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世界古代君王谱》古伊朗君王谱〈长篇连载〉

《世界古代君王谱》古伊朗君王谱〈长篇连载〉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加兹尼王朝(下):马哈茂德2

(3)攻灭萨曼
击败了兄弟伊斯梅尔后,穆罕默德正式入主伽色尼,成为王国万里锦绣河山的惟一主宰。那一年他才27岁。
第二年(999年),马哈茂德又征伐萨曼王朝夺取锡斯坦,并与中亚喀喇汗王朝联合夹击,灭萨曼王朝,以乌浒河为界,中分了萨曼朝的领土。在巴格达摇摇欲坠的哈里发朝廷为了笼络马哈茂德,派出使节恭贺承认他的胜利,使节还带给他一件华贵的授权长袍,宣布哈里发赐予他国之右臂的头衔。
(4)蹂躏印度
击败西部强敌和得到哈里发的王国封赠书后,马哈茂德就开始策划入侵印度。他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给他留下丰厚的遗产:一支糅合波斯,突厥,阿拉伯,印度四个地区的特色的国际化军队。
伽色尼全国大概可以提供5万名伊克塔骑兵,数千名波斯重步兵,200头战象。同时一有战事王国还能征召大批志愿兵和招募北部的突厥部落,纵然数量庞大可纪律很差,这些人马是以辅助军的身份作为补充。同时统治者还拥有一支名为古拉姆的亲卫队,数量多达千人。这些人是后世马穆鲁克和奥斯曼近卫军的前身,训练有素战力强悍。另外,王国能够雇佣仍然游牧在内亚的阿拉伯战士。
印度北部是传统的大河农耕文明,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土地肥沃,盛产谷物,而在印度北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的是高度繁荣的城市文明。像拉合尔,白沙瓦,德里这些名城更是其中翘楚,城中人口密集,商品交易繁华,手工业欣欣向荣,遍布亭台玉宇和辉煌壮丽的宫殿。
不幸的是,印度北部的政治版图却是四分五裂的,充斥各种大大小小的王公。王公们各自为战互不统属,兼之素有隔阂动辄互相征伐,他们注定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远征。
公元1001年,马哈茂德第一次远征印度,目标是白沙瓦(白沙瓦之战)。白沙瓦被其碾碎,它的印度教统治者贾帕尔一世被装进笼子里送进马哈茂德的王帐。痛哭流涕的贾帕尔跪在马哈茂德的脚下亲吻他的鞋尖乞求宽恕,终于获得宽恕,改罚重金。玻璃心的贾帕尔无法接受自己的战败和被俘,没过几年纵火自焚。白沙瓦并入伽色尼王国。
公元1005年,马哈茂德第二次远征印度。这次他绕过旁遮普袭击木尔坦。木尔坦的统治者吓得惊慌失措,他向马哈茂德摇尾乞怜,宣布放弃其的异端信仰改宗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并承认伽色尼王国的宗主权,每年缴纳两万金狄尔汉姆作为贡赋。这个投降协议被接受。
公元1008年,马哈茂德第三次远征印度。惊恐万状的北印度王公结成了一个强大的同盟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两军在白沙瓦附近再次交战,这次马哈茂德只有3万人,他的对手却号称有10万之众和500头战象。
马哈茂德毫不畏惧,他大胆地进行骑步分离,让古拉姆卫队和波斯步兵固守挖掘了壕沟的营盘,骑兵则在营外保持机动。当印度人发现了马哈茂德的旗帜飘扬在营盘的上空,旋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特别是他们军中的3万名科卡尔人给予了马哈茂德军很大杀伤。饶是如此,马哈茂德依然冷静指挥他的步兵和古拉姆卫队打退了印度人的每次进攻。
两军相持不下,突然印度军横生突变,印度军队的战象不知为何发起疯来,扰乱了自己人的队列。松了一口气的马哈茂德抓住了机会,下令反击。营外的伽色尼骑兵伺机夹击了印度联军的两翼,印度人大败了。马哈茂德乘胜进攻了康格拉堡垒,缴获了仓皇撤退的印度联军留在堡垒里的军资。
公元1018年,马哈茂德已经开启了第12次远征印度。此次他深入印度腹地,兵锋直指葛那及(Kannauj曲女城)和摩偷罗(马图拉)。摩偷罗这座诞生过克里希那的多神教圣地被化为废墟,多神教庙宇尽数被破坏,无数市民沦为奴隶,全部金银财宝都掳掠一空。据说运输摩偷罗城的战利品的牲畜就有数千头。拉杰普特人的葛那及城幸免于难,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及时撤出了城市,向马哈茂德投诚并献出城中的所有财富。这一仗取得战利品需要上万头牲畜驮运,另外还有53000名俘虏被带走,在河中拍卖。
马哈茂德一生总共入侵了印度17次,劫夺古吉拉特富有的苏姆那特城(Somnath)的湿婆神庙,焚毁曲女城,一直侵至恒河流域,大小战不下百回,无一不以马哈茂德胜利告终。马哈茂德远征印度获得无数财货成为阿富汗文化发展的第一桶金,使阿富汗进入了全面黄金时代。他虽以偶像的破坏者的恶名声名远播,但是他对文化和科学的追求一样令人瞩目:
他采用波斯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他重垦荒田,兴修水利,奖励工商业,在铸造的钱币上称自己为“埃米尔”(即省督)。
他亲自参加学术讨论,以重金奖掖学术著述。
他资助波斯文学和绘画,优越的诗人总能在他的宫廷得到优渥的薪金。
他在首都建设了阿富汗第一所大学,给予大学大量财政补贴。
他在位时期,阿富汗的清真寺,宫殿,公共建筑例如慈善医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巴尔赫、赫拉特、坎大哈等经济文化名城就是在一时期兴起的。
(5)远征河中和波斯
马哈茂德在世时起,他的敌人除了南方的印度人,还有他的穆斯林竞争者。
公元1007年,马哈茂德率领一支由阿富汗、突厥、波斯、印度人组成的混合军队发起了对阿姆河的远征。这一趟征程对马哈茂德最大的困难不是土库曼人而是大自然。土库曼干旱的自然环境是其最大的屏障,一望无际的黄色荒漠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无疑都是很大的考验。马哈茂德以极大地毅力克服了土库曼的干旱的环境,用谨慎的手段保护了他的后勤补给线。历经千辛万苦,马哈茂德才来到了阿姆河畔,在那里他轻而易举地用骑步象组合的混合军队打垮了土库曼人的伊刺克汗。从此,土库曼人的喀喇汗王朝就不再敢骚扰马哈茂德的西北边境了。
阿富汗北方的花剌子模也遭受了马哈茂德的蹂躏。公元1017年,马哈茂德的妹夫,花剌子模的国王因为过于仰仗阿富汗人的势力被部下杀死。马哈茂德出兵复仇,血洗了篡位者和叛徒,另立了一位听话的突厥首领当花剌子模的国王。
马哈茂德的兵锋最西到达伊拉克。波斯化的阿巴斯王朝衰落以后,伊朗高原同样和河中一样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雄才大略的马哈茂德要逆历史的潮流,过去是兴都库什山脉以西征服以东,当下他要从山东打到山西去。
这时统治伊朗高原的布韦希王朝正值主少国疑的时候,主掌国政的是妇道人家。马哈茂德派到波斯东部的雷伊要求纳贡的使节却被波斯太后严词拒绝。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马哈茂德直到布韦希王朝的少主成年主政才发动对波斯的远征。公元1029年,马哈茂德远征波斯。过去不可一世的波斯人在久经战阵的伽色尼大军面前连战连败,雷伊和伊斯法罕都被阿富汗人攻占,阿富汗人还首次占领了两河流域的一些土地。
征服波斯后的第二个年头,垂垂老矣的马哈茂德蒙圣召而去。但他的事迹迄今仍然在阿富汗山区和巴基斯坦到印度北部的很多地方,广为流传。作为阿富汗的标志历史人物得到代代阿富汗诗人的歌颂,并被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所铭记。而他优异的军事能力更是得到东西方的一致认同,《罗马帝国衰落史》的作者吉本称赞他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突厥王公。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古尔王朝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
古尔原是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首府设于菲鲁兹库。居住在当地的古尔萨木族系从中亚地区迁来的突厥人,他们在加兹尼王朝的巴赫拉姆当政时期(1118~1152)建立了古尔王朝,一共传9个苏丹,统治67年。
1.兴起
第一任苏丹库特布丁•穆罕默德(又称萨曼•侯赛因)臣属加兹尼王朝,并曾两相结亲,后因故结怨,古尔王被加兹尼王巴赫拉姆杀害。库特布丁之子赛福鼎•苏里曾于1148年先后两次兴兵复仇,战败被俘致死。1155年赛福鼎之弟阿拉丁又组织一次强大攻势,占领并焚毁了加兹尼首都,城内王宫、图书馆、花园、学校和一些尖塔式建筑均被烧毁,故阿拉丁被贬称为“世界焚毁者”。
2.鼎盛
1160年,阿拉丁病故,其侄吉亚斯丁•穆罕默德接位,于1173年占领加兹尼城,任命其弟希哈卜丁•穆罕默德担任加兹尼城和东部边界的总督。希哈卜丁(穆仪兹丁•穆罕默德,印度史称穆罕默德•古尔)在夺取印度境内原加兹尼王朝的属地后,继续向印度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扩张,经过1191年塔劳里战役(塔拉因战役),取得了征服南亚次大陆的胜利,伊斯兰教从此亦更深入印度。自1160年起,古尔王朝势力日强,吉亚斯丁主要治理古尔王国本土,其弟希哈卜丁•穆罕默德•古尔则致力于开拓疆界。这时,其版图已包括阿富汗斯坦、波斯的霍拉桑、吐火罗斯坦和印度大部分地区。王朝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承认巴格达阿巴斯王朝的宗主权,以“伊斯兰教的捍卫者”自诩。
3.衰落灭亡
1202年,吉亚斯丁故去。1204年花剌子模军队在黑契丹(中国史称西辽)突厥人帮助下,击溃古尔军队。穆罕默德•古尔本人于1206年在杰卢姆县的达米克被什叶派一信徒暗杀。1215年古尔王朝为花拉子模人所灭。
4.苏丹列表
姓名 在位时间
赛伊夫丁•苏里•本•马立克•艾佐丁•侯赛因 1148年─1149年
阿劳乌丁•侯赛因•贾杭苏兹 1149年─1161年
赛伊夫丁•穆罕默德•本•阿劳乌丁•贾杭苏兹 1161年─1163年
吉亚苏丁•穆罕默德•本•巴豪乌丁•桑姆•本•哈桑 1163年─1202年
穆厄佐丁•穆罕默德 1202年─1205年
吉亚苏丁•马赫穆德•本•吉亚苏丁•穆罕默德 1205年─1210年
巴豪乌丁•桑姆•本•吉亚苏丁•马赫穆德 1210年
阿劳乌丁•奥特赛兹•本•阿劳乌丁•侯赛因•贾杭苏兹 1210年─1213年
阿劳乌丁•穆罕默德•本•薛乔乌丁•阿里•本•艾佐丁•侯赛因 1213年─1215年
5.穆仪兹丁•穆罕默德
穆仪兹丁•穆罕默德(Mu‘izz al—Din Muh—ammad,?~1206) 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者。出身于突厥鄯赛布王族,早年受过伊斯兰教育,后习武,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1173年他率军攻下伽兹尼城后,被其兄素丹吉亚斯丁封为伽兹尼埃米尔,领有王朝东部领土。
1175年起多次入侵印,度西北部,先后夺取木尔坦、白沙瓦、锡亚尔科特等地。1186年攻占拉合尔,灭伽色尼王朝。后又几度征服印度北部,占领大片土地,由其突厥奴隶出身的部将艾拜克任德里总督。1191年在塔莱与印度拉杰普特人交战,战败受伤。次年在同一战场获得大胜。1203年继其兄为王朝素丹,为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统治者,继续承认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1204年出兵北征,为花剌子模军队所败。他一生征战,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无大建树。1206年从印度返回伽兹尼途中遇刺身亡。他死后王朝分裂,德里总督艾拜克独立,在德里建立奴隶王朝,为德里苏丹国的开创者。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花剌子模王朝(上)

花剌子模王朝(波斯语:خوارزمشاهیان‎,意为花剌子模之王)是一个起源于突厥马木鲁克的波斯逊尼派穆斯林统治的王朝。
花剌子模王朝在中世纪统治了大部分的大伊朗地区,统治时间约为1077年至1231年。一开始为塞尔柱王朝的一个附庸,之后独立,在13世纪初被蒙古帝国所灭。
1.建立
花剌子模王朝的建立时间至今仍有争论。目前该地最早可考的统治纪录始于11世纪。1017年,花剌子模人在骚乱中杀死了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的姐姐。作为报复,马哈茂德侵入了花剌子模地区,并在该地设立行政机关,直到1034年为止,花剌子模都是伽色尼王国下辖的一个省。1042年至1043年,花剌子模被纳入塞尔柱帝国的版图。1077年,阿努什的斤被帝国指派为花剌子模的总督。
1141年,在卡特万之战中,塞尔柱苏丹被西辽击败。花剌子模的统治者,阿努什的斤之孙阿拉乌丁•阿即思改成为西辽耶律大石的附庸,每年进贡三万金第纳尔。阿即思的继承者阿尔斯兰在位时终生向菊儿汗们称臣纳贡。阿尔斯兰死后,两个儿子塔乞失和苏丹•沙赫为争夺王位爆发冲突。塔乞失失势,逃亡西辽。西辽太后耶律普速完与她丈夫协助他复位。数年后,塔乞失反抗西辽的强征贡赋,西辽改帮助苏丹•沙赫取得呼罗珊,塔乞失则维持了对东伊朗的统治,兄弟双方陷入长达20年的对峙期。
2.扩张
塞尔柱的苏丹于1156年去世。由于塞尔柱帝国陷入混乱,花剌子模沙向南扩张领土。1194年,塞尔柱帝国最后一任苏丹被花剌子模沙阿塔乞失打败并被杀死。塔乞失取得部分呼罗珊和西伊朗地区。
1200年,塔乞失去世,阿拉乌丁•摩诃末即位。1204年,他与成吉思汗发生一场冲突,他在锡尔河被击败。摩诃末向宗主国西辽请求帮助,西辽给了他一支军队。由于这个帮助,摩诃末在和古尔人的战斗中获胜,并且把他们赶出了花剌子模。摩诃末对他的宗主国的态度马上开始转变。摩诃末为了摆脱西辽的统治,于1208年进攻臣属西辽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但反被西辽击败。由于当时西辽国内充满矛盾,撒马尔罕君主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背叛西辽,自立为汗。于是,摩诃末又与奥斯曼相联合,共同夹击西辽,从河中地区赶走了西辽势力。后来,摩诃末又击败奥斯曼,占领了河中地区,并向阿富汗进攻,于1215年征服了古尔王朝。
1217年摩诃末向报达(巴格达)的哈里发发动战争,军队到达阿撒答巴忒,兵马冻死多半。摩诃末的母亲图儿干合敦是康里人,乘摩诃末远征之机,依仗康里将领,别居乌龙格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另立朝廷,干预国政,遂造成母子不和。所以,花剌子模国虽拥兵四十万,但其战斗力比较松散。
3.灭亡
1218年,蒙古军队消灭了西辽,成吉思汗派遣一个使团来到花剌子模。讹答剌镇的总督怀疑是间谍,抢走他们货物并将他们处死。成吉思汗要求赔偿,但被花剌子模沙拒绝。成吉思汗派遣20万人,开始远征。1220年,蒙古军队渡过锡尔河,开始了西征。蒙古人席卷布哈拉,库尼亚乌尔根奇和首都撒马尔罕。摩诃末逃走并死在里海的一个岛上。
摩诃末的儿子札兰丁成为了苏丹,他拒绝了沙阿的称号,选择与难民一同出逃印度,在逃亡途中于印度河之战被追击的蒙古军大败,札兰丁仅以身免。企图复国的他后来在波斯、伊拉克、高加索等地辗转作战却屡遭反抗。1231年,札兰丁在土耳其的迪亚巴克尔死于谋杀,花剌子模王朝灭亡。
4.统治者列表
沙赫•马立克(1041年至1042年在位)
塞尔柱帝国管辖期(1042年至1077年)
阿努什的斤•加尔察(1077年至1097年在位)
也斤赤•伊本•火赤哈儿(1096年至1097年在位)
库都不丁•摩诃末(1097年至1127年在位)
阿拉乌丁•阿即思(1127年至1156年在位)
伊尔•阿尔斯朗(1156年至1172年在位)
苏丹•沙赫(1172年至1193年在位)
阿拉丁•塔乞失(1172年至1200年在位)
阿拉乌丁•摩诃末(1200年至1220年在位)
札兰丁•明布尔努(1220年至1231年在位)
5.沙赫•马立克
沙赫•马立克(英语:Shah Malik;?-1042年),突厥乌古斯人首领,势力范围包括锡尔河口的毡的和言基肯特(Yengi-kent,后来的讹答剌),花剌子模王国最初的建立者,于1041-1042年间在位。
马立克在1038年被伽色尼苏丹马苏德一世授予花剌子模沙阿一职,并于1040年到1041年进军花剌子模地区,击退了当地叛变的伽色尼旧部与塞尔柱部族,他在首府库尼亚乌尔根奇发表呼图白(演讲)纪念逝去的马苏德一世。
然而上任不久,马立克就在与塞尔柱兄弟图赫里勒•贝格和恰格勒•贝格卷土重来的战事中兵败被俘。1042年,图赫里勒下令处决马立克,并于隔年迎娶了他的遗孀欧顿嘉可敦。
马立克去世后,花剌子模成为塞尔柱帝国的一个省份。
6.阿努什的斤
阿努什的斤•加尔察,全名“郭土布丁•穆罕默德•本•阿努什的斤•加尔察”,原本是塞尔柱人手下的突厥奴隶,后来成了花剌子模沙阿。任期由1077年上任至1097年过世为止,他的后裔一直统治花剌子模至13世纪。
阿努什的斤出身突厥哈拉吉部或钦察部,其前任在1073年被塞尔柱统治者马利克•沙埃推翻,阿努什的斤也沦为阶下囚。后来苏丹新赐了他一个头衔、恢复了他的俸禄及封地(该头衔在波斯语中是替苏丹捧水盘的人),由于他的收入是从花剌子模封地所支出,所以私下被称花剌子模沙阿。
阿努什的斤于1096年或1097年过世,他死后位置被也斤赤接受,但不到一年便由阿努什的斤之子库都不丁•穆罕默德接任。由于后来的沙阿都是阿努什的斤的后人,所以他通常被视作是花剌子模王朝的第一任统治者。
7.也斤赤
也斤赤,全名也斤赤•伊本•火赤哈儿于1096年至1097年为花剌子模沙阿。不同于后来的其他花剌子模沙阿,他不是阿努什的斤的后人。
阿努什的斤死后,他受塞尔柱统治者巴尔基雅鲁克推荐接任。他只做了很短时间的沙便被其他埃米尔推翻并杀死,由库都不丁•穆罕默德继承沙阿。
8.库都不丁
库都不丁•穆罕默德(波斯语:قطب الدين محمد‎;Qutb ad-Din Muhammad;?-1127年)是花剌子模王朝第二代沙阿,于1097年至1127年在位。他是阿努什的斤的儿子。
1097年,在塞尔柱统治者巴尔基雅鲁克的任内,新上任的花剌子模的统治者也斤赤即被埃米尔们叛乱、推翻,军官哈巴什•伊本•阿尔屯塔克派出库都不丁管理该地。库都不丁正式继承了亡父的职位,安定民心并赶走了也斤赤的儿子。
库都不丁主要效忠于呼罗珊的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他于1113年至1114年与桑贾尔一同发兵河中攻打黑汗人,也参与了塞尔柱对伊朗与伊拉克的战事。库都不丁于1127年过世,其继任者阿拉乌丁•阿即思开始反塞尔柱、改为接受西辽宗主权。
9.阿即思
阿拉乌丁•阿即思(波斯语:علاءالدین اتسز‎;Ala ad-Dunya Atsïz,1098或1105年-1156年)花剌子模王朝第三代沙阿,全名“塔居丁•阿布•法塔赫•伊尔•阿尔斯朗•本•阿即思”,为库都不丁•穆罕默德的儿子。
1127年,阿即思在父亲去世后正式继位。早年的统治期间,他把重心放在对抗花剌子模王国周遭的游牧部族。
1138年,40岁的阿即思起兵背叛宗主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在哈扎拉斯普被击败并被迫逃走,桑贾尔苏丹宣布赦免阿即思、并派侄子苏莱曼成为新任统治者。
1141年,阿即思率领旧部成功夺回花剌子模,攻击了从属于塞尔柱的布哈拉城;但桑贾尔再次赦免了他,并正式授予他花剌子模的控制权。同年七月,塞尔柱帝国在卡特万之战中被西辽军队重创,西辽大汗耶律大石在获胜后派大将额儿布思出兵花剌子模,阿即思宣示臣服,并答应每年缴纳价值3万金第纳尔的货物和牲畜。
1142年,他趁塞尔柱兵败向呼罗珊扩张但被击败,1147年时旧土更反遭桑贾尔占领。
1152年,阿即思从塞尔柱手中夺下大城毡的,并将儿子伊尔•阿尔斯兰封为城主。
1156年,阿即思去世,阿尔斯兰即位,花喇子模暂时停止与塞尔柱的敌对状态。
10.阿尔斯兰
伊尔•阿尔斯兰,全名“贾劳如丁•马赫穆德•苏尔坦肖•本•伊尔•阿尔斯兰”,阿拉乌丁•阿即思之子,花剌子模王朝的第四任沙阿。
1152年,伊尔•阿尔斯兰被父亲任命为毡的州长,并于四年后继承了父亲的政权。阿尔斯兰即位时除了继续向西辽纳贡称臣,同时也向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示好,试图修复父亲在位时花剌子模与塞尔柱之间紧张的关系。然而不久后,桑贾尔与乌古斯人交战被俘、逝于狱中,阿尔斯兰改与桑贾尔的继任者吉牙思•马苏德修好,并尝试利用权力真空期将势力扩展至呼罗珊,不过后者的成效并不理想。
阿尔斯兰也对喀喇汗国政事进行过干涉。当时受到喀喇汗迫害的葛逻禄人向他求援,阿尔斯兰出兵攻占了布哈拉、并对撒马尔罕展开了围城。在求援无果下,喀喇汗最终答应恢复葛逻禄人应有的地位。
1172年,由于花剌子模没有按时纳贡,西辽人发兵问罪,重病的阿尔斯兰此时只能交由副官上阵指挥。然而花剌子模军败北,阿尔斯兰也紧接着病逝,两个儿子苏丹•沙赫与塔乞失为争夺王位使花剌子模陷入了内战之中。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花剌子模王朝(下)

