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寻着闲,讲两圈儿~~

寻着闲,讲两圈儿~~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他们兄弟俩年龄相差很大,父母早亡,哥哥和嫂子成了他的父母。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俺这tong..xue..貌似很文静,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平常不争不吵的,说话声音天生的小,无论说什么都像白天里的蚊子那种很细微地hengheng。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只有像我这么有耐心的人才能够听他讲完一整段叙事。我们的友谊,可能主要源于对彼此的尊重。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他哥哥却不一样,像当年四个喇叭的收录机那么大嗓门,身高体壮,跟燕人张翼德一样豹头环眼,看着怪吓人的,站在街头只要一声吼,也是怒目横矛于长坂坡的气势。
其实他哥哥性子挺好,每次我去他家,他哥嫂都给我吃这样吃那样。
他哥哥习练拳脚棍棒,家里经常聚着一帮江湖朋友聊武林轶事,谁又在哪儿打架之类的,还互相交流各自找到的武侠小说。
俺童鞋跟着读了一些。
然后,他就常跟我转述,尤其是在放学路上。

俺童鞋细声细气,讲话又慢,关键是口才并不佳,老找不着节奏,分不清主次,讲的几乎都是他感兴趣的打斗场面,不时还自动给人物动作配音,悉悉索索的,自我陶醉。
而我迫切地想读到精彩的情节,就尝试要求他把书带出来让我读读。
可就怪了,俺童鞋就只对亲口讲述武打这事儿感兴趣,他需要的是一个听众,享受的是“说书人”的乐趣。也就是说,他一定要我老老实实听他讲,而不是让一本实体书来越俎代庖。
我偶尔会走神,他还不高兴。
我只有耐着性子装出“倾耳听”的样子,就跟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之后那样。
我的耐心终于获得了回报。过一段时间,他就悄悄塞一本武侠小说在书包里——
重点来了:放学路上,某棵树下,他让我跟他一起读。其实是他“读”。他读小说是要出声的。
等于还是在听他讲。
他从不真正让我借走小说自行阅读。

后来,自己就能读到越来越多的武侠小说了,几大家的作品几乎都读过,还有一些并不特别有名的,甚至包括民国时期的。我都不知道到底读了多少本。
阅读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最快的时候是一个小时一本。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差点把俺老孙折磨疯了。
发了N此,总说有违规内容。
分段发吧,还说有。实在不知道那个词皿敢了~~
一句一句地发,居然给通过了。这游戏玩得.......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8)茅盾背诵《红楼梦》
钱君匋《书衣集》(应该是这书吧,我的已找不着了)说,开明书店主人章锡琛有一次告诉他和郑振铎,“茅盾能背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郑振铎不信。
某次,数位文友在开明书店酒叙。章锡琛就提到这事儿,然后由郑振铎任意指定一回。
茅盾果然应命滔滔不绝地背诵了出来。举座皆惊。
话说俺那时上中学,正是跟样学样的年纪,见着有意思的就模仿学习,也开始试着背诵《红楼梦》。
背完了两回,在背诵第三回时,才意识到这是个庞大的工程。最终作罢。
我也很早就明白自己绝非聪慧过人之辈。
到今天,我也就只有第一回还勉强能背诵。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9)草婴的腰
很早的时候,大概七十年代。出版社兴建大礼堂,他参与装卸建材。
一辆满载水泥的载重卡车来了。
也许是一个不小心。
草婴的腰骨压断了。
后来从医院送回家。医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
一天二十四小时,躺在床上,硬挺着,不能动。
医生说,只能这样,等待被折断的腰骨自然愈合。那时的医疗条件......
病人随便动一下,都有可能导致断骨错位。轻则永久瘫痪,重则有性命之忧。
草婴愣是这么躺着,半年多,骨头接上了。
恢复行动能力,又花了好几个月。一年后才能走出家门。
以前读到的时候,很佩服草婴的毅力。
后来想,怎么吃喝拉撒呢?这是必须克服的问题啊。
想来,家人的陪护太重要了。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贴一段以前写的,略改了几字:
===================
在公园里读书,一只蚂蚁爬进了裤管,被俺给搓死了。
搓死一只蚂蚁,对还是不对,俺也不知道。
路上踩死一只蚂蚁,倒很平常。蚂蚁的生命短暂,不被俺们踩死,也随时可能消逝。
一只蚂蚁死了,俺们还能见到其它蚂蚁,就感到欣慰:蚂蚁还在。
蚂蚁的存亡,是以种群而计的。
我们说恐龙灭亡了,而不说某一只(或某一头?)恐龙灭亡了。

