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跟史学大家钱穆,吕思勉,傅乐成,柏杨 读中国通史---持续更新中

跟史学大家钱穆,吕思勉,傅乐成,柏杨 读中国通史---持续更新中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三节:商汤建国
关于商第十四代部落领袖天乙(汤)攻打夏朝的历史前面“夏王朝的衰亡”一节已讲。这在再细究一下。首先时间上,《中国人史纲》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都认为汤伐桀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766年。下面关于战争的描述引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前1784年,汤迁都于亳(音同勃),然后开始对夏朝略地。最初西进伐葛,并占领之;随后北上至北亳,再向西北发展,降服韦;向东北讨平夏重地昆吾,顾,共计征伐十一次之多。至前1766年,夏之东部诸侯,君位成汤并灭,夏在形势上已被孤立;…前1766年,成汤起兵自南亳出发,沿黄河一路西进,至潼关附近渡河而北,到达陋地,然后向东攻击夏都城安邑。夏桀仓促率师西出拒敌,败于安邑之西鸣条,夏桀遂弃安邑向东入于山区,在安阳附近出太行,渡河,走至三腊。汤又移师伐三腊,桀不能立足,又一路奔走,至于南巢,战事宣告结束。”,(下文引自《中国人史纲》)“姒履癸被俘,被放逐到荒远的南巢(安徽桐城)。夏王朝建立四百四十年,到此覆灭。”

商汤灭夏后统一了黄河上下游。从原来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的黄河下游,扩张到夏民族领地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黄河上游,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家开始形成,只不过殷商时期的领土范围尚局限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尚未有可考的文明发祥。从桀被放逐到南巢可以看出,当时长江下游一带尚属蛮荒之地。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四节:殷商的屡次迁都
商朝的都城经常搬迁,据《史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看来搬迁似乎是商朝的一个传统,古已有之。到了汤以后,《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中认为有五次。《中国人史纲》列举了六次,其中帝祖乙搬了两次。本书也列举了六次搬迁,但与柏杨的六次不同,大抵与《史记》记载为准。三位史学家对于搬迁的地点也多有不同。现在一一分析。
第一次:成汤时搬迁到亳。可是这个亳到底在哪里,各家所言不同。柏杨认为在山东曹县,当时名亳邑。吕思勉分析了很多古书后指出“商朝是随便搬到什么地方,都城都唤做亳的;当成汤时,考核得出来的,却也刚刚有三处:1.陕西商县。2.河南偃师。3.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另外还有“汤初都于今商县的亳,后来进取偃师;桀大约是这时候(或者不是)弃阳城,退到旧许;汤再进到现在河南的东境(邻葛的亳);”而且吕思勉的这段描述和前文《中国通史》中绘的汤代夏作战图中画的南亳,北亳刚好一致。另据钱穆的《史记地名考》可查到“南亳城,今商丘县西南。景亳亦作薄,今商丘县西北。”所以可以认为成汤时期都城在今河南境内,且有两处。《中国人史纲》所述地点与傅乐成,吕思勉所著完全不同。其中所列的历次搬迁时间也没有在其他书中出现,应该是无可考的。所以本书对于搬迁时间也不做记载。
第二次:中丁时搬迁到隞(音同熬)。出于《史记.殷本纪》:“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关于隞的地点,柏杨和吕思勉的记载一致,在今河南荥(音同行)阳,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
第三次:河亶甲搬迁到相。出于《史记.殷本纪》:“河亶甲居相”。相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南十三里。
第四次:祖乙搬迁到邢。出于《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白话本国史》认为在河东耿乡。而《史记地名考》中明确指出“今河津县南十二里有古耿城是也。疑殷都不远迁及此。祖乙所都,当在河内平皋邢丘。”这与柏杨所说的河北邢台较为接近。但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认为祖乙迁都两次,第一次迁都于耿邑,第二次迁都于邢邑。这个似乎不妥。因为在《史记殷本纪》中尚无地名曰耿,只有邢。所以本人认为柏杨这个地方描述有误。祖乙仍按搬迁一次,从相搬到了邢。
第五次:盘庚搬迁到亳。出于《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乃遂涉河南,治亳。”从这里可以印证,从成汤第一搬迁到盘庚终又搬回到亳。这是第五次搬迁。
第六次:武乙搬迁到朝歌。出于《史记.殷本纪》:“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柏杨认为武乙搬迁到了河北朝歌,因最终商王朝在朝歌被灭。而吕思勉则认为这个河北,不能确定其在什么地方。那么本书以河北朝歌为记。
鉴古曰:
各类史书对于殷商的搬迁多有记载,而对于搬迁的原因则鲜有记录。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殷商屡次搬迁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朝代搬迁十四次(如果从契时代算起),这在后面的历史中,尤其是秦汉之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后面六次搬迁的都城仅在河南河北两省境内,说明殷商的活动范围上不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尚处于农耕时代的殷商王朝屡次搬迁呢?鉴古仅就个人理解提供如下可能性:
其一:殷商处于黄河下游,黄河下游自五帝时代以来就经常泛滥成灾。多次搬迁均因黄河水泛滥,都城被淹或天地遭到大规模破坏,无奈搬迁。这一观点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有提及。
其二:部落战争导致都城遭到破坏,民生凋敝。商汤时期据《史记》仍时有部落间战争发生,比如汤伐昆吾,伐桀等。部落间战争发起,当战争结束后,被迫迁都。
其三:分析六次迁都的帝王,似乎都是在国运昌盛之后,或者迁都后国运昌盛。商时代帝王较为迷信,是否迁都是一种占卜的结果?比如在某帝王统治期间国运衰败,下一代帝王通过占卜寻求使国运复兴的方法,占卜的结果就是迁都。且看六次迁都的帝王,迁都后都伴随着国运昌盛。这就更加坚定了后面帝王在占卜后迁都的决心。这个有点像现代人迷信,这个地方风水不好,换一个风水好的地方,也许就会时来运转。
以上三点,无论是哪个原因,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史记》中有载:“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不知道现代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中是否有些新的研究发现,能够给殷商的多次迁徙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江天暮雪2007 29楼
支持一下。
-----------------------------
谢谢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五节:殷商的兴衰
下面引傅乐成《中国通史》载:“商朝的盛衰,总系于君主的英武或昏暗,盛时则诸侯归服,衰时则王室内乱或诸侯叛离。”“商代的政治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一切庶政,也就是所谓“王事”,皆由王来直接处理。”“诸侯对商王应负的义务,通常为征战,守边,纳贡,服役等。但有些诸侯判服无常,他们彼此间有时也互相攻伐。”
殷商的兴衰经历了五起五落,与上一段的都城搬迁似乎相应。据《史记》载:
