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一章:陶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名著三国演义里面,徐州的陶谦是个老好人,书里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陶谦是个【仁人君子】。

曹操打来了徐州,陶谦更是仰天大哭道:【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受此大难!】一瞬间,陶谦热爱百姓,委屈无辜的形象,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可惜,这只是小说中的陶谦,历史上的陶谦可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的陶谦,在徐州搞独裁,压制士族,手段狠辣,论起性格来,可比当时的曹操要黑暗多了。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中,陈寿评价陶谦是【背道任情,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你看。

陶谦掌管徐州的时候,他这个‘老好人’都做了些什么事呢?他在重用一些小人,陷害一些好人。

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当时下邳有一个反贼,自称天子,想要造反,可作为省长的陶谦不但不去打他,反而和他结成一伙了!

为什么?还是因为利益关系——和这个反贼合伙做买卖,能赚钱!是比浪费钱去打这个反贼要合算的。

这样一看,我们就明白了,陶谦这个人,历史上和演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演义上的陶谦是个一心爱国的老好人,而历史上的陶谦,则是一个不爱国,只看重利益的狠人。在这里,你别跟我说曹操有多坏——曹操再坏,那也是以后的事儿,现在的事实就是:陶谦比曹操还坏!陶谦统治下的徐州,比曹操统治的地方更黑暗!

可以说,对于一般人而言,他们是宁愿跟着曹操,也不愿意跟着陶谦这个【良善多被其害】的人的。可三国演义里面却颠倒黑白,写的好像大家都愿意跟着陶谦,不愿意跟着曹操一样。

所以,就像我上一章分析的一样,陶谦和曹操之间的战争,和谁好谁坏是没关系的,只是单纯的利益使然而已:我想抢你的地盘,你也想抢我的地盘,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在打仗而已,就算我不打你,你还是要打我的。

公孙派和袁绍派之间的战争越打越激烈,位于中部战场的曹操和陶谦之间,也越打越凶。

就在此时,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害了。

曹嵩,当年是三公级别的高官,是个巨贪,曾经拿出一个亿来买官,买到了类似国家总理级别的大官。

乍看上去,曹嵩是个大贪污犯,不过在当时,买官是比较合法的,都是皇帝带着头在买官卖官的,所以在当时,曹嵩贪污是有的,但他买官也不算什么污点。所以,历史上对曹嵩的评价还不错,一般都是用敦慎,忠孝,这些好词来说他。

当然,用这些好词来评价曹嵩的,一般都是魏晋统治阶级下的文人,因为曹嵩的孙子曹丕是皇帝,曹嵩的身份,也是魏朝的太皇帝,所以谁敢乱评价他?大家只好避重就轻,避开曹嵩怎么迫害别人,曹嵩怎么和别人搞政治斗争这些事情,只说曹嵩性格好。

相反的,和魏晋比较敌对的势力,就顾不了这么多了,比如当年袁绍手下的陈琳,就大骂曹嵩:【父嵩,乞丐携养,因臧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你看,能骂的多狠,就骂的多狠。

太监和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朝廷官员们有的选择投靠太监(或董卓),有的选择为国牺牲,这两者可以说一个是奸臣的选择,一个是忠臣的选择。

曹嵩则既不愿意当奸臣,也不愿意像忠臣一样白白送死,所以曹嵩选择了辞职不干,找了个好地方养老去了,还算是个识时务的人。

后来,曹操和陶谦打起来了,曹嵩就死在陶谦(或其手下)手里了。

关于曹嵩的死,历史上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1,被陶谦故意杀害。

很多史书都认为曹嵩是被陶谦给故意杀死的,而不是什么意外。对于这一点,三国志上写的比较简单,也比较清楚,就直接写曹嵩【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就是陶谦害的他,没别人。

后汉书上的几个传则写的比较详细,其中应劭传里写道:【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并杀之于郡界。】

这个应劭传,算是对曹嵩案记载的比较详细了,而且也比较合情合理,说因为曹操和陶谦常年打仗,陶谦很恨曹操,所以才派追兵在郡的边界上杀了曹操的父亲。在应劭传里面,陶谦杀曹嵩的杀人动机,杀人手法,杀人地点,都写得一清二楚。

世说新语里面记载的就更详细了,活像一个小说情节一样。不过世说新语本身就不太可靠,所以在这里就不分析了。

总之,大部分史书都是认为陶谦杀曹嵩,是故意的,而不是意外。毕竟在历史上,陶谦本来就是个经常害人,手段狠辣的人。他为了报复曹操,就杀了曹操他爹,这也正常。

2,死于意外。

也有一部分史书认为曹嵩是死于意外,也就是:陶谦不想杀曹嵩,但陶谦的手下贪财,所以偷偷杀了曹嵩,劫走了钱财。

这个说法其实也很合理,因为陶谦和反贼合作过一段时间,所以陶谦的手底下,有不少人都是反贼投降过来的,底子本来就不干净。这群人原本就是贼寇出身,他们一时见钱眼开杀了曹嵩,这也正常,毕竟他们这群人本来就是干这行的。

说来说去,史书上说陶谦是凶手的,说的有理有据。说陶谦是无辜的,也说的合情合理。那么,究竟曹嵩是不是被陶谦给杀害的呢?曹嵩,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呢?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二章:曹嵩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

曹操的父亲曹嵩,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呢?

在《三国演义》里面,作者颠倒黑白,直接把历史上手段阴狠的陶谦,给写成了【敦厚纯笃】的大好人。

同时,作者还把原本仇敌关系的曹操和陶谦,给篡改成了陶谦想要和曹操做朋友,【向欲结纳曹操】,把曹嵩的死,和陶谦之间的关系彻底撇的干干净净,直接把曹嵩的死这桩历史悬案,给断定成:曹嵩的死和陶谦无关,陶谦是个大好人,他又怎么会杀人呢?他只想和曹操做朋友。

现在来看,三国演义作者的目的也达到了,现在大家一说起陶谦,都觉得陶谦没杀人,陶谦是个无辜的老好人,反倒是父亲被杀的曹操变成大坏蛋了。

最后,最过分的是,在曹嵩死了之后,作者还故意写了一首诗,来讽刺死了父亲的曹操,诗曰:【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全家杀,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你看,三国演义的作者直接说了,就是因为曹操当年杀了吕伯奢全家,如今曹操的老爸才会被人杀。曹嵩的死,不能怪别人,全怪曹操坏事做多了!是曹操把曹嵩给克死的!

