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歌尽桃花扇底风——唐宋词人的文采风流

歌尽桃花扇底风——唐宋词人的文采风流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哈哈,现在有朋友来顶了,可以继续发。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这是一首软绵绵的没有骨头的词,反映了一个毫无作为的君主面临江山即将易帜而无可奈何的可怜虫的感情。然而,如果我们撇开李璟身处的环境,就词论词,它对思妇心理的刻画,还是很独到,意境也非常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另一首《摊破浣溪沙》也是如此: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自幼就参与南唐国事,然而他的兴趣是在棋琴书画上,而对军国大事并不热衷,更不愿动脑子去做好它。继承大位后,他就将二弟景遂封为南唐兵马大元帅,赐太弟称号,并位居东宫,所有军国大事全委于太弟景遂参决,他自己则做甩手掌柜,什么都不干,成天邀一帮诗朋画友四处吟风弄月、游山玩水。
一天,李璟在宫中玩得无聊了,于是在太监和许多宫女的簇拥下,登上最高楼,看看秋景。眼前,荷塘里的莲花已经凋谢,失去了它那四溢的芳香,荷叶也渐渐枯萎,它的茎也软沓沓地下垂,亭亭玉立的风姿早已荡然无存。西风在水面上掠起一道道波纹。那一番秋景,正像一个人失去了青春,美好的时光逐渐逝去,额上添上了道道皱纹,鬓角染上了霜雪。照例,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是四季更替的基本规律。但是,诗人的心最为敏感,他从眼前的景物里仿佛看到了自己日益衰老的容貌,暗示他马上也会像荷叶一样枯萎而消失。于是,这个大李内心非常伤感。不忍再看下去。身边的宫娥、太监等都是傻乎乎的,唯命是从,谁能理解这个傻冒君王悲凉的心?于是,他回到宫中,拿起笔来,写了这首词。又是借思妇怀远,表达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情怀。
词里写道:
女人的丈夫去遥远的边塞戍守。她一个人在家里,想到自己的青春一天天地在等待中消逝,眼前秋色无边,马上又是严冬,新的一年也快来临。咳呀,这怎么得了。独守空闺的日子多难熬啊。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陪伴,更不要说没有爱情的滋润了。无聊中,她回到闺房小睡。梦里,她身长翅膀,飞越万重关山,去寻觅思念离别很久的丈夫——他在那荒凉遥远的鸡鹿塞中,一片无边的沙漠里。女人的魂魄在细雨中飘飞着,终于飞到了鸡鹿塞,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啊?四下里没有一个人影,连一个城堡也看不见,偶尔有几只小鸟从头顶飞过。他究竟在哪里呢?在失望中,她醒来了,外面的依然是丝雨迷濛,正与迷离的梦境相仿佛。想到梦境,她惶恐极了,简直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再与丈夫有见面的机会。满腔愁绪,便拿起玉笙,轻轻地吹起来。用以表达心中无限的思念。吹到最后一彻时,玉笙冷得不能发出音响了。于是,她靠着小楼的栏杆,眼泪如断线的珍珠,流个没完。
此词最大的特点是词的境界阔大,感慨深沉,不是单纯的个人离愁别恨,而是融入词人心中对国家兴衰的担忧。南唐军力疲软,与北周、大宋军队打仗屡败不支,社稷几乎不保,只好去帝号,称臣于宋,用来苟延残喘。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会感到屈辱而又无奈。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曰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王氏称赏“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有“美人迟暮之感”,就是因为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南唐小朝廷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李璟的“闲愁”乃是家国危机时无奈的“愁”。他不思强国足兵,而作徒然妇人之泣,这样只能加速国家的灭亡。
这首词,使我们看到一个可怜巴巴的君主哭丧着脸,站在我们的面前,说着“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读这样的词,我真的很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天下的国君如果都像他们父子那样,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享受,不顾国家的安危,江山社稷几天就得换一下,“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百姓永远生活在哀鸿遍野,嗷嗷待哺之中。
单就词的本身来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意境非常优美,历来被人们所称颂。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斜阳兄爱写美文,今后多多讨教您了。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好,谢谢寂寞先生!