第一次起落:“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到第八帝雍己,“殷道衰落,诸侯不至。”
第二次起落:“帝太戊(中宗)立依陟(音同志)为相。”“帝太戊赞依陟于庙,言弗臣,依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河亶甲时,殷复衰。”
第三次起落:《史记》载:“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第四次起落:《史记》载:“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殷复衰。”
第五次起落:《史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帝甲淫乱,殷复衰。……帝武乙无道,……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帝乙立,殷益衰。”最后殷亡于纣。
鉴古曰:
王朝的兴衰在于帝王的德行。每一次王朝的复兴,不单单在于帝王的清明勤勉,更在于能够任命有才干和德性的人为相。汤以伊尹为相,太戊(中宗)立依陟为相,祖乙以巫贤为相,武丁立傅险为相。所谓帝王之道在于知人善任,启用贤能,然后王朝兴盛。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六节:纣暴虐亡商
商王朝的末代皇帝原名辛,因其暴虐成性,荒淫无度,死后被追封为纣。《史记》中关于纣的记载甚详。一般的是是非非暂且不提,单说纣荒淫无度到了史上出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下面几个劣迹均出自《史记》:
1. “好酒淫乐,嬖(音同毕)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2. “大勣(音同记)乐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期间,为长夜之饮。”
3. “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4. “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5. “剖比干,观其心。”
商纣之罪状让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夏王朝亡国之君履癸。历史的车轮仿佛刚好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六百多年以前朝代更迭的事件再次上演。公元前1111年(据《中国通史》)周人向商发动大规模进攻。商周在商行都朝歌附近的牧野会战。周武王宣布纣王的罪状,就是现存的《尚书.牧誓篇》。商纣“在牧野被一举击溃,纣王回宫后自焚而死。于是周人进入朝歌,那天是二月五日(甲子日)。纣在位六十三年,此时他的年龄,当在八十岁以上;”“武王克殷后,不久又自动退出,而把殷的儿子武庚,禄父封在那里,以统治商遗民。”(引自《中国通史》)“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同悦)”(引自《史记》)
关于武王伐纣,傅乐成《中国通史》中有牧野之战作战经过图: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七节:商朝的社会形态及文化
商王朝的历史,因为今天殷墟(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出土的遗物包括了铜器,龟骨,兽骨等而佐证了许多古书上的记载。记录在甲骨上的文字经过今人考证为商朝后期君主们的占卜休咎,祈求福祚的记录,故称作“卜辞”。卜辞上记载的很多帝王的名字与《史记》吻合,以此可以佐证史记上关于殷商的记录可信。
商朝的社会形态,文化,百姓生活,风俗等均通过甲骨文的考证得以体现。傅乐成和钱穆对商朝的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记载。“根据殷墟甲骨文字,知商代耕稼,种植,畜牧,建造,关于人类生事各方面之文化程度以颇像样。”(引自《国史大纲》)
王位的更迭
商代政治形态为封建诸侯制度,王位的更迭通过前文的帝系图就可以看出为兄终弟及制。在商以前为传嫡长子的办法,但是在汤时,“他的长子太丁先卒,因此传位于太丁的弟弟外丙;外丙有传弟中壬,自此开始了传弟的办法。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即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多数是传末弟之子。…… 到了商朝后期,这种继位办法似已有所改革,虽然仍用兄终弟及的办法,但继位只限嫡长子。因嫡长子只有一人,无法兄弟相传,于是以立后为补救办法。一个王立几个后,她们所生的长子都是嫡长子,都有继位的资格。……例如末代王帝辛(即纣),本有同母兄二人,即微子启和仲衍,但因其母于生二人时尚为妾,故微启不得立为太子,而帝辛得立。”(引自《中国通史》)
国家体制架构
商代铭刻中可以看到若干官名,如御史,卿事,宰,太史寮,亚,旅士,畯,虞人,史,射,宅正,兽正,牛正,小臣,有司等。商朝的中央机构,组织已经相当健全。
商代诸侯名目甚多,有方,伯,侯,子,男,田等,而且各个级别诸侯的人数众多,与后面西周时期大家熟知的诸侯五级公侯伯子男有很大区别。但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商代的诸侯等级制应该是西周时期诸侯爵位的前身。“诸侯对商王应负的义务,通常为征战,守边,纳贡,服役等”(引自《中国通史》)
经济形态与物质世界
“商代已步入农业社会,商人的主要经济生活是务农,主要食品是农产品,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同时商人的豢养畜类,并不全为食用,主要是供给各种祭典做牺牲的。”(引自《中国通史》)“关于耕稼方面甲文中有田、畴、禾、穑、黍、粟、来、麦等字,又有酒、鬯等字,祭鬯至百卣,见其时酿酒之盛。种树方面,有圃、果、树、桑、栗、丝、帛等字,知其时已有养蚕业。牧畜方面,有马、牛、羊、犬、豕、豚、鶏、彘等,家畜、家禽之名称极伙,知其时畜业亦甚盛。建造方面,有宫、室、宅、家、舟、车等字,知其时家屋建筑与交通工具已相当进展。”(引自《国史大纲》)
商人的精神世界
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此论三代文化特点。(引自《国史大纲》)我想从商尚鬼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商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鬼神等宗教信仰。再则,大量甲骨文的发掘本身就说明了商朝人喜欢占卜,印证了商人对鬼神等宗教神明崇拜的文化传统。“在卜辞里,可以看到他们向祖先求丰年,求雨,求治疾病,求生子的种种记载。……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却从商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形成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引自《中国通史》)商朝的占卜文化至今仍在中国有大量的文化传承,比如现代的算命,起名,测字,再比如商人的拜神佛等都源于商代的占卜。朝代的更迭,人物的罔替,留下的是千年灿烂的文化,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身在这个伟大的国度而自豪,更应该多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和艺术
文化的传承可以依靠一代代口头的诉说,比如传说;也可以依靠当地的生活习俗而流传至今,比如各地的风俗传统等。但是最明确而且最容易保存的还是文字。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文字就是殷商的甲骨文,可见商代对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而且甲骨文中除了象形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会意,指事,转注,形声类文字。这个说明了在商代以前文字可能有过悠久的演进时期。而且殷墟遗物中发现的在白陶上的文字证明了商人已开始使用毛笔。可惜在当今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现代还有多少人会写毛笔字。

