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那么喜欢穿越剧?详解《儒林外史》,看你还想不想回到明清时代

那么喜欢穿越剧?详解《儒林外史》,看你还想不想回到明清时代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前言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我读了一遍后感觉意犹未尽,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再细细品味,因此特地注册了一个账号,从今天开始,将在这里读第二遍。
以前读第一遍的时候很快,很快的定义其实也花了将近一个月,这次重读会把脚步放慢,很慢很慢的那种,人间岁月长,不必时刻匆匆赶时间。
我实在理解不了那种两三天看完一本书的人,读书又不是赛跑,纯粹比速度有什么意义。每天为了三餐饭,生活节奏已经那么快,压力那么大,为什么空闲下来读书还要掐着时间?
一本好书是常读常新的,值得多读和精读,反正现在工作后如果不是为了考试看书,平时的看书都是兴趣,不带着功利性就慢慢看吧。



那些教你100天精读52本书,然后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路的营销套路,其实是他们准备拿着你口袋里的钱走上人生巅峰。营销套路这玩意,现在已经细分到各年龄段、各个行业,文艺青年如果受这一套,却又嘲笑老年人花钱买保健产品,那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还道、法、术,江湖术士呢?

你要是真指望掏了钱就能练成两天看一本书而且深入领悟书本内容的技能,还不如试着定个小目标,花200天免费反复咀嚼一部名著,比如红楼梦,读了几十上百遍后说不定就成了红学家;比如西游记,可以用原文有理有据地研究“六学”;再比如儒林外史,琢磨和了解里面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说不定就总结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经验。
风水佬骗你十年八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八个字不骗你。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没几个人看?大家果然都不喜欢看儒林外史吗?那我就当自娱自乐算了,下面继续写。


儒林外史原文有32万多字,由于读得慢,也由于工作和生活的缘故,所以在这里更新的速度不会太快。
但肯定会写完。



不相信就算了。
在进入正文之前,前面的前戏铺垫也会比较长。主要是因为书中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专有词语已经与现在有些脱节,为方便理解,我在前面的扯淡主要是将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简单介绍一下。
刚刚粗略预估了一下,前戏铺垫部分主要有:儒林外史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吴敬梓的生平,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行政区划设置、物价和生活水平等等。
我始终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了解和评价一部充满时代历史感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与作品相关联的一些东西。如果你只是想看正文,那就等我默默扯淡完后你再来。
在进入正文后,我会根据原文里的文字,按自己的理解换一种故事讲法。
故事虽然换一种方式讲,但依据都是来源于小说里的文字,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只是有些理解和看法会与市面上的主流观点的大相径庭。



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从中读出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意见,欢迎大家交流讨论,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回复的鼓励和批评,我都会逐一细看并表示感激。
如果遇到杠精……其实也没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毕竟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大家都是读书人,小弟先怂为敬。



大家看着开心就好
下面开始。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我把前面的铺垫,或者说是扯淡也行,用书面语叫做“导读”吧。
搞个序号开始。

导读一、
说起清朝,很多人都会将其与古代划上等号,其实大清帝国结束的1912年到现在2019年,也不过才107年。如果你是80后或90后,那么你们的曾祖父,也就是你爸爸的爷爷,你爷爷的爸爸,是在1912年左右出生的。



趁着在家过年,赶快问问你爸爸或你爷爷。

我们把年轮再往前推,推到清朝的乾隆年间(1735年~1795年),距离今年200多年左右,我国文坛出现了两部伟大的作品:红楼梦和儒林外史。
课本上说这两部作品都影响深远,但是很明显,这两部作品走到21世纪,红楼梦才是那个有影响力的大咖。
红楼梦虽不至于家喻户晓,但其实也算是街知巷闻了,红学研究也是一门学问,考证、索隐等等各大学派热热闹闹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闲闲书话里也有不少人在研究红楼梦,但是港真,格局不高,文字陈腐,看了几个帖子都是一股文绉绉的酸臭味,小弟心里默念打扰打扰,捏着鼻子赶紧退出。



说回儒林外史,这位和红楼梦同一个朝代诞生的作品冷清多了,虽不至于无人问津,但跟四大名著比起来却很不受欢迎,当代研究的学者好像只有陈美林一个,我以前也只是在上学的时候知道有这本书,然后嘲笑一下范进中举的故事就忘记了。



被我们嘲讽过的范进,你就没有想过去了解他此后的人生命运吗?
课本上说儒林外史的主旨是讽刺,抨击、揭露科举制度的危害,我特别不赞成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总结去概括一篇小说,尤其是这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二、

儒林外史虽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却很不受欢迎,大家都不感兴趣。
为什么不受欢迎?



