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听野老谝闲 (真实记录,高雅传奇)

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听野老谝闲 (真实记录,高雅传奇)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不料鬼使神差一般,竟让他有了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花牛家地少,弟兄三个都靠手艺糊口。花猴是泥瓦匠,花狗是铁匠,花牛是屠户,但只是二把刀。鬼子来之前,花狗很吃香了一阵子——给各色地方武装打制大刀,一个大洋一把,供不应求。鬼子来了,花狗歇业,花牛却吃香起来——给鬼子杀猪。鬼子爱吃肉,从乡下抢来猪羊,就派中国苦力来杀。屠户各村都有,但敢进鬼子窝干活的,方大圆几十里就花牛一个。花牛虽然只是二把刀,但揽起活儿来比老师傅还老练。于是各村被派差,就纷纷请花牛顶,报酬当然优厚。
那天花牛是给柳篮村顶差。他一大早磨了刀,喝碗泡馍,把杀猪家具用一块白布裹住,就游游荡荡上路。到城门口却不进去,拐个弯,找个隐蔽处爬城墙。不是花牛有攀爬的癖好,花牛是给鬼子打怕了。有一回花牛进城门,忘了鞠躬,被鬼子打了一巴掌。还有一回,鬼子岗哨见他腋窝下夹着刀,脸上还有伤,就把他当中国兵,眼睛瞪得牛卵大,八格牙路,中国兵的干活!挺起刺刀就要戳过来。幸亏旁边有维持会的人,认的花牛,花牛才大难不死。于是花牛不再进城门,另辟蹊径。那时城墙还完好,护城壕还有水,花牛是如何翻过城墙的?至今仍是个谜。
进县城后花牛先去县维持会找杨大拿。杨大拿是维持会的政务科长,是个大烟鬼,却吃得肥头大耳。杨大拿见了花牛,劈头问:又是你?
花牛不吭声。
杨大拿叼着纸烟,悻悻道:咋的这会才来,不怕皇军打你耳刮子?
说着,还是带花牛上宪兵队,一边走一边唠叨:你小子倒会发国难财,听说一天一斗麦,比我们县长挣得还多,也不孝敬大爷一条烟啥的。下次你别来了,差使派到哪个村是哪个村……
宪兵队在西大街薛家专城,门楼上插一面膏药旗,大门口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岗哨。两个岗哨比花牛矮一头,不过腰圆膀子粗,种猪般强壮,都木头桩子般站着,只有眼珠子在转动。那眼珠子忽然盯上了花牛——盯住了花牛腋下的刀把子。
刀子都拿布裹着,但裹的只是刀头,刀把却露着。鬼子嗨哟一声,挺起了刺刀。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杨大拿忙鞠躬,回手指指身后的花牛,陪着笑脸道:太君,他的,杀猪的干活,给太君米西米西的!说着,以手为刀,演示着杀猪的动作。
鬼子收起了枪,杨大拿点着头进门。花牛跟着进门,却不料,叭,叭!左边的小鬼子一扬手,连打花牛俩耳光。
原来花牛又忘了给鬼子鞠躬。
杨大拿回头骂道:妈的,就知道赚钱,连给太君鞠躬也忘了!顺手又是一耳光。
花牛给打得眼冒金星,也只得自认晦气。
进大门拐过影壁,是座开阔的大院子,又穿过几道过厅,一直走到专城西北角的一个小院子,才是宪兵队的厨房。小院子一角支一口大锅,是常备的杀猪设备,锅里已经盛满了水。一头半大公猪被拴在一棵梧桐树下,正满不在乎啃树皮。墙角还拴着两只羊,看样子是饿坏了,蔫蔫地卧着不动。厨房里出来个厨子,是个说汉话的高丽人。
高丽人劈头问:又是你?
花牛说:烧火!
杨大拿交差走了。花牛打开腋窝下的布包,摆开家具。除了剔骨的尖刀,割肉的弯刀,斫骨的方头砍刀,还有吹杆、挠钩、挂钩之类。先拿挠钩钩住猪下颏,猪惨叫着往后退,花牛又拿过尖刀,一刀捅进猪心,猪就倒地。接下来,在猪腿上割个小口子,把吹杆插进口子吹气;猪给吹得气球般鼓起来,就扔进开水锅刮毛,然后开剥。紧赶慢赶,红日当头时终于完工,这时鬼子开饭的号声也响了。花牛洗洗刀具,依旧拿布裹住,夹在腋下,低头出门。花牛正感到肚饥,寻思着到街上买两个贴芝麻的大烧饼充饥,忽感面前一黑,猛抬头,便见一双喷火的怒目,知道又忘向鬼子鞠躬了,却早迟了。叭!叭!一连又是两耳光。