除了文字,商人已经能够铸造铜锡合金的青铜器,包括礼器,用器,兵器,装饰品。而且大量青铜器的发掘证明了商代制造工艺的高超。目前大部分发掘的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和王室以及宗庙的典礼。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为后母戊鼎,曾用名司母戊鼎。商后期王室祭祀用鼎,因腹部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出土于安阳。高133cm,口长110cm,宽79cm,重832.84千克。目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时玉器,石器的大量发掘也证明商代人在生活中有了审美观,开始注重穿戴和生活品质。另外刻在甲骨上的猿,象,鹿等动物图案,丝木,铙(音同挠),磐,埙(音同熏),鼓等的出土都证明了商代在绘画和音乐上也有了长足发展。我想商代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最大的两项第一个当为文字的发明创造,虽然有传说仓颉造字等,但目前可考的文字出自殷墟的甲骨文。另外一个个人认为当为天文历法的创立。古代商人的历法主要应有两个用途,祭祀和农耕。下面引用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对于商代历法的描述:
“商人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他们称年为“祀”,是因为他们每年有一次大祀的缘故。一年十二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他们已知道用闰,十九年中要有七个闰月。武丁时把闰月放在当闰之年的最后,称十三月。祖甲时改闰法,置闰于当闰之月,其名与当闰之月相同,不再称十三月。同时他们习惯把四时与月相连,例如八月称秋八月。记日则用干支,自甲子到癸亥凡六十日为一周,周而复始。这办法上承远古,从商到现在,经三千二百余年而毫无错误,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武丁时,把白昼分为七段,即明、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整个时间约从上午六时至下午六时,每段约为两小时。白昼称“日”,黑夜称“夕”;一天一夜合用一干支,如“甲子日”、“甲子夕”,黑夜则不分段。到祖甲时又分白昼为十段,即妹(昧)、分(曦)、明、朝、大食、中日、昃、小食、暮、昏。祖甲在位时是商的衰世,但在历法上却有革命性的改进。[参看董作宾《殷代的纪日法》(载《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五期)]”
鉴古曰:
商朝终被同时代的周朝所灭,据《国史大纲》中关于商周之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主要观点有:一,殷周之间关系为中央共主与四方诸侯之关系。二,殷周之间当为大国与小邦,尊卑有别,绝非敌对之国。另外殷商在河南安阳,周在陕西镐(音同浩)京,两者距离相距千里,西周灭殷商,又如后世战国并立,东周衰亡,乃诸侯叛主夺天下耳。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西周就要从他的发源说起,而西周起源的大部分故事都来源于《史记》,而且其中很多都带有神话传说色彩。这也是为什么仍把西周定义为半信史。周朝发源于岐山,兴起于渭水流域,到周平王东迁洛阳改称东周,周平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另据留传下来的鲁国史《春秋》,春秋时代起源于公元前722年。故本书记载西周时代到公元前722年止。
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关于西周的起源在《史记》中有一段很有趣的传说。说它是传说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但是从其中还是能大概了解西周的发展历程。
下面关于后稷的故事源于《史记》。
周王室的始祖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后代,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元妃。姜原出面到野外,看到有巨人的脚印,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于是想用脚踩上去,刚一踏上去,身子就感觉一阵震动好像怀孕了似的。足月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姜原一看这也太不吉利了,这要是让帝喾知道了家里面,宗族里面还不得闹翻天了,赶快把孩子扔了吧。于是就把小孩子扔到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面,可是牛马经过都避开这个孩子不去踩踏;又把他扔到山林里面,刚好林子里面人多,就换了一个地方;冬天啊,就找到一条小水渠扔到冰上,这是很多鸟都飞过来用翅膀盖在孩子身上。这姜原得多狠心啊!姜原一看,这孩子真乃神人也,老天爷不绝他啊,然后又背回家养育成人。因为一开始要抛弃他,所以就起名字叫“弃”。
弃在儿时就有了大人一样的志向。他游戏时,喜欢种植麻,菽。等到成人了,就喜欢耕种,而且根据不同的土地耕种不同的作物,适宜种植谷物的土地就种植谷物,而且收成非常好,于是百姓们纷纷效仿他。帝尧听说了,就推荐弃为农师,管理国家的农业生产,天下都因此而受益,弃立了大功。帝舜说:“弃,黎民始饥,而后稷播时百谷。”于是弃有了自己的封地“邰”。根据钱穆的《史记地名考》记载“今山西稷山县南五十里有稷山,一名稷神山,俗呼稷王山,相传为后稷始教稼穑(音同色)”,从此弃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的兴起,在陶唐,虞夏之时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德行。
鉴古曰:这一段至少能看出前面弃出生和长大的故事不真。司马迁明显对后稷有神化的意思,这也继承了《史记》殷本纪,五帝本纪的夸张和神化手法。大抵华夏始祖都是神仙下凡,至少也是神灵转世。
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窋(音同哭)继位。不窋在位末年,夏后氏政治衰败,他们将农官废除,不窋丢了官就跑到戎狄部落所在的地区了。从不窋一直到昌的世系表在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引史记所载,如下:
(一)不窋____(二)鞠____(三)公刘____(四)庆节____(五)皇仆____(六)差弗____(七)毁隃____(八)公非___(九)高圉(音同雨)____(十)亚圉____(十一)公叔祖类____(十二)古公亶父 ____(十三)季历____(十四)昌
从不窋到昌传了十四代,加上后稷共是十五代。
不窋与尧舜为同一个时代的人,如果按照前文舜帝在位时间前2255~前2208,到了昌-武王伐纣的年代前1111年,大约过了1100多年,如果按照十五代计算平均每代大约在位78年。按照我们现在的所掌握的知识,上古时代人类寿命大多不长,四五十岁当为老者,二三十岁而亡并不少见。所以从后稷到昌经历十五代是不准确的。吕思勉提出的观点是不窋并不是后稷的直接儿子,而是后代。从后稷到不窋可能经历了很多代。吕思勉《白话本国史》记述:“这其间要注意的,便是‘后稷卒,子不窋立’的后稷,是最后居稷官的,并不是‘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的后稷。”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周发源于岐山呢?这个要参阅《史记》记载。不窋的孙子公刘重修先辈的事业,致力于农耕,建国在豳(音同斌)。国力逐渐昌盛,周室迎来第一次复兴。后来到了古公亶父,更是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推行仁义道德,发展农耕。为了不与戎狄作战而伤害百姓,带领部族离开豳迁徙到岐山脚下,并开始营建城郭宫殿房屋,国力日渐强盛。据《史记地名考》,“豳即邠(音同斌)也……邠今陕西富平境内。”西周正是从古公亶父开始强盛,到了季历,姬昌更是一举灭殷。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霸王扛鼎 35楼
期待樓主寫完,每天更多點,寫扎實點,煮酒真是好地方,各種歷史文章各領風騷,過癮!