看动物类节目。狮子猎杀斑马,血淋淋的,很惨。
狮子不来,不必亡命的斑马们又在草地上撒着欢儿自己个儿开掐了。也许可以不恰当地称之为“内斗”。
打斗很激烈,主要是雄性,最狠的一招就是咬对方的小弟弟。
外敌不来戕害,你们不岁月静好却热衷于自我戕害。这算什么呀?
其实就是生命的常态。
搁斑马身上,那是本能,争夺统治地位,争夺交配权。弱小的斑马败下阵来,受伤,甚至殒命,强壮的斑马就留存下来,获得权力。
让最优秀的基因传承下去——从种群的角度而言。
生物的进化以种群为单位,好像是这么说的吧。

搁俺们这儿,有所谓江山不幸诗人幸,搁荒野丛林,则是个体不幸种群幸。
我们很难接受“个人为种群的进化而牺牲”这样的意义与价值。羸弱的身躯,也拥有同样的存在价值。
在乎的,是这个“我”:我生存于世的感受,我的幸福与否,我的爱与哀愁,我的尊严与价值,我的碎碎念。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我”之幸福,意义与价值,“我”之肯定,是否依赖于他人?
是否要在一个群体中,在与广义的“他者”中来界定或体现?
这类问题,被俺归入“人生之惑”。

很难获得满意的回答。
也许,就看自己潜在地需要哪种答案了。
明确的答案,并无意义。“我”之真正的意义,也许存在于趋向某个模糊求真的路途中。
以前写的:
“人在世界中,被世界设定并限定。人又终归是不满足的。我之为我,必有疏离于现世的某种内容。”
有无数个聪明的人物在前面探索和思考。阅读,大概就能与这种智慧交流,或能有所所获,或者是更深的虚无,以抵消前面的虚无。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70)道路鬼
外祖一生恪守某些颇大的信条。比如,他就不信鬼神。
外婆有时候还烧香拜个神啥的,每次都会遭到他严苛的反对。虽然在一生的多数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听任外婆嘀嘀咕咕的各种数落。
有点意思的是,他却以讲述趣闻的态度给我们讲过一次遭遇道路鬼(或曰拦路鬼,或鬼打墙)的经历。
他在青少年时代,跟随一先生xi医——他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称自己的老师为先生。
传统中医的传承,就是老师手把手地传帮带。
那一次将近傍晚,他跟随先生出个急诊,赴一较远乡村。要返回时,天已黢黑。人家就给了他们几束绑扎好的高粱秸秆,作照明的火把。也许高粱秸秆做的火把,燃烧得比较稳定吧,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他们就擎着火把,行走于夜晚的乡间。
先生在前,他背着药箱在后。行了好长一段路,都没说话,周围也越来越安静。
那条来时的路,似乎没个尽头。
他们也不知怎么回事,只管一个劲地往前走,都能听见自己浊重的呼吸。
几束火把快用完了。
天色微明的时候,有个出早工的农民叫了一声:“你们在地里做啥呀?”
他们一下清醒过来。
再看看自己所处的地方,原来在一处收割后的荒地。高粱秸秆燃烧后掉落的灰烬,在地上画出了很大一个圈。
原来他们一直在路边这块荒地周围转圈。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71)宋琬,喷水

