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晚清民国劲爆史(1850-1928)

晚清民国劲爆史(1850-1928)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一 汉军崛起之袁甲三发迹史

1853年,咸丰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在做一个改写历史的决定。
三年前,道光皇帝龙驭上宾,咸丰继位不久,洪秀全在广西揭竿而起,太平军星火燎原,一路向北,短短两年时间,攻下重镇南京。清廷跌跌撞撞走到现在,已是烽烟四起,南有太平军,两淮有捻军,西南、陕甘有苗回之乱,可谓千疮百孔。此时的八旗和绿营已不堪重用,用胡林翼的话说是“千人为营,十贼可破”,咸丰这才效法爷爷嘉庆,一口气任命数十位官员,举国搞起了团练。工部侍郎吕贤基也是其中一员。
这一年春节刚过,吕贤基告别家人,匆匆乘上了南下安徽的马车。同行的年轻人叫李鸿章,职务是翰林院编修。老吕的差事听起来很拉风,其实类似于知青下乡,自己一把年纪,能不能活着回来,他还真没有信心。弃笔从戎的例子很多,这应该是最让人郁闷的一个。来到舒城,吕贤基向清廷又要两名帮手:其一为安徽太湖人赵畇,十年后成为李鸿章的岳父;另一人便是兵科给事中,袁甲三。
袁氏籍隶河南,此次被点名去安徽帮办军务,完全是“人望所推”。甲三南下不久,太平军大举西征,兵临庐州时,守城的是江忠源。金田起义那年,湖南人江忠源随赛尚阿赴广西戡乱,当时还没有湘军,他募集五百湘勇号称楚军,在桂林城外三战三捷,蓑衣渡一战,南王冯云山也死在他的炮火之下。在朝廷眼里,对付太平军,老江绝对有实战经验。
战报传来:庐州失守,江忠源投水自尽。
说起来,江忠源的死跟陕甘总督舒兴阿有很大关系。当时他与三千将士久困庐州,弹尽粮绝,城外太平军拿出穴地攻城的看家本领,挖地道,埋炸药,一炮下去,城墙被炸开“八丈有奇”。照此下去,如果没有外援,庐州城破毫无悬念。庐州城危之际,舒兴阿正在陈州剿捻。袁甲三生在豫东,对该地交通相当熟悉,他向咸丰提议,如果舒兴阿走沙河水路,从河南到安徽“一帆可达”,届时江南提督和春赶到,统带舒兴阿的部分陕甘兵力,联合江忠源内外夹击,庐州一战,则胜券在握。咸丰批准后,舒兴阿率五千兵勇急赴庐州。
各路援军赶到,咸丰如释重负。不料舒兴阿与和春关系并不那么融洽,日夜兼程跑到安徽,分拨三千兵力给和春,舒兴阿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咸丰三番两次叮嘱他“万勿耽延观望”“毋稍瞻徇”,舒兴阿却一味推诿迁延。从江忠源被困到殉节而死,他自始至终没给和春一兵一卒,结果战机贻误,城陷人亡,他本人也落得个“劳师糜饷,日久无功”。
江忠源死后,袁甲三及时告了一状,舒兴阿因“拥兵坐视”被免职。
在袁甲三的官场生涯中,他的名气并不源于后来的战功,而在于他刚直不阿、一根筋的个性。史载他“以謇谔著声”,举报过的官员也大都来头不小,多数不是总督就是巡抚,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自己官大。这还不算狠,最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弹劾载铨。
这载铨何许人也?不用调档案,一看名字里有个“载”字就知,此人也姓爱新觉罗,不但是童叟无欺、如假包换的正宗皇族,其曾祖永璜还是乾隆的大皇子,若不是孝贤皇后大丧时永璜哭得不那么投入(无哀慕之诚),表现差强人意,他甚至还有继承大统的可能。这样的皇室贵胄你老袁都敢惹,不是明摆着跟自己过不去吗?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本文通过袁氏讲述北洋建立与覆灭过程
可分为枭雄之路和军阀混战的后袁时代
因为之前的老帖子被隐藏 只好删改重温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1859年,因满人胜保参劾,老袁被诏令回京。
袁甲三出身农村,性情秉直,没有满人的骄纵和高傲,办事也踏踏实实,在安徽百姓中有口皆碑。他回京当天,道路被围得水泄不通,“军民泣留者塞道”,马车迟不能行。面对泣不成声的百姓,袁甲三别无选择,他现在要做的是配合调查。如果有机会,他可以再来回报乡亲,那样也算对得起眼前的百姓。
老袁走后,皖北捻军死灰复燃,迅速蔓延到河南境内。
就在他被立案调查期间,京城发生一起震惊朝野的自杀事件。