-----------------------------
谢谢支持。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预告一下: 第五集西周时代目录如下:
_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___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___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___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___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___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___第六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___第七节:周幽王与褒姒
___第八节:平王东迁
___第九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___第十节:家族婚姻与宗教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要说季历和姬昌的故事,就不得不从古公亶父讲起。《史记.周本纪》上的记载很有意思,有点中国传统的禅让味道 。古公有两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古公的夫人太姜生了一个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夫人叫太任。太姜,太任,按照《史记》说法:“皆贤妇人”。太任生了儿子昌,有圣瑞。这在古代可不得了,当时百姓多迷信,有圣瑞什么意思啊?可能是刚好天空飘过一朵五彩祥云,或者夜晚突然东南方向紫微星闪烁,昌的爷爷古公亶父这个高兴啊!“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从老爹的话里面就体味到古公亶父想把王位传给姬昌。可是按照古法,必须要传子才行啊,也就是说王位必须先传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姬昌。哥俩个商量着让贤给姬昌,于是自己就往东南方向跑,一路跑到了吴越之地,大概在今苏州,无锡一带,当时这里还是蛮荒之地。《史记》上说:“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忌讳“楚”,改叫“荆”,故后来吴越之地称作荆。蛮就是说这个地方还未开化,没有文明。然后向当地人土人一样纹身,并且剪短了头发,这里并不是剃光头,只是剪短了。这样古公的位置就让给了季历。《史记》的这段为什么说它有意思呢?这里面有两个逻辑问题在里面,第一:如果老大老二都这么谦让,愿意把王位让给老三,为什么老三没有谦让呢? 他为什么不按照古法,让老大继位呢? 第二:这个让位到底是谁的主意?是不是老爹古公的主意啊,古公确实想把王位传给姬昌,可是没说非让老大老二流亡荆蛮之地啊。如果不是古公的主意,会不会是季历用武力或者其他方式相逼,赶走了太伯和虞仲呢?我觉得有这个可能。
太伯和虞仲到了吴越之地发展的也非常好,这两位教会当地土人种植粮食作物,捕鱼,把吴越之地从狩猎时代发展到了农耕时代,而且吴越天气要好于西北,日照好,雨水丰沛,没多久吴越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强国。说不定现代江苏浙江一带的百姓还有很多太伯,虞仲的后代。
姬昌不负众望,“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出自《史记.周本纪》)姬昌又叫西伯,后世称之为文王。文王礼贤下士,中午为了接待贤士,都顾不上吃饭,文王赢得是民心,自然百姓多归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商纣了。商纣继续残暴着,可是当他听说西伯积善累德,有很生气,于是派人把文王抓起来了。从这里至少可以看出,当时周应该还是商王朝的一个附属国,否则哪能让你随便跨境抓捕,而且抓捕的还是王。《中国通史》中载:“自古公起,开始与商人往来,而为商的诸侯之一。季历和他的儿子昌,皆曾受上命为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之后,文王的臣下向纣行贿,送金银,送美女,送奇珍异兽,终于姬昌被放出来了。
姬昌回国后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大开疆土。《史记》载“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邘,伐崇侯虎,自岐下而徙都丰。”《中国通史》载:“他首先消灭了泾渭上游的小国密须(今甘肃灵台县)、阮(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县北),以巩固豳岐,免除后顾之忧;继而他东向发展,越过黄河,讨伐黎(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沁阳市西北)等国,黄河以东的若干小国如虞、芮等,都归附他。周人的势力乃渐至威胁商人的中心地区。这时在渭水以南,尚有一个商的诸侯国崇(今陕西户县东),它是周的仇敌,于是文王又灭崇而底定渭南。他于灭崇后经营新都丰邑(今陕西户县东),把首都自岐下迁到那里。”周朝应该从文王的末年开始有了“翦商”的意图。文王在迁都到丰邑后的第二年死了。于是他的儿子武王-发继位了。从武王开始,西周纪年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西周前,周尚属于商的一个诸侯,势力分布图摘引钱穆的《国史大纲》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回头望去,已经讲了三节,西周的历史还未开始,前面应该算是西周的一个序或者前传吧。下面开始正式讲西周,当然从立国开讲。
公元前1111年(据《中国通史》)周人联合各路诸侯会师盟津(河南孟津),渡过黄河,向商行都朝歌(河南淇县)发动大规模进攻,商周在朝歌附近的牧野会战。据《史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可是刚刚一交战,纣兵就大部分叛变倒戈,反而攻向纣王。纣王一看完蛋了,只好登上鹿台,用火自焚了。后来武王冲进城,把纣人头砍下,挂在大白旗上,砍下他的两个妾的人头,挂在小白旗上,然后才出城回到军中。至此,纣亡周兴。
武王伐纣后,对新占领的土地进行了第一次分封,这一次分封的有两个目的:第一,商人势力并未完全铲除,直接占领不如采取怀柔政策,同时在军事和政治上加以统治。所以仍封殷后代武庚为诸侯,统领商遗民。第二,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封在黄河以南(河南郑州和上蔡县),霍叔处封在黄河以北(山西霍州市)。三个人为三监,以监督武庚。武王本人回到他的新都,丰邑以东不远的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南)。另外封弟周公旦于鲁,但周公因为辅佐朝政而未就封,其实后来周公的儿子去了鲁(今河南鲁山县)。功臣召公奭(音同是)封于燕(今河南偃师),吕尚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市西)。吕尚就是后人称的姜子牙,牧野之战的大将,周人称为尚父。为了防止殷商叛乱,周人把原来殷商的领地四面包围,形成监督之势。这一轮分封按照钱穆《国史大纲》:“此乃西周第一期之封建。大概周人势力,逐步东侵,分为两线,由丰,镐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渐及淮域,此文王已开其基。有丰镐向东北,经营河,洛,及于殷商,则为武王之新猷(音同由)。周初封建,即为此两线扩展之初步成绩也。”
周武王无命享天下,打败商纣后没多久就逝世了。留下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成王诵。这里面有隐藏着两个问题。第一:武王哪一年克纣的?第二:武王哪一年死的?《史记》《国史大纲》中都说是克纣后两年武王亡,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是:“武王在位凡十七年,克殷后七年而死,嗣子成王年幼….”。因为这涉及到西周的纪年,所以留到下一节的年代考中再仔细讨论。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lixkernel 37楼
预告一下: 第五集西周时代目录有更新
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第六节:昭王,穆王与西周的扩张
第七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第八节:周幽王与褒姒
第九节:平王东迁
第十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明天上午将更新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接下来看看西周的帝王谱系,对西周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前文有一个从不窋一直到昌的世系表。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和钱穆的《国史大纲》都有西周帝王图。但是有很大差别,吕思勉的从武王发开始记录了三十七代到郝王廷。而钱穆的记载到幽王宫涅止,共十二帝。幽王后平王东迁,是为东周,平王及其后的王皆记录在春秋时期的周谱系中。本文采纳钱穆的记录方法。同时吸收吕思勉的帝王姓氏方法,在王后面加入帝王名字,比如武王发。
(一)武王发____(二)成王诵____(三)康王钊____(四)昭王瑕____(五)穆王满__________
___(六)共王繄(音同医)扈____(七)懿王囏(音同奸)___(九)夷王燮(音同谢)_________
|___(八)孝王辟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十)厉王胡____(十一)宣王静____(十二)幽王宫涅

关于西周的年代,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呢?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云:“周朝受封于陕西,本来是犬戎的根据地。历代都和犬戎竞争,到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相继,才得胜利,周朝立国的根据,到此才算确定。”
西周立国当从武王开始,有两个思路:第一个从武王伐纣开始,第二个从武王克纣开始。按照《史记》载,武王伐纣两次,第一次会师盟津,时机没到,没打就回了。第二次再次会师盟津,至于商郊牧野,这次开打了,而且最终克纣,亡商。两次相隔两年。因为商亡前,周名义上仍属于上的诸侯国,所以不应作为西周元年。所以我们就按照武王克纣的年代来计算。
《史记》“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武王朝至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会师在十一年,次年克纣。所以建国当在武王十二年。但是这一年是公元前多少年呢?
