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世界古代君王谱》古伊朗君王谱〈长篇连载〉

《世界古代君王谱》古伊朗君王谱〈长篇连载〉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安息帝国(五):战争再起与衰退

5.战争再起与衰退
伊比利亚王国的法拉斯马尼斯一世令他的儿子雷达米斯图斯(Rhadamistus)入侵亚美尼亚并罢黜了罗马的代理君王米特里达梯之后,安息帝国的沃洛吉斯一世(Vologeses I,51年-77年在位)计划扶植梯里达底一世登上亚美尼亚王位。雷达米斯图斯最终被夺去权力,安息帝国透过梯里达底一世来掌握亚美尼亚的控制权,最终建立了亚美尼亚阿萨息斯王朝,在安息帝国灭亡后,阿萨息斯的血统仍可在亚美尼亚的帝王之中传承下去。
55年,安息帝国的瓦尔达内斯二世动乱反抗他的父亲沃洛吉斯一世,沃洛吉斯一世从亚美尼亚撤回军队,罗马试图迅速填补留下来的政权真空。在58年至63年罗马-安息战争里,罗马将军格内斯•多米特斯•科布洛在抗衡安息人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又安插提格兰六世(Tigranes VI)作为代理君王。不过,替代科布洛作战的卢修斯•凯森尼乌斯•派图斯(Lucius Caesennius Paetus)被安息帝国彻底击败,他败逃到亚美尼亚。在达成了和议后,梯里达底一世在63年到访那不勒斯和罗马,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尼禄(54年-68年在位)将皇冕戴在他的头上,为他加冕为亚美尼亚王国国王。
此后,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保持着一段较长的和平关系,只有罗马史学家记载过奄蔡在72年侵犯安息帝国东部。鉴于奥古斯都和尼禄在对抗安息帝国时采取了较谨慎的军事政策,后来的罗马皇帝却大举入侵安息帝国,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试图征服安息帝国的要地新月沃土东部,侵略行为的加剧可以说是罗马军事改革的结果]。为了应付安息帝国精锐的投射部队和骑兵,罗马人首先借助了盟友纳巴泰人的帮助,后来又建立了建制的辅助部队以辅助罗马的重装步兵团,他们在东部部署了大量弓骑兵及重装骑兵。由于罗马人没有制定出可供识别的大战略,这些侵略没能帮助他们占领了大量土地。这些战争的主要动机只是要争取个人荣誉,君王也试图透过战争来稳固他们的权力,并维护罗马的尊严,因为安息人一直干预著罗马的附庸国。 在100年的阿萨息斯王朝人口达到840万人。
安息帝国的奥斯罗埃斯一世(Osroes I,109年-128年在位)在没有跟罗马帝国磋商的情况下罢黜了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一世,以帕科罗斯二世的儿子阿西达里斯取代了他的位置,使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再度开战。罗马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在114年杀害了安息帝国属意的亚美尼亚国王继承人帕塔马西里斯,并将亚美尼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罗马将军卢修斯•库页图斯(Lusius Quietus)攻占了尼西比斯,保障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主要路线的通行。翌年,奥斯罗埃斯一世在东部与沃洛吉斯三世(Vologases III)爆发内战,使图拉真在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只有阿迪亚波纳的梅赫拉帕斯(Meharaspes)进行抵抗。图拉真在115年至116年的冬季驻军于安条克,静待春季再度开战,他沿幼发拉底河攻陷杜拉-欧罗普斯、泰西封、塞琉西亚,甚至还征服了查拉塞尼王国,他在查拉塞尼还看到有船只离开波斯湾开赴印度的景况。
公元116年下半年,图拉真攻陷苏萨,安息帝国的西那特鲁息斯二世(Sanatruces II)在东部召集军队备战,他的远亲帕尔塔马斯帕提斯(Parthamaspates)却杀害了他,图拉真为帕尔塔马斯帕提斯加冕为安息国王。同一时间,这是罗马史上向东扩张至最远的时刻。
当图拉真转向北面的时候,巴比伦尼亚各个村落却群起反抗罗马驻军,图拉真被迫在117年撤退,他又亲自指挥了围攻哈特拉的行动。图拉真把这次撤退视为暂时性,他计划在118年再度入侵安息帝国,“使安息帝国臣服的冀望变为事实”,但图拉真在117年8月的突然逝世使他的计划无法实现。
在图拉真征讨安息帝国期间,他被元老院授予“帕提亚征服者”的称号,一些显示征服波斯的硬币也被铸造出来。四世纪史学家欧特罗庇厄斯和费斯图斯(Festus)称图拉真试图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一个行省。
由于罗马帝国的军事资源变得短缺,继承图拉真的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不再入侵美索不达米亚,他重申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以幼发拉底河为边界。受到安息人反抗的帕尔塔马斯帕提斯被迫逃亡,罗马人策封他为奥斯若恩国王。奥斯罗埃斯一世在与沃洛吉斯三世斗争期间逝世,及后由沃洛吉斯四世(Vologases IV)继位,他的统治时期相对较和平和稳定。不过,他后来入侵亚美尼亚和叙利亚,重夺埃泽萨,使161年至166年罗马-安息战争爆发。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令他的共同统治者维鲁斯守卫叙利亚,另一方面使将军马库斯•斯塔提乌斯•普里斯库斯(Marcus Statius Priscus)在163年入侵亚美尼亚,另一位罗马将军阿维狄乌斯•卡修斯(Avidius Cassius)则在164年入侵美索不达米亚。
罗马人攻陷了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并把这两座城市焚毁,一些罗马士兵在这个时候染上致命疾病(可能是天花),罗马军队只好撤退,及后这种瘟疫在罗马帝国大为流行。他们在撤退后仍控制着杜拉-欧罗普斯。
197年,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193年—211年在位)入侵沃洛吉斯五世(191年—208年在位)统治的美索不达米亚,罗马人再次沿幼发拉底河攻占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塞维鲁在得到“最伟大的帕提亚征服者”的称号后便在198年末回师,他就像图拉真一样未能攻陷哈特拉。
沃洛吉斯六世(208年—222年在位)登上王位不久后的212年,他的弟弟阿尔达班四世发动叛乱,并占据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同时,罗马皇帝卡拉卡拉(211-217年在位)罢黜了奥斯若恩和亚美尼亚国王,在这两个地区建立行省,他又以能迎娶阿尔达班四世的女儿为借口,起兵攻打美索不达米亚,征服了底格里斯河以东的艾比尔。
卡拉卡拉在领军开赴卡雷途中遭部下剌杀,安息人与新任的罗马皇帝马克里努斯达成共识,罗马人向安息帝国支付超过200,000,000迪纳厄斯,并额外赠送一些礼品。
不过,内部斗争及长期与罗马的战事削弱了安息帝国,安息帝国很快便被萨珊王朝取代。波西斯(今伊朗法尔斯省)的统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接受安息帝国的统治,并征服周边地区。他在224年4月28日于伊斯法罕附近遭遇阿尔达班四世,阿尔达希尔一世击败了阿尔达班四世,并建立了萨珊王朝。不过,有证据显示在228年,沃洛吉斯六世仍在塞琉西亚铸造硬币。
萨珊人取代了安息人作为罗马的敌人,他们在霍斯劳二世(590年-628年在位)统治时期短暂征服了东罗马帝国的累范特、安那托利亚及埃及,尝试恢复阿契美尼德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但在阿拉伯人大举进犯之前,这些地区被罗马最后一任奥古斯都希拉克略重新收复。
6.君主列表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阿尔沙克一世 前247年─前211年
梯里达底一世 前246年─前211年 可能并无此人
阿尔沙克二世 前211年─前191年
弗里阿帕提乌斯 前191年─前176年 又名阿尔沙克三世
弗拉特斯一世 前176年─前171年 又名阿尔沙克四世
米特里达梯一世 前171年─前138年 又名阿尔沙克五世
弗拉特斯二世 前138年─前128年
阿尔达班一世 前128年─前124年
米特里达梯二世 前124年─前87年
戈塔尔泽斯一世 前91年─前78年
奥罗德斯一世 前78年─前77年
萨纳特鲁斯 前77年─前70年
弗拉特斯三世 前70年─前58年
米特里达梯三世 前58年─前57年
奥罗德斯二世 前57年─前37年
帕科罗斯一世 前39年─前37年
弗拉特斯四世 前37年─前30年
梯里达底二世 前30年─前29年
弗拉特斯四世 前29年─前28年 复位
梯里达底二世 前28年─前26年 复位
弗拉特斯四世 前26年─前2年 复位
弗拉特斯五世 前2年─4年
穆萨 前2年─4年 与弗拉特斯五世共治
奥罗德斯三世 4年─7年
沃诺奈斯一世 7年─11年
阿尔达班二世 11年─35年
梯里达底三世 35年─36年
阿尔达班二世 36年─? 复位
秦纳莫斯 ? 贵族拥立的僭君
阿尔达班二世 ?─38年 复位
瓦尔达内斯一世 38年─47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 38年─51年
沃诺奈斯二世 51年
沃洛吉斯一世 51年─78年
瓦尔达内斯二世 55年─58年
沃洛吉斯二世 78年─80年
帕科罗斯二世 78年─79年
阿尔达班三世 79年─90年
帕科罗斯二世 90年─105年
沃洛吉斯三世 105年─147年
奥斯罗埃斯一世 109年─129年
帕尔塔马斯帕提斯 116年
米特里达梯四世 128年─140年
名字失传的国王 140年
沃洛吉斯四世 147年─192年
奥斯罗埃斯二世 190年
沃洛吉斯五世 191年─208年
沃洛吉斯六世 208年─228年
阿尔达班四世 213年─226年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安息帝国(六):阿尔沙克一世

7.阿尔沙克一世
阿尔沙克一世(波斯语:ارشک‎;希腊语:Αρσακης,?~前211年)安息(帕提亚)王国的创建者。
阿尔沙克一世是一个被称为“帕尼人”的部落的酋长,该部落是斯基泰(或大益)游牧民族的一支。帕尼部落的语言属于伊朗语支,他们在前3世纪游牧于里海东部一带。古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记载说,阿尔沙克和他的兄弟梯里达底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的后代。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也可能只是阿尔沙克为争取伊朗人的支持而作的宣传。
前250年,塞琉古王朝的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一世使自己的辖区独立,不再听从叙利亚方面的号令。狄奥多特的行动很可能对帕尼部落的迁徙起了推动作用。在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独立之后不久,统治帕提亚和希尔卡尼亚地区的总督安德拉戈拉斯也叛离了。于是约在前247年,阿尔沙克带领大批民众侵入帕提亚。他们在前238年打败并杀死了安德拉戈拉斯,建立了帕提亚王国。如果根据阿里安的记载,则阿尔沙克在侵入帕提亚之后不久就战死了,其弟梯里达底一世继承王位,杀死安德拉戈拉斯一事也被归于梯里达底;但现代历史学家根据考古学发现认为阿尔沙克一直统治到了前211年,继承者是他的儿子阿尔沙克二世,或称阿尔达班一世。
在狄奥多特一世去世不久,阿尔沙克一世与他的继承者狄奥多特二世签署了一份著名的联盟条约,共同反对塞琉古王朝。在此之前,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亚两国完全是敌对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查士丁记载说:
不久,由于狄奥多特之死而减轻了压力的阿尔沙克与他(指狄奥多特一世)的儿子,也叫狄奥多特的,实现和平并签订了盟约;后来他与前来镇压叛乱的塞琉古(指塞琉古二世)作战并获胜了:帕提亚人把这一天当作他们获得自由的日子来庆祝。
在阿尔沙克一世死后,所有的帕提亚统治者在公开场合都只使用“阿尔沙克”这个名字;据说这个名字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的本名。在帕提亚诸王发行的钱币上大多也只铸有这个名字的希腊语属格形式ΑΡΣΑΚΟΥ(意为“阿尔沙克发行的钱币”)。
古代中国文献称帕提亚王国为“安息”。现在广泛接受这是对“阿尔沙克”一词的音译,因为在古汉语中“安息”读为Arsǝk或Ansek。在中国,最早报告安息情况的是汉武帝的使节张骞,他大概是在巴克特里亚获知了有关帕提亚王国的信息。
8.阿尔沙克二世
阿尔沙克二世(?-前185年)是帕提亚(安息)国王(前211年-前185年在位)。本名阿尔达班,他是帕提亚的第二或第三位国王(这取决于是否承认梯里达底一世的存在)。按照王朝的传统,他的另一个名字是阿尔沙克(与王朝创立者阿尔沙克一世同名),今天这个名字在西方历史学界中比其本名“阿尔达班”还常见。
一般认为,阿尔沙克二世是阿尔沙克一世之子,在前211年继承王位。他统治时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塞琉古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的大举东侵。这次冲突似乎是阿尔沙克二世引起的,他利用塞琉古王朝的米底总督亚该乌斯于前213年叛变,导致米底地区形势混乱的机会,企图趁火打劫。但安条克三世很快作出反应,并亲率大军前来讨伐,于前209年攻入帕提亚。战斗结果表明阿尔沙克二世完全不是安条克的对手。塞琉古军队攻占了当时帕提亚王国的首都赫卡托姆皮洛斯,接着迅速推进到今达姆甘地区;阿尔沙克二世被迫退入山区,但又在山中被安条克三世打败。不久安条克三世进入了希尔卡尼亚。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阿尔沙克二世被迫向安条克三世求和。结果他成功地说服了安条克承认帕提亚的独立,并与之结成同盟。阿尔沙克二世并且诱使安条克三世掉转矛头去进攻大夏的统治者欧西德莫斯一世,因为从塞琉古王朝的角度看,欧西德莫斯无异于叛匪。
前185年阿尔沙克二世去世,其堂兄弟弗里亚帕蒂乌斯继承了王位。
9.米特里达梯一世
米特里达梯一世(Μιθριδατης A,?-约前132年)是帕提亚(安息)国王,在前165年-前132年在位)。按照帕提亚王朝的传统,他的另一个名字是阿尔萨克六世。米特里达梯一世继承了兄长弗拉特斯一世的王位。他对虚弱的塞琉古王朝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把帕提亚帝国的疆域向 扩展,远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米特里达梯一世趁塞琉古王朝内部混乱之际蚕食它的东方行省,包括米底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约前141年,米特里达梯一世侵入巴比伦,驱逐塞琉古王朝总督,宣布自己为巴比伦国王。前139年,帕提亚军队在战斗中俘获叙利亚国王德米特里二世。米特里达梯一世进而征服埃里迈达、培尔西达和巴克特里亚,后者当时正遭到大月氏人的入侵。连亚美尼亚也处于米特里达梯一世影响之下。
由于米特里达梯一世的武功,帕提亚崛起为国际舞台上的头等大国。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安息帝国(七):米特里达梯二世