(2)宫女也斥责他了
李璟沉湎于歌舞欢乐之中而不思强国,令身边的歌女也看不下去。据史载:有一年的春节,一夜大雪,当天光大亮时,李璟推窗一看,只见鹅毛纷飞,悠悠扬扬,满世界碎琼乱玉,煞是壮观。他玩心顿起,来不及披上貂衣就走到庭中,啊,好一片琼妆玉砌的世界!他激动极了,那些宫女看到他神经兮兮地站在雪地里,一惊一乍,大喊大叫,不知道为了什么,赶忙将紫貂裘衣与他披上。李璟见宫女一身红裳,亭亭玉立在那琼枝碎玉之间,犹如雪里红梅,便抓起一捧雪来,掷向宫女。宫女们见君王兴致如此之高,正唤醒了她们沉睡在心灵深处的少女那种天真活泼天性,也就一涌而上,互相打起雪仗来了。戏嬉了半天,李璟兴犹未尽,又传旨设宴,要与王弟们共同享受如此美妙的雪景。同时命人召来国内最有名的歌妓王感化,唱新词佐酒尽欢。
王感化是金陵乐坊的女高音歌唱家,专门为王室演唱,她“声韵悠扬,清振林木”;人也长得非常靓丽,聪慧多智,很获李璟欢心。听到君王召唤,王感化一袭红衣,轻挪莲步,娉娉袅袅地走到大王面前,显得秀而不媚,清而不俗,展开酽酽的歌喉,启朱唇,发皓齿,唱道:“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词连唱四遍。先是低低的,继而高亢激越,振聋发聩。李璟一听,奇了怪了,今天这个靓女神经病啦?继而再想,他毕竟是聪明人,马上醒悟过来,把酒席撤去,感慨地说:“假使吴主孙皓和南陈后主陈叔宝听到这句歌词也就不会灭亡了。”言下之意,是东吴孙氏和南朝的陈没有遇到像王感化那样的敢于劝谏的歌女,自己也就额手称庆,洪福齐天啊。于是,他把自己填的两首《摊破浣溪沙》写好了送给她,以示恩宠。后来李煜登位,王感化怕李煜加害于她,就拿出先王写的这两首词的手迹,李煜深为感动,重重的嘉奖了她。
然而李璟尽管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面对王感化的当头棒喝,也理解王感化的一片苦心,却不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从根本上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发扬踔厉,身体力行,做后代及大臣们的表率,而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穷奢极欲。用这种既没有振兴国力的迫切愿望,更无远见卓识和励精图治的决心的君王来治理社稷,这个国家算是倒霉透顶了。
我想,假如南唐有五六个,以至十来个像王感化那样敢于面折廷争的大臣,敢于批逆鳞,同君王的疯狂享乐争是非,辩得失,社稷也不至于如此短命;同样,李璟如果能够虚心纳谏,像当初勾践那样,卧薪尝胆,自强不息,与百姓共患难,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广纳贤才,让天下英豪都知道江南有一个思贤若渴,爱才如命的贤明君主,从而纷纷投入其麾下,为他所用。这样,完全可以笑对强敌的虎视眈眈。甚至可以乘北周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和北宋初建,立足未稳的大好时机,派一旅之师,与他们一较高下,昂首扬言:试看今日之中华,竟是谁家之天下!
古人说,居安应该思危,盛世还需危言,朝廷大臣居然不如歌女,真是可怪也夫!
更可悲的是李璟这个家伙一点也不懂得重视培养下一代。自己是草包,那你可以培养几条真龙来,特别是重视培养儿子们安邦治国方面的能力啊!可是,你孩子一窝又一窝地生,却偏偏不重视对他们安邦治国能力的培养,竟让孩子们继承他的衣钵,也学填词,学唱歌,学跳交际舞。
因此,在他死后,又一个草包君王出现了。
李璟存词四首。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谢谢诸位的捧场,赐予我力量!


4.冯延巳:奸臣也是名词人
历史上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大奸大恶的乱臣贼子往往天赋过人、多才多艺。例如曹操横槊赋诗,一世之雄;蔡京诗赋俱佳,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秦桧也是这样,是宋体字的奠基者。冯延巳虽然算不上巨奸,但他填词的能力在五代时是无人能及的。
冯延巳(903——960),字正中,这个冯先生因为世家关系,自小就与南唐朝廷关系十分亲密。李璟为太子时,老冯曾在其幕府中掌书记,陪同读书填词。君臣成了老朋友。李璟即位后,他更加神气,先是担任翰林学士承旨、中书侍郎等职务,最后官至宰相,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相对于众多“才命两相妨”的文人来说,他是鸡毛飞上了天——够幸运的了。
老冯在南唐,很有些康生之类的表现,资格老,人品差,算计、排斥、打击正直的大臣,所以很受时人非议,被指责为“奸佞险诈”(文莹《玉壶清话》卷十),“谄媚险诈”(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他与当时在朝的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宰相孙晟将冯延己比喻成装着狗屎的金杯玉碗。政敌的攻击,可能言过其实,但冯延巳一再被人指责,也不是毫无根据。例如,他位极人臣,却天天与君王鬼混在一起,饮酒作乐,占着茅坑不拉屎。呵呵,这样做官,谁不会,谁不愿意?
自古以来,天下君主爱听好话者多,阿谀上级的人最容易青云直上!冯延巳的拍马技术在历史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比如李璟派军队打仗失败后,冯老奸就这样赞美他:“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李璟),数万军队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样不停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英明天子啊。”(据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这番话,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平庸,更反映了他指鹿为马的人品,但李璟听了,也就对打仗失败不以为意了。
清人张惠言揭示冯延巳这个老东西拍马技巧说:“延巳为人,专蔽固嫉,而其言忠爱缠绵,此其君所以深信而不疑也。”
孔老夫子说“巧言令色鲜于仁”,永恒的真理啊!
老冯是南唐词坛上填词最多的一位大家,创造了“深美闳约”的艺术境界与“和泪试严妆”的新风格(叶嘉莹语),下开有宋一代婉约派词风。所以,词史上有他的一席之位。
老冯词里很少有欢乐的歌唱,常常愁眉苦脸的,即所谓的“闲愁”多多。为什么呢?是忧外有周师日侵,内有君臣不睦?是愁社稷风雨飘摇,国势岌岌可危?如果真是这样的内心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朝廷辅弼,他早就力谏李璟发奋图强了,即使被处死也心甘情愿啊!林则徐说的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趣之。”爱国志士就应该有这种胸襟。如果对国事毫不关心,对国家前途命运一点也不挂怀,只顾自己享乐、醉生梦死,他的词中似乎又不应流露出如此众多的愁思。难道真的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下面我们不妨剖析一下冯延巳的为人及心路历程。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本帖作者殚精竭虑,努力写成。“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作者:荷香清远 回复日期:2011-07-10 00:50:34
回复
夜深未及看完,少些观后觉得:且游万里路后品圣人诗。

