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那么喜欢穿越剧?详解《儒林外史》,看你还想不想回到明清时代

那么喜欢穿越剧?详解《儒林外史》,看你还想不想回到明清时代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十九、

前面介绍了小三元。考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考得第一名的,称为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称为小三元。
那么大三元也就很好理解了,是连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人,也就是“三元及第”。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4人能够三元及第。
中得小三元,再中大三元者为六首、六元。一千多年科举历史上完成这一高难度成就的,只有两个人,分别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的钱棨。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算是简单讲述了一遍,下面概括一下各级考试以及考生考中后的称呼:
县试→府试(童生)→院试(生员、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晚清四大名臣”当中,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都是一步一步参加考试,最后参加了殿试,左宗棠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只是3次赴京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有近一半是寒门子弟。也就是说,在明清时代,即使你家世代务农,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你能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再通过乡试和会试,就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的殿试。
这也是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间隔的时间不是一天之内,但是已经能扭转自身命运。
当然,不公平也有,首先是女性不能参加考试,其次是作弊,科举考试舞弊在儒林外史里面也有详细的描述。现在高考中各省录取分数不同,在明清时期举行会试时,也有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贡士、进士。
到了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了一个通知:“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丙午年为1906年,自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二十、

现代的人写武侠小说、穿越小说、各种牵涉到古代的小说,动不动就让小说人物抛出几两银子作小费,这是对照着现代的货币凭空臆造的错误,以为现在的一元等于古代的一两。
吴敬梓生活在清朝写明朝的故事,也是对照着他生活的康乾时期的流通货币去衡量小说,但是明朝和清朝的流通货币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描写,来了解康乾时期的物价和生活水平。
先从小说里提到的流通货币说起。
小说里提到最多的货币单位分别是两、钱、分。这是按重量来度量衡的,比如书中第二十三回,“我要辞他回来,他送我十七两四钱五分细丝银子。”
按通用的十进制换算,1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这个十进制是公认的,大家在看书出现货币的时候要谨记,对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一两银子相对应的制钱数,每年浮动的幅度较大,我们还是从书中找答案吧。
书中第十五回,“马二先生喜出望外,一连倾了六七罐,倒出六七锭大纹银。马二先生疑惑不知可用得,当夜睡了。次日清早,上街到钱店里去看,钱店都说是十足纹银,随即换了几千钱。”
六七锭十足纹银,就是六七两银子,换了几千钱。按无三不成几的说法,几千钱就是多于三千,少于九千。
这就跟一些历史考证对得上了:雍正四年,一两银子相对应的制钱数是845个铜钱,乾隆二年是900个铜钱,乾隆四年是830个铜钱。
按一两银子换850个铜钱计算,七两银子就是5950个铜钱。
吴敬梓父亲留给他的两万多两银子,换算下来至少是1700万个铜钱,虽然还不知道1个铜钱的购买力,但1700万已经可以确定他是个有钱人了!
铜钱是市场流通中最常见的货币,一文钱也是一个标准铜钱。铜钱一般为圆形方孔,为了便于携带和计算,人们习惯将铜钱用细绳串起来,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穿起来,在汉代时被称“一贯”,由于钱串提起时往下垂吊的缘故,到了清代“一贯”又被称“一吊”。
按当时的消费能力,一吊铜钱与一两银子相比,很明显一吊的购买能力高。
说点题外话,由于铜钱中间为圆形方孔,所以又有人把钱称为孔方兄。半吊为一吊的半数,不满串、不成吊,所以人们就用 “半吊子”来比喻那些不好的人或事。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二十一、

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怎样呢?来看看小说里农村临时老师周进的情况。
第二回:把各家的见面礼拆开来看: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
开学第一天的见面礼不够一个月伙食费。那么周进一个月伙食费是多少呢?他每天要给伙食费2分银子,一个月就是60分银子。
而他每个月的薪酬是一两银子,没错,只是一两银子,1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850个铜钱。
由于1分银子等于8.5个铜钱,2分银子相当于是17个钱,我们再去看看17个钱当时的购买能力,虽然不知道周进一日三餐的伙食,但书中有提到他的晚饭。
第二回: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
看看17个钱在当时的城市能够买什么吃的。
第十四回,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
十六个钱吃一碗面吃不饱,考虑到马二先生长得比较高大,而且是在城市消费,周进老师是在农村生活,但一日三餐只花17个钱也是够艰苦的,他一个月才赚一两银子,伙食就花去了60分相当于0.6两,还好住宿不用给钱,但每个月只能结余0.4两怎么生活?
为了考证严谨,我从书里多找几个关于吃的例子来看看当时的物价水平。
烧饼。
第二十八回,这季恬逸因缺少盘缠,没处寻寓所住,每日里拿着八个钱买四个吊桶底作两顿吃,晚里在刻字店一个案板上睡宽。
第三十三回,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馆门。
八个钱=四个烧饼。三个烧饼=六个钱。每个烧饼两个钱。
猪肉包子。
第四十八回,走到半路,王玉辉饿了,坐在点心店里,那猪肉包子六个钱一个,王玉辉吃了,交钱出店门。
现在的肉包子也是两三块钱左右一个吧。
宴请。
第四十二回,六老爷在腰里摸出一封低银子,称称五钱六分重,递与王义安,叫去备一个七盘两点的席。
五钱六分=56分=476个铜钱=一个七盘两点的席,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出去吃饭的七菜加两个点心。

这样一对比,在吃的方面,当时的一个铜钱跟我们现在的一块钱差不多。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导读二十二、

