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据说,在日本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连他们的洋老师、陆军大学首任德国教官梅克尔少校对这部煌煌大著也都讳莫如深。
但是“军刀组”首席石原却超越了他的祖师爷,把一部《战争论》硬给啃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有所发展,拿出了一个最新理论成果,即“最终战争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像那个传说中的西方预言家查拉斯图拉一样,石原也给日本算了一卦。
他说今后日本和美国迟早要打一场“最终的战争”(倒还是蛮准的)。
要打的话,日本在战略上非常吃亏,主要是国土无纵深,又缺乏战略资源(后来也应验了)。
所以一定要拥有一个后方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满蒙(缺德结论就这样被推导了出来)。
在战后的远东军事法庭上,起诉方曾把日方的一份奏折作为证据提出犯罪指控。
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全文很长,有四万多字,但被人们记住的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第二句话: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田中奏折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日本人一直说它是伪书。
从田中当政时推行的政策来看,出自此人之手的确疑点很多。因为田中的对华外交政策有个名堂,叫做积极外交。
所谓积极外交,就是依靠奉系军阀首领来维护和扩大“满蒙权益”。虽然一样是打坏主意,但它与“征服满蒙”毕竟还是两码事。
其实田中奏折的大部分理论观点,都来自于石原从“最终战争论”中推导出的“满蒙生命线论”。
按照这个理论,日本如果象以往那样“被动”地维护“满蒙权益”是不够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应该直接拿下,一劳永逸。
“满蒙生命线”理论一出炉,就被日本陆军当成了宝贝,并成为关东军策动“九一八”事变的指导思想。
一切都预示着,关东军这次不光是消灭两个东北的头头脑脑就算了,他们要玩儿一把大的,把作为日本“未来的生命线”和后方基地的满蒙(东北和内蒙)一口吞下。
在东北,石原和板垣等人都亲自观摩了中苏之战的实况。看完之后,石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付张学良连我的家传宝刀都不需要,竹刀就足够了”。
他又一次预言:
我敢断定,如果一旦有事,关东军不用两天时间就可以占领奉天。
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准备和等待,因为行动的最终实施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
石原比河本们更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狂妄,而且冷静,非常的冷静。
这时候,被石原称为“用竹刀就能对付”的张学良少帅在干什么呢?
他其实也在等待,不过他等待的是另一场战争的结局。
(7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祝各位兄弟中秋快乐!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且说冯玉祥被阎锡山关在山西乡下当农民,真个是度日如年。就这么耗了一天又一天,忽然有一天老冯开了窃。
我虽然出不去,但是别人可以进来啊。既然你阎老西千方百计要算计我,那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西北军派人来看望他时,老冯便交待了一番,并让鹿钟麟以西北军代理总司令的身份按计施行。
鹿钟麟一回去,马上秘密派出一个代表去南京找军政部长何应钦(原任部长冯玉祥已被免职)。
这个代表属卖狗皮膏药的,见了何应钦的面,当即表示要“拥护中央,开发西北”(西北军那么穷,的确需要开发大西北),并提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新理念”——蒋介石是我们的敌人,阎锡山却是我们历史上的仇人;敌可化为友,仇则不共戴天。
也不知道何应钦到底听明白没有,但不管怎样,总算听出来是好话。
何部长很欣慰。本来中央收拾阎老西就是迟早的事,既然西北军肯上阵帮我们打,那就再好不过了。
他当即表态:只要你们铁了心打阎,马上就可以获得中央的接济。
鹿钟麟在密派代表去南京的同时,又去联系韩复榘、石友三这两位过去的老同事。
所谓联系,是指电报联系。
因为那年头没有电脑网络,QQ聊天肯定是不行,再加上西北穷山恶水,也没完全实现“三通”(通公路通电话通自来水)的可能,所以互发电报就成了一种相对简便易行的联系方式。
这时候韩石都挤在河南,这地方也是个有名的穷地方。两人才刚刚从西北跳出来,马上又落进了另一个穷坑,心里都十分懊丧,脱贫致富的心急切得很。一听说要联合去打阎锡山,脑子里立刻想到了“人说山西风光好”,马上答应下来。
毕竟同事一场,分蛋糕竟然还能喊上我们,实在很够意思。
电报这东西好是好,可是一旦泄密就不得了。
铁算盘阎老西在偷听别人私房话上面也很动了点心思。在他那里,竟然还网罗了一批从《暗算》中跑出来的“听风”和“看风”者,专门利用无线电台监听西北军的电报往来。
韩石电文刚刚发出,就被这帮高手一举截获并破译出来。
一看到译出的内容,阎锡山的汗就下来了。所谓玩火者必自焚。若像电报中所说的那样,蒋冯联合攻晋,则山西难保矣。
他很清楚:被他一直关在乡下、受尽冤屈的冯玉祥极可能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谋。
到了这步田地,要再不改个戏段子唱唱就相当危险了。
可是你把人家关也关了,冷落也冷落了,抛弃也抛弃了,现在就是想回头,也很难拉得下这张老脸。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驱阎取晋”的秘密被山西人破获的消息偏巧又被冯玉祥知道了(也可能是故意“透”的)。
老冯倒也爽快,他让人给阎锡山带话。
首先是说这件事事先我完全不知道(村里连只鸡都跑不出去好吧),其次是表明立场和态度:我恨透老蒋了,一定会和你合作,誓与老贼斗争到底。
撇清关系后,老冯也没忘记来点威胁和恐吓:现在事态紧急,你得放我回去做西北军的思想工作。要不然他们就要乱来了。
为了让阎老西下决心释放自己,他还设身处地来了个倒退法,表示:如果你不相信我,顶多就算我带领西北军来打山西了,你也没多大损失。
言外之意是自己早已失去了作用。你扣我就等于扣了一废物。
最后老冯还以一句很雷人的话作为总结:我冯玉祥绝不是这样背信弃义的人!
