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寻着闲,讲两圈儿~~

寻着闲,讲两圈儿~~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55)为什么读和写?整个大题目,慢慢聊些

这个问题有些尴尬,或者用某些翻译作品里拗口的词,是个“奥秘”。
在天涯上看到些哲学爱好者,基本是在掐。不由得暗自有“会心”的感觉。

一个爱好哲学,又真的努力学习和思考过的学习者,怎么体现自己的所学所思呢?好像只有拿来掐架了~~~这就是尴尬了。
我以前在哲学上真的下过功夫,最终的感觉是真没啥用。
这玩意儿太吃内存太占资源了。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随便拎一个出来,你要基本整明白(先别说吃透,那要求太高),也得几年时间。每一个学者,都营造了一座大厦,自己的概念,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思想轨迹。。。首先你得从外围迂回,学习其他人的学习理解,慢慢才能过度到原著,辛苦地逐字逐句地往下啃~~~想想这个过程
真的要能理解,还得从古希腊入手,这又得多少时间和精力了。
蛮干般地努力,囫囵了一肚子,然后咋整呢?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敢轻易开口谈这些,因为这里面实在太深。就像读些理论物理的科普,越读越感觉自己离那座大厦太远~~~~最好的结局好像也就只能其它业余学习者议论议论掰扯掰扯了

付出的努力与所获,严重不成正比。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56)为什么读和写2

诗歌,还在读吗?
我基本不读诗歌,要读也主要是古诗了。
假如存在一个“圈”的话,诗歌也只在圈内活动了。离开圈,名与利皆成泡影。
十余年前,还结识了一真有些水准的诗人朋友。
刚结识不久,得知他居然在诗歌方面倾注了很大热情,就大感意外:现在还整这玩意儿有啥用?
他是真热爱,耗费了太多精力,甚至跟家人闹僵。
流浪,孤独,另类,不羁,激愤,夸张,特异的行事风格以及易变的情绪,所有在大众印象中一个诗人该具有的符号,他好像都有耶~~~
恃才傲物?那必须的。还好,他不留长发。
我一度跟他讲,做一个俗人,照样可以写诗么~
可人家活得挺好的,挺自在。日子过得不比我差。我也并不比他更有人生智慧。

他还曾认真地指点过我。由此,我对诗歌的理解也多少深入了些。
他在言语上很有煽动性,还试图把我也拖入到那一彪热情过剩并只能收获热情的人马中。可我对诗歌没兴趣,最多也就偶尔自己默写两句得了。
我对此是有歉意的。

我觉得他的诗歌完全可以跟一些更有声名的人士比肩。可他最大的劣势就在于没能站在圈子的核心。假如他在大学里教书,可能从诗歌里收获得会更多。
这几年没怎么听说他了。
什么都敌不过岁月啊。

我觉得,诗歌,就是个爱好吧,跟养花差不多。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57)为什么读和写3
你说到散文,我其实也不怎么读的。
年轻的时候,倒是喜欢的,尤其看重这两点,一是语言上有功力,还漂亮,再就是思想上有冲击力
现在的反应则比较淡然。
若说承载,散文好像也承载不了太多,那也不是我的心理期待
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生猛海鲜似地一个劲灌注生僻字眼,不断甩出征引吓唬人,搞得跟中学生作文似的。我岁数大了,看不了这个,也看不了满缀金句的隐形鸡汤。

还有杂文类的,这个,文体是不是就注定了要端着?
可能我读书少,读到的这一类大多是端着公知态,或者别出心裁的批评者,苦大仇深特别有担当的样子,鸡零狗碎地扯各种道理
有不爽就大声说,挺好。可老占着真理的位置。。。读多了,就有些疲劳。

以我现在的心态,更喜欢比较平实的叙述,不那么长的。不太讲究语句的雕琢,以及规格
语言上特别有灵气,也能吸引我。
切入生活的角度可能是我更看重的。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打开世界的窗。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现在不大读散文,以前还喜欢的
有些文章给过我感动,我是感恩的。有的感动没那么激烈,没那么大命题,但确确实实也感动过我。