10.米特里达梯二世
米特里达梯二世,安息国王,前124年─前87年。他是伟大的战略家,很早就意识到罗马的威胁,并扶持本都王国和亚美尼亚对抗罗马。
(1)临危受命
米特里达梯二世的早年生涯并不出彩,以至于在那段历史上毫无存在感。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学家发现的铭文,知道他不是原本应该继承帝国王位的那个人。但一场差点让帕提亚帝国覆灭的危机,让米特里达梯在历史大舞台上粉墨登场。
这场危机的起始点源自东方。由于大月氏人的西迁,一场大规模游牧集团迁徙,横扫了半个中亚。大量的月氏人和被他们打击报复的斯基泰部落,利用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的内战,冲出了自己原本生活的草原牧场。他们沿着贸易路线机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附近的定居农业地区。如果面对的城市兵力不足,就一拥而上的立刻攻占焚毁。如果对手准备充足,则在肆虐乡间后,暂时后撤。等到有机会再卷土重来。
帕提亚人在公元前124年时,也遭到了这场动乱的波及。刚刚勉强逼退塞琉古希腊人攻击的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战新来的对手。结果自然是希腊雇佣军临阵倒戈,而国王阿尔达班一世战死当场。
米特里达梯二世便在这样的危局中,被扶上了王位。作为北方征服者后裔的他,心里非常明白东方游牧势力的危害。毕竟,他的祖先也是用类似手法起家。所以,包括他在内的帕提亚人在看待斯基泰人和月氏人时,就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他们当然不甘心被人以同样的手法颠覆。
不过,帕提亚人当时的麻烦还不止于此。作为帝国经济中心的两河流域,同样被另一股敌人所占据。波斯湾小国查拉塞尼的君主希斯鲍西尼,利用帕提亚中央的无助,控制了帝国的经济首都塞琉西亚。由于城里的贵族大都喝过希腊洋墨水,对于同样尊崇西方文化的新来者很有好感。这也吓坏了左右为难的米特里达梯。
为挽救命悬一线的帝国,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米特里达梯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行动。他首先利用还能维持的军力优势,迅速镇压了塞琉西亚的希腊派,顺便也将查拉塞尼的希腊后裔赶走。接着,利用这些城市缴纳的贡赋,着手进行更大规模的东方战事。
(2)军政改革
为了有效的反击对手,并确保帝国的长治久安,米特里达梯二世对整个帕提亚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其中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整,也让军队面貌发生大变的决策。
由于帕提亚人是从北方南下的游牧后裔,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同帝国各地的原住民都显得格格不入。这其中既有希腊殖民者后裔和受希腊文化熏陶的城市贵族,也有秉持传统波斯或两河文化的地头蛇人物。因而在米特里达梯之前的统治者们,总是极力对两种文化进行打压。但他们自己,也或多或少的被两种文化给同时影响,并利用其中的一方去平衡另一方。
既然无法剥离腐蚀,米特里达梯就开始下起了统战大棋:
他一改前任们对希腊化城市的压迫,主动与城里的西化贵族联合,给予了过去所不允许的自治条件。只要这些城市继续提供赋税,并接收帕提亚官员的监督,就可以在很多层面上维持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被帕提亚贵族视为软弱的城市贵族,也就不再寻求同西方的塞琉古王室合作。转而为帕提亚人吸纳资金和技术来源。
对于在东部地区肆虐的斯基泰人,米特里达梯就是依靠希腊城市提供的资金和武器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整编。为了让希腊城市安心服务于经济建设,他免去了以往在城里大规模征兵的传统。将前线战事托付给帕提亚贵族骑兵和他们的附庸。这无疑是对帕提亚军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瘦身,将日常忙于打工做生意的城里人请出军队,免得他们在执行任务之余还想着经商。全新的军队基本由骑兵部队构成,核心便是人马具装的铁甲骑兵。他们在古代战场上的位置,非常类似后来的装甲部队。
正是米特里达梯的这些改革,将原本已濒临崩溃的帝国,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帕提亚骑兵在同斯基泰人作战时,拥有更好的铠甲,连精锐骑兵的坐骑都得到了加强。相比之下,很多斯基泰部落的骑兵装备寒酸。一边倒的吊打,让人觉得他们是在螳臂挡车。帝国军队的胜利,有效的保障了城市地区的秩序稳定。迅速恢复的经济,反过来为精简的军队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
至于被米特里达梯击败的斯基泰人和月氏人。他们中的少部分选择逃回东方,并在之后定期威胁边境。但天下大势已无法更改,再不服气也只能靠咒骂帕提亚国王无耻来得到缓解。大部分人则被帕提亚当局控制,并安排在特定区域生活居住。他们也就逐渐成为了帕提亚帝国的臣民或藩属,甚至在一代人后成为帝国对外施加影响力的好帮手。
(3)米特里达梯的理想
在统治早年的动乱被平息后,米特里达梯二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他治下的帕提亚帝国,尽可能的避免同周边强权发生冲突。
由于罗马共和国在地中海地区的急速扩展,造成了西亚地区原有政治平衡的崩溃。各种希腊化程度不一的小国,在这个过程中争斗不休。米特里达梯的策略也很明确,暗中观察-低调影响-避免介入。同时还要积极的开拓东西方的国际贸易,将更多经济好处捞到手,完成闷声发大财的理想。
在文化上,米特里达梯将自己积极包装成了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不仅自己会熟练使用希腊语同别国贵族交流,还在宫廷和整个上层推广希腊戏剧和诗歌。虽然当代已没有出自他手的传世作品留下,但附庸风雅的吹拉弹唱一定是那些年里经常发生的事情。米特里达梯也借此向国内外的希腊文化后裔宣称,自己是“希腊之友”,是可以理解西方文化的开明长者。
因此,米特里达梯统治时期的帕提亚帝国,牢牢的控制着波斯湾入海口的查拉塞尼。吸引希腊罗马世界的商人访问,鼓励他们前往帝国腹地贸易。当地依靠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成为了仅次于亚历山大港的世界第二大港口。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为王室上缴了巨额税收。城里的希腊化居民,可以继续过着不同于内陆城市的生活,享受着帝国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繁荣。
当然,对于广大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希腊文化深度影响的群体,米特里达梯也有另一套说辞。他宣称自己所属的帕提亚王室,是传统东方文化的保护者与继承人,有资格去继承当年波斯帝国的所有遗产。他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护东方不受西方帝国的侵占和腐蚀。他的王朝不仅会继续坚守波斯传统,有朝一日还要完成复兴波斯帝国的伟大梦想。
这个理想在现实世界的投射,便是对杜拉-欧罗波斯的控制。帕提亚人希望通过占领当地,控制从叙利亚进入两河流域的贸易线路。虽然这座城市是希腊化时代开始后,才由希腊移民建立起来的新城。但因为坐落于过去波斯帝国的控制区,难免不会成为自古以来的首选。
米特里达梯的帝国在控制当地后,继续保留了原有的贵族。但通过扶持新代理人的手法,最终将杜拉-欧罗波斯转化为一座同内地无异的城市。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安息帝国(八):米特里达梯二世2

(4)韬光养晦战略
米特里达梯时代的帕提亚人,很少发起对邻国的主动攻击。另一个原因是这一代宫廷核心都很清楚,自己改组的帕提亚军队其实并不算强。广大的帝国人口已经被免去了军事职责,以便在面对宫廷军队的攻击时,无力应付。
后果自然是帕提亚军事力量的跛脚发展。他们将全部的资源堆砌到骑兵部队身上,而放任步兵等其他军种的衰退。因为只有来自贵族大家庭的骑兵,才是值得被信任的对象。帕提亚的国防策略,也从过去的御敌于国门外,迅速转变为在境内外使用任何手段来迫使对手撤退。城市可以被敌人占领,但执行超限战的骑兵一定可以让对手在各方面都觉得很不舒服。
几乎在同一时期,西亚各国都开始以罗马军团为师,建立自己的新式军队。帕提亚人虽然也照葫芦画瓢的模仿了一点,却出于上文所说的原因,继续特立独行下去。他们甚至更愿意用金钱都等手段,将战争扼杀在萌芽之中。并以罗马为终极目标,执行各种隐秘的长期布局。
在米特里达梯知道邻国亚美尼亚的国王死后,立刻出钱运作,将曾经在本国做人质的提格兰二世扶上王位。同时,利用提格兰二世的亚美尼亚做掩护,不断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发展军备,并向西扩张领地,收割那些失去强权保护的希腊化地区。提格兰二世也要将一部分钱给予本都国王,鼓动著名的米特里达梯六世发展军备,最终引发了对罗马东方领地的进攻。
罗马人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同本都和亚美尼亚人的三次战争。留下幕后的帕提亚帝国,观察局势的细微发展。后者也趁机利用波斯帝国的自古以来,相继占据了叙利亚东部的几个小国。
他们派出代表去同罗马的执政官苏拉谈判,希望自己被接纳到罗马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当中。尽管后者在谈判中异常强势,还是出于权宜之计的考量,勉强默许了帕提亚势力的扩张。因为相比遥远的帕提亚人,近在咫尺的本都军队才看上去更为可怕。
在东方,帕提亚人的藩属势力也入侵了一片混乱的印度河流域。他们直接受到了米特里达梯二世的宫廷支持,迅速将打成一片的希腊人、斯基泰人和印度人收服。这样,不仅在边界上有了拱卫自身安全的缓冲。许多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处于直接的遥控之下。
至此,帕提亚人几乎完成了对东西方贸易的大比例控制。他们完全可以阻拦罗马的使者去更遥远的东方探索,也会以花言巧语欺骗远道而来的汉朝使者。商人将东方的小块丝绸拼接到羊毛织物上,再按整块丝织物价格出售。弄得罗马人一度以为丝绸源自某种可以长出羊毛的树木。他们的作坊也大量仿制希腊-罗马样式的玻璃和其他手工艺品。然后打着原装正版的名义,倾销到东方的汉朝等地。
依靠以上这些手法,米特里达梯二世在政治生涯的晚期,让帕提亚帝国拥有了仅次于罗马的世界影响力。甚至在某些方面,看上去比罗马还要强势。
(5)帝国的缩影
米特里达梯二世的政治生涯,完全可以被视为是帕提亚帝国的缩影。虽然号称本土文化的直接继承人,但实际上已被发展的世界所影响。米特里达梯的希腊文化爱好者形象,就是非常典型的体现。但这些点缀更多是为现实目的所服务,哪怕有几分真心,也掩盖不住功利主义味道。
甚至可以说米特里达梯二世的出现本身,就是世界格局发展的产物。他也有幸在那个关键时刻,出场扮演了那位关键人物。
只是在他之后,很多新的问题将慢慢浮现。纵使继承者在他的遗产还能发挥作用时,击败了罗马人,反攻到了叙利亚。却也只是让罗马越来越注意到帕提亚这个巨大障碍的存在。米特里达梯二世用毕生积累的资源和成果,终究在后来的图拉真东征中被吞的一干二净。
科技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吞噬着米特里达梯二世建立的国际产业协作模式。希腊罗马人可以改进他们的海船,学习印度洋季风规律,逐步绕开帕提亚的南部港口。东方的贵霜帝国可以学习帕提亚人的具装骑兵技术,然后将米特里达梯支持过的藩属军赶出印度河流域。
文化上,大部分日趋保守的帕提亚贵族们,将开始大力推行去希腊化政策。他们不再需要靠希腊文化来附庸风雅,而只需继续高举波斯帝国的旧旗,与罗马对抗。这在帝国发行的货币风格上,表现尤其强烈。米特里达梯二世时代的希腊式钱币,很快就将被波斯式的钱币取代。米特里达梯时代留下的部分希腊化帕提亚人,很快在政治风暴中被压制。这反而逼着他们去期盼罗马军队降临。
最终,帕提亚人意识到,他们已经无法牢牢控制世界经济的动脉。他们的财富正在大量缩水,而心怀不满的其他国家也在尝试将他们从原来的势力范围内驱逐出去。中央宫廷开始因财力缩水而变得力量减退,地方上的各大家族渐渐成为独立势力,内斗甚至开战也将成为常态......
米特里达梯二世之后的帕提亚人,或许还会怀念这位无双长者的成就,回忆那段非常不错的时代。然而帕提亚帝国在他之后的发展路径,在他之前就已经基本注定。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在特殊的中间期,获得了大部分理应获得的胜利。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安息帝国(九):米特里达梯三世

11.米特里达梯三世
米特里达梯三世(波斯语:مهرداد سوم ‎ ?-前54年)安息国王,在前57年-前54年在位。
米特里达梯三世与其兄弟奥罗德联手杀害他们的父亲弗拉特斯三世之后,米特里达梯三世便自立为米底国王,把矛头转向奥罗德,对他宣战。然而因为自身的残暴行为,米特里达梯三世很快地遭到失败,逃到当时罗马共和国叙利亚总督奥卢斯•加比尼乌斯那寻求庇护。在罗马人的帮助下,他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附近一战,遭到奥罗德的将军苏莱纳击败,米特里达梯三世撤往巴比伦城,在围困一段时间后,被奥罗德所杀,于前54年逝世。
12.奥罗德斯二世
奥罗德斯二世(波斯语:ارد دوم ‎)安息国王,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37年在位。奥罗德斯二世是弗拉特斯三世之子。他在公元前57年,和兄弟米特里达梯三世合伙杀死了弗拉特斯三世,成为国王。
13.弗拉特斯四世
弗拉特斯四世(?-前2年)帕提亚国王(约前37年~前2年在位)。
弗拉特斯四世为帕提亚国王奥罗德二世之子。在他统治时期发生的大事是,弗拉特斯四世击退了由后三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亲自率领的罗马大军(据说有10万人之多)对帕提亚的报复性入侵。罗马人损失了3万名战士。
弗拉特斯四世在宫廷政变中被其子弗拉特斯五世谋杀。
14.弗拉特斯五世
弗拉特斯五世 (?-4年),帕提亚国王(约前2年~4年在位),又被称作弗拉塔西斯 (Φραατάκης)。
弗拉特斯五世为帕提亚国王弗拉特斯四世与穆萨皇后之子,在穆萨皇后毒杀了弗拉特斯四世后继承了王位。
他想趁亚美尼亚王国于Ariobarzanes II of Atropatene登基时的混乱来煽动亚美尼亚王国内部叛乱,借此趁机恢复帕提亚对亚美尼亚王国以及米底王国的影响力,并同时削弱罗马帝国对这两国的影响力。但在奥古斯都派遣养子Gaius Caesar至帕提亚施加压力后,弗拉特斯五世不得不放弃,并承认该两王国是在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内。
大约于公元4年时,他与他的母亲穆萨皇后结婚;然而这种乱伦的关系以及之前对亚美尼亚王国的挫败造成安息贵族强烈的不满,于4年时将弗拉特斯五世暗杀。
(但当时的波斯信仰为祆教,而祆教中娶近亲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因此贵族反对的理由有可能是由于穆萨皇后是外族人导致弗拉特斯五世血统不纯的缘故。)
15.阿尔达班二世
阿尔达班二世(?-38年)是安息国王(公元10年-35年,36年-38年)。
阿尔达班二世是阿尔沙克王朝的一名公主的儿子,幼年时与牧民生活在一起。公元初年安息王国的政治正处于混乱局面。由于国王奥罗德三世被刺杀,安息的大贵族们不得不请求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让长期在罗马当人质的沃诺内斯一世(安息国王弗拉特斯四世之子)回来继承王位。奥古斯都欣然同意,显然他企图利用在罗马接受教育、非常了解罗马的沃诺内斯来影响安息王国。果然,沃诺内斯一世上台不久其亲罗马的态度就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一些贵族想到了阿尔达班这号人物,于是将他拥立为王,希望以他为旗帜推翻沃诺内斯。
两个王位争夺者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争,互有胜负。在一枚金币上沃诺内斯提到他战胜了阿尔达班。最后,阿尔达班二世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安息王国的首都泰西封;沃诺内斯一世逃到亚美尼亚,在那里他在罗马人的支持下当了国王,但不久又被阿尔达班二世赶跑。新的罗马皇帝提比略不愿继续支持沃诺内斯,他与阿尔达班二世签订了和约,承认阿尔达班为罗马人民的盟友。两国对亚美尼亚的争夺也在公元18年暂告停止,双方同意让阿尔塔舍斯三世继承王位,这个阿尔塔舍斯是近东小国本都国王的儿子。
阿尔达班二世很快也陷入与安息贵族的斗争之中。为了稳固地位他杀害了阿尔沙克王朝的所有王子。贵族们震惊于他的残暴,开始密谋反对他。在这段时间他积极向外扩张,研究者已经知道他在一座希腊人聚居的城市塞琉古扶植寡头政权,并且支持两个犹太匪徒在巴比伦沼泽地区割据称霸。
35年阿尔达班二世再次企图征服亚美尼亚,一场与罗马帝国的恶斗看来已不可避免。但是贵族们抓住这个机会造反,他们向提比略建议,放回另一名安息王族人质梯里达底三世(弗拉特斯四世之孙)来代替阿尔达班。提比略同意这一计划,派遣叙利亚总督卢基乌斯•维特里乌斯(维特里乌斯皇帝的父亲)护送梯里达底返回安息。罗马人获得了短暂的成功,阿尔达班二世在公元35年被推翻并逃往东方。但不久他就率领着一支凶悍的斯基泰雇佣军从希尔卡尼亚返回,将梯里达底三世赶到叙利亚。但是阿尔达班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罗马人开战,遂于37年与卢基乌斯•维特里乌斯缔约表示不会进犯叙利亚。后来阿尔达班三世又被短暂地推翻过一次,一个叫秦纳莫斯的人被贵族拥立为国王。阿尔达班向他的附庸阿迪亚波纳国王伊扎特斯求助,后者通过谈判(承诺赦免所有参与谋叛者)使阿尔达班复位。阿尔达班在重获王位之后不久即去世。
16.梯里达底三世
梯里达底三世是安息国王弗拉特斯四世的孙子,少年时被送往罗马当人质并在那里受教育。约36年,安息贵族发动了反对国王阿尔达班三世的叛变。他们派遣使节前往罗马皇帝提比略处,请求他送一位弗拉特斯王族的王子来代替阿尔达班。提比略于是派遣叙利亚总督卢基乌斯•维特里乌斯护送梯里达底返回东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罗马人取得了成功,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并扶立梯里达底三世为王;阿尔达班被贵族推翻并逃往东方。
但是梯里达底三世的统治显然无法维持,因为他深受罗马影响。安息贵族发觉他们的国家有被罗马人遥控的危险,于是不再支持他。36年阿尔达班三世率领一支斯基泰雇佣军从希尔卡尼亚返回,很快夺回了王位。梯里达底三世逃往叙利亚,他以后的事迹不详。
17.阿尔达班三世
阿尔达班三世(?-90年)是安息国王(约80年-90年在位)。
阿尔达班三世是帕科罗斯二世的敌对国王,他可能在贵族支持下发动了反对帕科罗斯二世的叛乱。在一枚80年发行的金币上,阿尔达班三世称自己为“阿尔沙克•阿尔达班”(阿尔沙克是每个安息国王都使用的第二名字)。有一段时间阿尔达班三世的权力如此稳固,以至于他可以支持一名罗马皇位的觊觎者在安纳托利亚发动叛乱,此人自称是罗马皇帝尼禄。但最后,阿尔达班三世被帕科罗斯二世打败并被杀(公元90年)。
18.沃洛加西斯三世
沃洛加西斯三世(约105-147年),争夺安息帝国帕斯科罗二世的王位的对手之一。
105或106年第一次充当安息的统治者,并在奥斯罗斯一世整个在位期间(约109或110-约129)似乎都能坚持他对王位的要求。奥斯罗斯死后,他能击败另一对手米特里达梯四世,获得安息版图的较大部分,并统治到去世为止,国力一度中兴。
19.沃洛加西斯四世
沃洛加西斯四世Mithridates IV of Parthia,安息国王(148-192年在位)。在位初期,得以恢复帕提亚帝国内部团结。161年他侵入帕多西亚和叙利亚,因而遭到一支强大的罗马远征军的进攻(162-165),罗马军队摧毁杜拉-欧罗波斯和塞琉西亚,焚烧在巴比伦泰西封的安息王宫,甚至进入米底亚。因为在巴比伦河亚美尼亚的战争持续不断,安息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在和约中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割让给罗马人。他的两个儿子都继承王位,称沃洛加西斯五世和阿尔达班四世。
20.沃洛加西斯五世
沃洛加西斯五世Vologases V,安息国王(191-208年在位),191年作为父王沃洛加西斯四世的反叛者第一次出现,192年继承王位。
193年煽动罗马的附属国家奥斯罗伊那和阿迪亚贝纳发动叛乱,但在195年塞维鲁指挥罗马军队收复了这些地区。罗马军队撤离后,沃洛加西斯五世再一次席卷美索不达米亚,恢复了对阿迪亚贝纳的宗主权,后来,塞维鲁又兴兵作战(197或198-202),进军美索不达米亚,占领尼西比斯,并劫掠泰西封,但是,他企图攻克边境要塞阿特拉却失败了,沃洛加西斯五世在位时期其他事迹不详,209年由子继位,称沃洛加西斯六世。
21.沃洛加西斯六世
沃洛加西斯六世Vologases VI,安息帝国国王(208-228在位),沃洛加西斯五世之子,他继位不过4年,其弟阿尔达班四世即兴兵作乱,与之抗衡,俨然成为帝国境内一方之主。不过,沃洛加西斯六世终能保持器在巴比伦的一隅一地;其所铸钱币标明其统治年代,且能流通到229年 。
22.阿尔达班四世
阿尔达班四世(?-224年或226年或227年)是帕提亚帝国(安息)的最后一位国王(约213年-约224年在位)。也有一些文献把他列为阿尔达班五世。
阿尔达班四世是沃洛吉斯五世的幼子,在击败了兄长沃洛吉斯六世后获得王位。但沃洛吉斯六世保住了他在巴比伦尼亚地区的统治权,甚至在帕提亚帝国灭亡之后仍控制该地区。
阿尔达班四世即位时,安息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来自外部的(主要是罗马所施加的)军事压力和国内层出不穷的叛乱使最后的几代统治者焦头烂额;由于帕提亚人在伊朗国内也被波斯人视为外来的统治者,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阿尔达班四世即位后不久(约216年),以残暴荒淫著称的一代暴君卡拉卡拉对帕提亚发动侵略。战斗主要在帕提亚境内进行,使这个国家受到不小的破坏。但是在217年,疯狂的、不得人心的卡拉卡拉遇刺身亡,阿尔达班四世成功地击败了他的继承者,把罗马人赶出了伊朗。然而,一直具有独立倾向的法尔斯总督阿尔达希尔(即后来的阿尔达希尔一世)最后向阿尔达班四世发起挑战。阿尔达班四世在奥尔米兹达甘平原战役中阵亡。阿尔达希尔经过继续征战控制了整个国家,建立了伊朗历史上辉煌的萨珊王朝。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一):早期历史

