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八节 府兵制真的优于募兵制吗

看晚唐历史时,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如果有机会恢复府兵制,大唐帝国肯定还会恢复府兵制。因为在府兵制下,从来没有出现过藩镇割据的事。

问题是,就我理解,如果有机会选择募兵制,谁处于大唐皇帝的位置上,也不会选择府兵制的!因为在实行府兵制的200年时间里,皇帝被废被杀始终如同儿戏;王朝交替也如走马灯一样。


西魏实行府兵制,所以西魏帝国的皇帝都是傀儡,因为帝国的权力始终掌握在几个军事贵族手里。于是西魏存在20年后灭亡、元氏皇帝被废杀。

北周也实行府兵制,所以北周的皇帝接连被弑杀,20多年后,就被两大军事贵族(杨氏、独孤氏)联手篡夺了。于是宇文皇族遭受灭顶之灾。

隋朝实行府兵制,隋朝存在不到40年;就在军事贵族的接连叛乱中,走向了灭亡。先是杨氏、李氏联手叛乱(杨素之子杨玄感、李弼之孙李密领衔);再后来则是李氏叛乱(李虎之孙李渊领衔)。

大唐帝国初期实行府兵制。所以李世民兄弟之间、诸子之间斗得你死我活;而且后来武氏横空出世、韦后专权、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专权,让皇权的尊严尽失。
关键是,盛唐没有灭亡,主要是因为篡夺大唐皇权的人是李世民的儿媳妇,所以大唐进入鬼门关,又活着出来了。否则,大唐的历史当时就结束了。
因为武则天时代已宣布大唐画上了句话,因为天下姓武了,国号改周了。

面对这种最基本功的历史事实,你是大唐皇帝,可以在府兵制、募兵制之间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我估计你会选择募兵制。因为募兵制下的皇权,虽然有点惨不忍睹,但是比府兵制下的皇权,显然强的太多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因为在介绍府兵制,许多人习惯性的从字面理解,所以我们难免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府兵制下的军队,就是平常意义上的民兵。总而言之,军人平常在家乡务农,有了战争临时召集过来打仗;打完了仗,再回家务农。[注1]

其实呢,这种解释,本身就经不起任何推敲。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府兵制真是这种原始的军事制度,它靠什么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呢?要知道,西魏、北周、隋就是靠这种军事制度一步步统一天下的。

事实上,府兵制下的军队,就是军事贵族的私兵。所以在这种军制下,军队平常就归各大军事贵族管理,有了战争就召集过来,让将帅统一指挥他们作战;等战争结束后,他们就再归各大军事贵族管理。
在这种背景下,军事统帅对军队只有临时指挥权。如果军事统帅敢靠这种权力就想称王称霸,肯定分分钟钟就会被打得仆街了。

因为这就好像,一个股份公司的总经理;突然想利用总经理之权,把整个股份公司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看到他有这种野心、雄心,估计也会惊得两眼翻白,因为这实在有点利令智昏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说到这里,插一句话题外话。
华盛顿当年是美军的统帅,但是美军的所有权呢?显然分散于各个州的大佬手里。有人说,华盛顿当年如果想称王称霸,肯定没人能阻止。这也好像说,某个职业经理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把一个股份公司,变成他的私有财产一样。

因为美国初期的经济、行政、军事权力都分散于各州,华盛顿虽然是美国军统帅,但是他对军队的控制力,也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水平。
因为类似的原因,战争刚刚结束,各州大佬就决定给华盛顿保留80个常备军,大家没有看错,不是8万、更不是80万,甚至都不是8千、8百,而是8十。
面对这种惊人的消息,华盛顿实在惊得有点两眼翻白。因为你们象防贼一样的防着我,这个,我可以理解。因为在政治舞台上,谁的道德也不可信。
问题是,你们这样防我,也未免太过份了吧。因为美军统帅日常就理管80个将士?我们村的保安大队长,管的人,好像也比这多啊!

