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486楼
这恐怕就和李纲的沟通能力有关了。你老把皇帝当儿子,一说就骂,一讲就训,能说心里话吗,两个人能真正沟通吗?
-----------------------------
黑说病又发作了?你在哪里看到李纲把皇帝当儿子,一说就骂,一讲就训?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486楼
当然,李纲并不是因为不去襄阳而辞职的,但是确实与沟通方法有关。
-----------------------------
想当然,那你说说李纲为什么辞职。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3

建炎元年七月十七日,在李纲的力谏之下,赵构同意巡幸襄阳、邓州。任命观文殿学士范致虚知邓州,让他先修治城池,缮葺宫室官府;朝廷拨出盐钱钞帛,委派转运使范之才等储积粮草;命发运司调拨江湖纲运,由汉江漕运;命四川变转运轻货,陆路取道陕西,水路取道归州、峡州以达南阳。
七月十八曰,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户部侍郎黄潜厚为巡幸提举一行事务;膳部员外郎陈兖负责准备为行宫所有官吏、将佐、军兵安排住处;虞部员外郎李俦负责检查沿路桥道、渡船,并桩办粮草;发运使李祐为随军转运使。
一切都已经安排下去了,退守襄阳的事似乎已经就这么决定下来了,李纲打算在秋末冬初择日护送赵构起程。
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赵构又变卦了——还是要去东南。
在此情况下,李纲不得不“以去就争之”,表示宁可以辞职也不与黄潜善、汪伯彦之辈同流合污。
最终李纲罢相,国策逆转。
这不仅让北方人民大失所望,并且,有见识的人已经隐隐约约看出——中兴无望!
不敢坚守东京倒还罢了,皇帝和朝廷居然如此轻易地放弃这么多的有利条件,百二秦关不敢用,天下又有何地可用?铁打的襄阳不敢守,天下又有何城可守?
还侈谈什么持危扶颠,中兴大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4

四、庸懦之辈渡淮渡江

以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代表的“避敌派”力主赵构南下,他们在公开场合提出的理由是:
1、赵构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奉皇帝于万全之地;
3、 江淮河汊纵横,水网密布,可以阻滞金国骑兵;
4、 东南富庶,供养朝廷和军队无须长途漕运粮食物资。
他们对南下的弊端并不是一无所知,至少以下几点他们是心知肚明:
1、赵构刚刚在万众祈望之时下诏宣布要独留中原,诏书墨迹未干,就悍然是大信于天下,其负面政治影响极大;
2、为了赵构的安全,势必要带走中原相对精锐的军队,削弱中原抗金斗争的力量,甚至导致将士之心离散;
3、皇帝弃中原而去,会使北方人心惊溃,大量人口逃向南方,极易导致内部不战自乱,天下盗贼蜂起,对农业、经济、民生造成严重影响,将破坏北方抗金战争的经济基础;
他们置这些问题于不顾,其实也是经过权衡取舍的,只不过他们对局势的判断能力和他们的战略运筹水平都甚为低下,因此权衡不当;另外,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怀着私心,因此其取舍的标准与以李纲、宗泽为代表的抗战派有天渊之别。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5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因为庸谬所以畏惧,他们只看到国家方经丧乱,状况尚不及靖康年间,与金军强弱悬殊,却看不到宋朝具备综合国力的优势,看不到宋朝蕴藏着强大的战争潜力,看不到中原、关中、襄阳的战略价值,看不到遭受战争苦难的黎民正在转变为反抗外敌的力量。
他们之中,有的人认为此时不可以与金军力敌,应当远避锋芒,徐图中兴,待国势强盛再谋大举;有的人被靖康年间的失败吓破了胆,无可救药地患上了“恐金症”,根本没有与金兵再战的勇气,仍然对议和抱着愚蠢的幻想;更有甚者,对国恨家仇漠然视之,贪图安逸享受,想在东南继续他们的荣华富贵,为此割地称臣也在所不惜。
如果他们劝赵构南下,其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赢得战备时间,积极为将来收复失地而做准备。那么南下避敌还只是在抗金战争的策略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这个失误在政治上、军事上会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但还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
但是,从扬州朝廷建炎元年末到建炎三年除的行动来看,他们根本就不是打算抗金。如果有抗战的决心,当时有以下几件极为紧迫的事要做: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8511楼
楼主前面讲的是才薄德寡者渡江渡淮,到这里怎么变成庸懦之辈了,什么情况?
庸懦之辈和中才之主的差别不是很大,好像显示不出襄阳和建康的巨大差别啊?
难道楼主觉得襄阳和建康差别没那么大?还是楼主同情起来赵构替他减低罪名了?
楼主可不能同情罪人,要秉笔直书啊。
-----------------------------
才薄德寡者指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当时赞同南下避敌的的还有一些人,如后来成为主站派的张浚、成为主守派的赵鼎,他们的情况与黄潜善、汪伯彦还有所不同。


