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秦汉历史,品人生百味(连载,不断更新中……)

读秦汉历史,品人生百味(连载,不断更新中……)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甘罗一计成名的时候,才12岁,绝对的屁孩。咱12岁的时候哪懂这些,不把屎拉在裤裆里就不错了。
那时我只懂得带着小伙伴们不时的上房鬼鬼祟祟地偷人家几块废铁换钱买根雪糕吃,过十二岁生日的时候磕磕巴巴的背下生日贺词,一放假什么课也不补,几个小伙伴直奔公园摸鱼,闲逛,此等小事怎可与甘罗雄辩相较。
后悔吗,我不后悔,我的童年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温馨美好的回忆。万金亦不与交换。年龄就干什么年龄的事儿,甘罗虽此时得计,但终究还是为他的年轻付出了代价。
人生的阅历与经验非时间积累不可得。
童年不可复得,只要不出格,他们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吧。人生短短几十载,请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很多时候,你不应该阻止别人犯错,试图说服别人等于剥夺别人犯错的权力,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有些错每代人都得犯,没必要紧张。我是80后,记得当年我们也像90后一样被说成是脑残,是垮掉的一代,被认为叛逆不守规矩不可救药,甚至联系道国家民运,觉得中国失去了希望。而如今又怎样,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80后,很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民主和良知的引导者。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70后也是如此,他们也被待以相同的待遇,那时他们叛逆的方式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十分土,十分不给力,比如扎耳朵眼儿、穿喇叭裤穿牛仔裤,甚至自由恋爱也在叛逆的范畴。再往前推的60后,老三届,也都有他们叛逆的岁月。我们80后被已经退出了风口浪尖,补上的是90后。他们被冠以90猴的称呼,并常常将他们与脑残相等同。我承认,他们的有些行为有些古怪,但那是他们的自由,并不碍着谁,更不必上纲上线。而且那样做的人也只是这一代人的极少数,以偏概全的一竿子将他们全都呼作90后是不合适的。媒体大可以关注一些其他的事情,请给他们一片宽广的天空。很多错误犯一犯也无妨。
同时,作为曾经被污蔑的一代和现如今被污蔑的一代,我们大可以不必当真。因为这种事情,谁认真谁就输了。那些人很难说他们不清楚这其中的道理,他们这么做有时候也是为了生活,那是他们糊口的营生。
就是这些叛逆的家伙,他们将会改变中国。给中国一二十年,当70后接任历史主角的时候,以80后和90后为中坚的中国将是一个崭新的中国。那将是一个政治清明,自由,民主,公正的社会。
没有维稳,因为社会很稳定;没有贪腐,因为有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户口,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公民;没有强拆,因为尊重每个的人权;没有权力的傲慢,因为那是一个民选政府。
有些事情,懂的,你懂的,不懂,你不懂。
让我们在努力中拭目以待。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守候很艰难 2011-10-30 19:41:03
跟上顶
-----------------------------
谢谢!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言归正传。
甘罗所为,恫吓张唐,出卖燕国,讹诈赵王,期间唯利,无半点信义而言。这样的人虽天赐奇才,当怜之。
太史公评曰:亦为战国之策士,然非笃行之君子。果无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点评精辟。
君子宁废此身,而义礼不可灭。
天下之乱,始于人心之乱,始于礼义廉耻沦丧,利欲功名至上。
若是如此,共产主义(我心中的共产主义和教科书上的有些出入,和生产资料无关,那是一种互相友爱,只要你劳动就能生活得很好的社会)也就永远只能是心中的乌托邦。只有当那些看似虚幻的东西——良心,公平,理想,感恩主宰这个世界的时候,共产主义才成为一种可能。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仅在物质上,更在人心中。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反对物欲,利益(只是要有个度),因为你必须承认正是它们在左右着这个世界。
有利有益,谓之利益。最求利益本来并没有任何错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对自己有意的事情,这何错之有,何罪之有!最求利益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追求利益的方式方法。
在我看来,利益有四种,一种利益无损他人,而且是必须的,比如说,吃喝性这些生理需要,
如果没有这些一个人无法生活下去。这种利益天经地义,谁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该说什么。
一种利益是为了快乐,旅游,唱歌,跳舞是为了一种快乐,看书也是为了一种快乐,这都是有利益的,因为这让他们获得了快乐。人活着不就图个乐嘛。这种利益是无害的甚至是可爱的。对于这些我们常报以欣赏。
还有一种利益是交换,交换使双方都受益。我不解释了,这种大多也是无害的。
