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

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四 商代二十八王
商代二十八王为历代编年史所“辨之尤详”。胡宏在其《皇王大纪》中早就指出:商代“三十王,并非其实。”凡标注商代“三十、三十一王”的《纪年表》皆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均需依《河南杞县伊氏家谱》考证商汤崩后,太甲即位的史实,重新审视商代究竟是多少王之后定稿。否则不得立。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五 与考古研究成果一致
《夏商周时期的天象和月相》一书《前言》中的甲骨文宾组五次月食的唯一认证被表述为“前1400年——前1260年间,商武丁和祖庚的年代必定在此范围内”。经对这一唯一认证的解读,可确定武丁在位年为“武丁元祀丁巳年前1324年、武丁崩于五十九祀乙卯年前1266年”。真实的夏商周纪年表必须符合甲骨文宾组五次月食的唯一认证的表述。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六 准确全面记录有关典籍的帝王在位年
如《帝王世纪》记载的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
尧甲辰即帝位;
夏帝芬(一名槐)在位二十六年;
夏帝泄在位十六年;
商汤为天子十三年;
商太甲享国三十三年;
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
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
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
如《尚书•无逸》(据《皇王大记》所记此书成于周成王丙申11年,前1105年。
《四书五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408页)载:“中宗(太戊庙号)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武丁庙号)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享国三十有三年”;
如《管子•小问》《礼记•文王世子》 :“武王伐殷,七年而崩”等。
各种版本《纪年表》一旦有违典籍记载,无依据的个人主观臆断,用“研究决定”的方法,编制的纪年表有违历史的真实。
关于夏代十七王、商代二十八王、西周武王至周厉王均有在位年限的记载。最为简明的当属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二五○▪帝系考》。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七 精准标注干支
我国使用干支纪年、始于黄帝。“帝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柄作甲子及《调历》。”我国编年史使用的干支纪年多见于尧元载甲辰(前2357年),纵观史籍所记,前841年前的干支不下数百。各版本《纪年表》必须标注干支。所标注的干支须与众家史籍记载相一致(各版本《竹书纪年》除外)。如:
《皇王大纪》:“ 商太甲七祀甲寅”、“盘庚五祀甲辰”、“帝乙(或作小乙)六祀甲午”、“武丁五十八祀甲寅”;
《五灯会元》:“孝王五年丙辰岁。”
《通鉴前编》:“商汤乙未十有八祀,王即位于亳,国号商。”
《纲鉴易知录》:“辛酉,夏后不降元岁;壬寅,帝后孔甲元岁。”