得到老冯的答复,阎老西反应也够快的,立刻坐上长途汽车来看自己兄弟了。
(7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两人很久不见面,但是这一见面同样抱头痛哭。这回哭的内容比上次可丰富多了。老阎是哭自己的好事怎么这么早就都结束了呢,本来预计收礼物可以收到过年的呢。老冯是哭你个阎老西真不是东西,我把你当朋友,你竟然拿我当枪使,再说这小山村是人住的吗。
不管哭得怎么惊天动地,有一件事两人心里都明镜似的:不管愿不愿意,在反蒋自保这件事上,现在大家又都成了一根绳上跳的蚂蚱。
哭罢,两人决定再盟一把誓。因为双方谁都不愿承认事情弄到这种地步,是自己思想动机不纯造成的。主观上绝对没有问题,还是客观的宣誓仪式没做好,所以要再搞一次。
先唱“同生死、共患难,反蒋到底”,然后割破小手指滴血宣盟。仪式极其庄重,在场公证的好几位同志都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
老冯要回西北军去了。临走时,伸手向老阎要起兵的银子。
看着老冯被自己关得面黄肌瘦的样子,老阎也觉得自己真有点对不住人家,一咬后糟牙就掏腰包给了20万,还派专车连夜护送。
老冯为了让对方放心,把老婆孩子都留在太原,自己坐上车,由宪兵开道,渡过黄河回到了潼关。
一贯爱忽悠的冯玉祥这回真没想忽悠阎锡山。一回家,连休息也顾不上,就召集高级将领开会,表示要联阎倒蒋,还郑重其事地宣传了一下这样做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过完,下面却反响平平。
除了一个师长(还不是老冯欣赏的)发言拥护外,其他人都做了闷嘴葫芦。任凭老冯怎么点拨,愣是没一个开口的。
散会后这些人议论纷纷。
有的说,我家先生(部下背后对老冯的尊称,相当于老头子)是不是被阎老西灌了什么迷药,给弄晕了。我们吃了山西佬这么多亏,上了他们这么多当,怎么还能和他们去搞联合。
还有的则大惑不解。不是说好要联合韩石直取太原的吗,怎么说取消就取消了,这不是折腾人吗。
就连鹿钟麟本人也有点想法。
作为“驱阎取晋”方案的具体执行者,他虽然明知道这其实原本是一个“激将法”,但真正做起来后,却越做越有味道,自己也觉得欲罢不能,开始弄假成真了。
现在眼看方案都已成熟,老冯又要让他一下子扭过来,他很不适应。
听到有这么多反对意见,老冯气不打一处来。让你们在会上讲不讲,到下面乱说。
老冯在西北军中素来是以家长自居的,当手下这些将领都是他的儿子孙子。一言不合,不管身份官阶,轻则赶到门口去喝西北风,重者就要罚跪。
据说有一次,吉鸿昌不知道做错了一件什么事,他当即打了个电话过来,命令:“你给我跪下!”。
吉鸿昌没有办法,只好拿着电话机跪下。
那时候视频电话还没发明,老冯怕他做弊,竟然追问:“你真的跪下了没有?”