这是个鬼子军官,打惯了耳光的,功夫深,打得花牛立时满脸淌血,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花牛常打人,也常挨打,却未曾这么被痛打过。到底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乖乖低头站在路边,静待吃饭的鬼子一个个过去,才敢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鬼子都吃饭去了,大院子水冲过般干净,只有几只鸽子蹦蹦跳跳找食吃。钟楼上还站着两个鬼子,身边支着一挺机枪,自管瞭望着远方。花牛用衣袖擦擦脸上的血,委屈得几乎要哭了。大门口依旧有两个鬼子岗哨,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才那两个,还是木桩子般站着。
花牛汲取了教训,一出大门,就侧身弯腰,准备鞠躬。如果两个鬼子岗哨省点事,花牛也就打道回府,拿他的一斗麦去了。偏偏鬼子一眼看见了花牛脸上衣袖上的血,立即紧张起来,眼里闪出疑惑,那肢体也下意识地在酝酿着什么动作。什么动作?花牛看得真切,是指头尖在动。
花牛当然明白那是要干什么,脑子里轰的一声。花牛无论如何不能再挨耳光了,花牛的脸快要给打烂了,花牛还没娶媳妇呢!一时间花牛完全失去了思维能力,想也没想,闪电般从腋窝下抽出那把方头砍刀,一挥手,嚓的一声,鬼子的头就连带着军帽滚到地下,落地后好像还瞪了花牛一眼。
没了头颅的鬼子摇晃一下,又木桩子般站直,脖腔子喷泉般喷出一个血柱,那试图打耳光的手似乎还抬了抬,却还是无可奈何地轰然倒地。
这边喷起的血花子还没落地,那刀又向对面的鬼子砍去。对面的鬼子先是纳闷:同袍的头咋飞离了肩头?惊愕得眼珠子快要蹦出来了,鼻头也在剧烈抽搐,却还是被施了定身法般,木桩子一样站着。实际上呢,花牛的动作也极快,哪里容得他反应过来?又一道闪电,嚓!第二颗人头也落地了。
花牛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痛快,依旧握着刀,看看倒地的两具还在淌血的无头脏体,这才注意到撂在血泊里的两支步枪。这玩意不就是詹子龙说的三八大盖吗?嗨,就个这,看把他詹子龙神秘的!于是弯弯腰,捡起两支枪,连带着把子弹带也解下来,挎在肩头,依旧提着方头砍刀,紧走几步,撒腿跑起来。
钟楼上的鬼子看不见大门口,只有几个过路行人看见了那惊人的一幕,也都惊呆了,蜡雕般站着。直到花牛翻过城墙,城里才噼噼啪啪响起了枪声。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詹子龙没食言,把他腰上的盒子枪送给了花牛,而且任命花牛为中队长。
鬼子抓不到花牛,杀了柳篮村的村长,把杨大拿也抓了起来,打得皮开肉绽。又到处张贴布告,悬赏大洋一千元买花牛的人头。这布告便成了花牛的广告,参加宋支队的青年一时大增,都指名要到花牛的四中队。
花牛于是开始了他抗战生涯。精彩故事很多,都是些非常离奇且不可复制的故事。举个例子。有天晚上宋支队趁鬼子上山扫荡,去袭击火车站。火车站有个碉堡,碉堡里一挺歪把子嘎嘎地扫射,游击队一下子给撂倒两个。詹子龙看看要吃亏,准备撤退。花牛说:急啥,等我过去看看!他摸到碉堡边,跃身而起——但不是扔炸药包,也不是扔手榴弹,而是一把抓住机枪枪筒往外拽。鬼子惊呆了,这是何种战法?普天之下谁见过?于是也下意识抓紧枪托往里拉,像是一场中日战地拔河赛。碉堡里还有三个鬼子,也惊呆了,作了拔河赛的观众。只是这拔河赛时间短暂,也就一两秒的功夫,花牛获胜,夺过了机枪;紧接着,花牛的盒子炮响了,一梭子把鬼子消灭了。
我爹说:谁说日本鬼子不怕死?那看他们遇到的是谁!有一回,五六个鬼子到我们村,进村就找到村长,要花姑娘。花牛正在邻村,闻讯赶了过来。花牛提着盒子炮的身影在村口一闪,鬼子就慌了,先是往村外跑,没跑几步想想不对,又慌慌张张折回来,找到村长,跪下就磕头。村长无法,出村见了花牛,说:花牛,这几个鬼子好收拾,可是杀了鬼子,咱们村咋办?鬼子能不报复吗?花牛无奈,只好撤兵。
花牛是在一九四五年春天抗战胜利前夕牺牲的。当时花牛刚从太行老区的军校学习回来,受命去攻打土匪马葫芦的一个据点。作战之前,花牛找到詹子龙,反复察看地图,又认真分析了敌情,研究出了一套针对性的战法。詹子龙感叹道:花牛不再是昔日的花牛了,是位合格的指挥员了!然而战斗打响不久,一颗流弹飞来,正打在花牛额头上,花牛就那么一声没吭倒下了。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野老谝闲之第十五篇

