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六版《拙劣的反唇相讥》,写得很牛X,尤其第一段,事实且忽略,逻辑贼强悍。

苏修的宣传喉舌塔斯社最近又摆出这样经常彩的架势,你头上有癞疮,就不准说我头上的癞疮。事情的由来是,美国一位参议员丘奇,不久前在美国国会谴责:“苏联正在迫害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这一下触痛了苏修的疮疤,塔斯社勃然大怒,呵斥这位美国议员是“多管闲事”,并气势汹汹地反驳:“美国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国家”“美国本身所发生的事情”就是“逐渐灭绝”少数民族,云云。言外之意是,你美国就干坏事,为什么管我的闲事。

点评一句:早有牛人在前头。

《勃记公司的彩票》,也写得很牛X,尤其是最后一段。
苏修通过发行彩票,极力在苏联人民中培植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引诱他们去追求虚幻的“幸福”,苏修要人民把解决现实社各种矛盾和摆脱生活困苦的希望寄托在彩票中奖上。如果你没有中奖,那是你时运不济,不怪天,不怪地。苏修企图以此转移人民对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不满。满天飞舞的彩票,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点评一句:还是早有牛人在前头。

《他们这样苦……》说的是北非民工,他们要到西欧打工,他们的问题小标题都点得很清楚:
1.“回不了家”——欧洲的大部分繁荣是建立在容易得到的廉价的外籍工人的基础上的。——他们倒没有春运的问题,黑工不敢随便回家。
2.“人口贩子掠夺”——收入的一半进入了雇佣机构代理人的腰包。——典型的黑中介。
3. “找一席睡觉的地方”——有时候还招待所谓“热铺”政策,把一张床租给两三个八小时一班轮流干活的工人轮流使用。——这条经验比较难借鉴,对那些一班要干十五六个小时的企业来说。
4.“危机的牺牲品”——……成为经济危机首当的牺牲品。——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总点评:说什么呀?这世界时空错乱。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纯粹级大批判稿。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勃记公司的彩票》一文写的有事实,有知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现在网络似乎通畅,发个大点的整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口袋能发这么大了,天涯的图片最大能发到730dpi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作者:casanova 回复日期:2010-03-12 19:28:13
第六版,牛x,那是相当的穿越啊
------------
顶这句,排队。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人民靠我们去忽悠,凡是西方的东西,你不踹,他就不跩,这就和天涯一样,好帖不顶,照例他会自己沉掉。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听听革命群众的心声。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修正主义是啥还重要吗?
在这种语境下中国人过得够够得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欢庆伟大的胜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xNDIxMzI=.html
25分钟处华国锋出现。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插入一个广告。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继续直播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先谢过楼上各位。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试下图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旧报天天读 脑筋消消毒(1977.2.3)
今天报眼位置是华 。头版的主题:揭批四人帮。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975年9月在山西昔阳召开,第二次学大寨会议于1976年12月10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第一次会议上,是邓小平代表中央讲话,当时全党都认为只有学好大寨才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邓小平在会上说,他对外宾吹过,全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县变成大寨县,中国的粮食就堆起喽。
第二次全国学大寨会议是在粉碎四人帮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其实是一次全国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也是新领袖华国锋首次面对全国的干部。第二次虽然也讲农业问题,但根本还是讲政治问题。
1977年1月18日,中央发表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网上可以找到,有兴趣的可以一读,这是毛解放以后,难得的一次心平气地讨论全局的讲话,严格地说,是一个关于工作策略的报告,但在当时,全党在面临复杂且封闭的情况下,没有更多的思想资源,这篇文章和华国锋在二次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就成了当时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般人看上去这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套话,其实不然,这是共产党寻找思想资源的一种表述,一个领导这么大国家的大党,没有思想资源是不行的,思想资源不符合世界潮流也是不行的。我们现在熟悉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是寻找思想资源的阶段性成果。真正继承了没有马克思主义不重要,能指导当下的工作、能凝聚全党特别是干部队伍才是最重要的。
后人批评华国锋治国无才,其实在当时,思想资源的匮乏是全党、全国性的。
华正是因为继承得多了,不能发展,才被淘汰的。杯具啊!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头版头条是揭批稿,有雷人语录,哥哥我就不抄了,见下面的贴图一。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这篇《骗子自供》也挺好玩,说江青指导拍摄纪录片《科技战线向阳花》的事。
把大人的成果移植到红小兵身上,要说恶劣,和中国体操队员虚报年龄一样恶劣。但问题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侵犯知识产权和不诚信。这部纪录片是1975年拍的,没什么影响,但是它的前传有影响,什么前传?《科技战线向阳花》的前传是1974年拍摄的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有人说你这不是瞎扯吗?
中国的事只能瞎扯才能凑出真相:《闪闪的红星》大家都看,各看各的,江青看到的是“儿童团”消灭“还乡团”。“儿童团”是文革造反派,“还乡团”是解放了的老干部。但是在江青看来,这部电影的主题一般人看不出来,所以才有《科技战线向阳花》。
有人问,一部电影有那么大的政治意义吗?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当时资讯太稀缺了,一部电影,你随便说个上句,街上随便拽住一人,他肯定能对上下句,姜文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出现过好几次,那群坏小子冲那个傻子喊一句“古轮木”,那傻子马上回答“欧巴”。好多年轻的看不懂也就过了,看懂得人肯定会会心一笑,因为这词大家全会,这是样板戏《奇袭白虎团》里李承晚匪帮的口令。所以,毛 说“以小说反党是一个发明”,江青他们那么勤奋地拍电影,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出来一个,就可能深入人心。现在不行了,一电影别看票房高,实际没多少人看。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今天的第二版和第一版主题词一样,还是揭批四人帮。
《政治流氓和流氓政治》中说
张春桥在上海某次“组织工作”会议上,曾手定三条“选拔新干部”的标准,一曰领导熟悉,二曰群众拥护,三曰上上下下要精干。
锐圆看了这三条,“领导熟悉”、“群众拥护”,现在不也是这么挑干部吗?“上上下下要精干”大概是指班子队伍要精简高效吧,这也是今天的要求啊。这样的话,在一些干部会议上经常能听到领导讲啊。
现在考考大家,要揭批张春桥的“反动言论”,你怎么下笔?
这篇署名“周介人”的文章是这么剖析的:
何谓“领导熟悉”?翻译成流氓语言,即振过老头子也。……
所谓“群众拥护”,……只是几个“小兄弟”、“老搭档”、“亲爱者”。……
什么“上上下下要精干”,“上上下下者”,上窜下跳之谓也;至于“精干”云云,更是流氓横蛮跋扈,流气十足之别称。
点评一下:这个周介人要今天要这么写文章,搞不好会引发跨省追捕。