萨珊王朝或萨桑王朝(波斯语:ساسانیان‎;英语:Sassanid Empire),也称波斯第三帝国,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亡于651年。萨珊王朝的居民称萨珊王朝为埃兰沙赫尔或埃兰,在中古波斯语里意指雅利安人的帝国。萨珊王朝取代了被视为西亚及欧洲两大势力之一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
在安息帝国衰败及其末代君王阿尔达班五世阵亡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萨珊王朝一直统治到阿拉伯帝国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为止。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的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围甚至延伸到印度。620年前后,萨珊王朝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4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970万。
古典时代晚期的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是在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及伊斯兰教流行之前最后一个伊朗大帝国。从很多方面来说,萨珊王朝统治时期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马文化。萨珊王朝的文化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它的边界,影响力遍及西欧、非洲、中国及印度,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起著显著的作用。
1.早期历史
由于对安息帝国的衰落及接下来萨珊王朝的崛起的描述存在矛盾,相关的详细情况仍无从得知。萨珊王朝是阿尔达希尔一世在伊什塔克尔建立的,他是女神阿娜希塔(Anahita)信徒的后裔,阿尔达希尔一世成为了波西斯(现今法尔斯省)的统治者,但是他跟萨珊人祖先萨珊的关系存有争议。
巴巴克原本是凯尔(Kheir)的统治者,他在200年推翻了戈齐赫尔,成为了巴兹伦吉德人的统治者,而巴巴克的母亲是波西斯总督的女儿。巴巴克及他的长子沙普尔将他们的势力扩张到整个波西斯。文献的不整使接下来的历史事件模糊不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阿尔达希尔在巴巴克逝世后成为了达拉布基尔德统治者,与他的长兄沙普尔争夺权力。一些资料指出沙普尔在一次会议结束离开的时候,建筑物的天花板塌陷,沙普尔因此而逝世。208年,阿尔达希尔的其他兄弟都被处死,他自称为波西斯的统治者。
阿尔达希尔成为了沙汗沙(Shahenshah,“众王之王”)后,他将首都迁至波西斯以南新建成的阿尔达希尔-花拉(Ardashir-Khwarrah,前称古尔,今菲鲁扎巴德)。该地附近的高山及狭窄的隘口使首都成为了易守难攻之地,高耸、环形的城墙可能是仿效达拉布基尔德的城墙而建造,城市的北部建有一所巨大的皇宫,其遗迹残存至今。阿尔达希尔一世巩固了他在波西斯的统治后迅速扩张其势力,他要求法尔斯各地的贵族向他效忠,又夺取了邻近地区克尔曼、伊斯法罕、苏萨、梅塞纳(Mesene)。他的扩张引起了安息帝国阿尔达班五世的注意,他在224年下令胡齐斯坦的总督讨伐阿尔达希尔,但阿尔达希尔在战事里获胜,阿尔达班五世遂亲征阿尔达希尔,他在霍尔木兹甘战死。安息的统治者阿尔达班五世战死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入侵了安息帝国的西部。
阿尔达班五世与沃洛加西斯六世争夺安息帝国的王位促使了萨珊人的势力膨胀,使阿尔达希尔得以在没有安息帝国的介入下巩固势力,法尔斯的地理优势也起了促进的作用。阿尔达希尔在泰西封加冕为波斯的唯一统治者,结束了安息帝国近400年的统治,开始了萨珊王朝近四个世纪的统治。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原属安息帝国的各地仍有零星的抵抗运动,但阿尔达希尔一世仍将他的势力继续向东及向西北扩张,征服锡斯坦、戈尔甘、呼罗珊、马尔吉亚那(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巴尔赫及克兰斯米亚,他又占领了巴林和摩苏尔。一些萨珊王朝时代的铭文显示,贵霜帝国、图兰及莫克兰的国王都归顺阿尔达希尔,不过从钱币上的考证发现,他们更有可能是归顺阿尔达希尔的儿子沙普尔一世。萨珊王朝向西讨伐哈特拉、亚美尼亚及阿迪亚波纳的成效不显。230年,萨珊王朝侵袭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在2年后反攻,虽然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在罗马庆祝凯旋,但战事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便结束。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儿子沙普尔一世继续对外扩张,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及贵霜帝国西部,同时又对罗马发动过多次攻势。沙普尔一世入侵了罗马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攻陷卡雷和尼西比斯,但罗马将军提米斯特乌斯(Timesitheus)在243年于里萨埃纳(Resaena)击败了波斯人,收复失地。接着罗马皇帝戈尔迪安三世沿幼发拉底河进发,他在马西切(Misiche)兵败,戈尔迪安三世被己军所杀,使沙普尔一世得以与新任罗马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普订立有利的和约,罗马须向沙普尔一世交付500,000便士的赎金,每年须输贡。
双方很快便再度开战,沙普尔一世在巴巴利索(Barbalissos)击败了罗马人,又攻陷和洗劫了安条克。罗马皇帝瓦勒良试图发动反击,但他们的军队在埃德萨被击败,瓦勒良被俘,他在余下来的人生里都是阶下囚。为了庆祝沙普尔一世的胜利,他在洛斯达姆(Naqsh-e Rostam)和比沙普尔(Bishapur)刻画了石雕,又在波斯波利斯附近地区以波斯语及希腊语刻写铭文。沙普尔一世继而进兵安那托利亚,但败予罗马人及其盟友巴尔米拉的奥登纳图斯,沙普尔一世的妻妾被俘,并失去了所占领的罗马领土。到沙普尔一世统治末年(273年)的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人口达到1350万人.
沙普尔一世自有彻底的发展计划,他下令建设了伊朗第一条坝桥,又建立了多座城市,基督徒在萨珊王朝的统治下可享有信仰自由,吸引了一些来自罗马地区的移民来到定居,比沙普尔及尼沙普尔都是以沙普尔的名字命名。沙普尔一世支持摩尼教,为摩尼提供保护(他的其中一部著作《沙卜拉干》题献给沙普尔一世),又对外派遣许多摩尼教传教士,沙普尔一世与巴比伦拉比(犹太神职人员)撒母耳份属好友。
这两人的友谊对犹太社群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让他们可以在高压法制当中得以喘息。沙普尔一世的后继者都沿用了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在祆教麻葛(祭司)的压力及受到大祭司卡提尔(Kartir)的影响下,沙普尔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一世处死了摩尼,并迫害他的信徒。巴赫拉姆二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听从祆教祭司的意愿行事。在巴赫拉姆二世统治时期,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被罗马皇帝卡鲁斯治下的罗马人劫掠,而亚美尼亚大部分地区在经历了波斯人约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也被割让给戴克里先。
纳尔斯(Narseh)接替在293年短暂就任的巴赫拉姆三世,并再次与罗马人开战。纳尔斯领导的萨珊王朝在296年于幼发拉底河上的卡利尼古姆(Callinicum)附近击败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伽列里乌斯在298年春季得到在多瑙河召集的一支援军支援,纳尔斯不能在亚美尼亚及美索不达米亚再进寸步,伽列里乌斯于是在298年经亚美尼亚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发动攻势,纳尔斯撤至亚美尼亚迎战罗马人,地势崎岖的亚美尼亚对罗马步兵有利,反之对萨珊王朝的骑兵不利,加上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伽列里乌斯在接连两次战役里击败了纳尔斯。
罗马军队在第二次遭遇战当中攻占了纳尔斯的营地,掳走了他的财物及妻妾。伽列里乌斯冒进米底及阿迪亚波纳,势如破竹,特别是在埃尔祖鲁姆一役的获胜最为重要,他在298年攻陷了尼西比斯,并沿底格里斯河攻陷泰西封。
纳尔斯曾经向伽列里乌斯派遣使节乞求释放他的妻妾儿女,伽列里乌斯向使节表示他还记得沙普尔一世如何对待瓦勒良,并把他赶走。或许是对亚历山大大帝厚待大流士三世家人行为的仿效,罗马人得体地对待纳尔斯的家人。299年春季,在戴克里先及伽列里乌斯的主持下双方展开了和谈。
罗马对萨珊提出的求和条件相当苛刻,波斯人须割让领土,波斯与罗马以底格里斯河为疆界,条款列明亚美尼亚归罗马控制,以齐亚塔要塞为波斯与亚美尼亚的疆界。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要向罗马效忠。罗马控制的尼西比斯成为了波斯与罗马之间的唯一贸易管道。罗马控制恩基里尼、索斐涅(Sophene)、阿格赫德兹尼克(Aghdznik)、科杜内(Corduene)、扎迪西尼(Zabdicene,今土耳其哈卡里)五个在底格里斯河及亚美尼亚之间的地区。
根据和约,萨珊王朝须割让底格里斯河以东五个地区予罗马,并同意不得干预亚美尼亚及格鲁吉亚的事务。受此影响,纳尔斯逊位予他的儿子霍尔密兹德二世,纳尔斯在一年后悲愤而亡。萨珊王朝的局势动荡不安,霍尔密兹德二世下令镇压锡斯坦及贵霜的动乱,他再也无法驾驭贵族,终在309年的一次围猎当中被贝都因人杀害。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三):第二黄金期

4.第二黄金期(498-622)
喀瓦德一世的重新掌权标志着第二个黄金时代(498-622)的来临。喀瓦德一世在得到嚈哒人的支持下向罗马人发动攻势。502年,他攻陷了亚美尼亚的奥多西波利斯,但旋即被罗马人重夺。喀瓦德一世在503年攻占阿米达(Amida),西匈奴人在翌年从高加索入侵亚美尼亚,促成了506年和约的签订,萨珊王朝须将阿米达归还给罗马人。在521年至522年间,拉齐察领土转而效忠罗马人,喀瓦德一世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在524年背叛波斯人,引发了罗马及波斯之间的战争。
527年,罗马人进犯尼西比斯的行动被击退,使罗马帝国试图加强边境防卫的计划泡汤。喀瓦德一世在530年派遣统帅菲鲁兹率大军进攻罗马要塞达拉,罗马帝国大将贝利撒留率军迎战,波斯大军在军队规模远胜对方的情况下在达拉战役当中惨败。同年,另一支由米尔-米赫罗伊率领的波斯部队在撒答拉被西塔斯及多罗西斯率领的罗马军队击败。在531年的卡利尼古姆战役,波斯与拉赫姆王国的蒙齐尔四世联军击败了贝利撒留,罗马与波斯在翌年订立了“永久”的和平协定。纵使喀瓦德一世未能摆脱嚈哒人的束缚,但是他仍能使国内的形势平稳下来,在与东罗马帝国的战争里也保持着优势,他又建立多座城市,当中一些更以他的名字命名,税收及内政也受到控制。
被称为“不朽的灵魂”的库思老一世(531年-579年在位)继承父亲喀瓦德一世之位,他又被称为“乔斯罗斯国王”。库思老一世是萨珊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以改革过时的政府架构而著称。他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基于不在地主所有权发展出来的合理税务架构,他的父亲也曾经着手于从税收上改善福利及增加王朝的收入。过往的封建地主自行配备他们的军事装备、人员及仆人,而库思老一世则发展出一支由中央政府及官僚体制供养及配备的武士,加强了军队及官僚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虽然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向萨珊王朝送上440,000块金币乞和,库思老一世仍在540年入侵叙利亚,撕毁了532年的“永久”和平协定,库思老一世的军队搜掠安条克,又在其他城市攫夺了大量财物。541年,拉齐察被波斯人击败,接着拜占庭帝国在542年对亚美尼亚的侵攻也受到打击。在545年签订维期五年的和约也因为拉齐察在547年的再度反叛而告吹,拉齐察在拜占庭帝国的协助下驱逐波斯的守备部队。战争再度爆发,但规模仅局限在拉齐察。562年的和约使拜占庭帝国得以保存拉齐察。
查士丁尼一世在565年逝世,查斯丁二世即位,他不再向阿拉伯部落捐贡,抑制他们向拜占庭帝国控制的叙利亚进行侵掠。在一年前,萨珊王朝的亚美尼亚总督在今埃里温附近的德芬(Dvin)兴建火之神庙,又处死了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一名重要人物,触发的动乱,波斯总督及其麾下卫兵在571年实施了一场大屠杀,动乱蔓延到伊比利亚。查斯丁二世利用这个契机停止向萨珊王朝输贡,加强高加索地区的防卫。
亚美尼亚人被拜占庭帝国视为盟友,拜占庭帝国在573年派出一支军队围攻尼西比斯,拜占庭将领之间的意见分歧不仅令他们的军队放弃围城,还反遭敌人围困在达拉,达拉终被萨珊王朝攻陷,萨珊王朝继而大肆破坏叙利亚,查斯丁二世只得同意恢复输贡,以换取美达不达米亚的五年和平,战争在其他地区却继续进行着。576年,库思老一世带领进行最后一次亲征,劫掠安那托利亚的锡瓦斯及马拉蒂亚,但是他们在马拉蒂亚附近惨败,拜占庭帝国驱赶着波斯人横渡幼发拉底河逃离。拜占庭人乘胜追击,反攻萨珊王朝领土,甚至渡过里海发动两栖作战。库思老一世一度求和,但其将军塔姆库思老(Tamkhosrau)在577于亚美尼亚打了一场胜仗,使他改变了主意。库思老一世颁布大赦,使亚美尼亚的动乱得以平息,亚美尼亚再度得到萨珊王朝的控制。
570年,也门统治者的兄弟要求库思老一世介入,库思老一世派遣一支由瓦赫里兹(Vahriz)统领的舰队及军队到今亚丁,并占领了首都萨纳。赛义夫在萨珊王朝的帮助下成为了也门皇帝,因此萨珊王朝得以在阿拉伯南部建立据点,控制对东方的海路贸易。后来,南阿拉伯王国与萨珊王朝决裂,萨珊王朝在598年远征也门,将阿拉伯南部吞并为萨珊王朝的一部分,阿拉伯南部一直到库思老二世统治时期期间都是萨珊王朝的一部分。
迪赫干(村长)的重要性在库思老一世统治时期越发显赫,这些持有土地的贵族是萨珊王朝地方管理及征税机制的支柱。库思老一世对首都的市容加以美化、建设新城镇及建筑物,又重建受战火破坏的运河和农场,并在隘口处兴建要塞,将臣服的部落安置在一些经过严格挑选的城镇,以防御入侵者。库思老一世将祆教定为国教,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的态度。他的其中一名儿子信奉基督教,他也没有加以干预。
紧接库思老一世即位的是霍尔密兹德四世(579年-590年在位),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仍炽热,麾下的将军巴赫拉姆•楚宾被霍尔密兹德四世免职及羞辱,遂在589年发动叛乱。霍尔密兹德四世在翌年遭宫廷政变推翻,由他的儿子库思老二世即位。不过,君主的更替仍不能平息楚宾的怒气,他击败了库思老二世,自立为巴赫拉姆六世,库思老二世逃亡到拜占庭帝国。库思老二世以割让高加索西部代价请求拜占庭皇帝摩里士协助推翻巴赫拉姆六世。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库思老二世迎娶摩里士的女儿米丽亚姆。库思老二世联同拜占庭将军纳尔塞斯及约翰•迈斯塔孔(Mystacon)组成拜占庭-波斯联军向巴赫拉姆六世发难,并在592年的布拉勒索恩战役击败了巴赫拉姆六世,库思老二世重登帝位,他信守承诺将亚美尼亚西部及高加索伊比利亚割让给拜占庭帝国。双方都将他们的军事力量用在其他地方,库思老二世向东扩张,摩里士则重新获得巴尔干的控制权。在公元600年的萨珊王朝统治了1700万人口。
拜占庭皇帝摩里士在602年被弗卡斯推翻和杀害,库思老二世利用其恩人被杀为由进行侵略,摩里士被杀引发了国内内战,使库思老二世的侵略没有遇到重大的阻力。萨珊王朝有计划地压制拜占庭帝国在美达不达米亚及亚美尼亚的要塞,为他们的空前侵略行动揭开序幕。波斯人迅速征服叙利亚,在611年攻占安条克。
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在613年亲自带领大军进行反击,他们在安条克城外被波斯将领沙赫巴勒兹(Shahrbaraz)及沙欣(Shahin)击败,波斯军队更是所向披靡,耶路撤冷及亚历山大港先后在614年及619年沦陷,整个埃及在621年落入萨珊王朝手中。此时的萨珊王朝人口达到顶点1970万人。萨珊王朝恢复阿契美尼德王朝疆界的理想垂手可得,同时波斯艺术、音乐及建筑的发展兴旺,拜占庭帝国则面临亡国危机。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四):衰落及灭亡

