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舌尖上的大清——《随园食单》漫谈

舌尖上的大清——《随园食单》漫谈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前序1——主流神童的开始 非主流满清官员的结局


在翻开《随园食单》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聊聊这本奇书的作者——袁枚吧。

袁枚,字子才,别号随园老人。1716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五年,出生在现今的杭州,可以说是赶上了好时间,生在了好地方。

早年的袁枚可以说是标准版神童:家境清寒,发奋苦读,天资卓越,成绩斐然。12岁中秀才;18岁凭诗文才华惊动浙江总督,保送顶级学府万松书院;23岁参加科考,中举人;24岁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以上,便是神童袁枚精彩的早年岁月,被当时的大学士称为“当世之贾谊”——写出《过秦论》的贾谊,被司马迁与屈原并列的贾谊,这评价,绝对够高。

然而,在封建岁月数不尽的学霸中,这样的成绩,一般。与袁枚自己后来的经历比,这一段岁月,平庸。

精彩的来了。


清代书画家叶衍兰所绘《袁枚像》

一切发生在袁枚进入翰林院之后。

成为了皇家学院的学生,“优等生”袁枚同学居然在学习上掉了队,而且挂科的偏偏是大清朝廷的颜面科目——满文。难道是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袁才子”发挥失常?并没有,这一切只是因为袁枚他本人不喜欢满文罢了……

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因为个人喜好而偏科,尤其是在其他科目表现优异的特长生,这倒可以理解。但作为朝廷官员候补,在皇上的眼皮底下,还偏掉了体现满清文化核心价值的科目,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于是,在成为庶吉士满3年时,一次关键的满语考试中,袁枚考出了个倒数第一的成绩后,留在朝廷中央机构做京官,是彻底没戏了。

27岁时,袁枚被外调江南当起了知县。

此后的几年间,在地方上,袁枚又找回了神力,驰骋于黑白两道,不吝以怪力乱神的手法屡破奇案,成为了万民爱戴的“袁青天”。

眼见着袁大人就要卧龙翻身,青云直上,嗯,袁枚又一次拒绝了传统的升官发财剧本套路。

于民而言,他绝对是个好官;但在官场上,袁大人的脾气又来了。厌烦没完没了的官场应酬,不屑献媚讨好的巴结上峰,拒绝委曲求全的迎合主流,直言再这样做下去,自己简直成了“官奴”。

终于,33岁时,袁枚不愿再忍,借故辞职罢官。尽管几年后,又不得不在父母妻妾的压力下咬牙重抵官场,也仅仅是坚持了几个月,便因为丁忧再度变回了自由人。

自此,一个历经了传统神童的成长,却以极其非主流的方式度过了官场岁月,袁枚褪尽了纠缠着自己的腐儒束缚和传统牵挂,终于开始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在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真我人生。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前序2——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沉浸在“低级趣味”中的人


告别了官场的袁枚,那不羁的灵魂终于挣脱了封建禁锢,彻底放飞了自我。

放飞到什么程度 ?

贪吃。于是才有了本系列主讲的《随园食单》,之后自有详叙。

好色。而且不是一般的洒脱,好女色,不在话下,好男色,有名有姓者若干。六十余岁收男宠,七十余岁纳新妾,到底真真假假,无碍饭后谈资。而63岁时还生了个儿子,这可是有料可查的,我们只能说,袁老的身体,真是好……

爱旅游。在那个年代,游玩名山大川,没有飞机高铁大巴单车,对体力可是不小的挑战。即便这样,袁枚79岁登天台山,81岁游吴江,这是真的爱玩。

逆天。前面也提到了,袁老的声色犬马,对封建社会的儒家主流,那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主流大咖们愤怒到了什么程度?刘墉,我们大家熟知的“宰相刘罗锅”,就曾经因为看不惯袁枚的荒诞不经,甚至咬牙切齿的要将袁枚置于死地,幸亏有若干好友在二人中间调和,才化干戈为玉帛。

而花名在外的袁枚,不仅没有收敛,更在晚年大量招收女弟子,从事诗文创作,在中国文学史的女性诗人作品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如此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将自己的后半生充分的投入在享乐主义的“腐朽罪恶”中,好让人羡慕啊!

然而,虽然我们并没有袁枚的才情,但将有限的人生欢愉地投入到无尽的享乐中去,好像谁都能豁得出做得到啊?对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得有钱。

本文一开始我们就提到,袁枚家境清寒,当了几年县官,还没走横征暴敛的贪官路线,从他辞官时还需要傍个盐商大款,才能维持养家来看,就可见一斑。

此时此刻的袁枚,帮人家写个文润个笔,虽然也能赚来一些银子,但绝对不够后半生的纵情挥霍。

那袁枚的钱,从哪来呢?

重头戏终于来了。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前序3——带着套路穿越回去的人


尽管袁枚的文才无可置疑地站在那个时代的顶峰之上,不论诗词、散文还是小说都传颂久远,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他的个性昭彰,也是令当时后世段子层出,议论不绝。

然而,即便有着这样的才气,再加上不羁的性格,也不过是个风流才子,单论这一点,有司马相如、李太白、唐伯虎这些风流大仙在前,他可没法落下个“独一无二”的美号。

然而,就在袁枚正式告别官场之后,有些事情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有些特性突然觉醒了。

使他突出于那个时代所有人物的一点,也是我们深度质疑这人是不是一个穿越者的原因,就是他那远远超过时代水平的商业化能力和手段套路——文化变现。

文化变现这个词,即便放在几年前,也是个新鲜概念。可谁能想到,乾隆年间,袁枚就已经把这事玩儿得飞起,赚个盆满钵满,以至于后半生都沉浸在挥霍享乐之中,却从不担心钱的事。

即便诸位能够穿越回去,大概也就是能做到如此而已了吧。创建军功?政治野心?别逗了,带着现代的知识经验,穿越回康乾盛世作弊开挂,傻子才选择血染沙场,做有性命之忧的事情呢。

袁枚赚了多少钱呢?这么说吧,从三十多岁开始创业,直到袁老以82岁高龄寿终正寝,这几十年绝无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且不说他留下的豪宅良田,仅是现金就多达2万白银,大约合现在的人民币1800万左右。

嗯……我们来认真学习一下这钱是怎么赚来的吧,万一以后也有机会穿越回去呢?



清代画家尤诏、汪恭两人合作《随园湖楼请业图》片段

一切得从袁枚在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做县令时说起。

当地有这么一个被改为酒馆的破落园子,按照袁枚自己的话说,简直就是三教九流杂人汇聚之所,鸟不在这拉屎,花不在这开,一副惨状。

然而这园子,原先可是大大的有名。实际上,何止是原先,即便到了今天,提起它的前身,也可以说是众所周知。

这里可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是曹雪芹幼年时,还在锦衣玉食,过着公子生活的地方!

曹家遭遇剧变而被抄家后,这园子便归了下一任的江宁织造——一位姓隋的官员,名字也被改为了“隋园”。后来这位隋大人也出了事,又被抄了家,园子也就算是败落了。

袁枚望着这所几度辉煌,今日却凄惨如斯的庭园,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花费了三百两白银,将此园买下,改名“随园”。

这一刻起,园子随着他的主人,开始了命运的转变。

袁枚首先彻底重整了园林,完全按照自己的脾气性格,将园林修整为兼具风雅与个性的精美景观,又引入了各种新奇的元素融会其中:比如当时还比较罕见的玻璃,袁枚大胆运用了白、绿、蓝等彩色玻璃,打造出“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等主题区域。

诸般改造中,最瞩目的是袁枚彻底拆除了园林四周的外墙,供游人任意的游览,据《金陵园墅志》记载,园子里一年的游客数量竟可多达十余万人!

