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关于创世神话的一些内容~

关于创世神话的一些内容~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贴点资料:中国最早的古经《尚书》和《诗经》记载着:中国人来自上帝。一九六八年遗传学家发现,全人类来自同一个祖先。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八日新华社电讯,基因科学研究证实,中国人不是北京猿人的进化,而是人类单一起源的后裔。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那么,儒家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孔子曾周游列国,问别人精神文明,便记录下来。而楼主翻查发现:儒家的有些内容与道家的做人道理是一样的,有些又不同。由此可以推理:孔子周游列国问别人,也就把先秦时代遗落在人间的精神文明记录了下来,因此儒家的部分内容便与道家一致。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儒家的做人道理,主要有仁,义,礼,智,信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所以,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人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区分人兽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涵义:
第一、仁者爱人,不害人,这是做人的品德; 第二、义者助人,帮助人,这是做人的品行;
第三、礼者敬人,尊敬人,这是做人的品质;
第四、智者知人,聪慧人,这是做人的品质;
第五、信者诚人,不骗人,这是做人的品行。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值得看看的书: 孝经,文倡孝经,弟子规,道德经,淮南子,心经,金刚经,大学,中庸等。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嘿嘿,胡乱写的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古代礼乐文明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古之圣贤非常注重音乐对人心的影响,以乐辅礼,祭祀神明,善化民众。如黄帝之乐《咸池》,通乎神明之德;颛顼之乐《云门》,继承美德;尧之乐《大章》,广施德惠;舜之乐《韶》,将德行发扬光大。其节奏曲调平和而庄重,寓意深刻,导人向善。君子聆听到此,可以说出其中的义理,以德敬天,思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舜帝歌《南风》而天下治
《史记》中记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这里说的是治世之乐与亡国之音的区别。音乐之美在于其悦耳动听的形式服从于仁义道德的内容和礼义的要求,否则就没有意义和价值。

古乐《南风》以其平和德音,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记述了舜帝推德怀远、忧国忧民的事迹。
舜帝有孝行、布仁德、爱民勤政、明哲贤能,集诸多美德于一身。禹曾用武力征三苗,三苗败而不馁,以至“三旬,苗民逆命”。舜帝制止禹“请伐之”,而喻教行德三年,三苗欣然诚服,而且移风易俗。舜帝南巡南国,感谅南方赤日似火,酷暑易旱,百姓疾苦。而当南风乍起,薰风时雨,顿解万民之焦渴和燥热。舜帝看到南国民众在温暖和煦的南风中那样欢欣愉悦,感慨万千,手挥五弦琴,放声吟唱:“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他为自己的臣民祈祷上苍,切切思虑著拯救万民于水火,加强礼乐文化和神明祭祀活动,歌《南风》而天下大治。
周公制礼孔子悟《文王操》
西周时周公以道德为原则建立了礼乐制度,使其成为德治、仁政的重要途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又提出了“仁”的思想,儒家继承和发扬礼乐文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要求以仁义为贵,修善节文,整齐仪容,乐顺天道。西汉以后,《周礼》、《礼记》等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学习礼乐之道使君子仁爱他人,使小人改恶从善,节制个人私欲,平易、正直、慈善、诚信油然而生,宁静而安定,安定而长久,长久就合于天意,合于天意就能与神明相通。因此君子礼乐一刻不离自身,即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孔子一首曲子,孔子弹了十日还在练习。师襄子说:“可以学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虽然学会了曲子,但还没有熟悉它的韵律。”过了些天,师襄子说:“韵律已经熟悉了,可以学下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还不知它所表现的心志。”又过了些天,师襄子说:“已经知道了所表现的心志,可以学下一首曲子了吧!”孔子说:“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再过了些天,师襄子感慨的问:“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吗?”孔子说:“我感受到这个人形象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一心要感化四方,心胸宽大能包容天下。他莫非是周文王吗?”师襄子惊讶而敬佩的说:“不错!我的老师讲过,这个乐曲名就叫作‘文王操’。”《文王操》博大精深,蕴含了浩然正气并展现出宽仁崇高的境界。周文王是孔子崇敬的圣贤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孔子被困于陈、蔡两地时,操琴演奏此曲自励,虽七日无粮而道心弥坚。

