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诗词比兴 >  竹枝词十一首

竹枝词十一首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诗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诗的生命力终结的阶段,就是彻底的文人趣味和形式主义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诗,几乎完全弃绝了民间趣味,而代之以彻底的文人趣味。在形式上表现为,格式越来越严格,特别强调文人技巧,比如严格讲究平仄规则,酷爱对仗和用典,卖弄学问等等。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当然,不是说讲究这些形式,就一定不能出好诗,真正伟大的诗人还是能驾驭这些形式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只是问题就来了,人的个性,就是人性的模板其实是有限的,人际关系与人生境遇的类型其实也是有限的,并不是私密化极端化的个人体验就能够动人,能普遍打动读者的,永远是在诗中表达众情,而不是一味追求文人趣味的个性。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乐府和民歌的特征,就在于表达众情。出自民间无名氏的原创民歌乐府和文人仿写的民歌乐府的差别在于。一个是直接抒情,一个是拟情代言。

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文人仿写而较为雅化的民歌,就是拟情代言,拟众人之情,代他人之言。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他人发言:诗的终极阶段,是诗的生命力再生再更新的阶段,如同新陈代谢,生命不息更新不止,杠上还可开花彻底的文人趣味有形式主义的一面,但趣味也需要内容去支撑,世界无限大,可以无限挖掘。对吗?[抱拳]
========================
理论上是这样,但人性与际遇的有效组合其实是有限的,而且各种各样的诗写到了最后都会归接到某一种特定的类型诗里去。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其实,民歌、乐府与文人诗的三大类,其高质量的分布有五个峰值。

其一是原生态的民歌,其特点是纯粹的民间趣味,毫无文人气息。这样的民歌其实创作或者仿作起来难度极高,写好的概率跟中彩票一样。

其二是,民歌与乐府的结合部,那就是经过文人雅化或者仿写的民歌,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这一类。

其三是纯粹的乐府,就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乐府诗,借鉴了民歌的形式,但显得相当精美。

其四是乐府诗和文人诗的结合部,这个结合部已经没有了民歌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文人诗特征,但又不是纯粹的写文人个性

最后一个,就是纯粹的文人诗,是纯粹的文人个性和文人趣味,要写好,其难度其实是最大的。

这五个峰值,暂时不举例了。以后再说,上半节唠嗑结束,休息五分钟,下半节对比刘禹锡和我的竹枝词各自的优劣得失。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回答他人:乐府与民歌的区别在于文学趣味,不在于作者的单位编制。

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历代对其评价极高,所谓奔轶绝尘,不可追也。这句话从目下无尘孤高自许的苏东坡嘴里说出来,尤其显得更加高不可及。

竹枝词十一首写作手法,其实并不复杂,但是这十一首各自个性的表达以及总体风调的成功把握,确实是文人创作民歌的典范。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看人挑担不觉沉,竹枝词初看起来好写,不拘平仄,自由得很,但是等到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就知道其难度了。

我对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一贯极为看重,有心按照这一组竹枝词写作的念头起了两次,第一次是去某地调研,想起来写一组类似竹枝词的带有民歌趣味的诗作。诗作如下:

泸溪行采风十一首(写于2017年初冬)

涉江楼
屈子茕茕立汀洲,望断楚天系国忧。沅水昼夜向北逝,至今带去几许愁?

辛女岩
山花荣谢春复秋,悲思漫山永难休。恨压江干千尺壁,泪溢江波万古流。

古驿道
通政和民致太康,百族兆庶沐恩光。商队熙熙走龙马,王道坦坦迎凤凰。

浦市码头
帆樯云涌下沅江,财货山积汇武昌。金银满载驾黄鹤,相约仙姬上苏杭。

浦市商妇
好水养出好颜色,好铁产在武溪侧。夫君买卖早日回,贩铁毋须到常德。

浦市老街
麻石老街多毁伤,曲巷故宅久深藏。前代豪奢随风散,两三遊客问短长。

辰河高腔
细描粉墨缓登台,墟场围坐一排排。世间哀乐言不尽,尽入高腔唱起来。

祭盘瓠节
且拜且歌且跳香,盘祖降福佑家邦。拦门敬酒莫怕醉,乘醉共舞又何妨?

