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百度贴吧 >  平行宇宙 >  宇宙之秘

宇宙之秘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天机不可泄露!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简单来说,你看到的事物,包括宇宙间一切你看得见亦或看不见的东西,既存在于你的身体之外,也存在于你的身体之中。
打个比方:日月星辰在你看来在宇宙中运行,其实也在你体内运行。
芥子纳须弥,大的东西比你想象中的要小,小的东西比你想象中的要大。
… …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用一个特殊的显微镜将你自身无限倍放大,你会看到整个宇宙;
用一个特殊的缩小镜将宇宙无限倍缩小,你会看到宇宙只是你身上一粒微尘。
一切的种种构成了“我”,而“我”即是整个宇宙;这就是那个谁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什么事“天人感应”?万事万物都是“我”,所以“我”能感应大千万有;什么是“天人合一”?一切万有本就是“我”,所以“我”包罗万象,合而为一。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道理是可以说的,但是必须站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说明白,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特定的角度就是“无我”、“无私”,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排斥了周围的事物,那这个道理是不会懂的,“私”就是这样一个“独立的人”,有了私,就会排他,一切的目的都是来供养这个“私”,从而就失去“真我”,远离了大道。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大千世界,为何形形色色、五彩缤纷?那是因为“私”的产生,最初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可以称作“无”,后来产生了“一”,或者说是混沌,混沌初开有了“二”,“二”出现后,“私”开始泛滥,于是有了“三”,由于私的作用,万物不断的产生了。这里只是粗略一说,实际上其中原因要复杂些。
名可名,非常名。“二”的出现,还算简单,于是可以给它命名为“阴”和“阳”,也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因为“私”的作用,阴和阳各自都有自己的势力,它们喜欢对着干,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是由“一”分出来的,自身带有“一”的特点,所以阴阳鱼都有个小眼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阴本来就是阳,阳本来就是阴;如果你是从时间这种低层次来看,你会发现阴阳是相互转换的,比如阳盛转阴、阴盛转阳,今天的阴可以变成明天的阳,所以当你站到这个角度可以打个比方:今天的你,也许明天可以变成另一个人。如果再从空间这种低层次来看,在不受时间限制的情况下,今天的你完全可以和明天那个你变成的另外一个人出现在同一个空间,由于你的“私”,所以你连自己都不认识。毫不夸张的说:你看到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你自己。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宇宙一开始是什么都没有的,一无所有自然是无法命名的,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无中生有,是一个有极其玄妙的过程,暂不透露。
不管怎么说,混沌产生了,宇宙变成了“一”,这个“一”最终会变成让凡人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甚至让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身就是这个“一”,所以有名万物之母。母就是本体。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无所谓唯心论和唯物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当你心无杂念,把一切看成虚有,达到无我境地,于是就接近了那个本体“无”,从而了解“无'的奥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当你把世界看成真实的,你就可以用阴阳、五行、八卦等来划分事物的属性,从而把握他们之间的争斗、转化、生克的种种关系,进而加以利用,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不过有和无的本质又是相同的,它们同根同源,我们就叫它“玄”吧,“玄”这个东西也是宇宙的奥秘,你能体会到了这个层次,就可以窥见更深处的奥秘了。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宇宙无所谓维度不维度,人类的世界也无所谓维度和空间。
