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旅游休闲 >  探寻上海精彩之十

探寻上海精彩之十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这也算是旧上海,黑吃黑的经典一幕了。想一想,当初满脸横肉,威风凛凛的陆连奎,刚一走出旅社大门的时候,突然间黑衣人拔出手枪,响起的一连串枪声,陆瞬时倒下的场景,是不是有香港黑帮片的架势? 大家可自行脑补一下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顺便讲一下,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这三个上海滩大亨的最后结局。
其中,张啸林是最先死去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张指使流氓打手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攻陷上海,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为侵华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等战略物资,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趁机大发国难财,并筹建伪浙江省政府,拟出任伪省长。蒋介石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执行制裁。
1940年8月14日,恶贯满盈的张啸林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他也像陆连奎一样,是死在了自家门口。


第二个去世的是杜月笙。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携家仓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因哮喘病逝,杜去世之时,他的五姨太孟小冬守候在病榻旁。而孟小冬因亲友均在台湾,为避免孤寂,便由香港转迁到台北定居,闭门静养,由绚烂归于平淡,终其余年。
1977年5月,和杜月笙一样,孟小冬也因哮喘病逝。

最后死的,倒是年纪最大的黄金荣。
1949年上海解放之际,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黄金荣,既未逃台湾,也未去香港,却出人意料地留居上海。
他住在龙门路钧培里老宅,深居简出,安度残年。早晨上茶馆,晚上上澡堂,即扬州人所谓"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也,有时则到他昔日的产业"大世界"门口扫马路,接受劳动改造,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过了三年后死了,死时享年85岁。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这个中央旅社旁边,靠近广东路一侧,底层是原“中央舞厅”所在,旧时候,靠着陆连奎的势力,这里舞厅、烟馆、妓院、旅社、酒店,一应俱全,可以说:吃喝嫖赌,一条龙服务。

旧舞厅早被“四分五裂”,沿街开出几家店铺,都是小吃店、餐厅、羊肉店,已经完全找不出一丝旧上海歌舞厅的痕迹了。
现在的情形是这样子的: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再讲一下中央旅社 陆连奎的故事吧

1881年,湖州太湖南岸的陆家湾村,有一户农民家中,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陆氏夫妇爱如至宝,他们给婴儿取名“连奎”,指望将来腾达显贵,出人头地。

农村人总把希望寄托在男孩子身上。十二三岁的孩子没钱读书,学手艺也是一条出路。诸如木匠、竹匠,拜师学艺,或在南货店、米行等处学做生意。陆连奎听说当学徒很苦,他不愿意去,依然呆在家中,与人家打打架,偷点地里的东西,偶尔也跟父亲下田干些轻便农活。
转眼到了14岁,陆连奎已长成了小伙子模样了。有个亲戚来作客,见连奎已不小了,就对连奎的父亲说,他有个同乡在乌镇某部队当队长,上个月托他相帮物色一个勤务兵。他看连奎人长得机灵,胆子又大,介绍到那里去,说不定能混出个名堂。连奎听说部队里有枪玩,高兴得不得了,央求父母答应。那时一般人家信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虽然家里贫穷,做父母的还是不愿意孩子去当兵。可是小连奎不听劝,天天吵着要去!经不住儿子的百般恳求,父亲想想这孩子脾气大,隔三岔五总要闹些事儿出来,经常去向人家道劝,有时还要赔钱。孩子大了,也该做点事了,况且他胆子大,性格倔,又有力气,让当兵的管管他也好,就答应了。
陆连奎随那位亲戚搭乘航船来到桐乡乌镇,给部队的长官当了勤务兵。这是清政府设在地方维护治安的小部队,有编制、有枪,也有少许军饷。别看陆连奎年纪小,但人机灵敏捷,办事麻利,他一改在家中的懒惰,起早贪黑,勤勤恳恳,深得队长欢心。因此,有些事还派他单独办理。
在部队呆了近一年,陆连奎耳闻目睹的都是些欺压敲诈、吃喝嫖赌之事。他手头拮据,囊中羞涩,眼睁睁看着同僚们天天上馆子、赌博玩乐,大把大把花钱,心里羡慕得要命。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陆连奎趁队长喝醉酒昏睡在床上不省人事之际,偷偷拿了队长的驳壳枪,到镇上一个财主家中敲诈了一笔钱财。
“钱原来这么好挣。”陆连奎心中喜滋滋的。第二天中午他到酒楼包了一桌宴席,请弟兄们大吃了一顿。扶醉而归的陆连奎感觉到今天着实做了一回人。