苗族鼓舞
红绸翻飞笑眼开,苗寨少女好身材。声声手敲双面鼓,只只脚踏挑花鞋。

山歌对唱
层层码菜浸酸坛,时时盼郎保平安。赶山切记拣熟路,行船切记避险滩。

阿姣情意暖腹中,心更要强气更雄。敢挽硬弓射猛虎,敢衔利刃捉恶龙。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这一组泸溪行十一首,虽然不拘平仄,也有地方特色和民间趣味,但写出来不能算是竹枝词,当然,其中有一首最接近竹枝词的风调,大家说说是哪一首?

第二次,就是现在的这一组竹枝词十一首了,完全是按照竹枝词的格式写的,而且最后两首跟刘禹锡的原作格式一样,严格遵循了文人七绝的平仄规则。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自己第二次创作的十一首竹枝词,从手法上来看,就是文人仿写民歌,就是在拟情代言,就是在根据间接经验来进行闭门造车,最终能够以假乱真,以虚驭实,无中生有,这就是文艺创作的特殊魅力。

从内容上来看,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真实的心理活动,而且雅化程度恰到好处,没有过度雅化凸现了文人趣味或者造成歧义的问题。

从态度上来看,虽然除了叠词和有意重复,民歌的联章体不需要刻意避免重字,但能够尽量避免重字,这总是在文艺上精益求精的表现,这个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刘禹锡的竹枝词第四首和第八首,文人趣味稍强了点,第四首最后两句还有些歧义,与整体风调不大协调。最后一首的最后一句,又不可解。

对比一下我的十一首,这些问题一个都没有,所以有人说咱的功力到了刘禹锡的八成,完全成立,说得更高也没问题,因为我的态度更认真。但我这十一首的问题也有。从综合文艺表现力来看,刘禹锡的竹枝词一百分,我这个只能打六七十分,差距出在哪里?大家可以踊跃发言。记住问题不在字句本身,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字句本身半点问题都没有。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你们啊!就会恶搞!评价诗作,要看总体效果。而不是只看字句。泸溪行十一首中哪一首最接近竹枝词大家还有别的答案吗?

我的竹枝词十一首完全按照了刘禹锡的格式,字句也没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当然就是(原稿的)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咯。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竹枝词十一首的前三首,还是有地域特色,当然也是在向刘禹锡致敬,可以算夔州一带的地形和气候,但(原稿)后面的八首,完全看不出地域特色了,凡是有那些植物和风景的地方都可以合上去。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当然,可以取巧糊弄过去,比如把山头改为巴山,河川改为蜀川,塘啊湖啊改为夔州一带的具体地名,但这样没有必要。

我是对刘禹锡有崇敬之情,对什么巴山蜀水没有这种感情。竹枝词以后可以再写一到两轮,这些缺点,以后注意弥补就是了。

竹枝词,不仅仅是雅化的民歌,不仅仅要描写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而且必须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就是总结。今天唠嗑完毕。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这是以前在某微信群的唠嗑,后来还是决定,既然要向刘禹锡的竹枝词致敬,那就好人好事做到底,尽量在十一首竹枝词中把巴蜀地名都放进去,以凸现地方特色,而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把地名镶嵌入诗作以后,诗序略作调整,诗作中的字句也略加调整,以求更加圆融顺畅的表达效果。总的来说,加强巴蜀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十一首最终版本比自己的原稿更加完美了。跟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相比,在表现民俗活动方面还是不如。但是,情节安排紧凑而合乎情理,心理活动描写真实生动,突出了男女情爱和女性心理特色。文学成就还是相当不错的。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从33楼的两张图片来看,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不避重字,不避重复的句式,有些过分。比如第六首和第七首的第四句,长恨人心不如水, 懊恼人心不如石。人心不如四个字再好,也不能用两次,尤其是都用在第四句而且还在相同的位置上。第五首和第六首最后一句都用来字作为韵脚结尾。虽说民歌不用讲究太多,但是这些总是白璧微瑕,能清除干净最好。

再看我的竹枝词十一首,除了有意使用的叠字,作为特殊修辞格式而可以重复的不可、花开花谢,巴山巴池,知未知,作为中心意象和人称的春,侬,郎,就只有万和三各重复了一次。当然,并不是尽量避免重字,创作水平就一定高,但创作态度一定好。因为今人样样不如古人,缺乏古人的语言环境、诗性思维以及传统生活方式,唯一能有把握超越古人的就是自己的创作态度。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针对我的竹枝词十一首,某人说了,“上面所见竹枝词十一首不是现代人写的。仿佛古代私塾生戏笔。未见半点现代生活气息,久坐象牙塔,不知当世情状。”今天就在这里公开反驳这类老学究的官腔。

这类老学究,开口生活,闭口生活,就是支支吾吾不出什么叫生活。男女爱情就不是生活吗?还现代,为什么要现代?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里有什么现代?从古到今,欣赏刘禹锡竹枝词的读者都是被现代生活气息感动了吗?刘禹锡创作竹枝词,本身就是拟情代言,跟他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和真实心理活动有一毛钱关系吗?刘禹锡的竹枝词里还有用女性口吻和心理写出来的诗作,这算是古代私塾生戏笔吗?

