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一个人的思想逻辑----我那见证某个时代的阅读

一个人的思想逻辑----我那见证某个时代的阅读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闲闲书话转发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写在前面
书话开版至今,一晃就这么二十年了。我这个02年就发过帖子的书话老人(指我的前ID),@石中火 版主自然希望也参与征文活动。不过对此类应景作文,我一贯缺乏灵性;加上天涯如今帖子封删到了失心疯地步,让人憎厌都来不及,还想给它捧场呢??故而婉拒。没想石版再次站短我盛情相邀,颇有点为难。因为上回我曾答应过石版写一篇稿子,结果放了只白鸽给人家,觉得这回可不能再驳了石版面子了。做人可不能这般不识抬举不是?所以,这文章纯因石版而生,尽管题目前缀冠上了“书话二十年”字样,内容其实没啥关系。也许就征文而言有点不大切题,不过我想,认真比切题尤为重要不是?
既然答应动笔,那该写点什么呢?说实话,限于个人兴趣爱好,我不大喜欢书话的风花雪月,加上这里的人大多比较有文化,有文化自然就比较清高,不太容易接近。所以这近二十年来我基本都在关天混,书话这边多半是为争论掐架来的,除此之外很少跟人帖子,其实就是个书话过客,真没啥值得写的。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上次答应石版的那篇文章写出来更有意思。因为那篇文章也是谈读书,但就我个人而言,其时间跨度远超本人在书话的二十年。那是伴随我少年成长直至走向成熟的阅读,也是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一段不朽历程的阅读。这场人生之旅的阅读,里面包含了我思想形成的全部轨迹。而象我这样的人,如今在网上就是无数愤青嘴里那种汉奸带路党,是摩罗抨击的那种所谓“情绪分子”、“诅咒分子”。比如前几天红袖天涯网友 @凌风舞雪 就很不解地质问说:“为啥作为中国人对当今中国这么不满......?”(http://bbs.tianya.cn/post-1178-27896-1.shtml#27_274207第27楼第七层)
对于这样一个在当今有着广泛代表性的质疑,我所能回答的就是这篇文字。我要告诉现在年青一代的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自有它内在的思想逻辑,并且这样的逻辑往往不是个别人特有,而是一场时代性的共同叙事。我这篇文字就是要告诉人们当年那一波又一波汹涌而激烈的争论,其根源正是十年动荡中无数个体生命被辱没、被践踏的那段历史。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那个时代永远不应从历史的记忆中被抹去,更不应对今天的年轻人屏蔽。倘若我这篇文字还能产生什么价值的话,就是对那个时代全过程的见证。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正文

按时下流行的说法,我早年就是个非常纯正的“文青”。这不仅表现在我父母相同的基因上,也表现在我对语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天生的敏捷上。小学作文课上同学们无不愁眉苦脸想不出写什么,我却经常下笔千言。十岁前我寄养外婆家里,父亲送来不少古人的字帖,当然都是印刷品。那上面的繁体字我几乎都不用谁教也不用翻字典,就知道对应哪个简体字。批林批孔那一年我8岁,几个舅舅不知从哪借来几本禁书偷偷传阅。《书剑恩仇录》等武侠小说就像他们性命一样爱不释手,轮到我的就是《水浒传》和《说岳全传》。十一岁回到自己家里,父亲书柜里摆满了当时的禁书。于是在我看遍了所有文革前老版的《三国演义》、《杨家将》、《红楼梦》、《西游记》和《春香传》、《团圆之后》等连环画后,又看遍了竖版的三国还有《石头记》等线装书,以及《海瑞罢官》、《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武训传》、《蔡文姬》、《棠棣之花》等各种剧本。
13岁那年我又寄养到祖母家里。恰好姑姑们向我父亲借来一大堆小说。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在看完之前没能看完的那部《秋》以后,连同《家》和《春》一扫而光。那时我觉得这就是世上最好的书了。不过可能是年龄太小,那时候还不大习惯甚至也看不太懂外国小说,一直到16岁那年才开始无障碍读完《基督山伯爵》、《红与黑》等,《茶花女》更是让我伤感得泪流满面。
