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婆媳关系 >  看了一些关于赵庆香惨案的回复,叹为观止。

看了一些关于赵庆香惨案的回复,叹为观止。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看了《赵令香夫妻被杀案的几个问答题》帖子的回复,确实叹为观止。
我们都生活在主观世界里。如果只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会偏执,偏执地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先看大时代背景。
从网上查了,赵庆香出生于1972年。一般情况,这个年龄出生的孩子还会有1、2个兄弟姐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通常不会再多了,因为计划生育1980年开始推行。当然也有特例,农村也有上面好多个女儿,一定要生个儿子的。但是,从报道上来看,赵庆香父母家里就只有赵庆香姐弟两个孩子,这是个4口之家。
同时,农村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联产承包。所以,等1980年赵庆香7岁开始上学的时候,农村的形势已经大大好转。农村那时候就实行分家,分地,打破大锅饭。大多数农民都以教育为荣耀,都希望自己供养自己的孩子考个哪怕中专,吃个商品粮穿上的确良,光耀门楣。这个时候的农村,非常有活力有干劲有生机的时候。人多,有田种,还能够搞副业养鸡养鸭,可不是现在的农村的模样。
这就是赵庆香所处的时代。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关于赵庆香上学的看法。很多人认为赵父很伟大,让女孩子上学,要不然“让她去打工挣钱、把她换成彩礼不香吗?”。
80年代打工尚未流行,打工流行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80年代想让孩子打工,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去。那时候,买布要布票,买粮食要粮票,计划经济的最后10年。
所以,让她去打工不香吗?
还真不香。当年那个时代,没有打工之说。
所以,把她换成彩礼不香吗?
香不香,要计算的,替赵庆香的父亲算账之后,你会发发现也不香。赵庆香给了老家多少钱,我看得不详细,起码是在农村盖了院子的,而且最后一次1500美金是确凿的。2002年,美元汇率起码应该在8.3左右,兑换下来就是12450人民币。2002年,北京通县的房子也不到2000一平米,18线县城的房子通常不过200~300一平米,这笔钱在县城是可以买大半套的房子的。换成彩礼真换不到这些。
2002年,赵庆香的父母也不过在50岁出头。如果说她弟弟有癫痫不能干重活,在家里养鸡养鸭没问题吧?赵庆香的父母种田就完全挣不到钱吗?手头难道完全没有积蓄?如果赵庆香的父亲不贪婪,拿着1500美金,舍得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再添点,买一套不太大的房子绝对没有问题。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撒神说:高中时候,我的学费杂费住宿费,每年一千多。书本文费,生活费另说。每年两千块钱吧。这两千块钱,几乎就是我家的整年收入(90年代后期),我上高中,全家人喝西北风。我妈四处借钱。
撒神还是很实诚的,特意标出了90年带后期全家总收入2000块,被自己上学全用了。
撒神也很夸张,你上高中,全家人喝西北风。不吃不喝几天人就没了,喝水能多扛几天,不知道喝西北风是个什么效果?大概撒神在夸张地强调她家没钱,供她读书不容易。如果90年代后期,2000块是全家的收入的话,要考虑你家人在干什么?是不是足够的懒惰?那时候的粮食卖价到1块多,2000斤粮食就能卖2000块,按照每块地800斤的亩产,不过是3亩地的产出。虽然各地有不同,但是以山东的大平原来看,一人至少分到1~2亩地。况且,华北地区庄稼有两季,通常冬小麦+玉米。另外,还有自留地,还有鸡鸭牲畜。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按照撒神说的,90年代后期上高中就要2000块,90年代后期以后,上大学费用更高,每年没有1~2万就不好对付。所以,撒神就以此为据,要赵庆香立马挣钱还钱。
这个论据是站不住脚的!80年代读书完全不是这个路数,跟90年代有根本不同。
80年代小学一年级1块钱学费,到高中也就20块、30块的样子。赵庆香72年出生,应该在1990年上大学,还赶上公费上大学末班车,不仅不要钱,每个月国家还倒贴几十块钱的生活费。有个帖子说,从小学到整个大学上下来,赵庆香花费不会超过5000块,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这就是当年的现实。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年农民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远比现在高。
80年代,由于当时政策的限制,农民想离开自己的土地是很困难的,出个县城还要开村委会介绍信。所以,农民要脱离土地的唯一办法就是考学,哪怕考中专。80年代之后, 山东这样的地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都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大家攀比什么呢?
最终要的就是攀比自己的孩子,谁家孩子读书好,谁家的父母腰板挺得就直,脸上就有光。像赵庆香这样的女孩子,就是父母的荣耀,给赵玉令两口子带来精神上的优越感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撒神千万别再拿着钱、拿着父母不容易来道德绑架了。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撒神还说:你不如去跟老农民讲,追求人类社会大同,才是生命价值呢。一个人,自身没有得到生命安全需求的时候,与他讲情操,这是对牛弹琴。人类意识到孩子必须活好,前提是“我也活好了”
这是撒神为赵玉令辩护的言辞。
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不从道德绑架的角度来分析,是个非常大的进步。从撒神的这个话来说,就是自己首先活好了,才考虑孩子。这句话对赵玉令辩护,是非常普世的。
但是,别忘了,赵庆香也是个个体,赵庆香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赵庆香也有权利要首先自己活好了,然后考虑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考虑孩子之外的人。
大家觉得到美国就什么问题就解决了吗?
到美国,首先是生存。电影《北京人在纽约》大家应该看过,多少留学生是在餐馆里刷盘子洗碗开始的。
赵庆香在美国自己租房子的时候,给家里钱盖了房子。
赵庆香在美国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把孩子交给公公婆婆。她把1万美金给了婆婆,也成了被诟病的对象。挣钱养育自己的孩子,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居然也成了被攻击的理由了。