人类每天睁开眼,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个字,这是刚需,每天必须要花的钱。说完伙食,再来看看当时衣服、住房、交通的花费,还是把书中原文找出来,可以理解得通透一点。
米价。
第十一回,在腰间打开钞袋一寻,寻出二钱多银子,递与杨执中道,“先生,你且快叫人去买几升米来,才好坐了说话。”杨执中将这银子,唤出老妪,拿个家伙到镇上籴米。不多时,老妪籴米回来,往厨下烧饭去了。
二钱多银子,约等于170-220个铜钱。当然,那老妪去买米可能只用了部分钱,由于没有具体的消费金额,这里暂且没有可比性。
衣服。
第十二回,此时天气渐暖,权勿用身上那一件大粗白布衣服太厚,穿着热了,思量当几钱银子去买些蓝布,缝一件单直裰,好穿了做游莺脰湖的上客。自心里算计已定,瞒着公子,托张铁臂去当了五百文钱来,放在床上枕头边。权勿用道:“那里去了?”老六道:“是下午时候,我拿出去赌钱输了,还剩有十来个在钞袋里,留着少刻买烧酒吃。”
一件大粗白布衣服=五百文钱。可以很明显看到,衣服布料之类的在当时是最贵的。现在大家可能感觉不明显,因为衣服都可以现买,而且也便宜。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懂事的时候,就知道市场上衣服还是比较稀缺的,很多衣服都是奶奶和妈妈用缝纫机制作,那时候一些棉布和涤纶的布料都是小心翼翼的保存起来,为什么,因为值钱啊。
房租。
第三十三回:这年是乡试年,河房最贵,这房子每月要八两银子的租钱。
在南京租一间江景房=八两银子=6000多个铜钱。跟现在差不多,但是南京是当时的一线城市,那现在的房租还要稍微贵一点,6000多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想要租好小区好位置的房子还是有点难度。
交通。
第五十一回:到了苏州,凤四老爹打发清了船钱,才换了杭州船,这只船比南京叫的却大着一半。凤四老爹道:“我们也用不着这大船,只包他两个舱罢。”随即付埠头一两八钱银子,包了他一个中舱,一个前舱。
凤四老爹一行是五个人,苏州到杭州的船票=一两八钱银子=1500个铜钱,每个人约300个钱。现在苏州到杭州,单张动车票是110,汽车票是七八十,这样一对比,那时候就比现在贵,但是考虑到他们相当于包了一艘船,那交通费其实跟现在差不多,现在1500可能还包不了一艘船的两个舱。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终于把各种该铺垫的背景资料都讲完了,下次更新就正式进入小说。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小说第一回的“楔子”,写的是元末明初王冕的故事,最后一回的“幽榜”,写的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这样乍一看,好像前后写了约二百四十八年。
但其实书中的主要故事是从第二回开始的,发生在明朝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约一百二十年;结束于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一年。
因此书中真正讲述的故事,前后历经100年左右,按照那时代一般20岁左右结婚生子,就是讲述了四五代人的生活。
开篇第一回“楔子”,王冕就痛斥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王冕是何方神圣。

历史上真有王冕这个人物,他是元朝画家、诗人,浙江诸暨人,以画梅花著称,不是小说中的画荷花。他留下的一首诗《墨梅》,诗的后两句,在2017年那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世界传播了出去。这首诗是这样的: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历史上的王冕,字元章,自封了十几个外号,我找几个给大家见识一下:
“闲散大夫、会稽山农、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
这些网名,啊不对,这些外号可谓文雅与粗犷并存,王冕的内心戏也是十分多姿多彩。
王冕在小时候父母健全,也曾在朱元璋手下做官,但在吴敬梓的笔下,经过文学的加工后,王冕小时候是在单亲家庭的环境中长大,长大后也不愿意进入仕途。

下面我们翻开书本,来欣赏这个小说人物的出场。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在王冕出场前,开篇出现了一首《蝶恋花》词,欣赏一下: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古代小说有个特点,作者一言不合就喜欢写诗作词。
但吴敬梓写作没有这个习惯,整部小说除了开篇这首,第二首就是结尾出现的《沁园春》词了。他写了《蝶恋花》词后,紧接着提出了一个直击人性的问题。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我还没准备思考呢,吴敬梓马上就自问自答了,说是元朝末年就有这号人物啊,他叫王冕。然后开始介绍王冕的事迹,七岁丧父,母亲做针线活供他读书。
【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嵌□磊落的人。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黹,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

转眼间王冕十岁。
王冕母亲面对十岁的儿子,掏心掏肺发表了一大段心里话,名曰商议,其实早已经做好了决定:第一,做针线活已经供不起他读书了;第二,已经把他雇在了隔壁放牛;第三,明天就要去放牛了。
那时候农村放牛娃每个月的收入几钱银子,不到一两,按六钱计算,约500个钱。
【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黹生活赚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 】

王冕作为一个小孩子,为了让母亲心安,故意说读书闷而放牛快活,但最后他其实还是有点不甘,依然表现出了对读书的渴望:“我如果想要看书,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看的。”
【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面对孤儿寡母,隔壁家的老秦还是挺厚道的,要求也不高,只是要小王冕在两箭之地距离的七泖湖边放牛,以前把一箭射到的距离称为一箭路,两箭也就两三百步。在每个月薪酬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还每天包吃,早上还额外给小王两个钱买点心。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隔壁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玩耍。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 】

王冕母亲最后含着两眼眼泪,其实也是真切地表明了内心的难受,家里环境确实不行,不然怎么会让才十岁的儿子辍学做童工呢。
【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有好吃的拿回家给母亲,小王冕孝顺!
每日的点心钱留着,遇到卖书的商贩就买几本旧书,小王冕好学!
【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回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一眨眼,日月如梭,王冕已经十三四岁,看书看得心下着实明白了,但作者没有说明白他心下明白了什么。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让人身临其境的景色描写。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他说的那句“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这种态度我辈当自勉!
【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

在诸暨乡村的七泖湖畔,“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
头带方巾是明清时代读书人的标志,胖子、胡子、瘦子,无名无姓的三个人,一边吃鹿肉一边高谈阔论,说起他们想攀结危素的愿景,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而是很朴素简单:“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
只是想自己的田地不被乡户人家放牲口糟蹋而已。在农村,你亲家在其他省做知县也没什么卵用,依然有可能被当地乡绅欺压。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条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是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银卖了,图个名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大尊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着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那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乾鹿肉来赠予,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那胡子说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

王冕不买书了,开始学画画,后来画得好,画的荷花在整个诸暨县都畅销。
转眼间王冕十七八岁了,不放牛了。
渐渐不愁衣食,说明在以前是为吃穿发愁的。贫困之家自食其力奔上小康,现在能够赚钱了,母亲心里欢喜。这里的欢喜,明显不是为王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而开心,她欢喜的是衣食无忧,这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心态!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这王冕性格特点有点怪,不求官爵可以理解,不交朋友也没问题,但是穿奇装异服在乡村镇上溜达招摇,内心实在强大。
或者王冕可以借用一百多年后的唐伯虎在《桃花庵歌》里的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我们赞扬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不是要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他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情景?讲真,我认识的人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人物,那绝对觉得他是shability,疯子。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见他长大的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常和他亲热地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

县署衙役出场。
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是不用放牛的,而是在县署衙役手下干活,还叫他干爷,是个吃铁饭碗的小吏。再次说明秦老虽然是个农民,但作为在乡村里稍有钱财的人,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
这个翟买办不仅是在县政府当差的,而且还是负责采购这个肥差,那他在县长跟前就是个红人,值得信任的人,怎么说也是县财政局局长。
面对一个务农的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翟局长能这么客气,尊称王冕为王相公,还答应会用钱买,虽然是县长吩咐的,但其实为人很不错了。
反观王冕,上文说他画画,不纯粹是兴趣爱好,也有拿去卖的。为什么面对翟局长的相求,还要秦老“再三怂恿”,他才“屈不过秦老的情”?做生意还要挑顾客,面对官府的人刻意表现出不愿攀结官场的态度,就有点故作姿态。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并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吩咐要书二十四副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我闻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迳来寻亲家。今日有缘,遇着王相公,是必费心画一画。在下半个月后下乡来取。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秦老在旁,再三怂恿。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只得应诺了。回家用心用意,画了二十四副花卉题了诗在上面。】

