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红楼掩面人

红楼掩面人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这则笔记中的“曲”字,是“曲巷”之意,十二钗的本义是明万历间秦淮十二名妓。古代的名妓虽然跟上流社会关系密切,但在大多数人心中,妓女是个被人侮辱的下贱行业。作者引来作书名,自有其寓意。这样解释,红学家会说糟踏了红楼梦。不过“曲”字可释为“勾栏”,勾栏是唱戏的地方,十二钗解释为十二个演员,拍砖的人会少一些,或许正是作者的原意。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书中就有从苏州买回十二个女戏子。第十八回写: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庚辰本夹批:二句毕矣】
脂批“二句毕矣!”意思是作者已经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即石头记的主角所谓金陵十二钗全是女演员,她们扮演的剧中人不一定是女人。这些演员演技高超,故事情节是假的,但表演的悲欢感情却是真的。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红楼梦虽然是小说,但其写法与众不同,就是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和戏曲的创作手法。小说主要是用真实的细节来反映生活的,传统诗歌则多用比兴等譬喻手法。而戏曲呢?是表演艺术,特点是要用演员来表演。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红楼梦虽然是小说,但其写法与众不同,就是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和戏曲的创作手法。小说主要是用真实的细节来反映生活的,传统诗歌则多用比兴等譬喻手法。而戏曲呢?是表演艺术,特点是要用演员来表演。

人物(剧中人)跟演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一个。比如西厢记里的红娘就只是红娘这一个,不是别的任何一个。演员则能表演多个人物。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跟演员本人是两码事。一个品质高尚的演员也能扮演十恶不赦的坏人。越剧里的小生往往是女演员扮演。梅兰芳先生是个男人,却擅长扮演女性角色,而且能扮众多不同的人物,这一场是杨贵妃,下一场是穆桂英,过几天又是《凤还巢》里的程雪娥。有时在一场戏中,剧中一个角色用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演员来扮演,比如《白蛇传》中青衣扮白娘子,往往唱功好武功不行,到《水漫金山》一出要换武旦。有时为了避免头牌演员太累或故意展示不同演员的风采,同一剧中的主角也要用几个演员来扮,如《彩楼配》中的王宝钏,《铡美案》中秦香莲,《玉堂春》里的苏三等。《石头记》中人物也是这样。
石头记写了十二钗,又写了十二个小戏子,就是告诉看官书中十二钗全是演员。戏曲表演的特点是:一个演员可以扮多个剧中人,一个剧中人也可由几个戏子来扮,女人也可扮演男人。作者担心观众看不懂戏文,误把演员当成真人。所以又写了十二个小戏子来启示。十二个小戏子是十二把钥匙,她们身上暗藏着解开主要人物之谜的密码。靠这“小十二钗”指引,就能找到红楼梦这所迷宫的方向路径。
小戏子跟书中人物一一对应:
龄官——林黛玉
琪官(客串)——蒋玉菡即“将玉含”
荳官——“芥荳之微”刘姥姥
葵官——史湘云。葵是头跟着日头转的,照应“展眼吊斜晖”
菂官——秦可卿
藕官——王熙凤。菂为莲子,藕为莲根,二者为亲子关系。
芳官——花袭人,薛宝钗。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惜花