这就是袁枚的文化商业帝国的起点!

尽管有着如此数量庞大的游客群,袁老板可并没有动收门票赚钱的小家子气念头。将这些游客作为种子用户,确保基本盘的规模,然后进行附加值变现,这才是袁枚的商业策略!

接下来,袁枚首先凭借这个地段超高的人气和流量,将附近的田地山林出租,仅是地租就给袁枚带来了不少的财富,这些土地上出产的作物,也被袁枚收购,保质保量的供应随园中的美食产业。

袁枚的美食产业,可不是开个饭馆供游人就餐打卡留念而已,而是进一步对随园进行了文化升华。他招揽名厨,汇聚各地美食菜谱,打造了名噪一时的随园菜。

一时间,任你是名流贵族,还是文化翘楚,没游览过随园,没品尝过随园菜,那可不是什么露脸的事。

舌尖上的大清——《随园食单》漫谈 前序


清代画家尤诏、汪恭两人合作《随园湖楼请业图》片段

随园的声名远播后,变现的时机又来了,袁枚进军了文化出版业。

便有了我们这个系列的主题《随园食单》,以及《随园诗话》等一系列随园读物。

这可在文化界引起了轰动。这一系列畅销出版物火热到了什么程度?据记载就连当时远在海外的琉球、高丽等国,竟都有人专程来购买这几本书,生怕错过了时尚潮流。

一本饮食指南,能够获得如此热潮,恐怕直到今天也只有《米什么指南》能够望其项背吧。而袁枚发行《随园食单》时,可比这本《米什么指南》的创刊早了大约110年。

园子红了,刊物红了,这一系列的创作者本人,必然早已大红大紫。

本就才华横溢,在辞官之前就以替人润笔而发了不少小财的袁枚,又有了当红品牌代言人的属性。谁要是能请动袁先生代写个传记,帮题个作品序言,那可是莫大的荣幸。

按照袁枚之孙——袁祖志的记载,曾经有人求写一篇墓志铭,就赠送了万两白银,这可相当于人民币900万左右啊!

此后受邀到各地游玩题字,再后来开办诗文培训班赚取了大量学费,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从打造文化地标开始,用文化衍生品变现,继而实现品牌价值,甚至进入了广告行业。兼具旅游地产经营者、文化出版商、品牌代言人、广告公关服务商、教育培训机构主办人等等的身份,袁枚,您真的是原生清朝人吗?


《随园食单》部分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前序4——边吃边写边骂 著成一本餐饮圣经


接下来我们还是说回正题,简单介绍一下本系列的主题——《随园食单》吧。

讲述袁枚商业版图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在随园这座旅游热点地标形成后,袁老板汇名厨聚名菜,推出了随园的招牌之一——随园菜。这随园菜可谓是汇江南物产之精华,聚江浙一带的百家之美味。

随后在随园系列的文化出版物之中,销量最好的书籍里,就有这本《随园食单》。

在袁枚的后半生之中,在这充满了享乐主义的岁月里,这位美食家边吃边写,记录了众多名菜。但是,如果只是讲解名菜的特点和做法,那多索然无味?

可千万别忘了袁老的脾气,那可是随性随情,丝毫不受拘束,所以书中是想骂就骂,各种吐槽可真是毫不留情。

看惯了儒家文人在文字中的温文尔雅,猛地见到袁枚的尖刻笔锋,当真是突的一惊,顿时清醒。

比如在序言中,袁枚就提到了也曾照着前人留下的美食记录,亲自实验过,而按照袁枚的原话说这些菜:“皆阏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

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前人留下来的这些所谓“美食”,简直就是闻一下感觉整个鼻子都被堵上不通气了,尝一口就好像被马蜂蝎子蜇了舌头一样,哪里是什么美食,大半都是那些浅陋的儒生牵强附会的破东西!

要知道,被他点名抨击的这俩美食家,一个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画家陈继儒,另一个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剧作家李渔,这可都是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啊。

嗯……现在好像有点能理解:为什么袁枚在文化圈有那么多的敌人了。

所以,可以说《随园食单》是一本袁枚边吃边写边评边骂的记录,袁老一生真享受,一派真性情,尽在此书中。



《随园食单》部分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前序4——拣知道的聊 不知道的瞎聊 真不知道的就别聊了


《随园食单》共分为14单,分别是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

我们将前面2单的须知单和戒单作为第一部分,主要给大家说说清朝时上层阶级在吃饭时的规矩和禁忌,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袁枚的独特个人见解与尖锐批评。

虽然有些讲究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但更多具有通性的地方,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多启发性的内容。

第二部分就是后面的12单,分门别类地讲述了诸多名菜。

虽然其中有不少是当时上层社会才有条件接触到的珍贵食材,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今天这个新时代,很多食材早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在对珍贵食材的了解上,我们倒是没有太多障碍。

而因为袁枚出身于浙江,长居于江苏,所以食单中的内容以江南菜系为主。对于北方土著的笔者来说,就未免有些尴尬了。很多菜莫说吃过尝过,即便听都没有听说过。

所以,作者也不敢妄言惑众。本系列的文章中,对于作者体验过的菜肴,当然会详细地结合《随园食单》来讲述一下。未能有幸一尝,但颇有耳闻的名吃,作者也尚且有胆论上一二。但闻所未闻的菜谱,就只敢按照原文注述,不敢夹带私货现拙了。

如果您希望对《随园食单》有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并且想看到专业人士对本书的点评,向您推荐有“京城豆腐白”美称的白常继先生所著之《白话随园食单》。这可是行家评行家,专家说专业,不是笔者一个普通吃货可以相比的了。

一转眼就啰啰嗦嗦几千字,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正经开始《随园食单》吧!


-------------------------------------------

至此前序结束,感谢朋友们的观看,初次来天涯发帖,大家见笑了。之后我会不时更新后面的部分,论坛这边排版还不是很习惯,我逐渐适应吧。

完整排版我也会发在我在天涯的博客上,微信公众号“莫凭栏的随笔斋”也会同步更新。但在论坛里我会把最新写完的部分先发出来,希望大家指正。

天涯高人众多,卧虎藏龙,早有耳闻。希望各路高人不吝指出我的问题与不足,谢谢大家了。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序1——古人的古人是怎么看待“吃”这件事的

在《随园食单》序文的一开始,袁枚论述了相对于他来说的古人们,是怎么看待吃喝一事的。

首先来看看中国最早的诗人们在《诗经》里是怎么聊的。

在《豳风·伐柯》里面有这么一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说的是在周公的治理下,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礼仪有序,连宴会上食品的摆放都符合礼仪,用来装鲜果干果的“笾”,用来装肉食鱼鲜的“豆”,各自摆在指定的位置上,一丝不乱。用杯盘碗碟在餐桌上的陈列有序,来赞颂周公的治理有方。



笾:古代盛放果品或干肉的竹制容器。

而在《大雅》的最后一篇——《召旻》中,有一句诗为:“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意思是凡伯你这种明明只应该吃些糙米粗饭的谄媚小人,却在享用精米细粮,还不赶快让出你霸占着的高官厚禄,让贤明的人才来辅佐君王。诗人在抨击周幽王的大权臣凡伯时,也是用吃食作为这个人不配享有某种生活享受的重要评判标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在上古时代,人们对饮食看得何等重要。不论是夸赞圣人,还是贬损奸臣,饭桌上的事都是关键的评判要素。

