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四十七章:赵云为什么认为公孙瓒不英雄?

劝开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争,对董卓有着两个好处。

好处一:联盟军河北这一部分,并不会统一,而是会继续分裂,并且是势均力敌,长期对峙的分裂。

好处二:整个联盟军可能会直接分裂成两个派系,即:袁绍派,公孙派。

公孙瓒是强大的诸侯,而袁绍也是逐渐崛起的诸侯,在他们两个对峙的时候,周围的诸侯是一定要做出选择的:到底是要帮袁绍,还是要帮公孙瓒?

就像当年大家要选择帮董卓还是帮联盟军一样,你帮袁绍,公孙瓒就会打你。你帮公孙瓒,袁绍就会打你,没法中立的。

到时候,联盟军中就难免会形成两个大派系,这比原来联盟诸侯们各自为政的时候,更难战胜董卓。

原本诸侯们虽然各自为政,但至少表面上还是统一的,大家去打董卓的时候,虽然出工不出力,但至少还是跟着去的。

但如今,如果联盟军内分裂成了袁绍派和公孙派这两大派系的话,那么很明显,结果就一定会是:你们派要做什么,我们派就偏要和你对着干!你们去打董卓,我们就会趁机偷袭你们后面!

这样的话,联盟军攻打董卓的实力一下子就削弱了足足一半!袁绍和公孙瓒这两个派系,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去打董卓了。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在董卓火烧洛阳,韩馥让位冀州之后,联盟军就再也没有正式的找过董卓麻烦,甚至还认同了董卓的合法地位——这可不是联盟军懒得打董卓了,这完全是董卓和李儒劝开袁绍和公孙瓒之后,才形成的结果!

毕竟在此时,你要是敢打董卓,你就要做好另一派联合董卓来打你的后果。

原本董卓对抗联盟军的简单形势,在董卓的妙计下,已经完全的分裂成了:董卓派,袁绍派,公孙派三足鼎立的微妙形势。

你看,董卓和李儒,是非常厉害的人吧。

其实在当时,公孙瓒强而袁绍弱,在外,袁绍被公孙瓒打的闭门不出,在内,袁绍则刚刚得到冀州,根基还不是很稳定,总的来看,袁绍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所以,董卓劝公孙瓒和袁绍和解,其实就是在帮袁绍解围!如果袁绍和公孙瓒势均力敌的话,那么董卓根本就不必去插这一脚,静静的等着他们对抗,分裂就行了。可如今的情况却是:袁绍有可能会被公孙瓒给打败。

董卓最恨的人就是袁绍,但由于公孙瓒打败袁绍统一河北(甚至统一联盟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董卓就放下了仇恨,把利益摆在了第一位,颁出圣旨,劝开了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争。

这就是王者的一种气度和胸怀,董卓绝对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残暴不堪的胖子,而是一个很冷静的执政者。

董卓在帮袁绍解围,这一点袁绍是很清楚的,所以天子的圣旨送下来的时候,袁绍【出迎于百里之外,再拜奉诏。】

你看,董卓的圣旨还没来,袁绍就早在一百里外等着了,态度恭敬,和当初不承认董卓圣旨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样子。这一姿态,其实就是袁绍向董卓妥协了,因为袁绍此时需要董卓的帮忙,所以袁绍承认了董卓的合法地位,承认了董卓的圣旨是有用的,大家是都要听的。

而公孙瓒则没必要这么做,他本来就有优势,董卓劝开他们,不但不是他欠董卓一个情,反而是董卓欠他的情。所以公孙瓒就是在自己家里等着圣旨,没什么很恭敬的地方。临走的时候,公孙瓒还表荐自己的小弟刘备当平原相。董卓欠公孙瓒的情,也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就同意了。

刘备原来的平原相,是公孙瓒自封的,只在公孙瓒的领地里有用,而如今的刘备的平原相,则是朝廷认证的了。

公孙瓒之所以能被劝开,其实也是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公孙瓒虽然强,但他和袁绍耗上很长时间的话,说不定会被别的诸侯捡了便宜。二是公孙瓒还是担心一但自己非要打仗的话,那么自己可能会遭到董卓和袁绍的联手进攻,这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公孙瓒不愿意赌这一把,也理性的退兵了。

就是由于这一点,让赵云有点看不起公孙瓒了。

赵云和刘备说,他本来以为公孙瓒是个大英雄,所以才没加入袁绍,而是加入了公孙瓒。如今,赵云却忽然发现,公孙瓒和袁绍一样,都不是什么英雄,赵云觉得刘备才是英雄。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都很纳闷,到底公孙瓒做了什么事情,让赵云觉得公孙瓒不英雄呢?大家都没看出来,因为公孙瓒貌似没做过什么不英雄的事情。