县长时仁出场,一出手就够大方,拨出二十四两银子从一个农民手上买画,二十四两银子折约两万个铜钱了。
翟局长日常负责采购,操作起来熟门熟路,把二十四两采购公款抽了一半。看似奸诈,其实厚道,皆因求画的时候不过说“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现在一出手就是十二两。再想想王冕以前放牛的月薪是多少?几钱银子,一年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十二两。
有一门手艺就是好!
翟局长跑跑腿赚十二两,在官府当差更好!
【翟头役禀过了本官,那知县时仁,发出二十四两银子来。翟买办扣克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王冕,将册页取去。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候问之礼。】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三个无名氏谈论的危素出场。
危素几句话就表现出他见识不凡,虽然对画家没什么研究,不知道“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但还是能欣赏画作,拿到画作先是“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然后才问是谁画的,而且从画作中看出画画之人“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然后迫切想要约见一下。
时县长马上拍胸口说,这事太简单了,包在我身上,“他能遇到老师这样的贵人,不知道会多开心呢。”
【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次日,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来家致谢。当下寒暄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时知县不敢隐瞒,便道:“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想是才学画几笔,难入老师的法眼。”危素叹道:“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然不知,可为惭愧!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台可以约他来此相会一会么?”时知县道:“这个何难!门生回去,即遣人相约;他听见老师相爱,自然喜出望外了。”说罢,辞了危素,回到衙门,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

没想到碰了软钉子。
翟局长拿着请帖下乡找到王冕,王冕笑着拒绝了:“麻烦翟局跟县主老爷说,我只是一个农民,不敢去见他啊。”第一次拒绝,理由实在太牵强。
翟局长不爽了,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堂堂县官老爷,不会叫不动一个百姓;第二,县官知道你会画画,还是我的功劳;第三,我坐了半天,你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一杯茶都不请我喝,又推三阻四不肯去见,究竟是几个意思?
【翟买办飞奔下乡,到秦老家,邀王冕过来,一五一十向他说了。王冕笑道:“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这尊帖也不敢领。”翟买办变了脸道:“老爷将帖请人,谁敢不去!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照理,见过老爷还该重重的谢我一谢才是!如何走到这里,茶也不见你一杯,却是推三阻四,不肯去见,是何道理!叫我如何去回覆老爷?难道老爷一县之主,叫不动一个百姓么?” 】

王冕第二次拒绝:“翟局,假如我违法犯罪了,老爷要抓我,那我肯定去。现在拿请帖来请我,没有强迫我的意思吧,我不去,老爷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次拒绝的理由更荒唐,翟局长忍不住大喊:“不识抬举!”
秦老都看不下去了,也有可能是为了儿子秦大汉:“王相公,老爷请你是好意。古往今来,如果县官下狠手,会折腾的人们家破人亡的,你跟他过不去干啥。”
【王冕道:“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如今将帖来请,原是不逼迫我的意思了,我不愿去,老爷也可以相谅。”翟买办道:“你这说的都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下是不识抬举了!”秦老劝道:“王相公,也罢;老爷拿帖子请你,自然是好意,你同亲家去走一回罢。自古道:‘灭门的知县。’你和他拗些什么?” 】

王冕第三次拒绝:“秦老爷,翟局不知道也就罢了,但你听我说过段干木、泄柳的故事,我是不会去的。”
他所说的故事是这样的:段干木是战国时代人,魏文侯请他做官,他跳墙走了;泄柳是春秋时代人,鲁缪公要见他,他关起了门不接见。
王冕这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偏执典型,不会用辩证法思考问题,读了“段干木、泄柳的故事”就奉为圭臬,却不知道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的家国情怀。
翟局长没办法了:“那你教教我,我回去后应该怎么回复!”
秦老在一旁献策:“不如你就说他有病去不了吧。”
【王冕道:“秦老爷,头翁不知,你是听见我说过的。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翟买办道:“你这是难题目与我做,叫我拿甚么话去回老爷?”秦老道:“这个果然也是两难。若要去时,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亲家又难回话。我如今倒有一法:亲家回县里,不要说王相公不肯;只说他抱病在家,不能就来。一两日间好了就到。” 】

翟局长放狠话:“若是说你有病,就要邻居的甘结!”
作甘结对普通百姓来说可是大事,甘结这是一种公务文书,主要功能是向官府承认或保证某件事是真实的,否则就甘愿接受惩罚。
翟局长和王冕又争论了一番,后来秦老叫王冕给了个三钱二分银子的红包意思意思,翟局长无奈,只能回去把这件事回复县官。
【翟买办道:“害病,就要取四邻的甘结!”彼此争论一番,秦老整治晚饭与他吃了;又暗叫了王冕出去向母亲要了三钱二分银子,送与翟买办做差事,方才应诺去了,回覆知县。】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时县长呢,根本就不相信王冕有病,他认为这只不过是翟局长下乡耍官威“恐吓了他一场”。
为了讨好危素,时仁决定屈尊下乡,但是又在去与不去之间反复盘算,这段反映人物矛盾的心理描绘极其精彩。最后能够下定主意拜访一个农民,在没有县级电视台等媒体的年代,作为一个县官能做到这样也是很不容易。
【知县心里想道:“这小斯那里害什么病!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他从来不曾见过官府的人,害怕不敢来了。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不如竟自己下乡去拜他。他看见赏他脸面,断不是难为他的意思,自然大着胆见我。我就顺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堂堂一个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又想到:“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明清时代的县长正式出门是很隆重的,要有“全副执事”,即全副礼仪要做足,按顺序排在轿子前面分别是:一人拿开道锣,一人撑蓝伞,一人撑红伞,一人掌扇,两人拿棍,两人拿长杠矛,两人拿肃静牌,四人拿青旗,一人掌扇。
时县长没有这样做,只带八个“夜役军牢”,即走在轿子前面喝道的差人。“喝道”也不是真的用口呼喊,而是敲锣,跟今天的交警鸣笛开道差不多。虽然是这样,但乡下人没见过这场面,依然“一个个扶老携幼”在路边看热闹。
【次早,传齐轿夫,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翟买办扶着轿子,一直下乡来。乡里人听见锣声,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

王冕的家是“七八间草屋”,看得出家境还是不怎么好。
翟局长“抢上几步,忙去敲门”,“抢上和忙去”生动描写了官场的上下级关系。草屋里只有王冕母亲一个人,在王冕七岁她刚出场时,没有年龄和容貌描写,现在王冕才二十岁不到,她就已经苍老了,还拄着拐杖,令人唏嘘。
翟局长还没开口,王冕老母亲显然得到了王冕的吩咐,一开门就说不在家了,从早上牵牛出门到现在都还没回来。翟局长才问道:“县长来这里找你儿子讲几句话,你怎么慢吞吞的,快点跟我说他在哪里,我好去找他回来。” 王冕老母亲不接他的话:“不在家了,不知在哪里。”然后就把门关上了。
【轿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着。翟买办抢上几步,忙去敲门。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从清早里牵牛出去饮水,尚未回来。”翟买办道:“老爷亲自在这里传你家儿子说话,怎的慢条斯理,快快说在那里,我好去传!”那婆婆道:“其实不在家了,不知在那里。”说毕,关着门进去了。】

