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不生不灭》群雄争霸,妖魔狰狞,魏晋风骨,剑仙纵横~!

《不生不灭》群雄争霸,妖魔狰狞,魏晋风骨,剑仙纵横~!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四章 忧绝哀恨

为什么轩辕博前边经历那么多事,都能定的住,而此刻他听了母亲的话,却定不住心神?那是因为母亲是轩辕博背后最后的支柱,以前能四处游历,多亏了母亲的支持。

而眼下自己这根弦已经崩的够紧,虽然父亲和亲戚不断施压,使自己难受,但是好在这弦够粗还能撑住,而此刻母亲的不理解与责怪,这种压力,瞬息之间便使轩辕博崩断了弦⑴。顿时六神无主,一溃千里。

轩辕博这种人,一般来说,再大的困难,只要让他放开做,他也不惧。如果是平常人说的话,他不想听,可以微微一笑,毫不在意。自己该进行的计划,无论再难,也绝不动摇。甚至抛舍家业,缺衣少食,流落在外。也撼动他神志根基。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两样东西非常惧怕,一者父母之命,长辈之言。二者大志难酬,不得争展。⑵

所以父母亲人的话,他不能不在乎。因为他从小所信奉接受的教育,乃是忠孝之道,自己又是修道之人。一方面,一般情况之下,为了报恩和磨练自己的柔顺之心。父母的命令在修行人的心中,是要严格执行的。⑶

而另一方面,修行人自己的修道大业也是不容违背的。所以当父母的命令,与自己的大业相违逆的时候,轩辕博的心灵,顿时被两种自己认定的,不可违逆的事情。撕成碎片。

虽然轩辕博平时经受的多,他的意志,心力,比起一般人来说,锻炼的十分巨大。但此刻巨大的意志却一分为二,互相争斗。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在他内心之中,这两股巨大的意志正在互相碾压,犹如磨盘,把轩辕博的内心夹在中间,碾的支离破碎。

可叹轩辕博虽有历练,但是还未练到坚不可摧之地步,虽然有知识,但是还不达大乘通彻的台阶。因此压力给的够大之时,自然崩溃,乱作一团。⑷

甚至因愁苦之巨,产生了轻生之念。但是亏了他从小多砺磨难,常在逆境。而且又是修道修心之人,意志坚强。更兼人生乐观豁达。这才没有掉入更深的深渊,然心中的忧愁,却使始终他无法释怀。

愁什么?愁的是父母亲友意志,无法达成。愁的是自己的大愿,无法实现。愁的是,本来一件简单的事,弄的如此复杂。但偏偏自己此刻又没有合适的道路,来供应自己的事业,也没有合适的办法,去安抚家人。

他想到,虽说自己有雄心壮志,要如何如何干一番事业,孝敬父母。但是眼下不是还没做到吗?没做到之前,一切皆是空谈。因此轩辕博,每闻父母之怨,呵斥之言。都令其毛骨悚然,体如筛糠。

诗曰:

母兮泣兮
吾心碎兮
父兮斥兮
吾身裂兮
碎兮裂兮
天地覆兮
天地覆兮
吾将灭兮⑸

眼见家庭动荡,亲友不安。而自己身为修行之人,不能孝顺父母,不能安定亲友,这还算什么修行人?但是此时欲进,却没有前进的方向。欲退,则实在不愿意接受父亲和亲友的安排。端的是骑虎难下。

而轩辕博之所以推辞,父亲和亲友介绍的职业,有四种原因:一是因为解决不了家庭不合的常年问题。二是因为不适合自己,自己若没有兴趣,以后成就不高。三是因为家里根本不穷,不至于火急火燎的赚钱养家。所以轩辕博想要趁着年轻,多磨练自己的办事能力,不想靠着他人成就事业。第四就是因为一般的事业不能满足自己的修道志向。

他想到如果自己全听别人的安排,或者自己随便选个职业,结局有三弊。第一,自己不喜欢,则会难受一辈子。第二,家里依然照吵不误,和以前一样。父亲会永远责骂下去,母亲则会流泪到死。第三,修道大业也付诸东流,并非是修道用钱,而是因为要安抚家人,需要用钱,权,名三者来镇压家庭。尤其父亲,只认钱势。如果提到仁义,说到修行,则会被其辱骂。⑹

轩辕博有如此多的难事,顾虑。所以迟迟不能选定职业。他想着,虽然可以先暂时干着一样,以后再图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他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憋闷久了,发现自己在做别人派给他的事业中,从来就没出过头。

反而在其他方面,自己认可的地方有过成效。再说随意找的职业怎能解决眼下这许多难事?去别人推荐的地方,就要买别人的面子。再加上自己不在行的话,难免会束手束尾,既不敢随意说话,也不敢自由动转。⑺

即便暂时安定住了家人,那以后还得继续找一条出路,荒废时日,来回折腾,还不如一次找好。这其实是轩辕博经验不足之处,俗话说得好:骑着骡找骡~!有时候这也不失为一种出路。但是也不能说轩辕博毫无道理,因为有时骑着骡,也未必能找到骡子,而人生中的难事总会到来,到时候没好办法也一样玩完。⑻

故此轩辕博知道这些事情,不能轻易解决。譬如久旱之地,非半日小雨可能润泽。譬如大病之人,非寻常药物可能治疗。譬如九层高楼,非一砖一瓦可能垒起。譬如泰山万丈,非取其一石可能倾斜。

所以在别人看来,这是件小事,故此会强逼轩辕博,而在轩辕博自己看来,这确是一生的大事。父母亲友,因为要解决眼下麻烦,务求快捷。而自己为了解决永远的麻烦,而迟迟难定。

本来这事虽然干系重大,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只是件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平常事情。即便是轩辕博运气不好,凡事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结果,但只要坚持努力追寻,总能找到合适的事情。

所以以前轩辕博从来就没为这种事着过急,认为自己胜券在握。最多就是费点事而已。但是就是因为这一时的拖延和看轻,加上此时的参与者过多,彼此之间又不能互相沟通了解,才变成了一件难事。

故此这不是事的事,变成了一件事。而一件事多了一个人参与,变成了两件事,两件事多了一个人参与变成了三件事,三件事又多了很多人参与,变成了无穷的事。真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家虽然都是好心,想解决事情,但是没有一个想到要顺应轩辕博本人的意志,而轩辕博对此事又非常在乎,因此只要达不到自己接受的底线,就会出言拒绝。所以对轩辕博来说,这么多人参与,还不如一个人轻松解决来的痛快。

而轩辕博此刻,被搅乱的心神不定,混乱溃败,致使所有的事情和参与的人,便都一并落入深渊。父亲竖贤妻离子散,整日吵闹。母亲弃家舍业,远离爱子,心中愁苦。亲戚没能解决心里不快,而竖贤又时常来争吵,也使得老人忧虑。故此事情从一家不顺,发展成好几家难受。搅成了一团乱麻。⑼

轩辕博因内外之因,在再加上混的不如意,脸面无光。同时又害怕亲人伤悲出事,又因为自己前路迷茫,有力难施展,等种种事情,弄的压力过重,难以冷静思考安定心神。所以从此过的更加不堪。

整日间窝在自己租住的小屋内,任凭心中的两股巨大意志互相征伐,更有千千万万的想法涌上心头。由于心力使用过度,更使得自己斗志消散,别说创立事业,就连门都不愿意出。这正所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⑽

此刻的轩辕博,已是惊弓之鸟。只见他面貌憔悴,唇口干焦。音声微细,犹如怯人。战栗不安,犹如猛风吹动花树,不能自持。⑾但即便是这样,上苍仿佛还嫌他受的罪不够多,使得轩辕博就算足不出户,依然能收到家书信件,内容也多是父母愤怒伤悲之词,亲友关怀询问之意。

人在倒霉的时候,往往不愿意令人知道。因此父母的言语,和亲友的关怀,于轩辕博之所复增压力,使得他更加忧虑。在痛苦驱使之下,为了缓解忧虑,平复心情,轩辕博则开始拼命的找寻快乐之事。不是找书阅览解闷,就是出去参与各种清谈辩论。拼命的找寻快乐,借此转移愁苦。再也没有创立事业的举动了。

《孤行》

朕轩辕之帝胄兮
尊上赐余以名博⑿
位东皇之甲木兮
夫丙火之所坐⒀

乘二龙以历天兮
吾神灵乎少阳⒁
照万物以当临兮
佩日月之辉煌

求皇舆⒂之辅盛兮
奈时运之不至
愿家合之昌达兮
悲双亲之难侍

蹇⒃龙虎之游落兮
羌⒄鱼犬之所戏
非重躯以轻业兮
忧劳身而无绩

鸾不贪枝而随落兮
骐不求辔而近人⒅
独玄鸟⒆之高翔兮
唯盛德而降神

闻拘羑而练性兮
厄陈蔡以查探
圣告余大任之天降兮
然心容与而悲怨⒇

强抑志而奋进兮
不知前路之所汇
知逆旅为玦玉(21)兮
唯恭承此嘉惠

察身之污浊兮
夫沐浴而振衣
乘八骏(22)而归去兮
朕当游于西极

采蕙芝以娱情兮
佩幽兰以相徉(23)
琢昆仑之美玉兮
知吾心之未央

愧才智之不达兮
将求经于古事
歌九韶(24)而腾云兮
唯清都(25)之所至

众鸟聚而成行兮
凤独翱翔而无依
世之莫吾知兮
唯托志于神祇

言兰芷之不芳兮
赞萧艾而嘉茅(26)
枉乱聚而矫直兮
岂余心之可惩(27)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断弦等语:此篇细说人的支柱在什么地方,如何会断弦崩溃。

⑵此处一是言轩辕博的事情和一般人的情况,有相同之处。但是就其所学和所志,与平常人家大不相同。因为就算是心志崩溃,对于修行人来说,也不能胡作非为。依旧要弥补和保持忍耐。二是将对外界不屑一顾,又多历练的人,其实内心未必真正无敌,因为心中的知识不通达,所以只要达到自我意志相抵触的时候,人自然混乱崩溃。

⑶对父母之命严格执行,指的是一般情况,并不是愚孝,不是说父母叫杀人也去做。但是这个一般情况,其实却包括了大部分人生的事情,所以有修养的人是会好好执行父母的命令的。一是报恩,二是“顺”为一大人生历练,与其出门后被世界的外物和外人教会,还不如在父母面前领受。因为父母毕竟是亲人,尚且对自己柔顺。真要是让外人外物磨练自己,如果一时转不过来,别人是不会管你死活,顷刻之间,就有可能化为齑粉。所以还是在父母那多领受比较好。

⑷再细谈人逢危难的崩溃原因。以及想要人生大成,必须历练到家和知识贯通才可。

⑸此诗表父母之言在儿女心中的重要性,教导儿女之时应注意言辞,有所避讳。不然会造成欲成而反败的情况。不是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生长,即便是轩辕博这样发了狠的修行人,只求自己奋斗,已经不求外界的一切帮忙的人,只要达到一定条件,也未必能扛得住。

⑹再细解人心顾虑,另此乃春秋之笔也,孩子有这么多理由,但是不和父母说。这是说明父母难以进言。借古讽今,讽当今社会不教礼仪,几乎任何人都会遇到此种情况。父母不是太溺爱,就是太专权。

⑺讲解求人托关系的坏处,由于关系人情,和送礼的原因,进入一个职位。一般情况,人碍于情面和心疼金钱,很难再说话或者自如工作。如果是喜欢的职业,还尚有发展。但是也会束手束尾。如果是不喜欢的,那就会混吃等死。如果职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的,而且自己也喜欢,则会大不相同,因为合乎自己进取之心,会更努力。

⑻双辩,一辩是责轩辕博之流不智,有时候就是没有合适的事情,不屈就的话,难道还等到老死不成?所以一般情况下,人要学会将就,不能学轩辕博这种认死理的态度。先找一个台阶进身,然后再徐徐图强。二辩是说特定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该认死理也得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因为就现实而言,实在没见过几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由微末而至发达之人。如果是志向特别大的,或者难事特别多的。则更要仔细思量,否则一是灭志,二是难事真的到来的时候,平时屈就凑合着的那个职业,派不上用场,顶不住压力。

⑼再次细辩难易的变迁,什么是难变易,什么是易变难。如果轩辕博能自己做主找到自己的节奏,那么就是易事。如果帮忙的人能顺其志向为其帮忙,则也可变易。比如对轩辕博这种人只需要说一句:“你放心努力吧,一切不要害怕。”则足矣,其自会奋勇向前。非要管那么多,则乱其志也。另外讽轩辕博之流自以为什么都不要,全靠自己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理想。这种思维在大强者之中,并不是成熟思维,还是有破绽。因为他的心态,责任,道理,才学,忍耐,手段,等等重要因素还未修炼到家。光靠着蛮力往前冲,是不行的。

⑽重申稳定心态志向的重要性,心乱则一事无成。

⑾用典:引用《大般涅槃经》中阿阇世王弑父后的悔恨恐惧心态的原文。轩辕博不能顺承父母所以与此相同。另外言父母不乐的家庭,大多属于此类。故此要想安家,当先安定父母。要安定父母,则需要安定身心,明理而行。

⑿此文楚辞格式,仿离骚之作。轩辕帝胄,指上承轩辕黄帝的血脉,是帝王高贵的后人。“朕”是上古“我”的自称。尊上:指对地位高的人的尊称。指父母,君长,尊长,也可称呼别人的父母。本文指父母。

⒀东皇:《汉书?郊祀志》云;天神,贵者太一。《封禅书》云:“古者祭太一东南郊。《九歌》王逸注:太一 ,星名 ,天之 尊神 。祠 在 楚 东 ,以 配 东帝 ,故 云 东皇。在本文中也指东方之神。甲木:指东方甲乙木。加上丙火。指的是轩辕博出世的六十甲子大命之“丙寅”。丙指火,寅指甲木。丙寅就是东方自生之火,其火坐木,故长生不灭。

⒁乘二龙,是隐语,指后边说的少阳。少阳的画法是一个上边一个阳爻“一”和下边一个阴爻“- - ”符号组成。指轩辕博心如初阳,欲向上明达。也指要运使阴阳以修大道。少阳是四象之一。《易经》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⒂皇舆: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

⒃蹇:jiǎn 指困苦不顺利,艰险不走运。和行动迟缓的意思。如《楚辞?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楚辞?九章?哀郢》蹇侘傺而含戚。

⒄羌:王逸《楚辞章句》曰:羌,楚人语词也犹言卿何为也。

⒅鸾:指凤凰的一种,《艺文类聚?鸟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归纳者说认为: “赤为鸾之正色,而诸说各异。《禽经》:黄凤谓之鸾。《春秋谶纬》引汉太史令蔡衡:凡象凤者有五。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骐:有青黑色纹理的马,指良马,骐骥者千里马也。本辞指有志向的人不会随便的给自己找地方安生,也不为了求功业而攀援亲近别人。

⒆玄鸟:指燕子。《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楚辞?九章?思美人》:“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詒。” 又《山海经》曰: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此文指诗经中玄鸟。

⒇拘羑:指周文王被纣王拘在羑里。厄陈蔡:指孔子被困于陈蔡绝粮的典故。大任之天降:指《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容与:指犹豫不前,徘徊犹疑。 《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也有安闲自得的意思,但是本文取前者。

(21)玦玉:古代的美玉,古玉名。可以做佩玉,另外其他用途甚多。

(22)八骏: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本文借周穆王乘八骏会西王母的典故,引申意大约指八骏为八种德行。后文游西极,当指暗指西方佛法。

(23)蕙:香草。指佩兰。芝:一种香草,灵芝。幽兰:指兰花。如古曲《碣石调幽兰》所指。相徉:指徘徊。《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洪兴祖 补注:“相羊,犹徘徊也。”亦作“ 相佯 ”。亦作“相羊 ”。

(24)九韶,舜时乐曲。《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

(25)清都:指天帝宫阙。《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

(26)兰芷:指兰草与白芷。皆香草。萧艾:指杂草。嘉茅:嘉是夸奖的意思,茅指茅莠,杂草之属。此句变离骚原文而成,原文为:《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27)枉乱聚而矫直兮,岂余心之可惩:化离骚原文而用。《楚辞?贾谊》:“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王逸 注:“枉,邪也。意思就是邪门歪道胡乱聚集在一起,想把正直的给矫正偏,但是我的意志又怎么会变呢?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五章:抄经得宝

古人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轩辕博毕竟是磨砺惯了的人,虽然神志暂时崩溃,二心争斗。使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前途迷茫,也使他看不清前路方向,但是仍然能咬着牙,忍着悲痛。维持着自己不能彻底倒下。

就这样,过了半年多,因为时间长了,心情也开始渐渐的稳定。他在翻阅闲书,清谈辩论的解闷之余,回忆起自己的大志。决心要重新仔细学习,佛道儒三家经典,并百家各种学说。而且还开始用一路通天教的修行秘法,开始修炼。

