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篇连载《昭烈天雄——章武随记》

长篇连载《昭烈天雄——章武随记》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随记 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 夏 四月二十四 天气 炎热 心情 憋挺 淡然

我叫刘备,字玄德,现在的职业是汉的皇帝,也可以说我是与老祖宗光武帝刘秀相同的开国君主,虽然我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我与先祖在文治武功的业绩上,差的不止一星半点儿,但我也有些虚荣心与自尊心,还是很喜欢听别人称呼我为开国君主或者陛下的。

但是,我对后世对我的评价,不是很喜欢。陈寿那小子在《三国志》里称呼我为先主,这很明显比皇帝的称呼低了一个等级,但是看在他在《三国志》里对我的评价要刚过对于我的老对手曹操的评价,我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了。

比如,虽然他说我“机权干略,不殆魏武”,但是这是实话,重要的是他说我像我们大汉的开国君主,高祖皇帝刘邦,这令我很开心。

又比如,在陈寿那小子写的《三国志》里,他介绍我的时候,明确提出了我乃孝景皇帝第十四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地地道道的大汉皇族,根儿正苗红。可是说到曹操时,却说此人少时放荡,宦官之后,这一对比,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除了陈寿以外,我还比较喜欢东晋《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此人不错,着实不错,因为天下三分的时候,他认为,什么曹操、孙权,我刘备,才是天下的正统!这一点我很满意,有些小骄傲。

但是,再往后的一些人,我不太喜欢,尤其是两千多年后的网络时代,大多称呼我为蜀汉开国君主、蜀汉先主,拜托啊,我的国号叫做汉!

哪怕你称呼我后汉或者季汉,我都能接受,但是你称呼我的国为蜀汉是什么意思?四川益州之地,的确是自古以来称之为蜀,但是你这么称呼我,地域歧视也未免太严重了吧?另外,更过分的是什么?有个百科里面,居然说我的体重200斤!身高170到175倒还能够接受,我200斤?不是,你是看到了我的体重还是我那时候有体检表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刘备同样不能忍!

算了算了,不生气不生气,四月里,白帝的天气,竟就已经如此的炎热,情绪起伏过大,我上不来气。

今天我的感觉很不好,虽然现在是皇帝,不过估计也当不了多久了,因为按照历史来说,此刻已经六十三岁的我,将于今天驾崩,来结束我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戎马一生!

在这里,借用我的敌人曹操的一句诗,这小子的确比我有才,那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虽老迈将逝,可我这辈子,百折不挠,也算的上是一条汉子,一个英雄!

我这一辈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一呢,是从我出生到汉灵帝的中平元年我23岁那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我的家境不好,虽有汉室后裔的皇族之名,可是家里却是穷的叮当响,祖辈并没有留给我像样的政治、军事、经济遗产,也就是地位、人脉、财力这样的实用资源,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话,那就是靠爹吃饭,绝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而是一直就固有。

比如我的对手曹操,父祖高官,家族跨州连郡,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我呢,啥也没有。

但是,就是我们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却依旧有着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的机会,只不过,机会来了,看你能否把握住。没有机会,看你能否创造出,仅此而已。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自己第一楼,刘玄德来也!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我的父祖没有给我什么遗产,但是我依旧以他们为荣,因为我的优势,就是我是大汉的传人,我的体内,有着高祖刘邦的血脉,我,注定不是凡人!

因此,在我十五岁的时候,母亲叫我出去学习,师从原九江太守,同郡的卢植。我感谢我的母亲对我的养育,从那时到现在,四十八年过去了,母亲的坟墓,还在遥远的涿郡,自从当年离开,便再也不曾给她老人家扫过一次墓,现在,我也终于要去找她老人家了

我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是从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我23岁那一年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我46岁那年。

说起来也是个巧合,我人生的前两个阶段都是23年,第一个23年,我混迹于社会底层,了解了百姓活着的不容易,同时,内心也逐渐的有了一些想法。

到了我人生的第二个23年,我的这个想法成熟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长期以来的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终于使得早已经撑不住的大汉开始分崩离析。黄巾起义,爆发了。当然了,黄巾起义是后来的说法,在那时候的我看来,他们,就是反贼。天下苍生,妻离子散,食不果腹,与人为仆,大汉国势,渐趋衰颓,超纲不振,日薄西山!

