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篇原创明末军事连载《明殇》

长篇原创明末军事连载《明殇》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前辈时人论述颇多,天灾人祸自己作等等,不一而同,却都证据确凿,各有论证。政治、经济、人口、自然环境各个角度,均有论述。

笔者不才,虽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单独的客观的从明末大明在辽东与后金也就是清朝的一系列战争的描述里,来重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悲伤与热血,智慧与担当!

战场,死生之地,战争,国之大事。一场血战,千万生灵陨落,一场血战,无数悲欢离合,为国殇,虽死无憾!为国兴,热血何妨?

刀与剑的碰撞,冰与火的辉煌,血与泪的荣光,都聚集在那城与地的较量。良将良谋,谋定而动。一将无能万骨枯,一役毕功靖边疆,一生征战为谁狂?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自己坐第一楼,问候各位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先来两张图,正文马上到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一)血染抚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正月十六日,后金汗努尔哈赤经过多方准备,终于下定了决心:
“吾意已决,今岁必征明国!”
至此,无论明朝愿意与否,建州女真部已经不再将自己看做明朝的附属部落,而是称呼明朝为明国,将自己视为与之地位平等的存在,所以,战争从这一刻开始,将无可避免。
其实,早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建州女真部的诸位贝勒就向努尔哈赤建议攻伐明朝,在他们看来,明廷著名的“三大征”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此时的明廷内部党争不断,军队战斗力急速下降。尤其是靠近建州女真部的辽东,就军事角度来说,吃空饷、士不练、力不集的情况尤为严重。而辽东军政主官对这种情况,也是不采取相应的办法去解决,所以,建州女真部便心生了攻伐之念。
而他们的这种想法,还来源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因为自努尔哈赤起兵后,从万历十一年至万里十六年,他率部统一了建州女真董鄂、浑河、苏克苏浒、陈哲、完颜五部。又在万里十九年至万历二十二年用了三年的时间兼并了长白山鸭绿江、珠舍哩、讷殷三部,紧接着在万历二十九年至万历四十一年间逐渐的兼并了海西女真哈达、辉发、乌拉三部,更是将自己的势力延伸至野人女真的势力范围,到了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更是进一步降服野人女真的使犬、诺洛以及散居在滨海之地的部落,势力更是得到了壮大!除此之外,科尔沁蒙古部落的首领,也是与努尔哈赤结成了姻亲。至此,努尔哈赤已经基本控制了西起抚顺、南至鸭绿江,北至松花江、牡丹江、黑龙江下游,东至海的广袤范围,基本上涵盖了今天的东三省的面积。女真各部,只有叶赫部尚为被征服,至此,经过三十多年的征伐,努尔哈赤的实力空前壮大!因此,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号称汗,立国号为大金,建元天命,逐渐的拉开了对抗明朝的序幕!
而在征服统一了女真大部的时候,努尔哈赤充分的调动起女真的人力物力,来组建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军队以及领导体制,这就是八旗制度。
早在万历二十九(公元1601年)年,努尔哈赤就在女真各部原有的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后随着领地的扩大、部族人口的增多,努尔哈赤又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旗,至此,大名鼎鼎的满族八旗确立。
而每一旗有着严格的从属关系,基础由牛录制构成,具体为300人为一牛录,统领一人,称之为牛录额真。五牛录则称之为一甲喇,是为1500人,统领一人,称之为甲喇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也就是一旗,共有7500人,设置正副统领三人,正统领一人称之为固山额真,副统领两人,称之为梅勒额真。
可以说,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建完善的严密的军事体系,努尔哈赤自为八旗总统帅,直接统领正黄旗、镶黄旗,除此之外,还有着精锐骑兵5000余人作为护卫,这支精锐骑兵被称之为巴牙喇,战斗力极其强悍。除此之外,二贝勒代善统领正红旗、镶红旗,五贝勒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皇太极统领镶白旗,努尔哈赤长孙杜度统领正白旗,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正蓝旗。与努尔哈赤一样,皇太极、莽古尔泰、杜度、代善、阿敏等人也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精锐卫队。因此,至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女真八旗总兵力据保守估计,至少有七八万,而且战力强悍。
因此,正是基于这样的实力,八旗的各贝勒才想要攻伐明朝,与大明试比高!