为了使自己身体不至于逐渐衰败,他则捡起了自己年少时,就设定好的锻炼套路,每日锻炼。经过这种种的辅助方法,轩辕博才渐渐的恢复了些精神气力。

不过虽然他心情略有缓解,但仍然没有解决主要的大事,所以心中依旧烦闷。尤其是家里督促的书信来时,更使他心如火烧。

而自己每玩乐一天,就有:耽搁时日的心思,从心中涌出,不由得使他更加难受。而他更加难受时,又会去寻找更多的快乐,以平复心情。但寻找到快乐后,由于迁延时间,又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罪恶感,真是矛盾不已。

有一日他去一寺院参加“佛法辩论禅会⑴”。在这个名叫梵音寺的寺庙中,轩辕博发现寺中经典的梵文音义解释卷本,大多残破,而且内容不全。很难辨识。

问起寺中僧人,则答因为年久,有失养护,故此难辨难识。轩辕博由于平时素来看重佛法,并且对经句意义,喜欢寻根问底,不喜欢有遗漏之处。此刻眼下见寺庙中这许多经书,本本整齐,但偏偏解释的音义卷本残破。致使看经之时,解读不变,因此便兴起了修复之心。

别看轩辕博在财职之道,被压的抬不起头来。但是在其他的方面,轩辕博可谓路路皆通⑵。他朋友门路众多,且交情又广。时间不长,就收集了好几十个翻经释义的集卷,和许多零散的手抄本子。

轩辕博把这些翻译音义的本子,拿回自己住处。裁好干净纸张,将同样的书本整理对照,挑出最好的放置一旁。又将孤本抄本中,意义不明者认真解读询问后,标注在册。然后开始动手总汇抄写,欲将这好多本梵文音义释义的书本,汇总成一本。

此工程实为浩大,轩辕博每日抽出时间,坚持抄写,也足足抄了半年,才终于完成此汇总抄本。当他抄本捐给了寺庙僧人之时。僧人看后十分感激,连声念佛诚谢。并上报给了方丈,方丈亦极为重视。向轩辕博道谢后,又特地找出十几位字迹工整的僧人,继续誊抄⑶。

众多僧众日夜抄写,一连抄了一个多月,抄成数十本抄本,并分送各地寺庙,以方便大众阅读佛经时,对照释义。好一场功德,有诗为赞:

抄经做注志真修,正楷遵时细讲求。⑷
刺血泥金华藏美,裁肤析骨妙高羞。⑸
除疾奋笔拔人面,涉险安身保棹舟。⑹
止乱觉观臻雅趣,休将行草命风流。⑺

为了感谢轩辕博,这方丈当众承诺,寺中一切经文典籍,不管任何时间,轩辕博都可以随意翻看借阅。并且又赠送了轩辕博一本,梵音寺僧人,重新抄写的汇总抄本,作为纪念。从此轩辕博又多了一处可以看书的地方。

话说一般人进行拜佛抄经等事,多为求财,但是轩辕博则不然,他一生重视的是学问和自己的真实实力。虽然现在穷成这样,甚至都要母亲接济。但是轩辕碧却对钱财,依然毫不动心。

此刻他汇总这抄本时,亦是如此。一不图财,二不求势。但是,也并非真的对大佛毫无祈求。那就是他在汇总抄写这个抄本前,曾对佛许愿:“以此整理汇本的功德,愿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归于自己所有,并且自己当于一切法,都能善解其意。” ⑻

轩辕博发下此愿,并完成了释义汇本的抄录后。本来觉得愿望不可捉摸,因此也没有想到底能不能如愿。但是诸佛诚信,向不亏人。冥冥中自有因果,奖善罚恶。

突有一日,轩辕博从一个史家清谈之会赶回,正见夕阳西坠。那太阳就好似一颗红彤彤的摩尼宝珠⑼,落在西方卧佛山上。在仰面观天的大佛额前,有如放光的白毫⑽一般。

轩辕博正看的入神,忽见大佛的白毫间光芒大放,超日月光明,遍满十方。紧接着于大佛佛心处,有一道金光疾如闪电,瞬息百里。急速的向自己飞来,猛然间停在自己面前。

轩辕博惊讶之余,定睛观看,发现眼前的,原来是一颗宝珠,金光耀眼,瑞彩千条,在半悬空中滴溜溜直转。正当他观看之时,但见这宝珠金光一闪,紧接着又放出千百毫光,其光非青非赤非黄非白非蓝非绿非紫非金,无可名状,然而其光所触照处,轩辕博只觉身心悦意,生大喜乐。

轩辕博疑迟的出手来,想要触碰一下这颗珠子,但见好个宝珠,果有灵性,竟然自动飞到了他的手里。轩辕博收回手掌,将此宝仔拿到眼前细观看,并在心中琢磨,这到底是个什么宝物的时候。但见此宝金光突起,汇成五个大字在眼前闪耀。他一眼看去,但见这五个大字分明写的是:佛心舍利子。

灵骨修来道力强,金刚不坏放光芒。⑾
荼毗刻板烟香溢,杂赤黑白彩色扬。⑿
戒定慧中成体相,精神气里莫思量。⒀
阿育贤王分宝塔,广将佛惠遍十方。⒁

轩辕博大吃一惊,正在疑惑什么是“佛心舍利子”的时候。但见金光又闪,其中又出现八个大字,轩辕博再看时,不由得又是大吃一惊,但见此八个大字竟然写道:恣汝所问,吾为汝说。

轩辕博平素阅读了不少佛经,知道这是八个字是经文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乃是释迦牟尼佛在解答诸菩萨四众弟子和神魔外道时常用的话语。但凡佛说出这八个字,问佛者就可以随便询问世间任何知识。而如来我佛则会随之根性,而为之解说。

轩辕博本是聪明之人,只一动念间,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马上就付诸实践,问道:何谓四谛?

四谛乃是佛教基本核心知识,名为:苦集灭道。是佛家之根本。轩辕博当然知道什么是四谛,只是欲以此来试问这佛心舍利子而已。

但见刚刚问完,这舍利子马上就用金色大字排列成文,马上就写出了四谛的内容。苦集灭道,以及详细解释。竟与佛经所说,一般不二。

轩辕博大喜,心知此必定为佛家如意至宝,想不到竟然落入到自己的手里。以后有任何知识疑问,都可以放心大胆的询问这颗舍利子。等于身边来了一尊万事皆通的大佛。顿时高兴无比。

但是就在他正在欢快间,突然眼光一动,想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得如此珍宝,若是叫邪人知道,吾命休矣。”

想到这里,轩辕博急忙将此宝收归怀中,贴身藏好,然后四处小心的望了一望,见没人来,便飞快的逃也似的跑走了,在逃跑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停下来掩饰足迹。跑到人多的地方,又假装无事般饶了好几圈,这才小心翼翼的潜回了自己的住宅。

小心驶得万年船,此理自古然也。就见轩辕博前脚刚走,后脚便有一道土黄色遁光,出现在事发之地。光芒一闪,走出一个人来。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佛法辩论禅会:一种谈佛论禅的清谈之会,在魏晋时期,佛老之道非常盛行,所以文人有各种清谈聚会。

⑵路路皆通:一讥讽轩辕博之流,正经的事业难以成就,反倒是其他事情门门精熟。二讽天下,不能善用人才。

⑶誊抄:[téng chāo] 指照着原文抄写。

⑷正楷遵时:正楷指抄经要用正楷来写为佳。遵时是说经文要抄的遵守当时的文字,不能按照古代来。印光法师文钞曰:古“人”字作“入”,“入”字作“人”。如人、入不能改,则余字何须特改?且古体亦非当日苍颉所制之字,不知几何变更,方成此体。君既好古,宜从虫文鸟书为正体【书一】八三

⑸刺血泥金华藏美,裁肤析骨妙高羞:刺血,指刺出身血来书写佛经。泥金,指合金粉调和血液来写。加上华藏美三字,是用憨山大师五台山抄《华严经》的典故。裁肤,指裁剪皮肤做纸。析骨:拆出骨头做笔杆。妙高,指须弥山,妙高山是翻译。此句用典:《华严经》中《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

⑹除疾奋笔拔人面,涉险安身保棹舟:用典,前者是说明勋法师抄经拔除“人面疮”的典故。人面疮:一种五官俱全的创口,形如人面。有的还会说话要吃东西。后边一句是说宋代温州参军,书写《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奉,后来涉海遇风难安然无恙的典故。

⑺止乱觉观臻雅趣,休将行草命风流:止乱觉观是说,抄经要一心不乱,这个叫“止”。另外一心不乱的同时,无事不办,保持觉照。这个叫“观”。一笔一画都要清晰明了,逐渐深解义趣,则智慧之光将与日俱增。

⑻言强者之志,除了寻觅真理,修习正法之外,其余一切都不足与趣向,就算有时候俗事掺杂,要为俗事而奔波,也不会将此俗事作为根本志向,最多只是一时而已。此乃众强之心。有这种心志的,并能保持的。终究会成强者。没有这种心态的,不管有多少资源,多大势力,如何出身高贵,也是凡夫俗子。

⑼摩尼宝珠:音译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

⑽白毫:如来 三十二相之一。世尊 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名“白毫相”。

⑾灵骨:舍利子别名,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道力:指舍利子靠的是修行道力而成。

⑿荼毗:荼毗 [tú pí] 佛教用语,指僧人圆寂后火化,在此指一种获得舍利子的方式。刻板:印光法师云: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烟香溢:印光法师云: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大起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杂赤黑白:指舍利子的颜色,赤是血肉形成的红色舍利子,黑是头发形成的,白是骨头形成的。其他还有杂色。

⒀戒定慧中成体相,精神气里莫思量:指舍利子是从戒定慧中出现,不是从有些外行人所说的从练习“精气神”中出现。印光法师曰: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臆是精气神之所炼耳。

⒁阿育贤王分宝塔,广将佛惠遍十方:指古代阿育王驱使鬼神,在天下建造八万四千塔安置佛舍利,供人供奉瞻仰。阿育王:天竺铁轮王。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六章 妖邪丛生

皇天不幸。胡虏妖魔动。曾是古今名郡,飞战马,精邪众。豺狼击鬼磬。嘶嚎惊晓梦。谁可灭贼除怪?刀光里,青锋纵。⑴

若是轩辕博在场肯定能认出来,原来此人就是卖给自己天幻香的天幻道人。但见这天幻老道贼溜溜的转动眼睛四下张望,发现并没有什么显眼之物。疑惑的挠了挠脑袋,紧接着眼光一寒,对着一旁的树立大喝一声:“谁”。

但听尖笑的刺耳声音传出,从树林中闪出一物。天幻道人拢目看去,没想到这一看不打紧,以天幻道人的江湖阅历也吓的啊了一声,急忙把手中长幡对准来者,如临大敌。

要说起这天幻道人,少说也闯荡天下几十年,什么东西没见过?但是他此刻如此慌张,并不是因为他白混了,因为来的这个物,可不是人……

但见来者,浑身披毛,血口尖嘴,前爪当胸,后腿人立。只生得狰狞可怖,狡诈刁钻。常人若是撞见,马上就会吓的口吐鲜血而死。天幻老道看了半天才看出来,来者原来是一只黑狐妖。但见这狐妖可了不得,身量足有小驴个大,站起足有一人多高。此刻正在用狡诈而残忍的眼神盯着天幻道人。好凶的妖怪:

身躯如缎皂皮毛,爪似钢钩齿若削。
尖嘴长身真可怖,人皆唤我黑狐妖。

就看这狐妖来回人行了几步,人言而问道:“老道,刚才我不小心丢了一个玩意,是你捡到了吗?”

天幻老道一听,鼻子都气歪了。心道:“好妖精,刚来就把宝物说成是自己的,道爷我人称吝啬鬼,也还没这么尖头哩。”

于是冷笑了一声道:“老道我也是看见有金光闪动,这才过来瞧瞧,没想到宝物没瞧道,竟然看见道友了,道友莫开玩笑,宝贝人人有份,怎么能说是你的呢?再说老道我也还没得手,当然不知道哪去了。”

这狐妖听完了以后,用一双长长的黠目盯着天幻道人看了一会,似乎在分辨天幻道人所说的话是真是假。突然黑狐妖尖嘴一裂,竟然嘻嘻的笑了起来。

它这一笑不要紧,简直是难听无比,把个天幻都听的打了个冷战,心想:平时常有人说我笑的跟鬼是的,没想到这妖精发笑,竟然更加难听十倍。看来今天诸事不吉,还是小心为妙。

但见这狐妖越笑声音越尖,越笑声音越凄厉。猛然间嗷了一声,双腿一弹,向着天幻道人猛地扑了过去,两只前爪张开,尖利的指甲弹出,足有半尺来长。一只尖嘴上下裂开,照脖就咬。

天幻道人见对方动了手,也不怠慢,赶忙把长幡摆动,口中念念有词。但见这长幡如有灵性一般,幡面好似灵蛇,向着狐妖击打出去。

只听一声大响,狐妖飞身而退,闪到一旁。但见它四肢着地,眼睛紧紧地盯着天幻道人,黑毛竖起。竟然拼了个势均力敌。

天幻道人瘦弱的身躯微微颤抖,手中紧握长幡,尖利的怒喝道:“我乃神魔宫引魂特使,天幻道人,方才讲的明白,宝贝不在我手,道友何故为难于我,难不成想与我神魔宫为敌吗?”

就见这黑狐妖听了天幻道人的话后,身毛一收,复又双腿站起,冷笑道:“什么神魔宫,本仙不知道,我乃铁爪山黑云洞苍澜妖王部下,识趣的赶紧把宝物交出来,不然踏平你的神魔宫。”

天幻道人闻听此言,顿时大怒~!喝骂道:“你这妖怪,狂吹什么大气,我神魔宫岂是你这小小妖洞可撼动的?我劝你少要无事找事,不然我神魔宫也不是好惹的。”

这黑狐妖本来就是残忍好斗之物,平素吃人作孽,横行惯了,再加上神魔宫行事低调,世人多有不知,故此这黑狐妖那会把一个,没听说过的神魔宫放在眼里?只见它伸出舌头舔了舔爪子又要杀过去。那边天幻道人也急忙摆动长幡,想要再和对方比斗一番。

正在此时,只听见一阵桀桀的冷笑声传来:“什么神魔宫,黑云洞,都是不入流的小地方,也敢在本将面前吹嘘吗?”声音刚落,但见大道上,西南方向阴风吹动,呜呜作响。天幻道人和黑狐妖顿时收住身形,闪目望去。

但见西南角处阴风如墨,渐渐凝聚,然后飞出一个半人之物来,但见这位,周身上下浓雾翻滚,黑气邪氛遍布全身。漆黑枯瘦的身子随风晃动,似乎还挂着几片衣衫碎片。阵阵阴风黑雾环绕,挡住了腰腿,只露出上半身来,两只长长的干枯手臂挂在身上,爪牙尖利,那指甲长有三寸。

往脸上看,但见青毛倒生,耳鼻塌陷,只剩下皮包骨头,宛然就是一具骷髅骸骨。就这么离地三尺,悬挂在虚空之中。似幻非幻,似真非真。原来竟是一只厉鬼。

诗曰:
生前多难长魔心,死后生嗔化鬼身。
南北东西都走遍,专门拉扯有缘人。⑵

只见这厉鬼桀桀大笑道:“我乃蜀中酆都城⑶青毛鬼将,你们两个争的是什么法宝,快快献出~!让我带回去,献于俺家鬼王大人。若敢支吾,我就把你们抽魂炼魄,压在酆都大狱之下,永世不得超生。”

天幻道人和黑狐妖闻听是酆都城的人。顿时都是大惊失色。只因酆都城名头已久,酆都城并非是传说中阴曹地府的酆都鬼城。乃是上古之时,就存在于阳世三间的魔城鬼窟。

传闻酆都城鼎盛之时,有六大鬼王,话说殷商末年,因纣王无道,祸乱天下,遂感动六大鬼王齐出,一同作恶,搅扰世界。那六大鬼王率领麾下阿呵鬼众,屠戮众生无恶不作,其凶名之厉,虽远隔千年,依然惊摄人心,令人畏惧。

此刻天幻道人和黑狐妖听见是酆都城来人,顿时气焰就矮了三分,但是为贪宝物,依然不依不饶,眼看三个人一个掐诀念咒,一个呲牙伸抓,一个喷烟吐雾。只搞的这天地间,鬼气啾啾,妖氛阵阵。眼看又要打了起来,突然半空中一声霹雳震响,紧接着有一声音厉喝道:“那个敢在我太行地界放肆~!”

