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刚到高城,甘行俭唯一的熟人就是乐永济。

乐永济在川戎中学教化学,跟甘行俭是同事,两家人又是邻居,关系很好。乐永济也不被麻荣光看好,他跟甘行俭同时调到高城,不过是调到高城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给他一家安排的住房很宽敞。

甘行俭去他家串门,也带着几个娃儿去。

乐永济一看,说老甘,你这哪是办法哟,还得让明琚大姐把娃儿接走,至少把小的两个接走嘛。

甘行俭一脸苦笑,为当初的逞能感到后悔。

不到一年,古明琚就去高城把娃儿们接回来。因为老三甘亦安该上学了,她已经从两个大娃儿的来信中晓得,高城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和家中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古明琚把娃儿们和母亲都接走,甘行俭很高兴。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一年来,为了各种家务琐事,他弄得焦头烂额。当初是他们争吵时,他一赌气,就真把几个娃儿都带走。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根本管不好这个家。过去很多事都是她在管,他没有过问过。现在轮到自己管,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和耐心。

甘家一家老小又回到戎州,甘行俭独自一人留在高城。古明琚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留,他就永远留在高城了。

(第五章  他乡 第一节  去高城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五章 第二节   搞宗派

甘行俭到高城中学后,就感到校长葛功锋不好相处。

葛功锋二十多岁。解放前夕,他在老家高中还没有毕业就参加西南服务团,随解放军大部队入川。参加土改工作时入了党,前两年调到高城中学当副校长。

葛功锋到高城中学后,觉得很不舒服。因为原来的校长不看好他,认为他没有从事教育的经历,是一个门外汉。因为葛功锋喜欢摆出一个南下干部的架势,校长偏不吃他那一套,批评他工作作风不务实,耍花架子。

校长是老党员,解放前的公开身份也是教师。这一点让葛功锋发现了契机,既然过去是教师,那就说明是一个旧知识分子。解放初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时,葛功锋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曾有半年时间参加了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运动。

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却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即旧知识分子是不受党组织信任的,因为他们大多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对新政府来说,这批人既是需要利用,又是必须加以控制的人。

而且,葛功锋参加革命年头不长,却观察出其中的一些道道:军队干部比地方干部吃香,延安出来的干部比其他根据地的干部吃香,解放区的干部比白区的干部吃香。

他觉得自己是从解放区来的干部,是正统。而校长是白区干部,白区干部的社会关系多半复杂,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含金量没有解放区干部高。

另外,他跟文教局的黄副局长在西南服务团时,是一个班的。有了这两层关系,他对校长也是有恃无恐。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抱歉,跳过一节。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没多久,原来的校长终于被葛功锋挤走,他就成了代理校长。又过了一段时间,上头提拔他为校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校长。

为了在学校树立自己的权威,他要求不管是教学还是后勤,所有的事都必须向他汇报,由他拍板。在学校的许多事情上,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凡经他决定了的事,不允许更改,甚至不容别人提意见。

甘行俭的住房问题,就是葛功锋定下来的。之前,总务主任告诉葛功锋,教师住房中没有合适的空房,可否将学生宿舍划出两间,加以解决。他说:

“没有合适的,就分开住嘛。”

总务主任面露难色:“听说甘先生家眷上有老,下有小。爱人又没有来,这分开住,照顾起来恐怕有困难吧。”

“有困难怕啥!我们来都是干工作的,不是享福的!”

这些事,都是甘行俭来之前的事,他并不知情。总务主任也不好对他明说。

当甘行俭为住房安排找过葛功锋后,葛找各种理由搪塞,不给他调在一起,甚至连有条件时再解决这样的话都没有一句。

甘行俭看出葛功锋有意为难自已,他当过总务主任,处理过许多老师住房问题。觉得葛功锋找的那些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碍于自己刚来,也只好忍耐。

他在心里说,老子不会再为这事求你。

同时,甘行俭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和葛功锋素不相识,更没有在一起共过事,何以对自己侧目而视?

后来还是任可骏一语道破天机:葛功锋这个人是武大郎开店。

甘行俭才恍然大悟。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抱歉,跳过一节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原本沉寂的会场,这时响起了:对头,对头。是应该多讨论。虽然葛功锋用眼睛在会场上睃来睃去,仍然压不住这种响应的声音。

散会后,任可骏就一边走一边对旁边的教师说:“一个年轻娃娃懂啥子嘛。我开始教书时,他小学还没有毕业。书没读几本,到哪里混不行?偏要到学校来充正神。”

那老师没有接他的话,这是得罪校长的事,也晓得他声音很大,显然是故意要让葛功锋听见。

此话一出,葛功锋当然听见了,看着任可骏离去的背影,脸皮一阵红一阵青,恼羞成怒,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从此,他认定任可骏眼中没他这个校长,是他的对头。

而甘行俭为住房找过他一次后,没再找过他。他原以为甘行俭还会继续找他、求他,这样可以把甘行俭拉到自己的小圈子头。殊不知,甘行俭根本不提此事了。他的权力一时无处施展,既意外,又有点失落。

