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西域“大秦国”即古埃及详考

西域“大秦国”即古埃及详考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这个强盛的王朝一直保存了这种强势文明五六百年,直到公元五百多年开始,西亚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

到了南北朝时期,西亚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条支国被替换成了波斯国,北方的奄蔡国被替换成粟特国。

这个波斯国的崛起和条支国的被替换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就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突然之间就接替了之前的“条支国”,不知道什么原因。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当然,实际上这还不包括其他一些小国的更替。大国也在更替,当年盛极一时的安息大国也在这段时间解体,被分裂成众多个小国。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月氏也被后来的政权代替:

至于大秦国,从东汉到三国,到两晋,再到南北朝,大秦国的国力和疆域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是我个人怀疑在南北朝后半期大秦国已经分裂为两个国家了。当然,我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这个结论,不过我根据历史记载的蛛丝马迹当中做出一个合理推理。这个推理,也正好和隋唐以来,史书中记载的大秦国由“犁靬”转变为“拂菻”有个合理的过渡。这个推理将在后面详细说出来。

当然,在大秦国分裂之前,他跟中国的商贸往来依旧是那么频繁:

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缴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

——《梁书•卷五十四•诸夷•海南》

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汉世唯一通焉。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

——《梁书•卷五十四•诸夷•中天竺》

世人大多只知道从甘肃出发直达新疆的“丝绸之路”,但要说到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其实中国跟西域的贸易往来,南方水路比北方陆路更为发达。比如说这里写到的大秦国和天竺国,都是从南边往来的。水路交通,不但便利,而且风险更小。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中国商贸最为繁盛的地方都在南方,无论是吃穿住用,还是各种奢侈品,都是南方输往北方的多,尤其是粮食。而几千年来,直到民国,在铁路修建起来以前,中国的水路交通一直比陆路交通发达得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代诗人所写的送别诗词中发现,大部分送别都是在河边。在以前,用船运输货物不但可以量大,而且成本低。只要有河流相通,其运输速度也不慢。

我们以三艘船为一组,一组普通的船携带的货物为数十吨。在古代,运输同样多的货物需要的车要多得多,而且还需要更多的马匹、人力来组织运输。算起来,成本高出不少,速度还不一定比船快。所以,古代越是繁荣的城市,越是靠近河流。而只要有码头的地方,也越是热闹。这也是当年隋炀帝为什么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而不是修一条高速公路的原因。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说完了水路交通,再来看我们的“大秦国”吧。到了隋朝,西亚的局势又开始有了变化,这就是“大食”的崛起:

大食的崛起意味着西亚势力的重新划分。大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阿拉伯,隋唐时期中国称呼为“大食”,这个“大食”的“食”读音是 yi,我估计这就是“伊斯兰”的“伊”了。大食即大伊。

大食的崛起首先就是抢占了原波斯的半壁江山,然后这支战斗力超强的队伍向西边的大秦国发起了攻击,并且占领了大秦国在非洲的所有领土和亚洲部分领土。然后,我们所瞩目的“大秦国”在史书上一夜之间就换了天。

这个换了天的大秦国从《后汉书》中的“犁靬国”转变为《旧唐书》上隋朝的“拂菻国”。从最开始出现时的“黎轩国”在安息国北边,然后转变到条支国西边,然后这里又变动为波斯国西北边。其地理位置变迁之大,国号变动之快,真让人有点目不暇接,曾经一度使我误认为这个“拂菻国”根本就不是正牌的“大秦国”,而是个冒牌货,他盗用了“大秦国”的名号,实际上跟“大秦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经过一番研究分析下来,通过对疆域的认定,疆界的划分,最后我居然发现,虽然说这个政权换了主人,虽然疆域没有以前那么大,虽然定位的地理方位发生了改变,但这个“拂菻国”还真的实实在在是以前“犁靬国”旧有的领土。既然是以前“大秦国”旧有的领土,那么这个新政权继承以前那个“大秦国”的称呼也没有什么不妥的。那么,这个转变过程究竟是如何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前面我说了,当黎轩国南下开疆辟土之后,他们把都城移到尼罗河去了,而之前的领土却并没有丢失,而是保留下来。就类似满清占领中原之后,将都城从沈阳移到北京,但东北那一亩三分地还是掌握在手中,毕竟,这是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能乱丢。