社会反响如此强烈,是因这件事跟袁甲三有关。死者叫胡文忠,是安徽怀远县农民,几个月前,他卖掉女儿,怀揣状纸,千里迢迢徒步赴京,寄宿于前门外的安徽会馆。京皖相距一千多公里,交通仅靠步行,更难理解的是他的卖女之举。什么事情能让老胡下这么大血本?答案很简单:让袁甲三回安徽任职。
胡文忠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旧时代农民,衣着褴褛,形容枯槁,脸上带着晚清照片中常见的黢黑和削瘦,可这一刻,他仍是一位英雄。一个官员究竟需要多大的魅力才能让人民如此爱戴?才能让百姓有勇气和决心做出这么大牺牲?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当胡文忠徒步数十日来到他寄托着希望的北京城时,他失望了,都察院驳回了他的请求。来北京之前,他在老家听说有一位怀远老乡叫林之望,在都察院做御史,颇有清誉。但因胜保是满人,此案又涉及派系斗争,林之望不愿代奏。身处偌大的京城,胡文忠感到了无力回天的绝望。走了那么长的路,女儿也已与人为奴,破釜沉舟却无功而返,还有何颜面再见家乡父老和亲人?带着诉状无门的遗憾,胡文忠怀揣状纸,悬梁自尽。《清史稿》载:“怀远民胡文忠鬻子女,徒步京师,控都察院求以甲三回镇,格不达,怀状自缢。”
胡文忠的尸谏成为当时最为轰动的上访事件。
很快,袁甲三的冤假错案得以查清,在怡良等办案大臣的力挺下,他被重新起用。自咸丰三年南下帮办团练,袁甲三在豫皖战场上连战连捷,深受清廷和当地百姓倚重,1856年被授予京堂候补,官至三品。此后,袁甲三迎来了他的黄金时代。
1857年,授太仆寺卿,赐顶戴花翎。
1858年,督办豫皖苏三省剿捻事宜。
1859年,擢漕运总督,官二品。
1860年,授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
1862年,袁甲三与多隆阿环攻庐州,城内正是名声赫赫的陈玉成。英王正要突围,被一位乞丐挡住去路。这乞丐,正是以投机著称的土军阀苗沛霖所使。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记得明明发了 ,不知为何两条更新没了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很多年以前,苗沛霖是一个科举路上混得比较失败的大龄青年。牛人十几岁就中了秀才,苗同学成为苗秀才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眼看而立之年还功名全无,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早年的科举多舛造就了他对待社会的复杂心理。“发捻”起事后,苗沛霖借团练之名,迅速拉起一支队伍,号称苗练。尽管智商不高,苗沛霖却把老乡朱元璋当成自己的政治偶像,出于对时势的“洞察”,他借鉴老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思想,妄图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伟业。
适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廷内忧外患,苗练势力迅速膨胀。咸丰驾崩热河后,苗沛霖觉得“大清气数已尽”,联合太平军拉起了反清大旗。此前陈玉成攻打定远,安徽巡抚翁同书弃城辗转寿州,苗沛霖派间谍潜入城内,不料间谍被团练首领孙家泰所杀,苗以此为借口带兵包围寿州城,要翁同书交出凶手。翁同书致信袁甲三,商议御敌之策。老袁为安徽军务督办,和苗沛霖过节颇深,但苗氏手握数万之众,他投鼠忌器,持招抚态度。最终,翁同书答应了苗沛霖的要求,将孙家泰等人囚禁。孙大义凛然,仰药自尽。
凶手已死,苗沛霖理应撤兵,但在无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诚信”二字。苗沛霖用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人品。他不但没有撤兵,还入城俘虏翁省长,杀害了孙氏一门六位团练官员和全家老小,酿成轰动一时的“寿州事件”。