我青少年时代特喜欢古诗词曲赋、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14岁开始迷上了红楼梦诗词、楚辞、洛神赋等。那时候只要做完功课我就一本笔记一本笔记地抄写那些诗词曲赋和神话典故中的注释。有些典故和词语我至今还记得一些,什么椿树萱花就是父母啦,什么太阴就是月亮啦,还有什么瑶池啊,三生石啊等等。有次偶然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王力编写的《诗词格律》,爱不释手,买回家后就照着书上的格律自己填写旧体诗词,当然,那都是些小孩子玩家家,不值一提。这种兴趣一种延续到17岁转而爱上了现代诗,之后才真正开启了我本文题目所说的那个时代之旅的阅读。但是,旧体诗创作虽然被新诗取代了,对诗词理论和古典文献的爱好一直保持到30岁左右。《庄子今注今译》、《庄子集注》、《孟子全集》、《吕氏春秋》、《古文观止》、《文心雕龙》等等都是我珍爱的藏书;而看了《人间词话》、《白雨斋词话》、《清诗话续编》外加《管锥篇》等等以后,我自己也经常写一些这类诗话,觉得很是享受。可惜那些文稿跟我写的诗作一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不见了踪影。
我至今仍一直觉得,我大概就是那种天生脑后有反骨的叛臣逆子吧?12岁那年,有一天我看巴金的《秋》正津津有味,被父亲发现后当场没收,说小孩不能看黄色书。当时我觉得很屈辱,好没面子。我七岁那年祖父没了,全家人一个一个排队行跪拜礼,轮到我死活不肯跪。那时我就觉得这样特屈辱。我祖母觉得这么大个家族长孙不跪拜磕头,总是个缺憾。但无论长辈们怎样吓唬哄骗,我就是不从。好在我两个姑姑一直护着我,最后鞠几个躬就算妥协了。
所以,大概就因为我这脑后天生的反骨,在我17岁那年,大概1981年中秋,我第一次读到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号《诗刊》)时,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一拍即合,大大地感觉相见恨晚。这篇文章对我当时的影响之大,你们都无法想象,我是怎样激动地一遍又一遍抄写到我那些不断翻新的心爱的笔记本上,尤其当中一些句子我更是激赏得反复朗诵,搞得周围同学尤其老师们很是吃惊,意思这文章你一个小屁孩也能看懂?那些句子我至今还能从笔记本转摘一部分如下:

“与其说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他们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甚至于回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和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的场景。他们和我们50年代的颂歌传统和60年代的战歌传统有所不同,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当革新者最好的诗与传统的艺术从属于政治观念一致的时候,他们自然成了受到钟爱的候鸟。正因为这样,舒婷的《这也是一切》、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等,得到异口同声的赞许。但是,他们有时也用时代赋予他的哲学的思考力去考虑一些为传统美学原则所否决了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的幸福,在我们集体中应该占什么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何才能达到,分歧和激烈的争辩就产生了。它集中表现为人的社会价值标准问题,在年轻的探索者笔下,人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完全取决于社会政治标准。社会政治思想只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某些意识和感情,但是它不能代替,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规律
”在年轻的革新者看来,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有一种更高的地位,既然是人创造了社会,就不应该以社会的利益否定个人的利益,既然是人创造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就不应该把社会的(时代的)精神作为个人的精神的敌对力量,那种人‘异化’为自我物质和精神的统治力量的历史应该加以重新审查。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抒人民之情‘得到高度的赞扬,而诗人的’自我表现‘则被视为离经叛道,革新者要把这二者之间人为的鸿沟填平。”

其实在读到孙绍振这篇文章之前半年,我已经开始接触舒婷、北岛和顾城还有梁小斌、江河他们的诗歌了,可以说一见倾心,并从此一改我之前填写古诗词的兴趣,转而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新诗的阅读和创作中来。当时我认为,舒婷的诗歌要比北岛、顾城的更好,更富有哲理和内涵:
“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
