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晚清民国劲爆史(1850-1928)

晚清民国劲爆史(1850-1928)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在南京这段时间,袁世凯发现了一件事,隔三岔五都会有两个人来他家串门,有事没事找自己的父亲喝喝小酒,唠唠小嗑,打打麻将,实在人手不够,还三缺一斗个地主,三个人称兄道弟,看起来关系非同一般。这二人一个后来官至台湾巡抚,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另一个则直接成就了袁世凯的平步青云。
他们就是刘铭传和吴长庆。
刘铭传,字省三,祖籍江西,明朝初年祖上迁入合肥,算是李鸿章的老乡。生逢乱世,刘铭传和很多发迹之前的大人物一样,也干过贩卖私盐、打家劫舍的勾当。后来便走了苗沛霖和很多淮军名将那类人的老路,叫上一伙人拉帮结派,成立了一支民间武装。和苗土匪不同的是,刘铭传没有把土匪当到底,而是选择了接受改编。1861年,李鸿章向曾国藩请缨去上海攻打李秀成,刘铭传经人介绍,带着自己的队伍随同前往,在上海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的这支嫡系武装很快成为淮军的主要力量,时称“铭字营”。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经退休的刘铭传再次出山,基隆一战中重创法军,颇显大将风范。两年后,清廷在台湾设立行省,年近五十的刘铭传出任第一任台湾巡抚。
吴长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其父吴廷香当年在庐江组织团练,太平军扬言攻城,庐江城内兵力不足,硬拼只有死路一条,战势危急,吴廷香让儿子去宿州向袁甲三请援。吴长庆快马加鞭赶到宿州,袁甲三觉得事关重大,征求军中子侄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袁保恒觉得兵力一旦分散,遇敌则于己不利;袁保庆说应该出兵援助,孤城不助怕是撑不了多久,道义上也说不过去。这样一辩论,老袁举棋不定,就耽误了几天。没等这边决定,那边城被攻破,吴廷香也死了。从那以后,吴长庆对袁保恒耿耿于怀,和袁保庆则成了兄弟。
现今袁保庆在江宁任职,他驻军浦口,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不免往来频繁,见到十多岁的袁世凯,老吴也是贤侄长贤侄短,拉着小手问学习成绩怎么样、班里考第几名之类的话。吴长庆这时当然不会想到,他和这位贤侄的缘分还没有完,将来有的是时间深入了解。
说起袁同学的学习,不仅是那位曲老师,袁保庆也注意到了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位用心良苦的父亲有意让儿子替自己办事,锻炼他的做事能力。小小年纪的袁世凯奔走于官员之间,人情练达无师自通,交出的答卷也总能让他的父亲满意。自小在官场里混,这资历谁能比得了?袁世凯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千百年来,历史的书写权只在胜利者手中。
唐德刚称:“袁世凯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能臣,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
其实,袁世凯一直都是个悲剧人物。
人民骂他“国贼”,顾维钧说“他是一个爱国者”,蔡东藩说他“真乃乱世真英雄”,连鲁迅先生也评价他说“相形之下,后来的统治者识见浅薄不足道”。
成与败,誉与谤,能臣或奸雄。
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惜哉,悲哉。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仅有实践还不行,袁保庆还注重理论指导。他将自己多年的为官之道和处世经验记录到一本册子上,亲自讲授给十几岁的袁世凯听。袁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对父亲的教导却表现出天生的热爱,每次都听得聚精会神,用心牢记。
有这样的精心培养和策划,想不成功都难。
这本小册子就是流传下来的《自乂琐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这本小书,成就了后来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的袁世凯,间接影响了晚清数十年波谲云诡的政治局面。
鉴于它在袁世凯成长中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提一下。书中有些观点不失箴言,如“写字如做人,要以平正为主。由平正做到极处,可以为圣人。由平正写到好处,可以为大家”,“为官者,不责己而责民,却动曰百姓不好,是醉语耳”,“能体人方能用人,不恤人之甘苦,而欲人共我之休戚,难矣”,“官不负民,民断不负官”……从内容来看,袁保庆并没有去“教儿子学坏”,从袁同学的早期表现来看,相反,他还传播了不少正能量。