就因着早年买的这本《清诗选》,俺对清诗有了很好的感觉。
主要是书本的功劳。
它的封面,纸张,还有印刷,都特别戳中我的感觉。
纸张有比较细微的粗糙感,色泽柔和,透着难以言说的温润,仿佛往昔的岁月就沉静地贮存在书页里。
第一页,林古度的《吉祥寺古梅》:“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不知为什么,当年我就觉得满满的古意渗透而来。
翻开书,整个人因此就沉浸在那自我感动的氛围里。

书里收有宋琬的几首。这里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聊斋里有一篇有关宋琬的故事,《喷水》,算是比较恐怖的。
这里试着讲述一遍:
=================

当年,宋琬上京城做官,所租住的那一处宅第,甚为偏僻荒凉。
一天夜里,两个婢女侍奉着太夫人睡在厅上。
安静地躺下没多久,忽然听见院内传来“扑——,扑——,扑——”的声音,一下,又一下,急促有力,还带有节奏。
听起来呢,特别像那个,裁缝熨烫衣服布料时喷水的声音。
没有蒸汽熨斗,那年月。裁缝熨烫时,都是含满满一口水,鼓起腮帮子,憋足劲,然后照准衣料,摆动脑袋,顺势喷出去:“扑——”起码能喷出一个扇面。
就这种声音。
几个人都听到了。在原本静得瘆人的夜晚,声音太过清晰。
太夫人囫囵着暗哑的嗓子,催两个婢女:快起来,去看看看是什么?
婢女也胆小,不敢开门出去,就用手指悄悄在窗户纸上抠了个洞,朝外面看。

黯淡星光之下,院子里居然有个老婆子,身材短小,一头枯白的头发扎煞着如同扫帚一般,头顶还特别醒目地支楞着高约两尺的发髻,正驼着背绕着院子转圈。
那行走姿势极为怪异,向前伸长脖子,跨着大步像鹤一样疾行。边走边鼓劲,一下又一下地喷出长长的水柱。
“扑——,扑——,扑——”
好像有喷不完的水。

婢女们惊愕万分,赶紧回来扶着老祖宗,小声唧咕了。太夫人也惊愕而懵懂,起床要去看个究竟。
婢女们扶着她,都聚在窗下,屏住呼吸,透过孔穴观看。
一直转圈的老婆子却突然展翅一般逼近她们这边的窗户……
“扑——”
一道水柱直直地喷入了窗棂。窗户纸应声而破,三人都中招倒下。

这事发生时,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
待到日头东升,家人聚在一起。敲这边的门,却一直没有回应,大家感到事情不对,撬开了门,才看见一主二婢并排倒在房间里。怎么也唤不醒。摸摸身体,都有些僵了。
其中一个婢女,胸口还有点温热。家人赶紧扶起她,手忙脚乱的,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温水。
过了一会儿,婢女居然活过来了。
作为唯一活下来的见证人,她就把昨夜所见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宋先生赶到后,悲痛难禁。
找找找,把它找到!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他带头拿着工具,根据婢女的讲述,仔细搜寻那老婆子消失的地方,往地下开挖。挖了三尺多深,渐渐露出白发。继续向下挖,终于挖出一具尸体,那一身穿着打扮,形体特征,就跟婢女昨夜所见的一个样。就是面部肥肿透亮,颇为怪异,看起来倒有点像个活人。
打!打!打烂!宋先生跳着脚,厉声吩咐。
一镢头下去,骨肉皆烂,水浆迸溅。
那整个身躯就像一具皮囊,里面几乎全是清水。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72)18年6月谈论苏童
以前写的,略作删减
===================