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牲/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
----(《献给我的同代人》)
不过,尽管当时在我看来真正的诗歌非朦胧诗莫属,同时臧克家、贺敬之、郭沫若那些假大空口号我天生就厌恶不已,但有关朦胧诗的争论却一直不断见诸各大报刊。就我当时所了解的资讯看,朦胧诗一问世就遭到当时保守力量的强力反对。评论家谢冕最早为此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专门为年轻诗人鼓和呼。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资讯远没如今网络时代这么发达,谢冕文章我一直未能如愿读到,倒是有次无意中看到了诗人顾工发表的《两代人》一文。顾工在文中为他儿子顾城的诗作表达了委婉的辩护,却引来了诗人公刘还有峭石他们激烈的辩驳。
表面看这似乎只是“古怪诗”的懂与不懂之争,但实际上,正如孙绍振的文章所说,其背后恰恰是两种价值观念也即人的两种不同价值标准的交锋。而我脑后那块反骨当时天生就让我自然而然站在诗坛新人这一边。因为这股新的潮流试图冲破的正是长期以来专制对个人权利的践踏,进而呼唤人性的复归,其背景自然就是人所共知的十年浩劫给无数个体留下的巨大伤痛。而这无疑触动了上层意识形态。当时一大批老诗人基本无不都是文艺界体制内德高望重的前辈。于是争论必然由诗歌向小说、由文学到美学直至哲学一层一层越来越深入地展开。先是诗歌应当不应当“表现自我”,紧接着自然而然就是体制内保守派“大我”口号的提出,以区别并抵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小我”。所谓“大我”,就是体制极力赞扬的那种自觉充当时代精神反映符号的大写的“我”,所谓“小我”,就是体制内一贯排斥的那种沉湎于个人悲欢离合的狭隘的感情世界,而与时代风云格格不入的一己之小天地。此后的争论愈演愈烈,小说、电影、文艺和美学理论诸领域全方位联动。遇罗锦在《当代》1980年第3期发表纪实作品《一个冬天的童话》,引发巨大争议之后,又于1982年再次推出其自传体小说《春天的童话》。作品一问世就立即遭到体制内各方保守势力的围剿,基本被定性为有严重思想错误,是发泄个人不满情绪、趣味低劣的“阴私文学”(见当时《文汇报》、《花城》等各类报刊)。为平息不良影响,《花城》编辑部不得不作了自我批评。
与此同时,文学理论界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化,继最早的典型人物和伤痕文学讨论之后,前苏联以来文学被极端政治化的反映论思维模式,那种把文学当作政治的附庸,当作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单纯的反映符号的传统观念,越来越遭到更多人强烈拒斥。 当时我所能买到的几本文学理论基础教材,基本都是前苏联那套反映论框架的陈词滥调;大部分美学著作象王朝闻的《美学概论》,也都浓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政治化的烙印,美的本质之客观论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主流,唯独手头一本高尔泰的《论美》显得有点另类。不过这些书大多没有读完,即使读了也早已忘得所剩无几。
这一段时期,针对遇罗锦这种所谓发泄私愤,对社会不满的作品,针对小说界人性论开始抬头,针对伤痕文学的余波影响,针对朦胧诗大量自我表现中流露出来的所谓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情调,针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传达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状态下人与人冷漠、孤立、隔阂的情绪在国内文学界引起普遍的共鸣,理论界原先(最早五十年代)早就已展开的写真实与写本质讨论,越来越热火了起来。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理所当然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光明的主流,只有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精神的文艺创作,才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写真实根子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体现。与此呼应,另一种针对相对的意见则认为,写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写本质容易回避现实矛盾,重新将文学拉回到只能粉饰太平、讴歌光明那种概念化图式(公式)化的老路上去(出处详见当年各类报刊)。