作者:独孤慕雨 回复日期:2011-07-10 12:34:37
回复
@擢倚天之剑 2011-5-2 19:33:00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
晚唐五代词人对北宋的词人影响很大,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先粗略地介绍一下其中最著名的大家。
晚唐至五代,社会极度动乱,藩镇割据,军阀横行,文人在飘泊游宦中寻找立身之地,许多人感到人生短暂,不测之祸随时都可能发生,便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去享受。这样,作为一个重要的享乐形式,词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词人蜂起,其中温庭筠、和凝、韦庄、欧阳炯等都在当时非常有名。其中温庭筠、韦庄、李...........
-----------------------------
又见宋人风流!赞一个!
谢谢两位朋友!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1)拍马的技巧
人说,读其文,观其志,察其行,可想见其为人。冯延巳真是一个不解的谜,是一个矛盾的冯延巳。一面似乎在忧国忧民,一面却胡作非为;一面唱高调,一面营私利;文品与人品不一,言语与行动相悖,做官作词两得意的冯延巳,却活得并不轻松。
我们先说冯延巳的《谒金门》,这首词因为李璟的缘故而非常有名: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栏杆遍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天,李璟读到了这首词,就把老冯喊进宫中,开玩笑式的质问他:“‘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干卿甚事?”意思是你身为朝廷一品大臣,食君之禄,理应忠君之事,可是你不为君王分忧解难,却写这样无聊的词,简直是尸位素餐,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老冯的老奸巨猾在这时马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回答既油腔滑调又巧妙异常:“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呵呵,我这首词,远远比不上陛下你的杰作《摊破浣溪沙》写得好呢。明明李璟批评他思妇怀想远方爱人根本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竟然关心起她们,写这样无聊的词。他却转移话题,说我写的词远远比不上陛下那首写得动人,反客为主,既逢迎了李璟,称赞君王这首词写得好,自愧弗如;又暗示李璟,我写的词,内容与你写的那首有什么不同吗?你为一国之君,尚且如此,我一个丞相,难道就不能填词休闲、触摸一下独居深闺的女子的脉搏吗?五十步笑一百步,还说什么“干卿甚事”,这是多么的可笑、荒唐的批评啊!
为上者一百个就有九十九个喜欢吃马屁的,李璟也是如此,他也许没有意识到冯老头的弦外之音,以为老冯由衷地称赞他的词写得特别好,于是大喜,君臣尽欢而醉。
这就是两个无所事事的君臣对话。
就这首词的本身来说,它写得非常成功。
从表面看,这首词应该是描写一个“留守女士”的情感活动。我们不知道她的丈夫到哪里去了,也许是求仕他方,也许是游冶章台,让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子独自孤零零的留在家里,过着空虚寂寥的生活,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是多么的痛苦。春天,猫儿也要叫春,何况她这样的女人?所以,词人用“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一自然界的现象来写女子内心的思想波动,化情思为景物,使抽象的心情变得具体,我们仿佛看到这个女子的内心正如池塘里的春水,在春景的感染下,轻轻地泛动着涟漪:渴望柔情,渴望欢爱,哪怕有一个人陪着说说话也好。在百无聊赖之际,她在花园里走着,漫不经心地看着池塘鸳鸯们尽情地交颈戏水,寻欢作乐。这更加触痛了女主人的心弦。鸳鸯是那样的幸福,相依相偎;而现实生活里的她,却是一个活寡妇,把最美好的岁月用在等待上,这是何等的可怜啊!于是,她把成对的鸳鸯们引到长满芳草的幽径上,让它们啄草;又将红杏的花瓣一一捻碎,抛向远处——她揉碎的不是红杏的花瓣,而是自己的盼望。
呵呵,这片片红杏花瓣,也是她在等待中青春逐渐消逝的象征。
她依着栏杆,头上的玉搔头斜斜地坠着,似乎在思考,在翘望,在等待。有时,在偶然之间,天空里飞过喜鹊,它喳喳的叫着,这声音,使这个绝望的女人一喜,喜鹊叫是好事啊。她的心里又产生了新的希望:很可能男人马上要回家了!本来空虚的心灵似乎充实了许多,她带着希望,回到室内,回到自己的梦乡。
她想,今晚,定是好梦连连。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谢谢各位网友捧场,昨天晚上不能发出帖子,今天多发一些。


