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4

南京道、西京道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由于气候原因,这里的单位亩产量比宋朝的农耕区要低。
据史料记载:宋淮河以南一般是一年两种两收,实行稻—稻两作制或稻—麦两作制(山区一般为一作制);淮河以北至雁门关以南一般是两年三种三收,实行麦—菽(或粟)—黍(或高粱)三作制;再往北就是一年一种一收了。由此可以推知辽国的西京道(在雁门关以北)的农业全部是一年一种一收,与西京道同纬度的南京道可能有少量地区能够两年三种三收,大部分地区也应该是一年一种一收。
气候的不同,导致耕种周期的长短不同,南方因为一年两种,一亩地的产量至少相当于雁门关北两亩地的产量。同时,由于所耕种的农作物不同,使单位亩产量的差距更大。宋朝的高产区年亩产量可达5石(高出唐朝时2倍),而河北等地年亩产量最高也只在1—2石。辽国的南京道、西京道的年亩产量又肯定或多或少的低于宋的北方。
经过十年的战争,金国灭掉了辽国,战争不可避免地给予辽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以重创。从宣和五年起,北方又屡屡受灾,金国的粮食储备量很低。女真族要想巩固其在辽国的统治,必须走出经济困境,一旦因粮食不足而导致大面积的饥荒、则一定会有人打起反金复辽的旗帜。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5

一方面出于巩固对辽统治的需要,一方面由于看出了北宋的腐败孱弱,在这种背景下,女真贵族发动了对宋战争。
对金国来说,宋金战争其实也是双刃剑——战争胜利,掠夺到了财富,同时也就巩固了对辽国人的统治;如果战争失败,丧师费财,则会迅速引发内乱。所以,对他们来说,对宋战争只能胜、不能败,只能速、不能久。一旦陷入持久的泥潭,其后患不可预料。
在这种时候,金军是经不起失败,也经不起消耗的。
起初,不论是完颜粘罕还是完颜斡离不,都还只是以掠夺财富为目的,是赵佶、赵桓的表现一步步激起了完颜粘罕更大的野心和欲望——从想占据三镇,到想吞并两河,再到要吞并中原,最后到梦想将整个大宋列入金国的版图。
在女真贵族内部,此时有两种意见:
1、通过有限战争占领宋的一部分土地和战略要地,迫使宋俯首称臣,源源不断地向金国进贡财富;
2、彻底灭亡赵宋,将其富饶的国土据为己有。
第二种意见是在北宋的步步退让和屡屡失败中逐步占据上风的。应该说,他们是根据对手的实力和抵抗意志在调整着自己的战略目标。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6

同时,金国还有一个弱点,金国女真贵族之间也存在着分歧、矛盾,有些分歧还很大,有时矛盾还很激烈。
虽然赵构朝廷此时很难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此时也应该能够窥到几分。金国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在节节胜利中,在灭宋和存宋的基本策略上,灭宋的观点将逐步成为主流;反之,存宋的观点就会占据上风。
既然畏怯求和能使他们得寸进尺,那么坚决抵抗也就能迫使他们知难而退。
把战略大势判断清楚了,就能够知道——此时只要东京能守、中原则必当坚守!更何况坚守中原的客观条件完全具备。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由此认定赵构留在东京,就一定能取得东京保卫战的胜利,一定能利用积极的防御战消耗金军,一定能挫一挫金军的锐气呢?
还不能就此下结论,因为以上面的分析只能证明一切的客观物质条件都已具备,但决定战争胜负还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人。
这些客观物质条件在赵构、赵桓时其实就已经具备,然而历史事实做出了一个相反的证明。
宋朝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人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8213楼
既然是闲人 就应该有点时间 说到漕运看不懂史书古文 也可以找些相关 比如北宋漕运与东京人口 漕运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漕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 再找些金国的后勤补给情况相关资料 做一下对比看看是不是一个级别 自......
-----------------------------
他们喜欢在自己知识盲区里搞创造发明,“丙吉”每天晚睡早起,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学习?“丙吉”经常有“发明成果”,可昨天被“金戈”兄一问就傻眼了。
关于他的“赵构南逃正确论”,还是让赵构来评判吧。在本文的下一个疑案里,赵构本人会告诉他为什么建炎元年的南逃是错的。
最近很忙,没时间搭理他们。关于运输问题,下文讲到岳飞北伐时还将涉及,让丙吉等等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7