如果按照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武王伐纣开始计算是公元前1111年,武王在位第十一年。另在平王东迁一章中有载“这是前771年的事,历史上的西周时代,始于灭纣的次年即前1110年,到是年结束,共三四〇年”。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明确提出武王伐纣在前1122年。“七十年代公元前1122年,周部落跟它的联盟部落,在盟津会师,渡过黄河,向行都朝歌进攻。”所以克纣当在前1121年。
两者相差11年。《国史大纲》《白话本国史》对克纣年代没有表 。那么到底是哪一年呢?因为参考书目成书较早,可能对于甲骨文的探究尚未清晰。于是我查阅了近代的书籍。比如李伯钦的《中国通史》,其中明确指出武王克纣为前1046年。于宝林编著《中华历史纪年总表》2010年6月版中也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将牧野大战,周灭商推定在前1046年。”“武王发在位约前1046~约前1043年”另外书中记载了三个克商年的确定使用了碳14 (C14)同位素测年以及由甲骨月食推定的方法确定,最终结论为:武王克商为前1046年。
那么第二个问题,武王克纣后,哪一年死的?
据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据《史记》,是文王受命后七年而崩,后两年—九年—武王观兵孟津;又两年—十一年—克纣;后两年—十三年崩,周公摄政七年,而致政于成王。”按照这段记载,武王初伐纣后四年,克纣后两年崩。钱穆《国史大纲》载“武王克殷两年,天下未宁而崩。”。《中华历史纪年总表》中的记述如下:“武王卒年,史载不一。《史记》作克商后两年患疾,后崩。《逸周书. 明堂位》作:“即克纣六年而武王崩”;《管子.小问篇》作:“武王伐殷,即克之,七年而崩”《帝王世纪》作“四年败纣,十年崩。”夏商断代工程取四年说,本年表采之。” 最终结论为:武王死于前1042年,同年成王诵继位。
再来看西周到什么时候结束?各位史学家对这个倒是有共识的,平王东迁,前771年。西周的历史从前1046到前771年,经过276年,共传十一世,十二王。
钱穆《国史大纲》说:“西周十一世十二君,其年历大约不出三百年。”看来钱穆的论断还是比较靠谱的。
据最新的考古研究结果,西周各帝王的年代表如下:
序 谥号 名 在位年代 年数
1 周武王 发 前1046年—前1043年 4
2 周成王 诵 前1042年—前1021年 22
3 周康王 钊 前1020年—前996年 25
4 周昭王 瑕 前995年—前977年 19
5 周穆王 满 前976年—前922年 55
6 周共王 繄扈 前922年—前900年 23
7 周懿王 囏 前899年—前892年 8
8 周孝王 辟方 前891年—前886年 6
9 周夷王 燮 前885年—前878年 8
10 周厉王 胡 前877年—前841年 37
? (共和) 和 前841年—前828年 14
11 周宣王 静 前827年—前782年 46
12 周幽王 宫涅 前781年—前771年 11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周成王继位时尚年幼,于是由王叔周公旦摄政。关于周公东征的原因各家说法大同小异。
《史记》上说“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云:“管,蔡和武庚同畔,这件事不入情理。大概主少疑国的时候,武庚想趁此‘光复旧物’,管,蔡也要和周公争夺权位,叛虽同时,却是各有目的。其曾否互相结合,却无可考了。周公东征,是一场大战。”
钱穆《国史大纲》中解释:“管叔不了解周公之苦心,武庚乘机煽惑,三监转联殷同畔。当时东方整个旧殷王朝的势力,一时俱起。周公亲自东征,杀管叔。定乱,乃重定封国。”
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说法更新颖些:“他(周旦)摄政后,把十二岁的侄儿挤到一旁,而自己以国王自居,这自然引起贵族的猜疑,认为姬旦(周公)终会把侄儿杀掉。远在东方新被征服的土地上,有四个最强大的封国,联合起来反对他。这四个封国是管国,蔡国,霍国,殷国。”其实就是前面说的三监一殷。
关于战争的细节,各史书记载较少。战争结束后,周王朝进行了第二次分封。这一次分封,意义非凡,首先各国原封地的居民大量迁徙,背井离乡,这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常用的办法,商人的残余势力在第二次分封后被消灭殆尽,原商人处于周人严密的监控下。第二这次分封确立的各个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雏形,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国史大纲》有载“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抑殷宋於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共有七个封国记述如下:
“一、鲁——周公子伯禽伐淮夷、徐戎,遂封於鲁。
二、齐——封太公子丁公于齐。自有鲁、齐之新封,周人势力始越殷而东达海滨。
三、卫——封康叔于卫,得殷民七族。自此殷朝自盘庚以来历八世十二君垂三百年之河北根据地,始拱手而让之周人之治下。
四、宋——封微子启于宋。周人尚不能完全宰殷遗,乃封其王族之贤者於自汤以来之故土,仍表示周人之无意于灭殷族也。
五、晋——封唐叔于夏墟,此为沟通周人自大河北岸直通殷墟[即新卫]之要道。
六、蔡——封蔡仲于蔡,此为周人经管南国之极东点。自此北绕而与鲁、齐相呼应,以及於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中。
七、东都——周公又营洛邑为东都。置殷顽民焉。[殷遗民大部瓜分,即鲁、卫、宋、洛邑是也。]天子常自临驻,以镇摄东方,而与新封诸邦相联络。”
据《中国通史》:“据传说洛邑城九里见方,外郭二十七里见方。洛邑又称‘成周’,镐京又称‘宗周’。这一来周的版图不但大为扩张,而商的残余势力,也在周人的严密控制之下,失去叛乱的机会。” 《国史大纲》 描述当时的国家形势如下:“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周公扩张了西周领土范围,封立新国七十一个,其中周朝姬姓封国五十三个。可见西周的封国之多,领土范围之扩大。
西周封国图参考钱穆《国史大纲》

据《史记》载周公定国后七年,少子成王长大,周公还政于成王,和群臣一起面君。《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述了周公还政后周公和成王的冲突,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中列举了《史记》,《尚书》等古籍为参考指出史记的记载是比较准确的。那么周公和成王的冲突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还政后,成王当政,于是有小人在成王面前诋毁诽谤周公。成王也觉得周公的权利太大了,是时候自己掌权,干掉周公了,于是成王出手了。毕竟周公当政七年,宫内亲信还是很靠得住的,得知了成王准备杀他之后连夜出城逃跑。《史记》上说是“周公奔楚”,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记载:“姬旦星夜向东逃走,投奔他儿子鲁国国君姬伯禽,又是两年后,公元前1105年逝世。”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疑点,到底周公跑到哪里去了?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给出了答案:“可见得后奏功奔楚,是实有的事。俞正燮《癸巳类稿.周公奔楚》义,引这一段事情,以证周公之奔楚,甚确。但以居东与奔楚并为一谈,却似非。”从这里可见,柏杨应该是把奔楚和居东搞混了。
