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哲学·围棋·足球(转载)

哲学·围棋·足球(转载)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楼主:回形镳4Lv 39 时间:2019-05-22 12:29:26

解方程:

还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得好: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做得来专业精英,负责得起公众面上的事,真的大多数时候是“舍身忘已”的。

所以在人类最崇高的诸种精神中,首推“牺牲精神”。

毛泽东 在其名篇《为人民服务》里就说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也就是说这种“舍身忘已”,是专业中最高的精神。

包括香港在非典期间,一位护士长为了救治病人,暂时不去移民了,而投身于专业之中,最终染上非典身殒。

咱们中国传统的“贵族”,也是如此。你看那位汉初名将周勃,连秦朝时的“第一军团”蒙恬军团,也勇武到包围起来狂揍;其子孙周亚夫,也是平叛“七王之乱”的主力战将。不打仗的时候,就相当尊重自已的国家,自身的社会,连左邻右舍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的。如此家风,二千多年过去了,就成了江南的“汝南第一世家”。

正是有此等贵族,所以全世界都认咱们的华夏贵族,是世界上最大的贵族。弄得当今咱们的国家 出国访问了,欧洲各国都全部用最高皇室礼仪的伺候。

而那些专巧取豪夺的东汉地主庄园、魏晋阀门豪族,其子嫡门族在哪了?

所以要想真的凭自身的专业名利双收,还得真上点舍已忘身精神。

否则再好的先天条件或外在条件,也不过给咱们老百姓徒添笑料谈资而已。

--------------------------------

赞回老师。

也就是说这种“舍身忘已”,是专业中最高的精神。

————回形镳


墨家: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儒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发:

苏州发绣

所属类别 :

特色产品

发绣,是一种以人发代替丝线进行刺绣的特种工艺。我国唐宋时期便有发绣,然而仅限于黑头发一种颜色。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由苏绣老艺人朱世英革新了发绣工艺,创造了彩色发绣,将发绣技艺水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文名称

苏州发绣

英文名称

Suzhou hair embroidery

载体

绸或绢

起源地点

苏州

基本信息

苏州发绣即以人发在绸或绢上绣制图案,始于唐宋时期。1982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绣制的双面发绣台屏《寒山寺》,在薄绢上用棕红、金黄、银灰等各色头发,绣出大殿、回廊、钟楼、松柏等。其中在黄豆粒大小的碑上,两面各嵌以4根4毫米长的头发,上面镌有《枫桥夜泊》诗,为发绣一奇。苏州发绣作品淡雅清隽,永不褪色,耐腐防蚀,便于收藏。

历史与今天

据史料记载,发绣起源于唐代,起初只是一些信女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剪下自己的长发绣制成佛像,每日供奉膜拜。

溯源

发绣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美术品。说她古老,是因其历史悠久,她的产生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传,在唐代佛教鼎盛时期,民间信女开始用自己的纤发,在丝绢上绣成如来、观音等佛像,朝夕焚香,顶礼膜拜。到元末明初,发绣突破宗教题材,表现内容不再囿于人物。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东方塑像》、日本正仓院所藏《弥勒佛》、上海博物馆所藏《倚琴拧月图》以及成都文殊院所藏《水月观音》等,都是发绣的传世珍品。

衰落

在元末明初,农民领袖张士诚兵败苏州,不少身怀绝技的苏州手工艺人流落各地,清中期以后,发绣就濒于灭绝了。说她年轻,是因在20世纪70年代,发绣又获得了新生。建国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高伯瑜和苏州刺绣艺人一起发掘抢救出了发绣这一已失传的工艺,70年代初,他又把发绣技艺传授到了江苏东台。在各位刺绣艺术家植苏绣艺术于发绣艺术之上,使发绣艺术得以复苏,重新焕发了青春。然而,发绣在东台的发展的同时,苏州,作为发绣艺术的发祥地,却已经无人继续绣制发绣。

新生

直到80年代,高伯瑜之女周莹华有感于发绣的断层,重新开始了发绣创作,并对发绣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良。目前,发绣已于2012年通过了苏州市第五批非遗项目名录。

艺术特点

发绣是中国传统工艺中一颗古老而耀眼的明珠,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与丝绣相比,它有着清秀淡雅、线条明快、清隽劲拔、耐磨耐蚀、永不褪色、富有弹性、利于收藏等特点。

代表作品

《维摩演教图》

《千手观音》


关键词:清中期以后,发绣就濒于灭绝了。

《地雷战》,民兵队长向美女借了一根头发,做头发丝雷。

《赌神》,赌神向海棠小姐借了一根头发,做钓鱼线。

大S把自己的头发看得比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重要。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昨天晚上看《海峡两岸》,主持人李红:老子哲学,顺其自然,讲究无为。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关于6G,网上很少有人讨论,我也是听了专家们的一言片语,《论持久战》是我的发挥,至于6G进展到什么程度,那是间谍的工作。

《亮剑》最后一集,李云龙论文的题目是亮剑精神,丁伟讲的是未雨绸缪。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那个计划太星际了,仿佛就要跟外星人决斗似的,在美国的天空上造个锅盖,是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星球大战计划却催生了很多黑科技,包括后来的导弹防御系统,注意是系统,还有海里游的潜艇,天上飞的F22,美国的科技,实实在在的领先了世界一代。

闷着头一味搞军工,苏联玩不起,美国也玩不起,5G时代,美国实实在在的落后了。

5G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就像人体,中年过后就是老年,这是客观规律。

任总造备胎,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如果再给6G 20年的时间,加上前期准备,6G问世将是大概率事件。

钱不是问题,只要前景广阔,风投将会变成疯投。

美国也承认华为的技术领先,美国找的是关乎“安全”的理由,动用的是国家力量。

美国玩6G,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F22,美国人自娱自乐,F35,是国际合作项目。

6G就是现在的F22,F22是军品,国会拨钱,6G是民品,是将来的F35,需要全球合作,自负赢亏。

5G本身就是国际合作项目,任总广交朋友的战略思路非常正确,美国在封锁华为的同时,也断了许多5G一根绳上的蚂蚱的财路。

美国采取的是中国抗战时期的战略方针,用时间换空间。

美国人的哲学:美国是乌龟,兔子不能超过乌龟,芝诺悖论存在;美国是兔子,兔子可以超过乌龟,芝诺悖论不存在。




太平洋上优雅的“蛙跳”—麦克阿瑟对凯撒经典战术的“升级版”

用户1915160074 2019-03-18 19:27

我们依稀记得在内战爆发之初,凯撒尚不待重要的城池攻下,便赶往下一个战略要地,谋求快速突进的战术。其目的在于寻求与庞培在意大利境内进行决战,从而消除后顾之忧。尽管凯撒的快速进军战术并未获得完全成功,但这显然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从而朝着有利于凯撒的方向发展。又如,当凯撒在取得伊莱尔达战役的最终胜利之时,庞培重要的军事据点马西利亚尚未攻下。这彰显了凯撒作为军事统帅高超的用兵技巧,而到了现代,另外一名军事将领将凯撒的这一快速进军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一、“美国的凯撒”这一绰号的由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荣获过美国五星上将军衔的只有三人: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

在他们之中,马歇尔主要从事参谋及决策工作,并未直接参与一线指挥战斗。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战役多交由能征善战的属下去完成,且北非-欧洲战场有诸多盟军分担压力。而麦克阿瑟则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的身影穿梭于整场太平洋战争中,五星上将的荣誉则是对其战功卓著的褒奖与认可,而他为自己赢得了“美国的凯撒”这一绰号。

翻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履历就不难发现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其父亲老麦克阿瑟曾担任美军三星中将,在父亲的调教之下逐渐走向了军旅道路。另外一点就是麦克阿瑟长期在菲律宾任职,熟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人文与环境。这为日后麦克阿瑟能够顺利指挥菲律宾战事创造了条件。

二、在对战争的认识上,麦克阿瑟与凯撒尤为相似

二战中后期,麦克阿瑟出任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他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概念是,应当使用由舰队增援的空、地打击力量出其不意地对几个主总目标实施大规模攻打。麦克阿瑟的战略是,应当把灵活与节俭的军力组合起来,在他的部队不脱离己方的上空掩护偏下,沿着前行的轴心线,向几个主要目标外侧干腾跃攻打。

自广义上讲,他寻求用突击敌人内部防线的方法来隔断并捣毁所谓的“大东亚——南海日本帝国”。而在1942-1943年,美军尚未有绝对战胜日军的军力,庞大的战争机器从启动到全力运转仍需要时间。在对战争的认识上,麦克阿瑟与凯撒尤为相似,当凯撒初到高卢之时尚未有足够的实力发动对全高卢的征服,只能步步为营。而麦克阿瑟则在美军兵败菲律宾之后,重整旗鼓,稳扎稳打。

三、“跳岛战术”——麦克阿瑟对凯撒经典战术的“升级”

为了尽量减少美军登岛作战中的伤亡,1942年12月,麦克阿瑟将军提出了著名的“跳岛战术”又称“蛙跳战术”。

而早在数千年前的罗马内战之时,凯撒就已经采用了这一战术,尚不等完全占领意大利主要城市,目标便直指乌尔第西乌姆,力图将庞培围困于境内作战。又譬如,为快速击败庞培留在意大利境内的军队,尚不等军事重镇马西利亚攻克,凯撒便率主力前往西班牙。

四、美军在太平洋上优雅的“蛙跳”——围困拉包尔

拉包尔是日军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日军驻扎有12个师团,飞机近千架。美军如果直接攻打这里,势必付出惨重的代价,麦克阿瑟把目光投向了与它相邻的布干维尔岛。

1943年11月1日,美军展开对布干维尔岛的两栖登陆行动,日军在岛上部署了6万陆海军,美日双方对布干维尔岛进行了反复争夺,直到1944年3月底,日军才被迫放弃沿海阵地,退往丛林深处。

在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里,他指挥盟军沿新几内亚海岸成功地实施了十几次两栖登陆,绕过日军坚固的防守据点,目标直指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即便是在取得马里亚纳海空大战以及莱特湾海战的胜利之后,美军依旧没有攻打拉包尔的打算。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之时,美军也只是对拉包尔进行封锁和围困。

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对拉包尔的“围而不打”不仅让日军控制下的拉包尔失去了战略价值,拉包尔的数万日本守军不仅无法发挥出战斗力,反而还得面临孤立无援导致的后勤困难。反观美军,像是放生野外的青蛙,在太平洋上尽情的跳跃。直到1945年之时已经濒临日本本土。

