生请出曲沃旧城,就是叫他远离宗庙;换句话说,就是要废掉大子申生,另立他人为大子或宗子了。

接下来,如果大子申生能够主动离场,或许能够避免父子之间的流血,避免旁人卷入。这是晋献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申生的最好结局,因为申生过于年轻幼稚,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难以胜出。

士蒍很想做回好人,奉命修完新城之后,就来劝说大子申生退出这场无谓的争斗,“大子继位无望呀,国君虽然命你镇守旧都,却又按照人臣的规格修建新城,看来前景不妙。不如奔走远方,既不至于获罪身死,还能做一回让位于弟的吴太伯,(注1:)收获好的声名,难道不好吗?”

由于申生断然拒绝离场,晋献公父子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升级了。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huangba1y1 回复日期:2012-03-15 03:48:15  回复

万年大坑啊,尼玛啊
--------------------------
欢迎。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cxz4665397 回复日期:2012-03-15 04:38:31  回复

后面的,跟上
-------------------
这么晚还在顶贴,感动ING


作者:xiaoshami 回复日期:2012-03-15 12:08:17  回复

周文王演周易那段儿呢?

到底是不是他发明的啊?

作者:zhaohj0 回复日期:2012-03-16 10:57:58  回复

周易是不是文王发明的?估计不是吧

------------------------
两位都这么关心呀,实在抱歉,这两天出去了,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关于周易是否文王发明的,目前得到的信息是,儒家的答案为是。司马迁偏向道家,在《报任安书》中写到自己发愤著书一节,也认为文王在身陷囹圄时,创作了易经。

个人认为以文王能力与见识,完全可能创作一部易经,唯一有点难度的是,那么多文字,又都是刻写,一人之力完成这部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易经》,既然大家都很关心,偶也谈点个人陋见。易经、周礼是儒家五经之二,前者是构建封建秩序的神学版,神秘,难懂,为的是让普通人对统治者产生敬畏之心,后者就是封建秩序的世俗版,易懂,清晰,为的是教化百姓。关于这些,传统士大夫曾多有论述,诸如苏轼父亲苏洵就有过相似议论。。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作者:fingerlake2010 回复日期:2012-03-16 16:57:20  回复

what a good article
----------------------

欢迎,多谢,我会更加努力的。

今天会更新两篇文章。。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5、晋国的接班人问题(下):三个胜利


晋献公不喜欢的三个儿子中,大子申生年纪最轻,能力也最菜。这么多年来,晋献公处心积虑扶持公子奚齐、打击其他儿子,申生未尝不知。但是申生有两点始终没弄明白,第一,父子兄弟的权力之争不是闹着玩的,输了会掉脑袋的。第二,拿到晋国的头把交椅,靠的不是外出带兵打仗、建立军功,而是要玩政治,干掉竞争对手。

这不,太子申生最近奉命讨伐东山皋落氏,还以为得到一个建功立业、树立权威的好机会,可是晋国大多数贵族们不这么看。

晋国西有吕梁山,故称西山。东有太行山脉,故称东山,东山为东北—西南走向。晋郭缘生《述征记》记载:“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诸山皆因地立名,实一太行也,连亘十三州之界。”通俗的说,太行山北起今北京西山,也就是古幽州;南达今豫北黄河北崖,也就是春秋的河内之地;西接山西高原(上党地区),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今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形势险峻。

春秋之世,西山与东山一带生活着众多山地民族,史称狄人。狄人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或者更早,大致分为白狄、赤狄、长狄三个大类以及十数个分支,东山皋落氏属于赤狄一支。

有一点可以确定,狄人是山地民族,居无定所,不仅难以征服,即便征服下来也几无经济收益,这就是士蒍之法要“经沟渠”而不“经东山”“经西山”的根本原因。

晋国虽然成为次国,占有河东、河曲大部分地区,但若要进军整个黄河中下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向南进军,肃清河曲的最后两个坚强堡垒,虞国与南虢,然后可以南下中原,也可以阻止西秦向中原进军。这个目标将耗去晋献公的有生之年。

二要突破晋国东西方向过于局狭的生存困境,东进黄河下游的支流少水一线,也就是进入河内。如此既可以南下中原,也可以东进卫国以及济水一线的齐国,这个任务将在数十年后由晋文公完成。

第三才是攻打东山狄人,进军上党地区,以确保河内、河东的安全,以及向东边的东阳进攻。一百多年后,虽然曾经强大的晋国被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但东山的鲜虞(中山国)则是顽强地活到了战国时代。

这种情况下,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皋落氏,就是给他出难题。大子若战败归来,说明无能,大子的地位可能不保;若战胜归来,涉嫌向君父示威,身家性命还是可能不保。

大夫里克一直支持大子申生,虽然早就看出了事态的严重性,还是幻想在朝堂上说服晋献公回心转意、善待申生。

里克说,“大子作为储君,职掌宗庙以及社稷的祭祀,并有义务朝夕陪伴君父。若有军国大事,要么随君父一同出征,要么在家暂替君父监国。军旅之事属于人臣之职,不宜委托给大子。我听说将命大子讨伐东山,还是敬请国君收回成命。”

晋献公一听拂袖而起,“我有很多儿子,还不知道要立谁呢!”