谁知道那财主在乌镇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与队长的关系又极好。第二天一早,就来到部队,找队长查找劫贼。队长向屏风后喊了一声:“上茶!”陆连奎马上泡上两杯,托着茶盘出来。一杯给了队长,一杯给了客人。当陆连奎与财主四目相对时吓了一跳。那财主也是一惊,伸手一把抓住了陆连奎的胸襟:“队长,就是他劫了我家!”队长恨得咬牙切齿,一怒之下,下令处决陆连奎。
队长的手下人连忙求情:“队座息怒,这小子是做得过分了,竟敢在你眼皮底下犯事。但他年纪小,不懂事,又是初犯,你就饶过他这一回吧!”那帮弟兄平时都有敲诈行为,只是比陆连奎做得聪明、隐蔽。为陆连奎说情,是因为陆连奎平时不欺负他们,这一次又请他们吃喝,同时也为了他们自己。
“不行!这小子目无王法。”队长为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决意杀只“活狲”给大家看看,以显得他铁面无私。
那帮弟兄平时与陆连奎相处甚好,见求情无效,连夜派人赶到陆家湾,通知陆连奎父母赶快托人疏通,设法营救。
连奎娘闻讯哭得死去活来,连奎父亲也唉声叹气,有什么办法救救儿子呢?连奎娘哭着找到了介绍人,寻死觅活,要他还儿子。那介绍人也很后悔,只好赶到湖州找亲戚罗宝昌去说情。
罗宝昌何许人也?大名鼎鼎的湖州塘北水警队长,织里人,为人行侠仗义,黑白两道俱通,太湖强盗、土匪都买他三分面子。受托之后答应亲自前往解救。
罗宝昌与那队长干的是同行,早已熟识,且私交甚厚。次日来到乌镇,队长设宴相待。罗告以受人之托为陆连奎之事,请他卖个面子,放了连奎。队长有些为难:“不是不给你老哥哥面子,只是那财主上面有人,逼得很紧。既然罗兄来了,我就饶了那小子。只是今后不能再留在浙江地面上了,保不定被人抓住,那谁也救不了啦。”
陆连奎被放了出来,跪在地上拜谢罗队长的救命之恩。罗宝昌哈哈大笑嘱咐了几句,劝他到上海闯闯。随后给了陆连奎10块银元,以作盘费。
陆连奎回到家中,母子抱头痛哭。连奎说:“儿子的事上面还在查究,罗队长叫我到外头去。阿爸,姆妈要多保重啊!”当夜,风雨交加。陆连奎怀揣10块银元,跪别双亲,沿着陆家漾,踏着泥泞小路,来到頔塘边。午夜时分,陆连奎跳上了一艘装煤的船,随着一声沉闷的汽笛,离开了家乡,驶往十里洋场。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陆连奎到了上海后,想找个工作吧,当时码头最需要的是搬运货物的工人。看那些搬运工,扛着人把高的物件,走在晃晃悠悠的长条板上,好累好苦啊!陆连奎想想自己干不了。
饿了三天的陆连奎,在马路边乞讨,碰到了一位老人,见他乡下来的,怪可怜的。说道:“小伙子啊,怎么不找点事做做?年纪轻轻的讨饭,阿有出山格?这样吧,那边水果行用人,去试试看。”经老人介绍,陆连奎进了“张记”水果行干活,包吃包住但是没有工资。
“张记”水果行在杨树浦小有名气,老板姓张,是位40开外的中年人,问了问“小太湖”家中的情况,就安排陆连奎装卸水果。水果行四开间门面,二层楼,外面是营业房,后面是仓库,楼上是账房间和工人住宿的地方。陆连奎每天一早起来卸水果,装水果,白天其他事也帮着做,干得非常卖力。一个月后,张老板每月还给他二块钱零花。