从黎轩国南下扩张,迁都之后,大秦国强盛了好几百年。当某天突然之间大食崛起之后,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大秦国”换了地方,换了主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其中过程如何,并没有史书记载,史书只记载了大食崛起之后,西北的拂菻国和东边的波斯都跟他交战过,但都败了,而且拂菻国战败之后臣服于大食,变成了大食的藩属国。其他的细节就一无所知了。我这里从史料当中试着还原当时的情况。

先说下拂菻国的人种,各种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唐朝有个旅行家曾经亲身游历了拂菻国,他记下了拂菻国的人种特征:

拂桑国在苫国西,亦名大秦。其人颜色红白

——杜环《经行记》

很明显,杜环的《经行记》写得很清楚,拂菻国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而不是之前《后汉书》、《魏略》上所记载的“颇类中国人”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时间年代还是人种肤色来看,这个拂菻国应该是欧洲历史上的拜占庭国了。实际上,从头开始,直到这件事之前,我采用的都是中国史书的资料,而不是欧洲的资料。没别的的原因,因为欧洲上古的历史存在诸多不可解释的疑点,所以不信任他。而且越是古老,可信度越低。但拜占庭国作为欧洲近古史上的政体,还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虽然也存在不少可疑的地方,但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政体,这点还是没问题的。其主要原因是这个存在的政体各方面的信息跟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拂菻国”还算是对得上。

而查得拜占庭国的资料如下: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再查得大食国资料如下:

阿拉伯帝国(Arab Empire,632~1258)是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史籍称之为萨拉森帝国。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到他逝世时(632年),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于阿拉伯半岛。

从两份资料对比可以看得出,拜占庭国建立的时间远远要比大食国建立的时间早上两百多年。我们再把拜占庭国替换为拂菻国之后,用中国史书的说法,拂菻国建立200多年之后,大食国才出现。而一个国家的称呼是不可能随便改变的。拂菻国的大本营虽然在小亚细亚地区,但也被称呼为“大秦国”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这个政权建立的时候就袭用了这个称呼。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秦国”这个称呼并不是他们自号的,而是来自他国的称呼。是什么原因让他国采用同一称呼来称呼这两个政权呢?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这里主要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犁靬国到拂菻国,一个政权不但都城改了地点,同时统治疆域也发生了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是连统治者人种也发生了改变。从中国史书的记载中来看,很难找到两者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而如此两个不相干的政权,其他国家对他竟然都采用同一称呼:大秦国。

两个如此截然不同的政权竟然获得外界的一致性认同,那么其两者必然存在某种内在上的继承关系,否则,我无法解释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如果不能解释这个现象的话,那么这个历史问题还只能算解决了一半。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很讨厌这种不完美的结果。只有完完全全把问题解决才算是完。

基于这个原因,我必须找到其内在连续性的原因,使得拂菻国有资格继承“大秦国”的称号。具体的第一证据我是不指望了,不过,我可以在这些有限的资料当中提出一些合理的观点来进行推理。想要拂菻国袭用“大秦国”的称呼,大概有下面这么几种猜想:

1、迁都。大秦国把原来的国都安都城从原来尼罗河三角洲迁移到小亚细亚。如果把都城迁移过去,那么其合法性就毋庸置疑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把都城迁移到小亚细亚的话,那么“大秦国”的称呼沿用下来也就相当合理了。