传统礼乐涵养人的行为,使人内心受到道德光辉的感动,纯正的理性表现在外,通达神明的恩泽,顺应天地并关爱他人。其教化功能使民众明辨善恶,归于天理正道。礼乐文明体现出人们对天道真理的追求渴望和对道德正义的推崇。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古代轩辕剑的传说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传说黄帝曾用此剑杀死蚩尤。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上古社会即是仿效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层层分工,各司其职。分 士农工商官 为社会五大支柱。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农耕畜养即是“民以食为天”。有足够的食物才能养心性。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甲骨卜辞中,“帝”或者“上帝”是天神。有两个方面的权能:

1、上帝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令风令雨,支配自然界。如武丁时期的卜辞说:“上帝……降……旱”。祖庚祖甲时的卜辞说:“……兄……上帝……出……”“唯五鼓……上帝若王……有佑。”如“贞,今三月帝令多雨”(《甲骨文合集》)“贞,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合集》正)“翌癸卯,帝不令风,夕雾。”(《合集》正)帝可以命令下雨、刮风、打雷。卜辞中的"上帝" ,神力很大,日、月、星、风、雨、雷、电等诸神,俱听其指挥。 甲骨文的雨祭山川之辞,是由山川之神转请上帝的,山川之神没有降雨止雨的神权。 云雷雨都是上帝的意志, 因此帝决定着农业收成的有无。帝能令雨水调匀 获得好收成等等。天上下雨也是上帝所命, 所以甲骨文里有不少"帝令雨"的记载; 其次, 天上的上帝并不仅仅是一个人, 而且还有朝廷,有史、臣之类。甲骨文里有帝史、帝臣、帝五臣、帝五工臣等。

2.上帝可以控制人类社会,为降灾或福佑人间。如“戊申卜,争贞,帝其降我黑,一月。”(《合集》)“帝降其摧(摧,原指鸟害,引申为灾害之义)。”(《合集》)“帝唯其终兹邑(终绝此城邑)。”(《合集》)“贞,帝其作我孳。”(《合集》)以上为制造灾难或为害。“贞,唯帝肇王疾。”(《合集》正丙)“王作邑,帝若(佑)我。”(《合集》)“来岁帝降其永(美善之义),在祖乙宗,十月卜。”(《小屯南地甲骨》)“帝受(授)我佑。”(《合集》)殷王毎有军事行动,必先贞问上帝授佑与否,因为上帝主宰着对外征伐的胜败;而且上帝能保佑与作祟于殷王,掌握着殷王的吉凶福祸;上帝可以发号施令,指挥人间的一切,还可以传呼命令,干涉人间的一切。传说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祭祀传统
殷商甲骨文就出现了上帝之名,当时祭祀上帝被认为是天义,《说苑》指出“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过其族”。后世王朝也继续以这种规格祭祀上帝。昊天上帝(来自《尚书》)或皇天上帝(北京故宫供奉的神主牌)是上天、天帝、天父(与“地母”相对)、皇天(与“后土”相对)、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昊天上帝被称为“类”。在殷商甲骨文中,昊天上帝是“帝”,或称“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祭祀上帝要杀死或烧死俘虏和牲畜,作为祭品。远古时代祭天,是祈求上天太阳神保佑,以获得农业丰收,人畜兴旺。据《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淮南子·天文训》等史书记载,我国夏代以前祭天,是祭太阳祈年的,殷周以来祭天皆用火。《周礼》记有:“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 燎祀司中、司命、观师、雨师”,注:“三祀皆积柴……燔燎而生烟”,《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山祭天也。”商代的统治者多以“天命自居”,认为自己的地位是上天给予的。《尚书·盘庚》:“先王有服,恪谨天命。”《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人的宗教生活,主要是受祖宗神的支配。他们与天、帝的关系,都是通过自己的祖宗作中介人。”殷人有靠先祖来“宾帝”的观念。所谓的宾帝就是商代的先王在上帝左右,上帝对商王有护佑和惩戒的能力。到了周代,“天”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说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殷周以来,对天帝的称呼也日趋繁化,有:帝、上帝、天、皇天、昊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维皇上帝,等等,指的都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神。