注释:

⑴词名《霜天晓角》

⑵此诗单讲,生是多灾多难,好勇斗狠的人,死了化为嗔恨魔人的厉鬼,说明单纯的受苦是很难产生智慧和良善的,往往受罪越多的人,他就越怨,越恨。所以为人想要上进,除了忍受苦楚,还要多学前贤高论,古圣经文。

⑶酆都城:位于今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七章 多难成身

天幻道人和黑狐妖,青毛鬼将同时住手一齐往空看时,发现却并无人影。正在疑惑间。但见那声音又喝到:

“黑狐妖,你铁爪山也在我太行地界⑴,汝等趁着天下大乱,作恶多端,莫非以为本座真不知道么?我念尔等修行不易,不愿多造杀孽,汝等就该好自为之。岂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作乱?还不给我快快退下。”

黑狐妖目光连连闪动,显然了猜到了这声音的真正身份。眼中竟然流露出一丝怯懦的神色。竟然话也不答,转身就钻进了树林之中,四爪齐扬,转眼间消失不见。

黑狐妖一走,那声音有对着天幻道人说道:“天幻,汝神魔宫最近鬼鬼祟祟的做得什么事来?本座已经派人去查了,如果敢在我这里胡闹,本座定不轻饶。”

天幻道人此时也明白了说话人的身份,急忙做礼道:“无上天尊⑵,不敢不敢,我神魔宫神皇魔帝二位宫主,命我再三致意贵派诸位高人,我等也是混口饭吃,并没做什么害人之事,如今既然尊驾亲临,又有法牒⑶示下,老道我岂敢不尊,这就告退。”说罢只见天幻道人一摇长幡,地上一道黄光卷起,裹着天幻道人顷刻遁去。

这两个一走,场面上孤零零就剩下一个青毛鬼将,但见这青毛鬼将虽然面带谨慎,却任然挥舞长臂鬼爪,厉叫道:“他们怕你,我酆都城可不怕你们。想独吞宝贝,没那么容易。”只见他刚刚喊完,天空中又是一道厉闪。雷音滚滚,震动山岳。

紧接着半空中那道声音又复传来:“放肆,谅你这区区野鬼也敢搅闹阳世~?你酆都城六鬼王的下场难道不记得了么?古云:邪不压正,莫非你也想招致天谴不成?我念你孤魂野鬼,修道不易,速速退去,饶汝不死。”

青毛鬼将闻听此言,眼中先是闪过一道畏惧之色,然后又把牙咬得咯咯直响。对天咆哮道:“我家六王虽遭不测,不过千多年时间,我酆都山又有三王出世,各个神通无量,不输于当初六大鬼王。我告诉你们,你们别得意的太早,我们还会回来的~!”说罢一翻鬼气,就要逃走。

但见半空中冷哼一声:“不知死活”。紧接着一道闪电从空劈来。青毛鬼将措手不及,被劈的凄厉大叫。一头扎进地下,逃遁而去。原地只剩下一只鬼爪。渐渐地化为黑雾,顷刻消散不见。

太行群山,一处山巅之上,有一巨大牌楼,牌楼上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三个大字:南天门~!有一灰发长须的年老道人正静静的站在这山巅之上,牌楼之前。只见他周围电光闪烁,劈啪作响。这老道面带威严,目视前方,良久之后,收回目光长叹了一口气。听那叹气的声音,赫然就是方才喝退三邪的那个世外高人。

紧接着这个老道回头对着南天门内最深处的重重殿宇说道:“师兄,妖人已退,方才是何等宝物?竟然就在卧佛山上,我等的眼皮底下,顷刻出世又消失不见,连我都没看到是何人将宝物取走,万一落在妖人之手,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老道还要再多说什么,但闻殿宇之中飘出另一道庄严而低沉的声音,只听这声音缓缓地说道:“师弟不必担心,这宝物即出即没,想是已经遇到了有缘人了。”

这老道士听到后又叹一口气道:“可惜了,此宝就在我等眼前,真没料到最后竟然归属了他人。”

只见殿宇中缓缓的升起了一股檀香,香味清雅,普遍十方。紧接着那庄严的声音再度传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音声飘荡,如幻如梦,似乎在揭示着世间上的真理法则。这声音随风飘荡,声闻于天,那高高的天上,似乎也有人听到了这番禅语,于九霄之上,好像又有几道目光渐渐的收了回去,而这场风波也终于平息在了红日的西下之中。平息在仰面朝天的大佛身旁。

佛心舍利子出世,引出如是风波,惊动了各方豪杰。亏得轩辕博行事小心,走得又快,这才躲过一劫。也得亏他从小受的磨难多,平时似乎显不出好处,但是关键时刻却能及时分析和控制自己的举止,以保平安无事。有古风为证:

劝君莫怨无藏金
劝君莫恨世多辛
无钱无势能励志
有吃有玩早沦心
智者勤学求理法
愚者贪乐目光浑
佛观生死能悟性⑷
圣因困厄树坚贞⑸
剥下魔皮原是道
炼出石质自成金
若无钢刀压脖项
哪知谨慎复惜身

此刻他正在自己租住的小屋里,钻研这舍利子的妙用。话说这佛心舍利子果然是如意至宝,只要有问,便会马上回答问题。

但是轩辕博经过试验渐渐发现,此宝物只负责回答佛家修行方面的问题,并不管其他的问题,诸如那里有新鲜事发生,自己昨天中午吃的什么饭,或者天气下雨不下雨等问题,这舍利子是一概不答。

再后来。轩辕博又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这舍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只答经文的原文。一般不说经文中没有的内容。轩辕博手拿一本《四十二章经》⑹,挨个篇章询问,竟然一字不差。

这回他可泄了气。因为他并不是处于困在深山老林,见不着字的情况。随时可以去梵音寺随意翻经,眼下这佛心舍利子虽然更方便一些,但是功能好似与自己享有的能力重复了。

而且梵音寺储藏的经书义论已经多的看不完,眼下这佛心舍利子的功用,似乎最多就是给自己,省了点来回的路程。因此怎不令他泄气?

只见他拿着舍利子失望的坐在床上,随意的叹息道:“若是能多一些功用就更好了。”没想到,他话刚出口,但见这佛心舍利子竟然放射出了无量光芒,映照室内犹如重宝之殿。紧接着那佛心舍利子复又悬浮于空,内中出声音曰:“满汝所愿”。⑺

话音刚落,但见室内无量光华竟然不断的扭曲弯折,紧接着形成无数的经文字句漫空飘动。那舍利子再一闪光,字句又凑形成了一篇篇的经书。在轩辕博面前飞舞。

此刻这小小的漏室,内似乎有了无穷大的空间。但见几千本经书凌空旋绕,乍看之下,怕不有四五千部,二三万卷之多。且每本经书都由光芒组成。一开始时,所有经文光芒纯为一色,在轩辕博的注视下,渐渐的分为大小亮度不同的色彩,细看下竟有十二类别。⑻

突然佛心舍利子又一闪光,于虚空中涌出三头瑞兽。轩辕博定睛观看,只见第一只乃是一头白羊,第二只乃是一头梅花鹿,最后一只竟然是一头巨大的白牛。

且每头瑞兽身后都拉着一架大车⑼。只见这十二类光明不一的经典,纷纷飞入三头瑞兽身后的大车之中。

轩辕博发现,以羊车中的经文亮度最弱,鹿车上的经书更亮一些,而牛车上的经典虽然最少,但是那本本经卷,竟然都散发出犹如太阳一般的光芒。

佛心广大摄苍生,舍利流传素有功。
参透牛羊梅鹿法,方知十二法螺声。⑽

注释:

⑴铁爪山太行地界:太行山是一座山脉,绵延八百里,其中山峰无数,各有名字,铁爪山是其中之一。所以说是在太行地界。

⑵无上天尊:旧时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唱“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

⑶法牒:这里指对地位高的修行高人的命令的敬称。

⑷佛观生死能悟性: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观看生老病死之无奈,才出家求道,悟明自性成佛。

⑸圣因困厄树坚贞:这里指孔子陈蔡之事和文王拘禁羑里之事。也泛指类似的古代圣贤之事。

⑹《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

⑺满汝所愿:和前文的“吾为汝说”等都为佛经常用语。

⑻佛经根据内容分为十二类,也叫十二部经。

⑼三瑞兽:羊车,鹿车,牛车。出自《法华经》分别代表,小乘佛法,中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佛弟子进修的不同经卷和学问。

⑽法螺:宣讲佛法,被称为:吹大法螺。象征佛陀宣说法音,如螺声远扬四方,广传天下利益众生,永世不息。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八章 海纳百川

轩辕博走到三架车前,细细查看下,不由得心中大喜。倒不是因为这舍利子弄出种种花样使他心中快乐。而是他发现里边有很多经书,梵音寺根本就没有藏本,而且有些经书名字似乎是已经失传过的经典。

轩辕博曾于梵音寺,听寺中方丈谈起过古今经典,记得那方丈曾说过一些佛教至高无上,但是却失传的经典,其中就有据传三国时期由龟兹沙门帛延译出二卷,而后又流传于蜀地,至今已经逸失的《首楞严经》

眼下这牛车中的《楞严经》不但完完整整的存在,细翻一下,何止二卷~!足有十卷。比传说中还多出八卷来。轩辕博再看向那三辆车中无数本没见过,乃至听都没听过的经书。顿时心中狂喜。马上就开始翻阅读诵起来。

论轩辕博之辈的性格,原本就是那种好大求阳之人。他眼见三乘大车经文颜色不一,加上他以前也曾阅读过不少经典,知道佛经也有大中小三乘之分,断定那牛车中的经典准是大乘无疑。

再加上牛车中种种经典金光耀眼,犹如明日。更加坐定了他的想法。只见他在牛车中所有金光大放的经书中,挑出了光芒最亮的三本佛门无上秘典。其中就有十卷本的《楞严经》。

《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称《大佛顶首楞严经》乃是佛门无上宝典。轩辕博第一把就把他抱在了怀里,接着又挑出两本连听都没听过的经典。一本为《妙法莲华经》一本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三本大经光芒无尽,三乘大车中一切经典与之相教,无能胜者。⑴有词为证:⑵

方广华严,莲华妙法,楞严开智⑶观空。三乘敷演,佛体现全形⑷。大道原来是简⑸,回首处,寂寥清明⑹。识真性,六根回溯⑺,持剑断毒龙⑻。
参经。翻阅处,思维至理⑼,疑虑丛生⑽。头昏气血翻,困后方通⑾。不舍世间觉悟⑿,爱恨里,一切归空。知我者,梵音贝叶⒀,谈笑破苍穹⒁。

轩辕博得此宝卷,爱不释手。马上就开始阅读起来。并于生僻词汇不解之处,向佛心舍利子询问查阅。并加以记录。一连看了半年,方才看完。其中光摘抄记录文辞解释,就记载了一千七百余份。⒂

若说轩辕博看书速度可不慢,几十万字之书。有一天功夫也就看的差不多了。因何看这三部书看的如此之久?一则是因为细看之下,进度缓慢。二来就是轩辕博整理解释记录,耗费时间。

但是最耗时间的,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他目前处于这种环境,无数的事情催的他定不下心来,故此心情极为烦闷,横生懒惰,贪恋游玩。故此虽然有如此好机会,但是却仍然不能抓紧时间阅读。⒃

但是虽然如此,在细看完三本佛门无上经典后,仍然给轩辕博带来了无尽的好处。犹如一道大门在轩辕博面前打开。尤其是《楞严经》给轩辕博帮助最大,使他智慧大开。

从此使他掌握了二十多种无上佛道进阶方法,以及天下各种正邪层次辩论,种种魔鬼神仙秘密。而《妙法莲华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则给他开阔了眼界,扩宽了大志,带给他无穷的力量。

但是虽然如此,轩辕博有时心情依然低落。因为眼下的难关总是过不去,而且拖得久了,连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拼命的想要远离家庭,远离那些痛苦,坚持一定要靠自己才是最终的出路。⒄

而且轩辕博平时无事之时,心中也隐隐琢磨,虽然看了三本佛门无上宝典,但是感觉还是有些不够。因为里边的道理自己经常用不好。于是乎,为求明了,他又开始翻阅三架大车上的其他经典,并且又找来其他门派的书籍一同翻看。⒅

又花了大很长的时间,在看完论语孟子等儒教经典时,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并不是那三本佛门无上经典不好,而是自己水平太低,有些跟不上……

轩辕博以前光知道看最好的,最强的经典,不明白台阶要一阶一阶而上的道理,而眼下看了儒教经典,和一些小乘经典后,反而使他对大乘经典理解的更深了,似乎给他那如同空中楼阁的学问和见解,修建了登上去的台阶。使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也明白了为什么古人看完三教后,还要去看九流,然后再去看诸子百家。恐怕就是为了增长阅历,锻炼眼力的缘故。

轩辕博想到这里,求全求多之心又开始萌发,因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不但阅读佛家经典,而且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把道家,儒家经典也都找来不少阅读。

甚至墨家,法家,纵横家,史家等经典也被他找来阅读,甚而至于医卜星相,阴阳五行,风水易理,兵法文辞,甲子纳音,干支音律,等等学问也无所不览,无所不阅。就连许多其他教派,包括左道旁门,邪教俗世的书本学问也尽皆学之。一句话:只要能搞到手的,哪怕就是打发时间的闲书,也给他看尽了。

由于轩辕博从小就爱看书,对于三教经典也有底子,因此现在去看任何三教经典,理解起来都并不费很大的力气。虽然不至于精微到圣贤层次,但是比起一般人则强得多了。

最重要的是,不至于看了半天,不知道书里讲的是什么,甚至还能在一些地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最难的佛道儒三家有了把握,其他各家经典书籍就更不在话下,基本上没有任何理解上的难度。

只是有些东西学起来,需要长时间阅读练习,轩辕博懒得费劲,所以只取大略看一看神髓也就丢在一边。不过就算这样,也给他掌握了不少知识。就算和多年的内行说话也不落下风。

这都是因为轩辕博的眼光又狠又毒,只要是他想看的学问,非得挑选最好的东西来看。他选择书本的时候,如果有内行就去请教内行。如果没内行,就把所有当门的书本都搞到手,自己一一对照比较后。选出最好的来供给自己去学。

就这样,他一边不断的学着东西,一边忧心忡忡的苟且偷生。一边拼命的找寻快乐,一边躲起来思考前路。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在轩辕博身上体现出来。

一方面谈论正经事的时候。他严似神明,旁引博证,与各派高人清谈论道时,皆平起平坐,被无数人恭敬,被无数人所仰慕。另一方面玩乐的时候。他却戏谑无度,嬉笑诙谐,犹如浪子,既被无数人所喜爱,也被无数人所不齿。

轩辕博为了验证所学,隐姓埋名,自名为:“绝⒆”。号:“绝公子”。用此名讳来参与各种清谈聚会,结交新的朋友。更绝的是,虽然他参与的清谈辩论非常多,但是各种聚会的人群,彼此之间都无接触,学术之间也所差甚大。而在各行各业的清谈聚会中,这绝公子去哪个聚会,就换成那种心态言词。

这种极端的变化,如果叫他不同的朋友知道后,绝对会惊的目瞪口呆。甚至怀疑自己面前的人有多心之症,或者被鬼神附体。不然何以一个人有如此多的爱好,和如此多变的心态耶?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古德云:开智慧的楞严,作佛的法华。又曰: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富贵。可见此三部经的地位。

⑵词名:《满庭芳》

⑶楞严开智:楞严经里有各种正修,邪道的描述,各种境界,魔像的破法。读了以后能知修行次第,所以可开智慧。

⑷佛体现全形:指明了这三部经,可见如来全身秘法。

⑸大道原来是简:引用大道至简思想。表述佛法其实一样,没有什么难的,就是要返本还源。

⑹寂寥清明:寂寥指寂静空旷。清明指楞严经中所言:清净妙明的本来面目。

⑺六根回溯:指楞严经中的修行方法,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处入手修行,返达本心。

⑻持剑断毒龙:毒龙,佛家术语,指邪念妄想。

⑼思维至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如理思量。《大般涅槃经》云:至心听法者善,不至心听法者,不善;而至心听法者中,思维经义者善!不思维经义者,不善!