但是,深思熟虑的努尔哈赤却是否定了这个提议。因为他知道,虽然自己的实力壮大,但此刻的女真各部人口太过于稀少,大明仍旧是个庞然大物,所以,他不得不谨慎。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三年,至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不仅逐渐的稳定了自己与漠南漠北蒙古大部部落的关系,而且在这三年里努尔哈赤“治其国,固疆圉,修边关,务农事,裕积贮”,通过秘密的开荒、屯田、修筑粮仓并且设置专门管理仓库的官员,积累了一定量的粮食,所以,到此时,努尔哈赤认为,伐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周涛1115 2018-08-23 11:58:23
顶,顶起来,好文大家分享,支持朋友。
-----------------------------
谢谢您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初八,金汗努尔哈赤六十大寿,举办隆重的庆祝宴会,而在这次庆祝宴会上,除却恭祝努尔哈赤六十大寿之外,还有一项重要议程,那就是八贝勒、镶白旗的统领皇太极甚至将攻明的具体时间、地点,甚至是作战方法全部规划了出来!
看着皇太极,努尔哈赤也许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这个时机恰到好处,自从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确定攻明之后,他便是秘密的命令七百人以为诸位贝勒建造马厩为由,大肆砍伐树木,来建设攻城器具。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至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三月,攻城器具基本建造完成,努尔哈赤又命令八旗将士整顿甲胄、军器,进行好畜牧的管理,可以说,无论是攻城器械还是粮草储备,这四个月来,后金的准备,已经是相当充足了。因此,当听到皇太极的说法后,努尔哈赤也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而皇太极所要攻打的点,便是抚顺城。他对努尔哈赤说道:
“抚顺是我出入处,必先取之。今四月八日,闻李永芳大开马市,至二十五日止,边备必疏,宜先令五十人佯作马商,驱马五路入城为市,嗣即率兵五千,夜行至城下,举炮内外夹击,抚顺可得,他处不战自下矣”
也就是说,在皇太极看来,明廷边境马市便是自己的最佳进攻时机,此时明廷防备松疏,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先令五十勇士,假扮为马商,各自驱马入城贩卖,而在这之后,趁着明军不备,五千精兵随即跟上,趁着夜色,与先进入城内的五十勇士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抚顺!
听过皇太极的建议后,努尔哈赤立即同意(主从其计),当即定下了攻打抚顺的日期,四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再次召开战前作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此战的打法以及注意点,也就是“不劳兵力而克敌”,并且他从八旗的每一牛录选拔勇士20人,调拨云梯两架,用来攻城,对于作战的赏罚也是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至此,努尔哈赤军事上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饶是如此,他却并不放心,因为他必须要保证自己进攻抚顺时侧翼的安全,所以,努尔哈赤在此期间,与亲善自己的蒙古部落宰塞、奻兔等24部取得联系,请求他们屯驻抚顺西部,向明军讨赏,以此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还派遣自己的儿子红把兔到大明广宁总兵官张承荫刺探大明虚实,而这件事也能见出在两军交战前,堂堂大明总兵官、一方军区司令的麻痹大意。因为张承荫压根就没有看出红把兔是自己的潜在的敌人以及是前来刺探虚实的,相反还好酒好菜的招待着红把兔,而且宾主双方喝的还都很尽兴,而就在此时,努尔哈吃的儿子红把兔在席间突然叩头询问张承荫说道:
“屡劝家君止戈,而壮心不已,假令终违苦口,元戎何策御之?”
意思很简单,家父壮心不已,似乎要与大明开战,一旦真的有那么一天,张将军您打算怎样来抵御啊?