中国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以传奇故事为题材,而且结构方式是网状式围绕几个主要人物转,通过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发展。
无论是《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格局不同,但是套路是一样的,就是让你身临其境,像做梦一样跟随主角的视觉不停地打怪升级。
这种爽文,让你看了感觉很过瘾,很想一口气看完。



其实好莱坞的电影也是一样的套路,无论是漫威还是DC,都是打打杀杀,中间加点爱情、亲情等温情元素。那些纯粹的文艺片,有的口碑虽好,但票房惨淡。
儒林外史没有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也没有情意绵绵的才子佳人故事,仅仅只是描写日常的生活,把各个阶层的人物都推上舞台,用很写实的手法展示明清时代一幅幅社会风俗画,写作方式是写完一个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不是三五个,而是三五十个,十个手指头加十个脚趾头都数不完。
没有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乍一看就会显得很枯燥,所以就不吸引人。而且书中使用了大量在当时使用但现在已经不用的专有词语,几乎每个词语都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含意,不去翻字典的话就很难理解。



胡适老早就看出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部书“既没有神怪的话,又很少英雄儿女的话。况且书里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谈什么举业、选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了解的。因此,第一流小说之中,《儒林外史》的流行最不广。”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三、

穿越回去明清时代,能不能马上变成人生赢家?



儒林外史从不同角度对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生存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农村和城市的风貌,记录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社会人情世故、人物性格发展过程等等,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当时真实的情况。
现实总是比电视剧残酷,明清时代的真实状况比我们所能想象的都更为恶劣。
所以,一不小心穿越回明清时代,其实不是那么好玩。



首先是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大城市就那么几个,一般县城最多就几条街,你很大可能是回到广袤的农村,你的身份跟现在差别不大的,该为房子发愁的,依然会为房子发愁,甚至更大可能沦落到揭不开锅的惨况。
其次是当时没有当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没有先进的医疗水平,患上一些被现代医学界认为可以治愈或者能得到控制的疾病,在那时候都只能坐着等死。
最后是人性,不要以为那时候的人们很淳朴,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大部分都可以在书中看到其身影。
况且人性复杂和人情世态都是想通的,孝顺凤凰男变渣男?看得咬牙切齿;大规模的学术造假?看得触目惊心;妖娆扭捏的女装大佬?更是他们玩剩的。
你想说你会穿越到帝王或官府之家?我只能呵呵了。



中国那么大,紫禁城那么一点儿地方,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皇朝时代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更何况,即使现在故宫对外开放了,你也没去过几回吧。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新年假期结束,继续开始更。

导读四、

介绍一下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读文学作品要不要了解作者?
听说钱钟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额,他是否说过这句话在这里就不考证了。如果真的说过这句话,只能说他是故意混淆概念!



现在连找对象都要先看对方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更何况要深入一部作品呢。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文化素养、写作时的社会环境等等,都对作品影响很大,甚至投射到作品当中,所以怎么也要了解一下作者吧。
对于现在那些没有多少人生阅历的初中生或者高中没毕业的人,又能写出反映社会深刻问题的长篇小说,我是不太相信的,文化素养可以靠读书积累,但人生阅历毕竟不是与生俱来的。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安徽省全椒县人,字敏轩,号粒民。全椒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面的一个县,在现在的存在感不是很高,但是2018年11月,全椒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全国关注。这新闻说的是有关单位撤销了该一个通报处分,认为通报和相关处分措施矫枉过正。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全椒县农村公路局一名姓张的副局长,同时兼任扶贫干部,在2018年8月份某天下班后,省巡视组在19:31分至19:35分期间4次拨打他的手机,但他当时刚好在洗澡所以未接听电话,从而遭到处分。在通报上,他被贴上急躁、厌战、松动、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等标签,给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吴敬梓的棺材板压不住,按照儒林外史里面故事的特点,他肯定会把这个事情作为素材写进小说里。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五、