除此之外,诸如《易经》中第五十卦“鼎卦”中就提到过以木生火、以鼎烹物的“鼎烹”;还有《尚书》中也曾讲:要想做一碗好羹汤,需要善调盐的咸度和梅子的酸度(当时醋尚未被普遍使用,主要使用梅子来调配酸味),固有“盐梅”一说;另外,在《论语》之《乡党》、《礼记》之《内则》等篇里都不乏对吃喝一事的描述。

即便是孟子——这可是一位相当看不起“饮食之人”的圣人,也不禁在《尽心上》一篇中感慨喝水只为解渴、吃饭只顾充饥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食的妙处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饮食吃喝这种看似寻常的平凡小事,要想参透其中的奥妙、领会其中的美意,可都说不上是一件容易的事。



豆:同是古代食器,后来主要被用于祭祀。

《中庸》有言:凡是人,没有能离开吃喝二事的,而真正能体味出其中滋味、甚至是通晓味道之后的玄妙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魏文帝曹丕所著的《典论》中也曾说:“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意思是从草根阶级崛起的第一代权贵,只会顾得上买豪宅、置地产,得先住得富丽堂皇;而传到了第三代人,还能如此非富即贵的话,才真正对衣装美食的讲究有所追求。当然,那是在万恶的封建旧社会,在我们的新时代里,平民百姓也早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书归正传,古人不论是拾掇鱼的时候去除鱼鳍鱼鳞,还是宰杀牲畜拿掉下水内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法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粗糙为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

正如《论语·述而》中所描述的,孔子遇到有人把歌唱得特别好,一定会请人家反复再唱,之后学着人家的样子也一起跟着唱。

似孔夫子这般的圣人,对于这种微末的小技艺,尚且如此的虚心求学。我们对于饮食大道,又怎么能不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细细琢磨、慢慢体会呢?

原文

诗人美周公而曰“笾豆有践”,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日:“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鬐离肺,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常见错误与疑问

1.“笾豆有践”:一些注解中误记出处为《豳风·伐木》。首先要说的是《诗经》中虽有《伐木》,而《伐木》一诗并非在《豳风》而在《小雅》中,诗中也确有“笾豆有践,兄弟无远“一句,然而本诗当是描述周宣王时期的故事,莫说是赞颂周公,恐怕和周公一点边都沾不上了。而袁枚真正引述的,应是《豳风·伐柯》中的”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其实这首诗是否是夸赞周公,在学界也有争议。尽管儒家一派普遍认为这首诗就是在歌颂周公,但也不乏学者认为这首诗只是在平实的描述周时的婚姻之事。究竟诗人意味如何,与本文并无太大关系,在这里我们还是顺着袁枚的思路认为这首诗就是在”美周公“罢了。

2.“彼疏斯稗”:一些注解中认为该句的意思是凡伯效仿周公大摆筵席,显然是谬解,不知从何而来。然而,更让笔者疑惑的是:在考据此处时,笔者查阅了若干资料,很多儒家学者都认为《召旻》一诗的作者应该就是凡伯本人;而袁枚却书“恶凡伯而曰”,不知所“恶”何处,在此,笔者也只好囫囵译作”诗人厌恶凡伯而说他‘彼疏斯稗’“了。若有明君知其所以然,敬请不吝赐教。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在第一个版本写完后,一直对“进鬐离肺”这四个字,心里有个疙瘩。

之前在查“鬐”这个字的时候,查到这个字古语中通“鳍”,再加上后面的“离肺”,便想当然的以为是拾掇鱼的鱼鳞鱼鳍和收拾牲畜的下水等物了,并没有想到“肺”这个如今被当作边角料的食材,在商周时竟然是大雅之堂上的重要食物。

再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进鬐离肺”可不是发生在后厨里的事情,而是宴席的桌面上甚至祭祀的场合中会正式出现的操作。

如《礼记》的《少仪》中就记载:“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祭膴。”其中“冬右腴,夏右鳍”就是冬天要把鱼腹的位置朝右(方便人们取用的位置),夏天要把鱼鳍的位置朝右——因为冬天里鱼腹比较肥嫩,而夏天鱼鳍的位置比较鲜美,要把好的地方优先给客人食用,这就是“进鬐”之道。

而《少仪》中还提到:“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在其《公食大夫礼》篇中有“三牲之肺不离,赞者辩取之,壹以授宾。”、《乡饮酒礼》篇中有“介俎,脊、胁、肫、胳、肺。肺皆离。皆右体,进腠。”。这些都是“离肺”之道。

所以显然将“进鬐离肺”翻译成后厨的准备工作是不对的,应改为“古人不论是给客人上鱼时鱼鳍的朝向,还是将猪牛羊的肺作为一道大菜上桌时要切分到什么程度,都有一定的规矩”。

笔者资质鲁钝,这样的错误想必之后还有很多,希望论坛里看到的高人们能够不吝指教批评,多谢大家。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序2——这本“舌尖上的大清”是怎么写成的

袁枚正是仰慕着孔子这种求学好学的精神,将之发挥到对美食的钻研上。

每次在别人家吃到好吃的东西,袁枚必定会让自己家的厨师前往这个人家的后厨,以弟子之礼求教,务必要把这道菜肴给学会。

就这样,四十年后,所搜集到的名菜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了。

汇聚来的这些美食里,有的菜可以说是完全学会掌握了。但有的菜只学到了十分之六七的烹饪技巧,也有只能领会十之二三的,更有甚者,个别一些菜竟然完全没学会,到后来竟然导致做法失传了。


《随园食单》部分

于是袁枚对这四十年中所学到的精华,再尽量地四处询问考证,将之收集记录了下来。对于那些实在是没有办法追查到烹饪方法的菜肴,也就只好记下当初在谁家吃过这么一道菜,以表追思和景仰。

所谓要抱持一颗勤学好问之心去对待一门技艺,做到这个程度也足以禁得住扪心自问了。

当然,烹饪的规范法则是死的,厨师的手艺技巧是活的,正所谓“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即便是著名的文人学者写出的著作,也难免瑕疵,不能一味地拘泥于在故纸堆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因地制宜,随时变通。

然而,基本上来说照着这些记载下来的经典方法办事,倒也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有个突发的情况,来不及瞻前顾后,比照着现成的例子来做,也可以解决不少实际问题。比如说突然要举办个酒席而没有思路,照着本书讲述的去做,亦不妨是个办法。

原文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序3——众口难调怎么办 凭啥你就说了算

当然,比如《左传》中《襄公三十一年》这篇里提到的:“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每个人内心的想法都不一样,就好似每个人的长相都不相同。难道你就能确定你喜欢吃的东西,天下所有的美食家都会认为这是美食么?

然而要知道,在《中庸》里也有对“执柯以伐柯”的讲述,虽然拿着斧柄照着另做一把,难免会有一些仔细看就能看出来的差异,然而在大方向上,总是差不了太多的。

按袁枚自己的话说,虽然不能强求天下的人们都和他的口味喜好完全一致,但是也不妨碍他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自己真心喜欢的,想必总有同好之人。虽然饮食之道终归也只能算些微末小事,但即便是这样,尽自己之所学所能,推自己之所知所感,也算是尽到忠恕之道 了。

既然已经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和所该做的事情,那么与自己口味不同的人再怎么说怎么看,又有什么所谓呢?