翻开美国初期的历史,我们更会发现,美国人从来不相信政治人物的道德。因为政治人物的道德能靠得住,母猪也能上树的。
但是流传到我们这里的政治童话,就成了华盛顿本来可以称王称霸、称皇称帝的,但是因为他有伟大的道德,所以拒绝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这里说到美国初期的军制,只是希望大家对府兵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
换而言之,军队虽然是传说中的民兵,但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民兵,那就是两回事。
这里所说的民兵,通常只是指军事所有权,并不归中央政府;而是分散于地方各大利益集团手里。
在这种军制下,纯粹意义上的军事将领、统帅,那就是标准的打工仔。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头说府兵制。
在府兵制下,军队的所有权,并不归皇帝所有,而是归众多军事贵族共同所有,皇帝也只是众多军事贵族之一。

因为天下,是众多军事贵族共有的天下,所以谁当皇帝,也千万别说自己可以牢牢控制天下。在这种背景下,皇帝能力够高、实力够大,才可以稳稳的坐在上面,否则,被废、被杀、被弄成傀儡,那就是无法逃避的宿命。
所以,一代屠龙高手宇文护执政15年,在此期间,他一个人就连弑了三个皇帝。第四个皇帝隐忍多年,终于抓住机会,一举灭了宇文护。

这个灭掉宇文护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武帝。周武帝乾纲独断后,一举灭掉北齐,统一中国北方;但是杨坚已开始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了。
周武死后仅仅两年,杨坚就篡夺皇权,就把宇文皇族的成员全部屠杀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因为是在贵族政治下,所以杨坚与太子的矛盾也是无可化解的。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文武百官集体竟然朝拜太子,杨坚当时就火了,因为这是什么礼节?我还活着,你们就集体朝拜太子,你们是不是都盼我早死啊!你们巴结太子,也巴结的太早、太露骨了吧![注2]
再后来呢?杨坚半夜上个厕所,都害怕被太子暗杀了。[注3]
再后呢?太子只能被淘汰出局了。
当然了,在童话故事中,太子被淘汰出局,就是因为太子喝豆浆时,喜欢喝一碗倒一碗,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让大隋皇帝非常不满意。

再后呢?大隋皇帝杨坚突然死了。他是怎么死的,据说是被他儿子杀的。[注4]

再后来呢?大隋皇帝杨广被臣子杀了。
臣子杀皇帝时,皇帝年幼的儿子,吓得大哭不已,于是人们就先把他当场砍翻了,血溅了皇帝一身。皇帝说,希望给我一杯鸩酒,臣子说,这里只有布带,于是把皇帝勒死了。[注5]
大家为什么要杀皇帝呢?据说是因为皇帝脑残变态;因为大隋皇帝杨广,就是传说中的隋炀帝。

盛唐皇帝的倒霉样,我前面说的太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从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大约可以发现。只要有机会选择募兵制,没有一个皇帝会选择府兵制的。
但是实行募兵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因为它需要中央政府把帝国的经济权力,最大限度的收纳到中央政府的系统里;否则就没有实现募兵制的经济基础。

唐玄宗晚年昏庸、喜欢重用奸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出现的。因为在这种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肯定会触犯大量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而帮助皇帝推动这种改革的人,通常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

总的来说,唐玄宗时期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变革时期。
在唐玄宗时代之前,血统、门第、家族都是金光闪闪的词汇。而从唐玄宗开始后,这些词汇渐渐不再金光闪闪了。
简单的看,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了,其实是因为皇帝通过一系倒行逆施的行为,把各种行政、经济权力,都最大限度的吸纳到中央政府政府系统。在这种背景下,豪门家族垄断中央、地方权力的基础消失了。
在这种背景下,再没有哪个军政长官敢恬着脸说,俺们家世代三公、世代两千石;更没有哪个军政长官敢恬着脸说,俺们家血统多高贵、门第多显赫。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在府兵制下,单纯的军人力量,永远无法威胁皇权,因为在这种军制下,单纯的军人力量,就是标准的打工仔。
问题是,在这种军制下,各种军事贵族,那可是标准的股东,他们威胁起皇权时,那是一点深浅也没有。

西魏、北周、隋、唐,表面上是四个王朝,其实呢?他们就是西魏开国时的几大股东轮流坐庄罢了。
北周宇文氏、隋的杨氏(孤独氏)、唐的李氏,在西魏时代,就都是标准的军事大贵族。他们后来能篡夺皇权,也是因为拥有这种资本。

