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打假怎么不对了?

打假怎么不对了?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后四十回思辨随记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3 20:26:33 点击:79 回复:12

脱水模式 给他打赏 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红楼梦是何时所写,是何人所作,以及它想表达什么?是什么原因激起作者创作的热情?从它面世以来争议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疑点越多,要厘清头绪难度越大。
相比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主要涉及程伟元和高鹗。涉及面越小,更容易达成共识。而前八十回里面提到多个作者,人们比较相信曹雪芹是作者。民国以后胡适博士回国在北大任教,因头戴33个博士帽,名气自然很大,自1921年3月发表《红楼梦考证》初稿,这时候红楼梦前八十回脂批本相继面世,第一个甲戊本总共十六章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送上门来,后来相继冒出八个脂批八十回的《石头记》,四个脂批八十回的《红楼梦》。胡适先生与蔡元培一论定乾坤,指定作者是曹寅的孙子,作者是家庭自传,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编,非作者所著。时间一长,新中国后所有红学家就认可了这个判断,连辞海、词源以及科教书都是这样叙述的。
高鹗同志真的是自己伪造续书吗?这个问题稍微简单一些,我们来理一下思绪。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红楼梦》在乾隆56年以前流传的大都是并不完整的八十回抄本。抄本的流传有两个阶段:开始在亲戚好友之间传抄借阅;然后超出这个范围,在社会上公开抄写出来借阅和买卖。场所一般在卖早点的铺子里,人们有时会借到、买到完整的本子,有时只是其中的一册。这样借来借去,抄来抄去,时间久了流传的抄本就会变得不完全吻合,有了文字的出入,甚至有了人物情节的出入。更重要的是好事者每传钞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书商程伟元是一个很有心的人,他想把这些抄本搜集起来正式出版。他看到过有一百二十回的目录,但没看到一百二十回的本子,于是就去搜集。突然“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繙(原文如此)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程伟元筹齐了后四十回,因当时抄书价格较高,看到了商机,准备刻印全本,以便让石头记发扬光大。但因把握不准,正好找到了复习备考进士的高鹗,高举人时间很紧,毕竟中进士是大事,但也是出于爱好《石头记》的份上,也许还有利益因素。乃同友人(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
程甲本《绣像红楼梦》是《红楼梦》流传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版本,为乾隆56年(公元1791年)由萃文书屋木活字排印出版。在这套程甲本刊印成书之前,《红楼梦》是以抄本《石头记》流传于世,但却无后四十回,程伟元、高鹗经过艰苦的搜集、整理终将其补成全书,并由程伟元作序,(其序附后),刊印出版,称“程甲本”。但第二年(即1792年),程伟元、高鹗又大量增删改动了第一版文字,刊印“程乙本”。
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要出《红楼梦》标点整理本。胡适认为,修改过的要强于未修改的,“程乙本”要优于“程甲本”。亚东图书馆接受了胡适的意见,根据“程乙本”排版。这套书出版后,又有很多别的书店根据这个本子重印。一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前身)重新整理《红楼梦》依然以亚东的版本为底本。
“程乙本”是程伟元、高鹗根据搜罗的其他本子,参较之后在“程甲本”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某种意义上说,“程甲本”因内容上没有与其他各种版本混杂,相比“程乙本”,是较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的公开印行版本。程高二人分别作序,介绍具体情况了的。
程伟元收集前八十回的本子就有十多年,1790年又幸运的在卖旧货的挑担上看到了21章的石头记后稿,继续深挖,买到了后19章的残本。现在看来好像不可理解,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卖书者完全清楚买书的人的底细,有意识的分批卖书,也是为了寻求好价钱,就跟后来胡适得到脂本甲戊本一样,早就盯上你了。
但是后来胡适看了,就说程伟元在撒谎,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后四十回居然一下子找到了。明明是你自己写的,还假装这样说。由于胡适当时在学术界的地位,以后几十年里大家都以其观点认识这个问题,周汝昌则更是强化这个观点的主要人物。
胡适当然不能竟凭个人疑心就妄下论断,他的证据是一个与高鹗同一年考中进士的诗人张传山,此人写有一首《赠高兰墅》的诗(兰墅是高鹗的字),有一句诗下的小注说“红楼梦传奇八十回后都是兰墅所补”。但此外也没有别的任何硬证据!这里涉及到对“补”字的理解,“补”固然可以理解为拾遗补缺的意思,但打补丁跟全盘续写毕竟性质完全不同。所以现在不相信胡适的人逐渐增多,认为胡适的话过于武断。即便如此,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谁尚有争议。
