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健康其实很简单——带你走进真正的中医世界

健康其实很简单——带你走进真正的中医世界

楼主:姜山如故  时间:2020-03-16 17:35:44


《蚊子为什么会叮你》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还在脚底下穿。中秋已过,蚊子大军并未完全鸣金收兵。关于蚊子叮人的问题,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会被叮的苦不堪言,而有的人却基本不招蚊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基因论,血型论,维生素B论,体温论,汗液论,衣服色泽论等等。或许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为什么没有说到点子上呢?因为脱离群众,脱离生活。

从红色时代到新时代,都在鼓励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知识分子只有走进群众,深入生产生活,才能更好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掌握的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如果一味的守在象牙塔,蹲在实验室,脱离群众,闭门造车,无非就是继续发明各种“论”。更有甚者,成为犬儒知识分子,成为资本忽悠群众的笔杆子。

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个人被蚊子狂虐,群众会半开玩笑的说这个人的肉香,这就比较接近真相了。真相不是肉香,而是肉臭。

一个人爱招蚊子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人的血腥肉臭,身体差。

易经讲同气相求。一般而言,容易滋生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的地方,大都是阴暗潮湿的污秽之地。那么一个人容易被蚊子叮,自然是这个人身上比较脏,藏污纳垢比较多。或者说,这个人身上病邪比较多,身体比较差。

身体好的人是几乎不招蚊子的,即使偶尔被叮一下,也不会鼓大包,很快止痒。但是身体差的人就总会被叮,一叮一个包,一痒痒半天。

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苏轼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核心思想都是在讲,一个个体,一个组织,必定是自身先出问题,内部先出问题,先自乱阵脚,然后才会被外部势力侵犯,摧毁。

所以,如果蚊子总爱叮你,那一定是你身上的病邪比较多,如果讲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血肉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

如果把蚊子换成乌鸦,就更容易理解了。

唐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乌鸦是报丧鸟,不吉利。如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道:“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

乌鸦是杂食动物,由爱食腐,其体内缺乏一种生物酶,只有吃腐食才易于消化。之所以成为报丧鸟,自然是因为人在临行时,肉体已经发生大量腐败,其所散发出的腐败气息,吸引乌鸦前来“报丧”,前来“送行”。

也就是说,是这个人快死了,身上所散发的腐败气息,引来了乌鸦。而不是乌鸦来了,这个人才会走霉运,才会死掉。对于蚊子也是同样道理,不是你倒霉,不是你运气不好,而是你身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才会招来大批蚊子。只是腐败程度还不算大,只能引来蚊子,暂时引不来乌鸦。

如果我们把蚊子、乌鸦换成细菌、病毒,这个结论同样也是成立的。是人的身体首先出了问题,首先发生腐败,才会感染细菌、病毒。而不是说,由于首先感染了细菌、病毒,身体才会出问题,人才会生病。人被细菌病毒感染,是果,不是因。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以杀菌消炎抗病毒为主的治疗方式,对于生命健康的意义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杀菌消炎抗病毒真的能给人类带来健康,那么我们也可以做出推论,一个将死之人,吸引乌鸦前去食腐,我们只要把乌鸦打死或者赶跑,这个人就死不了了。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大限到了,该死的人一定会死的,这与有没有乌鸦,乌鸦是死掉还是跑掉,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在对待细菌、病毒,对待疾病的问题上,绝大多数人却又在犯这种幼稚、低级的错误。他们认为,只要杀菌消毒人就可以不生病了,只要把细菌、病毒搞死,人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荒诞的观点呢?因为知识分子猫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如此。无论是直接研究活体,还是进行病理切片,他们所看到的现象,一定是组织被细菌病毒感染。那么自然也会想当然的认为,人得病,就是因为被细菌病毒感染。岂不知他们所看到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现象,而不是原因。

这就是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要得到客观准确的结论,要真正为人民服务,就要切合实际,就要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再来看一下腐败这个事情。

我们知道,人类本质上只有一种疾病,就是衰老。那么如果从微观上对衰老进行量化,自然是细胞的死亡大于细胞的新生。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元,如果细胞的死亡大于新生,死细胞越来越多,健康的能干活的细胞越来越少,自然会造成肌体衰老。