想想初来上海时流浪街头,遭人白眼,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光阴冉冉,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陆连奎在“张记”水果行干得很出色,伙计们都喜欢这个勤快的小兄弟。老板见这个“小太湖”脑子机灵,手脚利索,就派他去做采购、推销等生意上的业务。陆连奎生来胆子就大,少年时在乌镇部队又混了一段时间,长了不少见识,自从奉了跑业务的差事,他做得得心应手,深得老板欢心。“薪水”也蹭蹭蹭地往上跳,而且时不时有“外快”进账。陆连奎手上有了几个钱,开始在杨树浦码头上结交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陆连奎与他的小兄弟救了上海巨商虞洽卿的性命。虞洽卿感激之余,亲笔写了一封举荐信,让他投师青帮黄金荣门下谋职。
陆连奎投奔青帮大亨黄金荣后,被介绍到英租界巡捕房当巡捕(当时称包打听)。起初只是一名穿“一道杠”号衣的华捕。当时租界聘用的有被称做“红头阿三”的印度巡捕、越南籍的“安南巡捕”,华捕的地位比他们低得多。然而陆连奎凭着机灵、善于钻营拍马的江湖手段,深得洋主子的欢心,不久便步步高升,几年后成了包打听的总头目———公共租界督察长。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陆连奎开始大肆敛财。先是开了一家百货公司,又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建了一所大陆游泳池,创办了中央旅社、中南大旅社等,接着又在五马路开了家“中央饭馆”。陆连奎每天下午4时从巡捕房下班后,就去中央旅社经理室。凡是到中央旅社恳求陆连奎出面的人,无非想借陆连奎的势力压制对方,陆则从中取利。当时民国政府也是明令禁吸鸦片的,而陆连奎开的中央旅社是租界时代唯一可公开抽鸦片的地方。当时在上海滩,凡事以陆的名义出面,几乎没有不能解决的。
当时公共租界督察长有穿制服的和穿便衣的两种。穿制服的督察长精通英文,只管例行公事;陆是便衣督察长,行动范围广,有捉放之权。如有罪犯由捕房律师提起公诉(相等于现在的检察官),只要陆连奎一句话,就可以重罪轻判,甚至释放。所以有许多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向陆送礼。
当年有个英国自来水公司买办周斌臣,是上海更新舞台的老板。他与京剧名演员赵如泉有仇,请陆连奎帮忙,事成即送金条五十根。陆就派了几个包打听(便衣探员),当赵如泉扮演《彭公案》中的怪侠欧阳德登台演出时,到舞台上把赵如泉捉去,使赵当众出丑,名声大减。
上海滩喉科名医朱子云颇有财富,惹人眼红。有一帮土匪谋划于某日某时去朱宅抢劫,不料内中有个“三光麻子”(即出卖者)暗里给陆连奎通风。陆连奎通知朱子云医师说:“今天有匪徒到你家抢劫,要小心。”朱子云惊诧不已。陆连奎安排便衣埋伏朱宅周围,当匪盗持刀闯入朱宅,朱子云一家大呼救命,埋伏多时的探员闻声而至,当场击毙了几名匪徒,其余的全部落网,归案法办。朱子云全家人财无损,对陆连奎感恩不尽,翌日,备了一份厚礼和巨款送到陆连奎家中。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再说上海滩大亨中的“一哥” 黄金荣,飞黄腾达后,出资350万银元,于1932年造了一个私家花园,当时叫黄家花园,现在位于桂林路128号,后来改名叫桂林公园,是个赏桂花的好地方。