当着一屋子的手下,吉鸿昌赶紧一本正经地向他报告:“总司令,我真的跪下了。”
这才算完。
韩复榘自己就说过,他不是贪老蒋那点银子,也不是忘恩负义,是老冯真不把他当人看了,他才跑的。
韩石跑了以后,老冯的脾气不减反长。包括鹿钟麟在内,部下在他面前连喘口大气都不敢。
如果还要指望老长官朝你扔根香烟,跟你套套近乎,拉拉家常什么的,那更是痴人做梦,连想都不用想。
老冯认为,联阎倒蒋是我决定的,你们就得照着做。跟你们打招呼,是给个面子。怎么着,还想不干,反了不成。
调兵遣将,全给我把队伍拉上来,一个也不能少,谁都不要想保存实力。
赢了,就到江南去组织新政府,输了,就和老贼同归于尽。
(7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给弟兄们告个假,要出去几天,等我回来继续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支持我的帖子。真的非常感谢。老关在这里祝各位中秋快乐,国庆快乐!-_-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俺回来了。感谢诸位兄弟挂念。兼答许文竹兄:年份的问题我是有意的,原因是我从小就很烦记年份,所以除了必须交代的年份外,能忽略的年月日我都会尽量忽略。如果大家有兴趣继续探究,大部分历史事件百度一下就OK啦。
下面接着话题继续开聊。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老冯这回是真豁出去了,他把自己前前后后的霉运一股儿都算到了老蒋头上,誓把反蒋斗争进行到底。
就是让他撞南墙也不肯再回头了。
阎锡山这边也在积极准备。
所谓准备,其实也就是要花钱了:给自己的部队发钱,让部下去打仗;给别人的部队发钱,请人家帮着打仗。
晋绥军的实力没法跟老冯的西北军比,所以他得多拉点人马,以壮声势。这就得看孔方兄的本事了。
特使出发了,目标还是原西北军的那两个“虎将”:韩复榘、石友三。
阎老西素来以算盘打得精著称,属于那种“鸳鸶腿上割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的人。不过这回他也知道,此番非比寻常,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在山西这块地盘上呆下去的问题。因此在出发前,口头表示只要能把事情搞定,特使可全权处理,也就是说该花钱时可以花。
这年头办事不容易。有了阎长官这个承诺,特使就放心上路了。
在西北军中,韩复榘向称儒将,还是有点头脑的。年轻时那也是眉清目秀,像个书生,与若干年前的少年张作霖好有一比。
他对形势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要他驱阎取晋,他干。
无它,有把握啊。你就看前有西北军,后有中央军,联起手来打一个晋绥军,那真是十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的事。
但要他联阎倒蒋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因为他认为冯阎合起来也成了什么大事。
老冯倒是打仗还行,但基本不懂政治,偏偏又喜欢参与政治,结果往往弄得一地鸡毛。老阎虽然懂点政治权谋,算得上老奸巨滑,却又是一个典型的山西老财主,只会算小帐,不会算大帐,充其量也只能守守山西那一亩三分地,要想争夺天下,那就差得太远了。
再说老蒋待他不薄。早在西北军时,蒋介石两口子就亲自陪他吃饭,席间不仅敬酒夹菜,更张口闭口恭维他为“常胜将军”。投靠中央后,老蒋私底下还称其为“宝贝”。虽然听上去有些肉麻,但惜才爱才之心仍然溢于言表。
这与他在冯玉祥手下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古往今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儒将韩复榘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决定死心踏地跟着老蒋干下去。
与韩复榘相比,个人的判断和标准,石友三也有,而且绝对唯一不变。
那就是钱。
阎锡山的特使一说到组织“反蒋联盟”,他就做咬牙皱眉状,一边眼望青天,一边连声叹息。
老贼作恶多端,当天下共讨之,奈何无力回天啊……
特使懂了,这就是要他助一臂之“力”了。
有了阎锡山的尚方宝剑,特使胆也壮,当即说,如果是军饷,贵军不用担心,我们山西方面自会全力支持。
多少?80万。
石友三高兴了,连声称好,冲着那即将到手的80万,又狠狠地表示了一下决心。大家这就算谈拢了。
西方人看中国的军阀大战,一般有三种角度。
第一种是普通看客。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讨伐明天下野,不看不知道,东方真奇妙。
第二种是军火商人。淘汰军火何处去,这是一个问题。有了中国客人,这个问题就全解决了。
第三种是报社记者。打仗靠什么,枪?炮?都不是。
请教中国人,他会告诉你,是袁大头(银元)和烟土(这东西当年比银元还硬通呢)。
(7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出去了不能没有收获,给大家说几个有意思的事。
其一,这次去山里,出发前没看网上介绍,到了后也没请导游,就几个人瞎闯。我和一个朋友沿着一条“古道”(古道名字记不清了)进去,发现一个道士墓着实玄乎——上面有对联一副,其中有谓“剑老西山铁已寒”(另一句同样记不清了,好象是江湖已静云云)。老关心想,你一个道士,不想着羽化而登仙,整天琢磨着玩什么剑啊铁的干什么,这也太不务正业了吧。就因为这点好奇,我们才没有拍屁股走人,而是绕到后面看了一下,结果吃惊不小,原来竟是太极宗师张三丰老人家的墓地。难怪。想当年,张同学也是江湖上的一把好手,没想到历练来历练去,到这个地方玩夕阳红来了。
其二,住在山上的那家人号称道士世家,从老老祖宗开始就做这个职业了,就现在,他们家后院(在悬崖边上)还有一个炼丹修行的地方,我去看过,那实在是个妙处。据主人介绍,上辈不知哪位先人在里面修行过,忽然有一天,觉得成仙得道的时候到了,一激动,就跳了下去。成不成仙不知道,反正是再也没回过家。
其三,因为要看一个方腊寨(印象中这位猛人好象是在江浙一带活动的,不知为什么会跑到安徽的山里,还是山顶上安一个寨,莫非成心欺官兵老爷们体质虚弱?),误了时间,山里的夜色说来就来,没多久,我们竟然迷路了。兄弟一咬牙,从路边折了一根破树枝下来做兵器,自欺欺人地认为可以用它来抵挡山间之猛兽(后来证明破树枝毕竟是破树枝,虽然黑暗中看起来很像剑,但其实跟张三丰的铁剑区别太大了,倒是走不动时做拐棍正合适)。当是时,老关也和其他人一样,贪生怕死的活思想四处乱蹿,压都压不住。其中之一就是:我还有几篇稿在电脑上存在呢,这下可能没机会发了,WW。
一笑。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中国采访战争,根本就不用冒上战场的危险,只需定点蹲守那些有名的烟馆和上档次的妓院。然后什么料都有了,战争娱乐,要闻秘闻,内幕黑幕,应有尽有。
今天采访伊拉克、阿富汗的那些记者,你们就眼红吧。
没那个命啊。
事情办妥,特使特兴奋。一回到太原,就把好消息给阎锡山进行了汇报。
原以为领导就是不搞物质奖励,也得口头表扬两句。没想到老阎一听到那个“80万”,脸上立刻布满了乌云。
心疼啊。
把人家老冯整到那个样子,一冲动也只不过才掏了20万,事后还被折磨得一整晚都没睡得着觉。你一个特使,眼睛眨都不眨,就许给人家足足四倍的价钱,想败家啊你?