5.衰落及灭亡
库思老二世在表面上获得成功,但他的连番征战耗尽了萨珊王朝的资金及军力。为了充实国库,库思老二世向子民课以重税。罗马皇帝希拉克略见机不可失,调动了帝国仅有的资源组成一支军队实施反击。希拉克略在622年至627年间在小亚细亚及高加索连接击败波斯人,劫掠塔赫特苏莱曼(Takht-e Soleymān)的祆教神庙,并争取到可萨人及西突厥的支持。
626年,在波斯人的支持下,斯拉夫人及阿瓦尔人围攻君士坦丁堡,而波斯人在试图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受到拜占庭舰队的阻截,围攻以失败告终。在627年至628年间,希拉克略在冬季侵攻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在没有可萨人盟友的支援下仍在尼尼微战役击败拉赫扎德赫(Rhahzadh)领导的波斯军队。他们沿底格里斯河蹂躏萨珊王朝,波斯人破坏了拿赫鲁宛运河的桥梁防止拜占庭人进攻泰西封。
希拉克略的战胜、萨珊王朝最富庶的地区遭到蹂躏以及备受注目的甘扎克和达斯塔格尔德遭到破坏使库思老二世的威望受损,波斯贵族对他的支持度也有所下降。他的儿子喀瓦德二世(628年在位)在628年杀害了库思老二世,喀瓦德二世放弃所侵占的土地,使战争告一段落。希拉克略在翌年举行盛大的仪式将真十字架重新安放在耶路撒冷。喀瓦德二世即位不到一年便逝世,引发了内战。在此后的五年,萨珊王朝历任五位皇帝,当中包括库思老二世的两名女儿及军人出身的舍赫尔巴拉兹,萨珊王朝持续衰弱,中央权力落入军方手中。
632年春季,库思老一世的孙儿、一直在隐居生活的伊嗣埃三世继位。受到伊斯兰教统合的阿拉伯部族开始出现在萨珊王朝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南疆边境上,东罗马帝国人及萨珊王朝人长年受到战争虚耗,经济衰退、税项沉重、宗教纷争、刻板的社会阶级、地主的势力日渐增强以及统治者更替频仍使萨珊王朝持续衰弱,这些因素促成了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
萨珊王朝未有对阿拉伯部族进行有效的抵抗,伊嗣埃三世即位时还是一个男孩,任由其顾问摆布,即使东罗马帝国同时受到阿拉伯扩张的影响而再也不成威胁,萨珊王朝依然无力将诸多封建王国联合起来。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旗下的军官哈立德•伊本•瓦利德在632—633年之间迅速攻陷了萨珊王朝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南疆边境的所有要素之后攻占了美索不达米亚,哈立德在634年受命调往叙利亚对付东罗马帝国人,而接替哈立德的将领能力不如他,结果萨珊王朝在634年的河桥战役击败了穆斯林。不过阿拉伯人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停顿,曾经作为穆罕默德战友的哈立德在不久后便带领精锐的军队卷土重来。
637年,在哈里发欧麦尔•本•赫塔卜的领导下,穆斯林在阿尔-卡迪西亚会战击败鲁斯坦姆•法罗赫扎德(Rostam Farrokhzād)领导的波斯军队,并围攻泰西封,泰西封经历漫长的围城战后失陷,伊嗣埃三世放弃大量的宝藏向东逃遁,因此萨珊王朝政府的财政短缺,不能运用庞大的财政资源。一些萨珊王朝的官员试图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由于缺乏强而有力的中央权力,他们在纳哈万德战役被击败。在军事指挥体系名存实亡、财政资源受到破坏及阿扎丹骑士制度被逐个摧毁的情况下,萨珊王朝无力对付入侵者。
得悉纳哈万德战役失败的伊嗣埃三世继续逃往呼罗珊东部,他在651年被梅尔夫一名磨坊工人剌杀,正式终结了萨珊王朝,剩余的贵族迁到中亚定居,他们在当地传播波斯文化及语言,并建立了第一个伊朗伊斯兰王朝-萨曼王朝,萨曼王朝寻求复兴萨珊王朝的传统,宣扬伊斯兰教。
萨珊王朝的衰亡过程历时五年,绝大部分的领土落入伊斯兰哈里发的手中,但许多城市仍负隅顽抗。原本受萨珊王朝统治的民众起初没有被强迫皈依伊斯兰教,但他们需要缴纳吉兹亚(伊斯兰国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实施的人头税)成为齐米(保护民),吉兹亚取缔了萨珊王朝所收取的人头税,而吉兹亚的税率远低于萨珊王朝的人头税,萨珊王朝的土地税则受到采纳。据称欧麦尔有时候会责成委员会调查税收情况,判断纳税人能否承受税款。波斯人逐渐皈依伊斯兰教,特别是使用波斯语的权贵希望以此来争取在阿拔斯王朝里的地位。
6.君主列表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阿尔达希尔一世 224年─241年
沙普尔一世 241年─272年
霍尔木兹一世 272年─273年
巴赫拉姆一世 273年─276年
巴赫拉姆二世 276年─293年
巴赫拉姆三世 293年
纳塞赫或泥涅师 293年─302年
霍尔木兹二世 302年─310年
沙普尔二世 310年─379年
阿尔达希尔二世 379年─383年
沙普尔三世 383年─388年
巴赫拉姆四世 388年─399年
伊嗣俟一世 399年─420年
巴赫拉姆五世 420年─438年
伊嗣俟二世 438年─457年
霍尔木兹三世 457年─459年
卑路斯一世 457年─484年
巴拉什 484年─488年
卡瓦德一世 488年─531年
扎马斯普 496年─498年
库思老一世 531年─579年
霍尔木兹四世 579年─590年
库思老二世 590年─628年
巴赫拉姆•楚宾 590年─591年
霍尔木兹五世 593年
卡瓦德二世 628年
阿尔达希尔三世 628年─630年
卑路斯二世 630年─631年
霍尔木兹六世(或五世) 631年─632年
伊嗣俟三世 632年─651年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五):阿尔达希尔一世

7.阿尔达希尔一世
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约240年),或名阿塔泽克西斯(Artaxerxes)伊朗萨珊王朝的创建者,第一位“众王之王”(约226年—约240年在位)。
阿尔达希尔一世生于伊朗南部法尔斯省的显赫家庭。他的祖父萨珊 ——王朝得名于此——是阿那希特神庙的祭司,父亲帕帕克是伊斯塔赫尔城的统治者。在举兵建立王朝之前,阿尔达希尔曾是帕提亚(安息)最后一代国王阿尔达班五世的法尔斯总督(约208年起)。
帕提亚在波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外来的王朝,在3世纪初它已非常衰弱。阿尔达希尔得到法尔斯省地方世俗与宗教权贵的支持,宣布法尔斯地区独立并起兵讨伐阿尔达班五世。224年,他在今天伊朗的胡齐斯坦省的奥尔米兹达甘平原击败并杀死了阿尔达班五世(也有文献认为此事发生于227年),灭亡了帕提亚帝国。
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国家,定都于泰西封(约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确定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阿尔达希尔一世时期萨珊王朝的领土主要是统一了波斯地区,但他也不断进行战争,使呼罗珊、锡斯坦、米底和部分亚美尼亚并入波斯。229年和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两次与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作战。阿尔达希尔一世与大亚美尼亚国王库思老一世(大帝)长期交锋,终于在229年迫使其臣服。
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统一了波斯高原,和。229年和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两次与罗马帝国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作战。229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征服亚美尼亚。240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去世,子沙普尔一世上台统治。
8.沙普尔一世
沙普尔一世(215年~272年,波斯语:شاپور نخست)伊朗萨珊王朝的王中王(萨珊王朝的君主爵位为:伊朗及非伊朗世界之王中王,阿胡拉•玛兹达信仰之守护者,来自天上的雅利安人后裔)(239年—272年在位)。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人,文化的庇护者。
沙普尔一世是阿尔达希尔一世之子,他继承其父的征服战争,扩展了波斯的领土。沙普尔一世最主要的对手是罗马帝国,但他却多次打败他们。
沙普尔一世于240年镇压亚美尼亚的反叛,并征服了哈拉特。241年,沙普尔一世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一度攻占安条克,但其攻势终于为罗马人所阻。258年沙普尔一世再度入侵这一地区,攻陷埃德萨和安条克。260年沙普尔一世在埃德萨战役中大败罗马军团,并且俘虏了罗马皇帝瓦莱里安;战争结果,卡帕多细亚也归萨珊王朝所有。不过,他在凯旋的途中被叙利亚帕尔米拉的统治者奥迪尔纳图斯击败(260年)。后者于是建立了独立的帕尔米拉王国,沙普尔一世在幼发拉底河西岸征服的领土几乎都被其侵占。
沙普尔一世在位时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和新城市,其中像尼沙布尔这样的城市日后发展为8世纪—12世纪时的文化中心。沙普尔一世在大力推进琐罗亚斯德教的同时,对其他宗教尤其是摩尼教表现出令人惊异的宽容。实际上,他是摩尼教创始人摩尼的政治庇护者。
270年5月,沙普尔一世去世,儿子霍尔密兹德一世上台统治。
9.霍尔密兹德一世
霍尔密兹德一世,波斯帝国国王沙普尔一世之子。252年,霍尔密兹德一世被沙普尔一世任为亚美尼亚省省长。270年5月,沙普尔一世去世,霍尔密兹德一世成为国王。271年6月,霍尔密兹德一世去世,弟巴赫拉姆一世上台统治。
10.巴赫拉姆一世
巴赫拉姆一世 Bahram I (?—约277年)伊朗萨珊王朝国王(274年—277年在位)。他是沙普尔一世之子,霍尔米兹德一世之弟。
巴赫拉姆一世在琐罗亚斯德教首席祭司卡提尔的唆使下,处死了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没有关于他统治时期其他事件的资料。
270年5月,沙普尔一世去世,巴赫拉姆一世之兄霍尔密兹德一世上台统治。271年6月,霍尔密兹德一世去世,巴赫拉姆一世成为国王。274年,巴赫拉姆一世在琐罗亚斯德教支持下,处死了摩尼教创始人摩尼,波斯帝国不在支持摩尼教。274年9月,巴赫拉姆一世去世,儿子巴赫拉姆二世上台统治。
11.巴赫拉姆二世
巴赫拉姆二世(?-293年)为伊朗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之一。继承其父巴赫拉姆一世王位的他,于276年—293年统治波斯王国。期间的28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鲁斯(Carus)连同波斯境内反对势力联合反对巴赫拉姆二世统治政权,并且罗马军还占领了泰西封,不过因卡鲁斯骤逝,让巴赫拉姆二世奇迹弭平战乱。
293年,巴赫拉姆二世去世,儿子巴赫拉姆三世上台统治。
12.巴赫拉姆三世
巴赫拉姆三世,波斯帝国国王(293年),巴赫拉姆二世之子,属于萨珊王朝。
巴赫拉姆三世,波斯帝国国王巴赫拉姆二世之子。293年,巴赫拉姆二世去世,巴赫拉姆三世上台统治。由于统治无成就,巴赫拉姆三世被推翻,纳塞赫成为国王。
13.纳塞赫
纳塞赫(英语:Narseh) ,(?-302年),波斯国王(公元293年—公元302年在位),沙普尔一世之子,原任亚美尼亚总督。293年,波斯帝国国王巴赫拉姆二世去世,其子巴赫拉姆三世上台统治。纳塞赫推翻巴赫拉姆三世,成为波斯帝国国王。曾因为亚美尼亚而与罗马帝国发生冲突。为罗马帝国击败后,于公元296年与其和解,承认罗马帝国对亚美尼亚的控制,同时将美索不达米亚以北的草原以及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山区让予罗马帝国。从而维持了约40年的和平局面。
302年,纳塞赫去世,儿子霍尔密兹德二世上台统治。
14.霍尔密兹德二世
霍尔密兹德二世,波斯帝国国王纳塞赫之子。302年,纳塞赫去世,霍尔密兹德二世开始统治。305年,霍尔密兹德二世开始进攻罗马帝国。309年,霍尔密兹德二世被伏击致死,子阿杜纳塞上台统治。
阿杜纳塞(?—309年),波斯帝国国王霍尔密兹德二世之子。309年,霍尔密兹德二世战死,阿杜纳塞成为国王。波斯帝国贵族在琐罗亚斯德教支持下谋杀了阿杜纳塞。霍尔密兹德二世1岁的儿子沙普尔二世成为国王。
15.沙普尔二世
沙普尔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伊朗萨珊王朝国王(309年—379年在位)。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按传统说法,沙普尔二世是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霍尔米兹德去世后,长子阿驮•纳塞赫暴虐,贵族杀之(一说在阿驮•纳塞赫是在登基数月后遇弑),并将霍尔米兹德的次子和三子分别弄瞎、囚禁,以确保王位由沙普尔继承。他还未出生时,贵族们在他的母亲肚子上放上王冠,表示将忠于这位新君主。
沙普尔二世的确不负众望。他重振波斯的国势军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内外政策,使波斯成为当时最具威权的国家。沙普尔二世经多次战争收复了先辈丧失的波斯西部、东部边境的许多地区。他与各自为政的贵霜王公们作战,最终将他们臣服,并使之成为以后对外战争的盟友。他后来的对手主要是业已衰落的罗马帝国。337年,沙普尔二世以罗马帝国抗议波斯对基督教的迫害为借口,向虚弱不堪的罗马发动战争(337年—350年)。
沙普尔二世对基督教的迫害确有其事,自339年起,这种迫害演变为在全国范围内严禁基督教信仰。
341年,沙普尔二世与亚美尼亚缔结盟约,试图使亚美尼亚成为他反对罗马的帮手。346年率大军征伐美索不达米亚。在348年于辛卡拉大败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军队之后,沙普尔二世仍未能征服美索不达米亚,遂与罗马议和。但他得以兼并了不少土地。
351年,沙普尔二世再度与亚美尼亚签订反罗马的盟约,然而亚美尼亚不久背约转投罗马怀抱。沙普尔二世酝酿与罗马再次开战。359年沙普尔二世进入叙利亚,他攻克了辛卡拉,并击退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反攻。在节节取胜之时,新的罗马皇帝背教者尤利安给他带来了料想之外的压力。尤利安不仅击败了波斯军队,还在363年反攻到泰西封。但沙普尔二世很快以一场大胜遏止了尤利安的势头,迫使他退回罗马。尤利安在撤退途中阵亡。
沙普尔二世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与罗马实现和平,此时他已经建立起萨珊王朝在亚洲的霸权,并且独占了亚美尼亚。他与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战争是在371年-376年。沙普尔二世在位时建立了许多城市,其中包括埃朗—赫瓦雷—沙普尔,这座城市是在被他摧毁的苏萨的废墟上于374年建立起来的。
沙普尔二世也曾进攻中亚细亚,波斯帝国东北部疆域到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379年,沙普尔二世去世,其弟阿尔达希尔二世上台统治。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16.阿尔达希尔二世
阿尔达希尔二世(Ardashir II,?—约383年)是伊朗萨珊王朝的第十位国王(379年—383年在位)。一些学者认为他是沙普尔二世之弟(也有文献认为,他是沙普尔二世的儿子)。
可以肯定的是在沙普尔二世统治时期,阿尔达希尔是阿迪亚波纳的一个藩王,曾在那里迫害当地的基督徒。但是他对基督徒的迫害与他在他的臣民心目中的印象正好相反,他被看作是萨珊王朝中最慈祥和美德的统治者。据说他在统治的四年中不向他的臣民征税,因此获得了他们的爱戴。
阿尔达希尔二世登基后不久其主要注意力就被亚美尼亚的局势吸引住了。在沙普尔二世统治时期阿沙克二世的儿子帕普被谋杀。罗马帝国使用阿萨息斯王朝的一个远亲来取代他,但是真正的权力则掌握在一个权臣手中。这个权臣被怀疑与罗马人共同策划阴谋而被杀,这导致他的弟弟反叛。在波斯的帮助下亚美尼亚的国王被驱逐,帕普的儿子阿沙克三世继位。作为对波斯帮助的感谢波斯可以在亚美尼亚设立一座兵营。
但是这个协议没有能够延迟很久。一个贵族错报说波斯军要抓亚美尼亚的大臣,因此亚美尼亚贵族把驻扎的波斯军全部杀死。罗马帝国希望在这个边境上不要发生战争,因此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建议与波斯达成和议,但是这个协约还未签署阿尔达希尔二世就死了,最后这个协约是他儿子沙普尔三世签的。
今天在伊朗西部巴赫塔兰省的塔格博斯坦村保存有他的雕像。
17.沙普尔三世
沙普尔三世(Shapur III),萨珊王朝的伊朗国王(383年-388年在位),前任国王阿尔达希尔二世之子。
沙普尔三世与罗马帝国保持和平,并和罗马一起瓜分了亚美尼亚。387年,沙普尔三世与罗马签订了所谓亚美尼亚和约。
在今日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汗省的塔格博斯坦保存有沙普尔三世的巨大雕像。
18.巴赫拉姆四世
巴赫拉姆四世(卒于399年),伊朗萨珊王朝的君主之一,于388年-399年统治伊朗。巴赫拉姆四世继承被杀害的沙普尔三世成为该王朝的君王。统治期间并与罗马帝国瓜分亚美尼亚,399年,他亦遭叛变杀害。
19.巴赫拉姆五世
巴赫拉姆五世 Bahram V,外号“野驴”(Gor)是萨珊王朝的波斯国王,420年/421年至438年在位。他是伊嗣埃一世之子。在波斯文学和艺术中对他均有非常多的描述和表现。
巴赫拉姆五世年轻时曾经在希拉拉克米德王朝的宫廷里待过一段时间。他父亲伊嗣埃一世原因不明地死去后他继位。巴赫拉姆五世当时面临着多重困难,尤其是宫廷里的贵族势力强大,多次与他父亲发生冲突,同时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的势力也非常大。他父亲对基督教相当宽容,其神秘的死有可能与宫廷贵族有关。
宫廷贵族甚至打算防止他们所仇恨的伊嗣埃一世的儿子继位(伊嗣埃一世的长子被谋杀),他们一开始希望一个萨珊王朝的旁支的亲王登基,这位亲王一开始也的确登基,但是在拉克米德王朝的帮助下巴赫拉姆五世推翻了篡位者,不过他也不得不相宫廷贵族妥协。随着时间的发展他逐渐巩固了他的地位,成为一位非常重要的统治者。后来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
他使用他父亲的亲信来从事管理事务,同时他大力支持艺术。他最喜欢的爱好是打猎,他的外号就是由此来的。巴赫拉姆五世很有骑士风度,在国民中很受欢迎,同时他在战争中也很成功:427年他战胜了嚈哒人(白匈奴),阻止了嚈哒人向西亚的推进。在这场战争中他获得了许多战利品,其中许多被他奉献给清真寺了。
早在420年/421年在伊嗣埃一世统治时期在西方就已经由于关于亚美尼亚的争执以及由于波斯的基督徒与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之间的不和爆发了波斯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东罗马帝国的摄政普尔克里娅可能还试图对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信徒发动宗教战争,不过最重要的西方文献来源,教会史学家苏格拉底,没有报道说东罗马发动了战争。巴赫拉姆五世登基后亲征,波斯军队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发,与此同时罗马军队围攻尼西比斯。在一开始的两场战役中罗马军队获胜,但此后由于其它战场的需要罗马不得不撤出部分部队。巴赫拉姆五世的阿拉伯同盟(拉克米德王朝)对安条克的进攻也失败。422年这场战争告终。居住在罗马帝国的(少数)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与居住在波斯的(许多)基督徒可以保持他们的信仰。东罗马还向波斯付钱,作为代价波斯承担加固高加索山脉的山口低档匈奴。此外双方可能还达成协议在双方共同的边界上不加设新的堡垒。
438年秋(或439年初)巴赫拉姆五世逝世(据一些报道在打猎时),他的儿子伊嗣埃二世继位。泰伯里是关于他的统治的重要文献。
20.巴拉什
巴拉什(Balash),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之一,统治期间约为484年—488年,他于任内平息境内亲族叛乱,在政治方面颇清明宽容,尤其是对基督徒的容忍。不过也因此于488年遭其王族罢黜。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珊王朝(七):库思老一世