而这一意图再明显不过的询问,却因为张总兵当时喝的大罪给忽视掉了。张承荫酒兴大发,面对着红把兔“真诚”的询问,只是说道,大明天威,边疆各族,岂敢来犯等等,听到他这么说,红把兔笑着离开了这里,因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就这样,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以著名的“七大誓”宣誓起兵伐明,这之后,努尔哈赤亲率步骑兵三万余人向抚顺进发,八旗军行动迅速,疾行三十里后,十三日晚便进驻至抚顺东的古勒寨。而在此时,努尔哈赤决定按照皇太极的策略行事。
因此,四月十四日,努尔哈赤派遣将领麻城塔率军八百人扮做贩马商队,顺利的进入抚顺城内。由于前期努尔哈赤大造贩马舆论,使得大明抚顺守将对于这先期入城的八百人,几乎没有什么怀疑。与此同时,麻城塔对抚顺大明守将宣城,第二日会有三千人前来互市,这使得大明守将再次放下心来。
而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将所部三万余步骑兵分为八路,前进到了斡珲鄂莫(今辽宁抚顺境内)驻扎,更进一步逼近抚顺城,而在这之后,努尔哈赤的动作并没有停下。反而继续一路以左四旗兵力进攻东州堡、马跟单堡,此二地均在抚顺东南,靠近努尔哈赤的控制区域。而努尔哈赤自己则亲率右四旗兵力及八旗各大贝勒的护卫军队直取抚顺城。
努尔哈赤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在麻痹大明守军的同时,一步一步的切断抚顺与周围的联系,让抚顺彻底的成为一座孤城,更加增加自己攻城的把握。这是穆尔哈赤与大明的首次正面交锋,因此显得格外小心。
至此,后金军已经准备向抚顺城发起攻击了。那么,大明辽东都司的一应官员在干什么呢?辽东巡抚李维翰对此一无所知,总兵官张承荫两天前还在广宁城里与努尔哈赤的儿子喝酒。抚顺城的守将对此也是没有太大的戒心,辽东此刻从上到下,很少有能注意到后金军的可疑与动向,此刻,真的是替大明感到悲哀。
而此时,整个抚顺城,西有蒙古各部披甲执兵、驻扎在辽河西岸的同时,进城讨要封赏。东有后金步骑三万余准备进攻,形式已经危及到了极点!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解封了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真的感激不尽,谢谢大家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真心感激大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朋友支持评论,小司徒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写下去,问好各位朋友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想请教一下各位朋友,为什么在下回复后,帖子不能置顶呢?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就这样,四月十五日清晨,后金军扮做商人驱赶着装载有貂皮、人参的大车数十车,来到了抚顺城下,引诱抚顺城的大明居民到东城外交易。由于互市早有惯例,大明上至守将下至百姓,对此非常熟悉,防备甚微,一时间,百姓也是前往东关开始交易,人越聚越多,局面也正是从此时,一点点的混乱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亲率5000伏兵一拥而上,原先进入抚顺的麻城塔等部立即响应皇太极,大师截杀来不及组织起来的大明军队。而骤然遭受这等变故,原本交易的百姓也是四散而逃,可是扮做商人的后金军却已经亮出了刀兵,场面一时极其惨烈!
而到了此时,抚顺守将游击李永芳才反应过来。虽说事态紧急,可此地毕竟是边疆,大明将士反应还算迅速,立刻自动登上城墙,而李永芳也是紧急部署军队,关闭城门,据城防守。可是已经慢了一步,因为努尔哈赤不仅已经亲率大军来到,后金军此时都已经假设好了云梯,开始攻城作战!