11.苏丹•沙赫
苏丹•沙赫(阿拉伯语:جلال‌الدین محمود سلطانشاه‎;?-1193年),花剌子模国王伊尔•阿尔斯朗之子,自1172-1193年一直自称花剌子模沙赫。
苏丹•沙赫是阿尔斯朗的幼子,自父亲死后诸子争夺王位,他在母亲特儿罕可敦帮助下登基。其兄长子塔乞失逃往西辽,承诺增加岁贡请求帮助复位,古儿汗同意并给他一支军队。
苏丹•沙赫和他母亲听到消息后,决定逃离,塔乞失重新登位。苏丹•沙赫逃往内沙布尔,再逃往阿富汗古尔王朝,但特儿罕可敦被塔乞失军队杀害。
1170年代后半,塔乞失开始拒绝向西辽使者致敬和纳贡,古儿汗决定召回躲在阿富汗的苏丹•沙赫并给他一支军队,帮助他复位为花剌子模国王。塔乞失为制止这支部队打开了阿姆河堤坝,淹没敌人的进路,大多数西辽军队决定回国,但苏丹•沙赫说服成功西辽指挥官留下。最终,他靠着友军夺回了呼罗珊和东伊朗等地区,成为当地的新任统治者。
1192年,苏丹•沙赫决定趁著塔乞失在伊朗西部时进军,然而隔年苏丹•沙赫去世,花剌子模王国重新统一。
12.塔乞失
阿拉丁•塔乞失(或译塔凯希),伊尔•阿尔斯朗之子,花剌子模沙阿,于1172年至1200年在位。他在位时与弟弟展开长期内战,并积极进攻伊朗塞尔柱帝国的剩余领土、结束了后者在伊朗的统治。
在父亲病逝后,塔乞失与兄弟苏丹•沙赫争立,后在西辽帮助下即位。并由于拒绝纳贡,重启了对抗西辽与苏丹•沙赫联军的内战,塔乞失控制王国西半、苏丹•沙赫掌握东半部,花剌子模持续了一段约20年的分裂期,直至苏丹•沙赫过世。
1193年,塔乞失接收了弟弟的版图,花剌子模王国重新统一。同年,他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安-纳赛尔联盟,在哈马丹重创塞尔柱末代苏丹图格里尔三世,图格里尔三世最终在雷伊附近战败、被杀;他[1]的首级送给在巴格达的安-纳赛尔,塞尔柱帝国也正式消失,版图并入花剌子模王朝。
后来,塔乞失一度与安-纳赛尔反目成仇,他发兵攻打哈里发;哈里发在1198年方承认他是突厥斯坦、呼罗珊及伊拉克苏丹。
1200年,塔乞失过世,由妻子图儿干合敦所生的儿子阿拉乌丁•摩诃末继位。
13.摩诃末
阿拉乌丁•摩诃末(?-1220年)是花剌子模沙,帖乞失之子。摩诃末即穆罕默德,汉文古译。1200年,阿拉乌丁•摩诃末即位,仍向西辽称臣。他的第一次战争是与阿富汗的古尔王朝开战。第一仗在阿姆河畔,阿富汗前往掠夺花剌子模,在西辽帮助下打退古尔人。在1206年,他杀了西辽的使节因什。1210年,乃蛮太子屈出律逃亡西辽,对花剌子模进行策反:如花剌子模军队首先进入西辽首都,阿力麻里,和田,喀什噶尔归属花剌子模。如屈出律先入首都,则可拓地至锡尔河畔的费纳喀特。后来花剌子模与喀喇汗王朝联攻西辽,但仍被屈出律抢先篡夺西辽王位。
后来摩诃末结怨蒙古,遭受铁木真讨伐,大部分领土被蒙古占领,逃到里海上一个小岛而死去。
(1)继承王位
摩诃末继承其父的位置后,本来不想继续臣服西辽,看面积两国似乎也差不多,但事实是没有西辽他还真的不行。
摩诃末即位后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堂侄兴都汗(速檀•沙的孙子),尽管叔叔家的地盘已经被吃掉了大半,但兴都•汗还是保留了家族传统绝技——抱大腿,他请来了古尔王朝的大军。古尔王朝、花剌子模、西辽是当时中亚三大势力,古尔王朝以前主要在印度发财,由于北印度基本攻略完成,古尔王朝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中亚、中东。
花剌子模不但有内乱,摩诃末还威胁到了巴格达哈里发的安全,哈里发号召信徒们和花剌子模作战,这给了古尔王朝很好的理由。兴都•汗带着古尔王朝的军队攻入了呼罗珊,摩诃末几次派兵作战都以失败告终。
(2)征战扩张
战争的转机出现于1202年,这一年古尔王朝的苏丹吉雅苏丁中风发作而死,摩诃末自信心暴涨,一下子就把敌人赶出了呼罗珊,在赫拉特等地抽取税收,建立了稳定统治。
吉雅苏丁去世后,他的弟弟穆伊苏丁(穆仪兹丁•穆罕默德)成了古尔王朝的主宰。这是一个更狠的角色,古尔王朝征服印度的大业就是由他完成的,日后德里苏丹国的枭雄们在他麾下都是恭顺的奴才。1204年穆伊苏丁发力,将花剌子模的军队赶出了呼罗珊,并攻入花剌子模本土。摩诃末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好使出两个家传绝技。一是放水,他老爹当年在首都放过水,他放了阿姆河的水,到蒙古西征时他还要放水。二是呼叫西辽帮忙,西辽果然派出了大将塔扬古和附庸喀喇汗国出战。
古尔王朝的大军没了打印度时的英勇,不光被赶出了花剌子模,还留下了很多战俘。穆伊苏丁作为鼎鼎大名的次大陆征服者会这样忍受失败吗?答案是他不想忍也不行,因为1206年他被狂热的什叶派刺客干掉了,没有留下子嗣,王朝在印度的基业被奴隶出身的总督库特布丁夺走,形成了德里苏丹国。这一分裂带走了古尔王朝的大部分主力,穆伊苏丁的继承者不得不向摩诃末称臣。摩诃末却毫不客气,连年发兵,终于在1215年灭掉了古尔王朝。
西辽帮助花剌子模击败古尔王朝后,向摩诃末收取拖欠了三年的贡金。摩诃末拒绝缴纳贡金,却在西辽派人来武力讨要时逃跑了。留下老妈秃尔罕去应付使者,老妈好话说尽还送上了三年贡金和利息,这才暂时有了平安。这一事件发生于1209年,这一年屈出律也来到了西辽成了驸马,后来在西辽举兵称乱,使得西辽陷入内乱。
花剌子模于1210年在西辽国西部城池塔拉斯打败西辽将军塔阳古,花剌子模囊括了整个西辽国西部,包括原喀喇汗王朝河中领土,但继续进攻却被西辽军击退。后来撒马尔罕的可汗伊本•易卜拉欣杀了花剌子模人,重新臣服西辽,花剌子模报复性地于1212年攻占了撒马尔罕,并进行了屠城,使喀喇汗王朝彻底灭亡,并将首都从玉龙杰赤迁至撒马尔罕。1217年,因查出哈里发曾经有意与西辽夹击花剌子模,因此召开教长大会,要求另立哈里发,并向巴格达进军。
(3)结怨蒙古
1217年,蒙古向花剌子模派出一支450人的穆斯林和平商队,被讹答剌城守将海儿汗亦纳勒术诬指为间谍,报告摩柯末苏丹,摩柯末苏丹命他拘留商人,但是他自作主张杀了商人。后来成吉思汗派巴合剌为首的三人使团,要求赔偿。
因为海儿汗是摩柯末苏丹太后(秃儿罕太后)的侄儿,他也没及时制止,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因此他杀了正使,烧了二位副使的胡须。
1219年,蒙古大军正式与花剌子模国开战。摩诃末把他的军队分散在锡尔河一线与河中各设防地区之间。结果,尽管花剌子模军在总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他们在每一单独点上的人数比蒙军少。他没接受札兰丁的建议,在阿姆河布防,因为他害怕康里人一旦战败会降蒙。
(4)兵败逃亡
摩柯末后来逃出撒马尔罕,八天后失守,大将塔孩汗、巴力失马思汗、八剌汗、撒儿昔黑汗战死,只剩下阿勒巴儿汗逃回乌尔根奇。成吉思汗发现摩柯末苏丹已经逃跑,命哲别、速不台追捕。他先逃亡巴尔赫,再前往呼罗珊的李沙不儿,逃入里海,死在一个名为额别思宽的小岛。
传子札兰丁•明布尔努。
14.札兰丁
札兰丁•明布尔努(Jalalad-DinMinghurnu,?—1231年),花剌子模沙王朝的末代国王(1220—1231)。1231 年,在蒙古大军的紧紧追逼下,逃入库尔迪斯坦山中,被山民所杀。
(1)抵御蒙古
札兰丁是阿拉丁•穆罕默德之长子,膂力过人,骁勇善战。最初,阿拉丁立幼子斡思刺黑为继承人,封札兰丁•明布尔努于廓尔(今阿富汗哈扎里斯坦)及哥疾宁之地。
1219 年秋,蒙古军大举侵入花剌子模,阿拉丁退驻阿姆河南,且准备逃往西境以避蒙古兵锋,札兰丁力谏,并自请统兵抗战,阿拉丁不纳。1220 年春,蒙古军相继占领不花拉、撒马尔罕。成吉思汗遣哲别、速不台追击阿拉丁,札兰丁随父西逃,躲入里海中一岛。年终,阿拉丁病死,死之前传位于札兰丁。札兰丁即位后承袭花拉子模沙和算端称号。
(2)逃往外地
1221 年初,札兰丁离里海返回都城玉龙杰赤,花拉子模的突厥将领素骄模惧札兰夺了其权,密谋害之。札兰丁得报,率亲信逃出,辗转到达哥疾宁后,结集约10 万军队,迸驻八鲁湾川,出击3万蒙古军获胜。这是蒙古西征以来第一个大败仗,呼罗珊许多城市起而响应,反抗蒙古压迫。但札兰丁两部将不和,军队分裂,力量削弱,不敢迎战成吉思汗亲自统率的蒙古大军,乃退至印度河畔。
11 月,被蒙古军追击包围,在激战后力竭后,札兰丁毅然从悬崖跃马跳入波涛汹涌的印度河,奇迹般的渡河到达对岸,其英姿令成吉思汗都赞叹不已。1224 年蒙古军退后,由印度回波斯,1132 先后据有起儿漫、伊斯法罕等地区,阿姆河以西诸川尽为所有,势力复振。不久,因宿怨与哈里发纳绥尔发生争战;又出征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吞并其国土。1228 年,一支蒙古军进至伊斯法罕,札兰丁战败,单骑突围。
(3)不幸结局
蒙古军退后,他仍不重视防范强敌,继续进行抢掠和扩张战争,出兵攻占起刺特,侵犯罗姆苏丹国(位于小亚细亚)。1230 年,被罗姆苏丹领导的各国联军击败于额尔占章,被迫议和而还。这时,蒙古大将棚里蛮己奉窝阔台合罕之命统兵西征,直取大不里士,札兰丁仓惶出逃。他从复国以来,不事整顿内政,一味穷兵黩武,杀掠、压迫被征服地区人民,又沉溺酒色,以致大失民心。1231 年,在蒙古军的紧紧追逼下,逃入库尔迪斯坦山中,被山民所杀。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丘拜尼王朝

丘拜尼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امرای چوپانی;英语:Chobanids),又译楚邦王朝或出班王朝,是由泰赤乌部后裔建立的王朝,兴于14世纪的波斯。丘拜尼王朝起初臣服于伊儿汗国,在伊儿汗国分裂后实质控制着其领土。丘拜尼王朝以阿塞拜疆为根据地,而札剌亦儿王朝则控制着巴格达。
1.早期的丘拜尼人
早期的丘拜尼人是泰赤乌部的成员,其中的苏尔根•西拉是最重要的丘拜尼人,他一直效忠成吉思汗直至后者的崛起。丘拜尼人在伊儿汗国治下变得活跃。苏尔根•西拉的后裔阿米尔•图达洪在对抗马木留克王朝的埃尔比斯坦战役里战死,阿米尔•图达洪的儿子马利克认伊儿汗国贵族阿米尔•楚邦(Chupan)为父。
2.阿米尔•楚邦及儿子们
14世纪初,阿米尔•楚邦先后效忠于伊儿汗国三位统治者,他先在第七任伊儿汗合赞麾下效力,作为军事指挥官的阿米尔•楚邦迅速得以对伊儿汗国统治者施加影响力,并迎娶了旭烈兀家系的成员。他的权力引起了贵族们的愤慨,他们在1319年密谋对付他,但以失败告终。第九任伊儿汗不赛因同样忌讳阿米尔•楚邦的影响力,他成功将阿米尔•楚邦逐出宫廷。阿米尔•楚邦逃到赫拉特,管治赫拉特的卡尔提德王朝将他处死。他的儿子们逃往金帐汗国、马木留克王朝,其中一些儿子被杀。
3.巴格达•可敦
丘拜尼人的势力并没有在波斯消失,楚邦的女儿巴格达•可敦(Baghdad Katun)已引起了不赛因的注意。巴格达•可敦嫁给未来的札剌亦儿王朝的创建者谢赫•大哈散王公,在楚邦已逃亡后,谢赫•大哈散王公与巴格达•可敦离婚,巴格达•可敦改嫁不赛因,她旋即对不赛因施加影响力。她被指涉及针对不赛因的阴谋,被认为与不赛因在1335年的逝世有关。不赛因的继承人阿儿巴将她处死。
4.谢赫•小哈散•楚邦王公的崛起
阿儿巴的地位薄弱,楚邦的孙女德尔萨德•可敦(Delsad Katun)逃到迪亚巴克尔,激使当地的统治者击败了阿儿巴。在随后数年内,国内爆发了冲突,丘拜尼人各自倾轧到阿儿巴或谢赫•大哈散王公的阵营里。谢赫•大哈散王公最终迎娶了德尔萨德•可敦。
在札剌亦儿王朝于伊拉克巩固势力之际,楚邦的孙儿谢赫•小哈散•楚邦王公(Hasan Kucek)也是楚邦王朝实际的创建者,在大不里士一带开拓出一片属于丘拜尼王朝的领土。
小哈散先将丘拜尼人收归旗下,后于1338年7月16日,击败大哈散,占领伊儿汗国首都桃里寺(大不里士),可汗麻合马被楚邦王朝俘杀。同年,他抬举不赛因的姐妹、楚邦的遗孀撒迪别为伊儿汗国君主。为了控制撒迪别,小哈散逼使撒迪别嫁给他的傀儡速来蛮,随后又于1339年在伊儿汗国首都桃里寺改拥立速来蛮为汗,而实质控制着其领土,并继续对札剌亦儿王朝作战;第二年击败谢赫•大哈散王公,取代其所拥立报达(巴格达)的可汗只罕帖木儿,致使速来蛮成为伊儿汗国西部唯一的旭烈兀家族可汗。但是来自家族内斗才是真正的挑战,多位家族成员叛投札剌亦儿王朝,逼使谢赫•小哈散•楚邦王公要作出对策。
1343年小哈散被谋杀,逝世后汗国内讧,速来蛮请札剌亦儿王朝谢赫•大哈散王公干涉,结果失去汗位。
5.马立克•阿希拉夫及衰亡
谢赫•小哈散•楚邦王公逝世后,权力斗争的好戏马上便上演。谢赫•小哈散•楚邦王公的亲兄弟马立克•阿希拉夫(Malek Ashraf)占得先机,铲除了他的叔伯们。1344年末,马立克•阿希拉夫已经可以有效控制丘拜尼王朝的领土。如前任君主一样,马立克•阿希拉夫在幕后操纵傀儡,他在伊儿汗国首都桃里寺(大不里士)拥立年幼的努失儿完继位。
在他的统治下,攻占巴格达的军事行动遭遇重大打击,在1350年进攻因贾王朝控制的法尔斯又受挫。马立克•阿希拉夫的统治变得越来越残酷,引起臣民的不满。金帐汗国札尼别在1357年攻陷大不里士,马立克•阿希拉夫被杀,楚邦王朝灭亡,努失儿完不知所终,桃里寺的正统伊儿汗国宣告结束,几乎没有人为丘拜尼王朝的衰落而感到惋惜。马立克•阿希拉夫及他的后代被处死,家人被转送到金帐汗国,终结了丘拜尼王朝的统治。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莫扎法尔王朝