历史上,曹操究竟杀没杀吕伯奢全家?不知道,这是一桩历史谜案,但罗贯中偏要说曹操绝对杀了吕伯奢全家——罗贯中有什么证据这么说呢?没证据,仅仅是因为罗贯中讨厌曹操而已。

那么,历史上,陶谦究竟杀没杀曹嵩?不知道,这也是一桩历史谜案,但罗贯中偏要说陶谦绝对没杀曹嵩——罗贯中有什么证据这么说呢?还是没证据,仅仅是因为罗贯中喜欢陶谦而已。

三国演义的作者,他的个人主观情绪实在太强了,所以,曹嵩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不能从演义里去分析,只能从历史上去分析。

关于曹嵩的死,大部分史书上都说是陶谦杀的,《资治通鉴》等小部分史书则说和陶谦没什么关系,不是陶谦杀的。

这两个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千百年来,曹嵩的死都是一个悬案。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人性和利益这两各地方来分析一下,曹嵩究竟是不是陶谦杀的。

在汉灵帝时期,曹嵩为了躲避政治争斗,隐居避难了起来。同时,曹嵩隐居的这一带,是陶谦可以伸手过来的一个范围。

也就是说,不管曹嵩是被陶谦杀死的,还是被陶谦的手下杀死的,曹嵩都是死在陶谦能管的着的范围内的。如果陶谦愿意的话,陶谦可以随时控制曹嵩。

陶谦可以随时控制曹嵩,也就是说,陶谦随时都可以决定,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对待曹嵩。

陶谦对待曹嵩的方式,有两种:

1,杀曹嵩。

2,不杀曹嵩,仅仅是控制曹嵩。

很明显,第二种对待曹嵩的方式,要比第一种更合理,也更能给陶谦带来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1,杀曹嵩。

杀死曹嵩,能给陶谦带来什么利益呢?什么利益都带不来。

陶谦杀死曹嵩,曹操根本不会因为父亲的死而受到任何实力上的损失,更不会因此就完蛋了。曹嵩的死,只会加强曹操打陶谦的决心而已。

所以,陶谦杀曹嵩,其实只能出一口恶气而已,完全得不到什么实质的利益。

2,不杀曹嵩。

陶谦既然有条件杀曹嵩,就肯定有条件把曹嵩给抓起来,不杀他,只控制他。

不杀曹嵩,陶谦就可以控制住曹嵩。控制住曹嵩,就至少能给陶谦带来两点利益。

一:陶谦不杀曹嵩,就可以把曹嵩抓起来,把曹嵩当成威胁曹操的人质。在以后的战争中,陶谦就可以利用曹嵩来威胁曹操。

这一做法,就把曹嵩的价值给开发出来了,在陶谦手里,曹嵩成了一个可以克制曹操的资源,对自己大大的有利。曹操的爹在陶谦手里,就算曹操再怎么没人性,他也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陶谦这么做,就比直接杀了曹嵩,只是为了出口恶气,利润上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倍。

二:只是控制曹嵩,不去杀曹嵩,这么做的话,陶谦和曹操的关系就不会太僵硬,日后如果公孙派不行了的话,陶谦想加入袁绍派,还是多少有点可能的。

相反的,如果陶谦杀死曹嵩的话,这就等于是和曹操彻底决裂了,两人有了杀父之仇,以后陶谦就再也没有和袁绍派结盟了。

所以,杀曹嵩,这就是在堵自己的后路,公孙派赢了还好说,一旦公孙派输了,你想去袁绍派都没可能了。

所以,从利益上来分析的话,只要陶谦不是昏了头,他就一定不会去杀曹嵩,去做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毕竟,陶谦可不是什么意气用事的人,陶谦为了赚钱,都能和反贼合伙,这样的人打算盘又怎么会打的不响呢?

所以,曹嵩的死,一定不是陶谦做的,狡猾如陶谦,是做不出这种没有利益的事情的。可能真的是像史书中所说,曹嵩是被陶谦的手下贪财给杀的吧。

毕竟陶谦这么阴毒,他手下人有一大部分都是反贼乱贼出身,看见曹嵩这个大富豪了,一时见钱眼开,就起了谋财害命的心,这也很正常。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三章:诸侯救徐州之谜。

袁绍派和公孙派之间的战况,越来越激烈。

先是刘表截断了袁术的粮道,然后曹操又和袁术开战。

紧接着陶谦又和曹操开战,袁术又派孙策去了江东——这也是在变相的牵制荆州的刘表,准备夹击刘表。

同时,公孙派的田楷和刘备也在疯狂的骚扰袁绍。

到此时,曹操的父亲还没死。

你看,曹嵩还没死,曹操和陶谦就打的这么激烈了。所以说,后来曹操打徐州,根本就是一场合理的战争,而不是什么借着复仇在无理取闹——这种仗几乎天天都在打。

三国演义上写的曹操好像不应该打徐州一样,写的陈宫也劝他,刘备也劝他,大家都说陶谦是正人君子,陶谦是爱民如子,所以你不能打他——废话,我不打他难道等着他打我?所以,演义上确实是在抹黑曹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曹操,陶谦这两个势力本来就整天打仗,现在曹操他爹都死在陶谦手底下了,换成谁都要去跟陶谦讲讲道理了,结果在电视剧和小说里,父亲被杀的曹操反而成了坏人,这又是什么道理?