抚顺城,位于浑河北岸,沈阳东北,明太祖洪武年间在这里设立千户所,城池颇高,周长二里左右。嘉靖年间,此地共有驻军1758名,万历年间,改设游击一员把守,所谓的游击,是明军的武将官职,至明朝末年,军中武将体制已经固定了下来。是为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游击之下还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等,而此时抚顺城内军士数量与嘉靖年间相仿。至此,这一千七百余守军面临的是三万余后金精锐的围攻。
而努尔哈赤一方面进攻,一方面却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劝降,战前,努尔哈赤便是制定了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成果的作战方略,此刻明军紧急登城防守,强攻之下,后金军伤亡一定会增多,因此,努尔哈赤决定劝降。
而此刻,明军虽然人数较少,可是却依旧拼死抵抗。因为,他们建馆了这种阵势,并且也知道,辽东总兵一定会派兵来援助自己的。因此,游击李永芳也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先答应努尔哈赤的劝降,同时也不懈怠,仍旧严密防守。
可以说,此刻李永芳的想法没有什么错,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抚顺此刻,已经成了孤城,而自己的总兵官此刻对于抚顺发生的一切还一无所知!
而就在此时,后金军依靠着人数的优势已经逐渐的登上了城墙,原本在城内的后金军也是与城外里应外合,抚顺门户洞开,再无可守!
面对着蜂拥而入的后金军,原本还想要与敌周旋的游击李永芳、中军赵一鹤丧失了抵抗的勇气,选择了投降,可是虽然他们背叛了大明,可是那一千七百余守军却没有失去血性,明知不敌,也选择了拼死抵抗。除却守军,由于后金军将屠刀指向了百姓,一些抚顺百姓也是加入了战斗,但终究因为双方实力相差的太过悬殊,最终,大明中军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唐玥血战不屈,并两万军民全部殉国。而除此之外,仅有少部分明军成功突围,590多明军士兵被俘虏。
于此同时,东州堡守将李弘祖战死,明军被俘220余人,马根堡守备李大成及军民160余人被俘,至此,一天的时间不到,明军抚顺、东州堡、马根堡尽失,战死士兵近千人。而以这三座城池为中心,百里的范围内,500余座堡、台、寨遭受了后金的兵戈,前前后后被后金掳走人、畜近三十万,编户齐民1000户,大明与后金首战,便是遭受了重大损失。
十六日,努尔哈赤留下4000人马拆除抚顺城,其余人马后退至甲板论功行赏,但是因为抢掠的太多,以至于五天都没有瓜分完毕,只得将其他的财物运回大本营。而抚顺陷落三天后(一说五天),辽东巡抚李维翰才得知这一情况,大吃一惊的李维翰急调辽东总兵张承荫、副总兵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率军一万,驰往追击后金军!
四月二十一日,张承荫等率军一万经过长途跋涉,终于从广宁来到了抚顺附近。到达这里后,见到被拆毁的抚顺城,以及这一路来被焚毁劫掠的各堡、营、寨,张承荫等人也是触目惊心。要知道,抚顺周围虽兵力不多,但是全部汇聚到一起也是有着至少三千人,可是现如今,不仅军队全军覆没,连百姓也是被大肆掠夺。从张承荫与红把兔的关系来看,张承荫应该是认识努尔哈赤的。对于努尔哈赤这些年来的壮大,张承荫虽然未必在意,可是此刻,他却是已经认识到,能够如此隐秘的、迅速的夷平抚顺一带,一者,努尔哈赤用兵造诣颇深,二者,女真的实力可能已经壮大到一定程度了。因此,张承荫等率军来到抚顺一带时,并没有轻敌冒进,反而是紧紧尾随,保持着速度与距离。往往后世的许多人只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到这次战役的结果,从而得出了结论,辽东总兵官张承荫等人头脑简单,在得到巡抚李维翰部调令后,急匆匆的赶到抚顺,然后同后金交战,被杀的全军覆没。似乎张承荫的救援,只是一个急匆匆的送死。还有的人认为张承荫等人畏畏缩缩,不敢前进,那么既然如此,张承荫又哪里来的胆量与后金军决战呢?