最让人作呕的是最后一种,它损害别人的利益,对自己似乎也并不那么有益。他只顾自己得利毫不顾忌别人的利益。人们常说的厌恶的利益其实是这种利益。
我所说的是广义的利益,而末者是狭义的利益。
前三者虽是为利,却也不失为义。末者唯利是图,确实可恶。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甘罗虽然天资聪明,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他对智谋使用的游刃有余,却不明白政治斗争的险恶。过了不久,甘罗突然暴亡。甘罗一计成名后,成为秦国百姓的偶像。对于偶像的死,老百姓是这么传的,甘罗死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别人的梦你如何知晓),梦见紫衣吏持天符而来,对他说:“奉上帝命,召君归天上。”这意思就是玉皇大帝喜欢你,让你上天当神仙去。梦醒时分,甘罗便无疾而终。
缪传自不可信,想必是甘罗的一步登天引来了某些人的嫉恨。因此设下毒计,将他害死。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吕不韦的烦恼
吕不韦如今在秦国说一不二,呼风唤雨,想要什么都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他这样的人都烦恼,那别人还活不活了。
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吕不韦在外面无限风光,但背后的辛酸无人知晓。
吕不韦最近有些怪怪的,国事操劳只是原因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是出于其他原因。
吕不韦一个月总要被太后召见十几次,每次回来,不韦走路总是摇摇晃晃,两腿无力,那样子绝对是干了极重的体力活儿。眼神迷离,神情恍惚,不停地唉声叹气,身子一挨床板马上呼噜声就起来了。
吕不韦这是咋的了?累的!凡事都要有个度,要是过了,那是要出问题滴。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半年,吕不韦想,要是在这么下去的话,我怕是活不了几天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种事情本来是很难向他人启齿的,但迫于生存,吕不韦还是找来了他的心腹门客,求他们帮着出个对策。
吕不韦将事情简要的说了一遍,男人嘛,一听就明白了。
吕不韦讲完后甩出这么一句话,“兄弟们,你们看着办吧,你们老大要是死了,你们也等着喝西北风吧!”
大家开动脑筋,头脑风暴,苦思冥想,还是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自己去替代吕不韦吧?不妥,且不说男人进后宫要先被净身(割小鸡鸡),就算不被割,他们也没有把握能经受住太后的考验。自己就是出来混口饭吃,没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
最后问题落在了谁去搞定太后上面,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出头。
吕不韦很失望,很绝望。就差喊出吾命休矣了。
这时一位门客为吕不韦推荐了一个人,说如果是他,搞定太后易如反掌。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格物狂 2011-11-03 12:23:05
跟顶,每次必看,写的好!
-----------------------------
受宠若惊啊,不论是谁在得到别人认可的时候都会小心扑通扑通的跳,小激动了一下,这种感觉一定要告诉你。
谢谢你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绝处逢生,吕不韦让他快把此人叫来。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破旧的年轻人来到不韦面前。
门客介绍,这是相国门下的门客。他叫嫪毐(读作烙矮),我曾经见过他在院中阴关桐轮而行(这个我就不解释了,大家懂的)。
真的假的?这不扯犊子嘛。能滚车轮?!吕不韦显然不信,但信与不信一试便知。
吕不韦命令道:“脱掉!”
嫪毐一脱吕不韦俩眼瞪的像两个四喜丸子。不韦开始有点儿相信了,这睡鸟已经十分惊人。但滚车轮这件事他还是不信。
“听说你能阴关桐轮而行,你且掩饰给本相看,来人呐,那个车轮来。”
嫪毐是下等宾客,平时住大通铺,没见过这阵势。身边武士披甲佩剑,个个凶神恶煞的站在两旁,嫪毐站在一旁一直战战兢兢,不知道找他来做什么。
嫪毐打算表演他的绝技,但老二无论如何都不听使唤。这也难怪,老大都一片空白了,何以驭老二。
老二不得硬,不得行此戏。嫪毐不敢违抗吕不韦的要求,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强行插入桐轮轮轴。结果可想而知,嫪毐的表演失败了。
好在不韦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他知道如果不硬的话,表演是断然完成不了的。于是向嫪毐微笑一下一是安抚,并示意让他继续折腾。
吕不韦双手一拍,从帐后出来两个两个美貌女子。吕不韦向嫪毐一指,两位美女心领神会。两人年轻貌美,而且穿的又少,嫪毐马上就把持不住了,老二愤然而起,嫪毐从容插入桐轮轮轴,舞轮疾走。
还真有这种人,这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就是他了。让他去替我。
表演完后吕不韦十分高兴,让大家都散了吧。并特意留下嫪毐,让自己的随从将他安排到上等士人居住的地方,赏百金。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一日,吕不韦和太后房事完毕。吕不韦表现欠佳,太后面有愠色,显然是没有尽兴。不韦也是受够了,就把嫪毐的超能力讲于太后。想看看太后的反应。
太后听了此事儿虽然面如桃花,十分羞涩,但脸上是带着微笑的。世间真有这样的人?