上海古籍出版社《说郛三种》

此外,明代陶宗仪所编纂的100卷百科丛书《说郛》中,记录了饮食的书篇就有三十多处;明代的大文学家、画家——眉公先生陈继儒,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戏剧家——湖上笠翁李渔,也有关于美食菜肴的相关著述。

袁枚曾经就这些流传下来的菜谱一一试做,品尝之后,吃后感原文是“皆阏于鼻而蜇于口”,按照白话说就是:闻一下就跟整个鼻子都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一般,让人无法呼吸;尝一口更不得了,简直就好像舌头被马蜂、蝎子等毒物蜇到了一样!简直不堪忍受!

这种食物也能被称作是美食,简直就是浅陋不堪的迂腐书生们,无聊时牵强附会而成的破东西!完全被袁枚所鄙弃了。

至于到底什么才算做美食?还是看看我们这部《随园食单》吧!

原文

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阏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常见错误与疑问

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不得不说,袁老的这句话可着实坑人。乍一看以为又是在引用《诗经》了,而且就是前文引用过“笾豆有践”的那首《伐柯》中的一句。然而,原文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就误导了不少注解者,以为只是一两字之差,袁枚应该就是引用本诗中的本句。然而,“执柯以伐柯”,却应是出自《中庸》,原文是“《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大意是拿着斧柄去照着做另一把斧柄,虽然看上去好像差不多,然而要是斜过来仔细看,其实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然而袁枚直接将两句诗混搭,用自己的嘴说出了“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笔者在此理解袁枚当然知道《中庸》原意,而结合他的下句来看,显然是承认“执柯伐柯”固有不同之处,然而大方向上还是差不多趋同的意思。就这样一句经典混装,带偏了多少注解者!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1/12)——先天须知

楔子

不管做什么学问,都需要先了解其中的道理,然后再将这些理论引入到实践中去,再求“知行合一”。饮食上的事,更是如此,知道了藏在味道背后的理论知识,才好丰富并深入对美食的理解、对品味的追求。故此,也就有了这篇《须知单》。

先天须知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未经雕琢前的先天本性,就好像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天资与禀赋一样。一个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的人,即便是把孔子、孟子找来联合教学,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一件食材的本性就不怎么样,即便把庖厨界的祖师爷易牙给找来亲自料理,也做不出什么好味道来。

所以,要想做出美食,食材本身的质量和特性非常重要。

什么是好的食材?下面来举几个例子简单说说。

首先是猪肉。猪肉应该选皮薄的,而且不能有腥臊异味。不能有异味好理解,毕竟谁都知道这肉都已经有了不该出现的味道,那肯定是不新鲜,甚至已经开始腐坏了。而猪皮要薄是什么道理呢?一般来说,猪皮薄,代表猪的岁数比较小;如果是皮厚,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老猪了——有时候肥肉都煮没了,可瘦肉还是煮不烂,就是因为猪肉没有选好。

当然,这说得是清朝。现在我们选购猪肉还要格外小心,如果猪皮很薄,贴皮的肥膘也薄的可疑,那可千万不要购买——这很有可能是添加了很多不该用的东西的饲料所喂养出来的猪,比如瘦肉精、激素等添加剂,这样只用几个月就能将岁数小的猪养得体格非常大、产肉非常多,所以皮薄膘也薄,吃起来祸害无穷。清朝的袁枚,起码是不用操这份心的……



再说说鸡肉。鸡应该选择骟鸡,这样的鸡肉会比较细嫩,而不要选择太老或者太小的鸡。笔者也是在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公鸡和母鸡都是可以骟的,而且要在鸡们情窦初开之前就施以宫刑,目的就是为了让鸡肉的肉质比较鲜嫩,唉……此处还是省略若干字的心中感慨吧,毕竟炸鸡还是要吃的。

其实随着禽类的养殖技术在现代产生了飞跃性的进化后,我们很多人选购鸡肉已经和袁枚的时代大相径庭,毕竟大多数人可能都是直接买已经包装好的、甚至是做熟了的鸡肉,根本见不着鸡活蹦乱跳的样子。鸡作为一种食材,在一般人的采购途径上,可能是现代与古代差别最大的领域,所以对于鸡的选择,在此就不多赘言了。

咱们再来说说鲫鱼。鲫鱼应该选择身体扁且肚腹白色的,如果是后背乌黑的鲫鱼,那做熟之后一定会硬邦邦的挺在盘中,难看也难吃。有一种说法是袁枚所指的这种“后背乌黑的鲫鱼”,是专指一种生活在长江中的乌背鲫鱼,这一点笔者知识实在有限,就只好就袁老的原文来进行解释了。

那么鳗鱼呢?鳗鱼要数在湖泊和小溪里游来游去的最好,要是在大江大河中随波逐流长大的品种,其鱼骨一定会像枝杈繁多的树枝一样,又多又密,不易做也不易吃。

用谷物喂饲的鸭子,肥膘如雪般白;在腐殖土中长出的竹笋,竹节少而且甘甜鲜美。不论时家禽牲畜,还是水果蔬菜,精心的养殖、耕种、照料,都决定了食材的品级。



比如同样都是火腿,根据其选材、工艺和用心的程度不同,不论是卖相还是香气简直有天渊之别;同样是台州晒干蜡制的鱼鲞,其品质的优劣也有寒冰和火炭之间的差距。

同样是火腿或者台鲞,其间的差距就可以到达如此地步,其他的若干等类食材,都能以此类推。

可以说,做成一桌美味佳肴,厨师的烹调之功最多只能占六成,而采买置办食材的人至少要占四成功劳。

可见原材料的重要性!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原文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槎枒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2/12)——作料须知

作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味料。与“佐料 ”不同——“作料”主要是用于在烹调过程中,厨师为了调味所添加的,比如说炒菜时放的油盐酱醋等;而“佐料”是指食物端上桌后,食客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口味所自行添加的,比如说吃饺子蘸的醋或者吃万物蘸的辣椒油、辣椒面等。

作料对于厨师而言,那就相当于女性朋友们的衣着首饰。一个美女,再怎么天生丽质,再怎么善于涂脂抹粉,而只给她穿一身破衣烂衫,恐怕即便是西施再世,也很难让人一看就心动不已。但是,笔者作为一介直男,对袁老的“女靠衣装”之观点,持保留态度,但毕竟这非主题,在这里就不多抬杠了……

还是说回美食之道吧。

凡是擅长烹调的人,在用酱的时候,一定讲究使用正宗的伏酱,并且酱中应隐约透出一股甘香的味道,如果只有咸味,那可说不上是什么好酱。

“伏”就是伏天的意思,直到几十年前,很多地方的家家户户都还保留着“三伏晒酱”的习俗。只有在夏天最热的三伏,经过数十天的曝晒,才能成就一缸好酱。

另外,用油的时候,还要讲究用香油,并分清生油和熟油的不同用法。

至于这个“香油”,在对《随园食单》有所研究的人中,分歧比较大。一部分人认为这个“香油”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芝麻香油,然而笔者比较倾向于——“香油”只是指香气比较足的油——这派观点。因为本篇后面还有一句“油要分荤油和素油”,显然芝麻油和“荤油”是半点搭不上关系的。

然而,要想保障油“香”,那么油的新鲜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只有油足够的新鲜,里面的芳香性化合物才未经大量挥发和转化,使油保持香味并没有任何变质后的味道。至于这些芳香性化合物的组成,其成分非常的复杂,仅是芝麻油的香味就由十余种化合物共同作用而成,在这里就不展开详述了。

