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篇连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长篇连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虎皇天尊 2015-05-21 22:59:32
【客观理性评选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圣皇天子】
现在进行最终评分,满分100分制,以下列出具体理由
尧:89分(具体理由,放勋为原始部落酋长,管理这样一个粗朴的原始社会并不难,难度系数低所以扣分)
舜:83分(尚书称舜之德不如尧,亦同上为原始部落酋长,管理这样一个粗朴的原始社会并不难,难度系数低所以扣分)
周文王:79分(周文王一生以臣下之身臣服商纣王,留其子姬发篡弑商纣王益见其......
-----------------------------
@weiwei_nuaa 2015-05-22 12:54:19
忽必烈就没必要放进去比,异族酋长而已,建树有限,李世民虽然抹黑前朝之嫌,但是政绩有目共睹。
-----------------------------

英雄所见略同,因为这版本是偶旧文,最新吾版本早已把蒙元满清剔除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涉及隋文帝的电影、电视剧,凡是隋文帝出场一定是老态龙钟、皓首苍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许多愚昧无知的中国人据此得出结论,原来从相貌上隋文帝与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是一类货色,这不但是天大的冤枉、而且是无尽的委屈,完全违背了客观史实。隋文帝在天之灵若有闻,一定会嘲笑世人的无知与懵懂。
真实的隋文帝长相如何呢?
如果你读史仅仅局限于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你是无法得知隋文帝具体真实长相的,因为历代官方史书对帝王只注重描写他的政绩,而不是他的长相,对历代帝王的外貌一般都是侧面描写一笔带过,很少正面具体描述帝王的相貌。因此,你只有博览群书广采百家之言,才能一探其真颜。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无意说出了历史真相:“隋文皇帝聪明神武屡有征应,天姿奇伟瑰丽异常,美颜英气犹冠绝古今,动则龙行虎步,静如巍然玉山,脸如皎然朗朗之满月,目如曙星无微不照,远近冠带莫不友爱之。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观其神采如大罗上仙。周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召隋文皇入宫谢恩。初,周帝胄宗室鲜卑贵妇竞相拥于宫门左右争睹其颜,相践踏而致死者数人。时周武帝为皇弟,亦在观列,见隋文皇神游八极之表,超然物外有出世之体态,甚为惊羡,再三赞叹,周武帝曰:大哉!至哉!绝哉!妙哉!普六茹坚神武不可测,他日我若为帝,必得此人相辅。后果如其言。”
实际上,只要看看隋文帝的长女北周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与次子隋炀帝杨广,就能顺藤摸瓜推测出隋文帝的真实容颜。《隋书·炀帝纪》描述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北周天元大皇后杨丽华更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大美女,宠冠六宫美压群芳,有美冠六宫粉黛、身系三千宠爱之称,令北周宣帝神魂颠倒惊为天人而相中为正宫皇后,女儿是大美女、儿子是大帅哥,父亲还能不美吗?先天遗传基因已经决定了一切。
然而与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只有帝王之威、而无帝王之貌不同。隋文帝是兼有王气威仪、身有九五至尊帝相,而又不失为美男子的鱼和熊掌兼得者,是历代帝王中万中无一的佼佼者。隋文帝不但有瑰丽的美男子外表,作为一代圣皇天子,他的帝王威严、帝王气质也远远在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之上。
然而世人知道隋文帝是美男子大帅哥的并不多,原因大致如下:隋文帝的政绩无比辉煌极为突出,令史册更加注重记载他的皇皇伟业赫赫声威而不是他本人的长相,而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忽略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帅哥这个事实。隋文帝的相貌与他缔造中国天朝上国体系、开创开皇盛世、建造世界第一大都城的丰功伟绩来说,更容易让人记住的是后者。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是所有帝王中的第一美男子,而他父亲开国皇帝中的第一美男子,儿子把老子的光彩给掩盖住了。后来的李唐千方百计拼命妖魔化隋文帝与隋炀帝,造谣污蔑还来不及,是不会给隋文帝的神奇长相唱颂歌的。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相貌,史书上还有很多记载。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论》中说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一代文豪薛道衡也赞道:“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龙颜日角之奇,玉理珠衡之异,著在图箓,彰乎仪表。” 总之一句话,无论如何赞、如何夸,但都突出了杨坚相貌的奇特。杨坚的相貌不仅仅是奇特,而且奇特得有些令人害怕,以至于《资治通鉴》这样记载道: 陈后主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聘于大隋。后主闻大隋高祖文皇帝状貌异人,使彦画像而归。帝见,失态无状,惊狂仆地,大骇曰:“吾不欲见此人!”亟命屏之。