(2)位高权重有闲愁
如我们上面所说,老冯心里总有许多莫名的闲愁。他的一首《鹊踏枝》就是抒写自己心中“无端的闲愁”之作: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有些词选本把这首词归为欧阳修的作品,欧、冯两人词的风格本来就很相似,故有多首作品相混淆,不足为奇。冯的外甥陈振孙收集冯延巳所作之词,云:“公薨之后,吴王(李煜)纳土,旧帙散失,十无一二。今采获所存,勒成一帙,藏之于家云。”又作了如下说明:“《阳春录》一卷,南唐冯延己撰,高邮崔公度伯易题其后,称其家所藏最为详确,而《尊前》、《花间》诸集,往往谬其姓氏,近传欧阳永叔词,亦多有之,皆失其真也。”(《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谁道闲情抛掷久?”说闲愁而不做具体的交代,只是说他早就想抛弃这份闲愁,自己也以为已经抛弃了很久。哪里知道,春天的到来,这份“闲愁”重新复苏,活跃在心头,甚至有些加重了。现实生活里正享受着的欢乐都是那样乏味。听歌,无聊;看舞蹈,也没意思,与大臣们一起派对K 歌吧,更感到那些人搂着美女,疯狂地“蓬擦擦”,简直是神经病发作了,自己才不愿这样玩呢。他试图学学李白,来个举杯消愁。可是,老冯哪有谪仙那样的度量和风范?喝酒也无法把这份闲愁驱除,却喝得快要成酒痨了,形容一天天消瘦。看到镜子的自己形容枯槁,可怜兮兮的样子,知道是酒喝多伤了身体,却照样喝个不停。你看他这样饮鸩止渴,不是傻逼吗?
哈哈,穷人喝不起好酒,老冯喝好酒却喝出病来。
他捧着酒壶,有些像济公,一面走,一面喝,后面的小厮屁颠屁颠地跟着。信马由缰,走到河边,那里芳草青青,万物欣欣向荣,堤岸上一排杨柳在春风里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啊,多么美好的春光!然而,他哪有心思去欣赏自然的美?他漫无目的地徜徉着,扪心自问:为什么我胸中一直有这种自己无法排遣的愁思呢?这是不是杞人忧天啊?
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虽然,自己也贪图享受,也纵情声色,在朝中对君王唯唯诺诺,对大臣党同伐异。但你们可曾知道,我也有一颗爱国的心啊!有了这个小朝廷,我才可以当宰相,享尽荣华富贵,如果这个国家灭亡了,我就什么都不是了。夜深人静时,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丝丝惭愧涌上心头。毕竟自己曾经是一个正直的文人啊,只因为君王纸醉金迷,贪图享受,即使进谏也听不进去,所以,我才推波助澜,堕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昔日的朋友也渐渐远离……
寂寞,还是寂寞,在这大千世界里,自己就像生活在沙漠里一样,竟然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既然如此,做这样高的官又有什么意思!
然而,不做这样的高官,会有这样富贵的生活吗?
有人说孤独是孤独者的节日,人就是要尽情享受这份情感。可是,老冯却被孤独弄得遍体鳞伤。现在,他站在桥上,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凝神远思,春风阵阵吹来,把他宽大的衣袖扬起来。时间悄悄地流逝,一弯新月显得明亮了,行人们都行色匆匆回家去了,四野一片寂静,而他却依旧站在那里,望着一弯新月挂在林梢高处……
他不知道,自己的灵魂究竟要归宿在哪里。
他更不知道,怎样去寻找自己灵魂的栖宿地!
读这首词,我们的心情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清人黄仲则《癸巳除夕偶成》似乎就是从这首词里受到启发而写出来的。其一云: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仲则不像冯延巳那样身居庙堂之高,而是一介清贫秀才,除夕之夜,千家笑语,他却傻乎乎地静悄悄地如同一个幽灵一样,站立在市桥之上。为什么呀?因为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忧患”,这实在是敏感诗人的敏感行为。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谁不渴望进入仕途而能一展身手,荣宗耀祖?而此时的诗人,还是白丁一个,从除夕想到一年又过去了,人的生命又短了一截。呵呵,岁月不居,时不我待,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这真是人生的大悲剧,一方面想有所作为,一方面却又岁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个黄先生为什么万家灯火欢庆新年将临时却一个人跑到桥上去“忧患”、去看星星了。这种“忧患”也是“闲愁”。
在生活中,人们产生“闲愁”的情况并不鲜见。为考研、为找工作、为评职称、为金钱,为家庭……本来很高兴,很欢乐,突然想到这些难堪的事情,一股悲哀(有时还带些伤心)涌上心头。没办法,只好到外面看月亮、看星星去。思想如脱缰的野马,胡乱地奔腾着,想找一个出气口,把心里的愁怨发泄出来……
冯老头这种“闲愁”在他的作品里屡有表现。如《阳春集》第一首《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舞。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寒山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红绡掩泪思量遍。
冯老头的词里没有道德、伦理、教化等方面的说教,全都是他的闲愁和情感。这首词把眼前赋梅花以人的情感,在凋谢的时候,它纵然离开枝叶,花瓣犹自不愿意放弃对树枝的这份深情,执著,眷恋,所以像雪花一样随风起舞,对哺育自己的枝叶做最后的告别。
龚自珍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词人笔下的梅花就是有情有义的花儿!
梅花凋落,本是自然界的现象,词人用这样的手法去写它对人世间的爱慕留恋,实则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下面就写到自己对群体生活,对朋友的留恋。
花儿总要凋零,人世也这样,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昨夜笙歌”本是人间的美景,正如花儿盛开一样绚烂美丽。可是,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好的事物总是非常的短促,非常的容易消亡。“容易散”三字带着词人沉重的叹息声。讨懂得,虽然昨晚宫中与朝堂都灯火辉煌,笙歌阵阵,但它们不能伴你到生命的结束。想到这些,无论自然与人世,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容易消亡,也就越令他伤心。
笙歌阵阵已经是昨天的事了,酒醒之后,独自凭栏,他对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终极意义考虑很多。虽然是暮春,外面却依然春寒料峭,他想起远方的那个朋友,现在他好吗?这是我仅有的一个知己了。想到这里,他登上高楼。瞭望四面,青山一片,遮住了视线,无法看到远方;抬头仰望,鸿雁成行。
呵呵,鸿雁呵,我那个朋友有没有将写给我的书信托付你们传来?
鸿雁无言,从天空中飞过。
黄昏来临,烟霭弥漫,茫茫一片。整个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了。
此时,他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眼睛像打开的闸门,泪水奔涌……一块红绡湿透,几乎可以挤出水来。
冯老奸太寂寞了,他渴望团聚,渴望信息,渴望友情,渴望爱情。这是一颗不死的心灵!所以,当与人在一起时间分外珍惜: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流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这首《抛球乐》写的是词人酒后歌余的心理。就一般而言,山歌唱罢各散场,无须恋恋作儿女之态。但是,词人撤去酒席,听罢新歌,依然兴致未阑,与朋友携手盘桓在小桥上面。“盘桓”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小桥上面也没有东西可看,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忍分离。在桥上,他们饶有兴致地欣赏梅花的倒影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泛白(这是光的反射所致),微微的春风带着寒气,迎面吹来,直钻衣衫,让酒后的他们感到丝丝寒意。也许其中有的朋友吃不消了,劝想回去。老冯可不愿意。他说:不要这样着急回去啊,聚会一次少一次,今天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啊。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兴玩个痛快,让生命的日历里留下永恒的记录!
别时容易见时难,姑且多留片刻吧,这是老冯真诚的邀请。也许朋友被感动了,留下来继续无聊的赏玩。
我说,冯老奸啊,世界上有永恒的团聚么?没有!朋友再好,也不能永远在一起。因此,还是珍惜眼前的拥有吧。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冯延巳、李煜的评价最高。为什么他对冯老头情有独钟呢?我们先看王国维最爱的《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
《人间词话》说:“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似乎秦观的师傅就是冯延巳。其实,两人的艺术特点迥然不同。老冯词里的愁怨大多数无病呻吟,而秦观词的那种千回百结的愁苦比老冯可真切得多,也生动得多。
在这首词里,老冯非常仔细地描写出冬雪之时的云与明媚春光中的云的不同。冬云阴沉凝重,让人有压抑忧郁之感;而春云却是一团团一簇簇的,则显得悠闲适意而又清新可爱。从中可知,词人的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一个“乍”字,仿若久锁阁中,偶一开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且惊且喜:不再是阴郁的天空,终于可以眺望万里平畴了。你看,“北枝梅蕊犯寒开,南蒲波纹如酒绿。”北边的梅花迎着严寒怒放,而南面池塘里的池水一碧澄澄,透明极了,融进了那醉人的春意,仿佛也可以像酒一样让人痛饮一番。这两句的确写得非常传神,令人回味不尽。
看到如此美好的春光,冯老奸开心得遐想联翩了。
看着眼前的春景,他进一步推想,从今以后,花儿次第开放,各种芳香四溢,弥漫在春天的天空里。多么惬意的美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二难并”(王勃《滕王阁序》),词人有些“自是情多无处足”了。真是贪得无厌啊!他竟然还不满足。呵呵,人心不足蛇吞象呀!
“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从表面上看,是劝人花开时节,春光烂漫,应珍惜此间欢乐,千万不要举杯伤春蹙眉。其实,这两句诗自我慰藉,而不是劝他人。勉励自己不要伤春悲秋,而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去生活。
很明显,秦观词里很少有这样面对烂漫春光而忽生愁怨的词,我倒以为它颇似欧阳老先生。欧阳老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与《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的风格与之何其相似乃尔!。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谢谢朋友们!