之前我喜欢他的一些短篇,确实很棒,但对他本人没什么了解。后来,读到他谈论自己的记忆、生活与文字时,觉得算是一个通透的人。
阅读关于文学的“解读”,我最不喜欢的是两种风格,一是完全只谈论一些其实跟主题并不相关的细枝末节,再就是通篇抒情惋叹如诗如赋却让人更加迷惑。
一贯细腻而婉约的苏童,谈到自己的阅读体验时却非常实在,很能满足我的求知和趣味。
说到博尔赫斯,他承认博尔赫斯带给他的启发和感受,同时也承认了“我不能理解博尔赫斯,但我感觉到了博尔赫斯”,我想,他说的其实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
我有一个可能并不正确的认知:大家谈论卡夫卡或博尔赫斯这类大师,其实谈论的只是自己局限性的感受。一些作家从中受到跟自己某些特质有关的启发,并影响到自己的创作。而真正的分析,确实是学术性的,是那些专门研究者干的事儿。
他对《洛丽塔》的解读,在我读过的解读里是少有的晓畅明白。他的见解简直跟我心里已经形成却还无法说出来的感受一拍即合。
。。。。。。
苏童谈论自己的一句话很让我欣赏:“我从来不具有叛逆性格和坚强的男性性格,这一点也让我不好意思。” 他的外形却具有硬汉的潜质。



================
我谈论苏童的第一句话,“之前我喜欢他的一些短篇,确实很棒”,后来发现,被人近乎完整地“重复”过,一乐。
是啊,是很棒,但是棒在哪里呢?:)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盘点了一哈,2019下半年买的书籍,大概是这些:

《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半价,99元
《文字传奇:十一堂法国现代经典文学课》,这是三鸟兄推荐的
《宋代手工业组织研究》,资料,备用。
《古尊宿语录》,趁着打折厉害买的,比半价还低一些。
《镜花缘》,因为原来那本已经烂了。
《<尚书>古文字编》,拿到手了后悔。

此时回顾,有的只是翻了翻,有的则只是真正的翻了翻,止于动作。
时间就像ru沟,挤一挤,总会有的。留待未来,腾出时间慢慢查阅了。
好像没有哪一本是可以一次性或一过性阅读的。有价值的书,大抵如此。
买书容易,读书太难。时间,精力。
男怕有钱,女怕有闲。对于想要多读书的人来说,两样都得有啊。

现实生活里,我还很少见到读书比我更快的。但有的书,快不起来啊。
网上牛人多。有的好像也太牛了。
以前见到别人记录自己的读书历程,今天读这本,明天读那本,花样翻新,都不打个磕巴的。
有这么快?快到跟眨一下眼睛似的,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意义呢?
即便是小说,比如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真的是可以一天甚或半天就读一部的么?反正我没那本事。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以前贴的,略做删改
==============

楼主:夏螳螂5Lv 9 时间:2018-11-23 21:12:11
现在读小说越来越读不进去。
好些小说,都是翻了翻就没有阅读下去的欲望。比如布鲁诺•舒尔茨,曾经读过部分,现在想再捡起来,每次都是读了几页就放下了。
曾被我寄予厚望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也让我“败兴而归”。早年先看的电影,真觉得好。美好的印象一直跟随着,就一直想读读原著。终于买到了,读了不到100页,放下了。
乔治•艾略特的这种风格的小说,不能仅仅用冗长啰嗦来形容,因为它是平面的,你甚至找不到某一个点。它在一处细节一处对话前踯躅磨蹭,堆砌重复,这样就把场景敷衍成了无限延伸的平面。虽然情节在推进,但你几乎感觉不到,几乎总是迷惑于那庞然而乏味的平面里。
读它的时候,总感觉失焦。啊?这是在哪儿?

想当年,最青春年少时,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沉下心来读雨果,读狄更斯,读托尔斯泰(顺带着读阿•托尔斯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约翰•克里斯多夫》……读那些以冗长拖沓著称的作品,抱着一大部头就不管不读地读下去,跟啮齿动物啃木头似的。
等到彻底摆脱少年的尾巴,就开始有了选择,不再盲目地虔诚。但耐心还是那么好。
如今,年长了,性子平和了许多,却丧失了阅读的耐心,越来越不愿意为了凑数阅读而勉强自己。
==================

补充,谈论布鲁诺•舒尔茨,能让人也去读,挺好。
可谈论乔治•艾略特,惹得他人就不信还非得去读《米德尔马契》承受一番折磨,不大好~~

楼主:夏螳螂

字数:3828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4-20 06:57:57

更新时间:2020-01-28 11:40:58

评论数:4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