但书中也有相对消极的东西:“人言官场如戏场,然善于做戏者,于忠孝节义之事能做得情景毕见,使闻者动心,睹者流涕,官场如无此好角色,无此好做工,岂不为优人所窃笑乎”,“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怨也,不然则叛离随之”,中心思想就是教人如何作秀和驭下。有如此淋漓尽致的为官经验集成一家之言,这本小册子实在可谓仕途之“葵花宝典”。
书中的每一句每一言,无不对袁世凯日渐丰富的精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纵观他一生的处事技巧和驭人手段,无不出于此书,可谓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这本册子是对袁世凯起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作用的启蒙读物,而袁保庆,正是他思想的启蒙者和奠基人。
如此说来,他的任务和“使命”已经完成。
1873年7月,袁保庆因感染霍乱,撒手人寰。
生活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第一次落到十四岁的袁世凯身上。
袁保庆死后,吴长庆“抚棺痛哭”,与刘铭传一起帮助打理了兄弟的后事。
是年冬天,袁世凯护送着父亲的灵柩,和嗣母牛氏从南京回到老家项城。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四 科举失意,弃笔从戎
第二年春天,袁保恒从西北左宗棠军营回到项城,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
自南京归来,袁世凯无师教授,多少有些疏于管教,整天混迹乡野,时不时斗鸡遛狗、打架滋事,渐显顽劣之气。早先胸怀抱负的少年沦落到混迹市井的境地,这哪是大户人家孩子的作风?看到袁家后人这般景象,袁保恒决定让他继续读书。
这一次,袁世凯随叔父去了西北,随后来到北京,由时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看管。次年,袁保恒调任回京,不久升任刑部左侍郎,世敦、世廉和年纪尚轻的保颐等人也一起被带至京城陪读。学生多了,师资也要跟上去,兄弟俩索性为他们请了三位老师,分授写字、作文和作诗。袁世凯天生好动,上课爱交头接耳,两位叔父便对他进行了区别对待,不但让他坐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还用桌子把他和两个哥哥隔开。除去上课时间,袁保龄还把袁世凯所住的房间调到老师的隔壁,由老师监督他学习,并定期抽查功课。
两位叔父用心良苦,袁世凯也果然比在济南和南京时安分刻苦多了。袁保龄每当深夜从侄子门前经过,屋内“先生学生咿唔四起,月下听之亦颇可喜”。加之三位老师都是名儒,袁同学的学习颇有长进,文章虽尚不入门,起码有了很大进步,勉强称得上“美材”。
同时,袁保恒也注重对晚辈的特意培养。和袁保庆的方法一样,本可自己做的一些公务琐事,他都让这位侄儿代为去办。袁世凯资质在此,好像非常得其要领,往往办得得体而出色。因为办事机敏,袁世凯颇得两位堂叔的欢喜。
袁世凯离家几个月后,老家项城传来消息,他的生父袁保中因病去世。孙子的英年早逝让郭老太太备受打击,第二年(1875),这位有着袁家最佳掌门人称号的家族奠基人也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九周岁。依照惯例,清廷为她送去了百岁贺礼,不想却是最后一次。而此时,父亲袁保中的去世,对少年袁世凯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他已经过继给叔父,且三年服孝期未满,袁保恒就没有让他回去,而是要他继续留在北京学习。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悲痛。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袁世凯感受到了一种动力,学习也更加用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还爱上了课外书。如果你认为袁同学读的是小说之类的书籍,那就错了,他读的是兵法。和大多数上课读“闲书”的同学遭遇一样,袁同学的小动作很快被老师发现,不但被请了家长,书也被没收。后来他就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昼习辞章,夜究兵书”,他要像叔祖父袁甲三一样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这段时间,袁世凯挑灯夜读几成常态,晚上熬夜读兵法,天不亮又起来复习功课,“昼夜并进,每寝不及二三时”。