自1791年带有后四十回的程本问世后,至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前,这130年里,社会上对后四十回是基本认可的。这期间出现了大量评红、论红、咏红诗文,这些诗文一般都是将程本一百二十回作为整体来看。但也曾有人对后四十回的来历提出过疑问,最重要的是裕瑞。裕瑞生于1771年,卒年不详。他在《枣窗闲笔》中说:“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但他也没有证据,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红楼梦跟其他小说有些区别,他在前面对人物作了交代,甚至介绍了他们的结局。那么,后四十回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和作者自序有冲突。《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
第二,人物结局与前面推背图的设计不一致,很多人物最后都没有交代。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其实何止史湘云一个人?即如小红,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极力描写这个攀高好胜的丫头;好容易他得着了凤姐的赏识,把他提拔上去了,但这样一个重要人才,岂可没有下场?况且小红同贾芸的感情,前面既经曹雪芹那样郑重描写,岂有完全没有结果之理?又如香菱的结果也决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结局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合成“桂”字。此说明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怨气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明的要香菱被金桂折磨死。后四十回里却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这岂是作者的本意吗?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个谜竟无人猜得出,许多批《红楼梦》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所以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人木”无关。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
第三,人物身份产生前后错乱。前八十回中柳嫂的女儿五儿,明明借王夫人之口说她已经死了,可后四十回里她又活了。珍珠最先是贾母的丫鬟,后来给了宝玉,早改名为袭人了,后来却又成了贾母的丫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笔者唯一发现的:第九十九回章目为“阅邸报老舅自担惊”,而内容是贾政从邸报上得知薛蟠杀人被拘。贾政本是薛蟠的姨夫,现在却是老舅了。
目前,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高鹗续写。这种观点至今仍占极大多数,尤其是各种普及本《红楼梦》原著,作者的署名仍是曹雪芹和高鹗。
二是后四十回中有曹雪芹的残稿。持这种观点者并非个别,虽然这种观点看起来也有一定理由,但由于很难划分哪些是“残稿”,哪些是高鹗的“续稿”,且很难以“好”与“不好”来断定是不是原作者所写,因此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小。
三是主张“无名氏”续后四十回。持这种观点者,极大多数原来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后来发现高鹗续书说的外证不够有力,甚至证据不足,便根据大量“内证”,包括脂砚斋评语,认定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无名氏。
第四种是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当然由于程伟元得到的稿子有所残损,因此已经过高鹗修补。“脂本伪造”说主张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但这种观点与相信脂本的专家从根本上相反,因此脂伪论关于“曹雪芹作后四十回”的见解自然不能使多数专家信服。
先暂时不提我个人观点,再讲我经历的故事。我一直也在为后四十回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苦恼,2004年4月份,在"国学网站"上突然贴出一部古典小说《金玉缘》,上贴者交代是河北农村一个名叫李玉的农民祖传下来的。报道没过一周,网上便出现了电子版的书,不过,有意思的是,后面章节里本是玉麒麟的,内容里却还是有好多贾宝玉,我当时非常好奇,大概与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完全相同的原因,考虑可能是好心人借用红楼梦后四十回电子版修改上网方便一些,没有对此怀疑。
小说署名西楼居士原撰,高兰墅编次,程伟元题名。小说《金玉缘》共43回,前三回基本是浓缩《红楼梦》前80回的故事,其余40回与《红楼梦》后40回完全相同。
首先,两部小说的架构基本相同。《红楼梦》主人公来自于女娲遗弃的补天石,出生时口含宝玉,《金玉缘》主人公来自于静心菩萨遗弃的玉麒麟,出生时手握玉石;《红楼梦》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甄仕隐贾雨村与空空道人导出和结束故事,《金玉缘》用子虚乌有两僧、史显之黄傥甫和却尘和尚导出和结束故事;《红楼梦》用太虚幻景中的册子预示书中人物命运,《金玉缘》用"真如福地"的册子来预示书中人物命运。
其次,两部小说主要人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对应贾宝玉的是吴麒麟,对应贾母的是权太夫人,对应贾赦贾政贾珍的是吴礼吴智吴信,对应林如海林黛玉父女的是岳鼎岳茗筠,对应薛蟠兄妹的是董如虎兄妹,对应迎春探春姐妹的是颖萍熙萍姐妹,对应元妃的是渊妃,但不是主人公的姐姐,而是姑姑。对应贾雨村的是黄傥甫,"假语"与"荒唐"同义;对应甄仕隐的是史显之,"使显之"显然是与"真事隐"反其义用之。