宋朝的最高决策层是皇帝和宰执大臣,他们之中缺乏能经纶天下的战略家,能自始至终坚决反对议和的,其实只有以李纲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同时,还应该看到,即便是李纲这样的中流砥柱,还称不上战略家。在公卿士大夫之中,像黄潜善、汪伯彦、范宗尹、严岐、宋齐愈之流一样不以割地求和为耻的比比皆是,像吕好问、张浚那样尚在徘徊犹疑之中不知所从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宋虽有十倍于金的国力却不能用。
宋朝的军队中缺乏谙熟兵法韬略的将帅,在靖康年间的所有高级将领中,值得称道的只有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但以他们二人的军事才能,与金国的完颜粘罕、完颜斡离不相比,显然还逊色一筹。而如范纳、赵野、张浚、刘光世、苗傅一样被金兵吓破了胆的将帅却数不胜数。(韩世忠、岳飞、吴玠这样的将领还没有成长起来。)书生李纲和年近七旬的文臣宗泽居然先后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军事统帅。
所以,宋虽有诸多优势,金虽有短期内不可克服的弱点,但当时还没有人能提出比李纲、宗泽更高明的方案。
宋的士兵中缺乏勇敢死战之士,军风败坏。让屡战屡败之后的士兵们克服“恐金症”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8

人的问题导致了物质条件的优势无法充分地发挥,虽有庞大的军队却不能战,虽有固若金汤的坚城却不能守。
必须看到,人的问题不是朝夕间就可以解决的,不论是运筹全局的战略家,还是临敌决胜的将领,还有能征惯战的铁军,都需要在战争中锤炼中逐步产生、逐步强大。
赵构即位时,宋的情况就仿佛有锅有灶有米,但还只能做出一锅夹生饭——金兵有可击之理,国家缺可用之人。
赵构如果坚守东京、坚守中原,以积极的防御战消耗金军,其成败有以下几个关键:
1、不论在战争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论形势有多么危急,作为最高领袖的赵构决不能动摇,不能又被金军的计谋诓骗,不能又被求和的大臣说动。这需要赵构有极其坚定的意志;
2、完颜粘罕、完颜斡离不不是容易对付的,赵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一次次挫折、失败中使自己强大起来。这需要赵构有足够的勇气和学习能力;
3、国内的那些鲜廉寡耻的士大夫和畏敌无谋的将帅必须淘汰下去,遍及中原、山东、淮北、淮南、东南、荆湖的盗贼内患必须迅速予以控制,这需要赵构有足够的政治才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39

4、“救时应仗出群才”,要想扭转宋金战争的局势,国家需要大量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年仅二十岁的赵构要想具备如此识人、用人的能力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大胆委重任于李纲、宗泽这类矢志报国的能臣,让他们去为国家培养、选拔人才,在他们遭到失败时仍然支持他们把抗金战争打下去。这就需要赵构把国恨家仇摆在个人的皇位之上,冲破严防大臣专权的祖宗家法,换言之,需要赵构有足够的血性;
5、宋朝的汉族人已经失去了一种不能失去的民族精神,从上到下充斥着但求苟活于世的卑贱气质和以金钱买和平、弃尊严谋偷安的卖国哲学,国格、人格被看轻了。这种怯弱的奴性不除,大宋中兴无望。这就需要赵构担负起重振民族精神的责任——他需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和领袖魅力。
宋金双方各有优势和弱点,双方最高领袖的意志、才能、精神、血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战争的胜败,决定历史的走向。
这种时候,正是英雄用武之秋,也正是懦夫丧胆之时。
这种时候,威武盖世之主敢守中原,威武盖世之主必守中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陕西地形图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新昌仁慧 8236楼
地是割不了,只能自己割势。
-----------------------------
此话怎讲?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40

当然,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许多种可能性不可排除也不可逆料。迎难而上很可能会出生入死,即便是威武盖世之主,坚守中原也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
如果赵构坚守中原,不能完全排除其被擒被杀的可能性。
赵宋三千皇族被俘,只剩下赵构这一棵独苗,其他的赵室宗子都属远亲。一旦赵构被擒、被杀,天下很可能出现群雄并起的局面,因争夺皇位而引发分裂和内战。也正因如此,在当时的绝大多数大臣看来,赵构的人身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是否请赵构坚守中原,宰相李纲持谨慎的积极态度,他曾对赵构说:“自古履艰难之运者,不宜有期求安逸之心。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都是亲自带兵打仗,身披甲胄、亲冒矢石,于马上得天下。今日陛下不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只要不离开中原,则将士思奋,人倍其勇,陛下虽然会多少受些劳苦,但将来自可长享安逸。倘若目前偷一时之安,必将后患无穷!“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李纲的期望和担心——既希望年轻的赵构能在战争中去锻炼,又怕他有生命危险。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41