他忘了是自己亲口答应下属可以自作主张的了。
那边石友三却从来没有忘记“80万”。
真是朝也盼来暮也想。多少天过去,竟然一个子儿都没能拿到。
其实事情明摆着,人家不想给这么多钱,那你不干不就得了。
但这位石兄不是凡人,他是靠两片嘴唇生活的人,一个嘴唇顶天,一个嘴唇顶地——基本不要脸了。
你不主动给,我就主动派人来催。
来催钱的人跑到太原,阎锡山躲着不见。他实在舍不得掏银子,一想起来就挖心掏肺地难受。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作为“债主”的石友三得知真相,大为光火,气得连桌子都差点被他掀了。
人说山西风光好,其实老阎最抠门。你们让我勒着裤带,饿着肚皮去反蒋啊。老子不干,你们自个去死磕吧。
眼看“反蒋联盟”有组不起来的危险,众幕僚和将领们都急了,赶紧劝说老阎,切勿因小失大,再说都答应人家的事,怎么着也得给上一点,不然就会殆笑大方。
万般无奈之下,阎老西总算松了口,决定为反蒋事业做出伟大牺牲,最终紧紧巴巴地掏出了30万。
石友三这才勉强答应加入“联盟”。
除冯、阎、石外,桂系李白那也是当仁不让的反蒋铁杆,思想工作都不用多做,就已经在广西遥相呼应了。
形式看上去非常有利。因为“反蒋联盟”正在以滚雪球般的速度不断扩大。
参加“联盟”的,除了军棍,还有党棍。
在国民党内,两个老牌反蒋社团——西山会议派和改组派本来也是政客相轻,彼此看不起对方的。但由于两派都受到老蒋数年如一日的打压,深感这样下去绝无出路,于是尽弃前嫌,要合力对抗老蒋。
在阎锡山电请之下,各派会聚北京,千年老二汪精卫被奉为领袖。他们弃南京方面不顾,干脆另立了一个政府和中央。
反对力量的风起云涌,军棍党棍的南北携手,让见惯大风大浪的蒋介石也倍感压力,预感到大事不妙了。
一段日子以来,由于太过得意,他差不多已经淡忘了那句老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元朝末年,有人曾向起事后风光无限的朱元璋提出了一个很有远见的建议:缓称王,广积粮。
天下第一的交椅岂是那么容易坐的。敢过把瘾,提前称王?说不定,没几天就会被其他人一顿王八拳给揍成烂泥。
历史上此类教训不胜枚举。
只有最能隐忍的人才能凭借积蓄起来的力量笑到最后。
现在你老蒋来个党政军一把抓,又是编遣,又是整人,其他兄弟还要不要过了。要知道,当初大家伙可都是跟着孙文出来闹革命的,打倒一个旧军阀,建成一个新军阀,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凭什么好处都让你老蒋一个人占了。不服啊。
于是,大鬼小鬼一齐上,要斗一斗老蒋这个活阎王。
(7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抱歉。昨天陪我女儿去了。网线也没接好。今天继续。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起事之前,照例还是要先打打电报战,骂骂阵的。
军阀战史看多了,你会发现,交战双方使用电报的频率有时跟子弹差不多。上台要发,宣战要发,打赢要发,输了也要发,总之,那会如果你不会发电报,就跟如今不会在论坛发贴子一样,是混不下去的。
作为三巨头的阎、冯、汪各发了一通颇能代表个人特色的贴子。
老阎的贴子转弯抹角,引经据典,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又讲到党国政治,到最后就一个意思:枪是我的,我的动也动不得,你老蒋想收走,纯属白日做梦。
老冯就没老阎这么多弯弯肠子了。
党国元老吴稚晖从南京发了一个电报给他,劝他不要对蒋动武,一下子就把老冯给惹火了。
他亲自写了一封复电,内容堪称惊世骇俗。
特摘抄其中精彩句子如下:
“革命六十年的老少年吴稚晖先生,不言党了,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变节为一人之走狗,立志不问民众之痛苦,如此行为,死后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乎?”