到底不是一个不争气的纨绔子弟。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袁氏传记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他知道,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看来,袁世凯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有选择地读,除了应试的必修课,他只读实用的书,文艺类书籍几乎从来不看。他没有那么多精力,也不会在上面耗费时间。说起学问,他自有一套看法,“讲学者必须起而能行,举所言皆征诸实,乃见真学问,真本事”,不得不承认,这位落榜生的观点即使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参考价值,这也是他后来大力推行教育的初衷。这种不喜空谈、刻励实行的思想,与袁世凯天生的性格、追求及从小受嗣父实用理论的启蒙是分不开的。后来他不与维新派为伍而自己放手搞新政,也正是延续了这个理念。
袁世凯什么时候有了研读兵书的爱好呢?提到这个问题,他对以前的“年少无知”做了深刻检讨:“过去我好奋匹夫之勇,现在学了万人之敌,才知道好勇斗狠实在无用,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有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牛皮不是吹的,走进他的书房你会发现,什么三韬六略、阴符兵经之类,只要是和军事相关的,他均有所涉猎。看来袁同学年纪虽小,在认知上却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往事不堪回首,唉,那时候太肤浅了。
袁世凯同学不看八股看上了兵法,据说是有“慧根”的。在南京时,那位曲老师给他留了道作业,之后就和人下起了棋,他站在后面偷偷观战,瞬间灵感涌现,回房就写了一篇文章,可谓挥笔立就。句云“道千乘之国,若著此局焉。夫著棋不厌诈也,治国亦不厌诈也。治国非为著棋乎”。曲老师看后大惊失色,这哪里是在写文章,分明是在指点江山,还玩什么兵不厌诈,这天资不搞军事还真是暴殄天物。
据一些考证提到,在北京的这三年时间,袁世凯在读书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由于白天晚上两不误,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一度出现咳血现象。一个人但凡能在一生中有莫大的成就,就必定有别人无法比拟的过人之处。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对于一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袁世凯,这一点着实难能可贵,也确实需要意志和毅力。联想到他后来落第时将诗书付之一炬也说明,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努力,断然不会有如此强烈的举动。
但有时候,用功真的只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尽管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缺憾,却并不一定就能如愿。学习这件事是看天赋的,尤其是成为学霸级人物。
这个道理很快就在袁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876年,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由于不是北京户口,袁同学只得返回原籍,几天后,他回到了河南省会开封。
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朝,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和现在一样,当时也是每个行政区域都有科举考场,根据每个省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分配招生名额。出于公正公平和避免徇私舞弊,对于异地科举,也有着严格的限制。现在每到高考期间,户籍制度和异地考试的问题都被炒得沸沸扬扬,袁同学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我们,这政策是有些年头了。
发榜后,袁考生看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想,可能是落榜了。
袁世凯的猜测是对的,他的确没考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无法替代的地方,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了,时机有没有到来。对袁世凯也是一样。
落第之后的袁世凯很沮丧,本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可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也许这时,一直狂放不羁、壮志凌云的袁世凯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但是,出人头地、实现抱负,科举是最为正式的途径。