府兵制的存在,必然会造就强大的军事贵族;而强大的军事贵族存在,无论对帝国的政治稳定,还是对皇权的高高在上,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在府兵制下,军政大佬的权力地位,常常是以家族为保证的。所以李渊七岁时,因为父亲早死,就成了传说中的唐国公;而且以后注定会行驶在权力快车道上;并且努力一把,就有可能成佛成祖。[注6]
这种事,在募兵制时代,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因为除了皇族亲王,其它人是不可能拥有这种机会的。安禄山很牛,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绝不可能像李渊那样,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可以成为帝国最顶尖的权力者之一。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说起藩镇割据,我们总认为它非常不稳定。问题是,这种权力格局,与分封诸王的格局相比,它实在太稳定了。
如果皇帝让诸王坐镇地方,自然不存在什么藩镇之乱;因为这样弄出来的乱子,就叫诸诸王之乱了。

最简单而言,唐玄宗如果认为自家人可靠,他完全可以不让安禄山节制关东三大军区,而是让某个亲王节制关东三大军区。
在这种背景下,那个肩负这种重任的亲王,肯定会拥有和安禄山大同小异的军事权力;问题是,亲王拥有这样巨大的军事权力,再加上他的亲王的身份,以及与此相伴随的政治权力、政治影响力,他一旦找借口造反,肯定比安禄山更可怕。

说起藩镇割据,我们总认为它非常不稳定。问题是,这种权力格局,比起府兵制相伴随的军事贵族格局,那实太稳定了。
最简单而言,唐玄宗如果认为安禄山那种胡人不可靠,而让某个血统高贵、门第显赫、家族力量强大的人扮演安禄山的角色,这个人肯定也可以拥有和安禄山类似的军事权力。
而这种人一旦造反,以他盘根错节的家族背景,危害肯定更大。对此只要看看李渊起兵造后,关中各种力量都纷纷响应,就可以看出来了。

事实上,这才是晚唐藩镇割据看似难以收拾,政局却比魏晋南北朝隋唐(唐玄宗之前)更稳定的主要原因。
因为,军人势力只是单纯的军人势力,他们没有皇族亲王的光环在上;也没有强大的家族力量为依靠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造反时,表面上很强大,实际上很难迅速伤及帝国统治的基础。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在府兵制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开始,军方大佬指挥的军队,都是从各大军事贵族那里召集过来的。这种军队,虽然听令于军方大佬,但是他们和军方大佬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军方大佬想真正控制这些军队,显然是近于不可能的。

当皇帝构建起强大的文职系统后,军队将领就会受到各种文职官员的制约。将帅表面上很牛X,但是在日常军队的管理上,他受制于文职的政治委员、参谋长;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他受制于高级文职官员。在这种背景下,统帅想真正控制自己名下的军队,那是近于不可能的。

晚唐五代时,军人势力突然处于失控状态,主要是因为军事贵族制约军人的格局消失了;而文职系统制约军人系统的格局,还没有真正构建起来。

这种问题,在唐玄宗时代,还不算太明显,所以唐玄宗并没有试图用细化分割军区的方式驾驭军人集团,于是帝国关东地区就三个军区,唐玄宗还让一个人去管理了。

安史之乱后,大唐皇帝就开始不断分割细化军区了。
在这种背景下,关东地区,就出现近二十个军区,表面上军人集团势力高涨了。其实呢,就是传说中的众建诸侯少其力,关东地区有近二十个军区,一个军区节度使所拥有的权力,能有多大呢?

安禄山造反时,瞬间就可以让关东地区变色。后来的军区司令造反时,不要说想瞬间让关东地区变色了,就是想让一个省变色,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一个省内,通常就有着众多与他们实力地位相当的军区并存。
最经典的就是河朔三镇牛到了天上,但是折腾到死,也没有哪个大哥能在河北省一嗓子喊到底。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几个军区愿意和他一块造反,通常也是作死的前奏。
事实上,众多实力相当,并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军区一块造反,通常是看不到希望的,因为几大军区内部的勾心斗角,就足以让皇帝通过纵横开合的政治手段,把他们打得万劫不复了。

事实上,晚唐可以长久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这里。虽然藩镇经常出来闹事,但是他们与皇权相比,永远也处于弱势,所以他们通常总是以失败告终。
虽然皇帝无法改变这种藩镇割据的格局,但是那些藩镇大佬,能真正善终的却非常少见。因为皇帝可以运作各种力量,让这些藩镇大佬死于非命。
最经典的就是,皇帝可以运作他们的小弟,往死弄他们。在这种背景下,藩镇虽然还是原来的藩镇,但是和皇帝作对的大哥,却已死于非命了!