18.流行歌曲中的明星
王昌龄、王之涣的诗才,众所周知,不需在下多说。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记录了所谓“旗亭画壁”的故事。
“旗亭”就是酒店、酒亭,为什么叫旗亭呢?古代的酒店外面不是挂一个木头的招牌,更不是现在的霓虹灯招牌,古代是挂一面旗,一块布,上面写几个字,“某某酒家”,挂在酒店外面,所以酒亭就叫旗亭;“画壁”就是在墙壁上面画一道记号。
这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是这样的: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这三个诗人在长安相遇了,大家难得相聚,非常高兴。就走进一家酒店,一边喝酒,一边就谈谈诗。谈得正投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群歌女走进来,她们在酒店的另外一个席位上坐下了。三个诗人就悄悄地说,我们平时都觉得自己写诗非常牛逼,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正好今天有机会了,这群歌女来了,她们凑在一起肯定要唱歌,你看,她们还带着乐器呢,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待会儿她们唱歌的时候,看唱谁的诗多,就算谁牛。
唐朝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就是唱这些五、七言的诗歌,盛唐时代还很少有词。主要是绝句,诗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而能够唱长篇叙事诗那就更加不得了。白居易就曾经对元稹说过,一个歌妓能够唱他的长恨歌,要价就比一般的歌女高得多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些歌女开始唱歌了。第一个歌女站起来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是选进《唐诗三百首》的名篇。老王一听非常高兴,哈哈,开始就唱我的作品了,我的名气不算不大吧!他伸出手,在他背后的墙壁上画上一道记号,说:“一首绝句。”就是说我已经有一首绝句被人歌唱了。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上面发错了,对不起!