难道是不信任赵云,所以赵云觉得公孙瓒不英雄?也不像。

因为赵云本来就是袁绍领地上的人,在这么敏感的时候加入公孙瓒,万一真是袁绍的卧底怎么办?那公孙瓒岂不是直接就完了?所以公孙瓒一开始没重用赵云也是很正常的。

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赵云觉得公孙瓒不够无畏。

原本外族入侵的时候,幽州的公孙瓒是属于激战派的,主张和这些侵略中原的外族们死战。公孙瓒认为,狠揍这些外族,他们就不敢入侵了。

而那个刘虞,在外族入侵这个问题上则是怀柔派,主张慢慢的感化他们,促进民族大融合。

袁绍和刘虞的观点是非常像的,袁绍和刘虞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所以赵云本来是袁绍领土上的人,但就是看不惯袁绍刘虞这种软绵绵的怀柔政策,导致外族不断入侵,所以才来投靠出了名的主战英雄公孙瓒。

所以,赵云加入公孙瓒的时候,说袁绍没有【忠君救民之心】,这其实就是在说边疆上的事情,外族不断的入侵中原,可袁绍刘虞这帮子人始终想要和平解决,根本就救不了边疆上深受外族骚扰的百姓们。所以,相对比袁绍,赵云觉得公孙瓒才是英雄。

而现在一看,公孙瓒一见董卓插进一只手来,就有点怕了,放弃了统一河北的大好机会,和赵云印象中的那个激战派公孙瓒差的也实在是太远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所以,赵云感慨道:【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赵云觉得怎么公孙瓒也这么无胆,看来看去,居然是这个黑老大出身的刘备,最敢玩命!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两更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雾月之殇 2015-08-24 08:35:52
@曹铜爵 9楼 2015-07-06 18:37:00
第二章:皇帝为什么帮太监不帮忠臣?
东汉末年,太监和官员的斗争日益激烈,到后来形成了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简单的说,就是在太监和官员的斗争中,太监们禁锢甚至陷害了很多的士族官员。
所以就有人说了,说汉灵帝昏庸无能,导致太监猖獗,陷害忠良。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在太监和官员斗争中......
-----------------------------
多谢朋友的支持,这个我在后面的章节里提到过了,也有这样的原因,就像汉灵帝消弱皇甫嵩的兵权一样。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simen2006001 2015-08-23 16:59:52
愿意和楼主讨论
我觉得公孙越之死,好像不那么简单。
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书,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必有出类拔萃之处。即使是小人物,也没有那么简单。
先看看事情起因:
却说公孙瓒知袁绍已据冀州,遣弟公孙越来见绍,欲分其地。绍曰:“可请汝兄自来,吾有商议。”越辞归。行不到五十里,道旁闪出一彪军马,口称:“我乃董丞相家将也!”乱箭射死公孙越。从人逃回见公孙瓒,报越已死......
-----------------------------
也很愿意和朋友讨论~~~不过公孙越的死应该没那么复杂,应该就是袁绍杀的。公孙瓒不是没提自己弟弟的死,他骂袁绍背义之徒,狼心狗行之徒,就已经包含了害死他弟弟这件事情。

公孙瓒有很多理由可以打袁绍,甚至像打韩馥那样没有理由,硬是要打也可以(历史上的公孙还是有理由的),没必要靠弄死自己弟弟的来找理由。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四十八章:袁术为什么要问刘表和袁绍借粮?

袁绍和公孙瓒休战之后,由于有董卓的插手,所以在他们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应该就不会发生了,最多就是互相骚扰,胶着一下。

渐渐的,袁绍算是在冀州站稳了。

袁术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问袁绍求马千匹,结果袁绍不给。袁术大怒,又派人问刘表借粮二十万,刘表也不给。

最后,【术恨之,密遣人遗书于孙坚,使伐刘表。】然后自己准备去打袁绍。

这一段剧情,乍看上去,好像袁术很脑残的样子,到处问人要东西,别人不给,他就想要打别人。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袁术问袁绍和刘表借粮要马(下面统称为借粮),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行为。袁术问他们借粮的根本目的,并不是那些粮食马匹,而是在试探袁绍刘表的态度。

怎么试探呢?还是让我们来慢慢分析。

首先,你问别人借粮,根据你的身份不同,别人借不借给你,就会有着三种可能。

可能一:你是我的盟友。

如果你是我的盟友,你一但被灭了,我也就离死不远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不开口问我要粮食,我也一定会主动借给你粮食的。唇亡齿寒,保住你,就是保住我的屏障。

可能二:你是我的敌人。

如果你是我的敌人,那我凭什么借给你粮食呢?难道我傻?

可能三: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既不是我的盟友,也不是我的敌人,那么,我借不借给你粮食,就要看当时的形势了。

如果我需要结交联合你,那不用你多说,我自然就会借给你粮食。如果我不需要联合你,那我自然就懒得鸟你。

所以说,别人会不会借给你粮食,和他的个人品德啊,是否有仁爱之心啊,是毫无关系的。

袁术既不是袁刘的盟友,看形势也不是袁刘需要拉拢的对象,还和袁绍处于争夺袁家掌门人的尴尬处境。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和刘表凭什么要借粮给袁术呢?借给他,往小了说是浪费,没什么利润,往大了说,就是资敌,是在自取灭亡。

袁家被董卓灭了之后,袁家的直接实力(家族内部人员),已经损失的差不多了,看上去,袁家只剩个空壳子了。但是,袁家的间接实力却还存在着。

那就是:袁家的影响力。

袁家的内部人员基本上已经死干净了,但袁家的影响力还在。就像一些人破产了,直接实力(金钱)已经损失一空,但间接实力(人脉)还是有的。

当然,穷困潦倒的时候,这个人脉是几乎没用的,没什么人会鸟你,人脉还是要配上强大的实力才有用。大部分人都是只看眼前利益的,在你弱小的时候,我管你是袁家门人还是什么,你就算是汉室宗亲,我也懒得鸟你!