在正常环境下,生命发生死亡,尸体一定会腐败。我们为什么要把各种植物动物尸体存到冰箱里呢?就是通过改变环境,来避免尸体的腐败。死亡的细胞也是尸体,细胞的死亡不断加快,自然造成细胞尸体不断累积,然后腐败也就随之而来。

自然环境下,只要存在腐败,就一定会被细菌、病毒感染。如果细胞死亡比较多,腐败程度比较大,在夏季就能明显感受到特别容易招蚊子。如果细胞基本死干净了,腐败程度特别大,那么离乌鸦来送行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所以想要维护健康,关键就是减少腐败。小到生命健康,大到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莫不如是。

一个身体特别差,腐败程度特别重的人,通过研习摄生之道,使腐败减少,就能让身体好转。身上的腐败少了,感染的细菌病毒也会减少,身体自然会好转,疾病会康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也是在给政权续命,让政权换发新生。治国就是治吏,如果吏不治,腐败无度,政权很快就会灭亡。

一个人的身体存在大量腐败,仍然自我感觉良好,是先天底子好,父母地基打的扎实。一个国家存在大量腐败,仍然发展的不错,是先帝地基打的扎实。

其实很多情况下,身体的腐败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皮肤出现溃疡,比如糖尿病脚部出现溃烂等,这都属于外在可见的腐败。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糖尿病并发症。笔者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糖尿病并发症。之所以将某些症状定义为糖尿病并发症,是因为这些症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的比较明显。最为典型的,一个是脚部溃烂,一个是眼睛视力下降。

实际上脚气脚癣也是脚部的腐败与溃烂,脚癣患者脱皮则是一种纤维化。如果脚部溃烂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话,那你不能说,所有的脚癣患者都患有糖尿病。

至于视力下降更是如此。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视网膜脱落、钟摆型眼球等都会影响视力。你同样不能说所有这些人都患有糖尿病。

那么为什么脚部溃烂和视力下降会成为糖尿病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呢?其实原因并不发杂,关键就在于,脚部是身体的远心端,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或者说,气血循行到脚部所要走的路最远,气血循行到眼部所要走的路最窄。眼部的微循环是整个人体最细的地方。

也就是说,一旦身体的气血水平下降,气血循行出现问题,最先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最远的地方和最细的地方,也就是脚部和眼部。比如现在非常普遍的手足癣和视力问题,就是气血水平下降后,新陈代谢效率降低,导致最远的地方和最细的地方,死细胞逐渐堆积,发生腐败和衰老。

中医讲人老脚先衰,就是这个意思。无论轻微的脚癣,还是严重的溃烂,本质上都代表脚部不同程度的腐败与衰老。这与有没有糖尿病,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各种疾病,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脚部衰老的症状,比如很多人脚趾甲会空掉,烂脚指头等等。

那又为什么这两个症状会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呢?因为糖尿病是直接影响细胞新陈代谢与气血循行的疾病。首先,糖分、养分进不到细胞,会影响细胞新生,加速细胞衰老与死亡。其次,既然糖分进不到细胞,就会滞留在组织液与血液中。糖比较粘,大量的糖分滞留在血管中,就会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这也是身体为什么要想办法把糖尿出来的原因,血管中不能有太多糖,否则血液循行受阻,人很快就会召唤乌鸦。

也就是说,疾病本身就是衰老,而糖尿病,因为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气血循行,会加快组织的衰老。组织衰老加快以后,从外在来看,最先表现出来的,自然是最远的脚部,和最细的眼部,所以脚部会腐败,溃烂,眼部视力会急剧下降。人们也就想当然的把这两个症状,当做糖尿病的并发症。

实际上并不如此。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状,本质上都属于肌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腐败与衰老。只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在脚部和眼部这两个位置,腐败与衰老的程度更重而已。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你为什么比别人病的重呢?蚊子为什么专叮你,不叮别人呢?本质上都是因为你身体的腐败程度比别人重。想要不生病,想要不被蚊子叮,不被细菌、病毒叮,唯一的途径,就是减少身体的腐败程度,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至于各种杀菌消毒的办法,本质上和各种灭蚊方法,没有太大区别,真正能起的作用极其有限。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身体好了,运气也会好。你强大起来了,你身体好了,同样的环境下,蚊子只叮别人而不叮你;同一间办公司,别人都感冒了,就你不感冒,这本身就是一种运气,一种好运。