赵姬三四十岁,正值如狼似虎的年龄,对性索求无度。吕不韦也四五十了,已不复当年之勇,时常不能满足太后的需求。不能满足的太后时常向吕不韦抱怨,不韦也很是惶恐。不仅身心疲惫,而且整日担惊受怕的。
太后的问题绝不是小问题,搞不好那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
吕不韦讲完嫪毐的厉害,太后非常兴奋,恨不能马上把嫪毐叫到身边,亲身一试。
看着太后的兴奋,不韦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股脑的翻涌出来。
她曾经那么小鸟依人的爱着我,而我却把他交给了另一个男人,如今我又要把它交给另一个男人,对于曾经那么深爱的女人,我竟然……我还算个男人吗?可恶的权力,我再一次选择了你。
只要太后点头,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吕不韦终于解脱了,他假装将嫪毐净身,把他送去太后宫中,这就算齐活了。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虽然已经开始写了,而且已经写到了吕不韦和李斯,但回去细想,既然写到吕不韦和李斯,那怎么能够忽略秦国的另一位名相?他在秦国历史上是万不可忽略的人物,而且其中也揭示了不少道理。因此在此处将强势插入一段。

范雎列传
公元前283年,燕名将乐毅率燕、楚、魏、赵、韩五国兵马攻破齐国,几乎将齐国灭掉,齐湣王被杀。齐襄王在此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仓促在莒继任齐王。后齐将田单力挽狂澜,以著名的火牛阵大败联军,收复齐国。齐襄王励精图治,很快齐国走出战争泥潭,重新强大起来。看着齐国越来越好,魏王坐不住了。当时攻齐的五国中,当属魏韩最弱,而韩国离齐国很远,齐国就是想打也打不着。自己与齐国临近且弱小,要是齐国要报仇,自己肯定第一个被收拾。魏王深恐齐襄王寻机报复。于是,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
齐襄王看着魏国使臣就气不打一处来,当时落井下石的是你,如今来找我的也是你,你当老子好欺负啊。齐襄王对须贾很不礼貌,责问魏国为何反复无常,并提起先王之死与魏有关,一定要报仇。须贾被齐襄王的气势镇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须贾身后站出一人,义正言辞道:“齐湣王骄暴无德;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今大王英明神武,应思重振齐桓公、齐威王之光辉,如果只是斤斤计较齐湣王恩怨,只知责人不知自责,恐怕又要重蹈齐湣王的覆辙了。”
齐襄王是一位明君,听完这番不卑不亢的发言,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心中暗自赞叹此人的胆识和辩才。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年轻人,若有所思,但什么也没有说。
此为何人?正是范雎。
战国时期是一个说客和谋略家的时代,游说成为当时士人开启成功之门的重要途径。
范雎虽有吞食天地之志,欲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展平生所学,但却因家境贫寒,既无周游之旅费,也无托人之红包。简单说来就是胸怀天下,但没钱,没人。
梦想归梦想,但能吃顿饱饭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有鉴于此,范雎只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个门客,以等待机会的垂青。这次以随从舍人的身份随须贾前往齐国,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哑口无言,这才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一来替主人解围,二来也是维护祖国的尊严。
谁知世事无常,范雎的这番话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给他带来的杀身之祸。
齐襄王退朝后,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朝堂之上那个仗义执言的年轻人。当晚,他便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并承诺以客卿待之。
范雎那时候还是个谦谦君子,他婉言谢绝道:“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同入,无信无义,何以?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虽然已经开始写了,而且已经写到了吕不韦和李斯,但回去细想,既然写到吕不韦和李斯,那怎么能够忽略秦国的另一位名相?他在秦国历史上是万不可忽略的人物,而且其中也揭示了不少道理。因此在此处将强势插入一段。

范雎列传
公元前283年,燕名将乐毅率燕、楚、魏、赵、韩五国兵马攻破齐国,几乎将齐国灭掉,齐湣王被杀。齐襄王在此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仓促在莒继任齐王。后齐将田单力挽狂澜,以著名的火牛阵大败联军,收复齐国。齐襄王励精图治,很快齐国走出战争泥潭,重新强大起来。看着齐国越来越好,魏王坐不住了。当时攻齐的五国中,当属魏韩最弱,而韩国离齐国很远,齐国就是想打也打不着。自己与齐国临近且弱小,要是齐国要报仇,自己肯定第一个被收拾。魏王深恐齐襄王寻机报复。于是,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
齐襄王看着魏国使臣就气不打一处来,当时落井下石的是你,如今来找我的也是你,你当老子好欺负啊。齐襄王对须贾很不礼貌,责问魏国为何反复无常,并提起先王之死与魏有关,一定要报仇。须贾被齐襄王的气势镇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须贾身后站出一人,义正言辞道:“齐湣王骄暴无德;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今大王英明神武,应思重振齐桓公、齐威王之光辉,如果只是斤斤计较齐湣王恩怨,只知责人不知自责,恐怕又要重蹈齐湣王的覆辙了。”
齐襄王是一位明君,听完这番不卑不亢的发言,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心中暗自赞叹此人的胆识和辩才。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年轻人,若有所思,但什么也没有说。
此为何人?正是范雎。
战国时期是一个说客和谋略家的时代,游说成为当时士人开启成功之门的重要途径。
范雎虽有吞食天地之志,欲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展平生所学,但却因家境贫寒,既无周游之旅费,也无托人之红包。简单说来就是胸怀天下,但没钱,没人。
梦想归梦想,但能吃顿饱饭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有鉴于此,范雎只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个门客,以等待机会的垂青。这次以随从舍人的身份随须贾前往齐国,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哑口无言,这才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一来替主人解围,二来也是维护祖国的尊严。
谁知世事无常,范雎的这番话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给他带来的杀身之祸。
齐襄王退朝后,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朝堂之上那个仗义执言的年轻人。当晚,他便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并承诺以客卿待之。
范雎那时候还是个谦谦君子,他婉言谢绝道:“臣与使者同出,而不与同入,无信无义,何以为人?”