这几本小书,同一个时候买的。
跟一个标准本比较一下,就知道是小书了。
伍尔夫的散文,倒是非常的温情。对卡夫卡,就是兴趣。
普鲁斯特,他那部马拉松,我读不下去。有人也能读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体力活。
其实我觉得从中间任何一个地方读下去,都行。
反正他那里有我特别佩服特别羡慕的东西。这三本小书,就普鲁斯特的随笔我翻得最多,所以这一本有点损坏,边角装订处裂开了。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58)月亮

〇“到露台上去看月亮”
毛线!城市的夜空,只有浑浊,没有深度
月亮?若有,也大致被四围的高楼截胡了

〇“月亮走,我也走......”
好老的歌词。歌词的天真,就是童稚的天真。
很小的时候,跟在母亲后面夜行,看彩云追月,走了好一段路,月亮也一直跟着,好像能动
就给母亲说了,说的就跟那歌词差不多。

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大概读初中的时候,夜里望见西窗涌入的月光,洒落床前的地面,就联想到这句古诗
后来又听说,那个“床”,不是俺们现在的“床”......好生作怪。

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年也曾辗转他乡,偶尔仰望到那一轮大白玉盘
仿佛撞进了也曾被月光抚慰的重重心灵
如今,对于被城市化、互联网生存重塑的人生而言,月亮就单单的是一个景色
就像路边的某一个棵树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普鲁斯特《恍若月光》中的一段,译者:张小鲁

“。。。。。。月光把一种无法驱散黑暗的惨淡光辉播撒在它们的幽影之上,犹如一种遗忘浓浓地罩住它们的外形。我一连几个小时凝视着在我心中黯然的朦胧迷人而又苍白的回忆,白天,这些东西以它们的呐喊、它们的声音或它们的嘈杂使我快乐或者痛苦。
爱情溘然消逝,遗忘的门槛让我胆战心惊;然而我往日的所有幸福、所有忧愁仿佛都在月光底下悄悄地注视着我,而它们在我心里本来早已平息,有点暗淡、模糊,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它们的沉默令我感动,它们的疏远和暗淡使我陶醉在忧伤悲哀和诗情画意之中。我情不自禁地凝视着这内心深处的月光。”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59)为什么读和写4
小说,嗯......
不知道该怎么说。
如果说阅读的话,我比较俗,我的阅读爱好首选好看的,故事好的,讲得好的。
说不定真有人就喜欢读那些特别难看的小说呢,虽然我不相信,但从理论上来说,不能排除嘛。

至于从小说艺术而言,什么样的小说算好小说,我还是选择相信那些已经有过阅读经验的、确实有一定成就的作家的判断。我不认为我比他们更懂小说。
有时候可能会装出很懂。但是“装”出来的,不论语气上多么自信,都没有说服力啊。
如果好几位公认牛憋的作家都说某部小说好,而我读了那部小说后却大言不惭说它写得不咋样,那一定是我的欣赏能力的问题。
批评和指点那部作品如何如何,也不能证明我比大作家们更有水准。只能证明我自己的心虚吧~~大概是这样。
唯一能够确定的,我可以依据阅读口味判断一部小说是否好看。这个我是可以判断的。


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大作家也是人,面对一些极其难看而又被评论界捧得威名炽盛的作品,会不会也不敢说它不好呢?
这倒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如果是写作的话,纯文学太难。
说文学是道窄门,是指的纯文学。
阅读与写作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两种学科那么大的差距。
眼高手低那是必然的。

要在纯文学领域有所成就或建树,没有登天那么难,但也差不多。
一个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有志者,无论有多自信,仍然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可能性上会沦为炮灰。太多有点才华而又很自信的人,都过于低估了纯文学对于才华的要求。