⑽疑虑丛生:指修学之时因为境界和原有片面知识障碍,会有疑虑。

⑾困后方通:指疑虑后,通过学习,悟透道理。古德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⑿不舍世间觉悟:六祖慧能大师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⒀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贝多罗树树叶。亦借指佛经。

⒁破苍穹:苍穹者天也,引申为破出三界的束缚。

⒂此处言做事情就要认真,不认真草率的学习,是自欺欺人。轩辕博因为阅读书籍的时候费心,所以才能有独到的见解。

⒃此处指魔障确实是魔障,不是说因考验而必定成功,很多时候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做到,绝大多数都做不到。轩辕博在这种境地尚且懒惰,这就是说要重视磨难,也不要高抬自己,更不要随便给别人制造磨难,除非有大把握再把对方拉回来,不然很可能对方就一蹶不振了。

⒄此处讲想长本事,没那么容易。就算看了佛门三部无上大经,也要实践才能真实领悟。表面上的似懂非懂,直接导致的事情,就是轩辕博看完以后,依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也不是说没有用处,前文说他因此获得无穷的力量,就是说确实得到了好处,只是还不会用,还不熟悉。

⒅此处讽如轩辕博者,好大贪多,只知道看最好的,最强的东西。但是能不能看懂,是由自己的知识面和深度来决定的。所以想求高上脱俗者,必须沉下心来,从自己的学问够得着的书籍知识开始学起。不然的话就如轩辕博一般,看了也迷糊,瞪眼不会用,就算会用一点也信心不足。

⒆绝:带有俩极词理,一是指高强盛大。指轩辕博志向学问皆求高绝。另外是指险惨败落,指轩辕博的处境身世,和他身上的不良秉性。所以轩辕博或者与轩辕博有类似地方的人,名字也叫“绝”。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十九章 石裂金出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⑴,积雪为粮⑵,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⑶,金色头陀微笑⑷。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⑸
谁听得绝想崖⑹前,无阴树⑺下,杜宇⑻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⑼,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⑽。

词名《苏武慢》⑾,单表修行不易,轩辕博之生平,亦复如是。故此这一时期,便成了轩辕博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

轩辕博在这一时期,既受到了很多的磨砺,也得到了许多进步,更发现了以前许多从来没有发现过的问题。

比如自己信奉的“一路通天教”就在他对照《楞严经》中讲述的,各种邪道的篇幅时发现了问题。他愕然发现,自己信奉了多年的教派,似乎是个邪教。这不由得又在轩辕博心中生起了轩然大波。⑿

当是时也,轩辕博命中所犯恶煞一齐出动,有凶神名“十恶大败”⒀开始显形。当是时也,于轩辕博身上有十种大败。一齐出动。一者,家庭大败。二者,事业大败。三者,信仰大败。四者,时辰大败。五者,观身大败。六者,故交大败。七者,寿命大败。八者,信念大败。九者,容身大败。十者,前程大败。

十种大败,各有根由。因家庭不合,导致亲情大败。因事业不顺和灰心,导致事业大败。因所信奉教派为邪教,导致信仰大败。

因时日空过,而困境毫无改善,导致时辰大败。因爱惜躯体,而身体有时出现不适使他意识到身躯无常。导致观身大败⒁。因处于困境不愿见认识的人,所以疏远了以前的故交朋友,导致故交大败。

因一年一年过去,他惊恐寿命有限,青春易逝,一事无成,导致寿命大败。因家庭亲友多指责自己思虑不正,想法不真。深伤自信,导致信念大败。因自家难留,职业难寻。勉强租住为生,无有一个容身之地,和安稳落脚之处,导致容身大败。因前者种种而看不到未来前途,导致前程大败。

这些恶事,非简单十样逆事摞在一起,毫不妨碍,而是种种逆事互相影响,互相掺杂,使得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直磨得轩辕博不知如何是好,开始整日的怨天尤人。好厉害的凶神恶煞,有古风为证:

十恶大败好惊人,此日降世志难伸。
兵家视此当大忌,常人金库化灰尘。⒂
无禄无家无源水,败财败业败生根。⒃
譬如律中十重罪,在所不赦定杀身。⒄
譬如临阵交敌手,无一生还凶煞真。⒅
六甲值禄空亡客,侵凌日主十位神。⒆
若无白元扶吉贵,任汝刚强亦伤焚。⒇

这十种大败,对任何人来说,只犯一种,即是横劫,轩辕博背负十种,还能继续存活下去,全在于他对知识多年的积累,以及从小经历的磨难锻炼够多,和他心中不灭的志向支撑。有这三样作为后盾的轩辕博,在十恶大败的翻天巨浪中。苦苦的挣扎,而他心中的力量也在挣扎中一点一点的增长。

终于在不断的看书和磨砺下,轩辕博的心开始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时常有烦躁的时候,但是却渐渐的恢复冷静,开始重新的观察起自己,和整个世界。

他变的比以前更加的小心谨慎,开始认真的分析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每个人的是非对错,以及自己看到的每一本书,每一件事的是非善恶。

在出去参加清谈聚会的时候,轩辕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的与人展开争论,除了和朋友打打招呼,说笑几句,平时就是以闭口禅为原则,强忍着与人争执的心态,静静地看着别人之间的谈论。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轩辕博亦复如是,他通过忍耐,行“止”之道,而进其学。(21)

渐渐地,他的忍耐力越来越强,心量也扩的越来越大。以前听起来能把自己气的直欲大骂的一些谬误话题,现在也能如没有听到一般,毫无触动。

然虽然表面上毫无触动,但是心里却如明镜一般,知道那些错误的说法,错在何处。当如何辩驳,如何改变才能正确。以及说错话的人,为何要说这种谬语。是因为其人的家教,还是其人之所学,或者生而愚钝,亦或者为了脸面,等等等等。

如此,世界上的一切,皆成为了轩辕博的饮食。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把别人有用的好话加以学习。将没用的错话加以分析,忍让,抛弃。

再加上配合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各种书籍阅读。使轩辕博的智能见解亦大幅提高。从而比以前能看清楚更多的东西。然后他又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框架。

在阅读完一本安世高大师翻译的《父母恩难报经》(22)中,轩辕博开始重新树立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决心不再恨怨父母。也不说父母过恶,当待父母如佛。

而后又将亲友等人的地位,和对待方法树立了起来。决心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再往后,世间一切人的地位亦在轩辕博心中树立起来,他决心要不论人非,隐恶扬善,与任何人都能和睦相处。

再往后,世界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乃至一粒微尘,在轩辕博心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一切善恶之事。在分析弄明原因后,在轩辕博眼中也都公平了起来。在想起自己的身世时,轩辕博击案而笑。明白了磨难就是进步的道理。

《击案歌》
吾本生来运不通,自幼杂乱败前程。
多方困阻延生计,千种邪魔扰智能。
为求解惑翻经卷,苦练坚心白发生。
昔日万般难坏我,击案一笑震虚空。(23)

时年轩辕博二十七岁,虽然有时还是为愁事心焦,但是已经渐渐地走上了稳定的道路。心中的一切也重新建立。并在心中创造出,不动根本愿两大愿。和十二辅大愿。支持自己永恒的走向强大。

轩辕博于此之时,虽遍人间尝心酸苦辣之事,然心境亦被磨砺的比以前更加强大。深心之中孕育出了追求强大与力量的永恒意志。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心中的意志和知识渐渐熔炼如一。心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学问,成了~!” (24)

身是熔炉体,心如矿里金。
修学熬日月,质去自成真。(25)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磨砖作镜:本意是把砖磨光做镜子,比喻用错了方法,不能成功。见于马祖与怀让对答典故。

⑵积雪为粮:收集雪为粮食,也比喻用错方法,劳而无功。

⑶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毛、芥,比喻极细微之物。须弥,山名,高达三百三十六万里。这两句意谓佛法无边,高山大海可以藏于毛芥之中。芥者微小物,须弥何庞然。此华严境界。

⑷金色头陀微笑:头陀是去掉尘垢烦恼.因此用以称僧人。金色头陀者,大迦叶也,以往昔装金功德,受报通体金色。世尊拈花,头陀微笑,此正法眼藏始传。

⑸十地三乘,四生六道:十地是菩萨修行的十种境界。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三种佛法。四生指一切众生的四种出生方式,六道指六种众生。

⑹绝想崖:没有妄想之地。

⑺无阴树:指没有五阴魔障覆盖之地。

⑻杜宇:即杜鹃,鸟名。本书开头有蜀山氏之地,即是蜀国,杜宇亦是国主之名,后化为杜鹃。

⑼曹溪鹫岭:曹溪指水名,源出广东省曲江县。上流有宝林寺,是佛教神宗六祖惠能修行宣传佛法的地方。鹫岭也称灵山。位于中印度。相传如来佛在这里讲过《法华经》。鹫岭乃佛说法之地,借为六祖弘法之乡。

⑽龙王三宝:龙王指佛,三宝指佛法僧。此句指成就。

⑾《苏武慢》:词牌名,取自元彭致中编集《鸣鹤馀音》,底本出处《正统道藏》。作者冯尊师。被丘处机改编后三句后,收录在其创作的小说《西游记》里的第八回开篇。

⑿此处借古讽今:如今亦有诸般邪教,但是信者甚众。这都是无智无知之过,人生在世要想不上当,应该经常求学上进之书,时常反思,如果没有前人教导,即便是轩辕博这种看过如此多书,自我感觉良好的“智者”,其实也学问有限,唯有时常小心,深入学问,增长见闻阅历,才能解除此祸。那些贪图如“一路通天教”中所描绘的美事的,并被恶誓束缚的人,其实都是自相矛盾,自我堕落。如“一路通天教”有依佛教的地方,但是佛门正教中,在理法上却反驳了邪教的言论。使其不攻自破。

⒀十恶大败:十恶大败,古代星命家所认为的极凶的神煞。诗曰:甲辰乙巳与壬申,丙申丁亥及庚辰,,戊戌癸亥加辛巳,己丑都来十位神。都是日干为主。轩辕博命中就犯此恶煞。前文有言:轩辕博剑锋之日出生。剑锋之日,是隐语,“壬申”在甲子纳音里就叫剑锋金。

⒁观身大败:此处以及其类似的地方,对有些人来说,不算一回事,是日常生活中的稀松之事。轩辕博拿这个当一大恶,是小题大做。有此想法的不当做此想,因为强弱之见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强者见一叶而知秋,在事情没恶化之前,就引起恐惧,开始解决问题。而一般人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此强弱之辩也。想当初释迦佛为太子时,见生老病死之苦,有巨大触动,马上把帝位都舍了,进山苦行六年。而轩辕博与之相比,还差的太远。何况被现实生活迷惑,至死不悔者乎?

⒂兵家视此当大忌,常人金库化灰尘:古代出征的时候,都避开十恶大败日。古话有:这十日出生的人主“仓库的金银化为灰尘”的说法。

⒃无禄无家无源水,败财败业败生根。指十恶大败日所生之人由于生不带禄,多数不会持家,也不是挣钱的,而手大花钱如流水,仓库金银化为尘。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资本很难成事。

⒄譬如律中十重罪,在所不赦定杀身:取自《三命通会》第三章《论十恶大败》。讲的是好比十恶不赦的大罪,一定会杀头。

⒅譬如临阵交敌手,无一生还凶煞真:取自《三命通会》第三章《论十恶大败》。讲的是好比兵家战斗与人交战,全军覆没,一个也没活下来。形容极其凶残。

⒆六甲值禄空亡客,侵凌日主十位神:指的是,十恶大败的日子为六甲旬中,十个日值禄入空亡的日干。

⒇若无白元扶吉贵:白元指的是《白元经》。《元白经》曰:“十恶都来十个辰,逐年有煞用区分。”如庚戌年见甲辰日,辛亥年见乙巳日,壬寅年见丙申日,癸巳年见丁亥日,甲辰年见戊戌日,乙未年见乙丑日,甲戌年见庚辰日,乙亥年见辛巳日,丙寅年见壬申日,丁巳年见癸亥日,盖以年支干冲日支干,无禄为忌,馀悉无妨。扶吉贵指的是命理中的其他吉神贵人等神煞,所处的当也可以保其富贵无忧。也引申指人生中求取各种学问,贵人的帮助。如轩辕博命犯无禄,但是依旧不灭志向,多求学问。

(21)行“止”之道,而进其学:指学问之道,在于知道做事情的度,停止在什么地方。比如诗词,各种词汇用法,是有限度,不能乱用。也指必须先静下来,止住妄想,观察世界,观察自己才能进步。如今人们贪多求胜,不管干什么都拼命的释放自己,拼命的表达,这就是不知进止,人心浮躁。不但不能把学问落实,而且一旦脱缰失去控制,马上玩完。很多时候,连回转余地都没有,一败到底。这就是只知道“进”不知道“止”的作用的恶果。

(22)安世高大师翻译的《父母恩难报经》:安世高为佛教学者。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佛教,当其将即位时,出家修道,而让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到达洛阳。不久即通晓汉语,翻译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其翻译的经卷,专讲不应憎恨,要报恩父母。

(23)此处讲久病成医之理,正确的见解来源于错误的见解,而错误的见解来源于日常的实践。这是一套买卖。如果能坚持向上,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坚持积累学问改变自己,总有一天会得到成功的,如古风所言:昔日万般难坏我,击案一笑震虚空。

(24)学问成了:这里指的并不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指轩辕博达到了一个俗世中较高的境界,心中生出的感应。其实一切学问,坚持努力,到一定程度后,都会有这种感应。

(25)此诗专讲不要怕没有出头之机,不要怕困难重重,也不要怕学问太多学不过来。只要你能坚持努力,早晚成功。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章 高僧法会

此时的轩辕博,虽然培养起了自己的学问与意志,但是身边的烦恼之事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家事的混乱,和自己的出路依然如悬利刃,使自己时常忧虑。⑴

就在这个时候,附近老少纷纷传扬,当今天下第一神僧,佛图澄⑵带数百弟子驾临梵音寺。广敷大法,大开普度。于一月之间每日早晚,与众弟子于寺中,宣讲佛法,普度有缘。

又传闻这佛图澄,乃神佛降世,天下无比。据说此僧人,本非我国人士,乃是西域龟兹人士。此僧九岁出家,两度于天竺国学法,于西域之地大有声名,无人不服,都谓之得道高人。

佛图澄七十九岁之时,于晋怀帝永嘉四年来至洛阳,其人能诵经数十万言,智能超群,善解文义。虽然没有读过我国儒典史书,然与当代各大学士辩论之时,无人能胜。可谓当代高人。门下时常追随的僧人多有数百,弟子门徒,几及一万。

如当代名僧,佛调⑶,僧朗⑷,须菩提⑸,竺法雅⑹等皆为门下高徒。且佛图澄被称神僧,还因为其神通广大,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掌中能见千里之事。听闻塔铃能断吉凶,泼出酒水可灭千里之火。故此赵天王石勒石虎,对其奉若神佛,每事必咨。

又传闻这佛图澄虽然位高名盛,但是从来不胡作非为。安守佛家戒律。平生“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旧时石勒好杀,佛图澄奉劝石勒少行杀戮。

据说当时石勒南攻建业之时,本该本杀戮之人,十有八九,皆被佛图澄劝说豁免。以后历年,佛图澄对石勒敦敦教化,把个杀人狂魔的石勒,也感化的也渐渐的通晓道理,明白要以德治国。

可以说,若没有佛图澄对石勒的感化,北方之民,不知要多死多少。且佛图澄为平治天下杀气,建立寺院几百座,经常给人治疗顽症,施舍饥馑,广兴教化,可谓大慈大悲宅心仁厚。

因此中原胡汉之人纷纷弃刀信佛,远离征战,恢复旧业。那杀红了眼的乱世,在我佛的慈悲教化下,也得以稍稍平息。⑺

轩辕博早就听说过当代有这么一位高人,也听说过对方无数的神僧异事,早有见面请教之心,只恨未有机缘。此刻见那佛图下榻在自己熟悉的寺庙,心中大喜,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便直奔那梵音寺而去。

等赶到梵音寺时,果然见寺里寺外,广搭凉棚。附近的百姓信众,纷纷前来上香听经。乍看人数,足有千万之众。好不热闹。轩辕博站在人群外看了多时,发现别说进去当面拜会佛图请教一番这等雅事,与自己无缘。哪怕就是站的远远的一睹尊颜,也是势比登天~!何也?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家都想争睹神僧,结下佛缘。挤得连个插针的地方都没有。谁肯退后给他让道?轩辕博正在犯愁之时,突然耳旁传来一道声音:“阿弥陀佛,这不是绝居士吗~!今日有暇,也来听大师讲经么?”

轩辕博回头一看,见是一个僧人给自己合十做礼,他顿时面上一喜,认得此人是寺中僧人,以前来寺中谈禅论道之时,时常与他辩论佛法,不想此刻相见。于是也合十笑道:“阿弥陀佛,我当是谁,原来是净修师父,在下听说神僧前来讲经,特来听经拜望,以求一叙。”

这净修和尚年纪年纪与轩辕博相仿,平日和轩辕博多有亲近。也是惯开玩笑的朋友。此刻一听呵呵笑道:“我说绝公子,你看这人山人海,那个不是来见大师父的,若是都进去叙一叙的话,怕是过个一年半载,才能轮的到你。”

轩辕博嘿嘿笑道:“我佛慈悲,常与人方便,和尚既为我佛弟子,何不慈悲慈悲于我,与我方便一二~!”