莫扎法尔王朝(波斯语:مظفریان;英语:Muzaffarids)在14世纪伊儿汗国分裂后成为了伊朗的主要势力。
1、崛起
自阿拉伯帝国统治呼罗珊伊始,莫扎法尔家族已扎根于此地。直到蒙古帝国大举入侵后,他们便逃亡到亚兹德。在伊儿汗国的统治下,谢拉夫丁•莫扎法尔成为了梅博德(Meybod,今伊朗中部)的总督,拔除扰攘当地的强盗团成为了他的重责。
谢拉夫丁的儿子穆巴里兹丁•穆罕默德在伊儿汗国的宫廷里长大,他在伊儿汗国君主完者都逝世后返回梅博德。约1319年,穆巴里兹丁•穆罕默德推翻了亚兹德的阿德贝格(总督),伊儿汗国中央政府承认他为亚兹德的总督,接着他便专注于武力对抗一个蒙古部落,他设法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度过了那一次的危机。
不赛因逝世后,伊儿汗国对伊朗的管治开始崩坏,穆巴里兹丁•穆罕默德遂继续沿用其对外扩张政策。他在1339年至1340年入侵克尔曼,击败当地的蒙古总督库特布丁。库特布丁得到赫拉特卡尔提德王朝得支持而一度收复克尔曼。到1340年末,穆巴里兹丁最终牢牢控制着克尔曼,巴姆(Bam)在数年后亦被穆巴里兹丁征服。
穆巴里兹丁征服克尔曼后便与近邻的因贾王朝(Injuids)为敌,因贾王朝控制着设拉子和伊斯法罕。虽然两国之间订立了友好协议,但是因贾王朝的统治者阿布•伊沙克为了夺得克尔曼而在1347年开始向莫扎法尔王朝发动漫长的战争。他在围攻亚兹德不果后的形势急转直下,阿布•伊沙克在1353被击败,他逃往设拉子继而投降,接着设法逃往伊斯法罕。穆巴里兹丁追击阿布•伊沙克,攻陷了伊斯法罕,阿布•伊沙克被处死,法尔斯及伊朗西部便落入穆巴里兹丁控制。
消灭了因贾王朝的莫扎法尔王朝成为了伊朗中部最强大的势力,莫扎法尔王朝以设拉子为首都,金帐汗国的札尼别有意向莫扎法尔王朝附首称臣也遭到婉拒。莫扎法尔王朝反而进攻在1357被金帐汗国征服的阿塞拜疆,穆巴里兹丁击败了当地的统治者,占领大不里士。穆巴里兹丁深知他们不能对抗从巴格达前来增援的札剌亦儿王朝军队,于是撤退。莫扎法尔王朝多番尝试夺取大不里士,但札剌亦儿王朝仍能掌控这个城市。
穆巴里兹丁以残酷见称,他在1358年被儿子阿布尔•法瓦里斯•沙阿•舒贾囚禁,莫扎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暂时和解,穆巴里兹丁在1364年死于狱中。
2、沙阿•舒贾的统治
沙阿•舒贾不像父亲一样是暴君,但他与其他兄弟的持续冲突造成国家长时间处于不稳。1363年,沙阿•舒贾向其中一位兄弟、控制着伊斯法罕的沙阿•马哈茂德起兵进攻。沙阿•马哈茂德在翌年得到札剌亦儿王朝的岳父谢赫•乌畏思的支持,入侵法尔斯,并攻占设拉子。沙阿•舒贾在1366年才重夺设拉子。沙阿•马哈茂德继续对伊朗的政治局势发挥影响力,谢赫•乌畏斯在1374年逝世[,沙阿•马哈茂德利用姻亲关系索取大不里士。沙阿•马哈茂德在翌年因病逝世,沙阿•舒贾得以占据伊斯法罕。
沙阿•舒贾随后亲征大不里士,但他的另一名兄弟沙阿•叶海亚在伊斯法罕发动叛乱,在法尔斯局势有变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折返。沙阿•舒贾提议由儿子扎因•阿比丁迎娶札剌亦儿王朝统治者侯赛因的姐妹,以结和约。札剌亦儿王朝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入侵莫扎法尔王朝,沙阿•舒贾竭力将札剌亦儿王朝拒之于苏丹尼叶城(Soltaniyeh)外。他在1384年逝世之前指定以儿子扎因•阿比丁为继承人、三弟伊马德丁•艾哈迈德为克尔曼的统治者。沙阿•叶海亚对此感到不满,遂发兵至设拉子,但遭到伊斯法罕居民的驱逐,沙阿•叶海亚逃至亚兹德。沙阿•舒贾在病榻上去信给当时在阿塞拜疆作战的帖木儿,表示儿子们会向他效忠。
3、衰亡
扎因•阿比丁继位后旋即抛弃父亲的遗命,帖木儿于是大举入侵莫扎法尔王朝,伊斯法罕的统治者交出了权力,但是城内的叛乱彻底激怒了帖木儿,造成了一场大屠杀。扎因•阿比丁试图逃往札剌亦儿王朝控制的巴格达,因为札剌亦儿王朝是帖木儿的眼中钉,不过他遭遇到沙阿•叶海亚的兄弟沙阿•曼苏尔,沙阿•曼苏尔囚禁了扎因•阿比丁。设拉子很快便被帖木儿控制着,沙阿•曼苏尔、伊马德丁•艾哈迈德及莫扎法尔王朝的其他亲王在来到设拉子宣称向帖木儿效忠,帖木儿恢复了他们的地位,设拉子交由沙阿•叶海亚管治,帖木儿返回河中。
莫扎法尔王朝的家族斗争死灰复燃,沙阿•曼苏尔将沙阿•叶海亚逐出设拉子,沙阿•叶海亚再次逃往亚兹德,沙阿•曼苏尔攻打伊斯法罕未果。同时,扎因•阿比丁逃狱后来到伊斯法罕,他与沙阿•叶海亚、伊马德丁•艾哈迈德组成联盟对抗沙阿•曼苏尔。不过,这个联盟并不稳固,当他们兵至富尔格的时候发现沙阿•叶海亚并没有现身,伊马德丁•艾哈迈德遂火速撤军,他其后在法沙(Fasa)遇上沙阿•曼苏尔,结果兵败被擒,遭到刺瞎和囚禁。沙阿•曼苏尔又找身在克尔曼的沙阿•叶海亚商讨结盟抵抗帖木儿,在遭到冷待后只得返回设拉子。
到处征战的帖木儿在闻讯后决定在1392年讨伐沙阿•曼苏尔。沙阿•曼苏尔争取到萨尔巴达尔•穆卢克为盟友,他让萨尔巴达尔•穆卢克守备卡尚及莫扎法尔王朝北疆。1393年3月,帖木儿兵至苏什塔尔及迪兹富勒,并在当地安插一位统治者,又从牢狱中救出伊马德丁•艾哈迈德。沙阿•曼苏尔先逃至设拉子,再领军抗击帖木儿,沙阿•曼苏尔率领士气低落的军队英勇作战,但却被迫撤退,在撤退至设拉子途中被沙哈鲁所获,并被斩首。莫扎法尔王朝的其他亲王再度向帖木儿称臣,帖木儿礼待他们,其后却将他们全部处死。只有扎因•阿比丁及苏丹•谢卜利(沙阿•舒贾的另一名儿子)免于被清洗,他们被转送至撒马尔罕。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黑羊王朝

黑羊王朝是一古代的土库曼人部族联盟建立的王朝。约于1375年-1468年统治当代的阿塞拜疆、伊朗西北部与伊拉克地区。
“黑羊”系突厥语意译,音译为“卡拉一科雍鲁”。因其旗帜上绘有黑羊图案,故名黑羊王朝。
黑羊土克曼游牧部落原居亚美尼亚的凡湖东部地区,约于1375年建立部落联盟,为统治巴格达和大不里士的贾拉伊尔王朝(札剌亦儿王朝)的藩属。在首领卡拉•穆罕默德(1380~1389在位)时开始强大,据有小亚细亚东部和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一共传5个苏丹,统治93年 。
1.历史发展
1375年﹐黑羊王朝于阿富汗斯坦地区西部的赫拉特建都﹐成为当时统治巴格达与大不里士二大城市的贾拉伊尔王朝(札剌亦儿王朝)之藩属。
1390年其首领卡拉•优素福(1390~1400、1406~1420在位)率兵夺取大不里士,并定都于此,该王朝获得独立。尊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
1400年卡拉•优素福被帖木儿帝国军队击败,失大不里士后,到埃及避难。
1406年卡拉•优素福率兵重新占领大不里士,后又夺取阿塞拜疆南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
1410年打败贾拉伊尔王朝军队,占领巴格达,扩境南至巴士拉。
1420年优素福死后,其子伊斯坎达尔(1420~1438在位)和贾汗•沙(1438~1467在位)先后继位,暂时维持了已扩展的领土,并加以治理。贾汗•沙赫与帖木儿帝国的沙哈鲁定了和平协议﹐但很快协议就被违背。
1435年,贾汗•沙赫同帖木儿帝国素丹沙哈鲁作战时失败,被迫称臣。
1447年,在贾汗•沙统治期间,趁帖木儿帝国衰落之机,夺取了波斯西部,取得了原属帖木儿帝国的统治权,采用“素丹”称号。后又兼并了伊拉克部分领土和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带,成为西亚的伊斯兰大国,在政治、军事、文化和行政组织各方面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
1466年,贾汗•沙企图夺取白羊王朝属地迪亚巴克尔,却没想到乌宗•哈桑有着10万兵力,结果战败被杀。
1468年,黑羊王朝被白羊王朝素丹乌宗•哈桑的优势兵力打败,灭亡。
2.苏丹列表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卡拉•穆罕默德(Qara Muhammad) 约1375年-约1388年
卡拉•优素福(Qara Yusuf) 约1388年-约1399年及约1405年-约1420年 中间经历帖木儿入侵
卡拉•伊斯坎达尔(Qara Iskander) 约1420年-1436年
杰汉•沙(Jahan Shah) 1436年-1467年
哈桑•阿里(Hasan 'Ali) 1467年-1468年
3.卡拉•穆罕默德
卡拉•穆罕默德(Qara Muhammad)是古代西亚黑羊王朝的第一任君主,在位约10年。
4.卡拉•优素福
卡拉•优素福(Qara Yusuf)是黑羊王朝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时间是从约1388年至1420年,其中从1400年至1405年他的统治被帖木儿帝国中断。
(1)从札剌亦儿获得独立
卡拉•优素福统治初期黑羊王朝是巴格达和大不里士的札剌亦儿王朝的一个附庸国,当时黑羊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均面临着东部的帖木儿帝国的威胁。1396年帖木尔名他的儿子米兰•沙阿为阿塞拜疆的总督。卡拉•优素福与札剌亦儿王朝的阿赫迈德合作抵抗帖木尔,由此实际上将黑羊王朝从札剌亦儿的附庸关系中独立出来。
(2)帖木儿入侵
1400年帖木儿又开始向札剌亦儿和黑羊王朝进攻,卡拉•优素福和阿赫迈德均战败,他们逃到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处避难。1402年他们领军回到巴格达并攻占巴格达。但是此后两人吵翻,卡拉•优素福将阿赫迈德驱逐出巴格达。阿赫迈德试图在马木留克处求救,但是马木留克惧怕帖木儿,反而监禁阿赫迈德。1403年帖木儿将卡拉•优素福逐出巴格达。卡拉•优素福也试图向马木留克求救,结果也被监禁。在马木留克的监狱里卡拉•优素福和阿赫迈德又重新和好。他们决定假如他们获胜的话阿赫迈德将获得巴格达,而卡拉•优素福则将统治阿塞拜疆。1405年贴木尔死后马木留克将两人释放。
卡拉•优素福被释放后回到阿塞拜疆,1406年他在纳希切万附近战胜帖木尔军队,重占大不里士。米兰•沙阿和他的儿子艾布•伯克尔试图重占阿塞拜疆。1408年4月20日卡拉•优素福获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米兰•沙阿阵亡。这次战役对于中亚历史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消灭了贴木尔向西的扩张。
(3)攻占巴格达
卡拉•优素福掌握阿塞拜疆并将大不里士设为其首都后他与阿赫迈德的关系又恶化[1]。阿赫迈德试图夺取阿塞拜疆,他甚至于短时间占领了大不里士,但是于1410年8月30日被卡拉•优素福击败。阿赫迈德被俘,然后与他的儿子一起被杀。此后阿赫迈德的一个侄子短时间当上了巴格达的苏丹。但是1412年卡拉•优素福攻占巴格达,在那里设立了一个黑羊王朝的苏丹,实际上消灭了札剌亦儿。此时卡拉•优素福统治的地区从格鲁吉亚一直到巴士拉。
卡拉•优素福死于1420年,他的儿子卡拉•伊斯坎达尔继位。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白羊王朝

白羊王朝 (White Sheep Dynasty;Ak Koyunlu Dynasty),土克曼族游牧部落在波斯建立的封建王朝。1378~ 1502年统治土耳其东部、波斯中西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北部一带。因旗帜以白羊为标志,故名。14世纪中叶,白羊部落联盟崛起于小亚细亚东部迪亚巴克尔,建立者是卡拉•奥斯曼( 1378 ~ 1435 在位)。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与黑羊王朝长期对峙,15世纪中后期灭黑羊王朝,击败帖木儿王朝,成为西亚地区强国,对后世的萨法维帝国有着极大影响。
1.历史概述
土克曼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突厥语民族,白羊土克曼人源于中亚咸海北方的草原,为九姓乌古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约在11—12世纪的突厥人大迁徙中涌入小亚细亚东部,在14世纪逐渐强大,成为南高加索、小亚细亚的一支重要力量。
1402年,卡拉•奥斯曼参加帖木儿的安卡拉战役,帖木儿将迪亚巴克尔整个地区赐给他作为封土。其孙乌尊•哈桑统治时期(1453~1478),文治武功兴隆,国势大盛。1467年,乌宗•哈桑带领白羊土克曼军队打败黑羊王朝的统治者贾汗•沙;1468年大败帖木儿王朝阿布•赛义德,占领巴格达,扩张领土南至波斯湾,东抵赫拉特。1473年乌尊•哈桑在埃尔津詹之战中为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所败。
乌尊•哈桑及其子雅古布(1478~1490在位)时,首都大不里士各国使节来往频繁,威尼斯和罗马教廷与其联合,以图共同对付其势方张的奥斯曼帝国。雅古布死后,地方长官纷纷凭借兵权与中央对抗,子侄辈也在争权内讧;1501年,信奉什叶派的波斯人萨非战团在阿塞拜疆建立萨法维帝国,同年萨法维帝国伊斯梅尔一世大败白羊王朝苏丹艾勒旺德于纳希切万附近之沙鲁尔。翌年,白羊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雅古布之子穆拉德又被伊斯梅尔击败,退据巴格达4 年之久。1508年他逃往迪亚巴克尔和土耳其,王朝覆亡。
2.建立
中世纪土克曼人在波斯西部建立的伊斯兰王朝(1378~1508)。“白羊”系突厥语意译,音译为“阿克一科雍鲁”。因其旗帜上绘有白羊图案为标志,故名。原为土克曼游牧部落松散的联盟。据拜占庭编年史载,这一联盟约于1340年在小亚细亚东部出现,各部落的首领多与拜占庭联姻。东与黑羊王朝为邻,二者长期互相敌对。1378年,各部落拥立卡拉•奥斯曼(1378~1435在位)为联盟首领创建白羊王朝,为帖木儿帝国隶属。1402年,卡拉•奥斯曼率军参加帖木儿的安卡拉战役,帖木儿将土耳其东部的迪亚巴克尔(DiyarBakr)地区封于他。1408年,卡拉•奥斯曼正式脱离帖木儿帝国,定都迪亚巴克尔。尊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为国教。
3.发展与强盛
1453年乌宗•哈桑(Uzun Hasan,约1420~1478)继位,在他统治期间,王朝进一步扩大疆域,国势发展到极盛。乌宗•哈桑重视内政建设,他即位之初便尝试着以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代替以往的部落贵族,为此具有治国才能的波斯人得到了重用。同时采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的经济政策,从国库之中拿出大笔钱财重修阿塞拜疆的灌溉系统,使得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与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在各种建设的同时,乌宗•哈桑也在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对军队的纪律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规定凡是丢失武器装备的人,死刑;保管不当致使武器锈蚀或损坏的人,重打50鞭;列队不整齐混乱,每人重打100鞭,等等条令使得土克曼军队在保持剽悍的同时高度纪律化,威尼斯使者也感叹白羊土克曼军队是亚洲最具有纪律性与组织性的军队之一。
1467年打败黑羊王朝统治者贾汉•沙赫,将黑羊土克曼部落兼并,1468年率领12万大军大举东征,打败呼罗珊帖木儿埃米尔艾布•赛义德,占据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拉克北部和波斯中西部,甚至东波斯的呼罗珊。迁都大不里士。
此时的帝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相当作用,各国使节采往频繁。1464年对外与突尼斯修好,企图抵御奥斯曼帝国军事进攻。1469年曾一度占领波斯大部,由封建割据势力上升为伊朗历史上的正统王朝。
白羊王朝的强大引起了奥斯曼帝国的警惕,双方在15世纪60年代便出现了一些列摩擦、矛盾。1472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借口白羊王朝支持叛乱而宣战,率领8万军队攻打白羊王朝。同时白羊王朝在威尼斯的支持下也向奥斯曼宣战。1473年双方在埃尔津詹展开会战(埃尔津詹之战),土耳其8万人对阵白羊王朝号称10万人,乌宗•哈桑因未得到威尼斯的武器援助,所以尽管土克曼人英勇战斗,但仍为装备火枪火炮的土耳其军队所败。此战白羊王朝元气大伤,而奥斯曼因为威尼斯在西方边界的骚扰,也停止了继续东进。
乌宗•哈桑信仰虔诚,严格奉行教法和宗教功课,器重宗教学者,发展伊斯兰文化。他主持将《古兰经》译成突厥文。此间,波斯萨法维战团在土克曼诸部落间传播什叶派教义,动摇其原来的逊尼派信仰,以致众心涣散。1478年乌宗•哈桑去世。
4.分裂消亡
15世纪80年代起,王朝再也没有出现像乌宗•哈桑那样有出色能力的君主,各地长官不断叛乱,王朝趋于分裂,曾经强大的军队成为派系争斗的工具。90年代末期,苏丹万德(Wand)和苏丹穆拉德(Murad)瓜分国土,分别占据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波斯中、西部。1501年,信奉什叶派的波斯人萨法维战团在阿塞拜疆独立,建立政权与机构,1502年,万德在纳希切万附近的沙鲁尔被什叶派波斯人萨法维帝国创建者伊斯玛仪一世打败,丧失波斯。翌年王朝末代苏丹穆拉德又被萨法维帝国伊斯玛仪一世击败,一度退据巴格达4年之久。1508年他退居迪亚巴克尔后,王朝覆亡,被萨法维王朝取代。
5.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卡拉•奥斯曼(Kara Yülük Osman) 约1378年-约1435年
哈扎姆(Hazam) 约1435年-约1444年 与兄弟阿里争位
阿里(Ali) 约1435年-1438年 与兄弟哈桑争位
吉汗格尔(Jihangir) 约1444年-约1453年
乌尊•哈桑(Uzun Hassan) 约1453年-约1478年 约1468年征服黑羊王朝
哈里勒(Khalil) 约1478年-约1479年
雅古布(Y‘aqub) 约1479年-约1490年
拜松库尔(Baisonqur) 约1490年-约1491年
鲁斯塔姆(Rustam) 约1491年-约1496年
阿赫马德•格乌代(Ahmad Gövde) 约1496年-约1497年
穆拉德(Murad) 约1497年-约1499年及约1501年-1508年
艾勒旺德(Alwand) 约1499年-约1500年
穆罕默德•米尔扎(Muhammad Mirza) 约1499年-约1501年
5.乌尊哈桑
乌尊哈桑(1423年-1478年1月6日)(英语:Uzun Hasan;阿塞拜疆语:اوزون حسن , Uzun Həsən;土耳其语:Uzun Hasan)是白羊王朝的第九任统治者(1453年-1478年)。白羊王朝实际创建人卡拉•奥斯曼的曾孙。
乌尊哈桑出生于迪亚巴克尔,他信奉逊尼派教义,通晓《古兰经》,熟悉突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乌尊哈桑曾娶特拉比松帝国的科穆宁王朝君主约翰四世•梅加斯•科穆宁的女儿狄奥多拉•梅加斯•科穆宁娜为妻。
1453年,乌尊哈桑继承为白羊王朝统治者,在他领导下,白羊王朝开始强大。1467年10月30日(或11月11日),乌尊哈桑带领白羊土库曼军队在宾格尔省附近击败黑羊王朝的统治者杰汉•沙,并于翌年将黑羊王朝灭亡。1468年,他又击败帖木儿帝国的卜撒因,并占据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拉克北部和伊朗中西部,把国土伸展至巴格达以及波斯湾沿岸,并进一步将疆域伸展至伊朗甚至到达呼罗珊地区,亦因此迁都大不里士。
在西面的战线,乌尊哈桑与特拉比松帝国及威尼斯共和国结盟以对抗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但是于1461年,乌尊哈桑未能阻穆罕默德二世灭亡与他有姻亲关系的特拉比松帝国。更于1473年,乌尊哈桑在泰尔詹战役中以轻骑兵为主的传统土库曼军队在仅仅一天时间内就被奥斯曼帝国军队以火枪和加农炮摧毁。
1478年,乌尊哈桑去世,其子哈里勒继位为苏丹。乌尊哈桑死后,继承人在争权内讧,终于在19年后的1497年在传位五任苏丹后国家分裂为二,再被萨非王朝的创建者伊斯玛仪一世于1501年在阿塞拜疆起兵打败他们,1502年并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地。1508年,伊斯玛仪一世将白羊王朝覆灭,为萨非王朝所取代。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非王朝(二):极盛时期