小说所需要的才华,其实涵义特别的广和深。尤其小说发展到今天,一个所有成就的小说作者无疑就是知识精英,因为他的才华所要说服的对象是其他的知识精英。至少在专业的技巧上,要在现代主义之后那套精细复杂的写作技巧方面有着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这其实是个庞大的工程。
在此之上,有了独特的领悟和创造(这恰恰又是最难的),才具有突出重围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此外,纯文学确实是个圈,还分了好几个圈层。
写作、出版、阅读这几方,都非常专业化非常精细化。就说这阅读,能影响纯文学的阅读者,当然不是普通的小说读者。像我这样的读者,无论怎么评论,都影响不了纯文学的圈子。
如果没能在这个圈子里极为长期地耕耘,没能在大小奖项方面逐步斩获,那基本上只能呆在外面的圈层,就是陪跑,最终会在寂寞中偃旗息鼓。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一将功成万骨枯。大概就这么惨淡。
我有时候真觉得现在那些还在坚持创作的年轻一代作者,太不容易。他们一开始就得攀爬上一个很高的起点才能跟别人竞争。
竞争对象是那些经历了长期耕耘并已经瓜分完地盘稳稳盘踞的前辈作者。
想想那些前一辈的作者们......不信去读读当年先锋一代发生时的那些作品,有的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当年只要能跟着翻译作品学几招,玩几手花活,都能博得声名。而且,当年文学是多么的吃香啊。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我以前写过的一段:
小说“在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在技法和思想、美学上已经积累成了一个越来越繁复的体系,发展出了特有的价值标准。这个体系,就是一个门槛,越发展,门槛越高。这就是小说的“范式”

也可以说,小说有个人为的标准。什么人为呢?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话,应该是诺贝尔奖的那个标准。
虽然诺贝尔奖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有时又比较任性,有时又不能服众。但总的说来,百年老店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权威就是威压。太强势的东西,压得其它文学形式难以伸腰/。

我觉得还不如把诺贝尔引领的纯文学视为另一种类型文学。
为什么文学只能由某一部分人某一种标准来评判呢?
这大概也是民间写作者的意义吧——说民间好像有点不好的预设了,说成“个人写作”也许好一点。
如果写作是自由的,那么,爱好写作的人,就可以自由地探索。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0)一种类型
诺贝尔奖文学是一种文学类型?
诺贝尔留下个重要的标准:“有理想倾向”。怎样理解和阐释“理想倾向”,又由谁来理解和阐释,这不就是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吗?
第一个获奖者,法国诗人普吕多姆。俺真不了解他。在当时他也不断十分出名。而同时期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法国大牛:左拉。
我不知道普吕多姆的作品是否牛憋,但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而言,显然左拉更牛憋。

早期的评委们据说深受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影响,对于“理想倾向”的阐释就是“理想主义”。评委会拒绝授予托尔斯泰,说《战争与和平》“表现了宿命论思想,宣扬偶然性,轻视了人的主观努力”,据说还认为《复活》有点仇视道德.......现在来看这些理由,会觉得特别的莫名其妙。

后来的评奖,逐步突破了颇为保守的态度。
可是,高举理想主义文学旗帜,加上主观和客观上的引领,这这些些,不还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的问题吗?

欧洲获奖者有80多人,亚洲到目前好像只有6人(以色列也只是地理上算作亚洲)
这说明欧洲文学比亚洲强?强这么多?
还是在某一种标准判断下欧洲文学更有胜算?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1)
资源与机遇
这其实没有什么平等。占有相关的渠道资源较少甚至空无的写作者,机会更为渺茫
时运与机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人有了运气,有了出头之日,获得的各种反馈等于是获得了更多的营养,以及更多的机遇。