如今袁绍和袁术都混的还算不错,所以,人才们选择老板的时候,诸侯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在同样实力的诸侯里面,有了袁家这块招牌,就比没有这块招牌的人要占优势了。

借助着袁家掌门的名号,袁绍或袁术就可以获得以下两点利润:1,一些人才的直接加入。2,一些袁门故吏的主动合作。

不过,就像一条街上同时开着两家袁家老字号一样,除非两家愿意合成一家,要不然,两家绝对是要为了谁才是真正的老字号,明争暗斗起来的。

一山不容二虎,正统的袁家掌门人只能有一个,他可以享受袁家这个招牌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像人才的投靠,故人的合作,人脉的利用,都是会奔着头号掌门人去的,没人会冲着袁家老二去的。

这个可以获得最大好处的袁家掌门人,以前是袁隗,那么现在会是袁绍呢,还是袁术呢?不好说。

按照家族规矩来讲,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好像是袁术当掌门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如今袁家的家族已经被灭门了,家族规矩已经完全没人讲了,所以,还是要看各人的本事。

袁绍袁术的本事都很好,都有侠气,敢冒险,礼贤下士,在民间名气很大,并不是三国演义上写的那么白痴的。所以,袁绍和袁术这两个人,虽然是兄弟,但却成了最不可能结盟的两个敌人。

在当时,袁绍和刘表的关系不一般,这一点是谁都能看出来的。在后来,曹操和袁绍打仗的时候,刘表也是站在袁绍这边的。

袁术问他们两个借粮,其实就是在试探他们两个人的态度:你们肯不肯结交我?或是:我们三人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最开始的时候袁绍比较弱,袁术并不怕他。但袁绍获得冀州之后,可以预知,只要袁绍不被公孙瓒给打死,那么袁绍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的强大,至少要比当年那个韩馥强。

所以,袁术最开始没把袁绍当回事,轮出身,袁术比袁绍高贵,论实力,袁术比袁绍强大,论朝廷官职,袁术还比袁绍高上一级。但如今,袁术却有点害怕了。

袁术和袁绍早晚会有一战,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和刘表已经结盟了,袁术夹在中间,就有点危险了。

所以,袁术要试探袁绍刘表二人的态度。

粮食和马匹,在当时都是非常贵重的物资,除非很有必要的情况,不然的话就是亲兄弟都不可能白送的。袁术和袁绍刘表之间只有仇,没有恩,袁术就算是借一点点,都够呛能借出来,何况袁术张嘴就借二十万粮和一千匹马?很明显,谁都不可能给他。

这一点袁术绝对是很明白的,谁会平白的借给别人这么多粮?所以,袁术借粮食,他的根本目的其实并不是那些粮食,而是想试探袁绍刘表的态度。

如果刘表袁绍给了袁术很多的粮食,那么他们的态度就是:大家可以互相联合。

如果刘表袁绍只是象征性的给了袁术一点粮食,那么他们的态度就是:虽然他们想要灭掉袁术,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袁术来借粮食,面子上还是要好好招待的,多少要给一些,不要惹怒了袁术。大家虽然不是亲密的盟友,但是也不要打仗,先打别人,咱们的恩怨,以后再说。

如果刘表袁绍丝毫不鸟袁术的话,那么他们的态度就是:我连装都懒得装了,一山不容二虎,老子早晚要弄死你,借给你粮食岂不是资敌?老子不借,欢迎你随时来和我打仗。

这就是袁术借粮食的根本意义,并不是为了那点粮食,而是想试探袁绍和刘表对自己的态度。

所以,《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中记载:【术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

一借完粮食,袁术就完全试探出袁绍的立场和态度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对付袁绍刘表联盟,袁术立刻联合了本来没什么交情的公孙瓒,组成了一个新的联盟。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四十九章:袁术究竟有多聪明?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说袁术是个大笨蛋,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个被大家认为很愚蠢的袁术,到底有多么的聪明。

袁术联合了公孙瓒之后,现在的联盟军已经分裂成了两大派,分别是:

公孙派:主要成员有公孙瓒和袁术。

袁绍派:主要成员有袁绍和刘表。

至于联盟军中剩余的诸侯,则大部分都在观望着。因为论实力,这两派的实力其实差不多。论名望,这两派也都有四世三公的袁家人,公孙瓒和刘表也都是名震九州的诸侯。所以,大家都不敢轻动。

联盟军走到这一步,可以说董卓实施的妙计(劝开公孙瓒和袁绍,让联盟军彻底分裂),已经初步成功了。联盟军已经初步分裂成了两个派系,内斗的相当频繁,再也没工夫去对付董卓了。

就在这时,袁术给远在江东的孙坚写了 。

信上写道:【公可速兴兵伐刘表,吾为公取本初,二仇可报。】然后,事成之后【公取荆州,吾取冀州。】

袁术让孙坚去打刘表,并说自己会去对付袁绍,企图形成一个合纵连横。到时候,冀州归袁术,荆州归孙坚,大家合作愉快。

孙坚听了,就准备去打刘表,属下程普上前劝谏道:【袁术多诈,未可准信。】

你看,袁术不是大笨蛋吗?为什么程普反而说袁术多诈呢?