五、麦克阿瑟“蛙跳作战”的先决条件

首要条件便是美军对制海权的掌控。

任何战争唯有掌握主动权和建立优势才能将军队战斗力发挥出来,凯撒在法萨罗战役击败庞培之后,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庞培派的失败。在掌握了罗马内战主动权和建立起军队上的绝对优势之后,剩下的便是对庞培派的追剿。无论是塔普苏斯、泽拉或者是最后的孟达战役,实际上都是没有太多悬念的追击和消灭。

回到麦克阿瑟所面临的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之后日军已经丧失了偷袭珍珠港之后建立起来的优势。尽管日本联合舰队仍然拥有数量众多的战列舰,但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已经宣告了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日本海军在珊瑚海及中途岛战役所损失的航母及飞行员是联合舰队无法承受的。而美国海军逐渐掌控了太平洋的制海权。

其二,实施蛙跳作战最重要的环节必定是两栖登陆作战。

与日本陆海军分家不同,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就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这一特殊的军种,而为了应对蛙跳作战中两栖登陆环节所需要的大量登陆设备,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研发和制造大量的登陆艇及两栖登陆车等装备,美军单兵装备都愈发完善。

这些都是蛙跳作战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不由想起,罗马军队在对外征服战争中面对蛮荒部落时,罗马军团在单兵装备及军用器械上的优势。在中国战场上拥有着技术优势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面对着综合国力远在自己之上的美国,也只得是手无缚鸡之力。

六、现代军事作战中蛙跳战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军事作战中蛙跳战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蛙跳也由海上转向了空中。各国军队利用直升机和伞兵先于敌人之前占领重要战略据点,然后以此据点为依托持续蛙跳的作战方式在越南战争期间就被美军大规模用。

而战后各国利用蛙跳战术进行渗透和突袭作战的例子数不胜数,如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面对崎岖复杂的山地地形,苏联依靠直升机进行蛙跳机动,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在公路日益普及,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进行战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命题。而数千年前凯撒面对坚固城防的战略要地之时,围而不打而快速进军无疑为后来的军事家们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凯撒的用兵原则与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上述几个方面。尽管离罗马内战的硝烟散去已经有两千多年,战争中的武器以及战争形态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火药发射为主的热兵器取代了刀剑为主的冷兵器,以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取代了过去的传令兵与旗语,但战争中那些最基本的法则从未改变过。

我们能在很多优秀将领上看到凯撒指挥千军万马的身影,仿佛他那句“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惊呼从未离我们远去。不管未来军事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战争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对凯撒的用兵如神与高超指挥的记忆从未变得模糊不清。

参考文献:

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

宫秀华《罗马最负盛名的统帅—凯 r>
王琛《论凯撒的用兵原则与指挥艺术》

-------------------------------------

华为运用的是王阳明心学: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迟到

词:陈彼得

曲:陈彼得

你(6G)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
早已有个她(5G)
哦 她(5G)比你先到
她(5G)
温柔又可爱
她(5G)
美丽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
你(6G)心中有个她(5G)
你(6G)会了解我的感觉
爱要真诚
不能分享
哦 对你(6G)说声抱歉
你(6G)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
早已有个她(5G)
哦 她(5G)比你先到
她(5G)
温柔又可爱
她(5G)
美丽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
你(6G)心中有个她(5G)
你(6G)会了解我的感觉
爱要真诚
不能分享
哦 对你(6G)说声抱歉
她(5G)
温柔又可爱
她(5G)
美丽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
你(6G)心中有个她(5G)
你(6G)会了解我的感觉
爱要真诚
不能分享
哦 对你(6G)说声抱歉
哦 对你(6G)说声抱歉


华为需要30亿陈彼得这样的忠实用户。

亚昆塔,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不要给澳大利亚队任何的机会。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关于俄罗斯人常说的“孔子名言”:不要在黑屋子里找黑猫,我知道怎么来的

楼主:海淀银枪大霸王6Lv 6 时间:2019-05-21 19:13:47

点击:2479 回复:35







我知道这个乌龙的说法的出处:









这实际上是前苏联著名刑侦电视连续剧《接头地点不变》中的台词,一位嫌疑人对审问他的刑警说:“中国有位叫孔子的哲人说:你很难在一间黑屋子里找到一只黑猫,特别是黑猫根本不在屋子里时。”

因为这名嫌疑人是被人陷害的,所以他在暗示侦查员:你研究我也是没用的,因为我根本就不是罪犯。

这应该只是导演为了衬托这一情节而想出来的一句台词,随便就安在了孔子身上。没想到这部剧在1979年热播,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这句名言也由此在俄罗斯人心目中被认为必定是孔子说的无疑。

---------------------------------------------

作者:襄阳黄酒 时间:2019-05-24 14:14:42
因为孔子是最有学问的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除了孔子,别人说不出来。

全世界的高科技产品,除了台湾,其它地方做不出来。



作者:襄阳黄酒 时间:2019-05-24 14:16:11
子曰:人能弘道,道能哄人。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社会科学 - 科学三大领域之一

所属类别 :

期刊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它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一些学科,如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它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比如心理学,中国大陆地区将心理学列为科学,如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在1956年以前(包括民国时期)都设在理学院下;而香港特区跟随欧美地区把它归入社会科学。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军事学等学科是典型的狭义上的社会科学。而有些学科,如历史学,则是狭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通常理解为人文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则包含了人文科学,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类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多元化的转变,学术的自由探讨空间将越来越大,社会科学的定义与分类方面也会开始发生变化。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中文名称

社会科学

外文名称

social science

学科介绍

经济科学

主要涉及有关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供求、消费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它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个别范畴的行为,诸如个体农民、商号及商人的经营活动。另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是宏观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尤其注重产出和所得的一般水准以及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科学

一般认为是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各种管理程序的科学。狭义和传统而言,这门学科一直被看作是研究国家及其赖以发挥治理效能的各种机构和制度。国际关系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各国的外交政策。

社会学

包括有关人类社会、社会风习和社会关系等科学研究,这门学科也可以明确界定为对人类所有组织的团体之发展、结构、相互影响及集体行为等方面所作的系统研究。与此有关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关个人性格、态度、动机和行为所受社会团体影响的方式。

文化科学

研究人类文化,侧重社会结构、语言、法律、政治、宗教、巫术、艺术、技术等范畴的探讨。文化人类学特别要对人类行为的种种方式进行归纳,并对社会现象作出总体的描述。

比较法学

也可视为社会科学之一部分。这门学科涉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法学原理、法律体制、法律程序,并对之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发展历程

严格说来,社会科学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如果没有古希腊的理性的探讨精神,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社会科学。在中世纪的神学里就有根据人类和社会这两方面的观念塑造出来的综合物;这些观念其实就是政治、社会、经济、地理和人类学的概念。在整个中世纪,甚至进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教会对学者们关于人类思想和社会行为的想法,十分注意,并竭力加以控制。而当经院哲学势微之时,希腊古典文献的魔力和笛卡儿学派的推论方法,以及18世纪把社会改革与社会科学视为一事,也阻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随著17、18世纪社会科学理想的传播,人们对世界上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社会和文化状态的认识,在逐步扩大。反映在理论上,则有结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这些创新思想,大部分存在于某些著作之中,目的在于抨击当时西欧政治和社会制度。就社会科学而言,19世纪一些决定性的思想,在前两个世纪就已经出现。在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双重打击下,西欧旧制度开始瓦解,这使地位、权威、财富等因素已发生变化,而19世纪的社会思想史就是把这些因素在理论上赋予新义而已。当时社会思想的重大主题几乎都与两大革命有关,如人口激增、劳动条件恶劣、财产的变化、都市化、技术和机械化、工厂制度、参政群众人数的发展等。这些都几乎立刻成为新意识形态的基础。此外实证哲学、博爱精神和进化观点三种思想倾向也影响了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初建之时,这是想建立一门总体社会科学,而有些人则追求单科的专门化。结果是后者取得胜利。经济学和政治学首先达到独立的科学地步;其次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也开始于19世纪,但轮廓不如其他各科清晰。最后出现的是社会统计学和社会地理学。民主和工业革命引起的各种进程,在20世纪散布到了世界的其他地区。西方与非西方的各种关系即西方同全部"新国家"现象之间的关系,正是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各个方面。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今天数以亿计的人类来说,有著深刻的道德甚至宗教意义;即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可以通过计划来引导,由于对中央的兴趣,才使得凯因斯的思想获得了历史性的意义。在人格、意识和性格的一般领域里,弗洛伊德的著作对20世纪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并不在马克思之下。他的基本理论已进入多门社会科学。

发展趋势

由下述变化特点可以看到社会科学的某些趋势:

社会科学的专门化,仅从高等院校开设的课程之多就可以看出;

另一倾向是多科性的相互补充和合作,新出现了政治社会学、经济人类学、选举心理学和工业社会学,某些单个概念也常运用于多门社会科学,并都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另一突出点是,由于专业化,在社会科学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紧张关系;

其他特点是近几十年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变得身价百倍;数学方法和其他定量方法以及计算机已广泛用于科研和教学之中。

20世纪在理论方式上可以看到:发展说又开始恢复活力;社会体系的研究由控制论推动起来;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著重于模式和动态方面;互动论则强调"他物"的影响。

关于20世纪的社会科学有必要考虑的一点是,它与有组织的社会、政府和工业等的关系。自从社会科学出现以来,人们一直想用知识来影响社会政策。但在试图影响现代权力和功能的重要机构的过程中,社会科学本身可能反而受到这些机构所拥有的权力和财力的影响。关于社会科学的目的,它同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家个人在20世纪社会中的作用等,有可能成为若干年的主要问题。

解释说明

尽管有许多社会学家否定社会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才能被视为科学的说法,但社会科学一词的用法并不包括任何对科学的概念。

关于社会研究的科学地位有一个中心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有意义、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与选择,会削弱涉及普遍科学法则的解释之基础到达什么程度。除了科学法则为基础的解释是否有效的问题外,还有对于社会行为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伦理态度才合宜的问题。

对于某些社会学家来说,社会行为的本质特征意味着社会学只有运用意义性理解与解释才能做出完美的解释,而科学法则在这方面不能起作用。大多数社会学家虽然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但他们一般都否认这些差别,表示社会学只能被看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性解释,并且还有各种各样较为普遍的社会学解释的形式,因此使用"社会科学"一词是有根据的。

