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王姐——摇滚有啥用呀!

王姐——摇滚有啥用呀!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挖个坑,明天来填。

我也不知道要胡诌些啥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最近在看斗罗大陆,电视剧是肖战演的。被老婆严重鄙视,她自己看彼得兔就不说。
我小的时候,看的啥?约翰克里斯朵夫,又臭又长,竟然也能一看一下午。人年轻,水灵,不怕绞尽脑汁。人老人,就应该看些轻松活泼健康的。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没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猪油拌饭能吃三大碗,前两天我买了鸡仔饼,吃了一个就吐了。看书也是这样,有啥看啥,拉到篮子里都是菜。我小时候看的莎士比亚就是老鼠从房梁上扒拉下来的,一个藤的书箱,里边还有柳公权的字帖。然后过了几年又接触到卡夫卡,那应该是80年代的《世界文学》杂志。所以打一开始,起点就有点高。然后90年代再看马原,洪峰,残雪就很容易接受。反而再后面的新新作家的东西一点看不下去,看一点就吐,跟吃鸡仔饼一样。

不过我现在也在与时俱进,看一些庸俗的东西,看一些弱智的东西。老人嘛,老了就没那么激进。总不能一辈子长发披肩,牛皮哄哄的吧。适当时候,也要摆低一点姿态。不能老想着自己鹤立鸡群,得时时刻刻自个还在猪圈里混呢。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问候楼上诸位,顺祝扶墙的上了墙

淡墨说的4552怕是没那精力了,以前看武侠,也是一气看完三大本那种,因为武侠书的流转率非常高,后边排队的人很多。

4552大概是现在流行的玄幻仙侠类,这个我真是几乎不接触。

比较意外的是楼上那位又能写诗又能烧菜的同学也热衷于此

昨天挖了个坑,没想好要扯啥。现在想,那就扯扯玄幻武侠吧。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也没查什么资料,就是根据一些粗略的印象扯扯。

我觉得这个90后或者00后们喜欢的玄幻仙侠源头,往前推,最接近的是动漫与游戏。比如《圣火徽章》,《最终幻想》之类。上面提到的斗罗,动漫版我也看过一点,就发现里边一些人物,建筑造型是欧式的,这跟早期的日本一些游戏里边的造型很接近。有的小说,说白了就是攻略。为什么说许多此类小说是爽文?是因为里边可以各种无厘头开挂,然后就很无敌的样子,写的人爽,看的人也很爽。这个不说再现实世界,即便在游戏世界中,也是挺难做到的。游戏世界中,K金玩家,一类叫壕,一类叫托,大多数人只是陪练。所以爽文,为宅男们提供了一个宣泄与幻想的双重渠道。

再往前点,就是武侠小说了,这个是影响我这一代的。金梁古温之外,还有这个生,那个云。顶峰时期,满地摊乌央乌央的武打书。各种粗制滥造,但依然让人看得流连忘返。毕竟,武侠是成人童话。这是现代武侠,古金之前,还有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的前一代武侠。《玉娇龙》,大概是联结前后武侠的一个文本。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哥哥,大概是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的视角,到了武侠小说这里,有了一个颠覆,回归到草根。而这,正是接近武侠的源头,更早的列传中所传递出的信息。不论太史公的刺客列传,还是唐人传奇,侠的身影一直若隐若现。这又或许是墨家遗留,在千年文脉为主的洪流中,夹杂的武勇精神。这精神在迅翁用故事新编又翻了出来,也许,武侠游戏的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精神本质。

(在线码字,打一点就发吧,回头没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太史公问:可以中材涉乱世之末流乎?如果说社会是个大机器,时代是个大车轮,那么大多数人的命运,其实只是巨浪下的一片叶子。

这个缺憾,很可能从原始人与天斗,与地斗时,就变成了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所以在远古神话中,人长出三头六臂,长出许多眼睛,幻想可以射落太阳,可以飞去月亮,可以长生不老。就像孙悟空一样,生死的觉悟几乎是种本能。从一开始,就会祈求自身以外的力量的加持。在古印度的穆恩迪体系中,人在天与地的结构中依靠祈愿而生存。祭祀文化几乎在所有文明中都可以找到遗存,只有神是万能的。

社会演变,个体形成群体,随之必然产生相应的体系与制度。个体渐渐为群体所裹挟,逐渐丧失个体的面目。所以几十年前,会有“大写人”的思潮。中国传统的体系讲得是什么?是忠孝礼义仁。当个体发现支撑体系的大梁不仁不义出问题时,就会有“拔剑谁无义”的热血上头,又或者突然发现自己的肩膀变成铁做的了。

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对于个人描述,有一个词常被用到,叫“生性仁侠”。张恨水说他祖父就是如此,而他说自己,则是“豪气尽消,力且不足缚一鸡”。前不久有人跟我说,去年有个统计数字,说中国的化妆品消费,有个新趋势,男性消费比例大幅增长。读书读多了肌无力,大概香水搽多了,连肌肌都没力。这个映射到现在流行的网文中,就是越来越多男主开始在一些细节上女性化。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我是跑题专业户,是职业标题党