吴敬梓出身于科举世家,也就是所谓的学霸二代,严格来说应该是学霸X代。
对了,他出生于1701年,是一个00后,十八世纪的00后。他于1716年16岁的时候就结婚了,大家不要惊讶,现在有些农村地区,小孩子十七八岁结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吴敬梓祖上不少人都考中进士,考中进士就是科举制度的顶峰了。封建时代,世袭只是皇帝家族的事,庶人凭考试挣来的显赫是不能世袭的。也就是说,你爹考中进士后被朝廷选派当官,你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是绝无当官的可能。
这一点对他们很不友好,恨不能向天再借五百年。
考试能力这东西,除了勤奋、努力等因素,也讲究天分。吴敬梓他爹考试不怎么行,吴敬梓更加不咋样,有的考证说他18岁进学考中秀才,也有考证20岁或23岁的。我们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反正知道他在科举这条路的终极的身份只是秀才就行。
但是,他家族毕竟好几代都做过官。做官最不缺的什么?没错,是钱,吴敬梓他家族也不例外。
吴敬梓他爹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爹病逝后,留下了两万多两巨额遗产。两万多两为什么称为巨额遗产,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一两二两不是现在的一元两元,大家不要被今人写的各种小说误导了,我下来还会找个篇幅详细讲一下清朝中期的物价和货币。
话说这么多钱,没吸引到贼,反而吸引了家族其他堂兄弟的眼红,吵着要分身家,又由于他不懂资产管理,穷大方,才几年光阴就把巨款败光,陷入贫困潦倒的困境。吴敬梓16岁时结婚的妻子陶氏,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
人情冷暖,使吴敬梓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六、

吴敬梓虽然只活了53岁,但是我们来看看清朝年号所在的年份:玄烨,康熙(1661年~1722年);胤禛,雍正(1722年~1735年);弘历,乾隆(1735年~1795年)。也就是说,在这短短53年间,他先后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统治。
1733年(雍正十一年),33岁的吴敬梓与续弦叶氏,也就是娶的第二个老婆搬到南京秦淮河畔,又自号秦淮寓客,又因为他的书房叫文木山房,因此又自号文木老人。
这些自号,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网名,网名改了两三次,说明他虽然没钱了,但玩得还挺溜的。只不过他这种网名一看就充满了文绉绉的书生气,现在放到网上去撩妹肯定没人理。
搬到南京去住,基本上就相当于放弃了在科举场上更进一步,身上又没钱,网名又老土,怎么打发日子?现在大家都说读书要有孤独感,其实写书更需孤独感,需要静下心来。吴敬梓开始写《儒林外史》,大约在1749年(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完稿。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发生在明代的故事,但书中大量描绘着康雍乾时期社会生活的痕迹。
为什么会这样,吴敬梓在顾忌些什么?
这个时候了解作者时代背景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翻看历史书,我们都知道雍正对待知识分子实在太恐怖,在文人中的口碑很差。吴敬梓心想,“既然建国后不许成精,那就写写民国时代的故事吧。”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本来想着文字太多,就搞些表情包来表达阅读情绪,但是没什么人看,那还是纯文字版本了。
…………我是分割线…………