于是,他想再试试,再读三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晚婚也好不到哪儿。在那个年代,十七岁成家绝对不算早婚,皇室更不用说,多尔衮十一岁结婚,顺治帝十三岁有了大皇子,有些人的天赋不佩服不行。眼看年龄即将“奔二”,也不算小了,就把失落先放到一边吧。这年十月,十七岁的袁世凯按照家里的意思,回家就把婚结了,女方是沈丘县的一个富户人家——于家的女儿。新婚燕尔的袁世凯没有在家长待,翌年一开春就回到了北京,接着求取他的科举功名。
几个月后,河南大旱,袁保恒被调往原籍帮办赈灾事宜。出于对晚辈的锻炼培养,也为了让袁世凯见识民间疾苦,袁保恒这次又带上了他。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去了一趟安阳袁林,门票35元。
意料之中的荒凉,稀稀落落的游客,几个女讲解员,经年失修的建筑。
这一切都注定了此行的色调。
也注定了袁林一如既往的冷清。

千百年来,历史的书写权只在胜利者手中。

唐德刚称:袁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能臣,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
其实,袁世凯一直都是个悲剧人物。
人民骂他“国贼”,顾维钧说“他是一个爱国者”,蔡东藩说他“真乃乱世真英雄”,连鲁迅先生也评价他说“相形之下,后来的统治者识见浅薄不足道”。
成与败,誉与谤,能臣OR奸雄。
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唐德刚评价袁世凯:

袁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能臣,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来到省会开封,袁世凯第一次与劳苦大众有了亲密接触。他没有想到,眼前的所见所闻竟是真实的社会,世间竟然还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且在手足之间!这一切,怎么和自己从小到大接触的世界不一样呢?这让他感到震惊,更有些难以接受。这一天,他写了一封信,把所有难以置信的见闻都写在了信中,邮给了家中的二姐。
民间遭受到这么大的疾苦,朝廷难道坐视不管吗?也许袁世凯会这样问。他不知道上面拨发的赈灾款项已经被官员们一层一层剥离殆尽,中饱了他们的私囊。那么,贪完了该干正事了吧?按程序是这样,可他们干正事的方式就是,应付。年纪不大的袁世凯见识过官场,却没有见识得这么到位,这也算是官场现形记了。
在开封,袁保恒兢兢业业,赈灾款项里没有钱,他拿自己的钱垫上,别人都歇下了,他仍不知疲惫。一个翰林,来到书房他专心致学,跨上战马他奋力杀敌,身赴灾区他全心系民,作为官员他无愧于心,所有这些,为的不光是职业精神,更是一个读书人所悟到的“修齐治平”的真正灵魂。
亲力亲为的同时,袁保恒没有忘记锻炼这位侄子,“有密要事案,均令往查,并参佐一切”。袁世凯虽然只是一个不在编的临时工,却也没有渎职,更没干出今天的“临时工”常干的事,相反还干劲儿十足,责任心极强,“驱驰于冰天雪地之中,手足冻裂,毫无懈意”。仅从这一点讲,袁世凯就是灾区那些奸邪官员的榜样。
电影里坏人一般长寿,好人则死得慷慨悲壮,生活中也类似如此。
厄运再一次来到袁世凯身边,这一次,死神选择的是他的堂叔袁保恒。
1878年,袁保恒感染时疫,向老家发出病危通知。此前嗣母牛氏得病,袁世凯回了一趟老家,这时听说堂叔病了,又马上赶回开封,同行的还有袁保龄及袁保恒唯一的儿子袁世勋。不幸的是,没等他们及时赶到,袁保恒已经殉职任上,袁家又一颗巨星陨落。命运再次重演了五年前的那个场景,袁世凯看着离去的亲人,怀着无限的悲恸,扶柩回籍。
回到家,办完丧事,袁世凯搬到了陈州居住。
这一年,他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袁克定出生。
自立门户使袁世凯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段日子,他“慷慨好施与,以善为乐”,还时常打抱不平,闲暇时策马游玩,纵览陈州名胜,视野果然比项城开阔多了。游玩之余,他还成立了两个文学社:“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文社成立伊始,袁社长就事先说明,社团花费都由他一人负责。他平时喜好结交,人缘极佳,用不着广播,当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听闻袁家少爷以诗会友,当地领导吴重憙也过来捧场,一时极具轰动效应。
文学社名声在外,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从后来金榜题名的两个文社成员来看,造访者大多有些才气,在当地小有名望。也有日子过不下去慕名前来“化缘”的贫寒子弟,袁社长均“捐资供给食用”,时间长了,当地“寒士多依为生”。可以断定,即使袁社长此时尚无招贤纳士以便将来为己所用的想法,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袁世凯爱才的优点,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显现出来。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jiuzhuzzk 2020-04-09 09:07:08