不过起了这么个标题,还是往回找补一下

这个摇滚,其实和武侠还是有关系的。你想,法制年代,你能背个大砍刀随处转悠吗?不知道诸位看贾樟柯电影,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抗着大刀的卖把式的小孩子突然出现在尽头中,与电影情节关系。而且这个小孩在《三峡好人》中出现,又在《山河故人》中现身。这是一种超现实的手法,那个小孩与大刀,就是赤果果的隐喻。

隐喻啥呢?隐喻边缘的一类人,一类生存状态。“游离“是艺术表现的一大主题,与武侠一样,摇滚也是属于非主流。或许在某个时间段,它会闯入银幕的中央,但绝大多数时候,大众对这样一个群体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武侠与摇滚,无论是价值趋向,还是精神源流,都有着同质的地方。标题出自二手玫瑰,大哥你玩摇滚,摇滚有啥用啊?

是啊,摇滚有啥用啊?这其实是一个边缘人不自觉的怀疑。拒绝媚俗,不合群到底,这曾是一群人的不妥协。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在线码字,也没个规划,列个提纲啥的,想啥说啥,扯哪算哪。

有句老话,叫少不看那啥,老不看那啥。我少时光看光盘了,所以没受害,一直以来三观那是相当正。

但是侠义,草莽,这个在民间,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骆秉章奏折中,有提到江西人用兵,多是从《三国》来。好几个电视剧中,凯丰也说湖南人只会拿本《三国》当兵书。这玩意对青少年吸引力是非常之大的,我老家,在几十年前就盛行青头,结伙横行地方。在明《外冈志》中记载了吴中地区的打行,“盖无赖游手,不治生产,十百为伍”。这个是比较原始的,再发展,就是明清时期非常非常多的各种江湖教派了。

底子是游民,一个人脱产了,依附关系就少了。再加上老子不认,老娘不认,舅舅不认,那就更是在道德上摆脱了孝的束缚。以前7,8十年代的文献,涉及到此类,一般都是评价比较正面的,这是意识为主的产物。现在史学界对此类评判可能更客观一些。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为害乡里的,不妨碍他未来勇者斗恶龙。前期只是个小目标,抢点东西啊之类,慢慢变成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这就是升华嘛,在战斗中成长。大侠也是如此嘛,郭大侠从最初的保父母仇,到后面献身襄阳。这是一个由私到公的过程,而由私到公这么个过程,却再不经意中,与儒生们的个人天下契合。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玄幻仙侠,这个叫法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其实你细想一下,中国文化中的神其实是暧昧不清的。为什么这么说?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中国的神,大多是有真人的原型的。所以神与人之间,并没存在绝对的鸿沟。优点是中国的神亲民,你发个烧,生个娃,考个大学都可以去求神。要是不灵验,还可以当场破口大骂。缺点在也正因如此,对于神,我们缺乏足够的敬畏。所谓敬天地,畏鬼神。这是对自然,保持最本能的谨慎。但是到《雍也》这里,就开始告诉你。嗯,要尊敬它,但是离远点。

神与圣在中国传统身份中,有时候是重叠的。不说难以考证,没有确凿证据的神农,大禹这些。但说关二,岳武穆,甚至伍子胥这些,活生生的人被推上神坛。关二敬的人很多,打砸抢的敬,卖水果的也敬。这些来自现实的神,他的功能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

庙宇里的神给了大众精神的慰籍,而草莽间的侠则带来切切实实的帮助。在很多武侠书中,大侠们从来都不事生产,然而他们随时能一掷千金。曾今有段时间的武侠书中,开挂的主角不但武功高强,而且随便一出手,就是几万两白银。开始还没写是银票,后来可能发现几万两银子的话,出门骑马不合适,得开个大卡车。当然,这是信口胡诌的一些人写的小说。正经的小说中,一般还是比较反应现实的。打虎将李达掏出二两银子,就已近心疼得不行。原著中用的是个摸字,非常传神。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03-15 20:21:28
有个比较有意思的题目,有兴趣的也可以来写写。
对林仙儿与康敏的比较
往大了说,可以研究传统礼教下的古代妇女生活及其心理。明清小说中,反映女性诉求的这路小说还是挺多的,比如《流红记》,在《恒言》中变成《勘皮靴单证二郞神》,后经翻译,变成《波浪中的红叶》。
小说回到文本,是作家的角度。从读者角度来讲,小说或许还是能复制现实更为有趣。所以对于那些写穿越的,宫斗的,总会从细节方面去考量是否有深度。对于世界的描摹其实真的是非常之难的,《巴黎圣母院》那种,甚至将细节描写变成有点病态的琐碎,对于现代读者来讲,估计是很难接受了。

楼主:地下丝绒

字数:265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3-10 01:18:11

更新时间:2021-03-15 20:21:28

评论数:1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