导读七、

要了解儒林外史,绕不开科举制度。
提起古代的书生赴京赶考,我们想想,受到一些沙雕影视剧的影响,是不是总会在脑海中浮现一个文弱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或者带着一个书童在路上赶路。
其实真正能够赴京赶考的考生,已经是参加科举制度倒数第二阶段的考试:会试。
考生也已经不能称作一般的书生,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举人。在他们的家乡,举人已经是天之骄子,是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小地方的荣耀。
看看范进,通过了院试,也就是进学变成秀才后,他丈人依然看不起他。但是他通过乡试中举后,马上屌丝逆袭,衣食无忧,变成了举人老爷。
考生通过乡试,想要更进一步就要进京参加会试。朝廷考虑到进京的路途遥远,会根据各省路程的不同给他们发路费,对于已经不愁吃穿的举人,一路上坐的可都是公家出钱的车辆,在朝廷开设的驿站还能免费换马,威风凛凛进京城。
所以举人又被称作“公车”。
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也有可能老师没认真讲,反正读到清末梁启超、康有为等举人“公车上书”请愿的事件,一直自行理解为他们是坐着公交车去京城上书请愿,见笑见笑。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八、
如果你读书求功名,志在追求功名富贵,从知识改变命运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比你的想象更美好!或者可以说,那是对底层读书人最好的时代,唯一的遗憾及不公平,就是女性不能参加考试。
为什么说好呢?
有些人拿科举制度跟现在的高考比,或者跟公务员考试比。这些对比,都是对科举制度不太了解。高考考两三天,考得好,上个好大学,但还要继续花父母的钱。公务员考试,笔试考一个上午,面试半天,考得好,进个好单位,但还要熬日子看领导脸色。
而参加科举考试呢,从县里考到京城,考中了进士,直接就可以做官了,而且是直接做一把手,是一把手!
从毫无地位、低声下气的穷书生,马上变成可以话事的大佬,嗨不嗨森?比孙悟空的72变还爽。
所以科举制度,也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对于科举制度是隋朝还是唐朝确立的,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议,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无异议,那就是自从科举制度确立后,普通平民百姓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的机会,基本上就是靠科举。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九、

介绍一下科举制度。
在唐朝,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皇帝根据心情好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无论是常科还是制科,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请注意,这里的秀才、进士,在唐朝只是一个考试科目。
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可能为了文体两开花,那一年产生了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到了宋朝,科举考试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朝一开始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防止舞弊,决定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是在开宝六年实行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主考的。考生在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就可以直接授官。
在科举制度下,考生一般把考官称为老师,宋太祖为了防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特地下旨,考生在殿试以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是哪位考官的门生,因为所有的考生都成了天子门生。
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科举定期开考,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三年一科”,在之后为明、清二朝所沿袭。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

元朝一度围绕搞不搞科举展开过争论。
蒙古人觉得科举取士是汉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实施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其次是蒙古族已经有完善的由吏入仕制度,官吏官吏,是官员和吏员,吏员熬一段日子能够当官已经制度化。
如果实施科举取士,读书人通过考试可以直接当官,吏员就丧失了晋升空间。所以吏员为了当官,非常排挤和对抗实行科举制度。
1311年,元仁宗即位后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也就是问,想要好的人才,应该用什么选拔制度?
不知道有木有经过激烈讨论,抑或是元仁宗主意已定,在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一月,元朝实行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历史上把这叫为“延祐复科”。
元仁宗还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明确:以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科举考试者的指定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作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这一变化,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此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后来明清两朝的科举取士基本沿袭元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实施办法。
元朝自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元惠宗(元顺帝)1368年八月逃离大都,不再科举取士为止,每三年举办一次,除了1336年和1339年曾停办两届外,共举办过十六次。
但元朝科举所选人材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朝蒙古人把控的政治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一、

到了明清阶段,敲黑板,这是理解儒林外史的重点。
明朝回归汉人统治,科举在元代萎缩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得到发展,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
清朝是满族统治,但是相对于元朝来说,很多地方都比较汉化,科举也基本承袭明制。清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
清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不是很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因为要把科举入士之路留给汉人,对外也宣传满汉一统。
事实上清朝也是这样做的,科举考试最后殿试头三名,习惯上只授予汉人,即所谓的“旗人不占鼎甲”。
明朝和清朝科举考试,正式由国家举行的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关。
因为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故此在参加乡试以前,考生先要 “入学”(也叫入泮、进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
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会试,书中典型人物周进就是直接通过“捐监”参加了乡试。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二、

明清时代的秀才相当于今天9102年的什么水平?
那就要先了解一下正式科举考试之前的童试。
上面介绍过了,童试,也称童子试,是指县试、府试、院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
县试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因此又被称为是知县的学生。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就冲县长当主考这么高的规格,科举考试里最低等级的考试已经比现在的高考规格要高不知多少倍了。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府试。府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举行,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一般在每年四月举行,连考三场。
通过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试的最高阶段考试,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身份等同钦差,与巡抚平行,由三品以上官员担任。
因为学政(或学道)又称为提督学院,所以他们主持的考试就被称为院试,由于是学政(或学道)主持,也有一种叫法称道试。院试考试地点在学政(或学道)的驻在地举行,有的在省城,有的不是。
院试的频率降低,每三年举行两次,辰、戌、丑、未年的举行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举行的称为科试。辰、戌、丑、未也就是龙、狗、牛、羊;寅、申、巳、亥也就是虎、猴、蛇、猪。
考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考得第一名的,称为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称为小三元。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三、