老子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里是形容一个人的真气充足。当然如果从字面意思进行降维理解,也不是不可以。你不遇兕虎,不被甲兵,就是说你比较牛逼,运气比较好。小到细菌病毒,苍蝇蚊子,大到兕虎甲兵,都伤害不到你。
楼主:姜山如故  时间:2020-03-16 17:35:44


《中医与科学》

科学的表意,是分科而学。比如读书分文理,分专业。医学对人体进行分科等。

科学的本意,则是一个筐子,一个壁垒,具有排斥异端的作用。将不赞同这种分科而学的观点,或者不符合科学利益的观点,统统斥之为不科学。

传统的中国文明,并不对学问进行分科。传统的中国教育,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除了不普及外语,所有专业知识都要学。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现代的学位,学士更应该是饱学之士;硕士比学士懂得多,可以称之为硕学之士;博士懂得最多,所以叫博学之士。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更应该是知识储备的扩容,而不仅仅是专业造诣的提高。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生命短暂,知识无法穷尽。我们的祖先认为,只要掌握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对万事万物了然于胸。这个普遍规律就是道,道理。

为什么经受现代科学训练的知识分子,反而不容易理解古人的著作,古人讲的道理呢?因为古人讲道理,并没有锚定一时一事一物。而分科,恰恰又是对特定事物的锚定。所以现代人看古书,就容易产生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的感觉。

表面上,什么也没讲;而实际上,正是因为什么也没讲,反而什么都讲了。天下的道理都讲清楚了,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如何去用。

比如,相对论力学认为,能量和质量是物体力学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一观点本质上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在物理层面的一个注解。能量为阳,质量为阴。

经典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关系。那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否定了这一观点。阴阳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质量和能量不可能相互独立。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有一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ΔE,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ΔE/c。这一观点就是从器物层面阐述质量与能量的联系,既阴阳之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提出,物质是一种能量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物质是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的形态,即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那么内经讲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庄子说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是在讲同样的道理。从器物层面而言,能量聚起来,物质生;能量消散,物质死。不过器物层面,只是道家,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小的分支。我们祖先所论述的道理,维度更高,范围更广,而且时间上也比普爱早数千年。

中华文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高度发达与成熟的文明。现代科学只有两个发展方向,要么走进死胡同;要么一步一步论证中华文明的伟大。

比如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说是研究成果代表人类发现了人体生物钟中控制人体器官时间规律的分子机制,给人类发现的人体生物钟现象,找到了科学实物依据。前两年还有一个得主,说是发现了睡眠与健康的关系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讲子午流注,都是很基础的内容。也都是在用现代科学的方式,论证中华文明的伟大。

当然,子午流注要比生物钟高明的多;阴阳学说要比质能方程高明的多。什么叫“找到了科学实物依据”呢?这里就是说,经受现代科学训练的人,坐在井里面,认为井口上方那一块看得见摸得着的区域才是天,才是科学实物依据。你要说井口外面还有更大的天,他马上就会用不科学、迷信进行反驳。生物钟、质能方程就是科学;子午流注、阴阳学说就是迷信。实际上,生物钟、质能方程只是井口上方那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天地;子午流注、阴阳学说,则是把小天地包含在内的大天地。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是存在很多迷信的。为什么会有迷信呢?因为不通道,不懂道理,迷迷糊糊就信了。子午流注、阴阳学说恰恰讲的是道理,至于什么是迷信,以后会撰文解释。

所以,这样来看,被西方社会吹的天崩地裂的普爱、诺奖之流,只是盗版了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面前,这些所谓的科学巨匠,充其量处于幼稚园水平。

简单解释一下内经和庄子这两句话。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重点在于阳密乃固四个字。如果阳密乃固不好理解,就先来看一下阳不密则不固。或者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在……一文中,我们用失火的房子来解释阴虚火旺,来比喻身体在加速分解。什么叫阳不密则不固呢?在这个比喻里,就是说着火以后,房子所蕴含的固有热值,被大量的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随着房子的燃烧,剩余热值越来越少。随着剩余热值的减少,房子的主体框架也会越来越不牢靠,随时有烧塌的可能。在这里,随着热值的减少,主体框架越来越不牢靠,就叫阳不密则不固。