成王后来发现了周公在成王年幼生病时写的祈祷书,感动的痛哭流涕,于是迎接周公回到洛邑。周公年老了,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去世那年秋天,庄稼尚未收割,一场暴风雨,禾稼倒伏,大树连根拔起。王都的人十分害怕。成王和众大夫穿好朝服打开金縢之书,看到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去死的册文。太公、召公和成王于是问史官和有关人员,他们说:“确有此事,但过去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成王手执册文而泣,说:“今后不要在笃行占卜了!过去周公为王室辛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发威来彰明周公之德,现在我应设祭迎其神,这也合于我们国家之礼。”成王于是举行郊天之礼,果真天下雨,风向反转,倒了的禾苗全部立起。太公、召公命国人,凡倒下的大树都扶起培实土基。当年大丰收。于是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
这一段史记又使用了惯用的夸张手法。“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但是这也反映了周公在中国历史上的良好形象,虽没有帝王的祥瑞之云,却更甚之。
鉴古曰:
客观的评价一下周公。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的宰相。如果我们相信史记所载为真,周公定国分封,而且七年后还政不是出于成王的夺权,而是自己主动交权,那么周公心胸何其宽广,视野何其开阔。成王所处年代的西周,目前是史学界公认的全盛时期。前文提到历朝历代,国家昌盛强大必定有一个贤相。周公当为古今第一模范宰相。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图片忘记翻转了,再发一次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六节:昭王,穆王与西周的扩张
成康盛世后,昭王穆王是西周政权的一个转折点,《史记》有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但是本人认为昭穆二王时期的衰落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成康盛世国立鼎盛,到了昭穆时期,二王便开始了领土扩展计划,不断地向周边国家发起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的原因有些是出于扩张领土目的,有些是由于外族的叛乱而导致。但是昭王穆王的战争并不顺利,昭王南征汉水溺亡后导致周边犬戎骚乱,于是穆王时期以征讨犬戎为主,平定犬戎之乱后,国土顺便得到了扩张。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关于领土扩张的解释可作为一种参考。他认为封建时期,国家的扩张也是一种立国之本,如果这种扩张停止,那么国家可能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于是国将不国。“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任何一个国家,必有其立国之形势。此种形势须由国力来支撑。不断用力支撑此种形势,而求其强韧与扩大,即所谓“立国精神”与“立国理想”。相当於此种形势之各项措施,即所谓“立国规模”。一个国家知有此形势与规模而继续不懈,此为国家之“自觉”。待此国家理想消失,精神懈靡,陷於不自觉之睡眠状态,则规模渐坏,形势日非,而国遂不国。]
吕思勉与钱穆关于西周的扩张路径观点一致。下面引《国史大纲》,有两条:“第一道由陜西出潼关,向河、洛,达东都,经营黄河下流。此武王伐殷、周公东征之一线。第二道由陜西出武关,向江、汉,经营南阳、南郡一带,以及淮域。此文王化行南国之一线”。
关于昭王的故事吕思勉进行了细致的考究,《白话本国史》中的结论是:“当时的楚国,正在汉水流域。昭王这一段,一定是和楚国打仗而败,渡汉水溺死的。”
关于穆王与犬戎之间的战争,我们先来看看犬戎在当时的情况。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载“犬戎是西周时代北方最重要的外族,也是周室的最大敌人。当时歉然的分布地区甚广,几乎周的整个北西两方,都有他们的踪迹。犬戎当时戎族西方的一支,它也就是商末周初的鬼方,后来周人称为猃(音同险)狁(音同允),继称为犬戎。他在周初屡次出没于丰镐以西和以北的地方,成王和穆王均曾对之讨伐,俘虏甚众…...”除了犬戎,当时还有狄,楚,群舒,徐戎,淮夷,吴,越等异族部落。
狄,有赤白之分,赤狄分布于今河北省西南部至山西省东南部地区。白狄分两部,一部在河北省西部,一部在陕西省北部。
楚,汉水西南直到长江两岸。
群舒,今安徽境内,西南地带。
徐戎,淮水以北地区。
淮夷,江苏省北部。
吴,长江以南,并跨有浙江以西之地。
越,浙江以东,延伸至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地区。
从以上可见,外围的异族与周室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周室强大,诸侯平和,四夷宾服。周室衰微,诸侯不服而且戎狄披猖。
从维基百科中找到一张当时的各诸侯分布图,其中可以看出戎狄,淮夷,吴越等的势力分布图。

鉴古曰:
穆王的日子不好过,东征西讨,穆王是西周时期在位最长的君王,从前976年—前922年共55年。如果一个帝王在位期间疆域扩张较大,而且在位时间长的话,说明穆王时期西周国立还是非常强盛的,而且穆王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除了武力出讨戎狄,扩疆封国,而且穆王命他的大臣吕侯作法典,制定刑法。这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史学家称为《吕刑》。相比于《汉莫拉比法典》晚了近八百或九百年。穆王当算是一个有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七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从穆王逝共王即位,时间转过了四十五个春秋后周厉王登上王位。按照《史记》的记载厉王应该是一个暴君,但是还没有达到桀,纣的程度。厉王贪图财利,同时任用了一个更加贪财的荣夷公执掌朝政。荣夷公在国内大搞资源垄断,卖官卖爵,国内怨声载道。这时辅佐大臣召公劝谏,可是厉王非但不听,反而找来卫国的巫师来监视所有人的言行,这些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凡是看到不轨之人,或是说了诽谤诋毁厉王的话都被抓起来秘密暗杀。