祭祀上帝的礼仪和天坛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万世不易之法也。” “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於郊,故曰郊”。郊祀祭天是华夏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祭祀活动。《礼记·郊特牲》曰:「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天所垂之天象表现为各种圣数,具体为阴阳、五行与诸节气等,天子即依据这些「天象」,以行祭祀之礼。儒教的郊祀是天子承担圣人之职位,代表所有生民与天地沟通,作为天与一般人的中介。人民必须藉由天子扮演圣人的职能,不断与天地交通,宇宙全体之秩序才能得到安定,人民才可以安定的生活与生产。 郊祀礼的规范载于《仪礼》、《周礼》、《礼记》中,辅以《礼记正义》、《孝经注疏》等皆是,并参考《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通典》、《大唐开元礼》等史料。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为民祈福,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时要迎气分别于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相应的,天子则要在季春毕春气、仲秋御秋气、季冬送寒气。“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圜丘祭祀昊天上帝或五帝以及日月星辰;方丘祭祀地祗社稷岳渎之神。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上古时代的天人关系
从上面的资料以及古代相关的天文资料可以看到,在古人的观念里,自上帝以下,(诸天神)日月星辰(作为上帝的使臣)层层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大地系统的循环运转,(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其中有五帝、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等,也是古人星辰崇拜对象,也是祭祀对象(上文中提到)。在我们今天,日、月,在地球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其他星辰,就不得而知了。

天圆地方,天圆,即时间上的变化,由众星辰(天象)向大地布气而呈现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故称天圆,最简单的如四季、十二月,更复杂的就要仔细考究了。地方,即空间位置上的有形有质,故称地方。天象布气,地上的有形有质之物随之而化。(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为气,在地为形)观天象(之气),即知大地变化(天文地理为一体),形随气化(变)。天覆地载。天按时令布众星之气覆盖于大地,大地上万物随之生生化化。

《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周山,应是形容宇宙自上而下层层分工,各司其职,这样一个运转模式,古代许多造词很多情况都是用的意象,这在古文中尤其显得特出,所以说如果用不周山来形容这样一个分工运行模式也应是很合理的。共工与颛顼争帝,必然导致天上众星不能正常司职,那么这个运转模式就处于混乱状态。天柱,即众星辰共同参与的这样一个运转大地的模式,即相当于支撑大地的柱子,比如说假如太阳不司职,大地系统必然崩溃,这里也应是意象,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家中顶梁柱,就是说支撑家庭的某个重要人物。地维绝,天上众星的程序乱了,大地随之呼应而乱……]

《吕氏春秋·当赏》云:民无道知,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可见天圆,参与大地系统作用的很大部分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变化,即四时寒暑等等]

《荀子·天论篇》云:列星随转,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天地(日月星辰,与大地)本为一体,列星随转,日月递昭,(众星轮流布气于地球),大地上才有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生生化化……(轮流布气,这从古神话中,星辰轮流值日的传说中可以看到。列星随转,日月递昭,并不见他们在大地上做什么事,但是大地上的万物都随之生生化化,即形容为不见其事,而见其功,谓之神)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神话背景下的上古社会形态

根据古籍记载以及种种神话传说,我们可以假设上古时代,确实存在过“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三才合一”的时代,那么,这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从古籍描述的种种迹象表明,是没有虚拟货币的。