齐襄王闻知,心中更加敬重,特赐范雎黄金十斤及牛、酒无数。
范雎坚辞不受。
须贾身为正使,遭遇冷落,而随从却备受礼遇,这让须贾十分不爽。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飞来横祸,九死一生
范雎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他继续回去当他的门客。但倒霉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回到魏国后,须贾对这事越想越生气,他觉得在齐国之所以受到冷遇,全都是范雎的错。他把范雎在齐国受到齐王厚赐的情况告诉了魏相魏齐。
魏齐大怒,命人将范雎抓来,严刑拷打。(这里确实不太明白为啥魏相会发怒,出使的目的达到了,人家也很给面子,难道只是因为嫉妒?)
范雎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肋折齿落,惨不忍睹。
范雎知道在这么打下去,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屏住呼吸,忍住剧痛,不管他们怎么打他都不发出一点儿生息,佯装死去。打手以为范雎已死,便去禀告魏齐。这时,魏齐正在与人喝酒,醉意正浓,便下令仆人用苇席裹尸,将范雎扔到厕所中,让家中宾客轮番向他撒尿,故意凌辱范雎,以戒后人。
范雎一直强忍到天黑,这才敢睁开眼睛向外张望。只见身旁有一个看守。这是他最后的希望,范雎开口道:“吾伤重至此, 虽暂醒,决无生理。若能让我死于家中,异日定当重谢。”
看守看他可怜,便谎报魏齐,说范雎已经死了,魏齐命仆人将范雎尸体扔到野外了事。
范雎这才总算捡回一条性命。
他乘夜回到家中,让家人将苇席置于野外,以掩人之目;同时去找他的好友郑安平,帮他隐藏起来,并嘱家人明日发丧。风头过后范雎化名张禄。
范雎果然没有估计错,第二天魏齐酒醒后,便疑心范雎未死,到野外查看,见野外仅存苇席,便派人到家中搜查,正巧家中正在为范雎发丧,魏齐这才觉得范雎的尸体上上野狗给叼去了。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入秦为相
范雎就这样一直躲躲藏藏的生活着,直到这一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此时的秦国,在孝公、商鞅变法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又经过惠文王、武王、昭王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此时的秦国已经十分强大。
秦国有个从商鞅那是留下一个传统,荐贤者与之同赏,举不肖者与之同罪。因此,秦国的有识之士,都有寻访人才的习惯。
郑安平听说秦使来魏,认为是个好机会,于是扮成役工去服侍王稽,想伺机举荐范雎。郑安平服侍非常周到而且十分善解人意,没过几天便成为了王稽最喜爱的侍从。
一天,王稽闲来无事问郑安平魏国是否有贤人愿与他一起归秦。
郑安平抑制住心中的喜悦,用平常的声音答道:“我我有个老乡叫张禄,我觉得他是个人才。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晚上叫他来。”
“行。”
晚上,范雎来见王稽,两人畅谈国事,王稽十分佩服范雎的学识和对时势的分析。
畅谈后,王稽送别范雎时道:“君之大才,王某佩服,请先生待我归国之日与我同往秦国。”
就这样,范雎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范雎入秦时为秦昭王36年,秦国十分强盛。秦军南伐楚国,力下楚都鄢郢(读作烟颖),楚怀王客死于秦;继挥师东向,连连败齐、魏、韩、赵。
此时的秦国虽人才济济,但权臣专断,排斥异己,秦昭王虽然心有不满,但对太后心存忌惮,不好发作。
秦昭王深居宫中,被权臣贵戚所包围。只得打打猎,看看戏消磨时间。再加上战国时期谋士说客多如牛毛,大多数都是些平庸之辈。渐渐地昭王随这些谋士说客失望了,因此不再轻易召见他们。
因而,尽管范雎已经来到秦国,且用尽心机,但还是难以受到重用。
范雎折腾了好久还是得不到一个合适的职位。他觉得自己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能够面见昭王。因此他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能见到昭王上来。
又一次,他终于碰上一个昭王的侍从,范雎希望他能帮忙通报昭王,并对侍从说道:“现有魏国张禄,智谋出众,想要要拜见大王,他声称:‘秦国势如累卵,失张禄则危,得张禄则安。’然其言只可面陈,不可代传。”
范雎本以为昭王听了他的话一定会见他,不料范雎失算了,这些套话昭王早就听腻了,每个月都有几十个人这么说。对昭王来说,这样的人没有见的必要。
没办法,范雎只好在秦国继续等待。这一等就是两年。这两年他并没有闲着,他在此期间搞清楚了秦国的政治格局。凭借他对秦国的了解,他相信自己能够赢得一次面前秦王的机会。因为现在他明白了什么是昭王真正想要的东西。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范雎托王稽带信给昭王,信上写道:
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原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语曰:“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於有功,而刑必断於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哉!虽以臣为贱人而轻辱,独不重任臣者之无反复于王邪?