时运
俺们小时候,家里经常订阅这一类杂志:《收获》《十月》《当代》《钟山》《花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楼下还有一家,俺们商量好了,今年俺家订阅这两种,你家就订另两种。大家交换着看。
俺家可真没什么家学渊源,也不是文学爱好者。
其实不止俺们家,那个时候,好些邻居,父母单位的好些同事,都订这类杂志。大家是把这当故事会一类的去读。
那时候娱乐少,资讯以及交通极不发达。读小说是非常好的消遣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方式。那时候的小说也没现在这么晦涩难懂。大家还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我还记得上中学时,认识了一个新同学,跟俺住一条街,爱捣蛋,爱骂人,爱踢球,爱也踢人。有一次,他倒回来(他家其实比我家离学校更近)到我家来,等我一起上夜自习,手里居然握了一卷杂志。啥呀?俺要求他展露一下。竟然是一本《诗刊》。这小子还爱诗歌,好神奇。自那以后,俺就对他刮目相看。
那位牵大狼犬上街的混社会的阿哥,也订有两本杂志,一本是《围棋》,另一本,居然也是《诗刊》。
跟他们相比......我唯一主动要求父母订阅的是《武林》 :(
俺姐批评我:就爱看打打杀杀的。
那会儿文学刊物的真假读者,确确实实非常多。

除了那些恐龙及的文学期刊,还有好多省级地级市级文学刊物,影响都还不错。
可以想见,以前的写作者是多么幸福。生在了好时候啊。
现在已然功成甚至可以满意地身退的那些作家,要是晚生几十年,今日开始“爬格子”,估计连冒头的机会都没有。
逐渐萎缩的纯文学地盘,僧多粥少。现在的后生们,时运不济啊。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2)少年阅读时光

少年时期的文学阅读经历,最有趣的是跟着俺姐读的那些。
俺们家属院过街对门,就是新华书店一分店,门面不大,一半卖新书,一半租书。
俺姐经常去那里租书看。我也喜欢读小说,可我那会儿好像没那么多零花钱。
俺姐有啊,在这方面舍得花。俺现在也想不明白,为啥那时候她的零花钱比俺多一些?
租书是按天算钱的。俺姐因此读书较快。
我必须读得更快。因为我要在她读完后,抢在她预定的归还时间之前将小说读完。
留给俺的时间不多啊。
每次看她读得差不多了,俺就在周围溜达,总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看完没有哦?还有好久?”
“一会儿就完了。”俺姐蹲在她房间的小桌旁。其实应该是坐着的,可那姿势总让俺感觉是蹲着的。
那几年,跟着读了好些。什么《茶花女》、《飘》,司汤达、 托马斯·哈代 、 丹尼尔·笛福 、 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的......我还记得跟着读过夏洛蒂·勃朗特的一本名气没那么大的小说:《谢利》。内容不记得了,就感觉特别乏味,读了半天不知道作者到底准备要讲啥。那是我唯一没有跟着读完的一部。可俺姐读得津津有味。那个时候我就感到了自己在艺术品位上的差距。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遇两个事儿
1,进小区大门时,保安在楼道前杀鸡。
还有两个人在看。
我往里走了几步,立刻重复了那“不寻常”的感觉,又倒回去。
保安笑呵呵地给我讲了。
老两口不会杀鸡,也不敢杀,就下楼请保安帮帮忙。
女的说:“出去玩,别人送一只活的。”
我说:“这很麻烦的,还得去毛。”
“喏。”老两口就指地面。
一大开水壶,还有一脸盆,都已准备好了。

2,电视开着玩的,无意中看到了《苦菜花》。
这也拍成电视剧了。
好怀念少年时期读《苦菜花》那类小说的日子。
书却早就丢失了。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寅次郎的故事》里的松坂庆子
《莆田进行曲》里的松坂庆子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5)纠结
一怒之下,准备去订一本《苦菜花》。俺这人怀旧。
价格却让俺犹豫了,都是30元左右的。
买来,也就翻翻,基本上不会从头再读的。花这几十元值当吗?
不止一本。勾起回忆了,要买可能会把当年的这一些都买一遍:《红岩》?我的《红岩》还在,《林海雪原》也还在,就不知放哪里去了;还有《迎春花》《山菊花》《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平原枪声》《铁流》《毁灭》《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俺们少年时代的阅读,蛮有特色的。