再说说生油和熟油的区别。生油就是冷却状态下的油,而熟油则是加热到一定水平后的油。比如在包饺子准备馅料的时候,如果是猪肉馅,那么就适合用葱姜蒜、花椒等调味品制作熟油后,再与猪肉一起混合做馅;而如果是羊肉馅,则必须使用生油,才不会使肉馅显出腥味。如果该用生油和熟油的场合搞错,那么轻则影响口味,重则是一场饭桌灾难。



至于用酒做菜的时候,如果用到酒酿,那么一定要记得先去除里面的糟粕。

酒酿也叫醪糟,古时叫做醴,是用糯米等谷物与酒酵混合制成的一种米酒。用酒酿来做菜,可以调出独特的甜酸味道,并带有米酒的香气。然而,由于使用谷物酿造,里面难免有一些沉淀物,所以一定要先过滤掉这些沉渣后,再入菜使用,才不会影响菜品的口感。

用醋的时候呢,则以米醋为主。而米醋在酿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控好工艺或者原材料的品质,会生成大分子的絮状沉淀或结晶沉淀,这样的米醋,在色、香、味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使用米醋的时候一定要确认醋体的清冽纯净。

上面说了酱、油、酒、醋的好坏品质差异,而同样是上品的作料中,其本身也分为不同的属性,比如说酱分清浓,清酱其实就是我们现今的酱油,浓酱便是黄酱、豆酱一类;油有荤素,比如猪油、鸡油或芝麻油、菜籽油等;酒酿也有甜酒酿和酸酒酿的区别,用法和功能各有不同;醋更分为陈醋和新醋,陈醋酿造时间长,入口回味悠长,且初尝温和可后劲十足,新醋则是入口生猛,既酸且烈,但不会持续很久,就像老酒之醇与新酒之烈一样。

所以用同类的作料,取一致的味道方向,根据菜品想要体现的味道主题不同,一定要精确选择对应属性的作料,不能有丝毫的错误,否则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他的作料还有葱、花椒、姜、桂皮、糖、盐等,虽然用量都不会太多,但也一定都要选择品级最好的来用。

其实这些作料各自也都是大有讲究,比如说糖——就要分为白糖、红糖、冰糖等,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专长。但袁枚并未细说,我们也就不逐个细讲了。

对于一些作料,袁枚也推荐了一些他那个时代的个人之选。

秋油,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伏酱之清酱中,也就是三伏天开始制作,在深秋季节中,开封酱坛,此时酿出的第一抽酱油就是秋油,可以说是酱油中的极品。再后面几轮的酱油,就是我们熟知的生抽了。而将缸中的酱胚与残存的生抽继续酿造几个月,就能得到颜色更深、味道更浓的老抽。

顺带说一句,现在的老抽,很多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甚至还有各种提鲜添加剂,勾兑而成,大家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毕竟传统古法的老抽酿造方法费时费力,成本是比较高的。

而这秋油,可是袁枚袁老先生的挚爱,后面的各种菜肴中,秋油会频繁出场,哪里都有它的影子。如此喜欢秋油的袁枚,首推苏州的出产,并且在这些店里,还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秋油可供选择。

醋的话,虽然镇江香醋直到今天还是赫赫有名,在醋界是当仁不让的顶级选手,而袁枚却认为,这醋虽然在颜色上看起来很美,但在酸度上却显然表现力不足,只有清亮的色泽,却缺失了应有的酸味,反而是丧失了醋本来的意义。

而板浦醋则是袁枚的首推,这种醋的酸度和醇香都可谓无与伦比,只需要几滴就可以在菜肴汤羹中大放异彩,所以也叫做“板浦滴醋”。不只是袁枚,该醋的另一位名人爱好者,就是乾隆皇帝,他曾经亲自指定这款醋作为贡品,要地方按时上贡。

另外浦口这地方出品的醋也被袁枚在榜上提名,列为仅次于板浦醋的榜眼之选。

至于笔者自己很喜欢的山西陈醋,相信在酸度和醇香上也不会逊色,却未入袁老的法眼,是因为当时的物流条件限制,所以他只对江浙一带的物产比较熟悉?还是袁老并不喜欢这个口味?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作料的重要性,本篇言尽于此,相信大家也已经有所领会了。

原文

作料须知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娘,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例。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择上品。苏州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3/20)——洗刷须知

虽然本节名字叫“洗刷须知”,但实际上是包括了食材的整个预处理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洗洗刷刷而已。

比如说处理燕窝。燕窝的实际营养价值众说纷纭,我们暂且不论,而它自从明代起,就是一品顶级食材,这毋庸置疑。燕窝其实就是某几种雨燕的巢穴,由燕子的唾液混合其他物质组成,在混合的过程中,难免混杂进不少的燕毛。而在处理燕窝这种食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其中的羽毛。当然,对于一般人来说,怕是没有什么亲手处理原始燕窝的机会,我们也就不多说了。

海参,则是要去净其中的泥沙,不然吃起来牙碜得很。特别讲究的厨师会避免用铁器接触发制的海参,而以蚶壳取代,更要避免接触油腻和盐碱,否则会让海参迅速变质发粘。

鱼翅同样要去掉其中的沙砾,而这也是我们平常人不易接触到的食材,一语略过。

鹿筋则要去除其中的鹿臊味。其实不只是鹿,很多野味都会有这股味道,也有的体现为膻味。对于鹿筋、牛筋等筋类,一般是要把上面的残肉去除干净,然后以大量的黄酒、生姜等物,浸泡过水以除味。



而处理肉类,比如说猪、牛、羊等,则反而要注意肉瓣中的各种筋膜和隔膜组织。虽然这些剔下的筋膜组织——比如说板筋、宫后筋等类——单做一锅筋头巴脑也很好吃,但对于肉来说,只有把这些筋膜剔除干净,才能做得酥烂入味、松软好吃。

处理鸭子的时候则要注意肾臊这个部位。肾臊,其实就是公鸭的蛋蛋,据说气味极其浓烈,一定要在处理的时候用刀割净……嗯……我们还是说下一个话题吧。

处理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鱼胆。万一不小心把鱼胆碰破,那么整条鱼可以说就算是毁了,不管再怎么处理弥补,都无法祛除鱼肉的苦味。至于处理活鱼,各个流派的名厨们,都有很多高招,而且对于不同的鱼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处亦不赘述。



再说说鳗鱼,鳗鱼全身被一层黏液包裹,如果没有把这层黏液处理干净就下锅,那么这整整一锅菜都会奇腥无比。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将杀好的鳗鱼反复的烫,再用毛巾擦干,直到外皮没有一丝白膜为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些食材一旦疏忽了预处理的过程,那么绝对会把一桌预想中的美味佳肴变成黑暗料理!一定要小心谨慎!还好现在我们能很容易的买到已经预处理好的产品,但也不得不经常面对各种无良商家的无良手段,只能感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题啊。

至于袁枚还提到了韭菜应该将绿色的叶片部位全部扔掉,只吃韭白的部分;各种整棵的绿叶菜也都应该抛弃外边的叶子,只吃菜心。这样才是吃到了蔬菜的精华。道理我都懂,这些精华也着实美味,但再想想自己能否直面这般的挥霍,看看账上的余额,再瞅瞅手中“应该扔掉”的菜叶,也只能在这一点上婉拒“知行合一”的道理了。

《礼记·内则》中也提到鱼要在烹调前去掉眼睛边上的一个容易卡人喉咙的小骨头,鳖则要清除干净整套排泄器官后再入锅,这都是对食材预处理的重视。

在袁枚的时代还有句谚语叫“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应该是指草鱼、鳙鱼、鲢鱼等鱼类腹内的一层黑膜,在上锅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做出的鱼才会好吃。几年前,社会上还曾经一度流传一个谣言,说这层黑膜都是因为现代工业污染才造成的,他们一定是没有看过这本《随园食单》,不知道清朝的老百姓们就已经在强调——去除鱼体内的黑面膜的重要性了。

总之,从上古经典到民间谚语,足以见食材的预处理是件自古以来就被众人广泛重视的大事情!