隋文帝的美貌固然在中国开国皇帝中首屈一指,但他的气质美、大男子的阳刚尚武之气更是一种内涵内在之美。与中国传统美男子潘安、宋玉之辈文弱无力、弱不禁风的病态美不同,隋文帝的天子气魄无上威严对敌人来说是致命的,足以使敌人闻风丧胆摄人魂魄,他的帝王威严曾经活活吓死过三个敌国君主:高丽国王、陈朝陈宣帝陈顼、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西元589年,隋朝把突厥为二,灭南陈统一中原后,周边国家纷纷向隋朝称臣纳贡。唯独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与隋朝的关系逐渐进入战争状态。590年,高句丽平原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大军。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文帝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平原王接到诏书后不久吓死。陈朝陈宣帝陈顼想在周隋禅让交替之际趁机浑水摸鱼,排出陈朝可以拿出的所有中央主力军趁机去打北周夺走陈朝的淮河流域土地,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捞到便宜,连原先的土地也都丢了,而且只是被大隋朝的地方驻守部队就击毙了数十万陈朝主力王牌军,真可谓丢人现眼到极点。隋文帝派使者递国书切责陈宣帝陈顼,陈宣帝陈顼接到国书的第二日就忧惧而死了,死前眼角崩裂吐血数尺,也是被活活吓死的。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理性、客观的描述坚哥,就不能仅仅从坚哥本人开始,而是应该从坚哥的先祖、家世开始说起,整个历史背景来龙去脉就一目了然。


首先,从血统上说,坚哥是正统的汉人,父系弘农杨氏与母系济南吕氏均是纯正汉裔,纯种汉人无疑。


坚哥的远祖中严格意义上有三个人不可忽视,周文王、西汉元勋开国功臣杨喜、东汉太尉关西孔子杨震,这三人是必须提到的。


大隋掌握朝廷机密的内史令李德林说出了真相:“ 大隋神功积于文王,天命显于唐叔。昔邑姜方娠,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成王灭唐而封太叔。杨喜为汉开国元勋,把西楚霸王项羽分尸的大将,佐高帝而灭楚”



西汉开国元勋杨喜(又做杨熹)




◎杨姓伯侨世系◎第19世,杨熹(—BC171),字德嘉,又字幼罗。汉朝第1任赤泉壮侯。司马贞《史记索隐.壮侯》案:五侯斩项籍皆谥“壮”。汉表以为“庄”。皆避刘庄讳,改作“严”,误也。《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熹,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熹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81岁,谥严威,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配陈氏,生子二:杨敷、杨致。
◎杨姓伯侨世系◎第20世,杨敷(BC129—BC74年),字伯宗。第2任赤泉忠定侯。寿55岁,谥忠定,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继配蔡氏生子三:杨哲、杨胤、杨衡(又作杨彻)。
◎杨姓伯侨世系◎第21世,杨胤(BC89—BC25)年,字嗣宗,又字毋害。第3任赤泉忠贤侯。寿64岁,谥忠贤,葬洋河坡岗后,牛形,未山丑向。配李氏(BC87—BC13年),封忠贤夫人,寿74岁,葬同夫山。生子四:敞、昌、伟、泰。
◎杨姓伯侨世系◎第22世,杨敞(?—7年),字子明。第1任安平敬侯。为汉昭帝丞相,拥汉宣帝刘询,封安平侯,谥敬。配司马氏,太史公司马迁之女,生子五:杨忠、杨诚、杨君、杨皇、杨恽。
◎杨姓伯侨世系◎第23世,杨恽,字孟尽,号紫幼。第1任平通侯。配蔺氏,生子五:杨谭、杨论、杨讷、杨徽、杨奇。
◎杨姓伯侨世系◎第24世,杨谭(BC22—52年),字献美。嗣安平侯。寿74岁,葬山东富足坪,艮山坤向。配石氏(),封忠献夫人,寿,葬同夫山。生子二:杨宝、杨宰(字惟美)。
◎杨姓伯侨世系◎第25世,杨宝(生卒年月不详),字惟善,亦字惟渊、稚渊。嗣安平侯。寿79岁,葬华阴朱家山,龙形,丙山壬向。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涉及隋文帝的电影、电视剧,凡是隋文帝出场一定是老态龙钟、皓首苍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许多愚昧无知的中国人据此得出结论,原来从相貌上隋文帝与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是一类货色,这不但是天大的冤枉、而且是无尽的委屈,完全违背了客观史实。隋文帝在天之灵若有闻,一定会嘲笑世人的无知与懵懂。
真实的隋文帝长相如何呢?
如果你读史仅仅局限于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你是无法得知隋文帝具体真实长相的,因为历代官方史书对帝王只注重描写他的政绩,而不是他的长相,对历代帝王的外貌一般都是侧面描写一笔带过,很少正面具体描述帝王的相貌。因此,你只有博览群书广采百家之言,才能一探其真颜。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无意说出了历史真相:“隋文皇帝聪明神武屡有征应,天姿奇伟瑰丽异常,美颜英气犹冠绝古今,动则龙行虎步,静如巍然玉山,脸如皎然朗朗之满月,目如曙星无微不照,远近冠带莫不友爱之。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观其神采如大罗上仙。周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召隋文皇入宫谢恩。初,周帝胄宗室鲜卑贵妇竞相拥于宫门左右争睹其颜,相践踏而致死者数人。时周武帝为皇弟,亦在观列,见隋文皇神游八极之表,超然物外有出世之体态,甚为惊羡,再三赞叹,周武帝曰:大哉!至哉!绝哉!妙哉!普六茹坚神武不可测,他日我若为帝,必得此人相辅。后果如其言。”
实际上,只要看看隋文帝的长女北周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与次子隋炀帝杨广,就能顺藤摸瓜推测出隋文帝的真实容颜。《隋书·炀帝纪》描述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北周天元大皇后杨丽华更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大美女,宠冠六宫美压群芳,有美冠六宫粉黛、身系三千宠爱之称,令北周宣帝神魂颠倒惊为天人而相中为正宫皇后,女儿是大美女、儿子是大帅哥,父亲还能不美吗?先天遗传基因已经决定了一切。
然而与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只有帝王之威、而无帝王之貌不同。隋文帝是兼有王气威仪、身有九五至尊帝相,而又不失为美男子的鱼和熊掌兼得者,是历代帝王中万中无一的佼佼者。隋文帝不但有瑰丽的美男子外表,作为一代圣皇天子,他的帝王威严、帝王气质也远远在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之上。
然而世人知道隋文帝是美男子大帅哥的并不多,原因大致如下:隋文帝的政绩无比辉煌极为突出,令史册更加注重记载他的皇皇伟业赫赫声威而不是他本人的长相,而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忽略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帅哥这个事实。隋文帝的相貌与他缔造中国天朝上国体系、开创开皇盛世、建造世界第一大都城的丰功伟绩来说,更容易让人记住的是后者。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是所有帝王中的第一美男子,而他父亲开国皇帝中的第一美男子,儿子把老子的光彩给掩盖住了。后来的李唐千方百计拼命妖魔化隋文帝与隋炀帝,造谣污蔑还来不及,是不会给隋文帝的神奇长相唱颂歌的。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相貌,史书上还有很多记载。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论》中说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一代文豪薛道衡也赞道:“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龙颜日角之奇,玉理珠衡之异,著在图箓,彰乎仪表。” 总之一句话,无论如何赞、如何夸,但都突出了杨坚相貌的奇特。杨坚的相貌不仅仅是奇特,而且奇特得有些令人害怕,以至于《资治通鉴》这样记载道: 陈后主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聘于大隋。后主闻大隋高祖文皇帝状貌异人,使彦画像而归。帝见,失态无状,惊狂仆地,大骇曰:“吾不欲见此人!”亟命屏之。