那么房子所蕴含的能量越高,热值越高,主体框架自然就越坚固,这就叫阳密乃固。

什么又叫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呢?房子剩余热值越少,释放出来的热量越多,火烧的自然就越旺,这就叫阳强。不能密的意思是,虽然烧的热火朝天,存在大量的热量,但这个热量无法转化为房子的剩余热值储存起来。非但无法储存起来,滔天的火势还会加速剩余热值的释放。剩余热值被释放干净,这就叫阴气乃绝。整栋房子也随之彻底报废。

庄子说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生死,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死,而不仅仅用作自然生命。

对于房子而言,建房子的过程,各种能量汇集在一起,这就叫气聚则生;房子着火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不断耗散,最后彻底燃尽,这就叫气散则死。

那么我们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等等,也是同样的道理。组织机构在新生与成长的过程中,大家同心协力,共克难关;这是能量积聚的过程,生的过程。当取得一定成绩后,就容易产生不同想法,各怀鬼胎,这时能量就会出现耗散,如果不能再次把人心凝聚起来,组织机构就会发生疾病与衰老,最后彻底死去。像70周年庆祝活动,既是向国际社会展示真理,对国内也是一个凝心聚力的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起来,继续奋斗。

那么中医,就是这些道理,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真理,在生命健康领域的运用。

对于生命健康而言,阳密乃固就是说,一个人积聚的能量越多,身体就越好。那么我们平时说的心火旺、肝火旺、肾火旺的意思,就是阳强而不密。越不密,火就烧的越旺,阳就越强。阳越强,自然更加不能密。所以现实生活中,身体越不好的人,越容易动怒,容易动怒的人,身体自然更加不好。好色的人容易肾虚,肾虚的人自然更加好色。

现代人都知道,胡思乱想对身体是很大的消耗。那么人为什么会胡思乱想呢?因为心神不定。心神又为什么会不定呢?因为气液不足。气足才能液足;液足才能神定。气液又是何物呢?气就是气态的能量,液就是液态的能量。也就是说,能量足了,反而更容易神定,能量越不足,就越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

所以说,阳密乃固,也可以直白的理解为,阳气的密度越大,身体就越健康,心神就越恬淡,生命就越牢固。这里的密就是密集、密度的意思。气态能量变成液态能量,就是密度增大。

那么阳强不能密,就是表面上火烧的很大,阳气旺盛,但是这个阳气无法密集,不能消停下来。这种阳气,只是表面上的虚阳、浮阳、假阳。那么所谓的心火旺、肝火旺、肾火旺,就是阳强不能密的外在表现,浮阳躁动不安,而身体的真阳是亏虚的。所以会有阴虚火旺的说法。

阴虚的本质,是说阳气密集之后所变成的津液、血肉是匮乏的。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浮阳不断的燃烧,把身体的津液慢慢烧干。我们说的纤维化、钙化、硬化、就是津液匮乏的表现形式。身体缺乏阴气的滋养,变的像枯燥的纤维,像坚硬的石头。有些人整宿整宿的失眠,有些临终老人会有强烈的性需求,这些都是阳强不能密的极致表现,下一步自然是阴气乃绝。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一股强阳之气。气聚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积聚,气血不断合成的过程;气散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消耗,气血不断分解的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任何年龄段,积聚与消耗,合成与分解,都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说,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就只有积聚与合成,没有消耗与分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小孩子就不会生病。只要会生病,就一定会遭蚊子。至于上篇文章中,那么多人感觉小孩子更容易遭蚊子,这个问题在写小儿健康时会做详细解释。那么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绝对不遭蚊子的人呢?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其实这里讲生命健康是一个“领域”,这个用词也是不准确的。领域也有分科的意思。既然要讲健康,就要把影响健康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这也就意味着健康不能分领域,不能分科。

比如说一个人咳嗽。入秋之后,金(星)气旺相,人会咳嗽;黎明时分,肺经当令,人会咳嗽;空气污染,烟熏火燎,人也会咳嗽。那么是不是金气旺相,肺经当令,雾霾天气,所有人都会咳嗽呢?当然并不如此。这还与人的体质,人的气血水平有关。