4.极盛时期
阿巴斯一世(又译阿拔斯一世)在幸存了宫廷阴谋和暗杀后于1587年登基。他认识到他的军队已不适应新时代战争的需要,这时奥斯曼帝国多次击败波斯军队,占领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而乌兹别克人则占领了东部的马什哈德和锡斯坦。首先他于1590年与奥斯曼帝国达成和平协议,将西北地区让给奥斯曼帝国。然后他雇佣了一位英国将军来重组他的军队,使它变为一支受薪的、训练良好的、类似于欧洲正规军的军队,他大批量引入了火药,这些行动,开启了著名的阿巴斯一世改革。
他首先向乌兹别克人开战,于1598年重占赫拉特和马什哈德。然后他开始对奥斯曼帝国回击,到1622年他得以重占巴格达、伊拉克东部和高加索省份。1602年他将葡萄牙逐出巴林,在英国海军的帮助下于1622年重占波斯湾中的霍尔木兹(霍尔木兹围攻战)。他扩大了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的贸易关系。这样一来阿巴斯对内也得以摆脱了对红头的依赖,加强了中央政府。
奥斯曼帝国与萨非帝国之间对伊拉克富饶的平原的争夺战持续了150年。伊斯迈尔一世于1509年占领巴格达,但是1534年苏莱曼一世就攻占了巴格达,1623年萨非帝国再占巴格达,但是1638年穆拉德四世再次夺回。1639年双方在席林堡(Qasr—e—Shirin)签署了一个条约来确定波斯与土耳其之间的边界。直到今伊朗西北与土耳其东南的边界依然是当时确立的。这场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拉锯战至当代反映在伊拉克的宗教分歧中。
1609年到1610年萨非帝国与库尔德人之间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伊朗西北乌米耶湖附近地区的一座城堡。当地的库尔德人酋长试图在奥斯曼帝国与萨非帝国之间保持独立,他重建这座城堡被萨非帝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姿态,因此威胁到了萨非帝国对其西北地区的统治。许多其他库尔德人首领(包括马哈巴德的酋长)也开始从波斯独立。从1609年11月到1610年夏,萨非军队对这座城堡进行了长久和血腥的围困战后城堡失陷。阿巴斯下令对血洗整个省份并将许多库尔德人部落迁往呼罗珊。直到当代在呼罗珊地区还有近170万库尔德人,他们是当时被迫迁居的库尔德人的后裔。
由于阿巴斯特别怕人刺杀他,他对他自己家里被怀疑的人非常残忍,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弄瞎。他的一个儿子被因此处死,两个被弄瞎。由于他的另两个儿子在他生前都死了,他1629年1月19日逝世时没有男的继承人。从17世纪开始红头的势力开始衰弱,过去的民兵逐渐演化为管理机构和官僚。一个新的商人阶层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主要有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印度民族组成。
阿拔斯一世漫长的统治时期萨非帝国达到了其顶点,它包括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
5.帝国衰变
1629年阿巴斯一世病逝前,他立了身为孙儿的萨非为继承人。萨非为人残暴而内敛,于1629年1月28日即位,当时年仅十八岁。他无情地淘汰任何一个能威胁他权力的人,几乎处决所有的萨非王室的王子,以及功绩显赫的朝臣和将军。他甚少留意政事,又无文化或学术兴趣,甚至有阅读和书写的困难。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看见萨非的昏庸无能,于1630年及1634年,入侵伊朗西部,并于1638年重夺巴格达(巴格达之围)。1639年,奥斯曼帝国及萨非王朝签署和约,双方从始再没有战争,而巴格达自始在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另外乌兹别克人及土库曼人皆曾骚扰伊朗东面边境,而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更于1638年夺取坎大哈。在他统治时期,萨非王朝开始衰落。
在17世纪里除了它的两个传统敌人,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波斯人还获得了两个新的强敌。俄罗斯的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里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开始将其势力伸向高加索山脉和中亚。在东边,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向阿富汗发展,占领了坎大哈和赫拉特。在17世纪里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道路也开始离开了波斯,使得贸易和商业衰落。此外阿巴斯一世所建立的正规军虽然在短期里获得了军事胜利,但是在长期里通过它所造成的繁重的税收和对各省的控制削弱了国家的力量。17世纪下半页萨非波斯与暹罗的阿瑜陀耶王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和经济接触。
除阿巴斯二世和阿巴斯一世后的国王全部都非常弱。1666年阿巴斯二世之死标志着萨非帝国结束的开始。虽然国库空虚和外患这些后来的国王生活奢侈。这些国王施加重税、打击投资、促进了官员的腐败。阿拔斯二世于1666年逝世,苏莱曼一世于同年11月1日以萨非二世的名称即位,因当时年幼,及在后宫长大,对外面的世界并不认识。又因苏莱曼一世酗酒,身体健康不佳。即位首年,不单发生地震,更受哥萨克人侵袭里海沿岸。宫廷内的占星学家认为登基典礼的时间不好,再一次以苏莱曼一世为名称于1667年3月20日加冕。苏莱曼一世对政事没有兴趣,宁愿留在后宫,政务落于首相及由后宫宦官组成的理事会手上。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宦官的势力日益增大,贪污成风,军备松弛。苏莱曼一世亦没有趁萨非王朝的死敌奥斯曼帝国于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被欧洲列强打败而元气大伤时,乘虚而入。萨非王朝亦不断遭受乌兹别克族及卡尔梅克人的入侵。
6.动荡灭亡
苏莱曼一世于1694年逝世时,请宦官们在两位儿子间选择继位人。他对宦官们说长子侯赛因会为国家带来和平,而幼子阿拔斯则会为国家带来繁盛,最后宦官们选择了侯赛因为继位人。侯赛因为人随和,对政事不热衷。他将政务交给他的姑婆(前沙阿萨非的女儿)。他从此酗酒,常居后宫,不理政事。即位初期,国家比较宁静。其后,东面的阿富汗叛变对伊朗造成震撼。1709年,吉尔查伊族的领袖米尔维斯•霍塔克带头叛变脱离萨非王朝。1716年,阿卜达里族亦脱离萨非王朝,跟着攻打的吉尔查伊族,却被米尔维斯•霍塔克的儿子马哈茂德•霍塔克打败了。
1722年,侯赛因因为阿富汗人马哈茂德•霍塔克攻入伊斯法罕而退位,并承认马哈茂德成为新的波斯沙阿。汉达基王朝正式入主伊朗。太美斯普王子希望继位。他逃到大不里士建立了政权。得到了高加索地区逊尼派穆斯林和几个基兹尔巴什部落的支持(包括纳迪尔沙为首的阿夫沙尔部落)。太美斯普最终得到了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承认。至1729年,太美斯普已经控制了波斯的大部分国土,更反击到阿富汗境内。1732年,他被纳迪尔沙废黜,被放逐到呼罗珊。
波斯的边界多次受到劫掠:俾路支族部落于1698年劫掠克尔曼,阿富汗人于1717年劫掠呼罗珊,伊拉克不断受到半岛阿拉伯人的洗劫。侯赛因试图强迫阿富汗人的逊尼派改为什叶派,结果一位普什图人酋长造反,击败了波斯军队。1722年他的儿子入侵波斯东部,围攻和占领了伊斯法罕,自称为波斯沙赫。
最后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阿赫,本来是一个呼罗珊红头部落的突厥人战士,但是上升为军事领袖,得以将阿富汗人逐出。他成为波斯的军事强人并开始向外扩张,他的军队一直攻到德里,但是他没有巩固他的波斯基地,结果使得他的军队力量耗竭。在塔赫马斯普二世时期他已经成为了波斯的实际统治者,1736年他在年幼的阿巴斯三世死后自己登上了王位。1747年纳迪尔沙赫被刺杀后萨非又被立为波斯沙赫,但是这个短时间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为赞德王朝提供一个合法的过渡借口。1760年卡里姆汗正式登基,结束了萨非王朝。
7.沙阿世系
在位时间 在位时间
伊斯迈尔一世 1501年─1524年
塔赫玛斯普一世 1524年─1576年
伊斯迈尔二世 1576年─1577年
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达班达) 1577年─1587年
阿巴斯一世(大帝) 1587年─1629年
萨非 1629年─1642年
阿巴斯二世 1642年─1666年
苏莱曼一世 1666年─1694年
侯赛因 1694年─1722年
塔赫玛斯普二世 1722年─1732年
阿巴斯三世 1732年─1735年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非王朝(三):伊斯玛仪一世

8.伊斯玛仪一世
伊斯玛仪一世(Isma‘il I,1487~1524) 中世纪波斯萨法维帝国的创建者、什叶派萨法维教团谢赫。全名伊斯玛仪•伊本•海达尔。
为波斯阿塞拜疆的阿尔达比勒(Ardabil)地区部落酋长、苏菲派谢赫萨菲•丁(Safavi Din,1252~1334)的六世孙。其先祖自称是什叶派第七代伊玛目穆萨•卡兹姆的后裔。伊斯玛仪父亲海达尔为基齐尔巴什(Kizilbash,即红头巾)萨非教团谢赫,其母为白羊王朝苏丹的公主。
在帖木儿大征服过后,萨法维教派与当时崛起的白羊王朝合作,开始共同打击另一个由土库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不过在白羊王朝的创始者——乌尊•哈桑病逝后,他的儿子耶古拜,开始将装备精良的萨法维教团视为心腹大患。
也因此,白羊王朝与萨法维教团之间的联盟关系,很快也就宣告破裂。耶古拜派遣了四千军队,支援了当时正在和萨法维教团交战的希尔凡王法罗赫亚沙尔。
1488年,其父同法罗赫亚沙尔作战时阵亡,伊斯玛仪及其兄阿里遭到拘禁。不过此时正值白羊王朝内战,因此,另一位白羊王朝君主鲁斯坦姆试图利用萨法维教团力量,为自己所用,所以释放了阿里兄弟。但是之后,鲁斯坦姆很快反悔,并试图抓捕他们。在白羊王朝的追兵紧追不舍之下,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弟弟伊斯玛仪,阿里向众人指定伊斯玛仪为自己的继承人。之后,立即命令手下将伊斯玛仪送到安全的地方。阿里自己带着七百名追随者,与截击他们的白羊王朝军队拼死搏杀,最终全部战死沙场。伊斯玛仪被信众保护隐居在基兰,7岁时从师受宗教教育。
1497年他带领随从回原籍继承遗产,遭土克曼苏丹阿里•贝格的拒绝,遂又到里海边的阿斯塔拉,并以此为基地,宣传什叶派教义,重新改组萨非苏菲教团,重建自己的红头民兵队伍。这些红头民兵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信仰与支持者,并通过西面奥斯曼帝国的禁止什叶派禁令而获得了更多人力与兵源。伊斯玛仪并派其助手到小亚细亚的7个突厥土克曼部落中进行宣传,发展信徒,组织军事力量。
1499年被拥立为萨非教团谢赫,在阿塞拜疆获得了一支1500人的军队。
1500年在基齐尔巴希人与来自土耳其东部的流亡者的武力帮助下,在古利斯坦打败继任的希尔凡王,并掘出了法罗赫亚沙尔尸体焚烧,以告慰自己父亲的在天之灵。
1501年占据巴库后,遭到占据阿塞拜疆、阿兰、阿纳托利亚东部的白羊王朝阿尔万德•米尔扎阻击,伊斯玛仪派出迎战的军队也遭遇惨败。伊斯玛仪转战阿塞拜疆,向阿尔万德•米尔扎进攻,亲手斩杀了阿尔万德•米尔扎军队的掌旗官,阿尔万德•米尔扎战败逃走。
1502年打败白羊王朝,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占据阿塞拜疆南部,定都大不里士,被拥立为波斯“沙赫”(Shah,波斯语皇帝),建立萨法维帝国,并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命令臣民尊奉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从此开始了萨法维帝国在波斯的统治(1502年—1736年)。由于历史原因,伊斯迈尔自己身上不仅带有什叶派创始人——第四代哈里发阿里的血统,还通过自己的母亲拥有了西亚强国白羊王朝、拜占庭帝国以及北方格鲁吉亚王国的王室血统。因为伊斯玛仪以及当时萨法维教团狂热的宗教氛围,让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感到锋芒在背。对于萨法维人的警惕,让奥斯曼不惜对曾经与自己为敌的白羊王朝倾囊相助。
1502~1509年,相继占领波斯大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伊拉克。伊斯玛仪在将自己的头衔改换成波斯的沙赫后,红头民兵们先是在1503年大破白羊王朝最后的大军,占领哈马丹和法尔斯,随后在1504年攻克了设拉子和克尔曼。接着再向西进军两河流域,在1507年拿下了位于当代伊拉克地区的纳贾夫和卡尔巴拉。到了1509年,伊斯迈尔的军队已经成功进入了历史名城——巴格达。而包括库尔德与亚美尼亚的众多地区地方,也向他投降。一直坚持基督教信仰的格鲁吉亚人也宣誓成为了萨法维王朝的附庸。那些有着比较狂热宗教信念的民兵们,在战斗意志上往往高出了普通的封建采邑军队许多,并因为有来自土耳其地区的民兵支援而有机会获得了更为先进的武器。这些优势都会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助波斯军队以一臂之力。
1509年开始与布哈拉汗国作战。在战斗中,伊斯玛仪救出了帖木儿帝国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未来莫卧儿帝国开创者的巴布尔的姐姐。也因此,伊斯玛仪和巴布尔在一段时间内缔结了同盟关系。
1510年,在谋夫战役击败乌兹别克汗,昔班尼于是役阵亡。伊斯玛仪夺得霍拉桑,并将势力伸展于中亚,但他派出支援巴布尔的军队却在加兹德万战役中被乌兹别克人打得惨败。
1510年-1514年,伊斯玛仪一世向西推进的行为导致他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此时占据了霍尔木兹,并向伊斯玛仪进贡的葡萄牙人,向伊斯玛仪表示愿意提供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所需要的火炮,来对伊斯玛仪的事业进行支持。这个承诺可以说与之前威尼斯人对乌宗•哈桑的承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这个诺言也永远都没有兑现。不过这倒并不是葡萄牙人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也很缺乏火炮,并且除了葡萄牙之外,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对这场即将发生在中东的大战有所重视。
1514年,同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的近卫军在查尔迪兰战役中,败于奥斯曼军队,丧失了库尔德斯坦和亚美尼亚西部,一度失去大不里士。伊斯玛仪的失败,是因为低估了土耳其火炮的威力而轻敌,因此拖延战机,导致自己引以为傲的军团,在奥斯曼火炮覆盖之下狼狈不堪。大量曾经一直追随他,甚至可以说看着伊斯玛仪长大,如同兄父一样的股肱之臣,也在这一场战争中殒命。对土耳其人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心使他向一些欧洲国家伸出橄榄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玛仪一世致力于国家治理,对内注意发展经济。保护工商业,鼓励发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保护学者,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行政管理制度,派出传教师(达伊)到各地主持教务,举办宗教学校,传播什叶派教义,在清真寺聚礼中为阿里祝福,从而确立了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在波斯的统治地位。
伊斯玛仪一世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自任什叶派的领袖。他还是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能够写诗。
查尔迪兰战役之后,伊斯玛仪日渐消沉,终日酗酒,1524年5月在访问故乡阿尔达比勒的途中逝世,享年38岁。他逝世后,什叶派尊他为赛义德(即圣裔),史学家称其为“真正的波斯伊斯兰什叶派国家的缔造者”。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萨非王朝(五):阿巴斯一世