禁 烟

抗战那阵,我们村是游击区,有两个村长。一个村长专门应付日本人,属支差性质。差事难支,谁也不愿干,没人干又不行,就轮流。凡青壮年男子,每人三天,抓阄定先后。当差这三天没事算你运气,有事算你晦气。另一个村长才是实质上的村长,不是民选,也不是指派,是由几个家族的头人商定的,对应的是中国的区政府。
区政府活动在日本人的眼鼻子下,公开露面就一个区长,其他干部还有,但不暴露。区长名叫廉子秋,来无影去无踪,他找你很容易,你找他很困难。行走挎着盒子枪,腰带上除了旱烟袋,还挂个馍布袋,馍布袋鼓囊囊的,但装的不是馍,是鸦片烟。区长身后总跟着几个区干队员,都背着大枪。
区长来了,在村外随便找个地方落脚,布上岗哨,然后叫来村长,开始办公。有时吃点饭,有时饭也不吃就走了。从未开过群众大会,甚至很少进村。那时识字的人少,也没什么公文,“廉子秋”三个字口口相传,被叫成了“脸子丑”。都知道脸子丑出身大户,有学问,相貌亦不恶,但还是这么叫——当然只是背后叫。也有人说廉子秋之所以被叫成脸子丑,是因为他脾气暴躁,脸子难看。不过大家也知道,脸子丑发脾气倒不用怕,就怕他笑。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每次脸子丑叫来村长,要先问问村里的基本情况。村长就把近期发生的大事报告一下。然后呢,往往就有村民闻讯赶来,其中免不了有告状的,有时事情还不小。脸子丑接到投诉,当马立断,不拖延的。
有一回来了个山羊胡子老头,大号石德寿,抗战前是县议会的议员,要算个地方绅士的,脸子丑认识。老头有个侄子叫六子。前几日娶媳妇,媳妇漂亮,被村里几个恶少盯上了。为首的恶少人称一盏灯(一只眼),说是逗媳妇,几个人竟吹了灯在新媳妇身上乱抓乱摸起来,把新媳妇的红绸裤子都撕烂了,下身也抓破了。六子敢怒而不敢言,石德寿自恃有点威信,就过来喝骂道:你们几个咋还不走?要闹到啥时候?几个赖皮便揪住石得寿的胡子,拽着老头满院跑。石德寿气不过,就来告状。
脸子丑听罢,脸上立时阴云四合,吩咐村长把几个赖皮叫来。区政府虽是地下政权,但乱世重典,生杀予夺,几个赖皮不敢不来。脸子丑问明了案子,阴云密布的脸上忽然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道明亮的阳光来,笑着对一盏灯说:年轻人,做事该有点分寸嘛!咋能这么做事呢?好好好,你先站一边,看我收拾他们几个。
一盏灯的姐姐嫁的是脸子丑的堂弟,一盏灯的父亲又早早赶过来苦苦求了情,一盏灯只道自己没事了,就忻忻然站在一边看热闹。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脸子丑转过脸,脸上的阴云立时又合拢起来,拔出盒子枪,拿枪头在四个赖皮额头上崩崩地敲打,敲了一遍又一遍,四人的额头都鼓起了包;一边敲打一边骂:人家新媳妇,好不容易娶回来,是要你们这么欺负的吗?别人这么欺负你媳妇你姐妹你愿意吗?要在八路军里,统统要枪毙的!
骂得尘土飞扬,然后宣布:本该重重惩处的,看你们年轻,算啦,参加区干队打日本将功折罪吧!