且臣闻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
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为其割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原得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一语无效,请伏斧质。
以上都是《史记》上的原文,绝大部分应该都能看懂。大体意思就是,我能辅佐你当明主,你听了我的话如果觉得我是吹牛的话,可以杀了我。
这次他成功了,昭王大喜,马上叫人传范雎来。
有人大概会问,范雎这次说的东西和上次有什么区别?区别很简单,之前说要帮秦解除危机,现在说的是要帮昭王当明主。30多年来,秦国名义上是昭王的,可实际上和昭王最多也就几毛钱的关系。坦率地说,秦国危不危险和他关系不大。而重新做回主人,这正是昭王最想做的事情。于是他召见了范雎。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范雎进宫后径直向昭王的卧室走去,见了昭王带随从出来,故意不趋不避。
一个宦官见状,上前怒斥道:“大王在此,为何还不避!”
范雎毫无惧色,反而反唇相讥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读作瓤)侯!”说罢,继续往前走。
范雎此举是有极大风险的,他赌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明主,如果不是他也情愿为此一死。这次机会太重要了,对他来说,这样做是值得的。
有些事可能自己做不到,但至少要试试。我努力过,虽没有成功,但也不再平庸,不乏勇气。
人总要有些梦想,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是过程。人生就像请客吃饭,非求一饱,而在于席间风情,盘中滋味。旅行的意义不是达到目的地,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
泰戈尔说,过于功利的人生就像把无柄的刀子,也许很有用,可是太不可爱了。有时候我们不妨放手一搏。
范雎在进行一次初体验,虽然这一刻在他脑海中已经预演过无数次,但这一次才是真实的,才是决定性的。
初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著……很多时候,也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和危险。在人的生命中,是需要一些纯粹的本质的体验、最初的体验的。
即使死无葬身之地,我亦往之。
范雎这话虽然冒犯了昭王,但也触动了他内心最柔弱的地方。
昭王听完他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亲自将他带回卧室密谈。
屏退左右,昭王以上宾之礼待范雎。
昭王毕恭毕敬地再三向他问计,他却端起了架子,唧唧歪歪地就是不说。
昭王对范雎行大礼,苦苦相求道:“先生难道不愿赐教寡人吗?”
范雎见昭王诚心求教,态度诚恳,这才婉言答道:“臣不敢。当年姜子牙见周文王,之所以垂钓于渭水之滨,在于自知与周王交情尚浅,等两人归国,立为太师,才肯深言。其后,文王有了姜子牙最终才得以王天下。假使文王没有理会姜子牙,那就是文王无天子之德,也就没有后来周朝的基业。”
范雎这意思我想大家都明白,简单说来就是你来做文王,而我是老姜。
此话说得很有水平,即暗示昭王为文王,让他做文王,礼贤下士,又自比姜子牙,暗示自己就是昭王的贤相。
范雎接着说道:“臣乃羁旅之臣,交疏于王,而所陈之词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虽然愿效愚忠,却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答。臣非畏死而不进言,即使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也在所不辞。然大王信臣,用臣之言,可以有补于秦国,臣死不足惜,亡不足忧。臣只怕天下人见臣尽忠身死,从此杜口不言,不敢再向大王进言。”
这话和上面的区别不大,还是在夸自己,向昭王要价。
经过充分的铺垫,范雎才落到实处:“大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谄。居深宫之中,终身迷惑,难以明断善恶。长此以往,大者宗庙倾覆,小者自身孤危。这才是关键。”
范雎的这些话显然是有效果的,秦昭王继续请教:“秦国僻远,寡人愚下。如今得以受命于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自此以后,事无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悉教寡人,万勿疑虑。”
有了这颗定心丸儿,剩下的就什么都能说了。之后的事情大可从长计议。范雎和昭王的合作关系自此正是形成。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远交近攻
范雎虽已取信秦昭王,但因初入秦廷,尚不敢涉及内政,只在外事上出谋。
这种策略即是在试探昭王是否有宏图远虑,是否有政治头脑,是否真的是他的明主,也是一种正确处理顺序。在敌人强大且就在身边,马上就能威胁到你的时候,这时切不可与他死磕。最好的办法是稳住对手,强大自己,待自己有与他一搏的实力时再出手。作为一个杰出的谋略家,范雎心理很清楚这一点。
第二天,昭王再次召见范雎,与他共商国事。范雎首先分析道:“秦地之险,天下莫及。雄兵百万,战车千乘,其甲兵之利天下莫能敌。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用以治诸侯,如同良犬搏兔。然兼并之谋不就,霸业不成,那么是不是我们使用的战略有问题呢?”