《粉碎“帮指挥枪”的阴谋》——这个提法够犀利,放今天是A级敏感哦。

都说江青这么说过:男的女的都是女的生的,在生产力中,女的是最基本的。
如果幼儿园阿姨说:男孩女孩都是妈妈生的,在生孩子这事上,妈妈最辛苦。Ok,这就是一最基本的科普。
江青是在什么场合这么说的,如果在饭桌上,这种段子也不够级别啊,如果诚如当时大家说的,江青这么说是要当女皇,这种貌似有道理的道理,交给姜昆在相声里就解构就行了,谬论要用“更荒谬”构成的笑话来破解,现在人民群众在风上就是这么对付官员的雷人雷语的。
但是这篇转自《天津日报》的文章,没有天津人的风趣,而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红色冷幽默”:

马克思指出:“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97页)列宁说:“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选集第四卷第843页)而江青用超阶级观点,把社会物质生产同生儿育女混为一谈,端出性别的特点当根据,把女人说面最基本的生产力,简直滑稽至极,荒谬透顶。

翻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97页,再翻到《列宁选集》第四卷第843页,找出这么两句牛B闪闪的武器,不服不行。我没说错吧,引用经典语录才能绝杀。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当时有个大前提,首先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有这一句,才能和马列主义继承上,要不这两句祭过来,老邓也难招架。江泽民后的三个代表,其中一个又跟着这儿链接着,这就是传说中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版到下面的“北京汽车厂”,我昨天说过了,有一千一百多人的工人理论队伍。当时他们生产现在看上去也很酷的“北京212”。经典镜头是《泪痕》中李仁堂坐着来到某县揭批四人帮。212当时是县委书记的标配。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辱骂和恫吓不是战斗,但当时客观地霁,辱骂的东西多,深入揭批四人帮,揭露出来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还是个人品德的问题。

反正,最后四人帮被批臭是真的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旧报天天读,脑筋消消毒。到了第三版了。
这一版是纪录片《欢庆伟大的胜利》的观后感。
这部纪录片当时没看过,这种电影按说应该是要求做到家喻户晓的。但是当时我们县城所有放映过的电影,我应该是都看过的。
这部电影在网上可以搜到:《欢庆伟大的胜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xNDIxMzI=.html。
华国锋等在25分钟出现。当时的叶剑英第二,李先念第三,陈锡联第四。
电影中至少两次出现了邓颖超的画面,她当时是威望最高的元老之一。陈云也上了天安门。
这次华 登上天安门,相当于是他的登基礼。
的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吴德代表中央讲话。结构像今天 的政治报告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方方面面都讲到了,表面上都是套话,但有些“提法”需要专业人士来解读。
电影展现了北京及全国各地的欢腾场面,当时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确实如一首歌里唱的: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和广场上人民喜气洋洋的情绪相比,天安门城楼上的元老们都显得很冷峻。


楼主:锐圆

字数:5172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0-03-11 19:41:00

更新时间:2021-02-13 10:33:14

评论数:19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