2、换继承人。这一条是跟随上面一条来的,就是更换了继承人,同时把都城迁移。之所以说更换继承人,主要是人种换了这个问题。

3、分裂。一个国家政权分裂成两个或者多个诸侯国,这些分裂的诸侯国则共享分裂之前的政治财产,比如国号称呼,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前东、西德国,现在的南、北朝鲜。而这个案例中的拂菻国就完全可以看成之前大秦国分裂之后的一个诸侯国,作为其中一个诸侯国,他占据了小亚细亚那块地方,跟其他诸侯国共享了“大秦国”这个称呼。虽然拂菻国统治者都换了人种,但作为原政权体的继承者之一,原政权的称呼也一同被继承下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这里设定为原大秦国分裂为南北两个诸侯国,南方的继续沿用犁靬国国号,北方的则自立国号拂菻国。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至于大秦国的分裂时间,本人采用拜占庭国的建立时间为界限,即公元395年。公元395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东晋王朝孝武帝司马曜(372-396年)在位时间。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点,我换个角度来说。这一年,也就是安帝司马德宗即位的前一年。这个司马德宗也是中国历史上那个著名的痴呆皇帝,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也就是这一年,大秦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而北方那个政权就是中国史书上所记载的“拂菻国”。

第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第二点不计,其中第三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虽然我这里采用拜占庭国来称呼拂菻国,但在欧洲,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呼:东罗马帝国。欧洲传说中,曾经有个古老而辉煌的罗马帝国,后来这个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占据了小亚细亚这块土地的政权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正是欧洲历史上的这个传说启发了我,于是我灵机一动,提出“大秦国分裂说”来解释这种情况。而这个说法也正好可以解释“拂菻国”为什么有继承“大秦国”这个称呼的现象。

“分裂说”很完美地解决了“拂菻国”为什么继承了“大秦国”称呼的原因。通过“分裂说”,“大秦国”的历史就很流畅地从“犁靬国”过渡到“拂菻国”。

结合上面的所有资料和猜想不妨做这么一个推理:

犁靬国,也就是大秦国自公元元年前后迁都到非洲以来,一直顺风顺水,而且因为各种便利条件,所以发展成为西方最大的国家。其管辖的疆域直接把地中海和黑海变成了内陆海,这种空前强大的势力是西方世界少见的。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再强大的帝国终究会有一天衰落的。在经过500多年的历史之后,大秦国终于衰落下去了。公元395年,大秦国一分为二,以地中海为界,地中海南边依然是之前的犁靬国。地中海北边则是一个新的政权:拂菻国。这两个国家都被称呼为“大秦国”。

这两个国家依然继续统治者地中海两岸原有的疆域,但是很不幸。公元600年之后,犁靬国东边的波斯国突然出现一股新兴势力,一个叫默罕默德的人建立一个新政权,自称伊斯兰,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说的“大食”。当组建自己的军队之后,大食国开始向周边发起战争,不久之后,就吞并了西边的犁靬国,留下西北边的拂菻国。因为犁靬国被吞并,由之前的两个“大秦国”变为一个“大秦国”。所以,在记载过于简略的情况下,就造成了大秦国的地点发生转移的现象。真实情况大致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一直以来,对“大秦国”这个称呼的国号改变,没人能说清是怎么回事。怎么由之前的“犁靬国”转变为后来的“拂菻国”,不但国号改变了,位置也改变了,由之前的“条支国西”、“西海西”转移到“波斯西北”、“西海之上”,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人种也变了。这么多改变,很多地方史书都没有交代。别说两者之间的改变是否存在什么关系,就连之前的“犁靬国”在哪里学界都存在着争论。那就更不用说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而本人在这里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算是理清了一个争议已久的历史问题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因为被大食的侵占,所以改名为拂菻的大秦国和波斯联手向大食发起攻击,但很不幸的是,面对如日中天的大食国,他们除了吃败仗,就没有别的结局了:

波斯、拂菻各遣兵讨之,皆为所败。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大食》

打到最后,大食反过来再次向小亚细亚的拂菻国征兵讨伐,而元气大伤的拂菻国最后只有臣服于大食方才逃过灭国之险:

自大食强盛,渐陵诸国,乃遣大将军摩栧伐其都城,因约为和好,请每岁输之金帛,遂臣属大食焉。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拂菻》