翟局长面对时县长,继续一副卑躬屈膝讨好奉承的姿态,跪着汇报了王冕不在家的情况,并使用了“龙驾”这个皇帝专用的词语,请时县长暂时移步到公馆休息一会。公馆是在官员外出时,暂时布置给他们休息或住宿的地方。
【说话之间,知县轿子已到;翟买办跪在轿前禀道:“小的传王冕,不在家里;请老爷龙驾到公馆里略坐一坐,小的再去传。”扶着轿子,过王冕屋后来。屋后横七竖八条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约有一里多路,彼此叫呼,还听得见。】

一行人走着遇到了秦老的二儿子秦小二汉,翟局长认识他,便问有没有看到王冕在哪里放牛。秦小二汉也是得到王冕的吩咐:“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亲家那里吃酒去了。”按当时的交通条件,意思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了,时知县十分恼怒,这里又出现了一段精彩的内心戏描写。
【知县正走着,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翟买办赶将上去,问道:“秦小二汉,你看见你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小二道:“王大叔么?他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亲家那里吃酒去了。这牛就是他的,央及我替他赶了来家。”翟买办如此这般禀了知县。知县变着脸道:“既然如此,不必进公馆了!即回衙门去罢:”时知县此时心中十分恼怒,本要立即差人拿了王冕来责惩一番,又恐怕危老师说他暴躁,且忍口气回去,慢慢向老师说明此人不中抬举,再处治他也不迟。知县去了。】

王冕就躲在附近,听到敲锣声远去,即刻回到家中,开始了一段总结讲话:第一,时县长倚着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第二,他这一番回去必定向危素说,危素老羞变怒,恐怕要和我计较起来;第三,我要收拾行李,到别处去躲避一下。
这一段讲话,充满了“被迫害妄想症”的特征,首先第一点,他说时县长酷虐小民,这在前文毫无交待,仅凭王冕的一面之词不太可信。第二点,时县长内心想法是有打算向危素说,但说危素老羞成怒且恐怕要跟他计较,仅仅只是王冕的主观臆断。第三点,仅凭猜测就在仓促间决定抛弃老母亲潜逃,这是极大的不孝,与小王冕的孝顺形成十分强烈的对比。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决定了要离乡别井,这个畏罪潜逃与正文里匡超人的畏罪潜逃明显不同,匡超人远走他乡,是因为听到了潘保正传达的明确会被牵连的说话,而王冕只是自己猜测而已。
秦老只得安慰他:你的才华在农村是没有出路的,男儿志在四方,这次去到大城市,或许会有一番际遇。
【王冕并不曾远行,即时走了来家;秦老过来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执意了。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怠慢他?”王冕道:“老爹请坐,我告诉你。时知县倚着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甚么要结交他?但他这一番回去必定向危素说;危素老羞变怒,恐要和我计较起来。我如今辞别老爹,收拾行李,到别处去躲避几时。只是母亲在家,放心不下。”母亲道:“我儿!你历年卖诗卖画,我也积聚下三五十两银子,柴米不愁没有;我虽年老,又无疾病,你自放心出去,躲避些时不妨。你又不曾犯罪,难道官府来拿你的母亲去不成?”秦老道:“这也说得有理。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此番到大邦去处,或者走出些机遇来也不可知,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王冕拜谢了秦老。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

王冕走得很急,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秦老拿着一盏灯笼送他到村口,洒泪告别。
【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秦老手拿灯笼,站着看着他走,走得望不着了,方才回去。】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匡超人是从乐清逃到杭州,王冕却不敢留在本省。他一路向北,从浙江诸暨马不停蹄赶到山东济南,可惜才到济南就没钱了,于是只能找个小庵租了一个房间居住,在路边给别人算命赚钱,同时也画些画卖。
在大城市的路边算命卖画,境况其实很凄惨。说好听点是卖艺,难听的其实就是乞讨差不多了。秦老希望他在大城市能有一番际遇,其实他在诸暨农村遇到翟局长的那次才是际遇!
【王冕一路风餐露宿,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一迳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这山东虽是近北省分,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王冕到了此处,盘费用尽了,只得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也画两张没骨的花卉贴在那里,卖与过往的人。每日问卜卖画,倒也挤个不开。】

王冕的画作虽然是好,但是在人才济济的济南城里,待了半年了也只是几个俗财主会欣赏而“时常要买”,而俗财主没有官员附庸风雅和求贤若渴的姿态,不会亲自到场,只会叫几个小厮上街买画。王冕面对粗鲁的小厮心不耐烦,又进行他那nozuonodie的做法了:画牛题诗讥刺。
做这些的时候一时爽,做完后就开始“被迫害妄想症”。害怕了怎么办,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弹指间,过了半年光景。济南府里有几个俗财主,也爱王冕的画,时常要买;又自己不来,遣几个粗夯小厮,动不动大呼小叫,闹的王冕不得安稳。王冕心不耐烦,就画了一条大牛贴在那里;又题几句诗在上,含着讥刺。也怕从此有口舌,正思量搬移一个地方。】

天下之大,走去哪里?在外混的不行,又害怕那些没什么文化的俗财主找麻烦,路上逃荒的百姓的又多,王冕看到,过意不去。我看到“过意不去”这四个字,一度以为他会拿点钱救济一下,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河水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了。”
这叫啥?这叫故意散布传播谣言。如果当时有微信,他把这句感叹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上,绝对会获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这顶帽子,然后被治安拘留。
王冕感叹完之后,想想还是决定回家好,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
【那日清早,才坐在那里,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也有挑着锅的,也有箩担内挑着孩子的,一个个面黄饥瘦,衣裳褴褛。过去一阵,又是一阵,把街上都塞满了。也有坐在地上求化钱的。问其所以,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淹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觅食。王冕见此光景,过意不去,叹了一口气道:“河水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了。我还在这里做甚么!”将些散碎银子收拾好了,栓束行李,仍旧回家。】

才进入浙江,就忙打听危素的消息,知道危素已经返回京城,时县长也高升了,王冕才敢放心回家。
回家一切如常,母亲跟秦老也没说官府要拿他,妥妥滴证明了他潜逃的根源都是他臆想出来的。官场之中大家都那么忙,王冕又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实际利益,谁会吃饱了饭撑着找他麻烦。王冕虽然想太多,但他心地还不错,即使没什么钱,也记得带些手信给秦老。
还是在家画画好,起码不用租房子住。
【入了浙江境,才打听得危素已还朝了。时知县也升任去了。因此放心回家,拜见母亲。看见母亲健康如常,心中欢喜。母亲又向他说秦老许多好处。他慌忙打开行李,取出一匹茧绸,一包耿饼,拿过去谢了秦老。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自此,王冕依旧吟诗作画,奉养母亲。】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又过了六年,算下来王冕应该二十六岁了,老母亲老病卧床,在临死前跟他谈了一番话:第一,不要做官;第二,不要做官;第三,将来娶老婆生孩子,要记得守住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
这农村老太太见识浅陋,别人夸她儿子几句她就当真了,以为这官是想做就能做的。
【又过了六年,母亲老病卧床,王冕百方延医调治,总不见效。一日,母亲吩咐王冕道:“我眼见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作官。作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作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哭着应诺。他母亲奄奄一息,归天去了。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王冕负土成坟,三年苫块,不必细说。】