所以,应该准确的尽可能的去还原一个接近于当时真实情况的抚顺战场。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广宁距离抚顺近五百里的距离,张承荫在接到调令后,不到三天的时间便是率部赶到,这样的增援速度,可以说是相当的迅速了。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跟朋友们请个假,今天无法更新了,抱歉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但此时,张承荫却决不能贸然接近后金军。因为此刻,驻军于辽河两岸,抚顺西部的蒙古宰塞、暖兔各部依旧没有撤走。察哈尔林丹汗也有着东进的趋向,炒花部更是屯兵于广宁附近的镇靖堡。一时间,辽东所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所以,张承荫必须要慎重的做出抉择。此刻的他也知道,自己尾随后金军,定然是被侦查得知,因此率军突然袭击,是不可能奏效的。更何况,除却蒙古各部落,张承荫并不知晓后金军的真正实力,而他得到的命令是援救抚顺,反击后金军,所以,思来想去的张承荫采取了一个稳妥的打法。
那就是他将自己部下的一万士兵,分成三大营。此三大营据险而立,将大营扎在了深堑沟壕旁,而且在营地周围内部合理配置火器,以此层层推进,进击后金军!
以此就可以看出,张承荫并不缺乏与后金决战的勇气。而此时,努尔哈赤也是得知了这一情况,他本不想与明军决战,更何况前来追击的明军有一万人,一旦与之交战,被明军拖住,而其大部敢来支援,那局势可就不妙了。可是,皇太极与代善却认为,正是应该趁机击溃明军,来再次确立自己的威势,努尔哈赤也是就此同意了二人的作战计划。
针对于张承荫分立三大营,努尔哈赤也是将所部分成三部,直接返回攻杀明军。由于张承荫早有准备,虽然后金军占据人数优势围困住明军大营,但由于大营据险而立,明军火器齐发,后金铁骑虽机动性占优势,可是还是无法接近明军三营营盘。可是就在此时,风向突变,明军的火器转而被风吹响了自己的营地,一时间营地内部混乱了起来。而也正是趁着这股大风,后金铁骑直接冲杀了过来!
见状,张承荫等知道坚守已经无法奏效,只能决死一战!因此明军集体上马,展开决战!此次前来支援的明军,当为骑兵。首先,广宁至抚顺,五百里之遥,张承荫在三天之内赶到,其部下骑兵一定不在少数。其次,此战后努尔哈赤获得马匹9000余匹,就再次证明了,张承荫所部,骑兵不在少数!
当两军见面后,分外眼红,辽东明军常年与关外蒙古诸部厮杀,占据上风的时候相对较多,战斗力也要强过内地士兵,因此,也是见惯了这种阵势,可是此时,明军人数并不占优势,而后金铁骑的战斗力又异常强悍!趁着火器扰乱明军阵营的同时,明军三大营也是逐渐的出现了溃乱的情况。
当此之时,右营游击刘遇节贪生怕死,见后金军人数众多,来势汹汹,率先带领自己所部溃逃而出,而他这一逃,原本就有些不支的明军也是彻底的陷入了混乱,是伤甚重!见到这种局面,张承荫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紧接着,便是冲向了敌阵,他与参将蒲世芳,先后战死殉国。
张承荫,史称其勇谋兼备,尤精骑射,更是在边境多次鏖战未败,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因功由延绥副总兵升为总兵官,击走入犯波罗,神木的鞑靼军沙计和猛克什力。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再次击败沙计于响水堡(今横山县东)。积功晋升为都督同知,后因战功显著,移镇辽东,为总兵官。他虽然反应稍显迟钝,未能及时察觉努尔哈赤的动向,但此役交战,也表现了其作为军人的气概与担当!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感谢各位的支持,说实话,明末的争议太多了,但是仍旧感谢各位朋友们,欢迎指正批评支持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自己顶一下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今天起来,看到了浏览量突破了两万,真的很开心,也真的很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笔者一定会更加努力下去的,加油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战后,江西巡按张铨曾评价张承荫说道:
“夫承荫不知敌诱,轻进取败,是谓无谋。猝与敌遇,行列错乱,是谓无法。率万余之众,不能死战,是谓无勇。”
以其战绩观之,此话不假,但说张承荫情敌冒进、有勇无谋、甚至是胆小怯懦,似乎,并不能站住脚。

当张承荫与蒲世芳战死之后,混乱之中,副总兵颇廷相与游击梁汝贵杀出重围,成功的冲了出来!
