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黄帝阴符经解释

黄帝阴符经解释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利:指快利耳目,牵引神心的声色名利等。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源:根,因由。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三反:是指眼(收视)、耳(返听)、口(希言)。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源:根,因由。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三反:是指眼(收视)、耳(返听)、口(希言)。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用兵乏术,贵在审辨敌人虚实。目能视者,形于色也。耳能闻者,音与声也。然则对方的虚实强弱目不及视,耳不及闻,唯有冥心静悟,方可察知。目张则视驰,引神则凝于一方,耳闻则精散,导意偏注于一隅。既此,瞑目不视,其神自然归原。塞耳不听,其意自然返本。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师是开导、指迷、传教、授业者。如目不外视耳不狂闻,心神专一,胜过用师十倍。再如在昼夜之间,专心致志,精义入神,无有间断,可以胜过用师万倍。如瞽者,由闻声之中善辨其来意。聋者,由视色之中善审其去向,是精气会集,心神专一之故。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庄子·应帝王》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耳目所能视听的,口鼻所能嗅尝的,身意所能感觉的,仅不过是片面、局部、粗浅的事物之末而已。至于事物精微之奥理,万化玄妙之本源,唯独虚明的本来性体,才能了悟。故老子曰:“常无欲以观其妙。”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目张则心机驰骋,耳开则精气散发,以致神志不能专一,性体不能纯静,欲了悟大道者,应闭目返观内照,塞耳回听天籁,如此方能心神归一,“内外相通,心目内观,真无所有,清静光明,虚白朗曜,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故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又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由此可见,人如能将素日所妄贪的世利,绝净一源,胜于用师传授十倍。再如能跳出尘网,彻底斩断六根,方能达到神气专一,澄心静虑,万缘俱消。再如在昼夜中能致虚、守静,无有间断,胜过师授万倍。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心之所动,欲贪物景,不知不觉,又被物景盗入死地,是“心生于物,死于物”也。然则心之有此动机者,是因眼目能视之故,目开心动,心动神驰,追逐物景,迷于世情,纷扰灵根,不能常清常静。欲修大道者,首先戒慎,目不妄视,冥目净心。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盖是此意。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天之无恩,则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天地无亲、无情,不分高低、上下、香臭、软硬、刚柔、左右、前后、强弱,理穷者必变,物极者必反。更不论荣辱、贵贱、贤愚、尊卑、长幼、亲疏、贫富、远近。体道则兴,背理则亡。故曰:“天之无恩。”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雨露不偏施,不论山川、动植、长短、曲直、胎卵、湿化、大小、多少,均获日月照临之恩,咸沾雨露滋润之惠,故曰:“则大恩生。”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阴阳消长,雷的震动,风的扰散,雨的泽润,日的燥暖,万物因之蠢然而生茂。故曰:“迅雷烈风,莫不蠢然。”又如天以大道主生杀之机,不执斧钺,不持刑拷,迅雷震威,匿名惊远惧迩,不论贤人君子,或不肖之小人,皆畏惧而自修。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余:往来自如,变动不拘,不留不滞,不染不着。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 廉:性体圆明,不染一尘,湛然清彻,廉明清洁。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时间:2018-12-12 23:18:30
常人以为身得安逸,口得香味,形得美服,目得好色,耳得好音,富贵寿善者,是为至乐。有道者不然,则认为性外的情欲之乐,并非至乐。至乐是无为自然,坦荡平夷,性全圆明不亏,不妄劳心力,逍遥方外,“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野外阳春曲。”不贪不着,自在宽余。故曰:“至乐性余。”

楼主:N年之后一场空

字数:13778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8-12-09 19:49:51

更新时间:2018-12-12 23:18:30

评论数:1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