贞观十七年,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瓈、绿金精,下诏答赉。大食稍强,遣大将军摩拽伐之,拂菻约和,遂臣属。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西域上•拂菻》


随着大食的疯狂扩张,东边的波斯也只能不断地迁移,他们从阿拉伯半岛一直迁移到之前安息国的地方去了。到大唐天宝年间,依旧还是被大食灭国了。相比之下,西边的拂菻国情况要稍微好点。尽管拂菻国向大食称臣纳贡,但依然免不了被欺负的下场,先是他们原来的老地盘被一个叫苫国的占领了,于是,国土进一步萎缩,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只能开始往欧洲退守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元末,其国人捏古伦入市中国,元亡不能归。太祖闻之,以洪武四年八月召见,命齎诏书还谕其王曰:‘……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于今四年矣。凡四夷诸邦皆遣官告谕,惟尔拂菻隔越四海,未及报知。今遣尔国之民捏古伦齎诏往谕。朕虽未及古先哲王,俾万方怀德,然不可不使天下知朕平定四海之意,故兹诏告。’已而复命使臣普剌等齎敕书、綵币招谕,其国乃遣使入贡。后不复至。万历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其国自开辟以来六千年,史书所载,世代相嬗,及万事万物原始,无不详悉。谓为天主肇生人类之邦,言颇诞谩不可信。其物产、珍宝之盛,具见前史。

——《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外国七•拂菻》

这张图实际上是借用明朝的《坤舆万国全图》,图中的这些地名是直接从《坤舆万国全图》上复制下来。其中《明史》中所言“如德亚”之地在图中用大红色业已标明。这大概就是现在的耶路撒冷吧。

大家应该看到了图中用浅红色标注的“罗马泥亚”了吧。据我的推测,这应该是拂菻国被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攻陷之后最后的栖身之地。虽然查得的史料貌似都不支持这个观点,看在“罗马泥亚”这个地名上,大家将就着过吧。传说中,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下嫁俄罗斯大公,于是俄罗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光荣称号,罗马的法统资格就流落到俄罗斯去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下不同时期的水平不同了。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同时代或稍后的史书对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等相关描写,我可以很准确地把握那些国家的位置以及相邻国家的相关情况。寥寥几语,就可以绘其大概。其中以上面图二所示的“条支国”尤为精彩。三言两语就把“条支国”的地形特征描述出来,对照地图一目了然。一方面,不但可以证实古人是经过实地考察或者对照地图叙述,而不是凭空虚构。同时,也足可以见这几本史书作者高超的文字掌控能力。

相对而言,《明史》记录的西域诸国更多,文字描述也更为详细。但对其地理位置,邻国关系的描写确实一团糟,翻阅半天,依然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使得我对照地图也无法对那些国家进行定位,最后只有借助《坤舆万国全图》做个潦草的结尾。

关于“拂菻国”最后的结局,《明史》中有很明确的记载,从《明史》这个记载来看,“拂菻”国在洪武年间尚健在,还遣使入贡,但是到万历年间,这个国就已经被灭了。因为前来的传教士说如德亚就是“古大秦国”,别的不说,既然都已经是“古大秦国”,这就说明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了,已经变成了一颗尘埃,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二、图解《魏略•西戎传》所载大秦国资料

说到大秦国的史料,就不得不提《魏略》这本书了,《魏略》这本书,查了相关资料如下:

《魏略》,共50卷,编者为魏郎中鱼豢,为中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一般认为《典略》也是此书中的一部分所构成的,《三国志注》多引用《魏略》的内容来注释。

本书原卷数,各史记载相异,如《隋书•经籍志二》载“《典略》(疑《魏略》之误)八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上》载“《魏略》三十八卷;《典略》五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载“《魏略》五十卷”。有的学者认为《典略》及《魏略》为同一书,有则认为是二书。

此书久佚,现今只留有佚文。其内容分别由《后汉书》、《翰苑》、《北户录》、《三国志》、《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所引用。清代时史家王仁俊、张鹏一分别为此书作了辑佚工作,其中以张鹏一辑本为佳,辑有25卷并附遗文6条。