曹操打到徐州来了,陶谦就只能和曹操打,但是只靠陶谦自己未必挡得住曹操。

所以,陶谦就联络了一些别的诸侯过来帮忙,比如孔融,田楷,准备大家一起对付曹操。

这些来帮陶谦忙的诸侯,三国演义上对他们进行了极大的美化,写的他们好像是为了正义才来的一样,把曹操写的像是大魔王一样。但实际上,他们这群人可不是为了正义才来的啊,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比较偏向公孙派的诸侯。

比如那个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后代,他听到陶谦和曹操要打仗了,就说道:【吾与陶恭祖交厚,如何不去?】

你看,孔融为什么要去帮陶谦打曹操?不是因为陶谦好,曹操坏,更不是因为什么正义,仅仅是因为孔融和陶谦的关系好!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你和我的关系好,所以不管你做对做错,我都挺你!就算是你手下把别人爹给杀了,我还是要去帮你去打被杀了爹的那个!为什么?因为你和我的关系好,他和我的关系不好。

你看,这就是好人孔融的逻辑。

再比如那个田楷,本身就是公孙派的人,常年和袁绍做对,曹操和陶谦打起来了,他当然要来帮同派的陶谦了。

孔融和田楷决定帮陶谦打曹操,可是只有他们两个还是不行,还是打不过曹操。于是,孔融就提议找刘备。

刘备一直在田楷手底下混日子,田楷本身都没什么发展,所以刘备就更难得到什么发展了。 所以刘备一接到孔融的通知,就感慨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在古代,这就是圣人血统,类似于西方的贵族后代。孔融平常天天和一群朋友喝酒聚会,吟诗作对,这些朋友也都是身份高贵的官场中人。

所以刘备感慨不已:孔融这种贵族,居然还认识我啊!看来我混啊混啊,总算混出一点名头来了。

刘备到了北海,孔融就要刘备出手帮忙。

孔融帮陶谦,纯粹是因为陶谦是他朋友而已,和正义无关。但作为圣人的后代,孔融还是很有必要把义字挂在嘴上的。所以,他对刘备说道:我去帮陶谦打曹操,【虽因旧谊,亦为大义。】

大义这个词还是比较唬人的,当然,孔融也说了,【虽因旧谊】——说到底,还是因为私人感情,说到底和大义无关。

刘备说你们先去,我去问公孙瓒借点人,再去。

孔融明显信不过这个小小的刘备,说你别去了就不回来了。刘备听了,说道:【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我一定去。

你看,这刘备很会做人吧!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这句话是谁说的呢?不是别人,就是孔子说的!

所以叫圣人云。

刘备用孔融祖宗的话来回答孔融,这就是给孔融带了一个高帽子,当着孔融的面在膜拜他祖宗呢!

这刘备果然也是个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孔子的后代,就说孔子。

孔融听了大喜,就让刘备去借兵了。借完兵,刘备就去徐州了。

刘备来帮陶谦打曹操,这件事在三国演义里面,被定义成了:坏人曹操要欺负好人陶谦,然后好人刘备就决定行侠仗义,大无畏的去对付曹操。乍一看,刘备有种侠之大者的英雄感。

但如果这件事从历史上来看的话,就和正义之类的东西完全无关了。为什么呢?因为陶谦是公孙派的人,如今,他被袁绍派的曹操攻击了,那么公孙瓒当然要派人去支援陶谦。

公孙瓒自己要留在老家压制袁绍,并且当时外族入侵的也严重,所以公孙瓒实在是抽不开身,就只好派田楷,刘备这群人来支援陶谦了。也就是说,历史上田楷刘备帮陶谦,其实就是利益使然而已。

你和我一个派系,所以我要帮你。他和我不一个派系,所以我就要打他——你别看演义那么美化陶谦,就觉得刘备帮陶谦是在行侠仗义,我告诉你,就算是坏人袁术被打了,同是公孙派的人,刘备也是要去帮忙的!

刘备帮陶谦这件事,其实就是党同伐异而已,和道德,正义之类的毫无关系。当然,三国演义是在美化刘备,所以孔融提议找刘备的理由,就成了很光明伟大的理由:【吾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他来相助,此围必解。】

你看,三国演义的作者,美化刘备美化的彻底没边了,现在的刘备凭什么叫当世英雄呢?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吗?完全没有,现在的刘备,只不过是个县长而已。

既然如今刘备只是个小小的县长,那凭什么刘备来了,此围就必解呢?曹操连省长陶谦都不怕,还会害怕县长刘备吗?

当然不会,但作者不管,他就是要美化刘备。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四章:陶谦最应该把徐州送给谁?

在名著《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一来到徐州,陶谦就立刻想要把徐州白送给刘备,谁知刘备坚决不要。

陶谦哭道:【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刘备则回答道:我只是为了大义,过来行侠仗义而已,不要逼我要徐州,不要逼我做不义之人!

陶谦的这种行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美德,是退位让贤,是大公无私。而刘备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宁愿继续当无名氏,也坚决不要徐州这份巨大的资产,这更是一种大仁大义的境界。

可以说,在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里面,陶谦和刘备两人的品行,是完全可以媲美上古圣人尧舜禹的。

不过,一般来说,一个故事如果太过于高尚,太过于圣贤,就难免会有点逻辑上的错误,会让人感觉有点假。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就让人感觉有点假。

为什么说他假呢?主要还是因为:演义里的陶谦,实在是没必要把徐州送给刘备。

徐州是陶谦的个人资产,从人性上来讲,除非是被逼到绝路上了,不然的话,谁都不会把自己的资产白送给别人。

陶谦被逼到绝路上了吗?并没有。曹操打陶谦,陶谦还是有活下来的几率的,并不是只能等死而已。再说了,就算陶谦真的打不过曹操,他为什么要把徐州送给刘备呢?难道刘备就能打的过曹操?明显也不行的。论作战能力,现在的刘备其实还不如陶谦呢。

由于三国演义是向着刘备写的,所以我们看到陶谦让徐州这里,作者总是极力的渲染着这么一个观念:陶谦只能把徐州送给刘备,送给别人不行的。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清醒一下头脑,不被作者给误导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白:其实把徐州送给别人也是可以的,并没有非要送给刘备不行。

同时,把徐州送给别人,甚至还要比送给刘备更好一些!

陶谦可以把徐州送给谁呢?

那么,陶谦最好是把徐州送给谁呢?

曹操!陶谦最好是把徐州送给曹操!