隋文帝的美貌固然在中国开国皇帝中首屈一指,但他的气质美、大男子的阳刚尚武之气更是一种内涵内在之美。与中国传统美男子潘安、宋玉之辈文弱无力、弱不禁风的病态美不同,隋文帝的天子气魄无上威严对敌人来说是致命的,足以使敌人闻风丧胆摄人魂魄,他的帝王威严曾经活活吓死过三个敌国君主:高丽国王、陈朝陈宣帝陈顼、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西元589年,隋朝把突厥为二,灭南陈统一中原后,周边国家纷纷向隋朝称臣纳贡。唯独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与隋朝的关系逐渐进入战争状态。590年,高句丽平原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大军。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文帝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平原王接到诏书后不久吓死。陈朝陈宣帝陈顼想在周隋禅让交替之际趁机浑水摸鱼,排出陈朝可以拿出的所有中央主力军趁机去打北周夺走陈朝的淮河流域土地,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捞到便宜,连原先的土地也都丢了,而且只是被大隋朝的地方驻守部队就击毙了数十万陈朝主力王牌军,真可谓丢人现眼到极点。隋文帝派使者递国书切责陈宣帝陈顼,陈宣帝陈顼接到国书的第二日就忧惧而死了,死前眼角崩裂吐血数尺,也是被活活吓死的。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先不说北周武帝是个向突厥人称臣的儿皇帝,还迫于突厥淫威不得不娶了突厥的公主立为正宫皇后,把北周每年的国库掏光献给突厥大可汗丢人现眼丧权辱国至极,也不说北周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大隋高祖文皇帝之父杨忠打下来的,就说说北周武帝到底留给了大隋高祖文皇帝什么样的烂摊子,到底让他继承了什么北周的“金银财宝金山银山”。

没有鲜明的对比反差,你就不知道这个时代有多么的来之不易。这个时代到底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的呢?恰恰是建立在中国最腐朽的朝代西晋与最黑暗混乱的深渊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基础上的。来看看这个朝代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状况,你就知道这个朝代的开国是中国历朝历代难度系数最大的,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能在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最低起点、一片萧条的废墟阴谷中建立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是何其的伟大与圣明。