21.库思老一世
霍斯劳一世(不朽的灵魂)(波斯语:خسرو انوشیروان‎;去世于579年)伊朗萨珊王朝最伟大的国王(531年~579年在位)。在后世的伊朗文学中,霍斯劳一世总是以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君主的形象出现。
(1)名字
“霍斯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伟大的声望”。传统的翻译是科斯洛埃斯(希腊语:Χοσρόες),这是拜占庭人使用的译音。中国史书里最早提到这个名字是《隋书》中的“库萨和”,但这里的“库萨和”指的是库思老一世的孙子、拜占庭帝国的大敌霍斯劳二世。霍斯劳还有一种译名是库思老。
在伊朗和西亚,人们通常是以“阿努希尔万”(意为“不朽的灵魂”)来称呼霍斯劳一世,这是他的绰号。
(2)早年经历
霍斯劳一世为萨珊王朝国王戈巴德一世之子,而他的母亲据传是一个农家女。这样,他本来是很难有机会继承王位。但库思老很早就已卷入了波斯的政治斗争之中,政治基础逐渐深厚。戈巴德一世企图利用马兹达克运动(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要求在全国进行改革的人民运动)来削弱琐罗亚斯德教祭司的巨大势力,结果却引火烧身。精明强干的库思老于是积极参与对马兹达克教徒的镇压行动,因而获得了琐罗亚斯德教祭司集团和戈巴德一世本人的信任。在戈巴德一世统治末期,显然许多政事已由库思老来决定。在531年戈巴德一世去世后,库思老的那些没有多少功绩的兄弟们企图阻止他对王位的要求,结果被库思老一世镇压。
拜占庭史料提供了一些关于库思老早期情况的报告。6世纪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皮奥斯写道,戈巴德一世为了与拜占庭实现和平,曾经提议将库思老过继给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但是后来双方谈判破裂,于是在527年重新开战,战争一直到库思老在位初期(532年)才结束。
(3)政治活动
尽管库思老一世是主持镇压马兹达克运动的最主要人物,他在即位后却停止了一切针对马兹达克教徒的迫害。这引起了保守的琐罗亚斯德教祭司的不满。而且,在马兹达克运动时期产生的某些社会变革,到库思老一世时代实际上已被确认为合法制度。例如,出身低微的人也可以担任公职;这就为国王形成了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基础的、完全忠于国王的亲信集团。可以认为,马兹达克运动影响了库思老一世的许多政策。苏联学者认为,在戈巴德一世之前的伊朗社会是属于“半奴隶制”;从戈巴德一世开始进行许多改革,而到库思老一世完成改革,从而使伊朗实现封建化。
据现在所知,库思老一世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合理的税收系统,征税额度基于对土地资产情况的调查(实际是固定田赋人头税),这就增加了国库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民受地方政府严酷盘剥的困境;限制地方统治者的权力,使国王以下的最高行政权在四个互相制约的军区总督之间分配;建立领取国家薪饷的常备军,并进行严格训练,实战结果证明这支军队比拜占庭人的军队更善于打仗。在巴比伦地区,库思老一世对原有的灌溉设施进行维修,并新建了一批灌溉渠。
库思老一世热爱文化,在他统治期间,伊朗文化繁荣。库思老本人对文学和哲学就很感兴趣。在他的支持下,从印度引进了大批宝贵的书籍。著名的《卡里莱和迪木乃》(即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书》)就是在这一时期所引入书籍的例子。由于大批印度著作被从梵语翻译成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在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后又传入阿拉伯并最终进入西方,库思老一世统治时期的伊朗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传播文化的作用。
国际象棋的前身波斯象棋可能也是在库思老一世在位时从印度传入伊朗的。
(4)宗教宽容政策
尽管库思老一世是个虔诚的正统派琐罗亚斯德教教徒,并曾下令将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典阿维斯陀编成法典,但他并不打击在萨珊帝国境内流传的其他信仰。他对基督教持宽容态度,虽然基督教是萨珊王朝的敌人拜占庭的国教。约550年库思老一世的一个儿子在基督教徒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库思老一世在将其平定后,无论是这个谋乱的儿子还是他的基督教支持者都受到了宽大。
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强令关闭古典文化(在基督教会眼中则是异教文化)的最后营垒雅典学院之后,有7个新柏拉图主义的学者在531年来到波斯寻求庇护。不过库思老一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并不感兴趣,他在与查士丁尼一世的条约中承诺让这些学者平安回国,而查士丁尼似乎也同意不再迫害他们。
(5)对外关系
库思老一世在即位后不久就结束了从他父亲时代开始的与拜占庭的徒劳无益的战争。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也迫切希望和平,因为他需要把兵力从东方抽调回来以支持他收复北非和意大利的计划(两地都是被蛮族控制的原罗马帝国领土)。双方在532年签订了一份“永久和平”条约,于是拜占庭军队撤离亚洲,波斯军队也停止进攻拜占庭的亚洲领地。实际和平并未持久。据普罗科皮奥斯所言,查士丁尼一世在非洲和欧洲的快速进展(征服北非的汪达尔人和西西里的东哥特人)令库思老一世大为担忧。为了遏制查士丁尼的扩张,他在540年再次挑起与拜占庭的战争。
在战争开始后,库思老一世迅速侵入叙利亚,并把古城安条克的居民强制迁徙。他在泰西封附近为这些移民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库思老-安条克”。接着他又在科尔客斯、黑海和美索不达米亚打了胜仗。查士丁尼一世派遣他最优秀的将领贝利撒留来亚洲与库思老一世作战(541年~544年;贝利撒留在530年曾打败波斯人),但战况仍无所进展。到545年,除科尔客斯外其他地区的战斗事实上都已停止。560年库思老一世由于不得不关注东方新崛起的突厥人的力量,决定与拜占庭停战。到562年,一份40年和平条约得以签订。根据此条约,拜占庭保住了科尔客斯地区,但必须每年向波斯进贡;同时,库思老一世保证善待萨珊帝国境内的基督教徒。
在库思老一世统治时期,中亚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萨珊王朝多年的强敌白匈奴遭到突厥人的攻击。大约在560年,库思老一世与突厥结盟,双方夹击彻底消灭了白匈奴人的势力。567年库思老进军大夏,但他小心地把乌浒水以北的地区让给突厥人统治。中亚的一些小部落都被库思老征服了。约570年出现了一种新事态:也门的地方王公们请求库思老一世帮助他们摆脱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国的统治。库思老派了一支不大的军队前往也门驱逐了埃塞俄比亚人。从那时起直到伊斯兰教征服征服之前,也门实际上成了萨珊王朝的属国。
572年为了争夺对亚美尼亚的控制权,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再次爆发战争。库思老一世攻陷了拜占庭人在幼发拉底河上的要塞,侵入叙利亚和卡帕多细亚,最后大掠而归。但是在575年的一次战役中他被拜占庭打败,遂与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展开和谈。但是库思老一世在谈判尚无结果之时便于579年去世了,他的儿子霍尔木兹四世继承了王位。
在伊朗民族的传说中,以及在近东穆斯林国家中世纪的史学中,库思老一世被广泛认为是理想的帝王的典范。
22.库思老二世
库思老二世(570年?-628年2月28日),人称“得胜王”(Parvez),《旧唐书》作库萨和,埃兰沙赫尔第22代君主,590年至628年在位。
库思老二世被其父贺尔米斯达四世的反叛者拥立继位,即位后将其父施以盲刑,后又处死。但名将巴赫拉姆•楚宾此时自立为王,不承认库思老的王位,库思老被迫逃往东罗马帝国,在皇帝莫里斯的出兵援助下,回国击败巴赫拉姆•楚宾。库思老一嗣权位稳固,便立即同东罗马帝国断绝关系,致使莫里斯未能实现其臣服埃兰沙赫尔的理想。
602年,莫里斯被谋杀,东罗马帝国内乱,库思老乘机率军进攻东罗马帝国,一度占领原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大部分。到了615年,巴勒斯坦、叙利亚、耶路撒冷和美索不达米亚相继被征服。621年埃及被占领。已威逼拜占庭(东罗马)国都君士坦丁堡。在也门,库思老二世也有所征服。对拜占庭帝国继续实行进攻,联合阿瓦尔人一起进攻君士坦丁堡。在危急时刻,东罗马政府也考虑过迁都迦太基。结果,库思老二世和阿瓦尔人联军被东罗马军队打败,被迫撤退。此后,波斯军开始屡战屡败。
东罗马帝国的新任皇帝希拉克略坚持抵抗,625年之后逐渐扭转战场形势。627年,希拉克略率领的东罗马军队在尼尼微战役中击溃波斯萨珊大军,库思老二世被迫逃到泰西封。并放弃所有征服的东罗马领土,这场长达25年的战争以东罗马帝国胜利告终。
628年2月,其子卡瓦德二世篡位,2月28日,库思老二世被卡瓦德二世处决。库思老二世的死也代表萨珊的灭亡基础。从此,波斯萨珊王朝一蹶不振,丧失复兴盛世的希望。
库思老死后,萨珊王朝陷入内乱,不久即被阿拉伯帝国灭亡。
23.巴赫拉姆六世
巴赫拉姆六世(波斯语: بهرام چوبین)为萨珊王朝的军事领导者之一,也是曾为该王朝君主,统治期间为590年-591年。他最大事迹就是以明显居于劣势的兵力打败东罗马帝国等大国,也因此英雄事迹成为君主,不过随即遭流放刺杀。
24.阿尔达希尔三世
阿尔达希尔三世(波斯语:اردشیر‎,约621年-630年)伊朗萨珊王朝的国王(628年-630年在位)。
阿尔达希尔三世是戈巴德二世之子,在成为国王时只有7岁。他是强悍的国王霍斯劳二世(胜利者)遭贵族谋杀后,伊朗国内一片混乱的时期被推上王位的诸多挂名君主之一。两年之后,阿尔达希尔三世被以库斯老二世的将领沙赫尔巴拉斯为首的贵族们杀害。他在历史上没有起到任何大的作用。
25.伊嗣俟三世
伊嗣俟三世(?-651年)也称叶兹底格德三世,《旧唐书》作伊嗣侯,《新唐书》作伊嗣俟,是波斯萨珊王朝末代君主。632年6月16日即位。636年11月,波斯军队在卡迪西亚会战中惨败,次年阿拉伯人攻陷首都泰西封,伊嗣俟被迫逃亡东方。651年在中亚木鹿城遇刺身亡。萨珊王朝灭亡。其子俾路斯逃往中国唐朝。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阿夫里格王朝