我承认,我这个说法很大胆,但实际上,从演义里的角度来讲,把徐州送给曹操,绝对是比把徐州送给刘备要好的!陶谦如果真的被逼到绝路上了,那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才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点。

一,从私来讲:如果陶谦真的不想要徐州的话,那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用徐州来赔偿曹操父亲的生命。

曹嵩的死,和陶谦是撇不开关系的,就算是三国演义再怎么偏向陶谦,曹嵩的死也是因为陶谦派错了人护送的原因——说到底,陶谦还是有责任的。

按照演义里的描述,陶谦是个仁德君子,平白无故的他都能因为刘备品德好,就把徐州送给刘备,那么为了赔偿曹操父亲的生命,他把徐州送给曹操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陶谦不欠刘备什么,但陶谦却欠曹操一个父亲。

所以,如果陶谦真的不想要徐州了,那么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才对,因为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1,从品德上讲,陶谦可以赔偿曹操的丧父之痛。

2,从利益上讲,陶谦也可以避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

如果曹操是个只看利益的人,那么你忽然给了他徐州这么大的一份利益,他自然也就顺坡下驴,不会再打你了。

如果曹操是个品德高尚,孝顺仁德的人,那么陶谦上来就把徐州送给曹操,曹操恐怕也就不好意思再对陶谦斩尽杀绝了,毕竟在演义上,杀曹嵩的始终是张闿,而不是陶谦。曹操得到徐州之后,如果要报父仇的话,只追究张闿就可以了,没必要追究陶谦。

所以,从私来讲,陶谦就应该把徐州给曹操,这是他欠曹操的。

二,从公来讲:为了徐州的老百姓,把徐州送给曹操,就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的发生,比送给刘备要好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徐州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徐州的百姓之所以会受到战争的伤害,就是因为:曹操要抢徐州,而陶谦不让曹操抢徐州,所以,孔融,田楷这群诸侯就过来和曹操开战了。

也就是说,如果陶谦肯把徐州送给曹操的话,曹操也就没必要和陶谦打仗了,孔融田楷这群人就更没必要和曹操打仗了。这样一来,战争不会发生了,徐州的百姓们就自然不会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了,大家都开心。

相反的,如果陶谦把徐州送给刘备的话,那么战争就仍然会发生,曹操还是会接着打刘备的,因为曹操是非要打徐州不行的。到时候,徐州的百姓们仍然要遭受战争的毒害。

总之,陶谦把徐州给曹操,战争就会停止,百姓就会安全。相反,陶谦把徐州给别人,则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战争会一直打去,直到打到徐州归曹操为止。

所以,从公来讲,如果陶谦真的像他说的一样,是为了徐州百姓着想的话,那么,把徐州送给曹操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要说了:曹操可是要大规模的屠杀徐州百姓啊,把徐州送给曹操,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不会的,曹操要屠杀徐州百姓,这是有前提的,是因为陶谦(或其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还不交出徐州,所以曹操才会进攻徐州,然后搞屠杀,报父仇。

如果陶谦一开始就把徐州送给曹操的话,那么曹操是绝对不会搞屠杀的。

毕竟陶谦把徐州送给曹操之后,徐州就成了曹操自己的地盘,曹操又怎么会傻的在自己的地盘上搞屠杀,杀光自己的百姓?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所以,从公来讲,陶谦就应该把徐州给曹操,这是避免徐州百姓受伤害的最好方法。

三,从实力来讲:把徐州送给实力比较弱的刘备,就等于是间接把徐州送给了别的诸侯,刘备是守不住徐州的。(至少比起曹操,刘备是弱的。)

就像后来,陶谦把徐州给了刘备,转眼间徐州就被吕布夺走了,然后又被曹操夺走了——最后翻来覆去的,徐州还是归了曹操,这又何苦呢?还不如一开始就把徐州给了曹操。(徐州成了曹操自己的地盘之后,曹操就再没搞过屠杀了。)

当然,当时的曹操实力也是一般,但至少比刘备要好点,如果说曹操都守不住徐州的话,那刘备就更别想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徐州的百姓好,还是为了赔偿曹操父亲的性命,或是为了徐州本身好,把徐州送给曹操,都是大好人陶谦最好的选择,但陶谦却仍然把徐州送给了刘备,并坚持继续和曹操开战。

这就证明:在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里面,绝对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五章:陶谦送徐州,究竟是不是在试探刘备?

在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里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还是让我们慢慢来看。

陶谦第一次让徐州,是刘备刚刚到徐州的时候。

刘备一到徐州,陶谦就说道:【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

刘备听了,离席拜曰:【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

陶谦又劝道:【此老夫之实情也!】两人互相推辞了半天,糜竺才说道:等打败了曹操,咱们再说让位的事。

这是陶谦的第一次让位,看上去确实很奇怪的样子。

奇怪在哪里呢?主要有三点。

1,刘备刚来徐州,什么忙也没帮上,更没打退曹操,陶谦为什么就要把徐州白送给刘备呢?

就算后来曹操退兵了,这也不是刘备的功劳啊。三国演义第十二回,糜竺就说道:【曹兵之去,止为吕布袭衮州之故也。】

你看,大家都很明白,曹操之所以不打徐州了,是因为吕布偷袭了曹操的老家,和刘备是没关系的,凭什么把徐州给他呢。

2,如果陶谦让徐州,是因为陶谦怕自己守不住徐州的缘故,那么当时的刘备比陶谦还弱,徐州让刘备来守也是守不住的。

3,如果陶谦让徐州,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的原因,那就更扯了。天底下的汉室宗亲那么多,刘备几乎是其中最弱,并且血统最受怀疑的汉室宗亲了,很多人根本就不信刘备是汉室宗亲的。

别说现在大家不信了,就算是后来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手底下的人也是不承认刘备是皇族后代的,只说他是假冒的。他们宁愿承认曹操是大汉相国曹参的后代,也不承认这个刘备是什么皇族。

所以,不管横看竖看,陶谦都不可能要莫名的把徐州送给刘备,这并不符合逻辑。

于是,就有人说了,说陶谦三让徐州这件事,其实就是陶谦在试探刘备,因为陶谦害怕刘备也想抢他的徐州,所以陶谦就故意要把徐州白送给刘备,看刘备要不要。证据就是陶谦一说完,刘备就立刻吓的说自己不想抢。【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

这个说法,乍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完全经不起推敲,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可笑的说法。

为什么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呢?因为四点。

1,陶谦这么狡猾的人,又怎么会用这么脑残的方法去试探刘备呢?