于是社会学家中虽然也有少数特别的例外,一般都认为根据科学一词的一种或多种含意,而将社会学仍视为是科学的学科。否定"社会科学"一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一般都是根据科学的狭隘概念提出这种否定观点的,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概念都比这种概念更加开放和多样化。

特点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社会科学往往又较多地涉及"应该""愿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判断较强地依赖于观察者的思想动机,受到众多内外变量的制约,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人们很难从这些随机因素背后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难从思想动机中发现其客现动因,这就给社会科学进行精确、客观的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而只能大量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特别是民族感情和阶级感情),诱导人们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观的、非理性的观察态度,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社会科学",而且互不妥协,各自为政,从而严重阻碍着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会事物的运行容易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并会引起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因而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许多社会科学的假设、预言难以在短期内和较小范围内得以验证。

与自然科学关系

1.社会事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往往受众多彼此非线性相关的变量的制约,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

2.社会规律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本原是自然规律,任何一种社会规律都可辩证地还原为某几种自然规律,都可在自然规律中发现它的原形;社会规律综合体现了多种自然规律的具体内容,社会规律决不是多种自然规律的简单叠加和机械混合,而是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逻辑结构、作用方式进行有机地配合,以产生某种相干效应,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客观规律;社会规律在开放系统的整体效应上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发展方向;社会规律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内容;社会规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动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特征;社会规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浑沌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确定性特征;社会规律以更充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特征,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无约束的,而是以遵循和服从自然规律为前提的,在本质上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恰恰相反,它是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在更高意义的体现。总之,社会事物是自然物质的复杂存在方式;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复杂表现形式;社会规律不是对自然规律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对自然规律在更高层次上的论证。

3.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科学。由于所有社会规律的本原都是自然规律,则所有社会科学均可以把其假设前提建立在自然科学基本公理的基础之上;由于社会规律综合体现了多种自然规律的具体内容,则所有社会科学均可综合地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描述;由于社会规律在开放系统的整体效应上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发展方向,则社会科学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自然科学的特殊组成部分,且其最终归宿是自然科学化;由于社会规律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内容,则社会科学要比一般的自然科学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并遵循更为复杂的逻辑法则;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动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特征,即社会规律往往需要通过很多偶然的而又不可逆转的社会事件才能体现出来,社会科学所阐述的各种社会规律往往不容易得到实证,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思辩性而较弱的实证性;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浑沌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确定性特征,即各种社会规律由于变量太多、太复杂往往不容易清楚而准确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人们通常只能进行不精确的定性分析;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充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特征,即人不仅能够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选择环境、改造环境和创造环境,在一定程度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愿望或利益关系灵活地选择和运用社会规律,并进行一些主观假设与模糊判断,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意志性、情感倾向性和阶级性,具有较少的客观性、理性和公正性。

科学化研究

综述

马克思曾预言:"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一百多年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观领域、宇观领域和微观领域,还深入发展到了人类机体(包括大脑)和人类社会领域,而且这两个方面仍在不断地进行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社会科学(包括思维科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这种不断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称之为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

内容

所谓"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基本的数理逻辑为假设前提,并采用精确理论、实验手段和科学语言来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前提的主观性、模糊性。它的基本特点是:①假设必须以基本公理为前提;②推理运算必须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③结果必须经得起严格的实践或实验的检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尤其以数学方法最为重要,这种方法可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的形式化语言、精确的定量分析手段、严谨的推理论证程序。显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完整、客观、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最佳方法,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完整、客观、准确地把握人类社会及思维的本质与规律,只有实现了自然科学化的社会科学才是真正成熟的社会科学,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社会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的总体趋势是客观化、精确化和系统化,在本质上就是"自然科学化"。

必要性

社会生产力对社会科学在精确性、客观性和系统性上的需要程度是制约社会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时,社会事物较为简单,社会只需要进行宏观的、粗线条的控制,人们只需要凭借简单的主观反映来调节和控制其行为和思想,社会生产力对社会科学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要求不高,推动社会科学朝精确性和客观性方向发展的动力并不太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物的复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观反映所产生的误差也越来越大,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危害越来越重,推动社会科学朝着精确性和客观性方向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社会分工日趋细微,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社会控制的手段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多样、准确及时,各种法律条文日趋具体化、精确化,这就在技术上产生了对社会科学精确性和客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变,这就要求社会科学不断提高其客观性、精确性和系统性。 要做到这几点,必须做到:一是推理论证遵循严密的逻辑法则;二是理论前提必须是基本公理;三是广泛采用数学手段。

可能性

许多科学家看到了社会科学实现自然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其中有许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有些学者甚至从根本上否定这种必然趋势,他们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界限绝对化,把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神秘化,他们认为社会科学所涉及的是"应然性"问题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自然科学所涉及的是"是然性"问题即"客观是什么"的问题,而这是两个不同本质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放在一起研究,因此社会科学根本不可能以自然科学为蓝本来发展。许多人认为,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没有灵魂和自主意识的自然物,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具有灵魂和自主意识的人类。事实上,"应然性"问题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因为从本质上讲, "应然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大值"或"极大值"选择的问题,这在数学上并不是多么复杂的问题。因此,"应然性"与"是然性"的差异并不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不能作为否定社会科学实现自然科学化的理论根据。社会科学走向自然科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社会不管怎么复杂,终归是自然的产物,它与自然界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同一的。人类不管怎么超感性、超物质,终归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与社会的复杂性与神秘性最终都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高度发展来充分地、精确地、客观地揭示和描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终都将无限地趋近于同一轴线而完全融为一体,从而可以完全消除当前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和不精确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些理论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速度。尤其是70年代出现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等,为把自然科学推向生物界、进而推向人类社会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使我们逐渐消除了对人类自身的神秘感和社会科学的敬畏心情,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前途、新曙光。

桥梁

传统价值论不能架起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许多社会科学问题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性,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事物,而不是因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局限性,只要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任何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均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科学没有找到一个适当的突破口来打通与自然科学的联系通道,或者没有架起一座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而不是因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只要架起了这样的理论桥梁,完全可以顺利地实现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传统的价值理论之所以不能充当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一方面因为它与社会科学的联系是肤浅的、零散的和狭隘的,具体表现在:不同社会科学所遵循或隐含的价值理论往往不一致,有时彼此存在巨大的矛盾;每一种价值理论都只能从某一个狭隘的角度来阐述价值事物的运动规律;价值事物的运动规律没有与众多的社会规律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它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也是肤浅的、零散的和狭隘的,具体表现在:基本概念没有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联系起来,假设前提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基础之上,理论论证没有严格遵循自然科学的逻辑法则,价值的度量方法与度量单位不一致,研究过程很少使用数学方法。

具体途径

社会科学实现自然科学化,并不是指社会科学个别地或部分地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指社会科学必须完全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为假设前提,所有推理论证与运算必须严格遵循规定的逻辑程序,所得结论必须经得起严格的实践或实验的检验。要实现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必须完成两大任务:(1)实现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实现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就是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作为假设前提,把人类社会的价值运动辩证地还原为一般的物理化学运动,并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各种价值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分析。具体途径: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物理学角度定义价值,并实现对于价值的统一计算。(2)建立社会科学与价值理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在价值理论实现了自然科学化以后,就要将价值理论延伸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动因,所有社会规律都可以采用一定的价值变化规律来描述。建立社会科学与价值理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的具体途径:从价值角度看世界,由最大有序化法则推导出广义价值规律,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其它社会科学领域。

显然,统一价值论圆满地完成了以上两大任务,从而架起了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为整个社会科学出现新的飞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兵家(九)

如果仅从军事角度讲,麦克阿瑟肯定入选不了二战10大名帅。

纵观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战绩的确乏善可陈,我先谈另一个话题,回头再讲麦克阿瑟。

二战时期的美国“体制”,是主要参战国中唯一一个特殊的体制,这话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看德国,“元首”是一战老兵,纳粹德国,“元首”是党政军一把手。

苏联,斯大林集所有权利于一身。

英国,丘吉尔是军政一把手。

日本,军服派全面压倒西服派,兵家是当家人,其内部海军与陆军之争,少壮派与稳健派之争暂时忽略。

中国,国军方面,蒋委员长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当然谁要说委员长善弄权谋,仗打得不怎么样另说。

中共方面,几百年才出一个的老毛就不用介绍了。

唯独美国,军政是分开的。

这个楼里的网友至少有一半对股票有兴趣,选择哪支股票,什么时候进场,大家各有各的心得。

我们讨论二战,大家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正义与非正义,人种问题,保家卫国,殖民者与殖民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话题。

美国不是,美国是从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已经从各个渠道事先获知了情报,故意“佯装不知”,放鬼子进港,目的是为了摆脱孤立主义的政策,这个话题有点大,以后找时间详谈。

我们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日本照着美国的后脑勺打了一闷棍,美国连头都没回,直接找“元首”拼命去了,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吗?

“元首”气得大骂:小日本啊小日本,你惹美利坚那个混蛋干什么?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善长收集情报,其实美国比日本更重视情报,日本收集的是区域情报,美国重视的是全球情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英就有情报合作,这就是五只眼联盟的前身。

为了摆脱孤立主义,美国需要来点刺激的。

电影《辽沈战役》林彪说过一句话,把几味十几味中药放在一起,药性才能发挥出来。

假如林彪真说过这句话,那就说明林彪不太了解中药知识,也有极大的可能这句话是编导自己加进去的。




药引子

所属类别 :

医药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

中文名称

药引子

外文名称

YaoYinZi

作用

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

定义

增强疗效

作用

"药引子"可以说是有机化学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但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催化剂",还有其它辅助作用。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子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罗斯福要求国会对日本宣战的演讲

要求国会对日本宣战

罗斯福

副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各位参议员和众议员:

昨天,1941年12月7日,将称为我国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有预谋的突然袭击。

在此之前,美国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应日本之请同该国政府及天皇谈判,指望维持太平洋区域的和平。

日本空军部队在美国的瓦胡岛开始轰炸一小时后,日本驻美大使及其同僚居然还向美国国务卿递交正式复函,回答美国最近致日本的一封函件。这份文件虽然声言目前的外交谈判已无继续之必要,但却未有威胁的言词,也没有暗示将发动战争或采取军事行动。

夏威夷岛距离日本颇远,说明此次袭击显然是许多天前甚至几星期前所策划的,此事将记录在案。在此期间,日本政府有意用虚伪的声明和表示继续保持和平的愿望欺骗美国。

日本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遗憾地告诉你们:许许多多美国人被炸死。同时,据报告,若干艘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被水雷击中。