阿夫里格王朝(公元305年至995年)(波斯语:آفریغیان-آلآفریغ)是说花剌子模语(Chorasmian,Khwarezmian language)的本土伊朗王朝,统治著古代的花剌子模(Chorasmia)王国,直到公元995年为止。随着时间的演进,他们曾经尊奉萨珊帝国,嚈哒(Hephthalite Empire),古突厥(Göktürk Khaganate),倭马亚王朝(Umayyad Caliphate),和伽色尼的马哈茂德为宗主国。
1.来源
比鲁尼(Al-Biruni)是出生于花剌子模(Chorasmian)的当地学者,他列出 22 位阿夫理格王朝成员,统治时间总共 690 年,平均每位统治者的统治年代为31年。据他介绍,阿夫理格王朝从公元305年开始统治,中间被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屈底波•伊本•穆斯林(Qutayba ibn Muslim)在回历 93年/公元 712年征服,直至回历 385年/公元 995年被窜起而敌对的马蒙王朝(Ma'munids)推翻。伊斯兰时期之前有关阿夫理格王朝的主要资讯也是来自比鲁尼(Al-Biruni)。 比鲁尼(Al-Biruni)提到了有关这个朝代的资讯产生空白的部分原因。
比鲁尼(Al-Biruni)指出:
“ “当哈查吉•伊本•优素福(Al-ḤajjājibnYūsuf)麾下的屈底波•伊本•穆斯林(Qutayba ibn Muslim)被派往花剌子模(Khwarazmia)做军事远征,进行第二次征服,他迅速杀处决以花剌子模语(Khwarazmian)写作,以及了解花剌子模(Khwarazmian)传统,历史和文化的人 。然后,他也杀光所有的琐罗亚斯德教教士,焚烧和废弃了他们的经书,直到逐渐地只剩下文盲,这些人对于写作一无所知,因此这个地区的历史就大都被遗忘。” ”
有人提出,“ Afrigh”是阿拉伯化的波斯语“ Abriz”(آبریز “ Abriz” 是水流之处,指的是花剌子模的地理环境,以及其丰富的水域)。然而,帕尔维兹 阿兹凯(Parviz Azkai)博士在他对比鲁尼(Al-Biruni)的《古代民族编年史》(Chronology of Ancient Nations,或原文书名直译成英文 The Remaining Signs of Past Centuries)的注释里面解释说,这是一种流行的词源。 Azkai 解释说,Afrigh 的原字是 Ap-Air-ig,意思是源自雅利安人(Aryan)的后裔:ap 或 af 与“ afrashtan”(波斯语:افراشتن)中的涵义相同,源自,抚育的意思(to raise);air 是 Aryan 的字根,Iraj 和 Eran/Iran(雅利安的土地,land of Aryan)中所见相同; -ig是伊朗语言中的关系字字尾,与英语中的 “ -ic” 或法语中的 “ -ique”同词源。
2.王国
古老的伊朗人的王国花剌子模(Khwarazm)一直是由首都设在凯特的古老家族阿夫理格(Afrighids of Kath)统治,直到公元995年。花剌子模(Khwarazm,古称 Chrasmia),处于下阿姆河灌溉良好且农产丰富的地区。四周被草原和沙漠所包围,在地理上与其他文明地区隔绝。这种隔离使它得以保持独立的独特伊朗语言和文化。花剌子模(Khwarazm)是早期发展出伊朗文明的地区之一,当地出生的历史学者比鲁尼(Al-Biruni)追溯了那儿的文明到公元前一千年之前。在公元8世纪以前,有少数成效不大的阿拉伯人,从大呼罗珊(Greater Khorasan)和河中地区(Transoxania)发动对花剌子模边缘的攻击。但是到了公元712年,屈底波•伊本•穆斯林(Qutayba ibn Muslim)得以介入阿夫理格王朝国王和他的兄弟 Khorrazad 之间的内战。比鲁尼(Al-Biruni)指出,总共两次阿拉伯人的入侵导致了巨大的破坏。一旦阿拉伯人撤出后,阿夫理格王朝国王又重新在花剌子模(Chorasmia)中恢复统治,他们继续坚守其祖传信仰,根据比鲁尼(Al-Biruni)的说法,这就是琐罗亚斯德教。为了抵抗阿拉伯人,当地的国王继续与附近的的伊朗人小国君王,粟特商人,甚至是土耳其人,以及中国人结盟。
花剌子模就隐约处于穆斯林的宗主地位之下,但是直到公元8世纪末或9世纪初,一位阿夫理格王朝国王才首次皈依伊斯兰教,并以流行的皈依者名字“阿卜杜拉(Abdallah,上帝的奴隶)”出现。在公元10世纪,,居住在阿姆河(Oxus)左岸古尔根(Gurganj)的 Ma'munids 的当地家族,由于从事贸易商队经营,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公元 995年,他们用暴烈的方式推翻了阿夫理格王朝,建立马蒙王朝(Ma'munids),而承袭花剌子模国王(Khwarazm Shah)的传统头衔。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个地区的宗主国变成萨曼王朝,然后再转为伽色尼的马哈茂德。从那时起,虽然花剌子模国王(Khwarizm Shah)的头衔一直维持到公元15世纪, 蒙古族(Turco-Mongolian)的入侵和蒙古帝国(Turco-Mongol dynasties)的长期统治取代了该地区的伊朗特色。
3.宗教
人们普遍认为,直到公元9世纪这个王朝的第18位国王阿卜杜拉 伊本 托卡斯巴达(Abdallah ibn Torkasbatha)统治时期之前,阿夫理格王朝君主都是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但是,他们的琐罗亚斯德教信仰与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信仰有所不同,他们的是花剌子模琐罗亚斯德教与当地异教(paganism)之间的混合体。俄国考古学,人种学者托尔斯托夫说,花剌子模人像他们的粟特人的亲戚一样,也为他们似乎崇拜的伊朗神话英雄西娅瓦什,为植物而举行仪式和献上牺牲。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巴文德王朝

巴文德王朝为存在于七世纪的伊朗古王朝,统治区域约为伊朗北部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一带。他们自七世纪起就以游击战等方式抵抗伊斯兰教及穆斯林武力的进入,此对峙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才告结束。
巴文德王朝(Bavand)(波斯语:باوندیان)(也可以拼为 Bavend),或简称为Bavandids,是伊朗的一个王朝,从公元651年到1,349年统治现今伊朗北部的塔巴里斯坦(在现今马赞达兰省)的部分地区,他们一直是在彻底独立,或屈从于更强大的地区统治者作附庸,两者之间交互轮替。
1.起源
这个王朝王族的血统可追溯到,据称他是萨珊帝国(Sasanian)王子卡乌斯(Kawus)的孙子,卡乌斯是帝国皇帝霍斯劳一世(Khosrow I)的兄弟,[1][2] 两位兄弟是皇帝卡瓦德一世的儿子(统治期间公元488年–531年),据说巴甫(Bav)在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时期逃到了塔巴里斯坦。他召集周围的当地人,击退阿拉伯初期的攻击,并统治了十五年,直到他被瓦拉什谋杀,之后瓦拉什统治该地区委八年,巴甫(Bav)的儿子设科哈勃一世在塔巴里斯坦东部山脉的邳陵(Perim)立足,这区域后来成为他们家族的领土。然而,德国历史学者马考特提出了对传说中的巴甫(Bav)另一种身份来源的看法,说他是6世纪末期,来自雷伊(Ray)的琐罗亚斯德教教士(“ magian”美赞)。当代学者 Parvaneh Pourshariati 在重新审视萨珊帝国的晚期历史时,断言这个巴甫(Bav)是伊朗七大家族中的阿杜巴达甘的齐克家族(House of Zik)几位成员的混合体:霸威(Bawi),霸威的孙子韦斯塔姆,和霸威的曾侄子法鲁克扎德。她还重建了7世纪中叶的事件,在达布依王朝的法鲁克罕大帝征服塔巴里斯坦,让当地的几个地方统治者成为附庸之前,这是伊朗七大家族中的两个敌对家族,阿杜巴达甘的齐克家族(House of Zik)和 纳哈万德的卡伦家族(House of Karen)之间的内战。然后达布依王朝统治这里,直到公元760年阿巴斯王朝征服这个地区。
2.历史
在阿拔斯王朝征服这个地区之后,巴文德王朝与其统治者撒文一世才一起进入文字历史,在后来的传统中,他被记载为设科哈勃一世的曾孙。[1] 王朝通常分为三个主要分支:第一个分支,卡宇斯亚(Kayusiyya),以 Kayus ibn Kubad 的名字命名,这名字是卡瓦德(Kavad)阿拉伯语的称法,卡瓦德(Kavad)是这个家族的传奇祖先 Kawus 的儿子,卡瓦德(Kavad)的统治时期为公元665年至1,006年,这一分支的统治到 恰巴斯的时代终止。此后,这一分支的几位成员继续在几个小地方统治,于是第二个分支,即伊斯帕巴第亚 (Ispahbadhiyya)于公元1073年兴起。建都在萨里(Sari),统治范围扩展到吉兰(Gilan),雷伊(Ray)和库米斯(Qumis)以及塔巴里斯坦,但它们基本上是塞尔柱人的附庸,后来则是花剌子模(Khwarezmshahs)的附庸。这个分支在公元1,210年因统治者鲁斯塔姆五世被谋杀而终结,花剌子模(Khwarezmshah)的 阿拉乌丁•摩诃末(Muhammad II)直接控制了这个地区。第三个分支,称吉那科瓦利亚(Kinakhwariyya)在蒙古族入侵后所造成的混乱状态时,于公元1,237年建立,,它一直是蒙古帝国的附庸,王朝持续到公元1,349年结束。
3.卡宇斯亚(Kayusiyya)分支
达布依王朝陨落之后,有两个主要的地方性王朝存留在塔巴里斯坦:东部山区的巴文德王朝(Bavandids)和占据达布依王朝遗留在中央和西部山区领土的卡伦尼德王朝(Karenids)。两个王朝都声称源自萨珊帝国皇族的血统,也沿用他们的封号称谓,巴文德王朝称自己为“塔巴里斯坦国王”,卡伦尼德王朝则自称为伊斯巴巴德(元帅)(ispahbadh)。
撒文一世与卡伦尼德王朝统治者范达德 霍尔莫兹德(Vandad Hormozd)一起对穆斯林的统治,以及由阿巴斯王朝(Abbasid)总督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Khalid ibn Barmak,公元768年-772年)在当地展开的伊斯兰化和定居做反抗。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调离后,当地的统治者率领人破坏了他在高地建造的城镇,虽然当地统治者在公元781年宣誓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忠诚,但到公元782年,他们又发动了全面的反穆斯林武装行动,直到公元785年萨伊德 哈勒西(Sa'id al-Harashi) 带领4万部队进入该地区,才告平定。此后当地统治者与在低地的阿拔斯王朝的总督关系有所改善,但巴文德王朝和卡伦文德王朝统治者仍然团结一致,反对穆斯林侵入高地,他们甚至禁止往生的穆斯林埋葬在高地。独立的反抗事件,例如杀害阿拔斯王朝的收税人也曾发生。但是,当这两个小王朝的统治者被召,在公元805年觐见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时,他们允诺效忠,缴纳税款,并被迫将他们的儿子留作为期四年的人质。
撒文一世在公元817年去世,由他的孙子沙里亚一世(Shahriyar I)继承,后者设法将卡伦尼德王朝的统治者马兹雅驱逐。马兹雅逃往阿拔斯王朝皇帝马蒙的朝廷,皈依为穆斯林,并在公元822年/23年在阿拔斯王朝(Abbasid)总督的支持下返回,并进行报复:沙里亚一世的儿子和继任人沙普尔被击败,并遭杀害,马兹雅统一了高地。他日渐强大的势力使他与阿莫勒(Amol)的穆斯林定居者发生冲突,但他还是能够占领这座城市,并让阿拔斯王朝承认他对整个塔巴里斯坦地区的统治。然而,最终他与阿拔斯王朝在呼罗珊的总督,阿卜杜拉 伊本 塔希尔发生争执,并于公元839年被阿卜杜拉 伊本 塔希尔(Tahirids)俘虏,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被接管。巴文德王朝趁这个机会夺回祖先土地:沙普尔的兄弟喀林一世因为协助阿卜杜拉 伊本 塔希尔(Tahirids)击败马兹雅(Mazyar),从而获得了他兄弟遗留的土地和王室头衔。 在公元842年,喀林一世皈依伊斯兰教。
塔巴里斯坦当地人在这段时期迅速的伊斯兰化。大多数人接受逊尼派伊斯兰教,但什叶派也开始传播,尤其是在阿莫勒(Amol)以及戈尔甘(Astarabad and Gurgan)的邻近地区。因此,在公元864年,一位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后裔阿里德,哈桑 本 扎伊德(Hasan ibn Zayd,阿里德王朝的创立人)被邀请到塔巴里斯坦,并在德莱木(Daylamites)家族的支持下控制了这个地区。巴文德王朝一直坚决反对阿里德王朝的存在,喀林一世的孙子鲁斯塔姆甚至为此赔了性命:公元895年,阿里德王朝(Alid)的支持者拉芬本 哈特哈马将鲁斯塔姆折磨致死。逊尼派的萨曼尼德人在公元900年赶走阿里德王朝统治者,但在公元914年,哈桑 本 扎伊德(Hasan ibn Zayd)的亲戚哈桑 乌特鲁什(Hasan al-Utrush)设法赶走萨曼尼德人,恢复阿里德王朝对塔巴里斯坦的控制,甚至迫使巴文德王朝和卡伦尼德王朝接受他的统治。
13世纪塔巴里斯坦的历史学者伊本 伊斯凡迪亚尔(Ibn Isfandiar)和当地的另一位历史学者马拉希(Mar'ashi)的作品详细介绍了巴文德王朝的历史,这些作品属于当地历史流派,在公元1,000年后在伊朗广受欢迎。我们知道,通过齐亚尔(Ziyar,齐亚尔王朝的创立者)的父亲马丹萨(Mardanshah)与一位巴文德王朝国王的女儿的婚姻,他们与齐亚尔王朝(Ziyarid dynasty)有亲戚关系。在整个塞尔柱帝国(Seljuq)和蒙古帝国时期,巴文德(Bavandi)王朝的王位显然仍在传承。据报导,他们最伟大的国王之一沙 加兹 鲁斯塔姆(Shah Ghazi Rustam)重创在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逐渐崛起的伊斯玛仪派(Ismailis),同时巩固他们在里海各省的统治权力。 当地被蒙古族征服后,巴文德王朝继续统治塔巴里斯坦,有时还包括德莱木。最终,在公元1,350年左右,当时巴文德王朝的旁支的,阿夫拉迪亚王朝(Afrasiyab dynasty)的基娅 阿夫拉迪亚(Kiya Afrasiyab)设法杀害文德王朝国王塔巴里斯坦的哈桑二世,第三个分支的统治也告终。
4.文化
巴文德王朝(Bavandids)强调了他们拥有萨珊帝国的血统。早在公元13世纪初,他们的加冕礼就被认为源自遥远的过往,13世纪伊朗历史学家伊本 伊斯凡迪亚尔(Ibn Isfandiar)曾有详尽描述。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塔希尔王朝

塔希尔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طاهریان)是在820年至872年间统治大伊朗东部、呼罗珊地区(今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土库曼及乌兹别克部分地区)的波斯王朝。塔希尔王朝是由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部下的将军塔希尔•伊本•侯赛因(Tahir ibn Husayn)建立,阿拔斯王朝将呼罗珊东部地区送给塔希尔以回报他对王朝的支持。塔希尔王朝的首都设在梅尔夫,后来迁至尼沙普尔。虽然塔希尔王朝在名义上臣服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但是塔希尔王朝的统治者在实际上是独立的。
1.历史
塔希尔是波斯人,先祖为阿拔斯王朝效力,袭任呼罗珊长官。他由阿拉伯之胡扎阿部落收养成人。在马蒙治呼罗珊时,塔希尔任部将,因善战颇得马蒙赏识。在马蒙与其兄阿明争夺哈里发之位的斗争中,塔希尔指挥作战,打败阿敏军队,811年攻下巴格达,杀死阿敏,813年拥立马蒙为哈里发。因立殊功,被马蒙赐予“祖•叶米奈因”(即两手俱利者)称号,并受命统治伊拉克地区。820年,马蒙任命塔希尔为波斯和东方行省总督,赐以呼罗珊领地的世袭权,统辖巴格达以东广大地区,以木鹿城为首府。822年他下令辖地的穆斯林在主麻日念呼图白时,不再为哈里发祝福,而提自己的名字,并在其铸币上不再铸哈里发名字,即宣告独立,为阿拔斯王朝时地方势力割据王朝之始。
塔希尔暴卒后,马蒙任命其子泰勒哈袭总督位,仍以哈里发臣属施行统治,按规定交纳赋税。830年,阿卜杜拉(830~844)继埃米尔位后,将首都迁至内沙布尔。他深受哈里发马蒙宠信,兼任伊拉克、巴格达等地要职,其统治地区除呼罗珊地区外,还包括赖伊、塔巴里斯坦和克尔曼等地,将版图扩张到印度边境。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奖掖伊斯兰学术文化的发展,曾对什叶派采取宽容政策,为王朝强盛时期。他支持在河中地区的藩臣波斯人萨曼家族将领传播伊斯兰教,摧毁拜火教和佛教势力,力抗异教之突厥人的入侵。
穆罕默德•艾布•塔希尔(862~873在位)继埃米尔位时,王朝日渐衰落,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境内各族人民和教派多次发动起义,反抗王朝的残酷统治。兴起于锡斯坦的萨法尔王朝,趁塔希尔王朝内乱之时占领呼罗珊东部。873年,萨法尔王朝军队攻占内沙布尔,塔希尔王朝灭亡。
2.文化
王朝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教法官协助统治者执法,对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采取压制政策。木鹿和内沙布尔建有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图书馆,为王朝的宗教文化中心。王朝统治者多爱好文学、艺术和科学,鼓励发展教育,宫廷庇护和赞助诗人、学者,穆斯林法学家编有管理农业水利章程《河渠书》,对发展波斯伊斯兰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
3.埃米尔列表
统治中心在呼罗珊
塔希尔•伊本•侯赛因 (820~822)
塔尔哈•伊本•塔希尔 (822~828)
阿卜杜拉•伊本•塔希尔 (828~844)
塔希尔•伊本•阿卜杜拉 (844~862)
穆罕默德•伊本•塔希尔 (862~873)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法尔王朝