翁同书弃城在先,囚禁团练首领在后,还为苗沛霖极尽美言,妄图招安,曾国藩看不下去,一封弹劾信发到了北京。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当朝帝师,儿子翁曾源是御赐举人,两年后高中状元,弟弟翁同龢既是状元,又是后来的帝师,所以这位翁省长背景不是一般硬。正因如此,曾国藩的奏折里说了,“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话说到这份上,朝廷只能判翁同书死刑。年迈的翁心存经不住打击,急病而亡。翁家蒙此劫难,再斩说不过去,翁同书就由死刑改为流放,发配伊犁。三年后,翁同书病死他乡,至死没能再回中原。寿州一案,袁甲三对苗沛霖“误于不能抚而必求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驻守临淮要隘,与曾国藩又私交甚笃,最终被“加恩宽免”。
从处罚结果来看,朝廷对翁同书没有网开一面,多是因为那句“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写文章很简单,想写得出类拔萃不容易,谁能如此切中要害?说来不是巧合,这奏疏正出自李鸿章之手。李翰林才华横溢,文笔出众,“每落笔,藻采纷披”,曾国藩一度对李瀚章说,“令弟少荃,自乙(1845)、丙(1846)之际,仆即知其才可大用”。作为曾国藩此时的幕僚,撰拟奏折本是他分内之事,不料无意中收获一个资深政敌,翁家因他而遭横祸,翁同龢自此与李鸿章结下家仇。
苗沛霖一向拥兵自固,这次为何敢和清廷公开叫板呢?原因在于当时的局势。京城沦陷,皇帝也没了,眼看大清要完,此时不反,更待何时?投机成性的苗土匪再一次觉得,“单干的时候到了”。可惜造物弄人,由于智力硬伤,他对时局屡次误判,最终投机失策。本来想浑水摸鱼,不料又是一次试错,清廷不但没有寿终正寝,还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将功赎罪是苗沛霖想到的唯一办法。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如今陈玉成身陷囹圄,苗沛霖便派人前来游说,称孤城独守乃兵家大忌,以英王这样的盖世英雄,与其在此跟妖兵纠缠,不如会师寿州,共图大计。英王经不住忽悠,从庐州突围北上,打算来寿州找苗沛霖面谈。其部下提议说,听说苗沛霖这个人反复无常,是个天赋异禀、地地道道的小人,咱们还是不去为好。陈玉成毅然前往,刚到寿州,城门紧闭,他和随行当场被擒,被押往清军胜保大营。是年6月,陈玉成凛然就义,时年二十五岁。
第二年,捻军首领张乐行在与清军猛将僧格林沁血战中失利,暂避捻军蓝旗头目李家英的圩寨里(捻军建制以来,分设黄、白、红、黑、蓝五旗,五色总旗各设总目,谓之“五旗军制”)。让张乐行始料未及的是,这位李头领早已暗中投清,热情招待他们的同时,已经派人将情况上报给宿州知州英翰。英翰得知消息欣喜若狂,带清军驰赴圩寨,将张氏父子俘获,随后押解到僧格林沁大营。一个月后,张乐行被凌迟处死。
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战争进行到这里,洪氏南京政府已经走到黄昏,捻军也对清廷失去威胁,但最大的赢家不是清廷,而是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汉人武装。也就是从这时起,晚清六十年的政治格局和命运走向开始和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zjh2guoping 2020-03-28 12:44:44
好看好看
-----------------------------
多谢支持,欢迎常来~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飞机场的那个 2020-03-28 13:30:03
袁甲三是不是袁项城的叔叔?
-----------------------------
项城的叔祖,他祖父的二弟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最耀眼的政治明星是曾国藩。遥想当年,湘军水师被太平军偷袭,一百多艘战船在大火中唯剩灰烬,心灰意冷的曾国藩急欲寻死,得益于他炉火纯青的演技,周围人也很识时务、拉得及时,曾大帅这才没有成功。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他满腹辛酸,“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日子能一路熬过来,他有时候都佩服自己。不过仔细想想,遇见杨秀清、石达开这样的军事奇才,他一个儒生能走到今天,足矣。
相比之下,李翰林是怎么度过的这九年时间呢?