因为在这件事上,袁术确实耍诈了,并且,袁术耍了一个很高明的诈。这一诈,不仅仅是孙坚,就连很多读者都被袁术给骗过去了。

袁术耍什么诈呢?就是:袁术根本就没打算对付袁绍,袁术只是想要挑起孙坚和刘表之间的战争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因。

1,原本联盟军中的战争里面,公孙瓒的对手是袁绍,袁术的对手是刘表,表面上来看,势均力敌的样子。

但实际上,公孙瓒那边没问题,而袁术这边的压力却比较大,因为袁术被夹在了袁绍和刘表之间。

袁术被夹在了中间,就比较容易受到袁绍和刘表的夹击。袁绍还好说,有公孙瓒牵制着他,肯定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的,但刘表就不好说了。

所以,袁术就送信给孙坚,希望挑起孙坚和刘表之间的战争。这样的话,袁绍有公孙瓒对付,刘表有孙坚对付,袁术在中间就轻松多了,可以尽量的保存实力。

2,关于事后袁术得冀州,孙坚得荆州的承诺。

这个很明显是袁术在骗孙坚了。冀州,一直是公孙瓒志在必得的地盘,不论是韩馥的冀州,还是袁绍的冀州,公孙瓒都是会舍命去打的,在这种情况下,袁术怎么敢要冀州呢?

公孙瓒和袁术,他们本身是没什么私交的,他们两个之所以能够结盟,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就像公孙瓒和袁绍之所以不能结盟,就是因为公孙瓒想要拿冀州,而袁绍不让他拿一样。

两人之间有没有利益冲突,才是两人能不能结盟的根本。

现在如果袁术要拿冀州,那么就等于是在宣告他和公孙瓒的联盟破裂,因为他和公孙瓒也开始互相抢夺利益了。到时候,别说袁绍和刘表了,公孙瓒也不会放过袁术的。

所以,袁术是绝对不敢在现在拿冀州的。

那么,袁术应该拿哪里的州才对呢?按照公孙派原本的战略,应该是:公孙瓒打败袁绍拿冀州,袁术打败刘表拿荆州,这个才正常。这么做,公孙瓒袁术之间才没有利益冲突,你拿你的,我拿我的,到时候我们都赚了,两人的联盟才能持续下去。

(袁术拿徐州,拿青州行不行呢?也不太行,因为这些地方的诸侯本来都是中立的,在袁绍派和公孙派之间摇摆不定。现在你要去打他们,就等于是逼他们加入袁绍派,寻求袁绍的帮助,只能让袁绍派越来越强。所以看来看去,在目前的形势来说,袁术还是只能打荆州。)

所以说,袁术说自己拿冀州,这个肯定是骗人的,拿冀州就等于向公孙瓒宣战,这是一个很傻的行为。

同样的,袁术说让孙坚拿荆州,也肯定是在骗孙坚了,袁术肯定是希望孙坚和刘表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去捡便宜的。

3,袁术嘴上说由自己去对付袁绍,但实际上,袁术却完全没有对付袁绍的行动,只有一些对袁绍小骚扰而已。

因为对付袁绍是公孙瓒的职责,袁术没必要去浪费自己的兵力对付袁绍,在一边看戏就行了。相对的,孙坚为了对付刘表,却把自己的命都给搭上了。

所以说,袁术是很狡诈的,他一点也不笨,他让孙坚去打刘表,这里面就可能会产生好中坏三种结果。

最好的结果:孙坚和刘表两败俱伤,袁术趁机获得了荆州。

不错的结果:孙坚和刘表难分胜负,刘表被孙坚给牵制住了,再也没空去对付袁术了。在孙坚的帮助下,袁术对付刘表也轻松多了。

最坏的结果:如果孙坚被刘表给灭了,那么形势也不会有什么新变化,依然还是袁绍对付公孙瓒,袁术对付刘表的形势,和原来比依旧不赔不赚。如果孙坚灭了刘表,则原本靠着自己的敌人刘表,就会变成盟友孙坚,自己会更安全一点。

你看,袁术聪明吧?他请孙坚来对付刘表,根本就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绝对妙计!最坏的结果也只是不赔不赚而已,最好的结果则会获得整个荆州!而他需要付出的成本,则仅仅是在旁边看戏就行了。