比如,有一个藩镇大佬死后,他儿子想玩父死子继。
最后结果是,皇帝动用了大量的军事力量,依然无法改变这个藩镇半独立的地位,问题是那个试图玩父死子继大哥,在开局几分钟后就被自己小弟弄死了。[注7]
从某种意义上,这位试图玩父死子继的大哥,只是用自己的人头,给自己小弟弄了一个上位的机会。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在兵骄逐将、将骄逐帅的藩镇格局下,一个藩镇大佬与中央政府为敌时,谁也不要高估自己小弟的忠心。因为小弟多了,难免会有一些小弟,想借机与中央政府合作,踩着自己大哥的人头上位。
所以,藩镇大佬通常不敢轻易与中面政府撕破脸的,撕破的脸的结果,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一些代表军方共同利益的事,藩镇大佬才敢蠢蠢欲动的和皇帝公然对抗。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藩镇割据一直无法去除,但是大唐帝国也是一个顽强的存在着,而且我们很难说哪个皇帝是真正的傀儡。

河朔三镇之所以无法去除。并不是因为他们实力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符合普遍军人集团的共同的利益,所以政府军在围剿他们的时候,关键时候总会掉链子的。
负责具体军事行动的军人集团,关键时候不要说明着使坏了,就是人家就说自己昨天吃坏了肚子,现在想拉稀,也能把你整个军事行动搅黄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皇帝(唐宪宗)一度想让太监全权负责相关军事行动。问题是,皇帝让太监全权负责相关军事行动,估计军人集团在关键时候,更会说自己想拉稀了!总而言之,不是我们不想卖命打仗,实在是因为我实在憋不住这泡屎,你总得让我先把泡屎拉了吧!
皇帝想了又想,终于还是不敢让太监全权负责相关军事行动。因为人们反对他时,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让皇帝不敢这样玩。因为翻开中国历史,您见过哪个朝代让太监当大军统帅的?您这样玩下去,得对历史负责啊!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从这层意义上,皇帝无法灭掉河朔三镇,只是因为河朔三镇符合军人集团的共同利益。否则,就这种小军阀,皇帝灭他们,也就跟切盘菜一样容易。

事实上,所谓的河朔三镇,也就是三只小豺狼罢了,说他们是大老虎的人,肯定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子。
河朔三镇的大佬牛X到天上了,但是这些大佬折腾到了一百多年,也没有一个人能在河北省一嗓子喊到底。就他们这种实力,如果真放到乱世之中,也就是标准的小军阀罢了。如果这都称得上大军阀,那割据一个省、甚至两三个省的军阀,该叫什么军阀呢?
就他们这种力量,经常出来恶心一下中央政府,实力是足够的。但是用来挑战皇权,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我们习惯性的认为,皇帝的选择不可理喻,通常是因为我们认为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
所以,总认为皇帝根本不用布置一些端不上台面的权力格局,用传说中的大道理,就可以驾驭天下。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们看到皇帝重用诸王、外戚、宦官,就觉得这是他没有政治头脑的行为;至于看到皇帝重用大家公认的奸臣、邪恶化身的太监,就更是没有政治头脑的行为。
其实呢,许多时候,这是皇帝为了维持自己权力无奈的、必须的选择。

在交通媒介相对落后的时代,皇帝还无法通过细化分割权力系统的方式驾驭天下,就只能一些看起来非常幼稚、错误的方式驾驭天下。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们容易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当时的皇帝大多脑袋让驴踢过,或是后来都老年痴呆了,因为他们犯的错误都是极尽幼稚的、可笑。更主要的是,他们这样玩的结果,后来还真的出事了。

希望大家关注下一节 安禄山 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注1]: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注2]: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上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日内外百官相帅朝东官,此何礼也?”....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注3]:上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
[注4]: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注5]:帝爱子赵王杲,年十二,在帝侧,号恸不已,虔通斩之,血溅御服。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
[注6]: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由是特见亲爱,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
[注7]:宝臣卒时,惟岳为行军司马,三军推为留后,仍遣使上表求袭父任,朝旨不允。魏博节度使田悦上章保荐,请赐旄节,不许。惟岳乃与田悦、李正己同谋拒命,.....闰正月,武俊与常宁自赵州回戈,达明至恒,武俊子士真应于内。武俊兵突入府署,遣虞任越劫擒惟岳,缢死于戟门外。又诛惟岳妻父郑华及长庆、王他奴等二十余人,传首京师。

