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51]
决战史朝义
这年冬天,二十岁的雍王李适(kuò)辞别父亲,以仆固怀恩为副手,统领各位节度行营军马,东出潼关,与叛军作战。
从这时候起,仆固怀恩成了继郭子仪和李光弼之后,第三位事实上的平叛总指挥。接下来的战争也成就了仆固怀恩,让他成为了安史之乱中当之无愧的第三功臣。
与此同时,初出茅庐的李适也没有想到,这初次的从军将会给他带来一场永生难忘的经历。
到达陕州的时候,李适在这里停了下来,带上几位随从,代表唐朝中央政府和皇帝陛下,亲切看望了驻扎在此的回纥军队,会见了早已到达的登里可汗。
然而两人见面之后,情况却大大出乎李适的预料,登里可汗竟然傲慢无礼,一句话没说,开口就态度骄横地训斥起了他来:
“你为何不给我舞蹈?!”
所谓舞蹈,是隋唐时期拜见时的一种大礼,而不是现在的古典民族现代芭蕾钢管等等......一般都是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或是受到极大恩惠的时候才会用的一种礼节。在登里可汗看来,我兵都借给你了,又亲自过来一趟,你个唐朝皇子给我跳两下不算过分吧?
回纥将军车鼻也在一旁煽风点火,阴阳怪气地给主子帮腔:
“唐朝天子和我们可汗是兄弟,那可汗就是雍王的叔叔,侄子不给叔叔舞蹈,怎么说得过去?”
在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夹攻之下,李适涨得满脸通红,愤怒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堂堂大唐皇帝长子,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自己的国土上,给一个夷狄之君跳舞?成何体统!可是毕竟有求于人,如果断然拒绝,这个好不容易被争取过来的北方强邻,又可能会倒向自己的敌人。
关键时刻,使者药子昂站了出来,与回纥人据理力争:
“雍王是天可汗的长子,如今又是兵马大元帅,哪有向你们可汗拜舞的道理?何况太上皇和先帝的丧期还没过,现在也不是该跳舞的时候!”
双方人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论了很长时间,回纥人到底还是理亏,说不过唐朝使者。登里可汗和车鼻将军,都被反驳得哑口无言,气得直翻白眼。
可说不过不代表打不过,秀才遇见兵,有理是说不清的,在流氓面前,光耍嘴皮子是不管用的。
恼羞成怒的登里可汗气急败坏,干脆采取了武力手段,大喝一声,命军士把四位唐朝使者(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抓起来,推出门外,每人各抽了一百鞭子。魏琚、韦少华的身体可能比较弱,被人抬回去,过了一晚上就死了,药子昂和李进还算皮实,回去躺了几天,侥幸留下了一条命。
这件事给李适留下了终生的心理阴影,终其一生,他都对回纥人深恶痛绝。

后来,诸位节度使也在当地会合,听说这件事情,一时群情汹汹,都吵吵着要给雍王讨个公道,给四位使者报仇,说到底,李适还是一个冷静克制的人,他制止了各位将军,忍下了这口气,要大家努力作战,不要再对外树敌,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仆固怀恩的平叛之役
在唐朝回纥联军出发的时候,史朝义和手下们得知了消息,立刻在洛阳紧急商讨下一步军事部署,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意识到回纥人不好对付,于是跟史朝义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果回纥兵来了,我们就不要野战,直接退守河阳,避其锋芒。如果只有官军过来,就不妨大胆一点,直接过去决战就可以了。”
史朝义到底还是年轻气盛,对大家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下令不管来的是谁,都要出去决战。

唐朝和回纥联军的进军非常谨慎,出发之后,很快到达洛阳北郊,不过大军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分兵北上,先渡过黄河攻取怀州,解决了来自北方侧后的威胁,两天之后,才开到洛阳西部的横水,布下阵势。
与此同时,对面数万叛军也布置起了栅栏,打算与官军对峙。就在这时,忽然两支骑兵军队从东北方冲过来,直接杀向了叛军背后。见此情形,官军也急忙掩杀过去,两支军队表里合击,打败了叛军。这两支骑兵军队,就是仆固怀恩的骑兵和回纥兵。可以看出,仆固怀恩的作战风格与前两位总指挥有明显不同,他最喜欢的就是突然袭击,亲自上阵,相当勇猛。