这样的人,大家却都说他是大笨蛋,这是什么道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曹铜爵 2015-07-09 16:37:04
第六章:怒鞭督邮之谜
-----------------------------
@comeonplay 2015-07-10 14:48:14
莫非是说害民的官才能乱天下
-----------------------------
@曹铜爵 2015-07-10 16:27:44
我的意思是说既然督邮还能害民,这证明督邮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刘备还有一点希望混官场,所以他还是没杀督邮,想留下一点余地。
-----------------------------
@清宫学渊 2015-08-24 14:57:05
感觉不如直接杀了,使其当众受辱这点余地不留也罢
-----------------------------
主要不是留给督邮这个人的余地,而是留给以后继续混官场的余地。

毕竟殴打官员,和直接杀了官员,以后回归官场的难度是绝对不一样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雾月之殇 2015-08-25 03:15:39
@曹铜爵 242楼 2015-08-01 14:07:00
第二十九章:三国里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高手是谁?
一说起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最先想起来的往往是政治高手曹操,大家都认为挟天子这件事情,充分的表现了曹操政治目光的长远。
但实际上,早就有两个比曹操还厉害的政治高手,在曹操还没想挟天子的时候,就准备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这两个政治高手是谁呢?就是被大家普遍认为不如曹......
-----------------------------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说过了,不是说他想立刘备,而是说袁绍想立汉室宗亲当新皇帝(比如刘虞),就自然会对一些汉室宗亲客气一些,虽然几乎不可能用到刘备,但袁绍还是对刘备挺客气的。

就像一些关系户,其实根本用不到,但该打点还是要打点,就是留个余地而已,你关照了,总比没关照要好。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雾月之殇 2015-08-25 01:41:30
历史 的小姑娘 204楼 2015-07-29 14:05:00
@曹铜爵 191楼 2015-07-27 14:08
第二十四章:曹操杀吕伯奢之 历史 真相。
曹操杀吕伯奢, 历史 上记载着这件事情的,大约有三处。
一:《魏书》
《魏书》记载道:【太祖从数骑过故人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很明显,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是要......
-----------------------------
这些人当时被杀我认为还是很正常的,这些人我觉得换成哪朝哪代,就算不被杀,也绝对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雾月之殇 2015-08-25 01:13:14
@曹铜爵 189楼 2015-07-27 13:20:00
第二十二章:王允为什么不和袁绍合作?
外地诸侯里面最想杀董卓的是袁绍,朝廷官员里面最想杀董卓的则是王允。
关于这一点,袁绍自己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他想要杀董卓的时候,他并没有联系实力更强大,和他关系更亲密的叔叔袁隗,而是联系了实力并不强大,和他也并不熟悉的司徒王允。
为什么?因为袁隗现在已经投降了董卓,日子过的很舒服......
-----------------------------
实际上曹操就是直接弃官而逃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雾月之殇 2015-08-25 04:34:04
@曹铜爵 330楼 2015-08-05 14:22:00
第三十二章:刘虞为什么不肯当皇帝?
袁绍韩馥想立刘虞当新皇帝,这是有利于联盟军打董卓这一大局的,但是却不利于联盟军里的各路诸侯们。
人的天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大部分人都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然后再去考虑大家的利益得失。(或者直接不考虑大家的利益得失。)
所以,袁绍韩馥决定立刘虞当皇帝,诸侯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
......
-----------------------------
多谢朋友的支持~~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王座上的寂寞 2015-08-23 23:59:34
写的真好,第一次看曹先生的书,回去看看水浒

-----------------------------
多谢朋友的支持~~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五十章:孙坚之死。

袁术想出了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妙计,请孙坚去打刘表。

程普明显是看穿袁术的计谋了,所以,他劝孙坚不要相信袁术,因为【袁术多诈】。

临出发前,孙坚的弟弟孙静也上前说道:【今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江东方稍宁,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

孙静觉得,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这些中原诸侯们狗咬狗,就让他们接着咬呗,又不关咱们江东的事,为什么要去趟这趟浑水呢?

孙静觉得现在因为仇恨去打刘表,这并不理智。其实,孙静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中原的诸侯们还很强大,现在去打他们还不是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小】恨去打他们,而要因为大的利益去打他们。

孙坚也不听他劝,说道:【吾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孙坚比较鲁莽,甚至愚蠢。但是在这里,孙坚其实另有深意,他和程普孙静这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程普和孙静是孙坚的手下,所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就难免会比较狭窄。

袁术邀请孙坚去打刘表,他们看这件事的角度就是:孙坚千万别去,孙坚去了,就有可能会中了袁术的奸计。

程普和孙静是孙坚的手下,所以他们的想法就肯定是:尽量避免老板中计!因为他们要为老板孙坚负责。

而孙坚则是老板,他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就会比较宏观,他不仅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整个集团的未来负责,所以他会认为:即使这是袁术设计的一个奸计,我也要去打刘表!