每日一顶
-----------------------------
早上好,多谢支持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兰考王笛 2020-04-09 16:43:48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要是用这九字方针,早改写历史了,还有汪精卫。
-----------------------------
很多人都败在心太急和不懂韬晦上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有家族的名望在那儿摆着,袁少爷很快和时任陈州知府的吴重憙成为朋友,说他“荤素不忌”,交友广泛,这是个典型的例子。先看一下年龄差:吴重憙,字仲饴,1838年生,今山东无棣人;这时候袁世凯年方十九,而他这位朋友,四十岁,两个人相差二十有余,属于典型的忘年之交。放到今天,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小伙,谁会愿意去和有代沟的人凑那个热闹?袁社长不然,他不但愿意找这样一个人凑热闹,还和老吴成了好朋友。放眼四年之后,他另一个跬步不离的朝鲜好友金允植,比老吴还要年长,整整大了袁世凯二十四岁。
在交朋友上,袁社长简直是大小通吃。
因为这段际遇,活了八十高龄的吴重憙,后来的仕途一路高歌,从地方小官做到封疆大吏,成为袁氏幕府的重要人员,民国初年,还当了一阵子总统顾问。袁世凯盛情如此,老吴想不干都不行。贫贱之交,识于微时,谁让他这个早年的老朋友够义气呢?
值得一提的是,吴重憙并非白领工资的闲人。清末改制以后,他在任上海会办电政大臣期间,办了三件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是收回中国电报局,二是赎回京汉铁路管理权,三是参与创办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说到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大家比较陌生,其实它就是中国最早的红十字会。如此说来,吴重憙也算中国红会创始人了。
另一件事情尤其不能忽略。
在陈州,袁世凯还有个意外收获——遇见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还和他拜了把子,此人后来成为他一生之中最为得力的盟友和智囊,还做了四年民国大总统。关系更铁的是,除了主持袁世凯将来的葬礼,连老袁的碑文都是这个人写的。
此人便是徐世昌。
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祖籍浙江,乾隆年间移居天津。其高祖徐城为南阳知县,死后葬于卫辉府,此后徐家在河南世代为官,他本人也在汲县出生,算是袁世凯的半个老乡。徐氏这趟文学社之行,是名副其实的慕名前往,一为瞻仰陈州端敏公(袁甲三)祠,二是拜访这位传说中的袁少爷。既是如此,袁社长当然热情招待了他,两人也相谈甚欢,相互交了老底谈了谈家庭展望了一下未来之后,徐世昌听出了袁少爷的难处:祖父那一代离世已久,五年之内又痛失三位至亲,家道有式微之势,自己想一展抱负,无奈已经落榜一回,目前正在复读。袁世凯也听出了徐大哥的苦衷,以前父亲在世时家境还行,虽说不富也算小康,现在不行了,自己只能在淮宁县衙做文案打打下手,顺便找几份家教的兼职,聊以为计。
喝了半天茶,谈了半天人生,两个年轻人顿有相见恨晚之感,遂起身结为金兰。
虽不似桃园三结义轰动,两人这一拜,就是将近四十年。
此后不久,徐世昌赴京参加会试,苦于没有盘缠,他想到了袁老弟。
袁世凯素来仗义疏财,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金榜题名的本事,而徐世昌,缺的却是钱。何况袁少爷在当地“慈善圈”小有名气,这一次当然也没有例外,就给了徐大哥去北京的路费。抛开后来的政治利益和徐世昌此次并没有考中不讲,这一次,袁世凯的钱花得最有意义。结交到这位晚清政坛上的潜力股,也算是他无意之中做了一笔性价比奇高的政治投资。
遇见徐世昌,是袁世凯大事该成,使其成为追随自己一生的高级智囊。遇见袁世凯,也是徐世昌有幸,不但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后来的仕途亨达乃至跻身总统,都得益于这场相识。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jiuzhuzzk 2020-04-10 12:21:44

-----------------------------
来喝茶~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袁社长和朋友谈文学之余,偶尔自己也赋诗几首,其陈州时期的诗作主要有:

咏怀
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谁奸邪?