赵庆香挣多少钱,其实根本不必计算。
赵庆香夫妇无论挣多少钱,他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自己进行分配,不劳任何人惦记。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这是2000年采集的小麦收购价。1995年小麦收购价上半年1.81元,下半年2.42元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还有人说,让孩子干活就耽误了让孩子下地干活了。
让每个未成年人上学是作为父母的法定责任。如果父母一定不履行这样的法定责任,那是由法律来制裁的。从小学到初中的(小学5年+初中2年,或者小学5年+初中3年,或者小学6年+初中3年)这几年,孩子无论学习好或者不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那么聪明学习好的孩子是老天爷的奖励,太多的孩子失学是自己不想上了,上不下去了。
从正态分布来说,家里特别贫困的却是是有的,但是赵庆香家里显然不属于这个状态。如果一定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带进赵庆香家里,认为自己如此,赵庆香也该如此,那就是偏执。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有人还在纠缠赵庆香是女孩子,让女孩子上学就是父母额外的恩赐。
那先看看赵庆香的父亲有没有的选?计划生育初期是非常严格的,在农村超生要扒房子拉牲口的。赵庆香是女孩儿,所以赵家得以又一个生育名额,所幸是个男孩。
赵家的儿子是癫痫,这个病就是大脑神经元放电异常,遗传概率很大,当然也不排除后天因素。癫痫发病率一般在青春期,因为没有资料,只能按照常模正常情况来估算。当赵弟弟在青春期发病的时候,赵家是无法再指望儿子上学了。而且,癫痫应该不算严重,未必能够按照失去工作能力的残疾界定,否则赵家完全可以申请第三胎。
那么赵家还有选择吗?只剩下一个女儿了。让这个家全军覆没,还是任由女儿去上学?就算不刻意培养,这个女儿还成绩优秀天生聪慧,当年上学投入成本并不高。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撒神评论 weiqiqi0608 :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家庭关系比我差多了。我身边所有家人,对我竖起大拇指,从娘家到婆家,都喜欢我。赵庆香在娘家不受待见,在婆家肯定也是落埋怨的。
这都什么狗屁逻辑呢?
照这个逻辑,那个新闻了被亲生母亲虐待的孩子是不是也活该呢?“娃娃呀,你瞧瞧我:我身边所有家人,对我竖起大拇指,从娘家到婆家,都喜欢我。你娘怎么虐待你呢?你不受你娘喜欢啊。”
遇到什么样的父母,是人的命。
你遇到好父母,只能说明你父母好,其它的什么都不说明。用这样逻辑攻击赵庆香,只能说是冷酷。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这种惨绝人寰的的事情发生了,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们总要从中领悟出一些什么东西,能够让后来的人不再重蹈覆辙。
我认为是赵庆香太善良了,太想回报父母,给出了太多不符合自己承担能力的金钱,是导致惨案的诱因。——但,这个恰恰是她的父母要求的。
这就是个死结。
