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北地势图(襄阳在西北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楚人衣 8381楼
只是象金兄说的,那些介绍北宋当时兵马,河道,城防,粮食等等的知识细节,不要太详细了,必尽此文是讲事件分析事件为主,什么都写的太细,象我这类看到数据表就头痛的人会在读时有点累。
@徐兆玮 8382楼
不说清楚这些,怎么能够明白当时的决策背景。即使给出观点,各种观点也难于辨别高下。
历史研究长期脱离具体的军事、政治制度、财政、经济状况,是中国历史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
这的确是两难,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391楼
我也去看了《如果这是宋史》,里面确实比较简略,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楼主的资料还很是详细的,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还是有些勉强。
原因并不是资料的多少,而是派系争斗干扰了楼主的判断。
-----------------------------
你先别替我下判断,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靖康年间的五大悲剧书生

读圣贤之书并不一定能修圣贤之德。在靖康年间的确出现了一大批读圣贤书,以圣贤为榜样的道德高尚的人物,如李纲、宗泽等,但他们并不是多数。同样是读圣贤书考中进士的还有耿南仲、张邦昌、王时雍、黄潜善、汪伯彦等等,这些人道德之低劣,比不知礼义之辈更有甚之。
读圣贤之书更不一定能具备治国用兵的才能,靖康年间有五个悲剧书生——宇文虚中、王云、李若水、何栗、孙傅,其中何栗还是状元宰相。
这五位中,宇文虚中、王云是主和派,主张割地以保全赵氏宗社,李若水在主和与主战之间摆动,何栗、孙傅则是主战派。凭心而论,他们五人都是忠臣,但又都是误国的忠臣。
何栗满腹文才,可惜诗词歌赋退不了敌兵,他和孙傅措置城防又屡屡谋划不当,他们二人对东京失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东京外城被攻破到全部皇族被掠,他们在与完颜粘罕的较量中更是处处落于下风。
宇文虚中虽然在战略大局上看到了联金攻辽的错误,但在和完颜斡离不的谈判较量中却败下阵来,不习兵战的书生终于在最后时刻交出了割地诏书,并因此被赵桓用作替罪羊。
王云在与完颜斡离不的谈判中堕入计中,上了金国以和谈佐攻战的当,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若水更是被完颜粘罕玩弄于股掌之间,尤其是东京城被攻破以后,李若水为保赵宋江山社稷,频频出使金营,频频被完颜粘罕利用。当他醒悟的时候,竟发现自己更像是在为完成完颜粘罕灭宋的计划而奔走。
李若水有一首诗,表达出了他的心志:
胡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功名误我闲云过,岁月惊人迅鸟飞。
每事恐贻千古笑,此生甘于众人违。艰难重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这五个书生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赴国难,希望以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为此出生入死,竭尽了心力。虽然“此生甘与众人违”,但其结果的确是“每事恐贻千古笑”。
他们的悲剧留下了一个最为沉痛的教训——北宋不但亡于主和派,也是亡于主战派;不但亡于奸臣,也是亡于忠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56

三、中才之主可退襄阳

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余脉,属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襄阳北部西有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在两山脉之间是波状土岗,称为“鄂北岗地”;西部的荆山山脉连接武当山余脉,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则是由汉江、唐白河、滚河、清河冲积而成的较开阔平原。
襄阳地势有两个特点:
1、从横向看,大体呈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山区,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
2、从内外看,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呈不规则盆地状。
襄阳水系丰富,发源于陕西的汉江贯穿襄阳全境,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有多条河流在此汇入汉江:1、.清河(发源于南阳淅川,在襄阳境内汇入汉江);2、.唐河(发源于河南伏牛山);3、白河(发源于河南洛阳嵩县);4、唐白河(白河与唐河在襄阳汇合后,称唐白河,然后汇入汉江);5、.滚河(发源地在枣阳, 汇入唐白河);6、南河(南发源于神农架,北发源于武当山,在保康汇流为南河,经谷城入汉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57

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荆湖、陕西、中原、四川的交通枢纽。正是因为这种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称:“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襄阳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水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两城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尤其是古今闻名的襄阳城,更是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称号。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北、东、南三面环水,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
襄阳城城墙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后经历代整修,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每座城门外也都设有瓮城。
襄阳城有一个中国之最——护城河最宽。襄阳城的护城河至今仍被原样保存,它平均宽度在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也就是说,比东京的护城河宽6—8倍。
襄阳城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8401楼
真是众口难调。。。几年前看这些我也会觉得枯燥,现在觉得如获至宝!
-----------------------------
吴歌兄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今天发了一封邮件,吴歌兄收到了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襄阳护城河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8431楼
襄阳地势图
-----------------------------
吴歌兄辛苦了!这张地势图和下面的历史地图一对照,V字形防御体系、连接襄阳与陕西、唐州、邓州、光化军等地的水路就看得很清楚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历史地图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58