再次,两部小说的人物命名,似乎都来自于"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幅楹联。《红楼梦》用的是上联,主人公都姓贾(假),《金玉缘》用的是下联,主人公都姓吴(无)。
小说在网站上贴出后,我进行了认真阅读,虽然书中文笔、诗词比红楼梦差了许多,但对比红楼梦前、后部而言,其人物形象更质朴,人物性格更完整,还有书中的神仙基本上是八仙人物,红楼梦里刘姥姥讲故事时也专门讲了八仙故事的,红楼梦是不是原先也是这样,后来改为虚幻的渺渺真人、茫茫大士、神仙姐姐了呢?另外,人物关系也有所不同,一是元妃变成了姑姑;二是黛玉变成了邢夫人的内侄女;三是薛宝钗变成了贾政的外甥女。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高鹗的后四十回中标题竟然与该书中贾政是薛宝钗的舅舅这一关系是一致的。在吃惊的同时,写了一篇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
土默然于2004年8月首先发声指出这是一个伪本,并说明了理由,后来也有认为《金玉缘》就是《红楼梦》的祖本,我其实也是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但也有疑虑。后面的事就更奇怪了。2005年有人编了电子版的《金玉缘》,录了我三篇文章,另两篇和该书其实不相干,还打出了封面,我的名字骇然在上,我和土默然都是评书人,我又不是名人,怎么把我也算上呢?一时间,只有一搜我的名字,到处可以见到,虽然后来在夜看红楼中,我们一伙被人骂为骗子,我想我并没参与,且不是名人,说不定还会骂出名呢。
编书者李先生还专门通过QQ找到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的,我就问过他,知道金玉缘底本的下落么?他告诉我安徽寿县的朋友知道情况。我找到其博客,看到他的文章,发现底本绝对不在他手里。我就再不相信他们了,如果手中真有底本的话,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估量,对于《红楼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绝不会找我这样的人来评书的。后来,他也从我的好友里消失了。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更好笑的是,他们编书还专门搞了一个批注本,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把原来和高鹗的续书一样的标题全部改了,让其更对仗。恰恰把一个重要的论据毁掉了,作假都没有一点水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多大的利益,造假的人干这些吃力的事,完全是为了出名。我们回到后四十回中,也可以看出,高鹗、程伟元确实是因为编书出名了,不然,许多年以后,谁会知道一个没有多大本事的人呢?是不是说他们也是造假的人呢?我认为不是,他们的几次序言都说的很清楚,他们也确实不知道谁是作者,如果他们把买到的续书就说是自己补得,也许其名气还会更大,后人又耐之如何呢?
前面提到后四十回中有三个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恰恰反映了高鹗的诚实,一般来说,你想续书,必须先看懂前面怎么叙述的,尽量与之保持一致,才能瞒过众人,否则是狗尾续貂。如果造假的话,有一些如第三方面所存在问题,要改的话其实非常容易,不过就是几个名字和人物关系嘛,改了谁也不知道。而他们还是没有那样去做,忠实于原作,因为在他们心里,这就是曹雪芹写的,可能没有来得及修改,所以才成为这样保持原貌为好。
至于第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看脂批,或者不先定性为自传小说,那么也就没有冲突,作者只是用石头感受人的一生的苦辣酸甜,那么作者和书中的宝玉就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何来自传说呢?
至于第二方面的问题,还确实是个问题。曹雪芹再前面说了这么多,即使想草草收尾,也应该讲书中人物简要带过,不需要多少篇幅,就跟介绍薛蟠的结局一样,但后四十回确实没有做好。我个人分析作者在前期肯定是写过一个完整本了的,但一直在修改,可能重点在修改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直没有进行统稿修正,作者没来得及修改后面就去世了,所以就成这个样子了,大多数流行抄本只有八十回就是明证。另外,有的地方前面修改部分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作者一方面说贾府将会是毁灭成白茫茫一片方干净。另一方面在《晚韶华》里写李纨凤冠霞帔,晚年时,“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我们可以想象,仅仅表现李纨凤冠霞帔,至少要单独说贾兰怎么出人头地,又怎么英年早逝,再加上其他人物至少该泛泛而谈,也需要一些笔墨,内容上要增加多少不得而知。我想就算是作者自己也不好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一篇文章《袭人的故事引来的思考》专门论证一个问题,即作者对袭人的人物造型进行了精心设计,就是为了把她的处境设计为与历史上的息夫人一致,然后,说一女伺候二夫的故事,又比拟为当时明亡以后很多人做了贰臣的丧失民族气节的现实,鄙视这种行为,表明自己做人的态度。而后四十回中 作者公然把袭人和息夫人联系在一起了。并把生活故事已经拔到政治层面上来了。就很能说明后文与前文所表达意思一致,如果是其他人补续的话,是不可能想到这一点的,证明了后四十回真的是作者曹雪芹的旧稿。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高鹗没有补续,后四十回是原作者没有改好的旧稿。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举报 | 二维码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
作者:zhongguoxuezhe 时间:2015-10-23 20:50:00