隋文帝受天明命即位初期,到底接手的是怎样一个摊子呢?建立在何种国力基础之上?到底接手的北周政权财政状况如何呢?接手的实在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当时由于北周武帝、北周宣帝实行丧权辱国的屈辱外交对突厥称臣和亲纳贡,北周武帝“惧突厥寇掠,倾国库府藏以给之”,加上北周武帝长期对北齐用兵军费开销巨大,北周国库几乎耗费殆尽。隋文帝受禅之初,北周国库太仓里只有一百枚面饼,什么金银财宝也没有,接手的是一个国民经济几乎崩溃、政府财政赤字高涨、债台高筑的北周政权。


经济状况如此,北周王朝在政治、军事上又给他留了一个什么乱局呢?北周王朝在东南西北四面受敌,处于包围圈中,险象环生暗潮汹涌,南有经济上极为富庶、装备优良的陈国,东有高句丽,西有占据现在西藏、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北则是中国四夷中最强的的北狄突厥,四个帝国对中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中国前狼后虎,北周官僚集团内部也在争权夺利派系繁多。当时是北周中央政府行政权力实际上只限于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几个地区,南梁是独立于北周中央政府之外的小朝廷,经济军事内政都是自治,南梁小朝廷、东北和内陆一些地区根本就不缴税的。还要加上从西晋继承下的严重尖锐民族矛盾问题。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对于农耕文明,经济与综合国力至关重要的是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



中国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耕地827053600亩,户均耕地67.61亩,人均13.88亩。
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人口48690789人,耕地694289213亩,户均79.25亩,人均13.7亩。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人口69247872人,耕地15026095745亩,户均730.25亩,人均216.99亩。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人口52917309人,耕地1000386213亩,户均40.46亩,人均10.03亩。
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人口19930220人,耕地524758432亩,户均60.47亩,人均26.33亩。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人口59873306人,耕地366771549亩,户均34.42亩,人均6.13亩。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人口56305050人,耕地1161894800亩,人均20.64亩。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耕地522766687亩,人均30.58亩;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人口27355462人,土地890138724亩,人均32.54亩;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全国人口为102750000人,耕地为708114288亩,人均6.89亩,与雍正十二年相隔十九年,人均耕地由32.54亩降为6.89亩,人均减少了25.65亩;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人口增加到208095796人,耕地为741449550亩,人均为3.56亩,人口增加了近1亿,人均地减了近一半;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人口为377636000人,耕地为911976606亩,人均地2.41亩。



再看看金融:中国历代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隋文帝仁寿时的603万7千贯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宋神宗时铜币506万贯,铁币为88万贯。宋与唐两者相差的近20倍。即便不算第一名隋朝的话,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与500的差距。这还不包括宋朝政府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且宋朝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铜钱是足值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它的面值。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客观理性评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皇天子】

现在进行最终评分,满分100分制,以下列出具体理由

尧:89分(具体理由,放勋为原始部落酋长,管理这样一个粗朴的原始社会并不难,难度系数低所以扣分)

舜:83分(尚书称舜之德不如尧,亦同上为原始部落酋长,管理这样一个粗朴的原始社会并不难,难度系数低所以扣分)

周文王:79分(周文王一生以臣下之身臣服商纣王,留其子姬发篡弑商纣王益见其人心术之诈伪,悬商纣王首级于太白旗手段阴狠,且既臣服殷商而又暗地阴谋叛之,有始无终晚节不保)

秦始皇:32分(暴君秦始皇嬴政残暴不仁苛政严刑峻法,嬴政无德残害苍生又滥杀无辜,没有资格做圣皇天子)

汉高祖:40分(刘邦虽为市井无赖却为人豁达大度且用人不错,但考虑刘邦下三滥的低劣人品与败坏的道德,明君还是的,距离圣主还是差远的。刘邦管不住老婆。死后吕后女主干政局势失控再扣刘邦分)

汉文帝汉景帝并列41分(文景二帝虽仁厚却天性懦弱受人摆布,文帝要求活人陪他殉葬陋习残忍因此汉文帝是假仁假义,汉景帝杀了晁错也没能制止七国之乱反而白白杀了一个忠臣,宽仁有余而圣明不足)

汉光武帝60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其实是个昏君喜怒无常,迷信巫术,让巫婆任意出入寝殿。说说光武帝刘秀昏庸无道的一面: 1。天下未定时期,刘秀仍有将领行使屠城、暴掠之举,刘秀本人有杀降俘、诛老弱病残的恶举劣行,例如:吴汉军对其手下大将邓奉的家乡进行劫掠,最终使得邓奉忿而反叛。直到吴汉与刘尚攻灭公孙述,仍纵兵大掠成都,这时刘秀才肯斥责他们。然而诏书虽写得文情并茂,但吴汉的官爵却丝毫并未受到影响。显见刘秀对诸将的约束力仍然不足。 2。晚年的刘秀偏信谗言,错罪于人,使光武朝最大的功臣马援含冤而死,从而造成光武朝最大的冤案——马援冤案,死后刘秀依旧没放过他,还要雪上加霜追回他的印绶,剥夺他的官爵,这实在是刻薄寡恩无耻之极之事,刘秀小肚鸡肠、耿耿于怀、气度狭小不像个男人。)