对于这场争论,我的脑后反骨毫无疑问让我站到了离经叛道的一方。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体制内无论是对自我表现的贬斥,还是对发泄个人私愤的抨击,抑或所谓写本质的倡导,说穿了无不都是一种不要脸的流氓逻辑。十年浩劫给人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创伤,然而你非但不能有丝毫不满的表示,而且还得时刻告诫自己朝前看,自觉地充当光明的正能量,那种狭隘的个人得失,在所谓时代的洪流面前还根本不值一提。而文学作品一旦表现个人对生活不满和怀疑的情绪,就是格调低沉、阴暗,艺术质量粗劣,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光明的本质,就是不真实,不健康。每次我看到报刊上这类官腔评论,我都恨不得给撕个稀巴烂。什么才是真实?难道一个个有些有肉的生命个体的真情实感,他们实际的生存状态,竟然是不真实的?反倒是与每个人生活无关那种高高在上的所谓本质,才是真实的?而且思想内容跟艺术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凭啥一旦思想内容“不健康”,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艺术上粗鄙浅陋偶的评语?这简直就是无耻至极。我如今那火爆脾气也许就在那时买下了最早的祸根。
这场究竟写真实还是写本质的争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随着思想解放的潮流越来越向纵深发展,小说理论和创作的一些传统观念开始不断被打破,每隔不多少时间就会有新的问题小说发表,并引来火热的争论。再加上这时候西方现代派文学乘势不断被国内大量译介引入,小说界最终形成了整个八十年代的繁荣盛况。记得当时有两本比较有名的刊物,一本好像是《文艺争鸣》,另一本则是《作品与争鸣》,基本上每一期都会刊登一些争议较大的小说。不过,限于当时主要兴趣集中在诗歌和美学理论,小说这块关注不够,阅读也很少,绝大部分至今已无记忆,只是模模糊糊印象中当时一些小说触到了长时期讳莫如深的人性禁区,而哲学界和美学界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也水到渠成地从此展开。
对于这场争论我当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当时有两本书时刻伴我左右可谓形影不离,一本是《马克思主义与人》,一本是《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那一年我19岁,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了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人的异化这些美学和哲学术语,好像似曾相识,一见如故,并反复写下自己对一些文章的观感和反驳。这时我发现自己理论思维的活跃程度并不亚于文学创作思维。当然,还是那句话,延续之前每次争论一脉相承的的逻辑,我脑后那块反骨再次天然地支持存在超阶级人性的观点,也即我当时就认为存在超越不同民族和时代历史的“共同人性”(美学上的相应争论争论则是“共同美”)。
而代表体制正统的意识形态,则极力否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超阶级的“共同美”和“共同人性”,这跟他们后来以民族国情特色抵制普世人权标准,无论政治目的还是内在思想逻辑,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 专制一条道走到黑寻求理论支撑。然而只要稍微有点独立思考力的人,都看得出他们所谓的理论,逻辑上根本是站不住脚的。既然无产阶级人性和资产阶级人性在概念内涵上完全对立、毫无任何共通之处,两者就不能同时都有其上位概念“人性”的范畴归类;反之,既然它们同时统摄于一种更抽象的人性范畴,就意味着必有超越阶级的交集部分。这就好比男人和女人,性别的差异当然无任何共同交集;但既然都称之为“人”,自然就会超越性别因而都有着作为“人”的共同特征。顺便提一下,本世纪初美伊战争爆发时,国内也有一群伪自由主义者将普遍人权分裂成所谓“美英式人权”和“非美英式人权”,其半吊子水平可见一斑。