@老街旧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高鹗没有补续,后四十回是原作者没有改好的旧稿。
----------------------------------------------------------------------
喜欢后四十回的,大多是男性;不喜欢后四十回的,大多是女性。
你是男的?是女的?

举报 | 收藏 | 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3 20:51:00

我可以自圆其说,解释红楼梦中所有谜团,只是一般人不会相信,人微言轻啊!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zhongguoxuezhe 时间:2015-10-23 20:51:00

李华瑞: 2015-10-22 12:54:43.483 评论
后四十回是以曹雪芹的残稿为基础(主要部分),由高鹗整理补写而成的。大部分是曹雪芹的原意。一小部分不是(比如薛蟠和妙玉的结局)

举报 | 收藏 | 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3 23:12:00

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

作者:智者不醉 时间:2015-10-23 23:18:00

可惜程小泉作为一代名士,伊川先生程颐三十一代孙,竟然被九成九的人认定为了书商,胡博士真心坑祖宗啊

作者:正老爷 时间:2015-10-24 00:45:00

先把八十回读懂再说。

举报 | 收藏 | 7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旁敲 时间:2015-10-24 06:47:00

这本书其实一般般,被神话了。

老街旧: 2015-10-24 07:10:36.843 评论
你书评的很对,如果没有隐写,那么确实是被神话了,书中错误百出,自相矛盾。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时间:2015-10-26 14:54:00