昨天,日本政府还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袭击。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香港。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关岛。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威克岛。

今晨日本人袭击了中途岛。

这样,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全面的突然袭击。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已说明了事实的真相。美国人民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这是关系我国存亡安危的问题。

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已指令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防御。

我们将永远记住对我们这次袭击的性质。

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去击败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正义在手,有力量夺取彻底的胜利。

我保证我们将完全确保我们的安全,确保我们永不再受到这种背信弃义行为的危害,我相信这话说出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大敌当前。我国人民、领土和利益正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我们决不可闭目不视。

我们相信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有无比坚定的决心,因此,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愿上帝保佑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

多么煽情的演讲,就是块石头也能达到沸点。

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上好佳的药引子,上哪里去找送上门来的药引子。

一夜之间,美国成了正义的化身。

911也是药引子,用世贸大楼的悲情去占领两个国家,这买卖做得太划算了。

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美国在伊拉克挖呀挖,连石油都挖出来了,也没挖出证据。

美国使用的是实用哲学,美国是利益家,美国是生意人。

前面介绍的二战主要参战国的领导人,都是军政合一,都懂军事,而兵家打仗,打的是经验。

二战时期美国的领导人,是文职人员,用的是哲学,还有科学:


统筹

[解释]:统一全面地筹划:统筹安排。

各方面都兼顾,都考虑在内,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做出计划或安排.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二战时期的美国,就已经是“社会科学”了。

当各主要参战国在拼经验的时候,美国人用的是“科学”。



朝鲜战争对美军的启示:靠数据分析出志愿军“礼拜攻势”规律

2014年06月04日08: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从1950年到1952年间发生的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美两国军队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军事交流”。60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不断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虽然美军在这场战争中遇到过惨重的失利,但其战略战术上的成功之处仍然值得各国军方学习。

靠数据分析得出志愿军“礼拜攻势”规律,李奇微力挽败局依赖运筹学

志愿军的战略战术多来自中方高级将领的头脑,而美军则更依赖严密的战场分析体系。

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刚上任时恰逢志愿军第3次战役进攻的高潮,美军出现潮水般的撤退。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运筹小组敏感地意识到,出现这种状况并非巧合。通过查阅相关情报资料,运筹小组发现“8天“这一数字是由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方式严重落后,加之美国空军强大的空中封锁,致使其战斗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运筹小组由此得出结论,志愿军从发起战役到战役结束最多持续一周时间。

李奇微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按照这个思路,李奇微分别于1951年1月15日、25日、3月7日连续发起了代号为“猎犬行动”、“霹雳作战”、“撕裂行动”的3次进攻作战。

1951年3月14日,经过“横城战役”、“砥平里战役”等一系列作战行动,最终于深夜,联合国军队重新占领了被志愿军夺取的汉城,一举扭转了联合国军队的颓势。

今天,随着作战要素和单元的不断增加,军事系统愈来愈趋向复杂化,任何一位指挥员都难凭一己之力勘破战争迷雾,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才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科学,不仅仅指能制造先进的武器,二次大战,朝鲜战争,美国率先进入“科学社会”,当各主要参战国还在使用传统经验治理社会的时候,美国是另外一番风景。

回头来说麦克阿瑟,麦克阿瑟没有过人的军事才华,但却是美国兵家中最出色的政治家,美国大军进驻日本,麦克阿瑟审时度势,为了安抚日本人的情绪,果断决定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并为日本制定了一部至今还在使用的“和平宪法”,使日本变成了美国的死心踏地的走狗。

相比之下:

马歇尔计划

所属类别 :

其他人物相关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

马歇尔能玩转欧洲。


马歇尔调停为什么失败,国共为什么开战

1945年11月27日,美国杜鲁门总统正式任命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接替突然离职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给马歇尔的指令中说希望他“运用美国的影响…努力说服中国政府,召开一个包括主要党派的代表所组成的全国会议,以获致中国的统一,同时实行停战。”


马歇尔玩不转中国文化。

麦克阿瑟能玩转日本文化,东方文化太过神秘,麦克阿瑟非常了不起。

麦克阿瑟竞选过总统吗

社会民生

麦克阿瑟没有竞选过总统。

在二战结束之后,麦克阿瑟曾经参加共和党的提名,进行美国总统竞选的提名,但他没有成功。


麦克阿瑟是千里马,美国共和党没有伯乐。

艾森豪威尔也许是个出色的兵家,却是个平庸的总统。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麦克阿瑟《老兵不死》中文版

今天早晨,当我走出旅馆时,看门人问道:"将军,您上哪去?"一听说我要去西点,他说:"那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样的荣誉是没有人不深受感动的。长期以来,我从事这个职业,又如此热爱这个民族,能获得这样的荣誉简直使我无法表达我的感情。然而,这种奖赏主要并不意味着对个人的尊崇,而是象征一个伟大的道德准则——捍卫这块可爱土地上的文化与古老传统的那些人的行为与品质的准则。这就是这个大奖章的意义。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美国军人道德标准的一种体现。我一定要遵循这个标准,结合崇高的理想,唤起自豪感,同时始终保持谦虚……

责任一荣誉一国家。这三个神圣的名词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将使你精神振奋,在你似乎丧失勇气时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几乎绝望时产生希望。遗憾得很,我既没有雄辩的词令、诗意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的隐喻向你们说明它们的意义。怀疑者一定要说它们只不过是几个名词,一句口号,一个浮夸的短词。每一个迂腐的学究,每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每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每一个伪君子,每一个惹是生非之徒,很遗憾,还有其他个性不甚正常的人,一定企图贬低它们,甚至对它们进行愚弄和嘲笑。

但这些名词确能做到:塑造你的基本特性,使你将来成为国防卫士;使你坚强起来,认清自己的懦弱,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胆怯。它们教导你在失败时要自尊,要不屈不挠;胜利时要谦和,不要以言语代替行动,不要贪图舒适;要面对重压和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要学会巍然屹立于风浪之中,但对遇难者要寄予同情;要先律己而后律人;要有纯洁的心灵和崇高的目标;要学会笑,但不要忘记怎么哭;要向往未来,但不可忽略过去;要为人持重,但不可过于严肃;要谦虚,铭记真正伟大的纯朴,真正智慧的虚心,真正强大的温顺。它们赋予你意志的韧性,想象的质量,感情的活力,从生命的深处焕发精神,以勇敢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冒险而不贪图安逸。它们在你们心中创造奇妙的意想不到的希望,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它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教导你们成为军人和君子。

你所率领的是哪一类士兵?他可靠吗?勇敢吗?他有能力赢得胜利吗?他的故事你全都熟悉,那是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我对他的估价是多年前在战场上形成的,至今没有改变。那时,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现在,我仍然这样看他。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品德最优秀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最纯洁的人。他的名字与威望是每一个美国公民的骄傲。在青壮年时期,他献出了一切人类所赋予的爱情与忠贞。他不需要我及其他人的颂扬,因为他已用自己的鲜血在敌人的胸前谱写了自传。可是,当我想到他在灾难中的坚忍,在战火里的勇气,在胜利时的谦虚,我满怀的赞美之情不禁油然而升。他在历史上已成为一位成功爱国者的伟大典范;他在未来将成为子孙认识解放与自由的教导者;现在,他把美德与成就献给我们。在数十次战役中,在上百个战场上,在成千堆营火旁,我亲眼目睹他坚韧不拔的不朽精神,热爱祖国的自我克制以及不可战胜的坚定决心,这些已经把他的形象铭刻在他的人民心中。从世界的这一端到另一端,他已经深深地为那勇敢的美酒所陶醉。

当我听到合唱队唱的这些歌曲,我记忆的目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步履蹒跚的小分队,从湿淋淋的黄昏到细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湿的背包的重负下疲惫不堪地行军,沉重的脚踝深深地踏在炮弹轰震过的泥泞路上,与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他们嘴唇发青,浑身污泥,在风雨中战抖着,从家里被赶到敌人面前,许多人还被赶到上帝的审判席上。我不了解他们生得高贵,可我知道他们死得光荣。他们从不犹豫,毫无怨恨,满怀信心,嘴边叨念着继续战斗,直到看到胜利的希望才合上双眼。这一切都是为了它们——责任一荣誉一国家。当我们瞒珊在寻找光明与真理的道路上时,他们一直在流血、挥汗、洒泪。

20年以后,在世界的另一边,他们又面对着黑黝黝肮脏的散兵坑、阴森森恶臭的战壕、湿淋淋污浊的坑道,还有那酷热的火辣辣的阳光、疾风狂暴的倾盆大雨、荒无人烟的丛林小道。他们忍受着与亲人长期分离的痛苦煎熬、热带疾病的猖獗蔓延、兵桌要地区的恐怖情景。他们坚定果敢的防御,他们迅速准确的攻击,他们不屈挠的目的,他们全面彻底的胜利——永恒的胜利——永远伴随着他们最后在血泊中的战斗。在战斗中,那些苍白憔悴的人们的目光始终庄严地跟随着责任一荣誉一国家的口号。

这几个名词包合着最高的道德准则,并将经受任何为提高人类道德水准而传播的伦理或哲学的检验。它所提倡的是正确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谬误的东西。高于众人之上的战士要履行宗教修炼的最伟大行为——牺牲。在战斗中,面对着危险与死亡,他显示出造物主按照自己意愿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品质。只有神明能帮助他、支持他,这是任何肉体的勇敢与动物的本能都代替不了的。无论战争如何恐怖,召之即来的战士准备为国捐躯是人类最崇高的进化。

现在,你们面临着一个新世界——一个变革中的世界。人造卫星进入星际空间。卫星与导弹标志着人类漫长的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太空时代。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在50亿年或更长的时期中,地球形成了;300万年或更长的时期中,人类形成了;人类历史还不曾有过一次更巨大、更令人惊讶的进化。我们不单要从现在这个世界,而且要从无法估算的距离,从神秘莫测的宇宙来论述事物。我们正在认识一个崭新的无边无际的世界。我们谈论着不可思议的话题:控制宇宙的能源;让风力与潮汐为我们所用;创造空前的合成物质以补充甚至代替古老的基本物质;净化海水以供我们饮用;开发海底以作为财富与食品的新基地;预防疾病以使寿命延长几百岁;调节空气以使冷热、晴雨分布均衡;登月宇宙飞船;战争中的主要目标不仅限于敌人的武装力量,也包括其平民;切结起来的人类与某些星系行星的恶势力的最根本矛盾;使生命成为有史以来最扣人心弦的那些梦境与幻想。