也就是说,一个人会出现什么症状,身体指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实是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笼统的分为三类:天地宇宙、日月星晨、山川河流大环境;工作生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小环境;最后是人的体质,人的气血水平。是这三类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决定指标会做何种变化,身体会出现怎样的病症。

如果要真正给人带来健康,就必须对这方方面面的因素了然于胸。这也就意味着,中医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讲巫医同源,这里的巫不是跳大神,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指通天彻地的人。上面一横为天,下面一横为地,中间一竖连接天地,夹在中间的是人。通天彻地的人为巫。把医和巫放在一起,其实也是说,中医的基础是通天彻地。

最后引用一段最高指示,向中医致敬,向伟大的中华文明致敬。

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楼主:姜山如故  时间:2020-03-16 17:35:44


《对蚊子叮人的一点补充,兼论小儿健康》


在《蚊子为什么会叮你》一文中,我们讲到蚊子有选择性的叮人,主要和人身体状态有关。有不少读者以孩子为例提出了一些反诘,认为孩子的身体是好的,却也容易招蚊子。本文首先来系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笔者以为,会有如此反诘,首先是教育的问题。对于接受传统教育训练的人来讲,这种事情,用脚趾盖就能想清楚的,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只是现代人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西方化的科学教育,所以想不明白也实属正常。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人的思维与精神,属与计算机的软件;人的身体,则是计算机的硬件。人出生以后,教育主要负责安装软件;医疗主要负责维护硬件,二者共同决定,这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古人认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而现代人确认为,物为虫所腐呢?因为我们和古人装的软件不一样。

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自然是希望中国人都能拥有高配的软件和硬件。那么作为 和中国人民的对手盘,也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希望中国人的配置越差越好。于是我们看到, 辞世以后,人的精神不断的堕落,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精神变的野蛮,体魄变的文明。

其实近代以来,对手盘进攻中国,首先就是从医疗和教育着手。只要控制了医疗和教育,就可以牢牢掌握中国人的前途和命运。

由于我们接受了和古人不一样的教育方式,那么在面对具体事情,在分析考虑问题时,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这是很多读者提出反诘的深层次的原因。虽然现在国家强大了,虽然我们隆重庆祝了七十周年,虽然很多人在饱含深情的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但这种国家认同,这种爱国主义还更多的浮于表面,而更深层次的思维的转变,文化的认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提出反诘的第二个原因,则是被叮后的反应与注意力投放的问题。

我们假设,不同年龄段的人,大家都被蚊子叮了,一般来讲,小孩子一定不会选择漠视或者隐忍,他们会把被叮的痛苦,通过哭诉或者其它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一旦被叮,孩子反应是最大的。再一点,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日常生活中,父母会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强化父母的大脑,久而久之,父母就会自然的认为孩子更容易被叮。

提出反诘的第三个原因,不排除少部分读者在探讨问题时一个习惯的问题。

就是无论你讲什么事情,什么问题,他永远只会找个个例进行反问。就好比你说抽烟不利于健康,他马上就会告诉你,谁谁不抽烟,不饮酒,只活六十三……谁谁既抽烟,又喝酒,活了九十三。关于这个问题,以前的文章中,有过专门解释,这里不再重复。

当然我们也相信公号读者的质量,即使存在这种情况,也是很个别的现象。

提出反诘的第四个原因,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确实更容易被叮,只是这种被叮,并不是由孩子的体质造成的。

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相对不讲卫生。身上经常会有各种食物残渣,布满各种灰尘、油渍、泥土,以及从母体中带出来的各种成分与气味,乃至屎尿等等。也就是说,孩子本身并未出现大面积的腐败,只是孩子身上这些外在的腐败气息,容易招蚊子。当然蚊子既不会吃土,也不会吃屎,既然来了,就是要喝血的。

提出反诘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身体确实不太好,这样就自然爱招蚊子,这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内容。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人的疾病,本质上就是身体不同程度的腐败与衰老。这样就不排除有读者想当然的认为,孩子还小,自然就不存在腐败与衰老,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孩子应该不招蚊子才是。