吴稚晖时年六十五岁,老冯抬举了他一把,称其五岁开始就闹革命了,真乃革命神童。
至于“苍髯老贼,皓首匹夫”,那是有历史典故的。当年诸葛亮骂死老王朗用的就是这一段。
骂人不带脏字,而且能够通过电报这样的文明形式来表达,老冯也算是独一份的了。
说起来,这吴稚晖可是党国一老怪,据说骂起人来也是六亲不认,被他骂成“猪狗”都算最轻的。
不过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遇到老冯,歇菜了。
最具文学性、思想性的当然是汪精卫先生的大作。
一直在政府内混的老汪,对里面那些见不得光的大事小事可太熟悉了,一下笔便扬扬洒洒,什么受贿、腐败、独裁、专制,总之是什么脏,就捡什么往老蒋头上套。
电文发完,一个万恶的老蒋便新鲜出炉了。
经过一番发贴、顶贴、刷屏之后,批判的武器眼看用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上场的便是武器的批判。
1930年 3月,“反蒋联盟”发出通电,拥护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出兵讨蒋。
国民政府随即做出反应,下令把反动派总头子阎锡山的本兼各职一并革去,同时对他本人予以通令缉捕。国民党亦决定永远开除阎锡山党籍。
此前,冯玉祥早就被“双开”。
谁都没退路了,打吧。
陈兵百万的中原大战随之全面展开。
耐人寻味的是关外张学良的态度。
从“反蒋联盟”的通电来看,张学良“副总司令”都当了,似乎已经铁定成了反蒋军事四巨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7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关河去的是安徽哪座山啊,竟然还有太极张三丰的墓?他的墓为啥不在武当山呢?
——这座山叫齐云山,张三丰最后圆寂的地方。端的是个好所在,诸兄有时间可以去转转。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问一下楼主这个人帖子会写到1945年??目前是不是有些背题了??呵呵——兼答马飞宇兄
记得兄弟读书的时候,碰到说话风趣的老师,最喜欢听的就是跑题,反而觉得那个更精彩。正因为如此,我才用了一个“有关”,乃至有位仁兄认为重复了,好象大家现在都时髦用“有关的事”,其实不是这样。
同时就本帖来说,肯定是个巨坑,这是一定的。其实就我来看,无论是中国(民国)内部的事,还是日本的事,都是跟中日之战有关的。我以为,打仗只是表面,深层次的在里面。否则我们对这场战争是永远无法真正深刻理解的。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兼答archeologist_001 兄: 有关于满清入关招民开荒的问题,我看到好几位兄弟提出疑问,其实是没把这一段看全了。因为我在后面已经补充过了,不过可能没有交代得更清楚:所谓政府的优惠政策其实只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从顺治开始,仅十几年而已。此后,就有了archeologist_001 兄所说的柳条关。就官方渠道而言,后来的满州,主要都是流放的犯人,比如说著名的宁古塔,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余秋雨同题的一篇散文(《宁古塔》)。大家不要认为老关在文字上似乎很喜欢开玩笑,就对史料不认真了。事实上,我写东西前,都要对比好几种史料,自己觉得更符合史实的才会收录。有的貌似精彩,但不可信者,决不会收入。既是写史,岂能没有认真二字。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虽然东北军在中苏之战中表现真不咋样,但毕竟拥有40万之众,比老蒋的中央军都多,而且武器又好。要说谁敢无视于它的存在,那就真成睁眼瞎了。
中原大战前,老蒋和老阎这两个对立盟主都派人潜入东北,对张学良极尽拉拢利诱之能事。
先是阎锡山送来了一张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委任状,接着蒋介石也送来了同样的委任状。张少帅脑子都不用动,双方就都认他这个副总司令了。
与老阎不同的是,老蒋除了送委任状,还专款专送,汇了几百万巨款到沈阳。
太有趣了。张学良不动声色,对老阎那边说,自己暂时不能出兵,不过必要时候可以提供弹药。
对老蒋,尽管收了人家这么多银子(从没想到过要退),还是那个态度: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他在观望。
谁说少帅没脑子,在这节骨眼上,没比他更坏的了。
我发现,如果要研究抗战,一定不能忽视这场中原大战。
不仅仅是因为它决定了抗战全面爆发时,中国究竟是以统一还是分裂的面目御敌,还因为直到抗战初期,东部战略要点和大体结构都未有大的变化。
某种程度上,你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一场攻守预演。
战端一开,桂张军(桂系和张发奎部)从南,西北军、晋绥军从北,一北一南对中央军形成夹击之势。
真个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中原大战作为蒋介石生平的得意之作,在整体谋略上的确有意无意地体现出了很多神来之笔。
他用四员将防四路兵:
刘峙在陇海线(连云港—兰州)防冯阎联军;
韩复榘在津浦线(天津—南京浦口)防晋军;
何应钦在长沙至武汉一线防桂张军;
何成浚在平汉线(北平-汉口)防西北军。
在这个任命中,刘峙是最让人放心的,因为帐下集结了中央军的精锐,老蒋最能打的部队都在这一路。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刘峙不是被骂为“常败将军”吗,这厮也能打仗?