今人创作竹枝词,不仅是拟情代言,而且是拟古作旧,为的就是与古人神交同游,表达古今之通情和万人之众情。任何文学作品,有情方能动人,情这个东西,无所谓新旧,常有而常新,古今中外之人都能被打动,这就是共同的人性模板。人生的际遇,爱恨情仇,阴晴圆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从古至今就只有那么些组合,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能不能打动读者,就看作者的表达技巧,而不在于什么现代气息。如果现代气息就能动人,就能出好作品,把什么CPU,电子表,微信抖音加QQ都写进诗里,读者就会被感动吗?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关于竹枝词的话题唠嗑完毕,为了弥补昨晚的延误,下面放送某群关于诗格的唠嗑记录。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五律 雜詩八首

青玉能為案,黃金更作臺。道逢千騎出,門為五侯開。
相競雲霄志,自誇廊廟材。誰知魯原憲,無語臥蒿萊。

燈火逼雲霓,城中不可棲。高門為誰設,歧路使人迷。
遍地有絲竹,多年無鼓鼙。中宵雖欲舞,何處可聞雞。

四季易翻手,一生難展眉。簷間鴉自語,門外犬相欺。
榮辱何須問,神仙未可期。 近來腰漸瘦,豈止為輕離。

憔悴如枯樹,飄颻似轉蓬。庾塵無處避,范釜有時空。
橋上逢騷客,溪邊識釣翁。還須理雙楫,身寄五湖中。

誰言天地寬,寂寞莫憑欄。海色侵漁市,山形作馬鞍。
平林猶積翠,飛閣欲流丹。踥蹀出門去,便知行路難。

十里少相識,一筇多獨行。山高青靄薄,水淺碧漪輕。
舞蝶身如夢,啼鵑意不平。徘徊竹林下,濁酒與誰傾。

鬢邊黏亂絮,衣上著驚沙。門有高人榻,路無長者車。
嘉賓滿梁苑,少婦屬盧家。君看青門外,邵平猶種瓜。

瑤琴已弦斷,綵筆欲塵封。寧踐雪中履,休聽飯後鐘。
此生難躍馬,何處可屠龍。坐對東流水,年年秋又冬。

这一组五律的问题是,时见合掌,整体呈现出乐府诗而不是正宗五律的风调,尤其是以第一首第一联最为明显。

虽说五律出于五古,跟乐府诗的早期源流有一定的渊源,但五律成型后,在写作风格上,还是要尽量与典型的乐府诗区别开为好。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五律,五言古体与五言乐府,一不小心就容易风格混同,当然问题也不算太大。那么大家看看七律。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这两首七律,前一首就是乐府调,后一首就是歌行调。虽然历代对这两首七律评价极高,但总而言之,不是七律正宗,也不足以取法。尤其是黄鹤楼这种风格,李白模仿了两首凤凰台和鹦鹉洲,都不算佳作,其后再有人模仿,就等于是东施效颦了。

乐府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基本上有个故事模板在其中,全诗有情节推进、细节真实和对话设计的感觉。而歌行调呢,那就是一气流转,自然流利的整体感觉。黄鹤楼这首,原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后来改为黄鹤,大家说说,这样改有什么好处?
楼主:李寒秋  时间:2020-06-10 08:25:29
黄鹤楼前四句,本来就是想避开正经七律中,对仗过分严格以至于死板的弱点。但是,如果第一联中白云对黄鹤,第二联中又黄鹤对白云,这样的两两相对,反而觉得更加笨拙。干脆用三个黄鹤对一个白云,这样有一种特有的不对称的倾斜美,字句的流动感就是这样出来的。

楼主:李寒秋

字数:11734

帖子分类:诗词比兴

发表时间:2019-12-29 17:31:32

更新时间:2020-06-10 08:25:29

评论数:1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