那秀才是什么身份?
之前提过的生员就是秀才。考生过五关斩六将拿下县试、府试,在参加院试合格后,便被称为生员,俗称相公或者秀才。
此相公,不是与娘子对应的相公。范进考上秀才后,他岳父胡屠户特地嘱咐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提到了相公一词。
考生在院试中不合格的仍旧是童生。
秀才难考,想要成为童生也不容易,有些读书人要考很多年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试、府试成为童生,也有人在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通不过,三年考两次,三十年考二十次,六十年考四十次,时间总如流水转瞬即逝,有些人考到了白发苍苍还是童生身份,清朝道光年间,广东就多次出现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现象。
周进还没出场时,夏总甲描述他:“年纪六十多岁,前任老爷取过他个头名,却还不曾中过学。”
你看,周进六十多岁了,在县试考过第一名,但却“不曾中过学”,即还不是秀才。学只能“进”,所谓“进学”,不能说“中”,“中”是科举考试专用的,比如乡试的“中举”。这里说“中过学”,是作者模仿乡下人夏总甲的口吻。
秀才算是进入了士大夫阶层,与农民有了阶级差别。但是秀才也分三六九等的,第一等是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第二等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大概能对比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了吧。
虽然知识面没有现代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知道的多,但是第一等的秀才享受的待遇比现在的研究生好的多了,而且他们是三品以上官员的门生。
穷苦家庭的秀才,如果不是廪生,那就没有俸禄,在科举考试中不能更进一步的话,只能回乡教书。一般平民家遇有喜事,也有邀请秀才的习惯,因为他们虽然在经济上不富裕,但是社会地位还是高于大多数平民百姓,而且说不定哪一天就中举咸鱼翻身了呢?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四、

秀才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但还不一定能参加科举考试,即下一阶段的乡试,要先经过学政(或学道)的选拔才能参加。
文品、人品皆优的秀才,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贡生的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可以不用参加乡试而入朝选做官,书中的匡超人就是这样。
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等带有“生”字的头衔,统称诸生。
秀才这个身份不是一劳永逸的,他们如果未能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就必须不断的参加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岁考,岁考成绩分为六等,一二等赏为科举生员,可继续参加乡试,六等则黜革秀才身份。岁考跟岁试不同,要区分,岁试是指逢辰、戌、丑、未年举行的院试。
书中的马二先生说起补廪,意思是说他第一次参加院试的成绩是个增生,后来乡试失败,参加岁考成绩优秀,由增生升为廪生,称为补廪。
由于在讲述县试、府试时提到了县和府的建制,而且儒林外史中出现了大量的明朝地名,所以在讲述“乡试、会试、殿试”之前,下面会插播讲一下明清时代的行政区划设置。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五、

先说说一级行政区的设置。
一级行政区,我们现代称为“省”或“自治区”、“直辖市”,在元朝称为“行省”,明朝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又改为“行省”或“省”。
明朝设置两京与十三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
明朝的两京是京师(即北直隶)和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克什米尔和新疆西部。
清朝进入北京后,以盛京为留都,把一级行政区“承宣布政使司”的称呼改为“省”,把北直隶改为直隶省,把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废除了南京为留都的地位。
留都在明清时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入主北京后,以盛京为留都;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在南京建都的,朱棣迁都北京后,以南京为留都。
康熙初期,认为全国划分为十五省过于庞大,哪十五省呢,分别是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
康熙因此把湖广省分为湖南、湖北两省,把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把陕西省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大家看到这里就应该清晰明白了,历史上的湖广省,可不是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的简称。
至此,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变成了清朝“内地十八省”的格局,与东三省、新疆省合为二十二省。这里的“内地”,跟现在的港澳同胞称呼我们不同,是因为“内地十八省”位于山海关以内、长城以南,是汉族聚居地,因此除了称呼“内地”,又称为“关内”或“汉地”。
“内地十八省”分别是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7年(光绪十三年),升台湾府为台湾省,下设三府一直隶州,分别为台湾府、台南府、台北府及台东直隶州。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六、