面对这样的情况,身为想要建功立业与天下,金戈铁马为苍生的,重振我大汉国威的汉室后裔的我来说,是时候,做些什么了。

因此,第二阶段的我,开始了百折不挠的逐鹿中原。当然,百折不挠并不是我的自夸,后世的学者多用“百折不挠”来评价我,不得不说,他们说的,有道理。

中原逐鹿,伸张正义于天下,匡救苍生于倒悬,难、难、难啊。

黄巾乱起,我基本以布衣之身,会合关张二虎将,招募乡勇子弟兵,力战破贼,甚至曾一战将我打的假死过去(中创阳死),可是,虽有功劳但蹉跎四五年,也只不过是安喜县尉这样的小吏,好不容易成为了高唐令,结果还被盗贼打败,不得已,投奔了当初的老同学公孙瓒。

后世有的鄙视我的人,也正是从此开始的。在我之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曾经写了一本文学著作,在当时被称为“四大奇书”,在往后又被称为“四大名著”,正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在这本文学著作里,我麾下的像我兄弟一样的张飞,曾讥讽吕布为三姓家奴,可以说比较难听。

而对于我的评价,则比这三姓家奴还难听,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克夫的丧门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实力弱,总要依附于比我实力强大的诸侯,来求生存谋发展,可是,在某些人看来,是我,带给了这些人厄运。
比如,我刚才所提到的老同学公孙瓒,此人被称为白马将军,在当时的幽州北却乌桓,西争袁绍,中灭刘虞,南染中原,威望势力甚至一度直逼袁绍。但是此人割地自守,胸无大志,残忍不恤,难为持久。因此,借着援救徐州牧陶谦的时候,我脱离了他,顺便顺走了日后我的爱酱(爱将),常山赵子龙。没过多久,公孙瓒被袁绍打败,自焚了。

救援徐州时,我捡到了便宜,当时曹操借着为父报仇趁机攻打徐州,所过之处,杀人如麻,异常残暴,而我只有兵力正规军1000余人以及数千的幽州难民和乌丸杂骑,远不是曹操的对手。

但我刘备自起兵那天起,就从来没有过畏惧,因为我知道,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想要存活,唯一的方法就是战胜眼前的强敌!所以,曹操,我来了!

但既然实力不如对方,我也不会傻到去硬碰硬。实际上我知道他曹阿瞒想要夺取徐州五郡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次他的父亲被陶谦部下所害,正给了他一个讨伐徐州的机会,他怎么会轻易放弃?所以说,这一次,情况不太好把握。

可是,没过几天,传来了消息,曹操退军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我也瞬间蒙圈了,啥??曹操退军了?后来我才知道,众人也知道了,是因为吕布等人在曹操后方动手,差点使得曹操成了没家的孩子,所以,曹操不得不撤军回援,也就送了我一个顺水人情或者说,神助攻。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自己顶一下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欢迎大家的支持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顶一下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从那之后,我刘备的名声更大了,诸侯也都知道了我的存在。刚一出战而却退曹军,虽有投机取巧,却使我赢得了陶谦的信任,信任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他想要将徐州五郡六十二县送给我!

什么?!我没有听错吧,先让我静一静,最近一直走运,虽说内心里有些莫名其妙,可当时简直开心的不得了,但同时,也有担心。

开心自不必说,担心,却是十足的存在,那就是陶谦此举,是不是试探我?我退走了曹操,这是否意味着我成为了徐州新的威胁?对于此刻的陶谦来说,他明白,徐州南有袁术垂涎,北有袁绍惦记,西有曹操的虎视,东有公孙瓒意图染指,这四战之地,太危险了,所以,为了徐州五郡六十二县,他必须谨慎小心。

现在,如果我贸然答应了陶谦,他会不会直接动手做了我?因此,哪怕我在想要徐州五郡,也不能表露的太直接,我需要冷静、克制甚至是拒绝!刘备,你需要冷静!

