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长篇解密小说连载《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官媒有报道)

长篇解密小说连载《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官媒有报道)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写在前面:

我们从小被告知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他写了前八十回。但深读《红楼梦》后发现书中隐含了大量伏笔、暗语、谐音,隐藏了很多历史,看懂“弦外之音”才能发现隐藏其中的秘密,从而弄懂《红楼梦》作者的真实身份。
本小说有两条主线:

1)姐弟俩玩《红楼探秘》的VR游戏,经过层层推理分析,最终发现作者是谁,并发现他写作背后的感人故事。

从初初开始怀疑,到最终确定,中间颇有曲折,前8章找到的疑似作者都各有可能的理由,也都各有推翻的理由。


2)疫情中的一家子,口罩是那条线,从最初的缺口罩,闺蜜从美国援助,舅舅办口罩厂,最终美国爆发,从中国给闺蜜邮寄口罩,中国成口罩出口大国,小口罩厂从印钞机变成绞肉机的过程。

从小小一家人的经历也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但故事是积极的,向善的,里面的日期、笑话、电影也都有含义。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有三大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无完本。”到底红楼有没有完结?作者到底是谁?看了《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你就会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可以重新回味这部世界名著。

本小说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小说,让更多的人喜爱《红楼梦》,特别是年轻一代。

主人公:若荷: 在美国留学的学CS的才女 弟弟:人称小柯南的初三学生
老爸:历史知识丰富的生物老师 老妈:缂丝出口公司的设计师、红学爱好者
焦炬:游戏公司产品经理 牛顿:游戏赞助商,爷爷拥有一家画室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写作时间始于2020年的2月,因而我们的故事也从那时开始。

*******

圣诞前夜,圣彼得堡涅瓦河边一栋古老的建筑“俄罗斯东方研究所”被人非法闯入。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博物馆“也被不明身份的人闯入。据说两边警方都介入了调查,但似乎并没有丢失任何物品,而新年在即,因而也都不了了之,更没有人把两者相关起来。

一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国,在美国留学的徐若荷因事被滞留在了苏州老家,一时无法返校。

正在准备中考的弟弟若岑这天突然很神秘地告诉她,最近出了一款火爆游戏“红楼探秘”,是一款与《红楼梦》小说相关的解密游戏,最高奖金数额达一百万元。巨额的奖金让弟弟在描述的时候眼神都是亮亮的。

若荷喜欢《红楼梦》,这是她在Kindle里面下载的唯一一本小说,可见其喜爱程度。《红楼梦》书中很多人名地名寓意双关,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些让她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

按弟弟的话说,他小柯南的实力加上姐姐的红学知识去冲击一下这个奖金也是有可能的,反正她现在宅在家里比较空闲。

“你现在哪还有时间玩游戏?当心老妈修理你哦。”若荷眼睛盯着电脑,双手继续敲着键盘,“要不,再给你设计一个程序陪你玩?”

两年前若荷曾用Machine Learning帮弟弟设计了一个软件来玩一款开放式虚拟游戏“梦话大唐”,那是一款以唐诗为元素的解密游戏。

弟弟犹豫了一会,说,“再设计一个嘛好是好,但你编程得花时间,还要训练它,等你搞完了,奖金早被人拿了。而且我也不是纯粹玩啊,你看我们课本还有讲《红楼梦》的。”

的确,现在的课本把《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诗的片段放进去了,若荷一直觉得“传诗”一定也是作者写这本小说的目的之一。

看到若荷有点兴趣,弟弟赶紧拿出一个VR眼镜说:

“你看,它配备的设备绝对是你见过最高级的,你只要玩一下就会喜欢的。你先体验一下嘛。”

他小心帮姐姐戴好眼镜,又解释道:

“这个游戏有两个模式,这里第一个进去就是小说发生的故事,你可以随意选择其中某个人物或只是作为游客,选择章回,就可以身临其境到那一回的虚拟仿真空间,比3D电影还过瘾呢。这里有很多地方会留下关卡或问题需要解答,游戏会针对你的回答给出反馈并加分,但也有可能扣分的。”

开启后,若荷还是有点小小意外,这个比她玩过的沙盒密室逃脱游戏还要真实,里面人物、亭台楼阁真真切切。

在游戏第一回有一些简单的关卡是要找出书中带谐音的名字。

这个若荷以前就知悉,于是很内行地说:“哦,这个我会。作者在给人物取名时往往赋予了含义,譬如:

这个甄士隐就是把‘真事隐’去;她女儿英莲就是‘应怜’;贾雨村就是‘假语村’,一堆假话,他是胡州人氏就是‘胡诌’。后来抱英莲去看花灯的霍启就是‘祸起’,英莲因为他不小心就被拐子抢去了。后面章节有写到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就是‘原应叹息’。”

弟弟一看姐姐随随便便就解答了这么多,高兴地说:“哇,原来如此,名字都有奥妙,我就说嘛,我们肯定是强强联合。”

看弟弟开心,若荷也禁不住乐了,说:“好吧,那你再跟我解释解释第二个模式。”

弟弟赶紧解释说:“第二个模式那里现在暂时没有故事情节,需要我们提供证据线索去求证作者是谁,游戏会根据你提供的资料去还原当时的写作背景。你还可以去实地考证,据说这个更能加分。最后,提供合理证据,寻得正确作者的获得奖金。”

看到若荷没有强烈反应,弟弟迟疑道:“难道你没有一点惊讶吗?他说要找到正确作者,也就是他们可能认为曹雪芹不是真正的作者。”

“这不是游戏吗?又不是真的。”

“不,这里要提供的都得是真实的证据。游戏方说了,所有的奥秘你要自己去找,小说中或现实中,但必须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弟弟强调着“真实可靠”。

“你看,我已经做了一些功课啦。这个游戏还有一个绝妙功能就是搜索功能,自带搜索引擎的游戏你以前没有碰到过吧?”

对学CS专业的若荷来说,做一个好的搜索引擎确是一项挑战。但是象他这个游戏,可以不需要考虑网格爬虫的问题,以开源搜索框架Solr开始,这牵涉到算法。。。。。。

看到若荷思路飘远了,弟弟赶紧扯扯她,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显示给她看。

1、富察明义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写的《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前有一小引,小引云: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2、爱新觉罗·永忠(1768年)赋诗吊曹雪芹《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其中第一首绝句:“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3、袁枚在《随园诗话》早期版本中说: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后来到了1788年再出版的16卷中,删去了“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增加了“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若荷瞄了一眼,然后说,“袁枚当年购买了随园,吸引了很多女弟子在那聚集吟唱和诗,把随园和《红楼梦》、大观园挂钩,当然是他乐意的,所以他这个话要打上问号。”

“是的,你先读完,”弟弟把她的脑袋偏向iPad,说:“他后来更正啦,说相隔已百年。所以这不是很奇怪吗?曹雪芹据说是1715年-1763年间人,袁枚1716年-1797年,按说是同时代人啊。相隔百年,那差不多得在1700年之前呀。”

“哦,有道理哦。”

看到若荷点头认可,弟弟赶紧继续道:

“第二位的爱新觉罗·永忠在他的诗中已经承认他并不认识曹雪芹:可恨同时不相识。但他认为是同时代人。而第一位的富察明义,年前我好不容易在图书馆找到了他的诗集《绿烟琐窗集》”。

若荷翻了一下弟弟递给她的书,是1955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发行的一个版本,里面收录了富察明义写的《题红楼梦》二十首。

“我找到了那句小引,你看,但它并不是正文里的。我把图片资料上传到了游戏中,发现游戏积分一下增加了不少,。但这个引文不是正文,无法考证它的真实性,所以不能排除会不会是后人加的。”

弟弟用手划着iPad,继续说,“其他还有几条史料,提到《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但总结下来,说他写了《红楼梦》的人都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之间认识或有交往。”

“然后,我接着查了认识曹雪芹的有谁?”弟弟把查到的资料给姐姐:

认识曹雪芹的人有郭氏兄弟,应该是曹雪芹的好友,名叫郭敏、郭诚。据说他给敦氏兄弟的诗“满径蓬篙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来描述他的生活情况。

曹雪芹去世后,郭诚写了一首哀悼诗《挽曹雪芹》,这首诗也是民国时人们把曹雪芹定位为作者的主要证据之一: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声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难返,新妇飘零目岂暝?
牛鬼遗文悲李贺,路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垌。

“但能不能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呢?

没有!

只有在郭诚去世后出版的他的诗集《四松堂集》的一个贴笺,贴笺上写道: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可惜贴笺也不是正文。”

若荷接道:“这句‘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就有问题。曹寅死于1712年,若按目前网上说的,曹雪芹出生在1715年,是在曹寅死后,怎么可能‘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总之,总有一方是错的。”

“啊没错啦。我先是怀疑这个‘贴笺’是后来用另纸补上去的‘补文’,不是作者原文。如果这样分析,那这一条也不能作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证据。

所以,总结来说,我查到的结果,认识叫曹雪芹的人不知道他写了《红楼梦》,说他写了《红楼梦》的人都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之间认识或有交往。

然后我查了曹雪芹有没有其他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没有,一个都没有,这个有点奇怪。”

“没有其他作品倒不能作为他就不是作者的证据,孤篇压倒全篇呢,就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若荷笑道。

不过弟弟有板有眼的一通分析,让若荷刮目相看,不愧人称小柯南,1000集的《柯南》不是白看的。

“如果证实不了曹雪芹是作者,那是不是可以找找他不是作者的证据?对了,曹寅是历史上真实可考的人物,可以查一下曹家宗谱和他本人啊。”她提醒弟弟。

“啊,我也这么做了。”弟弟高兴地申明,“我查到的结果是宗谱上根本没有曹雪芹这个人,另外再查曹寅,发现他居然还有一个号叫雪樵,清初有个诗人陈维崧有诗《满江红.送叶桐初还东阿即次其与曹雪樵倡和原韵》,其中雪樵就是曹寅的一个号。陈维崧也是明末清初的一大人物,他的文字应该可靠。

如果曹雪芹真是曹寅后代,古人都讲究避讳的,是不是?但,会不会曹雪芹就是曹寅呢?”

“不对,抄家之事发生在曹寅死后,除非小说写的并不是如网上所说是他的家事。那不是家事难道是国事?”若荷开始好奇。

“这些是我目前查到的资料,游戏方提示也可以在故事中查线索。但我都没看完小说,游戏故事也只看了一部分,不知道从哪里找起。”

小家伙分析得还蛮有道理,以前从来没有往这方面去怀疑过作者。

但若荷记得小说第一回就有: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目,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从作者自己的描述看,似乎曹雪芹并不是原始作者。

夜已深。不过今天至少有了一点眉目,若荷答应从故事中去找找线索,明天再讨论。

若荷继续戴着VR眼镜,不得不承认,这个游戏确实制作精良,里面人物装扮、戏曲表演都依了小说做了真实还原。

另外她也感慨《红楼梦》小说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剧本,里面各类人物对话、眼神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到了惊人的地步。

她发现每一回的结束有一个“带着脑子看书”的环节,其中有些附加关卡。譬如:

「绛珠怎么解?这里说绛珠仙子是去还泪的,感恩神瑛的灌溉之情。但是后面怎么都是宝玉在小心陪不是,看着象是宝玉欠黛玉的?第一个解开这个迷底的十倍加分。」

哇,什么情况?这么神奇的提问方式和特殊的着眼点一下把她的兴趣提起来了。

看到贾雨村跟冷子兴聊天提到林黛玉对于敏字每次都少写几笔,就是避她妈妈贾敏的讳。她突然想到了一条线索:

书中第二十六回中有一个对“寅”字的片段:

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如果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如何敢把长辈姓名和春宫黄色笑话并提?

但如果他不是曹寅的后代或曹寅本人,那么他又是谁?曹雪芹是其真名吗?

*****

本章红楼要点:
1)认识叫曹雪芹的人不知道他写了《红楼梦》,说他写了《红楼梦》的人都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之间认识或有交往。

2)曹家宗谱中,都只有曹天佑而无曹雪芹。

3)曹寅,发现他居然还有一个号叫雪樵,而古人是讲究避讳的。

然后,记住薛潘的这个笑话,作者写这个不是随意的,这里埋藏这一个秘密。

作者按:记住薛潘的这个笑话,作者写这个不是随意的,这里埋藏着一个秘密。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谢谢顶帖的朋友!)

第二章 红楼梦的前身石头记

次日清晨醒来,还没睁眼,若荷就闻到了一股葱油煎包的香气。

自从疫情开始,老妈就变着法子做各种面食,馒头包子发糕面包,手艺越来越好,早餐也成了若荷所期待的。

出到客厅,看到老妈在督促弟弟用温水漱喉咙,这大概是个技术活,弟弟总是掌握不了要领,仰着脖子一不小心就直接把水咽了。一旁的猫咪“西西”着急地在脚边打转转,比谁都忙。

老妈是中医的坚定拥护者,拍打拉筋艾灸样样都学,她觉得这些不用多少成本也不会有副作用,试试都无妨。

这几天她还在研究中药药方,看看有什么配方可以预防病毒。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疯抢双黄莲,好在她还比较理智,没有跑药店人群堆里去抢而徒增风险。

老妈一边刷着微信,一边自言自语着:“这个方子不行,怎么能加麻黄,这可是‘虎狼之药’,阴虚的人不能用吧。”

老爸忍不住说道:“你可不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们喝,是药三分毒。”老爸是中学的生物老师,相信西医,但倒不排斥中医。

“怎么是乱七八糟呢,我这是从《红楼梦》学的。”

听到《红楼梦》,姐弟俩对视一眼,对哦,忘了家里还有个高手。

弟弟给姐姐使眼色,若荷问:“老妈,你觉得《红楼梦》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

老妈抬起头来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是个千古谜题了,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不过要研究《红楼梦》,最好看看《石头记》,你等等。”老妈回身去了书房柜里拿来一本书,说:

“这是《红楼梦》早期抄本之一,里面有一位脂砚斋的评论,可以帮助了解《红楼梦》的背景。”

只见书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竖排印刷,书已经翻得很旧。

弟弟惊讶地问:“这是原版吗?”

“是原版的话我们就发达了。”老妈笑道,“这书的原版现在存在上海博物馆,是民国时胡适重金购得才重见于世的,不过可惜只有16回。”

“民国才出现,怎么知道这不是假的?” 怀疑一切的弟弟问。

“不是只有这一个版本,其他有脂评的还有好多,这个叫《甲戌本》,就是因为是在甲戌年评的,另外还有其他年代评的,而且评论的除了这个脂砚斋,还有其他一堆人,如果是假的,编造这么多干嘛?” 老妈以她自己的理论解释。

一旁老爸插嘴:“《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吗?高鹗补写了后四十回。”

老爸一边还在手机上搜索着,“你看这里还有他的生平故事,诺,还有小传,说《红楼梦》是根据他曹家被抄的家事所写,说他是曹寅的孙子,祖上是满洲包衣,说曹寅是清朝的江宁织造,是皇商。。。”

老妈打断他,“《红楼梦》的作者一直到一百年前,胡适先生经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考证得出是曹雪芹,并非一直都是的,最早的程伟元版本《红楼梦》序言都是这么说的:《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但显然老妈没有心思跟他们再深入讨论《红楼梦》,她担忧着这几天的菜去哪里买,口罩就快没有了,女儿怎么样才能顺利返校,中药材料还能不能买到?

这一切都让她很焦虑。

若荷原本要参加二月中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他的导师因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获得了一个奖项,若荷是他团队中唯一一个本科生。

现在会议被取消了,老妈就很后悔没有让女儿在第一时间飞回美国。她同学小梅在得到消息的时候立刻起身赶往上海,在高铁上刷到了夏威夷转机的机票,在禁止入境的最后一刻踏上了美国国土。

若荷倒并不担心学业,她的学分已经够她毕业,实在不行,就gap一个quarter,到时春假结束时回到学校,能参加今年毕业典礼就行。

弟弟拿了《石头记》如获至宝,回房间,姐弟俩先分享昨晚的成果。

根据“寅”字的避讳,弟弟又搜索到了其他几处:

第十四回:那凤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在家中歇宿一夜,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

第七十回:天文生回说:“……明日寅时入殓大吉。”

看来曹雪芹并不避讳他“爷爷”的寅字。

老妈说《石头记》能找到一些线索,但先得搞清楚《石头记》和《红楼梦》的渊源。

两人立刻分头搜索。

原来《红楼梦》现存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部分版本。

另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等评语的脂评系统,目前发现的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戚序本等等,看得脑袋都晕了。

而且这些版本的出世时间并不是在清朝,而是都在民国时期或更后面。

这些脂评本是否真实?否则为何到一百多年后的民国才面世?