12.阿巴斯一世
阿巴斯一世(波斯语:عباس بزرگ,英语:Abbas I of Persia;1571年1月27日—1629年1月19日),亦称阿巴斯大帝,波斯萨非王朝中兴的君主(1587—1629年在位)。
在他统治时期,经过著名的阿巴斯一世改革,萨非王朝达到了国力的巅峰。
阿巴斯一世特别重视巩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力量,为此长期同有分裂倾向的土库曼游牧部落进行斗争,而这些部落曾是萨非王朝得以建立的武力支柱。阿巴斯一世将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强行迁至伊朗内地,以发展那里的生产力。他无情镇压被征服民族的一切反抗企图。
在对外政策方面,阿巴斯一世的做法十分积极。1590年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结束了奥斯曼-萨非战争。1597年,他从乌兹别克人手中夺回呼罗珊;1601年占领巴林。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并未从此解决,从1603年起,阿巴斯一世三次对奥斯曼帝国作战。战争的结果,萨非王朝获得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1622年,阿巴斯一世还在英国舰队的帮助下从葡萄牙手中夺回了霍尔木兹。到1623年,阿巴斯一世已经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使萨非波斯国势达于全盛。
阿巴斯一世(被尊为“阿巴斯大帝”)是一个建树很多,且眼界开阔的帝王,在伊斯兰发展史上阿巴斯大帝与苏莱曼大帝、阿克巴大帝齐名。他不但影响了伊朗历史,而且对大航海时代的东西方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1)早年继位
阿巴斯早年以王子身份出镇霍拉桑和赫拉特地区。在波斯王族与土克曼将领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他成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绝佳人选。1587年,阿巴斯在土克曼大贵族库里汗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将昏庸的父王胡达班达送进了“太上皇”的冷宫中。18岁的阿巴斯,十分明白他的主要威胁,国内是变化无常的土克曼红帽军将领,国外是西面的世仇奥斯曼帝国和东面剽悍的乌兹别克人部落军。
他即位时,正值内忧外患交侵,内部土克曼人诸部落首领专横僭越;外部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汗国两大强邻不断侵犯过图。首要任务是稳住自己的统治。阿巴斯首先借助库里汗的力量,以追查母后和王兄被弑案为由铲除了部分桀骜不驯的土克曼贵族,在镇压了一场叛乱阴谋后又收回了大批封邑。接着,让库里汗这个野心勃勃的功臣尝到了“兔死狗烹”的滋味,除掉库里汗之后,阿巴斯已大权在握。
(2)加强皇权
阿巴斯以加强皇权为主导,重建了萨非王朝的统治结构。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皇帝召集,代表由皇帝指定;在行政方面,撤除摄政和红帽军总司令两个职务,加强首相的地位;完善行省制,由王子或亲信任总督;逐步“削藩”,将部分土克曼贵族的私人领地置于皇帝本人控制之下。为防备少数民族的“异心”,阿巴斯还强迫一些民族,如库尔德人等离开本土远走他乡。阿巴斯大帝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在军事方面。他的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波斯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有着火枪、铜炮等装备的新型军队,炮兵达一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民族的穆斯林入伍,土克曼贵族不再拥有特权,全体官兵由皇帝全权控制。像其他西亚国家一样,阿巴斯发展了一支精锐的近卫军,直属于皇帝本人。
阿巴斯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的同时,正好遇上了大好的国际形势。乌兹别克人部落陷入内乱,阿巴斯乘机出兵攻击,夺取了从呼罗珊到赫拉特地区的河山,阿姆河以南都成为他的势力范围,阿富汗人也向他称臣。接着,面对衰落中的奥斯曼帝国,阿巴斯洗刷了波斯人的百年耻辱,1603年-1604年出兵横扫高加索地区,1605年在乌尔米耶湖战役中获得对土耳其人的首场大捷,1613年迫使土耳其人签订《伊斯坦布尔条约》,收回了故都大不里士和库尔德斯坦、阿塞拜疆等地,1623年再次西征,经过五年时间收复了包括巴格达、巴士拉在内的整个两河流域。这是萨非王朝版图上的极盛,在与宿敌奥斯曼帝国的较量中,天平完全倒向了波斯一方。阿巴斯大帝另一个重大影响在宗教方面。萨非王朝开国皇帝伊斯马仪曾以激烈的手段推行什叶派,迫害逊尼派,使什叶派在波斯占了上风。阿巴斯则以比较温和的方式扶植什叶派,他曾将自己的所有私人财产捐赠给什叶派,也曾徒步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参拜什叶派长老陵墓。经过他42年的潜移默化,波斯终于成为一个彻底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波斯曾作为其中的一员同中东众多文明融为一体,但自萨非王朝之后,什叶派又使波斯同东西两面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区分开来,从此成为波斯独特的旗帜维持了这个国家的独立。
(3)时代前列
阿巴斯大帝的时代正是大航海时代,西欧航海家纷至沓来之时。在南边,葡萄牙人占据了霍尔木兹岛,以此为据点发展跨印度洋的贸易,得到阿巴斯的宽容和优惠;在北边,阿巴斯主动派使团出访俄国,以图推动两国的贸易。后来,阿巴斯在英国人帮助下夺回了霍尔木兹岛,以大陆港口阿巴斯港作为主要对外窗口。英国人取代了葡萄牙人的位置,阿巴斯也给了英国人许多优惠和权利,甚至允许他们在波斯开办工场。外贸的增长也带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波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阿巴斯将重要手工业部门纳入国家控制之中,这加强了国家实力,不过妨碍了资本自由竞争的原则。阿巴斯还派使团出访西欧列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德意志国王就对两国结盟对付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很感兴趣。阿巴斯积极发展同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关系是有来由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夹击奥斯曼帝国的盟友,但像他这样在东西方交往中积极主动的东方君主,还是不多见的。
阿巴斯还有另一项成就,那就是营建了新都伊斯法汗城,此城位于波斯的腹地,远离奥斯曼帝国的攻击范围,1598年迁都于此,并进行了大规模营建。经过数代经营,获得了“天下之半在伊斯法汗”的美誉。
(4)为政举措
①军事
阿巴斯一世削减从各土克曼部落征调基泽勒巴什(“红帽”军)的数目,创建常备军。常备军绝对效忠于皇帝。其中,骑兵主要由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地改宗伊斯兰教的战俘和他们的后裔组成,成为王室的的古拉姆(奴隶),实即亲兵;另有从农民中招募的步枪兵和炮兵。阿巴斯一世依靠常备军诛除阴谋倡乱和不听命的基泽勒巴什的首领。1598年,大败乌兹别克人于赫拉特,收复霍拉桑,遂将首都从加兹温迁至伊斯法汗。1603~1612年,对奥斯曼帝国作战,收复了北起阿塞拜疆南至巴格达的失地;1622年收复了葡萄牙人强占的波斯湾上的霍尔木兹岛(霍尔木兹围攻战)。同年,大败莫卧儿帝国,占领坎大哈。
②外交
在对外政策方面,阿拔斯一世的做法十分积极。他在即位后的第一年(1587年)向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割让了部分领土,1590年又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结束了奥斯曼-萨非战争 (1578年-1590年)。然而这只是为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装备着西方先进火器的正规军作准备;萨非王朝前期仰仗的土库曼游牧部族军队漫无纪律且时常反叛。他很快发起反击:1597年,他从乌兹别克人手中夺回呼罗珊;1601年占领巴林。从1603年起,阿拔斯一世三次对奥斯曼帝国作战(1603-1613年,1616-1618年,1623-1639年,前两次合称奥斯曼-萨非战争 (1603年-1618年))。战争的结果,萨非王朝获得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1622年,阿拔斯一世还在英国舰队的帮助下从葡萄牙手中夺回了霍尔木兹。到1623年,阿拔斯一世已经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
③经济
作为一名贤明的君主,阿拔斯一世也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国内出现自蒙古帝国入侵以来未有的繁荣。他的统治标志着波斯艺术成就的一个高峰,特别是在绘画、纺织和手稿插图绘制等领域。他还是艺术品的大买主;不过他也维持着一个极为奢靡的宫廷。他在伊斯法罕建清真寺、神学院、公共浴室、广场和林阴大道,各国使节和商人云集于此,使都城空前繁荣。
(5)人物成就
阿巴斯大帝是萨法维波斯最伟大的君主,他通过西化军事改革(阿巴斯一世改革)强化了萨法维的军力,打败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收复北起阿塞拜疆南至巴格达的失地,又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霍尔木兹,更是打败了莫卧儿王朝和乌兹别克汗国,使得萨法维帝国在中亚和南亚扩张影响力。在文治和经济上,阿巴斯大帝也成就赫赫,使得萨法维波斯到达了巅峰期。
在伊斯兰发展史上阿巴斯大帝与苏莱曼大帝、阿克巴大帝齐名。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阿夫沙尔王朝(一):建立

阿夫沙尔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افشار‎ ;1736—1796年),又叫红头王朝,是18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一个波斯王朝,因为建立者纳迪尔沙出身于阿夫沙尔(红头)部落而得名,一共传4个沙阿,统治60年。
1.建立
王朝创立者纳迪尔沙出生于呼罗珊的一个阿夫沙尔部落的农民家庭,在童年时被卖为奴隶,后来成功逃亡。他加入了东安纳托利亚的一支武装集团“克孜勒巴什”(即红头军),地位迅速升高,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1726年,纳迪尔沙率军支持被入侵波斯的阿富汗人废黜的萨非王朝沙塔赫马斯普二世,并成功地赶走了阿富汗人。接着纳迪尔沙又着手收复被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占领的波斯国土,在国内逐渐树立起超过沙阿本人的权威。于是在1732年纳迪尔沙废黜了塔赫马斯普二世,将其放逐到呼罗珊,扶立塔赫马斯普二世之子阿拔斯三世为傀儡沙阿。1735年幼主阿拔斯三世去世。次年纳迪尔沙自立为伊朗沙阿,建立阿夫沙尔王朝。
2.扩张
纳迪尔沙在位期间,常年发动对外战争,1737~1738年征服阿富汗大部地区,1739年入侵印度莫卧儿帝国,洗劫了德里。他还偷走了沙贾汉的孔雀宝座。纳迪尔沙利用从远征中掠夺来的财富,在波斯大兴土木,鼓励文化,使波斯又呈现出其在萨珊王朝统治的黄金时期的繁荣景象。但是由于纳迪尔沙的宗教政策(压制什叶派)和经济压迫,波斯各地经常爆发起义和暴动,最终纳迪尔沙于1747年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死后整个波斯陷入混乱,其侄子阿迪尔•沙阿下令杀死除沙鲁克•阿夫沙尔(纳迪尔沙之孙)外所有纳迪尔沙的儿子和孙子,自立为沙阿。原纳迪尔沙的近卫军将领阿富汗人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也试图夺取王位,但没有成功,被迫逃回阿富汗,不过他成功地夺去了纳迪尔沙的部分宝藏。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建立了杜兰尼王朝,使阿富汗脱离了阿夫沙尔王朝的统治。1748年阿迪尔•沙阿被其弟弟易卜拉欣•阿夫沙尔发动的政变推翻。然而易卜拉欣•阿夫沙尔夺取政权不到两个月就被自己的军队推翻。之后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部落首领推举纳迪尔沙的孙子沙鲁克•阿夫沙尔为沙阿名义上统治呼罗珊。
3.衰落
1749年,一些阿拉伯、库尔德和札剌亦儿部落的首领推举萨非王朝王室后裔赛义德为波斯沙阿,号为苏莱曼二世。沙鲁克•阿夫沙尔被推翻并被弄瞎双眼。几个月后,沙鲁克•阿夫沙尔的支持者又推苏莱曼二世,沙鲁克•阿夫沙尔继续统治呼罗珊,但是其只是各部落操纵的傀儡。此时的波斯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前纳迪尔沙的将军卡里姆汗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呼罗珊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卡里姆汗没有攻击沙鲁克•阿夫沙尔是出于对纳迪尔沙的尊敬。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赞德王朝陷入混乱,波斯北部的突厥恺加部落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趁机扩张势力。1794年灭桑德王朝。1796年阿迦•穆罕默德•汗加冕为波斯沙阿,建都德黑兰,建立恺加王朝。同年征服呼罗珊,处死了沙鲁克•阿夫沙尔。阿夫沙尔王朝终结。
4.沙阿列表
纳迪尔沙 (1736年~1747年)
阿迪尔•沙阿 (1747年~1748年)
易卜拉欣•阿夫沙尔 (1748年)
沙鲁克•阿夫沙尔 (1748年~1796年)
5.纳迪尔沙
纳迪尔沙(英语:Nader Shah;1688年8月—1747年6月19日),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皇帝(1736-1747年在位)。沙即沙赫,为皇帝称号。1726年投靠萨非王朝的塔赫马斯普二世,支持塔赫马斯普二世夺回其父失去的王位和国土。他英勇善战,深受重用。1730年把阿富汗人全部逐出波斯。1730到1736年打败入侵波斯的奥斯曼军队。1732年废塔赫马斯普二世,立其婴儿为阿巴斯三世。1736年纳迪尔废阿巴斯三世,被贵族会议拥立为王,改称纳迪尔沙,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736-1796)。
1739年卡诺城一役,大破莫卧儿帝国军队。率军进入德里,抢掠大量珍宝财物。1739到1741年,远征信德、布哈拉与花拉子模,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帝国,定都于马什哈德。开创了早期阿夫沙尔王朝的广阔疆界。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军费浩繁,造成生产衰退,国库空虚,民力凋敝。纳迪尔沙个性残暴 ,诛杀无度。1747年6月在霍拉桑城下军帐中被人刺杀。
(1)早年生涯
纳迪尔出生于呼罗珊的阿夫沙尔部族(一个生活在波斯的波斯—突厥混合游牧民族)内。13岁时纳迪尔的父亲去世,纳迪尔不得不靠捡柴来养活他和他的母亲。
1704年,纳迪尔17岁时,一伙乌兹别克人入侵了当地,纳迪尔和他的母亲成为了奴隶。而他的母亲不久就死了。
1708年纳迪尔设法逃了出来,由于生活的贫穷,他和他的朋友偷了一群羊并卖得了一笔钱,之后他们逃到了山里.。
1712年由于厌倦了东躲西藏的生活,纳迪尔投奔了一个名为巴巴•阿里贝伊的贵族。他被雇佣为信使,与另一个人一起负责将一些重要的信件送往伊斯法罕(Isfahan)的皇家法院。在一次送信的任务中纳迪尔杀死了他同行的同伴(可能的原因是他的同伴拖累了他的速度,更有可能的原因是纳迪尔想成为惟一向皇家法院送信的人)。在皇家法院纳迪尔给出了他杀死同伴的原因,并得到了原谅。纳迪尔拿到回信和赠送他的物品回来了。然而他一回来,从主人的脸色上,纳迪尔知道巴巴•阿里贝伊已经计划将他杀死。与此同时纳迪尔爱上了贝伊的女儿,贝格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纳迪尔娶他的女儿。纳迪尔绝望了,为了保护他自己,他杀死了贝伊,并同贝伊的女儿逃到了山上。在山上纳迪尔与她成亲并有了第一个儿子礼萨•寇里。后来贝伊的部分仆人也加入了纳迪尔,并组成了一伙土匪武装。
大约在1714年,纳迪尔投靠了当地的省督巴布鲁汗。由于当时鞑靼人的入侵,所以能够保护入侵的武装都是欢迎的。纳迪尔在巴布鲁汗手下表现的很好,渐渐的得到了重用。
1717年纳迪尔成为了一支6000人部队的领导。当时他33岁,但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在一次与10000人的鞑靼骑兵的战斗中,纳迪尔通过选择有利地形大败了鞑靼骑兵,杀死了3000多人并得到了大批的战利品。这是纳迪尔取得的第一次军事胜利。纳迪尔要求巴布鲁汗升任他为将军,但是巴布鲁汗推说任命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而一直拖延。不久巴布鲁汗任命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系的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人当了将军。纳迪尔非常失望,指责巴布鲁汗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在当时指责自己的保护人是不被接受的。纳迪尔迅速的失宠,并被巴布鲁处以鞭笞脚心的刑罚(一个人能忍受的最痛苦的刑罚之一)。
之后纳迪尔找他的一个叔叔(凯拉特城附近红头部落的酋长)寻求帮助。然而他的叔叔怀疑他的野心,故意疏远他。纳迪尔不得不重操旧业,拉拢了800个人上山当了土匪。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阿夫沙尔王朝(二):纳迪尔沙1