四个人大出所料,面面相觑,有两个识相的马上同意,两个支支吾吾找托词。脸子丑脸上黑沉沉的阴云又消散开来,微笑道:好好好,参军自愿,你俩不干就不干吧,好好在家种地吧。
说毕摆摆手。几个区干队员一拥而上,把两个拒绝当兵的赖皮捆了起来。两个赖皮看看大事不妙,忙改口大叫:我干我干!可是晚了。一盏灯转身想走,哪走得了,说话间也给捆了起来。
那次的办公地点是在村外一座废弃的院子里,院子一头是个大磨盘,一头是棵大楸树。脸子丑笑眯眯蹲在磨盘上,掏出旱烟袋,取出火镰打着火,抽着烟,吩咐把三个人吊在楸树上。一盏灯首先吊上去,是倒吊着的;剩余二人也吊了起来,但头朝上。脸子丑吩咐两个自愿参加区干队的赖皮拿皮鞭抽打。一盏灯头朝下,被抽打得满脸淌血;那两个头朝上,屁股被打烂了。临走,脸子丑吩咐村长:吊不够两个时辰不能松绑!村里有地下党员,啥事也瞒不过脸子丑,村长不敢违抗。一盏灯由此落下个残疾,成了跛子。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有一段时间,脸子丑来得勤了,一来就把几个烟民叫来训话,要他们戒烟。盒子枪在烟民们的额头上戳来戳去,就像戳石头块。他说:抽大烟就是卖国,就是汉奸,不信你们问问,哪个汉奸不是烟鬼!这些烟鬼老婆孩子都能卖,卖国算个啥!
又说:戒烟就是抗日,就是端汉奸的老窝。
这么一连训斥了几次,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叫柏富家的,慢慢地看出脸子丑不过只是恫吓恫吓,就满不在乎起来,嬉皮笑脸道:区长啊,你腰里不也有一疙瘩大烟吗?谁抽都是抽,也给咱抽几口吧!
脸子丑骂道:这是区政府的经费,专门对付汉奸卖国贼的。我有这一疙瘩烟,汉奸就是我孙子。你们是汉奸吗?你们要是汉奸那就抽!
柏富家诉苦道:区长啊,谁不知道抽烟不好?谁愿意卖老婆孩子啊?可是烟瘾上来,不由人了呀!
脸子丑气极,吩咐其他几个烟民打柏富家耳光。噼噼啪啪一阵子,有真打的,有做样子的,终究人多力量大,把柏富家的脸打得又红又亮,像吃胖了一样,最后总算发咒赌愿不抽了。
过了十多天脸子丑又来了,又蹲在了那个废弃的磨盘上,照例问村长:最近村子里咋样?
村长汇报说:前几天,李山子的牛被日本人抢走了,李山子犯傻,进城找日本人要他的牛,结果被臭打一顿,差点丢了命。那天又来了个土匪,提着把破手枪,自称是宋支队的,要派村里半斤大烟土。大家狐疑,一边招待,一边拉闲话,几句话便看出了破绽,就趁其不备,一下子把他摁倒在地,缴了枪。一审问,果然是土匪,就押到村后土岭活埋了。土匪临死跪着央求给他家里报个信,好把他的尸首搬回去。大家没理会。
脸子丑表扬了村长几句,接着问:那几个烟鬼还抽吗?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村长迟疑一刹,叹息道:嗨,难哪,柏富家只熬了两天就熬不住,又抽上了。老婆卖了,孩子卖了,卖的只剩屁股下一片席,他妈死了也不管,还是抽。抽,几个都抽。
脸子丑很失望,又吩咐把几个烟民叫了来。几个烟民来了,抬头看看院子里的楸树,低头看看脸子丑蹲着的磨盘,头脑清楚的就有点紧张。
脸子丑沉下脸问:最近都还抽吗?
纷纷回答:不抽啦不抽啦!
又问:真的不抽啦?
又纷纷回答:不抽啦不抽啦!再抽就是汉奸的狗腿子啦!