弟弟叹一口气:“曹雪芹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一个脂砚斋。”

但首先得考证这些脂评本的真实性。脂砚斋是否真有其人?若有,又是谁?

找到脂砚斋或许能帮助确认作者是谁。

这么多本子里其中《戚序本》是最早被发现的,1911年的时候,“有正”书店老板狄葆贤对其进行照相石印,题《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这是第一种正式印刷出版的有脂评本系统的《红楼梦》。

这个版本至少是在胡适先生等红学专家把曹雪芹定为作者之前就有了。按时间来看,手头的《甲戌本》的成书时间应该是最早的,若是曹雪芹的年代,那么应该是1754年。

但甲戌本的原本是一九二七年才出现在上海,若荷查到此本后藏于美国康奈尔大学,2005年7月由上海博物馆购回国内。

这个复印本上看到有名为“铨福”的人写了六则题记,钤“刘铨福子重印”,还钤有“髣眉”一印。
刘铨福是何人?还好,此人并非默默无闻小辈。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人,多藏书籍文物,能诗画,爱交友。

清朝总督张之洞还夸过他“家世好古,多义通人”,而髣眉是他妾。

网上能查到他很多史料,现存他的书柬、扇页上多留有印鉴,若能与石头记上印鉴对照就可以考证它是否真迹。可惜老妈给的印刷本里虽是原本直接印刷的,但有印章那一页已是非常模糊。

现在姐弟俩慢慢摸索出来此游戏得分高的方法,就是提供网络上不能查到的资料。在提供了《甲戌本》的扫描后,分数又有了明显的增加。

最好能找到其他版本。网上能搜到己卯本、庚辰本的内容,这两个版本也是民国发现的。

但找不到《列藏本》,弟弟查到《列藏本》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据说是1832年由曾到过中国的俄国传教士带回国。

如果真是1832年带回去的,那么脂评本是民国时造假这一说法就不成立。但是怎么样才能看到这个版本?

若荷想到了自己的导师,这位计算机图形学的领军人物是个俄罗斯人,曾在圣彼得堡住过20年。是否有可能凭他的身份借阅一些资料,或看到电子版本也行。

于是给导师写了长长的邮件,谈到了《红楼梦》,谈到了现在在玩的这个游戏,另外讲了她认为这个游戏应用到的一些新技术,还有她对开发这个游戏的公司产生的好奇。她觉得随着更深入的玩,游戏可能会给她更多的惊喜。

**本章红楼要点:

《石头记》是《红楼梦》早期抄本,有很多版本,如甲戌本、列藏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里面有脂砚斋和其他人对小说的点评。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三章 口罩是当前头等大事

这天一大早,若荷还在梦中就被老妈叫醒,老爸老妈正争论她要不要想办法回校的问题。

老妈特认真地跟她说:“我打听到一个消息了,有人辗转第三国待14天再飞去美国,你不是有日本签吗,我觉得你可以先去日本,在赵阿姨家待足时间再飞也是一个办法。”

“我不同意,”平时都顺着老妈的老爸反对道,“现在亚洲国家都出现了感染,数据又都是滞后的,日本又刚出了一个公主号,如果到时日本也爆发了怎么办,路上太危险,不行不行。”

若荷还在睡眼朦胧中,听爸妈在一旁各执己见,赶紧申明她联系过教授了,等他回复。然后又扯开话题,“我纽约的同学帮我们买到了100个口罩,正想办法快递过来。还有,我高中同学昨晚告诉我平安药店通知2天后会到一批口罩。”

口罩问题也是当前家里头等大事,没有口罩寸步难行。

果真,老妈一听,眉头都松下来了,“啊呀太好了,要好好谢谢你同学。现在家里只剩3个口罩了,其中一个还是你爸昨天下楼取快递用过的。我们得做多手准备,药店的也去买怎么样?”

“当然,听你的,我一定早早去排队。”老爸赶紧表态支持。

目前老爸承担了外出的主要任务,若荷几次要求让她去,但爸妈一致的不同意,理由是,她不熟悉超市的情况,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待在密闭的空间,老爸久经考验,可以迅速完成任务。

如果两个人去,就又浪费一个出门指标,现在每周每户出门次数有限。

而老爸出行现在也只能靠单车,小区外的十字路口的红灯不知是坏了还是故意坏了,几次三番地红灯常亮,已经有人中招,12分两个来回就被扣完了。

家里唯一没有受疫情影响的是弟弟,他对不用去学校上课或上网课充满了期待,这当真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目前唯一让他操心的是曹雪芹。

他把姐姐拉到自己房间,原本墙上贴满的各种动漫纸画已经全部被收起来了,一个白板中间画了个圈,圈内写着曹雪芹,周围列着是他的正反理由,右边一个圈是个问号,问号周围也有一些问题作放射状,什么年代,地点、能力等等,还有脂砚斋是谁,就象电影里面警探破案的那种架势。

若荷不禁笑了,她上去把地点圈了一下,说:“新一神探,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红楼梦到底发生在哪个地方吧?可能可以帮助猜测到作者。”

“好啊,我这两天也玩了几个回目了,但我还是没搞清楚在哪里?”弟弟满脸高兴。

“小说第一回就说: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但第一回就明确写了苏州,另外还有两个更细的地方你有没有注意到?”看到弟弟摇头,若荷继续道,

“你看第一回: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里提到了阊门,后面还提到了虎丘,是后面薛宝钗的哥哥薛潘特意从那里买了土特产送给林黛玉。

但后来林黛玉去了贾府,故事的主要场景到底在哪里就很模糊了,贾府到底在南京还是京城北京呢?

从小说看,似乎是在南京,因为十二钗都是金陵的,连他们家请的撑船的船娘都是苏州来的。

但又像是在京城,因为说宝钗进京待选然后住到了贾府,后面宝玉挨打,贾母生气说要带宝玉回南京。

我觉得作者从我们苏州阊门开始写,一定是这个地方对他有深刻的意义。

也许他是苏州长大的?或者他的爱人来自苏州?或者他们相遇在苏州?”

若荷一边说着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弟弟则不停地在一旁做笔记。

“林黛玉是苏州人,甄英莲(后来被改名香菱)是苏州人,妙玉也是。

林黛玉是女主,英莲是第一个出现的女子,妙玉是十二钗中仅有的除宝黛之外名字中有玉字的,这么重要的三个人都来自于苏州,苏州这个地方对于作者来说一定意义重大。我们得把这个作为线索。”若荷关照道。

“哦对了,游戏里面不是会有一些提问吗?”弟弟突然想到什么,“有个问题就是关于地名的,但它问的不是苏州,而是扬州。因为《红楼梦》回目里面出现的唯一一个地名是扬州,而且还出现了两次。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游戏提出的问题是:为何这么突出扬州?”

“林黛玉后来随父亲去了扬州,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吗?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后面还有哪些提问?看看有没有关联性?”若荷疑惑道。

“哦,接着下一个问题:为何多次提到‘末世’?什么是‘末世’?”

“你这个游戏真奇怪,这样提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倒是提得很好,这也是我以前纳闷过的。光是前五回,‘末世’一词出现的频率就非常高。”若荷也一头雾水。

两人一起看《甲戍本》上写的:

「第一回: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本脂批:又写一末世男子。〗

第二回: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甲戌本脂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甲戌本脂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后文冷子兴说贾敬“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处,〖甲戌本脂批:亦是大族末世常有之事。叹叹!〗

第五回: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里明确说了,贾雨村、王熙凤、贾探春都生于末世。这个脂砚斋也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读者这是末世,再加上第一回石头上的故事一开端就是:当日地陷东南。一种天塌的感觉。

若荷分析:“书中这么多人都出生在末世,这个不像是在说家事。”

“是,我也搜了这个词。末世,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毁灭性的天灾,瘟疫或是战争之类令人类文明一息之间毁灭或即将毁灭,导至人类生存出现严重的考验,社会生产大退步,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或是生存资源短缺而造成的人类生存的困境。”弟弟答,“但我觉得这样回答可能拿不了分数”。

若荷笑了:“你的目的倒明确的很。哦,是了,书中有个曲子叫《飞鸟各投林》,我觉得可以对应这个词: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以前看这一段,就觉得像是在说世界动荡导致很多家庭兴衰灭绝的悲惨情景,不单指一家人。”

正说着,老妈推门进来,说:“怎么叫了几遍吃饭都没回应啊。”

发现两个人在讨论《红楼梦》,就问若荷:“你这个学期修了《红楼梦》的文学课?你们学校也开这样的课?”老妈这脑路真是转得超常的。

若荷忍住笑解释说这是她在玩的游戏,对学习有帮助的。

老妈对弟弟玩游戏是严格禁止的,但对已上大学的姐姐却是网开一面。

弟弟在一旁表情奇怪地忍着笑。他知道,姐姐早已暗地里是个各路游戏高手。不过为了不影响学习,她曾设计了各种程序,连最简单的跳跳棋,为了争那个第一,她也搞了个软件来玩,秒杀其他玩家,弟弟说她这是作弊行为。

*******



本章红楼要点:

1)《红楼梦》说发生地无法考据,但第一回就提到了真实的地方:苏州(提到了阊门、虎丘)。书中林黛玉、甄英莲(香菱)、妙玉均是苏州人。

2)《红楼梦》回目里面出现的唯一一个地名是扬州,出现了2次。扬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书中多次提到“末世”一词,贾雨村、王熙凤、贾探春都生于末世。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作者觉得到了“末世”。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四章 末世永远不要再发生

晚饭时父母都默默吃饭,前几天虽然疫情也日益严重,但老爸还是时不时讲些口罩的段子来活跃气氛,今天却异常地沉默。

只有弟弟还沉浸在刚才与姐姐的对话中,他突然问:“《红楼梦》在清朝是禁书的吗?”

老妈答:“不是的,史料有记载说乾隆皇帝也看过,并认为是写纳兰性德家的故事,说是黛玉葬花的桥段让他想到纳兰有一首词里写的葬花天气。”

弟弟接着问:“不是禁书,那为啥没有署名呢?是不敢署名吗?”

老爸虽然对《红楼梦》没有研究,但历史知识丰富,特别是明朝清朝的事儿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解释说:“清朝时期,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狱,而且文字狱的处理非常残酷。比如我们江苏有个举人徐述夔,去世后他儿子为他刊行的诗集里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乾隆却认为‘壶儿’就是‘胡儿’,明天子是怀念前明朝,于是即使人死了也被开棺定罪,更祸及子孙。所以那时候的文人都是战战兢兢,小心避讳,生怕写错了。有些作者大概直接就不敢署名了。”

老妈点点头,若有所思道:“说起避讳,我想到《红楼梦》里有个问题,乾隆有个儿子叫永琏是不是?曾被定为皇太子。不料9岁时没了,当时公告谥皇太子永琏为什么什么皇太子,并且要避国讳。但是《红楼梦》里直接取了名字贾琏,就是王熙凤的老公。为什么曹雪芹要找这个麻烦?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应该正好是乾隆皇帝在位永琏出生的时间”。

“对啊,我们也怀疑这个曹雪芹不是真正的作者,老妈,你可帮大忙了。”弟弟有点兴奋地看一眼姐姐继续道,“那什么样的情况叫末世?”

老爸想了片刻,说:“目前的瘟疫,如果控制不好,引发全国或全球爆发,大批人感染死亡,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大批公司倒闭,大批人失业,股票暴跌,食物短缺,通货膨胀,社会动荡,这就是末世。”

“嗨嗨,快抹抹嘴巴,不要乱说。”老妈立刻打断说,“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譬如我,你姐姐回不了学校,我就愁死了,你们还不当回事。”

若荷安慰道:“我要是一人在美国肯定天天担心你们,还是在一起比较好。”

弟弟在一旁又问:“老爸,扬州在清朝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吗?被称为末世的大事。”

“清朝吗?呃。。。明末有,而且是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当年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屠杀。屠杀持续了十日,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杀害,真是丧心病狂!对于汉民族来说就是末世。我们现代人已经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会是怎样悲愤的心情。”

“吃饭时候不要说这个了。”老妈拿起饭碗皱着眉道。

吃完饭,弟弟依然还惦记着刚才的话,他在手机上查着资料,一会儿又说:"老爸,你说这个扬州十日,我不是怀疑史可法不勇敢不爱国,我的想法是,当时兵力那么悬殊,为什么还要抵抗,搭上那么多市民的性命。”

“是的,你说的很是。史可法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这种精神要肯定,但他手下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反而变成清朝征服明朝的劲旅,说明他驭将无能。而且当时他也并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扬州城不到一天就沦陷了。满清政府一怒之下就又有了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真是惨绝人寰!”老爸陷入了沉默。

老妈照例在一旁刷微博,却正好飘出一个女生干净飘渺的歌声:

那年的万人空巷啊
那年的小心喘息
。。。。。

吉他清脆,大提琴呜咽,女生的声音透着淡淡的忧伤,似乎是一首新歌。

若荷一边洗着碗,一边听着歌,一边想着刚才的事,她突然喊弟弟,她心里有了一个答案,只不过想再确证一下:

“你搜一下《红楼梦》里明确写出来的日期有哪些?在哪一回?再查一下扬州十日具体发生的日期?”

“这么大部小说,日期不是多的不得了?”弟弟疑问。

“我记得《红楼梦》里面的时间一直是很模糊的描述,所以具体的日期不多,你查就是,只查前80回。”

弟弟现在的搜索能力大增,他已经知道了怎么快速有效地查资料。

很快就有了答案:“真的不多呢,有一些人的生日,有个三月二十八,对了,有个日期提到了两次:四月二十六日。”弟弟喊道。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

第二十九回(又一次提到这个日期):清虚观内,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遮天大王是谁?好奇怪的名字。”弟弟咕哝着。

而另一方面查到,扬州在被围一天后沦陷,恰恰发生在1645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五日。

果真和记忆中的一样。所以,那一日黛玉呆坐一晚,次日葬花,众人祭花神,那一曲《葬花吟》该是作者在写心中的悲愤,在祭奠死去的同胞吧。

怪不得明明说是写闺阁情事却用了“白骨如山忘姓氏”这么吓人的语句,怪不得有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怪不得林妹妹总有流不完的眼泪,当初看的时候还觉得她矫情。

弟弟又查到1644年阳历的四月二十五日,农历是3月19日,崇祯皇帝自缢而死。

“书里的遮天大王会不会就是崇祯皇帝?” 弟弟问。

“遮了天就代表无日月,日月合起来是明,我猜会不会也是明亡纪念日。”若荷提了不同看法。

目前来看,作者很可能是明末的遗民。

那么写作时间就可能不是乾隆年代,也就是《甲戌本》的甲戌并非是大家都认同的1754年,而是1694年,提前了整整一个甲子年60年。

但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

至此,若荷觉得才是红楼探秘的开始。

晚上,若荷收到了导师的回信。

导师的建议也是先不要回校,现在美国已有人感染,学校所在县已出现病例,他认为在路上反而不安全。对《红楼梦》的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关于圣彼得堡的研究所,他说他的好朋友是冬宫的首席科学家,可以帮他拿到电子版和一些资料,听说以前就曾经和中国有过版本方面的交流。

这真是个好消息。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纽约的闺蜜发来的留言,说在美华人都在齐心协力找口罩和医护用品,统统发往国内,有个家长亲自人肉带回一批物资,先飞香港,入境深圳,在深圳寄往武汉,她说帮若荷带了100个口罩应急,看看过几天会不会到?