北魏孝文帝39分(除汉化与均田制外政绩乏善可陈)

宋武帝刘裕41分(军事过人而政治不足)

隋文帝满分100分(于中华民族恩泽万世功德盖天,开创诸多天才的超前创举远远超出了他所在的时代,中国所有朝代唯一一个既能马上得天下又能下马治天下的文武双全开国帝王,属于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能看出象棋后十步的大政治家,且此人人格崇高道德伟大,属于凯撒、拿破仑一样驾驭时代的雄才大略杰出人物,属于主动英雄造时势的大圣人)

隋炀帝90分(杨广亦为雄才大略之雄主,政策本来忠实继承了他的父皇,但后期急功近利)

李世民27分(篡改历史第一人弄虚作假,记载水分太大,大大扣分)

赵匡胤40分(重文轻武丧失汉人雄武阳刚之气节)

忽必烈30分(虽有行省制度但无开创性的大手笔制度创新)

朱元璋32分(多草寇匪气,无圣贤英雄之气度,顶多算一豪杰,特务文字狱八股文埋没人才)

朱棣34分 (东厂臭名昭著。考虑天子守国门比其父朱元璋在对外战争稍出一筹多给两分)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对于农耕文明,经济与综合国力至关重要的是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



中国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耕地827053600亩,户均耕地67.61亩,人均13.88亩。
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人口48690789人,耕地694289213亩,户均79.25亩,人均13.7亩。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人口69247872人,耕地15026095745亩,户均730.25亩,人均216.99亩。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人口52917309人,耕地1000386213亩,户均40.46亩,人均10.03亩。
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人口19930220人,耕地524758432亩,户均60.47亩,人均26.33亩。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人口59873306人,耕地366771549亩,户均34.42亩,人均6.13亩。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人口56305050人,耕地1161894800亩,人均20.64亩。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耕地522766687亩,人均30.58亩;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人口27355462人,土地890138724亩,人均32.54亩;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全国人口为102750000人,耕地为708114288亩,人均6.89亩,与雍正十二年相隔十九年,人均耕地由32.54亩降为6.89亩,人均减少了25.65亩;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人口增加到208095796人,耕地为741449550亩,人均为3.56亩,人口增加了近1亿,人均地减了近一半;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人口为377636000人,耕地为911976606亩,人均地2.41亩。



再看看金融:中国历代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隋文帝仁寿时的603万7千贯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宋神宗时铜币506万贯,铁币为88万贯。宋与唐两者相差的近20倍。即便不算第一名隋朝的话,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与500的差距。这还不包括宋朝政府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且宋朝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铜钱是足值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它的面值。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标准:个人智慧、个人魅力、个人才华、享年之高、国祚长久、文治武功、后世影响、制度建树、疆土之广、驾驭群臣的能力、利用得力干将的水准、辨明贤奸的慧眼、文艺造诣、得位手段之正统、登基之名正言顺、名声称誉、皇家子孙命运、管妻成功程度、皇家美满程度、皇家子孙是否堪称大统、创业之高明、守成之太平、促进经济生产力发展如何、君臣关系、国势走向、是否进行大功告成的隆重典礼(中国是封禅、西方是被教皇加冕)、利用宗教的手段、是否能控制女人宦官外戚权臣干政、政治是否清明、御下黎民是否安居乐业、是否有不断出现的祥瑞吉兆、是否宾服万国威震四夷、玩弄权术是否炉火纯青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对于农耕文明,经济与综合国力至关重要的是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



中国历代土地开垦与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耕地827053600亩,户均耕地67.61亩,人均13.88亩。
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人口48690789人,耕地694289213亩,户均79.25亩,人均13.7亩。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人口69247872人,耕地15026095745亩,户均730.25亩,人均216.99亩。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人口52917309人,耕地1000386213亩,户均40.46亩,人均10.03亩。
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人口19930220人,耕地524758432亩,户均60.47亩,人均26.33亩。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人口59873306人,耕地366771549亩,户均34.42亩,人均6.13亩。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人口56305050人,耕地1161894800亩,人均20.64亩。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耕地522766687亩,人均30.58亩;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人口27355462人,土地890138724亩,人均32.54亩;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全国人口为102750000人,耕地为708114288亩,人均6.89亩,与雍正十二年相隔十九年,人均耕地由32.54亩降为6.89亩,人均减少了25.65亩;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人口增加到208095796人,耕地为741449550亩,人均为3.56亩,人口增加了近1亿,人均地减了近一半;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人口为377636000人,耕地为911976606亩,人均地2.41亩。