萨法尔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صفاریان;英语:Saffarids)是在861年至1003年统治今伊朗中部和东南部、阿富汗全部及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斯坦、信德地区的波斯王朝,首都设在位于今阿富汗的扎兰季。
萨法尔王朝是由一位出身卑微的男子耶古卜•伊本•莱伊斯(Ya'qub bin Laith as-Saffar)创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原本是一名铜匠,后来成为了军阀,征服和控制了锡斯坦地区、阿富汗全境、今伊朗中部和东部及巴基斯坦部分地区。萨法尔王朝以首都扎兰季为据点向东面和西面扩张,他们在873年推翻了塔希尔王朝,并吞并了呼罗珊。在耶古卜逝世时,萨法尔王朝已占据了喀布尔地区、信德、吐火罗、莫克兰(俾路支地区)、克尔曼、法尔斯及呼罗珊,但却未能成功占领巴格达。
耶古卜逝世后,萨法尔王朝的统治并没有长时期延续下去,他的弟弟和继承人阿慕尔•本•莱伊斯(Amr bin Laith)在900年被萨曼王朝的伊斯梅尔•萨马尼(Ismail Samani)击败,阿慕尔•本•莱伊斯被迫交出大部分的领土,萨法尔王朝只能控制锡斯坦,他及继后的王朝继承人沦为萨曼王朝的附庸。
创建者为叶尔孤白•伊本•莱伊斯•萨法尔(867~879在位),因其出身铜匠(即萨法尔),故以其为王朝名,一共传7个埃米尔,统治135年。叶尔孤白为波斯东部锡斯坦之卡尔宁镇人,曾参加由亡命者组成的军事组织,兼事抢劫。 在参与镇压锡吉斯坦哈瓦利吉派暴动中有功,861年被总督任命为驻军司令。
867年,他据有锡吉斯坦全境,自立为埃米尔,以示独立,以疾陵城(扎博勒)为首都,建立萨法尔王朝。此后进行扩张,先攻占塔希尔王朝的赫拉特和克尔曼,继而向东进攻法尔斯,远至今阿富汗斯坦伽兹尼。
871年他派代表朝见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表示忠顺臣服。为阻止其西进,哈里发将其所占之地作为采邑赐封,并任命他为该地区长官。
873年,他率军攻占塔希尔王朝首都内沙布尔,俘获末代埃米尔穆罕默德•艾布•塔希尔,灭塔希尔王朝,并迁首都于内沙布尔。
875年,他占领赖伊,并打败塔巴里斯坦阿里后裔的齐亚尔王朝。
876年,他决心推翻哈里发政权,率军入侵巴格达,在底格里斯河岸的代尔•阿古勒之地,被哈里发之摄政王穆瓦法克率领的哈里发军队所击败,萨法尔退止巴比伦尼亚边界,两年后去世。
879年其弟阿慕尔•莱伊斯(879~900在位)继其位,仅据有波斯东南部一些地区。他向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表示忠顺,并多次贡以重金,哈里发仍承认他为所征服地区总督,兼领巴格达的军事长官。
898年,他又向河外地及呼罗珊扩张,夺取内沙布尔。
900年,在巴尔赫附近被萨曼王朝军队击败,被俘后解往巴格达被处死。后该王朝仍有3个埃米尔小邦相继统治锡吉斯坦。
1002年,被伽色尼王朝灭亡。
萨法尔王朝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封建国家,其政权靠庞大的军队支撑,王朝国库收入多用于军队开支。宫廷和各地官员均由王室成员和波斯人充任,行政制度效法塔希尔王朝。王朝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阿慕尔统治时,下令穆斯林在主麻聚礼念呼图白时不再为哈里发祝福,而为他祈祷,并自称是“穆斯林的长官”。王朝以波斯文为官方通用文字,宗教活动中用阿拉伯语,并倡导学者用波斯语进行文学创作。
王朝统治者对中亚和波斯穆斯林每年去麦加朝觐派兵予以保护,向麦加圣寺屡以重金施舍,享有声誉。
埃米尔列表:
统治中心在锡斯坦
雅各比•伊本•莱斯 (867~878)
阿姆鲁•伊本•莱斯 (878~900)
阿布•哈桑•塔希尔•伊本•穆罕默德 (900~908)
莱斯•伊本•阿里 (908~910)
阿布•阿里•穆罕默德•伊本•阿里 (910~923)
阿布•加法尔•艾哈迈德•伊本•穆罕默德 (923~963)
阿布•艾哈迈德•哈拉夫•伊本•艾哈迈德 (963~1002)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曼王朝(上):历史

萨曼王朝(Sulala Samaniyya),又称萨曼帝国。 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波斯—伊斯兰教中央集权封建帝国(874~999),10世纪成为当时中亚乃至世界军事强国之一,其领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以及伊朗大部分,与西部的布韦希王朝遥相呼应。
1.历史
萨曼王朝由中亚河中地区总督纳斯尔•伊本•艾哈迈德(Nasr ibn Ahmad,874~892在位)奠基,波斯文化在此期间复兴,并加入新的内涵,为波斯文化圈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王朝得名于建立者的曾祖萨曼•胡达。萨曼王室是波斯萨珊王朝君主巴赫拉姆六世的後裔,而巴赫拉姆六世则属於帕提亚七大氏族之一的米伦家族。原信奉拜火教,后改信伊斯兰教。
萨曼之孙艾哈迈德等兄弟4人效忠于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蒙,曾协助阿巴斯王朝军队平定拉菲之乱有功,约于820年左右被马蒙分别任命为管治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塔什干和赫拉特城的军事长官。
后由塔希尔王朝节制,保持原职,一共传1个总督、9个埃米尔,合计10个君主,统治125年。
873年,塔希尔王朝灭亡后,艾哈迈德统一治理河中地区。874年,其子纳斯尔•伊本•艾哈迈德被哈里发任命为河中地区总督,为萨曼王朝之始。
纳斯尔之弟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892~907在位)是萨曼王朝政权的真正创建者。他以布哈拉为首都,正式称“埃米尔”,宣告独立,名义上仍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仅向哈里发奉献贡物,报告军务。他效法古波斯与哈里发宫廷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和军事制度,确立了王朝与辖地的隶属关系。
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公元893年,大举发兵中亚,进攻突厥人的喀拉汗王朝,萨曼波斯的军队兵锋正盛,连续击溃突厥军队,相继攻克苏坎特、怛罗斯等突厥人城市,占据费尔干纳,迫使可汗奥古尔恰克将首都迁至喀什噶尔,这一事件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标志着中亚伊斯兰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并开启了突厥语族伊斯兰化序幕,在许多历史著作中也有反应。伊本•阿西尔( Ibn Athir) 的《全史》、阿勒玛伊•喀什噶尔的《喀什噶尔》及12 世纪人萨姆阿尼(Sam‘ani) 的《世系书》(Kitab Ansab) 等书均有记载。
《全史》将这一战事系于伊斯兰历224 年(= 839 年) 条,其文称:892 年, 精明强干的伊斯玛仪成为埃米尔后,波斯帝国始再度复兴。这期间,伊斯玛仪又发动了对七河地区的征伐战争。《塔巴里编年史》记述道: 这一年,传来了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出战并征服了突厥国家的消息,其中提到(征服) 了其王之城,俘虏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哈屯”以及近万人,杀死了其中许多人,缴获了多得不知其数的牲口,每个穆斯林战士得到一份一千迪尔汗的战利品。有关这一战事的记载,亦见于伊本•阿西尔的《全史》和纳尔沙赫(? ~ 959 年) 撰写的《布哈拉史》。《布哈拉史》第86~ 87 页还记载说,怛逻斯的艾米尔带着许多迪赫坎(Dihqan) 即领主出降,接受了阿拉伯人的宗教。怛逻私的一座大教堂被改成一座大清真寺,并在做礼拜读呼图白时念埃米尔伊斯玛仪与哈里发穆阿台迪德的名字。伊斯玛仪带着大量战利品返回布哈拉。
此外,马苏迪《黄金草原》第3284 节亦有记载:这一年(893~ 894) ,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在兄弟纳赛尔去世和他自己受任治理霍拉桑之后, 前往突厥人之地,征服了其城市中被形容为王城的城市,俘虏了君王之妻哈屯以及15000 突厥人,杀了其中的1 万人。据说,这个君王称Tunkasi ,该名称曾是每一位统治该国家的君主的标志。
在此之后,伊斯玛仪又于903年消灭萨法尔王朝,取得波斯东南部地区的统治权,继而征服了阿富汗山地许多独立的地方小邦,其统治势力远达怛罗斯、花剌子模、塔巴里斯坦与戈尔甘等地。他励精图治,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商业,奖掖伊斯兰学术文化,被后世史籍誉为“信仰虔诚、宽仁贤明的君主”。
在纳斯尔二世(913~943在位)时,由宰相贾伊汗尼和巴勒阿米先后辅佐,将王朝统治的中心由中亚地区转向波斯东部,他加强中央政权和军队建设,镇压了王室内部和什叶派、哈瓦利吉派所发动的叛乱,巩固了王朝的统一。
他拨款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调整赋税,鼓励商业和对外贸易,奖掖学术,境内经济繁荣,文化事业昌盛,为萨曼王朝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波斯西部信奉什叶派的布韦希王朝崛起,长期威胁萨曼王朝西境的安全,霍拉桑地区叛乱频仍。
王朝后期,几任埃米尔即位时年幼,宫廷实权由“古拉姆将军”(突厥奴隶近卫军高级军官)掌管,突厥军官为各省的统治者,实行割据。这时突厥人建立的喀拉汗王朝在中亚兴起,屡次击败萨曼王朝军队,占领中亚部分地区;阿姆河以南地区由其原霍拉桑突厥总督阿尔普特勤建立的加兹尼王朝夺取。
在阿卜杜勒•马利克二世执政时,国土大多丧失,战乱频起,国政由加兹尼王朝苏丹马赫穆德所支配。999年10月喀拉汗王朝伊利克•纳斯尔汗率军从喀什噶尔进入河中,未遇任何抵抗攻占首都布哈拉城,阿卜杜勒•马利克被俘囚禁,后死于狱中。其领土被喀拉汗王朝和加兹尼王朝所瓜分,萨曼王朝遂亡。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齐亚尔王朝

齐亚尔王朝,10世纪在伊朗建立的伊斯兰王朝(928~1077年)。创建者为马尔达维奇•本•齐亚尔(928~934年在位)。他利用萨曼王朝部分军队叛乱之机,夺得伊朗塔巴里斯坦地区,后将里海沿岸的戈尔甘和马赞德兰诸省置于王朝的控制之下。935年,第一任君主马尔达维奇被害身亡,其弟扎希尔•道莱•沃什马吉尔继位,但此时王朝已日渐衰败,难以对付强大的波斯人的萨曼王朝,被迫承认其宗主权,而作为臣属管辖原王朝领地。11世纪中叶,土克曼人崛起,侵入并占领了马赞德兰,齐亚尔人逃往里海南岸的山区。该王朝在沃什马吉尔之子卡布斯统治时曾一度臣属于伽色尼王朝,1077年为土克曼人所灭。
齐亚尔王朝(英语:Ziyarids)是928年至1043年统治里海沿岸戈尔甘及马赞德兰地区的伊朗王朝。马尔达维季(Mardavij)是王朝的创建者,他从萨曼王朝军队骚乱当中乘乱控制波斯北部,又将势力扩张至哈马丹及伊斯法罕。
中世纪的重要科学家比鲁尼得到齐亚尔统治者卡布斯(Qabus)的支持,比鲁尼在1000年将其著作《编年史》献给卡布斯,他又在戈尔甘观测到月蚀。
著名建筑物卡布斯之穹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这是其中一个在后伊斯兰时期仍残存、带有日期铭文的古建筑。卡布斯之穹主要由耐火砖组成,它是一个庞大的圆柱体,顶部呈圆锥形,塔高49米。有传卡布斯遗体曾置放在一个玻璃棺内,并悬放在卡布斯之穹内,玻璃棺由圆穹上伸出的铁链支撑。
统治者:
马尔达维季(928年-934年在位)
乌什姆吉尔(Vushmgir;934年-967年在位)
比苏通(Bisutun;967年-976年在位)
卡布斯(976年-1012年在位)
马努奇赫尔(Manuchihr;1012年-1031年在位)
阿努希尔万•沙拉夫•马阿里(Anushirvan Sharaf Ma'ali;1031年-1043年在位)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白益王朝

白益王朝(波斯语:آل بویه‎ Āl-e Buye,或译布韦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间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吉兰省)的德莱木人建立。王朝名称来自创建者白益。
934年白益第三子阿里占领法尔斯的都城设拉子。945年其弟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统治伊朗和伊拉克。
一般来说,三位最有权势的白益埃米尔乃是控制了法尔斯、吉巴尔及伊拉克的埃米尔。有时一位统治者可能管治多于一个地区,但没有任何一位白益埃米尔可以取得三个地区的控制权。
后因王族内部斗争和东罗马帝国以及塞尔柱人的相继入侵,政权削弱。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白益王朝结束。
1.历史
布韦希王朝(Buwayhid Dynasty, 945~1055)是统治伊朗西南部和伊拉克的伊朗封建王朝。别名布耶王朝。王朝建立者阿里之父名布韦希(Buya),因以为王朝名。
布韦希是里海西南岸山地德莱木人酋长,有三子:阿里('Ali)、哈桑(al-Hasan)和艾哈迈德(Ahmad)。约 934 年,阿里占法尔斯,以设拉子为都城。此后数年,该家族先后占领伊斯法罕、胡齐斯坦和克尔曼。945 年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于是成为布韦希家族傀儡。实际上王朝权力掌握在长兄阿里手里。阿里死于949年,遗命以哈桑之子继位,即阿杜德•道莱('Adud al-Daula)。
阿杜德•道莱采用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的诸王之王(Shahanshah, "King of Kings")称号。他统治期间(949~983),布韦希王朝达于极盛,领土广阔,几乎与萨珊时期相当。他在设拉子附近的库尔河上修筑有名的埃米尔拦河坝;在巴格达和设拉子设立图书馆、学校和医院,奖励诗人和学者,使设拉子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在宗教政策上,他一方面利用代表逊尼派的哈里发的名义统治国土,另一方面又举行纪念什叶派殉道者的公开仪式,并为纳杰夫的传为第 4 代哈里发阿里的坟墓修建陵庙,表示他忠于德莱木人固有的信仰。阿杜德•道莱死后,布韦希朝急剧衰落。突厥族和德莱木军人之间的矛盾,布韦希家族的内讧,使国土陷于分裂。1055年塞尔柱人(Seljuks)进入巴格达,布韦希朝灭亡。
2.统治者列表
国土由艾哈迈德•伊本•白益的三个儿子及其后代分治。
(1)法尔斯省的迪亚立麦王朝
姓名 在位时间
Emad o-dowleh Abol Hasan 932年─939年
Azad o-dowleh 939年─982年
Sharaf o-dowleh 982年─989年
Samsam o-dowleh 989年─998年
Baha o-dowleh 998年─1012年
Soltan o-dowleh 1012年─1024年
Emad o-dowleh Abu Kalijar 1024年─1048年
Malek Rahim Abu Nasr Khosrow Firuz 1048年─1055年
(2)胡齐斯坦、伊拉克和克尔曼的迪亚立麦王朝
姓名 在位时间
Mo'ez o-dowleh 932年─966年
Azad o-dowleh Bakhtiar 966年─977年
Azado o-dowleh Abu Shoja' 977年─982年
Baha o-dowleh 989年─1012年
Soltan o-dowleh 1012年─1021年
Abu Kalijar Marzban 1043年─1048年
Ghavam o-dowleh 1012年─1028年
Abu Mansur Fulad sotoon 1048年─1056年
(3)哈马丹和伊斯法罕的迪亚立麦王朝
姓名 在位时间
洛克努•杜乌拉•阿布•阿里•哈桑•本•布益
Rokn o-dowleh 932年─976年
莫阿耶杜•杜乌拉•阿布•曼苏尔•布益
Mo'ayyed o-dowleh 976年─983年
法赫鲁•杜乌拉•阿布尔•哈桑•阿里
Fakhr o-dowleh 976年─997年
马吉德•杜乌拉•阿布•塔列卜•洛斯塔姆
Majd o-dowleh 997年─1029年
夏姆苏尔•杜乌拉•阿布•塔黑尔
Shams o-dowleh 997年─1021年
萨玛乌•杜乌拉•阿布尔•哈桑
Sama o-dowleh 1021年─1023年

3.艾哈迈德•伊本•白益
艾哈迈德•伊本•白益(?-?),是中世纪西亚白益王朝建立者阿里之父,王朝以其命名。国土由白益的三个儿子(阿里、哈桑、艾哈迈德)及其后代分治。
4.阿杜德•道莱
阿杜德•道莱(‘Adud al-Dawlah,936~983) 布韦希王朝统治者。阿杜德•道莱为称号,意为“国之股肱”。原名法纳胡斯鲁。其父为鲁克恩•道莱(意为“国家的栋梁”)。49年继其叔父穆仪兹•道莱为素丹,后被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蒂尔封为“诸王中之王”(Shahinshah)的头衔。娶哈里发塔伊尔之女为妻,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哈里发,结成政治联姻。
到979年,从其家族兄弟们的手里夺取被割据的诸小王朝的领土,重新统一了伊朗和伊拉克,恢复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繁荣。宫廷设在设拉子,并在巴格达建有豪华的官邸。美化和修饰巴格达城,修浚运河,创建阿杜德医院,附设学校培养医生,捐赠10万第纳尔作为经费。在许多城市修建了清真寺、宗教学校、医院和公共工程设施(水坝、道路、驿站、澡堂、客栈)。为伊拉克卡尔巴拉的阿里坟墓修建了建筑物和清真寺,作为朝觐圣地之一,并倡导纪念什叶派的节日。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对非什叶派的穆斯林和宗教学者允许各行其是,开展教义学术研究。在宫廷中任用基督教徒担任大臣和御医,并授权建设和修理了几座教堂和修道院。奖励和赞助伊斯兰学术文化,首都设拉子为东西方学者荟萃之地,宫廷聚集有不少著名诗人和学者。著名史学家米斯凯韦担任宫廷财政大臣,诗人穆泰纳比作颂诗为他歌功颂德,语法学家艾布•阿里•法西尔在他的赞助下编写成《语法解释》,将著作题赠给他,医学家阿里•麦朱西为纪念他而写成《王书》(一译《医学全书》)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加兹尼王朝(上):帝国发展