真是太好了!若荷看着留言竟有些鼻酸,她赶紧在家庭群里给老妈留了言,让她明天一早起来就知道这个好消息。

那一晚,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黛玉在葬花,花儿片片飞起,变成了满天的口罩。

*******

本章红楼要点:

1)清朝文字狱盛行,可能是作者不敢署名的原因。

2)书中提到准确的日期四月二十六日,那一日,黛玉葬花。而“扬州十日”正好是四月二十五。“白骨如山忘姓氏”、“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以及那曲《葬花吟》都是在祭奠死去的同胞。

3)作者很可能是明末的遗民。《甲戌本》的甲戌并非是大家都认同的1754年,而是1694年,提前了整整一个甲子年60年。

*******

回到现实中,这一天又发生了什么?让老爸老妈异常地沉默。(看下一章的时间点就知道了)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五章 来自俄罗斯的石头记

次日早起,没有看到往常的热闹情景,老爸不见人影,弟弟还在睡觉,老妈则轻手轻脚在包粽子。

“今天什么日子呀?有粽子吃啊?”若荷有点惊喜,她最爱吃粽子了。

老妈说:“元宵呀,但跟粽子没关系。前两天网络总出问题,我担心如果哪天电和煤气也停了,一家人吃什么呢,所以把去年未用完的粽叶包些粽子备着,粽子好保存。”

“老爸买菜去了吗?”

“哦,一早排队买口罩去了。”

“咦,西西呢?” 西西就是家里收养的那只猫咪,当时来的时候脏兮兮的,于是取名西西,洗干净一看,倒像个公主呢。

若荷感觉家里不同的还有个原因就是一早总在老妈脚边转来转去的猫咪不见了。

家里再找一圈还是没有,一定是跟着老爸溜出去了。她脑子里立刻掠过刚看到过的那些照片,有饲主狠心将猫、狗摔死,因为前几天网上不时有各式各样的谣言传出,当中包括“猫狗会传染病毒”。

“会不会有事?我去找。”若荷急急地换了衣服要下楼。

老妈拿出一个未开封的口罩给她戴上,又说:“等等,就一会儿。”

然后拿了个瓶子出了门,一会儿就回来说,“清洁液不够了,你记得坐左边那个电梯。”

原来如此。

若荷有半个月未出过家门了,下楼来闻到很浓的消毒水味道。

她在小区树丛中草堆里找寻却不见西西踪影。有个人牵着一条狗经过,狗狗也带了一个口罩,若荷暗想,这家绝对是土豪。

听到喇叭正在宣传抗疫知识,四种语言轮播着,若荷听出来其中还有日语。

小区本有两个门,但封了一个,用长长的木板拦着,板上贴着一句: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能出入的是近街道的那个大门,还没走到大门口,若荷就听见有个大妈的声音压过喇叭声传过来:

“为什么不让我进,我以前经常来,你又不是不认识我。”

“没有通行证不给进的,管理处下的命令”。这是保安的声音。

“我就是上去给我爸带点药,很快就回。”阿姨扬扬手中的袋子。

“你不要为难我,要不,你让他下来跟您见个面?”保安毫不动摇。阿姨没法,走到一边去打电话。

若荷看到小区大门口的一侧围墙上西西孤零零坐着,若荷以为她对大门口那些送来的外卖感兴趣,但顺着她的视线,看到远处老爸正骑着车在空荡荡的路上,车把上挂着一个购物袋。若荷松了一口气。

老爸停好共享单车,远远看见她,示意她先坐电梯上去,又招呼猫咪跟上。

上楼来,老爸一进门就说:“嗨,白跑记,没买到。”

老妈赶紧让老爸把外套放到阳台去,又进洗手间冲凉。

老爸一边冲,一边在里面大声说:“说昨晚口罩没有到,被堵在XX海关了,说是被没收了,这不是抢嘛!还会发生这种事。还好我机灵,口罩可不能浪费,于是去了旁边那家大超市。运气好,汤圆今天刚到的货,每人限购一盒。”

听说有汤圆,老妈赶紧去打开袋子。每次东西买回来,老妈都会小心处理袋子和食物,戴上手套,把耐放的拿到后阳台放几天,肉类当时放入保鲜袋入冰箱,每次清理台面。

24个汤圆,她拿出8个,分装入两个保鲜袋,放入冻柜。做好一切,回头跟若荷说,“等下粽子熟了,你把这几个汤圆和粽子送给应爷爷家,再帮他们检查一下家里网络是不是出问题了,刚才灏灏妈说家里微信连不上了。”

应爷爷家就在隔壁,儿子是滨江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媳妇在化验室,滨江医院是定点医院,抗疫首当其冲,为了不给两位老人带来风险,两个人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孙子灏灏在外地。

两家人一直关系亲密,老爸一般买菜都会帮他们买一袋放在门口。

听老爸曾说过,应爷爷年轻时做过苏昆剧团的团长,吹得一口好曲笛,应奶奶却拉的一手好风琴。

记得几年前两家人一起过中秋,还听到两位老人和孙子一起用曲笛、风琴和钢琴演奏了一曲贝加尔湖畔,没想到这三种不同风格的乐器能这么相得益彰地演绎出那么美的音乐,让若荷这个理工女崇拜得不行。

敲开门,果真听到屋内传出音乐声,似乎是昆剧。

看到若荷,应奶奶亲热地迎她进去,嘴里不停说:“太谢谢了,又要麻烦你们。”看到拿来的粽子汤圆,“你妈妈真是太能干了,上次做的花卷刚吃完,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我今天还跟媳妇发信息,说你们帮了很多忙。”

若荷忙不迭地说不客气,先查看了网络,重置了一下model,发现问题就解决了。

“你们家一定缺口罩,这几个拿去。”走之前,奶奶拿着一包口罩给她。

“不用那么多,要不就拿2个应应急,过几天我们会收到一些,到时再还给您。”

“不要还不要还,我们也不出门,你都拿上。”奶奶坚持着。

现在口罩太珍贵了,胜过任何礼物,若荷拿着口罩高兴地回来报喜。

*******

日子又过一天,原来预期的拐点并没有如期到,感染人数还在上升。

老爸和弟弟的学校已通知改成云课堂上网课。

老妈担心长期宅在家身体要变虚,于是规定大家每天轮流去阳台做操半小时,再到她每天拉筋的拉筋凳上拉十分钟。

三个人一听拉筋一致抗议,说宁愿多做操也不上刑。老妈还在苦口婆心地说理由的时候姐弟俩已迅速地躲回房间。

一会儿,老爸来求助,让他们一个帮忙注册公众号,还要安装软件准备上网课。

一个得帮他把一些防疫小知识画成漫画,他想把这些发给学生们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

弟弟从小就喜欢画画,漫画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这一天,等到了教授发来的好消息。他真拿到了电子版,太给力了。

高清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文的每页还装有衬纸,衬纸上也有文字。

若荷根据图片搜索,以及衬纸内容,判断出衬纸居然是清高宗的《御制诗》。

弟弟立马搜到了《御制诗》的刻制时间:刻于1795年。

也只有外国人敢于把皇帝老儿的诗集当衬纸,这要在当时的中国,绝对又是掉脑袋的事。

但是会是什么时候把这个衬纸装订上的?如果是后人,应该不会去破坏古本,而且当《御制诗》也是古董的时候更不会舍得用它来做衬纸。只有在同期的时候,《御制诗》还不珍贵的时候,把它做衬纸的可能性比较大。

研究所提供的资料里也表明,当初曾经找中国的专家考证过,认为印刷纸张是清朝时期的竹纸。

而且这本书籍在馆的记录在1900年之前就有了。

在此之前,姐弟俩已经在网上搜查到了己卯本、庚辰本这两个主要脂本,加上从俄罗斯拿回的版本和老妈给的甲戍本,若荷做了一个小程序,把几个电子版本核对了一下,发现在书里做评的不只脂砚斋一人,还有脂砚、脂研、畸笏叟、松斋、梅溪等人。累计评语至少有三千多条。

分析手头这几个版本:

庚辰本评语最多,有不同笔迹,感觉抄者水平不一。但让她不解的是,前十回没有一条脂批。

列藏本字迹一致,有部分评语与其它脂本完全不同。看内容,若荷怀疑有后人所加。另有八十八条,几乎全部与庚辰本相同。

己卯本与庚辰本也应该是同一底本而来,因为重合的多。

小程序还发现了一个用肉眼绝对不会发现的一个现象:甲戍本里的玄字和其他本不一样,它是完整的,其他本子都缺了最后一点。

甲戍本十六回中一共找到二处,凑巧的是,都在前十回。


第一回: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第九回: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

在网上搜索,打入关键字:玄+清朝,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爱新觉罗.玄烨,就是康熙帝,1661年-1722年在位。那么起码从1661年一直到清亡,都是要避讳这个字的,否则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难道此本真是民国年代假造的?

弟弟列出了几种可能性:

1.此本是假的,脂评也是假的,那这个探究方向就有点玄,不需要再做参考。

2.此本是假的,脂评是真的,即从他本抄录。这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本子那么晚才出现。

3.此本是真的,作者就是不想避讳。但这可能性有点小,为了一个字赌上脑袋瓜子可是有点不值得。

4.还有最后一种可能,此本是真的,作者没想到要避“玄”字讳,因为这部分写作时间在康熙之前。

弟弟为自己这个颠覆性的设想有点兴奋。如果前十回是在康熙前就已经写了,那么写作时间就更往前推了。

两人分析:如果说这些脂评全部都是假的,那就是惊天大骗局,难度太大,其中一部份摘抄别家造假有这个可能,但脂砚斋这个人是有的,但对全部的评价不能全信。

于是作出结论:脂评是有的,而且不止脂一人,不排除有些是后人所加,有些并不一定是脂砚一个人。各类版本是否真实,不做最后结论。

所以对这些脂评可以参考,但不要纠缠于某一句。

他们打算对比几个版本,仔细研究脂砚斋的每一句评语。

作者第一回就说,创作此书是“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脂评也说“大有考证”,那么下面这一段要好好研究:

(空空道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头記》為《情僧录》。至吴玉峰題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本脂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者新怀旧,故仍因之。]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撰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題曰《金陵十二钗》。

这一堆书名一定是有意义的,看上去《金陵十二釵》是曹雪芹删改后的名字,他最初写的是《风月宝鉴》,情僧改了《石头记》,吴玉峰題了《红楼梦》,起码出现了四本书的名字?

还有,这里(包括脂评)出现了四个名字,如果曹雪芹是假名,那么吳玉峰、孔梅溪还有棠村会是真名吗?出现这一堆名字的目的又是什么?

弟弟把几个名字写在白板上琢磨。

突然,他恍然大悟道:“会不会作者名隐含在这些假名中?去掉最后的增删者曹雪芹,其他三个名字中各取一字,难道是吴-梅-村?有没有这个人?”

“吴梅村?真有其人呢。”

*******

本章红楼要点:
1)《石头记》各个版本的脂评除了“脂砚斋”,还有畸笏叟、松斋、梅溪等人。这些版本造假的难度有点大。
2)《甲戍本》里有两个“玄”字,都在前十回,但没有避讳康熙的“玄烨”。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六章 爱梅咏梅种梅的诗人

吴梅村是谁?

就是吴伟业,梅村是他的号,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生卒年是1609年—1672年。

他是苏州人!

先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才情写出这么一部巨作。

网上查到的资料:

明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23岁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他作弊,主考不得不将其原卷呈请皇上,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这使吴伟业声名鹊起,并因此对崇祯皇帝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吴伟业闻讯后号啕大哭,欲自缢,幸被家人所救。
他著作丰厚,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代表作《绝命词》、《圆圆曲》、《秣陵春》,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圆圆曲》里面的诗句。
1671年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留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

后葬于苏州玄墓山之北。

由此看写作能力是有的,写作动机也是有的。敛以僧蓑,与宝玉最终出家为僧也符合。

那吴的生活经历是否有迹可循?能找到什么线索呢?

他与“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有一段传奇故事。

“秦淮八艳” 是明末金陵的八个名妓,她们分别是寇白门、卞玉京、顾眉、董小宛、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和马湘兰。其中柳如是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顾眉嫁给了龚鼎孳,董小宛嫁给了“明末四公子”的冒辟疆,李香君与“明末四公子”另一子侯方域相恋,演绎了《桃花扇》。
卞玉京名赛,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母早亡,二人均沦落为歌妓。
卞玉京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精于琴技。
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苏州虎丘横塘,吴梅村的堂兄吴继善要去成都当知县,一干人在胜楚楼设宴送行,卞玉京和吴梅村也在场。
当时吴伟业作长歌相送,卞玉京也作一绝:
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揖渡江皋。
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
如此才情令吴梅村不由倾倒,两人一见如故。但吴梅村最终并没有象好友钱谦益和冒辟疆一样迎娶佳人。
吴梅村在卞玉京去世后为她写的《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序中,回忆当日情景:“与鹿樵生(梅村自号)一见,遂欲以身许。酒酣拊几而顾曰:‘亦有意乎?’生固为若不解者,长叹凝睇,后亦竟弗复言。”
似乎是卞玉京对吴梅村一见钟情,主动示好,而吴伟业却装作不知,辜负了一片真心。
吴伟业晚年回忆往事,他写了《琴河感旧》四首诗送给卞玉京:
其一
油壁迎来是旧游,尊前不出背花愁。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其二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
车过卷帘劳怅望,梦来携袖费逢迎。
青衫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另外,吴伟业还有这么一首诗,名《破砚》:
一掷南唐恨,抛残剩石头。
江山形半截,宝玉气全收。
洗墨池成玦,窥书月仰钩。
曾记疏阙失,望断紫云愁。
这首五律,既有“宝玉”,又有"剩石头"。

天呐,潇湘、玉钗、宝玉、石头,这些词不就是《红楼梦》里的关键字吗?

******

本章红楼要点:

1)《石头记》书中提到的四个名字,除了曹雪芹,其他吴玉峰、孔梅溪、棠村各取一字推测出“吴梅村”,他是明末“江左三大家”之一。
2)吴伟业是苏州人,葬于苏州玄墓山。书中妙玉曾在“玄墓寺”。
3)他与“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有一段传奇故事。
4)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潇湘”、“玉钗”、“宝玉”、“石头“这些《红楼梦》里的关键字。

他会是曹雪芹吗?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七章 诗人心里永远的牵挂

不会仅仅是巧合吧?姐弟俩很兴奋。

如果作者是吴,如果要把卞写入书中,那么卞最可能是谁?

先看看卞的特点有哪些吧?

那时候江南有个传言:“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说的是:陈圆圆迷人的是花容月貌,卞玉京则是于微醺时候更见风情。

在酒酣之时,卞玉京能随口吟诗作对,酒大概就是她身上的标签。

那在《红楼梦》里让人印象最深的和酒有关的是谁?

“史湘云!” 若荷笃定地对弟弟说。

“憨湘云醉眠芍药荫”大概就和林黛玉葬花一样让每个看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那幅画面。

她列数两人的共同点:

1.两人都是南京人:一个是金陵史家的,一个是应天府,两个都指南京。

2.两人都出生官宦之家,都是从小父母双亡:湘云的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说明了父母早亡。卞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父母早亡。

3.卞玉京有个字“云装”,湘云当然有个云。

4.两人都喜欢饮酒,湘云酒后是诗如泉涌,卞玉京酒酣之时诗兴大发,微醺时画画一下笔就是十几幅。

5.关于两个人的样貌,湘云是主角中独没有面貌描写的,只在“醉眠芍药荫”中写了她的“慢起秋波”。

而吴伟业在《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中,也只有这么一句描写卞玉京的容貌:“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都是写眼睛的。

但是史湘云一直到第二十回才突然出现,如果是女主,应该早早闪亮登场才对呀。

弟弟搜索的角度不同,他搜到的信息却指向了妙玉。

弟弟说:“我怎么觉得妙玉也像呢。吴伟业提到要葬在邓尉灵岩,那就是玄墓山。我查了书中,出现玄墓的地方跟妙玉有关。”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招待黛玉宝玉宝钗吃“梯已茶”时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哦,玄墓山,我们都去过呀,赏梅胜地呢。”若荷赞同道。

唐伯虎的《玄墓山记游》就写到了“塞路梅花故”,梅花都堵路了,那得开得有多旺盛。

玄墓山没有《红楼梦》提到的蟠香寺,只有圣恩寺。

弟弟分析说:“但我觉得这‘蟠香’两个字应该是指梅树的型和梅花的香,对不对?那里的梅花飘香十里,然后这些梅树树龄越大,就越扭曲,蟠虬如龙。听上去是不是比圣恩寺还符合那个环境?”