平日遇见,甘行俭似乎对他也客气,更没有像任可骏那样当面奚落过他。但并不向他靠拢,相反倒是跟任可骏走得近。这让他对甘行俭有了看法: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尤其是当甘行俭的一次谈话传到他耳朵里后,他的这种看法就更确定了。甘行俭在一次统战部召开的会上说,县委过左,在一些事上太冒进。

提到学校工作时,没有直接批评他这个当校长的,而是说学校工作没有搞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造成的。矛头指向上面而没有指向他,反倒让他觉得甘行俭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校长放在眼里。

葛功锋认为,甘行俭心中没他葛功锋这个校长。这让他更忌恨。这比任可骏眼中没他更可恶。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另有一点,让葛功锋更窝火。甘行俭的薪水高,竟然比他高出一大截。

在他看来,这些旧社会出来的知识分子,也没啥大本事,不就是多读几年书嘛,有啥了不起?自己比他们参加革命早,现在又是领导,凭啥拿的钱还不如这些属于改造对象的旧知识分子?

他跑到文教局找黄副局长发牢骚,说他们凭啥要拿这样多的钱?

黄副局长是他熟人,没有跟他讲大道理。倒是劝慰他:我这个当局长的薪水不也就四十来块钱嘛。再说,他们调来之前薪水就这样高,一百四,他们的薪水是上头定的,不是我们这一级定的。

至于工作中的事嘛,你是校长,又是书记,最终由你说了算。其他事,你就大度点,包容点。你是领导,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要容得下人嘛。

他一边听黄副局长的话,一边点脑壳。其实他心头并不认同黄副局长的话,不过“你是校长,又是书记,最终由你说了算。”这话却让他牢记在心头了。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你们不是眼中无我吗?除非你们不求到我,只要求到我名下,我就要让你们也不自在。

(第五章 第二节   搞宗派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五章 第三节   三人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任可骏爱说的一句话。

任可骏个头虽不高,但身形敦厚,精气神实足。他嗓门大,声音洪亮。走路时,迈着八字步,挺胸抬头,眉扬着,两眼直视前方,一副气昂昂的样子。

他平日一脸络腮胡子,衣着随便,不修边幅。从他身上很难看到,通常所说的为人师表者的那种斯文和稳重。倒是很容易让人想起赳赳武夫这个词,不晓得的人往往还以为他是行伍出身。

他为人性格豪爽,说话行事直截了当。开口说话,中气十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者会感到他的满腹经纶。与人谈论时,头昂着,比划着手势,话锋犀利,咄咄逼人。熟悉的人都晓得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他也自诩为有辩才。

在课堂上,他这种优势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上讲台,就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几个重点,开讲之后,他基本上不再看讲义。

他声音洪亮,教室每个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讲述。他不仅熟悉教材内容,而且熟悉相关的事件和人物及各种掌故,不时在讲课中穿插运用,引得满堂笑声。

几十年后,学生还记得他在讲到英国夺取荷兰的海上霸权时,豪爽地把手一挥:“于是,海上马车夫就被海狗取而代之”。

他在讲课时,还喜欢从讲台上走到教室中,又从教室中走回讲台上。观察学生的反映,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随着他的节奏走。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高城是任可骏老家,解放后回到高城中学教历史。他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葛功锋刚来时,他对他还是很尊重的,心想年纪轻轻的,就被上头委以副校长之职,想必是有点本事。

相处下来后,任可骏很失望。葛功锋的学识和能力都让他看不上眼。更让他看不上眼的是,葛功锋一点都不谦逊,不懂装懂,经常开黄腔。他在心头说:你懂得少点没关系,嘴巴闭紧点,少开黄腔,不懂就问,谦逊点不就行了嘛。

有时,他很善意地提醒葛功锋:“葛校长,你那个说得不太对头,跟原意不是一回事。”

偏偏葛功锋还不睬他那一套,照样我行我素。于是,任可骏更看不起葛功锋,有时甚至当面就说他不学无术。反过来葛功锋也看不起他,对跟自己走得近的人说:

任可骏自以为了不起,眼睛长在额头上。不就是多读几年书嘛,有啥了不起的。

在一些公共场合,利用话语权,不点名地批评他:有些老师,自以为有本事,看不起别的老师。殊不知,你那些旧知识,懂得越多,思想越落后。

这话传到任可骏耳朵里,他对葛功锋更加不服气。在他眼中,这个副校长一天书都没教过,就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娃娃。一个念文件还念白字的人,凭啥来当校长?再说,你是当领导的人,要尊重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不尊重教师,学校在你手上还能办好吗?