原文

洗刷须知
洗刷之法: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鱼胆破,而全盘皆苦;鳗涎存,而满碗多腥。韭删叶而白存,菜弃边而心出。《内则》曰:“鱼去乙,鳖去丑。”此之谓也。谚云:“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亦此之谓也。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4/20)——调剂须知

我们把下厨做菜做饭,雅称为“烹调”——其中“烹”是加热的意思,讲究火候、控温;而“调”就是调味之意,通过对各种作料的配比,使之与食材发生碰撞,调出令人垂涎的滋味,乃是厨神们的无上奥妙。各路饮食门派的所谓秘法,大多都是以“调味”为核心的各种不传秘方。

而调味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食材本性和预想菜肴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具体方法。

有的菜就适宜同时用水和酒来做,比如说炖肉熬鱼;而有的菜更适合只用酒不用水,比如东坡肉、三杯鸡;还有的菜就只能用水而不能加酒,比如莼菜羹等一类追求清淡素净的食物。

在调咸味的时候,有的菜需要同时使用盐和酱,这种菜实在太多就不必单独举例了;也有的菜只用清酱调咸味而不用盐,清酱就是酱油,比如之前提到的三杯鸡;还有只用盐不用酱的,例如各种盐焗系列、盐水系列等。

上面的方法是根据原材料不同的先天物性进行调剂,发挥它们的本性优势,而也有一些调味方法是用来抵消某些食材的些许缺陷的。

比如说有一些食材过于肥腻,在下锅之前需要先用油煎一下,逼出里面的部分油脂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说走油蹄膀一类的走油系列,经过一遍油炸,不但肥膘中的油脂被大大减少,外皮也会变得酥脆可口。现代的食材处理中,有时也会用喷枪,将食材表面以火焰直接炙烤一下,逼出里面的油脂,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有的食材会有腥气过重的问题,就需要先用醋来喷一下。尤其是田螺、泥鳅等水产品,去除土腥气,醋都是不可或缺的法宝。



还有一些原材料必须要使用冰糖才能完美提鲜,在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菜肴当属冰糖肘子:透彻红亮的光泽、香浓诱人的气味、软糯酥烂的口感,略思之便食指大动——这简直就是冰糖与肘子间灵魂的碰撞,灵与肉的和谐大礼赞!

好吧突然发现言语间有些失态了,不知这样的激情澎湃在后面的美食探索中还要出现多少次,大家见笑了……

说回食单内容,里面还提到了有一些食材以干燥为贵,将其它食材和作料的味道,俱皆收拢于内,一般来说适合煎炒的食物都是这个道理。这方面发挥得比较极致的就是干锅系列了,比如说干锅菜花。

顺便插一句,好像到底是叫“菜花”还是“花菜”,根据笔者的经验,也是区分一个人生长在北方还是南方的重要评判标准,经常在不同地域的朋友聚会时引出一串谈资。

这种干锅菜的要领,就是在最后将所有的汤汁收干,把全锅的味道都凝聚在主要的食材当中,当真是味道十足,可谓下饭极品。

也有一些食材是以汤多为贵的,以大量的汤汁或汤水为媒,尽情地释放食材本身的鲜香和滋味,一般来说以汤羹类的菜肴为主,普遍香气扑鼻、汤汁鲜美。这方面的经典可举牛尾汤,那真是甫一开盖,肉香满屋,也有“宁舍一锅肉,不舍一勺汤”的说法,其鲜香程度,可见一斑。

更有干贝、香菇、火腿等物,经过适度熬煮之后,方可得到一锅高汤,用此高汤作为作料,可以给其他食材也带来鲜美的味道。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调味品的进展也是袁枚料想不到的。比如蚝油、十三香等国产创新作料或传统作料的新发展,也比如味精、橄榄油甚至可乐等舶来品的引入,都大大丰富了美食的调味视野和可能性,实在是今人的大幸事!

原文

调剂须知
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专用酒不用水者,有专用水不用酒者;有盐酱并用者,有专用清酱不用盐者,有用盐不用酱者;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太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入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5/20)——配搭须知

在袁枚的时代,有句谚语叫做“相女配夫”,这句谚语在明末周清源的平话小说《西湖二集》和清末民初曾朴的小说《孽海花》中都曾被使用。大致的意思就是才子配佳人,双方的德行、品性、容貌、家世大致相仿,才比较容易诞生一段以无惊无险、风平浪静为主旋律的生活爱情故事。

《礼记·曲礼》中也说“儗人必于其伦”,比如说在那个时代,要是形容一位小皇上尚且年幼,应该说他还未能独掌宗庙社稷之事;要是形容一位村民小朋友岁数很小,就得说他还自己扛不动两担柴火呢。形容不同的人,要符合他的阶级与身份——当然,我们这说得是万恶的封建旧社会!

再说烹调之法,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凡是要将一件食材料理得当,都需要与其相配的作料或其它食材相辅佐。

而辅佐的大原则是什么呢?

袁枚说:需要讲究清淡的与清淡的相配;浓厚的与浓厚的相配;柔和的与柔和的相配;刚猛的与刚猛的相配。这样才响应了和合自然之奥妙。

然而,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袁枚的这个主张,有些过于洁癖或者说是固执地遵从古典保守主义了。在他接下来对食材配搭的建议上也能够看出这一点。

袁枚认为,蘑菇、鲜笋、冬瓜,都属于既可搭配荤也可以搭配素的,这一点倒是无甚争议。这几样食材也是食肉主义者普遍容易接受的素菜,它们本身也能在油脂的激发下,共鸣激荡出更美的鲜味和独特的口感。而将这几样食材单独成菜,或者搭配一些其它的季节时蔬,亦不乏美味。



而葱、韭菜、茴香、新蒜,则只适合搭配荤而不能搭配素,这就有些争议了。而且从佛家的观点来看,葱、韭菜和蒜本来就属于荤的范畴,其浓烈的气息使这些食材自古以来就游走在荤素两界之间。这些气息强烈的食材与清雅的素材搭配,比如小葱拌豆腐、新蒜油麦菜,都属于经典菜肴——配荤不配素之说,有些存疑。

至于芹菜、百合、刀豆,袁老则认为这些菜只宜搭配素而万不可配荤,就更显偏颇了。西芹百合固然是芹菜与百合最完美的搭配,然而西芹肉片、百合鱼片等名菜也俱是佳品,总不能怪这两样食材不守本分、红杏出墙吧。

所以说,袁老的这本《随园食单》,虽然是饮食圣经,但也不可一味地寻章摘句,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况且袁枚在序言里就曾写过“死法不足以限生厨”,也强调本书只是他个人直抒胸臆,无所谓兼顾天下众口所好,仅代表个人喜恶,只要情真意切,便尽了“忠恕之道”。

再加之现今距离《食单》成书已过百年有余,美食世界早已日新月异。对于经典,我们敬畏之心不可少,而辩证选择地接受之心也不可无。所以不论是对袁老的《食单》原义,还是本文这满篇的胡言乱语,希望大家理性地看待。



让我们回到正题吧。

袁枚还提到经常能见到有人将蟹粉放在燕窝之中,将百合混在鸡肉、猪肉里面。这简直就是将以仁德传世的 千古圣君尧帝,和狠戾残暴的野心家大叛臣苏峻,强行面对面的安排坐在一起,且不说一个上古帝王与一个东晋军阀凑一块喝茶靠不靠谱,就这二位的脾性,你让他们如何聊得来?