《乾隆御批纲鉴》:“(武王)乙酉十九年冬,十有二月,王崩。”“成王丙辰元年”……
各版本《纪年表》不论出自何人之手,所标注的干支纪年,须经检测,检测可任选小书提到的《通鉴前编》《文献通考》《皇王大纪》《纲鉴易知录》等,应精准标注的干支纪年总数为1516个(前2357年——前842年),摇号选取三种典籍名称,从中摇号选取100个不同朝代、不同帝王的干支纪年与其《纪年表》对照,其结果能顺利通过检测,做到“百无一失”者,方允许存在于网页、允许网商、书店经销、允许再版。否则一律废除。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八 解读一些关键人物生平
历史典籍中对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作了详细记载。如千载名相伊尹、天下第一忠臣、世之财神比干、举兵伐纣的周武王、占卜宗师箕子等均有翔实的生卒记载,翻开其《纪年表》不能解读其一者,视为徒有其名。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感谢99楼。
‘五一’假期,外出郊游,只觉阳光普照、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祖国春光无限好!少数学者的不妥观点是因为当时他们没赶上信息现代化的今天所至。
为弘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辉煌焉提‘辛苦’耶?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九 与相邻政权的纪年实行同期比较
箕子,商末三仁之一,武王克殷释箕子囚,道访于箕子,箕子增益《洪范•九畴》并走之朝鲜,王朝鲜41世。西周元年与箕子朝鲜元年同为己卯武王十三年。《纪年表》两者同为一年的则立,否则需出版人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十 公元前828年前的西周积年为295年
《乾隆御批纲鉴•卷十•东周君》437页载:“周自武王受命,至赧王乙巳(前256年),八百六十七年。又东周君七年(壬子前249年),共八百七十四年。”前827年至前249年,西、东周连同“共和”诸代帝王积年是579年。前828年前的西周诸帝积年必为295年(计算式:874-579=295)。凡周武王至厉王末年的积年不是295年的任何版本,均属无据杜撰。
厉王的纪年是前878年——828年(含共和行政)。
说明:历代典籍中对共和行政均不单独纪年,厉王居帝位(至薨)51年。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十一 必须准确解读武王征商利簋铭、《世浮解》篇中所记的武王克殷之具体日程。
前1122年(己卯)2月11日,正月十七(丁未)武王从丰镐出发,起兵伐商;2月22日,正月二十八(戊午)师渡孟津;2月27日,二月初三(癸亥)旁死魄,周师陈兵商郊;2月28日,二月初四(甲子昧爽)作《牧誓》,武王至于商郊牧野,“与纣战,纣师败绩”;3月7日,二月十一(辛未),武王征商利簋铭记有:武王“辛未赐有司金”;5月30日,四月六(乙未),通告四方,周已克殷,武王成为天下君。分封诸侯;前1122年6月14日,四月二十一(庚戌)。这一天周武王“大告武成。”“偃武修文,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
以上拙解为有史以来第一解读。
武王征商利簋是武王克殷后的辛未日命人所铸,通高28厘米,于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镇南罗村出土,现收藏于临潼博物馆。
《世浮解》有电子版可查。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武王克殷年是前1122年(己卯),只有这年能够准确解读武王征商利簋铭、《世浮解》篇中所记的武王克殷之具体日程。
前1122年(己卯)2月11日,正月十七(丁未)武王从丰镐出发,起兵伐商;2月22日,正月二十八(戊午)师渡孟津;2月27日,二月初三(癸亥)旁死魄,周师陈兵商郊;2月28日,二月初四(二月甲子昧爽)作《牧誓》,武王至于商郊牧野,“与纣战,纣师败绩”;3月7日,二月十一(辛未),武王征商利簋铭记有:武王“辛未赐有司金”;5月30日,四月六(乙未),通告四方,周已克殷,武王成为天下君。分封诸侯;前1122年6月14日,四月二十一(庚戌)。这一天周武王“大告武成。”“偃武修文,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
以上拙解为唯一解读。
武王征商利簋是武王克殷后的辛未日命人所铸,通高28厘米,于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镇南罗村出土,现收藏于临潼博物馆。
《世浮解》有电子版可查。
翻开周历前1046年二月不存在甲子日;而前1046年的正月二十二日是甲子日。但该年正月二十一癸亥日并非“旁死魄”。有《先秦史历表》为据。
认为西周元年是前1046年,如何解读比干的生平?(见《睢阳林氏家谱》)
《睢阳林氏家谱钦》记载:比干是商朝帝乙之弟,殷纣王之叔父,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夏历四月初四,惨死于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终年63岁。
台湾企业家林金辉在致耿玉儒的《比干诞辰时间质疑信》中说:“以台湾林氏族志记录纣王三十二年戊寅年是公元前1123年,比干享年63岁,应诞生于公元前1185年岁次丙子年夏历四月初四日。”
笔者认为比干生于“丙子”即前1185年,尾数为5,1185÷12=98余数是9,比干属鼠,比干被杀于戊寅年,尾数为3。1123÷12=93,余7。比干逝于虎年。武王克殷事发己卯——兔年——前1122年。
《睢阳林氏家谱钦》记载的比干生卒年与箕子朝鲜元年堪称中国商周界标的坚实支撑。
高兴交流。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愿与《虞夏商周总年表》楼主先生随时交流。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虞夏商周总年表》是近日在论坛中出现的三代纪年表的一种新版本,与无数版本《纪年表》一样,没有参考价值。先以伪书《今本竹书纪年》为据,又以前1046年为周始年。
现行《夏商周纪年表》较为理想的当属北宋易学家邵雍所著《皇极经世》版《夏商周年表》,但其中以禹代舜摄政年为夏始年即前2224年(丁巳),而其他典籍均以禹即帝位的丙子年为夏始年,即前2205年(丙子)。
另一较好版本是《中华干支纪年对照表》。但将黄帝元载丁未前2698年,提前一年;将商代误作30王。
未来我国三代纪年表将把所有版本不实之处作最完美的修订。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勘误
“但将黄帝元载丁未前2698年,提前一年;将商代误作30王。”
应为“但将黄帝元载定为前2698年,提前一年;将商代误作30王。”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三代纪年均用干支纪年法,为便于推算,现将“尾数定天干,余数定地支”小常识介绍如下:
因黄帝元载前2697年,是甲子年。尾数为7,天干是甲。公元前的纪年是自然数递减,十天干是有序循环,依干支纪年的天干可直接判断其公元前纪年的尾数,分别是:

天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对应尾数:7 6 5 4 3 2 1 0 9 8
因2697÷12=224余9,该年地支是“子”,十二地支是有序循环,对应余数必递减: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对应余数: 9 8 7 6 5 4 3 2 1 0 11 10
(公元前1——11年尾数与余数相同)
如判断前2205年的干支:尾数是5,天干为“丙”;2205÷12=183余9,地支为“子”,前2205年是“丙子”年;
判断前1766年的干支:尾数是6,天干为“乙”;1766÷12=147余2,地支为“未”,前1766年是“乙未”年。
推算公元后的干支纪年其对应尾数、余数规律如下:
天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对应尾数: 4 5 6 7 8 9 0 1 2 3
地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对应尾数:4 5 6 7 8 9 0 11 12 1 2 3
如判断1911年的干支:尾数1,天干是“辛”,将1911除以12,余数是3,地支是“亥”,1911年是辛亥年。
此规律被称为“尾数定天干”“余数定地支”。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中华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
我国五千年文明史自古祥记史册。司马迁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帝王世纪•续补序》明确记载:“今世所传,自黄帝以来迄共和以前纪年……备书甲子,无一阙遗,一若二千年间相系而下,绝无可疑者。”这些不同朝代、不同名称以干支纪年的史册,被称为编年体史书。史家评论我国编年史为“博稽群籍、悉正抵牾、依据正义、表里六经、资料翔实、切要简明、备书纪年、准式万世、足资考证、集历代史学之大成。”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我国有历代编年史有《皇极经世》《皇王大纪》《资治通鉴前编》《文献通考》《纲鉴易知录》《乾隆御批纲鉴》等。这些固有编年史未被有关人纳入视野。这些人首先当属清陈逢衡辈热衷于编撰《竹书》的人们,他们无视我中华固有通体编年史,杜撰荒诞无稽、纲目不合、表里不一的《竹书》,不考其实质,而留下推崇《竹书》之名。
这些人中应包括我国使用公元纪年后,首次用西历编制《中国历史纪年表》的人们;(指《辞海》《新华字典》后所附的《历史纪年表》)这些先贤不乏重量级学者,我固有编年史对他们来说似乎属于未知领域,是他们旁置我固有编年史,在编制纪年表时仅依《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丢掉了夏商周的固有纪年,不然我国首次出现的《历史纪年表》不会始于公元前841年。
还包括宣传“中国历史还没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确切纪年,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说“以前的历史模糊不清”“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当今持有模糊史观行列中,包括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评论中,发表文章未及我国编年史的国内学者及国外汉学家。
一些诚实而无知的宣传,今人的模糊史观,催生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为专家组无为虚拟拓展了生存空间。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文献通考》中的夏商周纪年
在祖国历代编年史中,《文献通考》最为简约。从今天起,与各位看官共同欣赏其关于夏商周的纪年。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马端临(1254—1324)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书的内容起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本书唐代以前的部分以《通典》为基础,加以适当的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居“三通之一”,被称为“国家正史。”
中科院《<中国史研究>文稿技术规范》明确规定文稿一般引文要加注释,注释内容的标注顺序是:“撰写者时代/撰写者/整理者名/著作名/卷次、篇名(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注释内容的要求竟达十项之多。而对于“官修大型典籍、类书亦可不标出作者时代和姓名。”“如:先秦诸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三通等。”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科院的明确规定,足以说明《文献通考》被世人高度认可。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中国上古史概览
《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帝系考▪帝号历年》纪年始自黄帝,那么我国上古史在史籍中还有那些记载,本节搜集一组文字是为《上古史概览》。
汉孔安国《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为《五典》。
“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焉可略之不记?
伏羲氏时期
太昊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传十五世。(《乾隆御批纲鉴》)
帝生于成纪,帝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华胥,古国。《寰宇记》:蓝田县有华胥氏陵。(成纪故城在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都陈。《左传》:陈太昊之墟。郑樵《通志》:伏羲都陈,宛邱城是也。
始画八卦。帝德洽上下,有龙马《说文》:龙,鳞虫之长。《玉篇》:马,武兽也。此马身而龙鳞故曰龙马。负图出于河。孔安国《书传》: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朱子《河东论》:图之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共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乃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而卜筮自此生焉。刘恕《通鉴外纪》: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易》,说本《礼纬》。含《文嘉》、罗泌《路史》、郑樵《通志》皆因之。考《易大传》,河出《图》,洛出《书》。汉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俱以《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宋邵子、朱子并同。
教民佃渔、畜牧。 民处草野,逐捕禽兽,茹毛饮血。帝始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伏羲;养牺牲以充庖厨,故又曰庖牺。
以龙纪官。因龙马之瑞,故以龙命官,号曰龙师。春官为青龙又曰苍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伪《三坟》:伏羲以共工为上相,柏黄为下相,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
作书契。 上古结绳以纪事,帝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作甲历。 帝始立周天历度,以定日月列星分度。见《晋书•天文志》。乃作甲历,日月岁时,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逐,积三百六十昼夜为一岁。说见《周髀算经》。自此而生焉。《外纪》:伏羲有甲历。《五运通志》:甲历起于甲寅。王应麟曰:“甲寅之说,盖本《通历》。考大挠始作甲子,若伏羲时,已干支相配,黄帝又何必命官重作乎?”今不取。
制嫁娶。 民男女无别,帝制嫁娶,以俪(音丽,偶数)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造琴瑟。 琢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絙(gēng)。桑为三十六弦之瑟。而乐音自是兴焉。伏羲乐曰《立基》,又曰《扶来》。
帝崩,葬于陈太昊陵在今陈州府怀宁县西北。(编者按: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
帝神灵首出,开物成务,立极万世,在位一百一十有五年而崩,传十五帝,曰女娲氏。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媒。太昊没,共工氏作乱,女娲诛之以治天下,命臣随作笙簧,以通殊风;娥陵制都良笐,以一天下之音,破五十弦之瑟为二十五弦,而乐以和。柏皇氏、中央氏、亦曰中皇。大庭氏、其膺录也,三辰增辉,五凤异色,都于曲阜,故鲁有大庭氏之库。亦曰朱颜氏。栗陆氏、骊连氏、浑沌氏、亦曰浑敦。赫胥氏、其时之民,鼔腹而游,含哺而嬉昼动夕息,渴饮饥食,莫知作善而作恶也。尊卢氏、昊英氏、又曰子英。有巢氏、上古圣人教民巢居,及其久也,木处而颠。有圣人教之编槿而庐,缉藋而扉,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朱襄氏、又曰子襄。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其作乐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是谓广乐。阴康氏、无怀氏,其民甘食而乐居,怀土而重生。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命之曰无怀氏之民。凡一千二百六十年,而神农氏作。
伏羲居三皇之首,被称为“天皇”,伏羲氏时期偏晚于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代:即约前4477甲寅年——约前3128癸丑年,计1260年;
伏羲氏教民佃渔、畜牧、制嫁娶、始画八卦、造琴瑟。推进了原始社会的进步;
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
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国家高层、学界、民间肯定以上史实。