“寡人愿闻其详。”
范雎接着说道:“臣闻穰侯将越韩、魏而攻齐,此略甚谬。若攻齐,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难保退路与粮草,稍有闪失,不堪设想。如今之计大王当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今大王欲伐齐,大谬!”
昭王闻罢大悦,“先生所言极是!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拜范雎为客卿,让他主管这方面的事情。
在这段里面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主张。对于范雎的战略,比较了解历史的人应该会觉得和张仪连横的策略十分相似。没错,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就是他的老前辈,纵横家的鼻祖张仪的连横理论。
提出这样的理论并不十分困难,在当时能够知道这样战略的人应该不少。这里范雎绝不是抄袭张仪的理论,他只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在当时的秦国,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任何秦国的合格政治家都会为秦国选择连横(远交近攻)的策略。
那么多人,为什么是范雎?因为他幸运,他没死在魏国,他来到了秦国;因为他聪明,在当时也只有秦国和昭王能够实现这种策略,因为他勇敢、坚韧,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昭王的信任。
历史选择了你,而对于历史对你的选择,你的选择至关重要。聪明人总是能够根据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也因而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顺便说一下,后来嬴政和李斯平定天下用的也是这一招。应该说,他俩是这个战略用的最好的搭档。因为就是他们成功的实现了这一战略的最终目标。
再简单屡一下这个理论,这里理论的大体意思就是先和齐国、燕国交朋友,干掉韩、魏、楚、赵,再回过头收拾齐国和燕国。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攻城略地
公元前268年,昭王用范雎谋,派兵伐魏,攻克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两年后又举兵攻占邢丘(今河南温县东)。与此同时,昭王实施了范雎针对韩国战略。先攻占了韩国的咽喉要塞荥(读作兴)阳,荥阳自古乃要冲之地,荥阳是联通巩与成皋的通道,扼守与太行之上,上党汉军不得通行。此举把韩国封为三段。韩国割地赔钱自是不在话下。
两年的攻城略地,已经让昭王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如今的昭王已经具备了查收内政的实力。公元前266年,范雎开始在内政方面实施变革,推行“强干弱枝”的方针,加强中央王权。
范雎上奏昭王道:“臣居山东时,闻齐只有孟尝君,不闻有齐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秦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治国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今穰侯内仗太后之势,外窃大王之重,用兵则诸侯震恐,解甲则列国感恩,广置耳目,布王左右,恐千岁万岁后,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这里所说的“四贵”是指穰侯魏冉、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在当时的秦国他们权倾一时,连秦王都不放在眼里。
范雎所说的这些事情是昭王早就想办的事情,昭王一听范雎提起了这件事情,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昭王在进行了一系列安排之后,下达了对穰侯魏冉的罢免令,命他回到自己的封邑。后又驱逐其他“三贵”,安置太后于深宫,不许她参与政事。命范雎接任丞相一职,将应城作为他的封地,号为应侯。至此,秦昭王全面掌握秦国大权,范雎也达到了他权力的顶峰。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范雎入见秦王,陈说魏国惧秦,遣使求和,并将往事一一讲述。
秦王大喜,准魏求和。须贾之事,任由范雎发落。
几天以后,范雎在丞相府大宴诸侯来使,宾客济济一堂,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众宾就做,唯独将须贾安排在阶下,并派两个黥徒(脸上刻字的人,看过水浒的都知道,像林冲那样犯了罪的会被在脸上刺字)夹着他坐下,给他弄个小桌子,席上只备些炒熟的料豆(给战马吃的食物),命两黥徒喂他吃,如同喂马一般。
众宾客甚以为怪,范雎便将旧事诉说一遍,然后贾厉声喝道:“秦王虽然许和,但魏齐之仇不可不报,留你一条蚁命归告魏王,速将魏齐人头送来。否则,我将率兵屠戮大梁,那时悔之晚矣。”
须贾早吓得魂不附体,踉踉跄跄逃出宴席。
须贾归魏,将此事告知魏王。魏相魏齐得知此事十分恐惧,弃了相印,连夜逃往赵国,藏匿于平原君家中。
秦昭王闻知,欲为范雎报仇,设计诱骗平原君入秦,并扣为人质。声称,若不送魏齐人头至秦,将不准平原君归赵。魏齐走投无路,自刎身亡。
范雎报仇雪恨之后,并没忘记自己的恩人王稽和郑安平。
一天,他晋见秦昭王,奏道:“臣本魏一亡命之人,如果不是王稽忠于大王而纳臣于秦,如果不是大王英明神武,臣安能如此富贵。然王稽至今仅为谒者,当年救臣于水火之中的郑安平亦未重用,请大王赏赐。”
秦昭王念范雎功劳,范雎从困难时期随昭王一路走来,这样的要求昭王自然不在话下,准其奏请,任命王稽为河东太守,任命郑安平为将军。
这些事司马迁对范雎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司马迁史记里的评论往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十分透彻。但此处的评价我不敢苟同。一饭之德必偿这是对范雎的夸奖,他也当之无愧,这样的处事方法,不论在何时都是值得称道的。但睚眦之怨必报这样的评价我不敢苟同。何谓睚眦之怨?此是指用眼睛斜视你这样的小怨恨。睚眦之怨必报当然应该被鄙视,人确实应该有点儿肚量。但差点儿被打死,被很多人用尿羞辱这样的仇也是睚眦之怨,我不敢苟同。大仇当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我看来被羞辱,以至差点儿因此丢了性命,这种仇恨更甚一筹。范雎能够留须贾一条生路已经很够意思了,已经十分大度了。那不是睚眦之怨,那是两个无良之人因为嫉恨而要置一个人于死地。很多人要人做君子,请问你怎么不做呢。对于范雎差点儿被打死这件事情,被你们说成是睚眦之怨必报,自己差点儿被打死,却说是睚眦之怨。实在是十分搞笑。