《红楼梦》书中也好几次描述妙玉在大观园居住的栊翠庵有很多梅树:

第四十九回:(宝玉)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第五十回: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不错哦,最近进步很大呢。”若荷夸赞道,但又提了心中的疑问,“她和吴伟业最后一次见面时,是一身黄色道袍,不是像妙玉那样做了尼姑,尼姑和道姑还是有区别的吧。”

吴伟业有一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这首长诗叙述了他们分别之后卞的遭遇:

崇祯末年,清兵南下,卞玉京见降清人士劫去王女献清兵主帅多铎,她改道士衣冠,逃出虎口。

“后来,卞玉京用了三年时间给收留他的医生抄了一部《法华经》。我查了,是一本关于佛教的书。”

没想到弟弟这么细心,居然把一首长诗给读完了。

卞玉京抄的《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洁白、清净。还提到“凡欲界动植物中,皆有阴阳二性”。

“难道妙玉之妙字来自于此?”若荷心里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但卞玉京的这个经历依然让若荷联想到了史湘云。她记起了《红楼梦》里湘云跟丫鬟讲“阴阳经”的一个场景。

要知道,史大小姐可是一个性格豪爽、风流倜傥、会大口吃肉、撸袖划拳这么一个可爱姑娘,所以她讲那一段阴阳理论还是让若荷在看书时有点点意外而印象深刻。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要去大观园看袭人,路上跟丫鬟翠缕有一段很生动的对话。

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

接着湘云解释了一长段阴阳之理,包括“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等等。(略)

这些话倒是像从妙玉嘴里说出来的。

而且这段对话之前特意先从荷花开始讲起,是作者在暗示《妙法莲华经》吗?这种前后相关的方法是作者的写作习惯吗?

弟弟很期待地问,“那妙玉那里有没有情节联想到的?”他特别佩服姐姐的好记性。

若荷一时也想不起什么,只记得书里第一回讲到空空道人改成了情僧,似乎这本书里道僧不分的,很奇怪。

上网一搜倒立刻找到了这方面的答案:

说是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这段时间,南明的四个小朝廷先后苟延残喘的20年间,多数文人对满清政府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入道成了对抗新朝拒绝出仕的好办法。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张岱有记载,这些人不分佛道,有妻有子,喝酒吃肉,不宣佛号。其实际目的仅在于避世。

当时的著名文人钱谦益,吴梅村,朱彝尊等都是这样“入道”的。“秦淮八艳”的卞玉京、陈圆圆、李香君后来都成了僧道不分的“女道士”。

“这样看起来,卞玉京又像是湘云,又像是妙玉,可以这样的吗?”弟弟有点纳闷。

若荷解释:“小说创作和传记不同,不一定完全按原型来描述,一个人可以分身成几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合成一个人。可以前半生写成了湘云,后半生变成了妙玉。也有可能,还加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心事。”

“这样的话,男的也可以写成女的咯,吴伟业会不会把自己写成妙玉了。他号梅村,种梅,赏梅,又咏梅的。”弟弟反应还是挺快。

“有可能。啊对了,我记起来了,书里是有一段写妙玉的,可能符合你刚才说的。”

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时收到了妙玉给他的拜帖,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她写“槛外人”,不知怎么回复,便跑去问黛玉。

结果,路上遇到邢岫烟,邢岫烟和妙玉曾在蟠香寺做过十年邻居,妙玉曾教邢岫烟读书识字,宝玉便将拜帖之事告诉了她。

原文这么说的:

说着,宝玉便将拜帖取与岫烟看.岫烟笑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吴梅村就是属于又是僧又是道的,他有“大云道人”的名号,死后又要“殓以僧衣”,就象邢岫烟说的“僧不僧,俗不俗”。

“女不女,男不男,难道是暗示妙玉在书中是个女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个男人?”

吴伟业要求葬在玄墓山,妙玉就出现在玄墓庙。

吴伟业降清时写了“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人去落人间”,似乎一种愧对明朝、遗憾误尽平生的痛苦心情。

而第五回中写各个金陵女子的判词里写妙玉的是“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是不是就在表达他终陷淖泥中的遗憾?那“太高人愈妒”这句话也能理解了。

两人越分析越觉得有道理。

妙玉18岁进贾府,正是卞玉京初见吴梅村的年龄!这个吴梅村和妙玉、卞玉京和湘云都有点关联。

太好了,两人觉得又进了一步。但还得找更多证据,最重要的黛玉会是谁?脂砚斋会是谁?大观园在哪里?

作者对大观园的描述是非常细致的,如果没有一个原型做参考,很难做到这一点。


晚上,一家人围坐着,每人脚上泡着一桶热水,老妈说这能增强免疫力。

弟弟很高兴地宣布说发现《红楼梦》的作者是吴伟业。

没想到老妈劈头说:“不可能。”

“啊,为啥?”

“嗯,直觉。吴伟业优柔寡断,思前虑后,写不出贾宝玉这个人。宝玉会对黛玉说:‘我只告诉你一句话,活着,就一块儿活着,不活,就一块儿化灰化烟’。吴伟业要跳水还嫌水凉。”老妈想了一会儿,又说,“哦对不起,我搞混了,嫌水凉的是钱谦益,不过反正差不多,都不可能写出《红楼梦》那样的作品。”

“你这个太片面了,直觉又不是证据。我了解到的钱谦益曾暗中支助抗清组织,他的诗文还被乾隆帝下诏禁毁,所以对他的评价不一定就是真相。”老爸反对道。

老妈一棍子打翻了两个人,但这没有证据,老爸说的对,只凭直觉是不行的。所以姐弟俩决定继续寻找证据。

******

本章红楼要点:

书中人物原型:

1)卞玉京和史湘云的共同点:南京人、出生富贵,从小父母双亡、酒后诗意大发。卞玉京抄写《法华经》,史湘云大谈阴阳论。

2)妙玉和吴伟业:妙玉曾住在玄墓蟠香寺,她的寺内栽着梅花。吴伟业爱梅种梅,死后葬在玄墓山。妙玉的判词:“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吴伟业降清时写了“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人去落人间”,表达他终陷淖泥中的痛苦心情。妙玉的朋友邢岫烟暗示她“不男不女”。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八章 苏州园林的红楼景观

疫情终于有了好转。学校开始上网课了,老爸和弟弟立刻开始忙碌了,特别是老爸,因为是班主任,早上6点就起来准备了。

8点准时升国旗,做操。若荷想多睡一会儿都不行。有时网络不行,还听老爸在房间里喊:听到吗?听得到吗?

因为是网课,弟弟有时候就在旁边支个iPad跟人在聊天,有一次就被若荷抓到了。

弟弟赶紧做个嘘的手势,压低声音解释说他加入了一个论坛,全是讨论这个游戏的玩家,大家正在分享心得。

有人说直接填名字去试探或提供一些简单的证据譬如网上抄来的信息,会被扣分数,没有证据的答案无用。

看大家的分数,弟弟感觉他们现在应该也就在前50%左右,离进入排行榜早着呢。所以现在最好多找一些独有的观点,获得可靠的证据,一击而中。

弟弟咧着嘴做个拜托的手势。

老妈也开始忙碌工作的事,她是一个缂丝艺术工作室的合伙人,又是设计主管。

苏州缂丝画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日本和欧美的精品店。因为疫情,现在欧美的客户时时来问:还能出货吗?

一家子除了若荷都开始了忙碌,步入正规。

**

天天宅家里的日子总是过得不知哪天是哪天,今早突然没有了广播体操的声音才发现到了周末了。休息日,老爸和弟弟都轻松了。

看到老妈在念阿弥陀佛,庆幸女儿没有去日本。

因为载有3700名乘客和船员的“钻石公主”号,这天的累计确诊感染人数已超过600人,成了境外最多感染的地方。

美国政府用专机接包括14名感染患者在内的338名美国公民回国。

美国疾控中心通知,企业和学校有可能关闭。

所以即使若荷赶回学校,也可能面临只上网课的结果。

而江苏的好消息是无新增病例第三天了,一直以来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闺蜜托人带来的口罩也寄到了,老妈拿着一包口罩说觉得前所未有的富有。

趁着老妈高兴,弟弟缠着老妈说让他出趟门。

弟弟说:“我都一个月没有出过门了,我去同学家拿本书。”

这被老妈一眼识破,说:“真的假的?哪个同学?我正好要出门,帮你取了吧。”

弟弟只好摊牌,说:“我跟同学约了去拙政园附近飞无人机,再不飞,电池都要报废了。”

这是他和姐姐早就商量过的,他们讨论大观园的原型,觉得如果是苏州的园林,那么拙政园和留园都有可能。

另外他听一个玩家透露,那人上传了南京随园的视频,积分增加了不少,他的经验是越详细越好。

现在因为是疫情期间,所有公园都关闭了,唯一可行的就是派无人机进去。

弟弟说没想到买的无人机终于派上用途了,所以打算先去离家近的拙政园探一探。

这次老妈倒是认可了弟弟的说法,说拙政园的很多建筑还真的和《红楼梦》有关联,等他拍回来了再给他讲细节。

弟弟打扮得像个宇航员一样防护到位地出发了,好在拙政园不远,又是去他学校的方向,这条路很熟,又跟同学一起,老妈关照一番后就让他出门了。

弟弟出发后,老妈让若荷查一下有没有可以寄湖北的快递,她想寄一些口罩给她在黄冈的好朋友,她家中缺口罩。

但是问了好几处都不行,很多地方都封路了,快递车根本无法通行,只好作罢。

听说江苏医疗队援助的就是黄冈,这让老妈心里稍有安慰。

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老妈说希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

中午时分,弟弟就回家了,兴奋地跟大家汇报探险经历:三个电池都跑完了、没有被保安抓到、视频照片都有、全景图、球形图等等。

晚饭后,他把视频整理了一下放给大家看。若荷虽然以前去过很多次,但并不记得那些亭台楼阁的名字或特点。

老妈今天比较开心,一一指出景点名字来,如数家珍。

一家子人多力量大,居然挖掘出了很多信息。

第一是算出了大观园的面积。根据书上说的(书上真是统统都交代了):

第十六回,贾蓉说:“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三里半大是多大?

老爸说,“那时没有米的概念,一里是180丈,即1800尺,一尺是32厘米,也即一里是576米。”

若荷心算着,假设按正方形来算,大观园的周长是2016米,边长则约是500米。面积大概是25万平方米多。

真是超级大。

“现在的拙政园面积可没那么大,但以前的拙政园面积比现在的要大很多。”对于拙政园,老妈比家中谁都知道得多。

于是大家查史料查到了如下信息,(康熙《长洲县志》)称:

崇祯八年(1635年)拙政园初建园时,“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二百余亩的话,一亩666平米,大约是14万平米,与大观园还是有点差距,而留园面积就更小了。

但以水为主、近乎自然的特点却是与大观园一致的。

老妈说:“这个是秫香馆,当时是为了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就是稻谷,稻谷香就是成熟了,就成了稻香村,恰好《红楼梦》也有一个稻香村。”

“是的,是的。”弟弟赶紧找出那一段,是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出风头那一回: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萧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如此细腻的描述真是让人如临其境,宛然在目。

老爸插话道:“园中有种稻谷的应该不是常见的。看书中描述,这个曹雪芹还是个园林专家呢。”

老妈说:“是的。”然后又指着片中一个水边的亭子说:“这个槐雨亭也与《红楼梦》相关。”

第十七回: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说:“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取翼然’罢。”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

《红楼梦》里最终依了宝玉取了“沁芳”之名。而拙政园是槐雨亭。

吴门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曾应拙政园园主王献臣之邀参与造园并为拙政园作记,他在《王氏拙政园记》中写道:“簧竹阴翳,榆槐蔽亏,有亭翼然而临水者,槐雨亭也。”

两者都提到了“翼然”。

此外,这个文征明还为拙政园绘有图册,存有黑白的影印本。

园景有:

繁香坞、芙蓉隈、若墅堂、水华池、怡颜处、来禽囿、得真亭、玫瑰柴、蔷薇径、桃花沜、湘筠坞、槐雨亭、芭蕉槛、竹涧、瑶圃、待霜亭、听松风处、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志清处、玉泉。。。

里面有繁香坞,《红楼梦》有惜春住的暖香坞。

里面有蔷薇径,《红楼梦》有宝玉看到唱戏的龄官在蔷薇架下写一串蔷字。

还有芭蕉槛,除了探春所居有芭蕉,书里还有这样的描述:
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

细细对照,还真的有好多能对上。

弟弟指着地图问:“这个留听阁呢?上面园景中好像没这个名字,但地图上却有。”

老妈想了一会儿,说,“这个可能是后人加的,因靠近荷池,所以借唐代诗人李商隐‘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而给阁命名。”

《红楼梦》也有提到荷塘的,也提到了这句诗。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会”中写道:

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一行人到了荇叶渚,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撑船载着大家在水上游玩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宝钗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残荷了。”

弟弟说:“这里游戏中有个奇怪问题,问的是‘林黛玉到底喜不喜欢李商隐(李义山)’?


******

本章红楼要点:

1)书中大观园的面积三里半大折算后大约25万平方米。拙政园以前的面积大约14万平方米。(面积有差距)
2)书中有稻香村、暖香坞、蔷薇院,拙政园有秫香馆、繁香坞、蔷薇径。(能看到田园的园林不多见)
3)书中有亭翼然的沁芳亭,拙政园有亭翼然的槐雨亭。
4)两者都是以水为主、近乎自然的特点。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九章 黛玉的幽默和高级黑

对于弟弟说游戏中有问“黛玉到底喜不喜欢李商隐”这么奇怪的问题,老妈觉得很好笑。

若荷答:“我觉得是喜欢的,而且是最喜欢的吧。”若荷把个最字拉得长长。

“啊,为什么?”

“好吧,那我讲些证据吧。书中史湘云咏白海棠里面有一句‘自是霜娥偏爱冷’就是取自李商隐的‘青衣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北静王对贾政夸宝玉: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又来自于李商隐‘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若荷举了好几个例子。

“这只能说明是作者喜欢引用他的诗吧。”弟弟反驳。

“好吧,你说这些不是黛玉说的。但黛玉是香菱的老师,她是怎么教的,你说说看,你刚学过了吧?”若荷笑着看看弟弟。

弟弟于是背起课文来,还绘声绘色:

“(黛玉对香菱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但这里没有提李义山啊。”

“别急啊,你继续再找香菱后面说的。”

“哦,这里说,

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

“对啊,你看前面,他把阮籍放进去了,古人说阮籍:‘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义山的诗‘隐晦迷离,构思新奇’。阮籍的诗和李义山可是同一风格的。若不是黛玉教的,香菱怎么会去读李义山的诗呢?”