2,刘备这么虚伪的人,也不可能陶谦一说给,他就真的要啊。

我怀疑你要抢我的地盘,我就直接把我的地盘白给你,看你要不要,结果你就真要了!这是谁脑残呢?陶谦和刘备,哪是这么蠢的人。

你看后来的曹丕,都摆明了要篡位了,还知道要装一下仁义,装一下不想篡,硬是让汉献帝让了三次位才同意篡。难道刘备就这么傻,陶谦一给他他就要了?那他刘备成什么人了?

刚一来徐州,就暴露自己也和曹操一样想要抢徐州,那他刘备还想活着走出徐州政府大厅不?

3,现在的刘备,实力比较弱小,比陶谦弱多了,刘备就算真的想抢徐州,他也是抢不到的。所以,陶谦完全没必要去试探刘备。

倒是那个田楷有些实力,又是跟着公孙瓒混的人,他比刘备抢徐州的可能性要大多了。陶谦就算要试探,也应该是试探田楷才对。

4,如果陶谦真的害怕刘备想抢他的徐州,那么,等曹操退兵后,陶谦就应该立刻送走刘备,让他没法在自己的地盘上呆着才对。

刘备是来帮陶谦打曹操的,曹操一走,刘备也就没理由继续留在徐州了。如果刘备硬赖着不想走的话,那他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陶谦和孔融绝对当场就会打死他!

所以说,如果陶谦担心刘备想抢他的地盘,那陶谦就应该赶快送走刘备才对,不能给刘备留下一点的机会。

可曹操走后,陶谦不但没有送走刘备,反而要把刘备留在自己身边,还把自己的地盘小沛也送给了刘备。这就证明:陶谦是真心想要把徐州送给刘备的。

如果陶谦让徐州,仅仅是在试探刘备的话,那他为什么不把刘备送走,反而要把刘备留在小沛呢?这不是在引狼入室吗?

所以,说陶谦让徐州是在试探刘备,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说法。

从陶谦的三次让位来看,陶谦确实是真心想要把徐州送给刘备的。

那么,问题就又回来了,陶谦为什么要白白的把徐州送给刘备呢?

还是让我们慢慢来分析。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多谢上面几位朋友的支持~~会加油更新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六章:古代的世外高人,为什么要隐居在深山老林中?

陶谦三让徐州,在演义里是因为陶谦圣贤,刘备仁德,所以陶谦才会把徐州送给刘备,而不送给其他人。

这个说法显然很虚假,因为早在春秋时代,人性就已经变的很糟糕了,这种大公无私的禅让制就已经没人信了。怎么到了三国时代,反而出现了这种上古圣贤之举呢?

所以,陶谦三让徐州,并且非要让给刘备,这里面就一定有什么问题,绝对不是书上写的那么简单的。

陶谦快要病死了,那么他的徐州就可以留给两种人。

1,子承父业,留给自己的儿子。

2,退位让贤,让给其余的诸侯。

禅让制这种无私的制度已经没人信了,所以,父亲死了,公司留给儿子,这是最正常的。可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送给外人,也不把徐州传给自己的儿子呢?这一点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其实啊,这一点很好理解,那就是:陶谦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战乱时代,当一镇诸侯看上去是风光无比,活像一个土皇帝一样,但实际上干这行的风险却很高。

当时,但凡是一方诸侯的,几乎没一个能善终的。像袁绍,袁术,刘备,刘表这么多省长级别的人,看上去牛哄哄的,有的跨蹈汉南,有的鹰扬河朔,英雄盖世的样子,可他们临死的时候,都是满腔的愤怒和无奈,没一个是善终。

再看张让,何进,董卓,吕布,王允,李傕。他们这群人,都至少是总理级别,但他们甚至连无奈愤怒都没来得及,大部分都是莫名的就被旁边跳出个人来砍死了,死的相当冤枉。

所以,当时有很多高手就宁愿选择在民间默默无闻的过一辈子,也不愿意出来当官。这群人,也就是所谓的‘隐士’。

很多人都觉得隐士不出来当官,是因为他们清高——其实不是的,难道当个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这就不清高了吗?没有的事。

这群隐士不出来当官,主要还是因为收入和风险不成正比。简单地说,就是怕死。

乱世当官,逐鹿问鼎,各为其主。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智商不高的都被别人给害死了,智商高的活到最后也是战战兢兢的,每天担惊受怕的,就怕一不小心算漏了什么,让别人给害死了,哪有藏在山里过日子开心?

很多谋士出山之前,有的诸侯去请他当军师,他不肯出来,说这个诸侯不是明主,所以他不能出山——其实,什么叫明主呢?明主就是在无数诸侯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人,简单地说,明主就是最有可能活到最后的人!

而不是明主的那些诸侯,就是混到一半就会被别人给干掉的人!

你说,跟着这群不是明主的人混,还没等一统天下呢,你就要被别的诸侯给干掉了,那你出山干什么?这不是找死吗?风险太高,收入太低。就算趁乱赚了不少钱,也无福消受。

相反的,你跟着明主混,则会把自己的生存率提高到最高,毕竟明主是最有可能活到天下太平的人,跟着他混,你也就有很大的可能会活到最后。

到时候,命也保住了,又高官厚禄了,这样出山,才是值得的。

所以说,那些隐士不愿意跟着一般的诸侯混,只愿意等待明主,没有明主他宁愿就在深山里过一辈子——这其实并不像课本上写的那么高尚,是一种伟大的情操,其实就是怕死而已。隐士等老板,其实就是在等一个能把死亡降到最低,成功率提到最高的好老板。

出山跟着明主,到最后一统天下,做到光宗耀祖,这个当然是最好的。

没什么明主要自己,自己就像个平常人一样过日子,这也挺好,至少图个平平安安。

没什么明主,还硬要出山,这不就是找死?你跟着个没什么能力的老大,爽上个一年半载,就被别人给干掉了,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不出山呢。

就拿做生意来说,我有一笔钱,我遇上了一个脑残的项目,我肯定是宁愿把它放在家里长霉,也不会莽撞的往里投钱的。但一旦遇上了明主,遇上了很有可能赚钱的好项目,那我就自然要出山,要把钱给投进去了。

所以,陶谦不让自己的儿子接班徐州,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儿子的性命着想。

当一方诸侯有什么好的?也就只有刘备这种没当过一方诸侯的人,才会觉得继承徐州是个天大的好事。像陶谦,早就当诸侯当够了,他早就干够了这么危险的行业了,厌倦了政治斗争,他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干呢?