谈到这个话题,连李鸿章自己都不想再提。先是打五年酱油,又跑四年龙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宛转随人盖九年”,这就是他的生活。
团练这些年,李鸿章几无胜利可言,一次次落荒而逃,让他习惯了奔跑,想起被人追赶的狼狈,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翰林。在当时的“知青”圈子里,资历尚浅的小李几乎成为大家的谈资笑柄,论文采是没的说,话题一旦转移到战场上,李翰林就乏善可陈了。
李鸿章口碑不佳是有原因的。当年太平军攻打柘皋,一向滑头的李翰林没等对方赶到,带兵先逃,数十座营垒被毁,死伤不计其数,仅存清军总兵吉顺一营。幸亏和春亲领数千精兵星夜驰援,吉顺大营才得以解围。第二天,李鸿章前往和春营中致谢,刚一进门,马屁就拍上了,称“声威大震,以军门(和春)为最”,谁知和春竟一点面子不给,像对对子一样回敬道,“畏葸溃逃,当以阁下为先”。对仗严谨,平仄工整,李鸿章一时接不上话,一米八多的瘦高个子杵在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面色难堪地退出营外。
后来官居宰辅的老李怎么会混到如此田地?说来惭愧,李翰林一贯的军事风格就是逃跑和浪战,从而在档案上留下了“专以浪战为能”的不良记录。何谓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也就是没有目的没有策略地乱打,眉毛胡子一把抓,打得过就乱打一通,打不过咱还是老路子——一个字,跑。
这九年里,触景生情的李鸿章写了不少诗,二十年前的诗句他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荡气回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那时的他书生意气,志比鸿鹄,再看现在摸爬滚打的日子,只能用“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来形容了。和他同年回籍的父亲没了,老家也被太平军烧了,什么时候能有一个容身之所呢?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今天三更不易 欢迎串门喝茶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君子如兰888 2020-03-28 21:45:17
啥也不说了,顶就完了
-----------------------------
哈哈 谢谢老铁!来喝茶~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大家早上好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还好,1858年冬天,李鸿章遇见了他的老朋友郭嵩焘。当老郭问起李翰林的近况时,他沉默了。曾国藩的这位儿女亲家马上看出了端倪,话没多说便修书一封,就这样,经老郭介绍,李鸿章投奔到阔别多年的老师曾国藩幕下。他这只“失群雁”终于有家可归。湘军人才众多,哪怕是干些写文书、跑龙套的活儿,起码不用提心吊胆辗转疆场了。
追随曾老师这几年,李鸿章时刻没有忘记,他还有梦想。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像一个潜伏在丛林后面的猎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会第一个跳出来,将机遇死死抓住。
很快,机遇就这么来了。
1862年,李秀成举兵上海,重担再次落到了湘军身上。曾国藩先是问弟弟曾国荃,结果曾国荃不去;又去找左宗棠,左宗棠目光转移;来到老将陈士杰面前,陈士杰很委婉地说自己最近没空。场面一时尴尬。
显然,曾国荃、陈士杰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眼下太平军在西线战场节节败退,攻破天京指日可待,辛辛苦苦打了几年,马上就要看到希望,这时候谁先离开,就等于主动放弃夺取头功的机会,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们才没这么傻。
这时,手无一兵一卒的李鸿章毛遂自荐,愿回乡招兵买马,上线杀敌。
曾国藩看了看他,同意了。
是年5月,李鸿章带领一群衣着褴褛的乡下青年经长江水路,登陆上海。淮军的装扮当天就登上了当地热搜:士绅们众筹请来的神勇大军没看见,却来了一批“非主流”。一个月后,淮军的战斗力让所有市民侧目。在洋人的配合下,淮军愈战愈勇,最终击退李秀成,赢得上海保卫战。从此,三十九岁的李鸿章和他的淮军,站在了晚清政治舞台的中央。