净修和尚闻听此言,鼻子都气歪了,笑骂道:“你这人真能胡搅,眼下莫说是你,连我都难得与大师父说上一句话,我们合寺僧人,都盼着能有人给我们方便一下哩。”

轩辕博一听更乐了:“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们自家的事自己想办法,今天本公子来了,焉有空回之理?快点想办法,不然下次谈禅,我跟你辩上一个月。”

这净修和尚听轩辕博耍无赖,终究是交情难拒。再加上轩辕博善能辩论,而且自从掌握佛心舍利子,学的佛理通畅,他要与人辩论,更难缠十倍,净修和尚还真有些怕他。

只得又说道:“哎,虽说此事难办,但是方丈以前常提及你曾为我寺抄录梵文释本,于我佛家有功,令我等好生待你。也罢你跟我来吧。”

轩辕博见事情办妥,心中大喜,与这净修和尚勾肩搭背的一路而去。净修苦笑摇头,无可奈何。于是把轩辕博从庙后领入,直奔大殿。

轩辕博一路走来,见庙中的人比庙外还要密集,深幸熟人好办事。他刚来到大殿前,还没站稳。只听身边不住传来问讯招呼之声不绝于耳:“绝公子来了” ,“呦,绝爷”,“绝居士,”“绝施主,”“绝大哥,”“老弟,”“绝公子……”⑻

轩辕博四下观看。只见一众相熟的佛门居士儒生,和梵音寺本庙相熟的僧人都聚在殿前等候听经,轩辕博本是颇有人缘之人,交友广阔,许多人都喜欢与他交谈耍笑。故此他们见到轩辕博来到,不由得纷纷打招呼。轩辕博一见大喜,与净修和尚,马上跑到众多好友面前开始谈论叙旧。

正在谈的火热的时候,突然听见大殿前醒木一声脆响。大众顿时止于,一齐看去。但见有一老僧来在大殿案前,高登狮子座上。正要开始讲经。在这老僧身后,还并排站着四个僧人。

净修和尚挤到轩辕博身边,贴耳介绍道:“这位案前的老师父,就是你想见的佛图澄,他身后的就是老法师座下四大名僧。康居⑼须菩提,河间⑽竺法雅,天竺⑾佛调,京兆⑿僧朗。”

轩辕博点头,细看佛图澄。一看之下果然好个和尚,有古风为证:

出家乌苌展道行,罽宾学法美名隆⒀
七十九载仍奋志,百零三岁亦建功⒁
诵经十万世无比,辩论超群展大能
收摄胡汉刀兵解,遍兴庙宇化民风⒂
东土游来宣教化,我乃西方佛图澄

四大名僧站在后边,一个个面带慈祥,威严殊胜,真好似西方罗汉临凡,虚空菩萨降世。四大名僧背后则是一众追随佛图澄的弟子们。

只这一亮相,殿下香客便齐声喝彩。赞美浮屠师徒果然名不虚传。但看佛图澄面向大众双手合十做礼道:“阿弥陀佛。”

大众闻听法师问讯,一个个也不敢怠慢。齐声念佛合十还礼。

佛图澄微微一笑,这才开始讲论佛经。今日开讲的佛经,乃是已经圆寂的西晋月氏国三藏,翻经大师竺法护所译的《佛说海龙王经》第十一品《十德六度》品⒃。

佛图澄以甚深智慧,广开方便,深入浅出,刨明实义。开讲经中十善业道,其中十恶十善,何为:杀、盗、淫。怎叫:贪、嗔、痴。何名:妄言、绮语。怎称:恶口、两舌。

又讲此等恶事,如何改悔,如何义趣,化为十善后。有何方便,有何功德。但闻其音清雅妙好。犹如迦陵频伽。又如雷音普化,寺内寺外远近皆闻,无有遗漏。直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大会上万人等无不爱乐,无数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⒄。好妙法——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⒅法音传遍十方界,清香弥漫九重天⒆。三乘妙法,说破乾坤真法度,一体真如,道尽宇宙本幽玄⒇。童子闻听抛玩乐,合掌拜礼,老丈领受弃清闲,盘坐参禅。汉民舒仇怨,胡将落刀鞭。理推今古明仁义,辩透邪正远佞奸。千灵服拜飞净土(21),万法归宗赴佛坛。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前文云轩辕博学问有成,但是此处马上有言轩辕博依然忧虑,是说就算有了能耐,还没施展开之前,照样是有忧愁之事。有时候就算施展开了,也会有不祥之事临头。讥讽那些自以为有才之人,太过自负,不知进退。觉得自己有两下子就成了,其实还差得远。离着真正有才的高人还有十万八千里路。

⑵佛图澄:竺佛图澄大师,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清真务学,两度到罽宾 北天竺境笳毕试国,今喀什米尔地区,)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很多地方文中自有介绍,此处就不多言了。

⑶佛调:竺佛调者。未详氏族。事佛图澄为师。住常山寺积年。业尚纯朴不表饰言。时咸以此高之。

⑷僧朗:南北朝时代僧。京兆人。生卒年不详。幼即游访问道,初随佛图澄(232 ~348)习戒,后兼学般若。曾于泰山西北之金舆谷昆仑山建精含,门下弟子百余人;其教团以戒律严格著称,且为当时北地佛教之中心。

⑸须菩提:指西域康居国名僧,与佛的十大弟子同名。

⑹竺法雅:晋代僧。又称法雅。河北河间人。生卒年不详。

⑺此处言佛图澄的功绩,胜过百万雄师。有人经常言要治退敌寇,必须依仗刀枪。此话不假,但是另外也有一种柔和的方法,可以潜移默化的瓦解对方。就是佛图澄一门的法度。

⑻此处不同的称呼,是言轩辕博人缘好,朋友遍地。但是由于他不想沾人的光,喜欢自强,所以这么多朋友从来也没让朋友给自己帮忙谋生。不以利益相交,自己有过不累及朋友,这也是他朋友多的原因之一。

⑼康居:在安息东北方、大月氏北方的国家是康居。古西域国名。

⑽河间:指河北的河间,古河间郡也。

⑾天竺: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统称。

⑿京兆: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又叫长安。

⒀乌苌罽宾:乌苌国,在赊弥南,北有葱岭,南至天竺。婆罗门胡为其上族。古代印度国名,地理位置相当于今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斯瓦特县。罽宾国又作凛宾国、劫宾国、羯宾国,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北天竺境笳毕试国,今喀什米尔地区。佛图澄两次去罽宾国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

⒁七十九载仍奋志,百零三岁亦建功:佛图澄于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百零三岁是指本文讲经这一年他已经一百零三岁了,还在坚持宏法救人。

⒂遍兴庙宇:指佛图澄在赵推行道化,为化解胡人兵匪的血腥气息,和汉民的悲哀无助。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

⒃竺法护: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佛说海龙王经》第十一品《十德六度》品,其实就是今天诸大法师所广宣流通的佛门入门经典《十善业道经》。

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凡有众生,发心得无上正等正觉,愿与诸佛相等,乃是佛门最上发心。

⒅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前者指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落下。后者指如来出世之时,行了七步,每一步地上就有一朵金莲承接佛足。

⒆十方界九重天:前者为佛教世界观,佛言宇宙有十方世界,到处都有众生,与当今宇宙观有相似之处。九重天指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道教多持此说。

⒇幽玄:幽深玄妙《周书?武帝纪上》:“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色空有,理极幽玄。

(21)净土:指诸佛累劫修行,所建立的佛国清净之土,用来收摄教化众生。一般多指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一章 慧眼禅茶

轩辕博也在台下静静听经,虽然他有佛心舍利子在,但是佛经之多何止千百,这《海龙王经》他也是头一次听人宣讲。只感觉受益匪浅。

大会万千人士,只听一人所讲,落针可闻。从清晨讲到日落。所有大众全被佛图辩才吸引,竟然无有一个喊饿回家的。最后只听得法台之上醒木⑴一声清脆,这才一个个如梦初醒,大呼过瘾。

轩辕博也从讲经中缓过神来,心道这佛图澄果有大辩才,真是名不虚传。令人钦佩。当下不由得右手单手握拳,拳口当心,身体微躬,向佛图澄施了一礼。

好个礼节:
右手成拳势力洪,二心互印鬼神惊。
躬身做礼堪柔忍,不是英雄不可承。⑵

好个佛图澄,于千万人中,慧眼一扫,就见到轩辕博施礼与众不同,再一细看,见轩辕博身上有道佛光护体,极为殊胜。但见他唤过本寺主持,低声说道:“可否劳烦主持,请台下一位小友殿后谈话?”

这主持疑惑道:“那位小友?”

佛图澄微微一笑,把手一指道:“低头施礼的那个。”

主持方丈仔细一看,惊道:“那是…绝公子啊。”

轩辕博今天听的过瘾,本想回去细细参悟一番,刚想和身边的净修和尚及众位好友告辞。怎奈一回头不见了净修。只得与其他朋友告别。自己刚要转身离去之时,只见净修和尚不知又从哪里慌慌张张的冒了出来,一把拉住轩辕博的衣服。凑近他耳边说道:“佛图澄大师有请。”

轩辕博来的时候,虽然和净修说要拜望佛图澄。但是那是开玩笑的话,谁都知道这几天人多,佛图澄年纪又大,身份又高。想见一面谈何容易?故此没有用在意。所以听完经就想回去。

没想到这净修和尚这般义气,这种机缘都给自己办了下来。不由得大喜道:“好朋友,有意思,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这话一出口,把个净修说的满面通红,头摇的和拨浪鼓似得。急忙解释到:“错了错了,不是我介绍的,你一去便知。”

轩辕博还想问什么,只见净修只催促他快走,料想等见了佛图澄,一切即告分晓,于是也不再问。

还没到方丈之时,净修便先自告退,由本寺主持带着轩辕博继续往前走,正走间,竟然看见佛图澄座下四大名僧依次排开,向自己合十行礼。吓的轩辕博赶忙回礼。

这主持把轩辕博请了方丈。然后也退了出来。弄得轩辕博愈加好奇。他在方丈之中定睛观看,只见方丈之中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只几案,几案之上摆着一把茶壶,两只茶盏。还摆放着一个青铜香炉。两张坐垫在几案对面而放,对面墙上还悬挂着一幅卷轴。上书一个大大的佛字。

而佛图澄,就端坐在佛字之下,条案后的坐垫之上。正微笑的看着轩辕博,但见案上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起,环绕在清雅朴素的佛图澄身前,真给人如临佛国梦境之感。

西来衲子号佛图,慧眼明心法相殊。
凭几参禅多雅韵,焚香阅卷远邪污。
僧袍罩体行千里,云履承足渡万夫。⑶
善解如来真意旨,敢将老迈奋征途。

轩辕博看罢多时,赶忙行礼道:“参见大师,不知大师呼唤弟子所为何事?”

佛图澄微微笑道:“绝公子,请坐,请坐。”

轩辕博连道不敢,最后告了一声罪。侧身跪坐⑷在空着的坐垫上。

只见佛图澄慢慢的拿起茶壶,倒了两杯热茶。先给轩辕博一杯,轩辕博急忙双手接茶,碰到身前。只见他先细细的闻了一闻,果然是好茶,扑鼻的芬芳,令人精神一振。显然有提神醒脑之功效。他偷眼看了一眼佛图澄,只见佛图澄笑嘻嘻的做了个请的手势。

轩辕博尴尬一笑,捧茶慢慢的喝了下去,只感觉茶一入口,便有香润微苦之感,弥漫口中,他慢慢吞咽,茶水顺着舌头缓缓流入腹中,虽苦而不觉,只觉甘美无比。使一天未曾进食的轩辕博又是一振。

他一口饮罢,刚刚放下茶杯,只感觉腹中又有一股清香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回味无穷。不由得又使他身心一振,只觉口舌生津,身体三百六十骨节,十二重楼,无处不安乐,无处不舒服。不由得赞了一声:“好茶。”

佛图澄亦饮一口言道:“茶道即含人生,即有佛法。《神农本草》曰:“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苦即是人生考验,即是苦谛。茶火,茶壶,茶叶,茶水,茶味集合为茶,即是集谛,譬喻人生五阴种种。所谓空苦无常。少卧,即是灭谛,因为少卧精进,使人努力修行灭除五阴,奋发向上。轻身,名目。即是道谛。譬喻人得佛道,得轻快安乐之身,得智慧法眼,最后苦尽甘来,终尝茶香。终得无上涅槃。”

轩辕博闻听此等言论,正合心意。不由得赞叹道:“好一个“四谛禅茶”直入涅槃。多谢大师开示。”

佛图澄微微一笑道:“小友勿夸,老衲有一事不知,还望小友指教。”

轩辕博急忙挺身摆手道:“不敢不敢,大师有话请说。若要客气,弟子愧不敢当。”

佛图澄笑道:“我方才见你听完经后,对我施了一礼,此礼节与中原平常礼数大不相同,有点似胡人礼节,但是又不像。不知小友可否为我解惑?”

轩辕博闻听也笑道:“大师好眼力,竟然于众多人中看见弟子施礼。大师所言不差,此礼节并非中原之礼,也非胡人之礼。乃我自创之礼也,名为:大强者礼。”

佛图澄拿起茶壶又给轩辕博续了些茶水问道:“何谓大强者礼?”

只见轩辕博意气风发道:“此礼节虽是我所发明,但是来源却出自佛经中的两句经文。”

佛图澄赶忙问道:“不知是那两句佛经?”

轩辕博道:经云:“勇猛势力无能制服,柔和忍辱无有穷尽。”

佛图澄道:“何解?”

轩辕博解释道:“我施礼时,右手成拳,当胸而握。以拳心对自心,心心相印。拳表力量,势力勇猛。而以心印心,则代表以我之心印衬法心,佛心,求道之心,强者之心。以心心如一故,故曰:勇猛势力无能制服。”

佛图澄又问道:“第二句有何说法?”

轩辕博道:“我施礼时,控背躬身,以示身心调伏。躬身者敬也,礼也,忍也,堪受诸法也。故曰:柔和忍辱无有穷尽。”他顿了顿又说道:“此礼内含刚健,外示调柔。非遇强者而不施之,非逢高论而不礼之。故曰:大强者礼也”

佛图澄细细的品味这两句佛经,又连声夸赞轩辕博此礼甚妙。然后又问道:“这两句佛经,意义深远,不同凡响,老衲才疏,实不知出于那部佛经,望小友指教。”

轩辕博不假思索道:“出自《华严经》。”


——说破华严真妙理,英雄只此敢争先⑸


注释:


⑴醒木:其实就是惊堂木,正式名称叫“气拍”,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俗称“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取“规矩”之意,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帝王使用的称为“镇山河”,皇后使用的称为“凤霞”,丞相使用的称为“佐朝纲”,元帅将军使用的称为“惊虎胆”普通官员用的叫“惊堂木”说书人用的叫“止语”,和尚用的叫“醒木”。

⑵此种礼节,文中自解,轩辕博似乎是和别的地方的礼节相似,但是由于他化经为礼,所以就成了轩辕博独创的属于自己的礼数,专门对强者,英雄施用。

⑶云履:汉服里的一种鞋子,僧道也常穿。

⑷侧身跪坐:根据《礼记》记载,这是面对身份高的人的时候的一种姿态,以示谦卑尊敬。位置是跪在垫子的一个边上。

⑸英雄只此敢争先:此句取自《西游记》,西游原文是孙悟空争权夺利的时候用的,用在这里是说强者,修道之人等,除了求法学习外,其他事情没什么好争的。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二章 勤学救身

《炉香赞》:⑴

炉香乍爇⑵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佛图澄紧接着又问道:“《华严经》是中土所没有的经卷,小友何处所得,如蒙不弃,可否令老衲一观?”

轩辕博一听此言,先是苦笑一声,暗责自己一时失去冷静,叫人问到秘密。但是又为佛图澄的睿智所折服。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暗暗猜测到,这佛图澄与自己素不相识,不大可能随意的接见自己,而自己唯一可取的,恐怕只有佛心舍利子了。

不过他并没有欺瞒佛图澄的意思,因为他通过以往的了解,知佛图澄确实是个真修行的高僧,胜过自己千百万倍,绝对有资格参看佛心舍利子。于是再不多言。马上从怀中取出了珍藏的佛心舍利子。放在几案之上。

好个如意之宝。但见这舍利子才一出现,即放出无量光芒,映照室内,犹如正午。只见轩辕博低声说道:“我欲观经。”

但见佛心舍利子毫光大放,于光芒中,三大瑞兽身荷大车,依次而出。以舍利子神威之力,使方丈窄小之地,得以扩大增广,能够容纳下三乘大车,而不窄迫。

轩辕博请佛图澄一起来到牛车金典之前,找出《大方广佛华严经》来捧与佛图澄观看。佛图澄眼观如此妙境,又见佛心舍利子幻化经典,合掌赞佛不可思议,然后接过经典细细观看。顿时爱不释手。又见三乘大车无数经典摆放如山。一时喜不自胜。

只见他对轩辕博双手合十做礼道:“阿弥陀佛,老衲有一不情之请,请小友务必帮忙。”

轩辕博赶忙回礼道:“大师不必多礼,弟子自知大师之心,敢问大师是否想参阅这佛心舍利子和诸多经典?”

佛图澄点头道:“不错,若是小友允许,老衲敢请借用此舍利子参阅数日,研习佛典,到期肯定归还。若是参看期间小友想要,也可随时拿走,绝不敢拦。”

轩辕博笑道:“大师多虑了,佛法乃是诸佛为一切众生所说的法,我岂敢私藏,大师尽管拿去参阅。不拘时日,弟子不敢隐匿佛法。”

佛图澄大喜,赶忙称谢,紧接着又问道:“不知小友可否同意我那四个弟子也一起参阅?”