赵鼎 《满江红》
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6

1、下诏昭告天下,表明抗金的立场,动员全国力量为抗金做准备,迅速为抗金战争储备必须的粮食及物资;
2、整顿朝纲,厉士大夫之气节,斥去浮靡虚文,提倡实干实效,裁减冗官冗费,朝廷上下厉行节约,以资国用;
3、在外交上,设法争取西夏,在确保其中立的前提下,尽量争取其对南宋政权给予一定的帮助;
4、选拔将帅、明令赏罚、严肃军纪、整顿军风、训练士卒,在最短是内改变军队颓惰孱弱的现状,并 想方设法迅速组建骑兵;
5、造战舰、扩水军,加强江淮的防线。一旦中原不保,准备在江淮阻击金军继续南下;
6、 全力支援中原、山东、陕西以及两河还控制在宋朝军民手中的城池、山寨、水寨、忠义社的抗金斗争,让他们拖住、消耗金军,以赢得战备时间;
7、 尽最大力量安置好北方逃难的百姓,以招为主,以剿为辅,控制住国内盗贼蜂起的局面。
如果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此时是不会有心情去享受、去偷欢的;如果黄潜善、汪伯彦不是庸懦卑怯之辈,此时应该是日理万机,为国势而操劳。
但是,当宗泽在东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时候,对于上述必须要做的紧要大事,扬州朝廷又是怎么做的呢?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赤大豆 8530楼
哦?
----------------------------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7

他们不但没有公开表明抗金的决心和态度,不但不发动金国军民抗金,反而秘密向仇敌乞和;
台谏官们以为了外戚是否可以任文职,把皇帝逼到墙角,但抗金大计却鲜有人提及;
他们不但不争取西夏的联盟,还准备遵照金国的意思,把陕西的部分土地割让给西夏,想以此换取金国对赵构这个皇帝的承认。
他们没有去整顿军队,选拔将帅,更没有想到要组建骑兵,金兵南下江淮之时,依然是赵构的十万御营军依然是望风而溃、不战自溃,唯一抵抗过金军的韩世忠,最后也在战败之后弃军而逃;
他们连一个最基本的军事情报系统也不去建立,敌人打来了他们居然不知道;他们甚至连加强水师的计划也予以搁置,扬州之难时,赵构仓惶渡江,在长江上居然没有水军参战;
他们不但不支援北方的抗金斗争,反而压制率军民在中原浴血奋战的宗泽。他们放弃了退守襄阳的计划,却把运送到襄阳的大量物资留在邓州一带不管,既不派兵驻守,也不安排转移物资,最终不但把这些宝贵的物资轻易送给了金军,还听凭金军切断宗泽的后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8

他们明明知道陕西必然会被进攻,但为了自身的安全,不但不予以支援,还继续将陕西的兵力抽调到扬州;
他们明明知道山东无帅,却看着山东先是被金兵横扫,接着饥饿蔓延,人相食,仍然可以不闻不问;
他们弃两河抗金军民如粪壤草芥,坐视他们因矢尽粮绝而被金兵击破、困死、屠杀;
他们甚至连信王赵榛也一并出卖,假金军之手,除去仅仅只是可能的威胁;
他们一面严令不许一兵一卒渡河,一面商量如何增加礼送给今日的“私觌”;
他们置北方流亡的百姓于不顾,任由这些走投无路的大宋子民在饥寒冻馁中垂死挣扎,或者被逼得铤而走险;
他们对南方的盗贼只知道用军队去镇压,并且放任官军蹂躏百姓,使江南人民遭受盗贼、官军的双重洗劫;
他们不练水军,还要把为数不多的舰船调去运送私人的财物……
到扬州这一年来,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
宗泽在奏章里给他们做了一个实事求是的总结——
“搜刮民脂民膏去献给仇敌,收罗器械去送给贼虏;禁止招募守御之兵,唯恐勇敢之士去和金贼死战;阻扰保甲来协助军队,唯恐流离之民能安居乐业……
“欺罔天听,凌蔑下民,凡误国之事,无不为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518楼
黄潜善、汪伯彦之徒,一定是大谈特谈金军不可战胜、宋朝战则必亡的谬论,尽可能强调金军的有利面,强调宋朝的不利面。然后再说如果留在中原,一方面不安全,一方面将触怒金人,不利于议和,不如渡江南下,即可保障安全,又能向金人表明自己无北顾之心,使金人相信自己的求和诚意,促成议和大计。再者,如果听从李纲的,就将使皇帝、朝廷被李纲裹挟,助长李纲的独断专行、目无君父的嚣张气焰,使乘舆任其孤注一掷。
-----------------------------
黄、汪之辈内耗起来是权谋高手,应对外敌却是愚蠢透顶。“战则必亡”在他们看来反而是真知灼见,他们只看到金军的有利面,看不到金军的弱点;只看到宋朝的不利面,看不到宋朝具有的有利条件和战争潜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如怀 8426楼
那些人,那些事,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事?为何我等泱泱大国,素来极为骄傲的华夏民族,斯时斯境,竟被欺凌至此?为何从一般资料来看,赵构秦桧竟做出如此不堪决定?