黄家花园落成后,上海滩各界名流纷纷前来祝贺,送礼恭喜的人流,络绎不绝。

要说黄老板这下开心了吧,上海滩多给他面子。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突然,来个曹显明给黄老板找不自在了。曹显明是上海滩布业大亨,在自家大庄园门口摆了一对汉白玉巨狮子,一下子又把黄家花园的风头给抢了过去。

黄金荣这回真是忍不了了,什么跳梁小丑都能驳他的面子了?一气之下,黑白两道都给曹显明找麻烦,捅了他一刀,让曹显明好些日子过的心惊胆战。
这曹显明也不是个脾气好的人,黄金荣这样搞他,他也咽不下这口气。很快,曹显明拿着大把钞票找到英租界督察长陆连奎,要求他绑架黄金荣,让他吃些苦头。有钱就是能使鬼推磨,陆连奎马上就计划好绑架事宜,趁着一次舞会给黄金荣绑走了,还装模作样地派人给黄家开价,五十根金条才放人。


正是这样五十根金条要了他们的命:黄家的儿媳妇李志清见公公有难,赶紧联系杜月笙问如何是好,杜计上心来,吩咐李志清按他指示处理。
于是,李志清佯装家中只有四十九根金条,请求用一堆首饰取代剩下的那一根来交换。绑匪见物超所值,自然同意。
杜月笙的计谋就在于此,金条不易被追踪,首饰总是难以掩人耳目的。要么交易的时候会被发现,要么佩戴的时候会被发现。果然,陆连奎把首饰堆中的一件漂亮的金耳勺给留了下来,留在家中私藏。祸事来了,陆连奎的三姨太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金耳勺,以为就算没了也没有人会注意到,所以就把这玩意变卖出去典当换钱打麻将。没有多久,黄金荣的手下,就从当铺那里顺藤摸瓜,找到了三姨太,接着就发现了背后黑手是陆连奎。
黄金荣和杜月笙一商量,决定对陆连奎下手,所以就出现了陆连奎连中6弹,命丧自己旅馆的那一幕。

这也算是,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吧。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中央大旅社,再朝东去大概50米,就可以看到一个14路电车的终点站。

大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这14路电车,它可是上海滩上的第一条无轨电车哦。距今已经有106年的历史了,而且,这条线路是迄今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一条电车线路,没有之一。

早些年,14路电车上南京路去玩,票价只有七分钱的,铛铛铛的,一会儿就到了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上海开埠后,各国列强纷纷在上海划分他们的租界势力范围,为了抢占上海交通运营的先机,
1881年,上海英商怡和洋行首先向法租界公董局倡议在租界内行驶有轨电车……经过近三十年的"酝酿",
1905年10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与英商布鲁斯·庇波尔公司签订合约,准许其电车经营权三十五年。翌年3月,其经营权又转让给了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于是,紧接着便是动工铺设电车轨道,在赫德路(今常德路)购地十二亩兴建了"静安寺车栈",内置钢柱支撑的波形铁皮顶房和票务结账间、车务间、打铁间等。这样,上海第一条公交线路,英商的1路有轨电车线路便终于在1908年3月5日通车了,它自静安寺到外滩上海总会(线长6.04公里)。

经过有轨电车运营的初步尝试,它不仅让上海呈现出一条靓丽的移动风景线,而且交通运营还给英商带来了诸多盈利和信心。于是,在时隔六年的1914年11月,英商电车公司又在南起郑家木桥(今福建南路延安东路口),北至老闸桥南堍(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口)铺设了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线网(设站点两处,票价每站头等2分、二等1分),全长为1.10公里,开通了14路的无轨电车。

那时,洋泾浜河道(今延安东路)还未填没,无轨电车在郑家木桥无法掉头,于是英商电车公司就在路的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大的圆形转盘,电车抵达终点,须先开上转盘,然后用人力推动转盘,让电车调整了行驶的方向…... 自然,无轨电车的开通,无疑是上海滩上的一件大事,当时就有报道说:无轨电车的开通虽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在上海最先投入使用的,堪称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按电车之制,规有多种,因地制宜,而无轨之法则创自上海,环球各国未之先有,差足称豪",这样的评价,大大提升了当时上海的城市形象。