又问柏富家:还抽吗?
柏富家瘦得像个纸扎人人,面色灰黄,像刚从坟墓里刨出来的,兀自打着哈欠流着泪回答:不抽啦不抽啦。
又问:真不抽啦?
回答:嘿嘿,实在忍受不住了就又抽几口。
又问:今天抽了吗?
回答:没抽,没钱抽啦!说着,一双眼直勾勾盯着脸子丑腰间。
脸子丑轻轻一笑,怜惜地拍拍柏富家的肩膀,解下腰间的鸦片袋子,掰下枣子大一疙瘩递给柏富家,宽慰道:抽吧抽吧,反正戒不了,那就抽,抽个够吧——带烟枪了吗?
这柏富家身上还真带着烟枪,还带着火镰、纸枚,于是马上趴在地上吱吱地抽起来;一连抽了三个泡,才有了点精神,仰起脸嬉皮笑脸道:区长,这大烟就是美呀,就是美呀!说话间又捏个泡抽起来。
脸子丑很和蔼地笑笑,又掰出一疙瘩大烟,问其余烟民:还有想抽的吗?想抽就抽,别不好意思!那几个烟民总算有点头脑,连连摇头道:戒啦戒啦,不抽啦!
脸子丑问:真个不抽啦?
纷纷回答:不抽啦不抽啦!
脸子丑这才问柏富家:抽好了吗?
柏富家精神抖擞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道:好啦好啦,嗨!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脸子丑呵呵一笑:嗯,好了就好!摆摆手,几个区干队员一拥而上,把柏富家拥到当院。两根绳子一头一根,捆住柏富家双臂,一边一个队员用力拉,状如拔河,把柏富家固定为十字状。又有两个队员端着上了刺刀的枪,一前一后站好。
柏富家看看大事不妙,声嘶力竭哀嚎道:区长区长,我再不敢抽啦!
连叫几声。蹲在磨盘上的脸子丑和没听见一样,忽然喊:预备——一!
前边的刺刀就一下捅进柏富家腹部。
柏富家一声惨叫。
停一停,脸子丑又喊:二!
后边的刺刀又朝后腰戳进去。
柏富家又一声惨叫,叫的已不是人声了。
脸子丑点着旱烟,不慌不忙抽了几口,又继续喊口令。一,二,歇歇。一,二,再歇歇。
柏富家的肠子流出来了,刺耳的惨叫声越来越细,渐渐,终于没了一点声息。
站在一旁的几个烟民浑身筛糠,屎尿从裤筒沥沥拉拉流到地下。
脸子丑吩咐村长把尸首裹片席子埋掉,又笑吟吟拿出几个麻纸包,给烟民每人发了一包大烟,吩咐:回去,拿根线拴住,挂在你家门楣上,进进出出多看看,想抽就抽别犹豫;过几天我还来,抽完的,每人再发一包!
几个烟民早都魂飞魄散,回到家还是只打哆嗦不会说话,果真都把大烟包包吊在了门楣上,进进出出不断地看,却只是看。
一个月后脸子丑又来了,那几包大烟都原封不动交了回来。纸包上有记号,脸子丑查验过没错,于是宣告禁烟工作结束。
后来脸子丑调走了,我们村仍没人敢抽大烟。不仅我们村,周围几个村的烟民也都戒了,谁也不敢再抽了。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多谢朋友们鼓励!野老一定坚持到底,把肚子里的故事一件件形成文字。这当然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盼望朋友们能继续支持。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竹素园主人