金到底有多强?强到不可战胜?
将军当年如何逆转劣势,起码能做到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李纲宗泽当年具体处于何等位置?是单纯的忠臣?是能力完全不济的忠臣?是能力较差的忠臣?是有能力却少权谋的忠臣?还是误国的忠臣?
赵构,作为历史旁观者,这关来说,看他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故事,觉得他确实是“极限生存”,非常不容易;——但是,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怎样理解他的行为?如何客观评价他?如果换一个人在当时境地,结合实际,究竟该如何应对?
-----------------------------
兄台的话,让我想了好几天!这些疑问也伴随了我好多年,很多从一般资料里的确无法找到答案。
下面的文章会稍稍改变一下写法,会更详细地展现一般资料里没有的史料,同时,考虑到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一些不属疑案的精彩细节也不会一笔带过。
本文会比原来计划的要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大漠香山 8568楼
说句不是吹牛的话,敢从营业厅往出揪顾客的人,别说保安,就是穿警皮的轻易也不敢
-----------------------------
呵呵!看来你对这工作很满意。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69

“愚无远略”的黄潜善、汪伯彦之流并不知道他们这样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只看到金军的有利面,看不到金军的弱点;只看到宋朝的不利面,看不到宋朝具有的有利条件和战争潜力。在他们眼里,宗泽的抗议、谴责是狂人的叫嚣;宗泽的一切努力,都是自不量力的“妄作”。
他们认为:金国尚无统治大宋的能力,则必将要“为宋立主”。南宋在军事力量无法与金军抗衡的情况下,争取金国承认新建的政权无疑是上上策。
金国立张邦昌是立,立赵构也是立。完颜粘罕要求张邦昌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俯首称藩,年年纳贡;2、割黄河以北给金国;3、割陕西部分土地给西夏;4、迁都建康。
如果赵构做到了这几点,那么金国也就达到了目的,应该也能够承认赵构为南朝的皇帝吧!
所以在他们看来,如果要图谋中兴,只有先以割地议和为代价,换来一个稳定的局势。然后一切慢慢来,至于怎么慢慢来,他们想不明白也不愿去想,总之是走一步看一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先把眼前的关过了再说,把自己的荣华富贵保住再说。
这种想法换成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忍一时之辱,图千秋之业”。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571楼
我觉得黄潜善、汪伯彦之流的愚蠢似乎比马士英史可法还略高半筹。
-----------------------------
哦?何谓略高半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70

年仅二十一岁的赵构,此前从来没有准备去承担皇帝的责任。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九殿下,从未学习过承担这一责任必须的知识,也从未经过的治国用兵的历练,而他却是在危急存亡之秋突然登上皇位,立即就面对严峻而错综复杂的局势。
以赵构的能力,想要准确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是不可能的,想要拿出一个治国御敌的可行方案则更不可能。
建炎元年,在面对国家大事时,赵构其实是很茫然的。在南下之前,朝廷里主战派和割地议和派激烈交锋,赵构“圣意颇惑”,不知所从。随着李纲、许翰、张所等人相继被贬,宗泽留守东京,南下之后,在扬州朝廷中,主战的声音几乎消失了,几乎全班宰执都认为“丧乱之余,兵弱财乏,战则必亡。”
而傅雱带回来的信息更加坚定了了他们议和的决心。
赵构也由此第一次“思路清晰”起来,他开始确信黄潜善、汪伯彦提出的议和之策可行,他开始相信——只要暂时放弃两河或者再加上陕西的部分土地,就应该能够让金国暂时罢兵。而只要金国罢兵,他就可以度过目前的难关,就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575楼
楼主这么行文,似乎李纲、许翰、张所等人相继被贬并不是赵构接受主和主张的结果,而是赵构接受主和主张的原因。
-----------------------------
谢谢徐兄指出!可能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看法是:
1、从史料中记载的赵构的言行来看,南下之前,他并不确信议和是正确的、是能成功的,同时也没有坚守中原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圣意颇惑”。
2、赵构在几次反复之后,最终选择南下,其实是因畏敌而采纳了所谓“奉陛下于万全之地”的主张。
3、傅雱奉使归来到达扬州之后,他带回来的李侗的那番话和金国的《回康王书》,让赵构开始相信议和能够成功。