这场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历经十年之久红色恐怖对人的摧残,压抑已久的人性人道主义复归的呼唤,跟前几次由文学作品的发轫不同,这次直接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正面较量;其次,重提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这实际上就是要恢复人的绝对价值地位(《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人民出版社第68页),真正把人作为自己和社会的目的而非手段。因为”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再次,对共同人性和共同美的辩护,彻底打破了以往极左政治的禁区,人性和人道主义再不仅仅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不过就是普通人正常的思想情感,为任何人所共有。这也很自然地为后面人的主体性以及文学主体性从社会政治中独立出来,扫清了障碍。最后,这场有关普遍人性存在与否的讨论,实际上直接关系到政治层面的普遍人权问题。因为之前就不断有官媒指出“人权”只是资产阶级麻痹人民斗志的迷药。比如《北京日报》1979年3月22日的头版文章《“人权”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的文章。
所以,综上所述,这场讨论是思想界继以往几次大讨论之后,对长期以来践踏人性的极左政治又一次深入腹地的冲击。这就是有关人性、人道主义这个问题本身的真相。当然,大家都知道,在特色国真相总是象“皇帝新衣”中那个天真的小孩一样,不赶紧被捂嘴就会惹祸上身。不多久上面很快发起了反对精神污染运动。
从1982开始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要一有空我就往图书馆跑。当时我虽订阅了《诗刊》、《星星》、《诗探索》、《文艺理论研究》等若干杂志,但有些刊物上一样不乏好文章。这很让我眼馋,只能去图书馆阅读,碰到特别好的文章和书籍有时甚至咬咬牙不惜全部手抄,如袁可嘉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等等。当时的《诗刊》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最具权威的全国性诗歌杂志,基本上每期都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介绍,什么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还有意象派等等可谓五花八门。那时的我刚由18岁为起点朝20时代奔跑,正是人生中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如饥似渴地一篇一篇读完或者抄完里尔克、波德莱尔、T·S·艾略特、埃兹拉·庞德、惠特曼、阿波利奈尔等名家诗作。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阅读对我基本没什么大用。
反污染之后,经过短暂沉寂,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转化为对人本身主体性的认识,讨论热情由文艺理论界再度点燃。这是因为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就是人的哲学。三者合乎逻辑地内在相通。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其实就是在张扬人的主体性;《性格组合论》则由艺术性格研究曲线绕道至实质上的人的研究。1986年第四期《文艺评论》又刊登了杨春时的《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一文,激赏之中我当时也是全文抄下。可能因为理论的隐蔽性较强,这次争论导致的政治风波似乎没有前几次强烈,不过其内在一贯的脉络也即始终被称之为“自由化”的思想逻辑,依然是前几次理论交锋的延续和拓展。
正当专制的力量备受冲击,这时候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东西,又开始沉渣泛起,天然迎合维稳需要。八十年代中后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争论,表面看似乎只是围绕五四精神的传统文化之争,实质正是以往历次思想解放潮流的继续,前后一脉相承。面对人的主体性的觉醒,面对个人的价值、个人的权利和幸福尊严的拷问,专制更需要秩序的稳定与和谐,需要一切向前看的正能量,需要每一个“小我”安心于自己螺丝钉式社会工具的位置,不攀比、不怨愤、不怀疑,不斤斤于个人一己之荣辱得失,自觉地充当他们那种所谓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因此,这时候传统文化那种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的人生境界,对于现代人主体精神的觉醒,有着天然的对冲效用,这正是体制围剿自由精神所需要的另一股力量。以《性格组合论》名震文坛的刘再复是当时反传统主力之一,这与他在自己《论文学的主体性》表达的现代性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他和林岗合著的《传统与中国人》一书,看得我经常下意识地掩卷沉思。