轩辕博点头道:“无妨,久闻佛图大师慈爱众生,善保黎民,只要是大师认定的人,定是善人无疑,叫谁看不叫谁看,全凭大师裁处。”

佛图澄急忙称谢,然后对着门外喊道:“你们四个都进来吧。”

紧接着只见方丈大门一开,须菩提,竺法雅,佛调,僧朗。四大名僧一齐走了进来。向佛图澄做礼道:“阿弥陀佛,师父唤我等何事?”

佛图澄命紧闭房门,然后把参悟佛心舍利子的事向这四人一说。四大名僧无不欢喜。一齐向轩辕博做礼称谢。忙得轩辕博急急回礼。连称不敢当,不敢当。

佛图澄笑道:“小友不必如此,法布施为世间第一布施,功德无量,我等称谢,理所应当,有何不敢当的?故此不必太谦。”

几个人正在屋内说话时,就听门外主持敲门道:“佛图大师,诸位大师,绝公子。晚斋准备好了,请各位是否要用?”

其实这话与其是问屋里所有人的,不如是问轩辕博一个人的。因为佛图澄从来都是过午不食。不吃晚饭。四大名僧身为徒弟,那能放着师父自己去吃呢?所以就是问轩辕博一人而已。

话说轩辕博一天听经没吃东西,后来又与佛图澄与四大名僧谈话,总共只喝了一杯茶。此刻不听吃饭还好,一听有斋饭备好,肚里马上咕咕叫了起来。把佛图澄和四大名僧都听的笑了起来。

但见佛图澄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我等只顾交谈,耽误小友用膳了,若是小友不弃,可于寺中吃些斋饭,如若累了,就在寺中休息,老衲马上便命专人负责小友的起居。我等眼下就要共参佛心舍利子,就不奉陪用膳了。”

轩辕博赶忙应承,往房门处走去。正走间,突然停住。回头对佛图澄和四大名僧道:“诸位大师,若是有人问起这佛心舍利子,请勿要透露弟子的消息。”

轩辕博此一说,怕的是有人知道自己和佛心舍利子的关系。虽然他信得过佛图澄和四大名僧,但是万一再有人知道自己的事。要抢夺舍利子,加害自己的话,自己未必能防得住,故此多此一言。其实此话纯属多余,因为在场的都是智慧明达之人,佛图澄更是当代神僧,做事岂有不周密之理?

但见佛图澄当即言道:“绝公子放心,我等只五人参习,绝不叫第六个人知道。也绝不泄露公子的消息。”四大名僧也赶忙一起表态。轩辕博听了之后,这才放心的点头而去。

离开方丈后,本寺主持和净修和尚都曾偷偷问过轩辕博,佛图澄找他到底有什么事。但是轩辕博只是回答,佛图澄看自己有佛缘,被请进去指点佛法,其他并没有什么。主持僧将信将疑。但是净修却十分羡慕轩辕博有这种机会。在吃斋的时候还控制不住好奇心,小声的询问。

寺中清苦,但是斋饭却做得非常好吃。轩辕博饱餐一顿,当夜就在寺庙中安息。当他睡觉前路过方丈的时候。看到里面灯光通明,几位高僧还在研习佛法。顿时自叹不如,对这五位高僧更增敬佩。

往后的日子,轩辕博就在梵音寺和自己租住的地方往来走动,借着同参佛心舍利子的机会,轩辕博持弟子礼,时常向五位高僧请教问题。而这五位高人也都全力指点,毫不藏私。使得轩辕博受益良多。

本来佛图澄好心劝他就住在寺中不要离开。但是轩辕博却怕家里有书信捎来,自己不及回复,误了事情。所以婉言谢绝。实在天晚了才在寺中住上一晚,等到天明又赶回去看。发现没有来信时,才放下心来,再赶回寺中。

五大高僧同参佛心舍利子,几乎昼夜不眠。轩辕博曾劝慰几位高僧不必着急,尽管安心参阅。在各位高僧看够前,自己绝不会收回此宝。但是佛图澄却摇头微笑,依然苦修不止。轩辕博恐佛图澄年老体弱,不堪重负。私下也曾问过其他四大名僧。

还是高僧竺法雅对他说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一切佛法以何为本。不离闻法为本。菩萨如是知已。一切求法。转加精勤。日夜听受。无有厌足。师父欲行菩萨行,蹈菩萨道,为救度一切众生故,这才带领我等日夜研修,积集智慧,那华严经公子也曾看过,何故再问?”

正是:
闻为知本务精勤,日夜施功莫负春。⑶
勿令睡眠杀我志,无常当念火烧身。⑷

注释:

⑴《炉香赞》:典故为,印度放钵国,有一位长者之子名叫富那奇,富那奇想度其兄羡那学佛,于是造旃檀堂请佛。兄弟二人各执香,共登高楼,遥对祇园烧香归命佛陀及圣僧。这时香烟乘空袅袅聚在佛顶之上,化成一座庄严香烟宝盖。阿难见此怪事问佛,佛在给孤独园对在座之大众,说二兄弟之虔诚,有神通者,可以同往接受供养。出自——贤愚经卷第六?(三四)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在佛教念完炉香赞,还要念三遍: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⑵爇:音[ruò],烧的意思。

⑶闻为知本务精勤,日夜施功莫负春:本文自解,出自华严经。

⑷勿令睡眠杀我志,无常当念火烧身:出自《佛遗教经》:“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寤?”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三章 明心涤肠

轩辕博一听此话才知道自己的思虑太过平庸了,就是因为自己老是这样懒惰,这才混成今天这幅模样,功也不成。名也不就。因此也被感染,跟着五位高僧一起努力参阅。五位高僧感念轩辕博能够分享佛心舍利子。毫不藏私。因此也都乐意指点于他。

诗曰:
昔日贪玩懒惰身,空延岁月耗青春
今朝自愧当坚志,誓做昆仑顶上人⑴

六人一同参学,这下可不得了。但见佛图澄以将近百岁的年纪,竟然焕发出了年轻人也没有的力量。白天于经典卷宗,绝不离手。到了夜间,便广设灯烛,加倍努力。几人或是看经,或是辩论,或是静参。每天都要熬到四五更天,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次几人熬到很晚,灯蜡燃尽。由于怕人看穿秘密,横生枝节,故此每次用佛心舍利子唤出三大瑞兽后,便赶忙收藏起来。所以室内并无光亮。可是几人兴致正浓,谁也不想睡觉。

只看那佛图澄敞开僧衣,露出胸怀。见其左心之下有一小洞。洞口用棉絮塞住。只见佛图澄拔掉棉絮,那洞中便放出光明,照亮一室。⑵几人借着光明,继续观经辩论。看的轩辕博大大称奇。

好光明:
佛心通透放奇光,朗照乾坤势运长
日月难敌殊胜法,僧袍一裹体中藏⑶

就这样六个人足足参阅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轩辕博就好似度过了几年一样,大有长进。和五位高僧也相处的熟络了起来,其中最熟的,便是河间高僧竺法雅。

因为竺法雅与轩辕博同是河北人士。称得上是老乡。而竺法雅所立的寺庙。就在高邑。离着本地并不很远。两处人民互相走动,时常往来。风土人情一般不二。所以与轩辕博最说的上话。

更兼魏晋时代,清谈流行。老庄无为之理,天下风行。竺法雅善于以老庄之风,格义佛教⑷,解释经典。而轩辕博自幼也喜爱老庄之文风,古朴飘逸。故此与竺法雅交谈最多。

而佛心舍利子在诸位高僧面前,所隐藏的功能也都逐渐的开发出来。如轩辕博使用舍利子之时,只有四五千经典可见。但是在四大名僧手里,经典的数目,马上就翻上十倍。而在佛图澄手里,经典之数,怕不有几十,上百万本之多。

轩辕博也曾请教过佛图澄是何原因,佛图澄告诉他说,之所以每个人看到的经典的数目各不相同,是以自己的福德佛缘为主。福德大的人,看到的多。缘薄根浅的人,看到的就少。

故此,轩辕博只能看到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部分经典。而四大名僧可以看到过去七佛的经典。至于佛图澄,不但可以看到此娑婆世界所说经典,还能看到此世界外其他佛世界的佛陀所说经典。

对此,轩辕博也只有羡慕的份了。因为其他五位高僧看到的经典,自己是只能观看经名,不能拿起翻阅,用手一碰如触流水,如穿云烟,不可得也。

而佛图澄不但能观那许多经典,而且时常还能与佛心舍利子对话问答。使得轩辕博更加羡慕,因为那舍利子除了给自己变字讲解之外,其他时间,简直是长年累月不发一语。而且就算写字,也是以自己所能翻阅的经典解释经义。哪有佛图澄这般自在,随问随答。好在几人辩论问法的时候都不背着自己,使得轩辕博也能沾光听上不少经句法义。

对于自己以前想抄写经卷,流通天下,却好端端无火自燃的事,轩辕博也请教了佛图澄,佛图澄则说那是由于佛心舍利子中的经典,很多都是还未来到东土的经卷。而翻经之事,日后自有高人来做。

此刻若是把经文抄写出来,一是与后日翻经高人所翻译的经典重复,引起不必要的事端。二是众生机缘不到,不堪受持。所以才会自我燃烧。并叮嘱轩辕博,以后对旁人提及东土所未有的经典时,当谨慎行事,不可随意卖弄,免遭祸患。听佛图澄这般解释劝说后,轩辕博深以为然。

有一天轩辕博从住处赶往梵音寺。由于自己本来就与梵音寺僧众交好,现在又有佛图澄的吩咐,在寺中来往吃住一月有余。所以也没人阻拦,反而纷纷打招呼,任凭他进入方丈禅堂。那待遇简直比本寺主持还要好些。反叫净修和尚等庙中僧人朋友十分羡慕。

今日他早早的来到方丈,却并没有看见五位高僧在屋中看经,等绕到前院时,只看见四大名僧聚在殿内谈话,只是不见佛图澄。轩辕博上前施礼询问之时,竺法雅告诉他,今天乃是斋期。根据佛典,当沐浴更衣,举行仪式,聚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佛图澄为清洁自身,去庙外河边洗肠子⑸去了。

“洗什么~!!?”

轩辕博一下自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由得又问了一遍:

“洗肠子~!”

竺法雅呵呵笑着,又回复了轩辕博一此。

“肠子也是能洗的???”

虽然轩辕博知道佛图澄神通广大,但是没想到到了这种程度,不由得又是提出疑问。见轩辕博吃惊,四大名僧纷纷大笑。

须菩提也笑了起来,对轩辕博说道“你不记得晚上师父经常用胸口洞中的光亮照明看经了?”

轩辕博一愣,这才想起来有这回事,不由得问道,那肠子……

佛调也在一旁答道:“肠子即是从哪个小洞中掏出来清洗的呀。”

轩辕博又愣了一下,才缓过来。摇头苦笑道:“佛图师父真是神通广大,不可思议。那我便先去方丈等候各位师父,等各位师父典礼完毕,再来一起看经。”

他说完,没想到,四僧中,僧朗却长叹一声道:“绝居士,恐怕我等再不能与你一起参佛看经了。”

轩辕博闻听吃了一惊,急忙问道:“诸位大师,这是为什么?难道弟子有什么做的不对地方吗?”

僧朗摆手道:“非也非也,绝居士为人忠厚,又对我等有施法之恩,我等也想与绝居士多相处些日子,共同研习佛法。只是天王有令,请师父去河南主持超度,不得不行啊~!”

轩辕博疑惑道:“超度?什么人不能主持超度,非得叫佛图大师亲自前往?”

僧朗见轩辕博问的仔细,这才把前因后果一一说来。


注释:


⑴昆仑顶上人:昆仑者,昆仑山也,中国第一仙山。此处取第一之意,言至尊无极之意。

⑵佛图澄胸口小洞:出自《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左乳房的旁边起先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有时佛图澄把肠子从小洞中取出来,有时佛图澄用棉絮把小洞塞住。如果想读书时,就把棉絮拔掉,洞中发出的光亮,使一室通明。

⑶僧袍一裹:隐语也,指戒律。戒律为僧家大衣。

⑷格义:印度佛学初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用本土儒家、道家思想来解释佛学的格义。《高僧传》卷四“晋高邑竺法雅”:“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及毗浮、相昙等,亦辩格义,以训门徒。”

⑸洗肠子:《高僧传》记载:佛图澄逢到斋戒之日时,来到河边,把肠子从左胸前洞口掏出来,用水洗净,然后再装进腹中。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四章 心怀天下

原来这些年,北方局势时刻都在变化,先是东晋咸和三年之时,后赵石勒与前赵刘曜,大战于洛阳之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而后身亡。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上邽,咸和四年,石虎攻克上邽,杀刘熙及其文武百官,至此前赵灭亡,匈奴夷族。⑴

古风云:
汉赵匈奴野性长
提鞭纵马祸北方
一朝身死合族灭
始知荒凉是天堂⑵

咸和七年时,明帝赵天王石勒毙⑶。太子石弘继位。封中山王石虎丞相之职。加魏王位,领大单于,赐加九锡。划魏郡等十三郡为石虎封国,总领朝廷大小政事。而石虎虽为石勒堂侄,怎奈狼子野心。毫不念及与石勒的叔父之情和石弘的兄弟之义。大反君臣之礼。⑷

欺压君主,把自己一家都封为王爵。立妻子郑氏为魏王后,授长子石邃为魏太子,授予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授次子石宣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封河间王。自己亲信之众,也皆封为王侯。大贬石勒旧臣,尽皆委派闲散官职。故此人心叛离。

七月,赵将石聪与谯郡太守彭彪,各自谋反,向晋请降。晋帝司马衍派督护乔球领兵接应。不料乔球还未到达。便被石虎所灭。

十月,关中河东王石生,洛阳守将石朗。又起大兵,誓诛石虎。石生自封秦州刺史,派使者向晋请降。两人各起关中洛阳两地兵马讨伐石虎。而此时,又有氐族统帅蒲洪自领雍州刺史,向西依附凉王张骏。

石虎大怒,使太子石邃留守襄国,自带马步兵七万攻打石生石朗。于金庸擒获石朗,削足斩首。又以梁王石挺为前锋大都督,与石生麾下将军郭权大战于潼关。郭权率有鲜卑涉部士众二万人,勇不可当。石挺与丞相刘隗当场阵亡,石虎帅残部逃往渑池,一路之上,尸体枕藉达三百多里。后鲜卑私自与石虎勾结,反攻石生。石生单骑逃回长安,后又弃长安而隐匿于鸡头山。后被部下杀死投降。只有将军郭权率领残兵逃奔陇右。

二石俱灭,氐族蒲洪孤木难支,亦降石虎。石虎迁迁秦雍二州士民以及氐族、羌族十万户于关东,然后返回赵都襄国,赵主石弘马上给石虎建造魏台。仿效魏武帝辅佐汉朝之旧例。
古风云:
人逢势大绝情义,爱行篡逆废纲常
今见石虎魏台事,可知曹贼死不僵

至今年咸和九年⑸,三月,赵丞相石虎再次派兵,以部将郭敖和章武王石斌率马步兵四万人,西攻郭权。

四月,上豪族杀郭权请降。石虎迁秦州三万户于青并二州。不想又有长安陈良夫逃奔黑羌,串通北羌王薄句大等人侵扰北地、冯翊。与赵国章武王石斌、乐安王石韬连番大战,不久,羌人败北,薄句大逃奔马兰山。郭敖乘胜追击败兵,反被羌人所败,兵卒死者十之七八。郭敖因兵败折损。也被石虎遣使杀死。

石虎自败诸王叛将,狂心大盛。欲自立为王。只因见连年征战,征调各地兵卒,各郡县盗贼频发。民心惊惧,各地不安。各地官员纷纷上表,石虎无奈。于夏七月刷下文书,请佛图澄行化赵地西南,大开普度,超度亡魂。借此稳定人心。

僧朗将天下大事,前因后果一一说与轩辕博后,只听得轩辕博冲冲大怒。当即喝骂道:“胡羯石氏,安敢如此。我闻石勒好杀,连年征战,北方之民死于战火者多矣。不想石虎更为残暴,如此穷兵黩武。若是长此以往,北方岂有人烟。我辈岂不皆为刀下之鬼?”四大名僧见轩辕博动怒,也无不叹息,怜悯百姓涂炭。

轩辕博顿了顿又问道:“既然石虎这般猖獗,佛图大师何苦再听其调遣,为他奔走?”