为了迎接所有这些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你们的任务将变得更加坚定而不可侵犯,那就是赢得我们战争的胜利。你们的职业要求你们在这个生死关头勇于献身,此外别无所求。其余的一切公共目的、公共计划、公共需求,无论大小,都可以寻找其他办法去完成;而你们就是受训参加战斗的,你们的职业就是战斗——决心取胜。在战争中最明确的目标就是为了胜利,这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假如你失败了,国家就要遭到破坏,因此,你的职业唯一要遵循的就是责任一荣誉一国家。其他人将纠缠于分散人们思想的国内外问题的争论,可是你将安详、宁静地屹立在远处,作为国家的卫士,作为国际矛盾怒潮中的救生员,作为硝烟弥漫的竞技场上的格斗士。一个半世纪以来,你们曾经防御、守卫、保护着解放与自由、权利与正义的神圣传统。让平民百姓去辩论我们政府的功过:我们的国力是否因长期财政赤字而衰竭,联邦的家长式传统是否势力过大,权力集团是否过于骄横自大,政治是否过于腐败,犯罪是否过于猖獗,道德标准是否降得太低,捐税是否提得太高,极端分子是否过于偏激,我们个人的自由是否像应有的那样完全彻底。这些重大的国家问题与你们的职业毫不相干,也无需使用军事手段来解决。你们的路标——责任一荣誉一国家,比夜里的灯塔要亮十倍。

你们是联系我国防御系统全部机构的纽带。当战争警钟敲响时,从你们的队伍中将涌现出手操国家命运的伟大军官。还从来没有人打败过我们。假如你也是这样,上百万身穿橄榄色、棕色、蓝色和灰色制服的灵魂将从他们的白色十字架下站起来,以雷霆般的声音喊出那神奇的口号——责任一荣誉一国家。

这并不意味着你们是战争贩子。相反,高于众人之上的战士祈求和平,因为他忍受着战争最深刻的伤痛与疮疤。可是,我们的耳边经常响起那位大智大慧的哲学之父柏拉图的警世之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昔日的记忆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渴望听到军号吹奏起床导对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远处战鼓急促敲击的动人节奏。

我在梦幻中依稀又听到了大炮在轰鸣,又听到了滑膛枪在鸣放,又听到了战场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然而,晚年的回忆经常将我带回到西点军校。我的耳旁回响着,反复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今天是我同你们进行的最后一次点名。但我愿你们知道,当我到达彼岸时,我最后想的是学员队,学员队,还是学员队。

我向大家告别。

-----------------------------------

“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
————麦克阿瑟

政治家,只有出色的政治家,才能说出绕梁70年的语言!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兵家(十二)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空城计 - 三十六计之一

所属类别 :

其他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特的功效。


《空城计》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杀死诸葛亮

盼易历史 2019-05-17 14:27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丢失街亭后,司马懿带十万大军前往西城围堵,要杀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将领,城中只有不到五千的兵力,这时诸葛亮命人大开城门,所有城中士兵装扮成百姓的样子,打扫街道,而诸葛亮就拿了一把琴,带了两个小孩,坐在城楼上弹曲,司马懿见状,便退兵而去,这时为何?其实很简单,无非就两点。

第一点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上上下下交战了不下与百回,还是非常的了解彼此的,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就打开城门,坐成楼上弹奏,目的就是给司马懿一个假象,而司马懿也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甚至差点把司马懿烧死,司马懿心生芥蒂,以为又是诸葛亮的诡计,城里有埋伏,断然不敢贸进,于是两个就开始了心里战术,最后还是诸葛亮胜了一筹。

第二点就是,司马懿早已看穿诸葛亮是欲擒故纵,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评论说此人乃天下第一善守大将,通晓兵法,腹有韬略,可见本事不在诸葛亮之下,二人可谓是知己知彼,堪称知音。作为成就了司马懿辉煌人生的曹操、曹丕两父子,对司马懿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的,因此倒不如说是司马懿故意放跑诸葛亮的。那司马懿有为何放跑诸葛亮呢?

司马懿要杀诸葛亮很简单,随便派一名弓箭手就可以把诸葛亮射死,但司马懿并没有怎么做,当时魏国最怕的是谁那无疑是诸葛亮,在司马懿还没有掌握魏国的政治大权的时候,贸然把诸葛亮杀了,那魏国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转过头来就会对付你司马懿,作为政治老手的司马懿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上他不杀了诸葛亮是为了自保,他若当时把诸葛亮杀了,那接下来等待他的将会是兵权被剥夺,终身软禁的下场。

在这点上,东吴的孙权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陆逊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解了东吴灭顶之灾,而他回东吴后的结局也很直接了当,被孙权剥夺了兵权,终身软禁。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如下: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传令道: ”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 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 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 杀! 大开四个城门, 每个城门用20个军兵, 扮作百姓, 打扫街道。魏兵到时, 不可乱动, 我自有计谋对付。”

传令下去后, 诸葛亮披鹤氅, 戴纶巾, 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 来到城头上, 凭栏而坐, 焚香操琴演奏,魏兵的前哨急忙将这个情况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进, 自己飞马向前观望。果然见诸葛亮在城楼上, 笑容可掬, 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少年, 手捧宝剑, 右面也有一个少年, 手执麈尾。城门内外, 仅有二十余名百姓, 低头打扫, 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 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 ”莫非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 故意这样的?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板着脸说: ”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 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 必定有重兵埋伏。我们若是冲进去, 一定中计。你们懂得什么?还不快退! ”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 哈哈大笑起来。众官员问他说: ”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 今统率15 万精兵来到这里, 见了丞相, 慌忙撤退,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诸葛亮说: ”他料定我平生谨慎, 从不冒险, 见我们这样镇定, 怀疑有重兵埋伏, 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险, 只因为不得不这样啊! ”

大家敬佩地说: ”丞相的计谋, 鬼神也不能预料啊。如果我们来指挥, 必定会弃城而走了。”诸葛亮说: ”我们只有2500 人, 如果弃城而走, 必定走不远, 不是很快就会被敌人追上吗?”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兵家(十三)

司马懿的密码是:攘外必先安内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兵家(十四)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则选择"反蒋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中文名称

攘外必先安内

类别

国民党政策

时间

九一八事变后

政策效果

失败

语义分析

单纯从语意来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汪精卫在回答人们对该口号的责难时,就曾振振有词地从语意上辩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若以为必攘外,然后可以安内,那无异以攘外为安内的手段了。"也就是说,先安内的判断,是和攘外的目标相联系的,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历史渊源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介石发明的。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

攘外必先安内的最早: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因此,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

东周事例

春秋时期,面对外部戎狄侵扰,内部王室衰微、诸侯相争,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齐桓公就提出口号"尊王攘夷"--先"安内"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

西汉事例

西汉时期,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引起当时朝廷的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或认为时机还未到,以窦婴为首的认为当时应一致对外,对付匈奴;晁错以政治家的眼光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鼓励农耕、致力本业和守边备塞以及削藩上。 结果,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两宋事例

北宋初年,面对国内未平和辽国威胁,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南宋时,面对金国的入侵和南宋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兵乱、匪患,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进讨由乱兵啸聚为匪的曹成所部时,就曾上书宋高宗:"臣窃惟内寇不除,何以攘外;近郊多垒,何以服远。比年群盗竞作,朝廷务广德意,多命招安;故盗亦玩威不畏,力强则肆暴,力屈则就招。苟不略加剿除,蜂起之众未可遽殄。" 在岳飞看来,攘外必先安内,如果不先清除内乱,则无法全力抗金、收复中原。

明朝事例

明初洪武六年九月"上命兵部臣曰,攘外者所以安内,练兵者所以卫民"

明朝中前期,面对蒙古瓦剌人的进扰,名臣于谦在《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提到:"臣等看议得,强兵以足食为本,攘外以安内为先。"

明末时期,明朝面对关外清军和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开始时是内外并攘,但是关内刚迫使农民军招安,关外清军就开始进扰,农民军复又反叛。明军在松山之战惨败后,兵部尚书陈新甲上书崇祯皇帝,要求与关外清朝议和,先安内对付农民军,崇祯也有此意,但又不愿承担"议和"的名声,命令陈新甲秘密从事。但陈新甲做事不周泄密,朝臣上书反对,崇祯不敢担当,于是杀陈新甲,罢议和事。明朝丧失了最后一次延缓危机的机会。 两年后,明朝就在两线作战中亡于李自成,后人多认为这是没能贯彻"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反例。明末清初抗清殉国名臣夏允彝称:"我之兵力每以讨寇,寇急则调边兵以征寇,东夷急又辍剿寇之兵将以防东夷。卒之二患益张,国力耗竭,而事不可为矣。"

清朝事例

近现代中国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九•一八"事变不仅加快了这一进程,而且还陷中国于亡国灭种的危险之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入侵摧毁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使之一步步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了畸形的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蹒跚,进退维谷。

第一种危机说明,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一直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各阶级、阶层,除个别败类,都具有救亡图存的民族主义立场;第一种危机说明,传统秩序已经崩溃,新的秩序尚待建立,因而社会动乱不已,革命高潮连绵不断。在这种情形下,统治阶级总是受到外敌侵略与内部动乱的双重威胁,不得不同时面临攘外安内的难题。一般而言,能同时成功地"攘外"和"安内",本是国家政权的正常使命;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软弱的中国统治阶级,既不能成功地"攘外",也不能成功地"安内"。他们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困境中,往往"两害相权取其轻",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美其名曰"攘外必先安内"。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在同时面临太平天国起义与英法联军的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清政府曾坚决地同时"攘外"和"安内",结果内乱未平却两度招致外敌兵临津京的惨祸,不得不"借师助剿",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由于在废立皇帝问题上与帝国主义发生冲突,加上担心"丧失民心"祸起肘腋,盲目利用"义和团",发动排外主义运动,欲"藉攘外以安内",结果几乎招致亡国之祸。这给其后的中国统治阶级以巨大的震撼,从此,近现代中国统治阶级再也不敢盲目排外轻言牺牲了。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哲学大统一: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

楼主:桌面系统6Lv 3 时间:2019-05-21 14:20:38 点击:1420 回复:148

最终哲学就是:把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化,把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化,

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深层语法问题,

-------------------------------------------------------------

作者:襄阳黄酒 时间:2019-05-27 14:17:19

作者:张托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535702/answer/6885147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刚看完希尔贝克的《西方哲学史》(豆瓣评分9.1分),我就按着时间线梳理一下这
本书所提到的哲学家。