楼主:夷齐风清  时间:2021-03-18 13:27:16
炎帝神农氏时期
帝起于烈山,帝母曰安登,有神龙之感,而生帝于烈山。烈山一名厉山,在湖北德安府随州北。(按: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荆州记》:厉乡县有石穴,昔神农生此,世谓之神农穴。故亦曰烈山氏。长于姜水,在今陕西凤翔府岐山县东。《水经注》:岐水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都陈,迁曲阜。皇甫谧《帝王世纪》:炎帝都于陈,又徙鲁。《元和志》:曲阜古炎帝之墟。(山东曲阜孔子故里)
以火纪官。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初艺五谷。民茹草木,食禽兽,不知耕稼。帝因天时,相地宜,琢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艺五谷,而农事兴焉。
始制医药。民有疾病,未知药石,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趋避,由是民无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立市廛。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夙沙氏(《英贤传》炎帝时侯国)来归。诸侯夙沙氏叛,煮海为盐,《说文》:古者夙沙煮海,始谓之盐。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帝亦修厥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
帝崩于长沙今湖南长沙府。之茶乡今长沙府茶陵州。葬茶陵。炎帝陵在今湖南省衡州府酃县西。(按: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
帝兴万世生养之利,法省而不烦,威历而不试,其俗朴重端悫què,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在位一百四十年而崩,传八世,谯周曰:“自神农至榆罔,相承八代。”,帝临魁,炎帝子,在位八十年。帝承,帝临魁子,在位六十年。帝明,帝承子,在位四十九年。帝宜,帝明子,在位四十五年。帝来,帝宜子,在位四十八年。帝里,帝来子,又曰帝居,在位四十三年。帝榆罔,帝里曾孙,神农氏之政,至帝始衰,诸侯携二,帝居位之五十五年,诸侯尊轩辕为天子,降封帝于潞,神农氏遂亡。炎帝有别子曰柱,佐帝播种五谷,后世祀以为稷。帝里有孙曰戏,其后有勾龙为颛顼后土,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后世祀之以配社。凡五百二十年。而黄帝氏作。
神农氏居“三皇”之一,人称“地皇”,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年。
神农氏时期:值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前3217甲申年——前2698癸亥年。
神农氏教民艺五谷、制耒耜、兴农事、制医药、医民疾。生产得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有了交易。故“立市廛(shì chán)①。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注①:市廛:商肆集中之处,今集贸市场。《旧唐书•隐逸传•史德义》:“骑牛带瓢,出入郊郭廛市,号为逸人。”

楼主:夷齐风清

字数:71055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2-25 18:10:49

更新时间:2021-03-18 13:27:16

评论数:58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