按照李纲的设想,赵构可以率辅臣退守襄阳,十万御营军可分别屯驻于颖昌、汝州、唐州、邓州、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市)各个州郡,加强从东京至襄阳的城池各个城池的防御;委托宗泽留守东京,再把陕西的军队调至沿黄河的韩城—潼关—虢州(今河南灵宝)—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一线。使陕西、襄阳、东京整体构成一个V字形的防御体系。
如果赵构采纳此方案,则金军势必减少或放弃对山东用兵,把兵力集中于西至陕西东至东京一线,其可能采取的进攻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为擒杀赵构,以东路军进攻东京,牵制住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西路军主力从洛阳经汝州南下唐州、邓州,绕沿路城池不攻,直扑襄阳;将西路军之一部部署于洛阳的东面,防止宋之西兵东出增援、切断西路军主力的后路。
2、金东路军集中兵力猛攻东京,西路军集中兵力进攻陕西京,在击破东京留守司军和陕西的宋军之后,再并力南下,进攻襄阳。
第一种方案实质是牵制两翼,直接进攻V字形的防御体系的底端。如果金军采用这一方案,其进攻部队的侧翼时时处于东西两路宋军的威胁之下,能用于主攻方向的兵力将受到很大限制,并且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必须速战速决。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437楼
西路军之一部部署于洛阳的东面
-------------
应该置于洛阳西面吧。
-----------------------------
抱歉!是笔误,应更正为——西路军之一部部署于洛阳的西面。
谢谢徐兄指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59

然而,“铁打的襄阳”绝不是一个金军想速战速决就能速战速决的地方。金军首先得打下江北的樊城,并且即便付出伤亡代价攻破了樊城,他们拿襄阳也不会有什么办法——汉江、襄阳的护城河是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可不是靠架设壕桥可以通过得了的。宋有水军,而金军完全没有水上力量。
建炎元年六月李纲就曾提出加强水上力量,在江、淮造战舰,扩编、训练水军。赵构如果决定退守襄阳,则可速调江、淮的水军沿长江—汉江北上,协防襄阳。
汉江江面较为宽阔,金军在汉江上是根本不可能和宋的水师较量的,宋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制江权”。襄阳的主要补给线是汉江,取得了“制江权”,也就意味着在战争中襄阳对外的联络不可能被切断,粮食、军需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水路运进来。
襄阳的水系丰富,水路四通八达。宋军虽没有可与金国铁骑抗衡的野战能力,但在这里却可以利用水路建立起几个重要城池的相互联系:通过汉江可达光化军、均州(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原址因为修建丹江口水库而淹没),通过白河(及其支流)可达邓州、南阳,通过唐河可达唐州(今河南唐河)。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仰望巅峰 8438楼
有个事儿把握不准请教LZ——宋朝是否将从事医卜星相以及堪舆的官吏统称技术官?
-----------------------------
好像没见过有这种说法,宋朝有“技术官”这个词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经闲人 8445楼
按我的理解这个方案是在襄阳前方集结宋朝全部的有生力量,然后把赵构放在后面等着金军正面进攻襄阳吧。陕西的驻军调来防守灵宝到三门峡一线那么长安方面是不是就算放弃了?先不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就当全部布置好了吧。那么面对着宋朝摆出的这副架势,金军会按照楼主的想法以主力来硬攻东京和襄阳吗?我觉得有可能,从战略角度讲这是一举歼灭宋军最后军事力量的机会,不过金军有多少损耗这个很难说。但是另一方面,从中......
-----------------------------
怎么会这样理解?
1、这并不是宋朝全部的有生力量,至少没有调山东一兵一卒;
2、灵宝到三门峡一线在宋朝属陕西的永兴军路,本来就是西兵的防区。再看看上面的历史地图;
3、我明明说的是“沿黄河的韩城—潼关—虢州(今河南灵宝)—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一线”。再去看看83页的“陕西地势图”,看看守住了这一线,金兵是否还能到长安。你先把韩城—潼关的兵撤了,然后问我长安方面是不是就算放弃了,你还是加强地理知识吧;
4、金军实施的是击溃战,一般不会打歼灭战,原因上文讲过;
5、如果金军不愿啃襄阳这块骨头,那是给赵构战备时间,同时也证明赵构南逃绝对是错误的——退守襄阳人家不敢来打,跑到扬州被人打成那个惨相。马上你还会看到赵构是怎么被追到海里的,算他运气好,要是遇上一场大风,官家只怕就回头无岸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0

这些水路的存在,使金军无法围住、困死邓州、唐州、光化军、均州这些城池,而这些城池掌握在宋军手中,又无疑会对进攻襄阳的金军时时构成威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案带有极大的军事冒险性质,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故金军采取第一种方案的可能性不大,或者仅试探性进攻之后就会迅速退兵。