徐州,是现在联盟军的中部战场,是斗争最激烈的一块地方。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徐州,他能不能打的过曹操?很明显不能,连陶谦都打不过曹操,更何况他儿子呢?

所以,让自己儿子继承徐州,其实就是在推自己儿子去死。

这一点,在很久之前陶谦就已经领悟到了,所以,陶谦有两个儿子,长子陶商,次子陶应,陶谦非但不让他们继承徐州,同时,陶谦还不让他们当官!官场的一分一毫,陶谦都不让自己的儿子碰!

所以历史记载,陶谦二子,长子商,次子应,均未出仕。到陶谦死了,这两个官二代的身份依然是老百姓,而不是官。

当官的儿子不当官,这是个又奇怪,又正常的现象,全看个人的境界到没到。

三国演义上,陶谦临死的时候,也对刘备说道:【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

你看,陶谦临死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刘备:千万别让我的儿子掌州事,千万别让我的儿子当官!

为什么?因为在那个年代,当官没好下场啊!

陶谦最会赚钱,他还和反贼合伙做过买卖,给儿子们留下了不少钱。陶谦认为,让儿子们当个土豪,快乐一辈子,不比当徐州老大,然后整天担心被曹操给打死舒服多了?

所以说,陶谦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别人,这并不是因为陶谦有美德,仅仅是因为陶谦知道官场的险恶,不想让自己儿子重复自己的老路而已。

很多专家在分析三国的时候,总是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三国的英雄们想的太过于完美,太过于英雄。其实啊,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怕自己的儿子受欺负。

所以,陶谦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徐州,反而让给外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美德,圣贤等等,就是不想让自己儿子死在这个乱世里而已,

陶谦为什么不把徐州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个问题在这里就解开了。不过,我们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开,那就是:即使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也可以给别的强大的诸侯啊。为什么陶谦就非要把徐州送给刘备呢?

我们下一章,自会揭晓。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七章:陶谦三让徐州之谜。(上)

陶谦之所以要把徐州送给外人,是因为这样可以使陶谦获得两个利益:

1,把徐州送给外人,想得到徐州的人,就不会去对付陶谦的儿子了。这么做,陶谦儿子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不会被别的诸侯给打死。

2,陶谦在徐州做了不少缺德事,手段太狠,名誉也不好,趁这个让徐州的机会,陶谦就可以在死前获得退位让贤的美名。

事实上,通过把徐州白送给外人这一举动,陶谦也的确获得了这两个利益。

1,陶谦让位后,他的儿子们都没受到别的诸侯的迫害,一直过得安安稳稳。

2,陶谦让位后,陶谦的名誉也通过这次让位洗白了不少。后世的人,都只知道陶谦是个退位让贤的好人,反而都不知道陶谦做了多少缺德事了。

所以,陶谦死前要把徐州白送给别的诸侯,这一行为从利益上来讲,是绝对正确的。

不过,陶谦要把徐州白送给哪个诸侯呢?这个,就需要陶谦去仔细的考虑了。

我们可以来慢慢的分析一下,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看,陶谦到底应该让位给哪一路诸侯。

当时,陶谦可以选择的诸侯,大体有以下几路。

1,公孙派的诸侯,例如:公孙瓒,袁术,田楷,孔融等人。

2,袁绍派的诸侯,例如:袁绍,曹操,刘表等人。

3,其余的诸侯,例如:西凉诸侯,江东诸侯,益州诸侯,汉中诸侯,等等等等。

很明显,如果陶谦真的要把徐州白送给别人,那么最好还是白送给公孙派的诸侯。因为陶谦本身就是公孙派的诸侯,袁绍派是陶谦的仇人,常年和陶谦做对,陶谦怎么能让他们捡了徐州这个大便宜呢?

我们之前也分析过,其实按照天下百姓和陶谦自己的利益来讲,陶谦把徐州送给曹操,才是对徐州最好的,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但这仅仅是从利益上讲而已,人类是有感情的生物,除了利益,人类的脾气也是很大的!曹操和我常年打仗,打的我不要不要的,我还要把家产白送给他?凭啥!

所以,陶谦不可能把徐州让位给袁绍派的人。

而那群不是联盟军内部的诸侯,则都离着徐州太远了,如果把徐州让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只手看不过两块地,肯定是守不住曹操的攻击的。到时候,恐怕还是要便宜了曹操。所以,也不能让位给他们。

分析下来,陶谦就只能让位给公孙派的诸侯了。

公孙派的诸侯里面,又分成了三个级别。

1,比曹操强大的诸侯,例如公孙瓒,袁术。

2,比曹操弱小的诸侯,例如田楷,孔融。

3,最弱小的诸侯,例如刘备——这个刘备,现在还是田楷的手下,你说他弱不弱?

