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要不要问问英雄的出身?

要不要问问英雄的出身?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要不要问问英雄的出身?
很多网友只知道我懂得科学,懂得医学,其实,我对政治更成熟,我对社会看得更透彻,只是不便谈论而已。你想想,我把自然界都看得那么清澈了,再看人类社会,那不是跟喝汤一样容易吗?
有没有修养?那要看你在个人修炼过程的努力程度了。作为一般人,没有受过专职训练,在言行举止上出现一些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只有那些和尚们,用各种戒律约束自己,终日修炼,才能达到温文尔雅的程度。
有个华人叫李开复,在技术领域作出一些成就。在美国算不算名人,在中国算是名人了。一次一个中国记者采访李开复,记者说,李先生,听说你跟奥巴马是同学?你对他有什么印象呢?李开复对着镜头自豪地说,是的,上学的时候他不起眼,坐在角落里,就记得他上课爱睡觉。
我们来分析一下,同样都是移民,奥巴马不但在美国闻名,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虽然李开复在美国微软和苹果干过,最后是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与奥巴马根本无法比较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他对着记者,或者说背地里说到奥巴马时,只有“不起眼”、“角落里”和“上课爱睡觉”这些词汇。这些词汇的客观影响,就是贬低奥巴马,抬高自己。
如果李开复是一个得道的和尚,他肯定不会这样说,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评价同学。显然,李开复一辈子忙于读书和钻研技术,书呆子说话自然失当了。
每个人来到人间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坠地,肉蛋一个,除了会哇的一声叫,其他什么都不会。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后天的一种经历。上天给你安排一个英雄了,你就有这种经历。上天没有给你安排成英雄,你就没有这种经历。
一般人提到曹操,就说他是夏侯氏,是曹家养子。一提到刘邦,就说他是沛县泗水亭长。一提到朱元璋,就说他是个叫花子。
不错,这些都是英雄们的出身,或者是曾经的人生经历。
每个人在出世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名利,没有财产,俗话说,生不带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每个人的生长过程却大不相同了。即使到了死亡之后,还不平等。孔乙己死后扔在乱坟岗上了,后被野狗叼去了骨肉。而秦始皇呢?两千年了,尸体还在秦始皇陵墓安放着,没人敢动一动。
问英雄的出身,他不是英雄。但是,他一定从不是英雄而最后成了英雄。不是英雄的人,尽管出身高贵,最终还不是英雄,比如阿斗。
这里讲一个故事。我在西安交大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四川某军区的通讯干事在交大进修计算机。经过攀谈,不但是老乡,还是初中同学呢(开封县四中)。他在文革中上初三,我当时是初二。在交大大教室里自习时经常见面,他已经在部队里几年了,经济上比较富裕,他送我一条军裤,虽然是破的,洗的很干净。我对他很感激,后来时不时地想到他。我曾是开封市劳动局的职员,经常到河南大学检查工作,他们的校长和一些处长我都很熟悉。后来我调到江苏连云港劳动局工作了,一次回家探亲,听说他分配到河大人事处工作了,我便去拜访他,感谢他当年对我的帮助。离别时,在行政大楼的走廊里,碰到他们的处长。他兴奋地介绍说:“这是我的同学,交大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我强打笑颜,呵呵呵呵。
后来仔细想想,他第一句话,“这是我同学”,是想通过我来衬托他的话。第二句话,“交大毕业的”,更是通过我的身份来提高他的地位。这都不为过,也是很正常的伎俩。第三句话就不一样了,“工农兵大学生”,这在当时是贬义词,是贬义“交大毕业的”,因为河大是著名的大学,给他们的处长说这些,怕交大的盛名伤及了河大的自尊心,这句“工农兵大学生”就可以找回他们河大员工的面子了。那时,大学招生恢复了高考,他们认为,或者社会上的人都认为,工农兵大学生很不值钱。他们忘记了,同样是工农兵大学生,有的很有本事,有的没有本事。即使是老大学生和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有的很有出息,有的一事无成。出身相同,有人是英雄,有人不是英雄。