思考的角度和过程都很客观,也能发人深思。对于后四十回,很少有人这样细心地阅读,思考。

举报 | 收藏 | 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蒲正兴 时间:2015-10-26 15:06:00

与我的看法基本相同,但我认为,后40回是由曹頫补写了迷失的五、六稿,并修改的,程伟元、高鹗只是做了整理工作。见拙帖《首尾相应常山蛇:“续书”作者》(载本版)。

举报 | 收藏 | 1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6 17:24:00

思考的角度和过程都很客观,也能发人深思。对于后四十回,很少有人这样细心地阅读,思考。
谢谢小诗的褒奖,如果证明了后四十回不是伪续,问题就简单一点了,因为它可以直接对抗脂批,就有意思了。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作者:老街旧 时间:2015-10-26 11:06:00

女性最适合品读,因为他们都非常心细,神经细胞都十分敏感,男人的思维要迟钝一些。
楼主作为斑竹绝不例外。我相信楼主的书是研究较深的细腻文学。但是,对作者创作目的,以及他要表达的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她们的强项了,这项工作只能为男性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女性有精度,男性有深度。

举报 | 收藏 | 3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asbhyf 时间:2015-10-26 11:24:00

作者萝卜花可能是想将黛玉嫁北静王作为本书的卖点,其实是大败笔。剑走偏锋,也不能不顾情理,就小说角度来看,北静王对贾府有恩,绝不会挖宝玉的墙角的。黛玉之死,不会在出嫁之后,“质本洁来还洁去”。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红学家,应该对一切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各种疑问。比如,胡适对红楼梦是什么态度?比如,后四十回情节是否合理?
比如,俞平伯晚年为何叛变了?周汝昌对此现象给出的解释是无法理解。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3 20:26:33 点击:85 回复:13

红楼梦跟其他小说有些区别,他在前面对人物作了交代,甚至介绍了他们的结局。那么,后四十回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和作者自序有冲突。《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
第二,人物结局与前面推背图的设计不一致,很多人物最后都没有交代。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其实何止史湘云一个人?即如小红,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极力描写这个攀高好胜的丫头;好容易他得着了凤姐的赏识,把他提拔上去了,但这样一个重要人才,岂可没有下场?况且小红同贾芸的感情,前面既经曹雪芹那样郑重描写,岂有完全没有结果之理?又如香菱的结果也决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结局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合成“桂”字。此说明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怨气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明的要香菱被金桂折磨死。后四十回里却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这岂是作者的本意吗?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个谜竟无人猜得出,许多批《红楼梦》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所以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人木”无关。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
第三,人物身份产生前后错乱。前八十回中柳嫂的女儿五儿,明明借王夫人之口说她已经死了,可后四十回里她又活了。珍珠最先是贾母的丫鬟,后来给了宝玉,早改名为袭人了,后来却又成了贾母的丫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笔者唯一发现的:第九十九回章目为“阅邸报老舅自担惊”,而内容是贾政从邸报上得知薛蟠杀人被拘。贾政本是薛蟠的姨夫,现在却是老舅了。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楼主:@老街旧 时间:2015-10-23 20:26:33 点击:85 回复:13

红楼梦跟其他小说有些区别,他在前面对人物作了交代,甚至介绍了他们的结局。那么,后四十回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和作者自序有冲突。《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
-------------------------------------------------------------
自传说,是不对的。俞平伯晚年认错了。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第二,人物结局与前面推背图的设计不一致,很多人物最后都没有交代。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其实何止史湘云一个人?
------------------------------------------------------------
配角,何必最后都交代呢?
没有一句闲文。如果最后都交代,那就是闲文了。
史湘云也是配角。属于比较重要的配角。
伏,什么意思呢?曹雪芹的伏,与脂砚斋的伏,意思是不同的。不要听脂砚斋放狗屁。
脂砚斋的伏,是伏笔的伏;曹雪芹的伏,是倒伏的伏,制伏的伏,压伏的伏。意思完全不同。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白首双星,指两个白头老寿星,老夫妻。伏,死心的意思。贾宝玉,因麒麟,让史湘云死了求偶之心。或者,史湘云,因麒麟,死了对贾宝玉的求偶之心。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即如小红,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极力描写这个攀高好胜的丫头;好容易他得着了凤姐的赏识,把他提拔上去了,但这样一个重要人才,岂可没有下场?况且小红同贾芸的感情,前面既经曹雪芹那样郑重描写,岂有完全没有结果之理?
-------------------------------------------------------------
毕竟是次要人物,就和道具差不多,用完了,就仍了。没必要最后都交代的。与袭人没法比。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无关大旨。无足轻重。省略。详略得当。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详略得当。不枝不蔓。