(2)投靠萨非
1722年,阿富汗霍塔克王朝的皇帝通武力方式控制了波斯,并强迫波斯皇帝侯塞因退位。然而阿富汗人并没能控制整个波斯帝国,波斯皇帝侯塞因的第4个儿子塔赫马斯普成为了法定的波斯帝国继承人,并就封沙赫尊号。即塔赫马斯普二世。
大约在1727年,塔赫马斯普帐下的一个的将军由于害怕自己所作的一些事情触怒皇帝而引来杀身之祸,而带着他的1500名士兵逃跑了。并最终投奔了纳迪尔的武装,使得纳迪尔的武装壮大为3000人。纳迪尔的叔叔深感纳迪尔的壮大已经威胁到了他在凯拉特城的安全。不久他写信告诉纳迪尔,建议他可以向塔赫马斯普求情来原谅他,这样纳迪尔就可以合法的成为塔赫马斯普的军队。纳迪尔接受了叔叔的建议。由于塔赫马斯普急需士兵,不久就签署了原谅纳迪尔的文件。纳迪尔的叔叔热烈欢迎纳迪尔和少数同伴进入凯拉特城.到达后的第二天晚上,纳迪尔下令杀死了所有他叔叔的哨兵并包围了叔叔的军队。他自己进入他叔叔的房间并杀死了他。
纳迪尔意识到他必须要得到塔赫马斯普的信任和好感。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打赢一场对阿富汗人的战争,因为阿富汗人已经占领波斯5年了。他选好了目标尼查布尔城,一个被阿富汗人统治的要塞,大约有3000兵力。纳迪尔知道到他的部队不擅长长时间的围城战,他引诱大约600名敌军出城,并消灭了他们。愤怒的守城将领带领所有的部队追杀纳迪尔的部队。纳迪尔和他的部队迅速逃往山里,在一处狭窄的山口,纳迪尔很容易的将敌军全部歼灭。纳迪尔返回了尼查布尔城,并宣布该城属于塔赫马斯普沙赫所有。纳迪尔对待城中的百姓非常的友好,大约1000人自愿加入了纳迪尔的军队。纳迪尔赢得了塔赫马斯普的信任。后者深信纳迪尔所作的包括杀死自己的叔叔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他不仅原谅了纳迪尔也原谅了先前背叛自己投奔纳迪尔的将军。
不久纳迪尔密谋除掉法提赫•阿里将军,他告诉沙赫,法提赫正在秘密谋反,而沙赫轻易的相信了纳迪尔。但是沙赫告诉纳迪尔他向法梯赫发过誓,永远不会杀他。据说纳迪尔说"吾素不重誓",之后他杀死了法提赫并将他的头挑在枪尖上展示给他手下的士兵。这之后纳迪尔被塔赫马斯普沙赫授予了汗(Khan)的称号。
(3)成名之路
1728-1729年纳迪尔继续不断的打击阿富汗侵略者,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期间,他与阿富汗人展开大小数场战役,从无敌手。在海拉特一带,他先是于卡富尔•夸叶赫一战中击败了阿富汗人的部落,之后,他在达姆甘城外与阿富汗著名酋长亚什拉夫交战。在此战中,他令阿富汗军队真正见识了何为近代化军队。利用仿欧式军制编练的新式战法,以及引自欧洲的先进火器,他成功以2.5万人的兵力击溃了两倍于己的敌军,并斩首1.2万级。之后,初尝败绩的亚什拉夫试图在科瓦尔山谷对纳迪尔的波斯军设伏攻击,但被识破。最后纳迪尔于1729年11月率三万兵力攻至伊斯法罕城外,亚什拉夫率军出城迎战,结果是第三次被打得一败涂地,被斩杀了七八千人。四天后纳迪尔成功夺回了伊斯法罕(Isfahan),并屠杀了留在城中的数千阿富汗人。伊斯法罕的阿富汗统治者马哈茂德在杀死了已退位的皇帝侯塞因和皇室成员之后逃往设拉子(Shiraz)。
到1730年纳迪尔驱逐了在设拉子的阿富汗统治者亚什拉夫(在此之前此人已经败在纳迪尔手中三次)。最终一个俾路支人部落杀死了逃亡途中的他。这样一来,抵抗阿富汗人的任务就此告了一个段落。纳迪尔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波斯的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纳迪尔的野心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不过纳达尔此时仍然十分清楚,就以自己当前的影响力,仍然不足以在整个波斯领域中称得上一呼百应。萨非皇族的威信仍然存在,赤裸裸地直接夺权不说会遭遇反抗,至少一定被人说闲话。于是纳迪尔认为,应该通过一场对外征服战争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影响力,而在当时波斯的四周,属奥斯曼帝国对波斯的攻击尤为猛烈。就这样,1730年,他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反击战争。目标是高加索地区与美索不达米亚。
(4)大破奥斯曼
1730年春夏两季,纳迪尔率兵攻击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西波斯地区,并将其收入版图。在第二年,纳迪尔安排沙赫塔赫马斯普御驾亲征,再次对奥斯曼帝国展开进攻。但塔赫马斯普的作战水平显然远远不如纳迪尔,于是他的部队被击败,而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西波斯地区等到拱手奉还。
面对如此情势,纳迪尔认定这个让这个庸才皇帝介入战争和政治是不太现实的,于是索性在1732年时将塔赫马斯普废黜,立其6个月大的儿子阿巴斯为波斯皇帝以作为其傀儡,而自己实际上行使皇帝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于1733年开始向美索不达米亚展开进攻,拉开了战役最为惨烈的阶段。
1733年初,纳迪尔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围攻巴格达。围城战从二月一直持续到七月,城内军士死者六万余人,民众死者无算焉,而波斯围城军一样死伤重大。而就在攻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奥斯曼方面由托珀•奥斯曼帕夏亲率8万军队前来救援 [2] ,托珀此番前来的目的就是要直接将波斯大军全歼在巴格达城下(就战术上讲很有后来抗战时国军名将薛岳“磁铁战”的风格)。纳迪尔匆忙之际率七万人迎战于萨马拉,结果失利,被歼3万多人,辎重尽失,本人也差点丧命。为避免全军被歼,只能放弃对巴格拉的包围。不过紧接着纳迪尔就在1733年10月于阿格达班与奥斯曼军再战一场,在此战中,他以八万人击溃了奥斯曼十万大军,对方包括主将托珀•奥斯曼在内阵亡二万余人。这算是纳迪尔报了萨马拉之战的仇。此后,他率军回国休整,以图再来。
而在1734年,纳迪尔将兵锋指向了高加索。当年11月,他率军围攻占贾城堡,一连围攻7个月。奥斯曼帝国在得知占贾被围攻的消息之后,派遣了步骑8万人的大军前来扑救。纳迪尔率军星夜迎击,1735年6月19日,巴格哈瓦德之战爆发,此时纳迪尔的5.8万名士兵只有18000人在场,不过纳迪尔沉着应战,趁敌军不备发动奇袭,大败敌军,斩首五万余级。奥斯曼军的阿尔巴尼亚籍指挥官科普鲁•阿卜杜拉帕夏阵亡。此后纳迪尔在高加索的军事行动便再无大阻碍。而闻败讯,占贾与第比利斯等高加索城镇望风而降。
此外,在外交领域,纳迪尔也有成就。1735年,波斯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占贾协议,两国达成了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同盟,并且俄罗斯还奉还了于1723年被彼得大帝夺取的波斯领土。这项协议的签订等于是给奥斯曼帝国套上了一条铁链。
对奥斯曼帝国军事行动的巨大成就使得纳迪尔的声望到达了空前高度,此时的纳迪尔已经可以说是波斯的司马昭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夺权的计划便浮上了台面。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阿夫沙尔王朝(三):纳迪尔沙2

(5)夺权建国
前沙赫塔赫马斯普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喜欢和平的人,他一直要求纳迪尔将军队撤回伊斯法罕,好让这个久经战火的国家得到安定。作为回应纳迪尔邀请沙阿吃饭,在宴席上宣布将他与他的儿子阿拔斯“安置”到呼罗珊一带。之后纳迪尔将此事向贵族集团们宣布。统治阶层没有太多的选择,只好让纳迪尔当上了波斯皇帝。于是,纳迪尔便名正言顺的宣布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即阿夫沙尔王朝。
(6)远征印度
纳迪尔的十二年统治期间几乎年年都有战争,他用尽一切办法榨取人民的血汗,来维持其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纳迪尔的贪婪使得他产生了入侵印度的念头。到1736年12月纳迪尔带领十万人的军队开始了入侵印度的军事行动。顺便敲打波斯人在东部的死敌阿富汗人。在入侵印度的途中纳迪尔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坎大哈,军民三万余人皆殉城死,之后,他的部队翻过兴都库什山脉向印度腹地进发,莫卧儿方面惊慌不己,急忙招请阿富汗兵2万人在开伯尔山口抵挡波斯大军,结果失利,全员战死。接着,纳迪尔军到达了当代巴基斯坦境内的白沙瓦。
当纳迪尔距离他德里最终的目标尚有450公里的时候。纳迪尔的威名便已经传到了德里,德里的两位将军产生了内讧,其中一位向纳迪尔写了一封信说愿意配合纳迪尔占领德里,但被纳迪尔拒绝了。纳迪尔的军队依靠浮桥穿过满是鳄鱼的河流,并最终与德里的军队在卡尔纳尔(Karnal,在令印度哈里亚纳邦境内)展开了战斗。此战纳迪尔身边的兵力为5.5万人,而德里军的兵力超过三十万,并且还有数千头大象。
纳迪尔知道大象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他命令他的士兵建造了许多的木制平台。每个平台的两边各有两只骆驼,木台上涂满了石脑油,在适当的时候他下令战士点燃木台,让骆驼向敌人的大象冲去,而印度的大象遇到带火冲锋的骆驼之后,便很快就掉头向德里军队跑去。毫无疑问,德里军立刻被自家的大象踩得血肉模糊,溃不成军。纳迪尔则乘机率军随后掩杀,大获全胜,三十余万德里军一朝被歼尽。据波斯方面声称,此战斩首三万,德里方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而波斯方此战的损失只有区区2500人。
1739年3月22日,纳迪尔的军队进入了德里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烧杀强掠。大屠杀从早上的八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最保守的估计大约有二十万的居民被杀死,数千妇女被强奸。此外波斯军队还掠夺了价值2000万卢比的财物。屠城之后,纳迪尔封闭了所有的粮仓。并实行了宵禁。波斯卫兵抓住逃跑的人并割掉耳朵和鼻子。饥饿的市民集体恳求纳迪尔同意他们购买粮食,最终纳迪尔同意他们去其他城市去买粮食。
纳迪尔的最大的战利品是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的孔雀宝座(Peacock Throne)和巨大的、堪称莫卧儿镇国之宝的两顶钻石光之山(koh-i Noor,这颗钻石后来被英国人得到并最终献给了英国国王,这颗著名的钻石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与光之海(Darya-ye Noor)。 当纳迪尔最终撤出德里时他带回了300名泥瓦匠,200名铁匠,200名木匠,100名石匠.,准备在波斯建造一座象德里一样的城市。
由于在印度战役中掠夺得来的战利品过于丰富,以致于纳迪尔自从印度班师后一连三年都不用向国内征税 [6] 。而利用从远征中掠夺来的财富,他在伊朗大兴土木,鼓励文化,使伊朗又呈现出其在萨珊王朝统治的黄金时期的繁荣景象。
(7)挺进近东
在从印度远征归来之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军事行动,他同时在高加索地区与中亚两处用兵。在中亚地区,他发兵攻击布哈拉汗国与希瓦汗国。在高加索地区,他出动十余万兵力攻击达吉斯坦,与当地的列兹金人作战。结果是,在高加索地区的扩张行为因受到激烈抵抗而始终没有什么明显成效,但对中亚的征服却十分顺利。
在东西两端的战事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之后,纳迪尔又开始策划起新的征服。他下令在布什尔开设造船厂,以期建立一支海军,而木材则自马赞德兰地区提取。1743年,他正式将这支海军投入到了实战之中:波斯海军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了巴林,并打败了阿曼帝国,占领了其首都马斯喀特。
到这地步,纳迪尔自认为自己已经横行天下无从能挡,于是制定了一套极为疯狂的计划:试图集中大军力直接突入奥斯曼帝国腹地,攻占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为此,他从中亚各民族中征集了超过二十万人的军队,准备实施此项作战。而奥斯曼帝国在得知此情报之后,帝国的乌理玛们则试图号召全逊尼派世界进行对波斯的圣战。于是纳迪尔只能认怂,从而转向步步为营的战略。他先攻克了奥斯曼的边境重镇阿尔贝拉与基尔库克,接着继续蚕食奥斯曼的西部领土。1745年,他在刚刚镇压完达吉斯坦的叛乱之后便率领大兵一刻不停的对东安纳托利亚发动进攻。当年8月,双方在卡尔斯(Kars)城外展开会战,由波斯军八万对阵奥斯曼军十四万。在这一战中,他最后一次展现出他超凡的军事才能,以死伤8000人的代价歼灭敌军近三万。就此取得了对奥斯曼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1746年,双方签订科尔登协议,结束战争状态。经此战后,波斯帝国的疆域到达鼎盛。
(8)暴虐被刺
晚年的纳迪尔越发偏激残暴,动辄杀人,常常派遣刺客刺杀不合他意的大臣。并且征收大量苛捐杂税,引得民不聊生,因而引发了频繁的反抗。1747年纳迪尔为他自己的嗜血成性付出了代价。由于感到他的侄子在联合波斯将领进行叛变,纳迪尔召集波斯将领在马什哈德集合,同时私下与乌兹别克人,土克曼人和鞑靼人达成协议将对波斯将领进行屠杀。不幸的是纳迪尔的计划被其帐篷外的一名奴隶偷听到了并告诉了波斯将领。一名叫萨拉贝伊的波斯将领自愿去刺杀纳迪尔。他带领几个士兵冲进了纳迪尔的帐篷杀死了一个宦官和一个老妇人。这时纳迪尔手持马刀冲了出来,一开始萨拉贝伊伤到了纳迪尔的锁骨,但纳迪尔带伤杀死了2个士兵,最后纳迪尔被帐篷内的衣物绊倒,并被萨拉贝伊斩首。时年60岁。
(9)人物评价
纳迪尔沙可谓是十八世纪上半叶西亚的传奇人物,他通过个人经营,实现了从奴隶到沙阿的转变,成为了或许是西亚历史上出身最卑贱的统治者。就内政方面,此人被后世称道的地方并不多,毕竟他为了自己的军事征服经常疯狂压榨他的臣民与贵族。不过也正是在军事领域中,他留下了令后世叹为观止的战绩。在他长达三十余年的军事生涯当中,他东征西讨,创下了多场以少胜多的著名胜利,而鲜有败绩,其战绩之辉煌,在世界军事史上实属罕见。可以说,就军事指挥才能上,纳迪尔在整个十八世纪之内,于西亚乃至全世界都罕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他作为军事指挥官与征服者尽显出其强悍一面。在后世,他被一些历史学家人称为“亚洲拿破仑”或“亚历山大大帝第二”。与对这类人物的评价类似,有些人将他视为英雄,也有许多人将他视为屠夫。不过无论如何,至少在18世纪这个“欧洲世纪”,他作为一个伊斯兰世界君主的大名是为世人留下了。《剑桥伊朗史》将纳迪尔沙称呼为“亚洲最后一位伟大军事征服者。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阿夫沙尔王朝(四):阿迪尔•沙阿

6.阿迪尔•沙阿
阿迪尔•沙阿(波斯语:عادل شاه افشار‎), (?-1749年) 是阿夫沙尔王朝第二任伊朗沙阿(1747年-1748年在位)。阿迪尔•沙阿是阿夫沙尔王朝首任沙阿纳迪尔沙的侄儿,纳迪尔沙长兄易卜拉欣汗的儿子。
1737年,阿迪尔被任命为马什哈德总督。1743年至1747年,阿迪尔统领军队攻打于库尔德斯坦定居的雅兹迪族群、卡拉卡尔帕克人和花剌子模的乌兹别克人。
其后,因纳迪尔沙书面要求他交出巨款及纳迪尔沙对他的不信任,阿迪尔对纳迪尔沙不悦。1747年4月,阿迪尔联合叛乱的乌兹别克人及库尔德人谋反。纳迪尔沙在率军攻打阿迪尔军队的途中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他们将王位交给阿迪尔。阿迪尔下令杀死除沙鲁克•阿夫沙尔(纳迪尔沙之孙)外所有纳迪尔沙的儿子和孙子。1747年7月6日,阿迪尔自立为沙阿。阿迪尔•沙阿派了他的弟弟易卜拉欣.阿夫沙尔为伊斯法罕总督,而他却留守于马什哈德。
阿迪尔•沙阿因库尔德人拒绝提供粮食而打败他们,跟着他攻打卡扎尔族,杀死穆罕默德•哈桑汗,并阉割了他六岁大的儿子阿迦•穆罕默德•汗。
阿迪尔•沙阿的弟弟易卜拉欣.阿夫沙尔稳定了伊斯法罕后,于1748年6月背叛阿迪尔•沙阿,阿迪尔•沙阿由吉兰省率军抵抗时,很多将领背叛他转投易卜拉欣.阿夫沙尔阵营。阿迪尔•沙阿大败而回,逃亡至德黑兰,被当地总督交给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弄瞎阿迪尔•沙阿,并将他囚禁。易卜拉欣.阿夫沙尔自称为沙阿。但是不久,就被自己的军队推翻。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部落首领推举纳迪尔沙的孙子沙鲁克•阿夫沙尔为沙阿名义上统治呼罗珊。沙鲁克•阿夫沙尔下令弄瞎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不久便死去。1749年,沙鲁克•阿夫沙尔又下令将阿迪尔•沙阿用铁链拉去马什哈德,并将他折磨致死。
7.易卜拉欣.阿夫沙尔
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波斯语:ابراهیم‌شاه‎), (?-1748年) 是阿夫沙尔王朝第三任伊朗沙阿(1748年7月-1748年9月在位)。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是阿夫沙尔王朝首任沙阿纳迪尔沙的侄儿、纳迪尔沙长兄易卜拉欣汗的儿子、阿迪尔•沙阿的弟弟。
其兄阿迪尔因纳迪尔沙书面要求他交出巨款及纳迪尔沙对他的不信任,阿迪尔对纳迪尔沙不悦,遂于1747年4月,联合叛乱的乌兹别克人及库尔德人谋反。纳迪尔沙在率军攻打阿迪尔军队的途中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他们将王位交给阿迪尔。阿迪尔下令杀死除沙鲁克•阿夫沙尔(纳迪尔沙之孙)外所有纳迪尔沙的儿子和孙子。1747年7月6日,阿迪尔自立为沙阿。阿迪尔•沙阿派了易卜拉欣.阿夫沙尔为伊斯法罕总督,而他却留守于马什哈德。
易卜拉欣.阿夫沙尔稳定了伊斯法罕后,于1748年6月背叛阿迪尔•沙阿,阿迪尔•沙阿由吉兰省率 军抵抗时,很多将领背叛他转投易卜拉欣.阿夫沙尔阵营。阿迪尔•沙阿大败而回,逃亡至德黑兰,被当地总督交给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弄瞎阿迪尔•沙阿,并将他囚禁。易卜拉欣.阿夫沙尔自称为沙阿。但是不久,就被自己的军队推翻。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部落首领推举纳迪尔沙的孙子沙鲁克•阿夫沙尔为沙阿名义上统治呼罗珊。沙鲁克•阿夫沙尔下令弄瞎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不久便死去。
9.沙鲁克•阿夫沙尔
沙鲁克•阿夫沙尔 (波斯语:شاهرخ‎,1730年-1796年) 是阿夫沙尔王朝第四任伊朗沙阿(1748年-1749年及1750年-1760年在位)。沙鲁克•阿夫沙尔是阿夫沙尔王朝首任沙阿纳迪尔沙的孙儿。
1747年4月,堂叔阿迪尔•沙阿联合叛乱的乌兹别克人及库尔德人谋反。纳迪尔沙在率军攻打阿迪尔军队的途中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他们将王位交给阿迪尔。阿迪尔下令杀死除沙鲁克•阿夫沙尔(纳迪尔沙之孙)外所有纳迪尔沙的儿子和孙子。1747年7月6日,阿迪尔自立为沙阿。
1748年6月,阿迪尔•沙阿的弟弟易卜拉欣.阿夫沙尔背叛,阿迪尔•沙阿由吉兰省率军抵抗时,很多将领背叛他转投易卜拉欣.阿夫沙尔阵营。阿迪尔•沙阿大败而回,逃亡至德黑兰,被当地总督交给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自称为沙阿。但是不久,就被自己的军队推翻。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部落首领推举沙鲁克•阿夫沙尔为沙阿名义上统治呼罗珊。沙鲁克•阿夫沙尔下令弄瞎易卜拉欣.阿夫沙尔,易卜拉欣.阿夫沙尔不久便死去。1749年,沙鲁克•阿夫沙尔又下令将阿迪尔•沙阿用铁链拉去马什哈德,并将他折磨致死。
同年,一些阿拉伯、库尔德和札剌亦儿部落的首领推举萨非王朝王室后裔赛义德(母亲为萨非王朝沙阿苏莱曼一世的女儿)为伊朗沙阿,号为苏莱曼二世。沙鲁克•阿夫沙尔被推翻并被弄瞎双眼。阿塞拜疆的阿扎德沙•阿富汗及马赞德兰的穆罕默德•哈桑汗趁机独立。几个月后,沙鲁克•阿夫沙尔的支持者又于1750年推翻苏莱曼二世,苏莱曼二世被捕获及弄瞎。
沙鲁克•阿夫沙尔继续以沙阿身份统治呼罗珊,但是其只是各部落操纵的傀儡。此时的伊朗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前纳迪尔沙的将军卡里姆汗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于1760年占据了除呼罗珊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统治着伊朗,意味着阿夫沙尔王朝在伊朗的统治结束。卡里姆汗没有攻击沙鲁克•阿夫沙尔是出于对纳迪尔沙的尊敬。
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赞德王朝陷入混乱,伊朗北部的卡扎尔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趁机扩张势力。1794年他灭了赞德王朝。1796年,阿迦•穆罕默德•汗加冕为伊朗沙阿,建都德黑兰,建立卡扎尔王朝。同年征服呼罗珊,因为阿迦•穆罕默德•汗相信沙鲁克•阿夫沙尔知道纳迪尔沙宝藏的所在,他向沙鲁克•阿夫沙尔逼供,最后折磨至死。阿夫沙尔王朝至此终结。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赞德王朝(上)