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人的疾病与衰老乃至死亡,与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生病,都会衰老,都有可能死亡。高以翔也不大,三十多岁说走就走了。

也就是说,如果小孩子的身体不存在腐败与衰老,那么他应该不生病才是。只要孩子会生病,身体就一定存在腐败与衰老。既然存在腐败与衰老,就相对更容易招蚊子。

那么如果你家孩子确实容易招蚊子,在排除其它方面原因后,根本上,还是孩子身体不好。不妨仔细想想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三天两头的生病?答案往往是肯定的。

那么孩子为什么容易生病呢?这个话题比较大,说起来也比较复杂,这里简单归结为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自然是先天体质不好。

正如《影响生命健康的核心因素有哪些?》一文所讲,这颗种子,生下来就是瘪的,这就是先天体质不好,就是天命。那么天命不好,是不是这一辈子就只能认输了呢?自然也不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古代有所成就的中医,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先天底子不好,自幼体弱多病,多方寻医问药无解,被迫走上学医自救的道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得益于自己的体质差。因为自己的体质差,使他们亲身经历了身体从不好到好的过程。这是任何老师、任何教材、任何典籍都给不了的第一手的宝贵经验。这也是他们比学院派医生突出的地方,也是日后取得成功的基础。

其次就是饮食问题。

生冷寒凉、垃圾食品对身体都是很大的伤害,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不再多说。从医学的角度来讲,食品工业化,农业化学化,在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

对于孩子而言,食物除了质的问题,量也是不小的威胁。尤其家里老人带孩子,自己小时候有过挨饿的经历,更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所以喂孩子非常容易吃撑,接着就是积食,发烧。

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本质上,仍然还是燃烧。食物的运化,主要依靠脾阳来完成,这个脾阳就是火。火是怎么来的呢?火是把肾精调出来点着的。然后这个火把食物分解掉,其中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渣滓、垃圾成分,被大肠排掉。至于发烧,就是踩油门调取肾精,来加速食物的燃烧。

小孩为什么容易吃撑,吃过量呢?一是吃的真多;再一个就是孩子的脾肾弱,身体的运化能力差。很多孩子总是不停的流口水,这就是脾虚的表现。即使是大人,在吃多了以后,有些人也会感到腰酸,腰疼,这就说明肾精被过度调用了。当然吃饭能够吃出腰疼的人,原本也是肾精亏虚。

曾经有位读者,为了图省事,给孩子喂了几天干奶粉,不是冲水喝,而是干吃。孩子才一岁多,刚断奶,哪能受得了这般折腾。结果身体完全消化不动,连续数天高烧,胃肠道发炎。后来在好转的过程中,还出现排尿挣扎,小便带血的情况。其实就是结石排出来了,按中医的说法,就是体内有湿热。尿结石划破尿道,引起排尿挣扎,小便带血。这就是典型的因为饮食不当,造成伤肾的情况。

更要命的是,在吃奶粉之前的一段时间,还出现过误吞纽扣电池的情况。要知道人是有生命的,人的胃并不是一个口袋,你这个电池不是说放进去就放进去,说取出来就取出来。虽然去医院把电池取出来了,但胃壁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损伤,后来的检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在取出来电池没多久,胃还没有好利索,又出现了吃奶粉的情况。什么是雪上加霜?这就叫雪上加霜。

当然,把这件事讲出来,并不是说要批评她,也不是让其懊恼,自责。任何负面情绪的出现,首先都是不利于自己的健康的。这里只是进一步说明,小孩身体不好,饮食问题,吃多,吃错,吃的垃圾,是很重要的原因。

说过了饮食,第三个自然是穿衣。

相对大人来讲,孩子更加不怕冷,因为孩子是纯阳之体。冬季小孩子在户外玩雪,少有哪个会冻的手脚冰冷的。但是大人就不行。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一到冬春季节,就会手脚冰凉,特别怕冷。然后她就会出于母爱以己度孩,认为自己冷,孩子也会冷。忙不迭的给孩子添加衣物,晚上拼命盖被子。

孩子本来就不冷,一下又穿那么多,就很容易出汗。本身出点汗也没啥,问题是出汗以后再晾了汗,受了风寒,自然就是感冒咳嗽。那家长一看感冒了,肯定是冻的,赶紧添加衣服,赶紧去医院挂水。结果就是三天两头的感冒,体质越来越差。