霜雪临头凋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
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
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长咨嗟。

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
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
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

可以看出,袁同学虽然是个半吊子文学青年,作品确实比以前进步不少。更重要的是,此时他已经明白了成王败寇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向往大权在握,又有壮志未酬的情怀溢于诗中。有意思的是,历史仿佛和他开了个玩笑,袁同学刚抒发完感情,接着就指名道姓谈起了曹操,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地提到了瞒哥的历史遗留问题。
生活果然比小说巧合。恰恰正是他诗句中的这位孟德兄,成了百年之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什么“奸雄”“篡臣”之类,多以曹阿瞒对比,两人也因此广受诟病——因为名誉问题。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孟德兄一直都是袁同学的偶像,完全是榜样力量,这哥儿俩才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
读完袁世凯的诗句,再结合他“年少轻狂”时期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将他划分到一个流派,豪放派。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没有如此万丈豪情,能做出大手笔来吗?
答曰:不能。所以,袁世凯的成功不是偶然。
可牛归牛,现实还是残酷的。
1879年,袁同学第二次参加科举,涛声依旧,再次不第。
渴望像叔祖叔父们一样成为学霸,光宗耀祖,可造化弄人,袁同学真不是那块料。
看着这时的河山,表面上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可袁世凯还是坐不住了。堂堂七尺男儿,整天缱绻书卷,在屋里跟笔墨纸砚打交道,还有没有一点出息了?想想以前的努力,还有那几年时光,简直浪费青春。于是袁同学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拿出以前的所有诗作和课本——不是继续复习,而是一把火烧了。烧的同时,他还说了一句颇有班超当年风采的话:“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胭脂醉红颜笑 2020-04-11 11:09:18
袁甲三是袁世凯的叔父吗
-----------------------------
叔祖,叔父的排行第二的弟弟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jiuzhuzzk 2020-04-16 08:07:26
好文!顶
-----------------------------
多谢兄台支持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我在肥西大枣庄 2020-04-21 20:50:49
好文
-----------------------------
欢迎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我在肥西大枣庄 2020-04-23 07:49:18
怎么还不更新
-----------------------------
来了~~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公元62年,班固入京都洛阳任职,他的弟弟班超随往。在洛阳,班超的收入来源是一份替官府抄写文书的兼职。无论做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班超的工作纯粹为了糊口。慢慢地他觉得这种生活毫无意义,和袁同学的感觉一样,根本就是在浪费生命,于是便有了那句名言的原始版本:“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十年之后,班超随东汉大军北征匈奴,自此开始他由文人向军人华丽转变的人生第一步。
看看班超的原话,再品读袁世凯同学的山寨版,二者何其相似,连语气都不变。但是,我们不能说袁世凯的行为是拾人牙慧,更不能说是抄袭,只能说他少有大志,把班超前辈当作自己的偶像。有了榜样的力量才能成就大事,袁世凯是这样想的,他也做到了。
历史上这种半路出家的人很多,改行之后也往往都比较成功,比如孙中山弃医革命,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可这时袁同学的偶像只有班超,不管他是否有意仿效古人,已成事实的是,他和班超当年的决定一样,弃笔从戎。