为什么呢?因为两点:

1,孙坚本身的实力就很强,所以不管是不是袁术挑唆的,去打刘表,孙坚获得利益的可能性肯定要比赔本的可能性要高。

2,孙坚很喜欢搀和中原的事情,在孙坚的战略里面,就算没有袁术在挑拨他和刘表,孙坚也是要去打荆州的。孙坚一直想要入主中原,而荆州,就是孙坚进入中原的跳板。(就像后来孙权一直想要获得荆州一样。)

所以,孙坚本来的计划里,打刘表就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而如今,袁术的奸计和孙坚的计划正好重叠了,只要防备好袁术,其实打荆州还是一个很好的项目的。

同时,很多人都觉得孙坚鲁莽,觉得孙坚是为了一己私仇才打的刘表,这么说,其实也是不对的,孙坚的格局哪有这么小。

孙坚和刘表之间其实没什么仇,之前刘表拦了孙坚的路,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刘表当时拦住孙坚,是在听盟主袁绍的话行事,这个孙坚是知道的。而当初揭穿孙坚暗藏玉玺并差点杀了孙坚的,也是袁绍。所以不管怎么说,孙坚这个仇也应该算到袁绍的头上,而不是算到刘表头上。

可孙坚却没去找袁绍报仇,而是一直揪着刘表不放,好像不共戴天的样子,这就证明:孙坚的真正目标并不是报仇,而是获得荆州。

在后来,孙坚快要打下荆州了,也是说道:【我取襄阳只在旦夕。】

你看,孙坚不说杀刘表只在旦夕,也不说报仇只在旦夕,只说取襄阳只在旦夕。这就证明:孙坚的真正目标并不是杀刘表,而是取襄阳,获得荆州领土,入主中原。

孙坚整天把报仇两个字挂在嘴上,看上去好像衣服冲动无脑的样子,但实际上,报仇只是孙坚找的一个可以合理打刘表的理由而已——你总不能说我想抢你的地盘,所以我要打你吧!

所以,打刘表是孙坚做的一件很理性的事情,而不是什么意气用事。

孙坚骁勇善战,曾经打败过华雄,所以孙坚认为趁着现在中原混乱,自己绝对有入主中原的实力。毕竟要是等中原稳定下来了,你就是能打得过荆州,荆州的根基你也很难治理清楚的。(就像后来的孙权一样。)

孙坚发兵去打刘表,刘表的军师蒯良说道:【不必忧虑。孙坚跨江涉湖而来,安能用武乎?】

蒯良认为,江东人的长处是水战,如今他们过来荆州了,地理环境不一样,怎么可能打得过荆州本地人呢?

这有点像后来赤壁的时候,周瑜说曹操。地理环境不适应,外地人肯定是打不过本地人的。

刘表和刘表手下的人都同意蒯良的看法,就连那个看不惯蒯良的蔡瑁也同意这个说法。为什么?因为地理环境真的对行军打仗很重要。

不过孙坚早就在中原混了不少日子了,作战经验丰富。再加上环境不同这一点孙坚也是知道的,如果没有很高的把握,孙坚又怎么敢来跨江作战?所以孙坚一来,就把刘表的部队给打败了。

刘表和蒯良都惊呆了,都没想到这个孙坚居然这么厉害,人家客场作战都能打的你满地找牙。到这里,就连那个出了名的聪明人蒯良也没招了,只好提议到:一方面找人向袁绍求救,另一方面咱们把门一关,被动防守吧。

孙坚大胜,又打败了非要出战的蔡瑁,越战越勇,就在此时,孙坚中了埋伏,被射死了,年仅三十七岁。

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主要是因为轻敌。孙坚越战越勇,所以越打越深入不说,还越来越不把刘表的人放在心上了。韩当也劝孙坚见好就收,可孙坚不听。

孙坚死了,孙坚之子孙策大哭,要用俘虏黄祖,换回父亲的尸体。

可在此时,蒯良却反对道……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连续两更,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五十一章:刘表为什么要救黄祖?

孙坚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了,他的尸体就落到了刘表的手里。

孙策见父亲死了,大哭不已。部下黄盖提议道:用俘虏黄祖去换孙坚的尸体。

孙策立刻同意了黄盖的提议,但是刘表这边,谋士蒯良却不同意这个交换。

为什么不同意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现在,孙坚已经死了,孙策之所以执意要换回孙坚的尸体,原因主要有两个:

1,个人感情因素:谁都不想自己父亲的尸体落在敌人的手里,无法入土为安。

2,集团利益因素:身为老板,如果孙策连自己父亲的尸体都弄不回来的话,那么以后谁还会跟着孙策混呢?