一定要说人间的维度,那么它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为什么不是人们常说的三维呢?因为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如果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人间貌似是个三维空间,实际上那是一个多维度的极其复杂的存在空间。打个比方:你叫小明,你的同事叫小刚,你的女朋友叫小红,看上去你们是不同的三个人,实际上我可以告诉你:小明、小刚、小红处于一个重叠的不同的时空,你们三个是同一个人!不用害怕,理论上就是如此,本质上也是如此,只不过你们一贯的思想无法接受罢了。身在这样一个多维度重叠的空间,你该有的觉悟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换一个角度,常无欲以观其妙。那么就简单了:一切的事物都可以称作为“有”,这个“有”来自于“无”,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无”中生出了“有”,这恰恰是天机之所在,不可直说。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来一段小插曲:“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句话是说:孔子不说话了,有一种“匪夷所思的奇怪的力量”扰乱了他的心神。
孔子是个喜欢教育别人的人,平时说话也多,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其实这里面大有深意!
我先从一个凡人的角度来分析:孔子的“礼”其实给自己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自己钻进了这个圈中不亦乐乎,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他的思想再广袤,也不可能像“我”一样无边无际,他的思想总有一个范围、一个圈,于是有一天他讲话讲累了,突然感到了他的思想之外的一种博大却又无法言表的力量的存在,于是他突然不说话,从而感受到了“无”的玄妙。当然他那时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宇宙大道的奥秘,直到后来去拜访老子,回来后三天不说一句话,才算有所领悟。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关于“无”的妙用无穷无尽。“无”作为道体变化衍生出的一种,属于大道范畴,因此运用起来十分玄妙。无论是山、医、命、卜、相、兵法、武功、艺术等等,无不需要用到“无”。
还是拿凡人来举个例子:有人骂你了,你会愤怒,一怒伤了肝;有人嘲笑你了,你会羞愧,心气胆气虚弱,如果你脸皮厚不在意还好一点;你遭遇一个恐怖的事件,你会害怕,肾气虚弱;你失恋了,悲伤失落,肺气虚弱、脾胃不和等等…拿中医的话来说,是“七情内伤”,如果这一切的一切,你都看成“无”,那还有什么能伤到你?
参透了“虚无空境”不意味着你就得道了,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个冷血杀手他也可能体会到“虚无”的妙处,那样他杀起人来才更干脆。有一些人看透“虚无”,就去世离俗;还有一些人则生出大悲情怀,消极度日;还有些人则得过且过,纵欲人生。如此种种都是不明白宇宙大道的结果啊。
参透“虚无空境”同时,你应该知道“我”不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躯体,“我”即是宇宙万物,如此,众生都是我,你还会去嘲笑伤害别人吗?害人即是害己。如此,何来的尔虞我诈、你争我斗?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记得有个武打片里有句话说:“无上幻化,借假修真。”我相信聪明的人看到这句,必然有所领悟。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我们经常用凡夫俗子来自比,心里想着得过且过,能享受一时算一时,他妈的什么英雄也好、圣人也好,关我屁事?难道这样你就没有烦恼了吗?就算再给你功名利禄,那还有生老病死牵绊着你。
其实做“圣人”没有什么不好,每个探寻宇宙奥秘,追求大道的人都要有“圣人”的觉悟,否则离道远矣。当然一些智者走过了不少弯路之后,也能明白个一二,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有,比如: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等。
那么什么是“圣人”呢,大多数人都知道“圣”是上有“耳口”,下面有“王”,“王”的意思是“三”和“1”,表示通天、地、人三才,“圣人”意为感官可通天、彻地、知人的人。那么我们作为凡人,如果能够通天、彻地、知人,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拒绝呢。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上面的话看上去好像是说:圣人不去作为,也不用言论,而是默默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化世人。
如果这么理解,不是不可以。但这么做的人可以称为一个好的老师,甚至是一个“活雷锋”,但不是圣人的觉悟。
圣人的关键在于“处无”,高高在上、标榜自我的不是圣人;因为信仰和喜恶行事的也不是。圣人无名,不显其能,只是常。所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常”不是平常,而是永恒的状态,“圣人”往大了说不一定是人,“圣人”所作所为都是依据先天的“无”,也就是依道行事,看上去他什么也没做。不言之教是自省自觉,就好比:某杀了人,然后被毙了;又或者人类破坏自身生存环境,然后被天灾给灭了。当然这些比喻不恰当。
用故事的形式来说吧:圣人了解宇宙的永恒,感而遂通,并融入其中,处于“无”的状态,尽管他知道天地种种都是“我”的化身,但却置身事外、静观其变,不加干预。他看尽了种种轮回更替,看着世间“我”的幻化和消失,最终复归于大道。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道法自然,“自”是最初、本来,是说:道的模式是宇宙最初、本来的样子啊。道,之所以先天地而生,也正是体现了其是本、是初、是源。当然我也不知道这个宇宙的本源应该取个什么名字合适,所以“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许这句话读起来挺顺,真正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吧。有人根据易经来理解为:人效法坤地的厚德载物,地又效法天的自强不息,如此云云。“我”理解为:“地”是取象比类,代表的是物质一类的“实”,也就是阴“——”;“天”代表的是“虚”,也就是阳“—”。但阴阳本质上是一回事,所以说人、地、天、道,以此类推,都有着相同的模式。