野老谝闲之第十六篇

淘媳妇

淘媳妇也叫逗媳妇,是一种民间习俗,历史应该很久远,流行地域也很广。有人把闹洞房和淘媳妇混为一谈,其实不对,闹洞房只是淘媳妇的一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变化,闹洞房也罢,淘媳妇也罢,正走向式微;或者还要闹一闹,但不过只是闹闹而已,不是新婚必不可少的一环了。
这就是说,淘媳妇原本是新婚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什么?说白了,这是对包办婚姻的补救。旧式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有时对象定了,本人还不知道。至于对象是个啥样,偶然间能听人说几句,仅此而已。直到新婚之日,揭开盖头,才见到终生伴侣的真面目。这时双方都不免想:咦,就是她(他)呀,要和这个人过一辈子了!
这么陌生,几小时后却就同床共枕了。
怎么办?淘媳妇。
淘媳妇,就是通过一些既定程序,制造一种气氛,在众人的制约下,让小两口迅速熟悉起来,亲近起来。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补充。有人把它视为封建陋俗,是不对的。
淘媳妇的方式花样繁多,各地不同,但都不免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洞房之前,用貌似庄严的仪式,拉近新郎新娘的距离。我们这里通常的做法,是演一出“娘娘庙上香求子”的戏。
何为娘娘庙?就是在院子里,彩棚下,用两张方桌架一高台,高台上放把太师椅,坐一男青年,是为淘气人。淘气人化妆成滑稽可笑的丑大妈模样,就是送子娘娘了。送子娘娘怀抱一个 “婴儿”,婴儿用干草捆绑而成,套件小红袄,以小蒸馍为头,蒸馍上寥寥数笔,便是五官。娘娘庙周围用十多条长板凳围住,是为围墙。新郎用红绸子牵着新娘,围着围墙转。但目的不在转,在说。由司仪起头,高唱一句,新郎学一句,新娘又跟着新郎学一句。常说的段子很多,姑举三首于下(无题目,每段即一首):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七里胡同八里道,
拐过弯儿娘娘庙。
娘娘庙,盖得高,
四个角儿用砖包。

拜呀拜,拜四角,
送子娘娘保护着。
儿多着,女俏着,
夫妻二人常好着。

生男要能写会算的,
不要上山挖炭的。
生女会描会剪的,
不要痴眉瞪眼的。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有时也说“一去二三里”之类通俗诗,但不论说什么,都是逗笑的淡话,内容严肃的反而煞风景。要在夫唱妇随,看的正是新娘这最后一句。但新娘往往害羞,不好意思开口。观众就齐声高呼,逼着新娘开口,再不行,就拿笤帚疙瘩责打新郎。新娘无奈,只得嘤声细语说上一句半句,大家哄堂一笑,也就搪塞过去了。
转上十几圈,说是到了庙门口了,该进庙门了。庙门口横着一条长板凳,坐着两个人,是把门的。新娘必须向把门的拜三拜,认认真真。但怎么才算认真,把门的说了算。一般总得拜上三五次才能过关。
进了庙门,新郎新娘给“送子娘娘”上香,跪拜,接着打卦。新郎从地上拾起一节香头,便是所谓卦签,交给淘气人。淘气人看看香头,煞有介事念些“大吉大利,五男二女”之类的话,仍须新郎新娘依次学一遍。
接着采花。将新娘头上的石榴花别在彩棚上,约两米高,要新娘将花摘下。新娘够不着,只好由新郎抱起来。众目睽睽之下,丈夫第一次拥抱妻子,不抱也不行。就在新娘的手就要抓住花时,淘气人用竹竿将彩棚往上一顶,众人哄堂一笑。新郎无奈,再将新娘抱上举起,淘气人又再次顶起彩棚。如此一连多次,直到新郎抱新娘抱累了,众人笑够了,才终止。最后新娘把绣裙撩起,送子娘娘把婴儿扔下,第一阶段完毕。
以上不过序幕,淘媳妇的高潮在闹洞房。闹洞房在晚上,届时洞房里女客一个不留,只剩男性。男人们不论老少,不分辈分,一律上炕。来迟的,炕上挤不小,就只好站脚地了。新娘是主角,淘得就是她。不能太执拗,让客人失颜面;也不能太好说话,有求必应,那也淘不出意思了。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对新娘是个考验。至于新郎,不过是代妻挨打受过的配角罢了。
闹洞房的内容不但动口也动手,间以讨喜糖喜蛋,闹哄哄十分地嘈杂热闹。动手的主角和对象仅限于新郎,不仅要求新郎对新娘完成各种动作,新娘若不能完成人物,宾客们则可以责打新郎。当然,那打也只是示威性质的,雷声大雨点小,不能真打。至于新娘,宾客们是只能与之动口,不能动手的,否则便是咸猪手了。
开头一般是学说俚语,但只要求新娘学说。开头的句子往往很文明,目的是要新娘开口。渐渐就上些有难度的,比如绕口令:

出北门,已冻冰。
拿锛子,去锛冰。
锛子快,锛了冰。
锛子不快,崩了锛子。
锛不了冰,奔回北门。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新娘开了口,甚至习惯了,荤段子就出来了:

毛毛雨,两扇门,
奴家睡觉实在沉。
醒来身上睡个人,
棒槌捅的小肚疼。
奴家有心推下他,
一看是奴心上人。
奴家若是不推他,
身上咋能睡个人。

再如:

一更里,切韭菜,
夫妻二人解腿带。
二更里,切菠菜,
夫妻二人解裤带。
三更里,切萝卜,
夫妻二人脱裤子。
四更里,切茄子,
夫妻二人弄娃子。
秃头笔,肉砚瓦,
眉儿眼儿都画下。
五更里,天明啦,
一个娃娃弄成啦。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竹素园主人

这样的词句,新娘无论如何念不出口,就责打新郎。一再催促,不得已,新娘只得嘟囔几下,声细如蜂。众人哄笑一场,也就罢了。
动嘴而外是动手,这就需要夫妻二人合作,合作不理想,新郎就使用强力。最基本的是吃过桥烟。由新娘衔住香烟中段,新郎须把脸和新娘贴紧,才能衔得住烟头。考虑到点火的那头要长点,才不致烧了新娘的脸,于是二人不但脸贴在一起,嘴唇也几乎挨上了。这是夫妻二人第一次肌肤接触。难度不大,一般都能顺利过关。
接着是旋柿饼,就是新郎的舌头在新娘面部舔一圈。新娘往往不愿意,要挣扎,新郎就使出大丈夫威风,抱住新娘,把新娘的脸舔个够。
接下来的节目难度越来越大:放鸽子,吃桑葚,摸珍珠,扳玉米……都属于同床共枕之前的热身运动,大部分是在未婚青年走后才能开始的。但真正能做完的不多,不能不能完成,新郎总不免借机在新娘身上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一直摸到最私密处。待到夜深,客人散去,小两口就相当熟稔,同床共枕就有些水到渠成的意思了。
最后第三阶段,是听床,有时也写作听窗。这是对两阶段淘媳妇成果的检验。参加者往往不过三五人,或者只是三二人。按说,闹腾了一整天,锣鼓喧天,鞭炮轰鸣,人山人海,无非是宣示新郎新娘的结合,至于结合到一起要干啥,那还用问吗?但知道归知道,就是不能看,也不能听。于是,一方要听,一方要保密,就开始了捉迷藏式的游戏。新郎一方,解衣就寝前,总要在屋里屋外搜寻一遍,防止埋伏,然后才关紧门窗,开始甜蜜的新婚之夜。听床的一方却也不急,假装一去不返不再关心的样子,待夜深人静,估摸着新郎新娘甜蜜的正戏就要开始,已到了专心致志无暇他顾的时候了,就翻墙而入,悄悄伏身窗户下。因为万籁俱寂,小两口所言所做无不摄入窗外之耳,只差亲眼观见。听的结果,大多数能顺利圆满结合,不顺利的是少数。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听到小两口熟睡,听床人常常试图拨开门窗,潜入新房,揭明床。能实现目标的不多,因为新郎早有防备。但偶然仍有成功的,届时甜蜜鸳鸯的被窝与衣服被一同抱走,狼狈之状可以想见,于是忙拿出喜糖喜蛋请求宽赦。第二天,这对鸳鸯裸抱的姿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位置细节,都会绘声绘影传遍全村,妇孺皆知。我小时候村子里就有这么一例,小夫妇裸身紧拥的细节成为村民的历史记忆。眨眼之间,两口子已经手挽手度完了风雨人生,连他的儿女们也早抱孙子了。可不叹哉!
顺利结合的故事千篇一律,不能顺利结合的故事则各式各样。听床的发现不顺利,就有责任对新郎加以指导,献计献策。经此指导,有的就转化为顺利了。但也有的一直未能转化,渐渐就坠落入不幸了。
实际上,听床是对小两口的督促和检验。检验男人的魄力和能力,也检验女人的魅力。有的男人新婚多日仍不能上位,那是很丢分的,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同样,有的女人多日不被男人理会,那就很尴尬,预示着苦日子就要开始了。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野老写作速度本来就慢,加之是短篇,就更慢了。各位朋友如有闲暇,不妨看看野老刚发的另一长帖子:建国初期震惊山西的八起大案。在法制论坛。
http://bbs.tianya.cn/post-law-739379-1.shtml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各位朋友,春暖花开之际,野老要出去小游数日,暂时不能更贴,敬祈谅解!