没有经验的史朝义败在了官军手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史朝义却不甘心就这样草草收场,为了保住东都洛阳,他对这一战下了本钱,立即增派十万大军支援。
这一次,两军在东京附近的昭觉寺遭遇。
此时此刻,旗开得胜的官军士气十分旺盛,战争开始之后,奋力向前,给了叛军极大杀伤。可叛军却也顽强,经受多重打击之后,仍然压住阵脚,绝不后退,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十分奇怪的景象,无论官军怎么冲击,叛军的阵势都是一动不动,稳如泰山(贼陈不动)。
向来是战争反向指标的鱼朝恩(有他必输),在此时发挥了难得的正面作用,派出麾下五百名射生军出战,刹那间万箭齐发,射向敌阵,再次杀伤了很多叛军,可郁闷的是,叛军的阵势依然不动(陈亦如初)。
此时的叛军,就像一支铁打的公鸡,杵在那里,随你怎么打骂,我就是不后退,十分抗揍。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绝不会给你留下太多的时间,也很少会有平局可言。反倒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悲剧经常上演,如果再冲不垮敌军,该垮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在这危急关头,一员大将忽然大喝一声,策马自军中冲出了阵外。令人钦佩的是,他并没有喊兄弟们给我上这样的话,甚至都没有喊跟我来之类的口号,就是孤身一人,单枪匹马杀向敌人,策马突入了敌阵之中。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马璘,是一个十分勇猛的人,也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大将,当时正官居镇西节度使(军区司令员)。走上这么高的领导岗位,还能亲自上阵砍人,这种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当然,马璘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算称得上是久已有之了,他年轻时曾有一位心中的偶像,就是和他有着同样姓氏的汉朝名将——伏波将军马援。我们也由此可见,精神力量在战场上是何等重要。
冒着叛军的枪林箭雨,马璘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夺了叛军两块盾牌,挥舞长矛左右刺杀,杀死了不知多少敌人,凭借一己之力,从阵前一直杀到阵后,几乎打穿了敌方的整个军阵。
原本叛军的如意算盘,是咬牙扛住官军的进攻,等对方士气衰竭之后再发起反击,可谁也没有想到,冷不防就突然冒出这么个类似超级战士的家伙,那结果自然是只能集体傻眼。而后面的将领看到马璘打开了局面,也指挥手下军队迅速跟上,发起了全线进攻。
在官军的猛烈打击之下,这下叛军再也扛不住了,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阵势很快崩溃。几天之后,两军又在石榴园、老君庙和尚书谷打了几仗,叛军的结局仍然整齐划一,都是全部失败。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52]
结局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史朝义终于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了代价,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丢下了总共六万首级和两万俘虏,他只带着几百个随从,仓皇撤出洛阳,向东逃窜。此后,官军一鼓作气,拿下了洛阳,又挥师北上,重新夺回了重镇河阳。
事已至此,史朝义是反击无望了,不过但凡有一线希望,他还是打算赖在中原不走,史朝义接下来想去的地方是汴州,他计划在这里躲避一阵,然后东山再起。可他没有意识到,那些手下们早已暗中决定要抛弃他了。
在洛阳之战以后,鉴于客观实力的条件所限,朝廷采取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策略。因为叛军此时的力量还很强大,彻底剿灭并不现实,于是李豫给前线将帅下达了这样一封诏令——“但取朝义,其它一切赦之”。换句话说,就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只把打击目标锁定到了史朝义头上,其他人只要投降归顺,不论从前干过什么坏事烂事缺德事,统统一笔勾销。
对这帮造过反的人来说,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太宽大,太有诱惑力了,大家出来混饭吃,跟着谁混不是混呢?更别说史朝义作为第四代山寨皇帝,早已没有什么威望可言,此时不投降,更待何时!
于是史朝义接下来的遭遇就开始悲剧了,当他风尘仆仆来到汴州的时候,守将早已关起城门,根本不让他们进去,史朝义没有办法,只能赶紧遁走,然后等他前脚刚走,人家就立马打开城门,投降了官军。
说句公道话,其实这还算是厚道的,投降就是投降,至少没有忽悠他,把他骗进来给官军当投名状。真要这么干了,那才是真的可怕!