既然人和道有着相同的模式,那么人就不会只是一堆肉了,如果根据阴阳来分的话,这堆肉属于阴,和大地一样是“实”的,那么“阳”在哪儿呢,是不是和“天”一样是“虚”的。所谓“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说明人是由实体和虚体合成的,实体就是这堆肉,虚体是你“看不见却能感知的存在”。
肉身,我们可以称之为“有”,因为相对来说他是实的;虚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相对来说他是虚的。可是天地生成是从无到有,“无”才是根本,才是真源。因此人的肉身反倒成了假体,精神却是真体,这才有了借假修真一说。为了一个虚假的肉身而苟且于世,固然可笑,但摒弃肉身的做法也没有必要,因为两者本质还是要归于一体的。拿一个武功修为的高手来说,完全可以朝着肉体、精神合二为一的方向努力,最终肉体幻化成无形,还虚合道。这就是“无上幻化,借假修真”啊。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简单好呢,还是复杂好?大道衍生“一”,“一”化生万物,蓬蓬勃勃,“一”虽然是母体,但万物兴作、丰富多姿,使宇宙天地不再孤寂。
如果第一句话用人类打比方,就是:一个母亲生了好多孩子,她也不干预孩子们的自由,不占有他们的利益,不以长者身份压制孩子们,孩子们出息了,母亲也没有说是自己的功劳,她不居功,但她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做人做到这一点也算是合于道了。
可是作为“道”来说,可不像人那样富有感情色彩。那么“道衍生万物”的“目的和出发点”又是生么呢?这是天机啊!无论怎样,无情的道却生出有情的众生,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大道这种东西,直白白的说出来会被人误以为故弄玄虚,并嗤之以鼻;再者说本来就无名无状的东西也很难表达,所以古往今来的一些人就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述说,如庄子、老子等。而且先贤窥探宇宙大道大多也是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开始的。
所谓“神物自晦”,似乎好的东西都喜欢敛藏,敛藏的好处就是少而精,效法的是“九九归一”,复归于无,合于道的模式。
人也需要敛藏,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周身内外不可以妄动,外不可以壮力,壮力者伤;内不可扰动心神,扰内者衰。不妄动,不是不能动,动静合宜,仿照的是“道生万物,万物兴作、不加干预”的模式,周身一家,好似宇宙大同,互利互用却相安而不害。“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们的身体现在也像一个国家一样存在纷争,不懂得协作,用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人用手臂的力量只能推倒一张桌子,但是用周身的力量足以放倒一头大象,这还只是肉身的力量。其实五脏六腑皆藏神,由于受到内外的干扰,都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逐渐衰微;四肢百骸,筋肉骨髓,由于意识的衰退和心神的外散,功能丧失殆尽。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气以为和,“道”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争斗交融又可以称作“冲虚”。宇宙间万物在冲虚之中得到“和”。如果把太极图看成平面图,那么阴阳是在转动的;把太极图看成立体的,那么这两条“小鱼”在“水里”是追逐嬉戏的,一会儿我是你,一会儿你是我。
恰恰是阴阳的相冲,才产生了宇宙的原动力,创生了万物,而万物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阴阳相冲产生的原动力是无穷无尽,但奇怪的是:道体是虚无的,不会像蓄电池那样充满,一个是永远也不会枯竭,而一个是永远也不会盛满。这个“有”是无穷无尽的有,而这个“无”又是无边无际的无。“道”就是这么玄妙啊。
如果我们的身体也效仿“道冲”的模式呢?“太极”则会在身体中运转,能量一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理说起来简单,实践的时候又不免感叹:深啊!好像是天地万物的老师。
万物兴作,起初与道的模式一般无二。可是不知什么时候“私”又一次出现导致了纷争,比如人走路时两只脚相互交错向前,这和阴阳鱼追逐的道冲模式一般无二,如果两只脚同时向前踩同一个点,那人还能走路吗?和光同尘、将万物混为一体,不要固执的认为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样就不会有阴阳虚实的道冲之妙了。
我也可以是你,你也可以是我。就比如:你冲过来打我,我实实在在的站在这儿,你也是实实在在的冲过来,那我就可能被击倒了;如果我在瞬间把“我”替换成“你”,把“你”替换成“我”,那被击倒的又是谁?如果意在拳先,身法够快,当然被击倒的肯定是你。
道,是那么深!有时候觉得他深不可测,有时候又觉得他清晰可见,他就是这样若隐若现。神龙见首不见尾,博大而精深。我也不知道他是如何产生的,但我知道他比万象产生之初更早。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果说天地一视同仁,因此把万物当成“草扎狗”,有点说不通,既然一视同仁,为何不把万物当成自身一样来爱护,却当成了“草扎狗”?