答案是:至少在抗战前,刘峙还是很能打打的。
想当年,刘峙也是黄埔教官,无论东征还是北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要不然,老蒋就算再眼拙,也不会把关系全局的帅印授给一个人所共知的笨蛋。
至于此君后来的碌碌有为,只能说官僚机构真是个毁人不倦的大染缸。刘峙不幸成了其中典型。
韩复榘作为原西北军的五虎上将第一名,投蒋后深受信任和重用,让他在津浦线上打晋军问题也不大。
何应钦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让他以这样一个身份领衔湖南,足可以看出老蒋对南方桂张军实力的忌惮。
但下面的布局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那就是让何成浚主防平汉线。
从冯桂大战开始,平汉线就一直是决定战局的主战场,而且此次迎面之敌是素以能攻善战著称的西北军。
何成浚何许人也?他能担当此任?
(7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蒋拨给这个何成浚的部队尽为杂牌军队。所谓杂牌,首先是战斗力肯定不咋的,其次,也是最吓人的——他们的立场通常摇摆不定,随时可能化友为敌,跑到对方阵营里去。
当时左中右三条战线中,陇海线居于中央,津浦、平汉只是左右两翼。因此陇海线最为重要,得失与否关乎全局。
按照田忌赛马的理论,很多人都意识到,老蒋怕是想放弃平汉,专攻陇海线了。
这也没办法,你手上就那几张牌,要想都打赢,哪有那么好的事。
按下北方不表,先说说在湖南督军的何应钦。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面,“孙红雷”在家里玩枪不慎,还打伤了人。其实这类糗事,何应钦小的时候也没少干过。
幸好是没打到人,但是把他家的屋顶来了个对穿过,。
掀房子,掘祖坟,在那年头都是要命的大事。
这小子当天就躲到了亲戚家里去了。第二天,一个人从深山跑到县城去报考县中,竟然还一考就中。
人人闻之称奇。那经历比“孙红雷”可牛多了。
“孙红雷”按剧中讲是黄埔学生。和他一样,何应钦也是黄埔的,不过他的身份比较特殊。
黄埔军校总教官!
换言之,黄埔上下,连蒋校长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十年植树,百年育人。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黄埔学生大都只是中下级军官,挑不起大梁。能挑起大梁的实际是以何应钦等为代表的黄埔教官阶层。
这批人不是保定军校出来的“土鳖”,就是日本士官学校回来的“海龟”,学过理论同时又有点实际作战经验,再加上其时国内部队军事素养普遍不高,所以应付起来还绰绰有余。
何应钦到湖南后立即组织防守,但由于中央军主力大都被调往陇海线一带,导致湖南兵力不足,被桂张军先后攻入长沙和岳阳。
眼看形势不妙,幸好这时候有人帮忙来了。蒋光鼐、蔡廷锴的19路军抄了桂张军后路,攻占了其后方重镇衡阳。
衡阳一失,桂张军顿时慌了手脚。他们原来是想和西北军夹击何应钦,会师武汉的,没想到现在反而被人家夹击了,弄不好还得被包饺子。匆忙之下,只好草草收兵,撤回广西。
对于老蒋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南方之患暂时消除了。
但是平汉线的“患”仍未消除。强大并且杀气腾腾的西北军随时可以直扑武汉。
那个名叫何成浚的人能挡得住吗?