史朝义终于明白了,事已至此,中原是待不得了,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回到河北老家。史朝义带着手下们开始了长途行军折返跑,先一路向东,再一路向北,终于渡过黄河,可刚渡过河来,仆固怀恩的追兵就到了,一仗打下来,史朝义竟然差点被人活捉。老牌叛贼田承嗣带着四万人马赶来支援,结果还是被官军击败。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叛军最铁的基本盘:河北藩镇,也知道大势已去,决心抛弃他了。
鄴郡节度使薛嵩(薛仁贵的孙子)献出相、卫、洺、邢四州,向李抱玉投降。恒阳节度使张忠志献出恒、赵、深、定、易五州,向辛云京投降。其他的小镇,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都统统被官复原职,概不问罪,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功臣。
顺便说一句,由于对叛贼的姑息纵容,未来的河朔三镇,就是从此时种下了后来变乱的祸根,而这个责任到底该让谁来承担,似乎也一直颇有争议,让人越看越看觉得疑惑,越看越觉得扑朔迷离,并最终随着几位当事人的离去,成了一桩历史的悬案。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此时此刻,史朝义已经逃到了贝州,纠集了三万人,再次调头与官军作战,仆固怀恩再次将他们击败。史朝义不得已,又逃去了莫州。面对官军的进攻,史朝义已经无力招架了,他三番五次出战,却总是被打的落花流水。对这一切,我认为只能用四个字来解释——气数已尽。
这个时候,一位“忠心耿耿”的老将给史朝义出了个主意——亲自去范阳征兵。
对史朝义来说,当时的范阳节度使李怀仙是他亲自任命的,如果他亲自出马的话,征调大军应该大有希望。再者,这员老将近来也确实帮了自己不少大忙,卫州之战,拉来了四万大军,莫州之战,又坚守了这么多天,表现十分抢眼,不愧是一个危难之际的功臣!他的名字就是田承嗣。
思来想去,史朝义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决定听取建议,亲自出马,去幽州走一趟。
临走之际,田承嗣去城外送别,史朝义在马上紧紧握住田承嗣的手,满眼深情地跟他说:
“老田呀,我家一百多口人,可就全托付给你了。”
田承嗣顿首流涕,老泪纵横,哽咽着对史朝义说,请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会在莫州坚守,等您回来!一直目送领导离去,十分恋恋不舍。
史朝义走后,田承嗣忽然改变了态度,把众位将领召到自己营帐,杀气腾腾地说道:
“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要向官军投降,有敢反对者,立斩无赦!”
此言一出,众位将领顿时集体傻眼,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前两天还信誓旦旦的家伙竟然就这样翻脸了。刚对主子表完忠心,就能毫无压力对官军投降,这真的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这也太无耻了点吧。而事实证明,田承嗣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无耻,宣布举城投降之后,他还向官军献上了一份大礼——史朝义的全部家眷,老娘、老婆、孩子、亲属,统统打包,一个不漏,送到了官军大营。
在整个大乱期间,叛贼固然很多,投降也固然有不得已,但降的如此流氓,如此无耻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我是官军主帅,这样的人我一定会当场杀掉他,连夜都不带过的。因为事情很明显,今天他可以这样对待老主子,明天就有可能这样对待国家和朝廷。可惜现在军情紧急,大军根本没空来考虑这些。而在不久后,田承嗣将给朝廷制造所有藩镇当中最大的麻烦。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史朝义在逃往幽州的路上,又被官军半路截胡,打了一顿,还是磕磕绊绊到了范阳,可是他来到范阳城下的时候,却发现城头上早已换上了官军的旗帜,史朝义只觉得两眼一黑,险些一头栽下马来。
完了,李怀仙肯定也投降了。
生死存亡的关头,什么人都是靠不住的,在此之前,李怀仙早已经和官军暗中取得联络,递上了降表。
驻守在这里的是李怀仙的手下李抱忠,史朝义在城下看到他不给自己开门,十分生气,挥着马鞭,数落起了他:
“身为我的臣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李抱忠嘿然一笑,不痛不痒,丢过来一句话:
“老大,如今唐室复兴,上天已经不保佑燕国了!我们既然已经归顺朝廷,哪有再反复的道理,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我也不会为难你,进城您就别想了,要走赶紧走吧!”
说到这里,李抱忠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于是转而问了史朝义一个问题——你究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官军会追来的这么快?看着史朝义渐渐变色的脸庞,李抱忠为他补充了自己的答案:
“田承嗣肯定早就已经投降了。”
这一通话说下来,对史朝义来说,就好比是晴天霹雳,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想起全家老小可能遭遇的不测,想起临走时田承嗣那痛哭流涕的表演,史朝义胸中一口老血都差点喷出来。
就这样在城下呆了半晌,史朝义脑海中早已闪过千万画面,而过了一会之后,他似乎也终于想通了,于是定了定神,再次开口,跟李抱忠提出了一个请求:
“既然如此,招待我们一顿饭吃可以吗?”
李抱忠没有想到,在危难之际,史朝义提出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无论如何,毕竟也是君臣一场,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抱忠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随即让人在城东门就地安排了一顿还算丰盛的饭食,史朝义和随从下马过来,在这里狼吞虎咽,饱餐一顿,然后与大家洒泪作别,离开范阳,往东而去。