刘备最弱,乍看上去,陶谦最不应该让位给刘备。不过事实却是,刘备一到徐州,陶谦就准备扶植刘备!而且是大力扶植,明显早就做好了把徐州白送给刘备的计划!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先主既到,谦以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和田楷这两个人是毫无关系的,所以曹操退兵后,刘备没管田楷,独自留在了小沛,这并没什么不妥。

但在历史上,刘备是田楷的小弟,可他一到徐州,就被陶谦给收买了。陶谦又给刘备地盘,又给刘备封官,刘备立刻【去楷归谦】。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刘备,是背叛了田楷的叛徒。同时,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陶谦既然敢公然挖田楷的墙角,这就证明陶谦和田楷的关系恐怕不太好,就是一般的盟友关系而已。不然陶谦怎么可能公然染指田楷的手下和部队?这在政治上是大忌。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注意。

我们继续来看让位的事情。

陶谦要让位,应该让给谁呢?他敢公然挖田楷墙角,就证明他绝对不可能把徐州让给田楷。那么,陶谦应该把徐州让给公孙瓒或者是袁术。

从公孙派大的利益来讲,公孙瓒和袁术是公孙派中最重要的诸侯,也是最强大的诸侯。

大战略上,只要公孙瓒能打败袁绍,或是袁术能打败刘表,公孙派就基本可以完胜袁绍派。所以,从大的利益来讲,把徐州送给公孙瓒或袁术,增强他们的实力,这才是陶谦最理智的做法。

不过,公孙瓒离着徐州也太远,中间又隔着袁绍,如果把徐州给公孙瓒的话,那么曹操还是有可能会趁机得到徐州,所以让位给公孙瓒还是不行。

不能让位给公孙瓒,那就只能让位给袁术了。把徐州送给袁术,就可以让袁术尽快增强,打败刘表,从而公孙派就可以占领整个南部战场。这样,占领了南部战场的公孙派打败袁绍派,就指日可待了。

把徐州让位给袁术,这个战略是绝对正确的。就连刘备,一听陶谦要让位,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袁术,说道:【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里,一说起要把徐州让位给别人,刘备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袁术。同时,刘备想到的继承者也只有袁术,没有别人。

这是因为从公孙派的整个大战略来讲,只有让位给袁术,才是最正确的做法。你让位给别人,只能让公孙派丧失一次变强的机会而已。在有的三国电视剧里面,陶谦临死的时候,刘备居然还提议让给袁绍等人,这就明显是编剧在搞笑了。

所以,陶谦应该让位给袁术才对。

但是,陶谦却偏偏不把徐州让给袁术。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连续两更,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八章:陶谦三让徐州之谜。(中)

根据整个公孙派的利益来讲,陶谦应该把徐州让给袁术才对。这样做,公孙派内部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他们打败袁绍派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

不过,陶谦和孔融却都反对让位给袁术,坚持要违背公孙派的大战略,把徐州送给刘备。

这就只能证明:陶谦让位给刘备,并不是从整个公孙派的利益来考虑的,而是从陶谦和孔融这两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考虑的。

为了个人利益,牺牲集体利益,这种情况也常见。

这其中,陶谦早已年迈,又多病,是快死的人了,他的儿子们也不打算当官抢地盘,所以,徐州让不让给袁术,其实陶谦是最无所谓的。

陶谦都快要病死了,他又不想把徐州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这个徐州给谁不是给?人一死,活着的人谁占便宜谁吃亏,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所以,不把徐州给袁术,就不是因为陶谦在计较个人利益了,只能是因为孔融在计较个人利益。

也就是说,支持让位给刘备,反对让位给袁术,违背了整个公孙派大战略的,就是这个孔融。

一直以来,我们大家都以为把徐州让给刘备,这是陶谦的主意。但实际上,陶谦背后,都是这个孔融在操控的。

很明显,孔融想要把徐州让给刘备,不想把徐州让给袁术。

关于这一点,孔融也知道自己违背了整个公孙派的大利益,所以孔融嘴上说的理由还是很正义,很大气的,先抢占了道德制高点,把袁术给压下去了,说道:【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表面上,孔融不想把徐州让给袁术,是因为两个很正义的原因:

1,袁术不爱国。

2,袁术没什么能力,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但是实际上,孔融说的这两个理由,明显是在胡扯。

首先,爱国这个事情,其实不到关键时刻,是谁都看不出来到底谁爱国,谁不爱国的——和平时代,天天嚷着自己爱国,这个谁不会?

袁术的爱国,是有事实在支撑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太监专权的时候,袁术跟着何进杀过太监,拯救过国家。董卓专权的时候,袁术又跟着袁绍打过董卓,并且为打董卓这个义举负责供应粮草。

虽然这两次爱国行动,袁术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是想趁机赚便宜的,但不可否认,袁术的这两次爱国行动,确实为拯救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反过来你再看刘备,他有什么爱国的行为呢?完全没有。打太监的的时候,打董卓的时候,刘备都只是无名小卒而已,根本没资格参与,更没什么功劳。

如果说袁术为国家打了两次坏人都不算爱国的话,那刘备凭什么就算爱国了呢?就凭他站在皇榜前哀声叹气?

至于说袁术没能力,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这就更搞笑了。孔融和陶谦加起来都打不过袁术,孔融还好意思说袁术不行?

后来,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说袁术不行,那是因为曹操真的比袁术厉害。

曹操说道:【袁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曹操说袁术不行,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曹操很有把握自己早晚能弄死袁术,所以袁术对曹操来说,就是一把烂骨头。

可你再看孔融,孔融也配说袁术不行?袁术是公孙派的中流砥柱,都和袁绍刘表这群高手玩斗争玩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可孔融却连北海附近的黄巾贼都搞不定,他凭什么说袁术不行?

再说了,袁术再不行,也总比那个县长刘备行吧?