听若荷这么说,老爸老妈一起瞪大了眼,第一次发现女儿语文也蛮好的,但他们记得女儿小时候写作文老是会离题的。

“这个还是有点牵强,说不定史湘云教的呢。哦,我知道了,你肯定把自己的感情强加进去了。你最喜欢李义山的,你就有个网名叫‘锦瑟’。”弟弟故意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好,好吧,别扯我。那我说最关键的。我们再分析一下当时的场景:

前面宝玉说了,‘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然后宝钗附和,‘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都想把荷叶拔了,林黛玉就吃醋了,她觉得宝玉该知道她喜欢枯荷啊落叶啊落花这些的,却说要拔了,偏偏宝钗还附和着。她也知道宝玉知道她最喜欢李义山,所以她故意反着说。

你们看,李义山原诗写的是枯荷,她把枯荷改成残荷。‘宝钗无日不生尘’那句吧,又把何日改成无日。都特意用错一个字,就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有问题,其实黛玉是喜欢李义山的。我查资料时看到有人跟我一样的观点呢。”

若荷解释完,这一下,似乎把弟弟绕晕了,他居然没吭声了。

老妈赞同道:“你姐姐分析得有道理。作者很厉害,他有一处写林黛玉的小性子,用了三次“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哈哈哈,我以前看到这里就想笑,这一定是作者实际碰到过的,要不怎么这么活灵活现的。”

老妈说的是第二十八回的情节:

**
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黛玉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王夫人道:“罢,罢,我今儿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我也跟着吃斋。”说着便叫那丫头“去罢”,自己先跑到炕子上坐了。王夫人向宝钗道:“你们只管吃你们的,由他去罢。”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她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宝玉道:“理她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后面情节):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黛玉并不理,只管裁她的。有一个丫头道:“这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它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它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宝玉听了,只是纳闷。

(此回稍后,宝钗来了):
只见宝钗、探春等也来了,和贾母说了一会话。宝钗也进来问:“林妹妹作什么呢?”见黛玉裁剪,因笑道:“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黛玉笑道:“这也不过是撒谎哄人罢了。”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
**

弟弟夸张地说:“哇,女人的心思太可怕了。林黛玉太小心眼了。”

“林妹妹其实挺幽默的,她要是在现代,一定是个段子手,而且还是一个有文化的段子手。”看来老妈是黛玉的真粉了。

“这是怎么说的,快讲讲。我小时看越剧,看到天上掉下个会哭的林妹妹就提不起兴趣。所以到现在也没看过红楼梦,全看的武侠小说去了。”老爸好奇凑过来。

老妈举例说,

“有一回,惜春要画大观园,宝钗为惜春开出了一个有四十余种之多的采买单子,黛玉悄悄向探春咬耳朵:莫非她把嫁妆单子都写上了?
然后那些单子里其中的四样为“风炉两个、砂锅大小四个,生姜二两、酱半斤”。黛玉便打趣宝钗,要再添上“铁锅一口,锅铲一个”。

有一回看戏,宝钗给宝玉讲戏,宝玉称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笑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正合当时看的戏文,用典十分传神。

又一回,宝玉呆呆的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黛玉幽默的笑道:“我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一瞧,原来是个呆雁。”

再一回,宝玉袭人晴雯发生争吵,三人都哭了,黛玉恰好进来,她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了,难道为了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大家被逗笑了。

另外,办诗社,探春说她喜欢芭蕉,就自称“蕉下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偏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吃酒”。在众人一头雾水时,黛玉接着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

还有打趣刘姥姥是“母蝗虫”,给惜春的画起名曰《携蝗大嚼图》。”

老妈一口气讲了一堆,惹得若荷哈哈大笑,但弟弟说好像没那么好笑吧,老爸也说还是觉得黛玉有点小心眼了。

“对了,老妈,你觉得这个刘姥姥,作者是把她当反面人物呢还是正面人物?黛玉这么称呼她是不是过分?她后来真的救了巧姐吗?”弟弟又抓到一个新问题,大概又是游戏中的问题。

“嗯。。。你先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刘姥姥的,说她在宝玉房里乱放臭屁,说‘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样的阿谀奉承的话,贪贾家用来待客的一套名贵木杯,说‘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浑身发痒起来’。如果是恩人,会这么描述她吗?”

姐弟俩听了觉得也有道理。

旁边老爸一直在翻看《红楼梦》,最后感慨:“我真是差点错过一本好书。现在看,曹雪芹还是一位哲学家,你看他写的这一段。

老爸说的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贾雨村的一段话: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略)

“他的正邪两赋之说超越了正邪善恶之争,其实说的就是要追求真、善、美。”老爸总结道。

“对了,这里称明代的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为近日之人,那不可能是两百多年后的乾隆时期,只有明末才勉强可以把这些人称近日。”

老爸翻翻书就有了一个意外收获,然后又找到另一条,他指出了《甲戍本》里的那段“南直招祸”。

那是书上第一回,甄士隐隔壁葫芦庙被烧,‘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戍本脂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老爸说南直就是“南直隶”,是明朝时候的行政区,包括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

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把它改为江南省,从此“南直隶”一词就不再使用了。脂砚斋提到“南直”一词,说明他肯定是个明朝的遗民,如果是乾隆年代,谁还会用一百年前的称呼。

“哦,那书上的接二连三,牵五挂四指的是扬州十日后的其他地方沦陷,评论者用一个召字也是在说缘由。”若荷突然想通了这一点。

“哇,太棒了,老爸,你这些信息可以加100分,不,不止100分。” 弟弟大乐,立刻在盘算他的游戏积分了。

“还要找吗?”看到帮上忙了,老爸似乎也很兴奋。

“要要,越多越好!”

“那我也好好看一下,加入你们的团队。”

“老爸,你要什么版本的?电子版?纸质版?甲戍版?列藏版。。。”弟弟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神态很逗。

“我听你妈的,就用最古老的版本。”

“甲戍本才16回,还得再找一本搭着看。”

“先看80回,免得被后面误导了。”

夜都深了,一家子还乐此不疲地讨论着。。。。。。

*******

本章红楼要点:

1)书中引用了很多李商隐的诗,黛玉的话也是反话,其实她是喜欢李商隐的诗的。
2)黛玉是个有文化的段子手。
3)作者对刘姥姥的描述只能说明作者把她当反面人物。
4)书中把“唐伯虎、祝枝山”称为近日之人,那不可能是两百多年后的乾隆时期。
5)《甲戍本》第一回有脂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南直隶”,是明朝时候的行政区,说明脂砚肯定是个明朝的遗民。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十章 徐灿 被遗忘的苏州大才女

第二天,听到老妈和外婆外公在视频聊天,老爸在和爷爷奶奶姑姑视频。以前如果是在家过的年,那正月就会先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因为离得近。然后再去绍兴爷爷奶奶家拜年。

今年计划都泡汤了,每天只好在视频里说说话。弟弟正在关照爷爷奶奶要仔细洗手,他的话,爷爷奶奶最愿意听。

外婆血压血脂都高,但是配的药快用完了,又不敢去医院。老妈只好找小学同学要到一点药急用,让舅舅去拿来了。

好在舅舅家和外婆家在一个小区。

舅舅在视频里打招呼,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准备改行做口罩啦,以后大家的口罩我包了。”

舅舅已经改行好多次了,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他之前在做啥了。

老妈问:“你有货源吗?你有客源吗?”

舅舅满怀信心地说:“我拍档有,他拉我入股。现在做口罩一本万利,就是印钞机,一个月就能回本。”

“一本万利他为啥拉你入股?”老妈很不放心。

“是我哥们,放心,他不会害我。我们已经买好设备了,只等熔喷布一到就开工。”

老妈一听都已经开始了,只好再三嘱咐不能做三无产品。

弟弟看到姐姐起床了立刻眉飞色舞地汇报最新消息:他在吴伟业的朋友圈中找到了陈之遴。

而陈之遴曾经是拙政园园主,吴伟业的女儿吴氏嫁给了陈之遴的次子陈容永。

所以吴伟业真的在拙政园住过。

弟弟说有诗为证:

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

拙政园内山茶花,一株两株枝交加。
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

还有:

当年清兵南下后,陈之遴成了清朝的大臣,官至相国。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举荐吴伟业仕清为官,吴的许多好友都坚决反对。然而,吴伟业慑于清廷淫威,碍于老母亲敦促,最终还是应诏北上。

但他并没能如期进入内阁,相反,陈之遴本人却在激烈的党争中失败,一家都被流放到东北,陈之遴最后死在那里。

当时吴伟业的女儿吴氏带着孩子留守拙政园,由于担惊受怕,积忧成疾,吴伟业特地赶到拙政园陪伴女儿。1660年5月,吴氏听到清廷遣送陈容永的消息,呕血身亡,吴伟业在悲痛中写下《亡女权庴志》。

其中写道:“木叶山兮雨冥冥,芦管吹兮,悲风憀栗之中人!伊岩关之嶻嶭兮,虎豹以狺;冰雪皑皑兮,恨黒水之无津!”

这个黒水无津让若荷想起第五回贾宝玉红楼春梦醒来之前所遇到的虎狼成群的黑水迷津,是不是就出自这里呢?

若荷也立刻着手查陈之遴,查到了他的太太徐灿,当年与他一起被流放东北。

看到她的一首首作品后,若荷很遗憾以前居然从来没有听闻过她,这么一个大才女,还是本家呢。

她是苏州光禄丞徐子懋之女,婚后被封一品夫人。天资聪颖,擅诗文,工绘事,尤以填词知名于世。

明末清初大词人陈维崧在其《妇人集》中评价徐灿:“才锋遒丽,生平著小词绝佳,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己。”还说她的艺术成就可以和李清照、朱淑真并列。

词评家陈廷焯的《词则》论及她的《永遇乐·舟中感旧》时也拍案称奇:“不谓妇人有此杰笔。”

她写的《舟行有感》其三:

鸣咽邗沟水,汀回晚系舟。江都无绮阁,建业有迷楼。
月皎鸿秋吊,花红鹿书游。芜墟腥未歇,杵血满寒流。

"江都"即扬州,"建业"即南京。这首诗描述的正是清兵攻破扬州屠城之事。她有很多诗词都在描述这一沧桑巨变的历史。

她的《青玉案·吊古》"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正是在反思明朝覆灭之因。

若荷留意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晚年有个号叫紫言(竹字头),这个不就是脂砚的谐音吗?

她还参加了杭州的“蕉园诗社”,与柴静仪、林以宁、朱柔则、钱云仪等合称“蕉园五子”出版过诗集。

这个诗社让若荷立刻联想到了《红楼梦》书里的海棠诗社和桃花诗社。

她有可能是那个脂砚斋吗?

但不管怎样,今夜是属于徐灿的。

若荷最喜欢她的《踏莎行》:

《踏莎行》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

本章红楼要点:

1)拙政园园主陈之遴和吴伟业是儿女亲家,吴的女儿吴氏嫁给了陈之遴的次子陈容永。
2)吴伟业曾经在拙政园陪伴自己的女儿,她女儿在听到陈容永被遣送东北的消息不幸呕血身亡。
3)陈之遴的太太徐灿是大才女,艺术成就可以和李清照、朱淑真并列,晚年有个号叫紫言(竹字头),是脂砚的谐音。她是杭州的“蕉园诗社”成员之一。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十一章 昆剧 解密红楼梦中的戏剧

弟弟陆陆续续把吴伟业、卞玉京、徐灿和拙政园的资料整理输入。

随着信息的完整,第二个模式那里也出现了新的故事情节。

发现有新故事时惊得弟弟大声喊叫让姐姐过去,吓得老妈也赶紧过来问出了啥事,连西西都出动了。

弟弟赶紧把眼镜脱下来给姐姐戴上。若荷发现原本空空如也的第二个模式那里,可以看到有故事在发生:

*******

*吴伟业和卞玉京在横塘的第一次相遇,他们的喝酒对诗。。。

*南京沦陷时,卞玉京一身道装,携着最爱的古琴,离开了秦淮河。。。

*七年后,还是一身道袍,一把琴,卞玉京孤独的身影乘着一叶孤舟前往虎丘与吴伟业会晤,那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

*吴伟业的最后一个镜头,他佝偻着身在写信给好友冒襄:

“平生以文章友朋为性命,比来神志磨耗。。。。弟三四年来颇有事于纂辑,欲成春秋诸志,而地理与氏族先成,地志尤为该洽,病中聊以自娱,惜当世无有剞劂之者,终付酱瓿,又以自叹矣。”

故事来到徐灿这边,已是康熙年间。

康熙东巡,在去谒陵的路上,看到有一位老妇人跪于路旁。銮驾经过时,有人介绍说这位老妇人是当年的大学士、人称相国的陈之遴的妻子徐灿。

皇帝知道陈之遴是被他的父皇顺治帝从轻发落,夺官、籍家,全家流徙至关外的尚阳堡,1666年病死在谪所。

康熙问:“宁有冤乎?”

徐答:“先臣惟知思过,岂敢言冤?伏惟圣上覆载之仁,许先臣归骨。”

徐的回答很有策略,她没有喊冤,只请求皇上能发仁慈之心,允许先臣遗骨回家。

康熙皇帝当场同意了请求,徐灿这才回到了故乡。

晚年的她阅尽红尘,不再落一字在人间。

*******

若荷一直很好奇这个游戏背后的技术支持,没想到真的有这个意外惊喜。这让她立刻关联到她导师的研究方向。

去年,人工智能领域有两件大事:

其一就是若荷的导师带领的团队开源了可以把文字或语音直接转化为动画的ML2M模型。

另一件,游戏人工智能界的先驱YAN宣布开源视觉算法,自带多种算法和应用,无需编程。自动算法融合技术动态实时进行算法融合,将算法胶囊相互连接以自动形成神经网络拓扑结构,高效执行。

这个游戏似乎合并了这两大模型优势,做到了毫秒级响应。

“我觉得它是Ai。”

弟弟不由自主地靠近一下姐姐,“啊?真的?”

“我指它利用了一些人工智能的技术,怪不得它的计分方式、提出的问题有一些不按常规出牌。我怀疑游戏公司也没有标准答案?我要好好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若荷心里充满了好奇。

“不知道有没有答案,论坛里讨论出来的作者已经有100多个了,但听说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证明的过程才重要,没有证据,答案对了也没用。”

“那既然用了高科技技术,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它帮我们更高效地查询信息?”弟弟表情兴奋。

“好,我们把更多的关联资料输入,让它按时间线排列,看看他们有没有交集。”若荷同意弟弟的想法。

果真有问题:

时间线上,吴伟业与诗社可能没有相关性。因为从第二个诗社倡导人林以宁的年龄来看,第二次诗社成立时吴伟业已经去世了。

还有,康熙十年(1671年),徐灿回江南,吴伟业12月份就去世,若说徐灿是脂砚斋,她在东北待了12年,那时候交通不便,而且她老公是罪臣,根本不可能和外界联系。

吴伟业写作的时间里她都不在江南。

但这个可不可以作为证据就说明徐不是脂呢?或者即使她是脂,作者也不是吴呢?或者作者就是吴,徐却不是脂?

若荷觉得下一步就是要找“吴伟业不可能是作者”的证据。

一般来说,要证明是对的比较难,可能要提供很多证据,但否认起来很容易,只要有一个证据否定那答案就否决掉了。

这个跟比特币刚好相反,证明比特币密码是对的很容易,但要提供密码那一步却是很复杂的,谁也仿冒不了。哦,好像扯远了。

另一方面,若荷对这家游戏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查到,这是一家总部在杭州的游戏公司,它的上一个游戏就是风靡全国的《梦话大唐》,当时引起了全民的学诗风潮。

但网上没能查到更多信息,现在大家又都隔离在家,目前的状况无法有进一步的消息。

*******

响应老妈的号召,大家每天在阳台做运动。

这天,若荷在阳台做操,看到应爷爷在自家阳台晒太阳,身子弯在藤椅里,手边的收音机依依啊啊在唱昆剧。

两位老人眼睛都不好,看书看电视都不能太久,不能出门的日子会不会觉得很冷清?更何况儿子媳妇还奋战在最危险的一线。

听老妈说,灏灏妈每天光脱防护服的时间就需要25分钟,三级层层保护。灏灏爸申请了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但医院没有同意,看来苏州人民也离不了他。

这让老俩口稍稍有些心安,毕竟苏州的情况缓解了很多。平时老妈在阳台的时候就会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们聊天。

看到应爷爷抬头望这边,若荷问:“爷爷,您在听啥?”

“哦,是昆剧,《满床笏》。”

这一下提醒了若荷。《红楼梦》中戏曲的分量很大,这里会不会暗藏线索?