你要去达成别人所说善良,而你因此会失去很多,这样的善良大可不要。谁愿意善良谁善良去。你因为要达成别人所说的肚量而放弃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肚量不要也罢。你肚量大你大去,老子就这德行。有时候我很喜欢鲁迅死前的一句话: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我想很多人都看过《亮剑》吧,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李云龙不顾组织纪律执意要为和尚报仇的这一段。不知各位怎么看,我觉得李云龙快意恩仇,为兄弟报仇,是个响当当的汉子。纪律,家国,理性这些东西很复杂,见仁见智。这些我都不论,我只从人性的角度去说,如果我是李云龙我也会这么做,我希望我会那么做。
我不是想宣扬仇恨,我只是想说,善恶终有报,坏事不要做绝。
有时候以德报怨并不那么有效,有些人就是只有见了棺材才落泪。只有严重的后果能让他醒悟。韩信胯下之辱可以大度,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嫉妒就要致人死命,这样也要大度,那就是迂腐了。
有时候用你的善去迎合恶,只会让恶更加猖獗。
给大家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很善良,人很好的人,这个人很好说话,因此别人老是找他帮忙,他什么都帮,后来发展到了下楼买吃的,打水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找上他。他一天要被这样使唤十几次。我很看不过去,就去和他说,你凭什么老是帮他们买东西打水,你又不欠他们的,以后他们再让你去,你就推脱着不去。
或许是我的话唤醒了他,他开始用各种借口推辞那些人的无理要求。
我最记忆深刻的是在这之后有一次我让他帮我下楼买包泡面,他断然拒绝。我觉得那可能那可能是他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去拒绝人吧。被拒绝的感觉当然不爽,但我很欣慰,我知道他脱离了老好人的怪圈。
善良固然是好事,但切莫用善去成全恶。有时候一个人的善加上懦弱也会成为恶的帮凶。
我对于魏齐的看法是,你不与人为善,就休怪恶有恶报。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长平之战
在中国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次十分著名的大战。在参战人数上,很少能有与他相较的。
当时秦国参战人数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而战争的另一方,参战人数也至少在45万人以上。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我们来看看我们最熟悉的一些战役,赤壁之战,吴蜀联军5万,曹军20万;官渡之战,袁军11万,曹军两万;就是近代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也无法与它相比。
长平之战的过程可谓十分曲折。
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北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秦兵虽英勇善战,怎奈老将廉颇治兵严谨,营垒坚固,坚守不出,秦军毫无破绽可寻。
高手与高手过招可谓是得利不让人,廉颇凭借着坚固的城池与秦军相持。这一晃就是两年。
秦军说,有种你们就出来,廉颇则说,小样,有本事你们就进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
百万大军,两年的消耗,秦军要看就撑不住要撤兵了。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两年了,秦军已经快到极限了。
赵国久攻不下,秦国君臣将士无不焦急万分,但也只能干瞪眼儿。廉颇这老小子太坏,自己在城里舒服,让我们在这里喝西北风。廉颇话说,谁让你们来的,腿长在你们自己身上,随时可以回家嘛。
秦昭王找到范雎,向他问计,“廉颇这老妖怪,不论我们怎么搞,他就是不出战。秦兵劳师袭远,难以持久,战事如此久拖不决,秦军必将深陷泥淖,无力自拔,为之奈何?”
范雎也早就在为此事想办法了,堵在秦军前面的就是那个老不死的廉颇,只要把他搞定了,搞定赵军只是分分秒的事儿。
他其实早就有了办法,但苦于很多条件并不成熟,所以没有和昭王说。现在昭王问到,而且范雎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因此为昭王献上一条反间妙计。
昭王听了连声称赞。
范雎派出一位心腹门客,悄悄潜入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之人,散步流言:“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秦军必知难而退。廉颇老而怯,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
赵王是个猪头三,听完之后,将信将疑。派人向廉颇催战,廉颇仍然笃行坚壁之策,不肯出战。
赵王之前就对廉颇损兵折将本有所满,今派人催战,却又固守不战,又不能驱敌于国门之外。于是轻信流言,听信谣言,匆忙拜赵括为上将,赐以黄金彩帛,增调20万精兵,持节前往以代廉颇。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赵军的末日
赵括确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确也精通兵法。说起兵法典故,兵书韬略可谓头头是道,连他老爹都说不过他。知子莫若父,老爹最清楚这小子是个什么货色,临死前专门留下遗言,不可重用赵国。
这娃绝对是个生瓜蛋子。他到了军中,坐在军帐中就不出来了。而正确的做法是,至少到军中慰劳一下征战两年的将士。赵王赏赐他的财物,他连半根毛儿都没给前方将士带过来,都揣在了自己的裤裆里,还想着大败秦军后回家购置田产呢!