如果金军采取第二种方案,则宋主要的压力在东京和陕西。金军为了清除后顾之忧,必须要彻底击溃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和宋之陕西之兵,尤其是东京,将面临一场场空前惨烈的血战。
从后来的历史事实看,金军即使全力进攻,要想拿下东京也绝非易事。(请回顾一下上文讲述的的金军第三次南侵和宗泽独守中原。宗泽在金军东西对进的情势下,尚且指挥宋军浴血奋战守住了滑州,使完颜粘罕不能进兵包围东京。)金军即便能拿下东京,其伤亡代价也将十分惨重。
同样,在陕西方面只要措置得法,不继续把西兵调出,金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突破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1

赵构居中坐镇襄阳,至少可以使金军不能绕到宗泽侧后,还可以根据东西两线的战局对陕西、东京提供支援。

退一步讲,即便金西路军突破了关中盆地东部的黄河防线,宋军还可以退守蓝田谷的武关道,凭据天险阻止住金军从陕西向襄阳方向继续南下。
再退一步讲,只要宗泽东京的东京留守司军和陕西的军队誓死抵抗,即便最终均被金军击溃,金军也必将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在东西两线的大战之后,金军是否还有深入中原、进攻襄阳的能力尚且要画一个问号!
还退一步讲,即便金军还有进攻襄阳的能力,他们又能以何种办法攻下襄阳?
退一万步讲,即便襄阳要守不住了,赵构还随时可以从水路逃出——溯汉江而上可至西城(今陕西安康)、兴元府(今陕西汉中),然后北上可以进关中,南下可以入四川;顺汉江而下,可以退至荆湖、江南,或从水路入蜀。
赵构的生命危险几乎等于零。
退守襄阳的好处就是能确保赵构的安全,其缺陷是金军进攻目标在河北路、河东路的正南方,因此宋军没有调开金军,伺机支援两河的机会。
这也许就是李纲把襄阳作为第二选择的原因之一。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2

退守襄阳对赵构来说其实是一个保守、稳妥的选择,不像坚守中原,需要有勇气和血性;也不像经营关中,需要有联衡合纵的外交谋略。
中才之主皆可为之。
李纲非常明白:赵构在信誓旦旦地昭告天下自己要“独留中原”之后,又突然变卦要南下避敌,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担心自己的安全。
李纲又何尝不像宗泽一样期望赵构能留在中原,但这个年仅二十岁的、还什么都半懂不懂的独苗皇帝顶得住即将席卷中原的狂涛恶浪吗?皇帝身边还有一大群身患严重“恐金症”的文臣武将,遇到危难关头,他们又顶得住吗?
在这种情况下,李纲不敢求船快,只敢求船稳!
相比之下,入关中、退襄阳在政治意义虽不及坚守中原,显得差强人意,但尚不失为可行之策。
入关中,虽然是离开京城,但毕竟皇帝还留在北方,留在了抗金前线,是力量居于劣势时寻找有利地形消耗金军,为中兴图长久之计。
退襄阳,虽然是脱离了前线,但还有一只脚踏在中原,起码向大宋子民表示了不愿放弃中原,不愿弃北方百姓于不顾。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451楼
如果不进攻金军不进攻襄阳,无非是向历史上那样进攻长安和东京。这个可能性比较大。那就看两线的布置了。最差是打成建炎元年冬到建炎二年初那个样子。此后就得看襄阳方面怎么支援两线了。
-----------------------------
有一点肯定会比建炎元年冬到建炎二年初那个样子强——完颜银术可不会那么轻易得逞。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经闲人 8468楼
只待半年就走?走去哪里?如果东京没有解除危险你让赵构去哪里?长安吗。况且你摆下那么大阵仗跟金军硬拼,如果开春还没打完你能走吗?打仗又不是玩牌九,大家一摊牌比大小就分出胜负了。正在作战期间主帅撤离前线给军队带来的士气打击远比赵构根本不在前线来的强烈。如果走不了襄阳怎么保证能发挥首都的功能?
-----------------------------
还没看出来金兵的进攻周期吗?建议回头重看一下对金国农业、经济、军事后勤的介绍。
另外,怎么保证扬州能发挥首都的功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464楼
从军事上讲,襄阳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建康也不见得就差很多。朱元璋就是待在南京消灭元朝的。后来朱棣迁都北京,难道就能说朱棣盖世威猛,朱元璋才薄德寡......
-----------------------------
除了这种粗糙的类比推理你就没别的思维方法?你为什么觉得“建康也不见得就差很多”?就因为朱元璋吗?
你要证明建康不比襄阳差很多,那就把当时建康各方面的条件分析一下,怎么样?要不要试一试?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