在前面的种种历史事件中,这位何先生其实也出场过,只不过一直是个跑龙套的,而且是个死跑龙套的。
为什么说“死”呢?因为老蒋让他去的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济南事件”之后,日军第6师团(熊本师团)在济南赖着不走。国内舆论反响很大,老蒋要应付舆论,便派何成浚去趟济南。
何成浚吓了一大跳。日军野蛮众所周知,此前山东的外交人员就被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个净光。在毫无部队保护的情况下,自己独闯虎穴,岂不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尽管内心不愿意,但老蒋硬要他去,何成浚也只好硬着头皮上路了。
到了济南,果不其然,日方根本就不跟他探讨什么外交事宜,二话不说,拿出事先拟好的条约就让他在上面签字。
他一看,脑袋嗡地一下,人都站不住了。只见上面一条条都是不平等条款。这要签了,就是不被日本人打死,回去以后也得给国人骂死。
(7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反正都是死,他一闭眼,选择了前者,以自己并无签字权为由加以拒绝。
日军见状便把他关进大牢,并威胁要处死他。后见他抵死不肯签字,实在榨不出什么也只好予以释放。
之后何成浚还去过东北,劝说张学良接受“改旗易帜”主张。张大少帅的主意那是一日三变,而老蒋对“易帜”这档子事又急不可耐,他只好在南京和沈阳两边不停地跑来跑去,累得够呛。
所以,说他是个“死跑龙套”的一点也不过分。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以为何某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务员,或小参谋之类的角色。
错。
何成浚的资历,说出来怎一个“老”字了得。
他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的时候就跟着黄兴闹腾了,并且长期担任湖北省省长,人称“湖北王”。
何成浚还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正牌军人。但在中原大战前,他其实跟军队这个名词没什么关系,甚至连一场小仗也没单独指挥过。
但是他有一个别人远远无法企及的才能。
为了不屈才,老蒋这次下定决定,不让他再跑龙套了。
“跑龙套”拿掉,只留下了一个“死”字。
带着那帮杂牌去跟西北军打,还不就是一个死字。
所有人都会这么认为,只有何先生一个人例外。
出发时,他身边没有一兵一卒。
到了平汉前线,才发现局势比自己原来想像的还要糟糕。
前任河南省 韩复榘由于担心与西北军接仗后,部下会思想不稳定,再倒戈到老主人那里去,所以等不及与何成浚交接,就急急忙忙带着部队往山东去了,结果导致豫北门户大开。
西北军兵不血刃,就顺利地拿下了郑州、洛阳、开封等多个重镇,接下来随时可以越过许昌城,直捣何成浚的总指挥部。
何成浚手头能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杂牌。
这些杂牌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但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既非老蒋的嫡系,也与何先生没有任何的历史渊源。
牌是不少,可是拿着这些牌在手上,谁的心里都没着落。因为保不准——
保不准哪天他们就会跑到对方阵营里去,保不准哪天他们会不听你的指挥和调遣,保不准哪天他们甚至会把你的脑袋也割下来送给敌人……
谁都喜欢嫡系,不喜欢杂牌,不是没道理的。
至少你得晚上睡个安稳觉啊。
最让人尴尬的可能是主将还没来,这帮小子已经跑了,让你变成一个标准的光杆。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相反,得知主帅是何成浚,这些杂牌军的头领们个个欢喜雀跃,像过年一样开心兴奋。
不为什么,就为何先生早已名声在外。
何成浚,江湖人称小孟尝。
《水浒传》里面,但凡哪位好汉知道眼前这个黑大汉就是宋江,再牛的牛人都要倒头便拜,呼为哥哥。
宋江的绰号叫做“急时雨”,意思是你有什么急事,只要找到他,准帮你搞定。
出来混,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当大哥的料。
在花钱这方面,蒋介石堪称大手笔,一出手从没有百万以下的。但老蒋这个人受儒家文化毒害太深,最讲究礼数,而且个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平时看上去非常严肃,别说杂牌军的这些土匪头子见了怕,就连他嫡系的黄埔学生跟他说话时都得规规矩矩。
可是何成浚不一样,他有黄兴一样的资历,老蒋一样的手笔,宋江一样的热心,却没有这些人的霸气和架子。加之他三教九流什么都交,吃喝玩乐无一不会,使得社会上的朋友特别多。
某种程度上,他有些类似于文化界的胡适。
对于文化人来说,“我的朋友胡适之”是一句非常有面子的话。同样,对杂牌军来说,“我认识何雪公(何成浚字雪竹)”也相当于一块金字招牌。
早在中原大战前,何成浚在跑龙套之余,就牛刀小试,干起了猎头行当,而且只猎一种人才:杂牌部队。
(8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祝大家双十快乐!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因为那帮小喽罗公开放出话来:只要何雪公说一句话,我们就过来。
甚至有的说:我们只认何雪公。
杂牌归杂牌,可也不是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朝廷有没有诚心招抚,颁圣旨都没用,人家只看防伪标志,而这个标志就是他何成浚何先生的一张脸,甚至是递过来的一句话。
有位军头都已经过来了,听说老蒋要召见他,感到圣心难测,也不知道此去究竟是福是祸,又不敢不去。
去之前,他提出一个唯一要求:我得先见见何雪公,那样就算出事,我也甘心了。
正是见了何成浚,做鬼也幸福。
老蒋是靠枪杆子出来的,对军队最为敏感,你让他辞职下野都没问题,但要跟他抢枪杆子,那他非跟你急眼不可。
然而他从没疑心过何成浚。
因为这个人从未练过兵,也从没有属于自己的部队或地盘,甚至跟老蒋的那些嫡系正规部队交往都不多。
民国时代,像何成浚这样的军人,非常少见。
有点资历的谁不想着去占个山头,拉几杆枪,混个“司令”当当?哪怕是草头的。
实在没本事,投到老蒋门下,凭个老“士官系”的名头,当个黄埔教官准没问题,须知那也是当年比较流行和时髦的一件事。
可何成浚连黄埔的门也没进去过。
一个辛亥年间就出道的老牌军人,除了爱跟杂牌们厮混外,其它一无追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彻底的娱乐精神!