这样的将军,指望将士为他卖命?扯乎!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把廉颇的军令全改了,随便安插自己的亲信,调换防位,弄得赵军军心大乱。
得知赵括为将,范雎高兴的差点从床上掉下来。他马上起身上奏昭王,暗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火速前往长平指挥战斗,并下令:“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
白起是秦国久经沙场的名将,一向能征善战。
白起兴兵再攻赵军,两军交战,白起佯败,赵括大喜,率兵穷追不舍,结果被秦军包抄切断后路围困于长平。
昭王闻报,亲自来到长平附近;尽发农家壮丁,分路截断赵军粮草;遏阻救兵。赵军被围46天,粮草用尽,士兵自相杀戮而食,惨状难以言表。
赵括被迫将全军分为四队,轮番突围,均被秦军乱箭击退,赵括死于乱箭之中。
长平一战,秦军大胜,俘赵兵40万,除老幼者240人放还外,其余全部坑杀。这次战役,秦军先后消灭赵军45万,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战后,秦军乘胜进围赵都邯郸。虽有赵国名士毛遂自荐,赴楚求援,又有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只是求得赵国的生存,从此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
廉颇为将的时候,秦赵两军好比职业拳击比赛的两位势均力敌的重量级选手。秦国善攻,属于攻击性的选手,廉颇善守,属于防守反击的选手。秦国虽然善攻,但以廉颇为首的赵军还带有一个坚固的防暴盾牌。任你如何出手,都无法取胜。如此一来,谁也无法打到谁,只有等到十二个回合后由裁判决出胜负。而实际上,赵国相当于擂主,只要不被打倒就是胜利,秦国是挑战者,只要退兵就是败绩。
赵国在廉颇的领导下,已经扛过了十一个会和的较量,眼看就要取胜了。赵国换人了,换上了一个疯狂的拳击票友与秦国这个重量级职业选手对抗。结果可想而知,赵国最后一个会和刚开始就被秦国一顿乒乓臭揍,然后将他一击KO掉。
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廉颇百战不死,即使是每次都逃命逃出来的也已经十分厉害了,况且廉颇带兵少有败绩,可谓是油条中的老油条,说他是战神也不为过。可是偏偏遇到了赵王这个小杂毛,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赵国惨败。悲哉!
所以说啊,有些时候站对队伍是很重要滴。
楼主:小炭锤子  时间:2020-11-18 23:59:33
白起之死
公元前259年,秦军再出上党,直取太原。
韩、赵两国惊恐万分,忙带着大礼向求救苏代。
苏代是大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他继承了他哥哥的聪明和才学,也是一位一等一的说客。
苏代就是干这个的,而且出的价码也合适,苏代二话不说,当日启程前往咸阳,直取丞相府邸。
苏代问道:“武安君(白起)抓住赵括了?”
“赵括死了。”
“武安君是否进一步围困邯郸?”
“是啊。”
“赵国灭亡,则秦王为帝,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为秦战胜攻取,略定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破赵括全军,虽周之周公、召公和姜子牙亦不及。君能甘居白起之下?到那时,你虽不欲屈尊,也无能为力。昔日秦攻韩,围邢丘,困上党。然上党之民却甘心附赵。可见天下之民不乐为秦民由来已久。如今灭赵国;赵北之地必归于燕国,东之土必归于齐国,南之土必归于韩、魏。如此,君所得土地人民能有几何?由此看来,不如允许韩、赵割地以和,勿使武安君再建功勋。”
此话正好击中了范雎的心病,于是范雎进谏昭王:“秦兵劳苦,请许韩、赵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秦昭王准奏,于是当年正月秦国罢兵。至此,白起与范雎结怨。
很多人会说范雎中计了,大多数人都得出这样的结论,没错,如果我也站在赵国的角度上,范雎是中计了,赵国绝处逢生,命不该绝。但如果站在范雎的角度上,他真的中计了吗?也许吧。说客所说的绝对都是实情,范雎是个政治老手,会轻易被一个毛头小子忽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范雎是个老牌儿说客,想当年他也是靠当说客发达的,他会不明白说客的套路?总之在我看来,召回白起对范雎无所谓中不中计,他这么做只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考虑罢了。总之赵国惨败,但没有完全输掉。
中国历史大部分时候都是如此冰冷,只有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考虑国家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至今依然如此,中国依然无法跳出混沌的中国历史轮回。

楼主:小炭锤子

字数:9598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1-10-11 02:55:00

更新时间:2020-11-18 23:59:33

评论数:1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