所以,孙策一定要弄回父亲的尸体,不然的话,孙策就会变成一个不孝之人。

孙策一定要想法子弄回孙坚的尸体,但相反的,刘表却不一定要换回黄祖。

毕竟黄祖是因为自己打仗的水平不行,才被孙策给抓住的,并不是刘表害他的,所以按照军法来说,黄祖死在了孙策手里,大家也不会说刘表什么坏话——谁让黄祖不会打仗呢?死了也很正常。

也就是说,如果刘表同意和孙策交换的话,那就是刘表够朋友,够义气。如果刘表不同意和孙策交换的话,也没人会说什么的。

但是孙策就不一样了,如果孙策不弄回自己父亲的尸体的话,那孙策以后就别想抬起头来做人了,所以,孙策就一定会舍命去换回自己父亲的尸体。

所以:

从实力上讲,刘表强而孙策弱,身为强者,刘表完全没必要和弱者孙策进行什么公平交换。

从需求上讲,孙策极其需要换回孙坚的尸体,刘表却不需要换回黄祖,刘表也没必要和孙策搞什么公平交换。

也就是说,现在完全是卖家市场,刘表完全可以坐地起价,他是可以用孙坚的尸体来逼死孙策的。比如说,用你几座城,甚至用你的命来换你父亲的尸体,你换不换?不换,你就是个不孝之人,换了,你也就离死不远了

你说,刘表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孙策能怎么办?

所以,在这个交换上面,刘表占有极大的优势,他想换就换,不想换就打,不怕的。

但是,在所有的手下都准备不管黄祖,逼死孙策的时候,刘表却忽然要和孙策进行公平交换了。刘表想要用孙坚的尸体,去换回黄祖。

并且,刘表做交换时的态度还很诚恳,甚至有点卑微,说道:【文台尸首,吾已用棺木盛贮在此。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

这个,其实就是刘表在向孙策主动求和,甚至主动服软了,刘表用棺材盛好了孙坚的尸体,主动求孙策退兵。

刘表的这一行为,其实很奇怪。

按照蒯良的说法,刘表强大,孙策虚弱,江东现在正是很好打的时候,只要刘表出兵,江东就一定会落入刘表的手中。【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

可是刘表却说黄祖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忍心不救黄祖,然后就把蒯良的建议给否决了。

黄祖和刘表的感情究竟有多好?我们不知道,但是黄祖的价值是绝对没有江东高的,这个很明显。

同时,上面我们也分析过了,刘表如果真的想要救黄祖的话,他现在掌握着孙坚的尸体,实力又强,又是优势方,他完全可以轻松的把黄祖给要回来,完全没必要牺牲千载难逢的打江东的机会去换黄祖。

再说了,就算刘表真的很爱黄祖,不忍心拿黄祖去冒险,那他把黄祖换回来之后,也可以继续进攻江东啊。可是,刘表却仍然没有这么做。

手下们都极力的劝刘表要进攻江东,不要救那个无谋黄祖。刘表不听,结果,还没等孙策派人来要尸体,刘表就先把孙坚的尸体用棺材给盛好了。看样子,就算孙策不把黄祖给交出来,刘表也是要把孙坚尸体给还回去的。

刘表身为强者,却主动顺着弱者孙策的意思走,轻松的让孙策得到了父亲的尸体,然后又让孙策安全的回到了江东,最后甚至让孙策渐渐的发展壮大,成了一方诸侯,这就只能证明:刘表这一愚蠢行为的真正目的,绝对不是单纯的讲义气,重感情这么简单,他绝对是另有深意的。

有什么深意呢?就是:刘表根本就不想打江东!

救黄祖,根本就不是刘表的主要目的,不打江东,这个才是刘表的主要目的。

刘表不想打江东,但因为手下都赞成打,刘表自己又不能明着反对,所以,刘表就聪明的拿黄祖当借口,说:我也很想打江东啊!但很可惜,我实在不能因为利益,就牺牲了我的老朋友黄祖啊!

用救黄祖当借口,来掩盖自己不想打江东的本质,这样手下们就不太好意思反对了。蒯良反对说:【舍一无谋黄祖而得江东,有何不可?】刘表就回答道:【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刘表说到这里,蒯良也没话说了,别人也不敢反驳刘表了,因为刘表都这么说了,你还反驳刘表的话,你就要变成逼着主公杀朋友的不义之人了。

就这样,没人反对刘表的愚蠢提议了,大家用孙坚的尸体换回了黄祖,双方的战争停止了。

可是,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刘表这么抗拒打江东这一事情呢?他难道就不想获得江东的地盘吗?

原因就是……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五十二章:刘表真的很愚蠢吗?

一说起刘表,大家就都觉得他只会夸夸其谈,没什么真本事,守着荆州大半辈子,也没主动出去抢过地盘,没什么亮眼的成绩。

可事实上,每个人肯定都有让自己越来越强的欲望的,谁都不想一直在原地踏步。可刘表为什么会一直守着荆州不动呢?蒯良劝他趁着孙坚的死去打江东,刘表也用不舍得黄祖的理由敷衍了过去,放弃了大好机会。

难道刘表真的已经活出了境界,甘于平淡?