可是环顾左右,才发现,总兵官张承荫以及参将蒲世芳却还在战阵之内,也许已经遭遇不测,想到了这里,颇廷相与梁汝贵毫不犹豫,再次率军冲杀进入了敌阵,哪怕明知不敌、哪怕全军覆没,也要诠释出大明军人的尊严!就这样,副总兵颇廷相与游击梁汝贵也先后战死于阵内,至此,明军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此役,明军阵亡近万人,战士生还者不足十之一二,自总兵官张承荫、副总兵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以下,包括千总、把总等共阵亡军官五十余名,损失战马九千匹、甲胄七千副以及大量军资器械。而至此,由努尔哈赤发起的针对于大明的第一次作战,取得了相当的胜利。
后金军的损伤并无记载,可以说,前期进攻抚顺等地应该无较大伤亡。可是,在与张承荫接战之时,明军万余敢战之士虽然几乎全军覆没,可是绝对不能只是对后金军造成较小的伤亡。因此,后金军据保守估计,当伤亡千人,而这,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数字。
此战,努尔哈赤准备周全,四个多月的时间,他不仅成功的麻痹了大明辽东守军,而且筹备集齐足以支撑大军征战的粮饷。并且临敌之际,善于出其不意、瞒天过海,更是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将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结合起来,因此,这一战,后金军的战术战法的确高于明军。
而大明一方,警惕性严重缺失,努尔哈赤为了攻打大明,准备了四个月大明辽东当局几乎是一无所知,甚至是努尔哈赤发兵,抚顺已经陷落三天,辽东巡抚李维翰才得知这一情况!
更何况,在得知努尔哈赤拿下抚顺后,在没有多方了解到努尔哈赤的真正实力的情况下,仓促的调集张承荫的一万军马,驰赴抚顺,这本身便是被敌人牵着鼻子打,更何况,仓促召集又连续奔袭的军队,怎么能抗衡士气正盛的后金军?况且后金军人数本就占优,因此,尽管大明张承荫、颇廷相、蒲世芳、梁汝贵等将领表现的可圈可点,但是却无法逆转大局,最终招致惨败,战殁沙场!
可以说,此战,大明之败,着实,怨不得别人。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明殇》
(二)血洒清河
自从抚顺之战努尔哈赤得胜后,后金从上到下几乎自信心爆棚,他们认为,明朝辽东军简直不堪一击。因此,在后金军休整一个多月后,努尔哈赤再次发兵辽东,剑指铁岭卫,于万历四十六年五月,攻下抚顺北部的抚安、花豹、三岔等大小十一个城堡。守军皆不能敌,至同年六月,努尔哈赤更是兵至开原,铁岭卫告急!