可是就在此时,我发现,我的想法多虑了,因为,陶谦,不行了。在病逝之前,他将徐州托付给我的想法说给了后来我的大舅哥糜竺,也许他是为了百姓、为了徐州,或许,也是为了报恩。

因此,纵然徐州内部有着不和谐的因素,纵然我内心依旧有着自己名望地位不够而无法统领徐州,在多方考虑下,在孔融、糜竺等人的劝谏分析下,我答应了陶谦的遗命,接管了徐州,成为了徐州牧,正式占据一方,成为了这大汉天下名动一方的诸侯!那一年,是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我35岁。

那一天,也是我有史以来,最开心的一天,因为那一刻的我几乎是天下众诸侯里最年轻的,简直是事业有成,起兵十二年后,我以为,我终于成功了,因为我占据着富庶的徐州五郡,甚至能“合步骑十万”,实力骤增!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早上好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而巧合的是,我的人生,除了23年为一个时间节点,12年也是我的一个事业周期,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此时的我,虽然小有所成,可是,终究还是太嫩了,我忘乎所以,昏招迭出。起兵十二年,我本行仁义,追求的政治理念,是匡扶汉室于将倾,拯救万民于水火,可是占据徐州后,我变了,我成为了和袁绍、袁术那样胸无大志的割据者一样的人,那就是占据我的地盘。享受我的富贵。天下,似乎乎距离我比较远了,那时候的我,在后世看来,是为军阀,的确如此。

在此期间,我棋差一招,因为一度忘乎所以,没有迎接汉献帝,彻底的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被曹操抢先,事后想想,那时候的我,似乎的确有这个能力,可是,没有抓住机会。

其次,我收拢了吕布,我以为,凭借我的驭人能力,以及收留吕布的恩德,足以驾驭吕布为我所用,征讨四方!可是,我又错了,此人勇武过我,因为他,仅仅拥有徐州一年后,我便丢失了徐州。

因为他趁我和袁术交战时,偷袭了我的大本营下邳,转瞬间,我成了没家的孩子。妻、子被俘虏,我,不得不求和,主客之间的地位顷刻倒转,我再次成为了寄人篱下的存在。

但是,虽然求和于吕布,可我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吕布并不信任我,原因很简单,徐州,本就是他忘恩负义夺我的。而我,也在准备着报仇。只不过,曹操此时,对于徐州的威胁越来越大,我不得不与吕布联合,共据曹操。

可是,没过多久,当我重新拥有了一万多人的时候,这厮又来打我,而我,又没打过他。

既然如此,那就跑吧。这一跑,曹操又来了。公元198年,曹操亲自东征,几经交战后,吕布战败,部下叛变,绑住了陈宫送到了曹操那里。而吕布一看大势已去,于是投降曹操。

对于吕布,曹操与我相同,赞叹其勇武,想要为己所用。可是此时,我出现了,对于吕布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一句话结束了他的生命。那就是提醒曹操,吕布追随丁原而杀丁原,追随董卓而诛董卓,这么个货色,曹操你收留他试试?

另外我没有说的是我自己,这不活生生的例子吗?所以,吕布被曹操弄死了。他死之前骂我大耳贼,骂我的人多了,我也就习惯了。再怎么骂我,我不还是活的好好的?我气死你!再者说,这个社会上,如果过分的在意他人的说法,而去被动的改变自己,迟早会把人累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去掌控这天下呢?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无异于白日做梦,太难了。难?任何事,只要做了,就不怕难,也才有说难易与否的权利。若是连做都不做,一味地空想,连说难的资格都没有,又知道什么叫做难?

于是,在公孙瓒、陶谦、吕布都死了后,我这个克夫的丧门星跟曹操走了,回到了许昌,朝觐了当朝天子。那一刻,我更加明白了曹操的本质,现在的曹操,内心,已经逐渐没有大汉了,这就证明,我们二人终将成为敌人。

天子蒙尘,四百年大汉沦落至此,我的内心,怎能不痛!因此,我必须要离开曹操,兴复汉室!