当然,我们又要离题了。这种事在袁老的时代确实匪夷所思,关公战秦琼——那在几十年前也是无比荒谬的象征。然而恐怕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当今这种穿越题材满天飞的时代,给秦始皇吟唐诗、教李白写宋词,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各种奇葩的新派菜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大量只求猎奇的诡异组合,无疑是时代的糟粕。但是在精英大厨们的努力下,同样也有数不尽的新式创造、老菜新做的佳肴不断问世,推动着饮食文化的前行发展。

其实在《食单》成书的清代,饮食文化已经开始出现了种种新兴的迹象。

袁枚在本篇的最后也提到,尽管他比较坚持严守本味的传统做法,但也有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例子值得推广。

比如在炒荤菜时使用素油,在炒素菜时使用荤油,就颇有一番交互见功的意思。

炒荤菜用素油,可以避免菜品的过度油腻。

炒素菜用荤油,不仅提香,更是被现代营养学所鼓励,一些营养成分比如说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与动物脂肪相结合,都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可见,食材搭配之道,固然需讲究一定的规则,但也不可墨守成规。

胡乱操作,定然一场灾难;而合理尝试,说不定就有意外之喜。

原文

配搭须知
谚曰:“相女配夫。”《记》曰:“儗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韮、回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见人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之肉,毋乃唐尧与苏峻对坐,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6/20)——独用须知

上一篇的是讲不同食材间的配搭之道,这一篇就该说说那些只能“千里独行”、与谁都搭不到一起去的个性食材了。

这些食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味道非常浓重且强烈。这一类有个性的食材,就只能单独入菜,不适合与其它食材一起使用了。

就如同晚唐名臣赞皇人李绛、晚明权相江陵人张居正一样,虽然都是百年一遇的治世之能臣,但无奈也都个性昭彰。这样的人才,编入寻常团队,要么遭受排异而隐忍不发,要么暗中经营成害群之马;如果不独赋大权,必然难有用武之地。即便这样,百年之后,也是毁誉参半,角度不同,对他们的评价便是天上地下。

食材也是如此,比如说鳗鱼、甲鱼、螃蟹、鲥鱼、牛羊等,都只能单独烹饪,不能与其它的同类食材混搭,必须得是唯一的主角。

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呢?

袁枚解释道:这几样食材,不仅味道浓厚,而且其物性很强、能量很大,但缺点也非常的多。必须要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全部调集起来,再全力攻克这些食材的味道缺陷,才能得到食材中的美味,而摒去其中的弊病。

仅是针对这一样独用的食材,就如此费力,哪还有工夫舍去它的本来味道,再另生枝节,用些别的东西来添乱呢?



接下来的例子,可能又要得罪一些南京的朋友了。袁枚说金陵人喜欢用海参搭配甲鱼、用鱼翅搭配蟹粉来吃,这种吃法让他频频皱眉,不敢苟同。

袁老认为,甲鱼和蟹粉的味道,分给海参和鱼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效果;反而海参和鱼翅的弊病,却来污染了甲鱼和蟹粉,这不是多余么?

当然,从笔者的观点来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天下风味、各有所好了,比如说北京的卤煮、豆汁,喜欢的人自然是慢尝细品其中的滋味,而接受不了的人简直觉得这些与泔水无异——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也。

原文

独用须知
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李赞皇、张江陵一流,须专用之,方尽其才。食物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数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长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题,别生枝节哉?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攒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足;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有余。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7/20)——火候须知

把生的食材烹调成熟的菜肴,在这个由生到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火候。

火候分为文、武。小火、慢火就是文火,就好像文人叙事,娓娓道来。而大火、猛火就是武火,便如武将冲锋,悍勇狂暴。

一般来说,煎炒需要武火,要是火力不济,那么无论是煎出来的还是炒出来的,都是疲疲沓沓、毫无生气。

而煨煮则需要文火,火力过猛,只会让汤水一下子就烧干了,里面的食材,要么不熟、要么就烧成了干柴,难以食用。

也有先要用武火,然后再改用文火的,比如说需要收汤的菜。这其中一个经典例子就是红烧肉,需要大火先将整锅汤水烧开,撇去浮沫,再改成小火慢炖一两个小时,等到汤汁差不多收干,软烂入味的红烧肉也就可以出锅了。

如果性子急,等不了小火慢炖的这一两个小时,直接用大火呼呼呼得猛烧一通,汤水倒是收得很快,可纵使是把外皮都烧焦了,里面也还是半生不熟的状态,根本没法入口。



当然,火候的大小也需要针对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拿捏。

比如说腰子和鸡蛋,都是煮得越久就越嫩。

其实写到这里,笔者也是有些疑问的,大家都知道,腰子涮得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硬邦邦的。鸡蛋更是要煮得时间短,才能在里面的蛋白质彻底变性前,保存流质的口感,比如说溏心蛋。这二者怎么会是越煮越嫩呢?

一查才知道,还真是有不少前人对这一点提出过疑问,并且有些前辈还亲自做了实验。

有“金陵厨王”美誉的名厨胡长龄,就曾经试过用文火将鸡蛋连煮三天三夜,剥开吃时,竟如豆腐脑一般软嫩!

而腰子的问题,袁枚在《随园食单》后面讲到猪腰的时候,就专门有提到:猪腰这食材,“煨三刻则老,煨一日则嫩”。

只知道“三刻之老”,难料“一日之嫩”,笔者真是有些汗颜了。饮食之道,还真是有太多需要虚心学习的奥妙!



再回到正题吧。

相对于越煮越嫩的食材,也有一些食材是稍微煮一下就不嫩了的,比如鲜鱼和蚶、蛤等贝类。所以在烹调这些食材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加热的时间,稍有过火,口感就有些遗憾了。然而,对于贝类食物,还要警惕加热不充分导致的寄生虫、病菌等问题,实在是两难。

对于过火的问题,袁枚所用的说法是“起迟”,大意是起锅离火时机太迟的意思。如果是肉类,起锅迟了会使红色变黑;如果是鱼类,没有及时起锅则会使活肉变成死肉——这一点在下文还有详细描述。

如果在烹调的过程中,频频打开锅盖——这是很多刚下厨的新手菜鸟常犯的错误,不但会使菜肴的香味大大流失,还会因为冷空气的频繁进入导致汤水容易起沫,严重影响成菜的视觉效果和口感,再结合刚刚损失的香气,可谓色香味俱损。

如果中途离了火,放置凉了再重新加热,则会导致食材的香味物质——尤其是油脂——大量流失,出菜后的味道已是严重损失了。

所以对火候的把控,是何等的重要!



道人在炼丹时,无论是内丹还是外丹,都要遵循八卦之法,严控火候,反复提炼,才能得到“九转还丹”,以实现飞升成仙的最终理想;而儒家育人,也讲究把持“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的中庸之道,这是在教化做人做事时,需要谨慎掌握的火候,也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而作为一名厨师,能通晓火候的道理,并且严谨小心地对待、拿捏,这种心态就已经接近于天地之间的普世大道了。

最后,袁枚又特别提起了做鱼时过火的下场。

前文曾提到,做鱼时如果起锅太晚,火候太过,就会把活肉变成死肉。那么,什么是活肉和死肉呢?