再看看金融:中国历代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隋文帝仁寿时的603万7千贯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宋神宗时铜币506万贯,铁币为88万贯。宋与唐两者相差的近20倍。即便不算第一名隋朝的话,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与500的差距。这还不包括宋朝政府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且宋朝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铜钱是足值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它的面值。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本来如果北周宇文氏诸帝如果赏罚分明善待坚哥的父亲杨忠,可能历史上北周的下场就不会这么可悲了,可惜正是由于宇文泰死后北周的几个皇帝周孝闵帝宇文觉、周明帝、周武帝相继对杨忠的猜忌与排挤,恩赏不公、赏罚不明,直接促成了北周覆亡的结果,从这点上说,正是北周皇帝自己把宇文王朝亲手送进了坟墓。


目前史学界有股歪风邪气,为秦侩翻案,为慈禧翻案,为李鸿章翻案,为汪精卫翻案,什么阴曹地府的阴暗生物、丑恶僵尸都被居心叵测、心怀鬼胎的好事者或诋毁中华民族的网特重新抬了出来,粉饰贴金大加美化一遍,成了“民族大英雄,功德盖世的千古完人”,其用心之歹毒、动机之邪恶、手段之低级卑劣,令人发指。杀死救命恩人、嗜血嗜杀、残暴无道的一代暴君北周武帝宇文邕近来也被人吹为民族英雄,北周武帝宇文邕性格残暴、喜好杀戮,不知仁爱、迷信暴力、藐视生命,这种连恩人都杀、无德无道的暴君也被人美化,无耻至极。


北周武帝是个表面上的君子,实际上的真小人,轻许承诺言而无信。北周武帝原本答应杨忠平定洛阳后授予杨忠三公太傅之职,结果言而无信。杨忠却与北周武帝的人品道德上有本质不同霄壤之别,杨忠是一个忠君爱国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从不计较个人政治得失,他从未因北周武帝轻妄食言而怀恨在心,反而更加忠诚的报效国家,有点岳飞的悲剧情怀。上有北周武帝这样寡言无信的昏君,下却有杨忠这样允文允武、经世安民的国家栋梁,北周武帝实在是丢人现眼情何以堪。




北周武帝在依靠杨忠这样的国之重臣的战功下侥幸平定了北齐,却贪天功为己功,把平齐所有功绩都算在自己头上,志得意满、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平齐后北周武帝自认为天下太平,日日夜夜沉湎于酒色淫舞之中而不能自拔,荒废国家大事不理朝政,热衷于声色犬马、巡行无度、举止失常,史称北周武帝“行幸四方,尤好田猎。从禽于外,非夜不还。飞走之类,值无免者。识者以此少之。虽有武功,未遑文德。”




更惨绝人寰的是,北周武帝是个残暴嗜杀、残忍凶狠、荒淫无道的杀人魔头、嗜血狂魔、战争罪犯。他杀降俘、奸**子、动辄屠城灭族,北齐境内浮尸百万,血流成河,无论老弱妇孺皆遭北周武帝残杀毒手。史称北周武帝“天性严忍,果于杀戮。血流盈前,无废饮啖。”分明是个嗜杀嗜血的大魔头,禽兽之心。




北周武帝宇文邕并非良善之辈,只是羽翼未丰满时爱学王莽伪装成君子,一旦上台残暴真面目毕露无遗。北周武帝宇文邕不但杀死曾经救过他命的大恩人还灭恩人满门抄斩:他曾亲手杀死自己的堂兄宇文护,又杀死宇文护所有儿子。后来,又下诏杀死曾助他除掉宇文护的一母胞弟卫剌王宇文直,并且下令杀死宇文直的十个儿子,过河拆桥歹毒至极,不是宇文直暗中保护,北周武帝宇文邕早就遭了宇文护的毒手。残暴的人有很多,但是杀掉自己救命恩人的人,算是人渣中的极品。大权在握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宇文护一路货色都爱杀功臣,羽翼丰满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除掉宇文护上台后便开始清除异已,残害忠良,有功朝臣多猜忌被杀动辄灭族。保定三年春正月乙酉,北周武帝宇文邕为讨宇文护欢心明知是冤案还是把大功臣、太保、梁公侯莫陈崇赐死。保定二年春闰月己亥,北周武帝宇文邕毒杀大司马、凉公贺兰祥。天和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北周武帝宇文邕毒杀北周开国元老重臣、太傅、燕国公于谨。北周武帝宇文邕杀忠臣、杀功臣如小菜一碟家常便饭耳,习惯成自然。