老子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尚贤,这即是人人平等了,怎么样才能不尚贤呢?我们观测自然界,万物层层分工,各司其职,皆有其功用,社会的运转,也不是单独靠所谓圣贤就可以的了,在易中,有将人类社会的“士、农、工、商、官”配五行,显然,这是参照天地之道,将人类社会按照“日月星辰,山川草木” 层层分工,各司其职的运转模式来分配,那么,显然“士、农、工、商、官”即为运转社会的五个平衡支柱。“那么,为什么不尚贤,就很好理解了。”

按照自然界的分工模式,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合而为一,共同运转社会系统,(即家天下)(古籍的种种迹象表明,应该是这样的,具体后面找到相关资料再说)这样,如果有虚拟货币的话,肯定是不相容的,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争”,假如有虚拟货币,这绝对是做不到的。另外,回到“人心”这个问题上,当有了“货币”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那么人心自然就会聚焦在“货币”上,这样无疑乱了社会职能,即出现“无其能而任其职”“无其才而在其位”“在其位不谋其事”等等这样的乱象,是根本无法做到“职位与其才能相匹配”“层层分工,各司其职,合而为一”这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情况的……所以我说是没有货币的。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 农、 工、 商、 官 ” 士,的职位即是教化(正人心,可以说,人心正,其职能才能正),农的职位即生产粮食,工,职位包括制作人类社会各种器物用品,官,即治理社会(包括指导生产,各种大事的指导,以及除暴安良这类的等等),商,我上面说了,是没有货币的,那么商这个大概就不好理解了,既然没有货币,那肯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这个商,应是负责“物品(包括粮食等等)的运输与流通,平衡粮食,物资分配,比如说粮食,古人生产讲究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生产的粮食是不同的,比如说某地盛产稻谷,某地盛产小麦……这样每个地方的物资就是不平衡的,有了“商”就可以灵活流通,平衡分配,多余的补给缺乏的,缺乏的从有余的取来,即老子道德经中有“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痴痴梦 楼主
2016-07-14 17:06
26楼
从将“士、农、工、商、官”并在一起配五行的情形也可以看出,并不存在“官”比“农”贵这种“高低贵贱”的观念,农在五行中属“土”,土载四行,很显然,农业生产(粮食)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从古籍记载的情况(具体找到相应的文章再说)可以知道,在古代是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这显然是非常客观的对待“士农工商官”五大类群(的人)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作用,而不是人(一定的私心观念下)主观意志上的分“孰贵孰贱”。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抄来的,看看:
士,农、 工、 商、 官 ” 士,的职位即是教化(正人心,可以说,人心正,其职能才能正),农的职位即生产粮食,工,职位包括制作人类社会各种器物用品,官,即治理社会(包括指导生产,各种大事的指导,以及除暴安良这类的等等),商,我上面说了,是没有货币的,那么商这个大概就不好理解了,既然没有货币,那肯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这个商,应是负责“物品(包括粮食等等)的运输与流通,平衡粮食,物资分配,比如说粮食,古人生产讲究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生产的粮食是不同的,比如说某地盛产稻谷,某地盛产小麦……这样每个地方的物资就是不平衡的,有了“商”就可以灵活流通,平衡分配,多余的补给缺乏的,缺乏的从有余的取来,即老子道德经中有“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从将“士、农、工、商、官”并在一起配五行的情形也可以看出,并不存在“官”比“农”贵这种“高低贵贱”的观念,农在五行中属“土”,土载四行,很显然,农业生产(粮食)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从古籍记载的情况(具体找到相应的文章再说)可以知道,在古代是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这显然是非常客观的对待“士农工商官”五大类群(的人)在整个社会系统的作用,而不是人(一定的私心观念下)主观意志上的分“孰贵孰贱”。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额,胡思乱想的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查资料推理的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查资料推理的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讨论讨论
楼主:青田田田  时间:2021-03-08 17:16:34
上古社会的思想之一: 是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守自然规律。

楼主:青田田田

字数:12121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21-03-05 21:53:47

更新时间:2021-03-08 17:16:34

评论数: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