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知耻而后勇 人生何处不春风(转载)

知耻而后勇 人生何处不春风(转载)

楼主:半禅风  时间:2021-04-07 17:29:11


羞耻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人基于社会公义和道德良知做出的自我评判。

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就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情操称作支撑国家大厦长治久安的四根柱子。

儒家“至圣先师”孔子把知耻看作修身的起点。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将知耻、好学、力行作为传统士大夫修养“智、仁、勇”三种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手段。

孔子提出“知耻近乎勇”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怀有羞耻感,就能够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美丑之界限;就能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就能够时刻反省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迁善改过,战胜自我。

在孔子看来,羞耻感是教化民众,实行德治和礼治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孔子《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主动改正错误。

亚圣孟子更是把羞耻感上升到人之为人的层面来进行论述。《孟子·尽心上》说:“耻之于人大也!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

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羞耻之心。羞耻心是人具有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志。人在作出某些行为或举动之后,感觉到羞耻、惭愧,正是道德良知在内心中的自我反省,从而洗心向善,重归正道。

奸诈无耻之徒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受人恩惠而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变本加厉;与人合作而背后陷害,损人利己;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而沾沾自喜;受到道德谴责和法纪惩罚时依然洋洋得意,成为法治社会不容忽视的毒瘤。

明朝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说:“五刑不如一耻”,意思是再严酷的刑罚,都不如让百姓懂的一个“耻”字。人知道了什么叫羞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能明辨是非,迁善去恶,这比犯了法再来处罚更有益处,更能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及安宁。

明代学者袁坤仪在《了凡四训》中教导儿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人不怕犯过错,只怕不改过。人在犯过错之后,心生惭愧,面红耳赤,这是知耻之心,也是人性向善的天然本性。宋代名儒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如果人心知耻,及早改过,以羞耻为动力,化耻辱为力量,发愤图强,也能做出一番新的作为。

洛阳人苏秦早年游历列国,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甚觉羞耻,于是闭门不出,遍观藏书,得太公《阴符》一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楼主:半禅风

字数:1234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1-04-07 01:42:55

更新时间:2021-04-07 17:29:11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