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旦到对外就是屈辱外交,彻底的窝囊废,北周武帝宇文邕给突厥可汗称臣,甘为儿皇帝,做压榨中原人民财富的异族的急先锋、桥头堡。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大卖国贼,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大汉奸,所有中国历史上儿皇帝的伎俩他都用尽了,先后给突厥和亲、赔款、割地、纳贡,导致突厥不可一世极为嚣张。北朝末年,突厥强大起来,势力远达中亚,有“凌轹中夏之志”。他钵可汗时,“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北周北齐都争相结好于突厥,“惧其寇掠,亦倾府藏以给之”。他钵可汗恃其强盛,非常傲慢。有一次,竟对他身边的人说:“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子(北齐皇帝、北周皇帝)孝顺,何忧无物邪!”当时“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虞,惧周交厚”。这个北周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他是突厥可汗的儿子之一。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嗜杀无比的魔王,动辄屠城灭州。公元571年,北周趁北齐主力在汾北无暇南顾之机,进攻到宜阳,威胁洛阳安全,遇到北齐守将的誓死抵抗。北齐斛律光率步骑5万驰援宜阳,连取北周所筑四城,生俘千人而还。不久,北周军又来进攻,北周武帝宇文邕也亲自来了,率兵6万,攻占了几座城池,在进攻洛阳金墉城时,久攻不下,撤兵西还。北周武帝宇文邕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命令周军在西还沿路上屠城灭州,见人就杀,见村庄就放火烧,见北齐州郡就屠城,以泄其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真正正做到了“赔了夫人又折兵”。残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始终不知道周军遭受人们顽强抵抗的原因所在,也至死不会明白仁爱的力量。他依然迷信暴力,相信以杀立威。结果造成人民更加激烈的反抗,也致使周军损失惨重、实力削减。贺兰陆《南七书》记载:“周兵死伤亦甚众,周武帝宇文邕怒,尽屠城中居民,焚其室庐。”《旧南北史》记载:“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北周武帝宇文邕不仅是默认、放纵士兵们剽掠,甚至有时是支持、鼓励、引导士兵们剽掠。以“剽掠”为目的激励士兵们去战斗,这是黑暗乱世的常规。北周武帝宇文邕及其军队这样无恶不做,“北周帝王初举兵入北齐京城,皆纵兵大掠,谓之‘夯市’。”结束这种无耻“夯市”的正是仁爱的大隋高祖文皇帝。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杨震因为不满汉朝皇帝宠幸宦官专政、当场在家剖腹自杀,震惊朝野,被誉为天下的楷模,宇宙间的浩然正气,那种壮烈即便是后世的岳飞文天祥也远远不能相比的,杨震简直就是完美道德的楷模、当世的圣贤。这种浩然正气被坚哥的祖父、父亲、坚哥所继承,所以在后来北周武帝屁滚尿流怕突厥怕得要死向突厥可汗称臣纳贡的时候、坚哥的父亲杨忠也就是后来大隋太祖武元皇帝,是北周军方中惟一的主张对突厥强硬派,杨忠要求主动出击打突厥,但是被突厥吓破胆的北周武帝死活不肯杨忠的建议怕的突厥,坚哥更是建立大隋后直接把突厥打趴下来俯首称臣,又宾服四夷万国来朝,其阳刚之气、勇猛、不服输,这身上就是杨震当年的基因遗传啊!



杨震之后,杨家虽然也是天下排名第一的世族高门,世代有人官居太尉、太师、太傅,但是经过魏晋尤其是阉党之后曹阿瞒对忠良之后、朝廷清流的杨氏打击迫害,已经家道中落、权势不再,不满于曹氏司马氏乱臣贼子的作风,杨氏坚决不与魏朝晋朝同流合污,杨氏一门很多隐居华山避乱,一度销声匿迹。魏晋后杨氏长期处于蛰伏状态