简单说,就是《魏略》这本书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郎中鱼豢编写。这本书记载了当时许多的历史事件、人物,是一部当代史。正因为是当代史,所以极具研究价值。而且这本书里面记录大秦国的文字特别多,对大秦国的描述也极为详尽,所以,这里干脆单独开个章节来研究《魏略》里的关于大秦国的文字。不过这本书散佚很久,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辑佚本。既然是辑佚本,那么文字难免有点颠三倒四,前人所知不明,留下众多谜团尚未解开。本人这里就对《魏略•西戎传》中关于“大秦国”的部分字句进行解读,以便对大秦国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1、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

解读:

首先得说明一下,解读分析资料,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也许有人说把资料分门别类,以便查找;也许有人说,将资料跟考古相结合……错!大错特错!统统都错!解读分析资料,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去掉资料之中无用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资料,其中的信息有真有假,有的有用,有的无用,如何从一堆杂乱无章的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是一种本事。如果我们首先不能做到去掉无用的信息,那么你最后终将会在一堆无用的资料当中筋疲力尽,迷失在浩渺如烟的资料当中。这又何苦来哉!

所以,请大家跟随本人现场做一次资料分析。对于这段话,我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呢?很简单:大秦国地理位置。既然我研究的是大秦国的地理位置,那么除却地理位置之外的其他资料统统都自动过滤掉。那么这段话中“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就是无用的信息了。

网上我看到很多人为了这句话争得面红耳赤,各种奇葩解读层出不穷,其中主要是针对“二月”和“一岁”、“三岁”时间上的区别。不过我是想不通:我要求的是定位大秦国的地理位置,你争辩乘船是两个月到达或是三年到达的时间差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更何况不同的交通工具时间会有不同,不同的交通环境也会影响时间,我这里还不包括这个乘船到达时间的准确与否。

其实很简单,对照地图,唯一有用的只是“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这句。

从地图上看,从“安谷城”这个地方“直截海西”是相当合理。对“安谷城”的地理认定,目前来说也没有确定的说法,只是学界任为在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附近,波斯湾里面。但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如果“安谷城”在幼发拉底河口附近,那么从这个地方乘船去红海,线路必定要拐弯。如果写下来的话,应该会用“曲环”、“周回”之类的词描述。而《魏略》这里很明确说的是“直截”,“截”是截止的意思,“直截”就是说笔直走,截止到某地。那么“直截海西”的意思就是“笔直前行,截止到海西”。很明显,这座“安谷城”自然不可能在波斯湾里面,它的位置至少要在波斯湾出海口处。而在波斯湾出海口处这里,正好是印度最出名的河流——印度河的入海口。自古以来,人类对水源的依赖,使得居住地一向都离不开河流。这里作为印度河的入海口,我把安谷城定位在印度河边是相当合理的。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2、有河出其国,西又有大海,海西有迟散城。从国下直北至乌丹城,西南又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西南又渡一河,一日乃过。凡有大都三。

解读:

“怎么还是老地方?”

我猜很多人一看到我这张解读出来的图,眼珠子立马瞪得圆鼓鼓的。瞬间,掉落满地的节操。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这么一个事实前提,那就是《魏略》这本书早已散佚,现在我们看到的《魏略》其实是后人在各种书引用资料当中搜集起来的,无非也是一些片段的组合,并不是完好的成段章节。而前人书写的时候别说没有分段落出来,那个年头连标点都没有,全篇都是文不加点排版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魏略》其实只是一些残留片段的集合。只不过因为没有标点符合和分段区别开来而误以为是前后文的关系。于是,按照这种思路去寻求答案,自然不可得的。其实仔细去体会这些句子就会发现,不同片段辑佚有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前后语气不衔接。因为是辑佚的片段,这些片段自然不存在上下文的语意关联,他们之间都是自说自话。通过这种语气的关联性,本人依次将这些残存片段仔细区分开来,然后再将这些找出来的片段跟地图对应,谜案,自然也就逐渐解开了。

