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成都

成都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9-22 14:42:38
赵雷用深情的《成都》,让本身就是网红城市的成都更网红了。对于成都,同样的一座城,千人千面,李白看到的成都是“千门万户入画图”,杜甫生活的成都是“花重锦官城”,李商隐 沉溺的成都是“成都美酒堪送老”,梅痴陆游,路过的成都,是“二十里香不断”。于我个人,成都是心底深处的故乡,毕竟我的身份归属,在有法律性的那张薄纸上,曾在成都停留过很长一段时间。

在中国古都中非要贴标签的话,京都北京,有城的气魄,魔都上海,有滩的包容,津门天津,有卫的门户,天府成都,有府的安逸,而且成都应该是其中 少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城市。

对很享受的东西,四川话里名安逸。安于舒适,逸于享受。农业文明时代的成都得利于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成为天之府库。盆地四周,高山环隔,既阻北方的寒流更御战乱的侵入,成都平原在多山的四川,更宜农耕,千年的都江堰灌溉系统,使得水旱从人,少有饥谨。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的成都自古文化发达,才子辈出。写赋的司马相如,著书的扬雄,推命的严君平,相天的袁天罡,写词的杨升庵,都从这里走出。

自古诗人皆入蜀,杜甫颠沛流离到了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才有了生命中最安稳的时光,李商隐宦游成都,直叹堪送老,陆游晚年,回忆成都只叹“最忆锦江头”,从成都辞官,退隐苏州的范成大念念不忘的是“何时将蜀客”。

衣食少忧的成都,自然喜欢打造美食。富饶的物产,为百菜百味的川菜提供物质基础,四方人员的往来,为川菜的丰富激发了灵感。正如本来是川江船夫不得不聊以裹腹的火锅,到了成都,出现了一食多样的冐菜,串串,冷啖…从《华阳国志》时代的晋代到如今,“尚滋味,好辛香”是这座城市骨子里不变的性格。

成都的闲适,最直观的体现在满大街的茶馆。凡有人流处,必有茶肆。著名的如人民公园的鹤鸣,青羊宫,大慈寺等,不知名的,随便哪个巷子立交桥下,就可以。在成都喝茶,不必像日本的茶道,那么正襟危坐,仪式感过重,也不必像广州的早茶,茶是名目,茶点才是实际,也不必像扬州的三春,茶只是点缀,点心倒是压了茶的风头。成都喝茶,喝的是自在。茶,这南方嘉木,本是解渴之物,何必那么多虚无的附加。竹椅一躺,盖碗一端,自在无比。可以读书阅报,可以掏耳洗眼,可以听市井闲谈,可以搓麻斗牌,如果什么都不想干,那就闭目曝日,随意而为。

关于美食成都的闲谈,满屏皆是,不做赘述,关于历史和文化的成都,可以读《芙蓉秋梦》和《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这只是我个人的成都,每当秋雾弥漫,我就会怀念我的成都。

还想劝四方青年,不要畏惧“少不入川”的流言,有华衣美食的成都,值得你走一走,文化深厚的成都,值得你停留,或许这是让你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城市。

2018年秋于成都。








茶馆是缩小版的成都,了解成都的性格,建议从茶馆开始。百年鹤鸣,滋润了数代成都人。





盖碗,杯,盖,船,与天地人三位同应。除了使用的便利科学,更有文化内涵。竹椅的简单,有就地取材的经济,更有后靠环依的舒适。





红尘世界,禅门空间。城北的文殊院香火不减当年。





成都城建之始,有少城和大城之分。到清代,满汉分离,少城成为满城。即八旗军区大院。四合院,巷弄,布局几乎是京版的遗韵,不同于传统四川风格。2004年,对岸那位女士来成都,游离之后,劝城建者保住这分旧韵,今天改造后的宽窄巷,与我当年看到的大为不同。旧巷是城市深处的民宅,新街是台面上的会客厅





看门见山,是成都的实貌,也是川人说话的直率。





保路运动,民国肇始的马前炮。铁腕的赵尔丰忘了古训“天下未乱蜀先乱”,更忘了武侯祠的那对攻心联的深意。“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楼主:夜雨宿巴山

字数:146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9-14 23:00:51

更新时间:2020-09-22 14:42:38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