时间继续往前走,算下守孝三年,然后又一年有余,王冕应该快三十一岁了,这时候,明朝太祖朱元璋出场。
时代背景是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方国珍投降。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在小说里,朱元璋拜访王冕是在破方国珍后,称帝之前。
【到了服阕之后,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方国珍据了浙江,张士诚据了苏州,陈友谅据了湖广,都是些草窃的英雄。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都市,并无骚扰。】

从王冕的视角看朱元璋“真有龙凤之表”,此刻王冕的身份,究竟是读书人,还是算命大师?令人疑惑。而语气与面对翟局长时截然不同,先是自称“小人”,又俯首“拜问”,随后两人开始了一段商业互吹。
值得一提的是,王冕那一番“以仁义服人”的讲话,在历史上是朱元璋说的:“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朱元璋说这句话的时候尚未称帝,还在南征北战。
在野党用来争取民心的套话,听听就好,认真就输了哈。
秦老可能是进城看大儿子去了,回来后问了谁曾来访过,王冕骗他,说不过是在山东认识的一个将官。可他在济南府穷困潦倒,何曾认识什么将官?
【一日,日中时分,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只见十几骑马竟投他村里来。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那人到门首下了马,向王冕施礼道:“动问一声,那里是王冕先生家?”王冕道:“小人王冕,这里便是寒舍。”那人喜道:“如此甚妙,特来晋谒。”吩咐从人下马,屯在外边,把马都系在湖边柳树上;那人独和王冕携手进到屋里,分宾主施礼坐下。王冕道:“不敢!拜问尊官尊姓大名,因甚降临这乡僻所在?”那人道:“我姓朱,先在江南起兵,号滁阳王,而今据有金陵,称为吴王的便是;因平方国珍到此,特来拜访先生。”王冕道:“乡民肉眼不识,原来就是王爷。但乡民一介愚人,怎敢劳王爷贵步?”吴王道:“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象,不觉功利之见顿消。孤在江南,即慕大名,今来拜访,要先生指示:浙人久反之后,何以能服其心?”王冕道:“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不见方国珍么?”吴王叹息,点头称善!两人促膝谈到日暮。那些从者都带有乾粮,王冕自到厨下,烙了一斤面饼,炒了一盘韭菜,自捧出来陪着。吴王吃了,称谢教诲,上马去了。这日,秦老进城回来,问及此事,王冕也不曾说就是吴王,只说是军中一个将官,向年在山东相识的,故此来看我一看。说着就罢了。】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时代背景到了明朝建立,汉人执政,乡村人安居乐业。洪武四年,算下来王冕三十六岁了。
秦老又进城里,带回一本邸钞,邸钞是政府文告,上面有两项通报:第一,危素被贬到和州守余阙墓,原因不是因为酷虐小民,也不是贪污腐败,仅仅只是不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因言获罪,得罪了太祖朱元璋。第二,礼部向全国选拔人才,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三年一科”在前面的导读讲过了,是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清科举考试的应试文中,一篇文章有固定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题比、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比引入正文,起股之后的四个部分才是正式的议论,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因此一般称之为八股文。
看完考试的内容,是不是觉得科举制度难考了?事实上也是真的不容易考。第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第二,要不断锻炼、长期写作,从破题到束股按步骤练习,会写整篇的“八股文”后,再在老师及名家的指导下不断修改,才能学会写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八股文。第三,议论要有新意,不然怎么进入阅卷老师的法眼?
话说王冕看完邸钞后,对危素的下场不作评价,其实以他的价值观,应该对危素不畏强权的勇气大加赞赏才对啊。他跳过危素,径直批评礼部选拔人才的方法定得不好,“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随后又化身星相大师,说象征牢狱的贯索星侵犯了象征文云的文昌星,诅咒“一代文人有厄”,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进行恶意中伤。
什么是文行出处?文是学问;行是品行;出是做官;处是隐居。文行出处泛指读书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和隐退的态度。文人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其实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不是非要分个你死我活,也不是一定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你王冕喜欢隐居,可以理解,但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书生报国也是别人的理想和追求,要学会尊重别人。你不喜欢官场规则,其实消极逃避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以用责任和担当的情怀参与仕途,去尝试着改变它。
书中的王冕只在十岁前接受过老师教导,十岁前的小孩子一般心智未开。他此后就是自学,没有再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或许也是造成他性格缺陷、偏执固执的一个原因。导致他没有包容心、没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只有狭隘的视野和认知,看了书中一些例子,听了无知老母亲的一些话,以为世界不是黑就是白,就觉得所有做官的人就是坏人。殊不知历朝历代也有不少人是官场里的一股清流,明朝就有一个例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先后担任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的知县,他在官场屡屡平反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就是为群众做好事。
【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统一,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乡村人个个安居乐业。到了洪武四年,秦老又进城里,回来向王冕道:“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了;我带了一本邸钞来给你看。”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大怒,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说着,天色晚了下来。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着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当夜收拾家伙,各自歇息。】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消息闭塞,群众就喜欢传谣,不停的散播朝廷要王冕做官。
朝廷如果真的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王冕做官,不会有“初时”、“渐渐”的时态出现,不要低估官府的办事速度,尤其是朝廷的行文下来时。王冕呢,这种传说听得多了,竟然连秦老也不知会一声,连夜逃往会稽山中了,他跟做官究竟是什么怨什么仇。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作官。初时不在意里,后来渐渐说的多了,王冕并不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中。】