这本书讲述的是古希腊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对西方思想影响较大的人物,因此除了哲学家以外,也会包含像弗洛伊德和亚当斯密等非哲学家。在下文中非哲学家我会用“*”标注出来。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公元前6世纪)

1. 第一代希腊哲学家

1.1 泰勒斯

1.2 阿那克西曼德

1.3 阿那克西米尼

2. 第二代希腊哲学家

2.1 赫拉克利特

2.2 巴门尼德

2.3 芝诺(师承巴门尼德)

3.第三代希腊哲学家

3.1 恩培多克勒

3.2 阿那克萨戈拉

3.3 德谟克利特

4.毕达哥拉斯学派

4.1 毕达哥拉斯

二.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公元前450年)

1. 智者派

1.1 高尔吉亚

1.2 色拉叙马霍斯

1.3 普罗泰戈拉

2.苏格拉底

三.柏拉图(公元前400年)

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

四.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50年)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同时也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五.后古典时期(公元前300年--公元400年)

1.伊壁鸠鲁主义(公元前300年)

1.1 伊壁鸠鲁

2.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公元前300年)

2.1 芝诺(和第一节2.3中的芝诺不是同一人)

2.2 克利安西

2.3 克里希普斯

3.罗马的斯多葛学派(公元前50年)

3.1 西塞罗

3.2 塞内加

3.3 爱比克泰德

3.4 奥勒留

4.新柏拉图主义(公元200年)

4.1 普罗提诺

5.怀疑主义(公元前300年)

5.1 皮浪

5.2 卡尔尼亚德斯

5.3恩披里柯

6.其他学科

6.1 希罗多德*(历史编纂学)

6.2 修昔底德*(历史编纂学)

6.3 希波克拉底*(医学)

6.4 盖伦*(医学)

6.5 阿基米德*(物理学)

6.6 托勒密*(天文学)

6.7 斐洛*(语文学)

六.中世纪时期(公元400年--文艺复兴时期)

1.早期经院哲学(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

1.1 奥古斯丁(公元400年,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

1.2 埃里金纳(公元850年)

1.3 安瑟伦(公元1050年)

1.4 阿伯拉尔(公元1100年)

2.经院哲学鼎盛时期(公元1200年--14世纪初)

2.1 大阿尔伯特

2.2 阿奎那(大阿尔伯特的学生)

2.3 司各脱(阿奎那论敌)

3.后期经院哲学(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

3.1 奥卡姆的威廉

3.2 马西略

七.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6世纪)

1.马丁路德(1500年)

2.布鲁诺(1550年)

3.马基雅弗利(1500年)

八.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18世纪)

1.霍布斯(1600年)

2.经验主义

2.1 培根(1600年)

2.2 洛克(1650年)

2.3 贝克莱(1700年)

2.4 休谟(1750年)

3.理性主义

3.1 笛卡尔(1650年)

3.2 帕斯卡尔(1650年)

3.3 斯宾诺莎(1650年)

3.4 维科(1700年)

3.5 莱布尼茨(1700年)

4.其他

4.1 孟德斯鸠(1700年)

4.2 卢梭(1750年)

4.3 爱尔维修(1750年)

4.4 伏尔泰(1750年)

4.5 埃德蒙帕克(1750年)

5.自由主义

5.1 经济自由主义

5.1.1 亚当斯密*(1750年)

5.1.2 李嘉图*(1800年)

5.1.3 马尔萨斯*(1800年)

5.2 功利主义

5.2.1 边沁(1800年)

5.2.2 詹姆斯密尔(1800年)

5.3 社会自由主义

5.3.1 斯图亚特密尔(1850年)

5.3.2 希尔格林(1850年)

5.3.3 凯恩斯(1900年)

九.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康德(1750年)

2.黑格尔(1800年)

3.费尔巴哈(1850年)

4.人文学科

4.1 赫尔德(1750年,历史主义)

4.2 施莱尔马赫(1800年,文本诠释)

4.3 萨维尼*(1850年,历史学派)

4.4 兰克*(1850年,历史学派)

4.5 德罗伊森*(1850年,历史)

十.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

1.马克思与恩格斯(1850年)

2.克尔凯郭尔(1850年)

3.唯意志论

3.1叔本华(1850年)

3.2 尼采(1850年)

4.实用主义

4.1 皮尔士(1850年)

4.2 威廉詹姆斯(1850年)

4.3 杜威(1900年)

5.分析哲学

5.1 逻辑实证主义

5.1.1 弗雷格(1900年)

5.1.2 罗素(1950年)

5.1.3 石里克(1900年)

5.1.4 卡尔纳普(1950年)

5.2 批判理性主义

5.2.1 卡尔波普尔(1950年)

5.3 日常语言哲学

5.3.1 摩尔(1900年)

5.3.2 维特根斯坦(1900年)

5.4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

5.4.1 库恩(1950年)

5.5 现象学

5.5.1 胡塞尔(1900年)

5.6 存在主义

5.6.1 萨特(1950年)

5.6.2 海德格尔(1950年)

5.6.3 波伏娃(1950年,萨特的妻子)

5.7 诠释学

5.7.1 伽达默尔(1950年)

5.8 解构主义

5.8.1 德里达(1950年)

5.8.2 福柯(1950年)

5.8.3 罗蒂(1950年)

5.9 法兰克福学派

5.9.1 哈贝马斯(1950年)

5.10 弗洛伊德*

编辑于 2019-05-19



楼主先把前面的哲学家介绍了,再讲最后一位梦游者弗洛伊德是如何统一哲学的。

演戏演全套。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兵家(二十)

哲学与兵家

淡定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能少才能,

二来是将帅不和才失街亭。

你连得三城多侥幸,

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

等候了司马到此谈、谈谈心。

西城的街道打扫净,

预备着司马好屯兵。

诸葛亮无有别的敬,

早预备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你到此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来,来,来,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智慧从哪里来


急中生智

所属类别 :

成语

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中文名称

急中生智

出处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

成语解释

【词目】急中生智

【拼音】jí zhōng shēng zhì

【基本解释】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智:智谋。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意思简单点说的话就是:紧急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成语典故

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生智。"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霍浩涵彭佳 2019-05-27 23:00:38
要搞清楚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襄阳黄酒
-----------------------------

请讲一讲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作者:襄阳黄酒5Lv 6 时间:2019-05-28 09:15:48

0匿名用户0 2019-05-26 08:06:44
基因的底层驱动不需要通过意识,比如植物人,基因还可以通过端口信号直接刺激多巴胺驱动躯体。意识在这里差不多就是个事后评估的作用。

-----------------------------

(1)基因也有意识,暂时就叫基因意识。

(2)植物人也有意识,叫生命意识。


大吞拿:举报 2019-05-28 09:30:54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一堆有机物的意识都是人的意识所后来赋予的。如果照你这么说,指南针也有意识,它的意识一直指北。

襄阳黄酒:2019-05-28 09:37:01 评论
评论 大吞拿:指南针是矢量,“意识”可以是任何方向。

大吞拿:2019-05-28 09:38:26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 :这种广义的意识,和泛神论差不多。

0匿名用户0:2019-05-28 09:42:30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我这里的意思是 —— 基因的底层驱动不需要通过自我意识,基因当然有自己的东西。

襄阳黄酒:2019-05-28 09:42:57 评论
评论 大吞拿:只有四个“意识”,都是狭义的,与神无关,至少基因“意识”与神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襄阳黄酒:2019-05-28 09:45:24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那你认为基因的底层驱动靠什么?

大吞拿:2019-05-28 09:46:19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 :你用意识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神化。你还不如说目的。

0匿名用户0:2019-05-28 09:48:50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就是七情六欲,本能的一些东西。

襄阳黄酒:2019-05-28 09:53:10 评论
评论 大吞拿:“意识”是通用语言,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有“意识”未必能达到“目的”,我昨天花两元钱是“意识”,没有达到中五百万的“目的”。你怎么老是拿神说事,我有“意识”我就是神了,哈哈。

大吞拿:2019-05-28 09:53:57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 :按照我刚刚说的,指南针是矢量,“基因意识”也可以是矢量,永远指“活”避“死”。


襄阳黄酒:举报 2019-05-28 09:54:42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那不还是“意识”嘛。

襄阳黄酒:2019-05-28 09:56:34 评论
评论 大吞拿:对啊,“基因意识”可以指南,可以指北,可以指东,可以指西。

大吞拿:2019-05-28 09:58:55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那这类意识也真是太便宜了。人的意识不赋予它定义,这些意识就变成不存在。

襄阳黄酒:2019-05-28 10:02:05 评论
评论 大吞拿:你当然可以定义,比方说“基因意识”,你“定义”它存在,你不“定义”它也存在。至于如何定义“意识”那是另一回事。

0匿名用户0:2019-05-28 10:02:05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我前面说过人对自我意识的依赖程度,不用自我意识,就成了植物人的状态。注意,我一直说的是自我意识,这是人自己开发出来的。

大吞拿:2019-05-28 10:08:01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文字游戏我不陪玩儿。

襄阳黄酒:2019-05-28 10:08:14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1)自我“意识”,有自我,也包含有他人的意识。 (2)不用自我“意识”,只维持简单的生命状态,也是和植物人有区别的。 (3)植物人是被动接受“能量”。

襄阳黄酒:2019-05-28 10:10:23 评论
评论 大吞拿:冤枉啊。

襄阳黄酒:2019-05-28 10:11:10 评论
评论 大吞拿:指南针可以自主调节“意识”吗?

大吞拿:2019-05-28 10:18:25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你的提问真的都是文字上的问题。我怎么回答。你自己想想

0匿名用户0:举报 2019-05-28 10:21:15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基因把过多的权限放到自我意识那里解释以后才能执行,结果自我意识这个部门没有了,就成了植物人的状态。如果这个部门非常的小,小到模糊,那么就是动物。

襄阳黄酒:2019-05-28 10:22:52 评论
评论 大吞拿:所有的指南针都有指南“意识”,不是所有的人经过彩票室门口都要花两元钱。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人可以有“意识”,也可以无“意识”。

襄阳黄酒:2019-05-28 10:25:44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植物意识是最原始的意识,达不到动物意识的境界。

襄阳黄酒:2019-05-28 10:26:59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植物界是植物界,动物界是动物界,人类世界是人类世界。

襄阳黄酒:2019-05-28 10:28:08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人类意识与动物意识区别之一,动物没有宗教意识

0匿名用户0:2019-05-28 10:29:40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那么你想说什么?意识的最小单位是植物意识?