4)心中的女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风流,也崇拜风流。一个著名的词人如果没有抒发对异性的情感,那他就不是一个风流才子,不是一个全才的作家,也就不被人放在眼里。冯延巳当然懂得这一点,他也有许多描写爱情的作品。如《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此篇是借怨妇的酒杯浇自己浇自己胸中的块垒。“细雨湿流光”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蓬勃生长的特点,它不同于夏草的深碧,更不同于秋草的枯黄,春天雨后的草,轻盈青翠,清光流泛,这是具有何等旺盛生命力的草啊!而这雨中的春草,正是怨妇心中“怨恨”的象征:情郎短期不来,已经生怨,长久不至,则心中之怨,如春草被雨水所濡,格外蓬勃生长。白居易诗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说“芳草年年与恨长”,虽然比白诗来得直白,但表现的情绪更加强烈。
王安石极喜“细雨湿流光”一句,赞为神来之笔;俞陛云在《唐宋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肯指出:“起两句情景并美,下阙梦与杨花迷离一片。结句何幽怨乃尔。”
这个怨妇生活在这种寂寥无人的环境里,比关在监狱里还难受!她不能像今天的一些二奶还可以出门逛逛,去酒吧、舞厅,超市,休闲解闷,甚至叫来一个鸭子玩玩,而只能长久地独守空闺,这怎不教她心生怨恨呢?这种怨恨,既是对男人杳无音信的薄情的恨;也是对自己的命运的怨。唐人有诗云:“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哪个女人愿意独居空房、守活寡?可是,命运之神把她抛到了被人遗弃的环境里,有什么办法可以抗衡呢?唯一的就是愁怨。“鸾镜鸳衾两断肠”鸾鸟与鸳鸯都是成双作对的,睹物伤怀,以至无论睡还是醒,都愁肠百结,痛苦逾常。
词下片说,她虽心事茫茫,但终于进入了梦乡。做梦好啊,梦里她的神思可以任意飞越,当然会飞到那个薄幸人身边,呵呵,你不想我,我倒放不下心,来看看你了。这梦好甜好美啊,一直睡至杨花飘满绣床,她才懒洋洋地醒来。而她心里压根儿不想醒来呢。虽然知道这个家伙可能又有了外遇,所以才久久不归,但她的门儿却依旧为他留了半扇。
为什么啊?就是心里寄托了幻想,也许他会突然之间回来呢!
鲁迅说,虚妄之于希望,正与绝望相同。
她的心还算充实,没有丧失信心,所以,她不绝望。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作者:我是一个矛盾体 回复日期:2011-07-15 21:18:54
回复
古人的魅力啊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1-07-16 12:45:12
回复
顶之

作者:潇湘观渔 回复日期:2011-07-16 15:25:33
回复

——————————————————————————————————

谢谢三位朋友!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在词中,冯延巳不嫌其烦地表现了这种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尝尽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从下面这首《谒金门》里我们可以看到冯延巳词“俊”的特色: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着荷衣人不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籍。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正是万物复甦、百花盛开的时候,春光无限美好。陌上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一位男子穿着光鲜的衣服,跨上骏马,鞭子一甩,马儿长嘶一声,昂首疾驰,那俊朗身影瞬间就飘忽远去。
呵呵,这个具有漂亮身段的帅哥走得如此的俊朗,如此的潇洒,一点儿也没有拖泥带水。
这矫健的美男子,衣袂飘飘,如玉树临风,简直俊极了。他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呀?如此鲜美炫丽的服饰,风流倜傥的神态,竟然没有人认识他。大概他长年飘泊在江湖吧,已经很久不在这儿了吧?但是,在今天,他却出现在我的眼前。呵呵,我是多么的幸运!我终于懂得了什么叫貌若潘安了!
这种具有令人心动的仪表及气魄的帅哥,天下能有几个?呵呵,我的心也有些醉了,我多想倚在他的怀里,做一个长长的梦,甚至永远不要醒来……
从看到潇洒男子骑马飞驰而去后,这个女子的思想,她的灵魂也追逐着他飞向远方:茶饭不思,昏昏沉沉,最后酣然入梦——
呵呵,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看到他了,追上他了,与他相爱了。美酒微醉,两人携手入锦帐,巫山云雨,阳台春色,迷迷茫茫中,仿佛看到外面飘飞的万点飞花四处飘散。飘散在两人的肩上,身上,绣被上,整个世界,就只有他们俩和无尽的鲜花!尽情地爱吧,即使爱死也心甘情愿!呵呵,好一派旖旎风光,真是春色无边啊!……
起来后,他为她吹起了玉笛,那曲儿甜美宛转,悦耳动听,啊,多情的男子,只因你是如此地赐予我恩爱,你吹奏的玉笛声又是这样的美妙,我也不辞身体的疲倦,随着你优美的笛声,翩翩起舞。哪怕倒下也心甘!
大概这就叫夫唱妇随吧?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情人之间的恩爱了。
老冯在这首词里用细腻柔婉的笔墨,塑造了一个天真浪漫,想像力很强、积极追求纯真爱情的美丽女子的形象,描写了她对异性的渴望与梦中的欢乐,反映了青年女性“怀春”之情。写人写得清新飘逸,写景又是似幻似真,抒情更是委婉多情,整首词的情感欲露还藏,风格俊爽飘逸,这就是冯词的“俊”。
读到这里,使我们想到岑参的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梦真是太奇妙了,人类一切幻想简直都可以在梦里实现。
冯延巳心里闲愁满满的,所以他爱热闹,渴望团聚,不喜欢分离,即使描写夫妻之间的情感也是这样。他的一首《长命女》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感情: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爱情理想,凡是热爱生活的人,都希望夫妻永远在一起,相敬如宾,白首与共。当然,由于古代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女性从属于男人。所以,这首词里描写的都是女子祝愿,也是那个时代里无数女性对爱情、家庭、婚姻的真切希望。
冯延巳有《阳春集》传世,有词作一百多首。在那个词并不兴盛的时代,他算是多产作家了。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冯正中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得其深。”王国维也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可见老冯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在承上启下过程中,作出的是“启下”作用。无疑,没有他,北宋初期的词坛就会逊色得多。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作者:阳光一瞬间寒冷 回复日期:2011-07-17 02:25:44
回复
楼主的诗词赏析 可消暑度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抬爱!