王冕走后半年,朝廷果然派人捧着诏书到来到秦老门首,与秦老施礼,问:“王冕住在这庄上吗?皇上让他做咨议参军,特地派我来通知他。”秦老说:“他虽然是这里人,但是很久就不知道去哪里了。”然后请官员喝了茶,才领他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看到里面杂草丛生,才知道果然是走了很久。
这段描写,着重体现了朱元璋网罗知识分子和尊重儒士的姿态,但是有两个疑点:第一,以前时仁只是一个县长,特地低调的排场都引起了轰动,陪同的翟局长也都认识王冕家,不会出现问路的情形。现在钦差进村,还带领许多人,怎么会没有地方官员的陪同和带路?第二,钦差问路,已经是不可思议了,进了村没能第一时间见到要找的人,居然还放低身份有闲情逸致和一个务农的村民聊天喝茶?
【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着诏书,带领许多人,将着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王冕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见□蛸满室,蓬莴蔽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王冕在山中隐居,后来得病去世。他谨记母亲临终遗言“不要做官”,却没有“娶妻生子”,最后孤独终老,无名无姓一个人客死他乡。
读到这里一声叹息。
而秦老寿终于家,这是“善终”,境况与王冕形成鲜明对比。
楔子结束,下回正式开始正文。
【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是年,秦老亦寿终于家。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着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正文开始。
简单重温一下之前讲过的内容,书中的主要故事是从第二回开始的,发生在明朝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约一百二十年;结束于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一年。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楔子讲完,镜头转到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一个乡村薛家集,交代年代背景是明朝成化末年,那时候,国家繁荣昌盛。
成化(1465年——1487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成化之后分别是弘治(1488年——1505年)、正德(1506年——1521年)、嘉靖(1522年——1566年)、隆庆(1567年——1572年)、万历(1573年——1620年)、泰昌(1620年)、天启(1621年——1627年)、崇祯(1628年——1644年)。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南京),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

朱元璋六十多岁的时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几乎都是皇太孙的叔父,明太祖驾崩后,朱允炆承继皇位,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
大家也看到,建文帝在位时间不长,皆因他自己作死,为加强集权统治,即位后屁股都还没坐热,立即采取削藩政策。要知道,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特别多。明太祖的四儿子朱棣,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长期带兵驻守北平,拥兵10万。
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先是诈病装疯卖傻后,于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发动靖难之变,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以及他的幕僚估计历史都没学好,不知道早在三国时代的司马懿就用了诈病这种套路,要不然也不会放松警惕。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建文帝则下落不明,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紫禁城和北京城建成,紫禁城此后成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把京城迁到北平,改名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
永乐之后分别是洪熙(1424年——1425年)、宣德(1426年——1435年)、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景泰(1450年——1457年),然后才到成化,成化末年距离靖难之变已经将近90年,那时候已经天下太平,书中描述“正是天下繁富”,经济上繁荣昌盛的年代。

薛家集的村口有一个观音庵,村里人有公事的话就集中到观音庵开会。
我小时候在广东粤西一个小乡村生活,村里没有什么公共场所,唯一的就是村里的庙宇。印象中在每年的“年例”之前,村里人也都会在庙里集中商议凑份子做“年例”,现在好听点的说法叫众筹,大家凑一起商量的情景跟相距千里之外、几百年前的山东薛家集差不多。
【话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乡村,叫做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村口一个观音庵,殿宇三间之外,另还有十几间空房子,后门临着水次。这庵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个和尚住。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正月初八开始讨论正月十五元宵节“闹龙灯”之事,带头的是申祥甫。
为什么申祥甫能带头,因为他亲家是薛家集上去年新选派的总甲。夏总甲虽然只是一个小吏,但毕竟是当差的人,是明清时代在群众当中选派一名群众负责照管一个地方的职役。夏总甲以前也是一名群众,但现在已经代表官府了,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荀老爷再有钱,也不过是一个老百姓。
这种环境跟历来一样,有钱的不如有权的。
夏总甲一进门就坐在上席,然后摆官腔吩咐庵里的和尚喂驴,完全无视在座的其他村民:“老子议完了事,还要到进县城黄老爹家吃年酒去哩。”
【那时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时候。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到了早饭时候,为头的申祥甫带了七八个人走了进来,在殿上拜了佛;和尚走来与诸位见礼,都还过了礼。申祥甫向发作和尚道:“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阿弥陀佛!受了十方的钞钱,也要消受。”又叫“诸位都来看看:这琉璃灯内,只得半琉璃油。”指着内中一个穿齐整些的老翁,说道:“不论别人,只这一位荀老爷,三十晚里还送了五十斤油与你;白白给你炒菜吃,全不敬佛!”和尚陪着小心。等他发作过了,拿一把铅壶,撮了一把苦丁茶叶,倒满了水,在火上烧得滚热,送与众位吃。荀老爷先开口道:“今年龙灯上庙,我们户下各家,须出多少银子?”申祥甫道:“且住,等我亲家来一同商议。”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两只红眼边,一副铁锅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这人姓夏,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甲。夏总甲坐在上席,先吩咐和尚道:“和尚!把我的驴牵在后园槽上,卸了鞍子,拿些草喂得饱饱的。我议完了事,还要到县门口黄老爹家吃年酒去哩。” 】

开会先不说主题,夏总甲扯了一通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话:“这个年过得,还不如你们耕田的好啊。”很明显,这句话强调已经跟你们这些草民已经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了。
然后再说自己身份重要:“衙门里三班六房,个个都要请我,年初一到年初八,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
我们看古装剧,直观感觉衙门里不过就是几个人:县官、几个捕快,还有一个师爷。夏总甲提到了“衙门里三班六房”,来了解一下,衙门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有很多讲究。
三班指皂、壮、快三班,都是衙役。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
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其首领由县令指派小官吏担任,称书吏或承发吏,无品级,直接对县令负责。
【吩咐过了和尚,把腿跷起一只来,自己拿拳头在腰上只管捶,捶着说道:“俺如今到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打紧又被这瞎眼的王八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得腰胯生疼。”申祥甫道:“新年初三,我备了个豆腐饭邀请亲家,想是有事不得来了?”夏总甲道:“你还说哩!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就像今日请我的黄老爹,他就是老爷面前站得起来的班头;他抬举我,我若不到,不惹他怪?”申祥甫道:“西班黄老爹,我听说,他从年里头,就出差去了;他家又无兄弟儿子,却是谁做主人?”夏总甲道:“你又不知道了。今日的酒,是快班李老爹请;李老爹家房子窄,所以把席摆在黄老爹家大厅上。” 】

两个人明明可以私聊的,夏总甲跟申祥甫却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两人扯淡了半天,才讲到凑钱闹龙灯的事,这种耽误别人时间的事情很不厚道。
夏总甲能说会道,一番讲话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这种事我现在懒得管了,以前年年是我带头众筹,大家写了金额数字,却不拿钱出来,害得我赔了不少。第二,县衙门里,我的同事家家都闹龙灯的,我都可能不能一一去看,哪里还有空回农村看。但你们跟我说要众筹,我肯定也会出的。第三,荀老爷有钱就多出点,其他的按家里人口分派,这闹龙灯的时候就搞起来了。
说是开会商议,其实都是由夏总甲决定了。其他人听了不敢反对,于是荀老爷出一半,余众户出一半,一共筹集了二三两银子,按三两银子计算,折合约2550个钱。
【说了半日,才讲到龙灯上。夏总甲道:“这样事,俺如今也有些不耐烦管了。从前年年是我做头,众人写了功德,赖着不拿出来,不知累俺赔了多少。况今年老爷衙门里,领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兴龙灯,我料想看个不了,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几把灯?但你们说了一场,我也少不得搭个分子,任凭你们那一个做头。像这荀老爷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分子派,这事情就舞起来了。”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着姓荀的出了一半,其余众户也都派了分子来;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继续更新前,先给各位读者道个歉。因为懒得打字,所以上面的原文是我从网上复制粘贴下来的,现在发现存在不少错漏。
比如3月5日更新的,申祥甫道【西班黄老爹,我听说,他从年里头,就出差去了。】应该是【西班黄老爹,我听见说,他从年里头就是老爷差出去了。】
比如夏总甲一段话:【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几把灯?但你们说了一场,我也少不得搭个分子,任凭你们那一个做头。像这荀老爷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分子派,这事情就舞起来了。】应该是【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条把灯?但你们说了一场,我也少不得搭个分子,任凭你们那一位做头。像这荀老爹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分子派,这事就舞起来了。】
又比如接下来准备出现的网上的文字【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十多岁】应该是【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纪六十多岁】,这种错误的差别就很大了。
我看了几十个网站的原文阅读,都是这个错误,建议大家不要在网上看所谓的原文了。
推荐大家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以后更新,我也会对照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进行校对。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和尚被申祥甫骂了一顿后,不仅泡好茶给大家喝,还捧出了不少零食。首席的位置,当仁不让是夏总甲坐了。
【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干、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尊夏老爹坐在首席,斟上茶来。】

