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台湾风云 >  名相录

名相录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圣人修治天下,奸人扰乱天下。


我们中国人修治天下, 犹太美国人唯恐天下不乱,无所发战争财,故扰乱天下。

犹太人,实乃大奸大恶之人,必会扰乱天下!!!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文子》中最精彩的一段话:


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

民交让,争处卑,财利争受少,事力争就劳。

日化上而迁善,不知其所以然,治之本也。

利赏而劝善,畏刑而不敢为非. 法令正于上,百姓服于下,治之末也.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另有:


有道以理之,法虽少,足以治;


无道以理之,法虽众,足以乱。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六韬》中的一段很精彩的话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归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这段儿话,或许对我国搞外交的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可指引我们怎么搞对外交往.怎么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呵呵, 怎么让别的国家天下归之?!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群书治要摘自贲卦.周易)

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观察人事伦理道德,推行教化于天下。

在周易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在《周易》贲卦的象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对照这段话, 西洋文明与中华文明,谁文明,谁野蛮? 不就看得很清楚了吗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也哉。 ( 群书治要 摘自周易.豫卦)

90.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卷一 周易)

【注释】顺动: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豫卦坤下震上,坤为顺,震为动。

【白话】天地顺应自然规律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失度,四季轮转没有误差。圣人能够顺应人的天性而动,则刑罚清楚简单,万民服从。豫卦所蕴含的“顺天而动”的义理是多么地深远广大啊!

这段话,说得极有道理!!! 不得不佩服.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治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

若夫中人之伦,则刑礼兼焉。

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

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途,是谓彰化。( 东汉荀悦申鉴)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墨作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卷四十一 淮南子)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周易.观卦》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周易.文言》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大明万历首辅张居正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人 。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神童张居正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同年,张居正做了补府学生。
嘉靖十六年(1537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嘉靖十九年(1540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江陵闲居,潜龙勿用


张居正入选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 [5] 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而这些没有引起明世宗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张居正因病请假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开始游山玩水。在这三年中,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使他发现了新的问题,他在《荆州府题名记》 [9] 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一切不禁使他侧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他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在裕邸期间,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高拱下台后,张居正掌翰林院事。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内阁的新气象

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竿”了。 [11] 入阁以后的张居正正值明王朝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此外,内阁内部的政治斗争日益白热化。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倒台后,徐阶继任首辅。他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宫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楼主:楚天鸿烈  时间:2020-05-11 16:04:22
宾服俺答汗


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致仕。次年(1569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大权。

隆庆四年(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进攻大同,计划称帝。居正闻悉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比吉和乳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情求内附,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鉴于此事非同小可,张居正写信,要崇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子死时遗一小孩即把汉那吉,把汉那吉长大娶妻比吉,后爱上姑母之女三娘子并再娶。然而,身为外祖父的俺答也爱上了三娘子意据为己有。于是祖孙之间为一个小女子心中结怨,演出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

张居正接到报告,再次写信给王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子孙首者,赏万金,爵通侯。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然后,张居正指授方略,要祟古、逢时奏疏皇上纳降。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俺答的骑兵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祟古早在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要挟,俺答终于被迫妥协。居正顺水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汉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叛臣绑送明室。把汉那吉穿着皇上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感动,表示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友好相处。

隆庆五年(1571年),明穆宗在居正等人的力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进行贸易。北部边防的巩固使张居正可以把注意转向国内问题。

楼主:楚天鸿烈

字数:32112

帖子分类:台湾风云

发表时间:2018-10-16 05:59:41

更新时间:2020-05-11 16:04:22

评论数:5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