饮食和穿衣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古人的一句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只是现代人爱子心切,家家户户都把孩子当祖宗供养,少吃一点怕饿着,少穿一点怕冻着,三分饥与寒,想都不要想。

这种爱子心切的心态,不止体现在吃穿方面,更是体现在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从娘胎里就开始,各种早教,各种开发,各种培训,生怕孩子落在起跑线。

这就是造成孩子容易生病的第四个原因,揠苗助长。

内经讲小孩到了七八岁,肾气才比较旺盛,开始更换牙齿。现在父母担心孩子跟不上趟,再一个自己也没时间陪孩子,都是早早的就送到各种培训机构。

参加培训,无论学什么,都要用心,都要动脑去思考。要知道,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要调动肾气的。中医有个词叫心肾相交,心火下济肾水,这是一个不断积聚能量的过程。肾藏精,为身体的能量仓库。而用心,动脑会导致心火上炎,这是一个调取肾气,消耗能量的过程。中医还有一个词叫多思伤脾,能量都用在心脑了,自然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脾胃又是后天之本,运化能力受影响,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什么叫揠苗助长呢?字面意思就是拔苗助其生长。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在根基不牢固的情况下,望苗成材。既然还是苗,自然根基不够牢靠。那么孩子还不到七八岁,肾气还不旺,就急急忙忙的调取肾气,送其参加各种早教,各种培训班,这也是一种揠苗助长,望子成龙。

揠苗助长的反义词,是深根固柢。柢,也是根的意思。深根固柢的意思,是说根要扎的深,要扎的牢固。树木要成材,要长成参天大树,自然要不断往下扎根,要牢牢的把自己固定在土壤中,即获得物理支撑,也便于更广泛的汲取养分。修建高楼大厦,首先也要打好地基,地基不牢,上面的一切都是浮云。楼盖的越高,基础自然也要挖的越深,打的越牢。

现在讲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群众路线,也是一种深根固柢。人民是孕育政权的土壤,是支撑帝国的基石。唯有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方可实现长生久视。

对孩子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换牙之前,正是身体扎根,打基础的阶段。这时候真正需要考虑的,无非就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至于各种早教和培训,其实意义不大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把基础打牢,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至于学的那些东西,即使短期内取得一点成绩,日后也难说会不会成为伤仲永。

太讲卫生,是孩子生病的第五个原因。

你没有看错,就是太讲卫生。我们现在受的教育,是讲卫生才不会得病,这一观点本质上,与物为虫所腐,病为菌所侵,是一脉相承的。所谓讲卫生,无非就是说,离虫子远一点,离细菌病毒远一点,这样就不会得病了。可是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却是,大家都在提倡讲卫生,可是得病的人并没有少。所以,讲卫生到底是否有利于人的健康,这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当然这里也不是让你不讲卫生。这个话题也不小,日后再单独撰文阐述。

至于孩子生病的原因,如果深挖下去,如果细分的话,还能列举许多。比如把孩子甩给老人,甩给电子产品,这都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还有一些让常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原因,比如有位读者的孩子,从小夜里就睡不安稳,后来这位读者就问他,晚上家里除了爸妈,还能看到别人吗,他说能看到。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人。那么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孩子就很难睡好,如果睡不好,自然也不容易有个好身体。

当然这里不是讲封建迷信,但是我们也不要轻易去否定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正如丁肇中所言,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坦诚的讲我不知道,才是一位科学家真正的科学态度。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的身心状态,才是影响孩子的决定性因素。父母不知医谓不慈。想要照顾好孩子,首先要照顾好自己,首先自己要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这样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自己身体不好,首先孩子的先天不会好;其次,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照顾孩子;再者,即使想去照顾孩子,由于自己身体差,也缺乏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去应对。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去打洞,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既然望子成龙,就要先把自己变成龙。
楼主:姜山如故  时间:2020-03-16 17:35:44



楼主:姜山如故  时间:2020-03-16 17:35:44


不更了,也不要打赏,都散了吧,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主要靠自己。

楼主:姜山如故

字数:212416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7-07-22 04:57:50

更新时间:2020-03-16 17:35:44

评论数:79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