正文中第一个主要人物周进,在夏总甲的口中出场:
薛家集需要请一位老师,而且想要请城里的老师。夏总甲马上想到了已经失业的周进:已经60多岁但连个秀才都没考下来的老头,在给一个姓顾的户总科提控的儿子做家教。户总科提控其实就是衙门里管收钱粮的税吏。周进虽然考试的命不好,但他水平其实很不错,曾经拿过童试第一名。他给老顾的儿子顾小相公当家教,才教了三年,顾小相公就考上了秀才,和镇上的梅三相公一起考上的。
众人一看是夏总甲推荐的,都同意了。
在导读的时候简单讲了古代的官和吏是不同的,这里详细再讲一下。古代公务员分成官和吏两种,地方官员是通过科举考试后,由朝廷统一任命的,过几年就换了。而吏相反,他们是地方政府雇佣的工作人员,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基本都是当地人,没什么意外的话可以干一辈子,在当地的势力不少,对于群众而言,小吏直接面对群众,他们比官员更可敬畏,甚至有些官员会受制于手下强势的小吏。
现代社会,不少人也有这种体验,即所谓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现在的公务员系统里,有些办事的科员有可能会熬成科长,但在明清时代,正式的小吏也绝无升职的可能。元朝政府有小吏升为官员的制度,所以实行科举制度的阻力不小。
【申祥甫又说:“孩子大了,今年要请一个先生。就是这观音庵里做个学堂。”众人道:“俺们也有好几家孩子要上学。只这申老爹的令郎,就是夏老爹的令婿;夏老爹时刻有县主老爷的牌票,也要人认得字。只是这个先生,须是要城里去请才好。”夏总甲道:“先生倒有一个,你道是谁?就是咱衙门里户总科提空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纪六十多岁,前任老爷取过他个头名,却还不曾中过学。顾老相公请他在家里三个年头,他家顾小舍人去年就中了学,和咱镇上梅三相一齐中的。那日从学里师爷家迎了回来,小舍人头上戴着方巾,身上披着大红绸,骑着老爷棚子里的马,大吹大打,来到家门口。俺合衙门的人都拦着街递酒。落后请将周先生来,顾老相公亲自奉他三杯,尊在首席。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顾老相公为这戏,心里还不大喜欢。落后戏文内唱到梁灏的学生却是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顾老相公知道是替他儿子发兆,方才喜了。你们若要先生,俺替你把周先生请来。”众人都说是好。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箸牛肉面吃了,各自散讫。】

周进有了新工作,薛家集小学唯一的一名教师,正月二十开学。
周进每年工资十二两,每日要给伙食费二分。1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之前跟大家算过,扣除伙食费,每个月拿到手的实收工资是40分。
【次日,夏总甲果然替周先生说了,每年馆金十二两银子;每日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

正月十六,周进去薛家集小学报到,村民们准备了一桌酒席接风,还特地请来新秀才梅三相做陪客。梅三相是梅三相公的省称,名字叫梅玖,他正处于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面对不是秀才的周进,梅玖在宴席上喧宾夺主,三番四次对周进进行了羞辱。
原文对梅玖这副人生得意须尽欢、放飞自我的描写,写得极其精彩。
【到了十六日,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那梅玖戴着新方巾,老早到了。直到巳牌时候,周先生才来。听得门外狗叫,申祥甫走出去迎了进来。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申祥甫拱进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周进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进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梅玖道:“今日之事不同。”周进再三不肯。众人道:“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罢”。梅玖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只是今日不同,还是周长兄请上。”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就如女儿嫁人的: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做“新娘”。】
【闲话休提。周进因他说这样话,倒不同他让了,竟僭着他作了揖。众人都作过揖坐下。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余都是清茶。吃过了茶,摆两张桌子杯箸,尊周先生首席,梅相公二席。众人序齿坐下,斟上酒来。周进接酒在手,向众人谢了扰,一饮而尽。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箸也不曾下。申祥甫道:“今日先生为甚么不用肴馔?却不是上门怪人?”拣好的递了过来。周进拦住道:“实不相瞒,我学生是长斋。”众人道:“这个倒失于打点。却不知先生因甚吃斋?”周进道:“只因当年先母病中,在观音菩萨位下许的,如今也吃过十几年了。”梅玖道:“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有个做先生的一字至七字诗。”众人都停了箸听他念诗。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念罢,说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着口道:“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着!”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周进不好意思。申祥甫连忙斟一杯酒道:“梅三相该敬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梅玖道:“我不知道,该罚该罚!但这个话不是为周长兄,他说明了是个秀才。但这吃斋也是好事,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大则降灾,小则害病。’只得就开了斋。俺这周长兄,只到今年秋祭,少不得有胙肉送来,不怕你不开哩!”众人说他发的利市好,同斟一杯,送与周先生预贺,把周先生脸上羞的红一块白一块,只得承谢众人,将酒接在手里。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扛子火烧。众人道:“这点心是素的,先生用几个。”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
楼主:西风小贱贱  时间:2019-03-14 16:24:18