赞德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زندیه;英语:Zand dynasty)是18世纪统治伊朗南部和中部的一个王朝。
1.创立
赞德王朝由赞德部落的酋长卡里姆汗创立,桑德部落是由雷尔斯人及拉克人的流放者组成。瓦迪厄•朱怀德等现代学者认为他是库尔德人,他是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旗下的一名将军。纳迪尔沙将赞德部落由莱克斯坦迁到霍拉桑东部的草原。纳迪尔沙逝世后,卡里姆汗指示部落迁回莱克斯坦。在阿迪勒沙登位后,卡里姆汗、阿布法特赫汗、阿里•穆拉德汗等当地酋长当了逃兵。阿布法特赫汗成为总理,卡里姆汗为军队司令,而阿里•穆拉德汗则是摄政王。卡里姆汗以设拉子为首都,控制着波斯中部及南部。为了加强他的合法性,卡里姆汗在1750年扶植年幼的伊斯玛仪沙三世,他是最后一位萨法维帝国皇帝,伊斯玛仪沙三世只是有名无实的君王,实权落在卡里姆汗手中。1760年,卡里姆汗除去伊斯玛仪沙三世及其他异己,建立了新的王朝,他拒不接纳“皇帝”的称号,自称“人民拥护者”。
卡里姆汗在1760年已击败了其他敌人,控制着波斯地区,只有东北部的霍拉桑仍由阿夫沙尔王朝的沙哈鲁•阿夫沙尔统治。卡里姆汗对外讨伐阿塞拜疆的阿扎德沙•阿富汗(Azad Shah Afghan)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土耳其人,鲸吞阿塞拜疆及巴士拉。他又从不间断地攻伐卡扎尔部落的穆罕默德•哈桑汗•卡扎尔(Mohammad Hasan Khan Qajar),穆罕默德•哈桑汗•卡扎尔的儿子阿迦•穆罕默德•汗被带到设拉子成为人质。
卡里姆汗在设拉子建有多座纪念建筑物,包括著名的卡里姆汗城堡(Arg of Karim Khan)、瓦基尔巴扎(Vakil Bazaar)及多座清真寺和庭园,他又在德黑兰建造了一所皇宫,德黑兰在后来成为卡扎尔王朝的首都。
2.衰亡
卡里姆汗在1779年逝世,令敌对势力有机可乘。他的儿子阿布•法特赫(Abol Fath)是一位无能的统治者,深受到叔伯的影响。阿里•穆拉德汗(Ali Murad Khan)、贾法尔汗(Jafar Khan)等统治者也没有跟随卡里姆汗的政策,使国家四面受敌。
赞德王朝最大的敌人是卡扎尔部落的酋长、曾作为人质的阿迦•穆罕默德•汗,他们的扩张神速。1789年,卡里姆汗的甥孙洛特夫•阿里汗(Lotf Ali Khan)自立为王,他持续与卡扎尔部落作战,最终兵败被擒,并被处死在巴姆,终结了赞德王朝的统治。
在政治上,赞德王朝的君主自称为“人民拥护者”而不以帝王自居,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这个名衔的宣传讯息,也反映出当时的民望要求,人民期望统治者可以贴近民众,而不是早期萨法维王朝统治者那种绝对君王。
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过后,以赞德王朝命名的公众场所和纪念建筑物是唯一没有被共和国政府移除的王朝。
3.文化
赞德王朝是国家相对和平和经济得以增长的时期。在萨法维王朝晚期被土耳其人占领的土地得以夺还。波斯的绘画艺术在17世纪末达到巅峰,而一个独特的绘画学派却在17至18世纪赞德王朝时期逐渐形成。虽然赞德王朝的统治时期较短,独特的赞德文化仍值得注意,卡扎尔王朝时期的不少艺术特征也是承自赞德王朝。
在外交政策上,卡里姆汗允许英国人在布什尔建立贸易据点,试图复兴萨法维王朝的商贸盛况,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打开了进入波斯的大门,使英国增加对波斯的影响力。赞德王朝税制被认为是公平的,其司法系统也能保持公正和人道,死刑鲜有发生。
4.统治者列表
卡里姆汗(1750年-1779年在位)
穆罕默德•阿里汗(1779年在位)
阿布•法特赫汗(1779年在位)
萨迪克汗(1779年-1782年在位)
阿里•穆拉德汗(1782年-1785年在位)
贾法尔汗(1785年-1789年在位)
赛义德•穆劳德汗(1789年在位)
洛特夫•阿里汗(1789年-1794年在位)
5.卡里姆汗
卡里姆汗•赞德(波斯语:کریم خان زند‎,1705年-1779年)是1760年到1779年伊朗的实际统治者,桑德部落首领。
伊朗桑德王朝第一代统治者。出身微贱,初为阿夫沙尔王朝沙阿纳迪尔沙的将军。1747年纳迪尔沙遇刺身亡后,伊朗陷入混乱。1750年,卡里姆汗与巴赫蒂亚尔部落首领阿里•马儿丹汗共同拥立萨非王朝的后代为伊朗沙阿,称为易司马仪三世。因沙年幼,实权操在他的手中。1760年打败所有敌手,占据了除呼罗珊及以东地区以外的所有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但是他从未使用过沙阿的称号,而是采用“瓦齐尔•拉阿亚”(Vakil e-Ra'aayaa,意为“人民的代表”)这一称号。在他统治期间,伊朗从40年战祸中恢复过来。他以设拉子为首都,兴修许多漂亮的建筑物。曾改革财政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对外采取开放政策。1763年批准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波斯湾的港口布什尔(Bushire)建立贸易站。为了推行他的发展贸易政策,1775~1776年占领波斯湾的巴斯拉港口。并改正了纳迪尔沙时期的宗教政策。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伊朗又陷入混乱。后来是他的太监总管阿迦•穆罕默德•汗再次统一伊朗。
6.穆罕默德•阿里汗
穆罕默德•阿里汗•赞德(波斯语:محمد علي خان زند ‎,1760年-1779年)是赞德王朝第二任伊朗沙阿(1779年在位)。阿布•法特赫汗是赞德王朝第一任沙阿卡里姆汗的次子。穆罕默德•阿里汗的外父是卡里姆汗的弟弟萨基汗为当时的军队统帅。
1779年,卡里姆汗逝世,萨基汗支持穆罕默德•阿里汗即位。其后,他的长兄阿布•法特赫汗即位成为共同统治者。同年6月,穆罕默德•阿里汗因心脏病发逝世,只统治了不足五个月。权力移交到单独统治的长兄阿布•法特赫汗手上。
7.阿布•法特赫汗
阿布•法特赫汗•赞德(波斯语:ابوالفتح‌خان زند ‎,?-1779年)是赞德王朝第三任伊朗沙阿(1779年在位)。阿布•法特赫汗是赞德王朝第一任沙阿卡里姆汗的长子。
1779年,卡里姆汗逝世,当时身为军队统帅,卡里姆汗的弟弟萨基汗支持卡里姆汗次子穆罕默德•阿里汗即位,因为萨基汗是穆罕默德•阿里汗的外父。其后,阿布•法特赫汗即位成为共同统治者。萨基汗大权在握时向地主征收重税,严厉惩治反对者,伊斯法罕人民群起反抗,杀死萨基汗。卡里姆汗另一位弟弟萨迪克汗立即从克尔曼起兵叛变,进攻设拉子。同年6月19日,穆罕默德•阿里汗因心脏病发逝世,只统治了不足五个月。权力移交到单独统治的阿布•法特赫汗手上。
不久,阿布•法特赫汗得悉身为统帅的阿里•穆拉德汗正在领军于北方对抗卡扎尔部落的阿迦•穆罕默德•汗时叛变,领军攻陷伊斯法罕。设拉子变成没有设防。1779年8月22日,阿布•法特赫汗亦因心脏病发逝世。设拉子变成萨迪克汗的势力范围。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赞德王朝(下)

8.萨迪克汗
萨迪克汗•赞德(波斯语:صادق‌خان زند ‎,?-1781年)是赞德王朝第四任伊朗沙阿(1779年-1781年在位)。萨迪克汗是赞德王朝第一任沙阿卡里姆汗的弟弟。
1779年,卡里姆汗逝世,当时身为军队统帅,卡里姆汗的弟弟萨基汗支持卡里姆汗次子穆罕默德•阿里汗即位,因为萨基汗是穆罕默德•阿里汗的外父。其后,阿布•法特赫汗即位成为共同统治者。萨基汗大权在握时向地主征收重税,严厉惩治反对者,伊斯法罕人民群起反抗,杀死萨基汗。萨基汗之死,萨迪克汗认为是夺权的好时机,他得到尼查里派伊玛目帮助,立即从克尔曼聚兵叛变,挥军设拉子。同年6月19日,穆罕默德•阿里汗因心脏病发逝世,只统治了不足五个月。权力移交到单独统治的阿布•法特赫汗手上。
不久,阿布•法特赫汗得悉身为统帅的阿里•穆拉德汗正在领军于北方对抗卡扎尔部落的阿迦•穆罕默德•汗时叛变,领军攻陷伊斯法罕。首都设拉子变成没有设防。1779年8月22日,阿布•法特赫汗亦因心脏病发逝世。设拉子变成萨迪克汗的势力范围。除了伊斯法罕的阿里•穆拉德汗外,萨迪克汗已掌握整个国家。
1781年3月14日,阿里•穆拉德汗攻陷设拉子,萨迪克汗被活捉及随即被杀。阿里•穆拉德汗即位为沙阿,直至1785年被萨迪克汗的儿子贾法尔汗推翻为止。
9.阿里•穆拉德汗
阿里•穆拉德汗 ( 波斯语:علیمرادخان زند ‎),(?-1785年)是赞德王朝第五任伊朗沙阿(1781年3月15日-1785年2月11日在位)。阿里•穆拉德汗是赞德王朝第一任沙阿卡里姆汗的外甥。
1779年,卡里姆汗逝世,当时身为人质的卡扎尔部落阿迦•穆罕默德•汗逃走回马赞德兰,他从新于戈尔甘带领族人宣布脱离赞德王朝独立。身为军队统帅的萨基汗派遣阿里•穆拉德汗为统帅攻击卡扎尔部落。其后,掌权的萨基汗与穆罕默德•阿里汗相继逝世。卡里姆汗的弟弟萨迪克汗得到尼查里派伊玛目帮助,立即从克尔曼聚兵叛变,挥军设拉子。阿里•穆拉德汗随即背叛阿布•法特赫汗,领军攻陷伊斯法罕,首都设拉子变成没有设防。1779年8月22日,阿布•法特赫汗亦因心脏病发逝世,设拉子变成萨迪克汗的势力范围。除了伊斯法罕的阿里•穆拉德汗外,萨迪克汗已掌握整个国家。阿里•穆拉德汗于伊斯法罕征收重税,杀害反抗的人民。
1781年3月14日,阿里•穆拉德汗挥军攻陷设拉子,萨迪克汗被活捉及随即被杀。阿里•穆拉德汗即位为沙阿,直至1785年被萨迪克汗的儿子贾法尔汗推翻为止。
10.贾法尔汗
贾法尔汗 ( 波斯语:جعفر خان زند ‎),(?-1789年)是赞德王朝第六任伊朗沙阿(1785年2月11日-1789年1月23日在位)。贾法尔汗是赞德王朝第四任沙阿萨迪克汗的儿子。
1781年3月14日,阿里•穆拉德汗挥军攻陷首都设拉子,父亲萨迪克汗被活捉及随即被杀。阿里•穆拉德汗即位为沙阿。1785年2月11日,贾法尔汗推翻阿里•穆拉德汗即位。他是军事奇材,数次打败强敌卡扎尔部落阿迦•穆罕默德•汗。
贾法尔汗限制设拉子总督赛义德•穆劳德汗和他的家人活动,甚至逼赛义德•穆劳德汗透露财产,这些做法激怒了赛义德•穆劳德汗,他和同谋遂设计毒杀贾法尔汗。1789年1月23日,他们派遣一位女仆向贾法尔汗下毒,然后制服贾法尔汗并将他杀死及把他的头颅扔出堡垒。赛义德•穆劳德汗遂成为沙阿。1789年5月10日,贾法尔汗的儿子卢图夫•阿里汗为父报仇,攻陷设拉子及杀死赛义德•穆劳德汗,然后继任成为赞德王朝沙阿。
11.赛义德•穆劳德汗
赛义德•穆劳德汗 ( 波斯语:جعفر خان زند ‎),(?-1789年)是赞德王朝第七任伊朗沙阿(1789年1月23日-1789年5月10日在位)。赛义德•穆劳德汗是赞德王朝第五任沙阿阿里•穆拉德汗的侄儿。
贾法尔汗在位时,赛义德•穆劳德汗身为设拉子总督。贾法尔汗限制赛义德•穆劳德汗和他的家人活动,甚至逼赛义德•穆劳德汗透露财产,这些做法激怒了赛义德•穆劳德汗,他和同谋遂设计毒杀贾法尔汗。1789年1月23日,他们派遣一位女仆向贾法尔汗下毒,然后制服贾法尔汗并将他杀死及把他的头颅扔出堡垒。赛义德•穆劳德汗遂成为赞德王朝第七任沙阿。
1789年5月10日,贾法尔汗的儿子卢图夫•阿里汗为父报仇,攻陷设拉子,并杀死赛义德•穆劳德汗,然后继任成为沙阿。
12.卢图夫•阿里汗
卢图夫•阿里汗 ( 波斯语:لطفعلی خان زند ‎), (1769年-1794年)是赞德王朝最后一任伊朗沙阿(1789年-1794年在位)。卢图夫•阿里汗是赞德王朝第六任沙阿贾法尔汗的儿子。
(1)登上沙阿
其父贾法尔汗在位时限制身为设拉子总督赛义德•穆劳德汗和他的家人活动,甚至逼赛义德•穆劳德汗透露财产,这些做法激怒了赛义德•穆劳德汗,他和同谋遂设计毒杀贾法尔汗。1789年1月23日,他们派遣一位女仆向贾法尔汗下毒,然后制服贾法尔汗并将他杀死及把他的头颅扔出堡垒。赛义德•穆劳德汗遂成为赞德王朝第七任沙阿。
1789年5月10日,卢图夫•阿里汗为父报仇,攻陷设拉子,并杀死赛义德•穆劳德汗,然后继任成为沙阿。
(2)沙阿时期
卢图夫•阿里汗成为沙阿时,国势早已大不如前。从卡里姆汗于1779年逝世后,经过10年的王位争夺,换了七位沙阿,赞德王朝早已衰落。桑德王朝最大的敌人是卡扎尔部落的酋长、曾作为人质的阿迦•穆罕默德•汗,他们的扩张神速。1789年,卢图夫•阿里汗自立为沙阿后,阿迦•穆罕默德•汗便南下攻打设拉子,两军相遇时阿迦•穆罕默德•汗以骆驼吓倒赞德王朝的战马,卢图夫•阿里汗虽然被打败,但是仍然能守住设拉子,阿迦•穆罕默德•汗退回德黑兰。
1790年,卢图夫•阿里汗率军攻打不愿意亲自朝拜赞德王朝新沙阿的克尔曼总督,结果因大雪阻碍而退兵,损失惨重。
卢图夫•阿里汗又于1791年试图收复伊斯法罕,因设拉子城内趁他出征而叛乱,卢图夫•阿里汗只带了一批支持者逃至布什尔。布什尔的统治者也对卢图夫•阿里汗持有敌意,他最后得到一位港口的总督帮助下,组成一支小部队。卢图夫•阿里汗率军抵抗卡泽伦及布什尔的攻击,并擒获卡泽伦总督,并弄瞎他。
卢图夫•阿里汗随即率军回攻设拉子。当时叛军以献了设拉子给阿迦•穆罕默德•汗,卢图夫•阿里汗打败了卡扎尔的穆斯塔法•戈利汗,但是阿迦•穆罕默德•汗带领三、四万人反击。虽然卢图夫•阿里汗曾以少胜多,但是被阿迦•穆罕默德•汗以计谋打败,卢图夫•阿里汗逃至克尔曼。
卢图夫•阿里汗虽然多次试图收复设拉子,但是都被打败。1794年,阿迦•穆罕默德•汗终于攻陷克尔曼,卢图夫•阿里汗最终兵败被擒,并被处死在巴姆,终结了赞德王朝的统治。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恺加王朝(一):建国