二、雄才大略者必入关陕

李纲在荐举宗泽去东京的同时,也为赵构考虑形势危急时的退路。在李纲的方案中,赵构如不能坚守中原,首先要考虑的巡幸地点是长安。
靖康元年,种师道建议赵桓的巡幸地点也是长安。
李纲、种师道为什么都认为长安是首选呢?
后来,金军统帅们谋划南下战略时,东、西两路军的将领曾发生过分歧:东路军诸将主张暂停对陕西用兵,将兵力集中于潼关以东,把主攻目标放在中原和赵构所在的江淮;西路军的统帅完颜粘罕坚决反对,主张先解决陕西,认为上策是先出兵陕西,略定五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熙河路)。
完颜粘罕为什么也把目光放在了陕西呢?为什么他把攻略陕西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古有“百二秦关”之称的陕西。
陕西的中心是关中盆地,位于北山山脉以南、秦岭山脉以北,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东起潼关,西至宝鸡,东西长约360公里。关中盆地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部至眉县一带宽仅20公里,至宝鸡则逐渐闭合成峡谷。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关中盆地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221楼
楼主判断的,还是比较令我赞同的。
-----------------------------
请多指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42

关中盆地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渭河横贯盆地注入黄河。关中盆地四周都有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东面有崤山纵列;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北面是东西绵延数百里的北山山脉;南面的秦岭是中国天然的南北分野,也是交通的最大障碍,被称为“天下之阻”。
关中因为位于四关之中而得名——东有潼关(函谷关)、西有大散关、东南有武关、西北有萧关。
关中地势极为险要,守军只要坚守四面山岭上的关隘,敌军想要突破是非常困难的。整个关中盆地只有东北部从韩城至风陵渡一段的地势相对平缓,但又有黄河天险隔断东西。
关中盆地内部是渭河冲积平原,称为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宋朝时是北方重要的小麦产区。所以,关中历来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正因为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而八百里秦川又是优良的粮食产地,从西周起,不少君主为了首都的安全,都选择在关中长安建都,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此,在中国历史上,长安作为都城历时达一千余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43

关中在防御作战上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于在野战中居于明显劣势的宋军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
金军进攻关中主要有两条道路:1、从河东路南下,在韩城以南一带选择地点突破黄河防线;2、从河南的洛阳东进,强攻潼关。
赵构如果入陕,只需把重兵部署在韩城至潼关一线,依托黄河和山地构筑防线,就把住了关中的门户。
如果想在防守中达到消耗金军的目的,没有哪一个地方比关中更为合适了。坚守中原需要庞大的军队,但在关中据险而守,所需兵力就大大减少。金国铁骑在平原所具备的优势,到了关中,势必严重受到地形的限制。宋军在守关、守河时却可以充分发挥其弓弩的优势,在箭战中狠狠地杀伤金兵。
赵构入关中坐镇长安还有一个好处——他本人的生命危险极小。长安背靠着秦岭,假如韩城—风陵渡—潼关防线被突破,同时又没有守住长安的把握,赵构可以迅速退入山中,或者西退宝鸡,入大散关。

秦岭之中,只有一些山谷可作为南北通道,如散谷的陈仓道、蓝田谷的武关道、褒斜谷道、子午谷道、傥骆谷道。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借三国时的地图一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注意:上图仅作秦岭道路的辅助说明之用,图中有些错误,如:太白山的位置不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8218楼
-----------------------------
吴歌兄:有简洁清晰的关中地势图吗?我找不到合适的,自己又画不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8259楼
湖东兄:我画简易地图倒是方便 ,要有一张参考图加些文字说明就可以
在错误的图上修改也很快 比如把上图的太白山搬上去 或修改错字 或标颜色等等
可以提前邮件发给我。。。
-----------------------------
谢谢!下次提前给吴歌兄发邮件。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268楼
只不过楼主比李纲种师道更猛,敢保证中原一定能够守住罢了。
-----------------------------
哈哈!你真的连白话文都看不懂?装疯卖傻过了点吧。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