“有河出其国”,这条河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圣河——印度河。前面已经说了,安息国的安谷城就在印度河的入海口处。“出其国”,出哪个国家,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查清楚了。不过即便查不清楚也没什么,只要对研究主题没有影响就行。

“西又有大海,海西有迟散城”。对照地图,很轻易就可以发现这个西边的大海就是指现在的波斯湾了。波斯湾西边又有座大城叫“迟散城”。“迟散城”具体位置在哪里不得而知,但在阿拉伯半岛东边沿海岸某处是没问题的。

如果没有真正破译的话,肯定会对里面所描述的对象感到万分困惑,甚至不知所云。比如这段资料中的“西又有大海”,大家就肯定不知道这个“海”是指哪里。既然不知是哪里,那就更加谈不上破译了。

“从国下直北至乌丹城,西南又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西南又渡一河,一日乃过。”这段文字其实是极其精彩了。从国的下部分,我猜想应该是安谷城出发,往北沿着波斯湾走,就可以达到乌丹城。这个乌丹城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了,否则也不会列举出来。然后渡过两条大河。从地图上来看,那就是西亚最出名的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了。渡过一条河,接着再渡过一条河,很形象地描绘了两河流域的地理状况。

这里再说一下时间单位了。文中说渡过一条河“乘船一日乃过”。一条河,再怎么宽也用不上一天的时间。由此可见,这里的时间表达是有误的。我看到有一些人围绕着时间研究来,分析去,结果不但耗费了时间,还绕在里面出不来。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3、却从安谷城陆道直北行之海北,复直西行之海西,复直南行经……之乌迟散城

“却从安谷城陆道直北行之海北”,看到没有?只要解读正确,一切便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了。从安谷城沿波斯湾往北,这不是上面描述的一样么?

“复直西行之海西,复直南行经……之乌迟散城”。这里分明是指有两条路,然后一条路往西行,达到海西,也就是大秦国。然后一条路往南去迟散城。这段话的后半段肯定是有文字的脱失的情况,这个“乌迟散城”看起来也莫名其妙。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随便一点吧。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4、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周回绕海,凡当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国。

这个文字辑佚已经达到非常荒唐离谱的地步。连续四段文字竟然是描写同一个地方,你要看书的人如何看?如果不是正确地解读这些文字,这错究竟要错到哪里去呢?

“凡当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国”。为什么我前面说时间不可信呢,这里不又跳出来一个“六日”的时间?我也无法区别究竟哪个时间可信度高,不过,相对于那些可信的地理描述而言,这些时间标记已经是个渣了。所以说,哪些信息可取,哪些信息不可取,这是很有必要进行甄别的。像上面这个时间因素,不但对所要寻找的目标毫无帮助,如果你把心思花在这上面,那就更加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无用。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5、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国一别也。

关于大秦国人的相貌,不唯《魏略》一书,其他史书也有记载,我这里把相关资料也一并摘录上来: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后汉书•卷一百十八•西域传•大秦》

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

——《晋书•卷九十七•四夷传•大秦国》

如图所示,大秦国人跟中国人相貌很近,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甚至就因为这个因素,网上有不少人甚至提出“夏朝即古埃及”的观点。无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至少可以说明一件事:大秦国的人和中国人长相是极为相近的。

“自云本中国一别也”

何谓“别”?“别”的意思就是旁支别系、分支。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称自己原本是中国人在外地的分支。

上面这些记载毫无疑问证实了一个问题:建立西域大秦国的人是中国早年往外迁移的人。这里的记载恰好印证了古埃及的壁画、雕像。《魏略》的作者告诉我们,大秦国的人说,他们原本是从中国迁移过去的。这里重点需要注意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在先,西域大秦国在后,西域大秦国的根在中国。