在饭局上,申祥甫凭借亲家夏总甲的威信在胡乱吹牛,大家也都不断恭维吹捧。
不甘心做小透明,急切想要表现自我的梅玖,听到申祥甫提到做梦,虽然嘴里正吃着叉烧,也马上接上了这个话题,说自己考上秀才那一年的正月初一,梦见在一座高山上,被天上的太阳砸中,当时不知道缘故,现在想想,好准好准,考上秀才是上天注定的。
这叫啥,这叫炫耀!如果梅玖能考上进士,估计整个银河系都是他的了。
【内中一人问申祥甫道:“你亲家今日在那里?何不来陪先生坐坐?”申祥甫道:“他到快班李老爹家吃酒去了。”又一个人道:“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着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只是他老人家好赌,不如西班黄老爹,当初也在这些事里顽耍,这几年成了正果,家里房子盖的像天宫一般,好不热闹。”荀老爹向申祥甫道:“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黄老爹的意思哩。”申祥甫道:“他也要算停当的了。若想到黄老爹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梅相公正吃着火烧,接口道:“做梦倒也有些准哩!”因问周进道:“长兄这些年考校,可曾得个甚么梦兆?”周进道:“倒也没有。”梅玖道:“就是徼幸的这一年,正月初一日,我梦见在一个极高的山上,天上的日头,不差不错,端端正正掉了下来,压在我的头上,惊出一身的汗;醒了摸一摸头,就像还有些热。彼时不知甚么原故,如今想来,好不有准!”于是点心吃完,又斟了一巡酒。直到上灯时候,梅相公同众人别了回去。申祥甫拿出一副蓝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观音庵歇宿。向和尚说定,馆地就在后门里这两间屋内。】

开学日,村民们带了学生和见面礼到学校。周进晚上把大家的见面礼拆开,不够一个月伙食费。生源质量也不好,还好周进的性格不错,能耐心教导。
【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同着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晚间学生家去,把各家贽见拆开来看: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周进一总包了,交与和尚收着再算。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的不了。周进只得捺定性子,坐着教导。】

过了两个多月,农历四月初,春末夏初。周进在乡村地方还能欣赏景致,证明他文艺素养确实是不错。
三十多岁的王举人因避雨来到庙里,这王举人名字叫王惠,面对周进十分无礼。
【不觉两个多月,天气渐暖。周进吃过午饭,开了后门出来,河沿上望望。虽是乡村地方,河边却也有几树桃花柳树,红红绿绿,间杂好看。看了一回,只见蒙蒙的细雨下将起来。周进见下雨,转入门内,望着雨下在河里,烟笼远树,景致更妙。这雨越下越大,却见上流头一只船冒雨而来。那船本不甚大,又是芦席蓬,所以怕雨。将近河岸,看时,中舱坐着一个人,船尾坐着两个从人,船头上放着一担食盒。将到岸边,那人连呼船家泊船。带领从人,走上岸来。周进看那人时,头戴方巾,身穿宝蓝缎直裰,脚下粉底皂靴,三绺髭须,约有三十多岁光景;走到门口,与周进举一举手,一直进来。自己口里说道:“原来是个学堂。”周进跟了进来作揖,那人还了个半礼道:“你想就是先生了。”周进道:“正是。”那人问从者道:“和尚怎的不见?”说着,和尚忙走了出来道:“原来是王大爷。请坐,僧人去烹茶来。”向着周进道:“这王大爷就是前科新中的,先生陪了坐着,我去拿茶。” 】
【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周进下面相陪。王举人道:“你这位先生贵姓?”周进知他是个举人,便自称道:“晚生姓周。”王举人道:“去年在谁家作馆?”周进道:“在县门口顾老相公家。”王举人道:“足下莫不是就在我白老师手里曾考过一个案首的?说这几年在顾二哥家作馆,不差不差。”周进道:“俺这顾东家,老先生也是相与的?”王举人道:“顾二哥是俺户下册书,又是拜盟的好弟兄。” 】

周进虽然潦倒落魄,但为人处世不傻,还会奉承王惠的文章写得精妙。王惠跟梅玖一个德性,开始大言不惭的吹牛了,说那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在参加乡试的时候,是贡院里的鬼神写出来的,所以肯定会中举了。
正说得兴高采烈,荀老爹的儿子荀玫来交作业。荀玫才七岁,名字是梅玖起的,说他的名字叫做‘玖’,也替荀玫起个‘王’旁的名字发发兆。
王惠看见作业本上“荀玫”二字,“咂嘴弄唇”,慌张失色。但他在了解荀玫的情况后,开始笑了,把自己的梦当笑话讲了出来:在今年正月初一,他梦见自己在看会试榜,榜上有自己是当然的了,但那会试榜上的第三名,也是汶上县人,名字就叫荀玫。没想到只是个七岁的小孩子。“难道和他同榜不成?”王惠觉得不可能,马上推翻了自己刚刚强调的鬼神之说,哈哈大笑起来。
周进讲了梅玖所做的梦,王惠立刻反驳:“他考个秀才就被太阳砸中,那我中了举,岂不是连天都该掉下来让我扛着?”
晚饭时候,王惠自己吃了一整桌鸡鸭鱼肉,也不叫一下周进。等他吃完饭,和尚才端出周进的晚饭: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第二天早上,王惠扬长而去,素质很低,“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
【须臾,和尚献上茶来吃了。周进道:“老先生的朱卷是晚生熟读过的。后面两大股文章,尤其精妙。”王举人道:“那两股文章不是俺作的。”周进道:“老先生又过谦了。却是谁作的呢?”王举人道:“虽不是我作的,却也不是人作的。那时头场,初九日,天色将晚,第一篇文章还不曾做完,自己心里疑惑,说:‘我平日笔下最快,今日如何迟了?’正想不出来,不觉瞌睡上来,伏着号板打一个盹;只见五个青脸的人跳进号来,中间一人,手里拿着一枝大笔,把俺头上点了一点,就跳出去了。随即一个戴纱帽、红袍金带的人,揭帘子进来,把俺拍了一下,说道:‘王公请起。’那时弟吓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转来,拿笔在手,不知不觉写了出来。可见贡院里鬼神是有的。弟也曾把这话回禀过大主考座师,座师就道弟该有鼎元之分。” 】
【正说得热闹,一个小学生送仿来批,周进叫他搁着。王举人道:“不妨,你只管去批仿,俺还有别的事。”周进只得上位批仿。王举人吩咐家人道:“天已黑了,雨又不住,你们把船上的食盒挑了上来,叫和尚拿升米做饭。船家叫他伺候着,明日早走。”向周进道:“我方才上坟回来,不想遇着雨,耽搁一夜。”说着,就猛然回头。一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周进又不好问他,批完了仿,依旧陪他坐着。他就问道:“方才这小学生几岁了?”周进道:“他才七岁。”王举人道:“是今年才开蒙?这名字是你替他起的?”周进道:“这名字不是晚生起的。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梅朋友说自己的名字叫做‘玖’,也替他起个‘王’旁的名字发发兆,将来好同他一样的意思。” 】
【王举人笑道:“说起来,竟是一场笑话。弟今年正月初一日梦见看会试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说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做荀玫。弟正疑惑我县里没有这一个姓荀的孝廉,谁知竟同着这个小学生的名字,难道和他同榜不成!”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道:“可见梦作不得准!况且功名大事,总以文章为主,那里有甚么鬼神?”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着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他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作不得准了。比如他进过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彼此说着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
【次早,天色已晴,王举人起来洗了脸,穿好衣服,拱一拱手,上船去了。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

楼主:西风小贱贱

字数:4356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1-31 07:01:44

更新时间:2019-03-14 16:24:18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