明朝的行政区划系统,由三级和四级系统混合组成,是“省—府—州—县”的四级制与“省—府(直隶州)—县”的三级制并存的格局。
清朝承袭了明代“省—府(直隶州)—县”的建制,以“省—府—县(属州)”和“省—直隶州—县”为主,府管辖的属州不再领县,形成了单式的三级制。
上面讲了一级行政区的设置,下面用广东行政区域在历史上的变化作为例子,讲讲明清时期二级行政区和三级行政区的设置。
广东的二级行政区在明朝时期是“十府一州”: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罗定直隶州。
注意看,这里的罗定是直隶州,“府和直隶州”属于明朝和清朝建制都有的二级建制:“省—府”、“省—直隶州”。
广东首府当仁不让是广州府了,广州府又简称“广府”。
在明朝的时候,广州府下辖“一州十三县”:一州是连州(下辖连山县和阳山县),十三县分别是番禺县、南海县、香山县、顺德县、新会县、东莞县、新安县、三水县、龙门县、增城县、清远县、从化县、新宁县。
这里的连州是广州府的属州,属州以下还有连山县和阳山县,属于“省—府—州—县” 的四级制。广州府与其他十三县,属于“省—府—县”的三级制。
到了清朝,广州府增置了花县,下辖十四县:番禺县、南海县、香山县、顺德县、新会县、东莞县、新安县、三水县、龙门县、增城县、清远县、从化县、新宁县、花县。
很明显,连州已经不再出现在广州府里了,这是因为清朝改制,府管辖的属州不再领县,所以将连州升格为省直隶州,不再隶属广州府。不知道什么原因,连州以前下辖的连山也升格为省直隶厅。
来看看广东在清朝时期的建制,广东在清朝时期是“九府四州两厅”: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罗定直隶州、南雄直隶州、嘉应直隶州、连州直隶州、佛冈直隶厅、连山直隶厅。
这里突然出现直隶厅这个很奇怪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与府、直隶州同一个等级,查了一下,清朝时期的厅几乎都设在新开发地区或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七、

继续讲讲科举制度。
我们来温习一下,国家正式举行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
乡试按规定每三年一科。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
在子、卯、午、酉年八月,或者皇帝开心下诏举行恩科的那一年八月,乡试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由于是在秋天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
对于两京,上面也提到过明朝和清朝的不同定义,这里再详细说明一下:明朝两京,指的是北京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今南京);清朝两京,指的是北京顺天府、盛京奉天府(今沈阳)。
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也就是要考九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每场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晚上也在里面睡觉,也就是说,吃喝拉撒睡都得在号舍内。
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
在乡试中被取录的就是中举,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
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一般出任低级的职务,如果目标是想仕途远大,举人可于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也就是说,举人可以被授予的职位都比较低,升迁也比较慢,所以大多数举人都会选择再参加会试,争取考中进士。进士可以被授予的官职会高不少,升迁也快些。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八、

元宵节比较忙,夜深了才有空静下来。
下面继续讲述科举制度中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
会试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以往各届会试中落选的举人也可报名一同应试。
所以所谓的考生进京应考,参加的就是这个会试。
会试的考试地点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考试时间为举行乡试之后的第二年二月,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在讲述乡试的时候,我们知道皇帝喜庆会开乡试恩科,因此如果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会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由于是在春天举行,所以会试又称春试或春闱。会试跟乡试一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
会试考中的,都统一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贡士已经是光宗耀祖了,因为会试后,贡士将会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称为殿试。
殿试,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洛阳紫微宫洛城殿,为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又称“御试”、廷试”、“廷对”。
在明清时期,殿试于会试举行的同年四月举行,考试地点在紫禁城内,雍正元年把殿试地点改在太和殿,乾隆五十四年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
由于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中了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再次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
殿试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

楼主:西风小贱贱

字数:4356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1-31 07:01:44

更新时间:2019-03-14 16:24:18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