此外还有一匹黑马因其狂飙突进式的反传统冲锋而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后来某年的和平奖得主。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其实之前上层就已经不断发出反自由化警告。思想阵地的溃败最终只能仰赖别的力量来坚守。事件过去一年以后,26岁的我依旧身处人生中年轻气盛、思维敏捷的大好时光,看到报纸上无耻文人对科大某教授满篇都是卖国贼的一致声讨,某天我忽然一下领悟了国家不等于政府的硬道理。这时候正好一个偶然机会我借到了当时那位“黑马”的禁书《选择的批判》,我那脑后的反骨再次让我天然地站到了作者一边。当时我在阅读该书过程中的激动、兴奋和震撼,一点不亚于早年初读《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情景。作者对感性个体生命力的张扬,以个体主体性反叛整体主体性,并将其分析为继人与自然第一次分离之后的二次分离,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觉得不乏新意;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尤其对孔颜人格本质上作为传统社会中自觉的奴性人格的揭示,更是一针见血。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时隔多年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这本书,有些观点我已不再同意(比如他对感性与理性、现象和本质关系的一系列见解)。因为书是借来的,又是被禁的绝本,于是花了将近半年时间逐字逐句地抄完珍藏。当然,那些年一次次争论带给我思想上的影响,结合我脑后那块天生的反骨,若干年后也让我为此付出许多代价。这是人生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逻辑。

结语
这段人生之旅的阅读回顾到这里,我只能说,由于那时候本人过于年轻,学力浅,资讯少,很多资料当时难有机会不加遗漏地接触得到;就算有,几十年过去,所有资料也早已自然而然地不知所踪。因此仅凭现在模糊的回忆,顶多只是勾勒了那段历史的大致轮廓而已。不过即便如此,相信也足以传达今天无数象我这样的汉奸带路党的思想逻辑。因为历史从来不会在断裂中延续,当下的一切无不来自以往的积淀,只要天依然不变,道也依然不变。今天这个时代仍然还是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高举神圣道德大棒的时代,仍然还是超国界的普遍人性和普适价值饱受诋毁的时代,仍然还是爱国等于爱党等于爱政府,因而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自由精神仍然无时不刻不被封锁不被围剿的时代。千百年来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国家从来都不曾懂得一个人作为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因而从没有真正把人当作人,当作他自己本身的目的。
在这样一个权力完全垄断、个人永远只是无足轻重的社会工具的国度,怎么可能会是一个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怎么可能不是一个低福利、低人权的社会?又怎么可能走出几千年来永远都是最大多数为少数人幸福买单的怪圈?而一旦实力强大,那些高高在上者又怎么可能不会动不动就叫嚣战争,妄图以无数平民鲜血来宣泄他们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呢?所以今天我这里讲的一切,决不是无耻政客和大量无脑愚民所谓逢中必反所能污蔑的,而恰恰是主权压迫还是服务于人权的根本性问题。了解历史的人大多知道董狐直笔的事迹。有些人和事永远会被后世缅怀,有些则永远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董狐可以身死,但文字不会灭绝,历史也将永在。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初董狐坚持秉笔直书的动力吧?

2019年2月23日草就,以后待改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段干末 段教授,看看有没有你要指正的?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段干末 2019-02-23 17:44:03
『表面看这似乎只是“古怪诗”的懂与不懂之争,但实际上,正如孙绍振的文章所说,其背后恰恰是两种价值观念也即人的两种不同价值标准的交锋。而我脑后那块反骨当时天生就让我自然而然站在诗坛新人这一边。因为这股新的潮流试图冲破的正是长期以来专制对个人权利的践踏,进而呼唤人性的复归,其背景自然就是人所共知的十年浩劫给无数个体留下的巨大伤痛。』
随想:高隐君的思路充满政治。
诗可以兴观群怨,固然......