又如香菱的结果也决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结局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合成“桂”字。此说明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怨气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明的要香菱被金桂折磨死。后四十回里却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这岂是作者的本意吗?
-----------------------------------------------------------------
香菱和金桂,谁先死,谁后死,没有一定之规。总之,香菱的死,与金桂的迫害有关。身体情况变坏。并因此死亡。这就是符合原意的。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个谜竟无人猜得出,许多批《红楼梦》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所以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人木”无关。
----------------------------------------------------------------------
既然这个判词谁都看不懂,那么,怎知这不符合原意呢?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个谜竟无人猜得出,许多批《红楼梦》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所以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人木”无关。
----------------------------------------------------------------------
既然这个判词谁都看不懂,那么,怎知这不符合原意呢?
脂砚斋也拈轻怕重,绕着走。可知,是造假分子杜撰出来的。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
-----------------------------------------------------------
这是哪一回?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
-----------------------------------------------------------
这是哪一回?
很多地方,用了程式化的写法。写意的写法。神话,往往都显得不真实。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
------------------------------------------------------------
贾宝玉怎能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第三,人物身份产生前后错乱。前八十回中柳嫂的女儿五儿,明明借王夫人之口说她已经死了,可后四十回里她又活了。珍珠最先是贾母的丫鬟,后来给了宝玉,早改名为袭人了,后来却又成了贾母的丫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笔者唯一发现的:第九十九回章目为“阅邸报老舅自担惊”,而内容是贾政从邸报上得知薛蟠杀人被拘。贾政本是薛蟠的姨夫,现在却是老舅了。
------------------------------------------------------
人物众多,作者未必全都记得。
珍珠,婢女的代号。不值钱,随便用。
贾政是林黛玉的老舅。林黛玉死,贾政的身份是老舅。薛蟠犯事,距林黛玉的死,时间很接近,此时,贾政的身份仍然是老舅。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老街旧

贾政是林黛玉的老舅。林黛玉死,贾政的身份是老舅。薛蟠犯事,距林黛玉的死,时间很接近,此时,贾政的身份仍然是老舅。我这个说法,好像很勉强。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红学家,应该对一切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各种疑问。比如,胡适对红楼梦是什么态度?比如,后四十回情节是否合理?
比如,俞平伯晚年为何叛变了?周汝昌对此现象给出的解释是无法理解。周汝昌给出这样的解释,与他的“红学泰斗”身份,相称吗?
楼主:zhongguoxuezhe  时间:2019-03-31 18:28:00
修正:
史湘云也是配角。属于比较重要的配角。
伏,什么意思呢?曹雪芹的伏,与脂砚斋的伏,意思是不同的。不要听脂砚斋放狗屁。
脂砚斋的伏,是伏笔的伏;曹雪芹的伏,是倒伏的伏,制伏的伏,压伏的伏。意思完全不同。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白首双星,指两个白头老寿星,老夫妻。伏,死心的意思。贾宝玉,因麒麟,让史湘云死了求偶之心。或者,史湘云,因麒麟,死了对贾宝玉的求偶之心。

楼主:zhongguoxuezhe

字数:17837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5-10-27 15:41:00

更新时间:2019-03-31 18:28:00

评论数: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