于是国内反对声音越来越下,以至于人们在路上互相遇到都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公元前842年,百姓无法再忍受厉王的暴政,贵族平民一起发动了反对皇权的起义。厉王被赶出了京城,一路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州)。暴民们冲到王宫里要杀掉厉王的儿子周宣王-静。但是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保护,让静活了下来,但是不能马上即位。于是召公和周公二人共同摄政,代王理政,历史上称为“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死了。召公,周公共立静为王,称为宣王,恢复了封建君主制。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引自《史记》)宣王在位期间,西周再次复苏,诸侯国又重新来朝,宣王在位46年,国力再次强盛,但是也仅有回光返照之意味。宣王崩后,子幽王即位。
鉴古曰:
历史惊人的相似,每一个百年王朝都会经过多次的起落,而且每一个王朝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好皇帝和一个明相让帝国的车轮在倾覆前仍能经历一小段美好时光,汉唐如是,明清如是。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八节:周幽王与褒姒
周幽王与褒姒的故事出现在《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被戏耍几次后不再相信周王,于是当犬戎犯境之时,在没有诸侯来救主,于是周王朝的命运和殷商一样,死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颇具戏剧性。从周厉王逃亡国外,共和时代开始,历史就进入了信史时代。因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不是史实。《国史大纲》中也有证:“史公言幽王宠褒姒,……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半信史的史迹,因为是史学家的回忆和追溯,无法避免不真实的成分,有待于专家考证。进入信史时代之后,史迹都出于当世的记录,所以可信的程度很高。……信史时代自本世纪(公元前九世纪)起,到二十世纪,仅两千九百年。”引自《中国人史纲》。
下面将周幽王时代的真实故事。
据《中国通史》和《中国人史纲》载,周幽王时代,在泾水,渭水,洛水三条大水流域和岐山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导致山川崩裂,土地干涸。另外还发生了日蚀。这两件的发生在古人看来都是不详之兆,意味着国家将有大祸发生。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生了儿子伯服,而王后生子宜臼,而且已经被立为太子。于是在伯服和宜臼之间发生了夺嫡之争,最终当然是得宠的褒姒胜出。不仅伯服成为太子,而且幽王废后,褒姒当上了王后。太子宜臼及王后出逃回了王后的娘家申国(今河南南阳)。幽王欲得太子而杀之,申国不给,幽王大怒,起兵伐申。申国开始大举反抗并打算灭掉周幽王。按照吕思勉和傅乐成的书载,申国联合了犬戎共同出兵。钱穆《国史大纲》中则从地理位置,古籍等角度分析,认为是申,郑,犬戎联军一起发兵,并最终在骊山追杀幽王,犬戎携褒姒而去。申国联军灭掉幽王后,申国国王宫涅拥立他的外孙,原太子宜臼为王,称为平王。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九节:平王东迁
平王登基后从镐京迁都洛阳。关于迁都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史记》认为是“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国史大纲》直接驳斥了这种观点。因为犬戎刚刚联合申国杀掉幽王,相当于帮助平王扫清了登基前的障碍,平王怎么会为了躲避犬戎的骚扰而迁都呢。《中国人史纲》中认为“镐京经犬戎部落一场焚烧和劫掠,人民流离,一片断瓦残垣,无法居住。姬宜臼只好将首都迁到东方三百二十里外的洛阳。”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国史大纲》中认为:“许与申为同姓,故助平王。又今本纪年,同立平王者尚有郑。郑桓公为周司徒,见周将乱,早谋东迁。郑武公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故郑,申亦同谋。……平王德其杀雠(音同仇),而无力索还故土,立于申乃暂局,于是东迁洛邑。……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野心,形成一非正义之集团,为东方诸侯所不齿。”《中国通史》则兼有《国史大纲》和《中国人史纲》的观点,“申侯,许公,鲁侯等拥立宜臼于申,是为平王……丰镐旧都,都已变成荒野,且是犬戎出没之地。唯有东方的洛邑完整如故,且北面有晋,东面有郑,西面有虢(音同国)作王室屏蔽。因此平王乃于次年(前770年)定都于洛邑。”
申郑在拥立平王的时候还假借了鲁国的名义,后来春秋时期鲁国对周室态度冷漠,平王因为有弑父嫌疑,而且拥立平王的各个各有野心,同时也瓜分了大部分原周室土地,比如秦襄公。这些做法都被鲁国所不齿。与平王同时,虢公翰立幽王之子余臣于携,两王并立二十一年,后来余臣被晋文侯所杀。周室才有恢复一个王的状态。而周室也因为战争土地大量减少,被各个封国瓜分,同时平王成为申,郑,晋的政治傀儡。于是周室衰微,西周至此结束,从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开始成为东周。历史开始进入到东周列国时期。列国时期,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史书是鲁国的《春秋》,据传为孔子删定的,故东周列国时期也称春秋。
楼主:lixkernel  时间:2021-04-02 23:31:07
第十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关于西周时期的封建阶级制度主要参考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主要内容多出于《中国通史》,略有删减。
“封建社会至少包涵两个条件:一是土地的再分割。就是由最高统治者的王室把一部土地分给高级的封君‘诸侯’,再由诸侯把自己的一部土地分给他本身的封君‘大夫’,土地至少要经过这样的两次割裂。二是权力的分化。每一级封君,要对上级称臣,并履行若干方面的义务;但对他自己的封土而言,他是经济上的地主,政治上的世袭统治者,在他的封土内拥有最高的权力,内政几乎完全独立。这两个条件造成了若干阶级。”
____________
_____|___国王____|____
| 贵族 |
___|__士,大夫,卿,诸侯_|___
| |
__|_________庶人(平民)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奴隶_______________|

(一)国王