竺法雅叹了口气道:“正是因为胡人如此残虐,师父他老人家才不避百岁高龄,四处奔走宣化,希求以佛法化解刀兵。而石勒石虎叔侄,也正是因为敬畏师父神通佛力,这才不敢太过肆意屠杀。若是师父不出头顶劫救世,任凭石氏战争屠杀,那时节才真真的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

佛调也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师父他老人家,这也是为了化解石氏胡人好杀之心,故舍身犯险,欲从其内部平息仇杀,而施展的大法度啊。”

须菩提在一旁言道:“这些年来,石勒石虎叔侄也有数次怀疑师父,屡次试探,欲下杀手。都靠着师父的佛力智慧化险为夷⑹。若是换成旁人,劝说石氏叔侄止兵向善,早就成了刀下之鬼,故此此事非得师父他老人家才能做到。”

僧朗也接口道:“所以而此次石虎之请,决不能不听,倘若不听,石虎必定心生怨恨,再也不听师父的话,如此一来,师父再想向石虎劝进善言,就千难万难了。”

轩辕博听到这里,不禁也长叹口气,既为天下百姓叹息,又为佛图澄如此胸怀,不辞劳苦所深生敬意。正要再说点什么,就听竺法雅说道:“师父来了。”

轩辕博抬眼看时,只见佛图澄带着几个小和尚走入大殿。故此急忙与四大名僧一起迎接。佛图澄先是叫本寺主持召集僧人。准备斋戒仪式。

然后与四大名僧带着轩辕博走进平日修行的方丈之中。对轩辕博说道:“绝公子,老僧已知方才他们四人,已经向你说了老僧的事情。本想多与小友相聚些日子,共探佛法。怎奈西南众生受苦,老僧不能不去,这是你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这些日子多谢公子了。阿弥陀佛~!”

说罢只见佛图澄伸手探入僧衣之中,伸进胸前孔洞,在心脏处一摸,拿出一物,正是佛心舍利子,但见他双手捧着把舍利子交还给轩辕博,然后又合掌施了一礼,四大名僧在后边,也其声念佛,对着轩辕博施了一礼。轩辕博见对方这般看重自己。不由得心中震荡。赶紧还礼。

然后拿起佛心舍利子,志诚的说道:“佛图大师,四位大师。前者蒙大师指点,说我阅览虽多,然参修不够,故所得甚少。弟子也深以为然,这佛心舍利子,我虽然喜爱,但观佛图大师,大慈大悲,有普度天下之心,故弟子不敢私藏重宝,情愿将此宝献与诸位大师参阅,增长诸位佛力,更可普度众生,好过弟子一人私守,请大师一定收下。”

说罢轩辕博把身子一躬,双手将佛心舍利子捧过头顶,献于佛图澄和四大名僧之前。


注释:


⑴前赵灭亡,匈奴夷族:解此处解前者“第八章----好事多磨”中“匈奴刘郞之懿范,绝庙暂驻”未解之注释⒀。意为匈奴刘氏被石勒所灭,全族被杀,只余少数幸存。讽蛮夷之道小也,只知争权夺利,不知仁义安邦,虽说一时权力在手,但顷刻身死族灭,为得何来?

⑵此诗单讲人有多大知识,便能主多大事情。有些地方人民未归教化之前,只能居住在荒凉地界,如果贪求多欲,肆意而行,一旦掌握权力。下场便如匈奴刘氏一般,国灭族亡。有此可知坐天下并非完全依仗强横,更需要仁义知识。似匈奴之族,与其被灭族,还不如在草原上过苦日子来得好。如果真想要入主华夏,并非完全不可,必先舍刀马而持书本方行。如一昧胡来,眼中只有权力更替,不懂治国之法,必定灭亡。似刘氏匈奴,争杀多年,族人血洒北国,全族被灭,无有容身之处,诚为天下所耻笑也。所以说:始知荒凉是天堂。意为:荒凉的匮乏之地才是容身的天堂之地。引申为:那个知识只能过穷日子,不能过好日子。想过好日子,先要学知识。

⑶东晋咸和七年时,明帝赵天王石勒毙:为何文中每次都用晋年号,解别国之事?春秋也,晋天子国号无界也,不与夷狄之主中华也。帝王死,不用崩、薨而用毙,何也?春秋也,以其凶残成性。上无功德于晋室,下无恩义于百姓,前无忠义于刘赵,后无良臣于后代。一生只为杀人,胡汉具屠。故责其愧登王位,讽其自毙也。咸和:东晋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一个年号。

⑷此处解前者“第八章----好事多磨”中“中山虎公之野望,持戟将临”未解之注释⑿,言石虎素有野心,将要造反之意。

⑸至今年咸和九年:为公元334年,甲午之年。轩辕博时年二十八岁之年。

⑹石氏欲害佛图澄之事,多记载于《高僧传》《晋书》。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五章 片语解忧

古风云:
生来多难炼此身,慈悲喜舍渡困津⑴
一朝解释人心悦,翻身飞上九重云⑵

佛图澄和四大名僧听闻轩辕博有献宝之心,心中也大为感动。只见佛图澄用手搀起轩辕博,把他的手推回自己的身前。然后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绝公子为众生故,能舍重宝,有此善心,我佛必佑。但是此宝老衲却不能收下。”

轩辕博一愣,以为佛图澄是与他客气,急忙又将双手捧上道:“大师,弟子真心献宝,绝无二意。”

佛图澄却摆手笑道:“绝公子不要着急,听老僧道来。我并非谢绝公子美意。但是一者,此乃无价至宝,能看一眼即为无上佛缘。老僧能参修一个多月,已经深感佛恩浩荡,也多谢公子施法之恩。且老僧以前曾说过,看完之后必定归还,此时那有私自占据之理?二者此宝自有灵性,可自寻有缘当见之人,如公子曾言:此宝自来,非假财力。故我等又何必自专?三者我前日闻寺中塔铃摇响⑶,以知此宝不久当自离去,不会久在凡间。”

轩辕博闻听此言吃了一惊,急忙问道:“此宝何时离去?”

佛图澄笑道:“就在绝公子从此宝处,看完最后一本经书后。”

轩辕博听到此宝即将离开凡间,不由得心中一空,虽然他肯将此宝舍与佛图澄,但是不代表他不喜欢此宝。而且轩辕博的心思是觉得赵都襄国离此不远,就算暂时分别,以后自己想看了,还可以去襄国找佛图澄借来参阅,并不是永久离别。

此刻听佛图澄之言,此宝将要永离世间。不禁心中又升起不舍的念头来。紧紧地攥着佛心舍利子,生怕他现在就要飞走似的。

佛图澄见轩辕博如此,又笑道:“公子既从此宝多闻佛法,应知佛法常住,不离世间。公子只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不离佛心,何故另生贪恋之意~!”

轩辕博听得佛图澄如此言讲,察觉自己失态,连忙合十施礼道:“谢佛图大师开示。”

佛图澄看了看轩辕博,突然又说道:“世事无常,不可贪恋,就算身怀如此世间至宝,亦有分离之时,我观公子大有佛缘,何不与老衲出家,远离这是是非非,悟透色空,远离生死分离之苦?”

佛图澄说出这话,身后四大名僧在旁边也连忙点头附和。竺法雅更是连使眼色,劝轩辕博答应下来。

不料轩辕博却长叹一声道:“大师好意弟子心领了,弟子也早视诸位大师为我师长。但是我身,多缠俗世因缘,父母尚未安顿,难以割舍。况且我早有志向,愿以白衣⑷而得解脱,不愿出家。故此佛图大师美意。恕弟子不能领命。”

此言一出,四大名僧都是一叹。要知道佛图澄不但佛法渊微,且身份之高,简直就是赵国的太上皇。从石勒开始,就对佛图澄毕恭毕敬。此时虽然石虎当权,别看那石虎时常反性生疑。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佛图澄的敬畏。所以这种机会实为难得,不想轩辕博却拒绝了,故此各自叹惜。

竺法雅还要说什么,结果被佛图澄拦住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不出家也能修行。何必拘泥?”

接着又看向轩辕博道:“绝公子,我观你虽然是好乐之性。但是却时常面有不悦之色,眉头时有紧锁。想必是为事所伤吧。老僧感念公子之德,愿意报答。别看老衲是出家之人,也有不少朋友,在官府也能说得上话。公子有什么不便之处,尽管和老衲言讲,老衲能办到的一定办到,就是求财求官也是有的。”

轩辕博听后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弟子非为钱财势力,才接近几位大师,诚为求法求教。这些时日,诸位大师已经对弟子指点甚多,弟子已不胜感恩戴德,岂敢再有他意。?”

佛图澄见轩辕博拒绝,依然劝道:“绝公子何必客气?我观公子必有难事,老僧实有帮忙之心,请公子万勿拒绝。”四大名僧听后也一阵相劝。

轩辕博见五位高僧出于至诚,这才又长叹了口气道:“我本名轩辕博,乃据此五十里地之外,百果园人士。“绝”者,乃隐名自号也。只因难以满足父母亲友之意,又欲图自身大业,这才出门在外。但是由于俗事难解,心情不畅,又无其他良方,这才困顿至今。

佛图大师欲闻我之所想,弟子也不敢隐瞒。虽说金银财宝,官职势力。都可为我解难,都可安顿我父母眷属。然我知钱势如幻,只管一时,不能使我长久安乐,唯有增长自身实力方为正道。如今佛法虽好,可增我力。但我心中急躁,一愁俗事难解,二愁人生短暂。此二事常乱我心,难以净修。故佛图大师若真想助我,唯此二难是我身刺,惟愿拔除,示我安乐。”

佛图澄和四大名僧听后,这才知道轩辕博身世难事。虽然他们都愿意帮助轩辕博,但是这两种难事,都不大好解决,故此纷纷思索不语。

良久,只见佛图澄道:“有了,轩辕公子,你之心意,老僧尽知,你说俗事难解,是想要增长各种力量帮汝解决琐事,你言人生短暂,敢是要多求寿命?”

轩辕博见佛图澄深知自己之意,急忙点头道:“不错,弟子正是此意,不知佛图大师有何指点。”

佛图澄微微一笑,却不答话,只见他转过身去,令须菩提展纸,竺法雅摆砚,僧朗取笔,佛调磨墨。佛图澄亲自持笔,顷刻之间便写好了一封书信。交于轩辕博道:“轩辕公子可凭我信,送去卧佛山三教堂,如有人问,则答:佛图澄送与三位堂主即可。到时自会有给公子解困之方。”

轩辕博虽然信任佛图澄,但是此刻见他不直接告知自己如何解脱,反而让自己送信,不知是何缘由,故此心有疑虑。却并不知当不当说。

佛图澄看出轩辕博心中疑虑,微笑道:“轩辕公子不必生疑,去后自然知晓,定无空过。”

诗曰:
愁肠切莫告俗人,彼等疏才反误身。
若遇贤德求片语,须臾鱼蟹化龙鳞。⑸

轩辕博见佛图说的这般肯定,想是自己此去,必有所得,故而心中大喜。谢过佛图澄和四大名僧。

不料佛图澄又嘱咐道:“轩辕公子此去不必马上去三教堂,可先在住所等上一月,再去不迟。”

轩辕博疑惑道:“这是为何?”

佛图澄道:“一月以后有一年少僧人将欲寻我,此人乃我未来弟子,为我佛门日后栋梁。老僧算定,公子去三教堂路上,必能遇见。故此老僧请公子替我传一声话,就说,欲见佛图,可于明年在河南邺都⑹相会。另外还请轩辕公子把佛心舍利子拿上,令此人一观。”

轩辕博问道:“年少僧人甚多,不知此人是何模样?有何法号?请佛图大师示下,使弟子心中了然,不至误事。”

佛图澄笑道:“此人甚是好认,你只看有带着皮手钏的僧人便是了。”

正说话间,只听门外有人走来,轩辕博才收好佛心舍利子时,便听到有一声音说道:“大师,僧人已经聚集,可否举行说戒集会。”

佛图澄答应一声,与四大名僧一起往外行去,走到门边,又回头看着轩辕博道:“绝公子,老僧做完佛事就要离开了,老僧所托之事,还请在意,以后多多保重,阿弥陀佛。”

轩辕博乃是念旧之人,这些天与佛图澄和四大名僧已经处出感情,此刻见对方告别,不由得伸臂拉住佛图澄和四大名僧的手。不愿对方离开。后来经本寺主持劝解,这才洒泪分别。

等到佛图澄做完佛事,即有军队开进寺院,只见一众兵卒与僧人环绕着佛图澄,向西南方向行去。轩辕博远远的站着,向佛图澄等人挥手送别。直到人影远去时,手臂仍未放下。

竺法雅看着远处挥手的轩辕博,心中不忍。向佛图澄问道:“师父,这轩辕博实念旧情,可惜他不肯随师父出家,不然的话,在修行中必有增进。”

佛图澄笑道:“凡事自有缘法,强求不得。前者我说修行不必非要出家,你又何必在意呢~!”

佛调接口道:“师父,我记得那卧佛山旁的三教堂,乃是三教共拜之所,师父叫他去哪里作甚?”

佛图澄眼望白日之下的参天卧佛,缓缓地说道:“那是剑仙之域啊……”



注释:



⑴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又称四无量心。乃佛家术语,依靠此四无量心,可以改变势运人生。

⑵解释…九重云:解释指解决,释放。九重云指九重天,引申为灾厄结束,将要飞黄腾达。

⑶闻寺中塔铃摇响:用典,指佛图澄能因塔铃而知过去未来事的典故。记载于《高僧传》。

⑷白衣:佛教中称除僧侣以外的人为“白衣”。

⑸此诗表:帮忙助人之道,当深知对方心思,顺其天性而尽力辅助,运用智慧,施展手段。令对方满意。能达到这种条件的,才能说是帮忙的内行人物,和这个条件差距越多,所能帮的忙越小,倘若差距太大,不但帮不成忙,反而是去添乱。所以说:愁肠切莫告俗人,彼等疏才反误身。

⑹邺都:邺都,建安九年,曹操平定袁绍,修缮营建邺城,后定为魏王王都。魏文帝曹丕在此受禅登基称帝后移都洛阳,仍以邺城为五都之一,史称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六章 闻经登路

轩辕博并不知道佛图澄师徒的对话,他只是远远的挥手,目送佛图澄和四大名僧走远之后,这才慢慢的走回自己的住处。

回来之后,轩辕博坐在床上,回忆起自己与佛图澄师徒相聚的一个多月,只觉得真好似梦境一般。接着他看着手中的佛心舍利子。

心道:“佛图大师曾说过,这舍利子不会久居凡间,不久便会消失。而我与佛图大师说好了等上一月时间再去那三教堂。如今我要在这舍利子上再看些什么书才好。如果有一本能总括所有经典的经书就好了。”

他刚想到这里,但见佛心舍利子突然异像大起,放出未曾有过的光芒。然后只听牛吼羊嘶并鹿鸣之声一起传来。但见三只瑞兽共同拉着一架大车从光芒中走出。轩辕博睁眼看去,发现这一架大车,竟然承载了以前三架大车所有的经书宝卷。⑴

又见此大车中种种经卷光芒大盛纷纷飞起,在半空中飞舞,而最后飞起者,赫然是一本前所未见的宝卷。其经卷所放光芒,竟超日月之明。于一切经典之中而为最上,丝毫不差于轩辕博最爱的那三本经典。

轩辕博伸出手来,把此经典接到掌中。仔细看时,只见经典之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般涅槃经》此经之名,轩辕博早有耳闻。

相传,东汉支娄迦谶⑵译有《梵般泥洹经》两卷。三国魏安法贤⑶译有《大般涅槃经》两卷,吴支谦⑷译有《大般泥洹经》两卷。而这三位高人所译的三部经文,其实都是一部而已。只是叫法不同。而时至东晋,胡人乱世。这三本经书早已失传,不得而见,实令万千佛子叹息。

因为相传,这涅槃泥洹经是释迦牟尼佛最后所讲之经卷,里边记载了佛祖最后的教化,和佛法的种种秘密。以及如来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可谓是佛门无上妙典,堪称无价之宝。

以前轩辕博虽然知道此经的名字,但是由于手头的经典太多,根本看之不尽,而且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佛心舍利子会消失在自己身旁,所以也并没有特意的去寻找那本经书。没想到如今失意之下心有感念,竟然引出了这本经中之王。而且看这厚度,何止两卷?直有几十卷之多。

轩辕博大喜,赶忙开始阅读起来。而此后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足不出户,专门研读此《大般涅槃经》。而此经也确实不负盛名,等轩辕博看了之后,只感觉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和圆通,以前各种不明白的事情和法义,也在这本经书的解释之下明了通透。好经文,有赞为证:

涅槃金卷。妙典重宣。
大般论尽乐人天。常住义幽玄。
佛法无边。究竟破重关。⑸

时间飞逝,在一月后的第一天的清晨,看完最后一篇经文的轩辕博,合上了经卷,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知道,与佛图澄约定好的日子到来了。

仲秋之月,其日在角。金气肃杀,蓐收当令。⑹虽然此时西方之气日盛,天地间渐增凉爽,但是日中时分却仍有夏日余韵,有时竟也十分炎热。

轩辕博一路向西,赶往卧佛山三教堂送信。卧佛山,地处石邑县⑺境内。虽说看着山头前行,路不至于走错。但俗话说的好,道望山,跑死马。

有些地方表面上看着不远,但是走起来却有几十里地之遥。轩辕博一口气走了三十多里地,被太阳晒得饥渴难耐,嗓子里也直冒烟。实在乏累。

他擦了擦汗,抬眼看时,正巧,只见路边有一口水井,井边用席子搭起几片凉棚,有一小贩正在里边卖凉粉。轩辕博走了一上午,实在困乏,于是便驻足下来,买了一碗凉粉解暑,又要了四个烧饼充饥。不一时,掌柜把一只大碗,和一只小碟端上。