恺加王朝(Qajar dynasty,1779年—1921年),也译作卡扎尔王朝。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
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礼萨•汗推翻恺加王朝,于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1.建国
建立恺加王朝的恺加部落原是一个较小的部落,居住在波斯北部马赞达兰的亚斯特巴地区。
恺加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其先祖曾任波斯伊尔汗王朝的太傅。在萨法维王朝遭到阿富汗人进攻时,恺加部落曾出兵帮助萨法维王朝,因此,恺加人在该地区有着一定的声望。
恺加部落的法塔赫阿里汗酋长因反对纳迪尔王朝被杀害,其子穆罕默德哈桑汗重振家族势力,在马赞达兰建立了地盘。
赞德部落的首领卡利姆汗占领伊斯法罕后,与哈桑汗发生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
1758年,赞德人击败了恺加人,哈桑汗阵亡,两个部落成为世敌。随后,卡利姆汗出兵远征,几乎征服了整个波斯(除呼罗珊之外),建立赞德王朝。卡利姆汗非常注意恺加人的力量,曾将恺加酋长之子阿加穆罕默德拘禁在首都设拉子作为人质达15年之久。
卡利姆汗去世后,阿加穆罕默德潜逃回乡,经过多次血战,他战胜发所有的敌手,成为恺加部落的新首领,又相继占领了马赞达兰、亚斯特拉克和吉兰地区。随后,阿加穆罕默德集中力量向赞德王朝挑战。
1785年,阿加穆罕默德占领了德黑兰、库姆、卡尚、伊斯法罕等重镇。
1794年,阿加穆罕默德率军围攻克尔曼,遭到顽强的抵抗。破城后,阿加穆罕默德下令大肆烧杀抢掠,将妇女发给军人为奴,又下令挖去两万居民的眼珠。阿加穆罕默德对不肯归顺的诸汗王采取极其残酷的惩罚,屠杀其家族,没收一切财产和土地。在攻占格鲁吉亚的首府第比利斯时,就屠杀了数千人,俘虏1万多居民,并焚烧全城。
1796年,阿加穆罕默德虽然统一了波斯,但他的暴行却令人发指,是波斯历代君主中最残暴的一位统治者,被世人所指责。
1797年6月的一个晚上,阿加穆罕默德被他的两个仆人所杀害。
2.巴布教起义
在阿加穆罕默德死后的一个世纪内,波斯的历史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中世纪进入近代时期,波斯的国力不断地衰弱,它的领土被邻国攫取而日益缩小;特别是随着欧洲列强势力的侵入,使波斯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另一方面,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族人民反对恺加王朝统治的斗争日益升级。恺加王朝陷于严重的内外交困境地,难以有所作为。
1844~1852年波斯人民掀起反对封建王朝的世俗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起义,因参加者以巴布教徒为主,故称巴布教起义。
巴布教派是19世纪40~50年代波斯的伊斯兰教派之一。巴布教派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20~1850)自称“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意译为“信仰之门”)。
1844年,巴布以救世主马赫迪的名义,宣称伊斯兰教救世主——隐遁的第十二代伊玛目马赫迪即将降临人间,拯救苦难大众,消除一切人间不平,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过着幸福生活的社会。巴布宣传神权主义,反对世俗王权,号召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驱逐所有的外国侵略者,建立一个神权国家。
巴布教的发展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它初期在宫廷布道,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以扩大巴布教的传播。由于巴布教的人人平等主张以及神权主义的原则无威胁到恺加王朝统治者的生存,1847年,穆罕默德国王下令逮捕巴布和他的追随者。
巴布在狱中写成了《默示录》,成为巴布教的圣经。该书宣称: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均依次发展,旧制度和旧法律必然让位于新制度、新法律,但这必须由“真主”派遣的使者来制定。巴布宣称他就是受“真主”委派的先知,还宣称《默示录》将取代过时的《古兰经》。他说,社会中的黑暗和不公正是世俗统治者官吏和高层毛拉不愿抛弃旧制度造成的。巴布教的教义主要反映了城市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牧民的利益和要求。
巴布被逮捕后,其影响反而扩大。在巴布教徒中,涌现出一批有才干的领导人,最著名者当属巴布的大弟子穆罕默德阿里贝尔福鲁什。
1848年,贝尔福鲁什在别达什特镇的集会上宣称,旧的制度和法律以及《古兰经》已过时。人们已没有交纳捐税和服役的义务(针对政府和清真寺而言)。他在会上还提出了更为激烈的主张,宣布废除一切统治阶级的特权和私有制,应该平分公共财产。他宣称男女是平等的,应保护妇女的权利。这显然是巴布教关于社会改革的一篇宣言,赢得了城乡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农牧民、手工业者、小商贩和下层毛拉纷纷参加巴布教,到1849年初,巴布教徒已发展到20多万人。
1848年9月,波斯国王穆罕默德去世,朝廷内部发生争权的内讧,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巴布教乘机在波斯北部马赞达兰省的贝尔福鲁什市(今博勒)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击败了地方政权的镇压。赛赫吠巴尔西陵墓地区成为起义军的基地,这里也成为贝尔福鲁什起义者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地,实施了平分土地财产、吃大锅饭等制度。朝廷上下对巴布教的武装起义一片惊慌,急忙派遣大军前去镇压,但多次以失败告终,一度动摇了恺加王朝的统治。此后对赛赫吠巴尔西陵墓地区实行围困的战略,断绝其对外的一切联系。起义军弹尽粮绝,最后全部牺牲。巴布教武装起义的根据虽然被摧毁,但波斯各地巴布教徒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
1850年5月,里海西南赞詹的巴布教徒举行起义。同年,波斯南部尼里兹地区也爆发了巴布教徒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因人数较少、准备不足而失败。恺加王朝为了防止巴布教的反叛力量的扩大,于1850年7月下令处死巴布。鉴于零星分散的起义形不成声势,在吸取教训后,1852年巴布教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准备在贝尔福鲁什、赞江、阿塞拜疆等地同时举行起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虽然如此,巴布教起义对恺加王朝的统治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恺加王朝(二):改革

3.改革
国内人民的起义,少数民族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欧洲列强的侵略,使波斯的局势出现空前的混乱,引起了朝野的强烈反思。部分有识之士,甚至在大臣中,都为恺加王朝的命运担忧。他们认为,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恢复社会的稳定,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时任首相的阿米尔尼扎姆代表了这种思潮。
尼扎姆曾在外交机构的秘书,曾去过法国和奥斯曼,他了解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成就,考察过奥斯曼帝国坦齐马特改革的进程。尼扎姆立志改革,希望重振波斯帝国的雄风,获得年轻的纳歇尔丁国王的支持。尼扎姆原名米尔扎达吉,被纳歇尔丁国王赐予“阿米尔尼扎姆”的爵号,还任命他为首相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并将王妹嫁给他。
1848年,尼扎姆开始实施改革,其主要措施:
(1)大力整顿军队,消除波斯军队纪律松懈、缺乏战斗力的状况:严禁军队各级领导克扣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军饷;兴办军火工厂,使波斯军事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2)减轻农民的负担,规定农民应缴纳贡赋的数额,限制各州长和诸汗王对农民强征的税赋和征派的劳役。因为历来受压迫剥削的农民是反对封建王朝统治的主力军,安抚农民对社会稳定有着很大的关系。
(3)大力整顿财政,增加国库收入;惩办贪官污吏;取消王室贵族从地方征收钱粮的特权(由国库给予适当的补助)。国库收入大为改善,地方负担也有所减轻。
(4)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长官和诸汗王的权力。
(5)重视教育的发展,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校;向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准许创办报纸。
(6)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支持兴办现代工厂。
(7)限制欧洲列强享受的特权,特别是针对英国人的霸道;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解除俯手听命于英国人和俄国人丧权媚外的官员职务。
尼扎姆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波斯出现了中兴的迹象,中央权力得到加强,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工商业者得到收益,社会趋向稳定,因此受到多数人的支持。尼扎姆推行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恺加王朝的政权,这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消除封建王朝固有的腐败。何况尼扎姆只是得到年轻国王的支持,才能推行其改革措施。尼扎姆的改革触犯了王室贵族、地方升官和诸汗王、中高级军政官员,以及寺院和宗教界上层的利益,也抑制了欧洲列强的利益。于是他们联合采取反对尼扎姆改革的行动,曾多次策动部分军人反对尼扎姆的改革举措,并谣传尼扎姆准备阴谋推翻国王。
4.改革失败
1851年11月,纳歇尔丁国王解除了尼扎姆的首相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1852年1月被国王下令处死。
尼扎姆改革难以坚持并最终遭受失败,使波斯一度中兴的局面迅速消失,国势又日渐衰落,欧洲列强对波斯的侵略加剧,整个社会重新出现动乱。恺加王朝失去了最后一次振兴的机会。
5.灭亡
1919年8月9日签订英伊协定,规定英国在军事、财政、关税等方面享有完全控制权,把伊朗变成保护国。这一奴役性协定遭到伊朗人民广泛反对,议会(“马杰利斯”)拒绝开会批准这一协定,伊朗爆发了反英怒潮。英国被迫改变手法,企图通过扶植代理人来控制伊朗,便选中了威信较高的礼萨汗。然而礼萨汗有自己的打算,不想任人摆布,他期望借助英国的支持,通过政变夺取军权,掌握最高权力。于是,他同亲英的作家和政客赛义德•吉雅丁达成协议:礼萨汗同意率部参加政变,政变后由赛义德•吉雅丁担任政府首脑,他则统管全国军权。
1921年2月中旬,伊朗国王阿罕默德•沙阿准备出游南方,指名要哥萨克师派部队担任护卫。赛•吉骓丁趁机让师长胡马云派礼萨汗出任护卫部队司令官。2月18日,礼萨汗利用哥萨克师很久没有领到薪饷的反政府情绪,率领三千名寄萨克兵,从首都西北的喀兹文城出发进军德黑兰。2月21日(波斯历为12月3日)进入首都,逮捕了许多官员,几乎兵不血刃地实现了政变,推翻了阿罕默德•沙阿政府。阿罕默德•沙阿出逃。赛•吉雅丁任新政府首相(以后于5月外逃至巴格达),礼萨汗先任哥萨克师师长,后任陆军大臣,掌握了新政府的实权。“十二月三日政去”(按波斯历又称“呼塔月三日政变”)是一次资产阶级——地主联盟取代封建贵族统治、以维护民族独立的政变,它标志着旧的恺加王朝大权旁落,名存实亡,礼萨汗从此登上了伊朗的政治舞台。
1923年10月28日,回国不久的国王阿罕默德•沙阿任命礼萨汗为首相。以后阿罕默德•沙阿又出国,访问“欧洲”直至1930年去世再未回国。
1925年初,礼萨汗就任按规定只能由国王兼任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议会授予礼萨汗独裁大权。10月31日,议会宣布废黜恺加王朝。12月13日,立宪议会宣布建立新的巴列维王朝。
1926年4月25日,礼萨汗加冕登极,称礼萨•沙阿•巴列维,成为巴列维王朝的第一代君主。礼萨汗创立的巴列维王朝是伊朗近现代史交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伊朗从中世纪的封建主义走向封建——资本主义历史过程的开端。
6.帝王世系:
卡扎尔王朝(1794年~1925年)又称恺加王朝。此后均称伊朗国王。
阿迦•穆罕默德汗1796年加冕为伊朗国王,建都德黑兰。
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纳赛尔丁•沙(1848~1896在位)
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
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艾哈迈德•沙(1909~1925在位)

楼主:麟剑  时间:2020-04-20 09:27:30


恺加王朝(四):艾哈迈德沙

10.纳赛尔丁•沙
纳赛尔丁•沙•卡扎尔(波斯语:ناصرالدین‌شاه قاجار ‎;1831年7月16日-1896年5月1日)是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沙阿)。他为穆罕默德•沙和玛利克•贾汉•卡侬的儿子,其在任时间长达49年,是整个伊朗历史上在位第三长的君主,仅次于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二世和萨非王朝的塔赫玛斯普一世。在位期间,卡扎尔王朝中央政府腐败又过于羸弱,实际权力多集中于乌理玛和地方酋长和长老手中。纳赛尔丁•沙曾试图效仿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埃及推行西化改革,扩编中央政府的常备军,组建由俄国军官指挥的哥萨克骑兵旅,并创办了伊朗的第一座西式大学。但其力度不够强大,改革最终无果而终。卡扎尔王朝伊朗最终也沦为了英俄帝国大博弈中的旗子。为阻挡英俄帝国主义势力侵蚀伊朗,同时也为维持其国库,纳赛尔丁•沙被迫与英俄政府和资本家签署了一系列特惠条例,伊朗成为了与奥斯曼帝国和埃及一般的债务国。纳赛尔丁•沙逐渐丧失民心,在1891年烟草抗议中颜面尽失,于1896年被暗杀。
11.穆扎法尔丁•沙
穆扎法尔丁•沙(波斯语:مظفرالدين شاه قاجار ‎,Muẓaffari'd-Dīn Shāh Qājār,1853年3月23日-1907年1月13日),是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第五任国王。他为纳赛尔丁•沙的儿子,立为王储后,于1861年任阿塞拜疆总督。他在作为王储的35年里,一向追求声色犬马,不问国事,在1896年承袭王位后,对朝政一窍不通。当时伊朗正面临财政危机,政府岁出远远超过收入。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向俄国贷款,在政治上作为让步,极不得人心。而贷款后,他又用这些钱作几次豪华的欧洲旅行,更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纷纷要求对他的行动给予宪法的限制。在位期间,伊朗半殖民化加深,最终于1905年爆发了伊朗立宪革命,1906年10月他不得不召集众议院,12月批准一部比利时模式的宪法,这一政治危机可能促使他心脏病发而猝死于1907年1月13日,其子穆罕默德•阿里•沙继位。
12.穆罕默德•阿里•沙
穆罕默德•阿里•沙(波斯语:محمدعلی شاه قاجار ‎,1872年6月21日-1925年4月5日),是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第六任君主。他为穆扎法尔丁•沙的儿子,承袭政权,在任3年(1907-1909)。其父亲穆扎法•厄丁因伊朗立宪革命而被迫传位给他。穆罕默德•阿里•沙在英国和俄国的支持下多次企图破坏革命政权,失败后被迫流亡,最终死在意大利圣雷莫。
13.艾哈迈德沙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波斯语:احمد شاه قاجار;英语:Ahmad Shah Qajar,1898年1月21日-1930年2月21日)是1909年7月16日至1925年10月31日在位的伊朗卡扎尔王朝沙阿,也是王朝的最后一位沙阿。
(1)统治
父亲穆罕默德•阿里•沙尝试将较早时期对王权的立宪限制反向操作,引起大部分伊朗人的不满。穆罕默德•阿里•沙被推翻,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1909年7月16日登上孔雀宝座。据称艾哈迈德沙•卡扎尔是最具民主意识的波斯国王,而其他人则认为他是一位软弱的统治者,对政府事务不感兴趣。
除去了穆罕默德•阿里•沙后,大议会推举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登位,大议会是由500名身份背景各异的代表组成,他们有权举行特别的裁决以惩罚参与内战的人物,又进行了伊朗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改革,他们废除了阶级制度,又在议会里为少数族群新增5席:亚美尼亚人2席、犹太人、祆教徒及亚述人各得1席。议会又将选举制度民主化,削弱德黑兰在选举里的主导地位,并将合资格选民年龄由25岁降低至20岁。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当政之前的生活鲜为人知,他非常倚赖父亲,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父亲离开后感到孤立和难堪,他在年幼登位,政权由叔伯阿祖德•穆尔克代理,但是他的奢华生活方式得不到伊朗人民的支持。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这个混乱的时期接管王朝,选民对于英俄帝国主义及穆罕默德•阿里•沙的独裁统治深感不满。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竭力寻找适当的人选出任政府部长,试图修补父亲所造成的伤害,但是他无力应对内部的不稳及外国的干预,特别是英国和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联军在伊朗境内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伊朗人民不想看到国家成为战场,于是作出强烈抗议,因此各地滋长了一些运动反对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及他的政府。
议会因此而在1910年11月召开第二届会议,议会还是未能就此达成任何成果。中央政府权力低落,加上未能对议会施加影响力,致使议会失效,据称艾哈迈德沙•卡扎尔与第二届会议的相处出现了问题。
1917年,英国利用伊朗作为桥头堡干涉俄国革命,新建立的苏联仿效前朝随即吞并波斯北部作为缓冲区,苏联又从卡扎尔政府身上获取羞辱的让步,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已对政府内阁失去了控制。中央政府在面对无神论者敌人的时候暴露出来的软弱激起了传统伊朗人的怒火,当中包括年轻的鲁霍拉•霍梅尼,他在后来指责共产主义和君主制卖国,违背伊斯兰教教义。
到1920年,政府仅能控制首都,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对局势发展已失去控制。新成立的政党与英波协定进一步使国家窒碍难行,温和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经常就少数族群和世俗主义议题发生冲突,两派之间的争论还升级成暴力冲突和行刺。
经济疲弱也使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及政府承受外国的影响,政府要从大英帝国银行取贷款。此外,伊朗从英伊石油公司手中所获得的利润不多,红军、叛军及军阀控制着大部分的乡郊。
1921年2月21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礼萨汗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成为了首相。礼萨汗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里仅动用了3000人及18支机关枪。礼萨汗通过军旅擢升至指挥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协定,由于伊朗人民并不欢迎英波协定,此举展示了礼萨汗的外交手腕。他在1921年签订伊苏协定,协定将以往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取消,并赋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里海航运权。
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后,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1923年离开伊朗,他不再关心国家事务,加上健康转差,促使了他开始了「欧洲之旅」。他在1925年10月31日被正式罢免,议会宣布礼萨汗成为沙阿,终结了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而建立巴列维王朝。
(2)流亡
1923年,艾哈迈德沙因健康问题而前往欧洲,议会正式终结卡扎尔王朝的决定令他的欧洲之旅成为流亡之旅。艾哈迈德沙在流亡期间发表了一份宣言,表达了他对被推翻的不满:
“ 正当祖国的未来处于危险的关头下,我的思绪全都系于人民身上,因此我向我的人民发表这份宣言:礼萨汗发动的政变违反宪法及背叛了王朝。这是通过武装部队策动的政变,违反伊斯兰教法律,令到我的人民陷于灾难和不必要的苦难。我必须要在这里声讨这次政变,而礼萨汗政府的一切决定和行动将会被视为无效,我依然拥有波斯的合法和宪法主权,我期待着能够回到我的国家为人民服务。 ”
在政变不久后,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得到了土耳其的政权,当上总统,他提出帮助艾哈迈德沙重返王座。他召见波斯大使阿诺什尔万•萨帕博迪到总统府,并指示波斯大使要代他作出干预,并提出协助:
“ 为了表达对陛下的善意、友好及热心以及国家利益,土耳其政府愿意邀请陛下到访土耳其。我们会提供足够的土耳其军队给陛下,协助陛下从西面进入波斯重夺帝位。 ”
可能是由于自尊心作祟或无意再当帝王,艾哈迈德沙婉拒了这个邀请。据称在此后不久,土耳其政府承认礼萨汗的主权,全力支持波斯新政府。
1930年,艾哈迈德沙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讷伊逝世。他的兄弟穆罕默德•哈桑•米尔扎(英语:Mohammad Hassan Mirza)保证卡扎尔王朝的血统会透过他传承下去。


【连载完毕,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麟剑

字数:15537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2-09 16:12:47

更新时间:2020-04-20 09:27:30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