-----------------------------
这怎么反而变成我满脑子充满政治了?你会读中文吗?黑纸白纸包括人家孙教授原话都说得清清楚楚,当时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文学艺术,都处于极端社会政治化语境之中。我真还从没见到过你这样啥都读不懂啥都不了解就敢如此大嘴一咧的。。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段干末 2019-02-23 17:35:43
『《庄子今注今译》、《庄子集注》、《孟子全集》、《吕氏春秋》、《古文观止》、《文心雕龙》等等都是我珍爱的藏书』
随想:《庄子今注今译》台湾陈鼓应先生的著作,中国大陆版已经很晚才出;《孟子全集》这个名字就比较新奇,应该是非常晚的编排。
由此不免猜测,高隐君似乎是三十四五岁之后珍藏一些古籍。。。而且,以目前水平观之,恐怕也不大读过。
-----------------------------
整天瞎猜什么呢?一点不觉得自己有多主观到多可笑程度。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最早大概是在我二十出头时在上海乍浦路虹口区图书馆那儿天天去手抄的。抄到快完工时忽然有天发现书店里有买然后就果断拿下的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孟子全集》这个书名是暂时挂上去的,但肯定是全集没错。因这套书不在手头,所以就只能大概整个名字先凑合再说。不是说了吗?这只是初稿,以后会晚上细节。眼下交稿子要紧。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庄子今注今译,我当时抄写的和买下的都是竖版。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pangxie1975 2019-02-24 00:59:43
高隐这篇文章不错,虽罗列较多,但从中仍能读到真情实感,尤其是结语,点个赞。
我还以为高隐是个70后呢,想不到是50后,这很不错,加一个赞。
这篇文章比较详细的记录了个人的阅读经历,有某时代的社会文本价值,再点个赞。
-----------------------------
难得螃蟹能读完我整篇帖子。有一两个高智商的点赞,我就放心了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不过螃蟹这是歧视50后呢?虽然我不是50后,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就我认识的天涯网民来说,相当一部分50后还是很睿智的。以前关天常客结构,结构老兄,就是50后。甚至象一度成为热点人物的王大麻子,基本上也还行。当然,童天一例外。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纳兰狗剩0 2019-02-24 09:09:38
我记忆中,老高从未正经谈论过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内容
只说过“即便有好的东西,现代文明也都可以覆盖,所以传统文化没用”之类的话
你看,你和你的敌人一样,功利的、因而也是被动的看待事物
所以你没有成为敌人的俘虏,却成了“战斗”的俘虏
-----------------------------
@关大蝈蝈 2019-02-24 11:56:09
狗剩子歪打正着,还让他说对了。
狗剩子时常谈康德,鼓吹永恒绝对的道德真理,然而其本质上是他律的,而非自律。
-----------------------------
狗剩子明明打歪得十万八千里了你看不出,还觉得歪打正着了?果然是反向指标啊。
对传统文化态度,跟人与人之间本身的道德评判,八竿子都打不着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纳兰狗剩0 2019-02-24 09:09:38
我记忆中,老高从未正经谈论过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内容
只说过“即便有好的东西,现代文明也都可以覆盖,所以传统文化没用”之类的话
你看,你和你的敌人一样,功利的、因而也是被动的看待事物
所以你没有成为敌人的俘虏,却成了“战斗”的俘虏
-----------------------------
@关大蝈蝈 2019-02-24 11:56:09
狗剩子歪打正着,还让他说对了。
狗剩子时常谈康德,鼓吹永恒绝对的道德真理,然而其本质上是他律的,而非自律。
-----------------------------
@上海高隐 2019-02-24 12:04:32
狗剩子明明打歪得十万八千里了你看不出,还觉得歪打正着了?果然是反向指标啊。
对传统文化态度,跟人与人之间本身的道德评判,八竿子都打不着
-----------------------------
@关大蝈蝈 2019-02-24 12:09:23
狗剩子确实歪打正着了,你的道德判断,从来都是经验性的,而这也是你执著于批判传统文化的原因。你看新儒家为什么能把康德跟儒家结合起来?就是因为康德的道德律令是超验的,你要基于经验性的文化行为,比如按你的理性,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而代之以西方文化,就是他律而非自律。
-----------------------------
你的水平根本不足以读懂康德。康德的道德律令准确讲应该是先验的,而不能说超验。真正超验的话那只有上帝、神圣、不朽这种完全跟经验隔绝的对象。但是我记得之前就一直说过,这世上根本不存在完全脱离经验的所谓道德律令。奎因对先天与综合命题截然两分的批判其实也是在支持我这观点。道德道德,本身就以人与人之间实践作为其研究对象,它顶多存在一种超越不同时空情境的普遍原则,而不可能像天外陨星掉落到人间完全跟人的经验无关。康德自己也说过,我们的一切知识都由经验开始。我之前一直跟你说过,非历史性不是说不来自于人的历史之中,而是指某种道德规范超越不同历史时空而普遍适用。如果康德真像你所理解的那样,其道德律是完全超越于经验的,那么这种先天与综合纯粹两分,正是奎因所批评的,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关大蝈蝈 2019-02-24 12:25:01
高隐老弟,去读读康德吧,都快20年了,读一下康德的著作,很难吗?