红楼故事里贾府有个小戏班,小戏班有个小戏子叫菂官。她早早死了,叫藕官的小戏子来哭她。为什么哭她呢?因为她俩在戏中常扮夫妻。
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
以上情节写在第五十八回。这回回目是《杏子阴假凤泣虚凰》,开头写的是杏树落花。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宝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他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了?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杏是常见的最早落花结果的树,“结果”一词另有“结束、终局”的含义,现在也叫“画上句号”。第五回中有“桃李春风结子完”的句子,结子也叫“结果”。林黛玉的《葬花诗》里有 “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句子,花落比喻人亡。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以上一段引文意思是:最早落花的杏树“结果”了,一只雀儿伤心啼叫,贾宝玉很有感慨。接着写小戏子菂官死了,藕官给她烧纸,贾宝玉也很伤感。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第七回回前诗: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第七回这首回前诗是走出红楼迷宫的一把钥匙,值得仔细研究。
什么花是“色最新”呢?最新是最鲜最早的意思,人们第一次看到的花就是“色最新”。第五十八回专门叙述这个问题,一年中杏树最早开花最先结子,当然花落也最早。十二花容中最早花落的是谁呢?是秦氏,她在第五回中是压轴人物,可是她早早死了,情节不多。第五十八回菂官早早死,情节也不多。秦氏就是十二花容中的“杏”。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不知谁是惜花人”。惜花人是谁呢?
看表面文字,惜花人说成贾宝玉也通。鲁迅先生说贾宝玉是“爱博而心劳”的人,他对谁都同情。秦氏死了,他还吐出一口血来。但是贾宝玉性假,他对秦氏之死的伤感全是假装的。批书人说贾宝玉是“情不情”,“不情”是什么意思,“情”的反义,就是仇人。他只是在演戏,戏里他跟仇人扮演情人。
戏子演红楼,红楼大戏班。在红楼大戏场里,秦可卿死了,婶娘王熙凤来哭她。第十四回写:
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珍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得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接声嚎哭。(第十四回)
戚序本第五十八回回末总批有“杏子林对禽惜花一席话”的字句,跟第七回遥相呼应。“惜花”二字是个联络暗号,让第五十八回回末评跟第七回回前诗接上了头,向看官透露出一个秘密,即《假凤泣虚凰》中雀儿悲啼的落花,藕官祭奠的戏子菂官,跟秦可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清人张新之评石头记,认为秦就是禽。第七回的“对秦惜花”与五十八回“对禽惜花”遥相呼应。
哭杏花的雀儿则譬喻王熙凤。第二十八回“鸟声只在耳东西”)说的就是王熙凤。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第五回的判词中,王熙凤是一只来到末世的凡鸟。第四十一回专门有提示:

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众人不解,因问什么雀儿变俊了,会讲话。刘姥姥道: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

把第五十八回与第十四回合起来读,就会发现:杏树花落雀儿伤心,菂官早死藕官烧纸,秦氏夭亡凤姐哭泣,三件事是一回事。菂官死得最早,藕官烧纸哭她,并非描写儿女痴情,而是隐喻。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隐喻什么呢?十二钗中秦氏死得最早,王熙凤来哭她,不是一个婶娘哭侄儿媳妇,而是影射两位历史人物。 菂官点秦氏,藕官点凤姐。菂者莲子也,藕者莲根也,两人是亲子关系。张友士给秦氏开的药方中,有“熟地归身”四字,接着下一味药“白芍”合一个“菂”字,药引中有“莲子”即怜子之意。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藕官是唱小生的。王熙凤的判词“都知羡慕此生才”,就是说王熙凤是唱生的,扮的是剧中一个男人。句意是“这个扮小生的多才多艺,演得不错。”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鸟儿哭杏花是譬喻,戏子藕官哭菂官是演戏,凤姐与秦氏也是在演戏。书中王熙凤也是个女戏子,她也是唱生角的。扮演的剧中人也是男人。她与菂官表演的节目是《假凤泣虚凰》。“假凤”,她跟秦可卿演的戏也是假的。婶娘与侄儿媳妇的关系当然也是假的,是作者故意把辈份弄错了。第二十七回红玉说凤姐弄错辈数了,真的也是“藕菂”一样的父子关系。“假凤泣虚凰”,被哭的对象是皇,哭的人是雌凤,雌凤为凰,凡鸟实为凡皇。真正影射的是新皇哭死去的老皇。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这个菂官很有意思,她是小戏子中最早死去的,但在第七十七回结尾她又复活了,哭着闹着跟芳官一起出了家。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所以后人在印刷本里,看不到菂官出家的情节了。因为出版者认为这是作者的疏漏,把手抄本改过了。现实中人死不能复生,但在小说戏曲里,死后复生的情节比皆是,最多的是像《聊斋》和《金瓶梅》里的转世投胎故事。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19-03-13 09:25:29
回目的“杏子阴”是什么意思?

书的开头两回还有个人物叫娇杏,娇杏的情节也不多,在红楼故事中只是昙花一现。“杏子”,就是娇杏生的儿子,“杏子阴”即娇杏的儿子执掌了天下,红楼故事就是在他治下写的。

楼主:微尘土

字数:7689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5-11-10 15:40:00

更新时间:2019-03-13 09:25:29

评论数:6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