◎杨姓伯侨世系◎第27世,杨牧,字孟信。杨牧,杨震长子,东汉顺帝至灵帝时人。官荆州刺史,封富波侯,富波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南。生子二,杨统、杨馥。  ◎杨姓伯侨世系◎第28世,杨统。生子杨琦。
◎杨姓伯侨世系◎第29世,杨琦,字子琦。东汉灵帝至献帝时人,少承家教,勤勉向学,尤长《尚书》。灵帝时,任侍中,为帝所重用。帝曾召琦,咨询时政。帝问曰:“朕与桓帝二人比较,以为如何?”琦答:“陛下和桓帝比,就名象虞舜和唐尧相比一样。”灵帝很不高兴地说:“你呀,善于强词夺理,真是杨震的子孙,死后必复至大鸟矣!”杨琦后来出任汝南太守。灵帝崩,复入朝为侍中、卫尉(掌门卫,九卿之一)。随汉献帝西迁,护帝有力,事帝勤劳有功。生子杨亮。
◎杨姓伯侨世系◎第30世,杨亮。汉献帝迁都许昌后,追封为阳成亭侯。杨亮旧居在阌乡县(今河南灵宝县)西南。生子杨孕。
◎杨姓伯侨世系◎第31世,杨孕。生子杨渠
◎杨姓伯侨世系◎第32世,杨渠。生子杨铉。
◎杨姓伯侨世系◎第33世,杨铉。仕燕为北平太守。生子二:杨元寿、杨兴。铉子杨兴,仕后魏新平郡(今甘肃彬县)守。兴子杨国,仕后魏中敬大夫。国子杨定,并州(今山西太原)刺史,晋封为穆侯,生子杨绍。
◎杨姓伯侨世系◎第34世,杨元寿。仕后魏为武川镇司马。后魏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于是居家朔州神武郡殊颓县(今山西寿阳县北境)。生子杨惠嘏。
◎杨姓伯侨世系◎第35世,杨惠嘏。太原太守。生子二:杨祥、杨烈。
◎杨姓伯侨世系◎第36世,杨烈。平原太守。追为隋国康王。生子杨祯。
◎杨姓伯侨世系◎第37世,杨祯。宁远将军。追为隋国献王。生长子杨忠。
◎杨姓伯侨世系◎第38世,杨忠。随国桓公。追为隋国桓王。小名奴奴,体格魁伟,武艺超群,识量深沉,有将帅之略。十八岁时,客游于泰山,遇梁兵攻郡,郡守被执于江左(今江西),在梁五年。后以元颢入洛阳,赐爵寿昌伯。随从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进爵为公。杨忠尝从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57年在位1年)狩猎,独挡一猛兽,左挟其股,右拔其舌,孝闵帝壮之。北方以猛兽为“扌奔子”,因以“扌奔子”为字。河桥之役,与五壮士力战宋桥,敌不敢进,以功拜左光禄大夫,云州(今山西祁县西)刺史。赐姓“普六茹氏”,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初年(559年),又进封为随国公,谥曰“桓”。长子坚嗣。隋兴,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母为元明皇后。

◎杨姓伯侨世系◎第39世,隋文帝杨坚(541—604年)。隋文帝杨坚,小字那罗延。




看到上表了吗?隋文帝杨坚为◎杨姓伯侨世系◎第39世孙,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这正好符合了隋书中的记载:

《隋书·帝纪一·高祖上》载:“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杨震八世孙杨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杨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杨惠嘏,惠嘏生平原太守杨烈,烈生宁远将军杨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皇*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於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於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於加别馆,躬自抚养。皇*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大骇,坠高祖於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月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十五,以太祖(杨忠)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受周禅称帝,国号大隋,定都大兴城,即长安城,年号曰开皇,时年40岁。
楼主:虎皇天尊  时间:2020-02-12 12:00:37
◎杨姓伯侨世系◎第19世,杨熹(—BC171),字德嘉,又字幼罗。汉朝第1任赤泉壮侯。司马贞《史记索隐.壮侯》案:五侯斩项籍皆谥“壮”。汉表以为“庄”。皆避刘庄讳,改作“严”,误也。《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熹,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熹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81岁,谥严威,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配陈氏,生子二:杨敷、杨致。
◎杨姓伯侨世系◎第20世,杨敷(BC129—BC74年),字伯宗。第2任赤泉忠定侯。寿55岁,谥忠定,葬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继配蔡氏生子三:杨哲、杨胤、杨衡(又作杨彻)。
◎杨姓伯侨世系◎第21世,杨胤(BC89—BC25)年,字嗣宗,又字毋害。第3任赤泉忠贤侯。寿64岁,谥忠贤,葬洋河坡岗后,牛形,未山丑向。配李氏(BC87—BC13年),封忠贤夫人,寿74岁,葬同夫山。生子四:敞、昌、伟、泰。
◎杨姓伯侨世系◎第22世,杨敞(?—7年),字子明。第1任安平敬侯。为汉昭帝丞相,拥汉宣帝刘询,封安平侯,谥敬。配司马氏,太史公司马迁之女,生子五:杨忠、杨诚、杨君、杨皇、杨恽。
◎杨姓伯侨世系◎第23世,杨恽,字孟尽,号紫幼。第1任平通侯。配蔺氏,生子五:杨谭、杨论、杨讷、杨徽、杨奇。
◎杨姓伯侨世系◎第24世,杨谭(BC22—52年),字献美。嗣安平侯。寿74岁,葬山东富足坪,艮山坤向。配石氏(),封忠献夫人,寿,葬同夫山。生子二:杨宝、杨宰(字惟美)。
◎杨姓伯侨世系◎第25世,杨宝(生卒年月不详),字惟善,亦字惟渊、稚渊。嗣安平侯。寿79岁,葬华阴朱家山,龙形,丙山壬向。

楼主:虎皇天尊

字数:71724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5-22 03:31:00

更新时间:2020-02-12 12:00:37

评论数:16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