大子闻讯大惊失色,忙向里克求救。

里克知道晋献公心意已决,便告诫大子申生谢绝出征,退守曲沃“治理内政,训练军旅”,其实就是叫申生拥兵自重,迫使晋献公不敢轻易废立。

无奈申生不得要领,坚持出师。事已至此,里克也就冷了心,向朝廷称病,不再掺合这起父子之争。

虽然支持者宣布退出,太子申生还是一门心思准备东征。

按照惯例,国君在出征之前,要向将帅配发名器,以示授权与授信。名是名号,器是与名号匹配的车服仪制。先说车,车指乘车的规格,按照周礼,天子六驾,诸侯五驾,卿四驾,大夫三驾,士二驾,庶人一驾。服指服装与饰物,服装好理解,主帅是什么级别就着什么样的服装。饰物通常是玉玦,佩于腰间,代表信物。

无奈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东征,根本不是为了让申生树立威权,而是要处心积虑打击他的威权。于是出征那天,晋国将士们惊讶地看到台上站着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主帅:主帅征袍的一半像君服,一半不像;腰间的信物系了一个,不过系的不是常见的玉玦,而是金玦。

日渐紧张的父子关系,怪异反常的现象,不禁让奉命随征、并非申生一派的贵族们异常担忧。若听从大子申生调遣,是对君主不忠;若不听从调遣,恐与申生一党结怨。

大夫狐突是重耳的外祖父,身份原本非常敏感;这次东征充任申生的御戎,又跟申生有了瓜葛。怎样才能避免与申生结怨,不连累外甥重耳,还要不得罪晋献公呢?

办法是有一个,士蒍用过的,就是劝说大子申生赶快走人,主动离场。

如果申生答应,晋献公就可以用“士不用命”或“将不用命”的由头废了申生的大子名号,贵族们就可以摘掉听从申生的不忠帽子,还不用得罪申生一党。

无奈狐突等一帮贵族们好话说尽,申生油盐不进,不仅执意出师,而且还得胜回朝。

狐突知道大事不好,战后连忙称病告假,宣布退出晋献公与申生的父子之争。

很快到了前656年的冬天,晋献公父子恩怨已经持续了十年,需要交待的是,大子申生时年大约二十二岁,重耳大约四十二岁,夷吾的年龄稍小于重耳,奚齐还是个十岁小童。

晋献公年事又高,为了奚齐,是到了了断一切的时候了。

对于那三个成年儿子,晋献公这个做父亲的似乎没什么欠疚,这十年的时间,该提醒儿子的地方也提醒了,该做儿子工作的地方也做工作了,该为难儿子的地方也为难了,如果还是不能主动回避,那么父子的恩情就到此为止了。

按照计划,公子奚齐的母亲骊姬召来申生,提醒他赶紧祭祀亡母齐姜,因为晋献公最近老是梦到齐姜诉说没吃没喝的。

申生是个孝子,回去之后连忙祭祀亡母,又按照习俗将祭祀的腊肉敬献给君父。骊姬趁机在腊肉中下毒,然后嫁祸申生,并指控重耳、夷吾二子同谋。可怜申生百口莫辩,又没有流亡或反抗的勇气,就在曲沃的新城自缢身亡。

重耳、夷吾二人原本准备朝见君父,半路上闻讯大惊,连忙赶回领地。

前655年春天,晋献公派出两拨杀手,一拨杀向蒲城的重耳,一拨杀向屈城的夷吾。

面对父亲的追杀,重耳先是严禁下属抵抗,“不要违抗君父之命,犯君命者,是我的仇敌!”然后仓皇翻墙,逃往狄国,杀手据说只落后一步,斩断了重耳的一截衣袖。

公子夷吾虽然进行了抵御,也仅能暂时自保。

对晋献公来说,一夕之间,困扰自己已久的三位公子就这样退出了主场,真是可喜可贺。

为了防范夷吾和重耳交结秦国、卷土重来,晋献公将申生的妹妹穆姬许配给秦穆公,实现秦晋历史上的首次政治联姻,史称秦晋之好。一位占卜官或许屁股坐在夷吾或者重耳这边,不希望秦晋迅速结为盟友,就推说占卜显示穆姬与秦穆公的婚姻将会祸及晋国。老谋深算的晋献公仍然不予理会。

前655年冬天,大子申生死后的一年,晋献公又取得一个重大胜利,灭掉了虢国。

晋国之所以灭掉虢国,似乎可以找出很多理由,第一,早在晋国南北内战期间,虢国曾经帮助北方派打击南方派,而南方派就是今日晋国的前身。第二,虢国收留桓族与庄族的残余势力,这些人跟晋献公有不共戴天之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虢国是河西、河曲之人进入河南的唯一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晋国能够灭掉虢国,大夫荀息功不可没。荀息原名原黯,字息,或为姬姓,因功得有荀邑,遂以邑为氏,是为晋国的荀氏家族。(注1)

鉴于晋国与虢国中间隔着虞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用宝马与玉璧贿赂虞国,请求借道伐虢,以报世仇。虞国贪恋宝物,竟然与晋国一同出师攻占南虢的国都下阳。南虢公被迫迁都上阳,是为北虢。几年之后,晋献公故技重施,先向虞国借道灭掉北虢,返国途中顺便灭掉虞国。从此,晋国尽有河曲、河东,还得到部分河南、河西的土地。

庆功宴上,大夫荀息牵来此前贿赂虞国的宝马,郑重交还给晋献公。晋献公抚摸宝马笑道:“马则吾马,齿亦老矣!”(注2)人老奸,马老滑,此时此刻,用老奸巨滑来形容晋献公恐怕最为合适了。)

楼主:非洲小童  时间:2020-03-12 22:56:11
SORRY,这一段没贴完,WORD文本出问题了。明天再贴。

---------------------------

楼主:非洲小童

字数:16068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11 18:48:00

更新时间:2020-03-12 22:56:11

评论数:9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