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回顾一下赵庆香30年短短的(1972-2002)的一生。把赵庆香的人生分为大学毕业前、上研究生结婚、生子这三个阶段来看。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大学毕业前,赵庆香是十里八乡的骄傲,也是家庭的骄傲。当然啦,男女是有区别的。如果男孩子这么优秀,那就是光耀门楣,别无所求。但是,偏偏是个女孩子这么优秀,父母荣耀中也遗憾;高兴中有更多的期待。所以,有其它想法也是顺理成章,就是将来要照顾弟弟么,让父母享福么。
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山东是孔孟之乡,赵庆香听进去了没有?听进去了,而且在以后的阶段里也身体力行了。只不过 ,在大学期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赵庆香都无能为力,只好让这些亏欠感在内心积累。
从心理学上来说,长期累积的亏欠感能够让人做出很多疯狂的利他行动。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研究生期间,赵庆香找到了一个天津的男朋友,家境比自己家好很多。至于有多富裕,也未必。基本上来说,俩人到美国还是白手起家,从头开始。——所以,这是区别,如果有人一上来就钓到了金龟婿,掉进了钱堆里,那就不是赵庆香的情况,另当别论。
结婚了,出国了,打工了。
注意,这时候的赵庆香刚刚结婚,心理上跟原生家庭还是融合的,而且长年累月已经累积了厚厚的亏欠感;同时,对男方家庭来说,新婚妻子,新媳妇,男方家庭里多有宠爱,多有包容,基本上会满足赵庆香的各种要求的。
就是在这个阶段里,赵庆香应该是把打工所得的钱资助了老家,盖了房子院子。
此时,赵庆香还是个学生。美元呀,见都没见过, 1块换8块多呀,乖乖,对十里八乡的乡亲来说,得多刺激啊。这个阶段应该是赵庆香跟家庭的蜜月期,父慈女孝。家里的房子和院子发泄了赵庆香的亏欠感,父亲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虽然不一样,动机不一样,但是目标指向是一样的,行动是一致的。
但是,正因为如此,祸患就此埋下。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实事求是地说,2002年,30岁的赵庆香混得好吗?我可以确定地说,不好。
30岁了,女人是生育的年龄。在美国,一般的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就我认识的人来说,我没见过少于两个的。移民到美国的家庭,2个孩子非常普遍。此时的赵庆香找到工作没多久,还有1个孩子,还要面临再生一个孩子的压力和在美国生存的焦虑。
赵到工作后,最大的焦虑就是绿卡、房子、孩子。除了孩子,赵庆香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从家庭经济来说,赵庆香的工资确实增加了一些,但是消费暴涨,能让她自由支配的美元反而更少了。
丈夫一句话:你父母什么也不管,还总要钱;我父母给正咱们看着孩子,总不能什么也不给呀。
这句话就让赵庆香汗颜。
赵庆香开始还可以陈情:我父母供养我不容易。
但是,丈夫一句话还能把她打趴下:我父母供养我就容易吗?现在他们还给我们养孩子呢。
所以,成为母亲后,作为个体来说,赵庆香跟原生家庭慢慢分离了,自己的经济压力变大,不再是两个大人吃饱了不饿什么也不管了。赵庆香不再是小娇妻、新媳妇儿了,她必须承担作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的责任,她要考虑自己的家庭了,要考虑丈夫的感受了,要考虑公婆的感受了,要考虑自己的孩子了,还要考虑自己的未来。