既然是为了怀旧,何不买旧书呢?
要用钱买回来的,就是当年那感觉。旧书在价格上应该也能接受。

孔网上搜到了,这个封面,应该就是当年读的那一版。
小有点激动。
想到年份。。。这书应该,不是应该,肯定脏了,还不轻吧。说不定还有味儿。
就又犹豫了。我最怕这脏,有味儿。
不是精神上因素。我没有清洁的精神,所谓不能容忍肮脏和低劣,不是那样的。我一个俗人,没那么矫情没那么装模做样。
就是物理意义上不能接受书籍肮脏有味儿——我自己保管不善变脏了,我能接受。
可在别人手里弄得太脏了的书......
我在孔网买过好多次了,大部分是资料性的。这些书都保存得挺好。有几次买了旧版小说,买到过很脏的书,最后都丢了。

咋整呢?
别让俺的眼泪配俺过夜,别让俺的纠结毁了俺。
悠一段使劲,先惦念着,以后再说吧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6)装十三
俺呢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书

都是少年时期买的。当年,若有对读书感兴趣的人来参观俺的“藏书”,俺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类书“显现”出来,让来人感叹面前此人读书的广阔与艰深。其实我到现在也基本上没读过。
这就叫做装十三。

买这类书也有起因。外祖是中医,俺很小时候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就从外祖那里拿了几本基础入门书籍来背诵,比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之类。年少,贪多,不知深浅,又趁着书店打折买了好几本理论著作~~~终于发觉太枯燥而作罢。
但是作为装十三的工具,却非常好用,能吓唬人。
这让我发觉书籍的现实功用。
所谓学识啊、艺术啊,一大重要功能就是装十三哪。
俺们必须得承认,装十三乃是人性的刚需。

这么一来,竖版的书,也有装十三的功效。因为难度。
我读竖版,是受了俺老子的影响。
他幼年念学堂,那时就还基本是竖版的。所以他读竖版没有障碍。
他给我们买了四大名著之类的古典文学,他自己则喜欢读演义小说和公案小说之类,往往买的竖版的,满满一书柜。
我也喜欢读这类小说,因为情节好。就开始了与竖版书籍的斗争与磨合。好在那时有一种崇拜心理,能够认真地读下去。
到现在也是,我能读下去,但并不是没有障碍。
早年的竖版书,字都很大,圆润饱满,看起来不累。现在用的则是跟横排版一样的字体和字号,能不累吗?
障碍是肯定有的。只要有得选,我就选横排版的。
同时也感觉,有时展示一下自己“无障碍阅读”竖版,有装十三的满足感 :)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以前贴的,挪两段过来:
1
世界即叙述。
主角即世界或叙述本身。如此,你我他则连配角都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叙述的材料?
无论如何,我们总会在意并把玩自己的存在,所谓足迹啊,感觉啊,意义啊,价值啊。免不了的。
就像少年时期读英雄小说,常误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主角,代入感嘛。我们不是活在这里那里,而是活在故事里。每一个卑微的存在,都不会甘心,都希望以“自己与世界”这一对应关系来建构自己的叙述。
===
2
俺们来这好大的世界里考察观摩,于此情天欲海中头出头没。
俺们就如那尘埃,也曾飘扬,复又坠落于尘埃,埋没于更多更多的俺们之中。
俺们刹那生灭,不载于史册。
卑微的俺们,竟有心思,茉莉花骨朵那么小的小心思,未曾绽放,先已败落。
虚荣的俺们,无法擦亮夜空,却能小小地说,碎碎地念,在语言中存活。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67)看武侠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1-28 11:40:58
读武侠小说应该是开始于初中吧。
刚上初中时,遇着一童鞋,因为居住地较近,人又合得来,就成了好友(其实我们在小学也见过,同校不同班)。我对武侠小说的认识最早就从他那儿得来的。
而他是从他哥哥那儿得来的。

楼主:夏螳螂

字数:3828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4-20 06:57:57

更新时间:2020-01-28 11:40:58

评论数:4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