襄阳黄酒:2019-05-28 10:30:35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区别之二,动物掌握不了高科技,智商再高的狗也拿不到小学毕业证书。

襄阳黄酒:2019-05-28 10:33:10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1)意识的最小单位是基因意识. (2)生命意识, (3)心理意识, (4)文化意识(意识形态)

0匿名用户0:2019-05-28 10:33:58 评论
评论 大吞拿:指南针也有意识,它的意识一直指北。—— 这么说是可以的,老R的追求真理,就是这个意思。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0:50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0匿名用户0:举报 2019-05-28 10:42:23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人类意识与动物意识区别是人类开发出了强大的评估解释功能。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2:34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如果人的意识也参北斗,如此简单就太好把控了。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3:13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关天的大神们各有各的“意识”。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4:42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人类与动物选择了不同的进化方向。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5:31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早期的宗教对开发人类的大脑是立了功的。

0匿名用户0:2019-05-28 10:45:51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那是你认为好把控,一个指南针,精度就是一个世界。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6:48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科学的发展是为人类造福的,当然也有人利用科学另作他用。

襄阳黄酒:2019-05-28 10:49:16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整体来看,物理世界要比人类世界容易把控,当然不能超出人的能力范围。

襄阳黄酒:2019-05-28 10:50:14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训练一条狗要比培养一个人容易得多。

大吞拿:2019-05-28 10:55:22 评论
评论 0匿名用户0:这回让你见识见识比你还粗暴凌乱的蜘蛛网:“(1)意识的最小单位是基因意识. (2)生命意识, (3)心理意识, (4)文化意识(意识形态)”

0匿名用户0:举报 2019-05-28 11:01:16 评论
评论 大吞拿:他以为参数多就能说明白,但实际添的东西越多越模糊。

0匿名用户0:2019-05-28 11:06:25 评论
评论 襄阳黄酒:训练一条狗要比培养一个人容易得多。—— 你想的太简单了,让一条狗去做一件事情非常的不容易,让人去做就是一句话的事。

--------------------------------------

这也能扛,见过人训狗的,没见过狗训人的。狗的意识只能服从人的指令。狗的“文化意识”远逊于人类,只知道服从,忠实。

当然有许多人喜欢狗的这种品质。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哲学与科学(五)

用科学的方法划分诸子百家,我不是中国第一人,自古有之。


逻辑学 - 哲学术语

所属类别 :

图书|科学名词

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指导人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原则性的一门极为重要的科学,纯粹理念就是人类大脑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如果没有逻辑学,人类就不能够寻找到真理。




中国逻辑的特质

作者:杜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逻辑作为人类探求知识、追求理性的工具,其研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即使是以推理有效性为核心研究内容的逻辑,其形态也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演绎的逻辑,还有各种非演绎的逻辑,如归纳逻辑、类比逻辑等,并且围绕推理研究,逻辑还研究与推理有关的概念、判断、论证以及基本的逻辑规律和逻辑方法等等。以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为例,其逻辑思想的集大成著作《工具论》就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辨谬篇》等六篇,其中不仅有研究以三段论推理为主的演绎逻辑,而且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了范畴、命题、证明、定义、演绎方法、论辩理论、谬误和诡辩的识别以及各种辩驳方法等等,甚至还涉及知识论、本体论问题。即使在西方近现代,也有莱布尼兹、卢卡西维茨对充足理由律、排中律等逻辑规律的探讨,有以“穆勒五法”为代表的归纳方法、以培根《新工具》为代表的归纳逻辑的探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逻辑已经开始了一种新的转向,即更加重视人类实际推理过程的面向自然语言、人工智能的逻辑转向,即“实践转向”,这实际上是对逻辑传统的一种回归。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惠施、公孙龙等人就以“辩”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在此时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派——名家。在这一时期,邓析提出了“刑名之辩”和“两可之说”;墨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强调“辩”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指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并提出了著名的“言必三表”的论证方法;惠施的“历物十事”和辩者的“二十一事”带来了辩学的繁荣;公孙龙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学说;荀子系统地建立了正名学说;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汉唐之际,印度因明两次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在翻译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汉传因明等各具特色的因明学研究。由此观之,中华文化不仅有逻辑,而且蔚为大观。

对人类理性的追寻,对论辩、有效沟通与交流等相关问题的探讨,是东西方逻辑的共同目标,这是东西方逻辑的共同性。

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名之曰名辩的中国逻辑植根于中华文明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创性。

一、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汉语是以象形符号作为基本元素的独立表意文字,这与表音文字不同,需要更多的符号单位来表达丰富的概念并描述其细微的语义差别。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不”“弗”“靡”“否”“蔑”“彼”“非”“匪”“亡”“罔”“莫”“未”“微”“毋”“勿”“无”等十余个之多,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这导致了中国逻辑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即重视名辩析辞,相关的学派也被称为“名家”。如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了名的种类,荀子系统论述了正名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稽实定数”“约定俗成”的制名枢要。

二、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的确定性、重视概念独立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这些思想不仅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是认识论和概念论意义上的。

《墨子》(明刊本)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三、中国逻辑是基于汉语自然语言的逻辑。因为语言因素,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三段论研究就大量使用了符号语言;近代莱布尼兹更强调要使用人工语言进行逻辑研究;现代数学逻辑产生之后,形式化的人工语言更是成了西方逻辑的“母语”。同样因为语言的因素,中国逻辑始终基于汉语的自然语言。不仅对象语言始终是汉语自然语言,而且作为元语言也都使用的是汉语文字。中国逻辑中,在元语言中表达基本逻辑关系的一元连接词否定是“不”“非”“无”等,表达基本二元关系的连接词是“并且”“或者”等,表达量词关系的是“皆”“都”等,表达时态的是“将来”“曾经”等,表达抽象模态的是“必”“可”等,均使用的是汉语自然语言。

四、中国逻辑是形义结合的逻辑。数学逻辑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语形、语义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逻辑有语形的研究,如《墨经•小取》中的侔式推理、比类援推;有重视语义的研究,典型的如“白马非马”,若仅仅从语形分析,“白马非马”显属诡辩,但若从语义来分析,则自有其道理:“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里的“非”是“不等于”的意思。作为中国逻辑的易学系统更加典型地体现了形义的结合,强调“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五、中国逻辑是应用逻辑。逻辑既有研究最一般推理规律的纯逻辑,又有研究某一专门领域或特殊范围的推理规律的应用逻辑。中国逻辑以名、辞、说、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最一般的抽象研究不同,是应用逻辑。另外,逻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既有纯粹的推理理论研究,又包括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应用探索。《道德经》中的归纳与推类,《韩非子》等著作中的反证与归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类比推理,都体现了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这与偶尔切合逻辑的不自觉应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了中国逻辑的应用特质。

六、中国逻辑是道器结合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主要目的,其内是求真,其外是作为探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相关的逻辑著述汇编时就名之曰《工具论》,培根的归纳逻辑也名之曰《新工具》。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这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其外部功用上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们将“名”的作用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认为社会的法律规范、纲纪伦常、礼仪规制、国运民祉,甚至是天道人和都依靠“名”为之始、为之约、为之序。当子路问孔子“为政奚先”时,孔子明确指出“必也正名乎”,强调“正名”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墨经》将名辩的作用归纳为六个方面:“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荀子则认为“谨于名约”“名定实辩”可达“道行而志通”“迹长功成,治之极也”,并且极言“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也坚持认为治国之道,正名为首:“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中国逻辑特质的理解和再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文明。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8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墨子的逻辑方法

学习啦 虹静 2017-02-27 13:41:32

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今天,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了墨子的逻辑方法。

墨子的逻辑方法是什么

① 兼爱非攻

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② 天志明鬼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③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⑤ 非乐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⑥ 非命

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助外在的人格神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认为认得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不是由“命”决定的,只要通过人的积极努力,就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对墨子的评价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

墨子对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间曾经产生了广泛影响,一度与儒家学说并驾齐驱。但在儒者看来,墨家学说却是邪说流布。《荀子•成相》曰:“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不过诸子对墨家的批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17]

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1]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毛泽东 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科学与逻辑,科学就是逻辑的代名词,数理化生,各科有各科的逻辑,诸子百家,各家有各家的逻辑,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说话要讲逻辑。

老子划分了天道,人道,天有天的逻辑,“道”就是逻辑,天道就是天的逻辑,人道就是人的逻辑。

假如不用科学的方法,不讲逻辑,诸子百家将尽归儒家所有,四书五经,首推易经,辈分比天还大的孔子给周易作序,根据芝诺“辈”论,孔子是老一辈哲学家,文化大家,孔子是第一辈哲学家,周易的前边还有归藏易,归藏易的前边还有连山易,相比之下,《道德经》出现的要晚得多,比方说《道德经》是钱文忠,辈分很低,孔子的辈分比“小钱爷爷”还要大10辈不止。

孟子是第二辈哲学家,墨家杨家出自孔门,孟子的辈分比墨子杨朱要大好几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是法家的逻辑,荀子的逻辑。

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成了文学经典,这句话反映了九斤老太怎样的性格?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贯穿小说始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九斤老太看不惯新生事物,留恋过去,有很强的封建守旧心理。

儒家讲辈分,爷爷永远是爷爷,孙子永远是孙子,爷爷的孙子永远是爷爷孙子孙子的爷爷。



这就是儒家的逻辑,谁说儒家不讲逻辑,这种逻辑可好?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只存在了15年。

儒家统一中国文化,存在了两千多年,儒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变成了乌龟,变成了蜗牛:


蜗牛与黄鹂鸟

词:林建昌

曲:陈弘文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哲学与科学(六)

人性

所属类别 :

心理学|其他哲学相关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

中文名称

人性

外文名称

human nature

拼音

rén xìng

类别

词语

范畴

人类学 社会学

词语泛解

近义词:人道

反义词:兽性

汉典解释

1.[humanity]∶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如:不通人性。

其它解释

1.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为人处事的共同属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宋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2.人所具有的或应有的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属性。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杨朔 《印度情思》:" 赭堡还有象,更通人性。"

3.礼节应酬等习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 。"

4.恩惠;情谊。《西游记》第十四回:"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各学派概念解释

社会学定义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哲学定义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人性心理学

郭念锋经自1986年至1999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

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它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这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启蒙文》定义