但是,这个时候的原生家庭的父母,胃口已经被养大了。
2002年,有多少农村人知道到县城买房呢?跟一个癫痫病人议亲的人家儿,能是多好的人家呢。不过是贪图将来有人给自己当提款机。提出到县城买房的,未必是议亲的对象,更有可能是赵庆香的父亲提出来给自己的儿子加价罢了。

赵庆香的亏欠感已经宣泄过了,继续给钱的动机就弱了很多,同时支付能力在收缩;而父母的欲望在扩大。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怎么办?
作为在被灌输了“要感恩要回报”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赵庆香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她也跳不出自己的思维。
我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同学一起,跟一个年纪长我们很多的阿姨吃饭。
吃饭的时候,我同学接到家里的电话,老老实实汇报给自己的妈:什么时候发了多少钱工资,在跟朋友吃馆子。然后,她妈就在电话里说,吃药了要花钱买,小猪仔要打针了,弟弟上学要交钱。朋友就许诺妈妈,马上去寄钱。
那个年长的阿姨看着我们,欲言又止了半天,跟我们说:“帮家里呀,帮大不帮小,帮急不帮穷。量力而为,适可而止。你们现在啥都没有,自己能不能在城市抓根都还不知道。日子长着呢,不能早早把自己撅折了。把自己撅折了,就什么都帮不了了。”
我俩没搭话,都没听明白。
随着慢慢成家养子,我俩常常在一起回味那阿姨说的话,太有道理了。
我这个同学,一把年纪了,也还在跟自己家里因为帮多帮少而纠缠。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如果你热衷于帮人,就问问自己,到底想从这里得到什么?
过度地帮助、同情他人,就是实实在在的戕害。没有无法独立的人,只有不想让别人独立的人。过度地给予,不想让别人独立,到底会满足你什么需要呢?
就是因为有很多过度热心同情帮助他人的人,才造就了那么多站不来要依赖的人。
赵玉令对儿子的过度帮助,是这件惨剧的根本动机。
赵庆香对父母的超出能力的回馈,是这件惨剧的诱因。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经历过70年代后期的匮乏、吃不饱,才能感受到80年代的生机勃勃。
70年代早期初期出生的人,其实跟60年代、50年代差不多,因为童年时期饥饿的印象很深刻。80年代好不好?物质条件跟现在没法比,绝对经济跟现在也没法比。但是,那个年代的生机勃勃记忆很深刻。
穷与富,在于自己生命的内在比较。
我还记得70年代的上工下工的铃声,我还记得夏天一家只分一把韭菜的艰难,我还记得吃红薯都吃不饱的委屈。
但是,到80年代就完全不同了。先是吃玉米面饼子,后来吃玉米面掺白面的饼子,后来就能敞开了吃大白馒头。都不需要吃菜,大白馒头就吃下去了好几个,真的很幸福。富贵不富贵的谈不上,但是吃饱了,对饿过肚子的人来说,吃饱的饱腹感特别美好。
那时候父母都还年轻,左领右舍的壮劳力都在家。大家都在想办法挣钱。树上的梨熟了,装篮子里去集市上卖;种黄瓜卖,卖鸡蛋,秋天卖柿子,拿高粱扎个扫把都能上集卖,编筐也能卖。村子里有人会种烟叶,大家一起种,一起烤,一起挑挑拣拣分出等级到收购站去卖;还有能人跑运输,拉石子,烧砖窑。总之,没几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把草房推了盖瓦房。左邻右舍一水的青砖大瓦房,后来又流行红砖大瓦房。
所以,历史教科书里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这就是历史事实,靠谩骂是无法抹杀这个历史事实的。
进入90年代后,农村才越来越衰败了,完全不是80年代那种感觉了。农村的劳动力被城市吸走,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这样,也抹杀不了80年代农村的繁荣。
恰恰,赵庆香上大学之前就生活在80年代。土地承包了,经济搞活了,劳动力都在,而且通货膨胀不那么厉害,还赶上了上学费用非常便宜,上大学几乎免费。这是赵庆香的幸运。用现在流行的话说,部分是那个时代成就了赵庆香。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有人还在强调,赵家弟弟没有工作能力。
赵庆香被杀之后,赵玉令伏法。赵家弟弟带着老娘,据说是搬走了。他活下来了吗?没看到有不幸的报道,大概率活下来了。
失去了两个经济支柱,赵家弟弟活下来了。
你说,他有工作能力生存能力吗?
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赵家弟弟没有能力就要帮呢?
的确,没有能力是要帮。但是,什么是没有能力呢?
楼主:柳行行  时间:2021-03-23 06:38:48
86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周全弟,15岁埋伏雪地三天三夜致四肢截肢。人家还能用残肢生活,用残肢写字,用残肢敬礼。他确实需要一些切实的帮助,但是人家精神上没有垮,人家坐在轮椅上,四肢残缺,都能活得堂堂正正。
凭什么就跟赵玉令一样,认为赵家弟弟就该一辈子被人养着呢?
没有不想独立的人,只有不想让别人的独立的人。
如果像撒神那样指点着说人家:“他没有能力,所以要帮他。”——你居心何在?你自己站起来活得像个人样,就要别人一辈子蜷伏在地上吗?这样就可以彰显自己的强大美好?收起泛滥的同情心吧,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楼主:柳行行

字数:11146

帖子分类:婆媳关系

发表时间:2020-11-04 20:20:32

更新时间:2021-03-23 06:38:48

评论数:6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