我当时的社会地位,远远超过这个同学,他最后那句“工农兵大学生”,我很敏感。你当着你的领导,何必贬低我,抬高你呢?说明他很没有修养,不会说话。如果你们背地里谈论到我,怎么贬低我都没有关系。
我岂是工农兵大学生呢?我出生在偏远的农村,祖上三代都不识字。这能影响我后来称为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吗?你只需要承认我现在是医学家,没有必要说我是锅炉专业的外行。
每个人都有长短,拿别人的短处,比自己的长处,一辈子难以进步。
当你很得意的时候,说话和做事,一定要顾忌到别人的感受。
我现在很少出门,更不想拜访熟人,尽管我很想念他们,我生怕在他们面前晃来晃去的,一旦他们知道了我的底细,伤及到他们。我后天毕竟发展的很优秀,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他们。
我宁愿闭门思过,忏悔一生中的过错,这些错误是有意和无意之间曾经危害过别人的。我为了社会上的竞争,练就了很多技能和才艺,我要把这些技能和才艺,统统忘掉,变成一个无能的人,一个糊涂的人,调整好心态,度过晚年。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60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中间那个人是我,手里还有一本振动论,下面有几百位医生在听课。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我对农村供给制(公共食堂)的困惑!
我对毛泽东极其佩服和赞赏,主要他干了五件史无前例的大事。不算建国一事,历史上创业皇帝太多了,推翻一个旧政权,建立一个新政权,中外历史人物太多了,不稀奇。能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无论成败,都是英雄。
第一, 土改,我没有经历,只能看历史资料,或者猜想。
第二, 农村食堂制,我经历了,可惜年龄太小了,具体细节不太清楚。
第三, 人民公社,全中国人都清楚,我这里不说了。
第四, 文革,也不用说了。
第五, 知青上山下乡,我不必细讲。
其他四件事暂时不说,单说农村公共食堂。当时我才七八岁,虽然经历了,可惜不明白细节。
那大概是1958年前后,时间大概进行了一年多。那不仅是吃大锅饭,是典型的供给制。
虽然是小孩子,能记得一些事情,可是,不明就里,只知道贪玩,社会上的事情,没有注意到。老了之后,也没有去找当时的干部调查,对当时的很多事情感到困惑。
在我的老家的农村里,1957年开始出现互助组,几户人家自愿合作干农活,各自的收入还是各自的,各自的土地还是各自的,各家吃各家的饭。
后来发展成合作社了,凡是入社的成员家庭,土地和农具以及牲口,全部放在一起了,农忙季节,吃饭也在一起,叫临时吃大伙。
到1958年左右,开始叫做高级社了,所有的农村家庭,百分之百加入高级社。吃饭是公共食堂,干活是集体劳动,所有大型农具,所有牲口,都归集体所有。
在那一年多时间里,吃饭是食堂供应的,按年龄大小分配食物,基本上没有菜,只有馒头。一个馒头大概三两面粉制成。成年人一顿一个馒头,三岁以下的小孩是一级,即一个馒头的五分之一。我当时八岁左右,定级是三级,一个馒头的五分之三。没有菜,没有汤,喝水就是生水,或者是蒸馒头剩下的熬锅水。任何家庭没有锅灶,所有的铁锅都上交了,大炼钢铁用去了。照明是分配的煤油,发的火柴,不够了,找蓖麻子点灯,用火镰取火。
现在纳闷的是,大人干活是不给钱的,也不记公分,到了后来生产队才开始记公分的。那时没有市场,任何东西也不能买卖。食堂也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深翻土地的劳力成立一个食堂,青年突击队成立一个食堂,学生成立一个食堂,其他成员在老的食堂里发放食物。
问题是,那时的男劳力不吸烟吗?好像社里没有种植烟叶嘛,烟民怎么办?
那时好像不怎么串亲戚,万一有事,来了客人怎么吃饭呢?家里没有饭吃,食堂给不给客人吃饭呢?
死了人怎么办?死者的亲戚来不来?没有钱,烧纸穿孝怎么办?棺材怎么办?
在那一年多时间里,结婚怎么办?待客不待客?家里没有钱,怎么购置嫁妆?
粮食可以通过集体和国家调拨,布匹可以用棉花交换,把布匹制作成衣服需要针线怎么办?
农村人没有钱可以依靠社里供应,城市里的居民是有钱的,城市里的居民是如何与农村人发生贸易关系的呢?
这些事情,当时年龄太小了,无法弄清楚。我们村当时的干部都不在了,一般百姓也说不清楚。我回想起这些事儿,感到困惑。