-----------------------------
不要抄书,一点没意思。仔细看懂我上面那段话,然后再仔细去了解康德文本。其他废话少说。更何况,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早就讨论过了,炒冷饭没兴趣。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纯粹理性只是人的认识前提,一种先天能力的思维架构。而一旦这种先天理性能力加以运用,那就不可能超越任何经验而凭空产生知识。所以,只有作为先天认识能力的纯粹理性的架构,没有任何可以脱离经验而单纯运用自身的所谓纯粹理性。@关大蝈蝈 ,好好读懂我这话,你最缺的不是抄书,而是悟性。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上海高隐 2019-02-24 12:35:00
纯粹理性只是人的认识前提,一种先天能力的思维架构。而一旦这种先天理性能力加以运用,那就不可能超越任何经验而凭空产生知识。所以,只有作为先天认识能力的纯粹理性的架构,没有任何可以脱离经验而单纯运用自身的所谓纯粹理性。 @关大蝈蝈 ,好好读懂我这话,你最缺的不是抄书,而是悟性。
-----------------------------
@关大蝈蝈 2019-02-24 12:37:06
哈哈,我前不久刚交过小镇青年,在康德那里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分。而且我从前也教过高隐多次这一点,看看,20年了,还是不长进。

-----------------------------
你都看不懂康德这话在说什么。你以为就你看过道德形而上学?就你的理解才权威?笑话不是?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上海高隐 2019-02-24 12:35:00
纯粹理性只是人的认识前提,一种先天能力的思维架构。而一旦这种先天理性能力加以运用,那就不可能超越任何经验而凭空产生知识。所以,只有作为先天认识能力的纯粹理性的架构,没有任何可以脱离经验而单纯运用自身的所谓纯粹理性。 @关大蝈蝈 ,好好读懂我这话,你最缺的不是抄书,而是悟性。
-----------------------------
@关大蝈蝈 2019-02-24 12:40:16
你比康德还权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白纸黑字地告诉你,道德不能掺杂任何经验,只能出于纯粹的实践理性。
你的问题就是根本没有读过康德,对康德哲学缺乏认识,不知道在康德那里有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之分。理论理性是你所说的必须依赖经验才能形成知识的“一种先天能力的思维架构”,但实践理性不依赖任何经验,自身就需要对象的能力。
再看一遍《实践理性批判》的汉译本的译者导言:
http://img3.laibafile.cn/p/m/292815385.png......
-----------------------------
你懂什么叫实践??既然都实践了,还能不是构成经验乃至生活内容的实践??都跟你说了,就凭你这脑子,你这悟性,根本就理解不了那种高深的哲学思想。我也再重复一遍上面回答你的原话:道德道德,本身就以人与人之间实践作为其研究对象,它顶多存在一种超越不同时空情境的普遍原则,而不可能像天外陨星掉落到人间完全跟人的经验无关。康德自己也说过,我们的一切知识都由经验开始。我之前一直跟你说过,非历史性不是说不来自于人的历史之中,而是指某种道德规范超越不同历史时空而普遍适用。
我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要告诉你所谓“道德不能掺杂任何经验”,仅仅是指其普遍原则的形成和运用不受任何情感的、功利的或别的什么经验干扰,而不是说这样的道德原则根本就不来自于人的生活,而来自于高高的天上。
楼主:上海高隐  时间:2019-02-24 12:53:01
@首席防忽悠大顾问 2019-02-24 11:55:56
当文学成为政治的雇佣,媒体成为政治的附庸 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庸,那么个体的自由的翅膀又从何而来?
-----------------------------
段教授看不到这当中的联系。

楼主:上海高隐

字数:11845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2-24 00:57:44

更新时间:2019-02-24 12:53:01

评论数:1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