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桃源探秘---带你发现桃花源的惊天秘密(作者:吴雄志)

桃源探秘---带你发现桃花源的惊天秘密(作者:吴雄志)

楼主:成墨的石头  时间:2020-12-22 23:55:56
第一讲:桃花源的惊天秘密

《桃花源记》是晋代陶渊明的一篇文章,全文共390多字,我们大概用十几次课给大家去讲它。为什么现在给大家讲《桃花源记》呢?因为《桃花源记》里面涉及到很多秘密。实际上我们在讲《内经发挥·天真》的时候,《上古天真论》里面有很多东西没说清楚。《桃花源记》和我们的《内经发挥·天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讲完《内经》,再专门把《桃花源记》给大家用十来次课讲一下。


先说《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陶渊明是公元400年前后的人,公元352或者365年出生,到公元427年去世。这个人有两个名字,一个名字叫陶渊明,一个名字叫陶潜,我们说陶渊明就是陶潜。那他的名字怎么来的呢?“渊”和“潜”来源于《易经》。《易经》讲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所以他叫陶潜。又讲“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所以他叫陶渊明。


你看他的名字,“潜龙勿用”,他喜欢什么呢?这注定了他喜欢道家,喜欢当隐士。陶渊明是很有名的一个隐士,所以叫做潜龙勿用。但是呢,他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想跳出来,就是“或跃在渊,无咎”。就是在渊里面的一条龙,蹦蹦跳跳的,想要出来做事情。所以他又叫陶渊明,他从这个渊里跳出来就叫做“渊明”。


在《素问·六微旨大论》讲过:“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所以“渊明”,它是天之道。
那你说他的名字出自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好像比较牵强,这两个隔得比较远。跟他相对立的,儒家有个大儒王圣人王阳明。王阳明的名字也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叫做什么呢?“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内经的这句话,取第一字“阳”,取最后一字“明”,叫做王阳明,这是他名字的由来。


所以你看陶渊明和王阳明这二人的名字,就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王阳明成为一代圣人,而陶渊明呢?他一生都在儒家和道家之中挣扎。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娴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你看,对他的记载就有矛盾的地方。什么呢?“爱娴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说明他喜欢道家的东西,但是他习修儒家经典,“有猛志,不同流俗”,想出来做事。所以他“或跃在渊”,一会儿出来做事,一会儿“潜龙勿用”,又归隐去了,所以他的思想很挣扎,一生都处于挣扎之中,最后还是选择了出世当一个隐士,这是他一生的基本经历。


他的著作我们一般都知道《陶渊明集》,所以他是归隐田园‘的隐逸诗人。但是他还有一本著作,大家不一定很熟悉,叫《搜神后记》。这两本书都和我们讲的《桃花源记》有关系。《桃花源记》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在《陶渊明集》里面,他的这个《桃花源记》其实是《桃花源诗》的序;第二个在《搜神后记》,里面记载了另一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是陶渊明所作。


魏晋时代,玄学很兴盛。大家知道黄老之学到魏晋时代,发展出了玄学。我们说重玄学,什么叫重玄学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魏晋流行玄学,流行玄学它就必然流行志怪小说,“志”就是记的意思,“怪”就是稀奇古怪,很神奇的一些事情。志怪小说其中有本书叫《搜神记》,在《搜神记》之后又有一本书,叫《搜神后记》,记载了很多《搜神记》所不记载的神鬼之事。这本《搜神后记》就是陶渊明所作。


我们一般讲的《桃花源记》,这三百多个字的文章,它是《桃花源诗》的序,出自《陶渊明集》。对陶渊明来说,第一个就是他的诗写得很好,第二个他的赋也很好,他有一个《归去来兮辞》。按欧阳修的说法是“两晋无文”,晋代没有文章,为什么呢?因为只有陶渊明写了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其他都不叫文章,就说明他的水平在中国的文学界是有影响的。同时在中国的道家玄学界,他也有影响,因为《搜神后记》是他写的。《桃花源记》的另外一个版本,就出自于《搜神后记》。我们现在先给大家讲,《陶渊明集》的《桃花源诗》的序言,这个版本的《桃花源记》。

楼主:成墨的石头  时间:2020-12-22 23:55:56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今天我们先讲第一段: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他沿着溪水,走着走着,就忘记路了。忽然之间,他看见一片桃花林,两岸数百步都是桃花林,中间没有其他的杂树,花草很鲜艳,充满着芳香,桃树落花缤纷,很漂亮。渔人觉得很诧异,没见过,继续往前走,想从这片桃林之中走出去。
楼主:成墨的石头  时间:2020-12-22 23:55:56
我的这段翻译就是你们中学老师教你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给大家讲得复杂一点。第一,晋太元中,这个就不用讲了,对不对?年代在这里搁着了,发生在晋代的事情,太原年间。武陵人捕鱼为业,这里有两个问题:武陵人是谁?武陵又是哪里?我们先说武陵是哪里,再说武陵人是谁。武陵是一个郡名,渔人不是去见了武陵的太守吗?它是武陵郡,在今天的湖南常德。湖南有个市叫常德市,就是过去的武陵郡。那么“常德”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常德市的“常德”这个词出自《道德经》。《道德经》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楼主:成墨的石头  时间:2020-12-22 23:55:56
这段话翻译成通俗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呢?大概的意思是雄强而雌柔,知道什么是雄,什么是强,却安守于雌柔,甘愿做天下的溪涧。这个溪涧就是什么呢?它就是很柔弱的,知其强而守其柔,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缺失,德就永远陪伴着你,这叫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回复到婴儿单纯天真的状态。这就是《上古天真论》讲的“天真”,天真它本身是道的范畴。常德不离,你才能复归于婴儿。这就是《上古天真论》讲的什么呢?淳德全道。你要全道,首先要淳德,淳德才能够全道。所以常德不离,才能复归于婴儿,才能够获得天真。

楼主:成墨的石头

字数:2653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12-22 22:47:59

更新时间:2020-12-22 23:55:56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