《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

《启蒙文》告诉我们这种区分原因共有四种,即"人性"共有四种。分别是"存在性"--使人与"非存在性宇宙"(或称为"彼岸世界")区分开来;"生命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般无生命物质区分开来;"社会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植物和低级"活动性"动物区分开来;"精神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其它"思维性动物"区分开来。因此人是一种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物种。

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会认同本能",三是"自我认同本能",四是"解脱本能"。

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社会认同)"、"幸福(自我认同)"、"智慧"。

人性争论

人性善恶的争论

所谓人性善恶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已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已这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处世待人的态度,还决定了领导者特别是国家统治阶层在制订管理方针政策时是以强行管制为主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趋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恶"的见解,才有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见解,才有儒家在西汉后推崇的以道德感化为主的"德治"。

在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性无善无恶论,这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北宋的司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论,司马光认为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

在外国古代社会中还未有就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激烈的争论过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而产生了: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例如:七宗罪)。再因为"罪性",而产生了,杀盗假见证等,各种"罪行"。(例如:十条诫命)。印度教与佛教都有"业报"与"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许多的幸福与苦难都是前世因果报应的结果。

人性本原的争论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

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性是先天存在,善恶义利美丑。

可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范伟很纳闷。


激活 - 汉语词语

所属类别 :

软件

激活是软件厂商采用的防盗版技术,意味着软件必须激活才可以成为正式用户。如果不激活的话就不可以使用或者有功能限制、时间限制等。激活是按照一定的算法把软件随机生成的代码转化为激活码,如果正确的话就成为正式用户。


人性虽然先天存在,需要后天激活。

有些人的人性可以激活,有些人的人性不能激活。

比如说,大地震也没能激活范跑跑“师者儒家”的人性,范跑跑的“天性”是杨家。

当朋友面临生死关头,也没能激活刘鑫“道义”的人性,刘鑫的“天性”是杨家。

鲁智深牵挂林冲的安危,鲁智深是逍遥家。



睡莲 - 睡莲科睡莲属水生植物

所属类别 :

植物

睡莲(学名:Nymphaea L.),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柄圆柱形,细长。叶椭圆形,浮生于水面,全缘,叶基心形,叶表面浓绿,背面暗紫。叶二型:浮水叶圆形或卵形,基部具弯缺,心形或箭形,常无出水叶;沉水叶薄膜质,脆弱。花单生,浮于或挺出水面;花萼四枚,绿色;花瓣通常八片。果实倒卵形,长约3厘米。花大形、美丽,浮在或高出水面,白天开花夜间闭合;萼片近离生;花瓣白色、蓝色、黄色或粉红色,成多轮,有时内轮渐变成雄蕊;药隔有或无附属物;心皮环状,贴生且半沉没在肉质杯状花托,且在下部与其部分地愈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头成凹入柱头盘,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内壁。浆果海绵质,不规则开裂,在水面下成熟;种子坚硬,为胶质物包裹,有肉质杯状假种皮,胚小,有少量内胚乳及丰富外胚乳。

从东北至云南,西至新疆皆有分布;朝鲜,日本,印度,苏联,北美也有。生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中。许多公园水体栽培作为观赏植物,根状茎食用或酿酒,又入药,能治小儿慢惊风;全草可作绿肥。

先天人性就像睡莲。


为什么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在1814年被欧洲反法联军击败后,东山再起,于1815年组织30万大军向欧洲反法联军发动进攻,结果在滑铁卢遭到惨败。6月22日,拿破仑被迫退位,不久被英国军队押送到遥远的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监禁起来。在他被监禁的第三个年头,阿美士德垂头丧气地从中国返回。在回国途中,他正好经过圣赫勒拿岛。当阿美士德听说这里正关押着名震世界的拿破仑一世时,很想见一见他,听听这位传奇人物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在征得小岛总督同意后,阿美士德见到了这位昔日的皇帝。阿美士德讲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才能使中国专制统治者明白打开国门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当时,拿破仑对英国的做法充满了蔑视,他对于英国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提法发表评论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他接着说:“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在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但拿破仑认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以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拿破仑接着说:“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后,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一只睡着的狮子———中国”迅速传遍了欧洲和世界。

其实从另外一面解读这层意思却是,5000年奴隶封建王朝历史的中国民族如果不提升自己在各方面以及国家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去达到更加高的层次,那就会永远一直睡下去。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哲学与科学(七)

客观世界的逻辑是客观存在,与人的意识无关。

主观世界的逻辑是主观存在,与人的意识有关。

百家,各家有各家的逻辑。

西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的逻辑,东方文化有东方文化的逻辑。

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逻辑,日本文化有日本文化的逻辑,印度文化有印度文化的逻辑。

已经告诉过大家,不要用西方哲学的逻辑,那是一座精心打造的谜宫,谁进去也辨不清东西南北,经常有人用“西方逻辑”讨论问题,走不了三个回合,就开始相互指责你不讲逻辑。

逻辑,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不容易出错。

陈景润已经证明了1+2

1+1=2才是最简单的。

哲学1+1是最不容易出错的。

五岁的“小钱爷爷”没有受过任何西方哲学的专业训练,就认准一个逻辑,爷爷比孙子的辈分大,钱文忠是我孙子。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作者:小滿兒7Lv 5 时间:2019-06-07 15:43:28
另外,請教先生,叔本華是甚麼?很熟悉的三個字……


作者:小滿兒7Lv 5 时间:2019-06-07 17:08:48
還沒看完叔本華的介紹,他的經歷很德國……,又讓我想起我所鍾愛的小說,惡童日記三部曲中的做後一部,他與主人翁甚為相似!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提到的幾個大點,讓我連結到佛洛伊德的學說,雖然我沒有完整的閱讀過佛洛伊德,我極度討厭他的論點,因為他某些論點卻是真實令人嫌惡……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亚瑟•叔本华

所属类别 :

历史人物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 (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疯狂投水自杀身亡。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在很多书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中文名称

亚瑟•叔本华

外文名称

Arthur Schopenhauer

别名

亚瑟•绍佩纳尔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人

出生地

德国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

出生日期

公元1788年02月22日

逝世日期

公元1860年09月21日

职业

哲学家、作家、学者

毕业院校

哥廷根大学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之一

代表作品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受影响

柏拉图、康德、歌德、瓦格纳

人物生平

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

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不赞同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4]

1814年-1819年间,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这也正印证了自己的观点--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赞赏。[4]

1833年,在大学里受挫之后,他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度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

1837年,他首个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

1841年,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这两篇是为不同科学院而作的有奖征文,第一篇获得了挪威皇家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没有获得丹麦皇家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

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第二版的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

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使他瞬间成了名人。有人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

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

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被常人所认为的自私。他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

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obit anus, abit onus)。

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在常人看来相悖更让他人鄙薄。罗素在他编写的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么说:假若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

在叔本华的论女性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态度。他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

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后,像往常一样独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1小时之后,当管家再次进来时,发现他已经依靠在沙发的一角,永远地睡着了。

哲学思想

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叔本华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他指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华哲学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义: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

(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

(2)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6)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指出:仅用直观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6]

美学成就

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指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指出: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不能被完全认识但能被直接认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艺术就是对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个具体显示。这种把握和显示同样具有一种绝对的普遍性和超时间或空间的本质,所以它就能将人类从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脱出来。于是美也就具有了极高的价值。艺术家作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过理念把现象和意志相分离,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伦理学见解

综述

叔本华指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利己

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8]

恶毒

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别人,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一切的非道德行为都能由以上两种动机中推导出来。

同情

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人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叔本华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它。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个人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 同情心应该是对自身遭遇痛苦的推己及人而并非从他人感受到痛苦的触发,也就是认为人,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生存意志论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人的全部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人生为什么很悲观?或意志为什么令人痛苦?

人是利已主义的;欲望的满足总是受到条件的限制;人生活在摩耶(maya)之幕中;人生就是苦难:"生命,整个儿地根本地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分不开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对知识乐观主义的批判;幸福与快乐包含在痛苦之中;世界唯有人的痛苦最深。

如何摆脱痛苦

无关心的态度;转向艺术:建筑、绘画或雕刻、诗歌、悲剧、音乐(意志的客观化程度由低到高);否定意志但不自杀;改变观点,默认自己的痛苦,同情的爱。

读书之法

叔本华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说: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空闲就要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容易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太多,反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粮"如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的。读书越多,留存在脑海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读书而不加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叔本华并非反对多读书,而是反对读而无思的人。由于叔本华善于读书、善于思考,所以,这个忧郁的哲学天才在30岁时就写出他一生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意志与观念世界》,后来的一些写作,不过是对这本书观点的解释和延伸。应该说,作为一个哲学家,30岁时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悲观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

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

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

叔本华的这种论调有时候使他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提供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指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叔本华却又强调这种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

命运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表象间受到因果律的影响,而表象和意志间没有联系。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确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人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样一种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可以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

叔本华的这种决定论受到了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

死亡

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同时他也认为死亡并非什么不好的事情,他的论点基于他的形而上学,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归于无。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无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归于无,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表象世界中。

教育

知识来自于直观感觉对于客体一种直接把握,然后经由抽象思维将它概括为某种概念。因此人们在学习时应该遵循直观知识先于概念知识的顺序。现实中的教育则完全相反,小孩们往往先被灌输许多不曾接触过的概念,只有在他们成年后才能接触到直观知识,这导致了人们的判断力直到很晚才成熟起来。这种观点被挪用到人际交往中,他指出:孩子们只听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对真实生活的痛苦却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没有随之有更多的增长,而只是通过直观知识来排除已有的错误概念。

宗教

各种宗教之间的基本差别不在于它们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而在于它们是乐观主义的还是悲观主义的。

正如多神教乃许多自然势力的人格化一样,一神教也是整个自然势力整个的人格化。 不得不承认,由于叔本华自己的哲学以及对印度思想研究的结果,他脑子里无法容纳这种思想。

宗教和智识不可能在同一个头脑中相安无事,它们像狼羊同处一笼,智识势将驱赶宗教。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挣扎中,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然而真正的道德并非基于宗教,尽管宗教认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 信仰有如爱,爱是不能强迫的;如果要强迫别人去爱,便会产生恨,因此,最先产生不信仰的,就是这种强迫别人信仰的企图。

谁要是嘲笑宗教,谁就会遭受严厉的制裁。可以从以上事实看出宗教的作为与道德是相悖的。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简单介绍,叔本华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哲学,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看叔本华的书,如同跟一个哥们交流。

楼主:襄阳黄酒

字数:561191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3-15 18:33:53

更新时间:2019-07-24 14:07:57

评论数:6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