看到若荷有兴趣,爷爷解释道:

“满床笏’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都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了床头。后来这一典故被用来比喻子孙有出息,家门福禄昌盛。”

爷爷顺便还普及了一下昆曲:

“昆曲的音乐结构是曲牌体,创作昆曲的时候,唱词都必须要采用各种曲牌,譬如蝶恋花、西江月、满江红啊等等,同时音乐创作主要采用的也是古典雅乐中的宫调理论。所以它的创作和表演规范都非常严格。”

“原来昆剧用的都是文言文啊。”若荷觉得要好好研究一下书中的戏剧。

她跟爷爷说还有要请教的,然后快速跑回房间把电脑拿到阳台上登陆游戏后搜索戏曲,要求按回目和时间顺序排列。

游戏立刻有了反馈,按要求总结出来了:

书中上演剧目共30出,譬如:《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游园》、《惊梦》,《相约》、《相骂》等等。其中,源自《西厢记》的最多,其次就是《牡丹亭》和《长生殿》。

爷爷听了,说:“从时间上看,书中出现的这些戏剧都是元代杂剧、明代和清初的传奇或杂剧,最晚出的是《长生殿》。”

爷爷耐心地跟她解释这些剧目的不同:

“从剧种剧目上来看,这些戏剧都属于清朝前期流行的昆腔、弋阳腔,和北杂剧,剧目大多是言情戏剧,属于雅部剧种。

里面没有清中叶兴起的花部诸剧种,也绝少清中叶盛行的忠义节烈戏剧目。”

落日余晖下,一老一小两个人隔着阳台,围绕昆剧居然聊了好久,爷爷有时候还禁不住唱上几句。

按爷爷的分析,说明了清朝中叶的曹雪芹连一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戏剧也没写,这有点说不通。

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

《长生殿》!

出现这部1688年定稿的传奇(戏剧)的《红楼梦》不可能由1672年去世的吴伟业来完成的呀。


******

本章红楼要点:

1)吴伟业离世前写信给好友冒襄"欲成春秋诸志。"
2)吴伟业与徐灿的诗社可能没有相关性,因为从第二个诗社倡导人林以宁的年龄来看,第二次诗社成立时吴伟业已经去世了。
3)1671年,徐灿回江南,吴伟业12月份就去世,若作者是吴伟业,徐灿不可能是脂砚。
4)书中上演剧目共30出,但清朝中叶的曹雪芹连一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戏剧也没写,这有点说不通。
5)最晚的是《长生殿》,1688年出品,所以不可能是1672年去世的吴伟业来完成《红楼梦》。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十二章 蕉园 西子湖畔的女子诗社

哎,否决一个答案一个证据足矣。

弟弟听到这个结果也有点郁闷,不过他很快打起精神说:“作者不是吴,不代表找到的资料没用。

譬如,他身边的人熟悉他的故事,拿来创作小说也有可能,对不对?我们再查查他的朋友圈。”

这个也有道理,徐灿在吴伟业这里不太可能是脂砚,在别人那里会不会就合理了呢。

若荷准备从徐灿参加的“蕉园”诗社查起,毕竟那个年代女子诗社并不多见。

于是又重读一遍《红楼梦》书中出现诗社的那两回,细细把两者相似处列出来,倒发现真有很多巧合处,但又觉得心里没底,就打算讲给大家来讨论。

*******

于是晚饭后,若荷跟大家讲述“蕉园”诗社。为了便于讲解,她把电脑连到了大电视上,老爸老妈弟弟还有西西一排坐在沙发上。

若荷说:

“清初的时候,杭州西溪一带有个很出名的女子诗社‘蕉园诗社’,最早发起人是顾玉蕊,是清朝有名的人物钱肇修之母,后来的发起人是林以宁,是钱肇修之妻。

诗社有称‘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这两个哪个在先没法考证,我们不讨论。

成员先后有徐灿、钱静宛钱凤纶两姐妹、顾长任顾姒两姐妹、柴静仪、冯又令、朱柔则等。除了徐灿是江苏人,其余都是钱塘杭州人,都是杭州当时“洪黄钱翁”四大家族的名门闺秀。

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建海棠社,然后多年后一直到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书中第一次的海棠诗社,参与者中女子是7人。就是黛玉、宝钗、李纨、探春、迎春、惜春、湘云。

书中这么说的: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这里特意说了数字7。

当然这里含了宝玉,没有加上后来加入的湘云。所以女孩子还是7个人。

第二次桃花社是5人。

书中这么描述的:正说着,只见湘云又打发了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宝玉听了,忙问:‘那里的好诗?’翠缕笑道:‘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便知。’

宝玉听了,忙梳洗了出来,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女孩子正好5人。

是不是和蕉园诗社很巧合?”

看到大家都点头,都一副认真又好奇的表情,若荷继续说道:

“《红楼梦》中各位女子的雅号是:林黛玉是潇湘妃子、薛宝钗是蘅芜君、贾宝玉是怡红公子、探春是蕉下客,史湘云是枕霞旧友。。。

而蕉园诗社中林以宁的别号是‘凤潇楼’、冯又令称‘湘云楼’,钱静宛称‘天香楼’,柴静仪称‘凝香室’等。是不是有点相似的感觉?”

“宁国府不是有个天香楼吗?秦可卿。”老爸插了一句。看来老爸已经读到那里了。

老妈打他一下,让他先别插嘴,等女儿讲完了再提问题。

若荷接着道:

“是的。除了这些还有,蕉园诗社中的参与者大多是亲戚、姐妹关系。

顾玉蕊算是一群姐妹的长辈,她是钱凤婉、钱凤纶的母亲,是林以宁的婆婆,是顾长任、顾姒的姑母。

所以这些晚辈就是表姐们这样的关系,和《红楼梦》一样。

最重要的是,”若荷特意清清嗓子,“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出现了,一个是《红楼梦》里面的‘东山’,一个是蕉园诗社取的名字“蕉园"。这两个关键词都跟同一个人有关系。

先听我说东山。

在《红楼梦》中,探春邀请宝玉参加诗社,她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邀请函,其中有一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东山雅会’这个说法是有出处的。“东山”的出处大家都知道,源自东山再起的谢安,他辞官后隐居会稽东山就是爷爷家绍兴啦,四十岁以后复出。

那“东山雅会”呢,指的是明朝末年,柳如是嫁与钱谦益后,住在老家常熟半野堂。钱谦益的门生故旧都赶来祝贺并酬和作诗。钱柳把这些诗汇集起来出版,名字就叫《东山酬和集》。

唱和中,柳如是巾帼不让须眉,随便举例一首:

《庚辰仲冬访牧翁于半野堂奉赠长句》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
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而“蕉园”和柳如是也有关系的,因为又跟钱谦益有关。

“蕉园”是明朝末期北京的一个宫殿名称,钱谦益等人所修的明史就存放于此。后来,被李自成大军一把大火烧了,蕉园连同其中的明史都付之一炬了。

后来到了清初,钱谦益又收集了完备的明代史料,编写了明史稿,藏于自家藏书楼“绛云楼”,遗憾的是也毁于一场大火。

《红楼梦》里也有好几场大火,作者似乎对大火心有余悸,这个先不谈。

钱谦益痛心之下,曾写了一首著名的“蕉园”诗悼念明史。

这些女诗人把自己的诗社取名“蕉园”,是否也有悼念明朝的意思?

绛云楼就是钱谦益、柳如是夫妻的居所,也是藏书楼。

“你们还记不记得宝玉的书房叫啥呢?”若荷问。

“绛云轩。”这次老妈忍不住抢着答了。

“是的,几乎一样。林以宁的性格跟林黛玉也颇像,看看她写的《独夜吟》:

蕉心未展桐花老,春社才临燕声小。
屋角阴云冻天色,雨脚斜侵砌草织。
暮寒压梦梦不成,耳边哀角呜呜鸣。。。,

并且她也是第二次诗社的发起者。据说她创作了一部传奇叫《芙蓉侠》,就是描述柳如是的。

林黛玉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似乎是上吊死的,柳如是也是。”

“那你的意思是柳如是是林黛玉还是林以宁是?”弟弟发问。

“都有可能,也可能是林以宁和柳如是合并。”其实若荷自己也没想清楚,“反正我觉得柳如是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我再提供一些证据吧。

*柳如是有一堆名字,她本名杨爱,出生后被辗转贩卖,幼年不幸,自号‘影怜’,是按照李商隐(义山)的诗句‘对影闻声已可怜’,为自己改名的。记不记得香菱的原名‘英莲’了?正好谐音。

后来,因为读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然后认识了陈子龙,陈给她写的诗《春日早起》中写道:‘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诗中出现了《红楼梦》。

他们住的房子就是小红楼,后来柳如是的诗中无时无刻不提到‘醒时恼见小红楼’。陈子龙也在天南地北怀念‘角声初到小红楼’,直到英勇殉国。

柳如是还给陈子龙写过《男洛神赋》,《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姑赋》不就是一篇《洛神赋》嘛。

*然后20岁时,她认识了钱谦益,钱谦益娶柳后,意外继承了外祖父的一处庄园‘芙蓉庄’。于是为她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芙蓉庄有一棵百年红豆树,两人曾经吟过红豆诗。

《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抽签抽到的就是芙蓉花,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冯紫英请客,贾宝玉赴宴,席中宝玉唱了一曲红豆曲。

*当年柳如是生女儿时,曾在拙政园居住很长时间。我们这里不是有她故居嘛。

*柳如是又称‘河东君’、‘芙蓉’、‘蘼芜君’。蘼芜意思同蘅芜,似乎跟薛宝钗又有关系。

柳姓和薛姓郡望都是河东郡,所以柳姓和薛姓有关系。

总之,《红楼梦》书里真是有很多柳如是的影子。”若荷总结道。

“哇,信息量这么大。”老爸赞道。

老妈也点头,说:“这个柳如是是很出名的,我读大学时学校有座红色小楼,当年陈寅恪先生就在那里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他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花了十年时间给她写传记呢。”

“那,作者到底是谁呢?”弟弟好奇得都站起身来。


*******

本章红楼要点:

1)蕉园诗社有“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两期。书中有“海棠社”和“桃花社”两次,人数也是7和5。
2)书中雅号:林黛玉是潇湘妃子、薛宝钗是蘅芜君、贾宝玉是怡红公子、探春是蕉下客,史湘云是枕霞旧友。
蕉园诗社中林以宁的别号是‘凤潇楼’、冯又令称‘湘云楼’,钱静宛称‘天香楼’,柴静仪称‘凝香室’等。很相似。
3)都是亲戚、姐妹关系。
4)书中的“东山”和西溪的诗社“蕉园”都与钱谦益和柳如丝有关。
5)钱谦益和柳如是的书房与宝玉的书房名字一样。柳如是的号“影怜”与香菱的原名“英莲“谐音。
6)柳如是与陈子龙曾经在小红楼生活,诗中出现“红楼梦”。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十三章 洪升 可怜一曲《长生殿》

“她的故事还没讲完呢。“若荷笑着去茶几那里挑了一块白玉方糕吃了一口,继续道,“柳如是的诗集《戊寅草》是在杭州西溪出版的,所以她和钱谦益曾几次到过杭州。”

“咦,钱谦益和西溪诗社的钱家是不是一家的?”老妈问。

“这个倒没考证。但他们夫妻和徐灿一定是有交往的,柳如是生女儿的时候就住在拙政园,刚才说了,我们这里有她故居。”

“作者呢,”若荷终于讲到了作者。“目前觉得洪升有可能,他是林以宁的表哥,据说是林的初恋。”

“姐,”弟弟大喊起来,“你记不记得当时拿到列藏本的时候,那上面有个歪歪扭扭的洪字,我当时问你,会不会是作者名,你说这一看就是老外写的,怎么可能呢。说古人毛笔字写得贼好。你说这个洪可能是那个俄罗斯人的中文姓。现在转了一圈还是姓洪的,那这个洪字就是个证据啦。”

“哦,是有这回事。对不起对不起,把你的想法扼杀掉了。“若荷笑道,“其实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洪升,目前只是猜测。他是个高产创作者,作品有很多,他的代表作《长生殿》也是写了十年的,但由于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而被劾下狱,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所以有可能《长生殿》后他不敢再用真名显示了呢?“

若荷又列了其他的理由,譬如:

*他科举考试考了20年也没中,白衣终身。这个跟《红楼梦》作者说自己半生碌碌无为一致。

*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也与作者一致。他娶了自己的表妹黄惠,也是个才女,时人有夸她咏絮之才。书中也是称呼林黛玉有咏絮之才。

*他著作丰富,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

*《红楼梦》第五回那“新治的‘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警幻便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指出这是传奇之曲,这不就是洪升的长处吗。

若荷一边解释,一边也是在说服自己。

但老妈立刻显现出高手的水平来了,她看着洪升的资料,指出:“洪升出生时是明亡的时候,一家都在逃难,他过过宝玉那样的富贵生活吗?”

“他们家也是名门望族吧。”若荷答。

“但《红楼梦》里面的服装描述非常细致,没有那种经历绝对写不出那样的细节。”

老妈是这一行的,她看大家有兴趣,索性给大家普及了一下《红楼梦》里面的服装。

第一,里面的用料品种多而名贵,有“黄绫”、“羽缎”、“白狐腋”、“ 貂裘”、“月白纱”、“海龙皮”、“凫靥裘”、“雀金裘”、“猞猁狲大裘”、“云狐皮”、“无狐皮”、“香狐皮”、、“撒花洋绉”、“起花八团倭缎”、“秋板貂皮“等等等等,有些闻所未闻,普通百姓听也没听说过。

第二,工艺非常高,什么“五彩刻丝”、“百子刻丝”、“盘金彩绣”、“刻丝八团”、“缕金百蝶”、“二色金百蝶穿花”、“五彩丝攒花结长穗”、“起草八团排穗”、“锦边弹墨”、“累丝嵌宝”、“赤金盘螭璎珞”、“洋绉银鼠”、“宫制堆纱”、“立蟒白狐腋”、“簪缨银翅”、“江牙海水五爪坐龙”、“金蟒狐腋”、“排穗”、“细折”、 “赤金吴翠”、“青金闪绿双环四合”、“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 貂颏满襟”、“金丝织的锁子甲”、“虎头盘云五彩”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第三,款式也是多得说不完,“银鼠褂”、“洋绉裙”、“水朝靴”、“花绫裤”、“蟒袍”、“ 貂裘”、“芒鞋”、“折裙”、“鹤氅”、“肷褶子”、“鹰膀褂”、“大裘”等等。

老妈记性并不好,但她对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却是毫不含糊,不知她是怎么记住这些名字的,大家则像听天书一般。

“我印象最深是晴雯帮宝玉补凫靥裘那段。”若荷同意老妈的观点,“没有亲身经历真编不出那样的过程。”

“还有啊,大观园在哪呢?洪升家有这么大的庭院吗?”老妈今天思路清晰的。

老爸不服了:“我们杭州有西溪湿地啊,景色优美,虽然不像苏州的园林,但更有野趣。而且小说可以有创作的成分吧。”

“好吧。如果真是跟杭州有关,我倒想到一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贾母的原型呢。”老妈倒没有一味否定,她说:

“上次看《见字如面》,读的是顾若璞写给两个儿子的信。这位顾老太太是洪升的外婆,出身名门,掌管家族事物,两个儿子及孙辈都由她一手教养成人。她建造了一条读书的船。”

“啊,这么好玩的,读书的时候船能开来开去吗?”弟弟乐滋滋地问。

“你就想一边玩一边学吧。”老妈笑着拍一下弟弟的额头,然后接着说道,

“她把船停在西湖一个隐蔽的角落里,然后雇了塾师指导孩子们学习。

儿子们长大成人后,她写了一封题为《与二子析产书》的信,将家产分拆给两个儿子,形成了两大府邸。这个跟《红楼梦》里分荣府宁府一样呢。

这之后呢,又在西子湖畔造园,专和子侄孙辈的女孩子们一起诗酒作画,她有诗云:“不事诗书,岂尽兴生。

这就和贾母一样,喜欢和孙子孙女们一道赏乐,赏雪,赏月,赏梅。

顾老太太后来经历了明清鼎革、二儿媳早逝、孙女夭折等一系列悲惨事件,这境遇是不是也和贾母一样呢?但是家族在她的引导下,出现了十几位才女。”