一个没有手腕、没有才能、没有大志的君主,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
如果,他只是普通的一介士子,在太平年代里,悬梁刺股,萤窗苦读,考中后做一个翰林学士,为皇帝写写诏书,切磋切磋文学,那他一定会得以善终,而且可能著作等身。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南唐朝廷最不幸的是:李煜被推上了王位。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末一个帝王,死于北宋之初。他的一生,先是在声色歌舞里度过,后“归为臣虏”之后,整日以泪洗面,最后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他在词坛上上接武晚唐五代,下开有宋一代,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公元960年,李璟去世。古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李璟在临死时没有留下几句劝勉儿子的诤言,更没有传授他安邦治国的政策、谋略与具体的措施(这个李璟自己也没有啊),更没有教儿子从他身上汲取教训。他给儿子的遗产,“硬件”是一付江山颓败的烂摊子,“软件”有他的软弱无能,害怕强权,贪图享受,喜爱文学、纵欲声色等“优良传统”。
做皇帝是需要手腕的,李煜却只会吟诗填词写文章,对治国安邦,可以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从本质上说,他做个文人绰绰有余,做皇帝实在“先天不足”。继承王位,对有志图霸的君王而言,本应革故鼎新,把旧的、落后的、影响国力的各种因素统统剔除,重新制订国策,礼贤下士,集思广益,上下同心,体恤百姓,鼓励生产,如此,国家的命运庶几有望。
然而,他登位之后,又做些什么呢?古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李煜是李璟的儿子,所作所为,活脱脱就是李璟的翻版,一点也没有变异。
这个傻冒登上大位后,感到做国君具有无边的威权,所以更能够纵欢作乐;而面对大宋的虎视眈眈,他苟且偷安,心甘情愿地做儿皇帝,他想:我只要年年把南方的特产和珠宝奉送给大宋,你大概就不会难为我了吧?他不懂得“欲壑难填”这个成语的内涵,没理解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警告,却把朝政统统交给几个佞臣去处理,要他们尽量满足大宋的各种要求,外交上宁愿吃亏一些,免得国家遭受兵燹之灾。然后,他就与一班后妃整日价疯狂高乐去了,把整个后宫弄得差不多翻了过来。
小李尽情纵欲开始之时,南唐政权也进入倒计时。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5。李煜:可怜薄命作君王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宋太祖开宝八年,也就是975年,赵匡胤命曹彬领兵十万,即日南下。宋军金戈铁马,气吞如虎,滔滔长江,投鞭可断,
南唐那些小李的边将们,毫无防备,一听宋大军压境,都望风披靡,弃城而逃。宋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兵临金陵城下。此时,小李吓得两腿如筛糠似的,在宫内召集全国著名高僧道士,诵经烧香,祷告神灵保佑,亲自写疏祀告皇天,立愿宋师退后建造庙宇道观若干,重塑佛像神仙的金身又是多少,自称莲峰居士,不再花天酒地,戒荤食素,皈依佛道之门。但愿上苍慈悲为怀,速退宋师云云。
可是,神灵毕竟是靠不住的,大概得知宋军威力无比,它们也吓得逃之夭夭,再也不能庇佑他了。无奈之下,李煜只得率领臣僚,肉袒而降,“归为臣虏”。第二年被押解到东京,宋太祖封了他一个违命候的衔头。
小李想想真窝囊,昔日自己何等神气,要风有风,要雨得雨,而现在,竟然是一个“违命候”。赵匡胤啊赵匡胤,你也太欺负人了,竟然赐予我这带着强烈屈辱意味的侯爵。
我宁愿一辈子身陷囹圄,也不愿做这样的“候”!
可是,假若真的不愿做,下场也许更悲惨了!
小李在无奈之下,只好叩头谢恩,山呼万岁。
978年的中秋节,他的旧臣徐铉奉宋太宗之命去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息:“我当初错杀潘佑、李平,现在后悔不已!”,写了一首《虞美人》,表示心中的悔恨。徐铉回去后,不敢隐瞒,把这些话告诉了被赵光义。哈哈,你死到临头,还想复辟?做梦去吧。就送了一包牵机药给李煜,李煜只好服药而死,年仅四十二岁。据说服了牵机药,死时全身拳曲在一起,样子非常痛苦。
李煜的一缕冤魂就这样随风飞走了。也许,这个幽灵充满了不平和愤怒,你赵光义欺人太甚了,我连死的方式也不能自己选择,死得这样悲惨。一定要申冤,要报仇,我发誓也要赵宋的后代像我一样,过过生不如死的日子……
一百五十年后,大宋出现了一个酷似李煜的帝王,他书、画、诗词俱佳,却没有治国之能,一味花天酒地地高乐,把政权交给几个奸佞之徒。最后比李煜还惨,父子俩,加上宫中几千个妃嫔媵嫱,辞楼下殿,徒跣跋涉,做了金人的俘虏,连皇后都未能幸免,让金人任意地蹂躏,把肚子搞大,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我想,宋徽宗赵佶得到如此可悲的下场,可能就是李煜冤魂对赵家的报复!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啊,斜阳老兄来问候了,多谢多谢!