到了1959年之后,才成立了人民公社,有生产大队,有小队,并且是以队为基础,核算经济。社员干活记工分,虽然工分很不值钱,并且基本上不发钱,分配粮食是按照人口和工分两项决定数量多少。家庭可以有一些自主权了。可是,前面那一年多,农村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呢?
在食堂制的后期,家里没有铁锅了,一些家庭开始购买砂锅做饭了,购买砂锅哪里来的钱呢?当时,我们村有个村干部,外号叫摔砂锅司令,看到谁家冒烟做饭了,就搜查,搜查出来就把砂锅摔烂,可见百姓的生活是多面的艰难吧!
总之,农村食堂制,毕竟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它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弊病。作为一种尝试,还是应该肯定的。现在的军队,还是使用食堂制,或者是供应制,军队的服装,食物,器械,都是供给制,公家发放,暴露的问题比较少。这种方法推广到农村,还是需要完善的。
我上大学的三年半时间里,基本上是供应制。一个月十五元五毛的生活费,不发现金,只发给餐券。早餐三两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食物,中午四两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饭菜,晚上三两饭,也是一样的饭菜。这样的食物供应,我们也习惯了。我礼拜天睡懒觉,早餐不吃,省下的早餐券可以兑换成现金,几毛钱可以买几盒烟吸。现在的大学,食堂里准备了很多饭菜,学生随便挑拣,没有定量,伙食费看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有些还可以到外面买饭吃。他们感到很愉快,我们那时也感到很愉快。现在的大学生,感到什么饭菜都不好吃,我在三年半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从来没有吃饱过!尤其是交大的馒头特别好吃,一个月34斤的定量,不够我吃十天的。
近年来,我有时会用一些玉米面,煮成稀粥,即玉米面糊糊,那是交大三年多时间给我留下的记忆。当时粗细粮搭配,粗粮细作,除了用玉米做发糕,就是做稀粥。每当我喝着玉米面糊糊,就回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少了。
有时我把红薯和萝卜煮熟,捣成糊状吃,那是我在农村吃食堂时候的记忆,每当我这样吃红薯和萝卜的时候,感觉回到了孩童的幸福中了。虽然没有吃饱过,总是对食物感到甜蜜。
无论农村食堂制存在多少问题,作为一种尝试,都是英雄行为。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唐爱英 2021-02-06 15:06:03
评论 中国杨神经:另外那时是不让投机倒把,那是指倒卖布票啊什么的。当然极个别地也有走偏的,现在走偏的不更常见吗?那时各家是让养鸡猪的、养猪还会多分猪地。也让卖东西。只是初创阶段,由零到一,物资少、人多,没那么多东西,农民集市也是人头簇拥的!那.些电视不知是受谁指使,污蔑、抹黑丑化
-----------------------------
你没有参与这个过程中,我是参与这个过程的人。
在初级社时候,出现入股的形式,时间很短暂。
后来到了高级社了,所有的财产都入社了,吃饭穿衣劳动所有的活动都是集体的,农民没有公分,没有工资,没有市场,更没有买卖。这个时间大概在58年左右。
后来进入人民公社了,农村食堂取消了,有生产队后,才开始出现劳力干活记公分,发放布票粮票等票证,这个时间大概在59年以后。农村恢复市场,大概在61年左右,才出现买卖,随后出现投机倒把。有些地方,在60年恢复市场交易,即集市,很多地方开大会庆祝,这个大会叫做物质交流大会。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好汉不怕出身低,看后果如何!
楼主:中国杨神经  时间:2021-02-09 12:50:33
34. 天坑!天坑!!天天坑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9953928

楼主:中国杨神经

字数:4462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1-01-28 15:37:24

更新时间:2021-02-09 12:50:33

评论数: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