“哇,RNB。”姐弟俩给老妈竖起大拇指。

“人民币?”老爸听不懂了。

“啥呀,就是really 牛 B呀。”

老爸忍俊不禁地看着姐弟俩。

“但是,那个脂砚斋呢?”弟弟记起来了。

“我还没想过。”若荷老实坦白,但她灵机一动,“会不会是林以宁?她76岁时,曾为另一位钱塘才女梁瑛的著作《字字香》作序。从那个序的时间点可以推算出林以宁出生于1655年,卒年约在1730年以后。”

但老爸提疑问:“你说这个林小姐活到很老的,洪升如果喜欢表妹,他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林妹妹写死。”

“那会是谁呢?他太太黄惠?也不会。他们是恩爱到白头的。”若荷以为自己做足了功课,但发现自己还是像在盲人摸象。

老妈突然又说:“我想起来了,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脂评的。我记得有个地方写了什么壬午除夕。还有一个点评者叫畸勿叟,在丁亥年说到脂砚还有谁谁相继去世,剩下老朽一枚。老朽是畸勿叟。”

老妈讲的是甲戌本第一回的脂评,眉批有朱笔写到: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尚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密密一堆,并没有标点,也没有落款。

老妈说:“大家都解读为: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认为作者在壬午那一年去世的。壬午的话要么是1762年,要么按你们说的就是1702年,那丁亥是1707年。”

“等等等等,”弟弟把一堆数字记下来,然后在纸上一边算,一边划,一边说:“洪升是1704年去世的,所以,作者不是洪,脂砚是丁亥1707年之前去世的,所以也不是林以宁。”

“哦,太难了。”若荷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说:“那个时候要有网络就好了,总会留点痕迹。是不是啊,西西?”她撸着猫咪,西西很配合地喵一下。

如果找不到作者,那第一个模式那里的很多问题就没了着落。

“但只凭这一句话来否定也。。。如果这是假的呢。”老爸说。

老爸说的对,不能凭一句脂评,以前就说过不能太纠缠于一句脂评。但确实现在提到的的信息里,洪升可以写,其他了解的人也可以写,并没有一个百分百的证据,若要确定是洪升写的,就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

但如果找不到否定的理由,那么洪升依然是有可能是作者的。

但现在也没有其他线索,只能往1702年这条线索再找找看。

“姐,你可别泄气啊。至少柳如是这条线索还在,1702年这个时间点也在,就好找了。”弟弟像是给姐姐在打气,也是给自己在打气。

但是,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1702年去世的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

本章红楼要点:

1)洪升是“蕉园诗社”第二任倡议者林以宁的表哥,《长生殿》的作者。
2)但是,洪升出生时是明亡的时候,一家都在逃难,可能没有过过宝玉那样的富贵生活,没法写出书中那么细致的服装描述和种类。
3)杭州的顾若璞可能是贾母的原型。
4)畸勿叟有一段脂评,根据那一条,老妈认为作者死于壬午除夕那一天。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14章 老妈 买菜引发的飞来横祸

这天若荷一起床,就发现有个学妹在微信中联系她,正等着她起床要跟她聊几句。原来是来问实习的事,两人申请的是同一家公司实习。

若荷一查邮件,才发现也收到了实习公司的邮件,公司通知因为要改成远程上班,今年的实习全部被取消了。

她有些郁闷,暂时回不了校,毕业典礼也不知有没有了,现在实习又泡汤了,秋季的学还继不继续上了?全部都成了未知。突然学业就这么结束了,一点准备都没有。

现在国外是星星燎原的势态,口罩恐慌蔓延到了各国,到处都开始抢购口罩,日本药妆店门口为了口罩在打架。

好在国内基本控制住了,拐点已到。看到国内朋友圈大家都放松了很多,已经开始讨论明星的事了。

晚上吃饭时,老妈接了个电话,只听她应了几句“是。。。是。。。啊。。。哦。。。” 接完脸色就有点变了。

老爸赶紧问:“谁的电话?”

老妈说:“是网格员,说超市有个营业员被隔离了,我正好去买过东西。她说如果发烧的话得集中隔离,没有症状的就在家隔离。我们一家都出不去了。”

这几天因为老爸开始上课,老妈重新接回了买菜的任务。

网格员的名字若荷还是头一次听说。

“那我们这个小区都要封闭了吧,那么多人去那家超市。”

“我。。。我。。。不是楼下这家,是我公司门口那家。”老妈后悔的口气。

“啊,怎么会去那么远的超市?”

“我本来打算去楼下的,但接到客户邮件,来问我们样品发出去了没有?所以我就去了一趟公司。但公司大楼都封了封条,我只好又回来了。然后顺便去了那个超市,我看到超市很空。刚才网格员就很不高兴来一句,你怎么跑那么远买菜。我怎么会知道那里正好有人得病了。”老妈很委屈的语气。

“先别急,你刚才问了没有,那个人确诊了吗?”老爸还比较镇定。

“不知道哦,我啥也没问,都是他在说,你听到的。”

若荷赶紧说:“这几天都是零确诊,若有,不是就公布了吗?”

“对,对,那肯定只是疑似而已,不一定就得了。”

“是哦,”老妈有点放下心来,“但安全起见,我还是跟你们也隔离开来,你把电脑搬到客厅吧,再去衣柜拿多一套被子枕头,先暂时睡沙发了。”

她拿起自己水杯,带了一壶水进了卧室,然后又交代老爸家里有些什么菜等等。让姐弟俩也各回房间,没事别凑在一起。

老妈的隔离搞得大家一下都没有了主心骨,特别是老爸,一会儿就去问问明天早上吃什么,一会儿问问要不要吃啥,缺不缺啥。

弟弟也蹭到姐姐房间,若荷说得保持距离。弟弟说:“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

然后又问:“老妈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哪有那么巧的,老妈又那么小心,回家就洗手换衣服的。”

“那我怎么听到她有点咳嗽?”

“她好几天前就有点咳嗽。”

“如果真的得了,会怎么样?”

若荷也很担心真的得了怎么办,这几天看了一些新闻,心里都有点阴影,但嘴上还是说,“没事的,大部分人即使得了,也是轻症。”

弟弟情绪放松一些回房去了。若荷说是那么说,但心里还是觉得没着落,网上看到的一些信息让她整个心慌慌。

原本晚上一家子会看部电影,从大年初一那天开始老爸就提议,大家轮流推荐电影,晚上有空了就一起看,今天肯定不可能了。

也没有心思再关心《红楼梦》的事情。

想想早上操心的那些事也都成了小事,只要老妈没事就好。

若荷于是开始到处查病毒的症状,一时又觉得自己喉咙也发干,头微微地晕,感觉呼吸也有点急。

她出来倒水喝,看到老爸已经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西西高兴地凑上来,在她旁边蹭。老妈房间还有灯光透出来,她不放心,在微信里问老妈有没有不舒服。

没想老妈秒回:“没事,刷刷微信。”

“微信明天再看。”

“我怕现在不看,明天就没有了。”

“那也要睡觉,你说过保持睡眠增加免疫力。”

这次老妈很听话,立马关了灯。

*******

第二天醒来,居然9点多了,难道又有时差了?

若荷赶紧起来,发现老爸、弟弟都安静地在电脑前了。

厨房里留了一碗小米粥,一个粽子和一个鸡蛋,她迅速地干掉了粥和粽子。

老爸进到厨房来看她。得知老妈没有发烧,吃了早餐后在睡回笼觉,若荷就安心了,然后问老爸怎么没有在上网课?

老爸压着嗓子说:“听了你的建议,今天发了视频给大家,这样也不会受网络影响,同学们也可以重复看。不过,你编辑过的视频体积有点大,能不能压缩一下的?”

“哦,这个简单,我立刻给你无损压缩。”若荷去到老爸电脑前,一边操作着,一边说,“不过安装压缩软件前先装一个另外的软件,它会先帮你检查你的电脑缺什么,然后再安装这个来压缩。”

“这么复杂。”

“一点不复杂,跟着指令走,你看拷贝粘贴地址就可以。然后压缩的指令也给你做成最偷懒最简单的,一个-i就行了。”

“哇,我已经很久没见这样的页面了,我读大学那会儿操作的电脑界面就是这样的黑屏。”老爸看到若荷是在电脑终端那里操作。

老爸又问:“下载这些软件要钱吗?”

“不需要,这个软件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

“免费的?”老爸感慨道,“这些工程师太伟大了。”

“嗯,我现在的计算机课教授第一堂课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分享,所以他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开源到了网上。”

一会儿压缩完了,若荷给老爸示意,“看,体积压到二十分之一了,看上去还是一样高清呢。”

父女俩压着嗓音说着话,看到结果都很满意,完全忘记了老妈说的要互相隔离。

帮完老爸,若荷自告奋勇说她负责午餐。

她发现冰箱上贴了一个购物清单一样的表格,觉得象天书一样,上面密密麻麻列着一些物品名称,列了家里有的,有些后面已经打了勾,列了需要买的,一些木耳粉丝米还有纸巾的背后都标注了“有就买”。

旁边还有一个营养表,列了每天所需营养,豆类、蔬菜、水果等等。

阳台上,一些瓶瓶罐罐都种了东西,有种了葱,还有一种是蒜苗吧,其他都不认识,还晒了一些南瓜子。

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的。

大概听到姐姐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弟弟连发了几条短信过来:吃炒饭,吃炒饭。大概弟弟深深地知道姐姐做的东西能下口的就是炒饭了。

若荷想,我也只会炒饭呀。这还是在外读书获得的生存技能。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15章 秋水 1702年离去的那个人

还好一家子都没有发生状况,网格员又打来过一次电话,倒没有人上门来检查。

第二天,若荷一睁眼,看见老妈居然推门就进来了,笑眯眯问她中午想吃啥?

“啊,没事了吗?”

“是的,他们谎报军情。那个收银员为了不上班,居然谎称女儿染上了,超市主管汇报后,赶紧让他在家自行隔离观察,昨天网格员上门调查才知道真相。我刚刚收到短信通知了,安全啦。”

“太好了!”若荷高兴地跳起来一把搂住妈妈,“弟弟知道了吗?”

“知道,他早起来了,你爸说昨天也很自觉,看来以前总要我叫几次才能起床是装的。”老妈笑笑道,“好了,我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那,我要吃奥灶面。”昨天若荷在冰箱看到卤着半只鸭,她就已经在盘算什么时候能吃上了,奥灶面是老妈的绝活。

“可以可以,不过你先帮我找找我在哪些群里买了东西?昨天我怕断粮,好像买了很多,但我已经不记得我是在哪个群?接了什么龙?买了些啥?哪天会送货?要不要自取?”

“哈哈哈,这个小意思,查个历史记录多简单。”若荷安慰着老妈。


虚惊一场,一切回归正常。

为了表示高兴,若荷特意去老妈的拉筋凳上拉了二十分钟的腿,然后跟弟弟打了招呼去继续攻坚《红楼梦》了。

弟弟说的对,虽然1702年这个时间点难找,但是围绕柳如是或钱谦益去找,范围会变小。

通过钱谦益、吴伟业扩大搜索,增加了尤侗、徐乾学、朱彝尊。。。

接着又增加了陈维崧、冒襄、方以智。。。

接着又扩散到秦松龄、严绳孙。。。

譬如下面这段联句就发生在一群朋友当中: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
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
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
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
人生别易会常难(成容若)

康熙十八年的时候,这群朋友相聚于北京喝酒联诗。

虽然一个个查很麻烦,但她有个好助手,只要她给予明确的指令,游戏就会立刻给予反馈。

查到严绳孙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时间符合了!

*1623-1702年,无锡人(好,与苏州咫尺之间);

*诗词书画闻名(好,有才);

*20多岁时,抛弃举子业,游历于山水之间(好,跟宝玉一样,讨厌仕途);

*顺治六年(1649年),参加由吴伟业主盟的慎交社,结识了一批东南名流(好,认识吴伟业。没办法,潜意识里总觉得跟吴有关);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与邑中顾贞观、秦松龄等10人结云门社,时称“云门十子” (好,因为再查这些人发现其中秦松龄博学多才,雅好灯谜。《红楼梦》书中有很多灯谜,而且判词中也都是谜语,更不用说名字地名影射的谜。作者一定是个爱好谜语之人,或者有个爱谜语之朋友);

*康熙十四年(1675年)结识满族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成为莫逆(好,纳兰也是怀疑对象,待查);

*康熙十八年(1679年)参与《明史》编纂。以后历任日讲起居注官、山西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承德郎等职。康熙二十四年辞官回家乡隐居。康熙四十一年病逝,终年79岁。(好,从辞官回家到去世这十多年是否正好符合曹雪芹十年修改的时间?但是,似乎是挺有成就之人)

还有一条,是第二十二回宝钗的谜语: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这个谜语书中没有给出谜底,但谜底看得出来是藕。而严绳孙晚号藕荡渔人。

当然这一条太牵强。

反面的理由呢?

也有,譬如他参与明史,官至翰林院等职,不能说他碌碌无为。

另外也没有证据说他晚年很差。这个跟作者自述有点不同。

若荷继续查询他身边的朋友,想找到更多信息。

他的好友朱彝尊接驾过四次,这和《红楼梦》书中“赵嬷嬷对王熙凤说甄家接驾四次”一样,严绳孙也接驾过一次。

朱彝尊活到了1709年,即丁亥之后两年,严绳孙和洪升的墓志铭都是他撰写的。

脂评里有好多是丁亥那一年的点评,之后就很少了。其中有一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落款是畸笏叟。

各本《石头记》中,除了脂砚斋以外,畸笏叟的点评有不少。

从这些时间点看,会不会这个朱彝尊是畸笏叟?

但越研究畸笏叟,就越发现这个畸笏叟写点评时会习惯性标上时间,尤其是壬午、丁亥两年。

从壬午之批看,署为“壬午春”、“壬午季春”、“壬午孟夏”、“壬午孟夏雨窗”、“壬午九月”、“壬午重阳”等等多至42条,那这条壬午除夕会不会也是他留的?

若荷重新点了标点: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重新点上标点后,发现变成了两条批语,似乎这样读起来更合理。如果是这样解,那么作者就不一定是1702年去世的。

但至少以这一条看,作者在1702年或之前就过世了,那么洪升就不可能是作者。

但是不是就凭这一条来定乾坤呢?若荷想起她和老妈之间的一次对话。

老妈问:“你们上次说的吴伟业,怎么又否定掉了,我说的没错吧。”

若荷答:“哪里,是因为里面有一部戏曲《长生殿》是1688年出来的,时间不符合,所以才否定的。”

老妈回:“哦,原来是这样,原来戏曲里面也藏着线索。那会不会有一部剧也是可以否定洪升的呢?”

是洪升写的《长生殿》,书里又是这部剧是最晚的,所以当时觉得洪升是《红楼梦》的作者也是合理的。

但是,不对,若荷脑子里像是有一道光闪过,她想起应爷爷提到过的“南洪北孔”,北方山东的孔尚任有一部《桃花扇》,与南方洪升的《长生殿》齐名。为什么书中有《长生殿》而没有《桃花扇》呢?