天地向道,没有感情,自然不会去彰显它的仁德,万物好像是“可悲的”,被当做是“草扎狗”一样,用完就扔了;圣人向道,不用感情,也不会去彰显它的仁德,百姓好像是“可悲的”,也被当做是“草扎狗”一样,用完就扔了。

事实上,天地无情亦有情,圣人无情亦有情。
因为“草扎狗”是一种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东西,“草扎狗”用来祭天,完事后,它还是“草扎狗”,天没有从中获利,是“草扎狗”一厢情愿,以为自己是牺牲品。对于天地来说,它创生万物只是一种道之机缘,它没有想过去干预,也没有想过从万物中获利,万物对它来说是没什么用的。人们常说“物竞天择”,好像是天在淘汰万物,其实是万物在淘汰自己,“天地”也没办法了,所以“天地”说话了:我不管你们啊,你们总觉得是我在管束和压制你们,那我没办法了,我只好把你们当成“草扎狗”一样,做做样子,但我是不会去碰你么的,“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你们还是好自为之。
至于圣人,他知道“业由自造”,让“草扎狗”去自觉自醒吧。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万物生存的这个大空间,有点像风箱不是吗?风箱的特点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皮橐一吸,里面看上去是空虚的,其实里面装满了气,你压一压,它是不屈的;皮橐一缩,气就发放出来了,这一静一动已经暗合了天地之机。所以宇宙之间虽然是虚空,但一定蕴藏巨大能量,否则宇宙会“屈”,会塌缩的,当然宇宙是可以缩的,而且无穷小和无穷大。伸缩的功能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无穷大有多大,无穷小有多小我们是不知道的。就像科学,再怎么研究你也不可能知道宇宙的边际和最小的元素是什么,这种研究方法是没有头的,还不如守中,知道功能去利用它,又能暗合于道,不偏不倚。
人作为天地一部分,天地有的特点人也有,天地像风箱人也可以;我们自身收集的能量越多就越“不屈”,动用的时候用不完,这就是常说的“厚积薄发”。要做到这一点,你还不能有杂乱的想法和太多的欲望,还得守中,保持清净。

想了想,还是透露一点天机吧。反正看得懂的人也不多,不算泄密,就算送给有缘人吧。
关于人体这个大风箱要怎么操作,这是我的心得:“两肾是水火,腹内是丹炉;肺叶是橐龠,煽风才旺火。”不说了,不说了……

楼主:飘舟神隐2012  时间:2020-05-10 23:35:39
“守中”、“处无”和“冲和”,说到底都要归于同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道”,众生的烦恼、万物的无所适从,皆因为没有找到这种状态,比如:当你走上大街,你会发现世人的表情大多不自然,很是纠结,好像是入了“魔障”一般。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守住你的“中”,恢复你的清净和淡然,当你接近“冲和”状态时,就能体会其中玄妙了。

楼主:飘舟神隐2012

字数:12787

帖子分类:平行宇宙

发表时间:2012-12-15 00:54:00

更新时间:2020-05-10 23:35:39

评论数:61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