任可骏比甘行俭小几岁,是大学同一届的校友。他们不在一个系,他是历史系的。在学校时,两个人虽认识,并不是很熟,因为两个人不同系。毕业后,又在不同的学校任教,如今还是第一次成为同事。

这次相逢,任可骏有一种有朋至远方来的喜悦。甘行俭则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过去的校友,如今的同事,让他们两个人走得更近。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还有一个年青教师闻启东跟他们走得近。

闻启东,教高三物理的,还兼着学校的团委书记一职。他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两年前分配到高城中学。家眷在老家万州,自己单身在高城,宿舍和甘行俭的住房挨在一起。

他年青,比那些高三学生就大四五岁,在年龄上跟学生没有太大的距离感。所以,平常跟学生打成一片,相处得很融洽。

他身材瘦高,喜欢体育运动,篮球、排球都很擅长。学校组织教师队和学生队友谊赛时,他也是教师队的主力之一。

他长相英俊,很多女生都喜欢他,只要他上场,那些当啦啦队的人多半是女生。她们都在球场边扯着嗓门喊:“闻老师,加油!闻老师,加油!”

男生也喜欢他,他不拿老师的架子,常和男生摆龙门阵。下午课外活动时,他一经过男生打球的球场,如有男生一声吆喝:“闻老师,来一个。”

只要他没有其他事,他一般也不推辞,把外衣一脱,撂在凳子上,一挽衬衣袖子,连皮鞋都不换,就直接上场。有时学生递过来一双汗津津的球鞋,劝他换鞋后上场,说这样不崴脚。他也不介意鞋子臭不臭,很爽快地换上,然后就融入到球场中。

不晓得的人根本看不出场上哪个是学生,哪个是老师。

他在大学学的专业虽然是物理,但对中国的古诗词很有兴趣,尤其喜欢唐诗。所以爱找甘行俭讨教,而甘行俭不止跟他讲章句,讲诗词本身,还跟他讲诗词背景,讲作者身世品行,讲作者交结的人,讲作者所处朝代变迁。

他觉得收获在诗外,很佩服甘行俭,说甘先生虽不是学历史的,不比学历史专业的任先生差。

当他有问题问甘行俭时,甘行俭往往是先让他想一想,然后再说自己的意见。尤其让他佩服的是对方的人品,甘行俭身形宽厚壮实,没有所谓的书生那种清秀俊朗,却举止稳重,待人谦和,温文尔雅。

两个人摆起龙门阵也觉得投缘,慢慢跟甘行俭成了要好的朋友。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他们两人的住房挨着,没事时,他喜欢到甘行俭家摆龙门阵,或借书看。他到甘行俭家借书,跟甘行俭摆谈起唐诗,问道:

“甘先生,唐诗人中你最喜欢哪个?”

“白居易。”

“为啥?”

“白香山富有平民情怀。”

他若有所思,弯下腰在木箱里找书。甘行俭一看他在思索,又说:“白居易直接写老百姓的诗就不说了,就连《长恨歌》,别看是写帝王、妃子的,也透出他的平民思想。”

甘行俭在家属离去后,自己住在宿舍里,宿舍狭窄简陋,一桌一椅一凳,却有两个很结实的木书架放书,放不下的书,就码放在两口木箱子中。闻启东一边找书,一边说:

“甘先生 ,我读高中时,语文老师说过白居易的诗浅显,意思是说他的诗诗味不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看法是自然的,也是好事,凡事都忌讳清一色。在我看来,即便真的是浅显,那也是一种风格而已。

他不为写诗而写诗,这从他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中也能看出来。”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春光辉耀 2019-12-18 12:20:16

-----------------------------
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甘先生,我记得国文老师说过,杜甫的诗也是很关注老百姓的。”

“不错。他们各有特色,要说关注民生,杜诗客观描述多,白诗更多主观讽喻。杜甫一生潦倒,过穷日子,民间疾苦自在心怀。

白居易虽在官场也有坎坷,当官当得大些,日子富足,还能对老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实属不易。

老杜诗老到,后世对杜诗评价更高一些。不过,杜诗在当时影响不大。唐诗人中显名于后世的很多,包括杜甫在内。但生前就彰显者,只有李白和白居易两个,而白诗在当时的日本就有很大影响。

李白诗天马行空,名头比白居易还大,但他没有白居易那种平民思想,更没有白居易那种对民生的关注。这就是我喜欢白居易诗的主要原因。”

“甘先生,后人都元白并称,你觉得呢?”

“这样说当然有它的道理。因为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的文学主张、作品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我个人认为,白实高于元。

白居易主张以诗补政,救济人心。白诗写实多,所以它不仅是诗,也是史,读白诗可以看到唐代历史。有平民情怀的作家,其作品不会成为时尚品,会跨越他那个时代,永远流传下去。”

由于甘行俭跟任可骏走得近这个原因,他跟任可骏也走得近起来。他把两个人作了一番比较,两个人为人都豪爽,任可骏的豪爽透出一种霸气,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甘行俭的豪爽兼有一种宽厚,能照顾到别人心境。

(第五章 第三节   三人行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字数:48375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4-24 22:48:40

更新时间:2021-04-05 12:20:28

评论数:22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