当鱼上桌时,鱼肉的颜色白皙晶莹如玉,肉质紧凑而不松散,这就叫“活肉”;而如果做好的鱼,鱼肉并没有什么光泽、仿佛涂了一层白粉似的,白得没有精神、没有光彩,肉质也没有任何粘软的胶感,而是有些干燥发木的,就是“死肉”。

明明是一条鲜鱼,却因为火候没有掌握好,生生做成了陈年死鱼的模样,引用袁老的原话:“可恨已极”!

用了这么多字,专门来批判没有把鱼做好的恶行,这可是使足了武火。看得出袁枚对糟蹋鲜鱼的厨师,是真的恨!

原文

火候须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息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8/20)——色臭须知

眼睛和鼻子,乃是嘴的近邻,同时也是美食与嘴之间的媒介。

一道能被称为“佳肴”级别的菜品,其形貌一打眼、其味道一过鼻,仅是从色和香上,就已经与常饭菜拉开了差距。我们通常评价一道美食,都说其“色、香、味”如何如何,明显“色”与“香”,要排在“味”的前面。

顶级美食,其美色或者淡雅素净——如爽秋时节明朗天空中的飘渺白云;或者明艳动人——如琥珀凝脂一般的美艳透澈,撩拨人们舌底心间的欲望——止不住地喷涌而出。她散发的芬芳气息,更是扑鼻而来,令人情欲深陷其中,魂乱神迷,不可自拔。

这样的佳肴,根本不必等到用牙齿去体会她的触感、用舌头去品尝她的味道之后,方才能够感受直升天堂、灵入九霄、身在云间的销魂滋味。只一眼,只一息,便已拜倒在桌布之下。



咱们说回到庖厨之事来。

然而,即便为了使菜品的颜色更为艳丽,而贸然使用炒糖色的方法给食材上色,是断然不行的;而求其味香,则在菜肴中使用香料,也是大忌。一旦显出人工粉饰的痕迹,反而失了食材天生最美的本味。

毕竟,美食也好,男女也罢,天生本性的风采,才是真正至味。

原文

色臭须知
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常见错误与疑问

在《色臭须知》中,原文有一句话为“然求色不可用糖炒”,而在当今流传的很多版本中,这句话也有“然求色艳可用糖炒”的版本。一字之差,这句话的意思可就完全背道而驰了。笔者认为应取前者为正。在《食单》后面写“红煨肉”的文字中,袁枚也又一次明确提到了“不可加糖炒色”,说明了他坚定反对在做红烧肉时炒糖色的做法。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通过炒糖色给食材上色,最普遍运用的恐怕就是在红烧肉中了。所以,从对这项常规操作的否定中,我们能确实地看出——袁枚是反对用炒糖来上色的,故应取前意。甚至在后人夏曾传所著《随园食单补证》中还补了一刀,讥讽炒糖色、用香料,这些伎俩都只不过是耍小聪明的人偷走捷径而已,字里行间不乏尖酸刻薄之意,也不惧得罪当时厨界,这般精神,当真是袁公铁粉!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9/20)——迟速须知

一般来说,宴请他人用饭,至少提前三天约好。

一方面,这是对主客双方的礼貌;另一方面,也给摆宴的人一些准备时间,好去设计宴席的菜单、预备所需的材料。

然而偶尔也会有至亲密友突然来访,并且饥肠辘辘,需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临时置办一桌饭菜。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不算个事,随便出门就有馆子可下,再不济也能叫个外卖,临时应付一下。

但也有很多人惯于家厨,或者不便外出就餐,就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日常准备了。

特别是袁枚那时的情况,饭馆酒肆并非随处可见;自己又是个讲究之人,喜欢随身带着跟班厨役,哪怕是做客在外,于舟船宿店之中,也有可能接亲待友,需要临时摆上一桌便宴。

在这种情况下,若无随身准备,那岂不是就要去东海取水,再来救南池的大火了?



所以身为靠谱大厨,应该随时有一些手段和准备,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迅速做出临时能拿上台面的快菜。

这类菜比如炒鸡片、炒肉丝、炒虾米,或者时常备一些诸如豆腐、糟鱼、茶腿一类的应急食材。要知道那时没有冰箱,不能像如今一样,家里随时都有几样半成品或紧急化冻后便可速食的美味。

像是晾好的豆腐干、腌好的糟鱼,或者用茶叶熏制出的火腿,都是应急极品。尤其是茶腿,据说也是当时品茶时,直接用来当作零食小吃的上选。

这些菜品,不但可以满足突发且迅急的需求,更能显出厨者在这些菜肴中的巧意,对于立志成为名厨的朋友们来说,是件不能不知道的事情。

原文

迟速须知
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若斗然客至,急需便餐;作客在外,行船落店,此何能取东海之水,救南池之焚乎?必须预备一种急就章之菜,如炒鸡片、炒肉丝、炒虾米、豆腐及糟鱼、茶腿之类,反能因速而见巧者,不可不知。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时间:2020-04-07 21:29:19
须知单(10/20)——变换须知

我们曾在《配搭须知》中就提到过,袁枚对于饮食上,有一些近乎洁癖的在追求食材的本味和独特性,甚至有时字里行间中给人感觉有些过于偏执了,但这也确实是袁枚真性情的可爱之处,相信袁粉们也大多是喜欢上了他的这一点。

本篇开头,就又是注定争议满满的一句。他说:一件食材有一件食材自己的特有之味,不能将各种不同食材混在一起,同煮一气,搞些什么似是而非的囫囵名堂。

就好像孔夫子教育门下的一众弟子,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征,去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一种统一的教法,不会要求所有学生都变成一个样子。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便是要帮助有特长的人,去完成他所擅长的事情。

袁枚讥讽一些当时的所谓“俗厨”,批评他们动不动就将鸡、鸭、猪、鹅放在一口汤锅里熬煮,炖成一锅所有食材的味道都混合在一起、显不出任何一样食材的独特味道的东西,吃起来简直是味同嚼蜡,十万个差评。

不只是对这一锅食物差评有加,袁老甚至还诅咒这些厨师,恐怕经他们料理过的鸡、猪、鹅、鸭如果死后有灵,一定会去阴曹地府告上厨师们一状不可!



写到此处,不得不为这些厨师喊上一声冤了。

虽然不知当时的多种食材混合烹调出来的菜肴,是否真的如袁老所批全都“味同嚼蜡”,而这一类做法里面最出名的当家菜——“佛跳墙”,可绝对是人间珍馐。只可惜据记载佛跳墙这道菜是道光年间出现的,袁枚未能赶上,否则也想看看这道名菜是否能动摇袁老的食材“洁癖”。

不过本篇的后半部分,其实才是真正切题“变换须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说凡是善于做菜的厨师,需要多准备锅、灶、盂、钵等厨房器具,配合不同的食材特性,使用不同的器具来进行烹饪。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器具,很多已不被我们所用,而现代厨房中的精细厨具分类,可以说是只多不少。

使用如此精细的厨具选别,目的是尽可能地配合食材的天性。力争做到每种食材都能体现这种食材的独有特性,每碗菜肴都要成就这碗菜肴的不同味道。

这样即便是招待资深吃货、专业级别的美食家,也能在一桌宴席上花样百出,让他的舌头应接不暇,自然会觉得心花怒放,对这一桌饭菜赞不绝口了。

原文

变换须知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犹如圣人设教,因才乐育,不拘一律;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吾恐鸡、猪、鹅、鸭有灵,必到枉死城中告状矣!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应接不暇,自觉心花顿开。

楼主:有事没事莫凭栏

字数:2096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3-20 05:53:41

更新时间:2020-04-07 21:29:19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