而此时,曹操对于我,也是有着当初我对吕布的想法,当然了,我个人认为,我要远胜于吕布。此时的曹操,既想让我为他所用,又很是忌惮猜疑我,在我的住所周围,全天二十四小时布控。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有些受宠若惊,帖子一开始没有太多浏览,但是近两天真的是承蒙各位兄弟姐妹的的莅临,感激不尽,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看到了现在的评论数量,正好是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诸侯开始联合弄国贼董卓了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现在这个评论数,孙权那厮称帝了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没办法,为了打消他的疑虑,让他的注意力从我身上转移,我开始了种菜。没错,这并非我勤劳,虽然我会种菜,可此刻,真的是被逼无奈。

但就是这样做,曹操对我还不放心。直到我们两个青梅煮酒论英雄,他把我称为英雄,我何尝不认为他是奸雄?对此,我特别感谢那天的惊雷,将筷子扔到了地上,让我趁机得以掩盖自己,“迅雷风烈必变”,此话不假。

终于,建安四年冬(公元199年),我摆脱了曹操,赢得他的信任,率军前往徐州截击袁术,我的机会来了!因此,我据有大军,再次占据徐州,与袁绍联合,公开反对曹操!但是,仅仅月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亲自东征,我再度战败,丢失徐州。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踏足那片土地。

而此时的我,在北方大地,只能投奔袁绍,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我,而他与曹操之间的决战,官渡之战也就此拉开帷幕。
说实话,此时,比起曹操,我更希望袁绍获胜,最好是两虎相争,一死一残,我最希望看到。但是问题是,袁绍此人,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利令智昏,智不如操,此次大战,我对于袁绍的前景并不看好。所以,一方面为了帮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脱离他,我来到了汝南重新开辟基地,果然,官渡大战,袁绍打败,不久病亡,从公孙瓒开始,我这个克夫的丧门星,似乎再次得到了印证。对此,嘴长在他人身上,我管不了。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得知我在汝南,曹操再次亲征并击败我,中原,在无我容身之地,为了生存,为了汉室,我被迫来到了南方,这标志着我在中原逐鹿的十七年里,失败了。

我来到了荆州,投奔了刘表,刘表给了我新野安身,替他看守北大门。就这样,一直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此时的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而我,无立足之地,寄人篱下,兵不满万,将只关张,二十三年的戎马生涯,似乎一事无成,老之将至,四十六岁的我,真的还有机会吗?而此时,距离我第一次占据徐州,恰好又是十二年。命运,当真奇特。我也相信,命运,在我的努力下,终归会眷顾我。

在新野的这几年,我仔细的思考了在中原十七年的打拼,我差在了哪里。终于,我明白了。比底蕴,我不如曹操。比人谋,我也不是他的对手。可是,曹操两次将我打的大败,我几度流离失所而身不死,人心复聚,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我的兴复汉室的信念,靠的就是我的立身本钱,仁德道义。我明白,天下,不是地盘,不是兵马,是人心!只要万民归心,江山迟早会有!

可是,我也有疑虑,那就是在这个天下动乱的年代里,仁德道义是否会成为双面剑?也许有一天,我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是,我坚信,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仁义也许就会趋利避害,我为此,而努力着。

没有兵马,可以招募。
缺少地盘,慢慢打拼
而我的谋略不如曹操,那我就去寻找!寻找到可以辅佐我匡扶天下的良才!

终于,我找到了,也由此进入了我人生的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又是十二年,而这十二年我将之称为黄金十二年,是我一生里最佳的发展期,也是我一生的最大成就期,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谢谢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受宠若惊,会继续努力的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谢谢天涯让此贴成为热帖,支持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18-12-14 11:32:54
兄弟姐妹们,在下一时半会,回复不过来了,各位见谅啊

楼主:信陵小司徒

字数:1252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1-25 04:29:15

更新时间:2018-12-14 11:32:54

评论数:1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