(1)夫唱妇随的欢乐
金陵是个好地方,歌舞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里是男人最容易陶醉之所,也是最容易丧失志气之地。李煜即位之后,继承了他老子的衣钵,只想苟且偷安,把国家政事统统交给大臣,从不经常召开常委会议,探求复兴强国的策略,却整日价率领一批喜欢拍马逢迎的跟屁虫去歌舞升平。特别在女色上抓得很紧。
小李先立南唐老臣周宗的长女周蔷为后,史称大周后。她国色天香,多才多艺。李煜本是个感情丰富的词人,对于周围的事物,往往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感触与执着,对于异性更有着一种独到的欣赏能力。在李煜的眼里,大周后简直是仙女下凡,美得不可方物,即使天天陪伴周后也愿意。
新婚那一段日子,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那时正青春年少,李煜早就把朝廷大事丢到爪哇国里,两人爱得如胶似漆,平时相敬如宾,偶尔也调笑取乐。天天在一起谱词度曲,以风流自赏。春天到来时,他还别出心裁,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筩,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与周后偕妃嫔天天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令宫女头绾高髻,鬓插鲜花,为他俩唱歌跳舞,闹得宫中几乎天天都有嫔妃在演出。
有一次,娥皇化完妆,把嘴唇的颜色涂得深了些,看着刚上朝回来的李煜。她伸了伸舌头,张开樱桃小口,引吭一曲,清越、宛转、浏亮,如雏莺出谷,妙不可言,惹得李煜连连拍手叫好,一把把她抱起来吻个不停,于是两人又在一起喝酒,喝得多了,她斜倚绣床,非常的娇媚,弄得李煜又心痒难熬了。她懂得君王此时的心意,就加倍撒娇,在衣服上抽出一根红色的茸线放在嘴里,嚼了一阵儿之后,突然将红绒唾向李煜。李煜一把抓住她:“宝贝,你往哪里逃?”搂着怀里,亲着揉着,就是没个完。事后回味,小李写成了首新词《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用了许多当时的口语。“檀”是淡绛色,加上“沉”就变成深绛色的意思了。“些儿个”就是“些子儿”,仔细认真的意思;“丁香”本是植物名,常用做女人舌头的代称;“无那”就是“无奈”,说她娇美得简直没有办法应对,李煜看到她这样的娇美,魂都飞走了。“檀郎”指男人,应该是李煜。潘岳小字檀奴,因为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故后人称美男或者心爱的男人为“檀郎”。
这首词是娥皇活动的实录。早上梳妆完了,微微地涂上口红,向男人调皮地伸了伸舌头,张开小口,唱起歌来。唱完后就与男人喝上几杯,酒沾湿了罗衣污了袖口。有些醉意了,就手肘支着头,斜躺在绣床上,从苏绣的锦缎被面上抽了几跟红丝绒,放在嘴里,嚼烂后吐向心爱的丈夫。
呵呵,小李观察得够细致的,他简直像照相机,把主人公的形貌、情态、声音、笑容乃至撒娇、吐绒的许多细节都传神地摄录了下来,这样的精雕细刻而又富有戏剧性的描写,让一个活泼顽皮而又天真可爱的女子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我们不得不惊叹小李描写妇女形态、动作、神情的高超艺术。
也有些傻冒认为这首词是描写一个歌女,写她精心化妆,然后高歌一曲,再饮酒,最后调笑。
这怎么可能呢?一个皇帝,身边美女如云,岂会醉心于一个歌女,而且把她描绘得如此娇柔、可爱?小李毕竟不是赵佶,他对老婆还是很尊重的,从来不嫖妓。而且词里女主人公称男人为“檀郎”,这只能是两情相悦的女人对男方的爱称。所以,它应该是小李与大周后生活最甜蜜时候写的,这样比较恰当些。
据陆游《南唐书》载:“后主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安史之乱后,乐谱遗失,加上一些人认为它是亡国之音,很不吉利,从此就再不复传人世。李煜为了让老婆欢欣,千方百计寻找旧谱,终于从书房的一个角落里意外得到失传二百年之久的残谱,周后这下子真的是喜不自胜,一把抱住李煜,啃个没完,然后亲自斟酌定夺,删除谬误,去其淫繁,定其缺坠,以琵琶试奏多日,终于得以让残谱复成完璧,使开元天宝这部天音妙曲得以重新流传于世。

楼主:擢倚天之剑  时间:2020-11-28 13:28:27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1-07-20 12:45:56
回复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
千古难忘的风情
——————————————————————
读其词,仿佛见其人。真美的镜头!

楼主:擢倚天之剑

字数:19035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1-05-03 03:33:00

更新时间:2020-11-28 13:28:27

评论数:9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