楼主:竹素园主人  时间:2021-03-07 05:55:30


野老谝闲之第十七篇

飞 蝗 石

1937年秋天,日本鬼子侵占了太原,随即建立了许多据点。北郊有个据点,领头的鬼子中队长名叫小野,凶恶残忍,经常叫士兵们站在岗楼上比赛枪法,靶子就是过路的老百姓。这日本鬼子的枪法果然出色,总是枪响子儿到,许多过路的中国人被枪杀,直杀得路断人稀。
这天,几个鬼子又站在岗楼上瞭望,却好半天看不见一个人影,小野便拿出望远镜往远处看。这一看不打紧,竟看见二里外的一个山洼里有两个年轻姑娘,姑娘身边还有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显然是在放羊了。小野顿时兽性大发,奸笑一声,带了两个士兵一阵风赶了过去,准备先奸污两个姑娘,顺便再抢几只羊回来。这鬼子兵是惯用包抄战术的,等到两个姑娘发现,已经被包围了。
姐妹俩先是吃惊,但马上镇静下来,背靠背站定,手握斧头,摆出了决斗的架势。小野坏笑一声,觉得两个姑娘反倒分外可爱起来,便命两个士兵放下枪,把两个姑娘制服。这鬼子兵是最擅长徒手搏斗的,战场上从不把中国兵放在眼里,现在收拾两个姑娘,就更不当一回事了,当下两个鬼子狞笑着向姑娘扑上去。两个姑娘见状,竟也扔下斧头,握紧了拳头,不知怎么一拨弄,就把两个鬼子兵一齐摔倒在地。
鬼子兵恼羞成怒,又发疯地扑上去,照样被摔倒,而且摔得更重了。
小野这才明白,这两个姑娘竟是有武功的,便亲自上阵,三个人对付两个姑娘。不料仍不是对手,小野的左眼挨里一拳,差点跌倒。这小野一手捂着眼,一手抓起一把沙子,猛不防撒在两个姑娘脸上。两个姑娘骤不及防,说话间被鬼子压倒在地。小野狂笑一声,早忘了疼痛,爬在一个姑娘身上,就把魔掌伸向姑娘的腰带。另外两个鬼子兵则压住了另一个姑娘。














楼主:竹素园主人

字数:192793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6-03-23 20:57:00

更新时间:2021-03-07 05:55:30

评论数:34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