待续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九节 安禄山 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唐玄宗晚年的最大的心病,就是害怕自己会被儿子抢班夺权。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被儿子抢班夺权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太子承乾磨刀霍霍,一直想着用武力抢班夺权,但是被李世民打败了。

中宗李显当皇帝后,太子李重俊率军杀入皇宫,差点武力抢班夺权成功。但是在最后时刻,中宗李显指挥军队把太子李重俊灭了。[注1]

李旦当皇帝后,虽然表现的父慈子孝,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他被儿子弄得提前退休了。

换而言之,唐玄宗之前的四个大唐皇帝,都受到太子(强势亲王)的威胁;唐太宗、唐中宗打败了抢班夺权的儿子;唐高祖、唐睿宗都被儿子抢班夺权了。

在皇帝和儿子矛盾如此尖锐的背景下,唐玄宗自然自然会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巧妙的权力格局,否则随时会被儿子提前接班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唐玄宗一直猜忌太子。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最开始,唐玄宗的太子是李瑛。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太子李瑛率军全副武装的杀了皇宫,于是被唐玄宗杀掉了。
按理说,从最基本的事实看,太子李瑛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想用武力抢班夺权。

问题是,太子李瑛率军全副武装的杀入皇宫,到底所为何事呢?这个说起来复杂了。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林冲带刀闯入了白虎节堂,你说,林冲到底是所为何事呢?
大唐帝国后来给太子瑛平反时就说,太子李瑛率军全副武装的冲入皇宫大内,就是林冲悬刀进入白虎节堂的升级版。[注2]
总而言之,太子李瑛率军全副武装的杀入皇宫大内,是因为被人欺骗所致;他本意是想保护皇帝,却被小心眼的老爸误会了。

就我理解,这种解释,就是皇权政治宣传的产物,因为相关内容显然是为了证明唐玄宗早已老年痴呆了,否则,唐肃宗趁火打劫自己老爸,叫什么事呢?

太子李瑛被人欺骗,于是率军全副武装的杀入皇宫。这种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太子是什么身份的人?说出个大天亮来,太子亲自率军全副武装的杀入皇宫,他也是涉嫌抢班夺权啊。
关键是,太子真是人头猪脑?有个人编个谎话欺骗他,他就会率军全副武装的冲入皇宫吗?所以更符合情理的解释,就是唐玄宗时代对这起事件的定性,总而言之,太子要抢班夺权,所以让唐玄宗清洗出局了。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唐玄宗晚年没有出局,太了李瑛之死,写在历史书上,肯定和当年太子承乾被清理出局的原因一模一样,那就是他急着抢班夺权。
但是唐玄宗晚年出局了,所以相关的历史自然只能由别人去写了;于是太子李瑛之死,就成了唐玄宗老年痴呆被人欺骗的结果。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唐玄宗与太子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他与太子存在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太子又是他最亲近、最希望培养成合格接班人的亲人。
这种关系最难处理,单纯的竞争关系,皇帝直接打压他就可以了,甚至杀了他都可以;如果单纯的亲近、渴望他成功接班,就全力培养他可以了。
问题是,这两种关系夹杂在一起,那就难处理了。
太子太弱了,皇帝会担心;太子强了,皇帝会害怕。让太子的力量处于不强不弱的微妙状态,这个真心说难度太大了。历史上皇帝与太子关系难以处理,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在官僚政治没有高度成熟的时代,皇帝如果一昧压制太子的力量,这个很容易做到,问题是这样一折腾,太子自然不会威胁皇帝的地位,但是太子变成皇帝后,在各种窥视皇权的力量眼中,那就是待宰的羔羊啊。

因为类似的原因,唐玄宗希望太子与西北军区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害怕太子与西北军走得太近。
事实上,太子一直身兼西北军区高级职务,而与西北军区高级将领有着亲密的关系。但是,每当太子与西北军区将领关系不清不白时,太子就会陷入危机之中。黄甫惟明是因此死的,王忠嗣也是因此不能善终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因为安禄山一直也明白自己在这盘棋局中的地位,所以安禄山就公然拒绝对太子表示友好、亲近。总而言之,我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唐玄宗说我百年之后,太子就是皇帝了。安禄山说,我只知道皇帝,从来不知道还有太子,真是罪该万死。左右让安禄山拜,安禄山才拜了太子。[注3]