所以,孔融说的理由根本就是在胡扯,是在故意抹黑袁术。孔融这么说,其目的还是:不让袁术获得徐州。

为什么孔融不想让袁术获得徐州呢?因为袁术获得徐州之后,实力就会大增,就会成为不亚于公孙瓒和袁绍的诸侯。

到时候,袁术就一定会想要吞并别的诸侯,继续扩大自己。

袁术最有可能吞并谁呢?袁绍,刘表,曹操等诸侯,袁术其实是很难吞并他么的。所以,最有可能被袁术吞并的,还是这个孔融。

所以,因为袁术获得徐州之后,就会对孔融构成威胁。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和私利,宁愿损失整个公孙派的整体利益,孔融也绝对不会让袁术获得徐州。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七十九章:陶谦三让徐州之谜。(下)

袁术得到徐州之后,就势必会对孔融构成威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1, 就算袁术得到了徐州,袁术仍然吞并不了袁绍,刘表,曹操等诸侯。

2,吞并不了袁绍和刘表,是因为:袁绍和刘表的实力太强了,袁术打都未必打的过他们,更何况是吞并他们。

3,吞并不了曹操,是因为:曹操的实力虽然不强,但袁术打曹操,袁绍和刘表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趁机打袁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袁绍和刘表任由曹操被袁术吞并的话,那么到时候,袁术就会成为横跨数大洲(吞并了徐州和曹操)的最强诸侯,到时候袁绍和刘表就只能等死了。

所以,如果袁术打曹操的话,袁绍和刘表就一定会出手相助,夹攻袁术。

袁术得到徐州之后,袁术的领土就会直接和袁绍,曹操,刘表三人接壤。袁术一但攻击曹操,袁绍,曹操,刘表三路诸侯就一定会夹击袁术,形势对袁术就会极其不利。毕竟就算袁术获得了徐州,他也是受不了三路诸侯的夹攻的。

所以,袁术打曹操,也是不行的。

(至于在之前袁术敢多方作战,主要还是因为有陶谦的徐州替他挡住了别人的原因。当时的袁术,并不会受到三路人马的夹攻。)

4,吞不了袁绍,刘表,曹操,那袁术的目标就一定会落在一些弱小的诸侯上,比如:田楷,孔融。

5,田楷是公孙瓒的手下,现在的袁术是不敢打他的主意的,袁术必须要维持和公孙瓒之间的联盟。同时,留着田楷,也可以帮袁术牵制袁绍。

6,所以,得到徐州之后,只要袁术还想要继续发展,那么他唯一能吞并的人,就是孔融了。

论实力,孔融不行。论后台,孔融最好的盟友陶谦也已经死了。所以,袁术打孔融是最保险的——其实别说袁术了,就连黄巾贼管亥打孔融,也是最保险的。

袁术和孔融无仇无怨,但是,在利益驱动下,只要袁术想要继续发展自己,他就一定会去打孔融。除非,袁术心甘情愿原地不动,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发展。

所以,孔融就绝对不可以让袁术获得徐州,袁术一但获得徐州,就会对孔融构成威胁,甚至导致孔融死亡。

既然不能让袁术获得徐州,那孔融应该让谁获得徐州呢?

仔细想想,恐怕谁都不行。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他们获得徐州之后,都会对孔融造成威胁——谁让孔融在联盟军里最弱呢!

那,让孔融自己来继承徐州行不行呢?

孔融是陶谦的好友,只要孔融开口,陶谦是绝对会把徐州给他的。但孔融连自己的地盘都照顾不好,还哪有实力去守徐州呢?到时候,孔融在北海除贼,曹操和袁术一打徐州,徐州还是会落到他们的手上,还是会对孔融构成威胁。

所以,横看竖看,孔融就必须要找一个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人,来继承陶谦的徐州。

1, 论整体实力,这人得到徐州之后,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比如刘备,得到徐州之后,防备曹操和袁术就防的疲于奔命,顾头不顾尾了,哪有时间对自己构成威胁?)

2, 论个人能力,这人得到徐州之后,不会立刻就丢了徐州,勉强可以守的住徐州。(比如刘备,和吕布结盟之后,刘备在曹操和袁术之间也周旋了一段时间。)

所以,从这两点来看,刘备是最适合继承徐州的人选。你让曹操袁术来继承徐州,就势必会对孔融构成威胁。你让田楷糜竺来继承徐州,则他们根本就守不住徐州,到时候徐州还是会变成曹操袁术的,仍然会对孔融构成威胁。

请注意:把徐州让给刘备,并不代表刘备的个人能力最强,相反的,正是因为刘备不是那么强,所以孔融才会放心的让刘备来继承徐州——在能守得住徐州的人里,只有这个刘备,不会对孔融构成威胁。

所以,孔融就会让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

把徐州让给刘备,这个事情已经决定了。接下来,就看刘备敢不敢要徐州了。

史书上都写刘备是不敢要徐州,而不写他是不想要徐州,就是因为刘备最开始不要徐州,绝对不是因为刘备的品德高尚,而是因为刘备害怕,刘备害怕一旦自己要了徐州,自己就会被公孙瓒和袁术给弄死。

把徐州给刘备,这个明显是违背整个公孙派大战略的行为,是孔融和刘备为了自己私人利益而做出的事情,大大的损失了整个公孙派的利益。所以,刘备一旦要了徐州,就难免会被踢出公孙派,会成为公孙派的敌人。

史书上记载,刘备一要了徐州,袁术就立刻来打刘备了——原来的盟友,成了现在的敌人。

这就是刘备【不敢要】徐州的原因,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

但刘备是个枭雄,你别看演义上总描写他胆小,但实际上刘备胆子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在权衡了三次之后,刘备还是要了徐州这个烫手山芋,过上了整天和曹操袁术这两个狠人勾心斗角的日子。

就这样,刘备和孔融两人,就和公孙派决裂了,成为了公孙派,袁绍派之外,联盟军内部的第三小派。

这个小派的成员,除了刘备和孔融之外,还有朝廷的朱儁,以及后来的吕布。

这个小派的实力很微弱,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小派。但即使是这样,也比徐州归了袁术要好。因为如果徐州归了袁术,那孔融连求生存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乖乖被灭。

徐州归了刘备之后,就不是公孙派的地盘了,反而是公孙瓒的敌人,公孙派的整体实力也因此大大受损。

可以说,日后公孙瓒打不过袁绍,就是从徐州不归公孙派这里开始的。袁绍打公孙瓒的时候,刘表打袁术的时候,徐州再也不会支援他们了。因为现在的徐州,已经不是公孙派的了,而是自成一派。

就这样,在孔融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背了整个公孙派的利益。在孔融的操纵下,刘备不费半箭之功,就获得了徐州这么一笔大资产,从一个小小的县长,一下子就变成了一路诸侯。气的袁术和曹操,都大骂不已。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连续两更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字数:6011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更新时间:2021-02-12 03:23:59

评论数:2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