自咸丰二年(1852)底,清廷任命的团练官员达二三百人之多,十余年浴血沙场,生者寥寥,终于在这一天,他们迎来了春天。
然而,这春天只属于幸存者。
1863年8月,五十七岁的袁甲三病故于陈州。
袁甲三去世后,曾国藩为他亲书碑碣,百姓也到官府门前请愿。清廷顺应舆情,在临淮、陈州等地为他建立专祠。在投身军旅的这十年里,他骁勇善战,“屡战皆捷”,即使卧病在榻,仍口授守城将领御敌之策,成功击退捻军。可以说,无论是书生还是军人,袁甲三都是成功的。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晚清民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仅次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时代,是各路牛人粉墨登场的大变革时代,疏误之处还请指正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君子如兰888 2020-03-29 14:40:41
变革时代,正是时势造英雄
-----------------------------
说得对 这种时代才有趣味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袁甲三的老家项城,地处豫皖交界,西周为项子国,汉初设项县,隋统一后始有项城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项羽本纪》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项羽因祖上封地于此而得项姓。项城时属河南陈州府,今称河南省项城市,昔日的县城旧址成了秣陵古镇,陈州府也更名为今天的淮阳县,与项城一河之隔。
袁家世居项城袁阁村,经过几代人努力,到袁甲三的曾祖袁志恭这一代,才有了自己的田产。袁志恭生于乾隆年间,其子袁九芝、孙子袁耀东在乡下以童馆授学为业。袁甲三发迹后,举家迁居张营。至捻军兴起,项城一带面临“匪患”威胁,张营地属平原,四周一马平川、畅通无阻,面对捻军的长驱直入,无险可守。1858年,袁家从张营迁至东北二十里处,筑寨墙,挖壕沟,设吊桥,迅速建起一座寨堡,取名袁寨。
袁寨本为当地石姓人家的一座庄园,扩建后占地近三百亩,房屋五百余间,分三组并列建造,建筑檐牙高啄,砖雕精美,是一个布局考究、左右对称的轴线式纵深院落。袁寨围墙厚约二尺,高达三丈,东西各有两层寨门一座,上下各三间;四角各建炮楼一座,每隔丈余筑一垛口,由庄丁日夜轮流把守。寨外壕沟环绕,深约数丈,寨门前设吊桥,一旦察有敌情,吊桥升起,寨门紧闭,可谓防御严密,固若金汤。捻军到来时,袁寨常常成为村民们的避难之所。类似寨堡当时在项城有一百多座,至今仍有不少村镇名称保留着“寨”的字眼。
袁家的发迹始于袁甲三,追根溯源,则归功于他的母亲郭氏。郭氏是淮宁县人,其父郭如珽是当地乡绅,本来袁、郭两家并非门当户对,但郭家看重的是声誉。袁九芝“温恭孝友,处邻里谦和忍让,虽以非礼犯之,不校(较)也。其厚德至今里党犹称道之”;儿子袁耀东名列庠生,端品励学,口碑与其父不相上下。郭如珽便将女儿许配给了袁耀东。
袁耀东是一位大龄秀才,当年袁秀才一心科举,挑灯夜读,站在他这个不太成功的男人背后的成功女人,便是他的老婆郭氏。郭氏出身富家,颇懂礼数,对子女也教育有方,日子虽然清苦,但两人男读女织,生活倒也算得上幸福。可惜好景不长,袁耀东人至中年,乡试屡考不第,因苦读不辍,未及不惑便“勤学赍志以殁”,抛下了郭氏和几个孩子。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二 项城袁氏家族

科举从隋朝建制到废除,一千三百多年间,共录取十万多名进士。有清一朝,中式者达两万六千多名,晚清每科平均两百人左右。那么多举人绝非庸人,得售者却是寥寥,算上牺牲在童试、乡试、会试路上的学子,淘汰率可谓惊人。书读得不好肯定中不了,读得好也未必中——因为运气差。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可想这一千多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想要一举成名需要经历多少磨砺,不少还是精神痛苦。