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放着江东不要,刘表怎么会这么蠢呢?我们还是来看原著。

刘表要把孙坚的尸体还回去,蒯良就反对道:【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

蒯家的代表蒯良想要直接灭掉孙策,进攻江东。

刘表听了,就说道:【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实忍弃之?】

蒯良道:【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很明显,相对于江东这么一大块利润来说,黄祖不过是个人而已,而且是个给老板提供不了什么利润的人,丢了黄祖,得到江东,绝对是赚大了。

刘表却是很让人感动的说道:【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最后,刘表还是放弃了进攻江东,换回了黄祖,让孙策安全的回家了。

在这里,大部分读者的观点,都是认为刘表太迂腐了,太妇人之仁,放弃了拿江东的大好机会,大家都觉得刘表很笨。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明显不是的。在这里,刘表的做法,其实是最聪明的!这里很明显是蒯良想要害刘表,结果却被刘表给看穿了,导致蒯良没害到刘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来慢慢分析。

首先,刘表在荆州的处境,是和别的诸侯完全不一样。刘表在荆州的处境,可以说是很麻烦。

荆州外部,袁术对刘表虎视眈眈。荆州内部,则有本地的各大家族在明争暗斗,随时准备抢夺刘表的权力。(比如蒯家,蔡家,诸葛家等等。)

荆州政府,其实就像一个小朝廷一样,刘表就像皇帝,而这些荆州大家族,则像朝廷里的权臣一样,都有着自己的势力和派系。荆州政府的总实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家族在掌握着。

在这种情况下,刘表就要一直在防备着这群人篡自己的权,导致没能力向外发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内部的实力都很难控制的住,刘表哪敢往外走呢?就像后来,刘表一死,荆州根本就不是姓刘的说了算了,而是各大家族说了算。

所以,大家都说刘表是座谈客,说他不会向外面进攻,只会在家里夸夸其谈,这其实是对刘表的一种误解。刘表要是不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他的荆州就要被各大家族给瓜分啦!

其次,江东这个地方,刘表就算打下来,他也绝对是守不住的。

先别说江东的各大家族会不会让刘表这个外地人来统治他们,单说江东地区的那些外族山越,就绝对会搞的刘表焦头烂额。

在后来,孙策孙权治理江东的时候,在各大家族的支持下,他们压制这些山越族都耗费了巨大的心血,也导致了他们一直无暇进攻外面,只是在治理江东内部而已。他们这群本地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刘表呢?

所以,蒯良提出这一建议,其实就是要害死刘表,从而让自己获得利益。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刘表去打江东的话,刘表的下场,就会有两种可能。

1,如果刘表打不下江东。

那么很显然,远征江东的刘表这次的失误就一定会提供给蒯家,蔡家等各大家族机会,让他们可以趁机篡权!就算刘表没被篡权,打江东失败这件事情发生后,刘表一部分的权力,也一定会被各大家族给找理由抢走。

2,如果刘表打下了江东。

那么很显然,连被江东各大家族鼎力支持的孙权都治理不了的山越族,刘表这个外地人就更别想治理的好了。就算刘表能治理的好,那么刘表以后的重心,也一定不能全部放在荆州了,而要分别放在荆州和江东这两个地方上。

到时候,荆州有各大家族争权,江东有山越族作乱,刘表绝对顾及不过来的。毕竟刘表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厉害到既能管江东,又能管荆州的地步。

那么到时候,蒯家,蔡家等家族就绝对会趁机篡权。

所以说,不管刘表能不能打的下江东,刘表的下场都会是:被荆州各大家族篡权。劝刘表打江东,其实就是荆州大家族代表人蒯良的一个奸计,蒯良是想要害死刘表,趁机夺权的。

不过刘表是个政治高手,他看穿了蒯良的奸计,借着黄祖是他好朋友这个借口,刘表放走了孙策,坚决不去打江东。

现在你再看看,刘表不打江东,是不是个极其聪明的做法?刘表要是真傻的去打江东,那他就等于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刘表并不是荆州人,他只是被派到荆州当官而已,荆州本地的各大家族想要篡刘表的权,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刘表一但有什么漏洞,荆州就绝对保不住了。

就像后来,刘表死了,托孤给刘备,刘备一不小心,荆州就姓蔡了,被蔡家给篡权了。

所以,刘表不会给这些本地大家族一丝一毫的机会,蒯良说要进攻江东,刘表就拿和黄祖的友情来敷衍蒯良。实际上,刘表一去打江东,不管能不能打赢,蒯家等大家族都会趁机篡权的,这件事,刘表还能看不出来?

所以,刘表不能给这些大家族任何钻空子的时候。刘表宁愿整天在家里和一群书生夸夸其谈,也不愿意出去抢地盘。为什么?因为你一出去抢地盘,别人的地盘你未必能抢到,自己的地盘就先让各大家族给篡权了,这种抢到了地盘也只是不赔不赚,没抢到地盘就连自己老家都赔没了的傻事,谁会去做?

相反的,在家里和一群书生,表面上夸夸其谈,舞文弄墨,但实际上却是监视着荆州各大家族,这个战略,才是正确的。

所以后来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说刘表:【名称八俊,威震九州。】

刘表整天跟一群文人骚客开茶话会,从来不出去抢地盘,但却仍然能【威震九州】,很少有人敢和他作对。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刘表不简单的,他厉害就厉害在几乎不出门抢地盘!他厉害就厉害在整天在家里不动弹!正因如此,他才能压得荆州各大家族不敢动弹的。

所以,刘备觉得刘表,【威震九州】。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连续两更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字数:6011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更新时间:2021-02-12 03:23:59

评论数:2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