加兹尼王朝(963年-1187年),讹称伽色尼王朝,由突厥裔萨曼王朝原奴隶将军阿尔普特勤之女婿苏布克特勤(“可爱的王子”)创建(他是葛逻禄部奴隶),因都城加兹尼而得名。马默德苏丹(又译马哈穆德苏丹)时期强大,推翻萨曼王朝,统治遍及印度次大陆北部、波斯东部(莱伊与拉玛丹)、阿富汗和花剌子模,是西突厥斯坦形成的重要阶段。12世纪迁都拉合尔(位于现巴基斯坦),后灭于古尔王朝。
伽色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a1-Ghaznawiyun,962~1186)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统治中亚南部、伊朗高原东部、阿富汗、印度河流域等地伊斯兰王朝,又称“哥疾宁王朝”,“伽兹尼王朝”,极盛时期为中亚帝国,占据着伊朗大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中亚萨曼王朝的突厥族奴隶(专指宫廷近侍奴隶和禁卫军奴隶)出身的将领阿勒普特勤(阿尔普特勤)占领加兹尼,其子萨布克蒂金建立加兹尼王朝。首都在伽色尼(又译鹤悉那、哥疾宁、加兹尼,今阿富汗东南部的加兹尼)而得名。但名义上仍承认萨曼王朝的宗主权,直至999年。
伽色尼王朝仿效萨曼王朝的各项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由中央垂直管理各个地方。不过地方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对中央威权构成威胁,同时一些边远、偏僻地区由各个藩属、附属国、游牧部落头人等代理统治。
1.帝国发展
阿勒普特勤(阿尔普特勤AlbTikin,?~977)作为萨曼王朝宫廷近侍而甚受君主宠信,被擢升为禁军首长,961年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962年,他因不被君主信任而失宠,遂带领突厥军攻占伽色尼城,自立为“埃米尔”,建立伽色尼王朝。
其继任者是苏布克特勤(Subuktikin,977~997在位),他在位期间不断巩固其父打下来的基业,大力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生产,使得伽色尼王朝国力日趋鼎盛。他的儿子马哈茂德(971—1030,997~1030在位)以武功文治著称,在位时为伽色尼王朝极盛时期,他总共征服了约6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囊括了北印度、阿富汗、花剌子模和波斯大部分地区。后来的马哈茂德君主开始使用“苏丹”这一称号,这是伊斯兰国家第一次使用“苏丹”作为君主的称号。成为独立的君主,伽色尼发展成为一个帝国。他承认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的宗主权,哈里发卡迪尔(991~1031在位)册封他为“苏丹”,并赐予他“国家的右臂”的尊号。马苏德(Mas‘ud,1030~1040在位)统治时期,王室争权内讧,各省总督纷纷叛离,国势出现下滑趋势。
在胡斯鲁•马利克德统治下,帝国终为古尔王朝所灭,一共传6个埃米尔、14个苏丹,合计20个君主,统治224年。
2.文治武功
马哈茂德苏丹被认为是伽色尼王朝最优秀的君主,他在治国方面热衷于采用波斯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体制。他靠收夺私产来扩大国家土地,注意厘定税收制度,重垦荒田,兴修水利,奖励工商业。在文化方面他大力延揽人才。许多诗人、学者聚集在他的宫廷,受到庇护和优遇。
马哈茂德统治早期,乌古斯叶护国的一个名为塞尔柱克的土库曼酋长因为与叶护发生矛盾,而率领部众来到帝国北方避难,这部分土库曼人遂被称为“塞尔柱人”,伽色尼朝廷任命塞尔柱克家族世袭贝伊头衔,塞尔柱土库曼人在帝国北部领有一块水草丰美的牧场,成为守卫帝国北方边疆的雇佣军,为此后突厥语族大规模西迁开启了大门。公元1001~1024年 ,伽色尼王朝马哈茂德君主远征印度17次,远达恒河的卡瑙吉(卡瑙杰县),摧毁了印度西北部的封建王朝,并吞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旁遮普从此成为穆斯林地区。他北上联合喀喇汗王朝共同消灭花拉子模。去世前他向西占领莱伊(今德黑兰南部)及哈马丹,从而建立一个阿拔斯王朝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999年,马哈茂德联合喀喇汗王朝军队夹击萨曼王朝,攻陷梅尔夫及布哈拉,灭萨曼王朝。接着,伽色尼与喀喇汗约定以乌浒河(阿姆河)为界,中分了萨曼王朝的领土。1006年,喀喇汗王朝军队越过阿姆河进入巴尔赫平原,正在远征印度的马哈茂德回师北上,在巴尔赫平原用披甲战象部队以及“和田调的突厥歌”计谋打败喀喇汗王朝军队,征服花剌子模。
后又从布韦希王朝手中夺取赖伊和伊斯法罕,国势达到极盛时期。其辖地东起北印度,西至波斯西北部,北达乌浒河与咸海,南迄锡吉斯坦,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军事封建帝国。
3.王朝衰亡
马苏德(Mas‘ud,1030~1040在位)统治时期,王室争权内讧,各省总督纷纷叛离,国势转衰。此时,早先迁入帝国北方的塞尔柱土库曼人经过两三代的繁衍生息,已经分布于呼罗珊的各大城市之中,人丁兴旺,此时的塞尔柱贝伊——图格鲁克(图格里勒•贝格)是塞尔柱克的孙子,也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他洞察到伽色尼内部的分离,竖起大旗反抗苏丹。
1040年,伽色尼军与土库曼人在丹丹坎(丹丹坎战役Dandanagan,今中亚马雷附近)决战,伽色尼军溃败,图格鲁克(图格里勒•贝格)率领塞尔柱军趁势进入西亚,建立塞尔柱王朝,并于1055年控制巴格达哈里发,自立为“苏丹”。
伽色尼王朝日益衰落,逐步丧失了在波斯和中亚的大片属地,呼罗珊、花拉子模相继落入塞尔柱帝国之手,印度地区开始出现若干独立的穆斯林小王朝。1058年,伽色尼王朝的伊布拉欣继位,他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合格的外交家。在他在位的时候,伽色尼王朝稍稍恢复元气。伊布拉欣向塞尔柱强调两者之间的突厥血统的联系,通过结盟塞尔柱攻击印度土邦的外交手段,伊布拉欣让伽色尼王朝重新繁荣。在伊布拉欣统治伽色尼王朝40年后,其子马苏德三世继位。马苏德三世通过和塞尔柱联姻的方式巩固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死后,伽色尼王朝陷入了王位争夺战之中。
1117年马苏德三世的诸王子之一的巴赫拉姆沙阿通过向塞尔柱帝国屈膝的方式换来了塞尔柱苏丹桑加(艾哈迈德•桑贾尔)的援军并最终成为了苏丹。随后巴赫拉姆沙阿决定脱离塞尔柱的控制,然而反被塞尔柱人击败,伽色尼王国进一步衰弱。12世纪中叶兴起的廓尔王朝把伽色尼王朝排挤到旁遮普。
1149年,伽色尼城被赫拉特地区兴起的古尔王朝军队占领并焚毁,后又落入古兹突厥人之手,伽色尼王朝被迫迁都拉合尔(今属巴基斯坦)。12世纪70~80年代,又连遭古尔王朝军事进攻,白沙瓦及旁遮普地区先后失陷。
1186年,末代统治者胡斯鲁•马利克被古尔王朝军队击败俘获,拉合尔被占领,古尔王朝摧毁了伽色尼王朝在拉合尔的残余统治,伽色尼王朝遂亡。
4.君主列表
(1)埃米尔列表
阿布•阿斯豪格•阿立普塔琴(962年-963年)
阿斯豪格•本•阿立普塔琴(963年-966年)
比尔考塔琴(966年-972年)
庇利(972年-976年)
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976年-997年)
伊斯玛伊尔•本•索卜克塔琴(997年)
(2)苏丹列表
伽色尼的马哈茂德(997年-1030年)
穆哈马德(第一次在位1030年、第二次在位1040-1041年)
马苏德一世(1030年-1040年)
夏豪布•杜乌拉•阿布•法塔赫•马乌杜德•本•马斯乌德(1041年-1049年)
巴豪乌•杜乌拉•阿布•哈桑•阿里•本•马斯乌德(1049年)
马斯乌德•本•马乌杜德(1049年)
艾佐•杜乌拉•阿布•曼苏尔•阿布杜•拉希德•本•马赫穆德•本•索卜克塔琴(1049年-1052年)
贾玛鲁•杜乌拉•阿布•法兹尔•法鲁赫朝德•本•马斯乌德•本•马赫穆德(1052年-1159年)
扎希路•杜乌拉•阿布•穆扎法尔•易卜拉欣(1059年-1198年)
阿劳乌•杜乌拉•阿布•赛义德•马斯乌德•本•易卜拉欣(1098年-1115年)
苏尔坦努•杜乌拉•阿布•法塔赫•阿尔萨朗•肖(1115年-1118年)
耶敏努•杜乌拉•阿布•穆扎法尔•巴赫朗姆•肖•本•马斯乌德(1118年-1153年)
塔居乌•杜乌拉•阿布•薛乔厄•霍斯鲁肖•本•巴赫朗姆•肖(1153年-1160年)
萨劳居•杜乌拉•阿布•穆鲁克•霍斯鲁•马立克•本•霍斯鲁•肖(1160年-1186年)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加兹尼王朝(中):马哈茂德1

5.阿尔普特勤
阿尔普特勤或阿布•阿斯豪格•阿立普塔琴(?-975年),伽色尼王国奠基人,他是萨曼王朝一个突厥奴隶将军。他本来在呼罗珊一带生活后来被罢官,后来到阿富汗伽色尼赶走当地萨曼官员,自封称王。
萨曼王朝埃米尔阿布杜•马里克死后,新埃米尔把阿尔普特勤免职,他就带一群突厥人去阿富汗,在962年他就很少承认萨曼宗主权,他女婿苏布克特勤在977年正式建国。
6.苏布克特勤
阿布•曼苏尔•苏布克特勤,(942年-997年8月),被视为伽色尼王国创始人。他十几岁在萨曼王朝伽色尼总督阿尔普特勤手下作奴隶,后来娶了他的主人的女儿。他岳父死后,苏布克特勤成为新的统治者,他击败了当地印度教王国统治者贾亚帕拉,使他控制的领土扩大至现今巴基斯坦。
苏布克特勤大约942年出生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巴尔思罕一个葛逻禄部落,大约12岁因和邻部交战被虏卖给一位商人纳斯尔,最后卖给阿尔普特勤。当阿尔普特勤反叛萨曼王朝在伽色尼自别一部时,把他一起带走并提升为将军并把女儿嫁给他。
他即位后一系列军事行动主要对付周围的突厥和印度统治者,特别是喀布尔-夏希王朝。986-987年两国大战结果苏布克特勤最终胜利,势力直抵白沙瓦。他最终被在巴格达的哈里发认可为他统治地区的州长。
他死于997年,最初传位小儿子伊斯梅尔,但长子马哈茂德很快打败他即位。
7.伊斯梅尔
伊斯梅尔(?-?),萨曼王朝埃米尔苏布克特勤幼子,曾在997-998年短暂执政,他母亲是阿尔普特勤的女儿。
当时他父亲苏布克特勤在干预萨曼王朝内务后回程时在巴尔赫病死,他的异母兄长马赫穆德正在内沙布尔,他决定即位。
当时马赫穆德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回阿富汗伽色尼,打败了伊斯梅尔,把他关进古兹根一座城堡,他至死也没离开这城堡。
8.马哈茂德
马哈茂德 (Mahmud,971~1030)伽色尼王朝苏丹,著名军事家。一译“马默德”。出身于原突厥奴隶家庭,其父苏布克特勤为伽色尼王朝的创建者。早期曾任军队将领,协同其父征服呼罗珊等地。998年他27岁时承袭父位,集军政和司法大权于一身,实行君主专制统治。1008年在巴尔赫打败喀喇汗王朝军队,阻止了其入侵。在首都伽色兹城兴建壮丽的清真寺,创办第一所伊斯兰大学,建立图书馆和天文台,使伽兹尼城成为当时中亚的伊斯兰文化和学术中心。他执政时为伽色尼王朝的鼎盛时期。
(1)王朝崛起
古典时代,阿富汗人毫不起眼。在那段历史时期,阿富汗人接连被波斯帝国、巴特克里亚希腊人和贵霜帝国统治。就连万里之外的中国西汉王朝也通过代理人统治辐射了阿富汗的部分地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公元6世纪。随着遥远的阿拉伯半岛吹起伊斯兰教大征服的号角,新的命运之轮被推动起来。
皮肤黝黑,骑着骆驼的阿拉伯人突然从沙漠中冲出,让君士坦丁堡的首席公民和泰西封的万王之王,切身实地地感受到沙尘暴的恐怖威力。阿拉伯人占领了拜占庭帝国除了亚细亚半岛和欧洲以外的所有的领地,而波斯帝国则全境纳入其版图。
此后,阿拉伯人东进的脚步很快就冲入了河中乃至中属突厥斯坦,甚至最终和中国唐朝发生冲突,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军队击溃了高仙芝的唐胡联军。
但阿拉伯人的霸权也是盛极而衰。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阿拉伯征服之于阿富汗的意义在于帮助扫除周边了强权。不到百年,阿富汗本土就崛起了另一个强国。
伽色尼王朝的建立者阿尔普特勤最初以军事奴隶的身份寄居于萨曼王朝。当他官至阿富汗的内沙布尔总督时掀起了反旗,击溃原来主人萨曼王朝派来镇压的军队,占据阿富汗。
等到他的权势接触到阿富汗南部喀布尔,这座信仰印度多神教的城市时,又把印度教旁遮普派来驱逐的军队消灭了。旁遮普和萨曼的惨败,标志着伽色尼王朝的正式崛起。伽色尼第二任君主赛普可特勤(苏布克特勤Subuktikin)又继续东征呼罗珊西讨旁遮普,极大地扩充王国的版图。他死后王国版图北起乌浒河,东至白沙瓦,西抵呼罗珊。在征讨呼罗珊的过程中,王子马哈茂德表现得尤为突出,打垮当地的波斯贵族和多神教势力武装,得到了霍拉桑总督职位。
(2)夺取王位
不知为何,赛普特可勤的遗书里钦定幼子伊斯梅尔为王,但穆斯林国家的王位继承注定不会像东亚国家那般循序。阿富汗人遵循的是大自然的法则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年富力强,声名赫赫,又深得军心的马哈茂德当然不甘为牛后。他像自己的祖父一样扯起了反旗坐虎皮凳子,自立为王。在接到父亲死讯和弟弟在首都伽色尼登基的消息后,立即聚拢亲兵古拉姆,召集波斯封臣即伊克塔骑兵,征募城镇步兵。他还联络了一些河中的突厥部落,并雇佣了仍然滞留在霍拉桑附近的阿拉伯佣兵。
这样一来,他的帐下汇聚了一支多民族军队。这支部队有亲兵古拉姆重骑兵1000,装备精良的伊克塔封建骑兵8000。加上装备链甲和长枪以及弓箭的城镇重步兵5000,阿拉伯雇佣骑兵4000,突厥游牧骑兵10000,共计28000余人。兵贵神速,为了赶在伊斯梅尔整合国内势力之前将其击败,马哈茂德用骑乘步兵的方式运输他的步兵。
当马哈茂德所部飞奔到伽色尼城下时,伊斯梅尔尚未来得及召集他的全部力量。不过的伊斯梅尔方面已经聚拢到的军队据说将近其兄的两倍:25000名印度轻步兵,16000名伊克塔骑兵,古拉姆亲兵3000,甚至还有150头战象。双方的兵力都包括半数的辅兵。
在军力强大的弟弟面前,马哈茂德仅有的优势就是他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戎马经验。自信满满的伊斯梅尔选择出城迎战,这是印度-突厥式军队和波斯-突厥式的军队较量。两军在城外平原展开较量。伊斯梅尔将印度轻步兵和战象布置在中央,两翼是他的伊克塔骑兵,最后才是他的古拉姆卫队。马哈茂德采取了针锋相对的阵型,将他的重步兵布置在中央对抗战象,右翼是他久经征战的伊克塔骑兵,左翼是强横的阿拉伯雇佣兵和突厥游牧战士的组合,他自己和古拉姆卫队呆在阵线后方充当预备队。
战鼓齐鸣,杀声震天。最先交战的双方两翼的骑兵,万马奔腾血铁碰撞的场面好不壮观。马哈茂德的右翼那些能征惯战之士成功压制了敌人,可他左翼的阿拉伯雇佣军和突厥游牧战士却陷入了下风。那些装备低劣,光凭个人技艺厮杀的牧民难以抵抗得住封建骑士的冲击,他们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显然马哈茂德是希望雇佣军和牧民充当炮灰能够延缓出时间,以便他的右翼先击败左翼。
伊斯梅尔的印度轻步兵和战象在两军骑兵交战后也向前推进。密密麻麻的印度步兵环绕在两人高的战象四周显得骇人无比,而马哈茂德的中军显得无比单薄。战象一旦凿穿了马哈茂德的中军,届时他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然而马哈茂德早就让他的人做好准备,他的波斯重步兵装备得很好,身披链甲手执巨盾和长矛以及弓箭或标枪等远程武器。见多识广的马哈茂德熟知大象的习性,早就让他的弓箭手和标枪手在箭矢和枪头上系着易燃物。接下来事情的经过就如同罗马人和皮洛士在阿斯库路姆战役的交战一样,暴风骤雨般的火焰远程武器投射让战象发起了狂,这些庞然大物争相往相反的方向,象腿踩死踩伤不知多少印度人。印度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逃离队列躲避大象的踩踏。战象俨然变成自己队友的大杀器,伊斯梅尔的中军一片混乱。
关键时刻到了,马哈茂德立即命令他的中军出击。兵败如山倒的印度佬早已陷入混乱,波斯重步兵的出击有如一只铁拳砸在兔头上,印度人放弃了抵抗疯狂地向后方逃窜。马哈茂德又命令他的亲卫队乘胜追击,眼看就要杀到伊斯梅尔帐下。
虽说中军溃败,但伊斯梅尔还没有输掉战争,他只要把他的古拉姆投入还能稳住阵线,两翼仍然打得难解难分,鹿死谁手尚不好说。可惜伊斯梅尔看到他本来倚若长城的战象的崩溃后丧失了全部的勇气和才智,他抛弃了他的军队和王位逃跑了。

楼主:麟剑

字数:15537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2-09 16:12:47

更新时间:2020-04-20 09:27:30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