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尽管如此,仍有大批学子在这条孤独漫长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从袁耀东的祖父袁志恭到父亲袁九芝,袁家一直恪守科举入仕的祖训,到了袁甲三这一代,郭氏也丝毫没有松懈,她不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当掉嫁妆和首饰支持孩子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他们能读出个名堂,光耀门楣。 郭氏勤恳能干,袁家兄弟也很争气,两长兄囊萤照读,同入县学。长子袁树三不但中了秀才,还成为秀才中的廪生,属于享受政府补贴的优秀学员。几年后次子袁甲三也不负众望,同样以一等秀才的身份荣膺廪生头衔,着实让郭氏欣慰了一阵。 兄弟俩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眼看前途有了指望,袁树三却有了急流勇退的打算。每当想起此事,他多少会有些不甘。从入塾到秀才,他一路都是成绩优异,之所以读到最后没能再考下去,原因和今天的穷人家孩子一样,作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袁树三不得不选择辍学。 袁甲三功成名就后一度替哥哥痛惜,尝言“吾辈少孤,赖吾兄教养成立”,言语间有一丝隐隐的愧疚。但袁树三知道,他是家中长子,不光甲三,老三凤三、老四重三将来也要读书,母亲身单力薄,家里的担子必须由他来扛。于是,袁树三就从优等生成了一名社会青年,还好他腹有诗书,后来以廪生资格去陈留县做了一名训导兼教谕,工作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君子如兰888 2020-03-30 21:59:33
哇,好私密的别墅大院
-----------------------------
哈哈 文中的袁寨 看起来有点冷清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袁凤三后来也中了秀才,但学业不如两位兄长,秋闱屡屡失意,又没有廪生资格,干脆断了深造的念想,花钱捐了一个禹州教谕,和长兄一样搞起了教育。尽管学习成绩一般,袁凤三也绝非庸碌之辈。据传他在教谕任上时,有一批土匪闯入禹州境内大肆劫掠,袁凤三身为一个文职官员,竟单枪匹马闯入匪营,靠自己的如簧之舌,成功遣散匪众。捻军势起后,屡次攻打禹州,袁凤三守城有功,颇得人望,获赏四品官衔,以同知候选。但他这个教谕一干就是近二十年,直到病逝任上,都一直未能补缺。袁凤三死后,其灵柩由禹州运回项城,当地百姓自发为他送行,“士民哭巷,追思弗衰”。
郭氏的四个儿子中,仅老四袁重三没有功名。三位兄长都在外地为官,母亲年事已高,他科举碰壁后,也就没再捐什么官职,索性在家和侄子袁保中一起打理这个庞大的家庭。
说到袁氏一族的发家史,袁重三功不可没。读书虽然差强人意,但在治家理财上,他却是把好手。当时甲三等人身居官位,每月的俸禄除部分留作自用,都会按时寄回袁寨老家。这些钱袁重三都积攒起来,用以购置田地、在县城经营商铺,偶尔放几笔高利贷,多年下来,仅凭丰厚的佃租和多家店铺的商业收入,袁家在项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富。
袁家人丁兴旺,袁耀东有四子我们已经知晓,树三有两子,老大保中,老二保庆;甲三膝下三子,保恒、保龄、保诚;凤三有独子保颐;重三的四个儿子分别为保晋、保纯、保恬、保皖。下面的“世”字辈就更多了,仅袁保中和袁保龄膝下就有十三人。按照旧俗,这统计的还是男丁。若是五世同堂,男女老少,足有百十口之多。
后来的北洋鼻祖袁世凯,正是袁保中的儿子、袁甲三的侄孙。
袁甲三考取廪生后,在当地望族高崃云家做家教。高崃云是嘉庆年间的进士,其父高玉麟为乾隆时期的贡生,兄长高颉云是举人,长子高钦中、次子高钊中经甲三启蒙教授,后来也均得进士,让袁老师颇为欣慰。高崃云考取功名后,南下浙江做了知县,官职虽小,口碑却极高,广受百姓爱戴。高氏一族是书香世家,高崃云既有学识,为人为官又正直清廉,誉满一方。在袁秀才当时的脑海里,老高简直是偶像级别的人物。
晚清时期,项城有三大望族,除高家和后来成为项城第一望族的袁家,还有光绪年间考中进士的张镇芳家族。张镇芳是袁世凯长兄袁世昌的妻弟,有这层一荣俱荣的关系在,高家衰落之后,张家理所当然成为项城的第二望族。张镇芳过继的儿子张伯驹和袁氏二公子袁克文,成为名扬一时的“民国四公子”,其家族影响可见一斑。

楼主:翰林院編修

字数:2525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3-27 23:19:35

更新时间:2020-09-03 15:50:21

评论数:1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