对黄潜善、汪伯彦来说,迁都南下是割地议和的一个必要步骤(不论是守中原、入关陕,还是退襄阳,都是对金国表示要抗战);但对赵构来说,南下避敌和割地议和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应该作为两个决策来看待。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71

赵构又燃起了中兴的希望,又对未来满怀憧憬,就像一个经历了长久困惑的人突然发现了真理一样欣喜若狂,所以他才会对张浚说:“朕欲一飞冲天!”
那些一贯擅长舞文弄墨的宰执大臣们自然又有一大串动听的说辞——“和是为了战,退是为了进”;“效法勾践、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徐图大计”;“效法太宗,初称臣于突厥,然后一战而灭之”……
建炎元年末,他们是这样对赵构说的,而赵构在也是这么相信的。在这一片颂扬声中,他们的目的达到了,赵构做出了他人生又一次重要的选择,并且还为自己能够确定如此“长远的中兴大计”而兴奋不已。
在建炎元年末至建炎二年的宋金战争时期,赵构在黄潜善、汪伯彦等宰执大臣的策划下,采取了“韬光养晦、取信于敌”的策略。扬州朝廷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向金国尽力表现出无北顾之心的姿态,想让女真贵族们觉得赵构可以成为一个姓赵的张邦昌。
此时的赵构还并没有放弃中兴的希望,他还有他的中兴梦。
当然,这仅仅只是梦而已。身经百战、凶悍有谋的完颜粘罕可不会留给宋朝喘息的机会,他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再次使用了“以和谈佐攻战”的策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588楼
如果这样理解,赵构接受主和主张决策似乎是李纲以去就相争,自动放弃话语权的结果。
但我认为,根据此前此后宋廷的动向和赵构的表现,即使李纲不以去就相争,而是妥协跟去扬州以维持主战派的话语权,他也很快将会被罢免流放。
-----------------------------
我是这么理解的:
1、在赵构即位之初,黄潜善等提出用靖康誓书,割黄河以北与金国议和,这种看法在朝廷占据了上风,但赵构还对抗战抱有希望,同时认为议和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召李纲为相;
2、建炎元年六月,赵构相当信任李纲,其态度明显偏向主战派;
3、建炎元年七月,赵构和李纲有一次重要的谈话,李纲如实地说出了自己对局势的判断——现在尚无守住东京的绝对把握,但从政治角度看,赵构能留在中原是上策;
4、建炎元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赵构的态度从“独留中原”转变为南下避敌,内因是他对政治军事的无知和自身的胆怯,外因是黄潜善等人的游说和权谋;
5、赵构罢免李纲、张所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认为议和可成,而是黄潜善等为了达到目的(1、对外议和;2;对内排挤李纲,图谋登上相位。)所用的手段,让赵构有如下两个怀疑:1、李纲有扶植党羽,擅政专权的趋势;2、李纲、宗泽为建功名,不惜拿自己的安危来豪赌。
6、赵构南下时,他确信战不能胜,但也认为和未必能成,决定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徐图中兴之计”;
7、傅雱回来后,赵构君臣分析得出了和议可成的结论,此时,赵构才彻底倒向了割地议和。

我认为:纵使李纲让步,随行到扬州,只要傅雱一回,李纲必然被罢相。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472

当然,如果赵构真能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真能像李世民一样亲披甲胄驰骋于战场,则南下避敌虽然是错误的,但这个错误还有挽回的可能,他还有可能在重振国势之后,收复失地,报仇雪耻。
赵构还有一次机会来改变他的人生之路,这也许最后一次机会了。由于能力不足不可避免,此时决定赵构人生走向的更多的是他的品行、性格。
如果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儿,则他的注意力会一直集中在如何抵御、战胜金国这一问题上,但从赵构前后的行为看,他显然不是这样。
人往往并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遇到未曾经历的极端困难和巨大危险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往往在事前对自己满怀信心,而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高估了自己。
赵构召李纲为相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勇敢的,如果有人问他:“父兄之仇报不报?祖宗之地割不割?两河百姓弃不弃?”他一定会坚定地回答:“父兄之仇,不共戴天!祖宗之地,寸土不割!大宋子民,安可言弃!”然而,当他真正意识到“独留中原”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时,他还是胆怯了。
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潜意识里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胆怯的,而他身边的人又早为他的胆怯准备好了看上去极合理的理由,赵构极愿意地接受了那些大臣们给他找的理由。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