国王的地位自然高高在上。“周王直接统治的土地只限于王畿。王畿的范围已不可确考,但必然包括镐京洛邑及其附近的地方,据周人估计有千里左右见方。大概王畿最北不过至泾水流域以及洛邑以北的黄河北岸附近之地,南不到汉水流域,东不到淮水流域,西则可能至岐山一带,这可从周代诸侯国和外族的分布情形看出来。
单是王畿,王室还不能完全直接统治,因为其中还有许多小封君,他们多属王族,爵位和数目均不详。真正归周王完全支配的,只是王畿的一部分,也就是周王的食邑。……周王除拥有一个共主的名义,他的政治经济上的实权,实不比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大上多少,这还是初期的情形。后来渐至诸侯国对王室公开抗命,王室有时尚须受庇护于强大的诸侯,甚至以爵位笼络诸侯国内僭越的大夫。王室的威信,自然也随之以尽。”

(二)诸侯
“周朝的诸侯国,除了上述开国之初由宗室、姻戚、功臣建立的一大批封国,和商朝后裔的宋以外,还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西周中末期,王室划分畿内或近畿土地赐给功臣或宗室子弟而建立的,此类有秦、郑等国……另一类是商代原有的诸侯国或独立国归附于周朝的,如陈、杞等。
周代诸侯的爵位,旧说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封土则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按旧说,爵位最高的公,只有宋。称侯的几乎全是周初的宗室姻戚,如齐、鲁、卫、晋等。伯则多属后来封建的诸侯,如上面所说的秦伯、郑伯。旧有的诸侯国或独立国大抵为子,其中包括若干蛮夷如吴、楚等。男则是大国的附庸,就今所知,只有一个许(在今河南许昌),它曾为鲁的附庸。
诸侯们除了把一部封土分给大夫,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建立都城,组织政府,并可训练军队,征收租赋。……大多数封国的朝廷,也有司马、司徒、司寇、司空一类的官,其职掌也和王室的这类官员相似。”
(三)卿,大夫
“大夫是诸侯国中的小封君,也是封君的主要阶层,数目远较诸侯为多。他们最初大概全是国君的同族,即所谓“公族”,但这种局面到东周后便被打破。以大夫的资格辅助国君掌理国政的叫做卿,卿、大夫都有上下之分,但一国的卿至多不过六位,大夫则没有限制。卿和大夫,虽属于同一阶级,但卿的政治地位,较大夫为高。战时卿是统军的主将,平时则总理国家的政事,出使时卿的地位,也在大夫之上。大夫的地位可以世袭,卿在原则上不能世袭,但实际也有累代为卿的巨室。
大夫的家族,有一种特殊的徽识,叫“氏”。有以开宗大夫的别字或官职为氏的,也有以封地首邑为氏的,因此同姓者未必同氏。后人称大夫的继承系统为“氏室”,以别于诸侯的“公室”和周王的“王室”。姓和氏的分别,可能在商朝已有。姓是某一族的原始族号,某族因繁衍而成许多族,散居异地,为便于识别,每族又各取一特殊的族号,叫做氏。但原来的姓,仍然保持。西周时,氏只有贵族才有,而姓则人人都有。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则称姓而不称氏。姓氏与名字在当时是不并举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日常接触的人,大都是同姓氏,自无冠姓氏于名字上的必要,这种习惯一直沿袭到春秋时代。
……
大夫的土地,最初都受自国君,国君在名义上仍是这些土地的主人。但大夫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土地,例如大夫可以把食邑分一部给庶子,另立一个世家,叫做“侧室”或“贰宗”,或赏给其所宠幸的人。氏室属下的人民,也只对氏室负租税与劳役的义务。但氏室对国君每年须呈纳定额的贡赋,有时国君及其执政者尚可命大夫增加贡额。
大夫除了自己的土地人民外,更有自己的武力,其兵力的大小,当视其封土的大小而定。……
氏室虽在名义上臣属于公室,但事实上每每与公室对立,强横的氏室,俨然为一独立国。到东周,若干国君的大权,落入强大的氏室之手,他们甚至操纵国君的废立。著名的有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以及齐国的田氏等。
(四)士
士应作“武士”解,他们是受贵族禄养的职业军人,也是战场上的斗争主力。据传述的周朝兵制,王室有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每一军约有兵车一千乘。至于每乘车包括多少士卒,一说每乘有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另一说每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出战时士着甲胄佩弓矢坐在车上,战斗时则于车上放箭。车下有步卒助战,他们大都是临时被征发的农民。士也属于贵族阶级,他们虽然没有封邑,但有“食田”,只是食田不能世袭。
士是一种受特殊教育的人,他们必须经过一种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士的资格。训练的主要课目是射箭、御车以及干戈的使用,此外尚有音乐、舞蹈及礼仪等。……
士不仅只具有技艺,且须有超人的品德,他们的信条不外乎忠勇知耻。虽然他们所效忠的多半是一姓或一人,但他们却把责任和荣誉看得重于一切,在危难时,他们不惜以生命作孤注来抵拒无可奈何的命运。……”
(五)庶人
庶人就是平民,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的工人商人外,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所耕种的,全是贵族的土地。在各封区中,可能有若干田地是属于原来的农民的,但经周初裂土封爵的结果,土地的所有权便转移于那批新贵,所有的农民变成贵族的佃户。……
庶人的地位,要较奴隶高贵些。他们至少比奴隶多享两种权利,即可有私蓄和自由迁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未必比奴隶好。租赋虽有定额,但不会很轻,力役的征调更无限制。他们平时须为贵族修筑宫室宗庙和城郭,战时要供应军需,甚至于贡献生命。此外尚有无穷的杂役,……
(六)奴隶
奴隶的来源,主要为战争中的俘虏。诸如周初的克殷及东征诸役,讨伐鬼方,以及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每次战争都产生大批的奴隶。……另一来源则为罪犯,古籍中尝有贵族被废灭其妻孥充为奴隶的记载,例如栾、郤、胥、原等姓,本是晋国贵族,其后代则降在皂隶之列。……奴隶除了极少数用作祭祀的牺牲外,大部被强迫为贵族服役……奴隶在贵族左右服役的,有小臣(侍役)、婢、妾、仆、竖,和被刖足的“阍人”,被处宫刑的“寺人”等。但大部的奴隶则被用于生产工作……奴隶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可以被抵押买卖,甚至生命也由主人随意处置,如以之殉葬等。……西周时代有奴隶阶级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却不能视之为奴隶社会。

楼主:lixkernel

字数:30084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12-25 01:23:00

更新时间:2021-04-02 23:31:07

评论数:35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