史书说,这是安禄山装傻。其实呢,如果安禄山是底层胡人,以胡人自居,说自己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这个可能有人会相信。问题是,安禄山都是省军级大佬,说他连太子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更主要的是,知道了太子是干什么的后,却是不情不愿的对太子拜了一拜,总而言之,一副公开不鸟太子的样子。你说就凭安禄山这种智商,真能混到省军级的地位?
所以安禄山的这种表现,只是公开向皇帝递交了投名状,换而言之,我永远也是皇帝的人!永远也会与太子划清界限的。而唐玄宗就是希望他永远以这种身份存在。

但是安禄山以这种身份存在,显然会让自己处于一种难以解脱的困境中。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太子就是帝国未来的皇帝,而且从年龄去看,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帝的概率实在太大了。
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愿意扮演这种角色,唐玄宗突然死掉,太子成了帝国未来的皇帝,安禄山的前途一片暗淡啊!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事实上,当时扮演牵制太子的力量,并不是只有关东三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安禄山。在帝国中央政府,宰相通常也扮演这种角色。李林甫与太子的矛盾一直非常激烈,后来杨国忠与太子的矛盾,依然非常激烈,这为杨国忠后来横死,埋下了伏笔。

按正常思路思考,宰相即使不与太子提前表白忠心,也没有理由和太子死磕啊。因为皇帝年事已高,太子随时有可能继位的,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宰相没事与太子死磕,这不是想找死吗?
说到李林甫这样做的时候,史书常常归于李林甫最初一心拥戴惠妃之子,所以没有回头路了;但是这种理由,显然不足以解释后来的宰相杨国忠,为什么也与太子一门心思的死磕。

更主要的是,如果没有皇帝在背后推动,一个人没事和太子作对,除了用脑残,已找不到可以形容的词了。尤其是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面对早已年过花甲的皇帝,杨国忠没事就和太子作对,那更是除了用脑残来形容,好像没有更合适的词了。

所以更符合真相的解释,就是他们都清楚知道自己在棋局中扮演的角色,换而言之,他们都知道自己绝不能与太子亲近,甚至必须得时刻帮助皇帝节制太子。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1-04-02 22:26:02
但是一个人扮演了这种角色,他的前途在什么地方呢?因为简单的看,只要老皇帝一死,等待他的就是万劫不复啊。
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你帮助皇帝制约太子,就可以拥有不可言说的富贵权势,你会这样做吗?
这种机会,并不是谁也敢把握的,但是你不敢把握这种机会,你在政治上,多少就是不正确的,所以你很难位极人臣的。

一旦深陷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的这种困局,解套的机会大约有两个。

第一、皇帝年老,太子年少,皇帝一定会死于太子之前吗?未必。换而言之,你天天祈求皇帝长命百岁就可以。最经典的就是,唐玄宗活了78岁,这种岁数在古代,通常能熬倒绝大部分太子的。
第二、皇帝死后,面对你这种标准的实力派,敢强行清洗吗?未必。到时你也有机会重新站队回来的。换而言之,只要你拥有足够多的筹码,与新皇帝和解的机会就会很多。最经典的就是后来的河朔三镇大佬,皇帝虽然一心想除掉他们,但是通常时候也只能与他们和解。
但是这一切,通常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李林甫的儿子有一次看到做苦役的人,就问他父亲说,以我们现在的处境,有一天就是想像这些人一样干苦役,一定有机会吗?李林甫告诉他儿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在走到这一步了,我有什么选择呢?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算一步了。[注4]

总的来说,在唐玄宗那种雄才大略、且英明神武的皇帝手下,李林甫除了给皇帝当恶犬之外,是没有机会长期维持那种高位的。
问题是,给皇帝当恶犬,尤其是帮皇帝撕咬太子,皇帝死了之后呢?

后来的杨国忠、安禄山,大约也是处于这种困境之中。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安禄山勇赴鸿门宴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55290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更新时间:2021-04-02 22:26:02

评论数:217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