当然,无轨电车的开通也遭遇了部分民众和沿路英商自来水公司的极力抵制,说是把"石路"给压坏了。据史料记载,福建路旧称"石路",是一条用石板铺就的小路;这路基松软,经不起数吨重的车辆碾压。无轨电车几天行驶下来,路面就开始塌陷下去了,连不少地下自来水管也都被压坏了。为此,英商自来水公司向电车公司交涉,并报告租界工部局,要求拆除电线停止电车运营;后工部局认为,"看来应要求电车公司停驶这种车辆为宜,"电车公司不服,为此,这场官司便一直打到伦敦法院那里。

于是,铁皮绿壳的电车在开通了12天后就被迫暂停下来了,由电车公司在福建路修建水泥路面,以保证水管无损坏,无轨电车才能恢复行驶。

1916年,延伸越过天后宫桥(河南路桥)至北火车站,
1926年,越过苏州河向北延伸至北火车站,
1951年7月,南端延伸至人民路,
1952年12月,北端延伸至武进路,
1953年,北端延伸至沈家湾四川北路武进路东
1954年,南端延伸至老西门、
1955年起,改为环线,循原线至老西门,顺时针绕中华路人民路一圈循原线、
1958年,延伸至全家庵路今临平北路。

就这样,路修好了,车通了,这时,上海第一条水泥马路也就诞生了,应该说,上海第一条水泥马路(道路)的形成,上海第一条有(无)轨电车的开通,这无疑宣告了一个现代化城市雏形的诞生。紧接着,法商华商也相继效仿开通了有轨电车线路。1908年5月6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开通了第一条2路有轨电车,电车从十六铺到善钟路(今常熟路),线路长5.60公里,同年7月31日又延伸到徐家汇,线路长8.50公里。1913年8月11日,上海华商电车有限公司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通车,最初的线路是从十六铺到沪杭火车站。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据资料显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以电车为主的上海公共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巨大的人流充塞着每一节车厢,上班的职员、游玩的行人、跑单帮的生意人,全赖电车把他们发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上下班时,更是人满为患……同时,电车乘坐费用低廉,为大杨浦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提供了基础条件之一……它让很多人可以到原来去不了的地方,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据资料显示,在1926年5月17日、18二日内,上午7点至下午7点,外白渡桥上平均通过行人50823人次,人力车14600辆,小汽车4999辆,公共汽车172辆,有轨电车922辆。

应该说,上海现代交通工具自它诞生起,就与都市的面貌变化同步刷新的。
请各位,有时间坐一坐14路电车,感受这份不一样的历史变迁,你会更加爱上海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再回到,中央大旅社正门,沿着海口路一侧朝西走100米,到了浙江路口,这里的转弯处,会发现一个茶叶店“程裕新”,店名是著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手书。

大家看一下,全上海唯一的店名是胡适先生的手笔,独此一家哦。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程裕新茶叶铺的创办人是安徽绩溪的茶商程有相,他于乾隆、嘉庆年间来上海,在大东门外咸瓜街开设茶叶店。传至他的孙子程汝均时,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里咸瓜街增设程裕新茶叶栈。第二家分号于1920年开设在中华路南侧的沙场街,第三家即开设在浙江中路。后来程裕新又分别在广东路和南京路开了第四、五家分号。当时的茶叶庄几乎均为安徽商人所开,勤劳的浙江人民还没醒过来呢。
那么胡适又何以与程裕新发生关系呢?原来胡家与程家关系一向密切,胡适的父亲是安徽绩溪人,和程裕新的老板是老乡。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17日,胡适出生于 海川沙,胡适是父亲胡传和第三任妻子冯顺弟的儿子,胡适出生时父亲胡传已经50岁了1893年,随母亲冯顺弟前往台湾其父胡传任所。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母亲离开台湾返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其父胡传病逝于厦门。1904年(光绪三十年),胡适与江冬秀订婚,跟从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学堂。自此到1906年,胡适均居住在程裕新的茶铺里,在老乡的呵护下,胡适度过了安逸的青少年时代。