鉴于这种情况,明神宗大为震怒,同年四月,以杨镐为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更是起用闲居在家的将门之后李如柏为辽东总兵,收拾辽东局面。杨镐与李如柏在对于辽东,可谓是相当熟悉了,这一次再度被启用,也是期待着有一番作为。
五月,明神宗更是罢免了辽东巡抚李维翰,以杨镐兼任,全权掌管辽东地区的相应事宜,至此,辽东地区增兵增响,军事部署也是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而杨镐苦思良久,也是预判出了努尔哈赤下一步想要侵扰的目标,那就是清河。
杨镐,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这是一个对着明末历史有着一些影响的人物。在此次出镇辽东之前,他有过四次作战经历。
第一次,曾与辽东总兵董一元雪夜度墨山,成功偷袭蒙古炒花部,此战大获全胜。而在这之后,杨镐更是开垦荒田一百三十多顷,每年能够储藏粮食一万八千多石,很有一套。
第二次,还是在辽东,万里二十五(公元1597年)年春,杨镐与李如柏的五弟李如梅共同主动出塞,攻击蒙古诸部,可是此战却踢到了铁板,阵亡部将十人,士卒一百六十余人。
第三次,万里二十五年,第二次援朝战争起,因同年四月,辽东总兵李如松在与蒙古诸部交战中阵亡,大明以镐会总督邢玠、提督麻贵再度入朝作战。
万里二十五年十二月,因明军志勇兼备之将解生等屡次挫败倭寇,日本人退守蔚山。而杨镐作为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在他看来,此刻已经到了消灭日军的最佳时刻。因此,十二月二十三日,杨镐与总督邢玠、提督麻贵决议,派四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蔚山。
三路大军里,副将高策率领中军,李如梅领左军,李方春、解生带领右军,游击卢继忠率军两千扼守水路等,大军起初一路前行,行进顺畅,将日军逼困在岛山城内,在外围修筑起三道栅栏作为防御工事。此时守岛山城的是日军加藤清正,所部两万余人。
但此时,明军士气高昂,接连作战下,日军损失颇多。游击陈寅更是一举攻破了日军外围两道栅栏,眼看就要攻破第三道栅栏的时候,杨镐出现了。按理说,杨镐应该调派兵力紧急支援陈寅,一鼓作气,拿下第三道栅栏。可是,杨镐却偏偏在此刻鸣金收兵了!
为什么呢?
因为杨镐与李如梅交情很好,在明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杨镐想要将更多的功劳给予李如梅。可恰恰此时陈寅的确太过勇猛,而李如梅偏偏没有到来,一旦让陈寅攻破第三道栅栏,岂不是大功独享,还有李如梅什么事?
就这样,明军错过了一个攻克岛山城的最佳时机。此后,日军龟缩城内,坚守不出。明军对此,做出了围城的部属,杨镐、麻贵屯兵城北。高策围城东,名将吴维忠驻城南、李方春驻城西,更是令李如梅等屯兵江边,拦截日军水军。祖承训等扼守釜山一带可能出现的日军援军。打算长期围困加藤清正。
可是因为天气严寒,地面泥泞,好多战士皮肤被冻裂,军队士气在长期的围城战里逐渐的低迷。而另一方面,阴险的小鬼子正如在二战时期使用毒气弹一样,他们躲在城墙上,将炮弹用毒药煮浸,而后趁夜色向城外发射,被打中的大明将士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此时,明军的士气已经疾速下降了。
而就在此时,日军为了拖延时间,假意请降,虽说杨镐等人没有轻信,至正月初二,日军精锐小西行长部一万三千余人突然赶到岛山城,接近了明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杨镐与麻贵并未放弃攻城,因为此刻加藤清正部仅剩一千余人,断水断粮,岛山城旦夕可下。可是正月初三明军再次攻城,损伤五百余人,依旧没能拿下城池。正月初四,小西行长已经更加接近,与加藤清正相呼应。而此时,杨镐、麻贵认为连日作战不利,决定撤军。本来安排撤退的顺序倒也合理,右军先行撤退,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因为明军营地突然起火,战士四乱,伤病者此刻担心自己被丢下又因疼痛难耐,呼号一片。而本来是按照命令次序的撤退竟然因这种情况而臻于溃退!因为明军各营竟然没有按照命令,各自仓皇出逃,场面一度相当混乱!
楼主:信陵小司徒  时间:2020-11-03 12:33:20
@sdhzdmhfszcb 2018-08-28 16:02:44
大力支持。
-----------------------------
谢谢

楼主:信陵小司徒

字数:14739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22 17:24:28

更新时间:2020-11-03 12:33:20

评论数:52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