她迅速地查出孔的资料,《桃花扇》是1699年完稿的,即刻引起轰动,随即第二年1700年孔遭罢官,有说因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为清廷所忌而惹祸。

洪升是1704年去世的,按理来说,《桃花扇》的故事与《红楼梦》息息相通,但为啥书中会出现《长生殿》而没有《桃花扇》,若说避嫌,当年《长生殿》照样也是惹了祸的。

有一种可能,《红楼梦》会不会完成于1700年之前。加上《长生殿》是1688年,所以成书时间大概在1688年-1700年之间。

虽然推算出来的成书时间不能算百分之一百成立,但提供了思路。

虽然又一次失去了目标,但写作时间有些明朗了。

姐弟俩准备分开行动,各自找目标,再互换资料核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

本章红楼要点:

1)严绳孙符合1702年去世的时间,江苏人,有才,讨厌仕途,认识吴伟业。

2)严绳孙参与《明史》编纂,从辞官回家到去世这十多年是否正好符合曹雪芹十年修改的时间。但似乎挺有成就,与作者自认碌碌无为不一致。

3)严绳孙的好友朱彝尊接驾过四次,和《红楼梦》书中“赵嬷嬷对王熙凤说甄家接驾四次”一样,严绳孙也接驾过一次,见过这类排场。

4)畸笏叟会不会是朱彝尊?他点评时会习惯性标上时间,尤其是壬午、丁亥两年。所以前面那段脂评重新点标点后变成了2句评语,那么作者就不一定是1702年去世。

5)书中没有同时期的1699年完稿的《桃花扇》。加上《长生殿》是1688年,所以成书时间大概在1688年-1700年之间。所以暂时认为洪升不可能。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16章 张岱 才情横溢的花花公子

几天后,弟弟进门就嚷:“我发现这个贾宝玉身上有很多缺点,喜欢撩女孩子,好端端的金钏儿被他连累死了,就是个花花公子。”

“你怎么那么生气啊。”若荷失笑道,“他对林妹妹还是不一样的吧。”

“也许吧。我给你看看我找到了谁?我感觉看着这个也像,那个也像,那个时候的人怎么都那么有才啊。不过我找到的这位,你一定会。。。”弟弟突然很期待地说,“我们会不会找到同一个人?”

两人同时把电脑的文件打开,一个是张岱,另一个却是冒襄。

弟弟解释他的选择:“你看这个张岱。我们老家绍兴人哦,字石公,著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这两个名字是不是给你一些联想了?

他给自己写了《自为墓志铭》:‘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这一看是不是很像贾宝玉?”

“是很像,他的文采也很了得,我以前看过他的一篇小文《湖心亭看雪》。不过这个张岱,我也查过,他去世得有点早,1683年,作为作者不可能,但作为宝玉原型,我倒觉得有可能。”若荷了然地点头。

“他的去世年份是有争议的,我怎么查到是1689年?还有一个可能,我一直在想,会不会是两个作者合写的呢,张岱写了上半部,没写完,谁谁又接着写了?”

“这个思路倒很妙,其实最早的时候我就怀疑过曹雪芹不是第一作者。”若荷发现弟弟想象力真是很丰富的。

“那你的冒襄是怎么样的?”

“什么你的我的。”若荷笑道,“他是如皋人,少年有才,14岁出诗集,但一生未入仕,老年比较悲催,整个人生看上去和张岱有点像。但是。。。”若荷顿了顿,“他和陈圆圆有过婚约,后来娶了董小宛,柳如是是媒人,他一个朋友说很多女性想着嫁给他。”

“哇,传说中的美女杀手?”弟弟夸张地说。

“我还没查完他的资料,我先看看你的,快去做作业。我补充完了再给你看。”若荷赶弟弟回去做作业。

现在虽然上网课,作业倒比以前多好多。
张岱确实像个宝玉型的人物,是个“有趣”的人,更搞笑的是,他早早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他在《自为墓志铭》中讲述了他自己的一生,写到:八岁时碰到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指着堂前《李白骑鲸图》出了上联考他:“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

张岱随口对出下联:“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就是陈继儒的号。

还写到了他老年回忆此事时的感慨:

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红楼梦》书中一开始: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两人情绪同出一辙,都认为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

张岱和宝玉一样从小锦衣玉食,在万千宠爱中长大。

他的有趣还在于他的会玩。

*看戏、编戏、写戏,还自己登台献艺,“科诨曲白,妙入筋髓”。他创作的《乔作衙》一剧演出时座无虚席。

甲戌本有脂评: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是表扬《红楼梦》中的戏曲的。

*“嗣后曲中戏,必以余为导师。”董小宛、李十娘、顾眉、都跟他学过戏。

*迷恋上了斗鸡,与朋友成立“斗鸡社”。

*迷上了弹琴,拉朋友成立“丝社”,每月聚会练琴。

*还结蟹社、诗社,游湖吃蟹,品酒论诗。这个跟《红楼梦》中描述的场景很像。

*还好饮茶,有辨水焙茶的绝技。这可以和妙玉的茶道媲美。

*1634年的八月十五日,张岱效仿虎丘中秋故事,在家乡蕺山亭招集朋友、艺人等七百多人共同宴饮,饮酒、唱曲至夜半。

他写了一篇《虎丘中秋夜》来详述: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而《红楼梦》书中第七十六回描述赏中秋之夜: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

同是一轮明月,一缕清音。

*那年十月张岱又与一群好友同游不系园,写了《不系园》的散文:

甲戌十月,携楚生住不系园看红叶。至定香桥,客不期而至者八人:南京曾波臣,东阳赵纯卿,金坛彭天锡,诸暨陈章侯,杭州杨与民、陆九、罗三,女伶陈素芝。余留饮。章侯携缣素为纯卿画古佛,波臣为纯卿写照,杨与民弹三弦子,罗三唱曲,陆九吹箫。与民复出寸许紫檀界尺,据小梧,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使人绝倒。。。

这不系二字出自庄子,张岱是庄子信徒:逍遥自在,任意遨游。

《红楼梦》中第二十二回宝玉被黛玉、湘云数落,想到《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一时觉得自己禅悟了。

*张岱的记载里还有邀请王月(他的红颜知己)、董小宛等一行去打猎,拿出鹿麂来犒劳大家。

看到这里,若荷怎么眼前就浮现出宝玉和湘云吃鹿肉那个片段。

那一年是1638年,董小宛还不认识冒襄。但冒襄认识张岱吗?他们有很多共同的朋友,会有交集吗?自从怀疑冒襄是作者,若荷总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联点。

他精于玩乐而又惊才绝艳,但他早年参加乡试,却因文章格式不符而落榜。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这是墓志铭里他的自嘲。

重又翻出那篇《湖心亭看雪》,字语了了,却似一幅淡抹的山水画,渗着一丝清凉之意。

那一夜,若荷又做了一个梦:

西子湖畔,湖心亭中,有一位少年,眼神清澈,还读不出一丝的沉重。远处长堤似一痕线,与水与山与云与天连成白茫茫一片。。。

但是以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众多的作品,连墓志铭都写好了,怎么可能这么一部杰作不完成呢?

*******

本章红楼要点:

1)张岱8岁碰到陈继儒,被夸为天才。
2)和宝玉一样从小锦衣玉食,在万千宠爱中长大。
3)喜欢看戏、编戏、写戏、演戏。
4)是庄子信徒,和《红楼梦》作者同世界观。
5)认为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和作者书中自述一致。

那么,张岱到底是不是作者呢?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17章 偏见要比病毒更可怕

今天亲友群里比较热闹。自从疫情后大家不时分享自己的厨艺,然后是分享各种小道消息。

事情是舅妈提起的:“天呐,我们小区有一户人家居然收留了一家湖北人,大家闹翻了,有人在提建议,让他们搬出去住。这会儿正号召大家都跟管理处提意见。”

“啊?不要吧,我前几天以为自己中招了,接了几次管理处电话,我都是特别敏感的,怕门外来了看守的,怕被强制隔离了。我想他们的处境一定难多了。”老妈的回复。

“但是如果传给别人怎么办,我们好不容易齐心合力才做到了。疫情还没结束,他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家。”舅妈继续接着道。

“怎么一来就断定他们已经得了?”大姨回复了,又回了第二条:“而且他们出门的时候并不知道吧,现在也回不去啊。你们最好跟管理处建议,大家提供帮助,可以建议他们暂时不要出门买东西,给他们送必需品。”

大表哥艾特了舅妈,写道:“我以为在外面看到这种言论也就罢了,没想到家庭群里也看到这样的。我一个朋友湖北的,一家子在路上漂流了一个月,找不到地方住,最后流浪到了广东,用丈母娘的身份证才偷偷租了一个房子,才算安下身来。这世界怎么了!!!”

过一阵子,又艾特了舅妈:“不要让我讲粗话。”
“还不是担心你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怕感染嘛。”舅舅出来打圆场解释。

“大表哥平时好像没那么大火气的。”弟弟在一旁问爸妈。老妈解释,“大概在别的群里受了刺激,一时没忍住。”

老爸也说:“现在同学群,老乡群都闹翻了,观点不一致,什么事情都能争起来。有些直接退了群,有些断了交,但你表哥是对的。偏见比病毒更可怕。”

“我们同学群就没有。”弟弟说。

“那你们交流啥呢?”

“acg啊,B站啊,刚有人说海贼王更新了。”

“什么ABC?你多大了,还看海贼王?”

“你们就不懂了,海贼王就是给大人看的。”弟弟振振有词。

晚上,轮到若荷推荐片子,她找了一部老片《第九区》,这是一部科幻片,但若荷觉得很能代表她当前的想法。

看完电影,若荷发现牙膏用完了,于是去找老妈。老爸老妈正好在他们洗手间刷牙洗漱,传来老妈含糊的声音:“你说囡囡,”

他们背后还是喜欢称呼她囡囡,若荷一笑,放轻脚步,想听听他们背后说啥?

“女孩子怎么老喜欢看这些打打杀杀的电影,今天放的电影也一个调调,还有上次她推荐的,《猎杀星期一》,她怎么就不像我,喜欢看看老友记啊,十里桃花啊就好呢,那个片名一听就吓死人的。”

“你把名字改成《超生游击队》不就行了,女儿说也有人翻译成这个名字的。”老爸嘴里含着牙膏泡沫。

老妈一听就“呲”一下笑了,然后又道:“她男朋友的事怎么又不听她说起了,我问过一次,她让我别管,你也不关心一下。不是你管心理教育,我管生活嘛。”

老爸终于漱好了口,说,“这个属于生活范畴,你管。但她不愿说就不要催她,我看她心里透亮着,不要担心。她上次给我们放那部英国片,我那天还正好要给他们讲讲大道理的,现在网络信息那么多,不要看到了就信以为真,要找真相。她直接就放了那部《真相捕捉》,所以我想她是明白的。。。”

若荷心里一笑,看他们都刷完了,赶紧溜出门,牙膏也不拿了。

《猎杀星期一》,有问题吗?若荷回顾着,哪里有问题了?

他们难道没发现这是同一个人饰演了七姐妹?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七个人同一镜头,还是运动的镜头时,拍起来有多么的难,光线有一丝的变化,场景就会不同。

老妈想哪儿去了。

若荷的脑子又飞速地转起来,分身这个念头提醒了她,《红楼梦》里面不就有个分身的故事吗是贾宝玉说来逗林黛玉的。

是说一群小耗子去偷东西,各耗子都领令去了,只剩了香芋没人偷。

首领因又拔令箭问:“谁去偷香芋?”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应道:“我愿去偷香芋。”众耗见他怯懦无力,都不准他去。
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众耗听了都道:“妙却妙,只是不知怎么个变法,你先变个我们瞧瞧。”小耗听了,笑道:“这个不难,等我变来。”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
众耗忙笑道:“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小姐来?”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作者笔下无闲笔,这么一个故事是不是暗示林黛玉在书中也有分身呢。“香芋”就是香玉?

这是个好线索。若荷想着香芋进入了梦乡。


*******

这一章提到的几部剧都不错哦。
楼主:东南一语2020  时间:2020-08-09 12:44:19
第18章 闺蜜 逃离曼哈顿北上新州

国外彻底爆发了,一醒来,就是看各地的数字。学校彻底上网课了。

全球75亿人在买口罩,线上线下,西班牙炒到了2200元一个(FFP2型单价300欧元),美国要209元一个。

若荷开始忙着想办法给留在美国的老师朋友寄口罩。

纽约的闺蜜已经和室友逃离了曼哈顿,北上到了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镇。

闺蜜发了一通照片,说:这里冬天可上山滑雪,春天可湖上泛舟,夏天可入海冲浪,秋天可hiking赏叶。

若荷回:“哇,整个世外桃源啊。”

“怎么样,来不来?”闺蜜逗她。

“我也去不了啊。讲真,你把新地址给我,我给你找到了100多个口罩寄给你。”

“好的好的,我自己用不上,出门见不到几个人的,东西都网购了。但我可以捐一点给这里诊所,这里奇缺口罩。”

“那我再多找一些吧,我舅舅还做口罩呢。”

“哇,这么牛,那他一定发达了。”看到闺蜜还神情轻松,若荷放心了不少。

航空公司取消了很多航班,将要执行五个一。

妈妈说家长群里很热闹,家长们都很着急,都在讨论哪里寄口罩和回国机票的事情,问若荷同学群里什么情况。

“还好吧。大家都很淡定啊。大多数不回国,回来上网课那得黑白颠倒了。我问大家需不需要口罩,好多都说妈妈已经寄了。但美国政府居然说生病才戴口罩,洗手更重要。”

“你同学不是说口罩都被我们华人买走了吗?他们又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政府再提倡戴口罩,医务人员就更缺了。你看吧,过一阵子口罩供应上去了,医院配置到位了,肯定会改口的。”老妈的分析。

“但,不能这样误导民众吧。”

“我看照片上国外那些医院的装备,医生穿的还不如我们网格员穿得严实。对了,你弟的口罩厂怎么样了?”老爸问老妈。

“不知道呢,最近又没听他说起了,他总是报喜不报忧的。等情况稳定些,我回去看看爸妈,顺便去看看他的厂。我还想着给我客户寄些口罩。现在出口难做啊。上个月客人问我们,还好吗?还能发货吗?我们拼命向客人证明,我们很好,不影响生意。这个月,轮到我们不停向客人确认,你们好吗?还能收货吗?口罩要吗?单还下吗?”老妈一边说一边做着手势。

一个月的时间,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地变化。

弟弟却天天关心澳洲的情况,大家纳闷了几天,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是因为F1。

前几天他是担心法拉利的队员没办法进入澳洲,知道他们顺利进去后很是高兴了几天。

没想到今天却公布取消比赛,而各车队都已全部到位,车都已经在赛场了,观众也在赶往赛场的路上了。

说取消就取消了,什么时候再开始也不知道,可能要到欧洲赛场了。

老妈好奇问了一句:“为啥法拉利不给进?”

“意大利啊。”父子俩异口同声。

老妈白了他们一眼,进了厨房,嘴里嘟囔:“没得看就不看呗,这点小事。”

晚上老爸推荐了一部汤姆汉克斯的电影《幸福终点站》,说是给汤姆先生打打气。

真是一部好片子呢,人生总会碰到意外,人生也总是在等待,但也充满了奇迹和希望。

老爸推荐的片子都很温馨,上次看了一部意大利的《 美丽人生》,几次笑,几次泪目。

想想老妈推荐看的音乐节目也很不错,现在若荷的手机里就全是那个宝藏男孩的歌曲,一首接一首。

弟弟上次推荐《哈利波特》,若荷虽然看过,但这次观看却让她想明白了“大家手下无闲笔”这个道理。

因为弟弟连老爸中途接个电话也要摁下遥控暂停下来说不能漏过一个镜头,否则看不懂了,说没有镜头是无聊的,没有人物是闲置的。

这帮她在书中找到好多忽略的信息,《红楼梦》中也无闲笔。

再想想自己推荐的,好像是有点打打杀杀,那下次给他们推荐个轻松的吧。若荷反思着。

于是去看看弟弟在干啥。发现他正像个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在把已有的资料捣腾到游戏中去。

看到姐姐,弟弟很高兴:“冒襄的资料整出来了?”

若荷哭笑不得,回道:“我得好好理理自己的思路,前面总是这边一榔头那边一榔头,抓不住重点。”

弟弟说:“我有办法,你根据游戏的要求照着整理吧。”

“这是好办法。”

其实若荷最先并没有把目标放在冒襄身上,而是先查到了陈维崧。

因为自从查询资料开始,这个名字就频频出现,似乎跟谁谁谁都有往来,交友甚广。

与前面那几位疑似作者甚至曹寅都有交往。

他1658年时,投靠到和他父亲同为明末四公子的冒襄家里。

当时他与冒家戏曲班的名优徐紫云演绎了另一版的霸王别姬,跟《红楼梦》中宝玉和琪官(蒋玉菡)的暧昧关系有点相似。

他会不会是宝玉的原型(之一)呢?


楼主:东南一语2020

字数:102654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20-07-17 20:52:08

更新时间:2020-08-09 12:44:19

评论数: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