日后,胡适还和另外一位安徽老乡陈独秀,在上海有了交集。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巨头来此之时,正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争论主义、领导运动的主将。不久,他们发出的声音,全中国人都在倾听,非同小可。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从程裕新出发,沿浙江中路往北走,马路边都是回族卖清真食品的一排餐饮店,大概走5分钟到了广东路右转10米,就是中央大旅社的大楼另外一侧,即可看到一家不起眼的门面,卖牛肉煎包,4元一个,老板姓耿,不是回族,他是从安徽阜阳过来的,做牛肉包已经有20多年了,最早是7角5分一个,在南市大吉路,后来搬到了这里。

这家的牛肉包,据说是上海的本地配方,耿老板跟一个上海阿姨学的,真才实料,非常好吃!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写到现在,我很少推荐餐饮给各位,一是避免做托,给人感觉我是给某个店做广告,二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非是文字所能描写的清楚,个中奥妙之深,只有细细琢磨方能体会。

展开来说,我们可以借用华尔街的金融工具模型,假设 美食感受为X,涉及的元素包括:a食材、b烹饪技法、c烹饪态度、d时节、e吃饭时间、f吃客习惯等等,建立一个方程:

X=F (a,b,c,d,e,f) a食材,一定要新鲜,但是酒店各有安排,通常会把库存优先清掉,后做新鲜的。b烹饪技法,是其中大厨主刀,还是随便派人应付一下赶脚的,任意性较大。c烹饪态度,今天如果大厨刚和老婆吵架,然后心情弄糟糕,烧菜极有可能不按牌理,盐多放一把,醋少放一勺,都是很正常的。d时节,各个时节蔬菜会有较大不同,新鲜程度较难统一。e吃饭时间,如果来了太晚,饭店关门之前来吃的,往往厨师要赶下班,烧菜马虎偷工减料也是正常。f吃客习惯,江南偏甜,山东偏咸,成渝重辣,各地风俗,重口难调。

所以呢,真的要吃的好,得把道理想明白,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也。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基于以上分析,楼主平时很少带人去吃饭,当然一定要我带队去,事先要问清楚,是吃饱,还是吃好? 吃饱有吃饱的地方,而吃好有吃好的门道。

就像中医,先要望闻问切,方能对症下药。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从耿老板的牛肉煎包摊出来,沿浙江路继续朝北走30米,左手边有栋红色的建筑:浙江电影院,原名浙江大戏院,这个电影院的设计师,是赫赫有名的邬达克。

邬达克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一共设计了4 座大戏院,浙江电影院是最早的一座,楼体共4 层,外墙贴红砖,为简约明快的装饰艺术风格,经过80余年风霜,如今在浙江中路众多石库门建筑中,浙江电影院依然显得独树一帜。




楼主:金色沙滩166  时间:2020-03-27 16:43:31
除了浙江电影院外,邬达克还设计了大光明电影院、卡尔登大戏院(后改名:长江剧场)、辣斐大戏院(后改名:长城电影院)等建筑。

前文,我们提到过工部局的交响乐队,在福州路的菜场四楼排练的轶事。
浙江电影院就是和这个福州路的菜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1930年,福州路上福州菜场的竣工开业,使的菜场周边的人气大增,当时的浙江大戏院老板看到了难得的商机,就决定在菜场的对面兴建了浙江大戏院(现浙江电影院),并且,请出了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著名建筑设计师 邬达克先生担任建筑设计,1933年,浙江大戏院(现 浙江电影院)落成。


浙江电影院前几年要拆除,后来作为历史建筑,被保护下来,主要是同济大学老教授阮仪三,做了大量的工作。
阮教授,祖籍苏州,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保护了丽江、平遥等古城,浙江电影院只是他保护的众多老建筑中的一个,但是,正是由于他的保护,我们才看到了邬达克最早期的影院作品,才能明白浙江电影院和福州菜场的关系。

掐指算来,阮教授已经86岁了,希望他能继续高寿下去,上海的老建筑保护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非常需要阮教授这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为这座城市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楼主:金色沙滩166

字数:27646

帖子分类:旅游休闲

发表时间:2020-03-17 18:36:13

更新时间:2020-03-27 16:43:31

评论数:1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