此时此刻,愿意跟史朝义一起走的随从大概还有几百人,直到穷途末路,还有这么多人给他卖命,可见史朝义的确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叛贼,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之所以走上造反的道路,无非是形势所迫,错生在了反贼之家。可是历史总是有着让人千般无奈却又无可逃离的宿命。安史之乱不是史朝义挑起的,却注定要在他手中结束了。
史朝义下一个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阳,但是结果也不用想了,广阳的守将还不如范阳的,闭门不纳,根本就不出面见他,史朝义又想去契丹,谁知到了半路上,只见后面烟尘滚滚,李怀仙的兵马追来了。
这位平卢军区的老大,虽是自己一手提拔,为人可比李抱忠刻薄多了。
对此时的史朝义来说,这可真是被逼到了绝境,跑,已经跑不脱了,投降,到头来也免不了一死。走投无路,万念俱灰,面对随后就到的追兵,事实上史朝义现在也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一种选择而已,既然如此......
一路之上,面色落寞的史朝义骑在马上,一言不发,随从们也都紧紧跟着,一路无话,走到一处僻静地方,史朝义忽然下马,支开众人,独自走进了路边的树林。随从们等了很长时间,不见史朝义出来,急忙进去查看情况,赫然发现,自己的主人早已经挂在树上,上吊自杀了。
李怀仙的追兵随后赶到,验明正身之后,砍下他的头颅,带回去献给了朝廷。
这一年,是广德元年(763)年正月三十日。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了。在耗死了朝廷两代皇帝,叛军四位皇帝,损失了天下一半户口,繁华的中原变成一片废墟,无数人家妻离子散之后,安史之乱,结束了。就这样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同年春天,四川成都,一处破落草堂里,一位热爱祖国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得知了收复河北的消息,尽管消息传到这里早已过去了不短时间,诗人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他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在家中简陋的书案上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诗,不愧称得上诗史这一称号,即使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北方的战事。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在杜甫生活过的年代,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印证,动荡的历史和沉郁的诗篇交相呼应,让我们看到的历史呼之欲出,更加立体饱满。时隔多年,时人对大乱平定的感受我们已经很难理解,但透过诗圣的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情绪:
劫后余生,喜极而泣!
整整八年了,大乱终于平定了,这是一个何其艰辛的历程,多少人都已经离去,多少人已经改变,不变的只有那片天空,和大地山河,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李嗣业、颜杲卿、袁履谦、李白、杜甫......一个个文人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粉墨出演,将这旷世未有的大乱,残酷而又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原本繁荣的中原一带,千里没有人烟,有人的地方,遍地藩镇,举目所及,似乎不是中兴景象,而是恍如末世。但必须承认,后来那些新的东西,就是在这片废墟上慢慢萌芽,慢慢生长起来的,安史之乱,是大唐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无论有多少遗憾,多少惋惜,所有人都将无奈地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被重塑的。
大乱之后,世界早已面目全非。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好了,安史之乱写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越到最后,越觉得难写,抱歉让大家久等了,明天开始我就准备休息了,锻炼一下我脆弱的腰椎颈肩......等全部写完再开始更新。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期间我还会在VX公号写点别的东西,也算是紧跟时代潮流,搞搞自媒体吧,哈哈,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不过前段时间,有读者说公号其实可以改名,建议我继续在原先的号上发,这样的话,那个新号可能就不需要了,且容我思考一下,到时候再跟大家汇报。朋友们有什么建议,也欢迎跟我联系,谢谢!
楼主:皮唐先生  时间:2021-04-05 14:31:18
朋友们好久不见了,前段时间停下来之后,锻炼了一段时间,也用针灸治疗了一段时间,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也就没什么作用了,然后又是四处求医问药的几个月,期间跑了无数医院“砖家叫兽”和“江湖郎中”,有差点被骗的,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最后确认是腰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了,于是住院手术,前天刚做了个微创。现在看来,手术的效果没有预想的好,脚还是有点麻,躺着也不太舒服,唉,要恢复三个月呢

楼主:皮唐先生

字数:103361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11-28 06:10:17

更新时间:2021-04-05 14:31:18

评论数:132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