面对熊熊的烈火,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第一天读书就对八股不感兴趣的袁世凯,这时已经扩大了范围,对整个科举制度都开始埋下痛恨的种子。如此看来,作为一个“受害者”,他后来屡次三番力废科举不是没有原因,直到晚年老袁每提到这件事,都认为是他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一笔。
楼主:翰林院編修  时间:2020-09-03 15:50:21
偶像班超
从戎也需要时间。再次落榜的袁世凯自幼在对祖父光辉形象的憧憬中长大,又跟随几个叔叔见识了不少官场,这时候让他承认自己没有那个命,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志向和格局在那儿放着,回去种一辈子地,即使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更不会饿着,年龄不大口气不小的袁世凯也是万万不甘的,他无法忍受平庸的自己。
不能一辈子没个名分,那就先捐个官吧。
晚清政府财力有限,花钱买官、卖官鬻爵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正因如此,捐纳为官的捷径让不少屡考不中的落榜生们心向往之。其时最有名的是被称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官居正二品,虽不是直接捐官,也是间接资助王有龄之后才真正发迹,后来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又在老左那儿砸了不少钱。由于都给左宗棠办过事,据说当时袁保恒回河南赈灾还找过胡雪岩,看他能不能给做点慈善,献献爱心,思想工作做一大通,就是为了让他捐钱。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儿,难免不让袁世凯心动。
不说远的,他们袁家就有好几个官是捐的,哪怕是事业单位,也值得借鉴。
正好这年他的姑丈张向宸负责河南的赈捐工作,袁世凯便受托负责陈州捐务。由于他“士绅推戴,负一郡望”,又得益于朋友们捧场,袁世凯“集款独巨”,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张向宸就用袁保恒生前赈灾时的捐款,为他活动了一个小官。
1879年,袁世凯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头衔——中书科中书。
别小看这个七品小官,至少它代表一种身份。三年之后,袁世凯首功朝鲜,清廷在他的第一次封赏记录里就称之为“中书科中书袁世凯”。试想如果袁氏乃一介平民,清廷想提拔他都叫不出口,总不能“擢无业游民袁世凯为五品衔,赐顶戴花翎”,这就不成体统了,办事要讲章程,起码要有个起点吧?看来名分的确很重要,至少得让人有个称呼。
这时的袁世凯并没有想那么远。七品也就算了,还是虚衔,袁少爷自然看不上,他想要个“差不多”的实缺。几年下来,家里钱已经花了不少,袁世凯的生母刘氏和嗣母牛氏就把各自的老底儿拿出来,凑一笔钱,让儿子去京城找找袁家的那些老关系,活动活动。
1880年,袁世凯决定去北京闯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一到北京,袁世凯就深切感受到了这个现实。北京太大了,比陈州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他以前来过京城,还住了三年,这就奇了怪了,当时怎么就没有察觉到北京城这么大呢?
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让他陷入思考的不是曾经荣耀的叔祖袁甲三,也不是跻身翰林的叔父袁保恒,更不是他自己,而是现实,残酷的现实,冷冰冰的北京城。
如果说上次是在北京读寄宿中学,这一次袁世凯则成了真正的北漂。
中国的优良传统自古是人走茶凉,文人出身的官场老家伙们更是时刻遵循明哲保身的古训,这种迂腐的精明,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做人文化。袁世凯这次到北京钱花完了,还被人骗过一回,几乎一无所获。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他脑海里经久不散的只有四个字:世态炎凉。
也是命中有缘,在北京,他又遇见了徐世昌。自上次一别,徐世昌赴京会试,无奈榜上无名,只得再战,自己日子过得窘困不说,现在连老弟也这般光景,不禁感叹。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感慨之后,徐大哥还是尽了点绵薄之力,帮老弟凑了些回家的路费,还给他指条路子,去南京看看,没准能遇见令尊的老熟人。
袁世凯回到了项城。

楼主:翰林院編修

字数:2525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3-27 23:19:35

更新时间:2020-09-03 15:50:21

评论数:1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