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这些年来一些不同的观点,说中国的夏朝实际上是古埃及王朝云云。中国的夏朝之所以一直找不到确凿证据,主要是因为夏王朝其实并不在中国,而是在万里之外的埃及。古埃及王朝皇族后人迁移到东亚之后建立了华夏文明。这种观点无疑满足了部分人的想象,不过看起来大秦国的人很不给面子,竟然“自云本中国一别”,这历史的玩笑还真开大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6、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异物。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

为了让大家更能清晰简单地理解史书所记载的事物,从一开始,我就将每一句分解开来,并且用对话框和箭头等辅助方式将所描述的对象更为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之后,不但更容易理解句子原来的意思,同时也让大家知道古人书中所写的东西并不是坐在桌子前凭空想象,而是通过实地勘察,或者针对实物来描述。

虽然说古人惜字如金,言简意赅,因为描述不够详尽,所以后人理解起来颇为费劲。但我希望通过这次考证让大家看到古人所说的话其实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之前某些人揣测的那种凭空虚构。通过这次考证,我们不但了解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描写,同时也能了解当时高超的科学技术和强盛国力。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

跟前面的语句一样,这段话很形象地描述了大秦国从西奈半岛出发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从现在的西奈半岛的陆路向东进发。另一条是海路,是向南沿着红海,穿过亚丁湾,达到波斯湾,再沿着印度半岛达到孟加拉湾的益州、永昌,也就是今天的缅甸地带。在这里,通商的货物可以通过益州、永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同时,船队还可以继续前行,绕过现在的马六甲海峡,一直达到今天的越南、中国的广东、海南等地,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交趾七郡”。这“交趾七郡”就是指位于今天越南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还有位于今天广东、广西的南海、苍梧、合浦、郁林四郡。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一句。这句话是三国时代说的,这说明当时中国从南方的水路跟西亚、非洲已经有着非常密切的商贸往来。我们现在只要说到跟西方的商贸往来,首先想到的是“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几乎垄断了中国跟西方的商贸话题。当然,“丝绸之路”是在北方,至于南方的商贸,绝大部分人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了。而有热情的人会告诉大家,从汉代开始,中国南方从云南到缅甸有条“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担负着跟北方“丝绸之路”一样的任务,联系着中国跟西方的商贸经济活动。至于其他途径,就不怎么记得了。

当然,也有那么几个不开眼的人声嘶力竭地告诉大家,中国古代南方跟西亚有一条海上运输线路,谓之“海上丝绸之路”,也同样担负着跟西亚的贸易。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尽管喊的声音很大,但实际上关注的人并不那么多。据说最近还要进行申遗,但目前依然难以吸引大量的人前来关注。

这世界不乏历史发明家。以前主要承担跟西亚贸易往来的道路到今天竟然被严重忽略,我们到底是想还原历史真相还是想制造历史?《魏略》上说,以前的人只知道跟西域的商贸经济往来有水路,还不知道益州那边有一条陆道。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

这句话毋庸置疑地说明一个事实:当时跟西域往来最富盛名的是南方海路,而不是其他途径。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08-11 18:56:38
这种商贸往来达到什么程度呢?东晋时期,那个超级富翁石崇跟王恺斗富时,捧出的几十株珊瑚大概很多就是从西亚来的。东汉辛延年所写的《羽林郎》中就有“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由此可见,中国当时跟西亚的贸易往来已经很频繁了。而承担与西方大秦国贸易重任的道路是也只可能是南方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了。

没有任何猜测会比得上现场记录更具有权威性。《魏略》就是一部现场记录,这部现场记录记载了东汉到三国时代,中国跟西域的商贸往来最为频繁的道路是南方海路,而不是名声更盛的北方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主要承担了大秦国跟中国的主要贸易。这条路,不但往来方便,而且交通便利,成本低廉。跟北方的丝绸之路相比,具有那条穿越沙漠独有的种种风险所不具有的优势。只不过当时中国的政治重心在北方而不是在南方,所以历来被人们所忽略。这次本人特意搜索出来,重点提醒大家:若论经济发达,还需往南方多看看。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字数:4548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3-05 20:20:00

更新时间:2020-08-11 18:56:38

评论数:3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