轩辕博看时,果然好一碗凉粉。只见碗中如白玉般放着数十块凉粉⑹,以酱油醋为作料。然后用冰凉的井水冲成一大碗。最后再其上再撒上香菜,滴上几滴香油。看的人食指大动。轩辕博急忙端起来喝了一大口,只觉又凉又酸,又香又滑。顿时只觉暑气全消,倍感清凉。

诗曰:
羊脂粉白香底滑,醋含冰水翠翻花。
鲸吞畅饮能驱暑,途内化城小店家。⑺

这酸酸的凉粉甚为开胃,轩辕博喝了一口后便觉得肚子更加饿了起来。于是又乎抓起碟子中的烧饼充饥。

烧饼亦称胡饼,相传为汉代班超从西域传来。自此风靡天下。《续汉书》曰:灵帝好胡饼。后世亦有: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⑻之名句。也有诗为证:

圆如秋月色金霞,节节积善撒芝麻。
西方美味传东土,万褶千层饱汉家。⑼

此刻轩辕博大大的咬了一口,这刚出炉的烧饼。只觉香脆无比,配上冰凉的凉粉,别有一番风味。他吃的高兴,加上天气又热,故此也不急着赶路,于是就慢慢的品尝美味,四外闲看。不想这一看之下,却看出了事情。

只见西边官道之上,由远至近,慢慢的走过来一个年轻的僧人,远处还看不清,走进了才看到。这僧人黑黑的面皮,甚为丑陋。

诗曰:
东晋初生乐永嘉,尝恩孔氏动书匣。⑽
双亲早去飘零子,十二寻根拜释迦。⑾
通透五经真雅士,明析四谛果方家。⑿
形黑貌丑人皆弃,谁见天神跪献花。⒀

轩辕博本来接受了佛图澄的嘱托,要在路上等一个僧人。可是今天他走了半天,也没遇上一个和尚。此刻他见此僧人到来,虽然觉得可能是佛图澄所指的人。但是观此僧年轻貌丑,又觉得实在与佛图大师的期望,与自己的猜想离得太远。

再加上此僧人手腕上也没带着任何首饰,故此也起了轻视之心。虽然他本心非常敬重僧人,但是此刻却没把此人往佛图澄的徒弟,那种高度上抬。

只见这僧人一路走到凉棚边上,可能也是走的实在乏累口渴,于是便停住脚步,念声佛号,向卖凉粉的小贩行了一礼,讨了方便,去井边打水来喝。轩辕博看了几眼也就不再关心,依然慢悠悠的吃着自己的东西。

没想到由于佛图澄教化北方,使得北地之民皆好浮屠。敬重僧人。这卖凉粉的小贩亦是如此。这小贩见此僧人困乏,动了怜悯之心,上去抱了个拳,把这年轻的黑丑僧人请到了凉棚之中。又送了一碗凉粉,四个烧饼。这僧人急忙道谢。连声念佛。

轩辕博平日也喜欢斋僧布道,施舍乞人。但是一般情况,是对方求到自己身上,或者看对方实在为难的时候才出手相帮,若是对方面无急色,又不相求,他的规矩就是各走各路。但是此刻他却并不反对这小贩行善斋僧,且心里也不由得大大的赞赏,暗地赞美此人不但吃食做的好,人也乐善好施。

诗曰:
布施六度第一功,普摄菩提号大乘。⒁
名为檀度波罗密,福慧观空样样能。⒂

他正在琢磨间,只见这黑丑小僧谢过掌柜后,把手一抬,袖子一挽,去端凉粉。正在这时,轩辕博分明看到了,这僧人的手臂上,多长了一块皮肉。就好似一只镯子戴在臂上。他顿时想起了佛图澄说过的话:“此人甚是好认,你只看有带着皮手钏的僧人便是了。”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注释:


⑴此处言佛法其实如一,如天雨降世,唯植被摄取水量不同而已。固有三兽拉一车之譬喻。

⑵支娄迦谶:谶:音[chèn]。支娄迦谶,简称支谶,中国东汉僧人,本是月氏国人。佛经译师。东汉桓帝末年到洛阳,于汉灵帝时翻译《道行般若经》、《兜沙经》等,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十三,《高僧传》。

⑶安法贤:曹魏译经家。安息国人。艺业精深,慧解尤峻,振锡游历四邦,魏文帝黄初(220~226)年中,于洛阳从事翻译。曾译有罗摩伽经三卷、大般涅盘经二卷,凡二部五卷,惜今俱缺失。生卒年不详。[开元释教录卷一]

⑷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详(约3世纪)。本月氏人,其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随之俱来。受业于支谶门人支亮,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东汉末,迁居吴地。因聪明超众,时人称为“智囊”。吴主孙权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其事出于《高僧传》等。

⑸此赞表《大般涅槃经》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此经也是对各种大乘经典的一个总结。和各种佛法修行的一个总结。另外此经也属当时中国未来经,因轩辕博得佛心舍利子,提前得以阅读。

⑹仲秋之月,其日在角。金气肃杀,蓐收当令:仲秋即是秋季第二月,农历八月。日在角是说太阳在二十八宿里的角宿附近(室女座)。金气肃杀是指秋天秉西方金气,有肃杀之能。蓐收当令是说,此时主持时令的神明是耨收。《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⑺石邑县:西汉初置石邑县,治所在今河北获鹿县城南三十五里处,属恒山郡。三国魏和晋代,石邑县均属常山郡(恒山郡)。

⑹凉粉:晋朝有无凉粉甚难考证,但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但是凉粉的近亲,凉皮则传言秦时便有。而凉粉由于难以考证,所以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而凉粉制作简单,工艺上也有相通之处,长发估计是把二者合并同类项后,就说是有,谁奈何哉~!

⑺此诗言双关,表面上是写凉粉,其实是谈修行。末尾“化城”一词点睛。化城:出自法华经,指修佛的路上,有声闻乘,圆觉乘。等未究竟的境界。是因为修佛艰难,所以才在其中开了几个暂时休息的“幻化之城”而已。此处借轩辕博出行,遇见好吃的凉粉,解除暑气。暗示此去可以暂时缓解人生困乏。也指修行之时,也要深明层次,循循而进。更指,志向当高远,莫把化城店家,当做最终目的地。

⑻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对胡麻饼的赞誉。全文为:“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⑼此诗亦是双关之语,用烧饼指佛法。秋月金霞,用饼的形状颜色,指佛面和佛身金色。节节积善,指修行积集无量善根成就大业,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西方美味传东土,一指胡饼西来,一指佛法西来。万褶千层饱汉家,一表面上是讲历史,说饼的形状内部构造,和汉朝的传承。实则是说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意义深远。可以“饱”(保),“汉室”(中华)江山。

⑽东晋初生乐永嘉,尝恩孔氏动书匣:指此人乃东晋怀帝永嘉六年出生,受外兄孔氏的抚养,年少就开始读书的典故。

⑾双亲早去飘零子,十二寻根拜释迦:指此人父母双亡,十二岁就出家修行。

⑿通透五经真雅士,明析四谛果方家:指此人虽然年少,但是学问高超。不但明辨五经,而且对佛法的理解还很精深。

⒀形黑貌丑人皆弃,谁见天神跪献花:此语乃励志之语,言世人大多以貌取人,嫌弃此人。但是此人实在是有真才实学,学究天人,懂行之人无敢不敬。故此言:谁见天神跪献花。世间有志之士观此,岂能因穷困丑陋而退志乎?

⒁布施六度第一功,普摄菩提号大乘:指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项主要内容,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布施是是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

⒂名为檀度波罗密,福慧观空样样能:指布施又名又名檀波罗蜜、檀度、施度。施波罗密。行布施的人,可以增长福气智慧,还可以去除贪念得观空相。可以增长自己的学问,又助人为乐安定世界,大有益处。

楼主:大雅闲人  时间:2021-03-22 13:31:05
第二十七章 传经比法

轩辕博再揉了揉眼睛,定睛观看。发现果然没错,就是手臂上长了一只肉钏。这时他才恍然大悟,猜透了佛图澄的禅机。

不过他虽然明白了眼前的僧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但是却并没有立刻去找对方说明情况,而是马上的自责了起来。心道:“这些年真是白学了,常言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我自以为深知此理,但还是没免了以貌取人。”他恨自己眼光出现偏差,不由又多骂了自己几句狗眼看人低。

英豪寻路径,我慢障贤能
天地皆应纳,唯闻骂己声⑴

要说认错人这种事,天下人几乎都有遇到。轩辕博何故如此愤恨?这都是由于其心志广大,又通读天下各派经典。故此他平时料事之时,就时常自己考验自己的眼力高低,做事之时,就想做个无有漏洞。

之所以用这样的规矩要求自己,就是为了能使自己实现君临天下之心,增长实力能恒久前进。故此虽然他有犯懒贪玩的一面,但是也经常戒备小心,以图掌握全局,让自己行事更加自在。不想此时却犯了傲慢的毛病,看走了眼。所以轩辕博十分自责。眼神直愣愣的看着对面的僧人。

这僧人吃喝了一会也有些饱了,抬眼看见轩辕博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笑了一下点头道:“阿弥陀佛,施主请了。”

轩辕博见对方反而先找了自己说话,实在有点不好意思,赶忙还礼道:“阿弥陀佛,这位师父请了。”

和尚一笑,没有多说。继续吃东西。但是虽然他吃的进去,轩辕博可吃不进去了。只见他又一拱手道:“我看师父从西而来,敢问这是要去什么地方,是要去访友还是挂单⑵。我刚从东边过来,若有路况不明,地址难寻之处,我若是知道,也可帮助师父一下。”

这僧人见轩辕博说话热情,也不隐瞒又合掌谢道:“阿弥陀佛,多谢施主美意,小僧是来寻人的。”

“师父欲寻何人?”轩辕博急忙问道。

只见这年轻僧人微微笑道:“我特来寻找佛图澄大师。”

轩辕博一听佛图澄三字,料想绝对没错了。就是此人。于是问道:“师父可知佛图大师现在何处?”

这僧人闻听苦笑一声道:“小僧也为此事发愁,前者贫僧去襄国寻访,不想听闻大师离了襄国去梵音寺宣化。我打听梵音寺在常山以南几十里外,故此一路找寻,不想还是走错了地方,走到西边太行山里去了,打听了好几人才走了出来,也不知大师还在不在梵音寺。”

轩辕博闻言也不作答,只是抚掌笑了一下。

只见这僧人奇怪道:“这位施主何故发笑?是小僧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轩辕博站起身来,走到这僧人切近道:“这位师父,我特地为寻你而来,不如我们此处说话不方便,不如我们借一步说话。”

这僧人不明就里,但是看轩辕博神情严肃,料定是找自己有事,于是也点头跟上。轩辕博结过账后。四处张望了一下,只见远处有一片林子,于是便带着这年轻僧人往里那赶去。

等走到林中,只见好一片林子。诗曰:

幽林遮烈日,气爽振神清
石上安禅坐,花前细论经⑶

轩辕博带着这个年轻的僧人,在林中找到了一处僻静所在。看了一眼跟来的僧人,拱手道:“在下轩辕博,敢问师父贵上下⑷如何称呼?”

僧人见轩辕博询问,赶忙也合掌为礼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轩辕施主,贫僧乃常山扶柳县人士⑸,法号道安⑹。”

轩辕博闻听大喜道:“我亦是常山人士,扶柳县于此相距不远,算起来与道安师父还是半个同乡。”

道安和尚闻言也喜道:“如此说来,贫僧深感荣幸,既是同乡,一切方便,敢问轩辕施主找我有何要事?”

轩辕博答道:“佛图大师知道你要来找他,特命我来寻你。”

道安闻听此言就是一愣道:“佛图澄大师因何知道我要来找他?”

轩辕博一笑道:“师父岂不闻佛图大师能闻铃知音,掌观千里⑺?”

道安听此一言,又见如此异事,不由得赞叹道:“阿弥陀佛,大师果然是非常之人,道安佩服。只是不知佛图澄大师有何法谕⑻?是命我去梵音寺见他吗?”

轩辕博摇头道:“这却不是,佛图大师已经去了西南行化,但是他临走前特命我转告于你,说他明年在河南邺都等你。”

道安和尚听闻朝夕想见的,当代佛门泰斗佛图澄大师,竟然没见面就挂念着自己,心里不由得一暖。但是听到现在难以相会,还要等到明年去邺都才能拜见。而眼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见他竟然一语不发愣了起来。

轩辕博见僧人发愣,于是便说道:“道安师父有何难处,不妨说与在下听,佛图大师与我有恩,道安师父又是佛图大师指定的门人,且你我又是同乡。故此我能帮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道安见轩辕博说的诚恳,自己也没必要隐瞒,于是就将顾虑说了出来。没想到轩辕博哈哈大笑,道声:“简单。”然后对道安和尚说道:“道安师父,我看你不如就去梵音寺挂单半年,等明年佛图大师驾临邺都时再去不迟。那梵音寺上下对佛图大师无不敬服,且我私下与梵音寺僧人也都有交情,道安师父到了梵音寺只要报号是“佛图大师的弟子,绝公子推荐而来”管保万无一失。”

道安和尚听轩辕博如此帮忙,不由得一喜,赶忙道谢,又说了两句话,就要离开。但是轩辕博却道不忙。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了珍藏的佛心舍利子道:“道安师父,佛图大师临走前。特地嘱咐我,命我将此宝物借予你一观。”

道安和尚疑惑道:“此宝是何名目,因何令我观看?”

轩辕博一笑,催动舍利子。只见林子佛光四射,三头瑞兽拉着大车于虚空出现。看的道安和尚大大称奇。

只见轩辕博对道安和尚说道:“此宝名曰佛心舍利子,里边藏有世尊金经,那羊车拉的是小乘经典,鹿车拉的是中乘,牛车拉的是无上大乘。种种经文,大多是我中国所未有之经卷,可称无价之宝。因此佛图大师才令我使你一观。”

道安和尚闻听大喜,马上赶过去观看三车经典。只见满目经卷,足足有千万本。不知要看那本为妙。于是又回过头来请教轩辕博。

就看轩辕博眼神一动,心道:“这道安和尚看起来年岁也就二十三四岁,想我如此岁数之时,虽然有些学问,但却见识尚浅,漏洞百出。而佛图大师如此看重此人,想必这道安和尚乃是人中龙凤,必定不凡,我何不与他比试一番?”

轩辕博主意打定,对道安和尚言道:“我闻:饮浆要喝甘露⑼,美味当数醍醐⑽。若是观经,那心志高远,根器上乘者,自然是要看牛车中方广大乘经卷为佳。道安师父既然是佛图大师看好的人,自然要看牛车金经了。”

道安和尚听得轩辕博说的有理,不由得连连点头称是,又问道:“轩辕施主所说极是,不过这牛车中经典甚多,不知我当看哪本为妙?”

轩辕博见道安和尚同意了自己的意见,心中一喜道:“万千大乘经卷之中,自有王者,譬如须弥山为天下众山之王,而佛经中亦有诸王。若依我见,道安师父可观看那《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此经乃佛门无上宝典,就连佛图大师和天竺须菩提,河间竺法雅,康居佛调,京兆僧朗。此四大名僧,也对此经赞不绝口。道安师父若欲求无上佛道,何不一观~!”

道安和尚闻听此言不由得心中大喜,赶忙谢过轩辕博。找出那华严经,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轩辕博在一旁偷眼观看,只见那道安和尚看书飞快,几乎是眨眼之间就看完一页。真可谓是一目十行,经文纸张连连翻动,快的令人称奇。


注释:


⑴此诗言欲成大业,必先能容纳天地一切事物,并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去除我慢之心。我慢:佛教语。谓执我见而倨傲。《成唯识论》卷四:“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⑵挂单:佛教名词。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

⑶石上安禅坐,花前细论经:石头代表静止,所以关联参禅。花代表色彩绽放,所以代表辩论经典。

⑷贵上下:问对方的名讳的尊敬问法。僧人有法号,如道安和尚。那就是上道下安,前字是上,后字是下。所以问贵上下。

⑸扶柳县:汉高帝六年(公元201年)置,属信都郡。故治在今河北冀州市小寨镇扶柳城。晋太康五年(284年)属长乐国(郡)。

⑹道安: (314─) ,晋时高僧、佛经翻译家。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

⑺闻铃知音,掌观千里:佛图澄的奇异之事,多记载于《晋书》《高僧传》。

⑻法谕:谕有告诉通告的意思,前边加法字,是对出家高人或在家高人的话的敬称。

⑼甘露: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此处引申佛教用语。指最好的饮品。

⑽醍醐:美味之最上者。《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

楼主:大雅闲人

字数:2818602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15-08-27 05:33:33

更新时间:2021-03-22 13:31:05

评论数:61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