集结在平汉一线的这些杂牌部队,本来都满腹怨尤,情绪大得不得了。
作为杂牌,当然享受的都是杂牌待遇。平时没好吃没好喝,装备待遇上远远不及老蒋的嫡系。
这也就罢了。反正当年投你,也就是为了在你老蒋的树荫上躲躲风雨,乘乘凉,有口饭吃就行了。没指望你能把我们当亲儿子看待。
没想到啊没想到,现在竟然把我们放到最险恶的地方来了,要让我们啃最硬的骨头。
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跑,却从来没让马儿吃过一根青草。你以为我们傻的。
大不了散逑。
一些人仗还没打,就先脚踏两头船,一边问老蒋催要军饷,一边背地里给老阎和老冯写信抛媚眼。
这里面就有早些时候从西北军投蒋的杨虎城。
老冯对背后拉人这一套素来不在行,属于只会收钱不会花钱的兄弟,而且他现在也确实没什么钱。自己军饷还得靠老阎接济呢,哪有多余银子孝敬你们。
再者说,老冯虽然自己是个倒戈专家,但不等于他可以认同别人倒戈。事实上,终其一生,他对从西北军中倒戈出去的人都可说是切齿痛恨。
——一帮背叛师门的不肖子孙,从我门里出去就别想再走着回来。
老阎倒没老冯这么一根筋,对老蒋的这些杂牌们“想过来”的愿望也表示热烈欢迎。但他却有自己的命门。
那就是极其吝啬小气,撒点银子似乎比割他肉还心疼。
对方送信的冒着风险跑过来,他充其量也就肯给人家报销一点公共汽车票,连打的费都舍不得掏。就这,他还记挂着要把那报销的车票钱给赚回来呢。
对信使的要求倒是特高:回去后务必做通你家主公的思想工作,最好是今晚就把部队给我拉过来。
这人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敢情我都是吃你家饭长大的吧。
自然,回去后别说没什么好话了,不骂他老阎的十八代祖宗就算不错了。
杂牌们正在骑虎难下的时候,突然听说“小孟尝”何成浚驾到,那真是有喜出天降的感觉。
拉着双手我泪满眶,亲人啊,你终于来了。
何大人果然也不负重望。他一路北上,既没带枪,也没带炮,连援兵都没带一个。但是他从老蒋那里给大家带来了朝思暮想的东西。
(8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见过各位老兄老弟后,这位三军主帅绝口不提打仗的事,就连眼前严峻的战场形势似乎也跟他横竖不搭界。
他要在西线生产快乐。
要银子吗?给!
老爷我兜里别的没有,有的是银票。
想升官吗?给!
空白的委任状一大打,想填什么填什么。
至于喝花酒,抽大烟,方城战(打麻将),尝名菜……
那更是没说的,不仅亲自筹备,还亲自参与,坚决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底。
对这些平日里谁也不待见,饱受歧视和冷落的杂牌们来说,何大人简直就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活菩萨。
不管今后如何起起伏伏,经历怎样的升沉荣辱,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这一辈子恐怕也难以忘怀。
可不,出来混,拼死拼活,还不就是图的这个吗?
民国的花边新闻编得更离谱。报道说从武汉开往河南整整一列火车,里面装的全是汉口的风尘女,基本上把江城有点模样儿的全给一网打尽了。这才有了“三千佳丽上前线”的说法。
夸张是夸张了点,不过西线主帅何成浚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比较认真的。
他在前线设立了个俱乐部性质的“军人之家”,凡团级以上军官都可进去“乐呵乐呵”。里面内容也相当精彩,什么名厨大师、云南烟土、青楼名妓,总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应有尽有,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
按照一般看法,大敌当前,还敢歌舞升平,准保被别人打得个稀里哗啦,满地找牙。
可是出乎绝大多数看客的意料。
不管其它战场如何风声鹤唳,平汉前线就是固若金汤。
在这其中,何成浚本人没花什么大力,更没出什么奇谋,连兵都没怎么带过。说他是军事主帅,不如说是后勤部长兼招待所所长更贴切。
反正就是打仗的事他不管。
他不着急,自然有人替他着急。这就是那些过着幸福生活的杂牌军头们。
原先谁赢谁输,其实都无所谓,无非是名义上换个老大而已。现在不同了,要是让西北军打过来,眼前的种种“幸福”转眼间就会化为乌有。
那样别说对不住人家何大人,首先就对不起自个。
拼了,豁出去也得把幸福保住。
西北军虽然凶猛,但也怕不要命的。杂牌们这么咬牙切齿地一发狠,还真把他们给吓住了。
反正当时的主战场也不在平汉一线,双方就都这么僵在那里。
这件事表明,群众不是没能耐,关键还是他的积极性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何成浚何大人性格还很豁达。既然大家都没仗可打。那好,来来来,到我们这边来,只要大小是个官,吃喝嫖赌抽,我这里都管个够。
西北军都穷惯了的,平时连喝口粥都难,哪里吃得消这种糖衣炮弹的腐蚀,再说对方还有言在先:不谈立场,不谈倒戈,更不谈打仗,兄弟们在一起,没别的,就是图一个开心。
开心完了,想回去就回去,什么时候又想来玩了还照来,门票全免。临走时,考虑大家都不容易,还每人发一叠袁大头带走。
这种好事谁不干?谁不干就是脑子被枪打了。
(82)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